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牡丹古謠隊演唱之歌謠與文化保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牡丹古謠隊演唱之歌謠與文化保存"

Copied!
2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研究與保存組 碩士論文. 牡丹古謠隊演唱之歌謠與文化保存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Group of Sinvaudja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ir Traditional Songs. 指導教授:錢善華 教授 研究生:徐縵庭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六月.

(2) 致謝 感謝天父總是看顧,在壓力大時給予依靠,讓我在獨處時不孤獨,在遇到瓶頸時不 絕望,將一切榮耀歸給神。從考上研究所、修業期間到寫作論文,有太多太多要感謝的 人,因為有這群鼓勵和支持我的人們,分享生活中的歡樂片刻和人生的經歷,並分擔我 的壓力,才能有現在的我。 感謝學士論文指導老師王梅霞,讓我在大學時有機會接受論文的初步寫作訓練。知 道我對民族音樂有興趣後,建議以牡丹古謠隊為題,從那時開始接觸牡丹古謠隊,對他 們有了初步認識,也為未來的碩士論文打下基礎。當老師知道我有意要考師大民音所時, 常鼓勵我將人類學所學在民族音樂學領域學以致用,時常傾聽我的近況並給予許多建議, 老師的耐心和無私的分享,是我在寫作論文時一大助力。 進入民音所對我來說是嶄新的冒險。感謝所上的老師體諒我的外行,在每堂課耐心 教導,帶領我進入本領域,鼓勵我發揮自己專長、善用學習人類學的背景,跨領域結合 民族音樂的知識,甚至提供獎助學金的機會,減輕家中經濟負擔。感謝黃均人老師讓我 在碩一進入數位典藏中心工讀,參與計畫,初次接觸數位典藏相關的工作,並在碩二推 薦我擔任客座教授 Alan Thrasher 的研究助理。Thrasher 教授一直鼓勵我繼續研究民族音 樂學和音樂人類學,並常主動關心我的學習和論文的方向,讓我獲益良多。感謝苾瑩助 教總是耐心回答大小龐雜的問題,讓研究所在學期間無後顧之憂。感謝民音所同學這三 年來對我的包容,從同學身上學到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雖然知道我與大家背 景不同,卻沒有因此劃分彼此的界線,很高興有你們。 田野期間,仰賴高加馨老師在村落的人際關係,在部落的食宿、訪談、鄰近地區的 即時消息,都要感謝她的照顧與安排。高老師在部落中擔任多角,時常忙得不可開交, 長時間的叨擾對於高老師甚至是她的家人非常不好意思,但他們仍把我照顧得極為周到。 高老師的先生常會有一些關於部落的想法提出討論,家裡的 vuvu(高老師的父母)在吃 飯時總是準備佳餚迎接我回家,每天關心我訪問順不順利、去跟哪個 vuvu 聊天;而高 家的兩個弟弟也都很照顧我,有空就會騎腳踏車帶我認識環境、介紹生態,幫我查下山 公車班表等等,好像我就是他們的一份子。感謝牡丹古謠隊的隊員接受訪談,包括白勇 務、朱光貴、林光輝、周春美、高加馨、徐秋香、許菊蘭、張正妹、張花香、張榮文、 葉金妹、葉德生、鍾秀妹等人。雖然在練唱時我並沒有太多時間與大家交談,但在部落 裡走動仍時常有古謠隊員在路上跟我打招呼閒聊。同時,也要感謝其他族人,像是佳德 谷餐廳的老闆娘、供我吃飯和聊天的「山豬的店」、分享部落故事的許秀蘭 vuvu、教會 的執事溫素珍老師等等,其餘未被列上的族人,在此表達歉意,謝謝大家對我的包容與 體諒。 本論文的歌詞逐字逐句翻譯,要特別感謝村長葉德生與張花香 vuvu,在包山蘇繁忙 之時,仍願意幫助我完成每一首歌詞的翻譯,一字一句討論,從下午兩三點一直到晚上 i.

(3) 八點,唱到聲音都啞了還是要把它翻完,對於我需要的協助,村長二話不說、毫無保留 地為民服務,讓我深感佩服。而論文中特別將舞蹈轉換成舞譜形式,非常感謝北藝大舞 蹈研究所的郭庭甄同學,在百忙之中還能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完成製譜,對於我的許多 要求也都非常願意配合,同時跟我耐心講解許多關於舞譜的背景,建立基本常識,讓我 的舞譜呈現更加完整。 感謝口試委員的耐心與寬容,論文從送出到口試,時間非常緊迫,深感抱歉。在口 試時老師們給予論文中肯的建議以及正面的評價,甚至對於論文進一步延伸的想法,都 使我更有信心與責任去實踐對部落的回饋。謝謝吳榮順老師,在繁忙的工作和緊迫的時 間中仍花了許多時間詳閱論文,在小細節上的提醒與大觀念上的釐清,並且進一步建議 對於論文未來的想法;許瑞坤老師在我就讀民族音樂所時,不論是擔任導師或者是後來 與老師私下談話,都持續關注我的論文與相關議題,多次給予我新的想法,成為往後論 文寫作莫大的助力;謝謝指導教授錢善華老師,除了在論文上面的指導,在課堂中更常 帶領學生實地走訪部落,甚至一同前往關島太平洋藝術節,不只是從文獻閱讀南島語族, 更能身體力行,對於臺灣原住民有更多方面的認識。 在寫論文前後的一年之間,時間幾乎都在宿舍度過,感謝我的室友:佳櫻、雅倫常 帶家鄉的點心分享給半夜需要能量的我;感謝宿舍的好朋友:庭均、揚今和佳樺,願意 當我的情緒管理員、糧食補給員和生活樂趣製造機,如同家人一般的陪伴,為煩悶的宿 舍趕論文生活增添了許多溫暖,有你們真好! 感謝我的家人,爸媽是我一直以來最大的依靠。感謝媽媽願意每天聆聽生活中的瑣 事,不論開心或難過,生活上的問題或是課業上的困惑,良師益友的關係提供了一個穩 定抒發的管道,也給予我許多意見和新奇的思考方向;謝謝爸爸,平常話雖不多,但是 在關鍵時刻總會提供中肯實用的意見。幾次前往田野,爸爸自告奮勇擔任秘書與司機, 讓我在過程中有可以討論的對象。謝謝父母開明的胸懷,讓我能放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協助我釐清自我內心,並在最終支持我的決定。另外,爺爺於今年三月二十六日長眠, 雖然沒能與爺爺一起分享碩士畢業的喜悅,但仍要感謝慈祥的爺爺,在過去總是耳提面 命孩子要好好讀書,鼓勵我做自己想做的事,總是不吝於給予溫暖的支持,讓我在求學 的路上滿是祝福。. ii.

(4) 摘要 本論文旨在記錄牡丹古謠隊與牡丹村音樂及文化的保存與復興。以牡丹古謠隊為出 發點,探討其生成的源起、熟成的經過,以及至今的運作現況。詳實記錄古謠隊的練習 過程與歷年演出,並將他們所演唱的曲目系統整理與分析,在這當中歸納出牡丹村的歌 謠特色,與文本相互參照,意在協助部落保存珍貴的古謠,同時也是記錄古謠背後與牡 丹部落息息相關的文化脈絡,因為音樂即生活,兩者關係密不可分。另外,也藉由古謠 隊對於歌謠的保存,對「傳統」與「文化保存」等概念進行討論,並提出保存牡丹古謠 隊與其歌謠的必要性。 從古謠隊加以延伸,討論所屬族群排灣族、所在地牡丹村的變遷與文化特色。而牡 丹在地理位置上的偏遠,形成的文化與外界所認知的排灣族有所差異,因此牡丹村有其 與眾不同的特殊性。以部落的文化保存現況來說,傳統文化正在流失,而牡丹古謠隊在 這個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承先啟後」之角色。它記載的是過去的歷史變遷與記憶, 是古謠隊隊員們從小對於生活與部落的回憶;同時,它的運作與演出,也讓部落族人重 新看見牡丹,激發大家對於歌謠傳唱,甚至是整個牡丹及鄰近地區的文化保存,有了更 積極的作為,因此古謠隊開啟了大家對於文化保存的重視與實踐,逐漸影響著整個部落 的價值觀。所以,古謠隊的歌謠是時代變遷下的結果,而古謠隊之行動與傳承的概念則 是在時代變遷下,促使大家更珍視傳統文化的一股力量。 本文的最終目的,乃是希望藉由田野採集的學術成果,積極回饋牡丹部落,除了感 謝族人對於本研究的協助與鼓勵,更是因為牡丹古謠隊與其歌謠非常具有保存的必要性, 因此內文提出三個實際的做法,包含將牡丹古謠隊的介紹與影片系統化的整理並放在網 路上供更多人欣賞與了解、將所採集到的歌謠整理成兼具樂譜與歌詞的完整歌本,以及 協助古謠隊錄製專輯等。這些做法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持續與族 人進行討論的內容。雖然看起來並不是非常大的工程,但是對於古謠隊與其歌謠,乃至 於整個牡丹部落的宣傳與文化保存和傳承這方面,應具有相當的實質效益。. 關鍵字:原住民、排灣族、牡丹村、牡丹古謠隊、歌謠、文化保存、傳承. iii.

(5)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songs and culture in Sinvaudjan, a Paiwan indigenous tribe in the hill of southern Taiwan.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group of Sinvaudjan, I disscuss its origin,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situation from the past to now. The recording and analysis of their songs help me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ongs in Sinvaudjan. I found that music is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Thus,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traditional songs is not only to preserve the form of music, but also reserve the history behind the music. By bringing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context, I try to connect music with time and space, which would indicate my argument that music, society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music cannot merely exist without context. The alteration of society may result in music transformation. I also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unchanged elem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usic transformation, which urge me to think about how to define “tradition” and the purpose of reserva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group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ituation of cultural reservation of the tribe. It records the chang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 memories of the elderly; simultaneously, it’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s catch people’s sight, inspire the tribe and nearby area to reserve their own culture more actively, and affect their values of culture reservation. The songs of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group are the result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roup’s concept of reservation, to some extent, encourage people to cheris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social change. The final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give the tribe Sinvaudjan feedback by helping the tribe with the traditional songs 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 propose three practical methods: setting up web pages introducing the traditional singing group and its songs; organizing the songs I collected and publishing a song book; recording an album. I believe that these methods could actually help the tribe preserve their traditional songs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Keywords: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Paiwan tribe, Sinvaudjan, music cultur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al reservation. iv.

(6) 凡例 一、符號使用. (一)「」:術語、專有名詞、特定名詞、須強調之詞語,例如:「雙嗣合併家系制」。 (二)〈〉 :論文名、書中篇名、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等,例如: 〈傳統與遞變:排灣族 的歌樂系統研究〉、〈牡丹村(sinvaudjan)的歌謠〉。 (三)《》 :活動名稱、書名、曲名,例如: 《再現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智慧:看見牡丹》 、 《牡丹村志》、《情人的眼淚》。 (四)【】 :標示圖片、表格、譜例與附錄,例如:見【圖 3-1】牡丹鄉行政區域圖中牡 丹村之所在。 (五)[]:標示不同場合之歌曲版本,例如:《enelja》[斜坡上的音樂祭]。 (六)() :文字的補充及說明,例如:裂縫鼓(slit drum,為非洲、南亞和南島語系等 地區之民族樂器,見【圖 5-1】);歌詞逐句翻譯。 (七)標楷體:為直接引用之文章內容;歌詞單字翻譯;歌曲大意。 (八)斜體:國外書名。 (九)數字:標示西元的年代皆使用阿拉伯數字;標示民國的年份則以國字數字表示; 其餘提到時間的計算時皆以國字數字書寫。. 二、採譜記號. (一)所採集之樂譜,一律採用首調記譜。樂曲左上方標示速度與記音,左上方標示演 v.

(7) 唱者、填詞者、採集者與採集時間或參考之演出影片。 (二)樂譜的各小節是依照族語歌詞與族人對一首歌的斷句標示的,雙小節線為一個段 落的結束;若有舞蹈則以舞步的循環劃設小節線。. 三、關於圖片、表格、譜例與附錄. (一)圖片與表格的出處與較長的敘述性補充說明標示於註腳。 (二)圖片、表格與譜例的符號內容,說明其所在章節與順序。例如: 【圖 2-1】排灣族 現生部落分布區域圖,表示此圖片是第二章中的第一張圖片,並在圖片標示之後 有簡短說明。 (三)圖片的標示於圖片下方,表格與譜例則標示於上方。 (四)附錄的標示與說明位於內容之左上方。. 四、排灣語書寫符號. 本論文所使用的排灣語標記與書寫符號是參考民國九十四年所頒布的「原住民族語 言書寫系統」,由於牡丹族語班當初在學習書寫符號時即使用此書寫符號系統,並且本 論文與內容所採集之樂譜將提供古謠隊日後保存與傳承之用途,所以依照此書寫系統標 記問中之族語內容。以下表格整理自白勇務(liatuwan.Palivulj)所著《部落族語 : 牡丹鄉 「基本語料與詞彙」: 南排灣族語言》 。. vi.

(8) 子音 24 個 發音部分及方法. 書寫文字. 發音部分及方法. 書寫文字. 雙唇塞音(清). p. 舌尖擦音(濁). z. 雙脣塞音(濁). b. 喉擦音. h. 舌尖塞音(清). t. 雙唇鼻音. m. 舌尖塞音(濁). d. 舌尖鼻音. n. 捲舌塞音(濁). dr. 舌根鼻音. ng. 舌面塞音(清). tj. 舌尖塞擦音. c. 舌面塞音(濁). dj. 捲舌邊音. l. 舌根塞音(清). k. 舌面邊音. lj. 舌根塞音(濁). g. 舌尖顫音. r. 小舌塞音. q. 雙唇半元音. w. 雙脣擦音(濁). v. 舌面半元音. y. 舌尖擦音(清). s. 喉塞音. 發音部分及方法. 書寫文字. 發音部分及方法. 書寫文字. 高前元音. i. 央元音. e. 高後元音. u. 低央元音. a. 母音 4 個. vii.

(9) 五、舞譜. 本論文中有四首歌曲採用舞譜記錄舞步,採譜者是郭庭甄。所使用的舞譜系統是由 「拉邦舞譜」(Labanotation)延伸出來的「主題撰寫」(motif writing)舞譜系統,起源於 1950 年代,由拉邦的學生首先使用。比較簡易、可讀,也是在臺灣普遍來說較廣泛被使用的 舞譜,由於本研究的目的是記錄古謠,因此使用較常用之媒介記錄,或許更能增加其實 質價值。以下為舞譜符號說明。 (一). :向左踏步. (二). :向右踏步. (三). :中間踏步. (四). :向前抬腳. (五). :向前踏步. (六). :向後踏步. (七). :跳躍. (八). :重複. (九). :舞台隊形,上方為觀眾位置. viii.

(10) 目次 致謝 ........................................................................................................................ i 摘要 ...................................................................................................................... iii ABSTRACT ......................................................................................................... iv 凡例 ....................................................................................................................... v 目次 ...................................................................................................................... ix 圖目次 ................................................................................................................. xii 表目次 ................................................................................................................. xii 譜目次 ................................................................................................................ x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18. 第二章 排灣族概述 ........................................................................................... 20 第一節 地理環境分布 .................................................................................................... 20 第二節 排灣族群分類 .................................................................................................... 22 第三節 人文社會脈絡 .................................................................................................... 23 第四節 排灣族的音樂 .................................................................................................... 38. ix.

(11) 第三章 牡丹村概述 ........................................................................................... 43 第一節 地理環境分布 .................................................................................................... 43 第二節 人文社會脈絡 .................................................................................................... 45 第三節 牡丹村的歷史變遷 ............................................................................................ 54 第四節 牡丹村的音樂 .................................................................................................... 57. 第四章 牡丹村古謠隊之記錄與其音樂分析 ................................................... 59 第一節 古謠隊概述 ........................................................................................................ 59 第二節 曲調歸納與特色分析 ........................................................................................ 66 第三節 古謠歌詞內容與當地脈絡之關係 .................................................................... 98. 第五章 古謠隊與文化保存之關係 ................................................................. 121 第一節 「傳統」的定義 .............................................................................................. 121 第二節 從古謠隊看牡丹村音樂之變遷 ...................................................................... 123 第三節 牡丹部落的文化保存現況與古謠隊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 130 第四節 牡丹古謠隊保存之必要性與實際做法 .......................................................... 141. 第六章 結論 ..................................................................................................... 145 參考文獻 ........................................................................................................... 149 附錄 ................................................................................................................... 152. 【附錄一】《enelja》[看見牡丹版本]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2 【附錄二】《enelja》[斜坡上的音樂祭版本]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3 x.

(12) 【附錄三】《情人的眼淚》(luseq na sudju)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3 【附錄四】《工作開墾歌》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5 【附錄五】《憶童年》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5 【附錄六】《嗜好》(isasepeljan)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7 【附錄七】《回顧》(pa li ku z) 單詞與逐字翻譯 .............................................................. 158 【附錄八】《叮嚀》(pazazekatj)單詞與逐句翻譯 .............................................................. 159 【附錄九】《感恩頌》(pu masalu) 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0 【附錄十】《歡樂曲》(senaiya)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1 【附錄十一】《大家來跳舞》(zi ya ni lja ma pu ljat)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2 【附錄十二】《idulidu-mapulja 舞曲》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3 【附錄十三】伊呀伊(舞會前奏曲)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4 【附錄十四】《isaceqalj 舞曲》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4 【附錄十五】《伐樹歌》(Lipagaw)單詞與逐句翻譯 ......................................................... 164 【附錄十六】《enelja》[看見牡丹版本]之採譜 .............................................................. 166 【附錄十七】《enelja》[斜坡上的音樂祭版本]之採譜 .................................................. 168 【附錄十八】 《情人的眼淚》(luseq na sudju)之採譜 ........................................................ 169 【附錄十九】 《工作開墾歌》之採譜 .................................................................................. 171 【附錄二十】 《憶童年》之採譜 .......................................................................................... 172 【附錄二十一】 《嗜好》(isasepeljan)之採譜 ...................................................................... 174 【附錄二十二】 《回顧》(pa li ku z)之採譜 ........................................................................ 176 【附錄二十三】 《叮嚀》(pazazekatj)之採譜 ...................................................................... 178 【附錄二十四】 《感恩頌》(pu masalu)之採譜 ................................................................... 179 【附錄二十五】 《歡樂曲》(senaiya)之採譜 ....................................................................... 181 【附錄二十六】 《大家來跳舞》(zi ya ni lja ma pu ljat)之採譜 ......................................... 182 【附錄二十七】《idulidu-mapulja 舞曲》之採譜 ............................................................... 183 【附錄二十八】《伊牙伊》(舞會前奏曲)之採譜 ............................................................ 184 xi.

(13) 【附錄二十九】《isaceqalj 舞曲》之採譜 ........................................................................... 185 【附錄三十】《伐樹歌》(Lipagaw)之採譜 ......................................................................... 186 【附錄三十一】 《回顧》舞譜 .............................................................................................. 188 【附錄三十二】 《大家來跳舞》舞譜 .................................................................................. 189 【附錄三十三】 《伊呀伊》舞譜 .......................................................................................... 191 【附錄三十四】 《isaceqalj 舞曲》舞譜 ............................................................................... 194. 圖目次 【圖 2-1】排灣族現生部落分布區域圖................................................................................ 21 【圖 3-1】牡丹鄉行政區域圖................................................................................................ 44 【圖 3-2】牡丹古謠隊演出身著傳統服飾............................................................................ 48 【圖 3-3】祖傳傳統服飾........................................................................................................ 49 【圖 3-4】屏風頭飾................................................................................................................ 49 【圖 3-5】石塊堆砌而成的房屋............................................................................................ 50 【圖 4-1】牡丹古謠隊合照.................................................................................................... 61 【圖 4-2】拼音符號練習的族語教材與古謠教唱教材........................................................ 63 【圖 4-3】交叉牽手示意圖.................................................................................................... 97 【圖 5-1】裂縫鼓.................................................................................................................. 126 【圖 5-2】新保將神明會...................................................................................................... 131 【圖 5-3】循理會牡丹教會.................................................................................................. 137. 表目次 【表 2-1】吳慧嫻整理的古樓五年祭活動內容與歌謠程序表............................................ 36 【表 4-1】牡丹古謠隊歷年演出............................................................................................ 65. xii.

(14) 譜目次 【譜例 4-1】《enelja》獨唱部分 ............................................................................................ 68 【譜例 4-2】《enelja》骨幹音型、音域、使用音 ................................................................ 69 【譜例 4-3】《工作開墾歌》與《情人的眼淚》骨幹音型.................................................. 70 【譜例 4-4】《憶童年》骨幹音型.......................................................................................... 71 【譜例 4-5】《嗜好》(isasepeljan) 骨幹音型 ....................................................................... 72 【譜例 4-6】《回顧》(pa li ku z) 骨幹音型 .......................................................................... 73 【譜例 4-7】《回顧》(pa li ku z) 舞譜 .................................................................................. 74 【譜例 4-8】《叮嚀》(pazazekalj) 骨幹音型 ........................................................................ 75 【譜例 4-9】《感恩頌》(pu masalu) 樂曲分析(以第一段為例)..................................... 76 【譜例 4-10】《感恩頌》(pu masalu)骨幹音型..................................................................... 76 【譜例 4-11】《歡樂曲》(senaiya)骨幹音型 ......................................................................... 77 【譜例 4-12】《大家來跳舞》(zi ya ni lja ma pu ljat)骨幹音型 ........................................... 78 【譜例 4-13】《大家來跳舞》(zi ya ni lja ma pu ljat)舞譜 ................................................... 79 【譜例 4-14】《idulidu-mapulja 舞曲》骨幹音型 ................................................................. 80 【譜例 4-15】《伊牙伊》骨幹音型........................................................................................ 82 【譜例 4-16】《伊牙伊》舞譜................................................................................................ 83 【譜例 4-17】《isaceqalj 舞曲》骨幹音型............................................................................. 84 【譜例 4-18】《isaceqalj 舞曲》舞譜..................................................................................... 85 【譜例 4-19】《伐樹歌》骨幹音型........................................................................................ 86 【譜例 4-20】《叮嚀》聲響之轉換........................................................................................ 89 【譜例 4-21】《叮嚀》旋律走向示意圖................................................................................ 91 【譜例 4-22】《伊牙伊》(舞會前奏曲)旋律走向示意圖.................................................. 92 【譜例 5-1】《isaceqalj》[看見牡丹版本],輪唱部分...................................................... 126. xiii.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主題──「從牡丹古謠隊看牡丹村的音樂與文化保存」之動機,起源於本身 對於排灣族的興趣以及與牡丹古謠隊的第一次相遇。在爬梳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相關資 料的過程中,我發現關於排灣族這一區塊的相關研究確實較少,除了周明傑有長期撰寫 相關文章之外,幾乎沒有人深入討論排灣族音樂這一塊領域。排灣周圍的人群流動和交 流相當複雜,因此若是選擇研究排灣族,則可以同時了解周圍族群受什麼樣文化影響, 進而了解此地區的歷史脈絡與變遷。然而,我們所認知的排灣又以北排灣為主,因此牡 丹所在的南排灣資料更為稀有。每段旋律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其組成架構、人物角 色、內容情節等方面,都是因著所處框架和脈絡而建構出來的,這是本論文一直秉持的 概念。因此,藉由對於音樂本身的探索到分析,再從觀察中尋找其文化脈絡的痕跡,可 以使我們明白社會文化及詞曲背後更深一層的含意,亦可以了解音樂對於這個族群的重 要性與必要性。. 牡丹古謠隊在 2013 年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舉辦的特展《再現臺灣原住民的傳統 智慧:看見牡丹》中演出傳統歌謠,當時仍在臺大人類學系就讀的我,被開幕式中所展 示的文物與生活內容所吸引,而其中古謠隊所演出的歌謠觸動人心,不只是因為其歌曲 旋律優美與嗓音有著獨特的滄桑與原始感,也是因為牡丹村古謠隊打破了過去對於古謠 隊的想像。 1.

(16) 以牡丹國小古謠隊和其他曝光率較高的古謠隊為例,幾乎都是以小朋友為主要成員, 直接由老師統一版本、由上而下地教學;而牡丹古謠隊的特殊性在於,它是由部落中的 中、老年人所組成,年齡大約介於六十到八十歲之間,最年輕的也已經四、五十歲,是 與古謠有實際時空交錯、且從小就聽著這些古謠長大的一群人,這樣的條件與學校古謠 隊的養成是完全不同的。古謠隊隊員們常會在練唱時一起討論該如何唱、歌詞該如何填, 這些交流都是自動自發的。因為隊員的組成幾乎都是牡丹村,所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包 括唱法處理或是改寫歌詞等,都可以說是牡丹村最為大眾所接受的共同版本,由他們共 同參與、拼湊出對於過去的記憶與想像。對古謠隊的成員來說,這些並不是全新的學習, 而是藉由回憶的過程讓他們重新了解認識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將自己的文化藉由對外展 演的方式,讓外界也讓自己族內看見,進而凝聚部落的力量、產生保存與傳承自我文化 的意識。我對牡丹村這個未知的地方燃起濃厚興趣,想要更深入認識他們,並了解部落 如何藉由古謠傳唱達到歌謠與文化傳承的目標。. 如上所述,在「原住民的音樂和社會文化息息相關」這個論點之下,本論文想探討 古謠隊隊員如何在練習與演出的過程中,將在地文化與生活融入並呈現在歌謠當中?從 過去到現在,他們生活中的音樂是否經歷什麼改變或不變?社會文化隨著時間因不同的 族群混合和交流,在不同的階段參入新的元素而產生改變,音樂的變遷是否同樣可以反 映出這樣的變化?另外,音樂的功能在於其內容和所產生的情感使民族更有凝聚力和族 群認同,古謠隊的演出與練習,對村子內部的整合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樣的影響是否 提高當地人對於自我文化的意識,進而有助於當地文化的保存與復興? 2.

(17)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為牡丹古謠隊留下第一手紀錄,包括其成立、練習過程 與演出活動等等,更積極的做法是最終將所收集到的歌謠採譜,並將歌詞與翻譯整理, 甚至將目前古謠隊所練成之歌謠錄製成專輯,做為有聲資料的收藏,也成為之後古謠隊 新進成員,以及其他對牡丹傳統古謠和古謠隊有興趣的族人或是研究者,可參考的教材 與資料。古謠與古謠隊的保存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因為隨著隊員年紀的增長,所能提 供對於過去的資訊恐怕越來越有限,我只能將所能掌握的內容加以保存與記錄,而能為 部落的文化保存與傳承盡一己之力,這便是研究者與學習者最能實踐的具體回饋了。.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為避免定義上的混淆與界定不清,本論文將研究範圍定在牡丹村古謠隊所唱的古謠。 一般在文獻當中可見「牡丹社群」 、 「牡丹群社」與「牡丹村」三種對於當地的稱法,看 似相近其實意義不同。「牡丹社群」1是以人為本的概念,社群是由人所組成,意在跳脫 歷史與地理的限制,因此不論這群人因為什麼原因遷移到何地,只要當初是牡丹社 (sinvaudjan)、牡丹中社(tjakudrakudral)和女仍社(tjaljunay)的人,無論時間或空間如何改 變,他們仍是牡丹社群,具有整體性,同時也能呈現當地的文化特性。「牡丹群社」2涉 高加馨,〈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 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5-6。在本論文中所說的「牡丹社群」主要是參考高加馨碩 士論文所提及之概念。 1. 周淑琴, 〈從稻米祭(masupadai)看排灣族牡丹群社部落的變遷〉(國立台東大學公共 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 ,9;高加馨, 〈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 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5。 2. 3.

(18) 及了空間的概念,理論上涵蓋了過去牡丹社、牡丹中社與女仍社的地域,但在定義上不 夠聚焦。牡丹群社的生活習慣與歷史源流相近,故民族學與歷史學家將之劃分為相同「群 社」 ,在地理上有相互連接,但仍各有所屬空間與區域,需要個別討論,尤其在經過複雜 的遷徙過程之後,較難追溯過去特定時空下的各個社與現在地理位置所在是否具有整體 性,更遑論將它畫歸於同一「群」來討論了。 「牡丹村」則為現在行政區域劃分下的產物, 為當初日治時期三個社匯集到目前的居住地,通稱作「牡丹社」 ,在臺灣光復之後改社為 村,即成為現在的牡丹村,因此此稱法完全是地理上的定義。. 之所以將研究範圍定為牡丹村古謠隊所唱的古謠,是因為古謠隊隊員幾乎都是來自 牡丹村較為聚集的聚落,此聚落為牡丹群社從舊部落遷移之後最主要的所在地,人口組 成也仍是牡丹社群的集體,因此以牡丹村古謠隊為研究範圍與對象,可以確保所收集到 之音樂是牡丹群社與牡丹社群之交集,且為目前居住在同一區域的人群所傳唱之古謠。 而古謠隊所整合出來的古調,是大家公認且接受的牡丹當地的古調,所以在定義上比較 不會有「是不是牡丹村獨有的音樂」這樣的疑慮。再者,古謠隊為因應演出與練習之需 要,版本較為統一,有利於比較固定的紀錄,進而達到基本保存與傳承的目的。. 本論文以文獻回顧做為研究之基礎,試圖了解牡丹村本地在過去所經歷的變遷過程 以及其文化的多元性和複雜性;同時,實際到部落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並參考過去古 謠隊演出的影片與資料,在田野中實際體驗、認識當地文化脈絡,也從田野中補充過去 沒有記錄下來的內容和至今所經歷的改變。在田野中有機會與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再現. 4.

(19)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智慧:看見牡丹》特展的策展人高加馨老師互相交流,取得關於當時 特展演出的相關資料、報告書以及古謠隊練唱的零散教材。在田野的訪談不時有高老師 的陪伴,能更有效率地找到古謠隊的隊員、比較快速進入當地的狀況。我亦時常自己在 村落中與部落的耆老們交流,試圖融入當地,參與古謠隊的練習,並在練習過程中與演 出的活動中協助雜務與錄影等工作。. 在研究過程中,參考人類學研究方法,不只是將牡丹村古謠隊與其傳唱之歌謠詳實 記載,更探討這些音樂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連結;進一步則討論反映社會文化的音樂如何 反向運作,而對當地社會變遷與文化保存產生影響。音樂雖然無形,但在排灣族生活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變動與保存也和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音樂在無形中記錄了生活 與歷史,它是無形的文化資產,比起有形的物件更具彈性、更有變化的可能。.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此節會詳盡說明主要參考文獻之內容如何編排以及文獻資料與本論文的相關性,並 且提出在瀏覽時的相關問題與思考,以協助了解排灣族、牡丹村與其音樂,將要探討的 主題逐漸具體化。而論文之相關內容將會在接下來的內文呈現,將不在此多加贅述。在 查找關於排灣族音樂的資料時,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搜尋,分別為排灣族概述、牡丹社群 相關研究、排灣族與牡丹村音樂,以下針對這三個方向進行文獻回顧。. 5.

(20) 一、排灣族概述. 此部分主要參考的文獻是陳雨嵐的《臺灣的原住民》 、達西烏拉彎.畢馬的《排灣族 神話與傳說》與《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譚昌國的《排灣族》 ,除了第一本為臺灣 原住民的總論之外,其餘為書寫排灣族的專書。從各書章節的編排可以看出排灣族的社 會架構當中,最重要的幾個主題:起源、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禮俗祭儀與人文藝術等, 以下針對每一文獻之章節與內容簡短說明。. (一)陳雨嵐,《臺灣的原住民》. 此書的編排不同於一般總論以各個族群為分類分別探討,而是以主題為章節的區分, 包含源起、社會組織、信仰、經濟生產、生命禮俗、歲時祭儀、衣食住行、藝術文化、 變遷中的原住民社會等主題,在每個主題中說明各族具有之特色。而本書除了簡介各族 的傳統歷史與文化之外,也探討現代各類議題對於原住民的影響。由此編排可以觀察出 大致上每個族群文化都具備的重要元素,由於內容淺顯易懂,是為一本帶領讀者初步認 識臺灣原住民的入門書,但由於各族群篇幅比例很少,而並不是每一個主題都有提及各 個族群,僅提出某些族群較廣為人知的部分,因此對於有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或是較小族 群的特色,較無法有深刻理解,是本書比較可惜的部分。. (二)達西烏拉彎.畢馬,《排灣族神話與傳說》. 本書目錄的排列順序即可大致看出作者在排序此書的思考,從神話與傳說的建構可. 6.

(21) 以觀察出整個族群的社會本質,從過去到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萬物的關係、生產 與經濟、宗教信仰、社會生活、人的抽象價值觀等等,這些是以社會中的「人」為出發 點論述,同時也是構成整個社會整體的元素。因此,雖然神話和傳說聽起來遙遠,實際 上卻與排灣社會實際連結,反映了社會文化架構的基礎與源起,從這本書中可以略窺一 二。其中也包含了族群人文的養成,例如:狩獵、織布、打仗等等,以培養一個人的修 養、成就和努力的精神;或是在神話當中教育族人社會與禮俗;亦或是在信仰與崇拜的 內容中,讓族人了解其倫理、人生觀、宇宙觀、社會觀等價值觀;與大自然的關係在神 話中也教導族人要與自然和人和諧共存;從戰爭與災變也可以看出一個族群在面對這樣 的遽變時所具備的應變與思考意識。作者在書中以夾敘夾議的方式,將不同文獻與語料 穿插、分類,最後歸納出神話的重點與其在社會文化中的意涵,有助於讀者了解其想要 表達之重點與內容。. (三)達西烏拉彎.畢馬,《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本書章節分為族群發展概說、社會制度、信仰與祭儀、經濟生活、生命禮儀與文化 藝術六大部分,可以看出在編排上是以大的框架(例如社會制度與信仰等)逐漸聚焦到 貼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務,包含經濟產業、不同階段的個人生命禮儀與生活中隨處可見 的文化和藝術等等。而除了排灣族重要的起源發展、社會制度、信仰與生命禮儀之外, 在每個章節幾乎都會提及針對每個層面的禁忌與不同階層的相異之處,使排灣族中非常 重要的階層制度,能與章節環環相扣;亦會將過去相關的神話傳說放入到不同的篇章,. 7.

(22) 讓各個部分更能顯出社會文化在歷史當中的脈絡與連續性。除此之外,內容常以列點的 方式統整,使讀者在閱讀時較為清晰明瞭而不會偏離主題的重點。. (四)譚昌國,《排灣族》. 此書首先描述作者與排灣族的關係,接著描述地理分布。整書分為七章,扣除第一 章導言與最後一章的結論,第二章從自身的家與屋開始,主要描述排灣族的家族與親屬 制度,也包含了婚姻與戀愛,是屬於比較私人、自家的介紹;第三章介紹排灣族最重要 且最為人所知的階層制度,這其中除了說明階層的不同之外,亦說明了在不同階層之間 分別的象徵與儀式,而再將階層延伸到整個部落、乃至於整個族群的社會制度,同時也 總結了第二章與第三章所要表達的概念:排灣族的文化中,從器物、制度,一直到更深 層、抽象的價值觀,以及從私人的家屋一直到部落、自然等等的公領域,這些概念都是 由階層制度層層串聯起來所建構出的排灣社會。接著在第四章描述排灣的祭祀與信仰在 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出了現今部落所面臨的問題──基督宗教的傳入與巫師傳承 的危機,這在原住民社會中相當普遍與現實,閱讀的同時亦讓我思考在牡丹村的基督宗 教與在地信仰的關係與影響。目前牡丹部落的巫師已經所剩無幾,傳承產生危機,但基 督宗教在牡丹村亦不甚普遍,巫師的傳承問題並不一定與基督宗教直接相關,或許也與 社會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傳統體制逐漸瓦解有關,人們主要不再依靠巫師,因此巫師的社 會功能被現代化的技術等等所取代。第五章說明排灣族重要的祭儀,這些祭儀串起了排 灣人的一生,每個族人隨著年復一年的歲時祭儀、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所發生的儀式促使. 8.

(23) 生命不斷的循環和延續。最後第六章講述排灣族重要的藝術元素,這些藝術並不只是創 新,更重要的是傳承,是由過去文化的脈絡所構成的每個圖紋與型態,亦有其重要的象 徵意義。. 二、牡丹社群研究. 針對牡丹社群研究的相關文獻並不多,此部分主要參考的是高加馨與韋昕林所著的 《牡丹村志》 、高加馨的碩士論文〈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 與周淑琴的碩士論文〈從稻米祭(masupadai)看排灣族牡丹群社部落的變遷〉 。雖然只有第 一本是屬於總論型的文獻,但在其他兩本碩士論文中也有牡丹社群的概述,在此部分可 互相參照。由於牡丹社群位於排灣族最南端,與一般所認知的排灣族有些許差異,因此 特別將牡丹社群個別討論,以凸顯其特殊性。以下針對各文獻分別簡介與討論。. (一)高加馨與韋昕林,《牡丹村志》. 本地方志僅以牡丹村做為簡介對象,因此在各個方面相較於鄉志或是排灣族概論相 關書籍更加聚焦與詳細,探討的部分包含地理環境、產業生態、歷史沿革、社會制度、 風俗習慣、神話與歷史故事、人物等等,無論是討論自然或是人文社會脈絡,都會透過 與當地生活經驗的結合、時間與空間的交織,將人類社會文化的運作與大自然的互動關 係緊密連結,可看出牡丹村生活中的大小事,與所處的地理空間有著難以分割的結合, 使得地方志更加完整、更多面向地呈現。以本書為認識牡丹村的第一步,可以清楚地了 解牡丹村傳統生活與自然生態如何取得平衡,也看出當地人藉由教導後輩神話傳說、風 9.

(24) 俗習慣與產業文化等過去的傳統知識,而讓他們對於大自然的尊崇與和諧關係得以傳承、 延續。. (二)高加馨,〈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 此論文以排灣族人自身觀點切入,重新探討牡丹社群在歷史中與周遭族群的互動關 係與變遷,將在地的詮釋觀點與一般大眾觀點與強勢文化的政治史觀交叉比較,從多種 角度切入有助於培養讀者的全貌觀,以還原較完整的歷史全貌。內容從三個角度分別探 討:以政治角度說明牡丹社群的歷史發展;以族群角度說明牡丹社群和周圍族群之間的 互動關係以及所造成的影響;從文化層面比較過去到現今的變遷,提出文化的詮釋與相 關理論互相印證,更將前面所提的政治因素與多族群交流所造成之影響放入文化變遷的 討論當中。各個部分描述詳盡,以一個論述自身文化的族人身分,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文 化衝擊。. 本論文中社會文化歷史脈絡的建立,多是依靠這篇論文的論述,因為在討論異己文 化時,不能缺少在地人的觀點,如此才不會變成局外者自說自話卻不知是否真確的尷尬 情況。而文中所提到「文化」的內涵與特質,提供我對於此概念的再思考:文化的養成 與變化是藉由吸收不同的元素,融合原本的文化主體之後,造成文化整體的變動,而傳 統音樂的變遷或許也包含在這樣的變化情境當中,並不是簡單的「被取代」或是「被稀 釋」可以解釋的。. (三)周淑琴,〈從稻米祭(masupadai)看排灣族牡丹群社部落的變遷〉 10.

(25)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牡丹群社中的安藤部落,雖然不是牡丹社的主要聚落,但仍是屬 於原牡丹社群的一份子。以近年來所舉辦的「稻米祭(masupadai)」為主要切入重點,講 述在地糧食經濟的轉變,從過去排灣族的小米傳說與收穫祭,到牡丹社群種植陸稻,在 這樣的脈絡下,讓此地區後來在經歷政策的實施而遷移、改種稻米時,有了可以過渡與 銜接的技術。隨著經濟作物的改變祭儀的主角與內容也產生變化。此論文之脈絡即從過 去的小米種植與小米祭開始講起,說明過去當地的生活與產業的狀態,在歷經整個產業 的轉型與祭典的變遷,其中的核心精神與象徵意涵為何,而這些意義與當地文化傳統上 有什麼連結。祭儀不只反映了當地的宗教觀與價值觀,也反映了生活文化、產業結構與 社會架構等不同的面相,因此從祭儀變遷的觀察可以延伸到對其他層面的探討。本文作 者是安藤部落當地人,因此此篇亦為在地觀點的參考之一。. 三、排灣族與牡丹村之音樂. 排灣族的音樂有著類似的特質,牡丹村的音樂即包含在其中,但因為排灣族的分布 範圍極廣,每個文化的元素在不同的部落都會因應當地而產生變形,也因此每個地區的 音樂都具有在地的特殊性。此部分主要參考的文獻,器樂部分是胡台麗等所著《排灣族 的鼻笛與口笛》 、李佳玟的碩士論文〈排灣族傳統鼻笛音樂研究現況之探討──以 Butsul 亞族為例〉與少妮瑤.久分勒分(Sauniaw Tjuveljevelj)的著作《排灣族雙管口笛、雙管鼻 笛風華:延綿 Lalingdan 之情思》 ;歌樂部分則為周明傑的博士論文〈傳統與遞變:排灣 族的歌樂系統研究〉與會議論文〈形式、運作與美學──以排灣族傳統歌樂為例的觀察. 11.

(26) 思考〉 ,特別針對牡丹村歌謠的則是周明傑的文章〈牡丹村(sinvaudjan)的歌謠〉與〈牡丹 村(sinvaudjan)的近代歌謠〉等。. (一)胡台麗等,《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 此書由文建會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為專為排灣笛書寫之專書,內容甚是 詳盡,內容記錄排灣族口笛與鼻笛個別的現況調查與統計,地區主要分布在北排灣與中 排灣,南排灣僅牡丹鄉東源一處保有口鼻笛,而東排灣已不見排灣笛蹤跡。針對單管口 笛、單管鼻笛、雙管口笛、雙管鼻笛四種排灣笛對代表性的藝人進行實地訪談、生命紀 實,並由錢善華與賴朝財記錄口、鼻笛的曲譜與分析,最後講解排灣笛的製作方法。. 在藝人紀實的部分,主要針對私有笛子形制、學習排灣笛簡歷、對口、鼻笛的稱呼、 製作材料與方法、吹奏場合與目的、吹奏者的資格、笛聲的表現、曲調、傳說與傳授建 議等方向進行訪談與歸納,記錄了樂器本身與其所處社會脈絡,有助於我們了解樂器過 去的歷史與其變遷過程,也為每個個人的生命史留下紀錄。而本書的後半部分,將每個 人的特色、所吹奏之曲譜個別列出、討論,並將個人不同的製作流程寫下,每個步驟詳 實記錄,使讀者不只是知道音樂,也能了解一個樂器如何製作、如何出現,並且能夠藉 由對於樂器與文化之關聯,對此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二)李佳玟,〈排灣族傳統鼻笛音樂研究現況之探討──以 Butsul 亞族為例〉. 本篇論文的內容與前一本專書內容有其相輔相成之處,前一本的出版時間在 2001. 12.

(27) 年,紀錄的是當時保存的情況,將每個藝人的樂器與特色等進行個別整理;而本篇則是 2010 年產出的論文,主要探討排灣族鼻笛的傳承現況,可說是前一本的延續,記錄這期 間的轉變過程,使過去排灣笛的歷史與現代的改良式笛子有了對話,並更積極討論保存 與傳承的議題。從過去的歷史文獻整理與訪談,以及實際參與製作與演奏的過程,歸納 出傳統鼻笛的形制、製作方法與特色,對照現今改良過的新式鼻笛,詳細說明新式鼻笛 出現的因與果。更進一步延伸,探討排灣族的鼻笛文化之傳承,不只是提出作者本身的 想法與建議,也納入了當地人的觀點,此為本論文具可信度的原因,而非只是學者一味 的推論與意見。而這本論文所採用的文章架構,是我在書寫論文時主要參考的架構之一: 記錄與比較從過去到現在的變遷,然後從聚焦的器樂或是歌樂再擴大到整個文化傳承的 脈絡,探討其在文化延續這部分的角色與影響。此內容促使我思考,牡丹古謠隊除了隊 伍本身的理想、展望與核心目標使自身重視文化保存之外,是否與周遭(例如部落裡的 人、鄰近的地區、與他們接觸過的外來者等等)產生在文化傳承等方面的互相激盪與勉 勵,進而影響和改變人們,對於文化延續更加積極。. (三)少妮瑤.久分勒分,《排灣族雙管口笛、雙管鼻笛風華:延綿 Lalingdan 之情思》. 作者少妮瑤為當今相當活躍的排灣鼻笛音樂家、排灣族年輕之口鼻笛傳承藝師,且 為藝師中唯一的女性。她積極參與國內外各項演出,宣揚與教育口鼻笛之美,在 2011 年 被公告為屏東縣的排灣族口笛、鼻笛傳統藝術保存者。如此特殊的角色使其出版物具有 一定參考價值,這本書主要內容即是少妮瑤田野筆記與實際學習的歸納整理。其架構分. 13.

(28) 別簡介雙管口笛與雙管鼻笛的傳說淵源、名稱、樂器構造、使用的人物、笛的用途與意 義、製作的過程與吹奏的方式與方法等,附上圖片解說,一目瞭然。作者不只詳細描述 樂器本身的形制、聲音與用法,更將樂器放入到文化與社會生活的脈絡當中,讓讀者可 以清楚了解樂器所存在的場合與情境。在本書最後附上歌譜,提供學習者參考之依據。. (四)周明傑,〈傳統與遞變:排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 本論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詳述過去排灣族歌樂研究與錄音的歷史, 並在此部分簡介排灣族各個層面。第二部分是將排灣族的歌樂提出討論,在此作者以排 灣族人的角度整理了與歌謠相關的排灣辭彙,綜合過去文獻中之分類,將排灣族歌樂做 了完整的分類,並在接下來的章節個別詳盡介紹與說明,當中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田野資 料做為譜例,讀者在瀏覽時可以對照文字與樂譜,更加透徹地了解分類中不同歌謠的特 點。在第三部分則是針對排灣族音樂之結構與較為抽象的美學提出探討。虛詞與實詞的 穿插在排灣的歌謠中十分常見,而由於作者本身是排灣族,所以在語言與歌詞分析這一 塊佔有相當的優勢。在此部分作者將錄音進行科學分析以觀察歌者聲腔的使用。同時, 在最後部分整理出排灣傳統歌謠的四種構詞型態。. 周明傑不只是記錄了排灣族各地的歌謠,也將歌謠的結構分析、概念化,且在介紹 每個分類時詳細交代相關的社會文化脈絡,緊扣其分類概念:以文化生活為分類依據, 使讀者在認識音樂的同時能更與文化概念有密切連結。惟作者的分類系統表與章節安排 順序不太一致,以致於在閱讀時對分類產生以下幾個疑問:兒歌與工作歌在第五章編排 14.

(29) 在一起,但是在分類表中分別屬於童謠與生活歌謠,在分類的層次上並不平等;而敘述 歌雖然在分類表中為單獨的類別,但是接下來的章節並沒有特別敘述分類的依據為何, 而從字面上來解釋,我認為敘述歌涵蓋了大部分種類的歌謠,因此在分類上與其他生活 歌謠處於對等的關係是可再討論的。不過整體來說,本論文為目前對排灣族歌樂有最全 面介紹的文獻,我認為它提供了各方面可以再詳細探討的線索與空間。. (五)周明傑,〈形式、運作與美學──以排灣族傳統歌樂為例的觀察思考〉. 在文中周明傑歸納與分析排灣族生活中音樂的表現形式,並提到音樂和排灣族的生 活緊密連結,音樂即語言、音樂即生活,唱歌是因應生活與其步調而做的事,作者認為 可以從其音樂的表現形式發現與生活和社會相互對應的模式。. 在文章中所述之內容指出演唱形式包含獨唱、眾人唱和對唱式,其中以對唱最普遍, 首先是領唱接著有和唱,和唱多是重複領唱,有強調、對話或是應和的意味。排灣傳統 生活方式大多屬於集體行動,而唱歌是溝通的方式之一,眾人經常聚集歌唱以達到日常 生活的交流。歌唱受到一定程度的規範,歌謠有其固定形式,但不同人可以依照自己的 喜好與能力,針對基本的骨幹音型加以變化。歌曲內容常以隱喻、借代等修辭法,並且 虛實詞併用,常將心情與大自然結合。另外歌詞的內容也會明確區分階級,有些歌曲只 有貴族能唱,貴族在歌曲中彰顯家族的豐功偉業、強勢的一面,平民與之一起歌唱時, 總要屈就,不能搶走他們的風采。. 本篇主要研究的範圍是整個排灣族,而材料來自北排灣三地門、大社、平和與中排 15.

(30) 灣獅子鄉,在整體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排灣族歌樂大致的性質與特色,然而我認為針對不 同的地區還是有其在地特殊性,因此形式與族群特性的關係或許值得更深入個別的探討。. (六)周明傑,〈牡丹村(sinvaudjan)的歌謠〉. 本文與下一篇文章是極少數針對牡丹村音樂進行探討之文章,在文中主要從作者周 明傑所採集到的牡丹村傳統歌謠,分析出牡丹村音樂的共同特徵,例如:對唱式的歌謠 形式,若是不經由歌唱,歌者便無法完整表達出自己的心意,而作者指出,藉由這樣的 應答方式,可以達到溝通交流、肯定自我價值、建立人際關係之目的。在文中所提及的 另一個牡丹村歌謠的特色為「三度音的游移」現象,也就是說三度音程並不完全是三度 音程,而是會有些微的偏高或是偏低,但其游移的幅度並不會超過半音的距離,這樣的 音程並不存在於一般西式的音階中, 3此特點在第四章會針對所採集到之現有歌謠的狀 況加以討論。這些特徵包含了音樂上與歌詞上的特點,說明牡丹村的音樂對於外來的文 化有著極大的包容性,且音樂具有容易變動的特質。另外,作者也特別將歌謠與生活連 結,將每首歌與生活對照的部分加以說明,闡明音樂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特色 為本篇論文討論牡丹村古謠的重要依據,我希望藉由自己實際採集到的古謠隊歌曲與文 本互相印證。. (七)周明傑,〈牡丹村(sinvaudjan)的近代歌謠〉. 牡丹村的歌謠的相關研究之所以如此匱乏,我推論有以下幾種主要情形,其一為地. 3. 周明傑, 〈牡丹村(sinvaudjan)的歌謠〉,《藝術評論》No.19(2009),105-108。 16.

(31) 處偏僻造成研究者田野往返之困難度;其二可能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牡丹的人都 專注在工作,所以不太會想為了唱歌這件事靜下來,所以接受訪問、錄音和被研究的機 會較少;另外則是牡丹村與周遭的其他族群互動相當頻繁,使得過去的傳統歌謠加入了 過多外來元素而不易突顯研究之獨特性。因此這篇定位在「近代歌謠」 ,即強調近代與傳 統之不同,而傳統由於已流失不可考,能記錄下來的僅剩日治時期之後所留下的「改良 過後」之傳統歌謠。內容主要討論歌謠的演變,以及演變背後與近代音樂美學的連結, 也反映出當代傳統歌謠傳唱所面臨的問題與危機。而文章中所提到的現象和推論造成此 結果的原因,有些仍有討論空間,例如:在近代母語能力確實是降低的,但如果說傳統 對唱形式減少是因為現代人生活步調急促,而年輕人比較沒有耐性,這樣的理由需要再 思考。我認為對唱形式減少還有可能是因為現在存在在傳統歌謠情境下的人已經越來越 少,就算母語能力有到一定的水準,年輕人幾乎都出外工作,根本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接 觸到古謠與其傳唱的環境。在沒有傳統歌謠的環境下,年輕人或許也會認為傳統的歌謠 在生活中並不是必要的,而越少人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中,傳統對唱形式就越難保存下來, 因為對唱是要有人領唱有人應和,如果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會,對唱最終可能會變成單人 獨唱或是齊唱,因為沒有人能接著領唱或是應和。另外,傳統對唱形式減少的現象,在 牡丹村產生轉變也可能是因為,古謠隊以現在的演出形式去思考與調整內容,希望能夠 迎合大眾的口味,所以常會將之改為現代的輪唱、齊唱或是合唱等形式,傳統對唱就相 對減少了。因此這樣的危機,與現代人生活或是年輕人的耐性不一定有絕對關係,而是 多方影響下所造成的結果;而傳統的歌詞常有隱喻,同樣是記錄生活但卻不再那麼浪漫,. 17.

(32) 雖然現今歌詞直白呈現,但其背後傳統的精神是否也因為歌詞白話化而消失不見?在討 論變遷時或許不只是討論其變化,也可以將不變的部分加以強調,因為不變的部分可能 就是一個族群不可喪失的核心價值。. 第四節. 論文架構. 綜合上述內容,本研究之主題聚焦在牡丹村古謠隊的古謠,記錄古謠隊從過去至今 的活動與運作,討論歌謠與社會文化脈絡之關係,以及古謠隊與當地文化保存之關係。 因此在架構的編排上,討論範圍由大而小、由概略而聚焦,再將聚焦點放入到較大的文 化脈絡中討論。. 第二章與第三章概述欲討論之族群與區域。首先會概述牡丹村所屬之族群──排灣 族之共同特色,以人文社會脈絡為主要敘述內容,意在說明此一族群的「人」 ;第三章焦 點則放在牡丹村之介紹,包括其地理環境、當地特殊人文特色、歷史變遷與音樂,此部 分以文獻為主要探討內容,與前述排灣族整體做相關比較,從整個族群的普同性中討論 牡丹當地之特殊性,討論範圍從大範圍的排灣族縮小至牡丹村本體。. 第四章為本論文探討的對象與主題,概述牡丹村古謠隊的成立過程、運作方式、參 與過的活動等等,目的是為古謠隊記錄過去的經歷。古謠隊所改編、演唱的古謠,音樂 部分會獨立出來討論曲調與分析其特色,而歌詞部分則會逐字、逐句翻譯與整理歌詞大. 18.

(33) 意並討論其與當地脈絡之關係。. 第五章是從牡丹村古謠隊本體加以延伸,古謠隊的歌謠除了可以直接反映牡丹村的 音樂變遷之外,更重要的是古謠隊隊員們對於自己所呈現的內容有什麼樣的認知與意識? 什麼是他們認為應該經由古謠隊展演給大眾的?古謠隊在目前部落的文化保存中扮演 了什麼樣的角色?他們的演出對於部落或是周遭地區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最後提出 牡丹古謠隊保存的必要性與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實際做法。古謠隊與其歌謠不僅可以反 映過去的社會文化,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一個結果,同時也是改變未來的一項重要原因, 是部落文化保存與復興的關鍵角色。. 19.

(34) 第二章 排灣族概述 排灣族分布於臺灣南部靠近山區的地域,自日治時期以來的民族學與人類學等學科 分類上,便可看出其因為具有容易辨識的族群特徵,一直以來都被明確地區分而未被併 入其他族群。以下首先針對過去文獻中族群之分類、地理環境分布、人文社會脈絡、物 質文化、祭典儀式與音樂等方面,講述排灣族之特色。. 第一節 地理環境分布. 排灣族的分布地區主要於臺灣中央山脈南脈,北起自武洛溪上游大母母山一帶,向 南直到恆春半島,東南則包括山麓與狹長的海岸地區。大母母山與大武山分別為拉瓦爾 (Raval)和布曹爾(Butsul)亞族的發祥地。. 以行政區域來說,包括屏東縣的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牡丹、獅子、 滿州等八鄉,以及臺東縣的卑南、金峰、太麻里、達仁、大武等五鄉;除此之外,有少 數居住在花蓮縣卓溪鄉與高雄縣的三民、桃源兩鄉境內。4(排灣行政區域圖,詳見【圖 2-1】)至 2015 年 11 月止,排灣的人口為 97,537 人。5. 李莎莉, 《排灣族(Paiwan People)》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計畫」,2004,5。 4. 〈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 , 「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 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F06C67D260E72C7A(摘錄於 August 19, 2016) 5. 20.

(35) 【圖 2-1】排灣族現生部落分布區域圖6. 圖片來源:張金生, 〈排灣 Mamazangiljan 制度及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 學社會科學學院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3,頁 12。 6. 21.

(36) 第二節 排灣族群分類. 在民族學研究以及官方文書上所認定的排灣族,從 1650 年荷治時期即有記載,在 關於西部平原、南部山地及東部平原各原住民聚落及戶口的統計資料中,雖然沒有使用 「排灣族」的聚落,對其征戰、交易與風俗習慣等方面已有相當詳細的描述。7. 日治時期以來,排灣族在各個臺灣原住民系統分類中一直存在著,從 1901 年的伊 能嘉矩與和粟野傳之丞二所出《臺灣番人事情》中,依據語言、風俗習慣之異同所分類 出的八族8、鳥居龍藏在其研究中分類的九族9,到 1912 年森丑之助短暫將卑南、查利先 和排灣分為同一族,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與馬淵東一等人則在 1935 年所出的《臺 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依照體質、習俗和語言的差異再度將魯凱、排灣、卑南各自 獨立而成為原住民九族;1939 年鹿野忠雄考慮排灣與魯凱文化特色非常相近,於是將魯 凱、排灣和斯卡羅族列為排灣族底下的亞族。最後,衛惠林根據過去各版本的分類提出 修正,將排灣和魯凱各自獨立成一族群。10「排灣諸族」的特徵從很早以前就很容易辨 識,所以一直存在在分類中沒被併入其他族。. 李莎莉, 《排灣族(Paiwan People)》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計畫」,2004。 7. 《臺灣番人事情》中的八族包括以下:Ataiyal、Vonum、Tsuou、Supayowan、Tsalisien、 Piyuma、Amis 與 Peipo。 8. 鳥居龍藏的研究分類之九個臺灣原住民族群如下:Atayal、Bunun、Nitaka、Sao、Tsalisien、 Paiwan、Puyuma、Ami 與 Yami。 9. 周明傑, 〈傳統與遞變:排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 系博士論文,2013),13。 10. 22.

(37) 排灣族群內部大致分成拉瓦爾(Raval)與布曹爾(Butsul)兩個系統,拉瓦爾的領域集中 在屏東三地門鄉,是排灣族分布範圍的最北端;而布曹爾系統則可再細分成北排灣、中 排灣、南排灣和東排灣。11此分群也可實際上從臺灣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的排灣語劃分 看出,在語言上東西南北存在著明顯差異。南排灣從十八世紀以來和當地的閩南人與客 家人多方接觸,而有許多與漢人融合之文化特色;東排灣與卑南族和阿美族在地理與歷 史上也有密切關係,其祭儀、服飾和物質文化上受兩者影響;而北排灣與中排灣因為與 其他族群互動較少,古老的部落也較少遷移,所以保存了較多傳統的排灣文化特色。. 第三節 人文社會脈絡. 一、神話與傳說. 由於排灣族的範圍很廣,且與周遭的族群有密切互動,創世神話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有些傳說甚至僅是一個部族或一個家族的故事。在故事中提及的不只是生命如何出現, 如太陽卵生、蛇生、甕生(陶壺) 、石生,12也會提到其祖先的遷徙過程,以及與周圍族 群的關係,特別是頭目家或是貴族家的傳說常被人傳誦。神話傳說反映了排灣族物質文. 北排灣包括屏東縣霧台、三地門、瑪家、泰武等鄉鎮,屬於 vuculj 本群、中排灣有泰武、 來義、春日、獅子等鄉鎮,屬於 paumaumaq 群、南排灣為獅子鄉往南到牡丹鄉、滿州鄉的一部 分,屬於 tja’uvu’uvulj 群、sapediq 群、palizalizau 群和 sqaro 群,而東排灣則位於台東縣達仁、 大武、金鋒、太麻里等地區,屬於 paqaluqalu 群。 11. 12. 達西烏拉彎.畢馬, 《排灣族神話與傳說》 ,台中:晨星出版,2003,27-52。 23.

(38) 化的精神象徵,例如:太陽、百步蛇或陶壺等皆與排灣社會組織與信仰體系等方面的內 容密切相關。以下針對拉瓦爾亞族與布曹爾亞族的創世神話大致介紹:. (一)拉瓦爾亞族. 所處地區三面被魯凱族包圍,平民和貴族的誕生傳說完全分開。平民的創生傳說主 要為石生和甕生;貴族誕生則是太陽產下卵而生出頭目家族的祖先。由此說明平民和貴 族從最開始即沒有血緣關係。13. (二)布曹爾亞族. 一說太陽卵所生,又說由蛇卵所生,或說從甕而生。以這三種說法為主要流傳的傳 說,可能說明某一地是三種部族融合而形成的部落。14在牡丹部落則有太陽神切開大武 山而形成兩神,是為人類的祖先之說;有其他傳說指出,太陽神降臨產下一卵,交由百 步蛇孵化,而孵育出排灣人;15另外,在訪談的過程,也聽到在牡丹有「竹生說」 ,在此 傳說中指出,過去有一根竹子,當中出現一隻蛇,後來這條蛇變身成一男一女,他們就 是牡丹社群的祖先,也因此竹子對於牡丹社群很重要,在生活中常會以竹子作為符號與 特殊標示使用。. 張金生, 〈排灣族 Mamazangiljan 制度及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 學學院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3),96-99。 13. 14. 同上註,p101。. 15. 陳雨嵐, 《臺灣的原住民》 ,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36、60。 24.

(39) 除了創世傳說,拉瓦爾與布曹爾兩亞族的起源地傳說亦有所不同:拉瓦爾亞族的起 源地為大母母山(Tjavuvu,意即我們的祖父母);而布曹爾亞族的起源地則為大武山, 他們認為祖先是從山頂上來的,並相信祖靈每五年會下來巡視各部落,由此也可以得知, 五年祭僅限於布曹爾亞族分布之地區舉行,因為在拉瓦爾亞族並無此傳說。. 二、社會組織結構. 排灣社會基本單位為「家」 ,包括:家屋(umaq)、家名(ngadan nua umaq)與家人。家 屋、家名與家人環環相連,是一個排灣人確認自己是誰的標誌。以下針對家屋、家名與 家人簡略介紹。16家屋是親屬關係和婚姻關係的核心,亦呈現排灣人和超自然界(如祖 先與鬼神)的關係。家屋由長嗣繼承,屬於「雙嗣合併家系制」17,代代相傳,為家族 的延續。家名即家屋的名字,是出生和居住在這個家屋的各成員之集體姓氏,其命名原 則為從父方或母方祖先的家中挑選已用過之家名。家名具有階級性,因此平民不可使用 頭目和貴族的家名。家人以一對夫婦開始,在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祭儀等場合,常是 以一對夫婦為中心,以家為單位。. 除了家以外,要維持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定則仰賴階層社會,分為貴族、士、平民階 級,頭目是貴族中權力最大者,擁有政治權力且為地主。貴族階級基本上為地主的近親, 除了地主之外還有核心、二級與邊緣貴族之分,依照與地主之親屬關係而定。在北邊的. 16. 譚昌國, 《排灣族》 ,台北:三民書局,2007,13-26。. 17. 衛惠林, 《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 9,1960,72。 25.

(40) 拉瓦爾亞族和布曹爾亞族的北排灣群中有「士」階層,然而在中部、南部和東部則沒有 此一階級的存在。平民要向頭目(地主)繳納農賦和服勞役,而頭目也要對屬下的平民 盡保護、教育與慰問之責任。18. 除了和魯凱關係密切的拉瓦爾亞族是採取和魯凱族一樣的長男繼承制外,其他皆為 長嗣繼承。階層制度建立在土地制度與長嗣繼承上,土地所有權的獲得又是靠長嗣繼承, 無論男女,因此可以說,排灣族的社會階層制度與長嗣繼承制度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排灣族的貴族在過去有不可侵犯的神聖性,享有家名及人名的特定尊號,而且專有家屋 標幟,如雕刻石柱及簷桁、橫樑和檻楣等;另外,還享有特殊服飾,如豹裘、琉璃珠等, 並可行文身。使用的器物有專用紋飾,如人頭、百步蛇等等。19. 然而,階層制度並不是絕對不可變動的。排灣族有一種婚姻升降法則,即有三種階 級形式的婚姻──同階級相婚、升級婚、以及降級婚。升級婚與降級婚是在兩方其中一 方為長嗣的情況下才成立,也就是說,升級婚與降級婚的定義是看長嗣的階級而定,不 只適用在三個主要階級之間,也適用於貴族的內分階級之間。族人並沒有規定嚴格的階 級內婚法則,反而多以異階級婚姻做為變更個人及其後嗣身份地位的合法手段。現今排 灣社會仍殘留些許階級組織的意識,族人仍很清楚彼此間的所屬關係,雖然頭目稅收的. 譚昌國, 《排灣族》 ,台北:三民書局,2007,39-45;周明傑,〈傳統與遞變:排灣族的 歌樂系統研究〉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博士論文,2013) ,48。 18. 19. 達西烏拉彎.畢馬, 《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臺原出版社,2002,54-58、. 62-64。 26.

(41) 情形已經沒有了,但對於貴族,尤其是地主之家仍很尊重。20. 三、信仰. 在此段落,分為傳統與現代兩方面討論。傳統信仰已逐漸式微,但是從現代的宗教 信仰中仍可以看出傳統信仰的痕跡。. 傳統上,排灣族屬於泛靈信仰,有創造萬物的造物主,舉凡山川、河流都有神祇, 家屋也有各自的守護神。祖靈是與人最親近的信仰,貴族會將祖靈信仰與家族起源傳說 表現在家中雕柱上,而平民則會表現在衣飾上面。信仰對排灣族的物質文化有很大的影 響,這些表現也建立在階層社會的框架當中。排灣族的巫師(Pulingaw)是超自然的代言 人,皆為女性,通常由家中的老大或是祖先是女巫師的人才有條件成為巫師,而祭司則 為世襲的男子,兩者皆屬於貴族家系。21. 近代,天主教與基督教傳入使得各部落的信仰與生活有了變化。雖然基督宗教的傳 入使女巫師大量減少,但是其實從排灣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出傳統信仰對於現在的族 人仍有一定的影響,例如:以原本信仰的概念去想像基督信仰;族人生病時仍然會去尋 求巫師的幫助;歲時祭儀巫師仍然佔有重要角色;或者,有些現代房屋中仍有祭拜家中 守護神的位置;又或者,讓聖母像或是基督像有排灣之特色,以吸引信眾、加強認同感. 20. 李莎莉, 《排灣族(Paiwan People)》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 畫」 ,2004,6;達西烏拉彎.畢馬, 《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台北:臺原出版社,2002,71。 21. 達西烏拉彎.畢馬,《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台北:臺原出版社,2002,80。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In this paper, we would like to characterize non-radiating volume and surface (faulting) sources for the elastic waves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Each type of the source

The main tool in our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the complex geometri- cal optics (CGO) solutions with polynomial-type phase functions for the Helmholtz equation.. This type of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In this portion of my article, I first discuss the “Pious Wives” section of Patricia Ebrey’s widely circulated book,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