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選什麼?如何選?為何而選?高中教師選擇歷史教科書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選什麼?如何選?為何而選?高中教師選擇歷史教科書之研究"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卯靜儒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五十八卷第二期 2013 年.

58 (2)' 123-147

doi: 10.396612073753X2013065802005

還什麼 P 如何選?為何而選?﹒ 123

選什麼?如何選?為何而選?

高中教師選擇歷史教科書之研究

卯靜儒

國立臺;彎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以高中歷史為例,探究高中教師教科書版本選擇的情形與選擇理由背後所代表的 教育意義與政策歐示。本研究調查全國高中歷史教科書選用版本的情形,電話訪問 218 所學 校的高中歷史教師「選什麼?誰選?如何選?為什麼? J 的問題,並以紮根理論的概念分析 電話訪談內容。研究發現,高中歷史教科書選擇程序,以民主與專業為主要原則。教師選書 的考量除教科書文本、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關鍵核心因素外,書商服務與配套的關聯性因 素,以及課綱與考試的結構性因素,在在都影響教師的選擇與判斷。其中,結構性因素無所 不在地滲透日常教學,使得不管是以國編本作為選書參照標準、或是強調教科書講重點、或 是偏好條列重點的寫作方式等,都反映潛在結構性因素對教師選書的影響,也凸顯教師教學 的困境。 關鍵字:高中歷史教師、教科書、教科書開放政策、教科書選擇 通訊作者:卯靜儒,

E-mail: cjmao@ntnu.edu.tw

收稿日期。 2012/08/06 ;修正日期;

2013/03/25

;接受日期: 2013/05/06 。

(2)

.

124

.選什麼 P 如何還?為何而選 P

宜、目。百

卯靜{需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如果說課程綱要具體勾勒教育目的,那教科書則是實踐課程目標的主要工具。學校教育 的內容和活動,絕大部分由教科書決定。學校教室的活動與學童的回家作業約 80%-90% 皆與 教科書有關,教科書被認為主宰學校教育,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Apple , 1986) 。然而,關於教 科書該如何討論,不同領域學者切入角度各有不同。教科書選用制度刻畫教科書政治經濟特 性,學科知識革新會帶動教科書在課程與教學上扮演角色的轉變。從外於選用制度到內於學 科知識的改變,皆影響教師如何看待與選擇教科書。 國內教師選用教科書的學位論文從 1994 年到 2011 年間,共有 57 篇論文,研究國小 38 篇論文、國中 13 篇、高中 6 篇。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要蒐集資料的工具,使用訪談法的 研究較少。國、高中階段的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的研究著重在詢問教師對於選用現況、使 用版本的滿意度,以及影響教科書選用的因素之分析與廣泛的選用制度研究(如:吳靜惠,

2006

;呂經偉,

2004

;李桂禎,

2008

;康瀚文,

2003

;張祝芬,

1994

;廖梅君,

2008)

,教師 變項只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並且偏重討論教師作為個別選用者的特質因素。然而,高中教 育後端銜接大學教育,學生學習科目受大學知識學門分類的影響,學習知識分類明顯,教師 知識的專業性也比較高。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理由是否會因知識專業性高,與 學生學習能力與興趣的分組,而有不同的考量呢?選擇教科書的程序是否會更複雜?選書程 序如何接納與化解專業間的不同意見呢?這些問題皆須進一步探索。

二、研究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目的與取向 基於上述問題意識,本研究希冀以高中歷史為例,探索教科書開放政策之後,歷史教科 書文本是經過怎樣的校內行政程序而被教師選擇?全國高中選擇歷史教科書版本的分布情形 為何?教師選書考量的理由為何?希冀這些「選擇的結果與理由」所透露出的訊息與意義, 可提供未來教科書相關政策,與教科書編寫和研究上的參考。 過去許多研究根據國外理論文獻而架構教科書選用考量的因素,以設計問卷。本研究考 慮由國外文獻或理論發展而成的問卷,易忽略本地不同的學制與教學環境,導致可能無法貼 近在地的教育環境與教學脈絡,而遺漏重要訊息。因此,本研究採用電話訪談,以紮根理論 的概念處理電話訪談內容,希冀這種由下而上的意見蒐集與處理,可以更貼近臺灣教育的現 實。因此,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三個開放性問題.r 選擇什麼版本的歷史教 科書? J 、「選擇教科書的人員與程序如何?J 、「為什麼選擇這個版本?考量的理由是什

(3)

卯靜儒 麼? J' 由訪員進行電話訪談。 選什麼 P 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P ﹒ 125

(二)研究期程與樣本選擇

本研究於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6 月,調查全國高中歷史教科書版本選用情形。 97 學年 度全國共有 322 所高中,雖然大部分學校在網站上皆有公布使用的版本,但都再以電話確認 使用版本。除少數學校拒絕回答外,電話訪談調查選書版本的學校總數,第一冊臺灣史調查 學校數有 313 所、第二冊中國史有 312 所、第三、四冊的世界史有 315 所,第五、六冊的選 修歷史則有 315 所。平均選用版本調查的學校數占總校數的 97 .3 3% 。 在歷史教師電話訪談部分,考量不同區域其行政主管、學校規模與學生文化的差異,以 區域縣市分層抽樣學校 218 所,每所學校隨機訪問 l 位歷史教師,共計接受電話訪談的學校 老師 218 位。他們分別代表不同學校,以校數計算約占全國校數比例 67.70% '其中東部離島 地區由於校數少,所以訪談比例偏高。詳細的電訪學校區域分布與百分比例表請參考附錄。 (三)資料處理與編攝 每位教師接受電話訪談時間約 5-8 分鐘。訪員於訪談同時,以電腦輸入教師回答的內容。 個別教師電話訪談資料編號的處理,是以區域及學校代號分類編號。區域 N 代表北區、 C 代 表中區、 S 代表南區,而東區與離島學校數比較少,因此合併以 E 代表。學校代號以數字代表。 所以,編碼為 N-24 '代表北區學校,學校代號 24 0 218 所學校的歷史教師之電訪資料,經過 電腦措打與編號處理後,根據紮根理論的理念,以開放式與主軸式二階段編碼,分析資料中

所發現的概念,並為該概念命名以呈顯意義(

Strauss & Corbin

,

1998) 。

以下根據訪談結果,首先討論學校選擇教科書的程序;第二,討論教科書文本選用的情 形;第三、分析教師選用歷史教科書考量理由;最後,依據高中歷史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理由, 檢視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意義與可能修正的路徑。

貳、誰在選?如何選?教科書選用的主體與流程

一、誰在選一選用主體 臺灣早期的選用制度是統編制,早期教科書只有一種版本,我們稱之為國立編譯館版本,

簡稱「國編本 J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edition

,

NICT-edition) 。因為國

家管制的關係'學者認為臺灣教科書支配教育,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灌輸的主要工具,使得教 育過程忽視其他多元教材,學習成為片段知識的記憶,也成為教師教學的絕對權威與學習評 量的唯一標準'因此,教科書被認為是宰制學校教育的幫兇(黃政傑,

1985 ' 1998

;歐用生,

1985

)。社會民主化之後,教科書開放政策成為顯學,教科書選用制度改為審定制(藍順德,

(4)

.

126

.選什麼=如何還?為何而選 P 卯靜儒

2004

;黃嘉雄,

2000

;歐用生,

2003 . 2006

;鄧鈞文,

2003

;藍順德.

2003 . 2004 . 2006 ;

FaIT

&

Tul旬,

1985;

Philli阱,

2011; Watt

,

2009 )

,而選用的主體與權責也影響其選書的程序與流 程。 依照法令,教科書選用、採購係屬地方政府與學校的權責,而選書的層級與人員則落在 個別學校與教師。在尊重地方自治,負有督導全國教育之責的教育部,曾經邀請各方代表, 針對教科書選購共同協商達成十二項共識原則,讓學校與縣市政府辦理教科書選購時有所依 據(彭富源 ·2000 ;藍順德,

2003)

,其中一項重點載明.I 學校必須由校務會議訂定教科書 選用辦法,並公開選用之,且應由各有關人員以會議型態議決,不得以個人決定。」然而, 由於學校規模不一,參與選用人員的人數與組織方式也不同。 根據電話訪談的結果,218 所學校選書的主要程序大同小異,會有差別的主要是選用人員 與組織的方式。有的學校會以專業領域組織選用委員會或書評小組或以科目召集人主持學科 的教學研究會議。簡言之,學校選書皆有公開的會議,只是會議的名稱不同,如教學研究會、 教學評議會、教科書評議會、教學領域會、教學研究會、教學研討會、書評委員會等。會議 舉行以公開討論的方式,決定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不過,有些學校雖然是公開的會議形式, 但因為參與者多,若遇到意見分歧難以整合時,學校通常以該年級授課老師們的意見為主, 其中又以資深教師的意見為重。但也有小型學校只有l 、 2 位歷史教師,就由教師自行決定。 而有些比較大型的學校,因為意見分歧,整合不易,乾脆由全校歷史教師匿名投票表決,或 在會議中經過討論之後由委員直接票選,或使用教科書評比的表格,以評比最高分者為採用 對象。少數受訪教師提及會讓學生翻閱不同版本的教科書,詢問學生的意見,但學生的意見 都僅做教師個人或會議的參考,不具實質的決定權。經由公開會議選擇教科書的學校,有的 直接選擇授課的版本,逕白購書;有的則是決定選用版本的順位,由校長做最後裁決。前者 大都是公立學校,後者則以私立學校居多。 二、如何選?一選書流程 從本研究電話調查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選書的程序來看,公開的會議與尊重專業,是學校 選書的兩項主要特徵。也就是說,選用主體與權責以教師專業為主,特別是授課教師。但這 兩項原則,可能也因學校規模或會議意見衝突,而需做調整或協商,因此學校的規模與文化, 使得學校發展出不同主體與權賣的選書程序。以下綜合歸納各類學校因不同選用人員與組織 方式所形成的選書流程,如圖l 。 普遍而言,目前高中歷史選書的程序以公開透明、民主與尊重專業為原則,但在這些原 則之下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譬如在訪談中有幾位教師提及,他們會問學生使用教科書的意 見,但學生使用教科書的意見,卻沒有在學校正式選書的程序中被納入。或中大型的學校以 會議的方式決定如何選書,其中會議的層級與選書委員的組成方式會影響專業性與民主公

(5)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P ﹒ 127

廠商送樣書

\

\

只有 1 、 2位|歷史科科召

教科書書評小組 U 教科書選用委員會|

歷?\

/

|

教師自行決定

|

會議討論(教學評議會、教科書 評議會、教學領域會、教學研究會、 教學研討會、書評委員會...

)

全校歷史教師匿

/

\ \

名投票 教科書 委員投票 以資深教師 以該年級授課 評比分數 表決 意見為主 教師意見為主 決定版本 決定順位

|

校長裁示

|

購書 圖I. 學校選擇教科書流程 平的原則。譬如選書主要決定權若是在學科層級的會議時,由於學科教師之間有資深與資淺 的輩分之分,會議的決定往往會以資深教師意見為主,使得所謂「資深教師的專業意見」凌 駕民主平等的會議精神。有些學校為解決教師之間意見的分歧,而以「投票」方式選書,形 式上達到民主平等,但卻失去實質上的專業討論與判斷。或是小型學校以教師一人決定,若 沒有校級或教務等程序上的監督,也難保選書不會有一己私利或不夠周延的專業考量。以下 將討論一般教師考量選用教科書的理由,以及這些理由背後所代表的臺灣教育環境下的教學 意涵。

(6)

.

128

.選什麼 P 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P 卯靜儒

參、選什麼?為何而選?教科書選擇的結果與考量因素

一、各版本選用比率

本研究調查 98 學年度教科書使用版本。 98 學年度市面上流通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共有七個 版本,分別是翰林、泰宇、南一、康熹、三民、龍騰、全華。不過,康熹與泰宇沒有出版三、 四冊的世界史,同時泰宇也沒有出版五、六冊的選修歷史。, 分冊調查的結果,在第一冊臺灣史部分,所調查的 313 所學校中,有 77 所學校選用康熹, 古市場約 24%

;

69 所學校選用南一,古市場比例約 22% ;其他,泰宇則是 50 所 (16% )、龍 騰 42 所(1 3%) 、翰林 36 所 (12% )、三民 31 所 (10% )、全華 8 所 (3% )。 第二冊中國史部分,所調查的 312 所學校中,選用康熹版的學校則有 143 所,占 45%比 例的全校數;第二名是南一,有 51 所學校選用,占 17% ;第三則是龍騰 49 所(

16%)

;其他, 三民 33 所(1 1%) 、泰宇 18 所 (6% )、翰林 16 所 (5% )、全華 2 所( 1%) 。 第三、四冊的世界史版本選用部分,則是以三民版最受歡迎,所調查的315 所學校中,選用 三民版的學校,合併計算共有235 所,古 39% ;第二名版本則是南一, 198 所學校選用,占

32%

;第三是龍騰 135 所,占 22% ;其他,翰林 29 所 (5% )、全華 13 所 (2% )。 五、六冊的選修歷史版本選用部分,調查的 315 所學校中,合併計算後,選用龍騰版的 學校數有 175 所,占 28% ;第三名版本是南一 129 所學校選用,占 22% ;第三則是三民 124 所 (21%); 其他,康熹 106 所( 18%) 、翰林 58 所 (10% )、全華 7 所( 1%) 。詳細如表 l 。 表 l 各版本選用比率

九\\\1

薑;聾史 中國史 =、四冊世界史 五、六冊選修歷史 翰林

12%

5%

5%

10%

南一

22%

16%

32%

22%

泰宇

16%

6%

N

N

康熹

24%

45%

N

18%

10%

11%

39%

21%

龍騰

13%

16%

22%

28%

全華

3%

1%

2%

1%

註 :N 表示沒有出版。 1 95 課綱主要架構分 臺灣史(第一冊)、中國史(第二冊)、世界史(第三、四冊)與選修歷史(第五、六 冊)。在詢問版本時,雖然仍是以分冊方式詢問版本的選擇,但整理資料時,發現教師習慣以世界史統稱三、 四冊,及選修歷史稱五、六冊。資料也顯現學校在三、四冊與五、六冊之間轉換不同版本的學校也不多。 因此在計算次數時,把三、四冊與五、六冊分別合併計算,以世界史與選修歷史稱之,與課綱架構相對稱。

(7)

卯靜儒 還什麼 P 如何選?為何而選 P ﹒ 129

上述選用版本的市場比例資料顯示,教師選擇臺灣史版本的市場分布比較分散,各家出 版社皆有一定比例的學校選用。中國史版本選用康熹的市場集中率很高,占 45% ;世界史以 三民與南一分占市場一、二名,但 2 家出版社合起來的市占率達 71% ;選修歷史與臺灣史版 本的選用市場型態比較像,除全華選用率低外,各家出版社皆有一定比例的學校選用。訪談 中也有老師提及,因為各家出版社通過審查拿到執照上市的時間不一,有些版本由於上市時 間晚,大部分學校已完成選書作業。因此,選用的市占率也受版本上市時間影響。

二、選書考量因素

218 所學校的歷史教師之電訪資料,以紮根理論的概念編碼分析之後,發現教師選用教科 書考量的主要概念,可分六大類. r 教科書文本 J(TX) 、「學生學習 J (SL) 、「教師教學」 (TT) 、「書商服務與配套 J(CO) 、「課程綱要 J(CG) 、「考試 J(EX) 。每一類別之下有不 同的次類別,並以數字表示,如 TX-1 代表「內容架構與份量」。在每一次類別下,根據計算 概念出現的次數 .2繪製成一個教師選書之分類與次數架構圖(如圖 2) 。 TX-I 內容架構與份量(121 ) TX-2-風格(49)

SL神生程度(91)l

l教科書文本TX (268)~伺字輸/文句流暢(21

)

SL-2學生獨立學智/自行岫(如)

I

r學生學習 SL ( 162) 、1

/

I

~ι鹽:£脈絡與解釋(史,等呈現)

(24) SL-3學生興趣 (7) i TX-5.內容正確性(12) SL-O-其他圳的 \ \ TX-6-跳板(物理性質)(15) TX-7-圖片/圖表選用 (IS)

區間棚要

CG

(3

0)

l--r

教科書選用考量

~什~

書商服務與配 CO-I配套內容與服務 (63)

|試血(

16)

\

…斗時叫

> CO-O-其他(I )

(其他o

(8)

J

l教

TT-I使用經驗與習慣 (48)

師教師甘 (90 )卜 m教學時間(刊) TT-O-其他 (6) 圖2. 分類與次數架構 教師選書考量之概念類別出現頻率最高的,以「教科書文本 J

(TX)

268 次最多,其中「內 容架構與份量J (TX-I) 占 121 次,教科書書寫的「風格J (TX-2) 則出現 49 次。「學生學習」 2 計算方式,以每通電話訪談資料中,教師回答「為何選擇此版本」的考量理由中所出現的概念做編碼計次, 因此,一通電話中會出現的概念可能是多重的。譬如教師會說「看上課時間能不能上得完,像xx 版、 xx 版寫的內容太多了 J (N-72-7)。就資料而言﹒教師在教學上(r 教師教學 J (TT)) 因為考量「教學時間」

(TT-2)

,所以其選擇「教科書文本刊TX) ,會特別著重在「內容架構與份量J

(TX

.

1

)之次類目。易言 之, r 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與「教科書文本」有交五關係,影響教師考慮選怎樣的文本可三者在概念上 不容易完全切剖,所以編碼時﹒則會重復計次編碼。編碼過程經過至少 2 位人員的再確認。

(8)

• 130

.選什麼 P 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P 卯靜儒

(

SL) 出現 162 次,其中「學生程度 J(SL-l) 與「學生獨立學習/自行閱讀 J (SL-2) 是教 師主要考量因素,分別出現 91 次與 50 次。「教師教學 J (TT) 出現 90 次,其中「教師使用習 慣與經驗 J

(TT-l

)與「教學時間J (TT-2) 為主要考量,分別出現48 次與 36 次 o 內容架構與 份量、教學使用習慣與經驗,以及學生程度等與過去國內研究國中教科書選用的研究論文的 發現相似(如呂經偉.2004; 李桂槓,

2008

;吳靜惠 ·2006 ;康瀚文.

2003

;廖梅君. 2008) 。 然而. I 書商服務與配套 J(CO) 出現的次、「課程綱要 J

(CG)

30 次、「考試J

(EX)

16 次, 這些考量因素,則是過去研究比較少提及的。 下節根據選用版本與電訪的內容,進一步討論其選書背後的理由與可能影響的因素。

肆、探討教師教科書選擇背後的理由與因素

一、內容架構與份量息息相關,但編排差異又不大

f

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理由,一如前面的研究結果,I 教科書文本」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而 「內容架構與份量」又是其中最常被提到的,譬如:教師會認為.I 教科書要可以對歷史有一 個系統性的概念,了解整個歷史的架構...但文字敘述不能太囉嘿,有的版本內容雖然寫得 很清楚,但是太多了會上不完J (E-306) 、「內容,要有中心主旨,政治、經濟、社會的各個觀 念都要完整,不能寫得太偏J (N-64) 、「課文主軸要清楚。課文每一單元的份量要相當,並要 能和時數配合o 有某些教授編寫到其研究領域時,該單元份量便會過多,過於偏頗J (S-226) 。 在時間有限又要內容周全之下,教科書每單元的比重就不可以有太大落差,因此教師「會將 版本的同一段落拿來相互比較。(因為)其他版本,在不同的段落上,內容比重常會有比較大 的落差 J (N-48) 。 不過,也有老師提到.I 雖然考量教科書的內容編排,但目前各版本的編排差異不大」

( C-158

)。因為受課綱所限,教科書的編排與內容差異不大,主要差異都在內容比重與書寫 風格上。 3因此教師們也會根據各版本執筆者在臺灣史、中國史或世界史的專長與特色不同, 而有不同出版社版本的選擇。此也造成各家出版社不同冊的歷史教科書,在市場的接受度上 各有不同,沒有一家出版社市場獨大,這在前面教科書選用市場分布情形中可以看到。不過, 在電訪中,沒在市場上流通的「國編本」卻常被老師提及,以下將進一步討論此現象 o

二、要「像國編本 J

?

上述版本調查結果發現,康熹中國史版本的選用占全部學校的 45% .是所有不同冊的版 本中,市場比例最高的。從電話訪談資料,也發現許多教師表示若中國史版本會選康熹 (N-9, 3 參考卯靜儒(2012)一文,也發現教科書在編寫與審查過程受課綱限制極大,因此,編寫者認為只能在書 寫方式上呈現不一樣的風格,其他能創新的地方不大。

(9)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還?為何而選- •

131

.

N-紗,

N-50

,

N-60

,

C-195

,

C-158

,

S-245)

.認為它「像國編版J

(N-60

,

C-195) 、「接近傳統」 (C-158) , 1 課文脈絡中規中矩...適合教師講授...學生比較看得懂 J (S-245) 。若從「教師 教學」的考量來看,也發現教師偏愛「國編本」與其在教學上的「使用經驗與習慣」有關, 其影響教師選擇特定「書寫風格」的教科書。而「國編本」即代表某種特定的「書寫風格 J • 如教師會說 I 傳統國編版的書寫風格屬於平鋪直敘、架構分明,類似參考書的書寫方式」 (N-14) 、「編排條理分明,文字精簡,適合學生程度 J

(S-293

)等。 不少教師習慣於「傳統J '喜用舊式版本,教師會說:I(選擇教科書)和老師習慣有關, 像我們這種已經教 10 到 20 年的老師還是習慣傳統、舊的東西,而 xx 版、 xx 版比較接近傳 統的國編版 J

(S-243

)。康熹版中國史的編輯群,也是過去國編本的班底,不知是否因為此版 本帶有國編本的影子,其豐富的編寫經驗與傳統的編寫方式比較適合多數教師的要求與教學 習慣?或者過去傳統教科書的編寫方式也引導教師的教學,養成教學習慣之後,一時之間另 類寫法的教科書也不易被接納?或者,猶如一些接受我們訪談的高中教師提到,他們喜歡過 去的國編本是因為比較適合學生準備考試使用?過去研究國中教師選擇教科書的論文中,也 發現許多教師期待有國編本教科書的出現,或認為最好由國立編譯館編寫國編本教科書與民 編本並行,以使教師有多元選擇機會(日經偉,

2004

;李桂棋,

2008

;康瀚文,

2003

;廖梅 君, 2008) 。而張嘉玲(

20 II

)研究高中歷史教科書選擇,也發現影響教師決定選用版本的主 要因素,除版本內容與教學設計外,教師曾使用過的版本或其他教師的使用經驗也是重要的 決定因素,其中包括國編本的使用經驗。 世界史的版本,三民所占比例也很高。根據一些教師說法,有部分原因是三民過去有編 寫大專世界史教科書的經驗,使得版本內容有一定水準.I 內容比較深 J

(N-23

)、「很像大學 教科書 J

( S-258

)、「內容較廣,而且紮實 J(N-115)· 甚至也有教師提到「與國編本比較像」

(N-130

,

N-29) 。有些教師也會認為南一版「比較接近傳統 J

( S-258

)、「延續過去國編版的 架構,內容白話,學生比較容易抓到重點J (C-153) 。 綜論之,第二冊中國史,是傳統以來歷史教育的主流,而康膏版又是最接近過去的國編 本,所以不管學生程度如何,多數教師偏愛選擇康熹版。從教師訪談中也發現,即使是在選 世界史的教科書,教師也很容易以「國編本」作為心中的一把尺,度量理想中的教科書。

三、臺灣史與選修歷史沒有選擇參照點嗎?

如上所述,教師以「國編本」作為選擇中國史與世界史的參照點,但教師在臺灣史版本 的選擇上,則比較多元彈性,版本偏好上看不出明顯的差異。有些教師選臺灣史教科書時, 考量的是「版本的架構與脈絡能與國中銜接,學生比較好念J

(S-271 )

,但也有教師考量版本 的「書寫方式敢發性強,重視問題與思考,對學生比較活潑」峙-252 )。選修歷史(專題)相 較於中國史、世界史,甚至臺灣史,對教師而言比較新,在過去的課綱中未曾出現,難以找

(10)

.

132

.選什麼 P 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P 卯靜儒 到參照點。選修歷史(專題)是新課綱的一大特色,教師與教科書編寫者可能都還在摸索階 段,譬如有教師曾言. I 高三歷史選修各版本差異很大,且很多內容老師都沒有學過,也沒有 能力可以教好...

J (N-99)

.或評論:I (選修)專題研究對高中生來說有難度,以前都是到 大學或是研究所才會有專題研究的出現 J (N-45) 。 簡言之,我們可以說獨立一冊的臺灣史與選修歷史(專題) .因為多數教師不熟悉,仍在 摸索中,因此並沒有很一致的版本選擇取向或偏好。但同時高一第一冊臺灣史與高三選修歷 史(專題)主要特色都是分別銜接國中與大學階段的課程。因此,這兩階段教科書的選擇複 雜度更大,也使得教師一方面隨著新課綱修訂而需不斷自我學習與調整教學外,另一方面也 得考膚課程銜接的問題,究竟是要向上提升或往下銜接,這是教師考慮臺灣史與選修歷史時 需同時面對的問題。 四、「講重點」很重要 f 除「國編本」是電話訪談中,教師常會提及或出現的字眼外,另一個常出現的關鍵字是 「講重點 J .如教師會說. I 教科書要講重點 J(N﹒ 13 ,

N-34

,

C-202

,

8-303

)、「廢話不要太多」

(C-147

,

C-206) 、「言簡意敗、重點要清楚 J

(E-312

,

8-285) 、「教科書內容重點是否有帶到, 有涵蓋學習重點 J

(N-23

,

N-127

,

C

.

184

)、「教材內容符合教師對該段歷史所理解的脈絡與重 點 J (8-265) 、「重點清楚、內容不要太瑣碎,不然學生會不知到哪些該記,哪些不該記」

(N-97

)、「幫助學生抓到(考試)重點J

(C-150

,

C-I 日,

C-153

,

C-154

,

C-167

,

C-187

,

8-287

,

8-242

,

8-299

,

E-319) 、「重點清楚不會太瑣碎,雖然有點像參考書,但大考時對學生比較有利」

(

C-167)、「考量因素是學生怎麼用,學生有沒有辦法掌握重點,主線要能讓學生抓得到」

(

C-147)、「該談的沒談,不該談的談很多,不喜歡這樣的教科書。以三年級來講,提供多一 點資料,多一點故事或例子,能跟學生解釋得更清楚。記憶性的部分少提,多談觀念 ...J (C-150) 。 顯然教科書有沒有講到重點,也是教師所關心的。但何謂重點?從教師選擇教科書的敘 述脈絡來看, I 重點」分兩類:一是考量歷史課綱的重點或對於歷史事件知識敘述上的重點, 如觀念;另一則是學生準備考試的重點。當然,學生歷史學習上的重點與準備考試的重點未 必截然二分,壁壘分明。有教師會說. I 依據歷史老師的認知,一些學生必須知道的內容,教 科書要有 J (E-319) 。這是教師所認為的歷史知識內容上的重點。但若進一步檢視教師對於教 科書書寫風格的敘述時則會發現,歷史學習上的重點,需要兼顧基礎知識與思考能力,在有 限時間下,學生又需要大範圍準備考試內容,許多教師偏愛傳統國編版的書寫風格, I 平鋪直 敘、架構分明,類似參考書的書寫方式 J (N-14) 、「編排條理分明...文字精簡,適合學生程 度 J (8-293) 、「不囉唆,內容精簡扼要」、「歸納性強」、「直接講重點 J '這樣學生比較好準備 考試。他們認為「較為創新、其歐發的文本,對學生而言則難掌握(考試)重點 J

( 8-285

,

(11)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133

C-147

,

C161

)。 在考試壓力以及時數與教學進度考量下,多數教師認為教科書「講重點」很重要,因為 它符合升學現實與教學效率的考量。但看似對學生有利的考量,同時也捨棄教師可激發學生 想像力、引導思考,培養歷史思維、史料判斷、歷史解釋等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機會。重視 考試重點學習的教師,一方面認為條列式的書寫方式,可以方便並有效率地幫助學生掌握重 點,準備考試;而且接近傳統的教科書,基本史實有交代,時序觀念不會跳來跳去;但另一 方面,也「發現條列式的內容反而不好教,老師需要補充很多東西,缺乏歷史情境,老師需 要自己想很多情境補充 J (N-48) 。 而對於注重教科書要能創新、講觀念、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想像力的教師而言 (N-143 ,

C-163

,

C-187

,

C-l72

,

S-276

,

S-252)

.他們會說 :rxx 版,寫得很活潑,不同於以前國編版的死 板,有人性,契合國情,不只是敘述史料而已,有動戲,把歷史給寫活了,且比較凰性,不 過也比較難教,但是這就要看老師個人的功力了J (C-l72) 。因此,以「主題式故事性」方式 寫的教科書,雖然「重視引發學生動機,活潑,變化多J (N-14)' 但「時代背景無法貫穿」

(S-264

)、「天馬行空的寫法,學生會抓不到(考試)重點J

(S-233 )

.對他們的教學方式也

是一大挑戰。

顯見,無論是條列式或故事性編寫的教科書,對教師而言都是教學上兩難的抉擇,都不 足以應付他們教學上的需求。「講重點」這件事,不只是指考試內容的重點,同時也是建構歷 史觀念的重點。在時間壓力與考試的現實環境下,雖然多數教師簡化「講重點」的議題為「有 效率準備考試」的問題,但實際上,現有的教科書仍無法解決教師教學上的兩難,因此在少 數訪問的教師中,有人提及「自編教材 J .如 rxx 版的編寫比較具有故事性,老師可以吸收 消化後再自編教材 J (N-143) 。這可能是教師們在使用教科書之餘,自創的另一個出路。

五、教科書不能選太難的:學生的「程度」與「受眼的時間」

在電訪中. r 學生程度」也是影響教師選擇版本常會出現的理由,如教師會說. r 教材的 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程度,因為每個版本的用字、知識量不盡相同 J (N-27)、「主要考量學生 的程度,像是教科書用詞是否會太艱澀,學生理解是否會有困難,因為學校學生屬於中間程 度 ·xx 版的教科書編排,內容難易度,都比較適中...

J

(S-239) 、「看學生條件,有些教科 書需要學生有較豐富的基礎知識,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知識不是很足夠,所以不會選用 艱深的版本,會選擇中間程度的版本 J (N-43) 、「內容適不適合學生程度,因為我們學校的學 生程度不是很好,所以不能選太難的 J(N-145) 。 教師考量學生的程度,所以用字不能太艱深,文本的知識量也不能超越學生基礎知識的 背景。許多教師偏好中間程度的文本,不會因為太難而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也不會因為 太簡單而對學生的程度沒有提升。教師選擇中間程度的教科書,也呼應過去研究曾發現出版

(12)

.

134

.選什麼=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P 卯靜懦 社喜愛定位他們的教科書屬中間程度,因為市場接受皮比較大(卯靜儒. 2012) 。 不過,訪談中也發現,除了用字與知識量是衡量教科書文本是否適用學生程度外,也有 一些教師會指出. I 依學生程度來說,該校適合內容用條列式的方式呈現,列點的方式容易讓 學生抓到重點,故事性的方式則不容易 J

(C-151

)、「主要考量學生程度,讓學生易於理解, 標題可以讓學生直接理解在講什麼,綱要與架構要清晰,像某一個版本的內容,寫得比較像 故事書,這樣學生不容易抓到重點,這種教科書適合程度比較好的學校,我們學校的學生程 度是中等,不適合故事性的J (

C-161

)、「由於學生程度屬於中間,所以會選擇以條列方式編 排課文內容的教科書,這對學生而言比較簡單 J

(N-43

)。從教師的論述中,發現有些教師認 為,學生程度與文本寫作風格之間有某種關聯。程度不佳的學生不習慣故事性的文本,會沒 有辦法抓到重點。教師這樣的觀察不知是否正確?究竟是列點式或故事性的寫作方式,才能 幫助低成就學生學習歷史呢?這問題顯然需要進一步研究,而且不只研究教科書本身,更需 銜接大腦研究、歷史學科知識、教學專業知識與學生學習習慣研究等,這裡有許多因果關係 的連結都有待證實。不過.

Johnsen ( 1993

)認為不同學科之間,歷年教科書編寫原則與方法 中不斷浮現的爭議是:究竟教科書編寫應重視基本能力,強調背誦記憶知識呈現方式重要? 或者應重視高層次的思考能力的培養,強調批判思考訓練的重要呢?

Tanner (

1999) 認為教科 書的學科知識組織方式以思辨與開展(

open up areas of inquiry

)的方式呈現會比較好,而不是 以一種封閉結論(closed-ended) 方式呈現。這也使得教師偏好「歸納性強」、「講重點」的教 科書,影響教科書市場,市面上仍以這類文本為主流,轉而也使得教師選書的選擇性不大4 。 另外,教師在提到教科書難易度與學生程度時,教學進度與時間常隨之出現,如.I 考量 教科書難易度,學生在白行閱讀時是否能消化,否則將拖累教學進度J (

S-221

)、「因為現在歷 史課的堂數不多,所以不會選擇太多太難的版本,時間不足,沒辦法好好說明,所以會選擇 中間程度的版本,老師也好教,學生也能白行閱讀 J (C- 的 5 )、「教科書太艱深會讓學生無法 理解,教科書要讓學生能在教師講解後,能自行閱讀 J

(C-171

)。 教師因為「教學時間」的關係'所以其選擇教科書版本會特別著重「內容架構與份量J • 教師會說. I 看上課時間能不能上得完. f象 xx 版、 xx 版寫的內容太多了 J (N-72) 、「內容不 能太累贅,盡量精簡、綱要清楚,有重點,因為上課時間有限,也不能太厚 J (C-206) 。甚至 有教師認為. I 編寫教科書的教授本位主義太強,都寫自己的專長,有的版本光用唸的都唸不 完 J (N-29) 。在這樣的脈絡下,教科書的內容與用字譴詞,如果是學生程度可白行閱讀的版 本的話,那教師若教不完,學生就可以自己閱讀。易言之,教師考庸、學生可自行閱讀的教科 書文本,不是因為學生的興趣,而是教學時間的侷限。 4 研究者在進班觀察高中教師教學的另一個研究中,也發現,由於以思辨開展學生思考的歷史教科書類型付 之闕如向若老師的教學方法是特別重視學生思考的推 M 與開展,他們就會減少使用教科書的比例,因為教 科書都巳把結論寫在課本裡'他們稱之為「破欖」。這些教師上課日幸會提供學生更多史料證據,並且用更多 日宇間與學生對話。

(13)

卯靜儒 還什麼 P 如何選?為何而選 P ﹒ 135

六、學生興趣不重要嗎?

在 218 位教師中,提及重視學生興趣的教師只有 7 位。而且這 7 位教師,最低要求是希 望學生願意接近歷史喜歡閱讀教科書。有些教師認為: rxx 版較具故事性,可引發學生學習 興趣 J (C-186) 、「學生不喜歡文字敘述,所以會盡量借助圖片,或課文內容較有故事性的, 因此 xx 版比較符合 J (S-292) 、「教科書本身的行文敘述,是否能讓學生接受,敘述的內容是 否生動活潑( 51 起興趣) ,不要太枯燥 J (C-158) 。有的老師則說.r(我會)印 6 個版本的各 個章節讓學生看,學生的反應呈現差異很大的兩極,我比較重視的還是教科書本身是否能引 起學生興趣 J(N-14) 。 教師對於學生興趣的考量,主要在於吸引學生注意力,考量教科書要能引起學生學習動 機,配合學生程度與學習進度,使得教師教學可以順利,並幫助學生準備考試。歷史學科是 高中課程必修科目之一,不管一、二、三類組的學生都沒有不修這門課的權利,特別是二、 三類組的學生,歷史不是他們指定考試的科目。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甚至有教師認為: r 課 程過於專業與理論,如何讓學生覺得有興趣及結合考試是一大困難 J(N-128) 。多數教師掙扎 於如何在學生、知識與考試問做平衡。對教師而言,學生的興趣只能定位在引發學習動機, 持久而深入的學習興趣,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有點奢求。

七、主要考量點就是因為「配套 J

!

?

在「書商服務與配套」此分類下,教師提及的次數也有的次,僅次於「教師教學」類別。 所謂的配套,大部分教師指的是幫助學生準備考試的習作,參考書、測驗巷、題庫,以及幫 助教師教學的教學資源,如教具(t世圖等)、教案(投影片)、教師于冊、多媒體資源等。教 師表示選擇教科書時會考慮. r 廠商的服務態度、配合度及配套,有的廠商會主動分享他校教 師如何呈現某教學單元或北縣考題讓教師可在高三模擬考時加以利用協助學生複習」

(N-128

)。或教師也會提到.r 高一當初決定出 xx 、 xx 、 xx 與 xx 四個版,教師認為 xx 與 xx 編寫較好,但學校最終決定使用yy 版,主要考量點就是因為『配套.!lJ(N-113) 。甚至 有教師提到. r 看業務跑得勤不勤,常常看不到人的就比較不會選J (N-96) 。許多教師重視附 贈的考卷(題庫是否完整、題目是否多元)、教案設計、補充教材、教學媒體、電子書等,但 有更多教師強調「備課用書」與「教師手冊」的編寫(N-115,

N-99

,

C-163

,

C-152

,

E-3俑,

E-312

,

E318 等)。也有教師選擇「有提供電子書的版本刊因為)想試看看 J (S-287) 。 一如前面所提,由於課綱對於教科書編寫內容的規範,雖各家版本各有特色,但內容差 異性不大,這也使得當教師選擇哪一種版本教科書差異都不大時,出版社提供的服務與配套 也會成為教師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譬如,有教師就會說. r 比較過後,若有兩個以上的版本 在內容比較上都差不多時,就會看這些版本的配套措施,有的版本會附教學光碟、圖檔等, 最近比較流行的是會附學生的配套,例如隨身小冊,方便學生帶在身上閱讀 J (N-48) 。當然

(14)

.

136

.選什麼?如何選=為何而選 P 卯靜儒 也有教師認為: '配套措施每個版本都差不多,因此不會是主要的考量 J

(C-168)

.或老師就 會說: 'XX 版只有出一、二冊,優點是配套措施好,但是寫得像參考書,沒有歷史凰,配套 措施跟歷史戚很兩難J (C-147)。 過去教科書選擇的研究,多以教科書內容、教學、物理與出版特性四面向設計問卷,而 忽略臺灣教科書市場化脈絡下,各家版本因在課綱規範與審查制度下,內容與教學特性上差 異不大,為製造市場區隔,出版商轉以配套與服務吸引教師選書,使得原本期望藉由教師專 業能力選書,以市場機制促進教科書品質的簡化思考,面臨更複雜的教科書政治經濟學的考 驗 (Apple,

1986

,

1991a

,

1991b) 。不過,從六大分類的數字上來看,基本上,高中歷史教師還 是以「文本本身 J (TX) 、「學生學習 J

(SL)

,以及「教師教學J (TT) 的專業考量為主,但廠 商服務與配套的考量卻也緊追其後,影響教師選書的判斷。

)\、「符合課綱,因為課綱是考試的依據」但「許多問題都是來自課綱本身」

教科書選用,以課綱作為考量的則有31 次。其中對課綱持正面意見,考量教科書編寫是 否符合課綱的約有22 次,教師會考慮「教科書編的內容是否符合課綱,因為課綱是考試的依 據 J (N-22) 、「課綱的重點是否都有寫到,若老師認為是重點的地方描述得較為詳細時則會選 擇該版本 J(N-131)。不過卻有教師間接質疑課綱,認為課綱是骨幹'但沒有足夠的歷史知識, 課綱精神也帶不出來,她說.,教科書的選擇是看你要選綱還是選內容,因為有的版本雖然有 骨幹,有課綱的精神,但是沒有足夠的歷史知識,那就變成有骨幹,但沒有肉。以XX 版為例, XX 的內容很多,有足夠的歷史知識,有足夠的歷史知識之後,老師才能帶出課綱的精神來」

(N-35

)。 更多對課綱持反面意見的教師,直指教科書編寫的不理想,是因為問題都來自課綱本身

(N-45

,

N-114

,

N-訓,

N-45

,

S-233

,

C-166

)。例如有教師說. ,其實課綱本身的安排問題就很大,

早期一言堂的國立編譯館,國編版還是最好的,現在的教科書都是急就章,對學生來說很累, 疲於奔命 J

(N-45

)。教師認為. ,課綱變動性太大,教學內容被濃縮、讓老師很傷腦筋」

(S-230)

,甚至造成教學上的焦慮.,覺得好像快沒歷史可教了!課綱的異動性太大,讓教師 很傷腦筋。而且教學內容被濃縮太多,只給學生枝幹'卻沒有樹葉。在教學節數上也是問題」 (S-230) 。有的教師質疑課綱的侷限.,各版本教科書侷限於課綱,差異不大,版本間的選擇 只是緣木求魚。而且各版本的內容有點互相抄襲J

(C-146)

,甚至批評. ,編寫課綱的教授根 本沒有實際運作的經驗,一學期的中國史根本教不完,課綱規劃與實際執行落差太大」

(S-226

)。 從以上教師的論述中,可發現以課綱作為教科書選擇的原因分兩類,一是不管教師對課 綱有何意見,但教科書內容符合課綱很重要,因為課綱是考試的依據;另一類則是不認同目 前的課綱,因為課綱使得教科書的編排與內容架構,不只侷限文本的多樣性,空有架構而教

(15)

卯靜儒 學內容又被濃縮,使得教學不易,學習效果不佳。 還什麼 P 如何選?為何而選?﹒ 137·

九、教科書要能符合大考趨勢!

?

許多教師認為「教科書要能符合大考趨勢 J

( S-302

,

S-2日, C-206,

N-50

,

N-120

,

N-138

,

N-7

,

E-311

)。譬如教師會說. ,重視教科書內容是否貼近學測、指考的方式,畢竟現在還是考試領 導教學 J (N-50) 、「看教材內容是否符合考題走向 J (N-120) 、,(選書會)配合前一年大考考 題的命中率 J

(N-6

)、 'XX 版有加入考試的考量,會把以前考過的題目融入課本J(S-217) J 以 臺灣史為例,選XX 版是因為它內容編排清楚、重點清楚,不會太瑣碎,雖然有點像參考書, 但大考時對學生或許比較有利J (S-242) 、「教學不應該以課本為限,但最大的問題在聯考, 選教科書的最大考量是為了因應聯考,讓學生能面對考試」恨-263 )。 雖然教師選擇教科書,直接提到考試只有16 次。不過,從「內容架構與分量」、「文本風 格」、「講重點」、「像國編本」、「出版社提供的服務與配套」、甚至是「符合課綱」等教師選書 理由的論述中, '準備考試」的壓力形影相隨,是潛在的結構性因素,影響教師選擇教科書。 根據上述教師選書理由的討論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將這六大類因素分為核心因素、關聯 因素與結構因素。在教師選擇教科書理由中,以「教科書文本」、「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 三者為主,稱為核心因素。「教科書文本J (TX) 中的「架構內容與份量」、「風格」與「學生 學習 J (SL) 中, ,學生程度」與「獨立學習」以及「教師教學J(TT) 中的「教師經驗與使用 習慣」與「教學時間」彼此牽引,形成一個關係網絡,相互影響。教師考量教科書文本中的 架構內容與份量,與教學時間的限制有關。如果份量太多會教不完,但若份量太少又擔心影 響學生考試的準備;所以若能份量多,適合學生程度,又可以讓學生獨立閱讀與學習的話, 那麼就可以解決教師在時間壓力下「教不完」的問題。因為「份量多」與「時間不足」而「教 不完 J '這類長久以來因為考試壓力所形成的教學問題,使得教師會選擇風格是條列重點的文 本。長久使用這樣的文本所形成的教學經驗與習慣,也在考試形式沒有多大改變的教育環境 中,成為普遍性教師選用教科書的習慣,顯見後端考試的影響之大o 此外,如前面所述,當文本差異性不大時,書商的服務與配套也形成選書核心關係網絡 外的另一個影響因素,稱為關聯因素。從訪談中,雖然教師提到課綱的比例遠低於核心因素 (教科書文本、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與關聯因素(書商服務與配套),但課綱卻是另一個與 考試有密切關係的結構因素。教師會考量教科書是否符合課綱,也是基於學生的大考準備。 大考中心不斷宣示考試題目是根據課綱而出,而不是教科書版本。儘管有些教師反對課綱, 認為課綱架構不適合學生學習,也造成教學困擾,但課綱都決定性影響考試考什麼,所以「符 合課綱」也成為許多教師不得不考量的因素之一。固然教師選書時直接提到考試之考量因素 並不多,但從教科書文本的份量與架構、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時間,甚至是書商提供 的測驗卷,以及符合課綱等選書理由的論述中,都可見考試這件事如影隨形的影響教師選書。

(16)

.

138

·選什麼?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卯靜{需 如果「課綱」是一個外顯影響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結構性因素的話,那考試制度就是更深層的 另一個潛在影響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結構因素。官方制定的「課綱」是一個公開外顯的教科書 編寫標準,而且大考中心也公開說明考試題目是根據課綱而出,那它影響教師選擇教科書的 結構性因素是顯性的。但遵循或明白課綱並不等於考試本身,教師需要在教學現實中,啄磨 如何教學生準備考試,其中的啄磨可能就是使用「講重點」、「考試的重點」或「條列重點式 的寫作」的教科書。顯見考試本身是更深層的另一個潛在影響教師選擇教科書的結構因素, 我們稱之為隱性結構因素。 以下將教科書選擇的考量因素關係圖繪製如圖 3 。

伍、結論興建議

本研究以電話訪談 218 位高中歷史教師,運用紮根理論的概念處理臺灣教師對於教科書 選用的看法,一方面暸解歷史教科書版本選用的市場分布情形與學校選用程序,另一方面也 試圖理解教師選擇教科書文本背後的理由與因素,並發展一個初步的解釋架構(如圖 3) 。以 下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 一一、企士王 6 亦日面冊 本研究發現,國內高中階段的歷史教科書選擇程序,在形式上,民主公開與尊重專業是 兩項主要特徵'基本上選書的委員以教師為主,學校也大都以授課教師的專業判斷為主。不 過,若細究選書過程,在運作上,學校仍需面對教師意見不同時的挑戰,各校均發展出民主 的討論程序與做決定的方式,但另一群用書的主體一學生,其意見卻被大多數學校所忽略。 本研究也發現,教師選書的考量除關鍵的核心因素:教科書文本、學生學習、教師教學 外,書商服務與配套的關聯因素,以及課綱與考試的結構因素,都會影響教師的選擇與判斷。 其中,結構因素無所不在滲透日常教學,使得不管是習慣性以國編本作為選書參照標準,或 是強調教科書講重點的重要性,或者是偏好條列重點的寫作方式等,都反映潛在結構因素對 教師選書的影響。研究也進一步發現,教師的教學並不會在選完一本所謂「適用」教科書之 後,其教學就解決了,反倒有更多教師被困在矛盾的情境中,其主要困境有二: (一)從目前電話訪談調查的結果來看,因為課綱已規範內容架構,各版本編寫的內容 與架構差異不大,教師選擇教科書文本的考量,只能侷限在份量與寫作風格上的比較。儘管, 理想上教科書可有引導教師教學創新的功能,但教師能選的教科書大同小異,同時在考試引 導教學的結構性環境沒有多大改變下,教師只好根據過去的使用習慣與經驗,妥協性地選擇 沒有多大選擇空間的教科書版本,其中以「國編本」作為選書參照點的現象,成為教科書開 放政策下的弔詭。 (二)對許多教師而言,符合課綱是因為考試,而不是課綱強調的核心能力。當前高中

(17)

卯靜儒 圖3. 考量因素關係 還什麼 P 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P ﹒ 139

關聯因素: 書商服務與配套 架構內容 與份量 風格

L

學生學習(缸

立習

獨學

教師教學

教師經 驗與使 用習慣 學生 程度

TT

I

教學

時間 歷史教育還是以文本與考試為導向,因此,幫學生選擇適合準備大考的教科書,是教師在現 實考量下所做的選擇。然而,條列式考試重點的教科書作為有效應付考試的文本,可能是學 生準備考試的救生圈;但對於培養學生歷史觀念與核心能力的歷史教育目標而言,這樣的教 科書卻可能成為猶如載著零碎事實與知識的文本,癱瘓學生有興趣的學習。這是教師教學的 兩難處境。

二、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主要的建議有三部分:一是針對教科書政策實務面,另一則是針對 未來教科書研究。

(18)

• 140

.選什麼 P 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P 卯靜{需 (一)相關教科書政策實務面

1.高中學生意見的採納與參考

教科書的使用者除教師外,另一群龐大的使用者是學生。若要使教科書的選用,更民主、 開放、符合需求、提升學習效果,參考高中學生的意見很重要。如何有系統地蒐集學生使用 前與使用後的意見與回饋,如何將學生的意見置入正式選書的討論程序中,這些問題都是未 來學校需要考量的。 2. 教科書編寫專業的培養與加強觀念學習的教科書編寫方式 一綱多本教科書開放政策之後,雖然打開市場,提供教師不同版本的選擇,但教科書編 寫也需要長時間累積經驗與專業的培養。編寫教科書的團隊,以及相關學科知識與教學學習 等研究,以支持優質編寫環境等結構性條件都有待進一步創造。 就編寫內容而言,大部分教科書提供的知識是結論式的組織方式,也就是教師說的「講 重點 J .結論已被放置在每一章節,這樣的文本形式不適合培養學生根據史料判斷當時的歷史 生活,探索歷史與培養學習樂趣。若期望學生能藉由史料推論當時古人生活的方式,學生如 果先讀課本,推論就不可能發生。易言之,組織性強、結論確立的教科書,在教學使用中, 學生探究學習的形式是不被鼓勵的。教師需要更多強調觀念學習,甚至觀念形成的教科書文 本可供選擇。 當然,上述的建議若要能立即產生改變,結構因素的改變很重要,如:修改課綱,減低 目前考試對教學的影響等。但之所以稱為結構因素,也是因為其因素形成的盤根錯節,使得 改變並不容易。雖然,修改課綱相較於減低考試對教學的影響,其會牽動到的範圍看似比較 小、改變的效果可以比較直接,但畢竟政治與文化等鉅觀因素,也交錯影響著課綱的修訂方 向與幅度大小。而考試對教學的影響更是個全面性的問題,不只是全面性的教育問題,更是 社會文化的問題,需要全方位與漸進性的改革。

(二)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雖以紮根理論方式發展一個初步的高中教師選用歷史教科書的解釋架構,但實用 上,此解釋架構可提供國內未來在調查教科書選用問卷設計時的參考架構。不過,本研究以 歷史教科書為例所做的電話調查所發展的解釋架構,仍有其特定科目性質上解釋的侷限。畢 竟不同學科領域,教科書的發展不一、知識性質不同、教師專業社群文化有差,在臺灣考試 制度中被定位的重要|生也不一樣,這些都會影響教師如何解釋其教科書選擇的理由,因此, 若解釋架構要更周延與類化,皆須進一步做不同學習領域教科書選用的研究。 男外,本研究也發現許多現象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資料的蒐集。如需要暸解教師想像中 的「國編本」編寫方式,與過去實際「國編本」編寫方式之關係,以及教科書開放之後,不 同出版社版本的形式與內容,有這些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之後,才得以進一步解釋在教科書開

(19)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還?為何而選 P ﹒ 141

放政策下. r 國編本」弔詭現象背後的問題與涵義。另外,教師也傾向視教學程度不佳的同學, 不適合使用故事性編寫的教科書,而適合重點條列式的教科書編寫方式。教師這些內隱的知 識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瞭解怎樣的文本或教材適合學生的學習,並進而 發展能協助教師教學或引導教師創新教學可用的教科書。研究中也發現,有些教師並不認為 教科書是他們唯一的教學材料,自編教材也是他們的另類選擇。何謂「白編教材 J ?為何而 編?編什麼?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因為想發展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而補充 的教材?或是幫學生架構性的整理可能會考的知識?教師的「自編教材」對學生的學習又會 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在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話、謝

本研究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一以高中 歷史課綱為例 J (計畫編號: NSC98-2410-H國003-047 )研究案之部分研究成果。戚謝協同主持 人蕭憶梅與黃春木的參與及提供寶貴意見,助理汪微萍、王彥稀、蔡宜芬與陳宛君之電話訪 談與資料整理,特別是汪微萍協助校稿,特此致謝。

(20)

.

142

.選什麼 P 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P

參考文獻

卯靜儒

一、中文文獻

卯靜儒 (2012 )。尋找最大公約數? 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審查互動過程分析。當代教育研 究,

20 ( 1)

'83-122 。

<

Mao

,

C.-

J.

(2012). Searching for the greatest common denominator: Analysis of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ew

process f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秒,, 20(1), 83-122.

]

吳靜惠 (2006 )。高雄市圈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教科書選用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

Wu

,

C.-H. (2006). A

stu砂 on

the status and

in.月uence

factors about textbook selection by the teachers on the area

of social studies

in}仰 ior

high school in Kaohsiung Cit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旬,

Kaohsiung

,

Taiwan.

>

呂經偉 (2004 )。薑北縣市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選用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 L凹,J.-w.

(2004). The

stu砂 on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le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xtbooks

for

j仰的r

high schools

in 拍ipei ci砂 and 品。7ei Coun秒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Taip缸,

Taiwan.

>

李桂禎 (2008 )。大薑北地區國中英語教師對教科書之意見及使用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

Li

, G.

-J. (2008). On the use of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in greater

日伊ei

area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l晦暗chi Univers旬,

Taipei

,

Taiwan.

>

康瀚文 (2003 )。薑北縣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 Kan臣,

H.-

W.

(2003). A

stu砂 on

textbook selection system of the nine-year-integrated-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秒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缸,

Taiwan.

>

張祝芬( 1994) 。圈中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

Chang

,

C.-F. (1994). A

stu砂 on

textbook selection system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ei

,

Taiwan.

>

張嘉玲 (2011 )。高中歷史教師教科書選用理念與教學成強一以大薑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

Chang

,

C.-

L.

(2011). Textbook selection ideals and teaching

排ctiv凹的 for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in

Ta伊ei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Taip缸,

Taiwan.

>

陳明印 (2004 )。美國中小學教科書採用制度研究 以加州、德州和佛州為例。國立編譯館館 刊.

32 (1 )

, 2-31 。

[

Ch凹,

M.-

Y.

(2004). A study of adoption system on K-12 textbook in U.S

.A:

Taking California

,

Texas and Florida

(21)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選 P 為何而選?﹒ 143

彭富源 (2000 )。國民小學教科書制度之沿革、現況及展望。載於教育部主辦之「教科圖書制 度學術研討會」手冊 (pp.

66-74)

.臺北市。

<

Peng

, F.-Y.

(2000). Historical background

,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extbook system in primary

schools. In Ministry ofEducation (Ed.)

,

Conference on textbook system (pp.

66司74),

Taipei

,

Taiwan.

>

黃政傑(1 985 )。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

Hwang

,

J.-

1.

(1

985).

Curriculum

nφrm.

Taipei

,

Taiwan: Han-Wen.

>

黃政傑(1 998 )。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

1

(1) •

1-16 。

<

Hwang

,

J.-J.

(1

998). Establishing a good textbook review system.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秒"

1

(1),

1-16. ]

黃嘉雄 (2000 )。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現況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

學會(編) .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 (pp. 66-82) 。臺北市:編者。

【 Huar嗨,

C.-H. (2000).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textbook system i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日iwan.

I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Ed.)

,

The

co月ference

of textbook system

(p

p.

66-82). Taipei

,

Taiwan: Editor.

>

廖梅君 (2008 )。畫中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對現行英文教科書之選用及看法(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Li

ao

,

M.-C. (2008).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use and perceptions of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in

Taichung

Ci砂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Kaohsiung

,

Taiwan.

>

歐用生( 1985) 。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形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

12 '

91-125 。

<

Ou

,

Y.

-S.

(1

985). An analysis of ideology of textbooks on social studie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s.

Bulletin of

Taiwan Provincial Hsin-Chu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

12

,

91-125.

>

歐用生 (2003 )。教科書之旅。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

Ou

,

Y.-S. (2003).

Journey on textbooks. Taipei

,

Taiw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

歐用生 (2006 )。臺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 14

(2)'

1-26 。

<

Ou

,

Y.

-S. (2006).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textbook policies in Taiwa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

14(2)

,

1-26

>

鄧鈞文 (2003 )。教科書自由化及其問題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

6

(1 ) •

27-42 。

[Te嗯,

C.-

w.

(2003). The raising issue: Textbook liberalization policy.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紗"

6

(1),

27-42. ]

藍順德 (2003 )。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趨勢。國立編譯館館刊,

31 ' 3-11

0

<

Lan

,

S.-

T.

(2003). Textbook reform policy in Taiwan: Evolution and future trends.

Journal of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li.帥,刃, 3-11. 】

藍順德 (2004 )。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o 國立編譯館館刊,32

(4)'

2-鈞。

[Lan

,

S.-

T.

(2004). An analysis of master's thesi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textbook-related researches in

Taiwan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

32(4)

,

2-25.

>

藍順德 (2006 )。教科書政黨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22)

.

144

.選什麼?如何還?為何而選 P

二、外艾文獻

卯靜儒

Apple

,

M.

W.

(1986). 是achers

and text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London

,

UK: RKP.

Apple

,

M. W. (199Ia). Regulating the tex

t:

The socio-historical roots of state contro

l.

In P. G.

Altbach

,

G. P. Kelly

,

H. G. Petrie

, &

L.

Weis (Eds.)

,

Textbooks in American society: Politics

,

policy

,

and pedagogy (pp. 7-26). Albany

,

NY: 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

Apple

,

M.

W.

(1

991 b).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the textboo

k.

In M.

W.

Apple

&

L.

K.

Christian-Smith (Eds.)

,

The politics ofthe textbook (pp. 22-40). New York

,

N

Y:

Routledge.

Farr

,

R.

, &

Tully

,

M.

A.

(1

985). Do adoption committees

pe叩etuate

mediocre textbook? Phi Delta

Kappan

,

66

(7),

467-47

1.

Johnsen

,

E. B.

(1

993). Textbooks in the Kaleidoscope: A critical survey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texts. New York

,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hilli阱,

M. (20

日,

March). Determinants of state textbook selection policies and book conten

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Public Choice Society

,

San Antonio

,

TX.

Strauss

, A., &

Corbin

,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戶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New York

,

N

Y:

Sage.

Tanner

,

D.

(1

999). The textbook controversies. In M. J. Early

&

K. J. Rehage (Eds.)

,

Issues in

curriculum: A selection of chapters

汁。m

past

Nati仰al Society 戶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yearbooks (98th

,

pt. 2.

,

pp.

11 子 140).

Chicago

,

I

L: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Watt

,

M.

G.

(2009). Research on the textbook selection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23)

卯靜儒 還什麼 P 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145

附錄

學校電訪總數區域分層抽樣比例表

區域

縣市 區域學校總數 實際電話訪談數 百分此 臺北縣

37

22

59

.4%

桃園縣

22

19

86.3%

北區 新竹縣

8

5

62.5%

(92

/1

43 )

苗栗縣

9

7

77.8%

(64.3% )

臺北市

50

27

54.0%

基隆市

7

4

57.1%

新竹市

l

υA

8

80.0%

臺中市

15

14

93.3%

中區 臺中縣

22

12

54.5%

( 47/67)

彰化縣

o

9

90.0%

(70.1% )

南投縣

8

6

75.0%

雲林縣

12

6

50.0%

嘉義市

8

6

75.0%

嘉義縣

5

4

80.0%

南區 臺南市

15

14

93.3%

(63/91 )

臺南縣

18

11

6

1.

1%

(69.2% )

高雄市

20

12

60.0%

高雄縣

14

8

57.1%

屏東縣

II

8

72.7%

臺東縣

5

5

100.0%

東區離島 花蓮縣

7

6

85.7%

( 16/21 )

宜蘭縣

6

3

50.0%

(76.2% )

澎湖、金門、馬祖

3

2

66.7%

總計

322

218

67.7%

註:括號內表示抽樣學校數量(例 92 所)占該區全部學校數量(例 143 所)之比例。

(24)

• 146

.選什麼?如何還?為何而選?

Journal of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2013

,

58(2)

,

123-147

doi:

10.3966/2073753X2013065802005

卯靜儒

What

,

How

,

and Why? A Study on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election of

Textbooks

Chin-JuM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study

,

I first uncover the procedures adopted in selecting the history textbooks used in

high schools and the teachers'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textbooks. Second

,

I analyze the implicit

meanings of such a phenomenon. In this study

,

218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by

phone; four open-ended questions were asked: What editions ofthe history textbooks were chosen in

your school

,

and by whom? Through what type of process

,

and why? The collected data are analyzed

by employing the grounded

the。可﹒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at textbook selection considerations can be coded into six categories:

(1)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 (2) the student level and their manner of learning; (3) the

teachers' habits and enough time for delivering the texts; (4) the services offered by the publishers

and related materia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5)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6) satisfying exam

requirements. The first three categories can be considered

core factors

,"

the fourth

categ。可 is

a

related factor

,"

and the last two categories are

structural factors." Among them

,

the structural

factors permeated the daily practices of teaching. Whether using traditional NICT-style textbooks as

criteria for comparing and selecting textbooks or for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vering critical

points in textbooks

,

they reflect the impact of hidden structural factors on the teachers' choice of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n-Iu

M帥,

E-mail: cjmao@ntnu.edu.tw

(25)

卯靜儒 還什麼?如何還 P 為何而選?﹒ 147

textbooks. This situation also indicates the dilemmas that teachers face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how Master Shandao’s ideology develops in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Minds (the utterly sincere mind, the profound mind, and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