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看見他們的聲音─教育為聾啞者開啟一扇窗 / 11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看見他們的聲音─教育為聾啞者開啟一扇窗 / 115"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

,頁 115-117

自由評論 第 115 頁

看見他們的聲音—教育為聾啞者開啟一扇窗

鄭淑智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研究生

一、 我們的理所當然,他們的學

習困難

聲音,對你我而言,一點也不陌 生,甚至是理所當然,因為從呱呱墜 地起,它便環繞四周,寶寶藉著聲音 得知母親在身邊而能破涕為笑,人們 藉著語言的發聲而能表情達意、互相 溝通,電話的兩頭藉由雙方聲音的傳 遞 而 能 互 通 音 訊 , 有 空 時 打 開 收 音 機、戴上耳機,便可聽到電台播放的 聲音或音樂。即使你靜靜閉目養神, 周遭的聲音仍不絕於耳,只是大聲、 小聲之別而已,它揮之不去,已然成 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先天失聰的人而言,「聲音」 卻 是 一 個 全 然 陌 生 的 名 詞 , 它 看 不 見、摸不著、沒有具體的形象可以形 容,要對他們解釋變成一個困難的任 務,這才了解我們的理所當然,竟是 他們生命中完全被剝奪的一部分。更 甭說聲波如何傳導等理論了,這對他 們是毫無意義可言。失聰的因,也造 就了語言學習障礙的果。

二、 用心眼看世界,卻寫不出心

裡的話

在我的生命中,三位至親姐妹便 是在這樣一個無聲的世界中成長、學 習、踏入社會,甚至是養兒育女。我 們所見的世界並無不同,除了用眼睛 看,我還能藉著耳朵聽來認識這個世 界,而她們是用眼睛看,並用心去認 識這個世界。不可諱言的,從來我們 都是從聽人的世界在看他們,用著與 我們完全不同的語言,不像我們用耳 朵聽、用嘴巴講,他們用眼睛、用心 在看、用雙手及豐富的表情來作為溝 通的工具。在這個有聲天地裡,我們 從來不知道,在他們的無聲世界中, 又是如何來看待我們?看待這個世界 的一切呢?有誰真正關心過他們真切 的心情和感受呢?與她們一同成長至 今,回憶過往點滴,或許,我對她們 看待外界的想法是有少許的了解,但 也僅止於少許而已,我未曾問,她們 也未曾提。 觀諸過往曾經受到關注而投入研 究的,多是由聽人的角度出發,作訪 談、作問卷,關注的是聽力障礙於生 活、工作上的經歷、在學習上的影響, 聽障父母的教養態度,以及聽障教師 生命史或對功成名就的聽障人士的訪 談。雖也有針對聽人與聽障手足互動 之研究,但終究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 去觀察別人的家庭,且發言接受訪談 的仍是家中聽常的手足。再者大部分 研究的對象也多是能夠透過助聽器並 能作口語溝通的聽障者。而對於天生 失聰、完全無法口語溝通,只能以手 語表達的人,能夠功成名就得到掌聲 與注目的又有多少?那些功不成、名 不就、默默努力工作的人所在多是, 同一般聽人在這個世界立足、為這個 世界奉獻一己之力、努力生活,何以 就是看不到他們為自己發聲為文?筆 者認為語言是最大的一個關鍵。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

,頁 115-117

自由評論 第 116 頁 在我訪談並努力為文、期望為她 們其中一位寫下生命史的過程中,發 現文字表述對她們而言是多麼困難的 一件事,雖然這是我早就知曉的,但 困難度似乎超出預期。在我洋洋灑灑 一整頁的訪談項目後,見到的是簡單 扼要的幾個字回覆,甚至是只有一個 「無」字。我完全能理解這種情況的 發 生 , 手 語 交 談 是 我 生 活 中 的 一 部 分,對她們則是生活上重要的溝通工 具,平日閒聊時她們能夠用手語「侃 侃而談」,我會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部分而已,在溝通上自是不成問題, 偶有不會的部分字詞是以書空的方式 交談。手語語法與口語上的語法雖大 致相同,但其中仍是有落差的,因此 在她們以往至今的書寫上,我常會發 現語句不順的情況,她們心裡清楚, 惟閱讀書籍並不多,加上手語語法上 並無造成溝通困擾的情形,再者我們 身為家人都能看得懂的狀況下,也多 不會去指正其語句的書寫,因此她們 也不知道究竟哪裡不對,而且有時在 工作或其他場合寫給一般聽人看時, 發現別人無法理解其語意,這是她們 一直以來自認很不會用文字表達,甚 至在這方面表現自卑的原因。

三、 社會大眾眼中的他們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有線電視尚 未出現的年代,新聞中常有聾啞人士 行竊等負面消息的報導,那段時間似 乎聾啞與行竊等犯罪行為是畫上等號 的。其後凡出門在外,母親通常對姐 妹們的比手劃腳感到不悅,大姐對於 別人的注目也特別明顯的反感。新聞 每每播報一條相關的負面消息,就更 加深大家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也相對 讓他們在求職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如 此只是讓他們的經濟狀況無法獲得改 善,導致惡性循環而已。而不論外界 對他們的觀感如何,他們就是無法為 自己辯解。在聽人的世界裡,同一個 國度中語言總是相通的,手語呢?這 也是為何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慢慢對 社會的評價與觀感分數扣分,也許也 有加分,但從我三位個性迥異的姐妹 那裡,我個人的感覺是:扣分總是比 加分多得多。尤其是大姐曾經提到: 反正你們會講話的人根本就不會幫我 們的。雖然這句話當初發生的原因是 有一些誤解在其中,但是卻明顯地說 明了:社會大眾對待他們這類聾啞的 聽障者的態度,在她眼中的評價是如 何了。 經過相當多年,新聞中幾乎沒有 再報導到關於聾啞人士的負面消息, 等號才漸漸地消失,可也僅僅是不等 於 BAD GUYS 而已。他們給一般聽人 的形象由負轉正,真正說來該是聽障 模特兒──王曉書的出現,她給了人 們耳目一新、完全正面的形象,也給 了所有聽障的人極大的能量,讓他們 了解自己也可以活得更有自信,加上 臺灣公共電視《聽聽看》、《公視手語 新聞》、《手語資訊站》等節目的播出, 漸漸打開了聽障者與聽常人們之間總 是閉著的大門,讓社會聽常的大眾能 夠更加認識他們,也願意敞開心胸去 接納他們,聾啞朋友們也可以更自在 地在公共場合使用手語,坦然地接納 這 樣 的 自 己 、 坦 然 地 接 受 別 人 的 目 光。這段心路歷程是如何演變的,確 實也不是我們用憐憫、同情的心去看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頁 115-117

自由評論 第 117 頁 待就能臆測得出來的,終究還是要由 他們自己「說」出來的才最真切。

四、 「我們給的」就等於「他們

需要的」?

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各類障礙者都 有 更 大 的 包 容 心 , 去 接 納 並 善 待 他 們,也都願意在見到他們需要幫助時 伸出援手。而這群聾啞朋友們也有他 們各自的方式去適應這樣的生活、這 樣的世界,用他們的方式去愛這個世 界。當我們在為他們付出時,是否該 先想想:我們給的,是出於我們認為 他們需要?還是真正出於他們的需求 呢?同樣的,制定社會福利制度者, 是基於自己認為聾啞者需要而制定? 亦或是真正「聽到」他們的需求而制 定呢?

五、 為他們寫故事,不如讓他們

有能力為自己寫故事

當生命中,聽與說的能力被造物 者忘了賦予時,語文的學習變得困難 許多,無論在國語或是英文。因此即 便他們在高職階段,習得的教育程度 可能只有一般常人的國中程度而已, 加 之 以 手 語 與 口 語 語 句 上 的 些 微 差 異,提筆寫篇作文對他們是有一定的 難度的。所以啟聰學校努力的方向是 讓學生能夠習得一技之長,讓他們在 踏入社會能夠適應並經濟獨立,當然 在就業及升學也提供了相當的協助。 但這些都無法讓他們的心聲能夠完全 為有聲世界的人們所知道,往往需要 透過聽常的人替他們為文或翻譯,完 全失去了他們的原汁、原味,況且聽 常人懂得手語的又有多少呢?筆者認 為,與其為他們寫,不如讓他們有能 力為自己寫,因此,實在有必要在其 教育階段增加閱讀的能力,透過豐富 的書籍,讓他們更加了解這個有聲世 界,並在其認真用心、用眼看這個有 聲世界之餘,也能有能力寫下他們「看 見」的聲音、他們心中所見的世界、 以及他們的故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點選 Method Editor 來進行方法程式編輯(同樣,也可 在開啟後的視窗中,點選 Form Editor 來切回原視窗). Form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4.6

我低着頭做算術習題,心裏卻翻騰得厲害,耳朵裏只聽見永瑛洗衣

我低着頭做算術習題,心裏卻翻騰得厲害,耳朵裏只聽見永瑛洗衣

Google Science Journal 簡介..

扇形紙片的張數 扇形紙片的角度 一張扇形紙片是一個 圓的幾分之幾. (扇形紙片的角度)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