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方言比較層次學研究(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語方言比較層次學研究(II)"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漢語方言比較層次學研究(II)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1-H-002-057-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5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楊秀芳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9 月 2 日

(2)

〈論匣母字在閩語的層次表現〉

(未完稿) 楊秀芳 根據文獻記載,閩地早在秦漢時代便有漢人南來;從閩語的語言現象來看, 它也顯示具有漢語各階段的音韻特徵,應是各階段北方移民語言層積的結果。本 文以漢語音韻史為參考架構,分析匣母字在閩語的語言層次。在作法上,本文重 視音韻結構的證據;方言語音和某一個古音在形式上相似,並不表示古今兩者具 有親子關係,除非在音韻結構上能看出今音和古音有承繼關係。 閩語的匣母有 k-、kh-、h-、0-幾種讀法,許多學者根據閩語匣母讀 k-的現 象來討論上古聲母問題。對於中古匣母的上古來源,因為群母與喻三都只出現在 三等韻母前,與匣母的出現於一、二、四等韻母前,分別都具有分佈互補的關係, 因此學者構擬上古聲母時,或以匣群同源(Karlgren1923,周法高 1969),或以 匣母喻三同源(董同龢1948,王力 1958)。李方桂先生則合三者一起考慮,擬定 演變規律為: 上古 *g + j-(三等)→ 中古群母 g + j- 上古 *g +(一、二、四等韻母)- → 中古匣母 ⊗- 上古 *gw + j- → 中古喻三 jw- 上古 *gw + j + i- → 中古群母 g + j +w- 上古 *gw +(一、二、四等韻母)- → 中古匣母 ⊗ +w-(李方桂 1971:) 丁邦新師根據閩語匣母字讀陽調k-母的現象,也主張匣母和群母上古同源,但對 喻三及群母合口的來源,則有不同的看法。丁先生的演變規律是: *g + j- → gj- 群母開口 *gw + j- → gju- 群母合口 *⊗ + j- → j- 喻三開口 *⊗w + j- → ju- 喻三合口 *g + 非 j-韻母 → ⊗- 匣母開口的一部份 *gw + 非 j-韻母 → ⊗u- 匣母合口的一部份(丁邦新師 1983:1-3) 丁先生擬音的好處是交代了喻三開口讀的來源,並且避免讓*-j-和*-ji-除用來區別 上古同部而中古不同的韻,又用來區別群母合口和喻三的不同(丁邦新師1983: 1)。 丁先生 1999 又根據石陂閩語資料,推斷上古音中有*g-和*⊗-的不同。丁先 生主張上古匣母字有兩類,一類和群母合而為一,上古音是*g-,石陂現仍遺存 有讀 g-的現象;另一類和喻三合而為一,上古音是*⊗-,石陂現在-的讀法便來 自*⊗-。以石陂來說,它的 g-和-保存了閩語中最古老的層次,並顯示和上古音 的關係。以廈門來說,從*g-來的字,今讀 k-、k’-;從*⊗-來的字(不論匣母或 喻三字),早期的變零聲母,晚期的變h-。由此可得古今演變規律:

(3)

*g-→匣 /1、2、4 *⊗-→匣 /1、2、4 →群 /3 →喻三 /3 不過我們是否應考慮如此一來只有舌根部位有濁擦音*⊗-,雙唇及舌尖部位則只 有濁塞音*b、*d,而沒有平行的濁擦音。這是否使得聲母的音位系統在結構上失 去平衡? 有許多匣母字在閩語次方言之間有讀k-的規則對當,例如: 福州 莆田 廈門 永安 建甌

含 kaΝ2 kaΝ2 kam2 kym2 kaiΝ3

寒 kaΝ2 kua2 kua2 kum2 kuiΝ3 行 kiaΝ2 kia2 kia2 kio2 kiaΝ3

猴 kau2 kau2 kau2 kΟ2 ke3

糊 ku2 κ u2 κ 2 ku2 ku3

根據這樣的比較材料來構擬,這些匣母字在共同閩語的聲母可擬為*k-。 從李先生1971 *g- →匣 /1、2、4 →群 /3 的匣群自上古漢語*g-分裂而成的學說來看,我們可以推論這個共同閩語的*k-不 屬於分裂為匣群二母的層次,而是屬於未分裂前上古時期的層次,否則共同閩語 匣母字應該讀為喉擦音。這個層次羅杰瑞稱為秦漢層次。 如此看來,匣母字的秦漢層次在語音上是一種「共同存古」。「共同存古」在 分群上可以具有的意義,在於這一群人共同經歷一個歷史時期,對別人進行的某 一項音變,這一群人共同採取存古的策略。不過,利用「共同存古」來分群,必 須是這一群人的確因共處而共同經歷一個歷史時期,而不能是指天南地北兩群沒 有共處經歷的人,只因湊巧都沒有進行那一項別人進行的音變,便說他們是同一 支方言。閩語次方言間除了共具匣群不分的特色,還共具有端知不分、輕重脣不 分等其他特徵,我們可以相信具有這些共同存古特色的閩方言,的確可稱為一支 特別的方言,他們因共處而有共同的經歷,不是天南地北湊巧不變的無關的人。 在「匣群分裂」之後,非閩語又共同經歷了「端知二分」的變化,以及稍晚 的「輕重脣二分」的變化。非閩語共具有這些共同創新的變化,就這一點來說, 他們相對於閩語,是一群關係較為密切的方言。楊雄《方言》中所稱關東、關西 等各地方言,或許可說就是屬於非閩語的一些次方言。到了唐宋之時,這些非閩 語方言因全濁清化規律的不同,分家各自獨立為我們所稱的官話、湘語、客贛等

(4)

不同的方言;閩語在這一個音變中也把過去的全濁聲母改讀為清聲母,並且在各 次方言間大致有相同的變化,因此就這一點來說,閩語次方言此時似尚未分家。 匣群二分、端知二分,都是見於切韻的系統。匣群同源,端知同源,都是見 於上古漢語的系統。這兩種分裂規則的先後如何? 早期反切有端知類隔切,但沒有匣群類隔切,是否說明在製作反切的早期, 匣群分裂已經完成,而當時端知尚未分家? 又,反切中有匣于類隔切,六朝又有匣于雙聲詩,這些匣母字多為合口字, 這似乎說明 *gw- →匣⊗w- /1、2、4 →喻三 jw-/3 的變化晚於開口*g-的分裂變化: *g- →匣 /1、2、4 →群 /3 換言之,在六朝時,合口匣母字與喻三尚未分裂,因此才會產生匣于類隔切與匣 于雙聲詩。如果早期反切製作的時代在東漢末應劭時,那麼似乎還可以推出這些 變化的絕對年代。 試擬變化時程如下: 上古 *g- *gw- *t- 東漢末 *⊗- *gj- *gw- *t- 切韻 匣開 群 匣合 喻三 端 知 由於早期反切有端知、匣于類隔現象,而無匣群類隔切,因此東漢末這個階段的 聲母系統,*⊗-、*gj-為二,但*gw-未分裂,*t-也還是同一個聲母。 從這個變化時程來看閩語匣母讀的層次,「猴」來自上古*g-,中古後清化為 k-。「喉」來自東漢末以後的*⊗-,中古後清化讀同影母的 0-。「後」au6 的時代 層次同於「喉」。「後」hau6 是全濁*⊗-清化讀同曉母的類型,時代上稍晚。 所謂「喻三古歸匣」,說的便是*gw-的音類。*gw-從上古到六朝都是一個音 類,在分裂之前,*gw-可能在音值上先「擦音化」為*⊗w-,然後再分裂,三等 的顎化為jw-,一二四等字保持為⊗w-。閩語喻三讀 h-的音讀即來自*⊗w-。

(5)

若根據類隔切來估計,由於閩語端知不分,我們可推共同閩語的時代上達製 作反切的早期(東漢末)。從閩語匣母讀k-來看,則共同閩語的時代至少可推到 東漢末之前。而閩語喻三讀h-的層次,應該也在匣于不分、製作反切的早期(東 漢末)。至於閩語匣母讀0-、h-的層次,則屬於*⊗-分裂出之後的時代。 閩語喻三沒有讀 k-的現象,說明它們來自*gw-已經擦音化之後的階段。匣 母字有k-、0-、h-異讀,則是因為來自不同的階段。k-來自最早的*g-、*gw-,0-、 h-來自*⊗-、*⊗w-,因清化走向不同而有 0-、h-之異。 還有一些匣母字在閩語次方言之間有讀0-的規則對當,例如: 福州 莆田 廈門 永安 建甌 鞋 e2 e2 ue2 e2 ai3 話 υa6 υa6 υe6 υ 5 υa6 學 ο/8 ο/8 ο/8 a∝4 8 這些字在共同閩語也有共同的來源,可以構擬聲母為*0-。有時方言間有不整齊 的聲母對當,例如: 福州 莆田 廈門 永安 建甌 紅 ΟyΝ2 aΝ2 aΝ2 haΝ2 Ν3 黃 uoΝ2 hoΝ2 Ν2 um2 uaΝ5 這是因為不同的方言對於不同的詞彙可能取不同的層次來表現。扣除讀 h-的方 言,其餘讀0-的,其語音層次和*0-是同屬一層。 重要參考文獻(縣志及方言詞典等語料從略) 丁邦新 1975 《魏晉音韻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六十 五。台北:中央研究院。 2002 〈從特字看吳閩關係〉。《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 85-84。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 1987 〈山西聞喜方言的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 24-33。 王福堂 1994 〈閩北方言中弱化聲母和第九調的我見〉。張光宇主編,《中 華民國聲韻學會第十二次年會暨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6)

論文集》:436-43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平山久雄 2002 〈從語言年代學看閩語的地位〉。《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 言的關係》:3-10。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平田昌司 1988 〈閩北方言「第九調」的性質〉。《方言》1988/1:12-24。 李方桂 1971 《上古音研究》。1980 重印於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 1991 〈閩北方言〉。《閩語研究》:139-190。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1 〈閩中方言〉。《閩語研究》:191-218。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1 《福建縣市方言志十二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方言的特徵詞〉。《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14。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香港中 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辦。 2002 〈論閩語與吳語、客贛語的關係〉。《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 言的關係》:27-4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何大安 1981 《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1 〈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2/1:101-152。 1988 《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專刊之九十。台北:中央研究院。 1990 〈方言接觸與語言層次—以達縣長沙話三類去聲為例〉。《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4:845-867。 1993 〈六朝吳語的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 867-875。 2000 〈方言層次學的一些問題〉。《漢學研究》第 18 卷特刊「台灣 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111-146。 吳瑞文 2002 〈論閩方言四等韻的三個層次〉。《語言暨語言學》3/1:133-162。 姚榮松 2001 〈從詞匯體系看台灣閩南語的語言層次〉。《第七屆閩方言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26。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 社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 文研究中心主辦。 秋谷裕幸 1999 〈也談吳語處衢方言中的閩語成分〉。《語言研究》1999/1: 114-120。 2001 《吳語江山廣丰方言研究》。愛媛大學法文學部總合政策學 科。 2001 〈閩語和吳語處衢方言中三等字讀開口呼的現象試析〉。《第七 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6-24。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 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辦。 2002 〈閩語和其他南方方言的齊韻開口字〉。《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

(7)

方言的關係》:95-104。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徐芳敏 1991 《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讀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 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通鏘 1991 《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袁家驊等 1989 《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曹志耘 1996 《嚴州方言研究》。好文出版。 2002 〈南部吳語語音的共性和差異〉。《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 關係》:65-7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齋、趙日新 2000 《吳語處衢方言研究》。中國語學研究「開篇」單刊 No.12。 好文出版。 張光宇 1990 《切韻與方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 《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 張琨 1984 〈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 415-458。 1991 〈再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4: 89-135。 張振興 1992 《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雙慶 、萬波 2002 〈知章莊組聲母在閩語及周邊方言裏的今讀類型考察〉。《閩語 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105-114。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 陸嘉美 1983 《溫州平陽閩南語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章太 1991 〈大田縣內的方言〉。《閩語研究》:266-303。 陳章太、李如龍 1991 《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澤平 1998 《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忠敏 2002 〈方言間的層次對應—以吳閩語虞韻讀音為例〉。《閩語研究及 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73-84。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梅祖麟 1995 〈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1-12。 1999 〈閩語、吳語和南朝江東方言之間的關係〉。手稿本。 2000 〈閩南語複數人稱代詞形成合音的年代〉。《語言變化與漢語方 言—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261-270。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 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頓大學。 2001a 〈現代閩語和“支脂魚虞,共為不韻”〉。《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 討會論文集》:15。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 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 究中心主辦。

(8)

2001b 〈現代吳語和“支脂魚虞,共為不韻”〉。《中國語文》2001/1: 3-15。 梅祖麟、楊秀芳 1995 〈幾個閩語語法成分的時間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集刊》66.1:1-21。 黃金文 2001 《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台 北。 2001 〈閩北方言聲母層次〉。《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26-154。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 辦。 程俊源 2000 〈保守與創新—台灣閩南語陽聲韻「熊」的音韻歷史變化〉。《聲 韻論叢》9:719-768。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1 〈音韻的深層對應〉。《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22-253。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 辦。 董同龢 1960 〈四個閩南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 729-1042。 1989 《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楊秀芳 1982 《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2 〈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 10.1:349-394。 1993 〈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823-849。台 北:大安出版社。 1996 〈論閩南語的文白異讀〉。《「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 154-224。台北:台灣語文學會。 1998 〈閩南語 ing 韻母音韻層次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86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0 〈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第 18 卷特刊「台 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111-146。 趙元任 1928 《現代吳語的研究》。北平:清華學校研究院。 劉秀雪 2001 〈音韻規則的轉換—以莆仙方言為例談語言接觸〉。《第七屆閩 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95-106。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 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 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辦。 鄭曉峰 2001 〈閩贛邊界的光澤方言〉。《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9)

155-156。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 辦。 鄭張尚芳 2001 〈閩語和湘楚方言的古老聯繫〉。《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 文集》:25。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 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主辦。 2002 〈閩語與浙南吳語的深層聯繫〉。《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 關係》:17-2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潘悟雲 2002 〈吳語中麻韻與魚韻的歷史層次〉。《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 方言的關係》:47-64。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羅常培 1930 《廈門音系》。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 1931 〈切韻魚虞的音值及其所據方言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集刊》2/3:358-385。 羅常培、周祖謨 1958 《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嚴修鴻 2002 〈連城方言韻母與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閩語研究及其與 周邊方言的關係》:187-21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Chang, Kuang-yu(張光宇)

1987 Comparative Min Phonology. Ph. 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su, Hui-li(許慧麗)

1989 Dialect Mixture----A Case Study of the Initial System of the Jianyang Dialect.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Lien, Chinfa(連金發)

2000 Denasalization, Vocalic Nasaliz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in Southern Min: A Dialect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emory of Professor Li Fang-Kuei: Essays of Linguistic Change and the Chinese Dialects, pp.281-298. 中央研究院語 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頓大學。

Norman, Jerry(羅杰瑞)

1973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CL 1:222-238. 1974 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CL 2:27-36. 1979 〈閩語裡的「治」字〉。《方言》1979/3: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1979/4: 268-274.

(10)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s and Paleography:35-73.

1990 〈江山方言中類似閩語的成分〉。《方言》1990/4:245-248。 2000 Voiced Initials in Shybei. In Memory of Professor Li Fang -Kuei:Essays of Linguistic Change and the Chinese Dialects, pp.271-280.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 頓大學。

Wang, William S.Y.(王士元)and Chinfa Lien(連金發)

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In Chales Jones (ed.) ,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pp. 345-400.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事前事後比較((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後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H., “Notes on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India before the Mahomedan Invasion, Chiefly Founded on the Travel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Priest Fa Hian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p.298-306..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ervised

This Supplementary Guide is prepared b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Committee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DC Ad Hoc Committee on Supplementary Guide 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