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大學學生對大一英文課程規劃的看法: 以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技大學學生對大一英文課程規劃的看法: 以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為例"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目 錄

CONTENTS

析辯近人對章學誠「浙東學術」一說所提之相關論點………黃勇中 1

The Study of Zhang Xue Cheng’s "Zhe Dong Xue Shu" ………Huang, Yong-Zhong

IC 封裝導線架剪斷彎曲成形分析與模具設計………許昭和、林蘇廣 25 Analysis of forming for cutting and bending leadframe of IC package and die design……… ………Chao-Ho Hsu、Su-Guang Lin 多媒體註記系統對台灣大學生英語單字學習之影響………謝怡娟、陳威廷 45 The Effects of Multimedia Annotations on Taiwanese EFL Learners’ Vocabulary Learning………… ………Yi-Chuan Hsieh、Waiting Chen 周原戰爭、祭祀類甲骨研究………彭慧賢 73 The Research of Zhou Yuan Warfare and Sacrificed Ceremonie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 Hui-Hsien Peng

應用改良式基因演算法於供應鏈之模糊多目標決策問題………李郁賢、黃士滔 99 Applying the fuzzy theory and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for multi-objective problem in supply

chain……… Yu-Shian Li、Shih-Tao Huang

跨文化訓練、駐外適應與駐外績效之路徑分析模型之研究-以台商派駐大陸人員為例……… ………程永明 125 A Path Analytical Model of Cross-Cultural Training, 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Expatriate

Performance:A Survey of Taiwanese Expatriates in China………Yung-Ming Cheng

探討在 QFN 製程中含丙烯酸熱塑型膠帶之殘膠現象……… ………劉佳龍、黃千晏、洪秀婷、王易軒、劉耿廷、曾清桂、歐陽文忠 157 The Investigation of Residual Glue Phenomena of Thermoplastic Tapes of QFN Package in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cessing………Jia-Long Liu、Chen-Yan Huang、 Xiu-Ting Hong、Yi-Xuan Wang、Kent-Ting Liu、Ching-Guey Tseng、Wen-Chung Ou-Yang

以 P7 及約略集合分析企劃 3C 連鎖量販店新型服務………李靜芳、鄭琇文、陳耀茂 175 Planning New-type 3C Hypermarket Services by P7 and Rough Set Analysis……… ………Ching-Fang Lee、Shiou-Wen Jeng、Yow-Mow Chen

(2)

科技大學學生對大一英文課程規劃的看法:以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為例……… ………王佩玲、羅雅芬、許春滿、徐儷娜 197 Curriculum Design for Freshman English—An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reshmen’s

Perceptions………Pei-Ling Wang, Ya-Fen Lo, Chuen-Maan Sheu, Lina Hsu

關係傾向、轉換成本和產品類別對顧客保留意願的影響………李曉青、周凱傑 223 The Effect of Relation Proneness, Switching cost and Product Category on Customer Retentions

………Hsiao-Ching Lee、Kai-Jie Zhou

市電併聯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動態分析………廖立智、陳盟仁、吳有基 243 Transient Behavior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L.-C. Liao、 M.-J. Chen、Y.-C. Wu

風力與太陽能複合發電系統之製作………郭文豐、李順晴 253 Fabrication of Wind Turbine and Solar Hybri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 Wen-Feng Kuo、Shun-Ching Lee

Novel Sufficient LMI Conditions for Static Output 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Proper Linear Systems ………李慶祥 Ching-Hsiang Lee 263 濺鍍操作條件對摻鋁氧化鋅透明導電膜特性之影響………王昇裕、蔡政賢 281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Sputter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2O3-doped ZnO

(3)

科技大學學生對大一英文課程規劃的看法:

以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為例

王佩玲* 羅雅芬** 許春滿*** 徐儷娜****

*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

摘要

自國立政治大學陳超明教授提出「科大及技職校院英語文教育白皮書」之 後,全國技職院校更積極訂定適合各校學生的英文提升方案。本研究嘗試 由學生角度探討科技大學大一英文課程內容修訂的方向。研究樣本為來自 一國立科技大學四個學院、十二系的374 位大一學生,問卷結果顯示:第 一,在課程內容方面,八成以上學生認為大一英文課程應依序著重閱讀能 力訓練、聽力訓練、語言應用能力訓練、字彙訓練、一般生活會話能力訓 練、寫作能力訓練;多數學生認為課程應聽、說、讀、寫四種技巧並重之 綜合訓練,僅有三成學生認為課程應僅著重聽、說訓練或僅著重讀、寫訓 練;另外,九成學生希望學校在大一英文之外增設與學生主修相關的專業 英語課程。 第二,在教材方面,大多數學生同意教師應該選擇不同主題文 章、情境對話、搭配不同媒體如DVD;另外,在教學活動方面,學生希望 教師多提供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多用思考性的活動、多用口語發表活動、 多玩遊戲等。第三,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依序如下:看電影、參與活動來 加強學習印象、由老師/同學糾正其英語錯誤、老師帶領全班討論、老師講 解、多做文法練習、閱讀小說;令人驚訝的是,近一半的學生不喜歡以分 組討論活動的方式學英文。根據研究結果,作者提供數點建議作為修訂技 職校院大一英文課程的參考。 關鍵詞::大一英文、課程內容、教材、教學活動

(4)

一、 研究背景

自國立政治大學陳超明教授在「全國 技職校院英語文教育政策論壇」呼籲各科 技大學應訂定適合各校的英語教育政策 白皮書之後,如何提升技職院校學生的英 文能力又引起教育界廣泛的討論,並成為 各技職院校爭取教育部經費的重點計劃。 誠如陳超明教授所言,台灣大多數的 科技大學和技術學院學生英文程度低落 的 確 已 是 無 庸 置 疑 。 根 據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 (2009)發布的統計數 字,台灣隸屬高教司的一般大學學生多益 (TOEIC)測驗平均分數尚有 577 分,而隸 屬技職司的科大學生的平均分數則僅有 429 分,遠低於高中生 580 分及國中生 521 分的平均分數 (ETS, 2009)。另外,教育部 也曾於 2003 年委託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 驗中心,對 85 所科技大學隨機取樣大一 及大二學生 9,527 人進行英語能力檢測 (該測驗相當於全民英檢初級程度),結 果除外語系、動力機械系、餐旅系外,其 他各系通過的學生皆未超過 20% (LTTC, 2002)。 作 者 任 教 的 學 校 雖 為 國 立 科 技 大 學,且近年教學品質屢獲教育部肯定,然 而每年招收的學生素質似乎每況愈下,英 文老師普遍感嘆學生不僅英文程度低,上 課時學習態度不佳,下課後自習更是明顯 不足(Wang, Sheu, & Hsu, 2009),為了了解 學生的英文程度,本校教務處曾對全校大 一學生進行相當於全民英檢初級程度的 英文能力統一測驗,結果在參加 1,826 人 中, 僅有 87 人(5.4%)通過聽力測驗, 44 人(2.4%)通過閱讀測驗,二項皆通 過更只有 23 人(1.3%),其中 12 人尚為 應外系的學生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2004)。國立科技大學學生通過率已是如此 令人憂心,對於其他入學考試排名較後的 學校學生而言,通過全民英檢初級想必更 加困難。 事實上,在提升學生英文能力及學習 動機方面,作者任教的學校已做了許多努 力,例如,自2003 年實施英文畢業門檻, 並於 2005 年實施大一英文能力分班,規 定新生須於新生訓練時接受全校英文能 力測驗,並按成績分級上課,配套措施計 有實施夜間英文補救教學,架設英語學習 網,實施英文老師駐點諮商輔導服務等。 為此政策,應用外語系老師成立大一及大 二英文工作小組,討論教科書、教學大 綱、期中、期末考命題等。此外,為了了 解本校師生對上述政策的看法,作者陸續 合作做了四個相關研究 (Hsu & Wang, 2006; Sheu, Hsu, & Wang, 2007; Sheu & Wang, 2007; Sheu & Wang, 2006)。

這些連續性的研究顯示三個重要發 現:首先,多數學生同意實施畢業門檻, 但是僅英語程度較佳的學生有較強的學 習動機,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英語花費的 時間極為不足,例如:六成以上的學生每 週閱讀英文書籍的時間少於一小時,每週 花在聽英文廣播或CD 時間少於一小時的 學生更是高達八成;其次,雖然老師與學 生普遍認為分級上課有助英語學習,但多 數老師不認為分級上課後學生的動機、興 趣與信心有增強;再者,多數師生不贊成 所有級別採用相同教科書與期中考及期 末考統一測驗。 在參考師生的看法之後,本校自2006 年取消統一教科書與測驗的規定,教師可 以自由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教材,因此, 國內知名外文代理書商紛紛蒞校舉行英 文教科書發表會。令人驚訝的是,多數新 書內容皆是以整合聽、說、讀、寫四種技 能為教學目標,這與過去本校將大一英文

(5)

1. 國 內 外 探 討 全 語 言 教 學 之 研 究 (studies on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課程定位為培養「閱讀能力」,以及大二

英文課程定位為培養「聽力與口說能力」 的理念相去甚遠,尤其對已習慣個別技巧 教學方法的老師而言,接受西方國家提倡 的 「 全 語 言 教 學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思維和教學法更是一大挑戰。 在 2010 年八月,本校成立「語文中 心」,專責全校共同語文課程規劃及能力 指標的訂定,目前正在草擬本校共同科英 文課程大綱與評量草案,例如,自九十九 學年度起鼓勵英文老師使用以職場英文 或通過專業證照為導向的教學策略,大一 及大二皆進行聽說讀寫整合活動教學,以 便達成學生能實際使用英語與他人溝通 的教育目標。這些規劃的確符合技職司當 前的英語文教育政策白皮書精神,然而, 作者認為任何教學革新及學習內容的規 劃前提,一定要注意學習者的需求,方能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我們以本校學 生為研究對象,嘗試了解以下研究問題: (一)、科大學生對大一英語課程內容的 看法為何?課程是否應該整合聽説讀寫 四技並重?還是著重個別聽說或讀寫訓 練就好?(二)、科大學生對英文老師教 材 編 選 方 式 和 教 學 活 動 的 期 待 為 何 ? (三)、科大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為何? 以及 (四)不同學院、性別及程度的學 生看法是否不同? 回顧中西方相關文獻,發現進行整合 式教學法的研究多在小學、國中教育階段 (e.g. Cheng, 1998; Kim, 2003; Rosberg, 1995 ; Tu, 2004),研究對象為一般大學生 者並不多(Amir & Moosavi, 2007;Lin, 2007; Ei-Koumy, 2006; Lin, 2002; Chiang, 1996),研究台灣技職院校大學生者僅有銘 傳大學一件(Eyerman, 2005),因此,本研 究將可補充現有文獻的不足。下列文獻回 顧部分,分四部份說明,分別是:

2. 國 內 外 探 討 個 別 技 巧 教 學 之 研 究 (studies on the skill-based approach)

3. 國內外探討全語言教學與個別技巧教 學之比較研究 4. 國內科技大學共同英文課程實施概況

二、文獻回顧

(一)、國內外探討全語言教學之研究 全語言教學哲學觀自 1980 年代以後 開始被普遍使用,許多英語系國家例如紐 西蘭、英國、加拿大、澳洲皆大力推動此 理念,甚至認為全語言是國家的教育政策 (Lee, 2006)。簡單歸納,其理念如下: (1) 人類學習語言是由整體開始,再逐漸進入 局部,而且整體大於局部的總合,唯有在 完整的話語裡,才有可能學得完整,所 以,老師應提供學生完整真實的聽、說、 讀、寫情境,學生才能學會其中比較片段 的語言成份,例如拼音、單字、片語等; (2) 語言學習是一個社會的,更是個人的 創造歷程,學生必須學會暸解別人的意思 以及表達自己的意思;(3) 所有學習都涉 及冒險,學校必須鼓勵學生有冒險的精 神;(4) 學生犯錯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 常現象;(5) 學習須是以學生為中心,並 且重學習過程甚於學習結果;(6) 語言學 習 要 求 學 生 將 新 知 識 與 舊 知 識 作 連 結 (Doake, 1994; Dudley-Marling, 1995; Freeman & Freeman, 1994; Newman & Church, 1990) 。 許多老師以為把語言拆成許多小片 段,較能幫助學生快速學習,然而「全語 言之父」Goodman (1986)則認為零碎的片 斷會喪失了語言使用的功能。它主張學校 內和學校外的語言發展歷程應該是相同

(6)

的,也就是說,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是平 行的語言系統,聽、說、讀、寫的語言技 巧發展不該有先後的次序問題,老師應該 設法讓校內的語言經驗和真實世界一樣 多樣性及有趣性,如此學生的語言能力方 能持續擴展。 基於全語言學習理論,當語言是完整 的、真實的、與生活經驗相關的且有實用 功能時,最容易學習,因此全語言教學主 張以工作為導向 (task-based teaching),教 學活動設計重點要求學生透過與其他同 學互動及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務,例如:方 案教學 (project approach)的小組報告,要 求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所要傳達的意義層 面,而不只在語言本身。 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支持此種教學法 者有很多,而且涵蓋小學生、中學生、大 學生等研究對象。 例如,Rosberg (1995) 的研究將語言教學裡加入文學元素,要求 小學生閱讀後寫日記記錄下其想法及問 題,以及比較自己/組員寫作方式與作者的 寫作方式有何不同,然後小組以短劇演出 或報告的方式呈現他們的心得,這個做法 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後設認知能力及創造 力、增加其單字量、了解寫作過程、幫助 其溝通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從參與同伴 的活動中,使小孩的身體、智力、社交、 感情方面皆有所成長。 國內全語教學的研究,多集中在國中 小學階段,大學生的研究則集中在一般大 學。陳秋蘭(2000)的研究調查 45 位國中一 年級學生對整合式教學的看法,實驗教學 的過程為老師念課文,學生聽,老師問課 文相關問題,學生回想自己生活經驗然後 回答,請擅長畫畫的同學上台畫下同學的 回答,若同學回答的語意不清以至畫圖的 同學畫不出來,則請同學再次以英文解釋 說明,然後老師用英文描述黑板上的圖 畫,同學聽完老師的描述後,各自再添加 自己的想法,然後寫下描述這個情景的短 文。老師看完學生的作品後,挑出幾篇較 有趣及創意的作品,於次週讓學生閱讀, 另外並請這些傑作的作者站起來朗讀自 己的作品,全班聆聽後票選他們最喜愛的 一篇作品,討論喜歡的原因,並全班一起 朗讀這篇最受喜愛的短文。 對這樣整合 式的教學,三分之一同學(11 人)持正面 看法,三分之一同學(10 人)持反面看法, 另外三分之一同學(9 人)持正反面看法。 喜歡此教學法的學生認為英語變有趣、單 字學習變容易、英文能力及寫作能力提升 了、而且老師有耐心又親切。不喜歡此教 學法的學生認為自己程度不好,所以聽不 懂老師在說什麼;另外,同學唸英文太小 聲,所以也不知同學在唸什麼;加上學生 也不習慣老師沒有教單字文法及解說句 子等。這個研究僅實施三個月且每週只有 50 分鐘教學,誠如作者所說,也許學生尚 未能感受此種教學法帶給他們的成效,因 此延長教學的進行時間是未來研究該考 慮的。 綜觀國內大學實施大一英文四技整 合教學者多為一般大學,例如靜宜大學 (Chiang, 2005)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Chu, 2005)、成功大學(Lai, 2005)、東海大學(Lin, 2007; Sim, 2005) 、 銘 傳 大 學 (Eyerman, 2005)等。科技大學實施大一英文四技整合 教學者的文獻並不多見。而且有些國內研 究結果與國外研究分歧,例如,林曉彤 (Lin,2007)對 2707 位東海大學大一學生的 研究顯示,經過一學年四技整合教學後, 學生在文法、閱讀和聽力測驗均有不錯的 成績,尤其是聽力測驗成績進步最多,但 初級學生分數提昇很多,至於高級班的學 生進步則有限,此結果與埃及大學的研究 矛盾,在EI-Koumy (2006) 對 96 位埃及大

(7)

學生的 15 週全語教學結果顯示,僅有高 級班的學生聽力測驗成績進步,因此作者 建議老師仍應教導基礎技巧。 雖然全語教學成效受到廣大學者的肯 定,但也有一些國內外學者不認同此種教 學法,他們的理由如下:(1)只重語言的意 義 功 能 , 忽 略 其 語 言 使 用 的 正 確 性 (Eldredge, 1991; Goldenberg, 1991);(2)高 估 學 生 的 能 力 (Freeman & Freeman, 1992);(3)費時(賴盈君, 2000); (4)老師專 業素養的不足、工作量增多,以及教學資 源 的 缺 乏 以 致 不 易 實 施 等 (Danehower, 1993; Sanacore, 1995)。 (二)、國內外探討個別技巧教學之研究 個別技巧教學哲學觀源自行為心理 學及結構語言學,簡單歸納,其理念如 下:(1) 整體等於各局部的總合;(2)書面 語言和口頭語言是不同的語言系統; (3) 口語能力發展在讀、寫能力之前;(4) 語 言 是 藉 著 反 覆 的 刺 激 - 反 應 的 習 慣 養 成,所以在老師清楚解釋課文後,課堂活 動要給學生不斷練習題目,例如是非題、 選擇題; (5) 避免學生犯錯,而且錯誤要 立刻糾正 (EI-Koumy, 2000)。 支持此種教學法的國外學者認為單 獨教聽、說、讀、寫技巧較容易實施,學 生也較不會混淆,而且研究結果證實教學 成效很好(Biederstadt, 1995; Field, 1997), 國內學者探討聽、說、讀、寫個別技巧教 學成效的研究頗豐 (Lan, 2005; Luo, 2005, Shyu, 2005; Wu, 2003)。然而,此種教學法 受到國外學者諸多批評,理由如下:(1) 呆 板的練習語法不像真實生活中的語言使 用(Norris & Hoffman, 1993;Reutzel & Hollingsworth, 1988);(2) 人類頭腦無法長 期 記 憶 片 段 零 碎 的 分 割 語 言(Anderson, 1984); (3) 若有限的上課時間都花在機

械式的練習,則學生實際使用標的語言的 時 間 便 減 少(Eldredge, 1995; Reutzel & Cooter, 1992)。 (三)、 國內外探討全語言教學與個別技 巧教學之比較研究 目前不論是國內或國外比較這二種 教 學 法 的 研 究 均 不 多 見 , 在 EI-Koumy(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全語言 教學組的學生英文寫作量(quantity)雖然 比傳統英文寫作教學的學生多,但全語言 教 學 組 的 學 生 英 文 寫 作 質(quality) 卻 較 差。作者推論雖然全語言教學組透過小組 討論、共同閱讀寫作等技巧能有效提升寫 作的量,但是此教學法沒有教寫作技巧、 文法、句子結構等,所以學生的英文語法 並不正確,依作者之見,最好是兩種教學 法兼具,才會顧及內容(content)流利而 且形式(form)正確。 全 語 言 或 個 別 技 巧 到 底 何 者 較 有 效,尚無定論,有學者試圖從學生觀點及 需求來探討,黃素月(1998) 以問卷調查 1086 名大一學生的課程需求,發現大部份 大一學生希望注重聽與說,(386 位畢業生 大 部 分 則 認 為 應 該 注 重 閱 讀)。楊式美 (1994)研究台中師院學生的課程需求, 也有相同的結果,至於學生對於課程目標 應該偏重聽說能力或四技並重,卻沒有一 致性。較近期的研究為蔡宗宏和徐定華 (2009) 分析 191 名遠東科技大學學生的 英語學習需求,發現學生希望課堂中的英 語學習能注重聽讀說寫四項技能的實際 應用。 (四)、 國內科技大學共同英文課程實施概 況 國內目前共有44 所科技大學(包括 99 年8 月 1 日改制之三所), 各校皆有四技

(8)

參考書目

洪蘭 (2010)。《理直氣平-勇於改變才會 進步》 (頁 270)。台北:遠流。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2004)。〈九十二 學年第二學期英語統一測驗成績報 告〉。高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務 處。 陳超明 (2010)。英語文教育白皮書-語用 與目標導向的思維。《English Career》, 32,10-16。 陳超明 (2008)。大學英文課程困境與專業 英文:政策與執行的幾點看法。 《English Career》,28,12-16。 陳秋蘭 (2000)。國中生對整合式英語教學 活動的看法。 《英語教學》,24(3), 69-76。 黃素月 (1998)。台灣的大學「大一英文」 的課程:期望與實際間的差距。《東 海學報》,39 (1), 129-154。 楊式美 (1994)。台中師院大一學生對英文 課程需求與期望之探討。《台中師院 學報》,8,329-367。 蔡宗宏,徐定華 (2009)。技 職 體 系 大 學 生 一 般 英 文 課 程 學 習 需 求 探 究。《遠東學報》,26 (3),493-501。. 賴盈君 (2000)。國小二年級國語科實施全 向教學之個案研究。《 語取 國民 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嘉義 。 英文部分:

Anderson, G.. S. (1984). A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to reading.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Amir, S., & Moosavi, N. (2007). An

integrated holistic method for teaching

introductory German t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31,

797-812.

Biederstadt, C. (1995). Intonation patterns in questions. In D. Nunan & L. Miller (Eds.), New ways in teaching listening (pp.120-122). Alexandria, VA: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Cheng, Y. Y. (1998). Adapted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in an English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Kaohsiung, Taiwan: NKNU. Chiang, H. L. (1996).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with feature films: A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Taipei, Taiwan: NTNU.

Chiang, Y. H.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4-5.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Chu. H. S.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16-17.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Danehower, V. (1993). Implementing whole

(9)

language: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 process. Schools in the Middle, 2(4), 45-46.

Field, J. (1997).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C. Zaher (Ed.), Proceeding of the 3rd EFL skills

conference: New directions in listening

(pp. 23-35).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CACE.

Doake, D. (1994). The myths and realities of whole language: An educational movement at risk. In A. D. Flurkey & R. J. Meyer (Eds.), Under the whole

language umbrella: Many cultures, many voices (pp. 125-157). Urbana,

Illinoi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Dudley-Marling, C. (1995).Whole language: It's a matter of principles.

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

Overcom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11(1), 109-117.

Freeman, D., & Freeman, Y. (1994). Whole language principles for bilingual learners. In A. D. Flurkey & R. J. Meyer (Eds.). Under the whole

language umbrella: Many cultures, many voices (pp. 240-263). Urbana,

Illinoi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Freeman, D., & Freeman, Y. (1992). Whole

languag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Eldredge, J. L. (1995). Teaching decoding in

holistic classroom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Merrill/MacMillan. Goodman, K. S. (1986).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Eldredge, J. (1991). An experiment with a

modifi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in first grade classrooms.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0, 21-38.

Goldenberg, C. (1991). Learning to read in New Zealand: The balance of skills and meaning. Language Arts, 68, 555-562.

EI-Koumy, A. (2006). Effect of the holistic

approach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AP students’ writing. ERIC

Document, ED 389684.

Hsu, L. N., & Wang P. L. (2006). A study on English graduation threshold and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Journal

of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35, 51-68.

ETS (2009). Taiwan TOEIC Score Statistics

Report. Retrieved Aug. 13, 2010 from

http://www.toeic.com.tw/pdf/2009-1-1

2_TOEIC.pdf. Kim, Y. (2003). The functions of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yerman, L.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Ming-chuan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6-7.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oral language for young (K-2) ES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Lai, Y. S.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he

(10)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20-21.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Lan, Y. S.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8-9.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Lin, H. T. (2007).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unghai method to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English Major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Lin, N. T. (2002).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integrated instruc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n college-level EFL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S.A. LTTC. (2002). A Report on the Score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in 2002. P.15

(Taipei, LTTC)

Luo, B. (2005). Achievement grouping and students’ progress in freshmen English classes at Feng Chia University. Feng

Chia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1, 253-279.

Newman, J., & Church, S. (1990). Commentary: Myths of whole

language. The Reading Teacher, 44(1), 20-26.

Norris, J., & Hoffman, P. (1993). Whole

language intervention for school-age children. San Diego, California: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Reutzel, D., & Cooter, R. Jr. (1992).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From basal to books. New York:

Merrill/MacMillan.

Reutzel, D., & Hollingsworth, P. (1988). Whole language and the practitioner.

Academic Therapy, 23(4), 405-416.

Rosberg, M. (1995).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ERIC Document, ED

389684.

Sams, L. (2003). How to teach grammar, analytic thinking, and writing: A method that works. English Journal,

92(3), 57-65.

Sanacore, J. (1995). What to look for in

whole language content area classrooms. ERIC Document, ED

381761.

Sheu, C. M., Hsu, L. N., & Wang, P. L. (2007). The effects of an English remedial course in a technical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f KUAS.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 25-38.

Sheu, C. M., &Wang, P. L. (2007).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of ability grouping in Practical English class. Journal of Shu-Te University, 9 (1), 41-61.

Sheu, C. M., & Wang, P. L. (2006). Student perceptions toward between-class ability grouping in Freshman Practical English class—A case study of KUAS.

Journal of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 111-140.

(11)

Shyu, S. I.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27-28.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Sim, J. (2005). Freshman English at Tunghai

University. The symposium on

freshman English for non-majors program in Taiwan, 12-15. Retrieved

Aug. 14, 2009, from

http://www2.thu.edu.tw/~ooiep/news_ files/moEdu/attach_files/attach11.doc Tu, Y. F. (200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in

instruction English poems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Wang, P. L. (2009).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literature

instruction in Freshman English teach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6 (9), 1-11.

Wang, P. L., Sheu, C. M., & Hsu, L. N. (2009). Effect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grouping in freshman and sophomore English instruction: An

analysis of teacher perceptions.

Journal of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38, 183-207.

Wu, M. L. (2003). Using graded readers for extensive reading. Journal of Mackay

(12)

附件

大一英文課程問卷

親愛的同學: 為了了解您對大一英文課程內容以及英文老師教學的看法,以作為學校及老師改進 教學之用途,請您耐心填寫此問卷,您的答案與英文成績沒有關係,請放心填寫,謝謝 您的幫忙! 英文老師 敬上 ☺ 非 大 不 完 常 致 太 全 不 同 同 同 同 意 意 意 意 第一部分 A. 課程內容方面 1.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文法及語言結構的教學 4 3 2 1 2. 大一英文大課程應著重聽力訓練 4 3 2 1 3.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閱讀能力訓練 4 3 2 1 4.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寫作能力訓練 4 3 2 1 5.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一般生活會話能力訓練 4 3 2 1 6.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語言應用能力訓練 4 3 2 1 7.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文學素養訓練 4 3 2 1 8.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字彙訓練 4 3 2 1 9. 大一英文課程應著重與學生主修相關的專業英 語能力訓練 4 3 2 1 10.大一英文課程應聽說讀寫四技綜合訓練並重 4 3 2 1 11.大一英文應著重聽說訓練就好 4 3 2 1 12.大一英文應著重讀寫訓練就好 4 3 2 1 13.大一英文課程題材應著重科技類 4 3 2 1 14.大一英文課程題材應著重文學類 4 3 2 1 15.大一英文課程題材應包含多種主題 4 3 2 1 16.大學在大一英文外應開設與學生主修相關的 專業英語課程 4 3 2 1

(13)

B. 教學方面 1. 英語教師應該多講解文法來幫助學生學習 4 3 2 1 2. 英語教師應該多用學生口語發表活動 4 3 2 1 3. 英語教師應該多用學生表演活動(如短劇) 4 3 2 1 4. 英語教師應該多用思考性的活動 4 3 2 1 5. 英語教師應該多用小組討論方式 4 3 2 1 6. 英語教師應該多玩遊戲 4 3 2 1 7. 英語教師應該選擇不同主題文章做為教材 4 3 2 1 8. 英語教師應該選擇對話做為教材 4 3 2 1 9. 英語教師應該使用不同媒體(如 DVD)的教材 4 3 2 1 10.英語教師應該多提供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 4 3 2 1 C. 學習方法 1. 我喜歡老師講解式的上課方式 4 3 2 1 2. 我喜歡老師帶領全班討論方式學習英語 4 3 2 1 3. 我喜歡課堂上有分組討論的活動 4 3 2 1 4. 我喜歡獨自完成英語作業 4 3 2 1 5. 我喜歡和同學合作完成指定作業 4 3 2 1 6. 我喜歡經由參與活動的方式來加強學習印象 4 3 2 1 7. 我喜歡老師/同學糾正我英語錯誤 4 3 2 1 8. 我喜歡藉多做文法練習來加深學習印象 4 3 2 1 9. 我喜歡用閱讀小說來學英文 4 3 2 1 10. 我喜歡上網以交網友的方式學英文 4 3 2 1 11. 我喜歡在網路上瀏覽閱讀英文資料 4 3 2 1 12. 我喜歡利用看電影方式學英語 4 3 2 1 第二部份:您的基本資料 1. 學院:□工學院 □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電資學院 2. 系別:□機械系 □土木系 □化材系 □工管系 □企管系 □財稅系 □會計系 □ 國企系 □人資系 □文化系 □電機系 □資工系 3. 性別:□男 □女 4. 分級:□初級 □中級 □高級

(14)

Curriculum Design for Freshman English—An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reshmen’s Perceptions

Pei-Ling Wang, Ya-Fen Lo, Chuen-Maan Sheu, Lina Hsu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bstract

Since Professor Chao-Ming Chen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roposed “White Papers on English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aiwan” in 2009, the administrations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devoted more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programs on elevating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Hence, this study tried to explor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reshmen’s perceptions of Freshman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 subjects were 374 freshmen from 12 departments of 4 colleges at a 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n southern Taiwan. Concerning the course content, over 80 % of the subjects expressed a preference for contents focusing on reading (96.8%), listening (96.5%),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80.7%), vocabulary-building (91.4%), daily conversation (90.4%), and writing (80.7%). Eighty-nine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responded that Freshman English course should include four-skill training, while comparatively fewer subjects preferred either onl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raining (33.2%) or only read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34.2%). Besides, 91.4% of the subjects expressed a need of having ESP courses related to their majors apart from the Freshman English course. Pertaining to teaching/learning materials, most of the subjects responded that teachers could choose materials of a wider variety of topics and more situational dialogues with media such as DVD. For teaching/learning activities, they expressed a preference for more practice, more thought-provoking and more oral presentation tasks, as well as a preference for more games.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learning methods, students showed a preference for watching movies, strengthening their learning by participating in tasks, receiving corrections from teachers/peers, listening to teachers’ lecturing, doing more grammar practice, and reading novels. A surprising finding was that about 50 % of the subjects disliked learning English by group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e researchers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reshman English course.

Keywords: Freshman English,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大學時代則就讀國立大學法律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 與資訊科技科、常識科、視藝科進行跨 科合作,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