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國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變遷"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美國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變遷 The Transition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 Communities in Great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研究生:張君川 撰 指導教授:湯熙勇博士、劉文彬博士.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

(3) 摘要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位於美國東岸中大西洋區,介於馬里蘭州與維吉尼亞 州之間。華府係美國政治中心,國際事務組織與外交機構均在此設立總部,聯 邦政府部門亦多位於華府。華府擁有為數眾多的聯邦政府雇員,特殊的就業結 構使得華府的經濟較不易受大環境景氣影響,社會風氣也較兼容並包,使得沒 有特殊經濟利基的華府在十九世紀末形成一「小而有彈性」的唐人街。二十世 紀以來以國防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為中心形成國防、資訊、生醫等高科技公司 的產業鏈,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在戰後國際情勢以及移民政策開放的背景 下,華府都會區吸引國內外多元族群、階層的勞工落腳華府,並在郊區形成多 座衛星市鎮,同時也是全美規模最大且知名的移民社群之一。 本研究試從移民史與都市史的角度探討華人移民何以選擇落腳大華府地 區,並論述華府地區如何形構出多元族裔移民社群,以及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 與發展。首先,本文爬梳十九世紀以來,美京唐人街如何成型,並在兩次迫遷 的危機中存續、發展,在二十世紀末持續接納來自臺、港、中南半島等地的華 人移民。其次,綜述冷戰結構成型、美國移民法的開放、以及美國都會郊區化 等形成戰後移民潮的背景。接著,探討戰後華府如何發展成大都會區,並接納 來自亞太、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移民,成為新興移民門戶,而華人是其中最重 要的族群之一。美國首都多元開放與包容移民的社會環境,讓華人移民可靈活 運用其社會與政治資本維護自身利益,進而回饋原居地,可視為民權運動成果 在華府的具體實踐。. 關鍵字:華盛頓特區、華人移民、冷戰、移民法案、移民社群、移民門戶  . i.

(4) ii.

(5) Abstract Washington D.C., capital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Mid-Atlantic States, Maryland and Virginia. As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the country, Washington is home to many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ies, diplomatic institutions and headquarter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large number of federal government employees in Washington area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pecial local employment structure with stability and inclusiveness. This gave rise to a “small but resilient” Chinatown within the Distric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out special niches.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tech companies, including national defense,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have formed an industrial cluster surrounding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d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with numerou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post-Second World War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adjustment of U.S. immigration policy, different classes of labors and ethnic groups largely migrated to the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several satellite towns, and have formed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famous immigrant gateways in the U.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mmigration history and urban history, this study discusses 1) how Chinese immigrants chose to settle in D.C. area; 2) how multi-ethnic immigrant communities were formed in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and 3)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over time. The three discussions are address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ormation of Chinatow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ow it survived and developed against the two forced evictions, and continued to receive Chinese immigrants from Taiwan, Hong Kong, Indo-China and more. Second, this study synthesized the context of post-war immigration wave caused by the cold war structure, the reform of U.S. immigration law, and the suburbanization in the U.S. Thir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Washington developed to be a metropolitan area after the World War Two, received immigrants from Asia Pacific, Africa, Latin America, and became an emerging immigrant gateway where Chine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thnic groups. As an inclusively multi-culture society, D.C. provides Chinese immigrants with flexibility to use 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apitals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ir countries of origin. This practice is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achievement of historical civil rights movements in the Washington area. Key words: Washington, Chinese immigrants, Cold war, immigration law, immigrant community, immigrant gateway. iii.

(6) iv.

(7)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說明.................................................................. 1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與變遷............................................................................ 23  第一節  早期華人移入華府地區的足跡.................................................. 23  第二節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 37  第三節  唐人街的變遷.............................................................................. 47  第三章 二戰後移入美國之新移民與其背景............................................................ 67  第一節  冷戰結構的形成.......................................................................... 67  第二節  美國移民法案的調整與華人移民的移入.................................. 77  第三節  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特色...................................................... 87  第四章 華府郊區移民社群的形成............................................................................ 97  第一節  大華府都會區的形成與發展...................................................... 97  第二節  華府近郊移民社群的形成........................................................ 109  第三節  華府郊區華人移民社群的發展................................................ 127  第五章 結論.............................................................................................................. 143  徵引文獻.................................................................................................................... 147  附錄一 訪談資訊...................................................................................................... 157 . v.

(8) vi.

(9) 圖次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 大華府都會區 ..................................................................................................... 3  2 華盛頓特區行政單位變遷。 .......................................................................... 25  3 運河與坎伯蘭公路 .......................................................................................... 26  4 華府地區港口地圖 ........................................................................................... 26  5 美國東岸地圖 ................................................................................................... 29  6 華盛頓舊唐人街(1885-1931) ...................................................................... 45  7 華盛頓新唐人街(1931-) ............................................................................. 45  8 華盛頓唐人街搬遷圖(1931) ....................................................................... 46  9 1968 年 4 月 4-6 日暴動地點全圖 ................................................................... 54  10 1968 年 4 月 5-6 日暴動地點(紅框為唐人街) ......................................... 56  11 美京華埠重建計畫涵蓋區域......................................................................... 58  12 華樂大廈 ......................................................................................................... 59  13 華府華埠街道中文標誌 ................................................................................. 62  14 華府唐人街友誼牌樓 ..................................................................................... 64  15 美國州際公路系統 ........................................................................................ 88  16 1900-2000 年美國外國出生人口總數與比例圖 ........................................... 91  17 從憲法大道看賓州大道與第九街路口的中央市場 ..................................... 98  18 大華府都會區圖 .......................................................................................... 100  19 1912 年華府地鐵系統規畫草案 .................................................................. 101  20 1962 年國家首都運輸辦事處地鐵路線規畫草案 ...................................... 103  21 華府地鐵路線圖 ........................................................................................... 104  22 馬里蘭州 270 州際公路走廊 ....................................................................... 106  23 泰森角(中)與杜勒斯國際機場(左)、五角大廈(右)位置圖 ........ 110  24 1978 年以前中華民國政府位於「使館街」麻州大道上的三處館舍 ...... 114  25 清(黃)─中華民國(藍)使館相關館舍位置 ....................................... 115  26 2010 年人口普查顯示大華府地區七大亞太族裔社群分布 ...................... 118  27 華府地區越南移民郵遞區號分布 .............................................................. 120  28 華府近郊韓國城 .......................................................................................... 122  29 華府衣索比亞餐廳 ....................................................................................... 123  30 1940-1950 年美國人口流動 ......................................................................... 128 . 表次 表 1 洛克維爾總人口數 ........................................................................................ 112 表 2 1970-2000 大華府地區華人社群人口數變化 ............................................... 128. vii.

(10)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前言 推動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移民潮之一,起於十六世紀歐洲人「地理大發現」。 歐洲殖民國家經略全球,因應殖民地開發的農、礦業所需之商業貿易與原料, 而跨海、跨洋尋找大量勞動人力,例如在亞洲,華人在荷蘭人引介之下南赴東 南亞、東渡臺灣;美洲新大陸的征服者也從非洲引進華工,他們成為契約工、 甚至成為奴隸。十八世紀歐美地區相繼工業化後,原本農業所需的勞動力紛紛 被機器取代。更大一波的移民,從鄉村遷徙到都市,從舊大陸移動至新大陸。 十九世紀美國廢止奴隸貿易;然而在美國大陸境內大規模的棉花田等農地 仍需大量勞動力,因此引入亞洲地區以華人與日本人為主的移民。除了農業耕 植,十九世紀五零年代美國西部金礦的發掘、六零年代橫貫鐵路的建設,吸引 更多歐洲與亞洲移民來到美國。待淘金熱潮褪去及鐵路完工後,亞洲移工沿著 鐵路漸漸從西部向中部與東部遷徙,成為十九世紀美國各地亞洲移民的先鋒。.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筆者於100學年度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之獎助,赴美國首府華盛頓特 區近郊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實習。1實習期間,筆者從文 獻資料管窺亞太移民社群在大華府地區的蓬勃發展,在實習機構安排下走訪維 吉尼亞州數個移民社群,在訪問中得知,華府移民社群的發展起步雖晚,但迅 速地發展成全美規模最大的移民社群之一。筆者發現,前人研究往往忽略這個 發展較晚、卻對全美亞太移民的政治參與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移民社群,因 此引起筆者的研究興趣。筆者在101學年度獲得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之 獎助再赴華府進行研究。 2該次赴美主要蒐集當地報刊資料,冀以了解移民社 群的動態與變遷;唯當地多數族裔報刊未獲妥善保存與收藏,平添研究之困難。 1. 2. 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之計畫名稱: 「瀛寰之志:跨國主義與亞太華人文化經濟研究實習」 。實習 地點: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亞太經濟合作中心。實習時間:2012 年 7-8 月。 蔣經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基金會之獎助研究計畫名稱:「跨國移民的比較研究:以美國華盛頓 地區之華人與韓人為中心」 。前往研究機構名稱:喬治梅森大學亞太經濟合作中心等。研究時 間:2013 年 7-8 月。 1.

(12) 貳、. 研究範圍. 一、 地理 本研究所欲討論的華盛頓地區,一般而言係指位於美國東岸中大西洋區 (mid Atlantic)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常 縮寫為Washington D.C.)介於馬里蘭州(Maryland)與維吉尼亞州(Virginia) 之間、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與安那考斯迪亞河(Anacostia River)匯 流處之矩形特別行政區域,係美國首都。 3 本研究中所指華府地區,係指大華府都會區(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除前述之華盛頓特區之外,還包括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的部分縣市。 依美國人口調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定義,華府地區係一「都 會統計地區」(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MSA)4,包括華盛頓哥倫比亞特 區,以及馬里蘭州的菲特烈縣(Frederick County)、蒙哥馬利縣(Montgomery County)、喬治王子縣(Prince George’s County)、查爾斯縣(Charles County); 維吉尼亞州的阿靈頓縣(Arlington County) 、亞歷山卓市(City of Alexandria)、 費爾費斯縣(Fairfax County)、費爾費斯市(City of Fairfax)、瀑布教堂市 (City of Falls Church) 、威廉王子縣(Prince William County) 、勞登縣(Loudoun County)等部分縣市。本研究僅涉及華人移民社群,因此將著重討論華盛頓特 區,以及大華府都會區中新移民聚集最顯著的蒙哥馬利縣的洛克維爾市(City of Rockville)。. 3. 4. 華盛頓特區原係一矩形特別行政區域;1846 年將波多馬克河南岸之土地歸還給維吉尼亞州, 並以波多馬克河為界。因此,今之華盛頓特區並非一完整矩形區域。 詳見美國人口調查局之定義及範圍劃定:http://www.census.gov/population/metro/ 。上網日期: 2013 年 04 月 03 日。 2.

(13) 圖 1 大華府都會區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Natural Earth(http://www.naturalearthdata.com/)資料繪製。. 二、 名詞界定 (一) 大華府地區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所指涉的大華府地區,已於上述地理資訊中討論,在此 不再詳述。不論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或是泛稱都會區的華盛頓地區,一般 皆通稱「華府」、「美京」,本研究將交互使用這兩個語彙;特別是在討論華 埠時,相關文獻與檔案經常以「美京」與華埠、中華會館等機構連用,因此本 研究討論華埠時,仍以「美京」稱之。唯本研究較少直接稱「華盛頓」,以避 免行文論述中,使讀者聯想到美國西北部的華盛頓州(State of Washington) 而產生地理空間與歷史脈絡上的混淆,因此將少以「華盛頓」指稱華盛頓地區, 而以「華府」簡稱之。. (二) 華人移民社群與華埠 本研究探討華人移民社群,係因本文研究範圍涵蓋傳統意義的「華埠」 (Chinatown)以及當代意義的「族裔郊區社區」(ethnoburb)。李唯(Wei Li) 與令狐萍(Huping Ling)的研究指出,二次大戰以後,來自臺港或東南亞地 區的華人移民出於就業機會、居住環境、子女教育等因選擇在郊區落腳,與美 國人或其他族裔的移民比鄰而居。儘管當代形成於郊區的族裔社群在脈絡上, 3.

(14) 戰後的移民社區與早期主要來自廣東的移民受限於社會與就業環境而聚居華 埠的成因截然不同,居住型態也大相逕庭,今人有時仍稱郊區的族裔社群為「新 華埠」,因此本研究為區分兩種不同型態的族裔聚落,除特定指稱市區的「華 埠」,郊區的社群即以「移民社群」稱之。 在英語中,華人的族裔飛地通稱為Chinatown,在中文的脈絡裡則有「華 埠」、「唐人街」、「中國城」等數種稱呼。埠有口岸之意,實能精準呈現華 人移民海外的歷史意義;唐人街一詞出於清末蒲安臣使團中志剛與張德彝之 筆;而中國城一詞也有相同意涵。唯為免「中國城」此一詞彙與現代國家的指 涉有所混淆,本研究主要使用「唐人街」一詞,輔以史料中出現的「華埠」指 稱傳統的華人族裔飛地。進一步界定華人,本研究中提到的華人,係指涉十九 世紀至二次大戰結束前,來自廣東的華人,以及戰後,來自臺港及東南亞地區 的華人移民;至於1980年代以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新移民」的移民群體, 則不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內。在本研究中,新移民將用以指稱二次大戰後來自 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而非指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新移民。並且,華人移民在本 文中亦將以「僑胞」、「僑民」、「移民」稱之。. 參、. 問題意識. 美國聯邦政府的多數機關總部設立於華盛頓特區,特區內政治色彩濃厚, 與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移民人口眾多、且以經貿發展等商業性質著稱的大 都會區迥異。特區內除了出版印刷業、食品加工業、服務業,並無製造業等工 業;由於沒有工業區發展吸引移民,因此相對於其他大都會區,華府在歷史上 並非移民的首選,移民人口並不多。因此,從移民史的角度來看,亞太移民何 以選擇華府地區作為落腳之處?又,這些移民透過那些途徑遷徙至此?係逕由 亞洲遠渡重洋而來、抑或在美國輾轉移徙於此?十九世紀的臺山移民與二十世 紀的臺港、越柬寮移民的動機與目的又有何異同?此外,坐落於首都的華人社 區是否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一樣受歧視並自我隔離?或者,首都的官員及居民 視華府華人為與中國溝通、示好的橋樑、甚至是首都友善少數族裔的表徵?從 世界史的觀點看來,冷戰期間的美國,其移民政策有何改變?這些改變對移民 產生何種拉力而形成前述臺港越柬寮等亞洲各地的移民潮?就地區研究而. 4.

(15) 言,華府地區有其不同於其他都會區的特殊性,即外交關係與政治參與。華人 (包括官員及民間的個人或團體)在首都華府的活動,除了是移民史考察的對 象,亦為外交、政治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首都在發展成為大華府都 會區的過程中,與其他城市一樣皆經歷了都市更新等建設,這對華人移民社群 帶來何種影響?都市更新與交通建設所帶來的都市變遷,其所造成的都市族裔 消長現象又將如何形塑新移民的移民社群?. 肆、.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探討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歷程及其社群發展。本文將透過地方報 刊、社團組織、聚落、商家發展以及臺灣與美國政府的相關統計資料,以及與 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相關的學術研究,探討華府的地域特殊性與都市發展 對移民社群造成空間變動及移民群體間之互動關係。由於學界罕有針對華府地 區移民社群的考察與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從這些資料中對於華府以及華府 華人移民的敘述梳理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其發展過程中的面貌,並且期能透過 考察華府地區以華人為中心的移民社群,建構國內對美國華府的華人社群研 究,以盼藉此呈現移民社群完整樣貌。 1965年美國《移民法案》的放寬,吸引華人大舉移民美國。與十九世紀的 移工潮不同的是,這些華人主要來自臺灣、香港、中南半島等地。1980年代, 美國移民法案的放寬加上中國改革開放,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湧入美國。因此, 「華人」的組成可謂複雜。各個移民群體間所操方言殊異,南腔北調;甚至基 於各個移民母國之歷史脈絡不同,這些移民的母語也有所不同。儘管在「華語 語系」的概念裡,廣義而言,這些方言皆可視之為內容極為多元、複雜的「華 語」(Chinese Language),然而在現代民族國家的框架下,這些擁有相近的 文化與語言背景的移民群體被劃分為不同國籍。冷戰期間亞洲各國的衝突也是 造成這些現象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亦將探討冷戰結構下對於美國移民政策 與美國社會移民群體之消長有何影響。 華府地區由於戰前華人移民社群規模並不大,隨著戰後各個新移民社群的 興起,在公共議題的討論平台上,各方都有較為均等的發言權利。我們亦可藉 以探討這些身處移民社會中的「他者」群體,如何形成「我者」的族裔認同?. 5.

(16) 這些群體的競合、互動,又如何影響「我者」認同的形塑?此係移民研究之核 心關懷,或許可藉本研究更深入探討之。. 6.

(17) 第二節 文獻探討 隨著美國西岸的拓展與開發,華人移工渡海來到美國投入農、礦業以及鐵 路營建等工程,移民社群約於1850年代至1890年代在全美各個大小城市漸次形 成。 5因此,二十世紀初開始便已有一些關於華人移民的研究。 6 另一個受學界關注的議題,則是十九世紀後半開始萌芽且對移民影響甚鉅 的排華運動與排華法案。這方面的研究以中外關係領域之研究較豐富,因為除 排華法案本身以及其交涉經過,此一苛例之通過嚴重影響了中美雙方的經濟與 外交關係。 7排華風潮對於美國華人社群影響甚鉅。經濟活動是最主要、也最 顯而易見的影響,早期華人社群的經濟結構從此改變。此外,美國人民對於華 人的印象也從而改觀,對於華人骯髒、邪惡的刻板印象,透過報紙等傳媒的渲 染,更是影響深遠。後文提到關於早期華人餐飲、洗衣等行業的研究多徵引相 當豐富的圖像史料說明華人何以從工、礦業走入服務業;而圖像在排華運動中 所扮演的角色也為許多學者關注。 8這種刻板印象與種族歧視的現象更蔓延至 戲 劇 、 文 學 等 領 域 。 9 1960年 代 美 國 民 權 運 動 期 間 , 加 州 大 學 柏 克 萊 分 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與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在此風潮之下創立了亞裔美國人研究課程與科系,隨後許多大學 紛紛跟進,更為美國華人研究奠定基礎。 華埠的形成,有許多學者針對不同城市的華埠做過研究,如吳劍雄討論過 匹茲堡華埠的形成與沒落,他結合當地報刊之報導、警局檔案、耆老口述資料, 從華埠裡外等不同視角檢視華埠的興衰;甚至親自清點華人墓園的墓碑,以掌 5. 6. 7. 8. 9. 專書通論者如:麥禮謙(Him Mark Lai) , 《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綜 述十九世紀後半華人在全美各地之開展。專論者如吳劍雄,〈一個海外華人社區的興起與沒 落〉, 《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討論匹茲堡華埠的形成;陳靜瑜, 《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探 討芝加哥、紐約、美京等華埠之發展。 如 Mary R. Coolidge, Chinese Immigra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09)。或如戰後美國華 裔學者譚金美的研究,Rose Hum Lee,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如張存武, 《光緒三十一年中美工約風潮》,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3), 1965)。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蔡石山,〈華工與中 美外交〉, 《美國研究》第 3 期(臺北市:1971.09),頁 197-221。 如陳其松, 〈19 世紀西洋図像新聞から見る東アジア黄禍論の視覚言説―Harper’s Weekly にお ける排華図像を中心に〉,收於荒武賢一朗、宮嶋純子編,《近代世界の「言說」と「意象」: 越境的文化交流学の視点から》 (大阪府:関西大学文化交流学教育研究拠点,2012),頁 3-18。 謝筱玫, 〈亞裔男性演員在美國:五反田寬的《美國狗去死吧》〉 ,《戲劇研究》第 11 期(臺北 市:2013.11) ,頁 89-112。 7.

(18) 握移民中「紙兒子」的人數。 10 早期華人移民的營生模式十分相仿,或謂移民無非「三刀」:剃刀、菜刀、 裁刀,可見一斑。因此無論該城鎮是否有華埠,或許都看得到華人經營的餐館、 洗衣店等。華人餐飲業的發展,向來為學界所忽視,中餐館經營常附屬於族裔 經濟的討論之下,缺乏專題研究與討論。其實華文學界一直以來都有關注餐飲 業,只是相關研究與專書著作並不多,且關注的範圍多侷限於華埠內、以及規 模較大的餐廳、酒樓,餘則僅列統計數字,示意華人餐飲業在當代美國社會之 蓬勃。 11 2000年以來,許多學者針對這些議題,探討華人餐飲業的發展,如 Jennifer Lee探討幸運餅乾等料理如何進入美國社會、Andrew Coe討論「雜碎」 在美國的崛起所帶來的社會文化之影響等,12或如勞思源(John Jung)從自身 經歷與關懷出發,書寫美國南方小鎮的華人洗衣館與雜貨鋪,引起美國華人共 鳴,回響極大,隨後甚至有讀者主動提供材料供作者書寫。131965年以來華人 移民組成的多元化,使得餐飲業也經歷了質變。14洗衣業的發展,美國社會學 家蕭成鵬(Paul C. P. Siu)探討受到社會孤立的華人洗衣工,該書透過華人洗 衣業的發展檢視華人移民史。15王秀惠則透過洗衣工探討美國主流社會中的性 別偏見與種族歧視,並且全面地討論排華時期美國華人與日人的族群關係。16 華人在經濟上的突出表現,往往被美國主流社會呼之為「少數中間人」 (middlemen minority)。相關的討論並不多;倒是美國韓人學者對此理論是 否適用於美國韓人曾有論辯,美國韓人社會學家閔丙甲(Pyong Gap Min)以 為可以「少數中間人」的概念討論之;與其以這個理論討論族裔經濟的成功, 不如討論為何韓人移民會集中特定幾個行業。他以亞特蘭大的韓人移民社群為 例,探討韓人移民在勞動市場上處於劣勢地位;在貧民窟或黑人區經商有其利 10. 11 12. 13. 14. 15 16. 吳劍雄, 〈一個海外華人社區的興起與沒落〉,收於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市: 允晨文化,1993),頁 189-222。 華文學界之專書可參陳本昌著, 《美國華僑餐館工業》(臺北市:遠東出版社,1971)。 Jennifer 8. Lee, 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 (New York: Twelve, 2009); Andrew Coe,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可參:John Jung, Sweet and Sour: Life in Chinese Family Restaurants (Long Beach: Yin & Yang Press, 2010). 可參劉海銘著,李愛慧譯, 〈美國華人餐飲業及其文化認同〉 ,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1(北京 市,2008.3) ,頁 12-22。 Paul C. P. Siu, The Chinese Laundryma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7). 王秀惠著, 《種族歧視與性別:二戰前美國大陸男性華人之經歷》 (臺北市:允晨文化,2006)。 王秀惠著,《跨國移動的困境:美國華日兩族的族群關係,1885-1937》(臺北市:學生書局, 2008)。 8.

(19) 基,因此韓人移民以其勤奮不懈的精神在經濟力較貧困的地區通常能有亮眼的 表現。這些條件和「少數中間人」的理論若合符節。 17 然美國社會學家Ivan Light則認為韓人與華人、猶太人的移民背景不同; 華人與猶太人自古便以經商貿易為長,韓人則否,因此不能一概論之。 18 美國韓人社會學家尹鎮麟(In-Jin Yoon)認為這個理論用在解釋韓人移民 上有所侷限;尹氏比較同意Ivan Light等人的說法,認為韓人移民企業的組成 多元,有在韓國城的族裔導向的、有白人鄰居的主流導向的、有少數族裔鄰居 的少數族裔導向的。雖然有些型態確實屬於少數中介人的角色,但未免誇大其 功能。 19 韓國人──或說韓國政府──對海外韓人與韓人網絡的貿易體系漸感興 趣,可參韓國學者崔承現的研究。他批判韓國政府仿效中國所實施的僑務政 策,忽視了中國僑務政策形成的歷史因素,而僅膚淺地著重「用僑」策略。20 更進一步探討華人社會經濟,如美國社會學家周敏(Min Zhou)強調華人 社群的社會網絡與族裔資本的重要,這為族裔整體茁壯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係 重要的生存策略。她考察美國最大、最古老的華埠之一──紐約唐人街,運用 Portes所提出的族裔飛地理論(immigrant enclave)21反駁傳統對於唐人街的負 面印象與評價,指出美國都會區的唐人街實際上是個生機蓬勃且不斷新陳代謝 的移民社群,並發展出具彈性與活力的族裔經濟,是華人移民得以在美國生存 並且融入主流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來乍到的華人移民選擇落腳於唐人街, 係因其社群網絡、族裔資本等雄厚的社會、經濟潛力,讓移民可以在自己相對 熟悉(包括母語、生活習慣等)的環境下營生、投資,甚至以唐人街的地盤為 基礎向外拓展,也因此在都市外圍形成新的族裔聚落。 22 美國政治學家鄺治中(Peter Kwong)同樣以紐約唐人街為研究對象。他 17 18 19 20. 21. 22. Pyong Gap Min, Ethnic Business Enterprise: Korean Small Business in Atlanta, (New York: Center for Migration Studies, 1988). Ivan Light & Edna Bonacich,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Koreans in Los Angeles, 1965-198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In-Jin Yoon, On my own: Korean Businesses and Race Relations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如崔承現, 〈華人網絡與韓人網絡的比較研究〉 ,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3(北京市,2007.9), 頁 7-16。 或譯做「民族聚集區」,詳參:Alejandro Portes, Robert D. Manning, “The Immigrant Enclave: Theory and Empirical Examples,” in Susan Olzak, Joane Nagel, eds.,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6), pp. 47-68. 周敏著,鮑靄斌譯, 《唐人街──深具社會經濟潛質的華人社區》 (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5)。 9.

(20) 強調來自臺山、臺灣、香港等多重移民對此移民社群帶來社會與政治層面的複 雜影響。唐人街原本封閉的經濟功能以及民間組織對於整個移民社群的社會控 制,在新移民與資本流入後,已有結構性的變化。這種因果關係十分複雜,可 見華埠本身的多元性;鄺氏也藉此駁斥美國社會以「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一詞簡化地形容華人移民社群。 23 1990年代起,許多學者將海外華人研究放置在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 的框架下,說明全球化如何與在地經濟活動結合,使得跨國移動者能夠在原居 地與移居地之間建立起新的社會場域,並且探討移民如何形塑多元的認同。24 美國學界如歷史學家胡其瑜(Evelyn Hu-deHart)研究拉丁美洲華人移民。胡 氏指出,十七世紀以來華人的跨境移動便是結合了新興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貿易 流動。 25 與此同時,美國知名的中國近代史學者孔復禮(Philip A. Kuhn)於1990 年代末期開始轉向探討海外華人移民史。從晚清人口問題到海外華人移民,其 實這樣的研究領域轉移有其學術脈絡可稽。1950年代以來以費正清(John K. Fairbank)為首的美國中國史學者提倡西力衝擊中國的「衝擊─回應」模式, 在1970年代受到柯文(Paul A. Cohan)所提倡「中國中心觀」的挑戰。26然柯 文所引領的區域研究風潮有其侷限,因此有學者提出修正,如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與王國斌(R. Bin Wong)從比較觀點看待中國與歐洲的近代發展。 27. 海外華人移民研究也是一種對中國中心觀的修正。孔氏在此一脈絡下,從更. 宏觀的全球史視野思考中國與海外華人研究,他比較各地移民社會(如東南亞 各地)與殖民地社會(如北美、澳大利亞等地)的華人社群發展,強調華人社 23 24. 25 26. 27. 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 《新唐人街》 (香港:中華書局,1989)。 跨國主義可參劉宏, 〈跨國華人:實證分析與理論思考〉 ,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2 年 6 月, 頁 120-131。周敏、劉宏, 〈海外華人跨國主義實踐的模式及其差異──基於美國與新加坡的比 較分析〉 ,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1(北京市,2013.03) ,頁 1-19。以及 Nina Glick Schiller, Linda Basch, and Cristina Blanc-Szanton, “Transnationalism: A New Analyt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igra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645(Jul., 1992), pp.1-24。 或可參北美華人企業相關之論文,如加拿大社會學家方偉晶(Eric Fong) 、陸超明(Chiu Luk) 編,王秀惠譯,《華人族裔企業:全球與在地的視野》 (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11)。 Evelyn Hu-deHart, “Across the Pacific: Asian Americans and globaliz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柯文(Paul A. Cohan) ,林同奇譯, 《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 (北京:中 華書局,2002)。 可參: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邱澎生、呂紹理、巫仁恕、林美莉、張寧、連玲玲、 陳巨擘、楊淑嬌、劉士永譯,《大分流》(臺北市:巨流出版社,2004)。王國斌著,李伯重、 連玲玲譯, 《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侷限》 (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10.

(21) 群實為一個能在輸送社會(sending society,如僑鄉)與接收社會(receiving society,如僑居地的中國城)之間互通有無的有機體,透過「走廊」(corridors) 傳遞大量社會、文化、經濟等資源,並藉由特殊職業與特定社會角色的利基 (niches)建構海外華人社會。 28孔氏複合歷史學與人類學所形成的歷史生態 學(historical ecology)解釋了華人移民海外時如何掌握利基(niches)以因應 各種不同的移民環境,某種程度上呼應了前述跨國主義的研究取徑。 同樣從跨境的角度治史,美國移民史家李漪蓮(Erika Lee)從排華時期美 國與鄰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的移民政策不同,一度衍生出美國對於排華法執行之 困境,析論跨境移民政策(transnational immigrant policy)的重要性。事實上 李氏也一直在思考美國族群研究如何跳脫出白人─黑人之研究典範(white/ black paradigm),並與美洲鄰國甚至環太平洋地區連結,她認為美國的族裔 形塑(racial formation)與排斥(如華人)無可避免地應從跨國甚至全球視野 來研究。 29 美國歷史學者令狐萍(Huping Ling)關注新移民的聚落。她以文化社區 理論(cultural community)詮釋華人社區發展歷程從傳統唐人街、郊區新移民 聚落,走向另一新階段。令狐氏以密蘇里州聖路易市(St. Louis)的華人社群 為探討對象,她指出文化社區並無一特定地理界限,而是由中文學校、華語教 會等社團組織為核心的一個以文化活動(而非經貿活動)為主的特殊社區。這 些華人多已和白人等其他族裔混居於郊區,並且就業於主流社會的公司、機關 等,顯示少數族裔已同化於主流社會中,其社經地位已有所提升。 30 美國地理學家李唯(Wei Li)提出另一觀點,她觀察加州洛杉磯聖蓋博谷 地區(San Gabriel Valley, Los Angeles)的華人社群,提出少數族裔聚居郊區 ( ethnoburb ) 的 概 念 。 事 實 上 , 早 已 有 學 者 提 出 郊 區 中 國 城 ( suburban Chinatown)的概念,或市區的華埠與郊區的移民社群在二十世紀中葉後同樣 28. 29. 30. 詳參:Philip A. Kuhn,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9); Philip A. Kuhn, “Why China Historians Should Study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Vice-versa?”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 2(Nov., 2006), pp.163-172. Erika Lee, “Enforcing the Borders: Chinese Exclusion along the U.S. Borders with Canada and Mexico, 1882-1924,”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89: 1 (Jun., 2002), pp. 54-86; Erika Lee, “The ‘Yellow Peril’ and Asian Exclusion in the Americas,”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76: 4 (November 2007), pp. 537-562. Huping Ling, Chinese St. Louis: From Enclave to Cultural Communi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令狐萍,〈美國華人研究的新視角:文化社區理論〉 ,《華僑華人歷史研 究》,1(北京市,2007.03) ,頁 25-31。 11.

(22) 成為移民進入美國的途徑。李氏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少數族裔聚居郊區的 社群結構、經濟結構等的空間分布,並探討其社會經濟脈絡。隨著全球化的商 貿活動與國際移動日益頻繁,各種社會資本的(跨境)流動同美國都會與中產 階級的變遷,在都市郊區形成少數族裔聚居的社群。 31 宗教在一個華人移民社群摶成的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群的中心 往往疊合了宗教信仰等多重中心。移民社群的宗教信仰與族裔之間的關係也為 人所重視。社會學者楊鳳崗(Fenggang Yang)的研究比較了華人與韓人移民 第二代在基督教會裡所呈現的信仰與族裔認同之角力。楊氏指出,從1965開 始,歷史學家們已從移民的基督教會這方面著手研究,探討這些教會對於維護 和保存來自歐洲各國早期移民的文化傳統和族群衝擊。1970年以後的一些研究 更加確立了這些移民宗教機構在維護和保存民族文化和認同上的角色。本文用 以對照的是華人基督徒的價值觀念與傳統文化價值觀的衝突與認同,除了可以 看出韓人與華人在社會、文化與宗教信仰上的背景相近,同時也能看出移民的 時空環境不同所帶來的結構與發展的差異。32美國華人基督徒的宗教認同,乃 至於文化與族裔認同等三種錯綜複雜的身分認同,華人基督徒往往身陷選擇性 認同與文化衝突之間的動態平衡。 33 經歷過不同階段的移民甚至再移民,華人本身擁有複雜的多樣與異質性。 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可為模糊的華人概念下一較清晰的範圍界定。美國漢學家 史書美(Shu-mei Shih)提出「華語語系」(Sinophone)的概念,嘗試以視覺、 語言的表述(articulation)建構一個新的認同範圍。史氏指出,所謂的「華語」 (Chinese language)事實上分布在世界各地、包含多種語言,因此存在著異 質性與多樣化的特徵。而「中國人」(Chinese)此一概念也有同樣的問題; 中國人雖然包含了諸多少數民族,但實際上隱含了漢族中心的意識形態。面對 去中心化與在地化等論述紛陳的眾聲喧嘩,史氏認為,華語語系理論可用以協 商曖昧而去邊界化的多重權力互動與衝突,並可在脈絡上擺脫地緣政治的束 縛,重新建構一個較具彈性的華語語系文化認同。 34 31 32. 33 34. Wei Li, Ethnoburb: The New Ethnic Community in Urban Americ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Fenggang Yang, “ABC and XYZ:Religious, Ethnic and Racial Identities of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in Christian Churches", American Journal, 25:1 (1999), pp. 89-114. 楊鳳崗, 《皈信‧同化‧疊合身分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 (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8)。 史書美著,楊華慶譯, 《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 (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2.

(23) 然而,關於美國華人社群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加州及紐約等地區。華府地 區的研究並不多見。美國學界如林婉兒(Wendy Lim)所編的《美京唐人街掠 影》係「美京華人照片展計畫」之成果。該展覽由華府社區人文學會(Washington Community Humanities Council)及《華盛頓郵報》贊助、與亞美藝術傳播協 會(The Asian American Arts and Media)及華府地區學者合作編纂而成此書。 該書主要引用華盛頓特區公共圖書館的唐人街剪報收藏,蒐羅許多唐人街珍貴 的歷史照片,並收錄十九則唐人街居民的訪談,為頗具史料價值的文獻。該書 將 華 府 華 人 移 民 社 群 的 發 展 歷 程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 1850-1930、 1931-1960 、 1961-1990,以華府唐人街的迫遷與整建做為時代劃分,展現唐人街新陳代謝 的同時,也將華人社群與華盛頓特區的都市更新發展縱向相連。該書著力於敘 述華人社群的發展歷程,並將1930年與1960年代兩次對唐人街造成影響的都市 更新作為時代分期,顯示唐人街發展實與都市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將同 樣著重華府都會發展歷程,以期更完整地呈現華人社群發展史。不過《美京唐 人街掠影》係一攝影集,圖文並陳,敘事不易連貫。 35 周顏玲(Esther Ngan-ling Chow)、David Hathaway、Stephanie Ho也都曾 為文綜述華府唐人街的發展歷程,他們亦曾參與美京唐人街照片展計畫,這兩 篇文章也引用不少《美京唐人街掠影》的資料。周氏的〈從賓州大道到H街: 華府唐人街的轉變〉一文首先將華府唐人街的發展撰寫成文,該文綜談美京唐 人街的發展,除著眼於二十世紀唐人街受都市規劃影響數次搬遷的經歷之外, 尤重唐人街內的社會生活層面的描繪。36David Hathaway、Stephanie Ho的〈小 而有彈性:這些年來的華盛頓唐人街〉一文另外訪談十二位唐人街居民,更細 膩地重構二十世紀華府唐人街的社會文化發展。其中,訪談紀錄多談及種族歧 視與族群關係,可惜礙於篇幅與主旨,未能詳加著墨。37二文皆徵引許多唐人 街居民口述訪談史料,提供珍貴的在地視角;然而對於唐人街與華府發展脈絡 的橫向聯結著墨較少,在一些歷史事件如華府暴動與唐人街發展之因果關係亦. 35 36. 37. 2013)。 Wendy Lim, Chinatown, DC: a Photographic Journal (Washington, D.C.: The Asian American Art and Media, 1991). Esther Ngan-ling Chow, “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hington's Chinatown,” Urban Odysse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1996), pp.190- 207. David Hathaway and Stephanie Ho, “Small but Resilient: Washington's Chinatown over the Years,” Washington History, 15:1(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D.C., Spring/Summer 2003), pp. 42-61. 13.

(24) 未加深探。 臺灣學界僅史學家陳靜瑜曾討論美京華埠的發展。該文亦綜論美京華埠歷 史,並著力於華埠社團組織與文教發展,勾勒出1990年代華盛頓特區的華埠內 華人社團蓬勃之景象;同時亦指出華埠所面臨的問題,為1990年代的華府華埠 下了個很好的註腳。該文徵引材料以華府僑胞謝家康1994年出版的《美京華埠 春秋》一書為主;唯2000年後,更多關於華埠的史料、回憶錄集結成冊,可更 詳實且更多元的面向論述美京華埠之發展歷程。 38. 38. 陳靜瑜, 〈美京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 《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社會史論 文集》 (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3),頁 67-86。 14.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說明 壹、. 研究方法. 本文係鎖定特定範圍的區域研究,除歷史學常用的文獻分析方法,以及比 較研究方法,同時佐以文學與社會科學等其他學門之研究方法,期能更全面的 關照華府地區移民社群的發展。 本研究將以文獻分析的方式,考察華府地區華人社群的發展與變遷歷程。 本文使用的文獻以報刊、檔案為主,以及當地僑社、僑胞編寫的移民史書籍。 這些文獻可分為中文、英文,將於下文詳述。 本研究採用口述訪問,進一步理解受訪者的移民歷程、對重要事件的記述 與看法、所參與的社團組織以及其在社團中扮演的角色、與社團間或不同族裔 之間的網絡關係,這些訊息可適度彌補文獻材料不足之處(名單見附錄一)。. 貳、 一、. 資料說明 中文. (一) 檔案 本研究主要使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部檔案,以從不同面向理 解僑社內部的問題。本研究主要徵引者包括《美修正移民法(1947年)》、《美 國移民法規及條例(1952年)》與《美京華埠重建計畫》等檔案為主。前二冊 檔案係由外交部門整理歷次美國修改移民法之要點摘錄、國內外相關輿論,以 及國內移民政策應如何應對等,妥為梳理戰後美國移民法多次修正的脈絡。 《美 京華埠重建計畫》一案是外交部檔案中唯一完整呈現外交部對美京華埠所遇問 題以及可行之解決方案所掌握之訊息與立場,提供當地僑報之外,地方主流媒 體以及官方媒體對於此案之觀點,是理解1973年美京華埠重建與其背後的都市 規劃等歷史脈絡的重要檔案。 (二) 報刊 考察華府地區華人報刊發展史,其源起與二戰後大量的留學生赴美有關。 1972年4月,由中國大陸在華府地區的留學生發起的《華府春秋》係一繕寫影 印的月刊,其性質近似時事通訊,內容多討論中國統獨問題。《華府春秋》為. 15.

(26) 華府地區最早之華人刊物。1970年代陸陸續續有許多臺灣移民出版發行之報 刊;惟因華府地區並無專門收藏華文報刊之機構,因此這些報刊停刊以後便多 散佚,查無相關資訊。1979年8月,華府臺灣僑民韋振之創辦《華府新聞報》 報導社區新聞及美國、兩岸要聞。《華府新聞報》於1989年停刊,華府地區沒 有收藏。該報目前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有收藏。 1980年代於華府地區登記創立之刊物多為全國性的英文季刊。1983年4 月,由時任馬里蘭大學教授的臺灣僑民許翼雲創辦《華府郵報》,該報係一由 臺灣《臺灣日報》所支持的一份週報,並派副社長洪士範至華府主持編務。執 筆者除當地僑胞,也有臺灣派駐華府之特派員為之工作。 39不過今已無存。 1990年11月,臺灣僑民李蔚華於休士頓開辦的美南報業在華府創立《華盛 頓新聞》,社長為臺灣僑民黃瑞禮,原係一週報,報導國內外大事以及社區要 聞。《華盛頓新聞》於2013年5月整合旗下的《亞美新聞》等刊,改版為《華 府新聞日報》,並發行簡體字版,服務中國大陸移民。該報自創刊以來的各期 報紙皆藏於馬里蘭州洛克維爾(Rockville, Maryland)的《華府新聞日報》報 社內。 40 (三) 著作 早期在美京華盛頓地區生活的華人鮮少留下文字紀錄。因此,為能了解早 期移民社群以及當地生活之面貌,本研究試從駐外人員的日記、遊記中爬梳相 關的記載。十九世紀中葉正是中國面對國內孳生各種社會問題以及外國經歷現 代化後透過經濟、文化交流帶來衝擊的時代。清政府面對種種外在挑戰,外交 交涉成為必要的溝通途徑,駐外使節與留學生成為清帝國探索東洋與泰西各國 政經、文化的先鋒。1868年,蒲安臣使節團為交涉《天津條約》修約事宜訪美, 在美停留三個月,使節團員留下了《初使泰西記》、《歐美環遊記》、《使西 書略》等遊記。往後,常駐使節團如鄭藻如、張蔭桓、崔國因、楊儒等,按理 除對外交涉文件與駐在國政情等,須按月彙報,公務日記也須於任滿回京後送. 39. 40. 續伯雄輯註, 《臺灣媒體變遷見證:歐陽醇信函日記(1967-1996) 》 (臺北市:時英出版社,2000) , 頁 942-943、946、951-952。 華府華文報刊之發展歷程,參考王士谷編, 《美國華文報刊簡志(1854-1997)》 (北京市:中國 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海外華文報刊研究」課題組,1992),頁 12、15、21、32、37、39、43、 57-58。 16.

(27) 呈總理衙門。41因此,今日能見張蔭桓《三洲日記》、崔國因《出使美日秘國 日記》等。這些駐美官員的遊記、日記內容極為豐富,有關美國政治制度、社 會風俗文化、及外交經驗、各地僑情等,皆有所載。這些相關記載,是研究華 人社群在華府出現之際最重要的依據。 華府當地華人以其久居華埠的親身經歷,寫成數本美京華埠史及回憶錄。 如臺山僑領謝家康於1994年陸續於《華盛頓新聞》發表早期華僑社會之所見所 聞,引起僑界回響。年底,謝氏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冊,出版《美京華埠春秋》, 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這本書描述早期華埠形成與變遷,以及戰後幾起華埠 重要事件的經過。謝氏訪問許多華埠耆老,對於早期華埠的圖景描繪清晰生 動;唯作者自言,寫作過程中全無材料,亦無其他記述等管道。 42 另一位臺山僑領黃沃明從自己的家族移民史出發,爬梳廣東臺山人在中 國、美國兩地間移徙的過程。黃氏最後定居於華府,親身參與許多僑界事務與 活動,並於2005年寫成《不容遺忘之往事》一書,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43 針對美京華樂大廈建成一案,黃氏於2012年美京華樂大廈落成三十週年之際, 編成《美京中華會館華樂大廈三十週年紀念》一書,蒐羅美京華埠發展公司、 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所藏李臻年先生檔案(Harrison Lee papers, 1928-1992)等書信、會議資料、契約等,幫助我們了解華樂大廈一案 之協商與興建經過,極具史料價值。442013年以美京華埠為背景編寫《美京華 埠今昔》一書。 45. 二、 英文 (一) 檔案 本研究將使用1940年美國人口普查表原稿資料(Manuscript Schedules of the Census),並從中整理出華盛頓特區的華人居民資料庫。由於美國政府為 保障受調查人的隱私,法律規定人口普查之原稿資料必須保存72年始對外開 放。美國自1790年實施第一次人口普查,時至今日,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41 42 43 44 45. 周谷,《胡適、葉公超使美外交文件手稿》(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頁 410。 謝家康, 《美京華埠春秋》 (華盛頓特區:作者自印,1994)。 Sam Wong, Stories Not to be Forgotten: My Journey through a Chinese Village (Washington D.C.: Sam Wong, 2005). 黃沃明, 《美京中華會館華樂大廈三十週年紀念》(華盛頓特區:作者自印,2012)。 黃沃明, 《美京華埠今昔》 (華盛頓特區:作者自印,2013)。 17.

(28)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對外開放的人口普查原稿資料年份僅止 於1940年,且只有1940年份可供網路查閱;早期的人口普查原稿以微縮膠卷形 式存放於美國國家檔案局以及各城市的公共圖書館裡。本文檢索國家檔案局所 設立之1940年人口普查網站(http://1940census.archives.gov),從原稿中之「族 裔」(Color or Race)、「姓名」(Name)、「出生地」(Birthplace)等欄 位查出當時居住於華盛頓特區之華人,以便從中分析其姓氏、年齡、家庭組成 結構、地址與居住情況、出生地以及遷徙過程、職業與教育程度等等個人資訊。 46. (二) 報刊 英文文獻主要使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明星晚報》(The Evening Star) 、 《華盛頓時報》 (Washington Times) 、 《華盛頓日報》 (Washington Daily News)、《華盛頓先鋒報》(Washington Herald)、《時代先鋒報》(Times Herald)、及《巴爾的摩太陽報》(The Baltimore Sun)等報的新聞。 這些報紙由華盛頓特區公共圖書館系統馬丁路德金恩紀念圖書館(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 Library)以剪報形式收藏。《華盛頓郵報》創辦於1877 年,是華盛頓特區發行的全國性報紙。該報在美國極富聲譽,並長於分析美國 政治動態。儘管論者批評其白人中心的觀點,忽略少數族裔的聲音;47即便如 此,華郵一直關注唐人街的社區動態。1950年以來,大華府地區的地方版面也 偶見美國華人以及當地華人社群的新聞。《巴爾的摩太陽報》是馬里蘭州發行 量最大的報紙,創刊於1837年,自1966年起,出現關於巴爾的摩地區華人社群 的新聞與深入報導。地方報紙是進入社區的門票。48因為這類報紙能夠即時更 新社區資訊,讓人更能參與社區事務,比起全國性的報紙,地方報紙的報導更 貼近社區的脈動,是理解當地社區發展最佳的材料。 佐以維州、馬州各縣市之地方報紙對於華人社區的報導,諸如《費爾費斯 市時報》(Fairfax City Times)、《費爾費斯先鋒報》(Fairfax Herald)、《雷 斯頓時報》(Reston Times)等。這些報紙分別收藏於維吉尼亞州公共圖書館 46. 47 48. 可參王秀惠,〈美國人口普查表原稿的運用:以匹茲堡地區華人洗衣業的發展與分佈為例, 1880─1950〉 ,收於東吳大學歷史系主編, 《史學與文獻(二) 》 (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8), 頁 275-306。 Ben W. Gilbert, “Toward a Color-Blind Newspaper: Race Relation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History, 5:2(Fall/Winter, 1993/1994), pp. 4-27. 陳凱,《走進美國社區報:小的是美好的》(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頁 210-211。 18.

(29) 之維吉尼亞室(Virginia Room, Virginia Public Library),以及馬里蘭州公共圖 書館(Maryland Public Libraries)等地。. 19.

(30) 20.

(3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文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五章結論外,共分為三章,分別討論華埠的形 成、戰後美國移民型態與其背景、及郊區華人社群的形成。 第二章首先爬梳十八世紀中美兩國貿易關係,直至二十世紀以前中美建立 正式邦交關係、清政府遣使駐美,這段期間相關文獻提到華人在華府的足跡。 十九世紀末以前,華府地區尚無一個具有實質意義的華人移民社群;然而,華 人造訪、駐足華府,與華人在加州、紐約等地落腳的意義有所不同。早期華人 在華府的活動,多為駐美官員的外交活動,較近於中美外交史範疇,然從使署 官員的記載,可管窺華府地區華人社群形成前後的情形。第二節討論美京華埠 的形成與搬遷。美京華埠的形成及其結構與全美各地的華埠並無二致,受限於 資料不足,難呈全貌,因此從十九世紀中葉全美各地出現唐人街的現象,可用 以理解美京華埠如何形成。華盛頓特區內形成一條唐人街後,面臨聯邦政府建 設案而被迫搬遷。第三節則是呈現搬遷後的唐人街如何受到1930年代全國性經 濟蕭條以及二戰期間全球性的政治因素影響,凝聚自身華人社群的力量。戰後 的唐人街再次面臨都市計畫的考驗,從而蛻變為另一個新形象的唐人街。 第三章討論二戰後新的一波移民潮及其背景。戰後國際局勢丕變,隨之而 來的冷戰與美國國內民權運動交相激盪,促成1965年移民法案的通過;美國社 會的移民人口結構就此改觀,亞太與拉美地區的移民取代原以西北歐地區為主 的移民人口。冷戰結構的形成,特別是在東亞的區域衝突,是後來亞太移民人 口結構的主要成因。接著將詳細介紹移民法案對美國移民結構所造成的演變與 影響,其最重要的現象就是來自亞洲的移民成為最主要的移民群體。亞洲移民 的崛起同時也形成了新的社會現象。在美國都會圈形成與都市的去中心化與郊 區化的進程中,戰後新移民在郊區形成的族裔郊區社區,與全球化、國內的社 會變遷息息相關。 第四章則再次聚焦大華府地區。由於郊區的新移民社群與美國都會區的崛 起息息相關,本文首先將爬梳十八世紀以降華盛頓特區如何以航運、鐵路、公 路的網絡連結南北兩面的馬里蘭州與維吉尼亞州形成大華府都會區。因此從都 會區的崛起進而探討大華府近郊新的華人移民社群如何成型。由於戰後移民結 構的轉變,以及美國都市發展漸趨郊區化,新的移民社群──無論何種族裔─ 21.

(32) ─於各大都會的郊區崛起,形成郊區的「落腳城市」。其中大華府都會區最具 特色者,便是郊區多元的族裔社群,因此該章亦將稍加介紹其他移民社群,最 後透過現有的文獻資料描繪華府華人社群的今貌。 章節安排如下: 壹、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材料說明 第四節 章節安排 貳、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與變遷 第一節 早期華人移入華府地區的足跡 第二節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 第三節 唐人街的變遷 參、 二戰後移入美國之新移民與其背景 第一節 冷戰結構的形成 第二節 美國移民法案的調整與華人移民的移入 第三節 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特色 肆、 華府近郊移民社群的形成 第一節 大華府都會區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華府近郊移民社群的形成 第三節 華府郊區華人移民社群的發展 伍、 結論. 22.

(33) 第二章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與變遷 第一節 早期華人移入華府地區的足跡 壹、. 早期華人與華府:1867 年以前. 1785年8月18日,維吉尼亞州的地方報紙《維吉尼亞日報》(The Virginia Journal)刊載一則新聞指出該月12日,美船巴拉斯女神號(Ship of Palas)從 中國直抵巴爾的摩(Baltimore)。該船滿載珍貴貨物,包括各種茶葉、瓷器、 綢緞、棉布等等,吸引了地方鄉紳的目光。同時,來自中國、馬來亞、日本、 歐洲各地的船組員,亦使當地民眾相信,巴爾的摩能成為串聯起全球貿易網絡 的要港。49這是第一次有關於華人抵達美國、抵達大華府地區的確切證據;50儘 管這類訊息顯示華人來美零散、小規模且停留時間短暫,尚未形成一具有歷史 意義的移民社群。 華人移民美國的風潮,始於1850年代美國西岸的淘金熱。在此之前雖已有 華人陸續來美如上篇報導所述,但皆為零星個案,在此不予贅述。1848年,美 國加州發現金礦,吸引來自歐洲、亞洲等地移民前仆後繼湧入美國西部淘金, 欲一圓發財美夢。其中,華人是人數最多的一批勞工。1848年,全美僅五十四 名華人;兩年之內來了四千多人;十年內,美國西岸華人已達四萬人。51然而 美西的金礦資源於1860年代相繼枯竭,大批華人離開礦場。這些工人很快便被 鐵路公司招募。 事實上,1850年,巴拿馬的美商欲修築橫渡巴拿馬地峽的鐵路,便已招募 800名華人參與築路工作。1858年起,一些美國公司已開始雇用華人修建地方 鐵路。1860年代開始興修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美西的中央太平洋鐵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就從沙加緬度(Sacramento)開始往東鋪設。從1865年開始,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一開始試用少數華工,發現這些中國來的工人有著超乎想 49 50. 51. “Chinese Cargo Arrived in Baltimore, August 12,” The Virginia Journal (Alexandria), 1785.08.18, p.3. 劉伯驥, 〈發現美國的先驅〉 , 《美國華僑史》 (臺北市:黎明出版社,1976) ,頁 9-20。該章列 舉慧深發現扶桑國、法顯抵墨西哥等歷史公案,試圖證明華人遠比哥倫布等歐洲人還早發現美 洲大陸。然這些議題都有待更進一步的資料以驗證其中關連。故本文以大華府地區報刊資料為 憑,以第一次記有 Chinese 字眼之資料為初抵大華府地區之依據。 吳劍雄, 〈美國排華運動與排華法案之成立(1850-1882)〉 ,收於氏著, 《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 , 頁 114。 23.

(34) 像的能力與耐力,是極佳的勞動資源,於是透過仲介公司由海外招募華工。對 鐵路公司而言,他們能鋪設的路段愈長,所獲的利潤愈高。因此,越來越多華 人受鐵路公司招募,參加修建工程。根據統計,直到1869年中央太平洋鐵路跟 聯合太平洋鐵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接軌,共約有1.4萬華工參與太平洋 鐵路興修工程。52。往後,除了經海路前往美國東岸者,這些中國工人就沿著 鐵路鋪設的路線到全美各地去,很多人參與了各地的交通建設。 美國的首都夾在美國「上南方」(upper south)北端兩州馬里蘭州與維吉 尼亞州之間,位置正好約於東岸的正中間。1791年,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89-1797)宣布將聯邦市(Federal City)設立於波多馬克河北岸、 東支流(Eastern Branch,今天稱作安納考斯迪亞河)匯流處。不過按照開國 先賢之間的協議,首都的前十年仍將暫時設立於費城。會選擇在此處設立首 都,一般而言咸認為有其政治方面的現實考量以及商貿便利的經濟因素等。該 年三月起,委由法國人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規劃從岩溪(Rock Creek) 到東支流之間的都市空間。九月,國會決議將該城市命名為「華盛頓」(即 Washington City, D.C.),而首都所在的聯邦特區(Federal District)將命名為 「哥倫比亞」。531800年11月,國會正式在特區召開會議;這表示特區正式成 為美國實質意義上的首都。. 52 53. 麥禮謙, 《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 ,頁 8。 美國建國後關於首都的位置與型態,曾有大規模且長時間的爭論。開國先賢如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就不希望首都定在某座城市;麥迪遜(James Madison)也認為首都應獨立於各州之 外。在傑佛遜、麥迪遜以及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協商下,決定將首都特區設在 南方的馬里蘭與維吉尼亞州之間的波多馬克河岸。當時特區下轄其他行政區域包括喬治城與華 盛頓市等,今已合併為一行政區域,即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24.

(35) 圖 2 華盛頓特區行政單位變遷。 1790年以前,波多馬克河岸僅喬治城與亞歷山卓市兩座城市。1791年將波多馬克河與東 支流匯流處規劃為特區,並設立華盛頓市。1801年特區劃分為華盛頓縣與亞歷山卓市。1846 年,波多馬克河南岸地區歸還維吉尼亞州。1871年,特區與轄下縣市正式合併為華盛頓哥倫 比亞特區。(圖片來源:http://www.jamesstewartchapterdar.org/?page_id=143 。上網日期:2014 年11月01日。). 選擇波多馬克河岸有其經濟考量,主要是希望憑藉著便利的河運與鄰近的 海運能使首都的經濟不虞匱乏。位於波多馬克河北岸的喬治城在美國獨立以前 便是一處發達的河港,溝通著波多馬克河與切薩比克灣(Chesapeake Bay)之 間的航運。從上波多馬克(upper Potomac)地區來的煙草、棉花、糧食與各 種日常用品,以及從切薩比克灣運來的英國貨物,均自喬治城與波多馬克河南 岸八英里外的亞歷山卓兩處集散,供輸至殖民地各處。 54 1828年切薩比克與俄亥俄運河(Chesapeake and Ohio Canal, C & O Canal) 動 土 。 該 運 河 向 西 北 貫 通 至 馬 里 蘭 州 鄰 近 賓 州 的 坎 伯 蘭 ( Cumberland, Maryland),連接起俄亥俄河與喬治城,以便大加利用波多馬克河航線。這條 航線在十八世紀末時華盛頓總統已透過波多馬克公司加以開發,可見其重要 性。該運河於1830年起陸續分段開通;然而後來受到內戰的破壞以及鐵路運輸 的競爭(如1835年華府─巴爾的摩之間鐵路通車),使得喬治城因漸失其轉運. 54. Fergus M. Bordewich, Washington: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Capital (New York: Amistad, 2008), p.54. 25.

(36) 貿易的重要性導致經濟衰退。原本特區一帶的經濟活動集中在波多馬克河岸以 河運為中心開展出來的交通相關行業為主,至此逐漸轉向商業與製造業為主的 經濟型態。波多馬克河沿岸的經貿場域漸漸轉移至特區,且因聯邦政府機構陸 續設立於此,特區也迅速地都市化。 55. 圖 3 運河與坎伯蘭公路 1838年坎伯蘭公路(藍線)已接通巴爾的摩與俄亥俄州的萬達利亞(Vandalia, Ohio)。 華府地區通過波多馬克河谷的運河(紅線)經由坎伯蘭可連結上這條公路。資料來源:馬丁‧ 吉爾伯特著,王玉菡譯,《美國歷史地圖》(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頁47。. 圖 4 華府地區港口地圖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Natural Earth(http://www.naturalearthdata.com/)資料繪製。. 營建成為美國政治中心的華府,梁啟超曾謂之「新大陸上最閑雅之大公園 55. Daniel E. Gale, Washington, D.C.: Inner-City Revitalization and Minority Suburbaniz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0. 26.

(37) 也」。56華盛頓特區鄰近美國東岸大港巴爾的摩。美國工商業自十九世紀下半 葉開始迅速而大規模地發展,大舉開發農業與礦業,帶動製造業與商業的勃 興。股份公司等企業型態的出現肩負起美國社會文化漸漸脫離對農業的倚賴並 且逐步邁向現代化的重擔。各地工業化發展除了隨著鐵公路交通運輸網絡的開 展漸漸得以滿足。來自東歐、南歐以及東亞的移民也藉由水陸運交通來到這個 充滿機會、亟待開發的國家。十九世紀中葉的巴爾的摩儘管缺乏工業發展的條 件,但它以海港進出口貿易帶來多樣且源源不絕的商品,整合新興的服務業、 金融業以及十九世紀以來陸續興修的運河、鐵公路等水陸交通運輸網路,穩定 地發展成大都市。此外,包括維吉尼亞州與馬里蘭州的南方各州之發展,基本 上以農業為主,結合十八世紀末開始的工業化,使棉紡織製品的生產得以機械 化運作。技術的突破使得業主對於土地及勞動力的需求大幅提高;更大規模的 棉花田耕作使得南方更加仰賴奴隸制度。因此,棉花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造成 奴隸制度在南方益形擴張。於是,都市雖然因新興服務業的需求湧入大量移 民,但在美國東部城市裡以歐洲移民為主;而都市外圍正值南方漸形成棉花王 國,勞動力以奴隸為主,對於亞洲移民勞動力需求不高,因此未吸引華人移民 大規模移入。 早期華府地區華人活動與生活情形的記錄並不多,只能借重主流媒體的報 導以及少許僑胞耆老的記述,方得以知悉當時的移民社群發展情形與生活面 貌。據載,1851年首次有華人Chiang Kai抵達華府,住在賓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但詳細情形並不清楚。 57 事實上,在美京唐人街形成以前,清廷官員已多次造訪華府。這些官員的 記述成為少數紀錄十九世紀華府地區情貌的中文文獻。甲午戰後,列強勢力開 始進入中國,國內上下始知西方諸國邁向現代化的腳步之速,若欲在西力東漸 的風潮下求存,勢必得「自強」,希冀能「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至於如何達 此目標,有人主張直接引進西方科技向外國購買新式武器、籌建新式軍隊等, 可速成之。或主張從根本著手,培養各類型人才。一方面在國內興辦新式學堂, 規劃新式教育科目以培養國家當前所需之人才;另一方面選送幼童出國留學, 期能更有效率地學習外語能力與專業知識。中國政府力圖於科技與教育方面自 56 57. 梁啟超, 《新大陸遊記節錄》(臺北市:中華書局,1957),頁 54。 “Chinatown Has Own Spirit of Exclusiveness,” Evening Star (Washington D.C.), 1927.08.14. 27.

(38) 強的同時,國際間的交流、交涉亦將日益頻繁,外交交涉成了無法迴避的溝通 途徑,因此,亦不得不在條約的法律基礎上互遣公使常駐京師。清政府的官員 係以特派使節團的身分造訪美國首都,迄1890年以前共計有五組使節團,分別 是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1868)、陳蘭彬(1877-1881)、鄭藻如(1881 -1885)、張蔭桓(1885-1889)、崔國因(1889─1893)。這些使團除蒲安 臣一團有特定任務與行程,屬非常駐型;其餘各使團皆為駐美公使,係常駐使 節。 58. 貳、. 蒲安臣使節團初使美國:1868. 1867年,《天津條約》將屆修約之期,清政府欲派一使節團赴歐美各國交 涉續約事宜。由於國內苦無適合之外交人才,因此委請適卸任美國駐華公使蒲 安臣權充駐美大使,偕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軍功花翎記名海關道志剛、禮部 郎中孫家穀等共三位「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隨行團員有同文館的翻譯張 德彝,以及蒲使之協理英人英國使館翻譯柏卓安(John M. Brown)與法人海 關稅務司職員德善(E. de Champs)等,使節團員、譯員共三十人。此次使節 團短期訪問美國,其中在華府停留近二個月,隨後造訪英、法、普、俄等歐洲 各國,整個行程自1868迄1870年,歷時三年。該使節團的主要任務為遞交國書, 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款》(史稱《蒲安臣條約》),此外,他們還肩負 調查「外國之情偽」,並在各地宣慰僑胞等責。蒲安臣使節團的訪問經歷,隨 行團員對此行的記錄有志剛的《初使泰西記》、張德彝的《歐美環遊記(再述 奇)》以及孫家穀的《使西書略》等三份記載。 59 蒲安臣使節團於同治七年三月九日(1868年4月1日)抵美國舊金山,在金 山停留逾月,隨後乘船至墨西哥,轉乘火車至大西洋岸,由巴拿馬出海,繞經 古巴島,抵紐約,數日後再乘火車西南行至華盛頓。60中國首次派使節團赴美. 58. 59 60. 使團性質可參盧瑩娟,〈晚清赴美使節團眼中的西方──以文化體驗為中心〉(新竹縣:清華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頁 3-4。 清‧志剛, 《初使泰西記》 。清‧張德彝,《歐美環遊記》。 據其記載: 「初九日,登『廓莎拉多』輪船,沿美國西岸南行。……十五日,……至末西格國 阿拉嘎伯勒勾海口停泊。……二十二日夜,北行至帕納馬海口。……二十三日登岸。乘火輪車 東行百四十里,至阿斯賓末爾海口,為大西洋西岸。……義『阿里足納』輪船,東北行。…… 二十六日東北行。過古巴島。……初二日北行至美國東界紐約海口,……十二日乘火輪車西南 行七百里,至米里堅國之華盛頓都邑。」清‧志剛,《初使泰西記》 ,頁 15-20。 28.

(39) 並造訪美京華盛頓,據使節團譯員張德彝所載,火車沿途「一路田疇交錯,村 鎮壯觀」彼時華府近郊: 過鐵鎖長橋,河名波多麻,一路所經之地多沃田,然開闢者少。道旁茂林蔽日, 橫亘數十里,然間有大片損傷,係戰時被樵採所伐者。61. 圖 5 美國東岸地圖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Natural Earth(http://www.naturalearthdata.com/) 資料繪製。. 彼時美國東岸已邁入工業化發展者,上自新英格蘭地區,下迄賓州。屬於南方 的德拉瓦州、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等地仍多田園景象。華盛頓特區內,. 合眾街道整齊潔淨,道途無歌唱者,無嘲罵者,無拾遺者,無爭鬥者,無乞丐, 無偷兒,大小閭巷皆設男女淨房,違者罰無赦。 華盛頓另為一城,不在三十六邦之中,在北喀爾勤那(喀爾勤那有南北之別)邦 之東北,勿爾幾呢阿邦之南,東臨海而西近山,周約三十里,居民二十餘萬,天 時冷暖如中國神京。街道平坦,石墁者少,民房不甚華麗,率皆整齊堅固,而官 署則宏敞壯觀,輝煌耀日矣。街巷極寬廣,有鐵路、海車,與丹尼、法郎西二國 者同。62. 張德彝曾隨英人清海關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1866年在清政府同意 之下出訪歐洲,隨行者有斌椿及同文館學生,一行五人,並留下斌椿的《乘槎 筆記》、張德彝《航海述奇》等紀錄。該次出訪之性質為海外旅遊考察;因此 61 62. 清‧張德彝,《歐美環遊記》,頁 63-71。 清‧張德彝,《歐美環遊記》,頁 85-86。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野生新視界」 ( Windows on the Wild,簡稱 WOW),是由美國地區世界自然保育基金 會( World Wildlife Fundin United States,簡稱

出品人:嘉大附小走讀社區教學研究社群 報告人 陳佳萍 洪雪華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本產經新聞》(産経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is to probe into how Taixu and the others formed the new interpretation to reason the analogy between Vaiduryanirbhasa and a pure land in this world, also

After the Opium War, Britain occupied Hong Kong and began its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Hong Kong has also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and trading port. In a society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In 1990s, the research area of nonhomogeneous Harmonic analysis became very active due to three famous mathematicians Nazarov, Treil and Volberg published an important result in

If growing cities in Asia and Africa can provide clean, safe housing, the future of the people moving there should be a very good on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