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佛教研究在「批判佛教」之後的可能發展方向:以哲學與生命倫理學之考察為線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本佛教研究在「批判佛教」之後的可能發展方向:以哲學與生命倫理學之考察為線索"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 10 頁 pp. 1 - 10

͟ώҢିࡁտдĶԲҿҢିķ̝ޢ۞Ξਕ൴ण͞ШĈ

ͽࣰጯᄃϠ׻ࣖநጯ̝҂၅ࠎቢ৶

*

Ղځ३

1,2,**

日本的佛教研究具有深厚且長遠的歷史與背景,長期以來,以語言文字的考究,以及文獻、經藏的編纂專 擅勝場,從京都學派到批判佛教,乃至於近年試圖從文獻入手,探究經典的思想,可稱得上在研究主題上的進 展。然而成果不彰,通常僅止於經典文字、語意的解讀,而不似經典所採取的形式,藉由對話而論辯並探究對 於生命的重大課題,也缺乏提出佛教所關注的重大課題,不具有進一步討論的焦點。 在批判佛教興起時,看似試圖批判佛教的理論,但事實上仍是藉由語言的考察,而指出佛經語言在語意方 面模糊不清的情形,對於佛教義理、哲學課題的探究仍付之闕如,甚至「批判佛教」在批判佛教的觀點上,也 並不精確,甚至問題重重。關於批判佛教的討論與研究,已有若干的成果產生,著名的佛教學者如釋恆清、林 鎮國皆曾發表專論,蔡耀明亦曾扼要地指出批判佛教的缺失,因此,本文即奠基於批判佛教的發展,乃至於當 代學者的反思與批判成果,提出日本在堅實的佛教語言、文獻基礎之上,可以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佛教經典的形式與內容,主要在於探究生命世界的重大課題。在形式上,以提問、論理、反思、批判的程 序,即是採取哲學的進路所進行的探究;在內容上,就著生命所產生的困苦,提出解脫、修行、救度眾生的方 法。就此而論,可以順著經典的形式與內容,看出佛教所要探討的重大課題。在此先大略提出哲學與生命倫理 學的研究領域,可以藉由論述程序的展開,檢視兩個方面:一方面,檢視佛教經典對於生命課題的探討,放在 生命世界的考察是否適切;另一方面,檢視當代的研究是否確實順應經典論述的脈絡,以產生討論的焦點。本 文預期可以以語言、文獻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甚至包含並超越語言、文獻的研究成果。 ᙯᔣෟ:日本佛教、批判佛教、佛教哲學、生命倫理學

ಥă݈֏

日本的佛教研究具有深厚且長遠的歷史與背景,長期以來,以語言文字的考究,以及文獻、經藏的編纂專 * 本文初稿,在2015 年 4 月 17 日,以〈日本佛教研究在「批判佛教」之後的可能發展方向:以哲學與生命倫理學的考察為線索〉為題,發表於名 古屋大學主辦的第二屆「亞洲中的日本研究」研究生共同發表會,幾經參考會中討論的意見後,修正為現稿。筆者感謝會中熱烈的提問與建議, 以及兩位匿名審查人細心地審閱,對於本文的修改助益頗多。又,本文獲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聖嚴漢傳佛學研究生獎學金」 獎助而得以完成,特此致上誠摯的謝意。 1 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班 ** 通訊作者:李明書 E-mail:k74132@gmail.com

(2)

擅勝場,從京都學派到批判佛教,乃至於近年試圖從文獻入手,探究經典的思想,可稱得上在研究主題上的進 展。1 然而成果不彰,通常僅止於經典文字、語意的解讀,而不似經典所採取的形式,藉由對話而論辯並探究 對於生命的重大課題,也缺乏提出佛教所關注的重大課題,不具有進一步討論的焦點。2 自1986 年起,開始所謂的批判佛教的研究進路,批判佛教的「如來藏」與「本覺」思想,認定如來藏與本 覺思想並不符合於佛教的本義。在批判佛教興起後,引發各地學界廣泛地討論,以及與批判「批判佛教」所造 成的問題。批判「批判佛教」的方法不限於一格,大致有以哲學理論、社會背景、佛教思想等進路,指出批判 佛教錯解了佛教思想,並且僅採用了少數的經典,試圖論證佛教哲學系統有其不一致之處。綜觀當代對於批判 佛教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之所以產生諸如此類的問題,除了研究過程中,僅片面地採取佛教經典為證之外, 事實上,批判佛教乃是藉由語言的考察,而指出佛經語言在語意方面模糊不清的情形,但是卻未去理解佛教經 典中對於哲學課題的討論方法與論述脈絡,導致批判佛教在批判佛教的觀點上,不甚精確,甚至問題重重。關 於批判佛教的討論與研究,已有若干的成果產生,著名的佛教學者如釋恆清、林鎮國皆曾發表專論,蔡耀明亦 曾扼要地指出批判佛教的缺失。 雖然批判佛教的問題已被眾多的學者指出,然而,批判佛教帶出的研究方法,不可謂全無影響,至少是試 圖深入地考究佛教語言的使用,而產生如此理解佛教的結果。就此而論,本文即奠基於批判佛教的發展,乃至 於當代學者的反思與批判的成果,提出日本佛教研究,在堅實的佛教語言、文獻基礎之下,可以進一步發展的 方向。從佛教經典的形式與內容入手,可知佛教經典主要在於探究生命世界的重大課題。在形式上,以提問、 論理、反思、批判的程序,即是採取哲學的進路所進行的探究;在內容上,就著生命所產生的困苦,提出解脫、 修行、救度眾生的方法。 本文將提出哲學與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領域,做為日本佛教研究的後續發展方向,可以藉由論述程序的展開, 檢視兩個方面:一方面,檢視佛教經典對於生命課題的探討,放在生命世界的考察是否適切;另一方面,檢視 當代的研究是否確實順應經典論述的脈絡,以產生討論的焦點。本文預期可以以語言、文獻的研究成果為基礎, 甚至包含並超越語言、文獻的研究成果。 論文的進行,由如下六節串聯而成:第一節,「緒論」;第二節,「日本『批判佛教』概述」;第三節,「學界 對於『批判佛教』的反思與批判」;第四節,「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進路」;第五節,「如何立基於 語言與文獻學的基礎而有所開展」;第六節,「結論與展望」。

෮ă͟ώĶԲҿҢିķໄࢗ

「批判佛教」的醞釀與產生,一般認為導因於1979 年的曹洞宗「町田(氏)事件」。日本曹洞宗秘書長暨 日本佛教聯盟總幹事町田宗夫,在1979 年 9 月「第三屆世界宗教與和平會議」的國際宗教會議上,否認日本社 會存在著種族歧視與差別待遇(差別事象),因此遭致「部落解放同盟」強烈抗議。「部落解放同盟」與曹洞宗 1 以身心課題為例,日文資料在身心課題的探討,可參閱:村上真完,〈古代インドの身心觀と佛教〉,《南都佛教》第 51 號(1983 年12 月),頁 25-42;〈諸行考(Ⅰ):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6 號(1987 年 3 月),頁 51-94;〈諸行考(Ⅱ):原始佛教の身心觀〉,a《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7 號(1988 年 3 月),頁 47-87;〈諸行 考(Ⅲ):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18 號(1989 年 3 月),頁 43-70;〈諸行考(Ⅳ):原始 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19 號(1990 年 3 月),頁 67-120。

2 Minoru Kiyota 在 “Modern Japanese Buddholog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atics”(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3)

在1981 年至 1983 年連續五次的會議裡,相互展開責難與回應,直到 1983 年的最後一次會議,町田宗夫與其他 曹洞宗領袖公開道歉為止。3該事件引發曹洞宗追查之所以否認日本社會存在著種族歧視與差別待遇的原因,其 中一個調查的方向,即是從佛教經典當中,找出種族歧視與差別待遇的意識形態根源。日本駒澤大學的袴谷憲 昭與松本史朗兩位教授(兼具日本曹洞宗比丘身份)即擔負起調查的工作,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4 本文聚焦 在佛教思想與哲學發展的脈絡,其中涉及的社會理論與田野調查則暫時不納入討論。5 以批判佛教的進路,正式從事研究佛教的開始,一般認為從袴谷憲昭於1986 年所發表的〈差別事象を生み 出した思想的背景に関する私見〉6 一文起算,該文將佛教思想與社會問題關聯起來探討,以佛教徒的觀點批 判佛教的本覺思想。同年6 月 14 日,松本史朗於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學術大會發表〈如來藏思想は仏教にあら ず〉7 原稿,提出如來藏思想是「基體說(dhātu-vāda)」,由於違背佛教的緣起說(pratīya-samutpāda)與無我說 (anātman),基體說是佛陀所要批判的說法,因此如來藏思想並非佛教思想。 至1990 年,袴谷憲昭所出版的《批判仏教》8 一書,以「批判佛教」一詞定為書名,此概念與運動即被貼 上「批判佛教」的標籤,其發生的背景連帶地受到重視。就佛教思想或哲學內容而言,主要是由於袴谷憲昭與 松本史朗分析《勝鬘經》、《華嚴經‧性起品》、《不增不減經》、《大乘起信論》等相關經典關於本覺與如來藏思 想的論述之後,分別宣稱本覺思想與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由於這樣的宣稱大異於一般的佛教觀點,因此引起 學界廣泛地討論,除了少數的聲援者之外,更多的是對於「批判佛教」相關理論的反思與批判。

ણăጯࠧ၆ٺĶԲҿҢିķ۞ͅޥᄃԲҿ

「批判佛教」在佛教理論上最主要的兩個主張,分別為袴谷憲昭認為本覺思想不是佛教,9 以及松本史朗 認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10 理由大致皆在於二人認為本覺思想與如來藏思想,違背了佛教的緣起與無我的觀 點。扼要地整理其要點,袴谷憲昭依據《大乘起信論》11,認為論中所提到的「本覺」,即是一切法的基礎,而 此基礎(本覺)是單一的「體」或「真如」,而此體或真如即是恆常不變的,類似於實體或構成一切法的最小單 位。如果一切法有其實體或最小單位所支撐,則意味著這樣的實體或最小單位,不需要再藉由相關的構成條件

3 詳細內容可參閱:William M. Bodiford, “Zen in the Art of Funerals: Ritual Salvation in Japanese Buddhism,” History of Relig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arative Historical Studies v.32 n.2, 1992: 146-164。

4 「批判佛教」的主要內容或說為三大層面,或說為四大層面,分別為:1.佛教教義,2.社會批判,3.佛教宗派,4.哲學反省。其中

包含的議題廣泛,包括如來藏思想(佛性思想)、日本天臺宗的本覺思想、實體論等。整理為前三個層面者,參閱:Paul L. Swanson, “Why They Say Zen Is Not Buddhism: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 Paul Swanso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 3-29;中譯為〈他們為何說禪不是佛教:

近期日本的佛性批判〉,收錄於霍巴德、史乃森主編、龔雋等譯,《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的風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4 年 11 月),頁 25-26。整理為四個層面者,參閱: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第 10 期(1999 年9 月),頁 26;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24 期(2001 年 1 月),頁 6。 5 關於批判佛教在社會理論的演進,可參閱:劉宇光,〈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代佛教的 政治反省〉,《世界宗教學刊》第7 期(2006 年 6 月),頁 1-42。 6 袴谷憲昭,〈差別事象を生み出した思想的背景に関する私見〉《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4 期,1986 年 3 月,頁 198-216。 呂凱文將題目譯為「論社會差別的意識形態背景」,參閱:〈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第10 期,頁 14;釋恆清 則譯為「差別事象產生背景之我見」,參閱:〈「批判佛教」駁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4 期,頁 6。 7 松本史朗,〈如來藏思想は仏教にあらず〉,收錄於《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89 年 7 月),頁 11-97; 呂凱文譯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月刊》第101 期(1998 年 2 月)。 8 袴谷憲昭,《批判仏教》,(東京:大藏出版,1990 年 3 月)。 9 袴谷憲昭對於本覺思想的批判,主要見於《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89 年 7 月)與《批判仏教》。 10 松本史朗對於如來藏思想的批判,主要見於《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 11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 年 8 月)。

(4)

即可獨立存在;因此,不僅不符合佛教認為一切法皆由主因與助緣的結合與解散(因緣、緣起)之觀點,也與 佛教否定自我(無我、非我)的觀念相違背。

松本史朗認為在許多如來藏經典中,皆可找到基體說的觀點。松本史朗將梵文的 dhātu(界、領域/realm,

sphere)與 vāda(理論/theory)結合之後,定名為「基體說」。由於松本史朗將 dhātu 認為是單一的、構成一切 法的實體,據此而主張基體說即是指一切法建立在單一的、永恆實在的基礎上,而如來藏的思想即符合於基體 說的主張。相似於袴谷憲昭對於本覺思想的批判,松本史朗認為基體說連同如來藏思想,皆不符合緣起與無我 的觀點,甚至正是佛陀所要批判的對象,因此,如來藏思想並非佛教思想的主張於焉產生。 關於本覺與如來藏思想的批判,除了可參考袴谷憲昭與松本史朗的著作之外,學界對於其理論的批判可謂 不勝枚舉,本文不擬在此詳加論述其理論上的問題,而是整理批判袴谷憲昭與松本史朗的說法,為後續所要帶 出的研究進路進行鋪陳。研究「批判佛教」的成果,大致可以整理成三種類別,以下分別論陳。 其一,僅止於梳理而不加以評價,例如林鎮國、呂凱文等即是採取這樣的態度。12 林鎮國在《空性與現代 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一書中,對於佛教研究採取開放的態度,以為可以藉由各種不同 的進路與研究方法,達到多元發展佛教研究的成果,而稱之為「多音的佛教詮釋學」。以這樣的態度,將日本批 判佛教的主張,視為也是佛教研究的一環,不論其對於佛教思想的理解是否得當,卻仍可以當作一種研究成果 的展現。書中對於批判佛教進行精要地梳理,卻未提出任何批判的言論。13 呂凱文師承林鎮國,對於批判佛教 進行可謂全面的探究,就上述提到的佛教教義、社會批判、佛教宗派與哲學反省四大層面,皆有相當深入的論 述,但卻並未指出批判佛教的缺失。14 其次,徵引相關批判佛教所援引的經典而加以批判,分析批判佛教引用失據、理解失當而造成理論站不住 腳之研究。15 相關的研究成果中,以釋恆清的〈「批判佛教」駁議〉最為詳盡,此文從基體論的梵文解讀,首先 證明dhātu 並非實體的意思,而是由字根√dha 與字尾 tu 的結合,基本的意思為根基、要素,依據《中阿含經》、 《雜阿含經》與《大毘婆沙論》的使用,而有種類、原因、領域等意義。接著以松本史朗所依據的《勝鬘經》、 《大般涅槃經》、《寶性論》與《佛性論》,指出其將如來藏誤解為基體,並不符合經典的論述脈絡,以及語言上 的使用。凡此經中之論述,皆並未將如來藏思想導向基體論的解釋,如來藏不是佛教的說法,也隨之站不住腳。 12 除了林鎮國與呂凱文之外,其它採取如此態度研究批判佛教的資料,可參閱:高崎直道,〈最近十年の佛教學〉,《佛教學》第 36 號(1994 年 12 月),頁 1-17;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10/11 期(1997 年 9 月),頁 32-52;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12 期(1997 年 12 月),頁 37-63;花野充道,〈本覚思想と如来蔵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54 卷第 1 期(2005 年 12 月), 頁31-36;孫晶、張文良,〈日本「批判佛教」的最新進展及其理論意義〉,《日本研究》(2009 年 2 期),頁 10-17;孫晶, 〈印度哲學關於「無」與「有」的論爭──兼論日本「批判佛教」如來藏觀「有」的邏輯〉,《華梵人文學報》第20 期(2013 年7 月),頁 95-111。 13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1 年 1 月),頁 21-28。關於 此書與批判佛教之間關連的探討,可參閱:程恭讓:〈談「批判佛教」與「場所佛教」──評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當 代》第29 期總號 147(1999 年 11 月),頁 136-140。 14 呂凱文的相關著作,可參閱:《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ātu-vāda」為中心之省察》(台北:國立政治大 學碩士論文,1995 年);〈略論「批判佛教」運動在日本的發展〉,《法光月刊》第 101 期第 2 版(1998 年 2 月);〈當代日 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第10 期(1999 年 9 月),頁 7-44;〈「批判佛教」的批判哲學〉,《學術月刊》(2007 年 6 期),頁47-50。 15 例如: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24 期(2001 年 1 月),頁 1-46;陳永革,〈非中國化與 非宗派化:日本批判佛教論及其效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 卷第 2 期(2006 年 3 月),頁 9-15; 陳堅,〈審查「批判佛教」的兩條可能進路──兼談中國佛教「人本主義」的判教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38 卷第 2 期(2006 年 3 月),頁 23-37;張文良,〈日本佛教界對「根本佛教」的探求──以松本史朗的「緣起說」 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 2 期(2011 年 5 月),頁 43-50。

(5)

其三,以哲學的反思,指出批判佛教在論理上的缺陷。16 以楊維中的〈近代中國傳統的反傳統傾向與日本 的「批判佛教」〉為例,文中先指出松本史朗與袴谷憲昭對於如來藏與本覺二詞的使用與理解,過於片面且獨斷, 進而批判松本史朗所提出的基體說架構,因著理解的錯誤,導致理論也隨之瓦解。袴谷憲昭支持松本史朗的基 體說,將本覺思想以基體說的架構去闡述,即隨著基體說的理論不成立,而跟著崩盤。 以上的分類,乃是為了盡可能清楚呈現若干研究成果,事實上,各種研究的進路,並非斷然地區分,而是 可能包含多種方法的運用,例如哲學反思仍必須引經據典,才能有憑有據地批判佛教對於佛學理論的理解有問 題。然而,整理相關的資料之後,可以看出各種研究成果似乎皆有意無意地提及批判佛教實際上遂行的研究手 法,雖然試圖以哲學的進路,建構出一套足以證成如來藏與本覺思想並非佛教的理論,但實際上仍是語言與文 獻的基礎,從梵文語法的解讀,徵引佛教經典之後,即直接比配經典中的概念,去等同其所建構出的理論,亦 即所謂的基體論。這樣的研究進路,是否稱得上涉及哲學的提問、反思、論理與批判,確實尚有待商榷之處。 這樣的觀點,或者如林鎮國一貫僅止於梳理的態度所言:「大體而言,日本佛教研究仍以語言文獻學為主流, 以哲學詮釋為輔。」17 也或者如同蔡耀明在批判日本在心身課題的研究時,較為直接地指出:「以日文刊出的心 身課題專門的佛學論著,不僅數目在整個日文佛學論著所佔的比例偏低,而且哲學性格相當薄弱。」(底線為筆 者所加)18 文中所徵引的村上真完之著作,19 皆與批判佛教興盛時期重疊,可見日本不僅批判佛教,甚至試圖 在哲學課題上的研究,大致都還停留於語言與文獻的領域。有鑑於此,在語言與文獻的基礎之上,似乎可以朝 向不同的,且可能有所突破的方向發展,亦即本文所要提出的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進路。

དྷăҢିࣰጯᄃҢିϠ׻ࣖநጯ۞ࡁտซྮ

經由上述的論理,可知雖然日本批判佛教試圖採取哲學的進路,反思佛教的理論問題,然而,批判佛教主 要還是立基於語言的進路而提出之觀點,並未看出佛教經典所關注的課題,特別是經典的論述脈絡,以及就著 生命世界的觀察,而探究關聯於生命的重大課題。之所以提出如此理解佛教經典的角度,除了全面地整理、分 析解脫道的《雜阿含經》之外,在極其有限的求學階段,盡可能廣泛地瀏覽解脫道與菩提道(大乘)經典20 之 後,而得出的粗略想法。依據於這樣的想法,尚且需要更長時間深入經典的研讀與實際的研究,才能更加確定 這個方向是否可行。在此,先就佛教經典本身所關注的課題,以呈現出佛教不同於批判佛教所提出的課題,以 及若干學界探究佛教哲學的方法。 16 例如:楊維中,〈從近代中國對傳統佛教的反思與日本的「批判佛教」看佛教研究的現代意義〉,《普門學報》(2002 年 1 月), 頁93-101;蔣海怒,〈宗教與現代性──「批判佛教」之觀念史解讀〉,《東南學術》(2005 年第 5 期),頁 127-130;楊維中, 〈近代中國傳統的反傳統傾向與日本的「批判佛教」〉,《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 卷第 2 期(2006 年 3 月),頁16-22;吳可為,〈「批判佛教」與佛教的批判性〉,《學術月刊》(2007 年 6 期),頁 50-57;蔣海怒,〈「本覺」 與現代性──以「批判佛教」為中心的觀念史考察〉,《宗教哲學》第40 期(2007 年 6 月),頁 67-77;吳汝鈞,〈批判佛教: 新的闡釋與反思(上)〉,《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8 卷第 2 期(2009 年 12 月),頁 1-41;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下)〉, 《新世紀宗教研究》第8 卷第 3 期(2010 年 3 月),頁 1-47。其中吳汝鈞採取的研究進路,除了哲學理論的反思,也徵引相關 的文獻作為依據。 17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頁 174。 18 蔡耀明,〈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圓光佛學學報》第 15 期(2009 年 10 月),頁 28。 19 參閱註解 1 所徵引的資料。 20 解脫道經典主要指《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與《雜阿含經》,這些經典主要在於教導眾生解脫。菩提道經 典繁多,例如:《大般若經》、《勝鬘經》、《大乘密嚴經》、《大寶積經》、《楞嚴經》等,主要在於教導眾生成就菩薩與諸 佛的果位,涉及菩提道的修行、唯識、如來藏、佛性等課題。

(6)

哲學的方向與目標是探究生命世界重大課題,而以提問、論理、反思、批判的程序進行。佛教經典中探究 課題的形式,大致亦是如此,然而,與其他哲學分支學科或哲學系統不同的事,佛教經典大致都是就著生命世 界的觀察,看出眾生在生命世界中所產生的問題,而提出論理的程序與解決的方法。這與其它哲學系統藉由建 立理論以解釋世界,有著極大的差異,也就是說,佛教並不採取先在地區分、預設立場、前提・假設等形式, 而提出課題。 以《雜阿含經》為例,《雜阿含經・第1 經》開張即言「當觀五蘊無常」,將觀五蘊之無常,視為導向解脫 的修行方法之一。21《雜阿含經》所關注的主要課題即為「解脫」,幾乎整部經典皆是對於「解脫」的目標,而 提出各種對治生命的煩惱與痛苦之方法。在解脫的課題之下,或者關聯於解脫之課題,諸如緣起(法)、因緣(法)、 十二因緣、涅槃等,皆是對於生命世界進行觀察而加以探究,是看到了生命確實出現的情形,而提出觀點與解 決問題的方法,並非預設了生命的問題,而就著這樣的預設進行論理。在這樣的觀察之下,是否可以將一般的 哲學課題運用甚或套用在佛教的學說,就值得稍加留意。例如批判佛教以基體論分析如來藏思想,或者以佛・ 菩薩・阿羅漢・涅槃存在與否、輪迴是否為佛教理論的基本預設等,皆是須詳加釐清的作法。 就此而論,所謂的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在消極面,並非任何的哲學與倫理學課題,都可以全面地 適用在佛教經典、思想、義理的探究;積極面,佛教的各部經典,往往有其獨特的課題,應該以這些課題為主 軸,探究其形式與內容。以下分別略舉出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課題,並各就著其中一個課題,鋪排出論 理的程序,顯示出這樣的課題,確實不同於一般的哲學研究進路,卻值得做為關聯於生命世界的重大課題而加 以探究。 首先,就佛教哲學而言,概觀地說,佛教哲學的課題,大致皆可視為生命哲學的範疇,相關的課題,大致 有解脫、無常、苦、空、非我、修行、佛性、法性、空性、如來藏、住地、生死、輪迴、因緣、智慧(般若)、 意識、不二・中道、救度等,以及若干關聯於這些課題之論題與議題。以解脫為例,或許可以藉由《雜阿含經》 的論述脈絡,鋪排出如下的論理程序:「解脫」的界說與釐清、解脫之所以得以提出的學理依據、導向解脫的修 行方法、解脫的方向與目標。22 其次,就佛教生命倫理學而言,是藉由佛教經典的論述,而提出關聯於生命倫理學課題與論題的觀點。生 命倫理學課題與論題範圍甚廣,並且日漸增多,撮其要者,大致有醫助自殺與安樂死、自殺、臨終關懷(安寧 療護)、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墮胎、性別倫理、基因倫理、素食等。這些生命倫理學所提出的課題與論題,通 常不會是在佛教經典中首要或直接關注的,因此,在運用佛教經典的論述與觀點時,適用的範圍、層面與程度, 就成為必須慎重考慮的要點。如果要藉由佛教哲學的重要概念或課題,以探究生命倫理學的課題與論題,兩者 之間的關聯越緊密則越適切;或者可以另闢蹊徑,看出佛教所重視的生命倫理學課題為何,舉例而言,例如: 生命體與生命體之間的對待、心身之間的適當關係等,關聯的論題與議題,例如:人與動物的關係、人與自我 的關係、心識與自我・身體的關係、素食議題等。 21 《雜阿含經・第 1 經》: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 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 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 是。」(《雜阿含經‧第1 經》,T. 99, vol. 2, p. 1a) 22 關於「解脫」的界說與釐清,及其關聯的論題,可參閱:李明書,《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以《論 語》與《雜阿含經》為依據》,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頁 40-48。

(7)

以上關於課題的提出與論理的鋪陳,除了明確地指出佛教所關注的課題之外,也試圖開展佛教研究的向度。 在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研究上,並非僅依上述程序才能探究,而是至少提供一種範例,做為有意嘗試 者的參考。

Ёăтңϲૄٺᄬ֏ᄃ͛ᚥጯ۞ૄᖂ҃ѣٙฟण

在釐清了日本批判佛教的內容與批判,以及所謂的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研究進路之後,得知日本批 判佛教雖採取了若干哲學理論的概念,並且嘗試以哲學的進路研究經典的思想,事實上卻是藉由語言的分析與 文獻的比對,而產生出的研究成果。這樣的成果,不僅成為眾矢之的,並且與佛教經典所關注的課題漸行漸遠。 雖是如此,在批判「批判佛教」的研究已經不勝枚舉的情況下,如果再提出若干的補充意見,恐怕也只流於汗 牛充棟的效果。與其在批判的氛圍中打轉,不如回過頭去省視批判佛教對於佛教研究的成果中,除了結果之外, 還有什麼可以做為學術研究上參考的價值。 以這樣的角度去思索批判佛教的諸多面向,首先,對於批判佛教採取較為緩和的反思,或許可以將對於佛 教的理解,置基於理解、闡發佛教思想、義理與哲學之上,看出佛教究竟在探究什麼樣重大的課題,而非急於 批判佛教的任何面向。更進一步,藉由日本佛教研究專擅的手法,對於語言的釐清、文獻的比對,以及經藏的 編纂,所呈現出紮實的語言與文獻功力,提供從事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在基礎的層次,較不致 於因為語意的歧異與版本的分歧,而產生類似在起跑點打轉的結果,導致後續的研究難以進行。 較為具體的建議,大概可以就佛教哲學與生命倫理學的研究中,看出一些可以再加強的部分,以呈現出日 本佛教的語言與文獻研究的價值。一般佛教哲學與佛教倫理學研究,通常是以哲學背景為主,尤以西方哲學為 最,在熟悉西方哲學運作模式的條件下,去探究佛教哲學,而相關的課題大致也以西方哲學的框架為主,因此, 在版本的採用上,往往直接從英譯本或漢譯本入手。近年由於梵文教學較為普及,涉及經典的佛學研究,在採 用梵文本為底本,或著重參考梵文本的情況逐漸增加。由於梵文文法、結構、文化有其獨特的背景,轉譯過程 難免因不同語言的差異,而有所不到位之處,所以以梵文本為理解佛教哲學的基礎,通常會比轉譯過的版本要 來得精確。如果日本佛教研究在語言的考究上,即已採取以梵文本為基礎的方式,例如「基體說」即是依據於 梵文而得的概念,則對於佛教語言的掌握,將相當值得參考。

ౙăඕኢᄃण୕

本文首先扼要地說明日本批判佛教的發展背景與脈絡,進而提出當代學界對於批判佛教的反思與批判,再 從批判佛教與當代研究批判佛教的成果中,找出可以在批判佛教的基礎之上,往前進展的研究方向。批判佛教 固然對於佛教的研究,有其失當甚至缺陷之處,卻引發學界廣泛地討論,除了對於理論的批判與糾正之外,也 提供了一種研究進路的參考。 收攝本文的研究成果,大致整理為如下四個要點:其一,日本批判佛教的相關理論,以袴谷憲昭提出的本 覺思想不是佛教與松本史朗提出的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為主。其二,關於批判佛教的討論,大致採取梳理說明、 引經據典、以及哲學的反思三種路徑,指出批判佛教可能的缺失。其三,若干研究批判佛教的成果呈現出批判 佛教雖試圖採取哲學的進路研究佛教的理論,實際上卻是以語言與文獻做為主要的依據,缺乏哲學的思辨。其 四,本文以為,批判佛教可以在語言與文獻的成果之上,往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方向研究,將可藉由

(8)

既有的成果,使得佛教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主張,更具紮實的基礎與說服力。 思索未來可以持續發展的方向,預期從兩個步驟著手:第一步,將以批判佛教所涉及的佛教經典為依據, 詳盡地比對批判佛教對於語言的研究成果,對照經典的梵文與漢譯,釐清佛教經典之所以產生語意分歧的原因。 第二步,釐清語意之後,將對於各部佛經的論述架構與系統,進行較為完整與全面的論述與建構,呈現出佛教 哲學與佛教生命倫理學的主張。

ણ҂͛ᚥ

˘ăΟᚱ͛ᚥ 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 2.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 ˟ă૞३ Ğ˘ğ͛̚ 3.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1)。 Ğ˟ğ͛͟ 4. 松本史朗,《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89 年 7 月;肖平、楊金萍譯為《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6)。 5. 松本史朗,《禅思想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藏出版,1994)。 6. 袴谷憲昭,《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1989)。 7. 袴谷憲昭,《批判仏教》(東京:大藏出版,1990)。 8. 袴谷憲昭,《道元と佛教:十二卷本『正法眼藏』の道元》(東京:大藏出版,2001)。 Ğˬğࡻ͛

9. Jamie Hubbard, Paul Loren Swanson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譯為《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的風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龔雋等譯。 ˬăഇΏኢ͛ Ğ˘ğ͛̚ 10.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10/11 期,1997,頁 32-52。 11.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12 期,1997 年,頁 37-63。 12. 吳可為,〈「批判佛教」與佛教的批判性〉,《學術月刊》,2007 年 6 期,頁 50-57。 13. 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上)〉,《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8 卷第 2 期,2009,頁 1-41。 14. 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8 卷第 3 期,2010,頁 1-47。 15. 呂真觀,〈中國傳統佛教與日本「批判佛教」〉,《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4 卷第 1 期,2010,頁 111-115。 16. 呂凱文,〈略論「批判佛教」運動在日本的發展〉,《法光月刊》,第 101 期第 2 版,1998。 17.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第 10 期,1999,頁 7-44。 18. 呂凱文,〈「批判佛教」的批判哲學〉,《學術月刊》,2007,頁 47-50。 19. 松本史朗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月刊》第 101 期,1998。 20. 孫晶、張文良,〈日本「批判佛教」的最新進展及其理論意義〉,《日本研究》,2009 年 2 期,頁 10-17。 21. 孫晶,〈印度哲學關於「無」與「有」的論爭--兼論日本「批判佛教」如來藏觀「有」的邏輯〉,《華梵人文學報》第 20 期, 2013,頁 95-111。

(9)

22. 張文良,〈日本佛教界對「根本佛教」的探求──以松本史朗的「緣起說」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10 年第 2 期,2011,頁 43-50。 23. 陳永革,〈非中國化與非宗派化:日本批判佛教論及其效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8 卷第 2 期, 2006,頁 9-15。 24. 陳堅,〈審查「批判佛教」的兩條可能進路——兼談中國佛教「人本主義」的判教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38 卷第 2 期,2006,頁 23-37。 25. 程恭讓,〈談「批判佛教」與「場所佛教」──評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當代》第 29 期總號 147,1999,頁 136-140。 26. 楊維中,〈從近代中國對傳統佛教的反思與日本的「批判佛教」看佛教研究的現代意義〉,《普門學報》,2002,頁 93-101。 27. 楊維中,〈近代中國傳統的反傳統傾向與日本的「批判佛教」〉,《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8 卷第 2 期,2006,頁 16-22。 28. 劉宇光,〈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代佛教的政治反省〉,《世界宗教學刊》,第 7 期, 2006,頁 1-42。 29. 劉宇光,〈「批判佛教」的得與失〉,《學術月刊》,2007 年 6 期,頁 55-57。 30. 蔣海怒,〈宗教與現代性──「批判佛教」之觀念史解讀〉,《東南學術》,2005 年第 5 期,頁 127-130。 31. 蔣海怒,〈「本覺」與現代性──以「批判佛教」為中心的觀念史考察〉,《宗教哲學》,第 40 期,2007 年 6 月,頁 67-77。 32. 蔡耀明,〈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圓光佛學學報》,第 15 期,2009,頁 1-29。 33.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24 期,2001,頁 1-46。 Ğ˟ğ͛͟ 34. 村上真完,〈古代インドの身心觀と佛教〉,《南都佛教》,第 51 號,1983,頁 25-42。 35. 村上真完,〈諸行考(Ⅰ):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6 號,1987,頁 51-94。 36. 村上真完,〈諸行考(Ⅱ):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7 號,1988,頁 47-87。 37. 村上真完,〈諸行考(Ⅲ):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8 號,1989,頁 43-70。 38. 村上真完,〈諸行考(Ⅳ):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 19 號,1990,頁 67-120。 39. 花野充道,〈本覚思想と如来蔵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54 卷第 1 期,2005,頁 31-36。 40.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の佛教學〉,《佛教學》,第 36 號,1994,頁 1-17。 41. 袴谷憲昭,〈差別事象を生み出した思想的背景に関する私見〉,《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 44 期,1986,頁 198-216。 Ğˬğࡻ͛

42. Minoru Kiyota,“Modern Japanese Buddholog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atic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7/1, 1984: 17-36.

43. William M. Bodiford, “Zen in the Art of Funerals: Ritual Salvation in Japanese Buddhism,” History of Relig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arative Historical Studies v.32 n.2, 1992: 146-164.

αăࡁ੅ົኢ͛ă૞३ኢ͛

44. Paul L. Swanson, “Why They Say Zen Is Not Buddhism: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 Paul Swanso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3-29.

̣ăጯҜኢ͛

45. 李明書,《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以《論語》與《雜阿含經》為依據》(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 學學系,碩士論文,2011)。

46.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 「dhātu-vāda」為中心之省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5)。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131 佐藤哲英〔1972〕 〈俊芿律師帶回日本的天台文獻〉 (石田充之《鎌倉佛教成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