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我國就學貸款談高等教育成本分擔/1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我國就學貸款談高等教育成本分擔/15"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7),頁 15-17

學貸讀大學 主題評論 第 15 頁

從我國就學貸款談高等教育成本分擔

林政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一、 前言

近年來,我國大學欲調漲學雜費 或是學生背負就學貸款等問題,一直 是社會大眾與家長關注的議題。在就 學貸款方 面,比較 引起熱烈 討論的 是,大學生因尚未踏出社會工作賺錢 就要背負一筆相當龐大的債務,令人 情何以堪?其次,就學貸款原本是政府 與銀行的美意,但是也產生一些後遺 症,例如,有些大學生貸了款,畢業 後卻逃避還款,造成銀行呆帳;也有 學生認為利率很低,抱持不貸白不貸 的心理貸款,但是卻把貸款用在個人 物質需求的享受與花費上。針對就學 貸款部分,近年已有不少探討,本文 從最根本之核心-高等教育成本分擔 (cost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來 探究高等教育成本分攤的問題。

二、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理論與觀

現今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甚 至「普遍化」的趨勢之下,再加上國 家對於高等教育資源因主、客觀因素 無法大量挹注,因此高等教育學生與 家庭的成本分擔日益增加是不可避免 的趨勢,而且也是世界各國的主要現 況。高等教育成本分擔(cost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指的是高等教育費用 的負擔從完全由或主要由政府、納稅 人負擔,轉移到由父母和學生分擔。 費用從政府轉移到學生和家庭,可能 以減少或「凍結」(freezing)學生補助 金的形式 出現(特 別是在不 景氣時 代)。成本分擔涉及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費用負擔從政府 和納稅人轉移到學生和家庭的理論基 礎是什麼?第二,背後的意識形態有 哪些?第三,增加的成本分擔(主要 是學費和相關費用)對學生註冊行為 的衝擊是什麼?由學生和家庭負擔的 費用中,有哪些是增加的?最後,有 哪些政策工具可以用來減少對於家庭 或是學生的衝擊(Johnstone, 2003)﹖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不論在已開發 國家、或是開發中國家,都是一個必 須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高等教 育已由菁英教育,逐漸轉變為普及教 育,其次,也是因為就學人數的增加, 造成大學辦學成本增加;再者,因為 私有化和 全球化導 致國家稅 收的減 少,而在政府的稅收之中,高等教育 還需要和中小學教育、公共衛生、醫 療福利等競爭政府經費。基於上述所 述之背景脈絡,除非增加政府稅收, 否則就只能從學生和家庭增加學費和 其他費用。 第二個成本分擔的理論基礎是公 平(equity)的觀念:受益者至少要分 擔費用的觀念。特別是高等教育與中 小學教育不同之處,在於受益對象主 要是誰的問題。接受中小學教育,受 益對象除了學生之外,最主要是國家 與社會,因為接受基本的國民教育, 有助於提升國民基本素養,自然也提 升國家競爭力;而接受高等教育,除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7),頁 15-17

學貸讀大學 主題評論 第 16 頁 幫助國家培育高等教育人才之外,更 有助於大學生/研究生未來找工作,提 昇其就業競爭力,或是提升其薪資待 遇,亦即接受高等教育學生個人受益 程度會遠大於國家社會受益。再加上 高等教育 辦學成本 遠大於中 小學教 育,學生與家長自然要負擔部分高等 教育成本。特別是有些系所、學程, 因為將帶給學生較大的私人回報或就 業前景(例如醫學系所學生未來具有 較高的的薪資待遇與社會聲望)負擔 比較高比率的費用,被普遍認為是合 適的。 綜合上述,高等教育成本負擔因 為涉及上述各項變數-各國高教學費政 策走向、各國經濟情況、高等教育普 及化、高昂的辦學成本、使用者付費、 不同系所不同就業與發展……,使得 高等教育成本究竟由誰負擔?各負擔 多少?等問題就顯得更加複雜難解,同 時,也衍生出政府與大學要透過何種 方式(例如獎學金或貸款),協助弱勢學 生就讀大學。

三、 建議

雖然高教成本負擔是一個複雜之 議題,不過,有一點很清楚的就是, 高等教育朝向某種程度的成本分擔是 必須的,且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從政府 和納稅人轉移到學生和家庭亦是難以 避免的。重點在於政府與大學如何扮 演其角色,例如:提供獎助學金、提供 就學貸款、提供工讀機會等等,以維 持或加強高等教育的可接近性,避免 弱勢學生 因為經濟 因素無法 順利就 學。針對高等教育學生與家庭的成本 分擔,造成大學生/研究生需要負擔較 高的學費,或是必須透過就學貸款才 能完成學業所衍生出之問題,以下提 出一些建議,做為參考。 (一) 高等教育成本增加,成本分擔宜 多方面思考 高等教育成本涉及之因素相當多 且複雜,例如政黨政策與意識形態、 各國的經濟情況、各國對於高等教育 政策與投資、各國的文化、學生的入 學機會、學生與父母對接受高等教育 的想法(例如學生與家長會考量就業 率 、 讀 大 學 或 研 究 所 的 投 資 報 酬 率)……;其次,成本如何分擔因為 涉及到眾多政策利害關係人,再加上 每個人又各有立場,亦難有一致性之 看法(林政逸,2007),因此,在探究 高等教育 成本分攤 ,以及相 關的議 題,如調漲學雜費、獎助學金、就學 貸款時,宜從各個層面來加以考量, 盡量兼顧相關利害關係人的看法,方 能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二) 在 增 加 學 生 與 家 庭 的 成 本 負 擔 時,也應照顧到家境清寒的弱勢 學生 任何一位學生都不能因為「經濟 因素」而被排除於高等教育之外,因 此,在增加學生與家庭的高等教育成 本負擔時,也必須考慮到家境清寒的 弱勢學生。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7),頁 15-17

學貸讀大學 主題評論 第 17 頁 (三) 政府、企業與大學宜多以提供獎 學金或工讀機會協助弱勢學生 高等教育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之 趨勢,在進行成本分擔與轉換時,也 應顧及弱勢學生的受教權益與教育機 會。目前雖然有助學貸款可以協助經 濟有困難之學生,但是會產生還沒畢 業就揹債務的問題產生。為避免此現 象,在協助弱勢學生方面,政府、企 業與大學宜更積極提供獎學金,供有 需要之學生提出申請,或提供工讀機 會給學生,透過工讀學習,並賺取報 酬。 (四) 家庭與學生面臨學費與其它費用 日益增加的趨勢之際,也應「自 力救濟」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增加是不可避 免之趨勢,除了依靠政府或學校提供 補助或獎助之外,家庭與學生亦應自 立自強,例如:及早儲存教育基金, 以避免將來可能面臨「考得上、讀不 起」的問題。 (五) 政府宜增加高等教育投資 近年來雖面臨高等教育市場化之 趨勢,但是,考量高等教育之公共利 益,以及高等教育具有培育高等人力 之功能,政府對於高等教育仍有其一 定之責任,與其他國家相較,我國對 於高等教育的投資仍有相當大的成長 空間,因此,政府宜增加高教投資, 避免過多的成本轉移至家長與學生, 導至許多 學生必須 透過學貸 才能就 學,但是接受到的高等教育品質又不 甚理想之雙重損失現象。 參考文獻  林政逸(2007)。解決大學學費高 漲問題之對策,師友月刊,478,37-39。  D. Bruce Johnstone(2003). Cost Sharing in Education:Tuition,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Accessibility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zech Sociological Review, 39(3), 351–37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每學期 每學期 每學期 每學期 4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性別平等法第 17 條

國小組 優等 宜蘭縣凱旋國小 行動載具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創作 國小組 優等 臺南市大成國小 大成國小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社群 國小組 優等 高雄市油廠國小 AI 異想家. 國中組 特優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參考教育局提供的多元化甄選工具(建立校本行為 特質量表:《學生校內表現評估輔助表》

為了向前往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提供更適切的支援,以及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獲 得專上教育的機會,由 2016/17 學年起,資助計劃將擴展至資助於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是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