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 理 科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No.017.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Using Systems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研 究 生:陳幸雄 指導教授:詹天賜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九十四 年 十 月 -1-.

(2)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 理 科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No.017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Using Systems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研 究 生:陳幸雄 研究指導委員會:李經遠 教授 包曉天 教授 詹天賜 教授 指導教授:詹天賜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九十四 年 十 月. -2-.

(3)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Using Systems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研 究 生:陳幸雄. Student : Hsing Hsiung Chen. 指導教授:詹天賜. Advisor : Tain Sue Jan.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 理 科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lfillment of the Reg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isophy in Management. October 2005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月. -3-.

(4) 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研究生:陳幸雄. 指導教授:詹天賜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博士班. 摘. 要. 開發中國家產業系統的發展是一個複雜、動態的過程,它包含了本土 民間企業與多國籍企業的互動、政府扮演的角色、及技術學習與累積等問 題。多國籍企業及政府這二者同時扮演了環境及資源提供者的角色,本土 民間企業與這些角色的互動,深遠的影響了開發中國家產業的發展。本研 究以生態系統及系統動態學的觀點,探討了台灣國防產業、汽車產業、及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再以演化的觀點,探討了資訊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的發 展。結果顯示,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的環境及條件各不相同,不同的系統 觀點,提供了不同的見解,而更多元的看法將有助於對產業發展更進一步 的了解。. 關鍵詞:台灣、產業發展、系統觀、系統動態學、演化. -i-.

(5) Using Systems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Student: Hsing Hsiung Chen. Advisor: Dr. Tain Sue Ja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It includes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domestic firms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the government’s role, and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oth the MNCs and the government play the role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providers for industry systems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mploys the viewpoints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d system dynamic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automobile industry,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In addition, the evolution perspective is used to examine the IT industry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systems viewpoint provides different insigh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more diverse systems thinking is needed to further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 systems development. Keywords: Taiw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ystems thinking, system dynamics, evolution. - ii -.

(6) 誌. 謝. 1987 年到新竹就學,接著從事產業研究;光復路交通狀況,幾乎可 以當作觀察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替代變數。2000 年參與工研院經資中心的 成立,帶領產業技術政策、知識管理等研究團隊;跨領域多元複雜,已 非光復路交通可以比擬。2001 年感謝瓊文的提醒,和史院長欽泰、王主 任弓的推薦;十餘年實務經驗,終於有機會和嚴謹的管理科學融合,以 處理日益複雜的問題。 幸好有慶銘、宗誠、翠倚、佳燕、子衙、宜棻、羅偉、春美、宜仁、 趙瑀、憲宗、裕凌、杏華等同學的一道研讀與鼓勵,資格考得以順利過 關。有賴志同、建宏、宜仁學長的引薦,成為詹老師退休前最後一位學 生,得以一窺「系統研究」奧妙。從博一下開始,除了到美國史丹福當 交換學者一學期,研究區域創業跨國人力流動外,六個學期浸潤於系統 思維、系統方法、系統觀、系統管理、系統動態學等系統的世界,不知 何以為終。感謝詹老師的引導,秋貴、志同、建宏、宜仁等學長的砥礪, 雪娟、正玫、宗誠、趙瑀、千芬等系統同好的鼓勵,在浩瀚學涯裡,似 乎有了方向。 本論文最後得以順利完成,須感謝聯合張院長東生、台大陳教授家 聲、清大張主任瑞芬,和交大謝國文、李經遠、詹天賜等教授的斧正。 需讀的東西太多,而時間太少,是過去四年最深的感受,凌晨五點 起床遂成為常態。感謝華辰、韋璁、俞均的體諒,例假日大都在家陪我 讀書。也要感謝仍住在台中霧峰的爸媽,沒責怪不常回去探望。 回想清華畢業以來,十六年產業研究工作,期間三年台大資管的研 讀,一路若沒有諸多良師益友的鼓勵和支持,相信今天無法順利完成學 業。尤其要感謝現暫調行政院科顧組的林主任銘貴,從我第一天到工研 院以來,不論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無私地提攜,我才能有今天。. - iii -.

(7) 目 摘. 錄. 要 ...................................................................................................................................i. ABSTRACT...............................................................................................................................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 一、緒 論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1 1.2 研究目的............................................................................................................4 1.3 研究方法............................................................................................................5 1.4 論文架構............................................................................................................6 二、文獻回顧 ............................................................................................................................8 2.1 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的問題............................................................................8 2.1.1 國家創新系統.........................................................................................11 2.1.2 多國籍企業與政府的角色.....................................................................13 2.1.3 台灣產業發展模式................................................................................14 2.2 系統觀點..........................................................................................................17 2.2.1 系統觀與系統方法................................................................................20 2.2.2 系統動態學............................................................................................23 2.2.3 產業系統演化........................................................................................25 2.3 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29 三、台灣產業發展的特性 ......................................................................................................30 3.1 台灣產業發展的議題......................................................................................30 3.2 產業發展的系統思維......................................................................................36 四、系統觀點探討產業系統發展 ..........................................................................................41 4.1 生態系統觀點..................................................................................................41 4.2 系統動態學觀點..............................................................................................43 4.2.1 台灣半導體產業模式............................................................................44 4.2.2 台灣汽車產業模式................................................................................45 - iv -.

(8) 4.2.3 台灣國防產業模式................................................................................46 4.3 演化觀點..........................................................................................................48 4.3.1 台灣資訊產業演化................................................................................48 4.3.2 台灣半導體產業演化............................................................................60 五、討. 論 ..............................................................................................................................63 5.1 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63 5.2 多元系統觀點...................................................................................................67. 六、結論與未來研究建議 ......................................................................................................72 6.1 總結..................................................................................................................72 6.2 結論..................................................................................................................74 6.3 建議..................................................................................................................75 參考文獻 ..................................................................................................................................76 附錄 名詞中英文對照 ............................................................................................................90 作者簡歷 ..................................................................................................................................93 歷年著作一覽表 ......................................................................................................................94. -v-.

(9) 表目錄 表一、產業系統中主要的雙重角色(關鍵參與者,key players)....................42 表二、生態系統觀點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汽車產業、國防產業 ..................43 表三、台灣資訊產業演化 ......................................................................................52 表四、2002 年全球筆記型電腦 7 大廠商委外台灣廠商代工生產關係 ..........59. 圖目錄 圖一、台灣資訊產業的發展與全球主流廠商互動關係 ......................................51. - vi -.

(10) 一、緒 論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產業系統的發展是一個十分複雜、動態的過程,除了受各國不同的歷 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和發展時機影響外,同時也受科學、技術相 關政策所左右(Abramovitz, 1989; Lemola, 2002)。一個國家產業的發展,除 了和經濟發展相關外,也包含了人力、資金、技術、產能等各方面的學習、 累積與創新,這些因素環環相扣,系統結構十分複雜。而系統思維(System Thinking)普遍被認為可以用來了解複雜的世界,可以恰當、貼切的處理複 雜的問題(Checkland, 1985; Senge, 1990)。 國家創新系統(National Innovative System, NIS)是一個產業發展的系統 觀,它從創新及知識創造的角度,整體探討企業、學術界、及研究單位三 者互動,如何造就技術創新,進而帶動產業發展(Ennals, 2004; Freeman, 1995; Hayashi, 2003; Levin, 2004; Nelson and Rosenberg, 1993),這種「三者 螺旋」(Triple Helix)的整合模式常見於已開發國家。雖然也有許多開發中 國家採用此模式來提升產業研發水準 (Intarakumnerd et al, 2002; Konde, 2004; Lu and Lazonick, 2001; Parayil and Sreekumar, 2004)。但這種方式卻有 其限制,因為開發中國家的技術發展,大多是以學習導向而非創新導向 (Viotti, 2002)。以台灣為例, 台灣學術界早期以基礎研究為主,對產業的發 展貢獻較為有限,因此,產業技術系統的發展,集中在政府支助的研發單 位與企業的互動上 (Chen and Jan, 2005b; Jan and Chen, in press)。 除此之外,以中小企業為主,從開發中國家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進 而朝已開發國家過渡的台灣產業發展,看似更為複雜,它包含了本土民間 企業與多國籍企業的互動 (Ghemawat, 2001; Mathews and Cho, 1999; Prahalad and Hammond, 2002)、政府扮演的角色(Haley and Low, 1998; Mathews and Cho, 1999)、及技術引進、創新、學習與累積等問題(王健全, 1995; Berardes and Albuquerque, 2003; Guerin, 2001; Lin, 2003; Mahmood and Singh, 2003)。例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早期主要來自政府政策 扶植,藉由研究機構引進國外技術,進而衍生公司、擴散技術,形成本土 產業;進入 1990 年代,本土民間企業已逐成氣候,資本累積、產能擴充、 國際策略合作等,取代政府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Chen and Jan, 2005b)。.

(11) 探討開發中國家產業的發展和多國籍企業的互動,常見有「雁行理 論」 、外國直接投資、路逕依賴等模式。「雁行」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產業 系統與環境互動的發展模式,是開發中國家的本地企業和多國籍企業互動 促使產業發展的具體呈現,它說明了已開發國家將低附加價值的產業轉移 到開發中國家的過程(Kojima, 2000)。國際貿易理論的外國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指出開發中國家的政府藉由開放市場、提 供土地、勞動力、租稅優惠等吸引多國籍企業直接投資,以發展技術與產 業(Liu and Wang, 2003; Ramamurti and Doh, 2004)。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說明現在資源配置和技術的選擇,具有記憶與鎖定性,受它們 過去的條件所決定。認為產業發展期初狀態和正回饋(Positive Feedback) 作用,產生網路外部性,決定產業發展走向,演化分析模式遂成為探究產 業發展的方法之一 (Garrouste and Ioannides, 2001)。 本土民間企業和多國籍企業、政府的互動深遠的影響了台灣產業的發 展。多國籍企業參與台灣產業發展有其特有立場和目的,且隨著產業發展 狀態而時有改變;而政府參與台灣產業發展的政策,亦會隨著產業發展而 有所調整。例如:進入台灣汽車產業的海外技術母廠,以新車型、新技術 協助本土業者打開市場;但當本土業者,推出自有品牌時,即不提供新車 型、新技術,迫使本土業者放棄自主策略。而當台灣武器研發能力躍升, 武器取得成本大幅下降,政府政策隨即調整為外購為主。由此可見,影響 台灣產業發展的因素,動態複雜,不易單一觀察。 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對台灣產業發展影響深遠,產業技術的研發成為 產業系統發展的重要課題。單純的路徑依賴、國際貿易理論、雁行理論、 國家創新系統等,雖能提供某些角度的觀察與理解,卻不易整體說明台灣 技術發展和產業發展過程中,多國籍企業、本土業者、政府、研究機構等 角色,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和隨著時間改變的動態變化。 台灣產業發展充滿了複雜和不確定,而系統思維普遍被認為,可以用 來了解複雜的世界。不過,系統觀並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很多種,包含 有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 GST) (Boulding, 1956)、一般生命 系統理論(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GLST) (Miller, 1978)、模控學 (Cybernetics) (Francois, 1999; Morgan, 1982; Morgan, 1983; Wiener, 1948)、 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 SD) (Forrester, 1958,1961,1975,1990; Lane, 2000)、柔性系統方法論(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 (Checkland, -2-.

(12) 1981,1985)、批判性系統思維(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CST) (Jackson, 2001)、能存活系統模式(Viable System Model, VSM)( Beer, 1972)、一般演 化理論(General Evolution Theory, GET) ( Artigiani, 1993; Laszlo, 1995, 2001; Meadows et al, 1972; Loye,2000; Prigogine & Stengers, 1984)、自覺演 化(Self-conscious Evolution) (Banathy, 1993, 1998; Laszlo, 2001; Salk, 1983)、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 ( Ackoff and Gharajedaghi, 1996)等系統 觀。 系統觀雖然可以整體探討台灣產業發展,複雜動態的現象;然而,不 同的系統觀各有其適用時機;因此,本研究試圖以多元系統觀點,初步探 討適用於台灣產業的系統觀,以增進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理解。. -3-.

(13) 1.2 研究目的 由上可知,探討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發展,有必要將多國籍企業的角色 與互動,一併列入考量。因此,已開發國家產業發展的產官學互動模式, 有必要加以修正。台灣產業發展早期,學界著眼於基礎研究;本土民間企 業、政府、多國籍企業的互動,深遠影響台灣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由於台 灣產業系統發展的結構與模式,和已開發國家不盡相同;因此,需要不同 的概念和方法去瞭解。而產業系統發展十分複雜,需要宏觀而整體的探討。 具體而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 1. 由本土民間企業、政府與多國籍企業的互動,探討台灣產業與 技術發展的問題。 2. 初步探討適用於台灣產業發展的系統觀和系統方法。 3. 利用生態系統、系統動態學、演化觀點等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 的發展。 4. 從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的意涵。 藉由所建立的多元系統觀,觀察台灣產業發展的脈動,並探討關鍵參 與者的互動如何影響產業發展,期待藉此增加對台灣產業發展本質的了 解。. -4-.

(14) 1.3 研究方法 國家創新系統適用於分析已開發國家產業及技術的發展,而開發中國 家則另需考慮多國籍企業的角色。因此本研究首先以產官學和多國籍企業 的角度,探討本土民間企業、多國籍企業、政府三者的互動,以分析台灣 產業及技術的發展問題。 探討本土民間企業、多國籍企業、政府三者的互動是複雜、動態的問 題,系統觀可以提供豐富的方法。但系統觀並不是只有一種,每種系統觀 各有其適用時機。因此,本研究將產業視為一系統,而以 Churchman (1968) 的系統方法、Ackoff 和 Gharajedaghi (1996)的生態系統、系統動態學、演 化等多元系統觀,進行探討台灣產業的發展。 Churchman (1968)指出系統思維的起點在於如何界定系統的目標,但 產業系統的目標並不明確,並非政府、多國籍企業或本土民間企業所能單 獨界定。更甚的是,政府和多國籍企業,於產業發展過程中,同時扮演元 件和環境的角色。也就是說,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首先必需處理 系統目標不明確,和政府、多國籍企業雙重角色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先 根據 Churchman (1968)系統思維的起點,探討產業系統的目標。再由 Ackoff 和 Gharajedaghi (1996)依系統與元件目標的關係對系統的分類觀點,採用 其生態系統觀點,即系統本身沒有目標,但元件有目標,元件間需互利以 維持系統的存在,來看台灣產業系統的發展;並以參與者(Player)取代元件 的觀點,以妥善處理政府和多國籍企業同時兼具環境與資源兩種角色的問 題;而結合系統動態學的方法,探討台灣半導體、汽車、國防等產業,參 與者政策間互動和產業發展的互動關係。最後以演化的觀點,觀察當政府 角色逐漸淡化後,以資訊、半導體產業為例,觀察本土民間企業如何和環 境互動,以維持產業蓬勃發展。期望藉由以上多元系統觀,對台灣產業發 展,提出不同角度的理解。. -5-.

(15) 1.4 論文架構 產業發展既動態且複雜,宜以整體觀之。本研究嘗試以 Churchman (1968)的系統方法、Ackoff 和 Gharajedaghi (1996)生態系統、系統動態學和 演化觀點等系統觀,以台灣資訊、半導體、汽車、國防等產業為例,探究 如何以多元的系統觀,觀察產業的發展,期待對台灣產業的發展,提出不 同觀點的理解。本論文的章節編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論文架 構。說明台灣正由新興工業化朝已開發國家轉型,產業發展與技術發展息 息相關,政府、多國籍企業、本土民間企業互動動態、複雜。藉由多元系 統觀,以不同觀點瞭解產業發展。 第二章為文獻回顧包含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產業發展,包括:國家 創新系統、多國籍企業與政府的角色和台灣產業發展模式等。第二部份系 統觀點介紹系統觀與系統方法、系統動態學、生命系統演化等。第三部份 為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相關的文獻。 第三章為台灣產業發展的特性,說明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產業,技 術引進、創新、學習與累積是重要課題。單純的經濟分析,雁行理論、國 際貿易理論、國家創新系統等,雖能提供某些角度的觀察與理解,卻不易 整體說明台灣技術發展和產業發展過程中,多國籍企業、本土民間企業、 政府、研究機構等角色,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和隨著時間改變的動態變 化。多元系統觀點可以整體、宏觀不同角度觀察台灣產業的發展,唯產業 系統目標和政府、多國籍企業兼具元件與資源雙重角色需突破。 第四章為系統觀點探討產業系統發展,生態系統觀點以關鍵參與者, 取代台灣產業系統中政府、多國籍企業雙重角色;而任何單一參與者都無 法單獨決定產業發展,其互動的結果,決定了產業發展的走向。系統動態 學觀點,則對每一參與者政策做分析,建立系統結構,以觀察台灣半導體 產業、汽車產業和國防產業發展。演化觀點,探討當政府角色淡化後,台 灣資訊產業和半導體產業,本土民間企業藉由和多國籍企業合作,以因應 環境變化的存活策略。. -6-.

(16) 第五章為討論,利用本研究之生態系統、系統動態學、演化等多元系 統觀,可以進一步觀察其他開發中國家,例如:韓國、大陸等的產業發展。 而多元系統觀指出,不同系統觀,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理解。例如:Morgan (1983)的避免無法存活策略,可以指出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是永無止盡 對環境的調適過程。 第六章為結論與未來研究建議,台灣產業發展不是政府、多國籍企業 或本土民間企業所能單獨主導,而是互動後的結果。多元系統觀,實務上 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擴展到,技術預測、新事業規劃、策略規劃、政策模 擬等。. -7-.

(17) 二、文獻回顧 2.1 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的問題 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發展動態、複雜,它包含了本土民間企業與多國籍 企業的互動、政府扮演的角色、及技術引進、學習、創新與累積等問題。 根據 Abramovitz (1989)的說法,決定產業發展、經濟成長的因素,相 當複雜難以掌握。決定經濟成長的因素,五花八門,且會隨著時間變化。 深究其原因,有的是技術投資的效果,也有是國家或歷史的淵源。其指出 1990 年代相關研究顯示,帶動產業發展、經濟成長的原因,包括:創新、 所得分配、教育、健康與營養、公共機構、投資、貿易等,其因果關係不 易衡量,各因素相互作用更難以釐清。 不同國家的產業發展歷程和成效,不僅和其歷史、文化、政治和工業 化時機等息息相關,也深受其發展目標、範圍、優先順序等科技政策所影 響。(Lemola, 2002) 路徑依賴乃經濟學以隨機過程的概念,說明現在資源配置的選擇具有 記憶性,受它們過去的條件所決定,後來的發展深受期初狀態的影響。過 去資源配置情形,深深影響現在產業發展的走向,這正是經濟學家關注所 在。期初一個不是很重大的事件,或是非常小的改變,都有可能造成截然 不同的結果,因此往往造成無法預測(Non-predictability)和潛在沒效率 (Potential Inefficiency)的情形(Liebowitz and Margolis, 1995)。 Garrouste 和 Ioannides (2001)認為,近年來,實務上發現越來越多網 路外部性效果的影響,以演化角度分析產業發展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 經濟發展的現象,實務上可以藉由路徑依賴過程加以說明。 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例如:網路外部性,促使個人採取某些特定的 作為,只因為其他人也都採取同樣的作為。David (1985,1986)的研究,以 現今 QWERTY 排列的標準電腦鍵盤為例,即使別種宣稱較具效率的鍵盤 出現,也無法輕易取代舊的產業標準。. -8-.

(18) 因此,探討產業發展,不可能不分析過去發展的軌跡。Arthur (1989) 的 研究顯示,產業技術、標準、規範等的競爭,乃是自我強制、強化的過程, 其結果有可能呈現不是最佳方案的閉鎖(lock-in)狀態。 1980 年代以來,科技成為國際競爭的新戰場。科技、市場與各國政府 政策目標三者互動,使得全球策略合作蔚為風潮。航太、汽車、電腦、通 訊與生化科技五種產業之跨國合作,最為明顯(吳青松, 1996)。 技術發展與技術商品化同樣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無限活力。美國政府 鼓勵所屬實驗室與產業界合作,進行科技研發,落實產業化;而日本則著 重改善研發環境,推動產官學合作,以加速科技創新(王文娟, 1999)。 Berardes 和 Albuquerque (2003)歸結探討技術所引發的經濟成長,相關 研究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1) Schumpeter(1942)提出的簡單模型開始,即 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2) Rosenberg (1982, 1990)進一步了解在成型的社 會形態裡,創新過程中科學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創新是互動而來,而非 簡易直線關係;(3)說明公共機構在國家創新系統中,各個部份所扮演的角 色 (Freeman, 1995; Nelson and Rosenberg, 1993); (4) 調查研究產業發展過 程中,科學和技術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互動的影響(Freeman and Soete, 1997; Klevorick et al., 1995; Narin et al, 1997; Pavitt, 1991; Rosenberg, 1990)。 過去幾十年,亞洲開發中國家,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創造了 高度經濟成長(Krugman, 1994; Young, 1995)。能有這樣的成績,絕不僅是 高儲蓄率和吸引多國籍企業投資,引進全球先進技術而已(Dahlman, 1994; Hobday, 1995; Kim, 1998)。這些國家藉由吸收海外技術,致力自主研發、 技術創新和企業創業,也是其創造經濟持續高度成長的重要因素 (Mahmood and Singh, 2003)。 Mathmood and Singh (2003)利用分析專利資料庫,實證亞洲開發中國 家技術創新各有不同途徑。例如:南韓主要集中於三星(Samsung)、大宇 (Daewoo)、現代(Hyundai) and LG 等大集團企業,台灣和香港則是以當地 個人和企業為主,而新加坡則是多為多國籍企業的貢獻。各國創新途徑雖 有不同,但創新在經濟成長中都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創新對產業發展的 貢獻,已有諸多學者討論,然而大多集中在已開發國家(Archibugi, et al., 1999; Archibugi and Michie, 1998; Laursen, 2000)。而 Mahmood 和 Singh(2003)則專注於,探討開發中國家的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9-.

(19) Mowery 和 Rosenberg(1991)指出,1980 年代有關創新的研究都顯現經 濟成長和技術發展有關。不過,大都專注於那些,創新活動是產業發展核 心的高度開發國家。一般認知,創新都會牽涉到知識上的基本改變。但是 開發中國家的創新,大都僅是漸進式的改善,和如何有效地將引進的技術 本地化(Cooper,1993; Enos, 1991; Fransman, 1985; Lall, 1992)。 技術移轉是將創新成果從原創地移往其他地區應用的過程,創新有可 能包括:科學或技術的知識、想法、發明、服務、系統、產品等,而技術 知識的落實應用則是技術引進、有效吸引的具體展現(Guerin and Guerin, 1994)。全球化趨勢,促使跨國技術移轉成為重要議題(Bartlett and Ghosal, 1998)。對技術相對落後的開發中國家,從已開發國家引進技術,遂成為 發展產業的重要手段之一(Guerin, 2001)。而成功的企業都是那些能成功 地,將外部技術轉化成內部學習,並累積成核心能力者(Lin, 2003)。 根據 Akamatsu (1962)的說法,雁行模式主要用來說明,較晚開發國 家,跟隨領先國家的步伐,發展產業的過程。也就是說,雁行模式是用來 說明,開發中國家在國際產業價值鏈中產業發展的追趕過程。 雁行模式試圖說明開發中國家,產業發展的追趕過程,基本上分兩大 類:(1) 基本模式,追蹤一個特定產業的成長軌跡,進口、生產、出口的 變化;(2) 變化模式,追蹤產業的變化,由消費財移動成資本財,或由簡 單初階產品成為高階產品的變化過程(Akamatsu, 1962)。隨後 Higgins (1969) 和 Zimmerman (1965)亦先後著書討論雁行模式。 Kojima (2000)整理雁行相關理論的發展,指出自 1930 年代 Akamatsu 提出基本觀念以來,雁行模式即廣泛被用來說明東亞地區產業發展的現 象。然而,其內涵和相互關係卻未被明確的定義和講明白。Kojima (2000) 進一步以比較利益的觀點,補充說明 FDI 的必然性而促使產業的移動。而 國際專業分工成型,區域間產業合作機制,促使效率提昇,自然造成價值 鏈的移動。 Dutta (1999, 2000)和 Klein (1990)以雁行模式能描述東亞國家出口導 向,帶動經濟成長的過程。藉由進口資本財、技術和中間材料,引進外資、 授權、合約生產,快速建立出口導向的營運能力。. - 10 -.

(20) Cutler (2003)以時間序列研究日本、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大陸、 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勞力密集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演變,實證雁 行模式。 根據 Hobday(1995)的研究。藉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創造技術外部性, 知識擴散到本土產業,開發中國家得以低成本優勢切入國際市場,產業得 以持續發展。 Markusen 和 Venables(1999)指出外國直接投資也會為開發中國家的產 業結構帶來變化,藉由競爭改善市場效率,整體產業因而受益。 而 Grossman 和 Helpman (1995)的研究則說明外國直接投資在內生成 長模型中,提昇人力資源、促使技術改變和知識的外溢,造成產業發展的 效果,在 Wang 和 Blomstrom (1992)的模型中,則進一步指出外國直接投 資技術擴散,乃本土廠商和外國企業互動所造成,可視為內生成長模型中 帶動成長的動力之一。 Liu 和 Wang (2003)以跨產業實證外國直接投資對大陸整體工廠生產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結果顯示 FDI 不僅帶來資金、移轉技術,若從事 研發工作,對人力資源提昇貢獻,更為顯著。 1980 年代以來,海外直接投資逐漸取代國際貿易,成為全球經濟整合 的驅動力。1980 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資存量占全球固定資本形成比例為 4.6%,到了 1995 年成長至 10.1%。若只計算開發中國家,比例則由 4.3% 成長到 15.4% (李政達, 1998)。. 2.1.1 國家創新系統 國家創新系統是一個產業發展的系統觀,它從創新及知識創造的角 度,整體探討企業、學術界、及研究單位三者互動,如何造就技術創新, 進而帶動產業發展(Ennals, 2004; Freeman, 1995; Hayashi, 2003; Levin, 2004; Nelson and Rosenberg, 1993)。然而,D’Costa(1998 )、Viotti(2002)、Parayil 和 Sreekumar (2004)等學者指出,開發中國家乃學習導向而非創新導向, 經由不斷的學習和累積,才能進而逐步走向創新。 - 11 -.

(21) 國家創新系統中學校和研究單位,大都負責基礎科學的研究,而企業 則負責技術的開發和產品的製造(Nelson 和 Rosenberg, 1993)。當然也有, 企業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創造新知,而學校則申請專利、 發表新產品的情形(Hicks et al., 2001)。 Freeman (1995)認為企業、學校、研究單位等,機構間的互動和相互回 饋,是國家創新系統的關鍵所在,其他尚包括金融、法律、教育體系的搭 配。不然就會像前蘇聯,他們擁有眾多的國家實驗室、學校、企業,只差 彼此互動不多,導致創新效果不顯著。 Hayashi (2003)針對日本政府主導的共同研發計畫的研究,計畫規劃階 段若未能深思,企業、學校、研究單位等參與者的互補性,最後研發成果 都常是零星、片斷,滿足特定對象的興趣而已,無法達成預期效果。所有 基礎科學的研發計畫,幾乎都有這樣的傾向。 根據 Levin (2004)的研究,以學校為起源,線性的知識流動,並不正確。 由系統的觀點,學校、企業、政府所屬研究機構,三者間跨單位的互動與 相互回饋,才能源源不絕地知創造識。 開發中國家的技術發展較少原創性,而多以跟隨先進國家的技術為 主。面對的挑戰並非複雜的前瞻技術,而是和原先既有技術一致性的問 題。既有累積的知識、當地市場結構、政府的相關政策等因素,都會對技 術發展造成影響(D’Costa, 1998 )。 Viotti (2002)研究巴西和南韓,認為開發中國家並不適合以國家創新系 統的架構,而應以國家學習系統(National Learning System)架構探討技術改 變和產業發展。主要因為開發中國家的技術改變,重點在吸引先進國家的 知識,而非創新。 Parayil 和 Sreekumar (2004)系統化探討香港自 1950 以來,產業和科技 的發展。香港以往創新機制,和南韓、台灣、新加坡並不一樣,但 1997 以後已開始朝「三者螺旋」(Triple Helix)的創新機制靠攏,將引導香港朝 創新經濟發展。 Konde (2004)以非洲尚比亞網際網路的發展為例,說明政府、學校和 企業三者合作對非洲國家知識創新的重要性。在非洲,學校是先進科技知. - 12 -.

(22) 識的代理人,政府則在政府、法規上著手以利新知流動,協助企業獲得與 使用先進知識,以利產業競爭。 Lu 和 Lazonick (2001)以北大方正集團的電子出版系統為例,說明國家 創新系統 1990 年代在大陸的情形和成果。政府所謂研究單位策略選擇、 知識擴散和整合投資,加上企業組織學習得宜,造就北大方正得以在其本 土和國際市場立足。 Intarakumnerd et al. (2002)以國家創新系統的概念,說明類似泰國這 類,剛由農業經濟朝工業轉型,科技較不發達國家。探討 NIS 時,應將注 意力集中在,如何改善長期知識積弱,經濟結構無法有效銜接的問題。否 則,即使偶爾有所謂的發展機會,也終將無法從事國際競爭。. 2.1.2 多國籍企業與政府的角色 開發中國家技術發展以學習為主,由學習進而創新,其間多國籍企業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 MNCs)及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多國籍企業的角 色,有直接投資、技術移轉、策略夥伴等;而政府的角色,則有提供租稅 減免、保護政策,設立、支持研發機構等。 根據汪寧生和李政達(1998)的研究,引進外資是地主國提升技術的重 要管道,技術移轉成功與否,需配合地主國本身條件,如市場競爭程度、 固定投資高低、教育程度、對外資營運之限制等因素。 新加坡政府自 1965 年獨立以來,雖受限於其先天地理、社會、文化等 條件,卻藉由各種政策、法規、規劃和宣傳,提供良好的基礎建設、可信 賴的商業環境、透通而連續的政策和法規,至 1997 年為止吸引全球 5,000 家多國籍企業設立據點,其中約有一半設立區域總部。新加坡政府致力吸 引多國籍企業到新加坡投資,促使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經濟得以繁榮(Haley and Low, 1998)。 兩個國家的距離,可以用文化、行政、地理和經濟等四個維度表示, 不同形態的距離對企業經營造成不同類型的影響。歷史和政治對國際貿易 影響深遠,例如:英國和其散佈全球的殖民地、法國和西非原法屬諸國、 - 13 -.

(23)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國家,相互經貿關係密切。各國政府也常藉由行政手 段,製造貿易障礙,減降多國籍企業在本國市場的競爭力(Ghemawat, 2001)。 科技的進步、自動化生產規模和效率大幅提升、研發成本激增、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多 國籍企業藉由整合全球資源,確保原材料供應、加速技術與產品創新、開拓市場,提升 全球競爭力(徐中琦, 1996). 藉由激發位於全球經濟金字搭底層國家的產業發展,多國籍企業能大 幅改善數十億人民的生活水準,協助他們進入更穩定、較少危險的世界。 事實上,很多有創意、具創業家精神的多國籍大企業,已開始這樣做,並 從中創造大量的營運績效(Prahalad and Hammond, 2002) 政府在開發中國家產業系統的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一個常被提 及的課題。由於產業系統發展初期,常缺乏人才、技術、資金等所需資源, 又要面對已開發國家的市場競爭。因此,政府在產業發展初期,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常需制定保護政策及法規,以保護本土民間企業;甚至建立產 業研發機構,以支持企業發展(Passos et al., 2004; Shyu and Chiu, 2002)。但 是,開發中國家的企業最終仍須面對來自國際的競爭(Wang and Pollard, 2002),政府終究也無法單獨主導產業的發展。. 2.1.3 台灣產業發展模式 台灣的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產業發展初期技術的學習與累積, 政府藉由培育人才、技術研發計畫、租稅獎勵等方法協助形成。 陳慧瀅(1997)根據 Hoffman 理論,當產業結構從基本的消費財產業逐 漸發展到資本財產業時,其 Hoffman Ratio 值會隨之下降。觀察台灣從 1952 年到 1995 年間,製造業內部結構的變化,指出 1991 年 Hoffman Ratio 值 0.5,真正進入資本財產業的時代。 台灣中小企業眾多,技術如何有效發展、應用、升級與擴散,一直是 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司徒達賢, 2000),政府和多國籍企業一直 扮演重要的角色(丁偉, 1996; 江雪嬌, 2001; 江雪嬌, 2002; 吳青松, 1996; 承立平, 1997)。 - 14 -.

(24) 中小企業組織靈活、生命力旺盛,一直是台灣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重要角色。然而其資金有限,無力從事技術研發,全球觀、產業與技術資 訊、管理能力等不足,則是台灣產業發展更上層樓的限制 (司徒達賢, 2000)。 1980 年代中期以來,台幣大幅升值、勞工、土地成本高漲、環保意識 抬頭,促使台灣產業加速朝技術、資本、知識密集型態發展,朝亞太製造 研發中心邁進,成為政府施政重要目標(王健全, 1995) 台灣政府為了完成經濟政策目標,經濟部從 1993 年 2 月到 1996 年 6 月間,共與 41 家多國籍企業簽署策略聯盟意願書,彼此交換無法藉由市 場交易取得的專屬優勢,引進跨國企業之資金與技術,發展台灣成為亞太 營運中心(丁偉, 1996)。 1987 年台幣開始大幅升值,台灣經濟發展進一步朝資本財產業集中, 產業科技議題益受重視。行政院院會於 1995 年通過「發展台灣成為亞太 營運中心計畫」,確立「民間主導、政府輔導」的產業技術政策,以整體 提昇科技研發能力(孫克難, 1998)。 強化技術能力是台灣中小企業,邁入 21 世紀增加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由於技術之研發具有明顯的產業外溢效果,政府遂於 1999 年開始實施「鼓 勵新興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SBIR)」執行,鼓勵新興中小企業發展高科技產業(江雪嬌, 2001)。 台灣政府除了藉由科學工業園區之設置,造成聚落效應,讓新創事業 可以在創立初期即享有人才、技術、資金與資訊等經營上的地利之便外, 並藉由協助關鍵技術之取得、促使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創新育成中心之 支援、資金或財務的支援等,營造有利的創業環境(江雪嬌, 2002)。 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初期,幾乎全由政府主導,然後隨著本土民間企 業實力逐漸茁壯,政府漸退居第二線(承立平, 1997)。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台灣產業發展呈現兩極化現象:已是全球分工體 系一環,國內良性競爭激烈,技術不斷提昇以成為多國籍企業夥伴的資訊 電子業一支獨秀;而在「新經濟」思潮下,食品、紡織、營建、石化等傳 統產業,在資金、技術、人才及租稅獎勵等資源取得屈於劣勢下,長期表 現不佳(王健全, 2000)。 - 15 -.

(25) 從台灣資訊電子產業過去數十年的發展經驗得知,台灣產業全球競爭 力主要來自於大量生產的代工模式,後所衍生之運籌管理能力,以及製程 改善之創新能力。但是,在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這些競爭優勢已漸 漸不足以因應環境變化。邁入 21 世紀,台灣經濟發展朝知識經濟邁進, 產業結構亦由以往強調製造轉向高附加價值創新活動發展;以往偏重技術 應用、產品改良和製程改善的研發功能,轉而為以領先當前三至五年技術 的創新研發為主;具體而言,其內涵為新領域技術、前瞻性技術、深層次 技術和產品創新。政策轉為鼓勵從事創新研發,引進全球研發資源,建構 研發社群,培育創新科技產業等(黃重球和呂正華, 2002)。. - 16 -.

(26) 2.2 系統觀點 真實世界充滿複雜和不確定,系統思維普遍被認為可以用來了解複雜 的世界,唯系統理論存在眾多分支,適用時機各有不同。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科學哲學家試圖回答一個根本問題, 「我們如何 知道我們所知道的」。兩個主要學派各有不同說法,邏輯實證論者 (Positivism)認為,我們因為有能力察覺環境現象,所以能知道;觀念論者 (Idealism)則認為,心靈是一切知識的創造者和來源。前者以量化模式看世 界,是典型自然科學觀點,假說、推論、演繹、特定、簡化、解析、客觀、 結果驗證導向;而後者則以質化模式看世界,是典型社會人類學觀點,現 象、描述、歸納、整體、擴展、綜合、主觀、過程探索導向。由於前者簡 化了真實世界,其挑戰在於可信度(Reliability);而後者雖根基於真實世界 做觀察,問題在於如何確保有效度(Validity) (Deshpande, 1983)。 真實世界充滿了複雜和不確定,複雜(Complexity)主要來自三個構面, 相關成員的個數(數量)、成員間連結的個數(連接)、連結的複雜程度(功 能)。三者細微、動態相互作用引發高度複雜,導致結果的不確定性(Milling, 2002; Sterman, 2000)。藉由邊界的設定,可以降低複雜度,但是以簡約化、 經驗法則、歸納法,並不容易獲得邊界的合理性(Gröβler, 2004)。 根據 Flood(1999)的研究,對人類心智而言,事務本質上就是不可知。 雖然「化約主義者」(Reductionism)根據「因果率」認為只要找到法則,就 可以知道一切,森羅萬象都是可知;但是系統學者認為一般化不易看出細 節,需特定化才能掌握真相,惟太多細節,根本無法全部掌握。即使是具 持續性、或然性或決定性的自然科學也是一樣;更不用談論,根基於社會 規則、實務和人群有意或無意的認同上的社會科學;至於人類系統更是複 雜,難以了解,不僅根據社會規則和實務,更會自行調適和修改規則。 牛津字典對研究(Research)的定義:建構事實,達成新的結論。因此在 實務研究上,研究者需具備兩項核心能力。(1)觀察技巧,高品質、具效度 以建構事實;(2)論證技巧,中肯而切題地推論,觀察到的事實間的解釋、 判斷和關聯,以達成新的結論。陳述可能會隨目的而調整,事實卻不會因 目的而改變。觀察和論證是研究工作的一體兩面,前者重點在客觀,後者 則重合理(Ulrich, 2001)。 - 17 -.

(27) 方法可視為是一種技巧,其反映某一種原理、教條、理論的行動指引。 而方法論則是,包含實踐者(或是研究者)實務的經驗。方法論是實踐者根 據理論和實務,在不斷衝擊和折衝中,建立的研究方法;藉由研究進行的 狀況、實踐者和相關理論,三部份不斷的互動與整合,漸漸得到適當的研 究方法(Freire, 1974)。 系統思維普遍被認為用來了解複雜的世界,可以恰當、貼切的處理複 雜的問題(Checkland, 1985; Senge, 1990)。Maani (2004)利用心理學上常見 的語詞規範分析法 (Verbal Protocol Analysis),實證發現,較高程度的系統 思維,的確有助於提昇複雜問題的決策品質。 系統思維基本上認為,行為是迴路中的變數相互作用、回饋後的結果。 兩種回饋典型:負回饋,會產生穩定狀態;正回饋,則會導致不穩定(Flood, 1990)。 系統理論的家族龐雜。Bausch (2002)從社會系統觀點,檢視 35 位重要 系統學者,於 2001 年 IS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 Sciences)研 討會中,提出其認為系統理論,衍生出超過 400 年來的根和分枝。其認為 從歷史演化的觀點看系統思維的根,分別為:(1) 17 和 18 世紀的機械模式 (The Mechanical Model),代表性人物有:笛卡兒(Descartes) 、萊布尼茲 (Leibniz)、牛頓(Newton),物理的簡約論和機械原理,帶動現代科學的進 步;(2)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期的有機模式(The Organic Model),生物學和 演化理論的興起,將系統思維帶進有機的世界,代表性人物有: 斯賓塞 (Spencer)、索姆奈(Sumner)。(3) 20 世紀中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卡農 (Canon) 、Deutsch、Miller (1978)、 Parsons (1977),考量動態、程序和環 境互動的生理系統為開放系統,促使模控學(Cybernetic)的出現 (4) 20 世紀 晚期的程序模式(The Process Model),認為人類社會是個多構面、複雜、 非線性、充滿動態,各個團體相互作用的世界,社會現象都是暫時、適應、 調節的過程,代表性人物有:奧爾波特(Allport)、Buckley (1967)、杜威 (Dewey)、Meadows (1972)。 Bausch (2002)認為系統理論家族中的分枝有: 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混沌理論嚴格說起來是數學,討論的是 一個混亂情境下,和原先不預期的小擾動的關聯。一般的說法,是非線性 動態的一支。相關的理論有,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eory)、協同作業論 - 18 -.

(28) (Synergetics)和雜訊的秩序(Order from noise)等。主要學者有:Csanyi (1989)、Eigen (1992)、Goertzel (1994)、Kampis (1991)、Prigogine (1984) 等。 一般演化理論(General Evolution Theory),以非常廣泛的角度討論演 化,主要探討人道意識和宇宙的未來。可追朔到 Meadows (1972)的羅馬俱 樂部 和 Prigogine (1984)的研究。主要學者尚有:Artigiani (1993)、Laszlo (1995)、Loye (2000)等。 自我創造(Autopoiesis),生命會在其生存的環境裡,不斷自我複製。生 命同時是封閉和開放的系統。人類社會的語言、溝通、表達也都是會自我 不斷創造。主要學者有:Bausch (1997, 2000, 2001)、Bickerton (1990)、 Habermas (1989)、Luhmann (1995)、Maturana and Verala (1987)等。 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堅信不斷地改善自已的生存環境,是人類自 己應付的責任。理想的系統設計,不能由上而下,也不能交由專家主導; 而必須是所有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共同分享願景,表達其想法、渴 望、價值、理想的結果。好的設計,在達成目標的前題下,有效辨認出顧 客(Customer)、行動者(Actor)、轉換程序(Transformation process)、世界觀 (Weltanschauungen)、擁有者(Owner)、環境(Environment),簡稱 CATWOE, 並要能分辦邊界所在。主要學者有:Ackoff (1974, 2003)、Banathy (1998)、 Checkland (1981)、Churchman (1968)、Flood (1990)、Jackson (1991, 1997)、 Ulrich (1991)、Warfield (1994)等。 根據 Jackson(2001)的研究,1980 年代初期,各種系統思維理論在變化 永不停歇的實務中,出現反思的浪潮。以實用主義的觀點,如何客觀地觀 察和判斷隨時變化的社會的現象,而有所謂的「批判性系統思維(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CST)」方法的提出。 CST 包括三項承諾(Midgley, 1996): 1. 批判性的知覺(Critical awareness),所有假設經過一次再一次的 檢視。 2. 自我超越、解放(Emancipation),確保研究聚焦於「改善 (Improvement)」 ,基於特定時空,關切權力者(可以影響題目者) 的議題。 3. 多元方法論 (Methodological pluralism),在理論一致的前題下, - 19 -.

(29) 根據不同的議題,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 Flood 和 Jackson(1991)基於 CST,提出整體系統介入(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TSI),是一個有關系統方法論的系統,認為解決問題的三個階 段:創造(Creativity)、選擇(Choice )和執行(Implementation),應用各種不 同系統思維,能夠更清楚觀察事務本質。 Hammond (2002)研究近代系統思維學域演化,其認為: 系統思維的來源: * * * *. 工程和管理學:效用最大化 有機和生物學:整體大於部份的總和 模控學和資訊理論:回饋和平衡 生態和社會理論:結構、功能和演化. 系統研究的礎石: * 一般系統理論:Ludwig von Bertalanffy * 行為科學:芝加哥學派(Ralph Gerard, Anatol Rapoport, James Grier Miller) * 經濟學、生態學:Kenneth Boulding. 根據 Klir(1978)的研究,最具影響力的系統思維學者,依序為 Ashby, Bertalanffy, Rapoport 和 Weiner。 Churchman 於 1993 跟 Hammond 說,現代系統思維起源於四個人,分 別為 Bertalanffy, Boulding, Gerard 和 Rapoport,他們 1954 年在史丹福中心 (Stanford Center)從事行為科學的研究前瞻(Hammond, 2002)。 Hammond (2002)針對 ISSS 34 個成員做調查,Bertalanffy, Churchman, Ackoff, Miller, Checkland, Boulding, Ashby, Beer 等,榮登最具影響力的系統思維學者前幾名。. 2.2.1 系統觀與系統方法 系統觀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很多種,至少有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 GST)、一般生命系統理論(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 20 -.

(30) GLST)、模控學(Cybernetics)、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 SD)、柔性系 統方法論(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批判性系統思維(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CST)、一般控制理論(General Control Theory)、一般演化 理論(General Evolution Theory, GET)、能存活系統模式(Viable System Model, VSM)、自覺演化(Self-conscious Evolution)、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等,不同系統觀各有其適用時機,而目標則是系統思考的起源。 原則上,依人類現代科技水準,貧窮、饑餓、健康、教育、戰爭、自 由及新資源等問題,有辦法逐一解決,卻因其相互影響而無法解決 (Churchman, 1968)。我們必須透徹思考每個行動可能引發的結果,否則眼 前看得到需求,將引導我們走向毀滅之路(Churchman, 1979)。 Churchman (1968,1979)提出系統方法(Systems approach)思考全球問題 (World problems)。全球問題太過複雜,且需要強大力量才有辦法解決。三 十餘年來,Churchman 的系統方法以其利於思考複雜問題,被實用主義者 廣泛應用到區域組織發展問題的思維上(Fuenmayor, 2001)。 系統方法是指把事務當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去觀察、探究和理解它的 一種思維方式。當我們說 X 是一個系統,它並不是所有部份的總和,而是 以整理觀之,包括其間互動的部份(Churchman, 1968)。 根據 Churchman(1979)的說法,系統要看的是整體,不包括和系統互 相影響的觀察者本身,可以分成 5 個部份。號稱看到整體的人,要通過 5 個部份的檢視。 1. 目標(Objective):一開始一定是先思考整個系統的目標、目的 (Objective),惟真實的目標不易掌握,而透過檢視是否將精力、 時間、知識用到別的地方去,以確定真正的目標。 2. 環境(Environment):指系統外面,和系統的目標有關,但卻不 能改變,相當於給定的條件。 3. 資源(Resource):談的是系統的內部,也就是系統依靠它以完成 任務,有可能是人、錢、設備、研發能量、資訊系統等。 4. 元件(Component):要如何區分一個系統的各部份元件也不是件 易事,社會科學研究者依使命、目標、活動,取代傳統依部門 別區分系統的組成;方得以估算每個活動對整體系統的價值, 進而找出元件的績效和整體績效的真正關聯。當其他元件條件 不變,某一元件的績效增加,整體系統績效也跟著增加,才是 - 21 -.

(31) 有關聯;否則該元件,對系統沒有貢獻。單一元件績效改善很 難直接反應在整體績效上,因為各元件間會相互影響。 5. 管理(Management):一個系統的管理在於設定目標、界定環境、 分配資源和控制績效。管理者並不是行動者,而是思考者;不 僅規劃系統,更要確定照原先理想執行;若偏差過大,必須決 定如何進行調整。 根據 Ulrich(2001)的研究,應用 Churchman 的系統方法時,應考慮、 注意以下幾點: 1. 對系統思考方法本身了解的程度(Role of Method) 2. 專家角色的認定和個人專業的判斷能力(Role of Expert) 3. 任何情況下目的的合法性(Source of Legitimating) 4. 以實用最大化的角度思考關鍵的詮釋(Critical Implication) 5. 有系統地對邊界設定進行批判(Systematic Boundary Critique) 6. 「事實」和「價值」如何影響對邊界判定(Faces and Values) 7. 相互依存的高品質的觀察和精確令人尊敬的推論(Observation and Argumentation) 8. 多元方法論的操作(Methodological Pluralism) 9. 理論和實務間差異的問題(Problem of Mediating) 10. 研究和實務上最關鍵的轉折(Critical Turn) 根據 Ulrich(2001)的說法,Churchman(1968)的系統方法(Systems Approach),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和做決策的思維方法,開啟了有別於以 Bertalanffy、Wiener、Ashby、Rapport、Forrester 等為主的傳統〝硬的(Hard)〞 系統理論所建立的方法論。傳統系統理論,並不假設系統在真實世界具有 特定目的,而是當作解釋複雜現象,使之清楚易懂,表達概念的工具。 Churchman〝軟性(Soft)〞系統方法,強調目的論,例如:重新設計社會系 統等,後繼者有 Ackoff (1974, 1981; Ackoff and Emery, 1972), Checkland (1981, 1985) and Luhmann (1995)等。 人類的心智無法了解整體、全部,設定邊界成為進一步使用 Churchman 的系統方法的首要工作。但問題是誰能判斷邊界設定的合理性?根據「相 關性」(Relevant)決定系統邊界。思考的問題包括:誰會受益?誰不會受益? 接下來會是什麼?我們覺得如何?自然演生出倫理、效率、效果的問題。 - 22 -.

(32) 每一個邊界都會是當事人,自認已包含所有重要相關因素後的選擇。誰是 系統的顧客,將是邊界判斷的準則(Flood, 1999)。 較大的系統包含了設計較小系統所需的一切資訊,但是無所不包的系 統是不可能的。因此,適當的邊界設定,是無法避免的。既然沒有人可以 宣稱他的考量已無所不包,夠周全,相關事實、價值、規範都已納入。因 此,從批判性系統思維(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方法的角度,邊界設定的 重點不在包進多少資訊,而在於如何小心處理那些無法避免沒被包進來的 部份。一個適當的關鍵系統思維方法,應該提供具哲學理論基礎,又能實 務操作的邊界判斷(Ulrich, 2001)。 根據 Ackoff(1994)的研究,系統是個整體,不能分割成幾個獨立的部 份,系統內各部份的互動創造出綜效,而綜效的提昇則來自於系統中複雜 度的增加。系統可分為機械(Mechanical)系統、有機(Organismic)系統和社 會(Social)系統三類。機械系統:系統本身沒有目的,元件也沒有自己的目 的,但能提供特定功能滿足外界的需要。有機系統:系統本身至少有一個 目的,元件沒有目的,但卻能協助系統滿足其目的。社會系統:系統本身 有目的,元件也有目的。隨後 Ackoff and Gharajedaghi(1996),又提出第四 類系統,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系統本身沒有目的,但元件卻有目 的。. 2.2.2 系統動態學 藉由因果關係環路和資訊系統模擬,掌握動態複雜現象背後結構,而 說明系統中動態行動,使系統動態學得以找出政策介入點,和模擬政策作 為互動的影響。 Jay W. Forrester 於 1950 年代提出的系統動態學,是一種基於伺服機構 原理的系統方法,藉由電腦模擬技術,將建模者對問題結構,實務上的瞭 解和決策所造成的長期可能影響,具體呈現 (Forrester, 1958, 1961, 1975, 1990; Lane, 2000; Randers, 1980; Richardson, 1991)。 系統動態學的建模方法,具有以下三個特色(Doyle and Ford, 1998; Forrester, 1958; Lane, 1999): - 23 -.

(33) 1. 資訊回饋環路,包含延遲和非線性的特性 2. 電腦模擬,協助建模者掌握環路間,隨著時間互動的變化 3. 心智模式,複雜、細緻、難以量化的資訊,藉由建模者實務經 驗和專業判斷得以克服 Forrester(1961)的產業動態(Industrial Dynamics)一書,主要藉由資訊回 饋特性探討產業活動,說明組織結構、政策作用和資訊、決策、行動等間 之時間延遲現象,相同作用如何影響企業的表現。相互作用藉由流(Flow) 表達,包括:資訊流、資金流、訂單流、材料流、人員流、設備流等,在 一個特定產業或國家、經濟體下的運作情形。提供一個單一架構,探討行 銷、生產、會計、研發、投資等活動的相互關係。以質性方法將實務經驗, 導入量化模擬中。 根據 Forrester(1961),系統動態學分析工具,包括四個基本特徵: 1. 若干個累積量(Level),表達事務狀態 2. 不同累積量間的流量(Flow) 3. 決策功能(Decision Functions)就像控制流量的控制閥 4. 累積量和決策功能間的決策資訊傳遞(Information Channel) 系統動態學藉由掌握因果關係的結構,得以說明系統中動態的行為。 結構中特定政策作為,可以集體討論和學習,使實務上的直覺得以進一步 釐清,進而瞭解複雜的現象(Randers, 1980)。 對於複雜、動態的產業發展現象,常見藉由系統動態學探索其背後的 系統結果,以增加對過去成功經驗的了解,處理目前產業發展面臨的挑 戰、增進對政策介入點的信心(Berends and Romme, 2001; Chen and Jan, 2005a; Corben et al., 1999; Ford, 1997; Jan and Hsiao, 2004; Jan and Jan, 2000)。 根據 Berends and Romme(2001)的說法,使用系統動態學模擬技術探究 產業發展,主要基於下列三點: 1. 系統思維或則更精準的說法-回饋思維,利用符號、圖象使系 統中主要元件的意義更為豐富,容易溝通。 2. 模擬過程中,容許研究者進行各種假說測試。所使用的數學方 法並不會因為模擬大小而增加複雜度。即使多維模擬,亦相當 - 24 -.

(34) 容易使用。 3. 結構影響行為和互動觀點,兩項前題,更使系統動態學模擬成 為研究者容易使用的工具。 系統動態學廣泛被應用到各種產業和組織,以釐清思維、增加理解、 協助進行決策,主要因為其能測試各種政策介入,對系統的影響 (Richardson, 1996; Wolstenholme , 1990)。 根據 Forrester(1990)的說法,系統動態學重點不在一點一滴,每一點精 準的統計,對應歷史資料,去預測未來。其目的在於刺激或聚焦,使討論、 思 慮、關切能集中在重要策略議題上。政策的眼光、洞察力在建模過程 中,每一次從概念到模擬結果,都具體呈現。. 2.2.3 產業系統演化 將產業系統以生態系統視之,其被動因應環境或主動參與環境共同演 化,不斷衍生出新的能力或增加複雜度,提供整體理解產業系統不斷的與 環境互動,持續成功的發展過程。 生命組織、群體的維持、成長和發展,需要環境提供的物資和能源, 經濟的發展也是一樣,相關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已有相關多的討論 (Ayres,1978; Faber et al., 1987; Perrings, 1987; Ruth,1993; Victor,1972)。亦有 多位學者模仿自然生態探討產業生態(Andrews, 1999; Cushman-Roisin, et al., 1999; Erkman, 1997; Frosch, 1989; Graedel and Allenby, 1995; Schendler, 2003; Geng and Cote, 2004) 根據 Miller 的研究(1978),生命系統(Living Systems),可分為細胞 (Cell)、器官(Organ)、生物體(Organism)、群體(Group)、組織(Organization)、 社會(Social)和超國家系統(Supranational system) 七個層級。每一層級都是 開放系統,由 19 個關鍵的次系統所組成,分別處理物質(Matter)、能量 (Energy)和資訊(Information)的輸入、流通量和輸出。生命系統層級越高越 複雜,而其一般朝更複雜的方向演化,畢竟單元越複雜,越可處理複雜的 狀況。不管是最原始的細胞,或是最高層級的超國家系統,為了應付更複 雜的狀況,19 個次系統要能突變,否則即會被自然環境所淘汰。 - 25 -.

(35) 生命系統會不斷演化出新的能力或複雜度(Variety)以因應環境的變化 (Lorenzana and Ward, 1987)。 Morgan 由生態學得到的啟示,認為環境是複雜無法預測,傳統的理性 規劃功效不大,組織需藉由「多餘(Redundancy)」 ,演化增加內容複雜度, 才有辦法因應環境變化。簡言之,就像模控學中的正向迴饋,組織要能不 斷增加複雜度,才能避凶(Morgan, 1982)。 根據 Morgan(1983)的研究,演化牽涉到整體環境,受到自然系統的控 制。生物的形態是由演化而來,其決定適應環境的過程,而非一開始就設 定了形態。不同物種採取不同適應環境的方法,不是僅一種人類認為對的 方式而已。環境過於複雜,環環相扣,任何一個改變,都會影響系統的其 他部份,因此目標導向的策略行動是不可能的成功。能夠存活下來的形 態,都是因應環境避免無法存活策略下的產物。 人類有關於生物的演化,有過諸多版本,最後以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和華生(Russel Wallace, 1823-1913)的說法,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Berra, 1990)。達爾文以自然的選擇(Natural Selection),說明有些物種成功 的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得以存活下來,有些則無法適應變化而消失,其 長時期結果,就造成生物的演化。演化(Evolution)是自然選擇和其他有性 生殖、突變等,交互作用,造成基因的改善;而環境則扮演篩選的角色, 區域環境不時的改變,不同的環境適合不同物種生存。 一般演化理論展現出完美的架構,從整體故事的觀點提供了豐富的圖 像,說明如:國家發展規劃、永續發展策略等,巨觀社會文化議題(Laszlo, 2001)。它整合了相關系統觀點,包括:一般系統理論、模控學、資訊與 傳播理論、混沌理論、動態系統理論、非均衡熱力學等,得以確實理解各 種領域複雜系統的演化、動態和法規(Laszlo, et al., 1993)。 一般演化理論提供了一個聚焦於改變模式的觀察方法,邀請人們去欣 賞宇宙、萬物、自然創造的過程。而社會系統設計(Social Systems Design, SSD)則提供一個工具,讓人們得以主動參與修定與日常工作、學習和生存 息息相關的社會系統(Laszlo, 2001)。 從社會演化的系統觀點,可將演化視為:(1) 人類經驗在時空中不斷 擴散的現象;(2) 有意識的設計新的溝通技術系統以強化上述擴散;(3) 在 - 26 -.

(36) 人類系統中不斷展開新的關係,引領朝更高複雜度的層級重組;(4) 新典 範的出現,知識組織、效用、信仰、思維重新系統化整合;(5) 人類更高 層級集體意識的形象出現 (Banathy, 1998)。 演化的意識得以激發人們意識的演化,進而引領未來的發展(Salk, 1983)。而意識的演化則藉由自我反思的意識而獲得,自我反思的意識是 個人、團體、組織或社會,對其所處世界和所處地位的洞察與感知的過程 (Banathy, 1993)。 未來受過去和現在的影響但非全然決定,因此人們意識的介入,得以 引領未來的演化走向。透過學習,累積出演化的能力;可以幫助人類擺脫 無意識被動因應環境的演化,而進入主動參與設計未來,與環境共同演 化,引領和管理改變(Banathy, 1998)。也就是人類除了被動因應環境外, 還得以主動自覺演化(Self-conscious Evolution)。 當我們在討論一個生態系統時,我們在探討其每一特定期間重要物質 所累積存量的演化,例如是物種的多樣性、多元文化等(Ruth, 1995)。 根據 Andrews (1999)的研究,1960 年代日本系統思維某一分支的學者 業已提出產業生態的概念,但直到曾任職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當時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研發負責人的 Frosch 和他的同事 Callopoulos,於 1989 年在科 學美國(Scientific American)期刊發表文章,討論一個產業的報廢品,可以 成為另一個產業的材料,產業生態概念才開始廣受重視。Arthur D. Little 這家顧問公司於 1991 年,根據產業生態的概念,發表各產業環境備忘錄。 同年來自 AT&T 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於美國國家科學院舉辦產業生態專 家會議。美國國家工程院 1992 年開始,舉辦一連串和產業生態相關的工 程、環境研討會。AT&T 基金會 1993 年開始支助學者,從事產業生態相 關研究。Graedel and Allenby(1995)發表第一本產業生態相關教科書。名為 產業生態的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則於 1997 年首度 發行。 根據 Allenby(2002)的研究, Frosch (1989)由產業生態觀點,提出工業 化和開發中國家的製造業發展策略;Graedel and Allenby (1995)發表書名 為,產業生態( Industrial Ecology)一書;以類比自然生態(Natural Ecosystem). - 27 -.

(37) 的方法,也就是產業生態(Industrial ecology),探討產業系統的發展,從此 成為眾多研究、設計產業、組織的方法之一。 根據 Ehrenfeld(2001)的研究,國際產業生態學會於 2002 年 2 月開始對 外,廣招同好,鼓吹利用產業生態從事研究、教學、政策制定、社區建立 和產業實務等,朝建立新的學域發展。 產業生態被利用來了解產業系統,如何運作、如何被管理和如何與生 態環境互動。在了解生態系統的基礎下,決定如何重新設計產業系統,就 像自然生態一樣運作(Erkman, 1997)。 產業生態概念清楚易懂,強調大視野的系統思維,適合各種層級分析, 很快成為經濟、環保、工程各領域政策規劃的工具(Andrews, 1999)。 Cushman-Roisin, et al. (1999)利用產業生態模擬工具,具體說明產品生 命週期分析、環境保護與資源回收政策等,對美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產業生態以往都以製造業的研究為主,Schendler(2003)進一步,將其 概念應用到服務業,探討滑雪場、五星級飯店的經營。綜合考量能量效率、 能源再生、生命週期、生態多樣化、當地資源、人力資源等相互關係。 Geng and Cote (2004)應用產業生態的概念,探討亞洲急速工業化國家 (例如:中國大陸),如何才能得以較小的資源發展產業,以減少對環境的 壓力。 Iansiti and Levien (2004)以威瑪百貨和微軟各自構成的產業生態系統 (Business Ecosystem)為例:說明企業若未能理解其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 將對視為一體的產業生態系統造成衝擊,便是忽略了其所處產業網絡環境 的真實環境。就像生物學的生態系統(Biological Ecosystem)中的任一獨立 物種,在產業生態系統中的任一成員都共同承擔整體的命運。一個生態系 統試圖精準地劃出邊界是不可能的,而是應該試著系統化定義出和組織未 來的發展關係密切、互動頻繁的關係人;考量整體生態環境,慎重採取發 展策略。. - 28 -.

(38) 2.3 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 藉由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並不多見,2000 年以後才逐漸出現相關 研究。 Jan and Jan (2000)利用系統動態學的觀點建構動態模式,搜集並整合與 武器系統研發相關的特性,包括決定系統行為的運轉機制、作業流程、任 務及組織性質、本土政治環境及國際軍品市場的互動,說明台灣國防產業 累積不易研發實力,因政策改變而快速衰退。 Jan and Hsiao (2004)提出四個角色的模型,利用系統動態學說明台灣汽 車產業發展動態而複雜的過程。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乃政府、本土民間企 業、海外技術母廠和消費者四個角色互動後的結果。 Chen and Jan (2005a)利用系統動態學建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模式,探 討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人力、資金與產能等資源累積結構;說明台灣半導體 產業的成功發展,在於台灣產業轉型過程中,透過政府、本土民間業者和 國外先進廠商各角色互動演化而成的結果。 Chen and Jan (2005b)利用複雜度增加和內部學習的概念,針對台灣半 導體產業的發展提出一個理解架構。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乃複雜 度不斷增加的過程;是本土民間企業不停地在更高複雜度的環境裡,不斷 尋找合作機會、建立重要資源的結果。以三個階段說明,產業複雜度隨著 和環境互動而增加。. - 29 -.

(39) 三、台灣產業發展的特性 3.1 台灣產業發展的議題 台灣產業發展,深受技術發展的影響;而以中小企業為主,台灣產業 技術的學習和累積過程,政府和多國籍企業介入甚深。台灣朝已開發國家 邁入,政府和多國籍企業的角色,已不同於以往。觀察台灣產業系統的發 展,單純的經濟分析、雁行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路徑依賴、國家創新系 統等,不易掌握各角色互動的動態過程。 產業系統的發展是一個十分複雜、動態的過程,除了受各國不同的歷 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和發展時機影響外,同時也受科學、技術相 關政策所左右(王文娟, 1999; Abramovitz, 1989; Lemola, 2002)。開發中國家 一員的台灣產業發展看似更為複雜,它包含了本土民間企業與多國籍企業 的互動、政府扮演的角色(Ghemawat, 2001; Haley and Low, 1998; Mathews and Cho, 1999; Prahalad and Hammond, 2002)、及技術引進、學習、創新與 累積等問題(王健全, 1995; Berardes and Albuquerque, 2003; Guerin, 2001; Lin, 2003; Mahmood and Singh, 2003)。尤其中小企業眾多,技術如何有效 發展、應用、升級與擴散,一直是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司徒 達賢, 2000),政府和多國籍企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丁偉, 1996; 江雪嬌, 2001; 江雪嬌, 2002; 吳青松, 1996; 承立平, 1997)。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近 20 年來台灣產業技術發展更上層樓 的制約因素。中小企業一直是台灣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其組 織靈活、生命力旺盛,在 1980 年代以前消費財仍是經濟主體的時代,的 確為台灣創造不少經濟奇蹟。然而,1980 年代開始,資本財產業在台灣逐 漸抬頭,技術、資金、人力、知識成為維持競爭優勢的要素,中小企業資 金有限,無力從事技術研發,全球觀、產業與技術資訊、管理能力等不足, 遂成為台灣產業發展更上層樓的限制。 政府在開發中國家產業系統的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個常被提及 的課題。由於產業系統發展初期,常缺乏人才、技術、資金等所需資源, 又要面對已開發國家的市場競爭。因此,政府在產業發展初期,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常需制定保護政策及法規,以保護本土民間企業;甚至建立產 - 30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