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 研究生:張嘉惠 撰 指導教授:蔡振念. 中華民國 九十三 年 六 月. 1.

(2)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版本 92.2.17)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本人在_. 國 立 中 山___大學(學院)_中國文學 _系所. _ (空白)_ 組__92__學年度第_2_學期取得_碩_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名稱:_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______________ ;同意. □不同意. (政府機關重製上網). 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論文全文資料,授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 資料中心、國家圖書館及本人畢業學校圖書館,得不限地域、時間與次數以 微縮、光碟或數位化等各種方式重製後散布發行或上載網路。 本論文為本人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未申請者本條款請不予理會)的 附件之一,申請文號為:______,註明文號者請將全文資料延後半年 再公開。 -------------------------------------------------------------------------;同意 □不同意 (圖書館影印) 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論文全文資料,授予教育部指定送繳之圖書館及本人 畢業學校圖書館,為學術研究之目的以各種方法重製,或為上述目的再授權 他人以各種方法重製,不限地域與時間,惟每人以一份為限。 上述授權內容均無須訂立讓與及授權契約書。依本授權之發行權為非專屬性發行權 利。依本授權所為之收錄、重製、發行及學術研發利用均為無償。上述同意與不同意之 欄位若未鉤選,本人同意視同授權。 指導教授姓名: 研究生簽名:. 學號:. (親筆正楷). (務必填寫). 日期:民國. 年. 月. 日. 1.本授權書 (得自 http://sticnet.stic.gov.tw/sticweb/html/theses/authorize.html 下載 或至 http://www.stic.gov.tw 首頁右下方下載) 請以黑筆撰寫並影印裝訂於書名頁之次頁。 2.授權第一項者,請確認學校是否代收,若無者,請個別再寄論文一本至台北市(106-36)和平東 路二段 106 號 1702 室 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王淑貞。(本授權書諮詢電話:02-27377746) 3.本授權書於民國 85 年 4 月 10 日送請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現為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修正定稿, 89.11.21 部份修正。 4.本案依據教育部國家圖書館 85.4.19 台(85)圖編字第 712 號函辦理。. 2.

(3) 論文摘要 ‧ 論文名稱: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 ‧ 研究生:張嘉惠 ‧ 指導教授:蔡振念教授 ‧ 畢業學校: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學號:9011603 ‧ 學位類別:碩士 ‧ 畢業學年度: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 ‧ 頁數:179 ‧ 關鍵字:林海音、五{年代女性作家、女性小說、女性主義、敘事學、接受美 學. ‧ 提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林海音小說中對於五四精神、文學思想以及五四女作家作品 的接受,以及林海音小說對之後台灣女性小說的影響。以接受美學的觀點出發, 敘事學理論為研究基石,西方接受美學觀點為輔,兼引後殖民理論中對邊緣的討 論來解析林海音小說的接受問題,在深入文本內涵時,則援用女性主義的觀點, 並輔以文學場域等理論討論林海音小說的影響問題。 在第二章「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中,探討她的創作背景在小說中 所呈現的影響。林海音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兒,新文化運動主要的啟 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時代期待;以及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召喚,相 互作用形成了她個人的獨特視野,影響她的創作思維。林海音在種種身份上的特 殊處,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帶有「邊緣性」(marginal),這影響她接收五四思想的 角度。 論文的第三章中探討「林海音小說對五四女作家的接受」 ,由主題、內容的選 擇以及女性意識的覺醒、實現上來論析。承襲五四以來女性小說的主題,林海音 3.

(4) 小說中女性意識的自覺和認同表現在對女性問題、婚姻生活的關注上,從她所揭 露的女性經驗中,我們見到了在性別壓迫中掙扎且無法翻身的傳統女性,還有新 女性在婚姻、愛情中所面對的桎梏與困境等等。在女性意識的覺醒和自我實現上, 則透過婚姻與事業、家庭的兼顧、兩性關係的探討等題材表現,呈現出女性掌握 自我的新形象。 論文的第四章接續第三章,對「林海音小說中的女性觀照」作更全面的討論。 大抵上來說林海音的小說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懷著關切心和責任感,反映自本世 紀初期到五十年代大陸與台灣女性在愛情與婚姻生活演化的歷史軌跡和現實面 貌,揭示了許多相關的人生問題,再現各個階段富有特色的女性形象。小說中互 相扶持的女性關係是其特點,由於對女性角色的偏愛,在她的小說中常呈現女性 揚聲,男性喑啞的情形。在對社會的關照方面,則呈現「家鄉」觀念的轉變與當 時官方主導的文化政策、論述場域,有著相異的語調。她本省籍的身分,使得她 的遷台動機是「歸鄉」 ,因此呈現在創作上,能開展出更有別於戰後外省視角下的 台灣風土題材。 第五章討論文學史上對林海音小說懷鄉情調的誤讀,並重新檢視她小說的特 殊價值,主要是性別意涵與社會意涵兩方面:林海音反映女性意識的小說以女性 的婚姻悲劇為題材,為戰後的台灣文學傳統,建立起具有文本價值的美學意義的 女性書寫;而在社會意涵方面,林海音描繪台灣戰後社會境況的小說,則是戰後 初期少見的社會關懷作品。最後肯定林海音在黨國政策響徹雲霄的年代,以女性 的體會與感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傳統,經過歲月的考驗,在新時代展現如明月 般的溫潤與光華,是五十年代台灣重要的女性作家。. 4.

(5) ‧ Title of Thesis: Research on the May Fourth spirit and its influence in Lin Hai-yin’s novel. ‧ Graduate student: Chang chia-Hui ‧ Advisor: Chai jen-nien ‧ Name of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Degree conferred: Master ‧ Graduate date: 2004.6 ‧ Key word: Lin Hai-yin, May Fourth,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Women’s novel, marginal. ‧ The Thesis Abstract: The thesis is a study of the May Fourth Spirit in Lin Hai-yin’s novel. Her acceptance of the May Fourth literature thoughts and May Fourth women’s novel had affect her writing.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Lin Hai-yin’s novel and theory of this thesis: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narratology and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research Lin Hai-yin’s personal history during the time of May Fourth. The May Fourth Spirit had affect her vision, but because her marginal perspective, which made her novel more objective and uniqu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nfluence of May Fourth women’s novel in Lin’s. On the theme, subject matter, writing strategy, she followed these writer’s strategy, but present more profound thoughts which different from them.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discuss the plot and characters of Lin’s novel. The narrator in Lin’s novel is usually a woman. Through these women’s eyes, we saw a women’s world that has solid sisterhood. We also saw the faces of men in her novel which are weak and escape from making decision are not the same with the traditional men’s character kinds. And there also shows her concern of society through these characters. The last chapter is discussing Lin’s novel’s acceptation and influences in Taiwan. In past criticism, her novel’s theme had been seen like homesick. 5.

(6) But the writing strategy of women during the anti-commu period is selected themes that considered not important, like love, marriage…etc. to show they concerned society by these characters’ fate. In conclusion we affirmed Lin Hai-yin’s novel has great value, and s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ovelists in the 1950’s age.. 6.

(7) 〈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 目錄 1.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3. 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6. 第二章、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兒. 18 21. 一、啟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 23. 二、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召喚. 25. (一) 由民主、科學帶出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的要求. 25. (二) 自由主義影響下的文學思潮. 26. 第二節. 28. 京味兒的文學品味. 一、生活者的文學觀. 31. 二、關懷鄉土與庶民文化. 33. 第三節. 36. 多重邊緣性的視角. 一、從異鄉到家園:邊緣與在地視野的交融. 38. 二、女性之眼與童年之眼的觀察. 42. 7.

(8) (一) 女性之眼. 42. (二) 孩童之眼. 45. 第三章、林海音小說對五四女作家的接受 第一節 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與歷史意義. 49 51. 一、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的正式啟幕. 52. 二、建立女性小說基本路徑. 54. 第二節. 主題的承繼──新舊交替中女性困境的揭露. 56. 一、受身份宰制的舊時代女性. 58. 二、 「新女性」的難題:自由與愛情. 63. 第三節 女性主體的覺醒與實現. 67. 一、女性意識的自覺與認同. 69. 二、自我實現的旅途. 73. 第四章、自主與深化:林海音小說中的女性觀照 第一節. 81 82. 姐妹情誼的女性關係. 一、休戚與共的母女紐帶. 84. 二、亦敵亦友的女性世界. 93 98. 第二節 女性觀照下的男性角色. 99. 一、父兄形象的弱化. 105. 二、無能、依賴的男性情貌 8.

(9) 第三節. 當下即是的家園認同:社會現象的呈現. 109. 一、對家庭、教育問題的思考. 110. 二、反應族群融合與階級問題. 116. 第五章、林海音小說在台灣的接受與影響. 123. 懷鄉情調的誤讀. 124. 第二節 五十年代女性小說的定位. 128. 第三節. 132. 第一節. 被忽視的顛覆性潛質. 第六章、結論. 139. 附錄 1:林海音小說作品整理表. 142. 附錄 2:林海音小說主要人物整理表. 148. 附錄 3:林海音小說情節、主題整理表. 158. 附錄 4:林海音年表. 165. 參考書目. 168. 9.

(10) 第一章 緒論 一個在文化困境中流離的靈魂, 卻以整個生命的光與熱, 修補了每一道創痕的婦人。 席慕蓉〈敬詞──獻給林海音〉1. 林海音(1918-2001),本名林含英,台灣苗栗人,生於日本,長於北平。北平 新聞專科學校畢業,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台灣《國語日報》和《聯 合報》編輯;國立編譯館國語科編審。並成立純文學出版社,擔任發行人,出版 《純文學》季刊。她承繼五四女性小說家的傳統,並集作家、編輯與出版人於一 身。小說作品有《城南舊事》 、 《綠藻與鹹蛋》 、 《曉雲》 、 《燭蕊》 、 《春風麗日》 、 《孟 珠的旅程》、《春風》等,並另有散文、兒童文學、遊記、廣播劇本的創作。在文 學創作上,她是五十年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2;在出版與編輯事業上,她的存在 是台灣文學界的重要指標,以她良好的文學品味、對於文學後進不遺餘力的鼓勵、 栽培,樹立了台灣出版人、編輯人的良好風範。3 林海音特殊的身世背景,使她成為台灣文壇上銜接世代的作家。父親林煥文 (1888-1931)先生是頭份地區優秀的客家子弟,母親林黃愛珍女士(1902-1983)是板 橋閩南姑娘,兩人結識於板橋。由於日據時期台灣人無法隨意做事、唸書,身為 台灣知識份子的林煥文認為殖民地台灣非久留之地,一九一七年帶著已懷孕的林 黃愛珍前往日本大阪定居,從事商業生意。一九一八年農曆三月十八日,林黃愛 珍在大阪回生醫院產下一名女嬰,取名含英,小名英子。一九二三年林煥文又帶 一家人前往北平,自此展開了林海音二十多年的北平生活。她在北平成長:求學、. 1. 2. 3.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 究中心籌備處出版,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編印,2003 年),序前頁。 古繼堂認為林海音的小說為台灣女性小說奠定基石。見古繼堂:《台灣現代小說史》,(台北:文 史哲出版社,1996.10),頁 187-198。 詳見其傳記。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 ,(台北:天下出版社,2000.10)。 10.

(11) 就業、結婚、生子,歷經五四新文化浪潮的洗禮,一九四八年才攜家人返回故鄉 台灣。返台後她一邊找工作一邊開始寫稿生涯,創作漸趨成熟,成為眾所熟知的 作家林海音。 她的文藝事業是在台灣正式展開、紮根的,四十多年間身兼編輯、出版家、 作家。學者彭小妍以「一座文學的橋」來形容她的文學歷程不但銜接世代扮演過 渡的橋樑角色,也見證台灣五十年來的轉型歷程: 在北平的懷舊和台灣經驗之間,在五四的熱情和八、九c年代的扮 酷之間,在五、六c年代反共文學的「主流」與鄉土文學的孕育之間 ,在傳統女性的柔順形象和現代女性的叛逆之間,她在在扮演橋樑的 角色。4 作為一名老練的編輯,她對於優秀文藝作品的敏銳度,使在她主編下的聯合 報副刊從綜合性質轉為文藝性質,5 介紹當代作家作品、報導國際文壇新動態、多 方引進外國文學作品、文藝理論、專人翻譯當代文學名作等等,都是她任內所做 的貢獻。此外最為人稱道的,是她對日據時代後停筆的老作家以及文壇後進的鼓 勵,名作家黃春明便提到林海音對他的提攜,改變了他的人生;而她對《臺灣文 藝》 、吳濁流文學獎、鍾理和紀念館等等事宜的熱心和推動也是有目共睹;對於後 來鄉土文學運動的發展,可以說也有她的影響。 作為出版人,一九六七年創辦《純文學》月刊,一九六八年成立「純文學出 版社」,她在嚴格的官方政策下,透過刊物,努力為台灣讀者引介純文學的觀念, 並有計畫地出版知識性、文學性的好書,具前瞻性的遠見與作為,為台灣今日書 香文壇打下基礎,也為其後的出版人立下典範。 林海音在編輯、出版身分上所扮演的橋樑角色是有目共睹的,在文學創作上, 其實她的創作也具有橋樑角色的特質:在承襲五四進而開展台灣經驗主題的作品 中,她身為台灣人以及女性的身分與視角,讓她的小說蘊含豐富的面貌。其寫作 題材也遍及兩岸,尤其對時代戰亂背景下,遷台前後小人物的情感與經歷多所描 寫,更為時代女性的心路、經歷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在普遍被視為溫婉傳 統的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她在創作中所處理的問題卻包括了許多如婚外情、事 業與家庭衝突等題材,主要角色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也並不是以道德或傳統為 4 5. 彭小妍: 〈一座文學的橋──銜接世代的林海音〉《中國時報》第三十七版,1998.4.11。 一九五四年林海音接掌聯合報副刊主編,作家鍾肇政認為她影響了聯副的走向:「林海音主持下 的《聯副》,似乎少了一些八股味、宣傳味、人情味,而多出來的卻似乎是文學味、藝術味。」 〈早期聯副瑣憶〉, 《風雲三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年),頁 68。 11.

(12) 主要衡量的方式,而有值得識者進一步探討的空間。可以說,在台灣新文學史上, 她的文學成就可以有許多面向的解讀,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討與評價。.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 林海音的小說可以討論的角度很多,然歷來論述者的討論都是站在他們各自 的位置上發問,因此所能討論的問題也就被限制在各自的視野中。在現今有關台 灣文學史的論述中,每提及五十年代便視反共懷鄉為文學主要的時代課題,提到 六十年代則標舉現代主義的影響,一方面對當時所出現的作品未能有更深入細膩 的剖析,另一方面對於五六十年代的文學全貌,是否能以概括性的主題涵蓋之, 未有進一步的反思。事實上,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文學並非空白了一段便能 進入現代小說技巧的進步與成熟期,這期間必然有所相承和開展。五十年代的作 品只因被反共懷鄉主題污名化,其地位和成就是值得研究者重新省視的主題。 在五十年代家國論述的龐大體系下,被冠上反共小說的作品是否內涵真是如 此值得再深究。而五十年代文學史論中,相對於反共文學主流,還有一脈女性文 學的支流,一直以來被文學史論者一筆帶過,多半認為她們只寫所謂身邊文學, 家庭瑣事,躲在自己的小樓中塗塗寫寫,未能深刻解析社會問題,或是對歷史做 出見証、提出控訴。如葉石濤在《台灣文學史綱》中提到: 五{年代是女作家輩出的時代。由於時代空氣險惡,動不動就會捲 入政治風暴裡去,所以社會性觀點稀少,以家庭、男女關係、倫理等 為主題的女作家的作品大行其道。……作者主要的興趣仍然是脫離不 了女人、家庭、情愛的範圍。6 這些女作家主要有:散文作家蘇雪林、謝冰瑩、張秀亞、鍾梅音、徐鍾珮、 琦君以及小說家林海音、郭良蕙等等。有的評論者則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談這時 期女性作家題材被限制的問題,實與女性被社會價值觀所束縛、塑造有關,如呂 正惠便認為較早期的女作家(以散文寫作居多),大都把她們的題材侷限於家庭的範 圍內,可說是「主婦文學」: 我們也許可以批評說,她們的生活比較狹隘,她們的眼光比較有限 。但反過來看,這也正證明了:在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社會,女性的 角色基本上還是被限制在傳統的家庭內。因此,才會先天上就把女作 6. 葉石濤: 〈五{年代的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 年再版),頁 96-97。 12.

(13) 家逼迫到一個角落中,我們倒不好對「主婦文學」加以苛評。7 然而題材的選擇是否就代表眼光的有限?若由作品產量來看,相對於日據時 期,台灣女性作家在五十年代其實是非常活躍的。8 她們多半受過良好的教育,對 白話文的寫作掌握極佳,在戰前台籍作家尚未跨越語言藩籬,戰後新一輩台籍作 家尚未興起時,她們是這時期唯一能與主流反共文藝抗衡的聲音,然而她們的創 作成就卻未被文學史正視。學者范銘如在〈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中 提到,在大量檢視五{年代的歷史和文學資料後,會發現這一代女作家並不若後代 標榜的溫婉嫻雅,她們展現明顯的女性自覺,也不懼憚在論述場域中爭取發聲的 位置和權力,謀奪女性主體的再定位。9 她們的作品固然有呼應當時蔚為主流的「反 共」、「懷鄉」主題,在對於族群、性別的書寫上,卻往往超出官方的限制,所思 考的問題包括了面對當下家園的困境以及思考可能解決的方法。 在這一群女作家當中,林海音的作品多在五{和六{年代完成,她特殊的身分 與經歷,使她的作品也富涵值得探究的潛質。而關於林海音小說的研究,筆者大 致歸納了三個觀察面向:. 一、九十年代前的論述 九十年代前討論林海音的論述,除去介紹她本人及出版、編輯貢獻的文章, 對於林海音作品的論述,多半是以單篇文章對其作品所做的賞析,討論的對象也 以她所描寫的舊時代婚戀題材作品為多。在文學史中的論述,則多冠以懷鄉小說 之名,即使是被視為代表作的《城南舊事》,在八c年代之前,也並未受到太多評 論者的注意。林海音的次女夏祖麗為母親作傳,對這個現象有所描述和解釋: 《城南舊事》出版後一直沒有引起太多注意,雖然有一些鑑賞者。 ………多年來,在台灣有關《城南舊事》的評論只有齊邦媛教授的一 篇,這篇評論當初還是用英文寫成,是她到國外講學用的。10 她認為由於台灣女作家的小說真正受到重視,是在一九八c年代之後,而《城 南舊事》出版早在六c年代,當時短篇小說評論甚少,因此只有零星的知音者,嚴 7. 呂正惠: 〈台灣女性作家與現代女性問題〉《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5.7), 頁 246。 8 如孟瑤、潘人木、童真、蘇雪林、徐鍾珮、郭良蕙等女作家創作量俱豐。見邱貴芬:〈從戰後初 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 《中外文學》,2000.7,頁 320-326。 9 范銘如: 〈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 《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 ,(台北:麥田 出版社,2002),頁 17-22。 10 夏祖麗: 《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10),頁 244。 13.

(14) 肅的文學評論只有齊邦媛教授的論文〈超越悲歡的童年〉。11 另外也或許因為她在出版、編輯上的重要成就,反使小說作品受到這方面的 盛名之累,如呂正惠所言: 一方面她的地位崇高,備受各方尊敬,在八 O 年代台灣各種政治立 場截然對立的時代,這是極其獨特的;另一方面,她在創作上的成就 ,至今還似乎晦暗不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她可能是以其為人行事 做出「貢獻」,而不是以其作品尊定「地位」的作家。12 加上她甘於作文學的幕後推手,樂於提攜後輩,卻對於自己的作品受不受重 視並不在意,因此大眾、評論家反而未能真正注意她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小 說的藝術性。. 二、近年來的論述 在民國九十二年所發表的碩博士論文中,仍有人將林海音置入懷鄉小說一 類,13 但是也已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她小說中女性自覺的部分,如彭小妍、范銘 如、應鳳凰等人的論文。並將她置於承先啟後的位置,指出她的作品直承五四傳 統的部分,更注意到她在文學史書寫中的「誤讀」(misreading)或闕如現象,試圖 探索其原因為何。14 二cc一年林海音逝世一週年時,由文建會及台南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 中央大學合辦了一場「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作品國際學術研討 會」,會中論文主題集中於五、六c年代的女作家研究多。且以林海音為研究對象 的論文共有十多篇,討論的角度有女性主義如:陳碧月的〈林海音小說的女性自 覺書寫〉15;或敘事學角度:江寶釵的〈童女的旅途──林海音小說中的作者與敘 述研究〉16;文學社會學、場域理論角度如:應鳳凰〈林海音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壇 11. 12. 13 14. 15. 16. 齊文完成於七十二年,原為齊教授赴美講學的英文稿,後收錄於《城南舊事》重排版中作為序 言。 呂正惠: 〈五c年代的林海音〉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 大學中文系,2003.11 月),頁 314。 莊文福: 《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 參見彭小妍: 〈巧婦童心─承先啟後的林海音〉 ,收錄於楊澤編: 《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 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文化,1994.11),p.19-p.66;應鳳凰: 〈林海音的女性小 說與台灣文學史〉 ,收錄於《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學生書局,1999), 頁 240-269。 李瑞騰編:《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2003.5),頁 31-51。 李瑞騰編:《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14.

(15) ─從主編的信探勘文學生產與運作〉17;或討論林海音及同輩女作家如何「傳承」 五四文學的精神如:朱嘉雯〈推開一座牢固的城門——林海音及同時代女作家的 五四傳承〉18 等等,呈現出她作品內涵的多元、豐富。整場會議對五、六c年代 女性文學研究及林海音作品的研究有重要的建構作用。 在碩博士論文方面,最早以林海音小說為研究對象的碩士論文有:一九九三 年政治大學中文所陳姿夙的《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 ,以及一九九九年東吳大學中 文所汪淑珍的《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 。前者對林海音的生平經歷、寫作生涯、 作品類型、出版事業等等作了初步的論述,並輔以研究者對林海音的訪談資料, 今日視之頗顯珍貴,有奠基之功,是林海音研究的基礎資料。而後者以敘事學為 研究方法,對林海音小說的敘事技巧能有系統的理論支持,進而在藝術形式與內 涵的辯證關係中,對林海音的小說作品做細膩的文本分析。 此外二{{二年中央大學中文所朱嘉雯的碩士論文:《亂離中的自由──五四 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以及二{{三年文化大學中文所莊文福的博士論 文: 《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中,都討論到林海音的作品,但止於綜論,非 深入討論。最近兩年林海音研究則有逐漸加溫的趨勢,二{{三年有銘傳大學應用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生趙惠芬的《林海音小說中的美學研究》 ,採用朱光潛 創作美學為研究方法,對林海音小說進行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 修碩士學位班王明月的碩士論文《林海音小說研究》,則針對林海音其人與小說, 由作家生平研究、小說主題、人物、藝術技巧幾方面泛論;另外臺北市立師範學 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黃怡文針對林海音的散文進行研究,完成碩士論文: 《林海 音及其散文研究》。 除了針對作品的分析,林海音研究也逐漸能和文學史的研究產生結合,如二 {{三年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唐玉純,便在其碩士論文《反共時期的女性書 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中,討論林海音等五十年代女性作 家的書寫策略與歷史定位。可以說,林海音研究的面向在深化和連結上逐漸成形, 進而在藝術形式和內涵的辨證關係中,體現林海音小說的藝術性與時代意義。. 17. 18. 2003.5),頁 3-27。 李瑞騰編:《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2003.5),頁 337-351。 李瑞騰編:《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2003.5),頁 209-238。 15.

(16) 三、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異同 由於海峽兩岸特殊的政治情勢,無所為而為、無目的、無功利的純文學作品, 一旦被放到文學史書寫中,不可避免的會因書寫立場而有選擇的目的性。在台灣, 對於林海音小說的研究,一方面因為她在台灣文壇教母般的地位至高,蓋過了小 說創作的光芒;一方面則是台灣文壇對於五六十年代小說的解讀,太過輕忽地將 她列入反共、懷鄉的大論述中,又極注意現代主義在台灣文學發展中的影響,抬 高現代主義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林海音在小說技巧上所具備的寫實特質,顯得 較為樸素無華。但無論是《城南舊事》或是其他有關台灣的小說,林都擅長說精 采的故事,故事本身的豐富性是很飽滿的,在藝術成就方面必須用更細膩的方式 來解讀,才能加以評價。 相對於台灣本地,海峽對岸對林海音的推崇和研究,是極熱絡的。梁峻權在 〈試論中國大陸林海音小說研究〉19 中對此問題做了詳細的討論:由於林海音的 小說有一部分以她的第二故鄉北平為題材,又不諱言自己的大中國意識,因此大 陸對林海音小說的研究可說是在政治考量下發展起來的,運作之中可見統戰意識 的痕跡。尤其是對於她作品中關懷的庶民階層,更是冠以社會、階級觀點討論之。 但從五四文學的軌跡看來,大陸上老一輩作家逐漸凋零,林海音帶有京味氣息的 作品受到關注,也是有其因可循的。.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當前對林海音作品的研究,有深化與加溫的趨勢,無論是 短篇論文或是學位論文,有些研究者已逐漸能不被她編輯、出版的貢獻所制約, 專注在她小說的藝術成就上來討論。筆者自青少年時期即閱讀林海音的名作如《城 南舊事》等書,深感她作為小說家說故事的精采功力,惜一直以來與她相關的討 論及所受的重視程度似乎和其成就並不相符,仍有討論的空間,再加上自身對戰 後文學史以及女性書寫的興趣,藉由林海音小說的研究為起點,以期能逐步建構 個人對此時期文學研究架構的視野。而在目前林海音研究的基礎上,筆者欲進行 林海音小說的統整與研究,除了精讀(close reading)其作品,還要從小說史的整體 性來考量,始能將其作品的價值真實的呈現。 若從現代小說史的角度來看,戰後台灣新文學的發展有兩個源流,一個是五 四新文學以來斐然成章的小說成果,另一個則是自日據時期以來的台灣文學傳 19. 李瑞騰編: 《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 處,2003.5),頁 151-186。 16.

(17) 統。五、六c年代因政治動亂變遷等因素,文學題材上以反共、懷鄉為大宗,女性 文學也在此時期開始發展,到了七c年代之後的文學發展,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多 元並陳,文學成果愈趨成熟豐富。從這樣的脈流中來看林海音的小說,她所代表 的是五、六c年代的女性文學,對之前的文學有什麼關聯、對其後的文學有什麼樣 的影響?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因此本論文主要討論的問題有三個方面:首先追 溯繼承的面向,即她的小說與五四文學傳統、五四女性文學傳統間接受與影響的 關係;其次考察在接受之外的開展,即她小說中所呈現的女性觀照為何;最後要 能在文學史的角度上呈現林海音小說應有的價值與地位,因此討論她的小說對台 灣小說發展的影響與接受情形。 筆者以林海音為中心,試圖檢索出林海音作品的接受與影響和前後文學發展 的關聯,繪製出下頁表格,表格中在台灣日據文學與林海音之間,以虛線表示, 是因為她的作品並未直接受到其影響,她的父親雖為台灣知識份子,且表舅張我 軍也是台灣文學界改革中的重要推手,返台之後她也關注台灣本土作家的發展, 但是在她個人的閱讀及作品中並未有直接可見的影響。 20 她台灣人的身分的影 響,或許表現在她接受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觀察角度上。 五四女性文學. 京派. 台灣日據文學. 五、六c. 林海音. 鄉土文學. 20. 海派. 年代女作家. 七、八{年代台灣女性小說. 一九二三年前後,台灣新舊文學論戰展開,張我軍於一九二四年在《台灣民報》第二卷第七期, 發表了〈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又陸續發表〈糟糕的台灣文學界〉 、〈為台灣文學界一哭〉等文 章,向台灣舊文壇發出炮火,此運動最後促成了台灣新文學的誕生。見古繼堂: 《台灣小說發展 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頁 27-33。林海音稱張我軍表舅,兩人的親戚關係說明,可 見夏祖麗、應鳳凰、張至璋著: 《何凡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3),頁 40-42。或夏烈: 〈吳濁流、張我軍及林海音〉, 《聯合報》第 E7 版,民 92 年 10 月 14 日。 17.

(18) 在林海音的作品中,對五四文學、京派作家等作品的接受,尤其以五四女性 文學為主,是目前已有論者注意的部分,筆者感興趣的是林海音所受的影響,表 現在小說中的具體層面為何?而在影響的部分,論者少有提及她的作品對之後台 灣小說的影響為何,這也是筆者嘗試探討的問題之一。因此圖表中四點虛線加上 箭頭的部分:五四女性文學、京派、鄉土文學、台灣女性小說,是本論文研究的 主線,期望在論文中透過析論能夠解答、說明其關聯。.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題目為「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其影響研究」,「接受」方面討 論林海音受到五四文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她對於五四女性文學的接受,二者都影 響了她的小說討論的主題、敘述風格技巧、題材的選擇、內涵等等層面。「影響」 方面則有兩層涵義,一是五四文學思潮、女性文學對林海音小說所產生的影響之 具體層面,即在小說中可尋的脈絡;另一點則是林海音小說對其後台灣小說的影 響問題。 要還原林海音小說在文學史上應有的價值和地位,則要兼顧深入的文本分析 才能加以論述,因此在研究的實際操作上,筆者選擇討論小說必備的敘事學基礎 為研究基石,西方接受美學為輔,兼引後殖民理論中對邊緣的討論來解析林海音 小說的接受問題,在深入文本內涵時則援用女性主義的若干觀點,並輔以文學場 域等理論討論林海音小說的影響問題。 以下就援引的理論系統略作介紹,並針對本論文研究所持觀點略為說明:. 一、接受美學(Aesthetics of reception) 西方文學批評的範式更迭,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一)前文學階段:即對文學 理論與批評的非自覺時代;(二)古典主義─人文主義:約在十六、十七世紀,此時 期以古典傳世名著為批評標準;(三)歷史主義─實證主義:約十八、十九世紀,受 民族解放、科學、階級意識影響而產生的歷史、實證批評;(四)審美形式主義:約 為十九到二十世紀中葉,文學批評轉向對作品自身的研究,關注形式結構之美學; (五)接受反應美學:二十世紀中葉至今,融合文學內外緣研究,並由作者、作品中 心轉向讀者中心的研究。 十九世紀以來,西方文學批評經歷了重大的轉折,由原本的作者中心論轉向 18.

(19) 文本結構中心論,再轉向讀者中心論,經過豐富的論證,在文學批評方面有豐富 而深刻的討論與理論建構,其中接受美學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於德國興起的,其 影響傳播到西歐,再到美國,並影響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崛起。 接受美學因德國文壇的需求而興起,此需求即調整重建文學研究的現存結構 和格局,並尋找建設新理論體系的方法論基礎。接受美學既能揭示文本內涵又能 連接各方面的文學討論,是綜合性的新理論,故在此時應運而生。21 一九六三年接受美學大師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吉森大學與同事建立《詩 學與闡釋學》研究小組,建立兩年一次跨領域的學術討論會。後來他轉任康斯坦 茨大學教師,一九六六年康斯坦茨大學成立「教學與科研單位」 ,目標為創建跨學 科的總體文學研究方式與教學體系,姚斯便是主要的人物。一九六七年他在演說: 〈研究文學史的意圖是什麼?為什麼?〉(後更名為〈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 戰〉)中提出他的重要創見:即文學研究長期以來忽略文學的接受過程及讀者的重 要性。22 後人視此演講稿為接受美學的誕生宣言,故德國康斯坦茨學派可謂是接 受美學的發祥地。 姚斯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傳統研究將作品意義視為不變,忽略讀者的做法是 錯誤的。且視讀者的「先在理解」為理解的先決條件。此一「先在理解」即文學 的「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23。整個文學的接受過程是一個不斷建立、 改變、修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他稱之為「詮釋循環」 。他並指出:我們的 既定視野和作品間有一種審美距離,這個距離的變化將決定作品的藝術性,且對 審美經驗作出許多精采的闡釋。 在文學的接受方面,姚斯強調文學的接受包括共時與歷時兩個層面。讀者「期 待視野」的變化,與作品本身豐富的「語義潛能」即各種理解的可能性,會造成 對作品理解的差異。歷史上對作品看法的累積會成為傳統,進入讀者的視野中。 讀者又因個人不同的背景因素對作品作出解讀,這些不同的視野交會,產生「視 野交融」 ,調和作品的歷史性與現實面,這就是他所謂的文學接受效果史的基本原. 21. 22. 23. 接受美學的興起與形成主要是在下列幾種理論論述的影響下誕生的: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結 構主義、羅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的現象學、漢斯‧喬格‧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的詮釋學、以及文學社會學。參見 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 《接受美學導論》,(板橋:駱 駝出版社,1994 年),頁 15-55。 參考金元浦: 〈歷史的召喚:接受美學的誕生與發展〉 《接受反應理論》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 刷),頁 7-60。 「期待視野」指讀者在閱讀作品時,他已經預先具備的審美經驗與能力。參見 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導論》 ,(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 年),頁 15-55。 19.

(20) 則。 在文學作品接受的歷時性方面,姚斯認為作品的現實意義和實質意義並不能 等同,因此往往需要一段接受過程,由不同期待視野的讀者群發現作品中的真實 意義。總地來說,文學作品的共時系統有不可分割的結構因素,同時也在這共時 性的結構中,蘊含著進一步的歷時性。文學的功能建築在社會效果之上,讀者進 入他的生活實踐和期待視野,形成他對世界的理解,並因此對其行為有所影響, 文學的功能才產生。 另一個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是伊瑟(Wolfgang Iser),他的代表作是 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本文的召喚結構》 。其創見是:視「意義」為本文和讀者互動的結果是 「被經驗的結果」,而非「被解說的客體」。讀者閱讀時除了自身經驗,更須「想 像力」 :視閱讀過程為讀者的再創作歷程。24 因此文學的特點即是給讀者理解、想 像、反思的空間。 由於接受理論堅實而豐富的理論基礎,它解決了西方批評作品中心論或社會 歷史批評的片面性、侷限性,初步地融合了文學內外緣的研究,成為理論界注目 的對象。而在本論文中,則援引其中期待視野及歷時、共時等概念,以說明林海 音對五四精神的接受情形。. 二、敘事學(narratology) 小說屬敘事文類,敘事學即是對敘事文內在形式:對敘事作品、敘述、敘事 結構及敘事性所做的理論研究。25 它的形成背景主要是受到十九世紀以來俄國形 式主義的影響,關注於形式的策略設計美學,又受到現代語言學、結構主義、後 結構主義與接受美學等文論的影響,在二十世紀六c、七c年代以來蓬勃發展,歐 美皆有許多敘事學相關的討論,累積了現今研究敘事文必備的理論基礎。 一九一c到一九三c年間,俄國學者弗拉基米爾‧普羅普(Vladimir Propp)、什 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等人提出了形式主義的批評理論,致力於研究詩歌語 言和小說、神話的敘述結構,探尋文學的特殊性。他們所研究的是「文學性」 ,即: 24. 25. 伊瑟在〈本文的召喚結構〉一文中,首先分析一般著作與文學著作的差別:一般著作使用的語 言是解說性語言,用來闡明道理;文學著作則使用描寫性語言,充滿意義未定性及文本中的空白。 因此作品的意義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才能產生。創作意識(作者)與接受意識(讀者)之間的橋樑正是 文本的意義未定性與空白。參見 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導論》,(板橋:駱駝 出版社,1994 年),頁 87-113。 敘事學名詞「narratologic」最早由法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托多洛夫提出,英美批評家翻譯為 narratology。參見胡亞敏: 《敘事學》 ,(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 年),頁 2。 20.

(21) 使作品成為作品的文學語言之潛在性。這些學者的論著在一九五c到一九六c年 間,先後被翻譯為英法文,在詩歌研究方面影響甚鉅。而在小說研究方面則有一 些批評家對普羅普的理論加以承繼、深化,如柏萊蒙(Claude Bremond)的《敘事邏 輯》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的《〈十日談〉的語法》26。其中托多洛夫的《〈十 日談〉的語法》 ,以分析文學作品的語法結構入手來研究其文學性。傳統語法研究 中最大單位是句子,敘述語法則根據句子特有的動詞類別(時間、語體、語式、語 態)和主語類別(施動者、被動者、行動者)來研究敘述作品的結構,他並首先提出 「敘事學」的名稱,奠定敘事研究的基礎。 半個多世紀以來,歐美學者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文論,有些研究敘事作品中故 事時間、敘述時間、作者的寫作時間和讀者的閱讀時間之間的關係;有的分析敘 述者、作者、讀者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間的關係;有的闡釋敘述者視角的變化、 視野的限制以及敘述者與敘事作品中其他人物的關係等等。如布斯(Wayne C. Booth)的《小說修辭學》27 中就對作者、敘述者、人物、讀者之間的關係有發人 深省的探討,他認為這幾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修辭關係,及作者通過作為技巧手 段的修辭選擇,構成了與敘述者、人物和讀者的某種特殊關係,由此達到某種特 殊的文學閱讀效果。並提出許多啟示性的觀點,如隱含作者的概念、討論議論、 審美距離控制等問題。在敘述類型上,則考量作者聲音在小說中的多種形式,認 為在敘述效果中,最重要的區別取決於敘述者本身是否戲劇化,提出戲劇化的敘 述者和非戲劇化的敘述者類型,並討論敘述者如何影響敘述,即造成的效果為何。 此外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傑哈‧簡奈特(Gerard Genette,1930-),於一九七二年 發表《辭格三集》28,則是在許多敘事學理論中,明白將故事、敘事與敘述作區別, 對敘述方式有詳盡討論的鉅作。 對簡奈特來說,他認為在不研究文學史的情況下討論單個文本是不可想像 的,就像在不研究具體文本的情況下憑空創造理論是不可能的一樣。因此在這本 著作中,有四分之三的篇幅稱為敘事方法的討論,他具體地以普魯斯特(M. Proust) 的《追憶似水年華》為研究對象,對這部作品的敘述機制做出詳盡精微的分析。 26. 27. 28. Claude,Bremond Logique du récit. Paris :Seuil,1973 。 及 Tzvetan,Todorov Grammarie du Décaméron.The Hague:Mouton,1969。 W.C.,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61。中譯本參見華明等 譯:《小說修辭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 2 刷)。 Gerard Genette, Figures Ш. Paris: Seuil, 1972. 中譯本參見王文融譯: 《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 ,(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本書還收錄了 Genette1983 年的《新敘事話語》;或廖素珊、 楊恩祖譯:《辭格 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1)。 21.

(22) 在討論普魯斯特的過程中,簡奈特就這樣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敘事學系統。29 他 不斷拿普魯斯特的敘事以及敘事的可能總體性作比較,試圖概括出一套既適用於 這部作品,又適用於其他作品的理論。 他首先指出敘事話語由三個不同的層次組成,即「故事」(histoire)、「敘事本 身」(récit)、「敘述過程」(narration),「故事」指真實或虛構的事件,「敘事」指講 述這些事件的話語或文本, 「敘述」則指產生話語或文本的敘述行為。故事是一個 抽象的概念,而敘事是真實的,它是出現在書頁上的詞語,沒有敘事這一中間環 節,故事和敘述就不可能存在,讀者透過這些詞語,重新編織起故事和敘述。此 一區分避免了因概念不清而引起的混亂。 他並考察了敘事話語的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與語言中動詞的三個特點有 關,即「時態」(tense)、「語氣」(mood)和「語態」(voice)。由「時態」延伸出的 思考使他討論了故事和敘事之間的時間關係,即時間差、再排列與節奏的方法, 因此在《辭格 Ш》敘事方法論述的第一章即是討論順序問題、第二章是速度、第 三章是頻率。一部小說中的「語氣」涉及距離和角度、特寫與敘事,因此與敘述 有關,即敘述層與其他兩層之間的關係。因此在第四章語式的討論,即指對敘述 信息的調節,和距離、投影有關,一為模仿程度、一為視點的選擇。第五章則就 是對「語態」的討論,是產生敘事話語的主體:敘述行為。討論包括敘述時間、 敘述層及人稱、敘述者和受敘者的地位和職能等等問題。 基本上,敘事學的研究對象是敘事文表達的形式和內容的形式,包括敘述方 法和我們原稱為內容的情節、人物、環境均屬於敘事文形式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可做分割的分析,一種共時、系統的形式研究,其意義在於科學地對敘事文提供 理論框架。而本論文便是在敘事學研究的基礎上,整理林海音的小說作品,並掌 握其敘事技巧,作為詮釋其作品的基礎資料,以利進一步的分析、探討。. 三、女性主義文學批評(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起源於十九世紀法國,意指婦女運動,在近兩世 紀內由於使用廣泛,故被賦予不同意義。女性主義的產生原因乃是肇因於人們主 觀上感受到女性受壓迫,或是男女不平等的事實,並企圖以行動謀求改善,此行 動即是女權運動。女性主義理論便是在描述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用女性觀點去解 29. 參考 Robert Scholes: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Yale Univ. Press, 1974. 劉豫譯: 《文學結構主義》,(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頁 178-189。 22.

(23) 釋其原因,並著眼於社會文化因素的分析,尋求改善之道,探討如何根除此一宰 制與附庸的權力關係。30 女權主義者的種種主張、這些主張對婦女本身經驗的揭示,以及她們所進行 的一系列有組織的活動,使婦女生活中有更多的東西能進入文學作品,也使作家 們重新考慮傳統的性別價值觀念,尤其是對女作家創作意識的影響,激發起一種 新的文學思想結構。31 對於這樣的文學作品,若不考慮其背景條件、不理解這類 作品的時代和效果的聯繫,就很難成功地作出評價。於是出現了根據女權主義意 識來評價作品的文學批評。這種批評的實際運用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女性主義的 文學批評。依據托里莫以(Toril Moi)的歸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可分為英美派 (Anglo-American Femininist Criticism)及法國派(French Femininist Theory),英美派 最初由分析男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到後來演變成伊蘭‧蕭華特(Elaine Showalter)以專門研究婦女作品及婦女作家的女性中心批評的新階段。總地來說英 美一派較重實際批評;而法國派則較注重理論和語言的研究。他們吸收中西方哲 學和文學的話語,加以解構,著重理論而較不處理實際的批評工作。32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許多方面都有豐富的討論,具 代表性的美國學者伊蘭‧蕭華特(Elaine Showalter)在她的〈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 33. 一文中提到女性寫作理論大致可分為四個面向「生理的」、「語言的」、「心理分. 析的」 、 「文化的」 ,每一種都努力界定並分別處理女性作家和女性作品的特質,並 有其偏好的作品、文體和方法。 蕭華特認為用生理觀點寫成的女性主義批評,大多強調身體的重要在於作為 意象的來源,往往會在文體和形式上呈現一種親密感、告解傾向與原創性。且女 性對身體的想法,有助於了解女性如何概念化她們的社會處境。用語言觀點討論 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則著重在:語言上的性別差異是否能用生理學、社會學或文 化術語加以理論化。並且期望找尋出女性文體(feminine style),即在文體策略、意 象模式和造句之間的特點。用心理分析討論的女性主義批評主張女性作品的差異 在作家心理、性徵和創作的關係。她們對佛洛依德以來的心理分析有所修正和討 30. 31 32. 33. 有關女性主義詳盡的討論參見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2001.10 再版三刷)。 王逢振: 《女性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7),頁 1-12。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和方法派別繁多,參見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 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5.6)。 Elaine Showalter 著,張小虹譯: 〈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 ,《中外文學》14:10,民 75 年 3 月, 頁 77-114。 23.

(24) 論,尤其強調性徵認同的發展與形成過程。在主題上強調母親、女兒的配置為女 性創造力的泉源。 在幾種大類別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蕭華特認為女性文化模式是探討女性 作品時最有效的一種,因為它結合了女性對身體、語言和心理的看法,卻是用實 際運作的社會格式來加以解釋。她指出在定義女性文化時,要區分兩種不同的方 式,一種是由社會制約產生,而被認定做女性合宜的行為方式;一種是女人由實 際生活中產生的行為方式。因此女性文化要從女性中心的角度出發,由姐妹團體 及女性共體中尋求價值、習俗、關係、溝通方式上的共體性與自覺。 牛津人類學家雪蕾(Shirley)和艾德溫‧阿德納(Edwin Ardener)提出女性構成了 一種「無聲團體」(a mutes group),其文化和真實的界線與「支配(男性)團體」(the dominant(male) group)相重疊,但又並不完全為「支配(男性)團體」所包含。34 二 者的關係如圖:. 男人. 女人. x. y X:支配圓. Y:無聲圓. 新月形 X:不與無聲圓重合 新月形 Y:處於支配圓之外. 大部分的 Y 無聲圓被包括在 X 支配圓的範圍內,但同時有一個新月形 Y 在支 配範圍外,阿德納認為此一新月形 Y 便能保持原始狀態(wild),不論在空間、經驗 或形上學各方面,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女性文化的「原始區域」(wild zone)即所謂的 荒野;相對於此,男人也有一個新月形 X 的男性經驗,是女性感到疏離的。一些 女性主義批評家認為,此一女性的原始區域或「女性空間」(female space)就是建立 真正女性中心批評、理論與藝術之處。 蕭華特據此再闡釋出:在現實批評中,女性作品應當被視為一種「雙聲陳述」 (double-voiced discourse),總是包含著由無聲團體和支配團體共同賦予的社會文化 傳承特色。35 因此我們必須找出女性小說中所隱含的「另一作品」(another text), 34. 35. Edwin Ardener: “Belief and Problem of Women” (信仰與女性問題),1972;及“The ‘Problem’ Revisited” (「問題」再探) , 1975。 Elaine Showalter 著,張小虹譯: 〈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 ,《中外文學》14:10,民 75 年 3 月, 頁 99-105。 24.

(25) 雖然其沉默程度隨小說而異,但總是在那裡等著被人閱讀。 本論文在處理林海音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及所受五四女性作家影響的關係 上,多方引述女性主義觀點說明之,以呈現在其樸實的寫作技巧中所蘊含的複雜 意涵,並說明其作品與五四以來女性文學發展的關聯。. 第三節. 論文架構. 本論文欲討論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綜觀其創作及研究概 況,考量合適的研究方法後,分別由林海音所接受的五四文學思想、對五四女作 家的接受,以及呈現在其小說中的女性觀照,對台灣的接受與影響等部份加以論 析,期望能對林海音作品的深度研究有所貢獻。以下概略介紹各章架構: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概略介紹林海音小說研究的情形,以及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 論文架構。 第二章. 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 本章首先談林海音所處的時代背景,以了解她所處的闡釋境況,對她的先在 理解形塑過程有何影響。再討論其作品中呈現的京派風格。此創作傾向或可視為 作家意志選擇的結果,和她本身的先在理解密切相關。最後並討論在接受五四文 學作品、思想的過程中,她站在什麼樣的歷史位置去看待這個大變動的時局,以 及各式思潮的興起?以及這個視角讓她開拓出什麼樣的新格局。 第三章. 林海音小說對五四女作家的接受. 在漫長父權歷史中,浮出地表的第一群華人女性作家,就是五四時期的女作 家群,林海音小說被視為直承五四女作家的作品,因此本章首先討論五四時期女 作家的崛起與特色,再分別由內容、主題以及女性意識談林海音小說中對五四女 作家的接受為何。 第四章 自主與深化:林海音小說中的女性觀照 林海音小說在主題、內容、女性意識上承繼五四女作家的傳統,並加以開展、 深化,本章企圖由林海音小說中的女性關係、女性眼中的男性以及女性眼中的社 會、歷史問題,來看她在小說中如何塑造女性主體,讓女性為自我發聲。 第五章. 林海音小說在台灣的接受與影響. 五{年代女作家群在台灣文學史的討論中,是較被忽視的一群,因此本章首先 25.

(26) 討論文學史中林海音小說闕如或誤讀的現象,由此再論及五{年代女性小說的形成 與地位。對於台灣女性文學的討論,歷來多集中在八{年代後的女作家群,但台灣 女性文學並非憑空而起,因此分析林海音小說中有沒有被忽視的潛質,以及她的 作品對之後的文學路向有所影響,是本章欲討論的議題之一。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附錄 1. 林海音小說作品整理表】. 依敘事學觀點整理林海音九十六篇小說中的敘述者類型、觀察視角, 加以分析、整理。 【附錄 2. 林海音小說角色整理表】. 整理林海音九十六篇小說中,主要男女角色,並做身分、年齡統計, 以利分析。 【附錄 3. 林海音小說情節、主題整理表】 分析林海音九十六篇小說之主題,並加以統計。. 【附錄 4. 林海音大事年表】 據夏祖麗小姐所編之年表增訂。36. 36. 夏祖麗: 〈附錄一 林海音大事年表〉 《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 頁 453-460。 26.

(27) 第二章 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 中國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層面都經歷了 巨大的變革,即中國由封閉鎖國轉向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過程。到了五四時 期,批判傳統、迎向未來的浪潮到了高峰,長期封閉保守的文化心理受到西方外 來文化的全面洗禮與考驗。大致來說,五四時期的轉變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包括 了新思潮、文學革命、學生運動、工商界的罷市罷工、抵制日貨運動,以及新知 識份子所提倡的各種政治和社會改革。要求中國現代化的呼聲,促使了各階層中 國人在愛國情操的驅使下,努力不懈地以「民主」、「科學」精神,在文化上展開 全盤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革。37 現代化本是西方自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興起以來,所啟動的經濟和社會變化 的過程。 「現代」的涵意包括了人類精神、價值觀念等心理狀態,也意味著人類社 會、環境的生存條件。38 它代表了創新的精神、進步的過程、自覺的反省、批判 的角度以及以人為本位的自主性。理論上「現代化」可以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 由於外力衝擊或制度環境的外在分化,所產生的「外部誘因」 ;另一種則是來自心 靈所集結的「內在動機」 ,使之產生現代價值與態度的要求。39 中國在此時期受到 外力衝擊的影響,加上國內愛國份子的國恥感、海外留學生改革的熱忱,因而促 成「五四運動」40 的產生。 除了促使政治、社會上的改革外,五四運動在文化上的影響,則有白話文學 的建立、新社團的改革觀念風行等等,這股改革的風潮也催化了舊家庭制度的沒. 37 38 39. 40. 參閱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出版,1997),頁 13。 劉乃慈: 《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論,2002.1),頁 2。 全寅永: 〈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性格及其結構(1860-1920)〉 《中國現代化論文集》 ,(台北:中研院近 代史研究所,1991),頁 62-63。 「五四事件」指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中國學生在北京遊行示威,抗議中國政府對日本的屈辱 政策。由此引發一連串的罷課罷工及其他事件,最後造成整個社會的變動和思想界的革命。之後 對此事件的論述往往結合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指由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一年之間的相關事件。 「五四運動」的涵意也隨時間擴大,一般而言包括學生、知識份子的社會、政治運動,同時也有 學者認為五四運動應包括學生運動和新文化運動。詳見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 《五四運動史》 第一章導言,(台北:龍田出版社,1981),頁 1-7。 27.

(28) 落,以及女權意識的興起。期間「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41,提倡運用白話文所造 成的影響直到今日。文學上受到啟蒙思潮等西方文學思潮的影響,新的作品和雜 誌、批評和論述也蓬勃產生。 在接受美學理論中,德國理論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首先提出「期待 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的觀念,指閱讀作品時,讀者的文學閱讀經驗構成的 思維定向或先在結構,即已具備的審美經驗和能力。42 他的同事曼德爾考則認為 「期待視野」又可分為「時代期待」 、 「作品期待」以及「作者期待」 。43 其中所謂 的時代期待,指的便是整個時代氛圍,類同傳統研究的時代背景。由清末到民初, 歷史上的變動是多方面的:在政治上由專制帝權轉為民主共和、代議制憲;在社 會經濟上,較大的城市逐漸走向資本化、城市化;在學術思想上則是全盤西化、 批判傳統。這種為富強而求新求變的時代期待,在文學的面向上,透過渴望新的 形式、內涵的呼聲傳達出來。因此清末以來,梁啟超等人提倡新小說,強調小說 教化的功能,正是此時期讀者期待視野的代表。 文學史上的五四時期,主要指的則是一九一七年文學革命至一九二七年這段 時期。一九一七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陳獨秀也發表〈文學 革命論〉 ,揭開新文學的序幕。44 一九二c年一月十二日教育部通令國民學校一二 年級教科書改用語體文,接著小學三年級以上、中學、大學也隨著改用白話文, 文學革命可以說在五四運動的催化下獲得了勝利。45 林海音出生於五四運動發生的前一年,在她五歲時(1923)隨著父母到北京定 居,此後她在北京歷經求學、工作、結婚、生子,渡過了二十五年的時光。46 這. 41. 42. 43. 44. 45. 46. 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可上溯到一九一五年陳獨秀在上海創立《新青年》雜誌。見楊義: 《中國現 代小說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頁 69-70。 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 《接受美學理論》 ,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6),頁 63-68;原 書為《Reception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Methuen Co. Ltd,1984) 第一版。 「作品期待」指作者對一個作品的凝注,這一作品所達到的高度被讀者視為衡量他以後作品的 標準;「作者期待」指作者一旦被打上舉世聞名的成就印記,讀者就帶著對他的先在理解,不再 能夠不偏不倚地接受作者以後的其他作品。金元浦: 《接受反應理論》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1.2),頁 38。 參閱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等撰: 《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頁 40-41。 司馬長風:「白話文事實上已經被全國多數人所接受和使用了,政府不能不跟著不可抗的大 走……,文學革命到一九二c年一月已宣告勝利。」參閱司馬長風: 《中國新文學史》上冊,(台 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頁 65-75。 林海音: 「民國三十七年底,我帶著母親、小妹和我的三個孩子回到離開二十五年的故鄉來,何 凡和我弟弟則隨後也來了。從五歲髻齡小女孩到入學、就業、結婚、育兒,這二十五年的成長到 成熟,是在我那稱為第二故鄉的北平度過的,有人說我『比北平人還北平』!我不否認。」〈寫 在風中〉《林海音作品集 8:寫在風中》 ,(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頁 301。 28.

(29) 二十五年是她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正是新中國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如火如 荼開展的時期,在新舊巨變的環境下,接受大環境的洗禮,因此曾說自己是跟著 五四新文化運動來到這個世上的: 我和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幾乎同時來到這世上,新文化運動發生 時(1919),我才是個母親懷抱中的女嬰,是跟著這個運動長大的,所 以那個改變人文的年代,我像一塊海綿似地,吸取著時代的新和舊雙 面景象,飽滿得我非要藉寫小說把它流露出來不可。47 此時期的林海音如同她所說,像一塊海綿似地吸收變動時代中的種種面貌。 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對事物的理解具有歷史的侷限 性,總是活在特定的時間、歷史條件下,處在某種「闡釋境況」中。「闡釋境況」 決定了理解的範圍是有限的,即有一定的「視野」(horizon)。48 因此林海音在這段 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新思潮、文學思想,都影響她日後的創作,也形成了她對世 界的「先在理解」。49 在這樣求新變的歷史氛圍下,她保持著對文藝的愛好,同時也受到五四時期 文學思潮的影響。此時期文學思潮主要有幾個特點:對西方思想的兼容並蓄,對 傳統思想的全面批判並以國族利益現實為優先考量等等。此時期文學社團、流派 也蓬勃發展,各種社團蜂起林立,在創作、理論上,成果頗豐。總地來說,此時 期的文學思想面貌是多樣性的。 直到抗戰勝利後一九四八年回到台灣之前,林海音在北平直承五四之風,經 歷了新文化運動洗禮的英子,來到台灣後開花結果,除了文學上的寫作和成就, 也帶動了台灣文壇的蓬勃發展,成為眾人眼中又敬又愛的林海音先生。因此在這 一章中所要討論的,便是林海音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過程。本章第一節由林海 音所處的時代期待談起,分析時代背景、歷史視域對她的影響,以及在作品中的 呈現;第二節分析她對五四文學思想的接受,以及這些時代期待與接收,在她的 作品中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另外詮釋學理論中認為一切詮釋都與情境相關,具 體取決與受制於特定文化在歷史上的相對標準。這樣的理解除了用在文學作品的 47. 48. 49. 林海音: 〈為時代女性裁衣──我的寫作歷程〉 《林海音作品集 8:寫在風中》 ,(台北:遊目族文 化,2000),頁 206。 Hans-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s, tr. Garrett Barden and John Cumming(New York: Searbary,1975),或中譯本洪漢鼎譯: 《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 「先在理解」為德國現代哲學家加達默爾提出,認為先在理解是認知主體的歷史存在形式,是 一切理解產生的條件,與傳統認識論欲屏除先見、偏見,追求絕對客觀的「唯一正確的解釋」不 同。同注 12。 29.

(30) 分析,也可說明人對歷史的接受,歷史對我們「說」些什麼,取決於我們由自己 的歷史地位向它提出什麼問題。林海音以日本殖民地、臺籍身分、外來家庭的角 度來到北平,從童年到長成,加上本身女性身份的特殊性,使她能夠獨立於知識 份子狂潮、激情式的思維之外,以邊緣的(marginal)視角觀察這一切。因此本文第 三節便從共時性的面向上,討論她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接受五四新思潮及文學觀。.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兒 文學史上通常將陳獨秀在上海辦《新青年》(一九一五年九月五日創刊)視為新 文化運動的開端。50 一九一七年他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由上海赴北京, 《新 青年》便於一九一八年一月在北京復刊,這是中國第一個白話文雜誌,對當時的 新思想、思潮有推動作用。五四運動發生後,新文化運動更是得到全面擴展, 「新 文化運動」一詞本身就是在一九一九年「五四事件」之後的半年內才逐漸流行的。 不過時代期待並非一日之間就產生並改變世局,事實上,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求 新求變求富強的觀念便已在中國醞釀生根,建立清末民初客觀、重實踐與具批判 性的思潮上。可以說,辛亥革命後的思想解放,是晚清五十年所醞釀的結果: 就文化思想的角度來看,培育出「五四」這朵現代新思潮、新文明 之花的土壤,應該前推到晚清以來的五十年。……如果說「五四」是 現代中國的正式登場,那麼,清末民初便應該是引領中國走向世界性 現代文明的一個開幕式。51 政治上充滿動盪的民國初年,同時也是各種思潮進入中國,思想上大震盪的 時期。新文化運動便可視為對辛亥革命的補充,因經過辛亥革命,政治上的改革 歷經數次革命,已暫告成功,然中國人思想層面的改變卻不是這麼容易。宇宙觀、 價值觀等精神狀態的改變是漸進的,新文化運動推動了這一部分的改變。 「科學」、 「民主」口號的提出,以及對傳統禮教、倫理觀念的革新呼聲,都是這時期新文 化運動的重點。 林海音五歲時來到北京,正是全國初級小學將課本改為國語,語體文時代正 式開始的時期,因此她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新式的: 我們是中國新文化開始後第一代接受西洋式的新教育,音樂、體育. 50 51.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頁 43-47。 陳燕:《清末民初的文學思潮》,(台北:華正書局,1993),頁 1-2。 30.

(31) 、美術,都是新的。52 這個新一代經驗的產生,還是要歸功於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在「五四事件」 後,新知識份子間愈發團結,領導的教授如陳獨秀、胡適、蔡元培、李大釗、錢 玄同、魯迅、周作人、劉復、高一涵,和其他給《新青年》寫稿的作者,都曾激 醒學生對當前國事及現代世界現實的關心,也給整個運動提供鼓舞的精神。當時 最先進的兩本雜誌《新青年》和《新潮》對改革觀念的提倡更是不遺餘力。 《新青 年》原本並未有嚴謹的組織,一九一九年成立「新青年社」後,發表了一篇充滿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混合的理想宣言;同時北大出版的《新潮》雜誌編輯集團也 改組為一個社團,除了出版月刊,還出版翻譯西方的書籍。53 新出版物的增加伴 隨而來的是新觀念的流行;另一方面這些新知識份子的活躍,也推動建立各種社 會團體和社會服務。在中國新出版物方面,中國的期刊原本多是文言文的,五四 事件之後半年內,出現了上百種白話文的新出版物。新刊物的急速增加促進了舊 刊物的改革,舊有的期刊也改為白話文,並開始介紹西方思想和知識。在這波風 潮影響下,大城市的報業也極興盛,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創辦人成舍我先生後來在 北平辦世界日晚報54,林海音十六歲時便就讀於他所創辦的學校,之後並成為世界 日報的記者,也可謂是這個風潮影響下的受惠者。 新文化運動的範圍和影響還包括許多層面,如偶像破壞浪潮的高漲、新知識、 社會和政治團體的成立以及新知識份子所倡導的大眾教育等等,支持新文化運動 的聲浪在五四事件後不斷加強。可以說林海音便是此一新文化運動浪潮下的新生 兒,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她終其一生也都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與興趣,因 此林海音對新文化運動的接受,主要可由啟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時代 期待;以及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召喚這兩方面來分析。新文化運動如何影響、 形成她個人的獨特視野、創作思維。. 52. 53. 54. 林海音: 〈訪母校‧憶兒時〉 《林海音作品集 7: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 頁 232。 詳見周策縱:〈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46-150。 成舍我(1898-1991)被譽為報界之王,於二十年代開始報人生涯。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創刊《世界 晚報》 ,一九二五年創《世界日報》 、 《世界畫報》 ,三報統稱《世界日報》 ;見鄭貞銘: 《百年報人: 報業開路急先鋒》 ,(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頁 259-269;林海音於一九三五年自世界新聞專 校畢業,正式成為世界日報的員工,之前在校時期就因表現優秀被選出半實習的跑正式新聞,見 夏祖麗: 《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頁 73-74。 31.

(32) 一、啟蒙、理性、反傳統的歷史視域 啟蒙思潮源於西方,歷經中世紀宗教思想主導一切的時期後,十八世紀啟蒙 運動帶來政治、文化上的革新,並奠定科學的基礎。所謂「啟蒙」一詞,無論是 由法文中的 Illumination 或是英文 enlightenment 看來,都有「照亮」的意思,指思 想上的解放。當時法國的啟蒙運動者認為社會制度的腐敗根源於思想上的混濁, 所以要改良社會制度,需先破除思想上的迷信。55 並且強調人的「理性」 ,可用來 解釋人類一切活動。56 清末以來便進入中國的啟蒙思潮,在民初時期仍方興未艾。起先學者引進啟 蒙思想是為了救亡圖存,給這個積弱不振、強敵環伺又於戰爭中節節敗退的古老 中國,下一帖重藥。到了辛亥革命成功後,社會上仍有許多如軍閥割據,民生動 亂等問題。知識份子們也了解到,除了政治制度的改變,中國更需要的是思想、 文化上的啟蒙。因此在變動頻仍的民初,啟蒙思潮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達到啟智 教化的作用。從內容上看來,五四新文化運動即是在啟蒙意識底下強調理性思維 的運作,因而批判傳統的觀念。新文化運動影響遍及了各個層面,政治上它促使 學生運動和勞工運動抬頭、國民黨改組、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政治、社會集團誕生, 反軍閥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得到發展。在社會文化方面,舊家庭制度沒落,女權運 動興起。且傳統的倫理觀念受到致命的打擊,西方思想大受推崇。57 在此時期,中國人對待舊事物與新事物的態度起了變化,在此之前,大部分 的中國人都以古舊作為判斷事物優秀程度的標準。可是自從十九世紀末葉,嚴復 翻譯《天演論》 ,至五四事件以來日益加強的要求下,配合整個新文化運動,崇拜 舊傳統已被崇拜新思想所取代。58 為要傳播新思想,必須使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因此文字解放是新文化運動 最早的訴求。自胡適一九一五年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到一九二c年一月十二日教育 部通令國民學校一二年級教科書改用語體文,前後五年多的時間,白話文運動即. 55 56. 57 58. 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上),(台北:漢京文化,民 71 年),頁 236。 陸寶千: 「西方之所謂啟蒙運動者,乃是一種思想潮流。其內容為以『理性』解釋人類一切活動。 其時間約為十七至十八世紀。其空間大致包括英、法、德、荷。其所以產生此活動,乃因文藝復 興以來,一則人文主義興起,一則自然科學日益發展……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類比為西方啟蒙 運動者,蓋其表象亦以民主與科學起傳統之蒙。…」 ,參閱張忠棟、包遵信等著: 《海峽兩岸論五 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 78),頁 23。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 《五四與中國》 ,(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8。 詳見周策縱:〈新文化運動的擴展〉,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79),頁 158-163。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n this chapter, Jay a nanda proceeds to explain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for the pursuit of enlightenment... The first chapter of Madhyamak a vat a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Al atoms are larger than N atoms because as you trace the path between N and Al on the periodic table, you move down a column (atomic size increases) and then to the left across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