• 沒有找到結果。

日常生活中的正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常生活中的正見"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常生活中的正見

佛教原本不是一個充滿儀軌和典禮的宗教,也不是教導靜坐,以 體證神秘經驗的宗教。佛陀一生的事蹟,對多數佛教徒來說,是很熟 悉的。悉達多太子離開奢侈的皇宮,過著漂泊的出家生活,追求心靈 的解脫。在多年嚴格的修行之後,他在菩提樹下禪觀時,終於證得無 上正等正覺。當佛陀從禪定中起來,他走到波羅奈國1。在其大城西 北的鹿野苑,他第一次教導五比丘,他所發現的永恆快樂之道。佛陀 最初的信息是簡單而深刻的:苦行和樂行的生活都不能帶來快樂,只 有避開這兩種極端,實踐中道行,才能導致內心真正的和平,開展智 慧,和從生活的苦難中完全解脫。 佛陀的信息傳統上稱為四聖諦。四聖諦的最後一項道諦,提出八 種到達快樂的步驟。佛陀教導我們,要培養正見、正思惟、正語、正 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正精進和正念,重複 地出現在每一個步驟。這是八正道的要點。所有的正道是交互作用的, 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應用正見、正精進和正念,任何正道的步驟都不 能發生適當的功能。 你走在佛陀的正道上,帶著覺知的注意到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 繼續朝向身心更大的健全而努力,和運用適當的理解。當你的心沉澱 下來時,內觀開始生起。 當你生活的一部分或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清晰時,一些內觀覺得像 是溫和的「喔!」,原來如此。其他內觀覺得深入的,好像整個地球 已經被你的新認識所震動。那也許是一種解放感,和緊跟著一種能夠 1 近世稱為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

(2)

持續幾小時或甚至幾天的幸福感。這些美妙的經驗仍然不是覺悟。它 們只是暗示無上正等正覺也許像什麼。 但是,當所有八正道的因素都在適當的地方,這樣的時刻隨時可 能來到。戒是完美的;定是深入和強大的;心是光明和清楚的,沒有 任何煩惱現前。然後,你可以有一個更深入的內觀----在每一方面, 所有的經驗是非個人的和無常的。沒有東西是值得執著的。在那個時 刻,你所有的懷疑消失,和你見每件事情的方式改變。 從那時候起,你走在整個新層次的佛陀正道上。在這點之前,你 應該已經有一個好的、清楚的、知性的瞭解正道的所有部分合在一起 的方式。稱為「世間」八正道的層次,在那個深入的內觀之後,你的 瞭解到達一個較高的層次,稱為「出世間」八正道的層次,你用最高 的信心前進。你知道,無論如何,你將到達你的目標。 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知道為什麼要做它。所以佛陀將正見列 為走向快樂的第一步。他要我們瞭解,佛教大道不是一些抽象「承諾 是好的」概念,以致我們能得到一些報酬;也不是我們必須遵守一些 神秘的行為法典,或去隸屬一個秘密的派別。 反之,佛陀之道是依普通常識,和依小心的觀察現實為基礎。佛 陀知道,假如我們張開眼睛,並小心地檢視我們的生活,我們將瞭解 我們所做的選擇會導向快樂或不快樂。一旦我們徹底地瞭解這項原則, 我們將會做好的選擇,因為我們的確是要追求快樂的。 依佛陀的解釋,正見有兩大部分: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

(3)

一、世間正見:正見因果

佛教的戒律基礎是,依不正確的方式去作為,將導致不快樂的結 果,而依正確的方式去作為,將導致快樂的結果。這個簡單的因果原 則是,佛教徒所稱為業的一個層面。 不正確的行為,有可能帶來暫時的快樂:例如,一位毒販很高興 於他所買的新車,或當你自以為是地滿足於使傷害你的人痛苦。但是, 佛陀指出,錯誤的行為終究導致傷害。我們自己的觀察,證實這個真 理。有些傷害也許不是明顯的,諸如罪惡感和後悔的心理痛苦。其他 傷害也許不是立刻顯現的。佛陀解釋,對一些人,正業和邪業的結果, 可能發生在遙遠的未來,或甚至超越這一生。 你也許會以為:「我不擔心來生,我只是要這一生我所能得到的。」 佛陀勸導我們考慮這些可能性:即使沒有來生,做健全的事情,將帶 給我這一生快樂和問心無愧。假如結果是死後有來生,我將加倍地得 到報酬----現在,和未來又一次。另一方面,假如沒有來生,用不健 全的方式作為,將使我這一生覺得痛苦和罪惡。假如結果是,死後真 的有來生,我未來將再一次受苦。所以,是否有來生,放下不健全的 業,並培養健全的業,將保證我們的快樂。 我們一旦知道,我們的身、語、意業是一個因,不可避免地導致 現在或未來的一些果,我們將自然地要力行會導致正面結果的身、語、 意業,而避免那些會導致消極結果的身、語、意業。瞭解到因總是導 致果,幫助我們接受過去行為的後果。它也幫助我們,聚焦在做一些 能夠導致未來更快樂的選擇。 正確的行為是那些創造快樂的因,諸如以慈悲為動機的行為。任

(4)

何來自於並非當下充滿貪、瞋、癡的心的作為,將會帶給作者和受者 快樂。所以,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和適當的。 例如,假設你持續對所有人培養布施和慈心。這種善的行為是一 個因,結果呢?你將結交很多的朋友,很多人將會喜歡你,你會覺得 放鬆及和平的。你周圍的人也許是生氣和不快樂的,但是你不會。 你的積極行為已經產生兩種立刻的結果。第一是內在的:你覺得 如何。因為你一直持續地布施和慈心,而且已經反省你的布施和慈心 的行為,你的心是和平及快樂的。第二是外在的:其他人感激和關心 你。他們的關心的確是快樂的,但是比起你如何感覺,是較不重要的。 因為外在的結果,是依賴其他人的回應,它們是比較不可靠的。 我們一旦瞭解這個原則,它的相反也變得很清楚。佛陀指出,不 正業有十種,因為它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帶來苦難。身業有三:殺、盜 和邪淫。語業有四: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意業有三:貪、瞋和 邪見。 這十種業的意義為何,和我們如何能避免它們,在八正道稍後的 步驟有詳細地解釋。然而在我們甚至能夠開始走在佛陀之道前,我們 需要足夠的基本瞭解,去認識這十種不正確的業,因為它們會帶給作 者和受者很深的痛苦。 不造作這十種業,不是一種命令式的戒規,它是來自於正信而去 遵行的自願的原則。沒有人能強加它們在你身上。你必須從你自己的 經驗,和從你觀察別人的經驗,親自去發現這些行為是否會導致正面 或負面的結果。你的經驗將告訴你,不正確的行為會帶給你自己和別 人身心的痛苦。 再者,人們會犯這樣的惡行是,因為他們的理解是錯誤的,和他

(5)

們的心已經被貪、瞋、癡所污染。事實上,任何業行,若來自於充滿 貪、瞋、癡的心,都會導致痛苦,所以是不正確的。 佛教的道德是基於因果律的理性行為。關於因果,你必須對自己 說謊,才會有錯誤的作為。你的行為愈壞,你的謊言必須愈大。假如 你審慎地以違背業果的基本真理的行為,來餵食你的妄想,你將如何 體證深入的內觀和解脫呢?假如你從事於嚴重錯誤的行為,你將不會 從佛陀之道中得到很多清澈----更不用說解脫----的內觀了。你必須擁 抱這種道德,那是基礎的。 念處禪定,增加覺察不道德行為的嚴重後果。禪修者清楚地體驗 不健全的身、語、意業的痛苦結果,並迫切地感覺放棄它們的需要。 你單獨是你未來的作者,經驗教導你如此。你的行為不是一種不 變的自然律。在每一刻,你有機會改變你的身業、語業和意業。假如 你訓練自己,覺知你所做的,而且問自己,是否它可能導致正面或負 面的結果,你正指導自己在正確的方向上。 重覆的善意,能產生一種有力的內在聲音,使你走在正道上。每 當你陷入不快樂的循環中,它將提醒你----你能脫離那個圈套。定期 地,你將能一瞥自由是像什麼。你藉著正面的方式作為和放下痛苦, 來使得這種願景成為真實。 因此,道德----界定為「依照真實的作為」----是所有心靈進步的 基礎。沒有它,佛陀之道上沒有東西能減少痛苦。

二、出世間正見:四聖諦

佛陀第一次說法,教導四個觀念:苦、集、滅、道。「苦」指的 是,我們在生活中覺得不快樂。「集」是這種不快樂的理由:我們不

(6)

受規範和執著的心。「滅」是佛陀承諾,藉著根除我們的執著,我們 能結束苦。「道」是為了到達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採取的八個步驟。 從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到他入涅槃為止,四十五年的說法 期間,佛陀解釋這四個觀念的次數難以計數。他的目的是要確定,這 些基本觀念能夠被不同的心靈成長階段上、不同根性的人所瞭解。 在一個場合裡,他把生命的苦難比喻為一種包袱,來解釋苦。我 們由於抬起這個包袱而引起苦。放下這個包袱,我們就能結束苦。道 告訴我們,如何使我們自己放下包袱。另一次,他稱苦是病。佛陀像 一位醫生,診斷病的原因。病的痊癒靠大醫王的治療。道是他開給我 們治病的藥,使我們康復。

(一)正見苦諦

佛陀的第一聖諦告訴我們,苦是不可避免的。你也許懷疑:「在 現代世界中,這麼多的發明已使我們的生活更舒適,這種苦的教導相 關嗎?在佛陀的時代,人們遭受疾病和自然災害的苦。但是我們目前 的科技知識,不是允許我們去做我們所要的事、去任何我們希望的地 方,和製造任何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嗎?」 是的,不管我們現代的生活,也許似乎多容易和多安全,苦聖諦 尚未改變。它在現在與在佛陀的時代,是一樣的相關。在過去人們是 苦,我們現在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依不同的情況,用很多名字,稱呼佛陀的第一聖諦:苦, 緊張,憂慮,恐懼,擔心,沮喪,失望,生氣,嫉妒,被放棄,神經 質,痛,或壓力。所有的人,不管他們在何時或在何處,都會遭遇這 些問題。

(7)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生病。我們也許會與所愛的人分離。我們 也許會喪失我們所擁有的,或被環境所迫,去容忍我們所輕視的情況。 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兄弟和姊妹,鄰居和朋友,社區和國家, 為了財富、地位、權力和邊境,全都在爭吵。這些問題有一些是由貪 所引起,有一些由瞋所引起,其他則由癡所引起。所有的它們,都與 我們的世界----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環境----和我們自己的條件 有關。 認知這些問題的不可避免性,激發我們內心的痛苦。如實地承認 它們和接受它們,而不責備別人,是佛陀第一聖諦的本質。佛陀告訴 我們,要走向快樂,我們需要用穩定的情緒和平靜的心,直接注視苦, 不要生氣,或覺得沮喪或悲觀。我們必須率直地看我們的困境:每一 個生命的經驗,會帶給每一個未覺悟的人,某些程度的苦難。 苦也許是十分微妙的,也許是一種潛在的微妙不安。它或許是更 明顯的,一些更強烈地執著一個人、所有物或意見。它都依賴我們有 多少貪、瞋、癡,以及我們的人格和過去的經驗。 例如,思考兩個人目擊相同的事件,但是有完全不同的印象。一 個人發現,這個事件是快樂和宜人的;另一個人發現,它是恐懼和可 怕的。快樂和它的相反,都是心所造的。我們的心創造我們的生活經 驗,而我們的心也因為它們,而享受那些創造或受苦。那是為什麼佛 陀談到,我們在這一生創造天堂和地獄。 直到我們證得覺悟,很多種的經驗會使我們所有的人非常的痛苦。 以下就生命的循環、變化和無法控制我們的生活三方面來探討。 1、生命的循環 人類不可避免的生命循環----生,老,病,死----引起痛苦。

(8)

(1)生 嬰兒出生時,在他們的臉上,並沒有微笑。當我們成長時,我們 最初迎接這個世界的哭叫,變成較少聽到。我們可以說,它繼續在我 們的餘生,變成內在的哭泣,我們為許多加崙的牛奶,許多噸的食物, 許多尺碼的衣服,許多平方呎的土地蓋房子、學校和醫院,許多樹做 成書、紙和傢俱,許多藥丸治各種疾病,許多愛我們的人,許多方法 填補我們的需求而哭泣。假如我們並未出生在一個苦的世界,所有其 他的苦將不會存在。隨著每一個嬰兒,不快樂似乎也出生了。 由於出生的結果,社會整體也受苦。當地球的人口增加,我們的 空氣、水和土地的污染,也驚人地成長。隨著這麼多人要餵飽,資源 被用盡了,在地球很多的地方,發生饑荒。更多的森林被清除,來建 造道路和房子。過度擁擠的生存環境,助長可怕的疾病散佈。這只是 一些例子。你無疑地可以想到更多。 (2)老 老化的過程也帶來苦。我們可能忘記在孩童時期,對新環境和新 老師的調適,但是我們能夠記得,我們青少年時,對身體和情緒改變 的難以調適。在成年時,我們必須時常在與現存關係充分自在之前, 調適新工作、新關係、新科技、新疾病和新社會環境。對每一階段的 生活來說,不舒適的改變似乎是普徧的。 當我們變老時,對改變的調適問題,變得更明顯。失去我們年輕 時所擁有的健康身體,是痛苦的。我們知道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我們希望它不會發生,以致我們受苦。 當佛陀說,老化引起不快樂,他真正地談論成長和一般的衰退。 我們知道,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正在衰退或死亡,新細胞不斷地取

(9)

代它們的位置。每一個心的狀態也消失,而新的心的狀態生起。最後, 這種衰退和變化的過程使身心變弱,導致我們的死亡。 (3)病 疾病很明顯是苦的另一個原因。每個人都知道生病是多痛苦的。 疾病真正引起兩種痛苦:疾病的恐懼和它的直接經驗。因此疾病是憂 慮的繼續來源;當我們生病時,它引起痛苦;當我們健康時,它引起 恐懼。 人們一般以為痛和苦是同義的,但是它們並不是。雖然你不能避 免受傷和疾病的痛,但是要避免由痛而起的苦是可能的。當你逐漸較 少執著你的身體感覺一種特別的方式;當它感覺不同時,你變得較少 苦。例如,當提婆達多丟一塊石頭,並傷害佛陀的腳時,佛陀感受痛。 但是因為他瞭解痛的性質,他並沒有像普通人般的受苦。痛的覺受通 常是可以處理的。苦於「是什麼」,是更深入和更難於克服的。 (4)死 在生命的循環中,第四種苦的形式是死亡----不只是死亡的時刻, 而且也是導致它的每件事情。我們都怕死,而且擔心我們如何和何時 可能死。我們也知道,當我們死時,我們將留下每件東西。我們能夠 忍受那樣嗎?當所愛的人死時,我們能夠持續很多年,甚至永遠感受 震驚、痛苦和失落。 但是這種生命循環的苦,並不因死亡而結束。佛陀教導,死亡不 會結束苦的循環。當接近死亡時,一生經歷很多的人也許會說:「我 不要任何這些。」但是那樣唯一的願望,也不能停止生命的循環繼續 下去。只要我們無知於現實的真正性質,這個生命會連接到另一個生 命。只要貪、瞋和癡存在於我們的意識,無止境的再生----過去、現

(10)

在和未來生命的循環----將繼續。 在那個循環中,我們所提到的苦,一再發生。所有這些經驗的能 量,像是我們從生到生經歷無數次再生所攜帶的背包。在每一次新生 命中,它裡面的東西簡單地被轉移到新行李袋。當我們死時,沒有物 質的東西跟著我們走。然而,那個相同的能量背包----所有這一生和 過去生心的活動、有意志力的言語和行為的印記----不僅與我們同行, 而且真正啟動新的生命。 直到我們已經空掉我們的背包----直到我們已經耗盡我們無數生 中經由貪、瞋、癡所創造的結果----我們不能逃避永久的死亡和再生 的循環。我們能使用這些思想,啟發我們,在這一生中,儘我們所能 努力實現永遠解脫的快樂。 我們已經提到貪和瞋是我們行動強大的動機,但是佛陀對於癡的 意含是什麼呢?為什麼它對於我們感覺的苦是如此重要呢?癡在佛 教的意含中,是「不知道」----如同不知道佛陀所說四聖諦的意含----, 以及「錯誤的認知」----以為我們瞭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而實際 上是不知道。 不知道苦聖諦,我們以為一份新工作、一棟新房子或一位新伴侶, 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不知道我們的語業和意業的能量從今生到來 生,是如何與我們同行,我們允許貪、瞋、癡和嫉妒去鼓動我們。不 知道簡單和有紀律的生活、善知識、靜坐和覺知的抉擇我們經驗的真 正性質,將帶給我們今生和來生的快樂,我們做了數百萬個藉口,不 從事這些正面的活動。 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的無明。在一個佛陀對於現實的本質特別深 入的教導之後,佛陀的侍者阿難對他說:「世尊!它是美妙的,這種

(11)

緣起法如此深奧是奇妙的,而且它似乎是如此深奧的。然而,對我來 說看來是夠清澈的!」佛陀回答「不要那樣說,阿難!不要那樣說。 這緣起法是深奧的,而且看來是深奧的。」(《長部》第 15 經)2 因為阿難的無明,他對佛陀教法的瞭解是不完全的,以致他當時 不能證悟。像阿難一樣,我們的無明使我們在生命循環的很多苦裡輪 迴。 2、變化 變化也使我們苦。不論我們做什麼,變化使我們與我們所愛的分 離,而且給我們的是我們所恨的。死亡和距離把我們與我們所愛的人 分開。朋友搬走了。伴侶拒絕我們。這樣的分離,傷害很大。失去我 們執取的任何事情,使我們生氣和傷心。即使一些不重要的東西破掉 或失去了,也能使我們痛苦。 我們不僅失去我們所愛的事情,我們繼續被我們希望不存在的人 們和條件----至少不是這裡,不是現在----所挑戰。日復一日,我們與 我們不喜歡的人生活或工作在一起,引起很多的不快樂。即使我們不 能控制的一些事情,像天氣,也使我們苦。當天氣酷熱和黏溼時,人 們抱怨。當天氣下雨和清涼時,人們也抱怨。當天氣乾燥時,他們抱 怨他們的皮膚或鼻子受影響。當天氣冷時,他們抱怨他們害怕在雪地 上滑倒。當天氣完美時,他們抱怨他們沒有時間享受它。 當我們環視我們的周遭,很清楚地,存在的每件事情引起苦。為 什麼這是如此呢?事實上,世界上每件事情的存在是原因的結果。氣 壓、風和溫度的變化是下雨的原因。一棵樹是由一粒種子所生起,它

2 Thus Have I Heard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trans., Maurice Walshe, London:

(12)

從種子,長出來,陽光、土壤和水分滋養它。我們的生命也是因緣的 結果----父精母血的因,加上我們過去生所累積的能量印記(業識) 的因。 佛陀稱這些和其他由因所生的事情「緣起的事」。他解釋,所有 緣起的事有三種特質: 第一,它們是無常的。經過一段時間,每一件事情----山和蜉蝣, 藥蜀葵和微晶片----都會破裂、變化或死亡。 第二,它們是苦的。因為這些變化,所有緣起的事情,都是苦的。 如我們所曾看見,每一件變化的事情能夠生起苦。 第三,它們是無我的。所有緣起的事情是無我的。 無常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是暫時的這個事實,不是問題。反而, 是我們對人和事情的執取,使我們不快樂。譬如說我們有一件我們非 常喜歡的新夾克。在只穿幾次之後,我們在夾克上沾上了未乾的油漆, 或我們把它鉤破了,或我們把它遺失在公車上,我們覺得很懊惱。 一件被弄壞或弄丟的夾克,當然不是大悲劇,而且我們很容易能 替換它。但是,假如這件夾克是來自於我們所愛的人的一件禮物呢? 假如我們購買它,是紀念一個特別的生日、週年或旅行呢?我們真正 執取它,它的失去或損害,使我們深深地感傷。 有時候人們會心煩意亂,當他們聽到像這樣的討論:「快樂如何?」 他們問:「為什麼我們不談論它?為什麼我們不談喜悅、高興和愉悅, 反而全部時間都在談苦呢?」 答案是變化。因為無常,任何喜悅、快樂或愉快的事情,不會保 留如此。做為聰明而成熟的人,我們必須談論真正發生什麼事,而不 要心煩意亂。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由變化所引起的苦,和承認它。為什

(13)

麼隱藏它,並假裝每一件事是樂觀的呢? 當我們正視變化時,我們可以開始看到它也有一個上升面。我們 能依賴這個事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論存在什麼條件都會變化。事 情也許會變壞。但是他們也可能改善。因為無常,我們有機會學習、 發展、成長、教導、記憶和做其他正面的改變,包括修行佛陀之道。 假如關於我們的每件事情,都是牢不可破,這些改變將是不可能的。 未受教育的人將永遠未受教育。窮人和飢餓的人,將一直是貧窮和飢 餓。我們將沒有機會,結束我們的貪、瞋或癡,以及它們負面的後果。 我們瞭解無常和它所招致的苦,無我又是什麼呢?無我與變化有 什麼關係呢?佛陀教導,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和眾生真正是無我的,因 為它們總是在變化的。我們和我們周遭的每件事情,都不是靜止和永 久的實體。我們不能在宇宙裡,將「我」和「我所」的標籤,貼在任 何事物上。它都變化得太快了。 隨著我們變化的色,和變化的受、想、行、識、習性和意向,我 們如何能指向一些東西而說:「這是我所」或「這是我」呢?即使「這 是我」的想法或信念,立刻變化。為了方便,我們可以說:「我在這 裡」或「這屬於我」,但是我們應該聰明地說這些話,而不要被愚弄 成以為,它們意含一個不變的實體,「我」的存在。物質的客體也不 斷地變化。我們可以使用傳統的標籤說「這是一張椅子」或「這是一 隻黑猩猩」,但是這些標籤幾乎不能適合,我們所經驗的變化的現實。 反而,我們和每一件其他的事情,都是在過程中,都是在不斷的 生滅、成壞的變遷中。關於我們的世界或我們自己,沒有一件東西是 個別的或持久的。觀察你的心一分鐘,你就會瞭解這個意思了。記憶、 情緒、思想和感覺,在意識的銀幕上迅速地飛過,以致我們幾乎不能

(14)

抓到它們。所以,心去執取任何這些經過的影子,或用憎恨推開它們, 是沒有意義的。當我們覺知的注意是快速和尖銳的,如它在深禪定的 狀態,那時我們能很清楚地看見這種變化----如此清楚,以致沒有留 下任何空間,去相信一個自我。 當有些人聽到無我的理論,他們感到沮喪和失望。有些人甚至變 得很生氣。他們錯誤地推斷,生命沒有意義。他們不瞭解,過一種沒 有自我意味的生活,是最快樂和最有意義的。 對這些人來說,要接受無我觀是很難的。然而,只要你保留自我 的觀念,你將覺得不舒服、冷酷和執著的,人們將發現你的自我本位 的自己不快樂。當有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或因事責備你時,當事情使 你沮喪或不如你意時,和甚至當有人提供你建設性的批評時,你會心 煩意亂或生氣。正確的瞭解這種無我觀,你將感覺放鬆和舒適的。你 將很容易與任何人相處,你將不會覺得比別人多少更重要的,你將很 容易適應任何狀況,每個人也會覺得在你周遭很舒適的。 藉著真正體證無我,不論你到那裡,不管人們待你好或壞,你能 夠感覺快樂和舒適的。不要讓這種教法使你沮喪,也不要讓它使你生 氣。 現在,我們必須知足於聰明地嘗試接受這種觀念。然而,當我們 繼續修習念處時,我們能期盼,有一天我們將直接地覺察所有現象是 無我的。當我們體證諸法無我時,對我們而言,由於變化而產生的不 快樂,將永遠結束。 佛陀和其他已經證得覺悟的人,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佛陀是完全 免除「我」的觀念。當然,在佛陀大徹大悟之後,他繼續住在社會裡。 為了傳統的目的和使得溝通容易,他繼續使用傳統的術語,諸如「我」。

(15)

假如你這樣做,也是沒有問題的。你駕照上的名字也許不是一種絕對 精確的標籤,你永久身分的保證,但是為了日常生活的習慣,它是一 種方便的頭銜。 但是當念處引導你去理解,事實上,你一直熱忱保護的「自我」, 是一種幻想---- 一股經常變化的覺知、情緒和身體的狀況,而沒有永 久或固定的身分----如此一來,將沒有「你」,附著在這個世界無常的 事物上,所以你沒有理由苦或不快樂。 3、無法控制我們的生活 假如我們真正地控制我們的生活,我們將沒有苦的理由。但是我 們並沒有控制。反復地,我們並未得到我們所要的,和我們得到我們 所不要的。 我們要完美的工作、辦公室、上司和薪水,而且永遠繼續著,但 是它們會變化,和我們對為什麼或什麼時候沒有發言權。我們要保有 我們所愛的人,但是不管我們多緊密地黏著他們,有一天我們仍會分 開。為了保持健康,我們吃草藥和維他命、健身和注意飲食,但是我 們仍然會生病。我們要保持年輕力壯,並希望年老只發生在別人身上, 但是幾年過去了,我們發現我們的身體大不如前。不論我們在什麼理 想的情況,我們自然地希望抓住它。但是我們無法控制無常律。每一 件存在的事物都要遵守這個定律,我們沒有辦法去對抗它。 我們絕不想要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也是痛苦的。你被一隻蜜 蜂刺到。你喜愛的電視節目停播了。你的車子被人破門而入。你失去 工作。你所愛的人得到癌症。你寶貴的結婚照,或棒球備忘錄,在一 場火災中被燒毀了。你的小孩發生意外,或涉及毒品。醜聞,責備, 羞恥,失敗,飢餓,你丟了東西,失去所愛的,身體衰弱----如此多

(16)

壞而不想要的事件,發生在我們及我們希望保護的人們身上。我們對 任何這些事情,卻無法控制。 「沒有關係!」你也許會說:「已經足夠了。」但是在這個圖形 上,還有一片。假如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能看到,即使讓我們的希望 實現,也是苦的。 譬如說,你希望有一棟美麗的房子。於是,你買了房子。看你必 須經歷的煩惱:你必須付貸款,繳稅,保護它,使它安全,買保險, 裝飾它,修理和維護它。然而,你在家的時間不多,你一大早去工作。 在晚上,你也許赴宴會或是看電影,回家睡五或六小時,然後你再出 門。這間房子無疑是很大和很美的。你繼續付帳單,剪草和修理屋頂, 並清掃車庫。你已經得到你所想要的,但是你快樂嗎? 看另一個例子。一位男孩喜歡一位女孩,而她也喜歡他。每一個 人都很努力去吸引對方。但是從他們開始他們的關係那一刻起,他們 心懷恐懼。他害怕她會移情別戀另一位更英俊的人,她害怕一位更有 吸引力的女人將偷走他。嫉妒,懷疑和擔憂。這是快樂嗎?所以,有 人說人生只有兩個悲劇:得不到一個人所想要的,以及得到它。 4、真實的覺知 佛陀嘗試要說明清楚,對不知不覺者來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都會帶來苦。他列舉包括現實每一個層面的「五蘊」:色、受、想、 行、識。「色」指所有物質的存在----包括身體和透過感官所接觸的東 西。 其他的四蘊涵蓋所有心的經驗。在列出會招致苦的所有東西的清 單後,佛陀說:「簡言之,這執著五蘊是苦。」(《長部》第 22 經《大

(17)

念處經》)3 為什麼苦完全觸及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呢?如佛陀所解釋,我們 的苦來自於我們如何覺知和思想我們所經驗到的。這如何運作是很微 妙的。 我們知道,我們透過我們的感官,去覺知這個世界。透過眼根、 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五種感官,我們看、聽、聞、嚐和觸。佛陀 也提及第六感官,意根,因為我們的意根也能夠覺知觀念、思想、內 心的圖像和情緒。 我們感官所真正覺知的是粗糙的經驗資料,或就意根而言,內心 的經驗圖像----顏色、形狀、大小、強度、音調、硬度和粗細。當然, 我們知道,依照覺知者內心和感官的狀況,覺知能因人而異。有重感 冒的人也許味覺和嗅覺就比較差。一個聽力受損的人,也許聽不見低 調的聲音。所以,覺知是主觀的,依賴這個人覺知的機能。 我們知道這些不同,但是我們的心欺騙我們。它使我們相信,我 們的覺知是穩固和可靠的。它鼓勵我們視為當然,我們注意的品質真 正是我們正在注視的事情的一部份,而不是一直變化的條件的結果, 包括我們自己感官變化的條件。 不只是這樣。在我們覺知一些事情之後,不論它是什麼,我們的 心立刻分類或判斷,並把事情或經驗,放進三個箱子之一。第一個箱 子被貼上樂受的標籤----剛出爐的新鮮麵包的味道,小提琴協奏曲, 光彩的日落。第二個箱子裝著苦受----回憶親人的死,頭痛,警笛的 鳴叫聲。第三個箱子是捨受----所有那些有關於我們有中立反應的事

3 Thus Have I Heard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trans., Maurice Walshe, London:

(18)

情和經驗。 當然,因為我們的心不能完全免於貪著,我們執取快樂。因為瞋 心,我們推開痛苦。因為愚癡,我們忽視不苦不樂,而且我們認為所 有的對象----樂的、苦的或不苦不樂的----是永久的,是擁有一個自我 的,是能夠給我們永遠的快樂,或引起我們永遠的痛苦。 佛陀是這樣解釋這種被誤解或不健全覺知的後果:「眼根和色塵 為緣,產生眼識。此三和合是名為觸。以觸為緣,產生覺。一個人所 覺的,便有想。一個人所想的,便有思。一個人所思的,便有念。以 念為基礎,受到念影響的覺知和注意,困惑一個人眼睛所可認知的過 去、未來和現在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中部》第 18 經)4 另一方面,真實或健全的覺知既不會執著,亦不會推開。它如實 地覺察無常、苦和無我。當我們用健全的方法覺察這個世界時,我們 培養健全的思想。真實的覺察是強有力的治療。假如我們能如實地見 到客體和人們----為無常、苦和無我----我們覺知的事情,沒有能使我 們不快樂的。 真實的覺察是念處禪觀的目標。「真實的」意指,不從有關我們 自己和我們的世界不愉快的事實跑掉。 透過念處的覺知,我們學習真實地看存在,它並不總是美麗、愉 悅或快樂的。我們看見生命是痛苦和快樂的混合。我們注意到一出生

4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

trans., Bhikkhu N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P.203。又《中阿

含經》第 115 經《密丸喻經》說:「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處便有所覺,

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比丘者因是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此 中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大正 1‧604 中)

(19)

時,身體或內心的苦,並看到它如何生起。我們也觀察到,它停留多 久和它如何消失。念處禪修像一根避震器般運作。假如你變得習慣於 面對日常生活的苦,而且知道它們是自然發生的,當你遇到困難或痛 苦的情境時,你將勇敢和平靜地面對它。當我們能注視苦的面貌而不 畏縮,我們將能夠認知真正的快樂。

(二)正見集諦

佛陀的第二聖諦告訴我們,我們苦的原因是欲望,也可稱為執著、 貪心或執取。它是什麼----美食、親近的朋友、高尚的心靈目標---似 乎沒有關係,假如我們執取,我們將覺得苦和受苦。 欲望從那裡來呢?最明顯地,它來自於身體的衝動----活著的欲望, 食、衣、住、溫暖、多樣性和快樂的欲望。人類生而有欲望;動物也 生而有欲望;即使植物似乎有一些欲望,因為它們朝向太陽,以取得 光明和溫暖。另一個欲望的來源是社會條件----所有那些我們學自父 母親、家庭、朋友、廣告和書本的觀點和價值,影響我們去相信一些 事情是好的,而另一些事情是壞的。 最強烈的欲望是基於樂受的那種。生命透過我們的每一個感官, 提供我們無法抵抗的快樂。以眼睛為例,你的眼睛是宜人和快樂的。 眼識也是宜人和快樂的,視覺的對象,眼睛的接觸,我們所看見的感 受,視覺的認知,渴望視覺的事情,它們的思想,審慎考慮,幻想等 也是如此。類似地,宜人和快樂的覺知,來自於耳、鼻、舌、身、意。 每一天,你有機會透過你的感官,涉及宜人和快樂的對象。然而,你 並不快樂。 在佛陀的第二聖諦中,他要我們認知,我們執取感官的快樂,對

(20)

我們的快樂是危險的。他把感官的快樂,比喻為把無肉的骨頭,丟給 一隻飢餓的狗。雖然這隻狗咬骨頭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骨頭從未滿 足牠的飢餓。反省起來,你會發現,你也像是那樣。不管你有多少感 官的快樂,你仍然渴望更多。 多少馬鈴蜀片是足夠的呢?多少顆巧克力呢?你必須玩多少電 動遊戲或你必須讀多少小說,才能滿足你的渴望這種經驗呢?多少酒 或毒品呢?有時候,人們整夜宴會,一直到他們昏倒。他們得到足夠 的嗎?你總能想起一些你從未嘗過的快樂事情。 佛陀也把感官的快樂,比喻為在刀鋒般尖銳的劍刃塗上了蜂蜜。 為了品嚐蜂蜜,人們願意冒很大的危險。我們都能想起人們為了尋求 快樂而傷害或甚至殺害他們自己的例子。飲酒、毒品、冒險的旅行和 危險的運動,導致很多人遭受嚴重的痛苦。 再者,感官的快樂不會持續。快樂像一場夢,飛逝而去。它們很 快地從你身邊溜走,除了你的感覺和記憶,沒有留下任何持續的東西。 它們像借來的東西,你不能保有。你對快樂的執著愈多,當時間、變 化或情況不可避免地奪走它,你的傷害就愈多。 欲望來自於樂受和苦受。當快樂生起時,有執持它和使它永久的 欲望。當痛苦生起時,有拒絕它或避開它的欲望。因為你的執取樂受, 和嫌惡苦受,你不斷地尋求使快樂永久或拒絕不快樂的經驗。一旦你 找到完成這個目標的一些事情,你變成偏見和先入為主。心的狀態使 人執著。為了保護或執持他們所有的,人們願意說謊、虐待或侮辱別 人,或甚至拿起武器去捍衛他們所相信是他們的。 欲望也導致內心的痛苦。由於與所謂快樂的----色、聲、香、味、 觸、法----接觸,生起的受,人們思想並合理化、理論化、哲學化、

(21)

推論和觀念化。他們執持錯誤的見解和信仰。回憶過去快樂的覺知, 他們甚至虛構更多渴望的思想、信仰和理論。 有些人變成如此著迷於他們的欲望,以致他們希望再生,再享受 所有快樂的事情。其他人因為他們曾有不愉快的經驗,渴望不要再生。 「這是它,」他們說:「一生是足夠了,我不需要再多。」 實際上,欲望來自於無明----無明於沒有事情會持續,和無明於欲 望創造不舒適。當感官接觸一些快樂的事情,無明的心發展執持它的 意向。反之亦然。當感官接觸一些不快樂的事情,無明的心發展逃脫 的意向,並避免它。因為這些意向,人們不顧結果,從事於不正確的 身、語、意業。因為欲望,人們扭曲現實,和避免為他們的行動負起 個人的責任。 1、接受我們行動的責任 佛陀關於因果的教法明白地表示,接受我們行動的責任是個人幸 福和實現的基礎。否認你的缺點,為你的不舒適而責備這個世界,使 你陷入不快樂的困境。壞的事情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只要你為自己的 問題怪罪父母親或社會,你給自己一個不去改變的藉口。一旦你為自 己的情況負責,即使別人也曾助長它,你開始向正面的方向移動。 我們扭曲現實,並至少用三種方式原諒自己,以避免為我們的行 動負責。 第一、我們以為我們的不快樂,是由外在世界所引起。結果,我 們向外運用我們所有的能量和心力。我們全神貫注,有時候甚至著迷 於嘗試為我們周遭的人解決問題,好像他們的完美會帶給我們痛苦的 消除。或我們嘗試去矯正社會,以為糾正社會的弊病將解決我們自己 的問題:「當飢餓、戰爭和污染被消除,我將是快樂的。」

(22)

渴望改善社會,當然是值得讚美的。我們看見苦難的人,我們覺 得同情,所以我們採取行動去減輕他們的苦。但是我們時常不瞭解, 當我們嘗試解決別人的問題時,我們只是暫時忘記或壓抑我們自己的 問題。我們的藉口:有如此多社會的錯誤需要被處理,我們沒有時間 改善我們自己。 在現實中,我們也許缺乏誠實和勇氣去檢查我們真正的意向。涉 及社會行動的人們也許很有悲心和服務心,但是我們之中的一些人卻 不能承認我們真正的動機。我們都知道,幫助較少幸運的人,能夠給 我們一種權力感;這是我們與不依賴我們的人一起工作,所不能得到 的。權力的欲望是一種基本的本能。要瞭解我們為別人所做的有多少 源自於這個欲望,需要更多的誠實。認識我們行動背後的意向,能幫 助我們聚焦在極重要的工作,即在我們嘗試幫助別人前,把我們的房 子整理得井然有序。 第二、堅持我們沒有問題。我們聚焦在我們自己的目的和快樂, 很少關心我們所做的如何影響別人。在內心深處,我們也許相信外在 的世界是不重要的,在某些方式甚至是想像的。假如我們能聽我們自 己的思想,我們將聽到自己說:「只有我存在,只有我所關心的是重 要的----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我們都能想起,公眾人物宣佈某些價值,而私下卻採取行動違反 那些價值。 這些人聚焦在幫助他們自己。有些誠實的人承認,驅使他們的欲 望是財力上的成功、權力或名氣。仍然,他們已經發現一種避免為他 們的行為後果負責任的方法。他們愚弄別人去以為,他們所追求的個 人目標比其他事情是更重要的。他們騙自己去相信,假如他們達到他

(23)

們的目標,他們將是快樂的,不論在這個過程中,誰受到傷害。 第三、簡單地逃離它們。我們全都如此做。看電視或奇襲冰箱尋 找巧克力冰淇淋,是典型地避免誠實的自我反省的方法。你哄你的身 心緩和及放鬆,然後你上床。除了愈來愈老,及愈來愈胖外,其他沒 有改變。挑戰是有勇氣去問為什麼。 在一個時候,或另一段時間,我們都曾放縱於這些逃避責任的方 式,它們也給我們一些暫時的慰藉,一些很短暫的舒適。但是沒有人 提供一種真正或持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你嘗試改變這個世界、忽 視這個世界或從這個世界分散自己的注意,你不能避免為你的行動負 最後的責任。生命有高潮和低潮,而我們創造它們。我們這部車子, 我們的身心組合體,是充滿困難的時刻。依照佛陀的教導,唯一可行 的事情是,發現方法去改善唯一有力量使我們自己和世界快樂的工具。 那個工具是我們自己的心。

(三)正見滅諦

佛陀的第三聖諦是他的承諾,苦會結束。那個結束來自於我們完 全根除所有的執著和欲望。現在,我們正開始瞭解我們自己行為的因 果,並接受我們身、語、意的責任;我們能看到,我們在結束自己的 不快樂,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這一點上,我們很難想像完全 的快樂也許感覺像什麼。沒有貪或瞋,會是像什麼樣的感覺呢? 這個問題出現在佛弟子間。有一天,舍利弗正與一群比丘論究法 義。 舍利弗告訴比丘:「比丘!這種涅槃是快樂;這種涅槃是快樂。」 當他這樣說時,烏陀夷對他說:「但是不被感覺的快樂是什麼呢?」

(24)

舍利弗回答說:「如果一位比丘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安 住在滅受想定:由於智慧,他體驗到煩惱完全消除。比丘,用這種方 式,涅槃應該被瞭解為快樂。」(《增支部》5) 換言之,快樂是由不被經驗的事所成的。第三聖諦教導我們,快 樂是掃除所有內心的負面狀態----所有的貪、瞋、癡。當我們最後成 功地熄滅燃燒我們眼、耳、鼻、舌、身和意的內在火,然後我們體驗 完全的快樂和完全的和平。很難於想像這樣一種狀態感覺像什麼,但 是唯一發現的方法是跟隨朝向這個目標的正道走。 像我們很多人一樣,與舍利弗談話的比丘在佛陀大道的起點,要 知道它的終點像什麼。這就像問一位年輕的女孩,「當你生小孩時, 感覺像什麼?」這位年輕的女孩從未生過小孩。為了要有那個經驗。 她必須長大和成熟。她也許能夠從她所讀或所聽的說一些有關生小孩 的事情,但是她不能表達全部的經驗。 即使她的母親也不能精確說出生小孩像什麼。她能敘述自己的經 驗,但是從未生小孩的聽眾,仍然不能瞭解一位母親如何感覺。 覺悟的永恆快樂是像這個。它只能被那些已經完成初步工作和親 自經歷這種經驗的那些人理解。 假如同樣的年輕女孩問她的父親:「爸爸!你與媽媽的關係是什 麼?」 他也許回答:「親愛的,我以後再告訴妳。」 也許當她長大和準備要結婚時,她的父親會對她說:「很久以前, 妳問我,我與妳媽媽的關係是什麼?現在妳要我回答那個問題嗎?」

5 《Anguttara nikaya》,Vol.Ⅳ,trans.by Hare,E,M.,London:Pali Text Society,The Book of the

(25)

女兒回答:「不!父親,我知道答案了。」 女兒已經成熟於她的瞭解。她自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假如世 俗的經驗,諸如男女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的難於解釋,想像要瞭解離苦 的自由的永恆快樂,是多麼的困難。 目前,我們的心充滿了思想、意見和觀念,它們很多是由貪、瞋、 癡所啟動。在我們消除我們負面的心的狀態之前,嘗試要瞭解永恆快 樂的幸福是不可能的。所有我們能做的是引用那些已經證得覺悟的人 告訴我們的明喻、寓言和類比,嘗試得到一些推論的理解。例如: 從前有一隻住在魚和其他海裡生物之中的烏龜突然消失了。當牠 回來時,魚問牠到那裡去了? 「我去陸地,」烏龜告訴牠們。 牠們問牠:「那裡的水像什麼?」 牠回答:「陸地上沒有水。」 「你如何游泳呢?」 「我沒有游泳,我走路。」 「走路?你說『走路』是什麼意思?你在那裡找到很多魚嗎?」 當烏龜嘗試解釋時,魚懷疑地說: 「沒有水,沒有魚,你不能游泳;而你說,你『走路』,這如何 能夠呢?」 烏龜回答:「你似乎滿足於你的推測。讓我回到陸地!」說完, 牠就消失了。 正如魚不能想像陸地的觀念,一個因貪瞋癡而受苦的人,不能理 解涅槃。要瞭解涅槃,你必須超越所有負面的心態,並親自體證覺悟。 直到你如此做,你最接近能經驗到覺悟的快樂是當你暫時放下你

(26)

的煩惱,當心只是「心」而沒有別的東西在裡面,你有時候達到的幸 福。在這個時候,你得到推斷的理解,可以比喻為在沙漠中,感覺疲 倦和口渴,你碰見一口深井,井底有水,但是沒有水桶和繩子;無論 如何,你是太虛弱,以致拉不起一桶水。所以,你雖然能看見水,卻 嚐不到它,更不要說喝水了。類似地,當你的心暫時免於貪、瞋、癡 時,你能覺察涅槃的和平,但是你不必然有工具去達到它。除去貪心, 像是找到布施的繩子。除去瞋心,像是把繩子綁在慈心的水桶上。除 去癡心,像是你手上智慧的力量。當你把這三件放在一起,最後,你 就有工具,去嚐涅槃的喜悅。 這種狀況的喜悅是難以敘述的。它的單一特徵是和平。它不是被 生出,被創造,或被支配的。我們所能做充其量是說這種狀態所沒有 的。它沒有欲望,沒有執著,或沒有執持事情、人和經驗。它沒有恨、 嫌惡、生氣或貪。它沒有錯誤的把事情看成是永久的、快樂的,或擁 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自我。 誤以為他們在這個苦難的世界中正享受著生活的迷失者,也許聽 到這種說法會說:「覺悟聽起來並不像是很有趣。我不確定我要達到 那種狀態。那裡有房子嗎?家庭、學校、醫藥保險、醫院、好的道路 等呢?」 我們必須回答沒有。繼續執取生命----無止境的存在----的人,沒 有清淨心,所以無法達到永恒幸福的狀態。這種人未曾瞭解佛陀的第 一聖諦:苦是不可避免的;或佛陀的第二聖諦:我們渴望到什麼程度, 我們受苦到什麼程度。沒有正確地瞭解這些要義,是不可能瞭解佛陀 的第三聖諦:當我們停止所有的執著,和所有的欲望,苦就結束了。 你也許正懷疑,我們是否可以有達到覺悟、並跳脫無盡再生的欲

(27)

望。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種很好的欲望,稱為「無欲之欲」或「順 善法欲」。

(四)正見道諦

佛陀的第四聖諦是通向苦的結束之道。它的八個步驟,帶給那些 遵守它的人和平及快樂,。 1、第一步:正見佛陀的教法,需要我們就因果和四聖諦,以及 它們如何適應整個佛陀教法的設計,去瞭解正確的行為。 2、第二步:正思惟介紹我們三種正面的思想----布施(或放下), 慈心和悲心。 3、第三步:正語詮釋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和不綺語,如何 能幫助我們在正道上前進。 4、第四步:正業規劃通向倫理生活的原則,特別是不殺生,不 偷盜,不邪淫和不飲酒。 5、第五步:正命解釋為什麼選擇適當的工作或職業,對我們心 靈的修行是重要的,以及我們如何處理商業倫理的問題。 6、第六步:正精進計劃四個我們能夠採取,並鼓勵我們修行的 步驟:已生惡令斷(克服負面的心態),未生惡令不生(阻止負面的 心態),未生善令生(培養正面的心態),和已生善令增長(維持正面 的心態)。 7、第七步:正念指的是修行念處的禪定,特別是培養你的身、 受、心和法的念處。 8、第八步:正定指的是,我們在禪定中,能達到的四個深定的 階段。

(28)

這八個步驟不只是佛陀所教導的一個有趣的思想清單。它們是你 覺悟最好的希望。假如你很快地一瞥這八個步驟,然後放置一邊,你 已經錯過它們的潛能。對佛陀的信息,沒有其他教法是比八正道更深 遠和更主要的。事實上,這八個步驟是佛陀的根本教法。 這八個步驟時常用輪子----「清淨之輪」----來代表,有別於無盡 的「生、死和再生之輪」。清淨停止重覆生死的循環。「清淨之輪」上 的輻是佛陀之道上的八個步驟。它的轂(中心)是慈悲和智慧的結合。 相反地,無盡的「生死和再生之輪上的」輻,是我們在苦難的法界裡, 已度過和將度過的很多生。這個輪轂是貪、瞋、癡的結合。 這兩個輪子都總是在轉動著。我們看我們周遭所有的一切,都在 無盡的生死循環中。植物、動物和人總是出生和死亡。要看「清淨之 輪」轉動是比較難的,然而它是在那裡。我們周遭很多人,正在修行 到快樂的佛陀之道。這個輪是在轉動中,因為心靈的修行是動態的, 總是活動和轉動著。這兩個圓形的輪子象徵完美。「生死和再生之輪」 是完整的密閉系統----它是停留在痛苦的完整系統。然而,圓形的「清 淨之輪」象徵八正道是圓滿和完美的。 要從苦當中使你解脫出來,你應該修行「清淨之輪」的每個層面。 僅是閱讀該輪的八個步驟,將不會幫助你使你的生活快樂。假如你嘗 試要使一部腳踏車的車輪直立,它將倒下來。然而,假如你藉著騎腳 踏車,而使車輪轉動,只要轉動持續,車輪將直立。為了利益你,「清 淨之輪」也需要透過每天的修行而轉動。

三、正見的念處

你要如何修行佛陀之道的第一步----正見四聖諦----,想像一個早

(29)

上,當你坐在蒲團上,而感到腿痛時。你不再只是注意覺知的生滅。 在這個時候,你對於痛不高興,而你的不高興使痛更加惡化。假如你 的念處一直是正確的,這個問題將不會發生,但是現在你被困住了。 你應該做什麼呢? 你能夠用佛陀正道的八步驟,來克服這個痛所引起的苦。這裡有 一個機會去觀察四聖諦的運作。 雖然我們已經用一種特定的次序,來描述八正道,你不需要依那 種次序來實踐。它不是如那樣的整齊。假如你在廚房煮菜,所有的鍋 子依照大小被掛起來,所有的器具依一些邏輯的次序整齊地排列出來。 你不需要依照它們被排列的次序,來使用這些器具。取而代之,你拿 著你當時所需要的湯匙或鍋子。類似地,把八正道併入你的日常生活 中,需要你選擇和使用所必需的步驟。 首先你只是覺知痛和你對它的抗拒。因此你利用八正道的第七步 驟正念。用念處,你覺察「這是苦」。當你如此正見你的苦的真理時, 你正在看第一聖諦。對你而言,它變成真實的,你開始修行正見,這 是八正道的第一步。 用覺知的注意,你將可能注意,你愈抗拒痛苦,它愈覺得惡化。 於是你努力克服你的嫌惡。這涉及到第六步正精進。你藉著放鬆和培 養友善的態度,放下嫌惡。例如,你可以理解,你腳上的痛是如同任 何其他身體的覺知一樣的值得慈心。用這種方式,你發展第二步正思 惟的一個層面。 然後你也許注意,你的痛苦生起,不只是因為嫌惡,而是因為你 要覺得更好。例如,你可以想:「假如我能只有和平的坐,沒有痛苦!」 見到你的渴望和你的苦難之間的連繫,帶來直接內觀第二聖諦,欲望

(30)

招致苦的真理。現在你已經發展進一步的正見。 當你覺知第二聖諦的坐著,漸增地覺知你的欲望和苦難之間的連 繫,你也進一步發展正念。因為你如此清楚地見到欲望是如何導致苦, 對於欲望做一些事情的決心生起。激起能量,你再一次應用正精進, 這一次是為了要放下你的渴望和執著樂受。放下的思想,也稱為厭離, 是正思惟的另一個層面。 也許你對痛苦的初步反應,是沮喪和挫折感。假如指向你自己的 自我責備或其他不慈悲的思想,已經生起,現在你在修行正精進去放 下它們。如此做,你再一次修習正思惟。請注意,假如你做了過度的 努力,它將創造更多的痛苦和緊張。然而,透過正念,你看見那個問 題。那時,正思惟的步驟再一次變成有用的,這一次是對自己用慈心 觀,來冷卻你的心。 在培養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和正念這樣的成功,使你的心平靜 下來。心變得更集中;這是八正道第八步正定的表現。當有善定時, 身心的痛就離開了。當痛消失時,你覺得喜悅、平靜、和平及快樂的。 這些品質輪流引導到甚至更深的定。 更深的定會使念處強化,你繼續檢查你的經驗。因為你放下樂覺 的欲望,你看見痛苦消失。然後,當第三聖諦的邏輯和力量變得清晰, 你的正見增加:欲望的結束,導致痛苦的結束。 你也許注意到,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沒有提到八正道「戒」的層 面:正語、正業和正命(第三、第四和第五步驟)。但是它們也扮演 一個角色,因為它們是一種善的生活的關鍵面。犯戒使心不安,即使 在舒適的情況下,也使得禪修困難。在你能面對身心的痛苦,保持專 注和維持強大的決心前,你需要一個善戒的基礎。

(31)

因此,當你正確地應用佛陀之道的步驟時,你在它們之中,發現 放下苦難的方法。如此做,你證實了四聖諦的最後一項真理:結束痛 苦之道,是追隨八正道。現在你已經觸及到正見的所有四個基本面 向。 藉著親自看見四聖諦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運作,你瞥見它們在你的 生活中一般如何運作。如此,「清淨之輪」運轉著。

四、結語

總之,透過正見,可以幫助我們得到快樂。正見引導我們,瞭解 因、果和四聖諦而作為。依照業的原則,用正確的方法作為,會引起 快樂的結果,而用不正確的方法作為,會招致不快樂的結果。任何行 為來自於受到貪、瞋、癡影響下的心,招致苦難,所以是不正確或錯 的。任何行為來自於不受到貪、瞋、癡影響下的心,會帶來快樂,所 以是正確或對的。四聖諦宣示苦,苦的原因,苦的結束,和通向苦的 結束的八正道。面對苦聖諦,幫助我們認識真正的快樂。生,老,病, 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蘊熾盛,這些都是苦。當我們不能 接受所有的現象是無常的、與生俱來苦的和無我的本質時,苦就生起 了。欲望是苦的潛在原因。我們有欲望到什麼程度,我們就受苦到那 個程度。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欲望,和它所鼓動的有意志力的行為而負 責。當我們為我們有意志力的行為的結果負責時,我們改變了我們的 行為。苦的結束是有的。通向快樂的佛陀之道的八個步驟,顯示給我 們,結束苦和達到完全快樂的方法。念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四聖諦, 和通向快樂之道的八個步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謂當見苦時  斷滅盡無餘   見習斷當知  十九滅亦然   增三見道斷  十說思惟止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當時德蘭已經是當地一間貴族學校的校長,她沒有對學校圍 牆外面的痛苦置若罔聞,就手旁觀。她發現街上垂死的病人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你的生活

耶穌在世經驗人間的苦,並受十架 之刑。 保羅 ( 保祿 ) 認為耶穌受的苦替人付 上了罪的代價。.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一) 四聖諦是佛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