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深圳福田中學課室觀察經
驗分享
朱元隆 高雄市鼓山高中 第二屆兩岸四地中學物理教學研討會於 102 年 12 月 27~29 日假大陸深圳市福田中學 舉辦,台灣共有 13 名學者及中學教師與會, 與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約 170 名學者 及中學教師共同研討物理教學的相關議題, 雖然此次我並沒有發表相關論文,卻因此能 幸運地作一場扎實的課室觀察,值得與台灣 的中學教師們分享。 在第一天歡迎晚宴的場合中,我們便提 出希望能夠實地觀察中國的教學現況,由於 隔日是週六,福田中學物理科主任表示僅高 三會上複習課程,於是安排我於下午 2 時至 高三的一個理科班作課室觀察,我便利用研 討會之空檔依約前往。 一踏進教室,與台灣相同的嚴肅氣氛壟 罩著教室,授課教師是該校資深教師周順丰 老師,與台灣差異最大的應該是教室的大 小,總面積約 7 公尺見方(台灣約 10 公尺見 方),學生座位數共 48 個(有兩個空位),學 生座位之間只有 2 個走道,如圖 1 所示,對 高三學生而言非常壅擠。學生所使用的教材 是講義,用的是約 10 號字體,對習慣台灣教 材的我們而言顯得非常小,閱讀起來有點吃 力。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檢討習題,課程範 圍是電磁學中的感應電動勢,周老師先問學 生那些題目比較不會,接著針對不會的題目 詢問是否有學生願意上台作答,同學們共同 推派一位男學生上台,只見那位男同學靦腆 地上台,周老師也鼓勵他能勇敢作答,一開 始那位學生的聲音略顯虛弱,但愈來愈顯得 大方,觀念的講解也都能正確地敘述,當然, 我也抱持著這可能是樣板課堂安排的存疑, 細心持續觀察台下學生的反應。 課堂過了一半,學生開始活潑起來,同 學之間有更多互動,甚至開起周老師的玩 笑,我知道這才接近真正平時的表現,同學 們開始互相討論習題的解法,約有四分之一 的同學會積極地回答老師的提問,甚至還能 上台條列各個公式並說明使用的範圍,表現 出來的程度也說明了周老師平時教學的扎實 根基,其餘學生則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適宜的 行為,我經歷了一場很平順的 45 分鐘課室觀 察。 結束後,我立即請周老師到科辦公室作 觀察後會議,除了課堂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之 外,我們還討論了課程改革、教學方式改革、 教師分級、教師薪資到校長領導等議題,讓 彼此都對兩岸教育的差異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中,周老師對大陸教育一切以高考績效為 目標的現象感到非常憂心,上自中央主管機 關,下至各班主任(導師),都以追求重點學 校為目標,學生的社團活動、課外活動都被 忽略,讓我恍如回到台灣教育改革前的光 景,相信這是我們都該引為省思的課題。 此次研討會中,有不少教師提及兩岸應 該交流的不只學生,更應該派教師實地駐點 觀察,這樣才能作最深入的了解與溝通,中 國各教育主管機關皆設有教育研究單位(類 似台灣的輔導團),也定期派員出國2-3個月 考察,這些都可以作為台灣教育政策推展時 的參考,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再次增進華人 世界中學物理教育的交流。166
圖 1:深圳福田中學高三班級上課一景
圖 2:本文作者與深圳福田中學周順丰老師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