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之研究. AStudyof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VisuallyImpairedAdults. 指導教授:吳亭芳 研究生:蔡貞芬. 博士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六月.

(2) 致謝 文學家羅蘭在《繞道而行》文提: 「我們常看見那迷路的蜻蜓在房間 裡拼命的飛向玻璃窗,打算飛到海闊天空的地方。牠看準了透過玻璃窗 照進來的那一片光明,百折不撓的飛過去,但每次都撞到玻璃上,必須 在玻璃附近掙扎好久,才恢復神智。然後在房間裡繞上一圈,鼓起勇氣 後,仍然朝著玻璃窗上飛去。當然,結果還是「碰壁而回」 。其實,旁邊 的門是開著的,只因為看起來沒有玻璃光,就不去試試那個門。」 百折不撓的精神雖然可佩,更嘉許的是能隨機處理、靈活創意的表 現。有誰不想走便捷省力就可到達目的地直達路呢?事實上,生命歷程 裡沒有幾條是這樣的路徑,不論是近光性的蜻蜓,還是成人視障者,總 往往需要繞道而行,在峰迴路轉之際,總會不期而遇人生難得好風景。 今日能有此篇學位論文的撰寫完成,是承蒙王華沛老師、吳亭芳老 師及邱滿艷老師三位復健諮商所親師們,不計較學生駑鈍,願意在復健 諮商專業領域,引領弟子入門予以諄諄教誨。特別是感謝亭芳老師願意 擔任此篇論文之指導教授,並不時耳提面命,務求依計畫按步就班。其 次,再次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孫旻暐老師、杞昭安老師,在百忙之中撥 冗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並在過程中以幽默且專業地指引論文的方向,讓 我的研究更能聚焦臻於完善。 感念在復健諮商所一起學習的同學們,每每從工作崗位趕去師大跑 堂,只要一想到共學的情景,就會殷殷期盼;特別是在有關身心障礙者 職業重建與就業轉銜實務工作分享。真要為您們在此助人工作的耕耘與 付出,肅然起敬,毫無質疑舉起大姆指猛按「讚」! 再者,謹向曾任職的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現職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 署的長官及工作夥伴,獻上十二萬分感謝!謝謝長官們對我的栽培與提 攜,工作夥伴們予以的工作同盟。最後,亦向我的家人,謝謝您們都能 讓我無後顧之憂,能專注於工作及課業。特別是三個大乖寶外甥,琳頭、 育頭和小冠頭,從你們三隻小野狼豐沛成長歷程,使豬豬姨對生命能有.

(3) 重新對話的機會,而產生好奇與欣賞,學習解構重組生命逆境,進而轉 化遇見復原的力量。 還有,衷心感激,不論發生好事或壞事,總會一路相陪的優質社工 摯友換帖們,人生導師顧玄、阿媚姊、志工蕙玉姊,及能一起成就此篇 論文的視障者職業重建服務督導們、研究受訪者及康泰在工作之餘對 SPSS 的大力加持,過程中謝謝小蘊、圓珍、漢寧、雅惠、靜琪、依玲及 凱菱的打氣;以上諸位的肩膀,都是成就今日我寬闊的天空。特此,感 謝在生命轉彎處,有幸能遇見各位親師、長官、工作夥伴、同窗、案主、 家人、好友及曾邂逅的陌生人,讓我的生命雖然不完美,但因您們的出 現,生命才得已完整。. 蔡貞芬 105 年 6 月於臺灣師大.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成人視障者的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以及分析社會支 持對復原力的預測。研究範圍以臺北市、新北市及宜蘭地區,提供視障 者重建服務之非營利組織所進行便利取樣,研究樣本 156 人,以社會支 持量表和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25(CD-RISC-25)中文版量 表為研究工具,以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關係及迴歸分析進行資料 分析。結果發現: 一、 成人視障者在不同的人口學背景變項,其整體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均 未達顯著差異。在分向度社會支持以情緒/評價性支持最高,工具/ 實質性支持居次;惟以自尊感維持最低。成人視障者自評復原力, 以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際關係最高,宗教或靈性的影響 居次,惟對個人能力及韌力的肯定則最低。 二、 教育程度大專組在情緒/評價性支持高於高中職組;自尊感維持碩博 士組高於大專組;和家人朋友同住組在隸屬/陪伴性支持及工具/實質 性支持高於獨自居住組;有就業組的自尊感維持高於未就業組。在 致障屬性背景變項,閱讀書寫使用點字組,整體社會支持情緒/評價 性支持及隸屬/陪伴性支持均高於非使用點字組;意外致障組隸屬/ 陪伴性支持高於先天致障組。 三、 成人視障者在不同致障屬性背景變項,其復原力差異為,致障發生 年齡在 30 歲以上組高於 6 歲以下組;後天致障組高於先天致障組; 致障前有工作經驗組高於致障前無工作經驗組;獨自外出有使用輔 助工具組高於無使用輔助工具組。 四、 成人視障者的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可能存在有正相關,且自尊感維持 對自我生活的控制正相關最高,和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 際關係居次。同時,在自尊感維持及情緒/評價性社會支持對復原力 可能具有預測力。 i.

(5)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向視覺障礙者、家人、重要他人、助人工 作者、重建服務政策制定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復原力. ii.

(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as well as how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resilience. The interviews were held in NGOs which provides services to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i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YiLan County. There were 156 valid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Interpersonal Support Evaluation List (ISEL) and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25-Chinese version (CD-RISC-25).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demographic backgrounds in both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Within 4 subscales of ISEL, the emotional or appraisal support received highest scores, followed by instrumental or tangible support, and self-esteem support. Among 5 factors of CD-RISC, factor 3 ‘positive acceptance of change and secure relationships’ received highest scores, followed by factor 5 ‘spiritual influences’ and factor1 ‘personal competence, high standards, and tenacity’.. iii.

(7) 2. Educational statu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with college degree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high school graduates in emotional or appraisal support; and postgraduate participant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college graduates in self-esteem support. Participants who lived with family or friends had higher scores in companionship or belonging support than participants who lived alone. Participants who were employed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unemployed participants. As for the impairment attribution factors, braille users had higher scores than non-braille users in social support, appraisal support and companionship support; participants with acquired impairment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prenatal deficiency participants in companionship support. 3. Regarding the attributions of impairment, participants whose visual impairment happened after 30-year-old tended to show better resilience than those happened before age 6. Participants with acquired impairments tended to have better resilience than those with prenatal deficiency; having work experience before visual impairment tended to show better resilience than those without work experience; participants using assistive devices tended to show better resilience than those not using assistive devices.. iv.

(8) 4. Social support may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resilience. Research data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followed by positive acceptance of change and secure relationships. Meanwhile, self-esteem support and emotional or appraisal support may predict the outcome of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discussion.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were suggested to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family members, social workers, policy makers,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ccordingly. key words:person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social support, resilience. v.

(9) 目次.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次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視障者的障礙處境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內涵與視障者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復原力的內涵與視障者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成人視障者之社會支持................................ 49. 第二節. 成人視障者之復原力.................................. 62. vi.

(10) 第三節. 第五章. 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關係.................... 78. 研究討論 ........................... 83. 第一節. 成人視障者之社會支持................................ 83. 第二節. 成人視障者之復原力.................................. 85. 第三節. 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關係.................... 8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92. 參考書目 ................................... 97 中文部分.................................................... 97 英文部分................................................... 104. 附錄 ...................................... 111 附錄一. 社會支持量表原作者使用受權書....................... 111. 附錄二. 社會支持量表中文修訂版使用授權書................... 112. 附錄三. CD-RISC-25 中文版量表使用授權書 .................... 113. 附錄四. 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問卷................. 114. vii.

(11) 表次 表 2-1. CD-RISC-25 復原力量表相關研究 ............................................ 27. 表 3-2-1. 參與研究受訪者人口學屬性一覽表 ......................................... 39. 表 3-2-2. 參與研究受訪者致障屬性一覽表 ............................................. 40. 表 4-1-1. 視障者社會支持現況 ................................................................ 50. 表 4-1-2.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整體社會支持上的差異 .................. 51. 表 4-1-3.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評價性支持上的差異...................... 52. 表 4-1-4.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實質性支持上的差異...................... 53. 表 4-1-5.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自尊感支持上的差異...................... 54. 表 4-1-6.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陪伴性支持上的差異...................... 55. 表 4-1-7.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整體社會支持上的差異...................... 57. 表 4-1-8.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評價性支持上的差異 ......................... 58. 表 4-1-9.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實質性支持上的差異 ......................... 59. 表 4-1-10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自尊感支持上的差異 .......................... 60 表 4-1-11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陪伴性支持上的差異........................... 61 表 4-2-1. 視障者復原力現況 .................................................................... 63. 表 4-2-2.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整體復原力上的差異...................... 64. 表 4-2-3.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個人能力及韌力上的差異 .............. 65. viii.

(12) 表 4-2-4.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個人直覺及對負向壓力的容忍力上 的差異 ....................................................................................... 66. 表 4-2-5.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際 關係上的差異 ........................................................................... 67. 表 4-2-6.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對自我生活的控制上的差異 .......... 68. 表 4-2-7. 不同人口學屬性視障者在宗教或靈性的影響上的差異 .......... 69. 表 4-2-8.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整體復原力上的差異 ......................... 72. 表 4-2-9.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個人能力及韌力的差異...................... 73. 表 4-2-10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個人直覺及對負向壓力的容忍力上的差 異 ............................................................................................... 74 表 4-2-11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際關係 上的差異 ................................................................................... 75 表 4-2-12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對自我生活的控制上的差異 ............... 76 表 4-2-13 不同致障屬性視障者在宗教或靈性的影響上的差異 ............... 77 表 4-3-1. 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 ............................................. 80. 表 4-3-2. 視障者社會支持預測整體復原力 ............................................. 81. 表 4-3-3. 視障者社會支持各向度預測整體復原力 ................................. 81. ix.

(13)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6 圖 3-4 研究流程圖 ................................................................................... 45. x.

(14) 第一章. 緒論. 研究旨在探討對於不論是因先天或後天致障之成人視覺障礙者(以 下就視障者稱之) ,於全人發展歷程裡,因遭逢失去視力(以下就失明稱 之)所處障礙處境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本章共包含三節,第一 節為研究動機,說明研究者選擇此主題緣由與動機,第二節闡述研究目 的,並依據研究目的形成研究問題,最後,第三節名詞釋義,是用以界 定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以利對本研究能產生初步的瞭解。.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5 年統計,截至第一季,全國 依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人數已達 1,140,857 人,當中視障者佔 57,054 人,2014 年身心障礙者總人數為 1,141,677 人,當中視障者佔 57,102 人,其視障人口佔身心障礙人口比約佔 5%。另外,從 2014 年的統計資 料亦可得其年齡介於 18 至 64 歲之成人視障人口數為 26,246 人,約佔總 視障人口 45.96%;另若從公布之致障成因資料來看,2014 年視障者 57,323 人當中,其致障成因為先天 6,810 人、疾病 35,269 人、意外 3,260 人、交通事故 1,230 人、職業傷害 863 人、戰爭 98 人及其他 9,793 人(行 政院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5) 。由上述視障人口統計資料來看, 正值生涯發展關鍵期的成人視障者而言,因失明所致障,除了影響日後 個人的身心靈健康及生計能力外,另面對親情、友情、愛情,乃至學業、 事業及志業所帶來的衝擊與壓力,就形同骨牌效應,排山倒海、接踵而 至,又無法倖免。致使,身為助人工作者,為對案主所處障礙處境能有 所認識,此即萌生本研究動機之其一。 再者,研究所就讀期間,曾於視障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進行復健諮 商實務工作實習。當中,除了運用在校所習得有關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 評量、身心障礙者生涯諮商與就業安置、職務再設計及職業重建個案管 理等學科,透過實務工作,使理論與實務工作方法得以相互印證。就此 1.

(15) 歷程中,察覺到一起工作的案主,雖同為視障者,亦同原於失明之障礙 處境,仍會有其不同復原力的展現。看見有人雖因遭逢重大疾病,或生 命無常之意外事件所致障,惟就只能看見他/她的「喪失」?從此一蹶不 起,在未待命運之神的宣判,就選擇拱手放棄,選擇以否定怨懟人生, 陷於哀莫大於心死呢?又有人在遭逢生命逆境時,除了人看見因事件所 造成他/她的「喪失」之不利處境外,亦能看見了「回復」之機會呢?茲 舉如張雅惠、陳盈君、尹蔭芬、郭淑瑛、林貞伶等視障者以生命敘說致 障後復原力之展現歷程(陳芸英,2008)云云;同時,與案主共同的體 悟是,「視障者」是我們共同的身分,「障礙處境」是我們共同的際遇, 惟面對「復原」是我們共同的挑戰。從不同視障者復原力之展現歷程的 生命敘事,引發研究者對視障者在個體、家庭、職場及相關重建服務生 態系統間等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展現的關係產生好奇。同時,並認探討 視障者的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關係,對復健諮商專業有其價值。此即萌 生研究動機之其二。 近年來,不論國內外,對身心障礙者人權之重視,促使其助人專業 工作的反動;不再承襲傳統是將工作重點於個人疾病歸因、問題解決的 觀點予以處遇,轉由以社會歸因、優勢觀點出發,並與案主形成工作同 盟。相關論點諸如,在探討身心障礙者復原力研究,曾提出有些個體或 家庭儘管因疾病或失能造成嚴重生理功能的缺損或障礙,卻在其他方面 表現出健康的功能,如個體的自我效能和家庭優勢。另指出透過以復原 力評量,可彌補其他評量不足,亦同時瞭解失能者病理與健康的面向(張 秀玉,2006;廖華芳等人,2012) 。為此,以復原力觀點並進一步印證這 些許多已著眼在視障者復原力及其相關的正向健康發展概念,並引導專 業人員將目光關注視障者個體潛在或已擁有的能力,使導入的焦點從減 輕疾病轉移到建立個體的優勢之工作方法提出相關實證研究,以作為生 態系統中,不論是處於視障者個人系統、家庭系統、社會系統間任何位 置之卓參。此即萌生研究動機之其三。 2.

(16) 概覽國內諸多文獻,若是以成人視障者為研究對象者,多著重於就 業現況調查(李永昌,2001;杞昭安,2000;林聰吉,2010;萬明美、 白黃法,1999) ;就業職種(李永昌,2003;杞昭安,2000; 林聰吉, 2010;彭淑青,2010) ;影響視覺障礙者就業因素(王育瑜,2004;吳訓 生,2004;杞昭安,2000;林宜樺,2004;邱睿儀,2003;柏廣法,1997; 張寶珠,2003;莊素貞、魏琦窈等人,2008;黃俊憲,2003) ;及視覺障 礙者就業所面臨的困難相關研究(彭淑青,2010;藍介洲,2010) 。或有 研究在整體重建的歷程裡,不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支持永遠扮演視 障者重要的資源(柯明期,2004;麥漢倫,2014) 。另有以生態觀點採質 化研究探討社會支持對中途視障者復原力展現歷程(朱芯儀,2010;麥 漢倫,2014;郭孟瑜,2009) 。若以當前有關身心障礙者社會支持的研究, 發現研究的方向多以社會支持為自變項來探討,以生活品質、壓力因應、 職業適應等為依變項作研究(王雲東、陳秋蓉,2008;李康泰,2015) 。 惟以成人視障者人口群之社會支持與復原力同時提出並採量化研究探討 兩者之相關性實證研究則相形闕如。 為此,本研究以己身在復健諮商研究所學習及實務工作的對話,擇 成探討成人視障者復原力的情形,並以社會支持為關係變項,進行研究 以釐清兩者之間的關係為題,祈使能透過本研究能勾勒出社會支持對成 人視障者重建的關係,並探討社會支持對復原力的預測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擬達成之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情形。 (二) 比較不同人口學屬性、不同個體致障屬性之成人視障者在社會 支持與復原力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情形。 (四) 探討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對復原力的預測力。 3.

(17) 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向視覺障礙者、家人、重要他人、助人工作者、 重建服務政策制定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二、待答問題 針對本研究目的而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 根據研究目的一,提出的問題如下: 1-1 不同人口學屬性成人視障者,其主觀社會支持程度為何? 1-2 不同個體致障屬性成人視障者,其主觀社會支持程度為 何? 1-3 不同人口學屬性成人視障者,其復原力展現為何? 1-4 不同個體致障屬性成人視障者,其復原力展現為何? (二) 根據研究目的二,提出的問題如下: 2-1 人口學屬性、不同個體致障屬性之成人視障者,其主觀社 會支持程度是否有差異? 2-2 不同人口學屬性、不同個體致障屬性之成人視障者,其復 原力展現是否有差異? (三) 根據研究目的三,提出的問題如下: 3-1 成人視障者,其社會支持程度與復原力展現間是否相關? (四) 根據研究目的四,提出的問題如下: 4-1 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對復原力的預測情形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視覺障礙者 依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前內政部社會司)以「國際健康功 能與身體障礙分類系統(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ies, and Health;簡稱 ICF)」之精神與作法委託編製「身心障礙者 服務專業手冊」,所謂「視覺障礙」,係指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視 覺器官(眼球、視覺神經、視覺徑路、大腦視覺中心)之構造或機能發 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治療仍對外界事物無法(或甚難)作視覺之辨 4.

(18) 識而言。視覺障礙者之核定標準,是指視力經治療未逹 0.3,或視野未逹 20 度以內,不能恢復者,依程度分輕、中、重度。另依據 2014 年 10 月 15 日修訂之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之視覺功能障礙鑑定類別、鑑定向 度、程度分級及其基準。而新制鑑定已於 2012 年 7 月 11 日起開始實施, 也就是說,身心障礙者鑑定目前係於新舊制雙軌併行階段。按身心障礙 者權益保障法第 5 條規定,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 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 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 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本研究對象為該法第二款為眼、耳及相關構造與 感官功能及疼痛。在核定身心障礙者證明 ICD 註記為患 01.者。 故本研究所稱之成人視障者,是年滿 18 至 64 歲,經舊制或新制鑑 定,依據視覺障礙程度分級規定,並持有法定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且仍 在有效期間為研究對象。且依研究目的將研究對象依其視力缺損致障發 生時間分為先天視力缺損者、中途致障者;依致障程度分為低視能者、 全盲者,另考量由所述之障礙程度分類標準的輕、中、重程度,尚無法 完全用以說明障礙處境,為此,本研究是以受訪者在視覺資訊溝通主要 方式:若仍依頼殘存視力,本研究稱為低視能者,若主要依頼觸覺及聽 覺輔以其他閱讀輔助工具,如點字、語音導覽為主的為全盲者。 二、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透過與其他社會系統間的次系統互動,而取自 家人、同儕、重要他人及專業人員所提供正式或非正式資源。功能除了 滿足基本需求外,一方面實現了人際需求,另一方面社會支持也幫助人 們在特殊需求上的滿足。 本研究成人視障者社會支持,係指透過由 Chen, Tseng, Wang 與 Lee(1994)翻譯及修訂出自 Cohen,Mermelstein, Kamarch,&Hoberman(1985) 發展的「人際支持評估量表」(Interpersonal Support Evaluation List, ISEL), 5.

(19) 中文修訂版本作為研究工具。該量表測量向度包括評價性支持、實質性 支持、自尊感支持及陪伴性支持等。該版本與原量表的題項、型式相同, 皆為 Likert 四點量表,共計 16 題;受訪者以量表所測得分數,代表主觀 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量表得分愈高,表示其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 愈高。 三、復原力 復原力是個人與生俱有或後天學習的某些特質與能力,使個人即便 身處危機或壓力情境中,透過個人或環境因素有關的保護因子的效果維 持正向適應的動力過程,並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蕭文,2000;Lauer, 2002;Turner, 2001)。 本研究所指復原力係指,成人視障者對於失明所致障,其先天人格 特質、經學習激發因應危機,及運用社會支持,仍能有效地轉化危機與 壓力的動力歷程,促使個體朝向正向適應或復原的能力。研究評量係以 Connor 和 Davidson reference 於 2003 年編製的(CD-RISC-25)中文版本為 成人視障者之復原力評量工具。該量表共分 25 題,整體分數愈高代表復 原力愈高。. 6.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分別尌與本研究之相關文獻作探討。第一節為「視 障者之障礙處境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為社會支持之內涵及視障者社會 支持之相關研究」;及第三節「復原力之內涵及視障者復原力之相關研 究」。. 第一節. 視障者的障礙處境與相關研究. 一般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討論,在出生之前,或是懷孕期間,因遺傳、 傷害或染色體異常造成的胎兒本身的特徵稱為先天致障;後天致障則通 常是指因在生產過程,或是出生之後因遺傳、疾病或傷害所造成的障礙。 另有從「重建」觀點,為「中途致障」作討論,依據聯合國出版的障礙 者機會平等標準規則,1994 曾提出對於重建(rehabilitation)的定義是: 「使 障礙者達到並維持最大的生理、感官、智力、心理的與社會的功能層次 之過程,透過必要工具的提供以促使其邁向更加獨立的生活。」 ,也就是 說,本來經由學習建立好的日常生活能力,因為疾病、意外所致而產生 身心功能的限制或是完全喪失,而需重新建立與學習(王育瑜,2011) 。 一、視障者的成因及身心特質 嚴重的視覺損傷定義為無法閱讀正常的報紙,即使有眼鏡輔助。當 視覺的誤差大到完全喪失對光線的知覺時,就稱為眼盲。法定的眼盲是 用來描述視覺的完全喪失和仍有一些剩餘的視覺功能,國內法定視障者 已在前章節名詞釋義提及,在此不再贅述。 Falvo, D. R., 2013 著作指出,美國在法定的眼盲被定義為視覺敏銳沒 有超過 20/200,或經矯正眼鏡後,優眼視覺敏銳仍未達該基準。或是視 覺的中央區域限制在 20 度角度或更小的範圍內。造成視覺障礙者臨床上 常見成因包括,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 離、視神經萎縮、白化症及眼睛先天性發展缺損或受傷等。而這些不同 疾病或意外事故,除了會影響不同程度之視力缺損或視力的喪失之不可. 7.

(21) 逆外,可能亦會伴隨其他身心症狀及與社會心理適應問題。例如,青光 眼,就常因眼壓高導致頭痛症狀;另一種引發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遺傳性 疾病-尤塞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簡稱 US),患者還會伴隨聽覺受 損的問題,部分患者甚至在出生時便嚴重失聰,隨之而來的身體平衡也 會受到影響(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2014)。還有如小 眼症、白化症,除了視力缺損外,此類患者多為低視能,在日常生活適 應不致於有困難,而需要調適的壓力來源為,需承受因外觀、及閱讀是 需超乎有別於正常視覺的近距離閱覽文件,或需幾乎貼近物品或電腦螢 幕的閱讀姿勢與動作,易受人卑議、被標籤及人際互動等困境。 二、視障者的障礙處境 Carroll 神父在其所著的《迎接視茫茫世界》(Blindness: What it is, What it does and How to live with it)一書中指出,中途失明者因其視力的 喪失,可能會連帶導致二十三種能力(共七大類)的喪失(王育瑜譯, 1998),並對照視障者所面對之障礙處境,茲分述如下: (一) 基本心理安定的喪失:包括喪失身體完整性之感知、喪失對殘存. 感覺之自信、喪失和環境之實際接觸感、喪失視覺之景觀、無法 再擁有光亮。視障者對「眼見為真」出現危機。 (二) 基本生活能力的喪失:包括喪失定向行動之能力、喪失日常生活. 之各種技能。看似稀鬆平常之自動化生活能力,視障者對「眼明 手快」出現危機。 (三) 表達能力的喪失:包括喪失文字溝通之能力、喪失語言溝通之能. 力、喪失與時代潮流同進之能力。對於,以視覺傳達之圖像、文 字及符號等資訊解讀,視障者對「圖文並茂」出現危機。 (四) 鑑賞能力的喪失:包括視覺享樂能力之喪失、視覺美感能力之喪. 失、娛樂能力之喪失。五光十色景像享樂,視障者對「盡收眼底」 出現危機。. 8.

(22) (五) 職業及經濟安定的喪失:包括喪失做為一個職業人之經歷及就職. 機會、喪失經濟上之保障。所從事之職業受限,視障者對「行行 出狀元」出現危機。 (六) 健全人格的喪失:包括喪失獨立自主之能力、喪失在社會上的存. 在價值、喪失不引人側目、非議的狀態、喪失自尊心、喪失組織 整體人格之能力。因與社會價值產生衝突,加諸於身之污名化、 標籤化,視障者對「社會公民」出現危機。 (七) 其它方面的喪失:包括缺乏穩定的睡眠、缺乏自我決定的能力、. 缺乏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形無形的壓力,視障者對「自主自決」 出現危機。 國內一項針對中途失明成人致盲原因及調適歷程的研究中,針對兩所 重建機構的受訓學員所進行的深度訪談發現,一般中途失明者在因故失明 後,通常會經歷失業失學或是人際關係疏離的階段,從自卑、自我封閉到 與外界疏離,而從長期的呆坐家裡到走出陰霾通常需花 1 到 32 年不等的 時間,其中有四成的人是超過 10 年的調適期。該項研究亦指出,中途失 明者的適應歷程可歸納成喪失視力階段、失業失學階段、人際疏離階段、 尋求資訊階段、參加職訓階段及重返社會階段,不過,儘管區分為六個階 段,但由於個人狀況與社會資源的差異,時常導致其適應順序及長短不一 之情形,甚至有些受訪者的適應歷經階段為同時發生、重疊或倒回之情形 (萬明美,2000)。若舉國內從事視障者服務之實務工作者所提出的觀點 指出,先天失明視障者,因為沒有視覺記憶與經驗的衝擊,在學習國字圖 像、色彩、圖案、數理能力處於教育與學習之不利處境。另因無法憑藉視 覺感官直接解讀,非語言訊息、社交模仿、互動學習,及會出現少數盲動 作等,致處於人際與社交的不利處境。至於中途失明之視障者,依發生致 障之不同時期,會產生就學、就業、家庭建立與維持等生涯及職涯發展之 不利處境(藍介洲,2014)。此觀點,是基於對先天、後天視障者,為區 分所處不利處境之差異,立基於相對性、比較性的觀點,它不是全有或全 9.

(23) 無的概念,換句話說,並非先天視障者於發展階段,不會處於職涯及生涯 發展的障礙處境,亦非中途失明者,不會有辨識文字、理解圖像及盲動作 等之障礙處境。 若以馬斯洛所提人類需求階層論(Maslow's Hierarchy ofNeeds),依其 需求層次架構,配合探討成人視障者所處之障礙處境之相關文獻,分述如 下: (一) 生理安全需求/生活自理障礙 從 Dumas 與 Sadowsky(1984)的研究發現,家人對成人後天失明者的 反應,出現了 8 項的變化,其中不信任失明者獨處的狀況、對失明導致 的依賴感到沈重的負擔,及不知如何幫助失明者等,皆顯出視障者家屬 在面對視障者障礙處境時的窘境及所承受的壓力。 (二) 心理安全需求/自我認同障礙 視力喪失對個體的打擊絕不僅止於生理上的視覺缺陷而已,相對自 我形象更是帶來嚴峻的考驗。中途失明者因為障礙的事實,不斷地問「我 是誰」 ,特別是低視能者,在明盲的夾縫中求存,打破原本對自我的認知, 需要重新自我認同,經驗「認同打擊與瓦解」 、「認同困惑與懷疑」、「認 同探索與轉化」以及「認同達成與定向」四個階段(林郁青,2009) 。 (三) 愛與歸屬感需求/人際互動障礙 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是人際溝通中相當重要的部分,提供了人際知 覺的重要訊息,但對於視障者來說,由於以視覺線索訊息提供功能的缺 損或喪失,使其在人際互動中,無法察言觀色,或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其挫敗感容易影響在人際互動呈現被動或困難(賴淑蘭,2003;藍介洲, 2014) 。另一方面,有些長輩反對自己的兒女與盲人交往甚至結婚。所以, 縱使盲人具備足以維持家計的經濟能力,但在尋覓配偶時,還是會遇上 許多的難題(黃忠賢,2003) 。 (四) 自尊需求/獨立人格障礙. 10.

(24) 實務工作中,由於社會不瞭解成年失明者的能力,認為失明後已失 去獨立的能力,需要他人照顧,因而導致家人過度的保護、或消極遺棄 等,產生排斥感以及承擔太大的責任壓力。另成人視障者常因角色失落 壓力與非理性信念,而產生焦慮、憂鬱造成心理健康的問題,間接影響 家人或照顧者(林聰吉 2010;郭孟瑜,2009;陳淑汝等,2011)。 (五) 自我實現需求/就業參與障礙 視障者在成人階段,面對的最大困境莫過於求職,就中途失明成人 而言,從明眼人一下子變成盲人,不僅是所謂喪失可自主性的行動能力, 甚至,因為視力的喪失,連帶需離開原本所從事或專長的工作,因為一 般雇主較不喜歡僱用盲人,且部分雇主會既存對視障者刻板印象,認為 盲人在失去視力就等於失去工作能力(曾凡慈,2000;黃世昌,1994)。 增加盲人謀職的困難度。國內從事視障服務職務研究也指出,一般雇主 最常或優先考量的該職務是否適合視障者,其次是內部職務調整是否符 合視障者特殊需求,例如需要敏銳視力查驗的工作,通常直覺認為不適 合視覺障礙者,更少考量搭配輔具、人力協助克服障礙的組合,因為這 都可能增加人事及營運成本(邱滿艷、王建立等,2010)。 研究也發現一般雇主普遍不認為漸漸失去視力的員工,若稍調整職 場的配備或方法,仍是可勝任工作或原職場的。尤其,當視障者進入一 般競爭性職場,常需面對的不僅是有障礙的環境,還有職場上的不友善 凝視,包括對視障者工作能力的質疑、人際互動的衝突或是擔任職務的 限制,甚至讓視障者感受到赤裸裸的歧視(郭峰誠、張恆豪,2011) 。社 會大眾若能拋開殘缺所帶來的負面印象,嘗試以開放態度接納身心障礙 者的身體圖像,為此,相信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將會更有勇氣走出家門, 融入與外界的關係(陳淑汝等,2011)。 由上述文獻探討,不難發現從身障當事人、家人,普羅大眾多普遍 仍對於障礙處境缺乏瞭解,甚至可能產生視障等同全盲,又全盲等同全 然失能的錯誤迷思,這對於視障者的就業與社會參與均會造成不利的處 11.

(25) 境。爰此,透過本章節的文獻探討,獲悉視障者在障礙處境下,並非全 都會經歷各種能力的喪失。對於失明所致障,其喪失感又與當事人的致 障成因、視力程度、自我概念、家庭支持系統及社會資源體系等關係看 似環環相扣。待本章下兩節,就為視障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接著進行相 關文獻的探討。. 12.

(26)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內涵與視障者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社會支持的概念源於農業時代轉移到工業時代後,把人們從鄉村導 向都市,社會關系也從原本的緊密家族鄰里關係,因都市化,呈現利益 且疏離的社會關係,連帶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並導致許多社會問題陸續的 發生(Cohen, Underwood,& Gottlieb, 2000)。 一、社會支持的功能 依據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詞書資訊網,2015 所載,不同學者,為社會支持內函表述,其中學者 J.S. House (1981) 主 張社會支持可分為情感性支持是指同情心、喜愛、信任和照料的提供; 實質性支持是指經濟或實物的協助;資訊性支持是針對個體在解決其所 面對的困難時,所接受到的勸告、建議和忠告;評價性支持是經社會比 較或肯定的方式,以達到自我評價的目的。若論其社會支持的來源,可 分有來自家庭成員和朋友網絡的自然支持系統的非正式支持,另外則是 由專業的工作團隊所提供,有如醫療、心理衛生單位、泛使正府及非政 府組織的正式支持系統所提供的資源或服務(行政院教育部國家教育研 究院,2015)。 綜合 Cohen, et al., ,2000; Folkman 與 Lazarus, 1984; House ,1981;, 提出社會支持與健康之間關係,包括屬於生心理健康的病因關係和預後 恢復期間之關係。並主張社會支持會影響個體所感受到的壓力和健康狀 態。認有直接作用及緩衝作用之假定。其中,社會整合而言,當個體被 包函在社交網絡,由於相關資源的可近性,可降低與社會的疏離感,增 加遠離疾病的保護因子。在緩衝效果,係指個體在面對壓力情境,有社 會支持的導入,可發揮調節作用,就可減緩個人知覺的壓力程度,連帶 影響後續的情緒反應與因應之行為。 二、社會支持的評量 主要分為,一類是個體在有需求時,知覺到的支持,就會將社會支 持分為不同的功能面向,並且可更進一步研究不同類型的支持與身心健 13.

(27) 康間的相關,以及其對調節壓力的效果如何。另一個測量社會支持的取 向是社會整合的程度以及其社交網絡。主張穩定的社會結構可幫助個體 於生活的常軌及維持穩定的行為。反觀社會疏離的個體,其在面對身心 的疾病相較有較高的風險,(引自 Cohen 等人,2000)。有關於該取向的 測量,僅就個體社交網絡聯繫的頻率及範圍作測量,較難為社會連結的 品質作說明。 三、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者認為要瞭解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的關係,焦點應在特定 壓力源下,個體使以哪種特殊社會支持與克服壓力因應需求。例如 Lindsey et al.(1981)發現更年期婦女主要使用朋友與其他相同經歷的婦女 作為社會支持的來源。而 Wortman 和 Conway(1985)從探討經歷身體疾病 復原的患者需求中,發現受試對於社會支持有強烈的需求感,但是他們 也同樣感覺滿足這種需求的困難性。因為其他人的矜持,對疾病的嫌惡, 或對患者復原情況的緩慢,付出努力不夠的責難,都會造成人們拒絕提 供社會支持。例如被診斷出嚴重疾病者或因應能力較差者這些人通常也 有最強烈的社會支持渴望,及最容易成為接受最少社會支持的族群(引 自邱文彬,2001)。 在國內有項針對中高齡非自願失業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失業 事件,可能會影響中高齡失業者原本的社交網絡,包括原有的工作、人 際關係,進而讓失業者感受到被歧視及被社會排除,這些不利處境都會 讓失業者對於再度尋職時除經濟之外所需承受的雙重壓力。相似的研究 結果,出現在有關臺北市非自願性失業者的研究,社會支持與心理困擾 呈現負相關,其中,又以自尊感支持與抑鬱、自貶自艾的負相關最高, 且自尊感支持對抑鬱、自貶是具預測力(杜筱慧,2011;吳岱憶,2005)。 四、視障者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在有關成人視障者研究中,對社會支持有加以討論之研究,可概括 分為強調從來自家人、親友及職場自然支持者的非正式社會支持,及強 14.

(28) 調來自政府、專業人員及雇主的正式社會支持,以下就分別以家庭支持、 職場自然支持、及視障者重建服務支持為軸心,分別進行探討: (一) 家庭支持. 個體感受到來自於家庭成員所給予的關懷與援助的程度,是一種能 為工作角色帶來助益的支持性資源(King, Mattimore, King & Adams, 1995)。當家庭出現視障者時,經常會有過度保護或相應不理的態度;擔 心其受傷害或過度辛勞,以致於限制了視障者就業上的發展。另一說法, 家人過度的保護也會使視障者養成依賴、問題解決能力和挫折忍受力偏 低的情形。可能使視障者對職場的想像和實際職場致產生落差,造成就 業力不足的現象(李永昌,2006;花敬凱,2005) 。又經濟問題常常會造 成視障者的家庭角色負擔沉重,而且也常成為其他家庭問題的導火線(李 永昌,2001;杞昭安,2001;黃忠賢,2003;萬明美、白廣法,1999)。 家人正向的支持與鼓勵,有助於視障者之心理調適及自我接納,以 及積極向外尋求援助進而提早走出困境接受重建訓練並參與社會;其中, 有些研究指出,家庭支持對中途致障之視障者的適應上有決定性的影響 (李康泰,2015;林聰吉,2010;柯明期,2004;陳秀雅,1992;麥漢 倫,2014;Jackson & Lawson, 1995; Conyer, 1992)。此外,Wolffe(1999) 也指出,家人的支持可以讓視障者對其職業有更積極正面的態度,並且 經由家人的協助可以讓視障者無須擔憂往返家庭和職場的問題。另有針 對視障者家庭支持與個人態度兩個因素探討其對視障者成功就業的影響, 結果發現兩項因素在視障者成功就業方面皆有顯著差異(李康泰,2015; 林聰吉,2013)。 由上述研究可得,家庭支持與視障者職涯發展息息相關,而不同於 前述觀點,有研究指出,對過度保護、疏離的家庭支持易會使視障者職 涯發展有不利影響。且不論家庭支持對成人視障者復原力是助力還是阻 力,可確定的是家庭支持在視障者復原力展現係屬重要關鍵。亦即為本 研究欲透過研究資料,進一步探討與驗證的。 15.

(29) (二) 職場自然支持. 學者花敬凱(1998)綜合相關研究(Mank, et al., 1997 ; Rogan,et al.,1993) 為職場自然支持定義為:在社區就業的身心障礙者,由雇主、 督導或同事所提供的任何協助,包括工作職能的訓練、人際關係和社會 互動,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的穩定就業,並改善維繫職場的社會關係。是 有別於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模式。而在此模式下,復健諮商專業服務之 提供,不僅只是對於身心障礙員工提供就業服務,更重要的是提供雇主 與職場內其他一般員工有關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諮詢與支援,而這模式 對於動度身心障礙者成功就業尤為關鍵(花敬凱,1998;Inge, et al., 1997)。 例如視障者職場人力協助研究提出,組織的支持可以彌補申請職務再設 計未被滿足的層面;換句話說,友善職場可創造更多的職場自然支持者, 協助視障者發揮工作潛能(王雪娥,2014)。 若從視障者重返職場,Jeppson-Grassman(1986)所提出中途視障者個 人特質/工作環境的調適階段研究指出,在恢復關係階段,為視障者從原 先退出職場的準備期。直到選擇中斷工作與職場關係,經歷又重新建立 個人與工作的原有連結,所採取的作法,到職場造訪及輔具的提供,以 利視障者能再回到工作職場的正常關係階段。就此恢復到與職場的正常 關係階段,包括與同事間的關係的建立,努力持續地工作調整,因應隨 時會有新的狀況或工作環境的變化。視障者在適應重返職場除了輔助性 工具的導入之外,更可看到職場自然支持者對工作關係的重建所擔任決 定性角色。 (三) 重建服務支持. 國內為執行身權法第 60 條之 1 第二項規定: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 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協助及輔導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視覺功能障礙 者生活及職業重建服務。前項服務應含生活技能及定向行動訓練,其服 務內容及專業人員培訓等相關規定,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主管 機關定之。」 ,特訂定「視覺功能障礙者生活重建及職業重建服務要點」 16.

(30)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5)。依據該法第 4、5 條所列各項服務項 目,其中,將個案評估與擬定重建計畫、行動訓練、資訊溝通能力與輔 助性工具應用為視障者不論是在生活重建及職業重建法定之社會支持 導入服務項目,顯見其對視障者整體重建復原之重要性。以下茲就此範 疇,分別就定向行動訓練服務、資訊溝通能力與輔助性工具應用服務及 職業重建服務等項目進行相關文獻之探討。 1. 定向行動訓練服務 定向行動涵蓋了定向與行動兩層面, 「定向」是一種認知的運作 過程,在此過程中,利用剩餘之感官知覺能力,以暸解個人在環境 中所在之位置,於腦海中規劃下一段路程,並決定如何抵達下一個 目的地; 「行動」是一種動作能力,此種動作能力使得個人能夠運用 相關部位之肌肉與骨骼來移動四肢與身軀,並以安全、獨立、自在、 不慌張恐懼,且具有效率的方式來抵達目的地。 而視障者學習定向行動即在學習如何利用感官知覺能力,吸收 當時的環境內之訊息與線索,使其在各式的情境下,能夠安全、有 效率、自由自在的行走,並且展現最高的獨立性而不需時時刻刻依 賴他人帶路(張千惠,1999) 。而學習定向行動,並非全盲才需要學 習的能力,在戴銘怡(2001)認為弱視者因為有失明恐懼及邊緣人 的處境,而呈現出較盲人在適應上不良的情形。另外,有研究亦指 出,中途失明視障者重建效果與其定向行動能力的優劣實有極重大 之關連性(杞昭安、張勝成等,1995) ,亦即,定向行動能力的強化, 不但可提昇中途失明者的獨立自主能力,還能為其職業重建奠定良 好的基礎。 「定向行動等於白手杖」、「白手杖等於全盲」的迷思,不論是 在於視障者本身與社會大眾都應予以澄清,拆卸既存框架。換言之, 視障者,不論是否仍保有殘存視力,選擇接受定向能力訓練仍有其 必要,除可以強化運用開發其他非視覺感官對週遭事物線索的敏感 17.

(31) 度及對於環境心理地圖之建立,用以彌補輔助視覺線索不足。其已 具有的正向空間移動經驗與能力,諸此,皆能成為視障者能對環境 有所掌控、自信心的恢復與重建形成助力,藉此,可逐一褪去因失 明後之依賴、被動退縮等社會角色。 又有以失能社會模型,研究視障者在臺北市大眾運輸工具移動 空間經驗研究指出,視障者的移動經驗,受到個人身體特質、科技 輔具、社會關係、空間規劃與設計等相互作用。視障者對來自於大 眾運輸設計,大多以主流視覺為主的空間訊息為呈現,導致視障者 處於未能自主性地取得訊息線索之不利處境;肇始來自於社會回應, 是未能體察視障者的身心特質與個體差異,使視障者在空間移動遭 遇障礙(蘇怡帆、黃國晏、畢恆達,2012) 。 2. 資訊溝通能力與輔助性工具應用服務 輔助性工具服務則是指任何用以直接協助失能者或身障者選擇、 獲得和使用輔助性設備的服務。若以視障者使用目的,可區分,泛 指為解決視力缺損所造成之移動性、閱讀性障礙,並可運用於生活、 學習及就業之輔助性工具、設備及支持性服務。 以成年視障者為研究對象所做的調查研究,其克服資訊溝通障 礙主要是透過聽覺、觸覺其他感官代償視覺上的不足,諸如,在閱 讀資訊有輔以電腦螢幕輸出設備的點字觸摸顯示器及語音報讀系統 以觸覺為主的觸摸式地圖、點字手錶和語音報時手錶、字體放大設 備等。視障者對於輔具的需求不僅在資訊方面,其在日常生活或行 動方面,亦需要輔具的協助(花敬凱,2006;賴淑蘭,2004) 。近年, 因智慧型手機之普遍性,有項針對成人視障者使用智慧型手機需求 調查指出,視障者使用手機情況與需求存在正相關,視障者認為智 慧型手機能夠帶來生活上正面影響,並期望未來能夠改善智慧型手 機軟硬體介面、研發適合視障者使用之應用軟體等(彭曼筠,2015。). 18.

(32) Crudden 於研究中強調,電腦科技是直接影響其工作延續的重 要策略,而要如何解決工作中各種印刷文字,通常是視障者壓力的 來源。國內中途致障研究指出,視障者個案能夠經復健後成功返回 工作場域,主要為視障者在接受職業重建前,已具有大學學歷;如 果是回到不同工作,其大學學位多為是在經過職業重建後才取得之 現象,強調接受大學教育對視障者從事多元就業的重要性(林慶仁, 2003)。 不論是從文獻或是視障輔助性工具發展趨勢,不難發現在視障 者的資訊溝通能力與輔助性工具應用是相輔相成。特別是在國內已 推動多年的融合式高等教育,視障者能透過接受大學教育,於學習 歷程,除了對一般專業知能的奠基,另一方面透過求學期間,可培 養資訊溝通與輔助性工具應用能力。 3. 職業重建服務 Crudden(2000)於研究中指出,其視障者能夠成功再擁有工作的 特質是:對工作的正向態度、有強烈動機、具有工作倫理、並有家 人強烈支持,加上多 種工作調整的方 法與策略是 被大量使 用。 Wolffe(1998)指出,理想上,具有工作經驗對視障者而言是獲得工作 的重要因素;其次為獨立的工作能力;最後是靈活度,亦即因應多 變的環境,雇主往往期待員工學習並適應新的事物的能力。然在許 多研究也指出,視障者個人的態度與能力,實際上,和雇主期待有 段差距。另由於視覺能力的缺陷,視障者受教育的機會原就不及一 般人,因此就業不易且職種不夠多元化,更遑論在工作經驗的累積 上要達到一定的水準。另外,研究發現,自行解決交通問題的視障 者,比未具備此一條件的視障者,更能夠找到工作 (Crudden&McBroom, 1999;Wolffe, 1998)。而近期在輔導視障者就業 實務工作者所撰寫的實務報告,也提出類似的觀點(林聰吉,2010; 梁洲田,2010;彭淑青,2010;藍介洲,2010;Turner, 2010) 。 19.

(33) 然而,以正向思維出發之雇主經驗研究,有 Wolffe 與 Candela (2002),他們訪談九位在競爭性就業環境中僱用視障者的雇主作深 度訪談,以雇用經驗為之詮釋: (1) 接受進用視障僱員所需面對挑戰:諸如必須要花很多心力、懷疑 視障僱員真的能勝任、有導盲犬在辦公室的壞處、缺乏僱用視障 者知識的擔心、不同其他員工差別對待的餘慮等。 (2) 實際所遭遇的挑戰:包括設備、科技輔具、公平性、對於用人單 位的視障教育。 (3) 僱用的決策歷程:包括面談與一般明眼人的情形相同、施行相同 測驗但給予視障者所須的無障礙軟硬體協助。 (4) 對視障僱員正向支持:其中有80%雇主對於視障僱員的表現給予 勤奮、專注等正面評價與肯定。並樂意與其他的用人單位分享有益 於雇用視障者決定的資訊。 相同研 究結 果,還 有 Gilbride, Stensrud, Vandergoot 與Golden (2003) ,歸納願意接納及支持身心障礙求職者進入職場的雇主特 質: (1) 工作文化議題:包括平等對待所有僱員、歡迎多元性、個人化且 彈性管理風格、著眼於工作表現而非障礙、成熟的管理風格與彈 性薪酬給付、提供員工協助方案措施。 (2) 工作適配性:包括僱員的能力是否和勝任此工作所需之能力相符、 雇主獲得有關如何使僱員發揮能力及達成工作之討論、著眼於最 主要的功能、提供實習機會。 (3) 雇主的經驗和支持:包括有能力去督導多元的工作力量、雇主視 職業復健為一個支持就業的資源等。這些雇主的特質和管理方法 是具有開放、多元、願意接受挑戰、善用專業社會資源及形成有 職場自然支持之友善職場環境(引自朱芯儀,2010)。. 20.

(34) 由文獻可知,發現良好的社會支持會促進個體較佳的歸屬感、自信 心、自尊心等屬於直接、正向的主觀感受;另是間接感受到的壓力(阻 力) ,因社會支持的適時導入,使其有緩衝及調適的效果。以需求使用者 而言,雖然社會支持的介入,令使用者感到足夠的支持,但卻不一定代 表獲得很多人的支持,因此,支持程度的多寡與實際上接受到的不一定 成正比,故在考量個體對於社會支持的需要程度,還應包含個體主觀所 感受到社會支持的協助程度與滿意程度(高淑芳,2004;孫芸秩,2006) 。 由上述文獻探討,配合本研究目的,是為瞭解成人視障者在面對危 機、壓力事件時,其主觀知覺到的社會資源與支持的狀態,是屬於社會 支持行為的測量。研究中是以Cohen, etal.(1985)所編著之社會支持量表 (Interpersonal Support Evaluation List, ISEL),後經國內Chen, Tseng, Wang 和Lee(1994)翻譯及修訂後之中文版本,作為本研究之成人視障者社會支 持評量工具。受訪者以該量表所測得分數,其代表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 持程度。. 21.

(35) 第三節. 復原力的內涵與視障者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Sheldon 和 King(2001)指出過去強調個體歸因心理病理的模式,容易 阻礙心理學家對於個體內在機制的運作過程、結果及內在力量等方面的 關注與詮釋。而復原力研究則是打破損傷模式的迷思,將危機視為一種 挑戰,並從危機因應的觀點試圖去瞭解一般人在危機中如何有良好的適 應能力。並研究個體因應危機事件,內在的建構歷程。 一、復原力的定義與內涵 復原力研究始於美國,就英文字義解釋,是指快速恢復的能力、適 應力、還原能力或彈性等。國內將 resilience 譯為「復原力」,另有譯為 「韌力」,其中含有問題解決的意味,重視個人從逆境中的「回復」(利 翠珊、蕭英玲,2008)。 美國學者 Bonanno 指出人之所以在遭遇重大變故或創傷後,能免除 受到影響,而能維持健康的身心與保有完整的自我,是因為個體內在的 復原力(esilience)使然。認為復原力與一般以為的自創傷「恢復」(recovery) 是兩個不同的機制與過程,有復原力的人在遭遇變故時雖會受到些許衝 擊,但個體的認知系統、情緒狀態與行為能力不會受到毀損,所以個體 在事故前後經歷的改變不會導致負向的發展,這樣的能力是個體內在的 特質,自始至終都存在著並保護個體因應環境狀態的各種變化,與過去 所認知的「自創傷中恢復健全狀態」的恢復過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復 原力與個體本身創傷前的高功能有關聯度(Bonanno, et al., 2004)。然而, 因應創傷復原力與存在意義有關,高挫折因應彈性者具有較高的存在意 義感,且存在孤獨感能透過因應彈性的部份中介效果,對存在意義產生 影響(王小蘊,2012)。 國內郭珮婷(2005)認為復原力是為一種「彈回」與「前進」的能 力,能夠成功對抗逆境的驅力,讓人得以從困境中回復的力量、以及不 會受到環境傷害;其二是,動態的動力過程,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中,展 現力量、促使有更多的成長;其三是良好的適應,是讓人運用內外在的 22.

(36) 資源發展因應策略,得以成功且積極的適應生活;最後是,復原力是個 人的「力量」 ,復原力並不是要處理舊有的傷害,而是從中發現新的解決 問題的方法,重新審視自我的力量及接納自我的限制。 綜整對復原力定義,本研究係採「復原力」與「韌力」譯名,在文 本所陳述,為整體概念時則採用「復原力」譯名,當文本是對分向度復 原力之探討時,採「韌力」譯名,以利本文的閱讀與對照國內外相關的 文獻。 二、復原力研究的趨勢 早期的復原力研究大多針對思覺失調患者,藉以瞭解病人適應不良 或調適模式出現反常等問題。例如研究發現某些思覺失調症患者若在發 病前具有工作能力、社會關係、婚姻及責任感等特質,則發病後受到疾 病的影響較少,復原也較快((常欣怡、宋麗玉,2007) ;Masten, Best, & Garmezy, 1990)。 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 ;Wright amd Masten(2006)指出,從 1970 年代開始,第一波的復原力研究著重於保護因子,並將復原力視為 一種正向適應的結果;第二波的復原力研究著重於危機因子及保護因子 的運作機制,將復原力視為強化保護因子以克服逆境的過程;近年來, 第三波的復原力研究著重於以導入策略來提昇復原力之研究,復原力被 視為人與生態系統互動下而產生一種可被孕育、啟發的力量。並指出從 早期研究是屬於靜態的、並且是針對危機家庭的觀察,逐漸為研究家庭 成員間動態的交互歷程,著重個體或家庭本身存有的能力與資源為研究 發展之趨勢。需重申的是,Rutter(1993)曾針對復原力研究指出「不易受 傷害」的概念容易產生的四種迷思: (一) 破除完全抗拒傷害的迷思,對危機的感受是因人而異,且個體能. 力也有限,並不能完全抵抗壓力; (二) 破除逆境永遠不會改變的迷思,危機因子隨著個體的生態環境而. 有變化,且不一定永遠會對個體造成威脅; 23.

(37) (三) 破除專指個人內在特質的迷思,家庭、社會環境都可能影響個體. 如何回應逆境時的因應方式; (四) 破除是固定不變特質的迷思,它是會隨個體的發展歷程運作而改. 變。 三、復原力運作機制的三個模型 O'Leary(1998)綜整由 Masten, et al.(1990)所提出的復原力模型,研究 者們,利用不同模型來描述在風險因素下,環境及個人因子能降低或抵 消不良後果,或適應品質。分別是:補償模式(compensatory model)、挑 戰模型(challenge model)和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model),茲說明如 下: (一) 補償模式,又可稱為累增模式. 認為資源能直接影響結果,可以獨立於危險因子外,並不會與危險 因子交互作用,而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個體利害關係的結果。換句話 說就是將所有因子連結相加後對於逆境產生補償或對抗效果,亦即因子 累積產生的效應。強調正向人格特質、環境系統資源的有利影響。所以 在這模式,正向資源的累加是能夠勝過或抵消掉逆境危機因子。 (二) 挑戰模型. 壓力的適應是個人重要的內在變項,因為在回應壓力時,個人功能 的展現勝過於問題的嚴重程度或者是資源提供的多寡。此外,透過適度 的壓力,讓個體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自我的能力。假使壓力能 成功的被因應,將有助於個人解決下一道難題;若個人已努力面對挑戰 卻得到失敗的結果,就可能會增加其面對挫折時的脆弱性,從而轉變成 危機因子,這模式重視成功經驗的重要性。 (三) 保護因子模型. 保護因子或資源與危機因子交互後可降低負面結果,並緩和危機下 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因此也被認是一種交互作用模式。而保護因子在低 風險的情境下並不會展現,必須要與危機因子互動後才會被激發,同時 24.

(38) 也會因為危機變項而增強效果的展現,因此,保護因子的顯現並不是單 獨存在的。 蕭文(2000)根據 Konrad 與 Bronson(1997)的研究,把復原力的基 本因子歸納有以下七項: 1. 具有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 2. 雖置身挫折情境,卻能將自我與情境作適度分離; 3. 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和控制環境的能力; 4. 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 5. 具有向環境或壓力挑戰的能力; 6. 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 7. 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無價值或無力感。 有關對復原力的保護因子討論部分,朱森楠(2006)經綜整後,並 提出保護因子在發揮對危機因子的緩和過程中,會經歷四個階段:避免 常時間暴露在危機風險中,用來減少危機的衝擊;減少危機事件或經驗 的負面連結;善用成功經驗,以促使自尊感及自我效能;和最後能運用 積極關係及新的機會,以提供所需的資源或嘗試生活新方向。換言之即 是一個使能充權的歷程。 再者,Waller(2001)也提醒到,太過強調個人特質或能力在復原力展 現上所扮演的角色,將導致忽略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亦即,復原力 的展現並非單憑個人的人格特質或因應風格便足以激發,反而是深受個 人與環境互動的品質所左右,故復原力被視為一種逆境中的動力過程, 而非靜止的狀態。 四、復原力的評量 在 Connor 與 Davidson 於 2003 的復原力研究中指出,復原力視為一 種因應壓力的測量值,它也可能是一個治療焦慮、憂慮及因應壓力反應 之下的治療標的物。研究中 CD-RISC-25 量表,所測得分數愈高,其代 表復原力愈強,研究中分別將受訪者分為六個不同組群。其中,第一組 25.

(39) 為社區樣本的受訪者,第二組為家醫科病患的受訪者,第三組為一般精 神科門診病患的受訪者,第四組為廣泛性焦慮症臨床病患受訪者,另外 第五及第六組均為壓力創傷症候群(PDSD)臨床病患的受訪者。該研究提 出信度、效度及因素分析結構,還有各受訪組的參考分數。同時,也檢 驗了兩組 PDSD 臨床受訪者的治療敏感度分析。研究結果該量表顯示了 相當好的心理計量特質,同時從因素分析呈現有五個因素,此外,針對 第五及六兩組的 PDSD 臨床受訪者,分別施以予以前後測,分析可看出, CD-RISC-25 分數與經治療,獲致改善後的受訪者 CD-RISC-25 分數確實 也有顯著的增加。整體而言,CD-RISC-25 分數與所謂臨床整體治療進步 呈現比率性的相關。特別是在那些於整體臨床治療進步較好者,他們在 CD-RISC-25 量表的進度分數也最大,反觀在整體臨床治療上沒什麼進步, 或者是進步極少的受訪者,他們的 CD-RISC-25 分數甚至有呈現減損的 現象。 總括來說,從研究中可看出,此量表是具有心理計量特質的量表, 並且它可區別出較高與較低復原力的差別。另外,研究亦指出,復原力 它是可以改變的,復原力是可以透過治療的介入,它是可以進步的。研 究指出,發現受訪者在 CD-RISC-25 分數較高者,其是對應有較好的整 體臨床治療進步。 本研究指成人視障者的內在特質,研究採用 CD-RISCE 是 Connor 與 Davidson 於 2003 所編製的。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α=.89,再測信 度為.87。國內亦有使用相同量表實施於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顧者研究,研 究發現復原力越高者,其幸福感越高。惟整體復原力未能調節整體壓力 對幸福感之負向效果。其次提出在高壓力下,其在「壓力承受」 ,復原力 能有效調節,而在低壓力狀況下,復原力則不具調節作用(顏雯君,2012) 。 整理國外有關使用該量表之研究,Davidson JRT and Connor K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Manual. Unpublished. 11-01-2015 如表 2-1 所示。`` 26.

(40) 表 2-1CD-RISC-25 復原力量表相關研究 作者. 樣本數. Mean(SD). 施測地點. 受測團體. Wilks (2006). 205. 73.4 (13.30). 美國. 阿茲海默症照顧者. 241. 76.0 (11.0). 美國. 實習醫師. 48 203. 76.5 (12.8) 73.0 (11.9). 美國. 傳教士. 497. 71.2.(17.5). 美國. 退伍軍人. 740. 75.3 (11.9). 美國. 實習醫師. 57. 66.5 (13.4). 美國. 護士. 79. 72.4(13.0). 美國. 失業男性. 110. 80.5. 美國. 低收入黑人單親父親. 128. 76.0(14.8). 美國. 單親母親. Cox (2012). 144. 76.8 (12.5) 71.7(11.7) 73.6(14.3). 美國. Calcote et al. (2013). 176. 76.3. 美國. 161. 78.3(15.4) 77.5(10.3). 美國. 151. 83(11.6). 美國. Laff et al. (2008) Schaeffer et al. (2009) Green et al. (2010) Sen et al. (2010) Gabriel et al. (2011) Phillips (2011) Coates (2012) Kjellstrand & Harper (2012). Knows-HisGun et al. (2013) Rudow et al. (2014). 軍職伴侶在駐地移防 「前」 、 「期間」及「後」 處理危險廢材及 緊急救護的人員 印地安人 白種人 肝腎捐贈者 (續下頁). 27.

(41) 表 2-1 CD-RISC-25 復原力量表相關研究(續) 作者 Gillespie et al. (2007) Gucciardi and Gordon (2008) Gucciardi et al. (2011) Gucciardi et al. (2011) Loh and Klug (2012) Baek et al. (2010) Lee et al.(2014). 樣本數. Mean(SD). 施測地點. 受測團體. 735. 75.9 (11.0). 澳洲. 手術房護士. 433. 73.4 (11.0). 澳洲. 成年板球選手. 321. 73.2 (10.7). 澳洲. 成年板球選手. 199. 73.0 (10.9). 澳洲. 青少年板球選手. 108. 75. 澳洲. 女性移民. 576. 61.0 (13.0). 韓國. 學生、護士、消防員. 552. 64.5 (17.0). 韓國. 消防員. 206. 70.6(14.0). 在美韓裔. 有酒癮父母的成年人. 1,265. 65.3 (14.1). 義大利. 囚犯. 139. 73.8 (16.0). 伊朗. 運動員. 50. 82.0 (11.2). 美屬. 來自臨時扶助計畫的. 維吉島. 家庭的大學畢業生. Lee and Williams (2013) Carli et al. (2010) Hosseini and Besharat (2010) Stephenson (2012). (續下頁). 28.

(42) 表 2-1 CD-RISC-25 復原力量表相關研究(續) 作者 Hemmings et al. (2013). 樣本數. Mean(SD). 施測地點. 150. 73(58,84). 南非. Van Breda et. 55. al. (2015). 32. Manzano-Ga rcia & Calvo (2013) Yu et al. (2009) Yu et al. (2013a) Yu et al. (2014). 77.3(1.7SE 南非. ) 72.6(2.0). 受測團體 未有肺結核接觸史的 肺結核病人 鐵人賽運動員 休閒運動運動員. 783. 79.8(9.8). 西班牙. 老闆與企業家. 76. 65.4(11.9). 中國. 健康的父母親. 1205. 60.7(15.6). 中國. 難民. 183. 57.7 – 59.3. 中國. 前往香港的難民. Herbert et al. (2013). 45. 69.4(15.7). 印度. Petros et al. (2013). 196. 67.0 (15.8). 英國. Tajanlangit (2014). 103. 81.8. 菲律賓. Lim et al. (2015). 365. 84.9(11.2). 新加坡. Sarubin et al. (2015a). 201. 73.9(12.0). 德國. 精神分裂症父母的 成年子女 大學社區的 健康成年人 精神科的護士 老社區平均 72 歲的 華人婦女 健康且非臨床的 老年婦女. 29.

(43) 五、視障者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一般認為,復原力可經由三個層面獲得:(1)個人的先天氣質,(2)個 人早年的生活與學習經驗,以及(3)危機事件後的個人學習經驗(蕭文, 1999;Parr, Montgomery&Debell, 1998)。茲舉國內外以成人視障者有關 復原力研究作探討; 在國內一項採用質化的紮根理論研究法,目標選取 16 位年齡介於 20 歲至 60 歲之間,適應良好的中途失明成人,研究其中途失明成人復 原力展現歷程暨運作模式之建構,主要發現: (一) 中途失明成人的復原力展現歷程有其階段性任務與階段性挑戰;. 在悲傷失落期必須克服絕望封閉的復原挑戰,以達成調整情緒的 復原任務;在徬徨無助期必須克服貶抑自己的復原挑戰,以達成 接納自己的復原任務;尋求資源期必須克服缺乏資訊的復原挑戰, 以達成善用資源的復原任務;儲備能量期必須克服學習瓶頸的復 原挑戰,以達成充實技能的復原任務;重回職場期,包含「繼續 原有工作」與「另謀其他發展」兩種類型,各自有其不同的階段 性任務與階段性挑戰,其中,繼續原有工作必須克服人際困擾的 復原挑戰,以達成人際適應的復原任務。另謀其他發展的中途失 明成人必須克服歧視偏見的復原挑戰,以達成工作選擇的復原任 務;在成長突破期必須克服他人觀感的復原挑戰,以達成自我認 同的復原任務;在互助回饋期必須克服助人挫折的復原挑戰,以 達成感恩回饋的復原任務。 (二) 個人、家庭及社會系統的角色與功能皆會影響中途失明成人的復. 原力展現。 (三). 動力因子、阻力因子、助力因子及因應方式會交互影響. 中途失明成人的復原力展現;其一是影響因子的角色更替:不同 復原時期,不同因子在不同時期,是阻力,但在其他時期則可能 會是助力。其二是影響程度的強弱消長:不同復原階段,個人系 30.

(44) 統中的生理、情緒、認知及行為等層面的作用程度,亦會有強弱 之別(郭孟瑜,2009) 。 不遑多讓,成人視障者在致障處境社會適應研究,又如國內視障者 就業狀況調查研究發現,視障者有無投入就業市場找到工作,除了與個 人的生理條件及外在工作環境的限制有關外,主觀的心理態度也是不可 忽略的影響因素若進一步將視障者的心理態度與其目前的就業狀況進行 交叉分析,結果顯示,不論是自信心、獨立性、學習積極性、人際關係 或是社會信任,視障者只要抱持相對正向的心理態度,目前已就業的比 例,均比持負面心理態度之視障者來的顯著偏高 10 到 20 個百分比。反 觀,持負面心理態度的視障者,其未就業亦無工作意願的比例,則要比 持正向心理態度之視障者高出 20 至 30 個百分比(林聰吉,2015) 。 另在國外 Zeeshan 和 Aslam(2013)「復原力」與「幸福感」(resi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報告中指出,研究對象是以便利取樣巴基斯 坦提供盲人服務機構失明視障者及立意取樣伊斯蘭地區對照組有視力成 人共 150 人進行研究,分別為先天失明 50 人、中途失明 50 人及有視力 50 人,為他們進行有關「復原力」與「幸福感」評量。並分別以如年齡, 性別,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和有無就業等變項對復原力與幸福感評 量進行研究,發現: (一) 先天失明視障者為三者中復原力相對較高,有視力者為三者中幸 福感較高。 (二) 視障者,男性的復原力與幸福感相較女性較高。 (三) 青少年組與成年組在復原力及幸福感差異未達顯著。 (四) 有受教育的視障者的復原力與幸福感相對於未受教育者較高。 (五) 有工作的視障者復原力與幸福感相對於無工作者高。 (六) 中等社經地位階級的視障者復原力較高。 在此研究中也提出一些建議,就是針對視障者提供教育與特別的復 健諮商與工作機會是重要的。另外提到其一是復原力中有保護因子,不 31.

(45) 同因子交互作用下得以因應或調適,因身為視障者所產生的問題。其二 是研究中,視障者的復原力與心理主觀感受的幸福感有相關,藉此結果, 提醒希望政府及民間非政府組織皆能透過「外展」的模式為視障者提供 服務。其研究限制為,在取樣上,較有爭議之處是,此研究就年齡的取 樣,只取樣本在 18-35 歲間、性別男女人數樣本不平均,造成在教育、 工作及社經地位等變項上資料呈偏峰。是否與取樣為巴基斯坦,為開發 中國家,因地域文化等差異因素,故在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受到限制。 對照本研究對象,茲舉有相類似生命經驗文獻指出,如燒燙傷病人 的復原力(韌力/心理彈性)研究,此篇指出若傷友的韌力越高,個體傷 燙後的創傷症狀越不嚴重;相對而言,個體所呈現的復原力(韌力)強 度越低時,其創傷症狀越嚴重(王紹穎,2007) ;憂鬱症家屬與患者相處 中的逆境經驗研究發現,其中以心理層面的負向經驗最多。這些逆境/危 機透過直接、間接與個人、家庭、社會復原力因子之間形成交互運作路 徑影響,發展出憂鬱症家屬從逆境中復原的現象,包含家庭狀態的穩定、 患者的復原情形、患者痊癒、生活回復常軌等等危機的轉變,以及重新 框架逆境對自己的影響、從逆境中獲得生命意義、逆境經驗對未來有所 啟發、相信自己具有改變環境的能力(丁嘉妮,2008) ;在癌症患者之復 原力(心理彈性) 、醫療專業人員社會支持,皆達顯著性正相關。且復原 力(心理彈性) 、醫療專業人員社會支持是挫折復原力的最佳預測因子(鄭 淑香,2011) ;另外在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研究,失戀後各方面的改變 均是從負向到正向為主。其中以認知方面是所有部分中改變最大的,最 為明顯的就是改變了負向的自我概念、與無法信任他人等議題。失戀復 原力的展現抽離危機因子是在失戀初期時,最重要的復原力因子(林秋 燕,2004)。 綜整本章各節之文獻探討,有助研究者對於成人視障者因失明衍生 之失落感、所處障礙處境、所承受壓力與挑戰,能從換位思考。此外, 從視障者社會支持及復原力的討論,獲悉在不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社會支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Matlab and some algorithms which are the core of programming world. Zheng-Liang Lu 26

[r]

視覺障礙依衛生署「身心障礙等級」定義為:由於先天

In terms of contracted foreigners with work duration greater than 90 days, foreigner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should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relevant to

開角型 得此名是因為眼房水流過的前房角是張開的。這 開角型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ing discussion before writing to equip students with more ideas and vocabulary to use in their writing and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work in discussion groups and

• A cell array is a data type with indexed data containers called cells, and each cell can contain any type of data. • Cell arrays commonly contain either lists of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