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翻譯、文學研究與文化翻譯-從巴克汀的「對話論」論衍譯的文化課題---以黃克孫譯本「魯拜集」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翻譯、文學研究與文化翻譯-從巴克汀的「對話論」論衍譯的文化課題---以黃克孫譯本「魯拜集」為例"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從巴克汀的「對話論」論衍譯的文化課題-以黃克孫譯本 <<魯拜集>>為例 計畫類別: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89-2411-H-004-021-B9 執行期間: 88 年 8 月 31 日至 88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劉建基 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 中文摘要 本論文包含理論與實踐二部份。理論部 份旨在探討:(一)翻譯與當代文學、文化理論 的 關 聯 性 , ( 二 ) 翻 譯 與 巴 克 汀 ( Mikhail Bakhtin)的「對話論」之關係。實踐部份則將 巴克汀的「對話論」落實於個案的討論,以 黃克孫譯本《魯拜集》為例析論衍譯的策略 及文化移轉等問題。 「翻譯」這個詞一直廣受討論,成為當 代 文 學 與 文 化 研 究 的 一 個 重 要 「 隱 喻 」 (metaphor)。米樂 (J. Hills. Miller) 指出,「『 翻譯』即是將『原來的』文本在另一語言中 擴 大 成 隱 喻 式 的 相 等 物 (metaphoric equivalent)」(27)。「翻譯」實際上隱含「越界 」的概念,它包含了「移置」(displacing),「 傳送」 (transporting)及「帶過」(carrying over) 等觀念。後現代主義及後結構主義對於「再 現」的重新定義與解釋,提供了「翻譯」理 念新的思考向度:「翻譯」就像「再現」一樣 ,蘊含了「反本源」(de-originating)的潛能, 使 「原本」(original) 與「複本」(copy)看似相 同卻有所不同; 傳統的「忠實」(faithful)翻譯 就像「真實」(authentic)再現,本是水中撈月 ,渺不可及。「翻譯」理念的重探與傳統的「 再現」論─尤其是語意的確定性─受到質疑 是息息相關。 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視 意義(meaning)為『延異』(differance),由『 延遲』 (differring) 與『差異』(difference) 所 構成的無止盡戲耍。這種論點無異是對傳統 的『再現』論做了極為強烈的批判:意義本 無所屬場域,它只是一種流動、動力、及遊 戲罷了」(Thiher 92)。既然語言無法扮演再現 「真實」的角色,且語意隨著意符與意指的 衍異關係而變動不居,那麼再現原文真貌, 完全轉移原著內涵的「翻譯」理念便遭到挑 戰。

文化理論家霍爾(John Stuart Hall) 將西方 探究「再現」理論的途徑歸納成三種形式。 第一類為「反映派」(reflective approach) , 將「再現」視為「反映存在世間的真實意義 」(24)。第二類為「本意派」(intentional approach) ,認為「字詞(words)直指作者意圖」(25),「 再現」其本意。在霍爾看來,這二類說法「 具有瑕玼」(flawed):前者強調再現的「真實 性」 (authenticity),後者則凸顯「非真實性 」 (inauthenticity)。他認為第三種形式的「建 構派」(constructionist approach)說法較為妥切 。建構論者以為「事物本身及語言使用者皆 無法將語言之意義固定」 (25)。 如果我們將「建構派」的「再現」論及 傅柯的對論述與作者的觀念移置、延伸到翻 譯的範疇,我們對翻譯理論及譯者之角色必 然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從「建構」論與「 反本源」的論述觀點來審視晚近的「翻譯」 理念,頗具啟發性。翻譯的過程其實是一種 文本建構的過程,其中蘊含了顛覆(subversion) /包容(containment),解組(de-composition) /重 組(re-composition), 解構 (disarticulation) /重 構 (rearticulation) 的力量。翻譯就是兩種文 本、文化相互協商、妥協、交流、與溝通的 角力場域。譯文是原文經過文化旅行、越界 、轉移、及移植等過程後所形成的一種嶄新 的「建構體」,具有新的文化意涵與主體性 。哈伯--葛立業(Allain Robbe-Grillet)的名 言─「我不是在謄抄,而是在建構 ( “I do not transcribe, I construct”)」 (162)─用在描述譯 者的角色亦頗為貼切。借用巴巴(Homi K. Bhabha) 的話,翻譯是在尋求「一個經過重 組、可資辨識的『他者』 (Other)─一個『看 似神似卻不盡相同』(almost the same, but not quite)的相異主體」(86)。從「反本源」的「 再現」論之觀點來看,譯文是譯者將原文再

(2)

現,形成帶有「差異性重複」(repetition with difference)的「副本」(copy), 是 譯者在建構過程中,重新接合和重新解 合而成的一 種「互文」。因此,譯文與原文 皆是本源 (origin) 無從可考的文本,是一種 經過再現的「副本」與「互文」。後現代主 義強調再現的異質性,肯定「同中存異」 (difference within sameness) 的現象 及「差異 」所蘊含的創新性與再生力。源頭式的「本 尊」權威既然被瓦解,作為「分身」的各個 「副本」具嶄新的主體性,與「原本」不再 有從屬關係。以此觀點來檢視班雅民(Walter Benjamin)的翻譯理念,便不難理解為何他把 翻譯過程比喻為裂解的瓶罐經過重新拼組之 過程,把譯文視為「來世」,可以豐富、延 續原文的「今世」。 從「建構」論的觀點來省視「再現」與 「翻譯」理念的關聯性,有助於我們瞭解史 內─宏彼 (Snell-Hornby)所指出的晚近翻譯 理論趨勢: 「(一),強調文化─而非語言─ 層面的移轉。(二),視翻譯為溝通之行為,而 非符碼轉換的過程。(三),強調譯本的功能, 而非原文的訓令。(四),視文本為世界整體之 一部份,而非單獨孤立的語言樣本 」(81-82) 。基本上,這種翻譯理論趨勢不僅彰顯了翻 譯的再製、創新之功能及「重複性差異」之 議題,而且凸顯文化對話的潛能。如果我們 從巴克汀的「對話論」出發,將其對小說的 討論移轉到翻譯的範疇,則不難發現,翻譯 所薀涵的對話現象與「對話論」精神可以相 互映照、參證。以讀者和作者的對話關係為 例,巴克汀指出,作者的文本是第一主體, 而 讀者是第二主體;在閱讀過程中,第二主體 將第一主體「再製造」 (reproduce), 建構出 一個嶄新的文本 (SG 104)。 就翻譯而言,譯 者與原著者之關係亦是如此,作為第二主體 的譯文是經過 「藝術性的再造」 (artistic reworking)及「再現」的方式,將第一主體的 原文「映射」(reflect) 或「折射」 (refract) 以彰顯譯者的文化 或「社會/意識型態立場 」 ( DI 300)。譯文就像小說一樣,是一種 「對話式的文本」(dialogic text)、 一種「文 化揉雜的創意表現」(Lipsitz 407)。 翻譯蘊含 著 譯 文 對 原 文 的 一 種 「 回 應 式 的 理 解 (responsive understanding)」(DI 281),其中 包含一個「揉雜結構 (hybrid construction)」 ;此種結構「融合了兩種言說,兩種言語的 慣用模式,兩種風格, 兩種信念體系─語意 及價值觀(semantic and axiological)方面」(DI 304)。簡言之,譯文充斥著各種交錯匯流的 社會/文化聲音,隱含了意識型態立場之相互 質疑、擦撞、交流與對話。就像小說家一樣 , 譯 者 以 產 生 「 內 在 對 話 的 (internally dialogized)」言語來「再現已被描述的世界 (already qualified world)」(DI 330)。 因此, 所再現的事物 (object) 實際上夾雜著「他者 」的聲音:「事物已被其他人的言說盤繞, 總是出現在不同的敘述之下,是一個被概念 化,被評價過的爭論點,離不開各種社會言 語對它的瞭解」 (DI 330)。經過再現的事物 往往盤繞著各種不同的「時空型 (chronotope) 知識體系(episteme),且沈積著類似各民族神 話中所存在的「真理性」和「自然性」(劉康 239)。以此觀之,以不同的時空角度所再現 的譯本的確存在著「知識體系」的認知差異 ,這種認知差異促使二個不同時空產生對話 ,交疊衝激,因此翻譯可以說是各文化之間 的「時空型」對話。 「衍譯」顧名思義是「衍生其義而譯之 」。 簡單的說, 就是「翻譯」加「衍生」 。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一方面忠於原文,另 一方面將原文的「語境」(context) 加以引申 發揮。衍譯的文體基本上是對原文的一種再 製,企圖將創作 (creation) 與翻譯二種過程 融於一爐,呈現孱雜混和的文類與眾聲喧嘩 的 文 化 論 述 。 波 斯 作 家 奧 瑪 珈 音 (Omar Khayyam)的詩篇《魯拜集》(The Rubaiyat) 透 過英國作家費滋傑羅(Edward Fitzgerald)的翻 譯,成為英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作品。由 於翻譯涉及兩種文化深層結構的差異性,費 氏採取迂迴、衍繹之方式,將「忠於原著」 (fidelity)與「自由揮灑」(freedom)之精神融於 一爐,成為巴克汀所謂的「具有某種意向及 對話性質的駁離混合體(intentional dialogized hybrid)」(DI 76)。費氏的英文譯本呈現出兩 種文化— 波斯/英國,東方/西方,回教/基督 教─的對話與交流。透過衍繹方式,費氏將 《魯拜集》中所蘊含的「及時行樂」(carpe diem) 這個「原型主題」(archetypal motif)注 入了歐洲文化色彩極濃的典故與用語,凸顯 翻譯的再製與創新之功能 及文化間的差異 性。

(3)

在《魯拜集》的中譯本裡,國內譯者均 是忠於費氏之譯本,只有黃克孫教授例外。 他承襲了費氏譯本之精神,以七言絕句的形 式衍繹奧瑪珈音的詩篇。為符合七絕形式, 內容方面便不允許他有太多的忠實。黃氏譯 本運用了自由聯想及創作改寫的精神將波斯 、英國、及中國文化熔為一爐,形成對話體 系,成為具有對話性質的文本。這種「揉雜 」現象,借用巴克汀的話,促使不同時空的 文化產生對話,相互頡頏質疑,「容許各種 不同的社會聲音及各種聲音間的關係存在」 (DI 263)。因此黃氏的譯本呈現了繽紛岐異 的文化論述,形成「多音文本」。 整體說來,自由聯想及「背離原意的創 造性」是衍譯的一大特色。借用巴克汀的話 ,黃氏譯本與費氏文本之關係是建立在「回 應式的理解」與互動。互動過程中,譯者大 量運用自由聯想並且重新改寫,使得譯文脫 離了原文的「語境」。於是, 譯文本身成為 一種「書寫性文本」(writerly text), 譯者在翻 譯的過程中,參與寫作,發揮最高的創造潛 力,與原著者產生對話。 黃克孫透過自由聯想與衍譯改寫之方式 創 造 了 一 種 既 能 產 生 陌 生 化 (defamiliarization) 又 能 達 到 重 新 建 構 (reconstruction) 的「多音」、「書寫性」、「框 架式」文本。黃氏譯本凸顯了翻譯過程中的 文化對話現象及文學理論中「差異性重複」 之議題。巴克汀的「對話論」讓我們對黃氏 譯本所觸及的翻譯課題─翻譯的本質、譯者 之職,衍譯文本作為「次文類」(sub-genre) 的 獨特性、及文化翻譯等方面─有更進一步的 認識。 關鍵詞:對話論、再現、衍譯、可譯性、魯拜 集 英文摘要(Abstract)

This paper comprise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 will investigate, first,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and its relevanc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nd, 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Mikhail Bakhtin’s theory of dialogism.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will study the “yan-yi” (衍譯), or extended-translation, of The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by examining Edward Fitzgerald ‘s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Ke-Sung Huang’s English-to-Chinese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Bakhtin’s dialogism, and then explore the dialogic voices of the sub-genre “yan-yi” (衍譯)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ssues implicit in Huang’s tex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representation of The Rubaiyat,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dialogism as an analytic category can be significantly fruitful if it is displaced into another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Keywords: dialogism, representation, yan-yi, translatability, Rubaiyat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陳鵬翔、張靜二主編。 <<從影響研究到中國 文學>>。 台北:書林書局,民國八十 一年。 奧瑪佳音。 <<魯拜集 >>。 黃克孫衍譯。 台 北:書林書局,民國八十二年。 劉康。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 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四 年。 陳光興、Stuart Hall。 <<文化研究:霍爾訪 談錄>>。 唐維敏編譯。台北:元尊文 化,民國八十七年。 葉嘉瑩。 <<我的詩詞道路>>。 台北:桂冠 圖書,民國八十九年。 張錦忠。 <言本的傳譯性與譯人的天職 — 卞雅民語言哲學與翻譯觀初論>。 陳 鵬翔,頁 139~154。 (二)英文部分

Bakhtin,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Ed. Michael Holquist. Austen: Texas University Press, l981.

---.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Trans. & Ed. Caryl Emerson.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l984.

---.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rans. Ladislav Matejka and

(4)

I. R. Titunik Cambrige: Harvard UP, 1986.

---.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 Essays. Trans. Vern W. McGee. Ed.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6.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0.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l969.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York: Routledge, l994.

Fitzgerald, Edward.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A Critical Edition. Ed. Christopher Decker.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l997.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Harari. 141-160.

---.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Pentheon, 1972.

Godard, Barbara. “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Translation” Bassnett. 87-96.

Gordon, Avery F. and Christopher Newfield, ed. Mapping Multicultur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Hall, Stuart,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ng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Hall, Representation 15-74.

Harari, Josue, 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979.

Hirschkop, Ken and David Shepherd, ed. Bakhtin and Cultural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l989.

Lipsitz, Geooge. “‘It’s All Wrong, But It’s All Right?’: 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ordon. 403-412

Miller. J. Hillis. “Border Crossings: Translating Theory.” EurAmerica.

21.4 (1991): 27-51.

Robbe-Grillet Allan. For a Novel. Trans. Richard Howard . Illinois: Grove Press, 1965.

Snell-Hornby, Mary. “Linguistic Transcoding or Cultural Transfer? A Critique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Germany.” Bassnett. 79-86.

Shepherd, David. “Bakhtin and the Reader.” Hirschkop. 91-108.

Thiher, Allen. Words in Reflection: Modern Language Theory and Postmodern Fic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98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透過線上繳交作業,省時、環保。亦 能透過線上觀看作業批改結果,增進 英文寫作及翻譯能力。.. 第一次進入時,請先 註冊.. 點選

考試科目(編號):日文閱讀與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同等級指 曾擔任手 語翻譯員 命題委員 暨評審委 員者或取 得手語翻 譯技術士 監評資格 人員者。.

27   參 見 Robert Shih 的 法 文 翻 譯,Robert Shih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iographies des Moines Éminents (Kao Seng Tchouan) de Houei-Kaio, Leuven: Institut

譯。關於懺罪思想的經典,則早在譯經初期即陸續傳譯。例如《阿闍世 王經》(譯於 147-186 年間)、《舍利弗悔過經》(譯於 148-170

Fung 合譯的 The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on the pristine orthodox Dharma,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