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暨補充說明的設計與實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暨補充說明的設計與實施"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鈣, 37 卷, 4 期, 367-392 頁

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暨補充說明的

設計與實施

張瓊文

台北市

介壽國民中學

張景媛

慈濟大學

教育研究所

本研究目的有五:一、瞭解過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作為編製本 評鑑規準的依據。二、編製「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J '以提供綜合活動教師選用教材或 自編教材的參考依據。三、分析「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信效度考驗的結果,讓本評 鑑規準更具有效性。四、撰寫「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讓本評鑑規準的 內容更清楚易懂。五、比較本研究評鑑規準與過去評鑑規準的異同,以顯示本評鑑規準的特 色。研究對象有二:一、訪談對象 6 位,訪談-f日訪談二分別訪談 3 位綜合活動教師,前者瞭 解教師對綜合活動認知理解的情形,後者瞭解教師對本研究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意見;二、 課程評鑑者 240 位教師,進行問卷資料的蒐集,以暸解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信效度結果,也 從問卷的開放式問題中蒐集教師的意見,作為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依據。研究方法 採用內容分析、訪談、問卷以及統計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得到幾點結論:一、過去有些綜合 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較忽略「教學活動」與「教學評量」的重要,且缺乏信效度資料;二、本 研究評鑑規準評鑑指標同時具有評鑑教科書及自編教材的功能;三、本研究評鑑規誰提供信 效度資料,可供教師進行量化的評鑑;四、本研究評鑑規準提供的「補充說明」不僅幫助教 師暸解評鑑內容且使用方便;五、本研究評鑑規準具有教導教師暸解綜合活動課程理念的功 能。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討論,並據以提出建議,作為學校教師教學實務以及未來研究之 參考。 關鍵詞: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 民國 87 年 9 月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J '其中的「綜合活動」首次在 台灣課程系統中出現,有別於其他學習領域,綜合活動有其獨特的立論基礎與積極的教育價值。由於 「綜合活動」屑一創新的課程,許多教師對此課程的教學感到恐懼,要利用哪些方式可以幫助現場教 師瞭解「綜合活動」呢?由於教材是課程落實在教學的重要媒介,本研究期望透過圈中綜合活動課程 評鑑的設計與實施,以幫助教師瞭解綜合活動的內涵。 *本文係張瓊文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之碩士論文的部份內容,在張景媛教授指導下完成。

(2)

368

教育心理學報 一、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設置的重要性 迎接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競爭、科技發展、資訊流通及知識多元化等因素,世界各國都在進行

全國性的、大幅度的教育改革(沈柵柵,民的)。我國也順應潮流,在民 90 年正式實施九年一貫革新

課程,新課程涵蓋七大領域,其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以「體驗」、「活動 J 、「反省」為中心,希望 學生在多元活動中發現自己的性向與興趣,轉化知識為能力,並且應用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 李坤崇(民 90) 提及鄰國日本設置「綜合學習時間」的理由包括: (1)以往將重點放在學習各 種知識,學習與生活的連結非常薄弱,也沒有培養學生實現學習內涵的意願,因此必須加強生活與學 習的連結; (2) 現階段學生過於被動、消極的學習,過於依賴教師與家長,缺乏學習興趣,故必須 培養主動學習能力。由日本設置「綜合學習時間」的理由可以看出,一般學科的教學內容產生了一些 問題:末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作連結,也未注重教學活動的設計應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故有必要 設置「綜合學習時間」來改善上述的問題。

Beane

(1997) 提出對課程設計的想法,他認為應該打破學科與學科的限制,以課程統整的方式 進行教學活動,課程統整包括:經驗的統整、社會的統整、知識的統整、統整即課程設計等四個部 分。這樣的概念和綜合活動理念十分契合,也正說明了綜合活動內涵包括了經驗、中士會、知識的統 整,涵蓋學習的重要議題。

Beard 不o

Wilson

(2002) 指出學生在課程中的團體互動對其自我、思考及學習的發展非常重要。

教育應服從自然法則,以兒童內在或天性為中心的教育,把生活和實踐當作手段,通過感官體會去獲 得所需的知識(黃黎威,民92) 0

Pinar

(1 998) 認為課程即生活經驗,強調個人在班級、自己、他人 和教材之間的互動,重視師生關係及兒童的生活,強調具美感、倫理價值的課程。此一論述注重個體 的反省與生活經驗,也點出了情意教育在課程活動中的重要性。Johnson與 Johnson (1995) 等人指出 在反思活動中,傾向與他人溝通、討論的學生,也傾向擁有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由上可以瞭解綜合 活動讓學生經由自我發現、覺察意義、思考問題、共同討論的過程,獲得真實的學習,在課程中鼓勵 學生將知識直接應用在生活情境中,強調學習與經驗的連結,可見瞭解綜合活動能幫助學生適應未來 生活。 二、設計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必要性 根據教育部在「園中小課程教科書相關問題之檢討與因應」專案報告(民9 1)中指出:教科書 是國民中小學學生主要的學習資源,亦為教師教學的重要參據,更是達成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國家、社會具有重大影響。 黃政傑(民 89 )指出:課本審查是基本的、原初的門檻限制,若是通過審查,表示教材達到最 基本的品質要求,但審查並不包括提供針眨或意見,即審查並沒有評比高下、優劣及好壞。「審查」 係根據教育部頒佈的課程標準,以此為原則加以檢證其是否有應注意而未至注意之事項,例如是否傳 遞違背社會善良風俗的教材等,它並沒有關注較細節的部分。「評直濫」則根據一評鑑規準,較關注其 內容,其項目有教學向度、物理屬性等,從事細部內容的評比。 自教師教學自主與教科書開放之後,教師開始有選書需求,現今雖有教科書審查,卻缺乏評鑑。 歐用生(民 92) 指出課程評鑑是九年一買課程改革中最弱的一環,連最簡易的量化資料都沒有蒐 集,更不用說採用個案研究、俗民誌研究等方法。由上可知課程評鑑的重要性,以及現今課程評鑑的 不足。

課程評鑑乃運用系統方法蒐集資料,針對課程的全部或一部份,判斷其內哇價值(merit)或效

用價值( worth) 的過程 (Sanders, 1990) 。課程評鑑具有價值判斷、決定與方案改進之意義,其評鑑

(3)

功能,也包括「當斷」、「修正」、「預測」、「確立」等,藉由評鑑促進課程設計,達成目標 (Eisn仗, 1994) 。陳順和與簡馨瑩(民89) 指出如果我們要改善現存的課程或決定某一課程是否有意 義時,需要充分的資料,光憑直覺是無法改變或取代現有課程;因此,一份客觀、周延的課程評鑑規 準對課程發展是很重要的,它也能幫助教師深入暸解課程內涵。 劉碧賢(民94) 指出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重要性,該研究從分析課程計畫、課程評鑑、評 鑑規準及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內涵之相關文獻,歸納出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校課程計 劃評鑑規準的主要項度,並透過焦點團體座談及德懷術問卷得到共識,建構一套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 習領域學校課程計劃評鑑規準,以提供教育專業人員對課程計畫進行審查、檢視的依據,藉著推動課 程評鑑來提升課程的品質。黃政傑(民82) 亦認為在學校的課程發展中,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 程評鑑是一貫的,要提升課程品質,有賴於不斷的實施課程評鑑。在九年一貫的重要課程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中,更需要透過課程評鑑的回韻機制,以獲得可靠的信息來發展課程。要如何設計出國中綜 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教師在面對選編教材的需求,如何在現有的審定版教科書中做出選擇?有何規 準可提供教師選擇教科書或是自編教科書?所謂的好的評鑑規準應該包括哪些項目呢?這些都是現今 在進行課程評鑑時所急需要回答的問題。 三、課程評鑑規準應能顯示教材符合課程的基本理念 在學校的課程發展中,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評鑑是一貫的,若課程發展的步驟流程作得越 好,教師於課程實施時困難就越少,孩子的學習亦越容易成功(陳順和、間馨瑩,民89 )。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中強調「實踐、體驗、發展、統整」四大目標,著重「提供反思訊 息、擴展學習經驗、推動整體關聯、鼓勵多元自主」四大理念(游家政,民88 ;湯梅英,民89) 。教 師在規劃課程時,若能從「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目標與理念出發,並且利用課程評鑑提供的回饋來 改進課程,將可以設計出讓學生進行體驗、實踐、省思與分享的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得帶得走的 能力,以及培養人本關懷的情操。 九年一貫課程中強調教師可自行編製合適的教科用書和教材,以及編選彈性學習時數所需的課程 教材(教育部,民92) ,對教師發展課程、選編教材、教學實施方面,均充分給予授權。此外,綜合 活動希望從活動中帶出意義,以達到教學目標。綜合活動即是透過「活動課程J '讓學生從活動中體 驗、實踐、省思,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並落實在生活上(侯昕辰,民92 ;張景援,民90) 。 甄曉蘭(民89 )從課程教學轉化的角度,說明課程與教學實施的意涵:r 教師對課程本質的認 識、學科內容知識的掌握、以及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學生應如何學習等方面的信念,其間涵蓋了教師 對課程目標的訂定、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的活動流程與方法、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教學成效的評估 等層面的想法。」。由上可知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真有密切的關 係。秦玉友(民9 1)亦認為教師對於課程的理解是影響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 因此綜合活動教師在發展課程、選編教材、以及教學實施時,是否能達成課程綱要所訂定的課程 理念與課程目標,非常值得關切;而一份好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應能讓教師們透過使用它就能更 瞭解綜合活動的意義。 四、過去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各有其實施的重點 何英奇(民90) 指出綜合領域課程與教學設計應具有的特色一課程:課程內容豐富、重視連貫 性、系統性、統整性;教材:教材彈性化、適性化、活潑化;教學活動:重視反思、體驗及實踐活

動;其他:評量多元化、教學資源多樣化等。由此可知,課程、教材、教學活動等為綜合領域課程與

教學設計的重要架構。

(4)

370

.

教育心理學報 就現今教學的設計而言,歐用生(民 92) 指出目前許多教學的設計流於花俏,只有活動,沒有 內容;只有玩樂,沒有體驗,品質亟待提升。因此,綜合活動教學的設計應注意活動的連貫性、活潑 性、引發學生動機、趣味性、合理性、邏輯性、適切性等(李坤崇,民 90 ;張景援,民 90) 。 要提升課程材料或是教科書的品質,就必須建立一套客觀、明確而且周延的審查制度或評鑑規準 (劉碧賢,民 94) 。在暸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特性之後,對綜合活動課程進行評鑑時,應該設計出 涵蓋周延的評鑑規準,考慮課程、教材、教學活動等多個面向,以達到評鑑的效果,瞭解該教材設計 是否符合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歐用生(民 92) 指出目前研究缺乏對現場教師的實際採 訪、問卷調查;此外,雖有一些評鑑規準,它們針對的是較大整體課程(包括課程設計、評量進行 等) ,對於課程的教材內容著墨不多、內容也很少、且功能不大,只符合表面上的基本需求,未能考 慮活動實施的流程,與教師在進行體驗、省思所需的時間等因素,而此在實際應用上未必符合現場教 師實際的需求。 本研究分析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相關研究,發現它們各有其特殊的編製目的,若要用在綜合 活動的選用教科書或是自編教材的評鑑,以及增進教師對課程的瞭解,則較無法滿足需求;且過去的 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部分內容重複,需要釐清、未能突顯出「綜合活動學 習領域 J 的特色、旬子難以理解...等。這些問題亟待進一步地改良與補充。 由於過去的評鑑規準有「評鑑內容難以理解」的問題,因此,本研究為了說明清楚評鑑規準的內 容,擬在各項評鑑規準後面提供「補充說明 J '舉出教師熟悉的課本內容作為例子,讓教師瞭解各項 評鑑的內容,以方便他們進行評鑑工作。 五、本研究之課程評鑑規準的定義 所謂「課程」包含了目標、學習經驗、學習科目、學習材料、學習計畫等項目; r 課程評鑑」就 是蒐集與提供數據,從各個層次去分析,作為課程決定或改善的基礎(黃政傑,民 76) 0 r 課程評鑑 規準」即是判斷、評價與檢核課程的標準,亦為評鑑課程的一個評鑑尺度、範圍及重要性的工具(李 惠淑,民 92) 。本研究之「課程評鑑規準」係指用以評鑑綜合活動教材內容的一個判斷與檢核的標 準,利用此「課程評鑑規準」對綜合活動教材進行質與量的評鑑。 本研究期透過文獻探討、分析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進行現場教師的訪談等,歸納出符 合「園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應包括的項目,在設計完成該評鑑規準後,發放問卷並回收資料, 透過統計分析方式,以瞭解該評鑑規準的信效度。是以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過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作為編製本評鑑規準的依據。 (二)編製「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J '以提供綜合活動教師選用教材或自編教材的參考依 據。 (三)分析「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信效度考驗的結果,讓本評鑑規準更具有效性。 (四)撰寫「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讓本評鑑規準的內容更清楚易懂。 (五)比較本研究評鑑規準與過去評鑑規準的異同,以顯示本評鑑規準的特色。

方法

茲將本研究之研究設計與流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以及資料蒐集與分析等項,描述如下。 一、研究設計與流程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編製「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首先研究者閱覽相關文獻,分析過去綜

(5)

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歸納出它們的內涵與特性;進行第一次綜合活動教師訪談,瞭解教師對綜合活 動的理解程度,並且歸納教師對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看法及建議;而後利用上述資料進行本研究 評鑑規準的編製;完成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後,蒐集教師利用本評鑑規準評鑑教科書的資料,以瞭解本 研究之評鑑規準的信效度結果,此外,也從問卷中蒐集教師意見,作為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 的依據。 之後研究者歸納問卷回收的教師意見,及整理分析第二次教師訪談的結果,撰寫成「國中綜合活 動課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 J ;最後再請綜合活動教師及專家學者,針對「補充說明」的部分加 以審視,並給予修改的意見。本研究的研究設計如圖 1 所示。 園中綜合活動課程綱要 分析國內的綜合活動課干旱評鑑規準

暸解現使場用教師見評置規意準後的

編製「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並考驗評鑑規準的信效度

l 撰寫「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 l

.

圖 1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 二、研究對象:本研究所參與的研究對象,分成兩部分: (一)訪談對象共 6 位 訪談主要目的在於瞭解綜合活動教師們對課程評鑑規準的各項想法與意見,乃採立意取樣及滾雪 球方式取樣,兼顧各種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包含輔導、童軍、家政等背景的教師) ,訪談包括台 北市綜合活動輔導團教師及其他北部地區教師。以下說明訪談一與訪談二的對象: 1.訪談一的對象 3 位(瞭解教師對綜合活動認知理解的情形) 訪談一的目的為暸解教師們對綜合活動的理解,以及對綜合活動課程評鑑的各項意見。主要先蒐 集台北市園中綜合活動輔導團教師的意見,兼顧各種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共 3 位(包含輔導、童 軍、家政等背景的教師) ,其教學經歷約在 4月7 年間。 2. 訪談二的對象 3 位(瞭解教師對本研究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意見) 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編製完成後,進行第二次的教師訪談,暸解教師對於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各 項意見,及提供補充說明的建議。為深入瞭解一般教師的意見,訪談的對象為北部地區國中綜合活動 領域教師,包括本科為童軍、輔導、以及家政教師共 3 位。 3 位教師的平均教學經歷為 5 年。 (二)課程評鑑者共 240 位(瞭解本研究設計之評鑑規準使用的情形) 本研究在研究者能力範閻允許下,使用立意抽樣的方式,向全台發出 60 所學校共 240 位教師,利 用本研究所編製的「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J (問卷見附錄十) ,進行七上教科書的課程評鑑,而 後回收 211 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 24 份後,得到有致問卷共計 187 份問卷。 課程評鑑者的基本資料在「性別」方面,以女性教師人數較多;在「教師專長」方面,童軍、輔

(6)

·

372

.

教育心理學報 導、家政專長教師均包含在內;在「研習經驗」方面,大多教師均有參加研習的經驗;在「七上使用 的教科書版本」方面,各個版本均包括在內;以及在「學校排課方式」方面,大致以「分科」方式居

多。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訪談一與訪談二的「教師訪談大綱與記錄表」、錄音器材、過去的四個 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教師訪談大綱及記錄表 1.訪談一的訪談大綱與記錄表 訪談一的主要目的在暸解教師們對綜合活動認知理解的情形,以及對綜合活動課程評鑑工具的需 求與意見。訪談內容的重點包括:綜合活動教師對該領域的認知理解、教學實務、教師省思、評鑑規 準等。 2. 訪談二的訪談大綱與記錄表 訪談二的主要目的在於暸解教師對於「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各項意見,並且採開放式 的問題,請教師針對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請教師舉出課本實際的例子,由研究者記錄下來。最後歸納 教師們的意見,修正本研究之「園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J '並提出補充說明。 (二)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本研究分析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共有三份: 1.僕昕辰(民 92) 編製的「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 2. 田耐青與沈廷平(民 92) 編製的「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教科書評鑑指標」。 3. 陳元仲(民 93) 編製的「澎湖縣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選用規準」。 四、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法 (一)內容分析的方法 王文科(民 90) 指出「內容分析」適用的情況在於「只有文獻資料是唯一來源 J ;適用的議題 在於「針對問卷的開放性問題作編碼」。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包括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容 分析,那麼支持本研究的資訊來源就是過去評鑑規準本身:本研究欲達到研究目的,進行現場教師訪 談,針對教師在問卷及開放性的問答,分析教師的態度及意見,故亦適用內容分析的處理方式。 本研究分析過去三份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步驟如下:

1.選取樣本

樣本的選擇取決於分析單位,而分析單位的選擇取決於研究目的(吳紹群,民 9 1)。本研究主要 目的在分析國內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相關研究;本研究的分析單位是過去的綜合活動課 程評鑑規準,主要以 2004 年 2 月至 2005 年 2 月之間的新近相關研究為分析的對象。 2. 制定類目 由於類目制定會影響之後編碼的進行,編碼的結果會影響結論的取得,因此類目制定也要依研究 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吳紹群,民 9 1)。 本研究要探討的是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容,類目區分成評鑑標的物、評鑑向度選擇、規準 內容、評鑑方式等。 3. 進行編碼

此部分依據前面制定的類自將資料分別歸類,並加以紀錄。由於給定類目是1主觀的,所以為了確

保信度,本研究透過多次的現場教師核對,請現場教師針對本研究分析的內容,給予回饋及意見,以

(7)

確保資料編碼的客觀性。 4. 分析解說 經過前面的步驟以後,進行本研究結論的分析。本研究的結論乃從資料而來,不超過資料本身的

意義。

(二)訪談逐字搞分析的方法 本研究訪談一及訪談二的資料分析方式如下: 1.逐字稿的瞎寫及檢核 訪談的資料主要包括錄音帶、筆記以及訪談過程中記下的重要訊息等,研究者在進行訪談之後, 配合訪談筆記以及錄音帶,瞎寫訪談的逐字稿,並且在瞎寫完畢之後,再次檢核錄音帶與逐字稿的符 合程度。 2. 編碼與歸類 研究者閱讀訪談者的敘述,將內容意義重複、或是相似的語意,給予相同的編碼,依此原則來歸 納出數個概念單位。 根據單位概念的內容屬性進行適當的歸類,在歸類的過程中,盡量使性質相近的概念歸為一類, 與其他的類別互斥。 3. 詮釋與分析 統整上述編碼及歸類的資料,整理出各個訪談對象對各個主要關鍵概念的看法,分析其看法的異 同,並加以延伸、詮釋出完整的意義。 4. 撰寫綜合發現 研究者分析不同的訪談者在相關主題的訪談內容上,所持的看法與意見,最後報告整合分析的結 果。 5. 建立信效度 關於質性資料的檢核,採用三角檢核法,透過多種資料來源與方法,從各角度交叉檢查資料的正 確性,以做適當的詮釋。 本研究結果透過多元資料來源,包括訪談紀錄、研究者的省思札記等;多種研究方法,包括訪談 與文件資料的分析結果進行比對、專家檢核等;多位評分者,邀請綜合活動教師協助研究者檢核資料 與共同討論,以達多重資料檢核,並減少研究者主觀的影響。最後由研究者彙集結論與證據,請綜合 活動領域之專家學者(本文第二作者)及綜合活動現場教師進行審查,呈現最後結果。 (三)量化資料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蒐集課程評鑑的資料,對評鑑結果進行信效度分析。將回收的可用問卷資料進行因素分 析,採用 Alpha 因素法抽取共同因素,以提供量表構念效度的證據。接著進行項目分析,以暸解各試 題與全量表總分的相關,以及各試題與該分量表總分的相關。接著針對問卷之四點量表部分進行信度 分析,求出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onbachα 係數以及折半係數,以瞭解四點量表之內部一致性與

穩定性。

五、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在訪談教師方面,乃採立意取樣及滾雪球方式取樣,兼顧各種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包含輔 導、童軍、家政、非本科等背景) ,亦可以從訪談的結果大致瞭解教師們的各項想法與意見,不過由 於訪談一與訪談二的教師人數共六人,人數較不足以推論到整體教師,此為研究對象的限制。

(8)

374

.

教育心理學報 (二)研究內容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之設計與實施。研究的內容乃配合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的特色,以國中的綜合活動學習內容為主;由於國小所著重的綜合活動特色與國中有所差異,兩者的 情境不盡相同,因此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在國小的應用可能也會有所限制,此為研究內容的限制。

結果

一、過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色 以下就過去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內容,分成「評鑑標的物」、「評鑑向度的選擇」、 「評鑑規準的細項」、「評鑑方式的設計」四個部分進行綜合分析。 (一)評鑑標的物與評鑑目的之比較 分析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侯昕辰(民 92) I"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主 要適用在「國中」綜合活動「自編教材」的評鑑,田耐青與沈廷平(民 92) 編製的「國民中小學九 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教科書評鑑指標」主要適用在「國中小」綜合活動「教科書」評鑑,陳元仲(民 的)的「澎湖縣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選用規準」適用在「國小」綜合活動「教科書」的評 鑑。 (二)評鑑向度的比較 以下歸納分析過去的評鑑規準,除了侯昕辰(民 92) 評鑑規準中的「必要規準 J '因為該評鑑規 準的研究時間在民國 90-92 年左右設計,當時考慮教師對綜合活動課程的理念並不瞭解,故將「必要 規準」納入評鑑規準中,現在由於綜合活動的實施已邁入第四年,教師對綜合活動已經有所暸解,故 不將「必要規準」列入分析。其他的評鑑規準的向度設計整理如下表 2: 表 2 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向度分析 向度 向度一 向度二 向度三 向度四 向度五 其他向度 編製者 侯昕辰 理念與 教學的 教學的 教學資源 教學時間 (民 92) 目標 內容 活動 教學評量

田耐育與沈廷平 課程目標

學習內容 教學實施 輔助措施 出版特性 內容組織 (民 92) 陳元仲 內容屬性 教學屬性 配合屬性 出版屬性 物理屬性 (民的) 由上可以發現,三個評鑑規準皆有的評鑑向度包括向度二、三、四(學習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 學資源) ,其中兩個評鑑規準重複的評鑑向度包括向度一、五(課程目標、出版屬性) ,其他未重樓的 向度則包括教學時間、教學評量、內容組織、物理屬性等。 進一步分析其他評鑑向度,發現「教學時間」可納入「教學活動」中; I"教學評量」的評鑑在綜 合活動中是很重要的部分,可獨立列一向度;而「內容組織」的概念可併入「學習內容」向度中、 「物理屬性」可併入「出版屬性」一向度中 o 最後綜合歸納所有評鑑向度的概念,整合列出「學習內容」、「教學活動 J'; I"教學評量」、「教

學資源」以及「出版屬性」等五大評鑑向度。

(9)

(三)評鑑規準細頂的分析 分析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細項,發現其共同點如下: 1.題意說明不清容易造成誤會 有些評鑑規準題意不清,也未加以解釋,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教師在解讀上的差異,而 影響評鑑結果。 2 部分細項的內容重複,看不出其中的差異 部分細項敘述很類似,內容看起來也很相似,教師不容易清楚區分出其中的差異。建議內容重複 的細項應合併為同一項,或是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避免重複。 3. 由各個細項所佔的比例,看出它們忽略了教學活動與教學評量的評鑑 (1)各評鑑規準較偏重課程內容的評鑑,忽略了教學活動的評鑑 分析過去的評鑑規準的細項數目,見下表 3 '發現「課程內容」估的比例明顯高於「教學活動」 所佔的比例。例如侯昕辰(民 92) 的評鑑規準中「課程內容」細項數目佔的比例為「教學活動」細 項數目的兩倍。 (2) 由向度的分配比例看出各評鑑規準忽略了教學評量的評鑑 由過去的綜合活動評鑑規準的細項數目分析可以發現,除了侯昕辰(民 92) 的評鑑規準中有 「教學評量」一向度,其他的評鑑規準均未列出「教學評量」一向度,而將此向度涵括在其他的向度 中,明顯忽略了「教學評量」的重要性。 表 3 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細項數目的分析 向度 編製者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 教學評量 教學資源 出版屬性 其他 合計

10+8

5+4

侯昕辰 (理念與目標(教學活動

5

7

O

39

(民 92) +教學的內容)+教學時間)

(1

2.8% )

(1

7.9%)

(0%)

(0%)

(100%)

(46.2%)

(23.1%)

4+7

田耐育與沈 (課程目標

7

3

5

4

30

廷平(民 92) +學習內容)

(23.3%)

(0%)

(10%)

(16.7% )

( 13.3%)

(1

00%)

(36.7%)

陳兀仲

10

7

O

6

5

5

33

(民的)

(30.3%)

(21.2%)

(0%)

(1

8.1%)

( 15.2%)

( 15.2%)

(100%)

(四)評鑑規準墳答方式的比較 分析過去的評鑑規準,其評鑑方式均包括量化資料以及質的評鑑。在點數的選擇上,除了俟昕辰 (民 92) 的評鑑規準採4 點量表之外,其他兩個評鑑規準均採5 點量表。以4 點量表的方式進行評鑑, 可以避免產生作答的趨中情形,因為一般人作答傾向選擇中性的答案,若為5 點量表,買IJ有可能都以 3 來作答。在質的評鑑部分,各評鑑規準均附有「特殊優缺點」或「具體意見」等欄位。 二、「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編製過程的分析及成果 (一)團中綜合活動學習頡域教師對該領域理解的情形 本研究分別訪談三位不同專長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童軍、輔導以及家政老師),以瞭解教

(10)

·

376

教育心理學報 師們對綜合活動認真日理解的情形,以及對綜合活動課程評鑑工具的需求與意見。此部分為形成本研究 評鑑規準的編製參考依據。 1.綜合活動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認知理解情形 (1)綜合活動以活動課程為特色 教師們認為綜合活動課程包含著rr舌動課程」的概念與內涵。綜合活動是以學生活動為核心,讓 學生有參與的機會,經由「做中學」獲得經驗及體驗意義。 (2) 綜合活動以生活教育為重點 教師們認為綜合活動的課程設計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歷程。希望在綜合活動中 能將不易進行的情緒教育、品格教育等,透過各種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並且能應用到生活上。 2. 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實務的分析研究 (1)綜合活動實施成效受教師心態影響 雖然九年一貫課程對教師發展課程、選編教材、教學實施方面,均充分給予授權,但是部分教師 抱持著逃避的心態,不願意接受九年一貫課程的改變,也未能掌握住綜合活動課程的理念與精神,也 不想實施綜合活動課程。 (2) 教師準備教學活動時面對專業的挑戰 在綜合活動的教學中,由於過去師資可稱是「專門科目教師J '都是以分科形式的大學師資課程 培養而成。故其教師本身必須先行跨越分立科目的窄化藩籬,擴大教學知識領域,才能獲得教學內涵 的成長。 3. 園中綜合活動教師使用綜合活動教科書或自編教材後的省思研究

( 1

)使用教科書後的省思 a. 教材內容出現重複或不足的狀況 教師們認為目前教科書的問題是,教科書的內容及補充資料不夠充足,甚至活動的替代方案常常 提供相同方式,不夠多元化,喪失了參考價值。此外,也可能因為每年換版本的關係,出現不同版本 內容重複的問題,造成教師的困擾。 b. 教科書各個活動的品質缺乏保證 教師們表示教科書選用流程過於匆促,無法面面但到,也無法有長時間的討論;常常在開學後才 發現教科書不適用,卻來不及更改。此外,因為規定三年使用同一版本,但未能在第一年看到全部教 材,因而擔心教科書的品質前後不一致。 (2) 使用教材後的省思 a. 自編教材需要同儕的合作 現今大多數老師會自行編製教材,但是公有自編教材則較少 o 教師們認為若要進行自編教材,必 須要透過教師團隊的合作,才能設計出適用的自編教材。 b.教師常會忽略自編教材也需要加以評鑑 教師們認為目前的自編教材普遍缺乏評鑑,因此在進行自編教材的教學時也發現一些問題,包 括:沒有符合綜合活動的理念、能力指標的重複或闕漏...等,這些問題都必須透過評鑑的機制,來幫 助老師及早發現,並且修正課程。 4. 國中綜合活動教師對過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的意見 (1)評鑑規準的「學習內容」應符合綜合活動的精神與理念 教師們認為在進行教材評鑑時,必須看教材的內容是否符合綜合活動的精神,教材的活動是否包 括多元的教學策略,這是評鑑綜合活動的重點所在。 (2) 評鑑規準的「教學活動」應強調從容的進行活動,且有足夠省思時間

(11)

a. 教學活動應安排從容進行的時間 在活動時間的安排方面,教師們認為應該提供每個活動流程所需時間,並且保留足夠的分享、討 論、省恩的時間,讓教師能從容的進行教學活動。 b. 詳細的說明活動進行及問題引導的方式 教師認為教學活動的方式應該清楚的交代,以方便教師安排課程。說明的內容應該包括安全、公 平的問題、注意事項、時間安排、問題引導、發問技巧...等。

(3

)評鑑規準的「教學資源」應強調提供必要的資源供教師參考 教師們表示,在活化能力指標並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手冊扮演著輔助的角色,其內容與 補充說明可以提供教師一些想法,因而需列入評鑑的項目中。 (4) 評鑑規準的「出版屬性」應強調版面安排生動且不雜亂 教師們普遍認為目前教科書的版面安排均很生動活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部分的圖文 配置不太恰當,應該加以修正。 一(二) r 團中綜合活動輯程評鑑規準」的架構及細項內容 研究者閱讀相關的中、外文獻資料,分析國內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歸納現場教師訪談結 果,加上與專家學者討論,最後歸納出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編製原則與方式。以 下就架構與內涵加以說明: 1.評鑑標的物與評鑑目的 本研究之「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主要目的在提供國民中學綜合活動教師選用或自編教材 的評鑑參考。 2. 評鑑向度 綜合分析過去的評鑑規準,歸納出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包括「學習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 量」、「教學資源」、「出版屬性」等五個向度。本研究並輔以因素分析的結果來瞭解各分項的適當 性。 3. 評鑑細項 在敘述各細項時,掌握的原則包括:敘述題意時力求清楚、明確、作答方向一致,在較為抽象、 籠統的題目上,以附註的方式補充說明,並且提供實際的例子,讓評鑑者參考,暸解評鑑的實際內涵

為何。細項數目介於25"-' 35 個之間。

4. 評鑑方式 評鑑結果包括量化的資料一「四點量表圈選欄J '以 Likert 四點量表分成四個等級, r 非常符合」 給 4 分、「多數符合」給3 分、「不太符合」給2 分,以及「不符合」給1 分。評鑑結果亦包括質的評 鑑資料 「其他意見欄J '列在整份評鑑規準的後面供評鑑者使用。 5. 各細項內容 本研究擬定之初稿共計31 題,試題編製完畢後,先和專家學者進行討論,稍作修改,再請目前 任教於國民中學的三位綜合活動老師,對初稿逐題審閱,指出文辭與內容有疑義的地方,參酌教育現 場中老師們給予的意見,最後由研究者將本研究評鑑規準做進一步的修改與潤飾。 修訂出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內容包括五大向度,其中「學習內容」分7 個細 項, r 教學活動」分7 個細項, I"教學評量」分7 個細項, I"教學資源」分6 個細項,以及「出版屬 性」分4 個細項,共計五大項30 細項。各細項的內容請見附錄一。 (三)施測的結果分析 1.問卷回收與統計 本研究是以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在能力範圍允許下,使用立意抽樣方式,分別選取

(12)

·

378

.

教育心理學報 基陸市 5 所學校、台北縣市 34 學校、桃園縣市 3 所學校、新竹縣市 3 所學校、台中縣市 7 所學校、台 南縣市 2 所學校、高雄縣市 2 所學校、花蓮縣 1 所學校、以及澎湖縣 3 所學校抽取教師,共計發出 60 所學校共 240 位教師進填寫問卷,回收到 1 份問卷,回收率為 87.92% 。之後以填答的情形來區分有效 與無效問卷,扣除無效問卷 24 份後,得到有效問卷 187 份問卷,可用問卷回收率為77. 92% 。 2. 進行信效度考驗 (1)強度考驗 此部份將回收的 187 份可用問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在項目分析方面,各題與分量表總分的相關 係數介於.48~.75 之間,全部達 .001 顯著水準;各題與全量表總分的相關係數介於.35~.60 之間,全 部達 .001 顯著水準。在因素分析方面,利用 Alpha 因素法抽取共同因素,抽出五個與原量表結構一致 的因素,分別是因素一「學習內容 J ;因素二「教學活動 J ;因素三「教學評量 J ;因素四「教學資 源 J ;以及因素五「出版屬性」。各題的因素負荷量均高於.30 。最後共有 30 題的正式題目。 (2) 信度考驗 將問卷之四點量表部分進行信度分析,求出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α 係數以及折半係 數,以瞭解四點量表之內部一致性與穩定性。

由下表 10 可以看出,五個分量表的 Cronbachα 係數均達 .64 以上,折半係數均達 .54 以上,顯示

本量表的信度屬於可以接受的範間。 表 10 進行刪題之後的分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N=187) 分量表 題數 內部一致性 折半信度係數 (Cronbachα) (斯布校正) 一、學習內容

7

.71

.60

二、教學活動

7

.66

58

三、教學評量

7

.80

.67

四、教學資源

6

.64

.54

五、出版屬性

3

.68

.68

3. 教師運用「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評審自編教案以瞭解其有效性 進行信效度考驗後,接著請三位由台北市國中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所推薦的綜合活動教師(平均 教學年資 5 年) ,實際運用本評鑑規準進行評鑑。教師評鑑的自編教案乃選自參加 iXX 縣國民中學生 命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教學活動設計」比賽作品,經由該縣教育局聘請綜合活動專家學者們進行評 審,排出優中劣三個等級的作品。三篇教案名稱如下(呈現順序為優中劣作品)

:

(l)家庭總動 員; (2) 花之心; (3) 清明時節雨紛紛。教師評鑑的評分表請見附錄二。 教師運用本評鑑規準評審三篇教案分數如下:教案一總分為 69 分,教案二總分爵的分,教案三 總分為 56 分,結果發現與專家評審的三個等級一致;此外教師提出的意見也大致和專家學者的評鑑 意見相符,像是專家學者重視活動內容是否符合綜合活動實踐、體驗與省思的意義與精神、內容是否 和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等,教師運用此評鑑規準進行評鑑時,也能發現這些問題。由上述結果可知 「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用在評鑑自編教材上,能夠幫助教師瞭解教材是否達到基本的水準; 或審查參賽作品時,可先由輔導員篩選出一定比例的作品,再請專家學者進一步評鑑,此結果顯示本 評鑑規準在實際使用上的「有效性」。 4. 蒐集教師的意見作為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依據 本研究的問卷回收之後,除了進行信效度考驗,也利用開放式問題蒐集教師對本研究評鑑規準的

(13)

各項建議。從教師們提出的意見發現教師們對部分評鑑規準有不清楚、疑慮之處,將教師們的意見作 為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參考依據。 三、「團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分析 「園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乃歸納問卷回收的教師意見,及整理分析教師訪談結果 撰寫而成。本研究在問卷回收後,隨即進行第二次教師訪談,訪談對象為三位不同專長的綜合活動教 師(童軍、輔導以及家政老師) ,以瞭解教師們對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意見,並提 供「補充說明」參考建議。以下舉例說明「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中評鑑細項的補充說明。 (一)在「學習內容」方面,如: 1-1 內容的難易度符合學生認知發展 訪談教師提到一例如關於「性別教育」單元,教學目標在於讓學生暸解兩性之間的差異,以及互 相尊重的重要性;接著,透過全班的討論,分享彼此的想法,知道兩性相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及禮 儀。 補充說明:例如透過活動讓國一新生對「性別平等」的重要性有所瞭解,在剛入學時便能擁有性 別平等的觀念,在班級中有一個好的開始。 (二)在「教學活動」方面,如: 2-2 大部分的教學活動能夠在學校情境中進行 訪談教師提到一例如「認識植物」一單元,讓學生透過閱讀相關書籍、實際校圍觀察、在校園中 蒐集植物資訊、攝影拍照等方式,認識學校的植物,且這些活動不會造成學校方面的困擾。 補充說明:例如「認識植物」時能在校園中實際觀察、蒐集相關資訊。活動以不影響教師工作或 造成學校困擾,像是採訪教師、參觀各處室等應適度。 (三)在「教學評量」方面,如: 3-2 具有多元評量的形式(實作評量、歷程檔案評量、動態評量...等) 訪談教師提到一例如關於「我們都是一家人」的主題,其教學評量包括一 (1)認識家人:用觀察紀錄,增進對家人暸解。 (2) 家人溝通:用角色扮演演練家人相處情 形,將理想溝通方式在生活中演練。 (3 )快樂家庭:上述各評量所集結的歷程檔案。透過上述各式 各樣的評量方式,以瞭解學生達成能力指標的程度,由多元的角度瞭解學生學習的情形。 補充說明:例如「我們都是一家人」中「認識家人」活動用觀察紀錄的方式評量; I"家人的溝通」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評量...整個過程建立歷程檔案。 四、「國申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與過去評鑑規準異同的分析 比較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與過去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差異,限於篇幅,僅 列表說明。請見下表 5

:

(14)

380

教育心理學報 表 5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與過去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容一覽表 作者 侯昕辰(民92) 因耐育與沈廷平(民92) 陳元仲(民的) 本研究評鑑規準

年代

(民 94) 名稱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澎湖縣國小綜合活動學 國中綜合活動課程 施方案評鑑規準 綜合活動教科書評鑑指標 習領域教科書選用規準 評鑑規準 編製 暫行綱要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 暫行綱要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 依據 一貫課程綱要 一貫課程綱要 適用 自編教材 教科書 教科書 教科書及自編教材 範圍 評鑑 理念與目標 10 課程目標4 內容屬性 10 學習內容7 向度 教學的內容8 學習內容7 教學屬性7 教學活動7 教學的活動5 教學實施7

教學資源7 輔助措施3 配合屬性6 教學評量7 細項 教學時間4 出版特性5 出版屬性5 教學資源6 數目 教學評量5 內容組織4 物理屬性5 出版屬性3 細項 總數

39

30

33

30

量表 4 點 5 點 點數 5 點 4 點 1 、精研綜合活動學習領 域課程綱要。 1 、精研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2 、參考本評鑑規準各細 2 、研閱各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 項後面的評鑑內容舉 的使用說明。 例說明。 使用 無 3 、視需要調整各項目配分權重 無 3 、視需要調整各項目配 建議 及補充細目指標。 分權重及補充細目指 4 、依評鑑目的呈現評鑑結果 o 標。 5 、深入而完整的了解教科書及 4 、本研究評鑑規準可應 其輔材。 用在教科書及自編教 材(使用前三項評鑑 向度)的評鑑。 補充 無 鈕 在各項評鑑規準後面 說明 舉課本內容為例 信效 無 無 鈕 符合測驗理論的 度 信效度要求 從上述的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本研究評鑑規準與過去評鑑規準在「編製依據」、「適用範圍」、 「評鑑向度」、「細項數目」、「量表點數」等方面均有所差異。此外,本研究規準的「使用建議」、 「補充說明 J '以及「信效度」資料則是過去評鑑規準較為欠缺的部分。

(15)

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編製「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 J '相關的討論如下: 一、本研究「團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編製過程的討論 (一)編製本研究評鑑規準的討論 本研究從教師訪談中發現教師們對於綜合活動的教學尚未充分掌握,可能會影響綜合活動的教學 成效。曾明惠(民 93) 指出教師對課程理念的正確認知是落實綜合活動教學的根本。秦玉友(民 9 1) 亦認為教師對於課程的理解是影響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由上可知唯有教師真正掌握綜合活動的教學 理念,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本研究即欲透過課程評鑑的過程,增進教師對綜合活動的瞭解,幫助教師 充分掌握綜合活動的教學理念。 本研究為瞭解教師對教材的態度意見,採四點量表方式不僅可以避免被方法變異量所干擾,亦能 避免作答趨中的情形,吳毓瑩(民 85 )亦指出「量表的偶數點與奇數點,並沒有一致的好與壞。在 壓力較大的態度意見測驗上四點量表較少被方法變異量所干擾,表現優於五點量表;相反地在情緒的 測量上,由於五點量表的中間提供一個中等量的程度指標,表現優於四點量表。」她又指出「奇數量 表可能會產生趨中的情形,趨中的答案對填答者而言,包括了無意見、不知道、不確定等態度」。 郭生玉(民 87 )認為一份良好的測驗除了考慮適當的信度、妓度外,尚應考慮其「實用性 J '特 徵包括「容易實施」、「容易計分」、「容易應用 J ...等。本研究編製的「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 準 J '不僅句子清楚、詳盡、易懂,亦可以迅速地完成計分工作,讓教師將施測結果直接應用在實際 的選用教科書情境。 (二)編製本研究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討論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不僅清楚分類評鑑的向度,也在各個評鑑細項後面舉例說明評鑑規準的內容, 以提供現場教師使用。「美國教育評鑑標準聯合會」認為課程評鑑規準應該符合「可行'I生」的標準, 能考慮實際執行時的方便性,清楚說明規準的類別和項目的意蝠,方便在實際時的使用(劉碧賢,民 94) 。黃政傑(民 80) 亦認為每一個課程材料評鑑,均有其目的和情境,且每一評鑑規準的意義及運 用方法,也都必須詳細清楚的指明。 學者認為在設計評鑑指標時應該考慮的原則包括(王保進,民的;王淑怡,民 91 ;李惠淑,民

92)

:

r簡明性」一指標應力求簡單明瞭,讓決策者、教育人員、及一般大眾所瞭解;以及「可行性」 一所建構出的教育指標能實際連用在教育現場。劉碧賢(民 94) 也指出課程計劃評鑑規準之內涵, 雖有典派之不同,但對其內容與規準的建置仍有一致性的看法,一份優良的課程計劃應包含:課程理 念與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教學時間等項目,以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 明定之能力指標。本研究評鑑規準不僅涵蓋上述的項目,能讓熟悉綜合活動精神的教師利用本研究評 鑑規準快速地進行課程評鑑,至於對綜合活動不熟悉,或是新手教師,則可以利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 提供的補充說明,從這些舉例中瞭解各項評鑑規準的內容。 二、「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與過去評鑑規準異同的討論 從本研究之評鑑規準與過去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容分析中,可以發現彼此間的不同,茲進 行討論如下: (一)各評鑑向度的細項數目分自己情形不同 從各評鑑規準的內容分析中,發現過去的評鑑規準細項數目分配較為胡亂,像是過去的評鑑規準 較偏重「學習內容」的評鑑,其細項數目與「教學活動」所分配的細項數相比,比例明顯較高。黃政

(16)

382

.

教育心理學報 傑(民 76) 認為課程評鑑是針對課程內容,判斷教學材料、教學活動及教育經驗的價值,點出了評 鑑時必須同時強調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等多重向度。劉碧賢(民 94) 所建構之「國民小學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學校課程計劃評鑑規準」細項內容包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課程內容之理念與目 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教學時間...等共十個項次、二十一個規準以及四十 五條細目指標,由於該評鑑規準為提供學校課程計劃時使用,因此其評鑑向度列出整個課程計畫所需 檢視的內容,範圍較為廣泛。本研究主要提供綜合活動教材評鑑規準,評鑑向度的選擇集中針對綜合 活動教材上的評鑑,整合列出「學習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以及「出版 屬性」等五大評鑑向度,較為針對綜合活動領域教材而設計。 (二)本研究之評鑑規準附有各評鑑細頂的「補充說明」 分析過去的評鑑規準發現其問題包括:評鑑規準說明不清、內容過於抽象無法瞭解...等;本研究 撰寫的「補充說明 J '旨在提供清楚、明確的、教師熟悉的例子,附錄在各項評鑑細項之後,讓教師 瞭解評鑑規準的內容為何,並且從中教導教師暸解綜合活動的理念。劉碧賢(民 94) 亦認為評鑑規 準建立之原則,應符合有效性、可行性、適切性等重要原則,且應將領域之課程目標及核心概念融入 規準中,讓評鑑者做更正確的判斷。本研究之補充說明即透過綜合活動的教材內容舉例,融入綜合活 動的精神與目標,讓教師能實際的應用在課程評鑑上。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獲得以下幾項結論: (一)過去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評鑑規準包括下列特性: 1.有些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較忽略「教學活動」與「教學評量」的重要 本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有些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較偏重「課程內涵」的評鑑,忽略了「教學策 略」與「教學評量」的評鑑,部分未能符合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念。 2. 過去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缺乏信效度資料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過去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缺乏統計的信效度,故無法提供數據來作為評鑑 結果的證據。 (二)本研究之「圈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內涵及特性如下: 1 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功能如下: a. 提供教師選用教科書及自編教材的評鑑指標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可提供教師評選審定版教科書及自編教材依據,教師可按照評鑑指標的內容, 選擇適切的教材。 b. 提供各縣市評選教材的初步篩選依據 各縣市在進行教材評選時,可先由輔導團利用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准」進行初步的 篩選,淘汰較不符合綜合活動理念的教案,選出設計較為良好的教案,作進一步的評選。

2.

I"園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的特色如下: a. 評鑑指標同時具有評鑑教科書及自編教材的功能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可同時適用在教科書及自編教材的評鑑。在進行自編教材評鑑時,教師可參酌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前三項評鑑向度: I"學習內容」、「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評量」等評鑑向度, 進行自編教材的評鑑。

(17)

b. 各項評鑑規準均提供「補充說明」讓教師瞭解評鑑內容 本研究之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提供課本的例子,讓教師知道評鑑規準的內涵,以方便教師利用本 研究之評鑑規準進行課程評鑑。這也是本研究之「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最大的特色。

C. 提供信效度資料

本研究評鑑規準提供量表的信效度資料,供教師進行量化的評鑑。教師可以加總全量表分數,或 是依據其需求,分別計分不同的評鑑向度,方便教師使用。 d. 具有教導教師瞭解綜合活動課程理念的功能 本研究提供教師各個評鑑規準補充說明的舉例,目的即在教導教師瞭解如何利用本研究之評鑑規 準,進行綜合活動的課程評鑑。對於教師在實施綜合活動課程評鑑時,不僅提供 7 實質的幫助,也可 以讓教師更瞭解綜合活動的課程內涵。 二、建議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結論,提出下列的建議: (一)對綜合活動教師的建議 1.運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時應同時思考補充說明的意義 本研究評鑑規準提供的補充說明,除了讓教師瞭解各評鑑規準的內涵,也希企教師能從各個例子 中,體會評鑑規準的意涵,充分瞭解綜合活動課程內涵,幫助教師掌握綜合活動的精神。 2. 利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作為選用教科書及評鑑自編教材的指標 本研究「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不僅適用在評選教科書,亦可以用在自編教材的評鑑。建 議教師可利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作為選用審定版教科書,及審核自編教材的評鑑指標,以選出適切的 教材。 (二)對國教輔導圓的建語 1.安排課程評鑑的相關研習活動 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普遍缺乏課程評鑑的技巧及相關知識。建議未來在辦理教師研習活動時,可 以舉辦「課程評鑑」相關的研習活動,在活動中介紹課程評鑑的相關知識、評鑑方法,以及評鑑技巧 等,讓教師瞭解、熟悉課程評鑑的方式,可以應用在選書或評鑑自編教材的實務工作上。 2. 教案比賽可由輔導員運用本研究之評鑑規準進行初審 未來在進行教材甄選或教案比賽時,若是參賽的作品很多,建議可以先由輔導員運用本研究之評 鑑規準進行教案的初審,再加上專家學者的評論結果,兩個名次相加,不但可以免除主觀的偏好,也 可以讓評鑑的結果有更客觀的依據。 (三)未來研究的建議 1.將本研究評鑑規準應用到國小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 由於本研究評鑑規準的補充說明是以國中階段的綜合活動課程內容為主,末將國小的綜合活動課 本內容納入舉例。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整合國小的綜合活動課程內容,加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 課程特色,像是學校本位、主題式教學...等,視需要修改本研究評鑑規準的內容,蒐集相關的資料, 做進一步分析與討論。 2. 運用本研究評鑑規準瞭解審定版教科書的差異 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蒐集教師評鑑不同版本教科書的結果,比較各個版本在不同評鑑向度上的差 異,以瞭解其優缺點。該評鑑結果不僅可以提供教師選用教科書的參考,也可以提供教科書編製者未 來改進的方向。 3. 繼續對本研究評鑑規準進行修改

(18)

·

384

.

教育心理學報 由於目前教育部正在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修訂,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隨著 課程綱要的修訂 γ 進一步修改本研究評鑑規準的內容,以符合九年一買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念。

參考文獻

王文科(民 90) :教育研究法一一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王{果進(民的) :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 4 卷, 3 期, 1-18 。 主淑怡(民 9 1)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田耐青、沈廷平(民 92) :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教科書評鑑指標。載於黃嘉雄(主編) :國氏中小 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 (49-53 頁)。台北:教育部。 何英奇(民 90) :九年一貫研習講義。台北:光復書局。 吳紹群(民 91) :內容分析法與圖書館學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 40 期, 47-61 頁。 吳毓瑩(民的) :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金研究, 2 輯, 11-40 頁。 李坤崇(民 90)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惠淑(民的) :國民中學教師教學評委監規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 士論文。 沈柵柵(民的) :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正中。 侯昕辰(民 92)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建構歷程之研究一以一所國中為例。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玉友(民 91) :課程理解一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中日漸凸現的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 5 卷,

4

期, 75-88 頁。 張景媛(民 90)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各種活動進行的理念與方法。翰林文教雜誌, 20 期, 6-7 頁。 教育部(民 91)

:

r 國中小課程教科書相關問題之撿討與因應」專案報告(編號: 9 1l1 27) 。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民 92)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郭生玉(民 87) :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陳元仲(民的) :澎湖縣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還用規準與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 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和、簡馨瑩(民的) :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談學校課程評鑑。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 「邁向課程新紀元(二)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台北。 曾明惠(民的) :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慶幸呈分析之行動研究一以台北市兩所園中為 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政(民 88) :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夭地, 102 期, 34-41 頁。

湯梅英(民 89) :實踐參與、體驗意義一綜合活動領域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 74 期, 51-60 頁。 黃政傑(民 76) :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 80) :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民 82) :課程評鐘。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主編(民 89) :迎向教改新世紀。台北:漢文。 黃黎威(民 92)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

(19)

甄曉蘭(民的) :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 44 期, 61-90 頁。 劉碧賢(民 94) :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校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民 92) :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

Beane

,

J. A.

(1

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I巳ge.

Beard,仁,

&

Wilson

,

J. (2002).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learning: A handbook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

London: Kogan Page

Eisn仗"

E. W. (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s: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New

York: Macmillan.

Johnson

,

D. W.

, &

Johnson

,

R. T.

(1

995).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Key to effective cooperation. In

R.

Hertz-Lazarowitz

&

N. Miller

(Eds扎 Interaction

in cooperative groups. The theoretical anatomy of group

learning. Cambridge

,

M

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n缸,

W.

(1

998).

clαurr吋r緬

Sand巳rs,

J.

R.

(1

990).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H. J. Walberg

&

G. D. Haertel (Eds.)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e-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

ess.

收稿日期: 2005 年 10 月 20 日

一稿修訂日期: 2006 年 01 月 26 日 二稿修訂日期: 2006 年的月 16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06 年的月 18 日

(20)

386

教育心理學報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006

,

37(4)

,

367-39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ei

,

Taiwan

,

R.O.C.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Its Epexegesi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CHIUNG-可VENCHANG

Taipei Muncipal

Ji

eshou

Junior High School

CHING- YUAN CHA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zu Chi Universit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clarify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t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of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as a basis to

dev巳lop

a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 (2) to compile a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as a guideline for teachers in their choosing or preparing for teaching materials ; (3) to ge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ata

,

and to make the criteria more efficient; (4) to

d巴vise

an epexegesis for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to

mak巳 it

more understandable ; (5)

to

comp訂e

the past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of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with the one proposed here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Criteria. The subjects comprised two categories :

(1)

6

intervi巳wees,

who were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 teachers. Three were interviewed with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present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s

,

while the other

thre巳 were

asked for

their suggestions about the epexegesis of the Criteria; (2) 240 teachers

,

who were

administer巴d

a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colle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ata of the Criteria

,

and to understand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Criteria. Their opinions constitute the basis of devising the epexegesi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content analysis

,

interview

,

questionnaire

,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ome

of the past

Int巳grative

Activity Course curriculum evaluation criteria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巳s"

and

Instructional Assessment"

,

and lacke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ata; (2) this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extbooks and

self-mad巳 teaching

materials; (3) this Evaluation

Criteria contain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ata; (4) the

Ep巴xegesis

may help

t巳achers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evaluation and is easy to use; and (5) this Evaluation Criteria is useful in teaching

t巳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rationale of Integrated Activity Course construction. Finally

,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results and has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訂ch.

(21)

附歸一課程內涵與教學策略並童的綜合活動課程評鑑規準表 編製者:張瓊文 使用建議: (1)精研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2) 參考本評鑑規準各細項後面的評鑑內容舉例說明。 (3)視需要調整各項目配分權重及補充細項指標。 (4) 本研究評鑑規準可應用在教科書及自編教材(使用前三項評鑑向度)的評鑑。 《評鑑者基本資料》 1.學校名稱: 縣(市) 國民中學

2. (

)教科書使用的年級:1.七年級 2.八年級 3.九年級

3. (

)一一一學年度評鑑版本:1.康軒 2.翰林 3.南-4.育成 5.其他(

結果圈選

I 234

評鑑規準 補充說明 不不多非 符太數常 目 (評鑑規準內容舉例) 合符符符 A口~-'口'"-'口斗 I-I 內容的難易度符合學生認 例如透過活動讓國一新生對「性別平等」的重要性有所瞭解,

I 234

知發展。 在剛入學時便能擁有性別平等的觀念,有一個好的開始。 1-2 內容配合綜合活動能力指標設計。教師可自選一個小單冗活動,檢視該活動符合能力指標的情

I 234

形。例如「班級活動」符合11-4-3J 及 13-4-IJ 指標的內涵。 1-3 內容符合相關理論,且無錯誤之處。例如透過「辯論」學習民主法治精神,其內容提供正確的 「民主法治精神」及「會議規則JJ 等知識。

I 234

1-4 從一系列的學習內容中由淺入深的例如「認識校園」活動,從認識學校有哪些特色→和國小的 且-T主e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差異→喜歡哪個地方→向別人介紹特色,由淺入深的引導學

I 234

生認識學校,省思學校與自己的關係。 習 例如「社會支援系統」在四節課中學習「認識自己的資源系 內 1-5 學習材料份量適中,不過多或過少。統」、「暸解如何尋求協助」、「嘗試運用資源解決問題」等,

I 234

廿何峙, 份量適中。 例如「居家安全」中學習單「居家安全診斷表」能在教學活 1-6 適切的使用學習單,不會過度使用。動進行後立即使用,具歸納綜合及辨識危機的功能,避免造

I 234

成過量回家作業;有些學習單不必印製,只需白紙即可。 1-7 內容符合綜合活動基本理念(實踐活動是否與教材主題相闕,活動是否多兀'活動後是否有省 思問題,問題是否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並且讓學生運用 體驗所知、省思個人意義、擴展學 各種方式或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整體評估可以從上面

I 234

習經驗、鼓勵多元與尊重)。 的規準中加以判斷。 2-1 活動有趣,能夠吸引並維持學生的例如「認識活動J 讓學生用各國語昌互相打招呼,學生反應

I 234

注意力。 熱烈。 、 2-2 大部分的教學活動能夠在學校情境例如「認識植物」時能在校園中實際觀察、蒐集相關資訊。 活動以不影響教師工作或造成學校困擾,像是採訪教師、參

I 234

教 中進行。 觀各處室等應適度。 且-FZ 2-3 各項活動時間安排充裕,有足夠省 在考量此項評鑑時,應針對每個不同的活動及班級特性,思 活 思的時間,需要用到兩節連上時會 考其活動的時間安排是否充裕,是否留有足夠的省思時間,

I 234

動 特別加以說明。 以及是否需要運用兩節連上等因素加以全盤考量。

(22)

388

教育心理學報 結果圈選

123 4

評鑑規準 補充說明 不不多非 符太數常 目 (評鑑規準內容舉例) 合符符符 三口斗 I口I..~口~ 2-4 教學活動流程的安排簡單明瞭,讓 例如「認識新同學 J '其活動流程從:引導語→遊戲規則l→ 老師看得懂。 提問問題→學生可能的回答→總結語,讓教師一白了然,

1 234

知道如何進行教學。 2-5 學生能從活動的體驗中產生想法, 例如「兩人二腳」活動,讓學生直接從活動中體驗班級向心 並且能主動地討論活動中的經歷與力的意義,並且透過問題省思,瞭解自己在班上的重要性。

123 4

心得。

2-6 教學活動只要經過老師事前討論 例如「基本手縫」原屬家政的學習內容,教師團隊應用課文 就能獨立進行教學。 的詳細解說(包括手縫方法、生活應用等)加以互相討論後,

1 234

即可獨立進行教學。 2-7 能運用各種活動方式進行教學 從教學活動中檢視其教學方式是否多兀。例如「有效學習」 (探索、繪本、故事...等)。 主題中的各個單元,透過故事、影片、歌詞等多種教學方法

1 234

進行教學。 例如「居家清潔」在其各單兀活動後測量學生對清潔用品的 3-1 評量的方法兼顧形成性評量和總結認識、清潔方式的實施...等,並在整個主題上完之後評量學 性評量。 生對家庭清潔工作是否有整體的規劃及執行的方法,以暸解

1 234

學生學習的情況。 3-2 具有多元評量的形式(實作評量、例如「我們都是一家人」中「認識家人」活動用觀察記錄的 歷程檔案評量、動態評量...等) 方式評量; r家人的溝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評量...整個過

123 4

程建立歷程檔案。 3-3 評量活動允許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呈 例如「表達對他人欣賞」的活動,學生作品可以製作卡片、 、 現,可以用書寫、繪畫、表演、口 歌唱、表演、書寫或小詩等多元呈現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欣

1 234

教 述等各種方式進行。 賞。

位弋,主一

評 3-4 評量的結果可以提供教師修正、檢例如「校園環境認識J' 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校園素描」、「校 量 核未來的課程計畫。 史述說J' r校歌吟唱」等作品評量學生是否從實踐中暸解活

1 234

動的意義與目的,教師也能思考未來如何調整活動進行方式。 3-5 教學評量能配合並達到預定的教學例如教學目標是「覺察自我與他人的差異J '指標是 r1-4-2 透過各式各類的活動或方式,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J' 評量 目標(認識自我、生活經營、社會 的項目應該配合該指標,評量學生是否能透過活動發現自我

1 234

參與、保護自我與環境)。 的特點,欣賞他人的優點。 3-6經由多元評量後,能讓學生發現自例如「認識自己J' 由學生互評、教師觀察等多兀評量方法, 己擁有的多元智能。 以及口頭發表、繪畫、表演等多元呈現方式,讓學生瞭解自

123 4

己擁有的多元智能。 3-7 透過多元的教學評量,可以讓每位 例如「暸解校園中危險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不統一用口語表 學生都擁有成功的經驗。 達的方式,用學生喜歡或擅長的方式表達,像是攝影、繪畫、

1 234

歌唱等方式進行,讓特殊專長的學生有表現的機會。

(23)

結果圈選

1 234

評鑑規準 補充說明 不不多非 符太數常 目 (評鑑規準內容舉例) 合符符符 三口斗 i口斗之口斗 4-1 教師手冊的補充內容正確無誤。 可以請不同專長教師分別檢核其相關教學內容是否正確無誤

1 234

4-2在每一個單兀後面,提供教師訐多可直接檢視每個單兀後面是否附有與該單兀相關的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的書籍或網站,且具有參包括參考文章、參考書目、相關網站等。

1 234

考價值。 4-3 提供完整適切的內容,來說明整份可檢視教師手冊內是否有說明其教材設計理念與特色,提供 四 教材的架構及設計邏輯。包括課程該教材的設計架構表,並且清楚標示出各單元的學習目標與 目標、教材分析、時間安排、注意其對應的能力指標;並檢視各單元中是否至少包括了課程目

1 234

、 教 事項等。 標、教材分析、時間安排、注意事項等內容。 島'T-主 可檢視教師手冊中各活動的「使用教具」或是「課前準備」。 資 4-4 能夠運用生活資源當作教學教具,例如「賓果遊戲」利用「回收紙的背面」書寫,符合環保概

1 234

源 並且不過度使用教具,具環保概念。 Jd巳'\-ρO 可檢視教師手冊各單兀後的「教學資源 J (包括相關資訊、 4-5 提供豐富實用的補充教材,可以讓 替代及延伸活動、參考資料、補充資料等)是否實用。例如 老師在課堂中作為補充之用。 「認識同學」除了「打招呼」活動外,補充「棒打薄情郎」、

1 234

「賓果遊戲」、「滾雪球」等活動。 4-6提供學校本位自編教材的範例或實可檢視教師手冊後面的補充資料,是否提供學校本位自編教 施方法。 材範例。例如提供以「母親節J 為主題的學校本位活動。

1 234

五 5-1 版面安排生動活潑,不雜亂。 從整體來看,評估版面設計是否活潑有趣,內容的編排是否

1 234

、 清楚,圖文對照是否正確,圖片與文字的比例是否適中,課

5-2 圖文配置正確,便於閱讀。 文中是否留有空白處讓學生寫筆記,使用的紙質是否便於翻

123 4

版 筒,色彩的設計是否協調,以及印刷字體的大小、清晰度等。 屬 5-3 書本的紙質適當,色彩協調,印刷 性

清晰,字體適中。

從上述的規準內容加以判斷。

1 234

《其他意見欄》

數據

表 2 教師評鑑三篇自編教材的「教學活動」評分表 評鑑規準 教案一 教案二 教案二 「家庭總動員」 「花之J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 2-1 活動有趣,能夠 CD4 分(2) 4 分(3) 4 分 CD3 分(2) 4 分(3) 3 分 CD3 分(2) 2 分(3) 2 分 吸引並維持學生的 教案一運用角色扮演方式讓學 教案二透過肌肉放鬆訓練,讓 教案三以團體報告、討論分享 注意力。 生上台表演,引起學生反應熱 學生體驗到新奇的感官經驗, 的方式,較難以吸引學生注意 烈。 引發學生興趣。 力。 2-2 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The contents of this essay are to demonstrate that one can get the ultimate achievements by Separate-teaching also, to clarify the value of Separate-teaching and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2.8 The principles for short-term change ar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teachers and schools to develop incremental change, and enhancing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to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