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16/7/13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18.aspx 1/3 文/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2015.3 評鑑雙月刊第54期 目前位置 > 首頁 >  大學櫥窗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自我評鑑是為了認識自己、檢視過去、盤點現在並策勵未來。評鑑不只是一種健康檢 查,更是一種挑戰,所以,通過評鑑是一種榮譽。 評鑑必須從學校的教育理念出發,再衍生出教育目標、學生圖像、學校文化、領域結 構、課程特色與學習經驗。國立政治大學的教育理念以人文關懷、專業創新與國際視野 為主軸,教育目標在培養未來社會的領導人,為達到這樣的目標,學校以專業教育強化 知識創新與國際移動能力,以通識教育、書院教育和各種藝文活動等學習經驗,培育思 想的全人與生活的全人。所以,評鑑範圍包括負責專業教育的各系所與學程,以及負責 廣義通識教育的正式與非正式課程。 自評四問  直指核心 自我評鑑是一種自我期許,所以,政大提出了「自評四問」:(1)在教、訓、輔各方 面的基本運作是否達到一流大學的要求?(2)培養學生是否適性教學,具有國際水 平,校友均能發揮所長,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力?(3)辦學是否有特色,在華人高 教社群獨樹一格?(4)是否清楚理解目前的挑戰與問題,能具體提出可行之因應策 略,展現強烈追求卓越的企圖心? 這四問,是各受評單位準備資料時應提的自問,也是所有外部評鑑訪視委員可向受評單 位提出的核心問題,亦是撰寫評鑑意見的重點問題。 塑造正向評鑑關係 傳統的評鑑制度雖然強調評鑑是一種診斷,是用來幫助學校改善與進步,而不是找缺點 或給壓力,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受評學校會相信這種「安慰」,因為大部分外部評 鑑訪視委員都講求「客觀」重於「善意」,講求「評價」重於「診斷」,而幾乎所有受 評者都擔心評鑑後果嚴重,就會極力掩蓋缺點,形成外部評鑑訪視委員與受評者之間表 面和諧、實質緊張的關係。 自評制度擁有較高的自願性和自主性,並且自行聘請合於資格的外部評鑑訪視委員,故 比較有機會將評鑑型塑為一種專業對話的過程,讓外部評鑑訪視委員對受評單位發揮一 種專業協助的夥伴關係,使受評單位真心關切自我改善的達成與辦學特色的彰顯,而非 只是關切評鑑結果的「通過」或「不通過」。 此外,政大此次自評強調自我比較,各受評單位以近五年之自我改善情形作為最終評量 基準,重視進步,不強調跨院或跨校之競爭比較,這也有助於校內合作氛圍以及正向評 鑑關係。 擴展「通識教育」評鑑範圍 一般來說,各校的評鑑範圍都包含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政大自評的專業教育範圍,將 全校8院108個授予學位的單位皆納入評鑑對象,只有兩類單位除外:(1)近幾年新設 單位尚無畢業生者;(2)剛獲國際認證者(如商學院)。 至於通識教育的評鑑範圍,政大為能藉由此次自評機會,對於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 潛在課程都勇敢地進行反省與總體檢,因此將「通識教育」範圍擴大,包含:(1)通 識教育中心所負責的一般通識與核心通識課程(內含人文、社會、自然三大領域課 程);(2)外語學院所負責的外語通識課程(不限英語);(3)文學院所負責的中

(2)

2016/7/13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18.aspx 2/3 文通識課程;(4)政大書院所負責的新生輔導、博雅學習、國際觀與創意等跨領域學 習與住宿學習;(5)學務處所負責的藝文活動等多元學習;(6)體育室所負責的體 育課等健康樂活課程。 建構系統化評鑑指標 從指標性質來看,政大的評鑑指標分成兩大類:共同指標與特色指標。共同指標的設計 是為了扣連全校性政策與各受評單位的目標,是一種基礎檢核的性質,類似身體健康檢 查的各種指數,但指數的意義必須由受評單位加以解釋並寫入自評報告當中。共同指標 由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研發處、國合處與秘書處等行政單位所研擬提出,經校級 主管早報會議及院系所說明會討論修正,再提校級評鑑會議及評鑑指導委員會議先後審 議通過。 特色指標的設計是為了凸顯各受評單位之特色,在專業教育方面,由各院系所自行提 出,經院級會議討論通過確認後,提校級評鑑會議與評鑑指導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在通 識教育方面,由通識教育中心、中文系、外語學院、政大書院、學務處與體育室等相關 單位提出,再由教務處彙整後,比照上述程序送審通過。 從指標內涵來看,專業教育之評鑑指標共分成七大項:(1)學生學習;(2)教師發 展;(3)辦學國際化;(4)學生校園參與;(5)校友能量展現;(6)單位治理; (7)社會連結。通識教育之評鑑指標則分成六大項:(1)理念、目標與特色;(2) 課程發展與設計;(3)教師素質與教學品質;(4)學習資源與環境;(5)組織、行 政與自我改善機制;(6)學生學習成果與表現。 各單位制訂指標時,也盡量將不同種類的評鑑(校務評鑑/專業系所評鑑/頂大評鑑 等)之指標加以整合,讓受評單位不必因為應付不同評鑑而必須重新準備相似卻又不同 的資料與數據。 遴聘適當外部評鑑訪視委員 專業教育之外部評鑑訪視委員,由各學院提出建議名單,送交學校評鑑指導委員從中圈 選一位擔任各院外部評鑑訪視委員之召集人,再授權該召集人自建議名單中圈選其他外 部評鑑訪視委員。各院建議名單時,必須遵守四大利益迴避原則,推薦具備高等教育教 學經驗之教師或專業領域之業界代表,且至少推薦一位以上具有國際高教經驗者。 四大利益迴避原則包括:(1)過去三年內及評鑑期間未擔任受評單位有給職或無給職 之專兼任教學、研究、行政職務。(2)配偶或直系三親等非受評單位之教職員生。 (3)未接受學校頒贈榮譽學位。(4)過去三年內及評鑑期間與受評單位無任何形式 之商業利益往來。 通識教育之外部評鑑訪視委員,比照上述資格與程序,由通識教育中心等相關單位提出 建議名單。最後,全校遴選出7位校內師長、47位國內及12位海外專家學者擔任外部評 鑑訪視委員,其中,校外委員必須占五分之四以上,校內委員只作為校級觀點與校外委 員之溝通橋梁。 展開循環式評鑑過程 整個評鑑過程其實是一個費時而工程浩大的過程,共可分成十個階段,時間略有重疊: 1.制度設計:包括制訂評鑑辦法、評鑑作業要點、學生學習成效追蹤評估試辦方案,以 及向教育部申請認可的評鑑實施計畫等。 2.組織建構:大致上分成三級,第一級是各教學單位的工作小組與審議會議(以系/所 務會議為主);第二級是校級「評鑑會議」,主要由各院院長及校級主管組成;第三級 是「評鑑指導委員會」,主要由校外具聲望的委員所組成,但以校長為主席。 3.基礎檢核:共同指標所需的各種數據,大多由學校行政單位統計產生,並開發數位系 統,提供上網儲存、下載和瀏覽這些數據。各單位可以檢視五年內的數據變化趨勢,也 可以進行跨學院之比較對照。

(3)

2016/7/13 大學自我評鑑:政大案例分析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3/01/6318.aspx 3/3 Copyright © 2016 評鑑雙月刊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讀者服務專線:886­2­3343­1232 傳真電話:886­2­3343­1211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9:00~18:00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7樓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 4.課程結構外審: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課程都有送外審,但此項外審重點不在於個別課 程內容,而在於每個教學單位的整體課程結構,包括科目與科目之間的關係,科目與學 校核心能力之間的關係,以及課程結構所隱含的概念架構是否合理等。必修科目另附有 課程大綱或其連結網址,且配合必修科目三年一次大調整的週期,課程結構外審訂為三 年一次。外審意見回來之後,由教學單位回覆,再藉由跨院交叉複核回覆意見,並須列 入必修科目調整參考。 5.學習成效評估:擬定試辦方案,辦理經驗分享會,建議評估策略,發展追蹤評量工具 等。 6.自評報告撰寫:主要由各教學單位的工作小組撰寫,再經由三層級的評鑑組織審議。 7.外部評鑑訪視委員來訪:外部評鑑委員先行閱讀受評單位自評報告,上網查閱相關 網站或學校所提供的基礎檢核數據,然後前來實地訪視二天。每個學院的外部評鑑訪視 委員人數依學院規模而定,大約介於6至12人之間。 8.評鑑結果回覆與運用:評鑑結果雖有分成特優、優、通過、有條件通過、不通過五 個等級,但更重要的是具體的評鑑意見與建議。各受評單位在回覆評鑑意見時,要分成 「立即改善」、「半年內改善」、「研議討論」與「申覆」等不同處理方式,且必須經 過跨院交叉審核其回覆之合理性。 9.評鑑結果認可:綜合整理全校評鑑結果報教育部認可。 10.評鑑後續追蹤:各單位承諾改善的項目,要列入校務發展計畫或學院特色發展計 畫,並每年向評鑑會議及評鑑指導委員會提出改善檢討報告。學校另從各單位之外部評 鑑訪視委員當中各邀至少一位評鑑追蹤委員,與受評單位建立專業夥伴關係,追蹤後續 改善情形,但此位委員在五年後之新一週期評鑑時,將列入該受評單位之利益迴避名 單。 自評完成再做後設評鑑 國內第一次實施大學自我評鑑,有許多經驗值得記錄與反省,政大雖然花了很大的功夫 建構完整的評鑑系統,企圖改變辦學文化、強化辦學特色,並提升教學與研究品質,但 仍有許多值得持續努力之處,例如:有關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起步太慢,問卷追蹤的時 間很短,各系所很少設置總結性課程,教師很少蒐集學生作業和考試樣本,學生很少運 用數位化的個人學習歷程檔案,以致可評估的資料不多。此外,通識教育的範圍雖然拓 寬很多,但仍然漏掉服務學習。因此,此次自評結束之後,政大也委託教育學院教師進 行後設評鑑研究,希望藉由檢討、反省與研究,幫助下一輪的自評有更合於教育理想的 設計。  列印 |   轉寄好友 |   Top |   回首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要整理者:嘉義縣梅山國小 邱文嵐校長 臺南市進學國小 葉秀娥主任 臺南市億載國小 蔡惠娟老師

(3) TTQS 是針對機構進行評鑑,而非訓練班別,由於同一個機構 所辦理的不同訓練班別品質不盡相同,故 TTQS

共集放大器 MATLAB 分析. CC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學校概況 評鑑項目一 評鑑項目二 評鑑項目三 評鑑項目四 總結 36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