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性與三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代性與三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現代性與三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1-H-004-015-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計畫主持人: 陳芳明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6 月 17 日

(2)

(一) 計劃中文摘要 現代性與三○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 關鍵詞: 台灣話文論戰 鄉土文學 現代性 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日據時期的三○年代。發生在一九三○ 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間的台灣話文論戰中,台灣作家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觀念,亦即 「大眾文學」與「鄉土文學」。這兩個觀念,對整個殖民地文學的影響非常深遠。 即使對戰後文學的開展,也具有豐富的文化暗示與歷史意義。 台灣話文論戰進行的過程中,作家提出鄉土文學觀念的原因,在很大程度 上是為了回應日本殖民體制所帶來的現代性。如果現代性可以理解為近代文明 與科學進步的同義詞,則日本人在台灣推展現代化運動之際,誠然是刻意地、 有系統地把日本文化的接觸近代文明的「優先性」轉化為「優越性」。也就是說, 在時間的次序上,日本人比台灣人還更早認識現代化之為何物。因此,憑恃著 時間上的優先性,日本人遂在文化的位階上自認為比台灣人還要「先進」。散佈 這種文化優越的觀念,一方面是為了建立日本人的文化霸權論述,一方面也是 為了使台灣人產生文化的自卑與敗北。 在面對這種遲到的現代性或落後的現代性,台灣作家的鄉土文學運動在無 形中就產生了正面的積極意義。因為,鄉土文學觀念建構的主要意義,在於肯 定台灣土地上所釀造出來的文化並沒有落後或遲到。鄉土文學的提出,強調的 是文化認同與國族認同。凡是描繪台灣的民情、風俗、語言、歷史記憶等等的 作品,都可劃入鄉土文學的範疇。這種文學作品的營造,有助於追求台灣文化 主體的重建。 三○年代鄉土文學觀念相當廣泛而多元,由於台灣作家身處殖民地社會, 創作過程中使用的語言也很複雜;既有堅持台灣話文的作家,也有強調中國白 話文的作家,更有偏向日本話文的作家,因而構成了三○年代鄉土文學的繁複 內容。本計劃在於探討日本殖民体制所帶來的現代化衝擊下,台灣作家以何種 書寫策略予以回應。鄉土文學的建立,究竟與現代性是相悖的,還是共存的? 這正是本計劃亟欲追求的問題。

(3)

(二) 計劃英文摘要

Modern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iwanese Native Literature

Keywords:polemic over Taiw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siang-tu (native) literature, modernity

The forming of the concept of Taiwanese hiang-tu(native) litera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1930’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During 1930 and 1934,the island had witnessed the outbreak of debate over Taiw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mong colonial writers a polemic that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gress of colonial literature,Stemming from this long-standing dispute,the concept of hsiang-tu literature was developed by Taiwanese writers when they were faced with the large-scale modernization movement.In reconstructing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culture,writers during the 1930’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writing of native language,history and memory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hegemon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embrac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zer.Belated modernity had been an annoying issue for Taiwanese writers,who on the one hand believed that modernization was an irresistable trend for the island ,but,on the other, were well aware that modernization was subtly tinged with colonialism.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inquire into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native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modernity.

(4)

(三)計畫內容

現代性與三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觀念的形成

新文學運動經歷了破壞與建立的過程之後,台灣作家面臨一個更重要的課題 是,如何充實文學作品的內容。特別是通過一九二七年政治運動的左右分裂,許 多作家在實踐創作時,都不免顯露他們各自的意識型態與政治信仰。 這是可以理解的。跨越二0年代中期後,第二代知識份子正在孕育誕生之 中。第一代知識份子大約都生於一八九0年代,正是滿清與日本政權在台灣進行 更迭的時期。第二代知識份子則出生在一九00年代,亦即資本主義從播種萌芽 到蓬勃發展時期。這兩個世代最大不同的地方,不僅他們經歷的社會性質有很大 的不同,並且它們接受的教育與思想也有很大的落差。第二代知識份子的日本化 現代化教育比第一代知識份子還來的完整。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代知識份子 也因知識領域的擴大,以及思維方式的提升,他們的美學經驗與文學品味也有了 顯著的變化,其中帶來最大的變化,便是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作家的影響。 社會主義思潮介紹到台灣的途徑有二,一是來自日本,一是來自中國。在這 兩地讀書的台灣留學生,便是擔負起傳播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台灣留學生能夠 享有接觸左翼思想的機會,毋寧是歷史上的一個巧合。因為,在二0年代中期, 日本正好出現「大正民主」的時期。而中國正好展開「國共合作」的時期,兩個 社會都分別為知識份子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空氣。「大正民主」指的是一九二三年 至一九二六年,亦即大正十一年至十五年之間,日本軍閥尚未奪得政治權力,社 會中的思想言論自由還擁有廣大的空間。在這個期間到日本留學的台灣知識份 子,都很容易購得左派書籍,同時也以組織讀書會、研究會的方式討論社會主義。 至於所謂的國共合作,則是指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之間的北伐時期,中國國 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了推翻軍閥割據勢力,跨越黨派而組成聯合陣線。在國共合 作的和諧氣氛下,左翼思想獲得伸展的機會。在上海、北京、廣州的台灣留學生, 也不約而同組成政治社團,討論社會主義,關心台灣政局。 這些團體成員,在回台以後,如果不是參加政治、社會運動,便是參加台灣 文化協會,或是成立秘密讀書會,使社會主義的傳播迅速發展。更有一些左翼知 識份子,日後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包括參加東京台灣青年會社會科學研究會的楊 逵、楊雲萍、吳新榮、陳逸松,東京台灣文化 的王白淵,張文環、吳坤煌, 以及由此組織發展出來的東京台灣藝術研究會的施學習、楊基振、巫永福,都在 留學期間接觸過社會主義的思想。至於在中國方面,參加上海台灣青年會的施文 杞、張我軍、陳滿盈、張桔梗、蔡孝乾,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的張深切、張月澄, 也都是在國共合作期間獲得機會研讀左翼書籍。他們回到台灣,介入新文學運

(5)

動,使日後的左翼色彩顯得特別鮮明。 在社會主義的影響下,作家對於文學屬性與語言使用的議題越來越關切,文 學究竟應該為誰而寫?俗果要使文學為大眾所接受,則作家應採取何種語言較為 恰當?這些問題便是啟蒙實驗時期的作家亟欲要回應的。就在這種追求答案的情 境裡,文學的左傾,以及鄉土文學論戰的崛起,似乎成為無可避免的發展。

《台灣民報》的文學成就

從《台灣青年》、《台灣》等月刊的發行,到《台灣民報》半月刊的出版,有 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便是從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三0年之間,轉載中國新文學作 品的數量非常多。但是,跨入三0年代以後,翻譯與轉載的作品便日益減少。這 個現象足以說明台灣本地作家逐漸有創作能力,而無需再藉助於中國新文學作 品。 轉載於《台灣民報》、《台灣新文學》的作品,其作家包括魯迅、胡適、郭沫 若、王魯彥、馮沅君、張資平、胡也頻、潘漢年、許欽文、劉大杰、章衣萍、凌 叔華、冰心、蔣光慈等人。從這些人名可以發現,啟蒙實驗時期的台灣作家對二 0年代的中國新文學運動並不陌生;並且,無可否認的,台灣作家的部分作品也 受到中國作家影響。楊華所寫的短詩,似乎是在冰心的作品裡尋找到啟發。台灣 還未出現純粹的文藝刊物之前,《台灣民報》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非常重要。 不過,三0年代以前的《台灣民報》也呈現另一種景象,便是台灣作家非常 努力要建立自己的文學。尤其是一九二七年以後賴和擔任報紙文藝欄的編輯之 後,對於新世代作家的提拔,可謂不遺餘力。在第二代作家中,最早於報紙登場 當推楊守愚。他受到賴和的照顧最多,也最能體會其用心良苦。在〈小說與懶雲〉 的悼念文章中,楊守愚對賴和有著生動的描述:「通常,一個編輯者的任務,無 非只是擔當作品之閱讀從而加以選擇的工作。遇到「不合格」的作品,就把它往 字紙簍一丟了事。但是,懶雲當時的文學界情況卻不是這樣。忘了補白報紙空下 來的版面,就無法去選擇原稿。他當時幾乎是拼著老命去做這份工作的,他毫不 珍惜體力地去一一修刪寄來的稿子,有時甚至是要為人改寫原稿的大半部分。常 常有些文章,他簡直是只留下別人的情節而從頭改寫過。」這段話之所以值得記 錄下來,一方面在於認識賴和扶植新文學運動時投注了過人的心力,一方面也在 於窺見新文學初期的台灣作家撰稿後仍須旁人大力修改。沒有經過這種刪修的階 段,就不可能成就後來的文學豐碩果實。 要認識二0年代與賴和同時期的重要作家,就不能不從《台灣民報》去發現。 在這段期間發表較多作品的,當推陳虛谷、楊雲萍、楊華,他們分別在小說、散

(6)

文、與新詩方面建立殊異的風格。如果他們的產量豐富,各自的風格當可形成傳 統。可惜的是,除了楊華之外,其餘在三0年代並未有更卓越的表現。 陳虛谷(1896-1965),原名陳滿盈,號一村,係彰化和美人。他在這段期間 發表了四篇小說於《台灣民報》,亦即〈他發財了〉(1926)、〈無處申冤〉(1926)、 〈榮歸〉(1930)、〈放炮〉(1930)。對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界線,陳虛谷 在小說中劃分得十分清楚。他這種正反對比的技巧,在初期小說中普遍可以發 現。不過比較值得注意的,在於他對新舊仕紳傳達於殖民者與被殖民之間的投機 性格,刻劃的相當清楚。〈榮歸〉這篇小說,描繪舊仕紳家族的兒子考上日本高 等文官的故事,為了追求利祿,全家毅然放棄民族的立場。這種衣錦還鄉的故事, 背後透露了殖民地心靈的扭曲。小說的結局頗有反諷的意味:「火球般的夕陽, 將要沉下去,把西方的天邊,烘成一片紅豔如錦的雲霞,好像是朝著王家表祝意。」 夕陽顯然是與小說中王家門口懸掛的旭日國旗相互輝映,卻眷顧著忘記了民族立 場的王家。陳虛谷的創作技巧,直追賴和。倘若他的文學生涯繼續經營下去,當 可在二0年代成為引領風騷的作家之一。然而,他的成就,竟止於此。 陳虛谷也從事新詩創作。在這段時期的《台灣民報》,他發表了〈澗水和大 石〉(1927)、〈秋曉〉(1927)、〈落葉〉(1930)、〈賣花〉(1930)、〈病中有感〉(1930)、 〈詩〉(1930)、〈敵人〉(1931)等。是他極為豐收的時期。他的新詩結構完整, 主題鮮明,文字透明,較諸張我軍的詩作猶勝一籌。他的詩流露濃郁的人道主義 精神,以及知識份子對社會、對弱者的滿腔關懷。正如他的短篇小說一般,陳虛 谷也喜歡在詩中以明暗對比的方式做辯證式的經營。他入世的態度,相當典型地 反映了殖民地作家共同的焦慮。 楊雲萍(1906),本名楊友濂,台北士林人。早在十九歲的少年時期,亦即 一九二五年,就與朋友江夢華合辦《人人》雜誌。這是個人作品的文藝刊物,但 已為日後純文藝雜誌的誕生,作了預告。他的短篇小說除了〈光臨〉(1926),與 〈秋菊的半生〉(1928)之外,大多是屬於極短形式的掌中小說。〈光臨〉的主題, 在於揭露依仗日人權勢而提升自我人格的台灣人保正的嘴臉。為了上司的光臨, 他準備了佳餚美酒在家中等待,最後卻全然落空。那種得不到日人關愛的失落 感,同樣也在諷刺被殖民者心靈扭曲的實況。〈秋菊的半生〉在於敘述被賣到議 員人家的女婢命運。台灣人雖是被殖民者,但一旦投靠日人而當官之後,便開始 欺壓自己的同胞。在性別的壓迫上,這篇小說等於在暗示,台灣男性與日本殖民 者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共謀。 楊雲萍的短篇小說,如果不必以嚴格的小說定義予以要求的話,也可以當作 散文來閱讀。他的篇幅簡短,主要是他的文字乾淨,句子相當扼要。他的作品並 不講求完整的結構,僅是把握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切片或斷面,以靈光一現的方式

(7)

顯露出來。他不是成功的小說家,而是天生的詩人。他的新詩成就,必須要等到 四0年代出版詩集《山河》(1943)之後,才全面展現出來。淨化的文字,靈性 的情感,在現實生活的瑣碎事物中都可發現。他文學經營的高峰,便是集中凝聚 在這冊詩集之上。 楊華,(1900-1936)原名楊顯達,另有筆名楊花、器人。台北人,他是台灣 新文學史上最早被肯定的詩人之一。一九二七年《台灣民報》協助新竹青年會向 全島青年徵求白話詩,筆名崇五的〈誤認〉得第一名,〈旅愁〉得第三名。崇五 的真實身份,迄今尚未得到考證,他後來也沒有詩作引起討論。楊華則以筆名器 人參賽,〈小詩〉獲第二名,〈燈光〉獲第七名。誠如前述,他的詩頗有中國詩人 冰心的風格,往往是以兩行短詩的形式表現出來。就在這一年,他因治安維持法 違犯被疑事件而遭監禁於台南。楊華在獄中完成了五十餘首的《黑潮集》。生前 未曾發表,一九三六年他病逝後,遺稿被發現,遂刊登於翌年楊逵主辦的《台灣 新文學》。 就詩的結構而言,楊華作品毋寧是極為鬆懈的。不過,他並不是追求格局龐 大的詩人,而是純粹依賴意象的構思與聯繫,使剎那的情感浮現。以他得獎的〈小 詩〉第一首為例,就可知道他是如何重視意象的釀造: 人們看不見葉底的花, 已被一雙蝴蝶先知道了。 詩中不說「一隻蝴蝶」,而是「一雙蝴蝶」。這種細膩的巧思,暗示著春天的 到來。然而,短短兩行詩,卻未嘗提及春天。意象詩的經營,必須要在三0年代 的風車詩社作品裡尋找密切的血緣。楊華的誕生,等於是預先為台灣新文學運動 開拓了新的想像版圖。規模較大的《黑潮集》乃是完成於獄中。倘然不把這冊詩 集當成小詩的合集,而視之為一個大象徵的細部構造,則《黑潮集》刻畫個人坎 坷命運在大時代的壓力下的起伏迭宕,應該可以視為成功之作。是以集裡的第十 七首為例: 和煦的春天, 花而鮮豔地開著, 草兒蒼蘢地長著, 何方突然飛來一陣風雹, 將他們新生的生命, 摧殘得披靡凌亂。 寧靜與動盪的對比,又再一次顯現初期作家的思維方式。楊華會朝這樣的方

(8)

向去思考,不能說是被整個歷史環境與政治氣氛所引導。作為強勢文化下的弱 者,他的詩句可能是無力的,無可奈何的。不過,以著反面的手法凸顯權力支配 者的龐大影像,他的作品倒是成了雄辯的證詞。 楊華在去世前完成兩篇小說,亦即〈薄命〉與〈一個勞動者之死〉,發表於 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藝》,兩篇小說都有自傳書寫的性格,頗能點出社會弱小 者的困境。〈薄命〉被當時中國作家胡風選入《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族正其 藝術成就已獲得肯定。這兩篇小說輓歌似的勾勒了他與他的時代。一九三六年, 貧病交迫的他,懸樑自盡。 《台灣民報》發表的小說與詩,基本上都有強烈的階級色彩。無論作者是否 為社會主義信仰者,他們緊張的心情總是偏向被壓迫的農民、工人、女性等毫無 發言權的民眾。在這段時期,並未見證女性作家的登場。因此,性別議題在此階 段並不特別清晰。如果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女性形象,那全然是由男性作家所塑造 的。《台灣民報》的文學傾向,或多或少都具有左翼的批判精神。女性意象的浮 現,也只是用來作為男性被壓迫的象徵,或者是用來比喻左翼批判精神裡的弱勢 角色。性別的討論是沒有能見度,階級議題可以說是這段期間最明顯的主題。

鄉土文學論戰及其影響

台灣文學從啟蒙實驗時期過渡到聯合陣線時期,中間曾經穿越了一場意義極 為深遠的鄉土文學論戰。這場文學討論的一個重要意義乃在於,台灣作家第一次 把文學當作嚴肅的議題相互交換意見。在二0年代,文學只能作為政治運動的附 庸;但是,甫跨入三0年代,這場論戰似乎把文學帶出政治運動脈絡之外,而純 粹就文學運動的目的,以及文學使用何種語言創作,在當時作家之間廣泛爭辯。 對於這次討論,黃得時在其〈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稱之為「台灣語言論爭」, 廖毓文在〈台灣文學改革運動史略〉則稱之為「鄉土文學論戰」。 這兩種命名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整個論爭的過程都牽涉到兩個問題,一是 文學應該為誰而寫,一是文學應該使用何種語言來寫。這兩個問題是互為表裡 的。台灣文學如果是為大眾而寫,則創作語言應該是使用大眾所能接受的。這些 問題都可涵蓋在「鄉土文學」與「台灣話文」這兩個範疇來理解。 一九三0年八月,左翼作家黃石輝在《伍人報》上首先提出鄉土文學的主張。 《伍人報》、《明日》、《洪水報》、《現代生活》、《台灣戰線》等,都是由左翼政治 運動者所創辦的文藝刊物。這些刊物在出版後,立即遭到台灣總督府的查禁,如 今已經散佚,日前尚未有任何出土的跡象。但是,依據日本的《台灣警察沿革誌》

(9)

可以理解,這些雜誌都是以左翼政治運動者為主要骨幹,然後透過文學形式的推 展,達到宣揚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思想的目的。黃石輝在《伍人報》上以〈怎樣 不提倡鄉土文學〉為題,以台灣民眾為主體,闡釋他的文學觀點。他被廣為引用 的一段話,正如下述: 你是台灣人,你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眼睛所看的是台灣的狀況,耳 孔所聽見的是台灣的消息,時間所歷的亦是台灣的經驗,嘴裡所說的亦是 台灣的語言,所以你那枝如椽的健筆,生花的彩筆,亦應該去寫台灣文學 了 黃石輝的主張可能稍嫌粗糙,不過,在這段話裡已清楚把台灣文學定位在一 定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之上。所謂時間意識,便是他指稱的台灣歷史經驗。所謂 空間意識,則是黃石輝清楚指出的台灣天地、台灣事物、台灣語言。確立了孕育 台灣文學的現實條件之後,他進一步申論: 你是要寫會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藝嗎?你是要廣大群眾心理發生和你 同樣的感覺嗎?不要呢?那就沒有話說了。如果要的,那麼,不管你是支 配階級的代辯者,還是勞苦群眾的領導者,你總需以勞苦群眾為對象去作 文藝,便應該起來提倡鄉土文學,應該起來建設鄉土文學。 一個重要的概念「鄉土文學」就在這裡正式提出。也就是說,台灣文學既 然是以確切的時間、空間意識為基礎而釀造的,則這樣的文學更應該以具體的群 眾為對象。黃石輝眼中的群眾,就是勞苦群眾。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以農民 與工人為主的無產階級。文學若是以勞苦群眾為對象,則創作的語言就不能不以 他們的語言為訴求。這種話文,便是黃石輝所說的台灣話文。在殖民地社會裡, 作家回歸到自己的土地、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自然寓有重建文化主體的意味。 不過,從他的主張來看,朝向社會主義的建立已隱然可見。 這是可以理解的,普羅文藝運動在三○年代是普遍的國際現象。無論作家 強調的是鄉土文學或大眾文藝,基本上都在啟發讀者的階級意識,使他們關心社 會最底層的農民、工人生活實況。藉由文學的傳播,知識份子可以認識殖民體制 與資本主義的真正本質,從而培養抵抗的意識。一九三一年七月,黃石輝繼續在 《臺灣新聞》發表〈再談鄉土文學〉,堅持作家應該建設台灣白話文。他的台灣 白話文主張,便是在既有的漢字基礎上表達台語,若是遇到無字可用時,則「採 用代字」或「另創新字」,其目的便是讓台灣讀者容易理解文學的內容。他說:「因 為我們所寫的是要給我們最親近的人看的,不是要特別給遠方的人看的,所以要 用我們最親近的語言事物,就是要用台灣話描寫台灣的事物。」為了使這樣的主 張能被廣泛接受,黃石輝在文中提出組成「鄉土文學研究會」的構想。

(10)

呼應黃石輝的鄉土文學觀最為強烈的,莫過於郭秋生。這是一位受到忽視 的文學家,在此有必要予以介紹。郭秋生(1904-1980),使用過的筆名包括芥舟、 TP 生、KS、街頭寫真師等,是台北新莊人。他的社會主義傾向非常鮮明,擅長 小說與散文創作。在鄉土文學論戰期間,極力傾向支持黃石輝的立場,而且更為 激進。在一九三一年的《臺灣新民報》郭秋生發表〈建設臺灣白話文一提案〉, 建議作家應向市井小民索取語言的資源: 所以吾輩說,當面的工作,要把歌謠及民歌,照吾輩所定的原則整理整理。 而後再歸還「環境不惠」的大多數的兄弟,於路旁的賣藥兄弟,的確會做 先生,看牛兄弟也自然會做起傳道師傳播直去,所有的文盲兄弟姊妹,隨 工餘的閒暇儘可慰安,也儘可識字,也儘可做起家庭教師。 郭秋生的文學觀念無非是以識字無多、甚至是文盲為對象。他認為要建立 台灣文學,當前的工作便是整理民謠、兒歌,並且以此為媒介可以與底層的民眾 溝通。他的看法,顯然是以文學作為思想傳播的工具,以達到掃除文盲的目的。 因此,郭秋生的重點,乃是集中在知識的啟蒙,而非文學藝術的提昇。 黃石輝與郭秋生兩個人的論點,引起正反兩派的回應。廖毓文在戰後回顧 這場論戰指出,對於台灣話文的態度,當時作家可以分成贊成論與反對論。贊成 論者包括黃石輝、鄭坤五、郭秋生、莊遂性、黃純青、李獻章、黃春成、賴和等。 反對論者支持中國白話文,包括廖毓文、林克夫、朱點人、賴明弘、越峰等。廖 毓文對鄉土文學的看法頗值得注意,他藉用十九世紀末期德國的例子,認為鄉土 文學的最大目標,是在描寫鄉土特殊的自然風格和表現鄉土的感情思想,事實就 是今日的田園文學。他指出,因為它的內容過於泛渺,沒有時代性,又沒有階級 性,一到今日完全銷聲匿跡了。換句話說,廖毓文同意文學是有時代性與階級性, 但是不必使用鄉土文學一詞來界定。 綜觀這段時期的文學討論,儘管有主張台灣話文與中國話文的不同,作家 對於新文學出路的關切,可謂溢於言表。所有的言論可以歸納出兩個重要的論 點:第一,文學不可能脫離現實而存在,作家應該撫觸社會的脈搏,在生活中挖 掘文學的題材。第二,語文的使用應照顧到廣大的民眾。鄉土文學、民間文學、 大眾文學等等名詞的浮現,都牽涉到語言使用的問題。不過,即使這場爭議沒有 得到具體結論,至少所有的作家都已注意到讀者群眾是新文學發展的主體之一。 三○年代台灣作家的思想狀態,大約可以從這兩個方向推知。

文學運動中聯合陣線的構成

(11)

鄉土文學論戰進行的過程中,使許多作家的政治信仰與意識形態暴露出 來。在語文方面,有主張中國白話文,也有主張台灣白話文。在思想方面,有人 是左派立場,有人則採取中間偏左的態度。這種多元而分歧的現象,正好說明了 新文學運動到了三○年代已顯得更為生動活潑。 這個時期的作家,已經意識到如何通過不同的文學表現以達到團結的目 標。他採取的策略,便是聯合陣線。所謂聯合陣線,係指每位運動者的理念並不 一致,但是在面對共同敵人時,每個人並不放棄個人的信仰,而進行一種跨越意 識形態的行動結盟。所以,在鄉土文學論戰中,每位作家的觀點與立場縱然相互 歧異,卻同時能夠加入同樣的文學組織。這種文學上的聯合陣線,不僅在抵抗精 神上彼此激盪,並且也在創作技巧上彼此砥礪,而終於造成六○年代台灣文學的 繁花怒放。 促成這種聯合陣線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政治方面的壓力。一九三一年由於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而導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為了能夠全心對中國東北展開軍事 侵略,台灣總督府遂禁止殖民地的所有政治活動,而致治團體也悉數被解散。原 是配合左翼運動崛起的左翼文學雜誌也一一被查禁。在被查禁的刊物中,最值得 注意的是《台灣戰線》。因為,這是新文學運動中,最早嘗試聯合陣線的一份刊 物。這份文學雜誌之前,有王萬得、周合源、黃白成枝等人在一九三○年六月創 辦《伍人報》。王萬得是台灣共產黨員,企圖透過文學雜誌的傳播流通,使黨的 影響力擴大。其他合夥人不欲這份刊物淪為台共的掌控,遂紛紛宣告脫離,黃白 成枝另外創辦《洪水報》,林斐芳則另組《明日》。王萬得單獨支持《伍人報》達 十五期,每一期都受到查禁,最後一期改名《工人先鋒》亦遭查禁。 出版《伍人報》期間,王萬得在全島各地建立七十餘處發行網,同時也與 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戰旗社、法律戰線社、農民戰線社、普羅科學同盟保持聯 繫、並且與左傾台灣文化協會的《新台灣大眾時報》建立聯盟關係。王萬得無法 繼續支撐下去後,決定併入台灣共產黨直屬的文字刊物《台灣戰線》。 台灣戰線社是由台共中央委員謝雪紅(阿女)、郭德金、林萬振所籌辦,同 仁成員則包括賴和、王敏川、張信義等左翼知識份子。這份刊物的發行策略,誠 如台共黨員楊克培所說,便是「在白色恐怖橫行下,要利用最小限度的合法性」。 從雜誌的發刊宣言,可以理解他們的文學觀念典型地反映當時作家的心理狀態: 我們知道,從前的文藝是少數資產家、貴族階級所獨佔欣賞的東西,但現 在已失去存在價值,以衰微到連自己的墳墓都無力挖掘,死期到臨都無任 何手段可施的地步。當此時期我們不可躊躇,須下定決心一致努力,把文

(12)

藝奪回普羅階級手中,使其成為大眾的所有物,以促進文藝革命。當此過 渡時期,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則沒有正確的行動,這是我們所熟知的事 實。因此,需要讓勞苦群眾隨心所欲地發表馬克思主義及普羅文藝,如此 使無產階級的革命理論與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合流,使加速的發展成為可 能,藉以縮短歷史進程。 這份發刊宣言,非常明白揭示社會主義的立場,而且很露骨的表明左翼文 學要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結合起來。左翼作家對於過去的貴族文學之厭惡,洋溢 於字裡行間。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也在這份刊物的同仁名單之中,足證進入三 ○年代以後,他的思想左傾是很鮮明的。不過《台灣戰線》僅發行四期,就與《伍 人報》合併,另發行《新台灣戰線》。但也是每期甫出版,即受到查禁。後來台 共發生內訌,又有日本警察的監視,台灣戰線社遂漸漸沒落消失。 繼之而起的,是一九三一年三月,日籍作家與台籍作家合作組成台灣文藝 作家協會。這個跨國界的文學結盟包括日人別所孝二、中村熊雄、青木一良、藤 原千三郎、上清哉、井手薰等,台人則有張維賢、王詩琅、周合源等無政府主義 傾向的作家。這個協會也是模仿日本的文藝聯合戰線,企圖在台灣完成作家同盟 的組織。協會的機關刊物命名《台灣文藝》,前後發行四期,悉數被扣。到目前 為止,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出版的《台灣文藝》,仍還未出土,是台灣文學史上的 一個重要疑案。 值得注意的是,協會中的日人作家在討論台灣文學時,認為必須注意到兩 個事實:一是台灣文化的獨特性,一是多族群的混合雜居。就文化獨特性而言, 便是在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等方面,台灣有其獨特的環境, 絕對不能與日本文化等同看待。就族群雜居而言,台灣住民包括先住民族的高山 族,有台灣人、中國人與日本人,絕對不能以公式化來處理複雜的族群問題。顯 然,這種複雜的文化背景與族群結構,是形成台灣文學的重要因素。這個協會嚴 肅地把族群議題介紹到新文學運動中,是相當不平凡的。因為,這使得三○年代 的作家,除了關心階級問題之外,也必須注意族群問題的存在。 上述兩種聯合陣線的嘗試,都受到壓抑。究其原因,他們只是利用文學的 合法性來進行政治思想的宣傳。無論如何,他們企圖組成聯合陣線的構想對後來 作家的結社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所有政治團體被日警解散之後,遺留下來的反 抗行動的真空,就由文學運動來填補。

(13)

(四)參考文獻 一、日治時期報刊雜誌 《人人》,人人雜誌發行所、東方書局複印本, 1925年3月~1925年12月 。 《三六九小報》,三六九小報社、成文複印本,1930年9月~1935年9月。 《文藝臺灣》,西川滿編、臺灣文藝家協會、東方書局複印本,1940年1月~1944 年1月。 《民俗臺灣》,東都書局臺北支店,1941年7月~1944年12月。 《先發部隊》,廖漢臣編、臺灣文藝協會、東方書局複印本,1934年7月。 《赤道》2、4,赤道報社,1930 年 11 月、12 月。 《南方》,一九四一年創刊於臺北。 《南音》,南音雜誌社、東方書局複印本,1932年1月~1932年9月。 《南瀛新報》,南瀛新報社、臺灣大學圖書館微捲,1930年6月~1933年12月(缺 1930年9月~1932年3月)。 《昭和新報》,昭和新報社、臺灣大學圖書館微捲,1929年5月 1938年5月(缺 1931年1月 1932年2月)。 《洪水報》1,洪水報社,1930 年 8 月。 《風月報》,一九三五年創刊於臺北。 《第一線》,廖漢臣編、臺灣文藝協會、東方書局複印本,1935年1月。 《華麗島》,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一九三九年創刊於臺北,民國七十年三月出 版。 《福爾摩沙》,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一九三三年創刊於東京,民國七十年三月 出版。 《新高新報》,新高新報社、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微捲,1929年5月~1938年2月。 《新青年》,上海群益書社,1915年9月至1921年7月。 《新臺灣大眾時報》1:1 2:4,新臺灣大眾時報社,1930 年 12 月 1931 年 7 月。 《詩報》,張曹朝瑞等,主要參考1931年~1942年。 《愛書》14,臺灣愛書會「臺灣文藝書志」,1941 年 5 月。 《語苑》23~26, 1930年~1933年。 《臺灣》,臺灣雜誌社,1922 年 4 月 1924 年 5 月。 《臺灣》6:1~6:2,臺灣通訊社、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35年1~2月。 《臺南新報》,臺南新報社、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微捲, 1921年5月~1937年1月 (散佚一半)。 《臺灣文學》2:1、2:3,臺灣文藝作家協會,1932 年 2 月、6 月。 《臺灣文學》,張文環編、啟文社、臺灣文學、東方書局複印本,1941年5月~1943 年12月。 《臺灣文藝》(臺灣文藝聯盟機關雜誌),張星健編、臺灣文藝聯盟、東方書局 複印本,1934年11月~1936年8月。

(14)

《臺灣文藝》(臺灣文學奉公會機關雜誌),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1944 年創刊 於臺北,民國七十年三月出版。 《臺灣民報》,臺灣雜誌社、臺灣民報社,1923 年 4 月 1930 年 3 月。 《臺灣青年》,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 年 7 月 1922 年 2 月。 《臺灣時報》,臺灣總督府內臺灣時報發行所,1919~1943年。 《臺灣新聞》,1901 年創刊於臺中。 《臺灣詩薈》,連橫編、成文出版社複印本, 1924年2月~1925年10月。 《臺灣新文學》,楊貴等編、臺灣文藝聯盟、東方書局複印本,1935年12月~1937 年6月。 《臺灣新民報》週刊部份,臺灣新民報社,1930 年 3 月 1932 年 4 月。 《臺灣新民報》日刊部份,臺灣新民報社,主要參考 1933 年 5 月 11 月,缺 8 月。(中島利郎 先生影本提供) 《臺灣大眾時報》1 10,大眾時報社,1928 年 5 月 7 月。 《臺灣日日新報》,五南圖書公司複印本、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微捲,主要參考 1912年~1944年。 《臺灣文藝叢誌》1~5:1(缺部分卷次),鄭汝南編,臺灣文社、中央圖書館台 灣分館微捲, 1919年1月~1923年7月。 《臺灣教會公報》,王守勇編、臺灣教會公報社,主要參考1933年。 《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一至七卷, 臺灣慣習研究會, 1898年1月 1907年 8月。 《臺灣慣習記事》,程大學等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1984年6月~1993年9 月。 二、作品 下村作次郎等企畫,《台灣大眾文學系列》(第一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年8月初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高雄:德馨室,1980年3月初版。 王昶雄等編,《北臺灣文學-臺北縣作家作品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年 6 月 王昶雄,《驛站風情》,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年 6 月。 王昶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臺北:前衛,1998 年 4 月。 王昶雄、吳希賢、吳漫沙、張我軍等著,《海鳴集》,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 6 月。 王曉波編,《王敏川選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87年7月。 王曉波編,《臺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7月初版。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上)(下),臺北:海峽學術,1998 年 10 月。 白成枝編,《蔣渭水遺集》,臺北:文化,1950 年 7 月。

(15)

羊子喬編,《郭水潭集》,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12 月初版。 羊子喬編,《蓬萊文章臺灣詩》,臺北:遠景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羊子喬等編,《鹽分地帶文學選》,林白出版社,1979 年 8 月初版。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1.一桿枰子--2.一群失業的人--3. 豚--4.薄命--5.牛車--6.送報伕--7.植有木瓜樹的小鎮--8.閹雞),臺北:遠景,1979 江亢虎,《臺游追記》,中華書局,1935年5月。 西川滿編,《臺灣文學集》,大阪:屋號書店,1941 年8 月。 李南衡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五冊 v.1,賴和先生全集 v.2,小說選集(一) v.3, 小說選集(二) v.4,詩選集 v.5,文獻資料選集),明潭出版社,1979 年 3 月初版。 吳濁流,《臺灣文藝與我》,臺北:遠行,1977 年。 賴和著、張恒豪編,《賴和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年 2 月。 賴和著、李南衡編,《賴和先生全集》,臺北:明潭,1979 年3 月。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六冊),臺北:前衛,2000 年 6 月。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漢詩初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6 月。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手稿集》彰化: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影像集》,彰化: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 年 6 月。 賴和著、施淑編,《賴和小說集》,臺北:洪範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李獻章編,《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2月。 李獻璋編,《臺灣小說選》,1940 年,未出版。﹝下村作次郎先生影本﹞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北:聯合文學,1995 年 7 月初版。 吳三連口述,吳豊山撰,《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1年12 月初版。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6月台灣版二刷。 吳新榮,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吳新榮,《吳新榮選集》(三冊),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年 3 月。 吳德功,《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3月台灣版五刷。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3月台灣版五刷。 吳濁流著、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六冊),遠行出版社,1977 年 9 月初版。 林獻堂,《林獻堂先生紀念文集》,台中:彰化銀行,1960年12月初版。 周定山,施懿琳編,《周定山作品選集》,彰化縣文化中心,1996年7月。 阿 Q 之弟,《可愛的仇人》,台北:前衛,1998 年 8 月初版。 施淑編,《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 年 12 月初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臺北:成文書局,1970年4月台一版。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2000 年 12 月初版。 張我軍著,《亂都之戀》,臺灣民報社,1925 年 12 月初版。 張我軍著,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臺北:人間出版,2002年初版。

(16)

張我軍著,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9月二 版一刷。 張純甫著,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張深切著,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1998年1月。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臺北:弘文館,1986 年 11 月初 版。 張文環著、廖清秀譯,《滾地郎》,鴻儒堂出版社,1976 年 12 月初版。 連橫,《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1964年12月初版。 連橫,《雅堂先生集外集》,臺北:鄭喜夫自印本,1976年10月。 連橫,《雅堂先生餘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12月影印版。 連橫,《臺灣語典•雅言》,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5月。 連橫著,《連雅堂先生全集》(臺灣通史、臺灣詩薈、臺灣語典•雅言),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1992 年 3 月初版。 陳虛谷,陳逸雄編,《陳虛谷選集》,臺北:鴻蒙出版公司,1985年10月初版。 許丙丁,《日據時期最轟動的臺語神怪小說——小封神》,台北:樟樹出版社, 1996 年 12 月。 彭瑞金選註,《歷史的倒影-日據日代臺灣新文學作家作品選讀》,河畔出版社, 1982 年 7 月初版。 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1——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年8月初版。 葉石濤編譯 《台灣文學集2——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2 月初版。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小說八冊),臺北:遠景,1997 年 7 月。 楊逵,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2001 年12月。 楊守愚著、張恆豪編:《楊守愚集》,台北:前衛,1994 初版三刷 楊守愚著、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小說、民間文學、戲劇、隨筆》,彰化: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初版 楊守愚著、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詩歌之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6 初版 楊守愚著、許俊雅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8 初版 楊守愚著、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初版 楊千鶴,張良澤等譯,《人生三稜鏡》,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一 刷。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上)(下),臺北:三民,1978 年。

(17)

臺灣總督府情報課,《決戰臺灣小說集》(乾之卷•坤之卷),臺北:臺灣出版 文化,1943年12月、1945年1月。 賴萬發等編,《磺溪文學-彰化縣作家作品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6 月初版。 龍瑛宗著,《午前的懸崖》,蘭亭書店,1985 年 5 月初版。 龍瑛宗著,《杜甫在長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年 7 月初版。 龍瑛宗著,《夜流》,地球出版社,1993 年 5 月初版。 龍瑛宗著,張恆豪編《龍瑛宗集》,台北:前衛,1991 鍾肇政編,《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十冊),文壇出版社,1965 年 12 月初版 聯合報編輯,《寶刀集─光復前臺灣作家作品集》,臺北:聯合報,1981 年 10 月 初版。 陳逸雄編,《陳虛谷選集》,鴻蒙文學出版社,1985 年 10 月。 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 6 月。 許俊雅著,《日據時期臺灣小說選讀》,萬卷樓圖書,1998 年 11 月。 三、評論、研究 1、專書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1997 年 2 月初版。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合撰,〈戰前臺灣大眾文學初探(一九二七年 一九四七年)〉, 收於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 年 12 月。 三好行雄等著,陳鵬仁譯,《日本的作家與作品》,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 年12月初版。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 1930 臺灣史》,武陵出版社,1998 年 2 月二版四刷。 中島立郎編《一九三○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 王曉波著,《臺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帕米爾書店,1986 年 11 月初版。 王曉波,《被顛倒的臺灣歷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86年11月初版。 王曉波,《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臺初版。 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1985 年 8 月。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5月初 版。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1980 年 12 月初版。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稻鄉,1988 年 5 月。 王詩琅、盛清沂等編,《臺灣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77年4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高雄:德馨室,1979 年 11 月。 中島利郎編,《臺灣新文學與魯迅》,臺北:前衛,2000 年 5 月。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

(18)

年 3 月初版。 中島利郎編,《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總合目錄》,東京:綠蔭書房,2000 年 12 月初版。 中島利郎編,《1930 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 年 3 月 初版。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日本統治期臺灣文學文藝評論集第五卷》, 東京:綠蔭書房,2001 年 4 月初版。 井山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 年。 片岡巖,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出版社,1990年11月二版二刷。 天下編輯,《發現台灣(1620-1945)(上)(下)》,天下雜誌,1993 年 7 月 7 版 六刷。 古繼堂,《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瀋陽:春風出版社,1993年6月一刷。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89年7月初版。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89年7月初版。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加州:蓬島文化,1980 年 9 月初版。 白少帆等,《現代臺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1987年。 羊子喬著,《蓬萊文章臺灣詩》,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9 月初版。 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年 2 月。 向陽著,《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駱駝出版社,1996 年 11 月。 伊能嘉矩,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誌》(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1 年6月(原著在1928年整理出版)。 李明水著,《臺灣雜誌事業發展史》,臺灣省政府,1986 年 10 月初版。 李篤恭編,《磺溪一完人——賴和百年紀念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年7月初版一刷。 吳三連等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0年6月一版六 刷。 呂興昌,《臺灣詩人研究論文集》,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年 4 月。 尾崎秀樹,《舊殖民地文學研究》,日本:勁草書房,1971 年 6 月。 尾崎秀樹作,蕭拱譯,〈戰時的臺灣文學〉,收於《臺灣史論叢》1,1980 年 4 月 初版。 杉田英明等,《《華麗島》:臺灣的眺望》,東京:平凡社,2000 年。 林衡哲、張恒豪編,《復活的群像——台灣卅年代作家列傳》,台北:前衛出版 社,1995 年 9 月台灣版二刷。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 晚報社,1992年8月一版一刷。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7月初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7月初版。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1993 年 8 月初版。

(19)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 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 年 12 月初版。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9月五印。 林衡哲、張恒豪編著,《復活的群像─臺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臺北:前衛,1994 年 6 月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1993 年。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臺南市立圖書館,2002 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1989 年 10 月初版。 周婉窈著,《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 備處,1997 年 10 月。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2年6月一版一刷。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 月初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2003 年。 河原功,《台灣新文學運動展開日本文學接點》,東京:研文出版,1999 年11月初版一刷。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1998 年 6 月初版。 施正鋒著,《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前衛出版社,1998 年 7 月。 施懿琳著,《彰化文學圖像》,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年 6 月。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6月一版。 施懿琳著,《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春暉出版社,2000 年 6 月。 施懿琳、楊翠撰,《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年 5 月。 胡萬川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大中文系,1998 年 12 月初版。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1998 年 2 月。 柳書琴,《臺灣分館館藏日據末期《臺灣日日新報》文學相關資料及介紹》,臺北: 臺灣分館,出版年不詳。 徐亞湘,《《臺灣日日報》與《臺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臺北:宇宙,2001 年。 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臺北:晃文館,1923年2月。 陳建忠,〈啟蒙知識分子的歷史道路--從「知識分子」的形象塑造論魯迅與賴 和的思想特質〉,《孤獨的帝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屆全國大專學生 文學獎),1999 年 5 月。 陳永興編,《臺灣文學的過去與未來》,臺北:臺灣文藝,1985 年 3 月。 陳少廷著,《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 年 5 月初版。

(20)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 陳萬益等著,《種子落地 4--臺灣小說集》,賴和文教基金會,1998 年 4 月。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年 5 月。 陳薇君、羅遠合編,《種子落地 5--臺灣散文專集》,賴和文教基金會,1999 年 8 月。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前衛出版社,1988 年 9 月初版。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 月初版一刷。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 月初版一刷。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1994 年 2 月。 陳映真,《西川滿與臺灣文學》,臺北:人間,1988 年 5 月。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 年 3 月初版,1997 年 10 月 2 版。 陳淑容,〈論蔡秋桐及其新文學活動〉,收於《第六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 臺南:南市藝術中心,2000 年 12 月初版。 陳明台,《臺灣文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1997 年 4 月。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香,1988 年 10 月初版。 連雅堂著,《臺灣語典》,金楓出版社,1999 年 4 月革新版。 張炎憲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五冊),自立晚報社,1987 年 1 月初版。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著,《臺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印行,1996 年 1 月。 張恆豪,《復活的群像:臺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臺北:前衛,1994 年。 許俊雅著,《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編譯館,1997 年 4 月。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許俊雅,《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1994年11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出版社,1997年10月初 版一刷。 許極燉著,《台灣近代發展史》,前衛出版社,1996 年。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 年 7 月初 版一刷。 康原編,《文學的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6 月再版。 康原編,《種子落地 1--臺灣文學評論集》,賴和文教基金會,1996 年。 康原編,《尋找台灣精神》,賴和文教基金會,1997 年 4 月。 康原編,《種子落地 3--臺語詩歌專集》,賴和文教基金會,1997 年 8 月。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初版。

(21)

梁明雄,《張深切與《臺灣文藝》研究》,臺北:文經,2002 年。 梁景峰著,《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 6 月。 盛清沂等纂,《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68年。 黃煌雄,《蔣渭水評傳》,臺北:前衛,1992 年 12 月初版。 黃武忠,《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文化,1980 年 8 月初版。 黃武忠,《臺灣作家印象記》,臺北:眾文,1984 年 5 月初版。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文鶴,1995 年 7 月新版。 黃朝琴著,《我的回憶》,龍文出版社,1989 年 6 月初版。 黃秀政著,《臺灣史研究》,臺灣學生書局,1995 年 8 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1994 年 4 月新修訂版一刷。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 月初版。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9月臺初版。 黃重添等著,《台灣新文學概觀》,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3月。 黃康顯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 年12月初版。 黃惠禎著,《楊逵及其作品研究》,麥田出版社,1994 年 7 月。 彭小研,《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1990年初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3月初版。 彭瑞金,《瞄準臺灣作家》,高雄:派色文化,1992 年 7 月。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一刷。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1990 年 1 月初版。 葉石濤,《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1990 年 3 月初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年 2 月初版,1993 年 9 月再版。 葉石濤著,《臺灣鄉土作家論集》,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79 年 3 月初版。 葉石濤著,《文學回憶錄》,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4 月初版。 葉石濤著,《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5 年 6 月初版。 葉石濤著,《展望臺灣文學》,九歌出版社,1994 年 8 月初版。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1992 年 7 月初版。 葉石濤、鐘肇政主編,《一群失業的人》,遠景出版社,1981 年 9 月再版。 葉榮鐘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自立晚報社,1990 年 6 月。 葉榮鐘著,《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晨星出版公司,2000 年 8 月。 葉榮鐘,《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 年。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帕米爾,1985 年 8 月初版。 葉榮鐘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自立晚報社,1971 年 9 月三版。 葉榮鐘著,葉芸芸、藍博洲主編,《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臺中:

(22)

晨星,2000 年 8 月。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9月初版一刷。 曾國慶等著,《彰化縣口述歷史(三)》,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 6 月。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7月初 版一刷。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臺灣秘史》,臺北:武陵,1984 年。 喜安幸夫著,《臺灣抗日秘史》,武陵出版社,1997 年 3 月。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 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5月初版一刷。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26)》,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 8月。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1988 年。 楊素娟編,《楊逵的人與作品》,民眾日報出版社,1979 年 10 月初版。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1988 年 6 月 4 版。 臺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來的治安狀況:中卷)—— 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6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社會運動史》,東京:龍溪書舍,1973 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衛生課編,《臺灣衛生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衛生課, 1900 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編,《臺灣衛生》,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 1935~1939 年。 臺灣總督官房情報課編,《南方醫學讀本》,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3 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古亭書屋, 1969 年。 臺灣新民報社(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興南新聞 社),1934、1937、1943 年。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古亭書屋,1973 年。 臺灣文學研究會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前衛出版社,1989 年 8 月初版。 臺灣研究基金會編輯,《百年來的台灣》,前衛出版社,1995 年 6 月。 劉登翰,《臺灣文學隔海觀─文學香火的傳承與變異》,臺北:風雲時代,1995 年 3 月。 劉登翰等著,《臺灣文學史》(上) (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 年 6 月、1993 年 1 月初版。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等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 立晚報社,1993 年 2 月。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9 年 10 月初版。 賴通堯,《新臺灣大眾時報》,東京:臺灣大眾時報,1931 年。 賴和文教基金會編,《種子落地─日據時期彰化新文學》,賴和紀念館,1994 年

(23)

12 月初版。 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6 月。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年9月初版。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臺北:楊翠華,1997 年 12 月初版。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鄉,1991 年 12 月初版。 藍博洲編,《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1993年4月初版一刷。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傳 臺灣統治篇》,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1943 年。 龔顯宗著,《台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 年 12 月。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1995 年 11 月。 2、碩、博士論文 王昭文,《日治末期臺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臺灣」、「臺灣文學」及 「民俗臺灣」三雜誌歷史的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7 月。 王鳳雄,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解放運動及論述—以《臺灣民報》作為分析場域 (1920—1932)》,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2月。 王正良,《新舊文學視野的重整:以《學衡》與《新青年》為焦點的探索與延伸》,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石美玲著,《閩南方言在光復前台灣文學作品中的運用》,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3 年。 宋宜靜,《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 研究科修士論文,2000 年 2 月。 阮美慧,《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年 5 月。 邵幼梅,《賴和小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年。 吳春成,《日據下臺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臺灣民報》(1920—1927) 個案研究》,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吳瑩真,《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 年。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4 年。 林秀蓉,《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 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年。 林倖妃,《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中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私立東吳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林嘉芸,《日治體制下臺灣女性文化之研究:以《民俗臺灣》為探討主題》,中國

(24)

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邱琳婷,《1927 年「臺展」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 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65-1945)》,政治大學歷史研 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 5 月。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6 月。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洪儀真,《三 O 年代和七 O 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 較》,臺大社會所碩士論文,1997 年 6 月。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6 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 年。 高錦惠,《明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的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 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莊淑芝著,《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許秦蓁,《重讀臺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國立中央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許俊雅著,《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摶士論文, 1991 年。 張靜茹,《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 年。 張桂華,《苦悶時代下的文學─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成大歷史所碩 士論文,2000 年 6 月。 張金墻,《斷裂與再生─「臺灣文藝」研究(1964∼1994)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7 年 6 月。 張光明,《張文環研究》,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張梅駒,《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與知識份子(1921~1949)》,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81 年。 陳美燕,《《民俗臺灣》雜誌之編輯設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 年。 陳漢洲,《民國三十八年前中共三刊物:《新青年》、《嚮導》、《解放日報》之研究》, 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年 6 月。

(25)

陳豔紅,《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化與日本:以《民俗臺灣》為中心》,東吳大學日本 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年。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1920~1937)》,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3 月。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師範學院鄉土 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明娟著,《日據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臺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 品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陳淑娟著,《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陳建忠著,《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摶士論文,2001 年。 陳美妃,《日據時期臺灣漢語文學析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年 6 月。 陳三郎,《日據時期臺灣的留日學生》,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年 6 月。 陳翠蓮,《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 》,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 6 月。 陳俊雄,《日據時期的臺灣寫真發展》,輔大大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游勝冠著,《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6 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1995 年。 郭怡君,《《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0 年。 黃淑英,《《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年。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6 月。 黃佳惠,《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0年6月。 黃俊豪,《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之民族認同(1920 1945)》,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論文,2000 年。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 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曾一珊,《從《民俗臺灣》看1941~1945 年間立石鐵臣的版畫創作》,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簡志龍,《賴和漢詩中的社會現象分析與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6)

2002 年。 趙素娟,《新青年雜誌的言論主張:一個思史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 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 廖祺正,《三十年代臺灣鄉土話文運動》,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6 月。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灣師範大學國研 所博士論文,1991年5月。 賴秀峰,《日據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3 年。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國 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年。 鍾政瑩,《由日據下臺灣新文學的發展論張深切的戲劇活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年 6 月。 3、期刊論文 一軍,〈〈張深切與「臺灣文藝」研究〉評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9 期,2002 年3 月。 于飛,〈從「無醫村」看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夏潮》,3 卷 7 期,1976 年 10 月 1 日。 王一剛,〈臺灣文藝作家協會〉,《臺北文物》,3 卷 3 期,1954 年 12 月。 王詩琅,〈一個試評—以「臺灣新文學」為中心〉,《臺灣新文學》,1 卷 4 號,1936 年 5 月 4 日。 王曉波,〈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運動〉,《中華雜誌》,27 卷 6、 8 期,1989 年 6 月、8 月。 王曉波,〈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 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第 7 期,1997 年7 月。 王昶雄,〈打頭陣的哲人賴和「走得其時」〉,《自立晚報》,19 版,1993 年 11 月 26 日。 尹子玉,〈日據時期留日臺籍作家〉,《文訊月刊》,第 179 期,2000 年9 月。 丘秀芷,〈日據時代臺灣白話文學的健將--悼念楊雲萍先生〉,《文訊月刊》,第 179 期,2000 年9 月。 石美玲,〈日據下搖籃期(1920 1929)台灣文學作品中的方言詞彙〉,《文史學報》, 20 期(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主編),1990 年 3 月。 向陽,〈文學雜誌與臺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 訊月刊》213 期,2003 年 7 月。 向麗頻,〈《三六九小報》、《花叢小記》所呈現的臺灣藝旦風情〉,《中國文化月刊》 261 期,2001 年 12 月。 江鍚賢,〈連雅堂與「臺灣詩薈」〉,《臺灣文獻》49:2,1998 年 6 月。

(27)

江寶釵,〈與文學傳媒結緣:談臺灣新文學期刊的研究〉,《文訊月刊》213 期, 2003 年 7 月, 呂正惠,〈日據時代「臺灣話文」運動平議〉,收於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 臺北:東大,1995 年 11 月初版。 李獻章,林若嘉譯,〈臺灣鄉土話文運動〉,《臺灣文藝》,102期,1986年9月。 李世偉,〈日治時期臺灣的儒教運動〉,《臺北文獻直字》,120期,1997年6月。 李南衡,〈近代臺灣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賴和先生〉,《醫望》,3 卷 1 期,1979 年 11 月。 李南衡,〈認識「賴和先生」〉,《新書月刊》7 期,1984 年 4 月。 李瑞騰,〈由舊詩詞起家--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文學最初面貌〉,《中央日 報》,17 版,1994 年 11 月 29 日。 李篤恭,〈一群高邁、聰慧而勇敢的人們:回憶賴和先生及其他(上)(下)〉,《中 華雜誌》,240、243 期,1983 年 7 月、1983 年 10 月。 呂興忠,〈賴和小說的技巧與思想〉,《彰化人》,11 期「賴和專輯」,1992 年 1 月 20 日。 呂興忠,〈賴和〈富戶人的歷史〉初探〉,《文學臺灣》,11 期,1994 年 7 月。 呂興昌,〈頭戴臺灣天•腳踏臺灣地─論黃石輝臺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第二 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大,1997 年 5 月初版。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臺灣國風」〉,收於胡萬川主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1998年6月發行。 呂興昌,〈臺灣文學資料的蒐集整理與翻譯〉,《文學臺灣》,8 期,1993 年 10 月。 呂興昌,〈百年不孤寂--紀念賴和百年誕辰的意義〉,《文學台灣》,12 期,1994 年 10 月。 呂興昌,〈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楊華詩解讀〉,《臺灣文藝》(新生版),第 143 期,1994 年 6 月。 呂興昌,〈「臺灣文藝」與臺灣文學〉,《國文天地》16:5=185,2000 年 10 月。 呂興昌校註,〈以其自殺•不如殺敵〉,《文學臺灣》,第 18 期,1996 年 4 月。 呂正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研究的回顧——七○年以來台灣地區的研究概 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期,1996年11月。 阮斐娜著,張季琳譯,〈西川滿和《文藝臺灣》:東方主義的視線〉,《中國文哲研 究通訊》11:1=41,2001 年 3 月。 沈乃慧,〈日據時代台灣小說的女性議題探析(上)(下)〉,《文學台灣》15-16 期, 1995 年。 巫永福,〈臺灣新文學運動與賴和〉,《文學界》,26 期,1988 年 6 月。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1978年9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3 年。 吳瀛濤,〈日據時期出版界概觀〉,《臺北文物》,8 卷 4 期,1960 年 2 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1) principle of legality - everything must be done according to law (2) separation of powers - disputes as to legality of law (made by legislature) and government acts (by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