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留學作為一種發展的可能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留學作為一種發展的可能性"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09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五十四卷第三期 2009 年,54(3),109-138

留學作為一種發展的可能性:

從六個臺灣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探討留學之意義

余曉雯

* 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學系 副教授

摘要

在國際化趨勢之下,留學在現代已成了一愈來愈普遍的現象。從客觀面向來看,留學是 一種學位取得的方式。但若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留學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挑戰與磨練,以 及留學生在其中所得到的收穫與學習,恐怕就非學位取得一事所能含括。本研究透過傳記研 究法,訪談 6 位在德國留學之女學生,試圖從兩個切面來探討留學這一現象。一方面,將留 學看成是一重大生活事件,試著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女留學生在留學中所面對的挑 戰,以及在其中所發展出來的因應策略;另一方面,異國的生活則被視為是一種與陌生世界 接觸的經驗。在此兩面向的關照下,本研究進一步闡釋留學所具有的教育意義。 關鍵字:生活故事、重大生活事件、留學、傳記 通訊作者:余曉雯,E-mail: hwyu@ncnu.edu.tw 收稿日期:2008/06/09;修正日期:2009/08/24;接受日期:2009/08/27。

(2)

110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壹、前言

一、故事的開始

當我走上三樓的樓梯,老教授正好從他的研究室走出來。他對著我頷首微笑並繼續前行, 然後消失在走廊的盡頭。我猜想,他知道我是來找他的,因為我有著一張外國學生的面孔, 而且他的談話單上有著我的名字── 一個陌生的外國名字。 我坐在他的研究室前面等他,在我的背包裡有我的私人資料以及博士論文的綱要。那是 我第一次正式去找老師談論我的論文。 我有些害怕並且能感受到自己快速的心跳。可是,我想起了昨天在一篇文章中唸到的句 子:「緊張有損能量」,因為「能量來自於專心。在專心之中,聲音會產生力量,並且能傾洩 出真實」(引自 Gilligen, 1977, p. 143)。 於是,我開始覺得自己變得勇敢些。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剛到德國時,我根本無法想像上述的情景。拖著沉重的行李,我迷亂地走在法蘭克福機 場裡。雖然我的先生就近在身旁,但處在一個如此陌生的環境裡,我的心頭有著抑制不住的 擔憂與恐懼。 那些經過我身旁匆匆來去的人們,讓我有種置身於電影中的感覺。陣陣飄過耳邊的陌生 語言,聽起來像是令人難解的魔咒。不像 Morgenthaler 第一次去到美國時隨處要去跟人說:「我 是外國人!」(Morgenthaler, Weiss, & Mogenzhaler, 1984)我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也無須刻意宣 稱,就能清清楚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個外國人。對 Morgenthaler 來說,這句話像具有某種魔力般, 讓他可以輕易在咖啡館引起侍者的注意,並且得到他想要的牛奶。可是對我來說,作為一個 外國人卻有兩種矛盾情緒在我心中滋生。一方面,新世界的陌生感帶有一種吸引力;然而, 當時我更感受到的是一種威脅與害怕。 除了在自己的住所之外,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幾乎失去了聲音。走在路上我感到如此地不 安,就連漫步在老城的街道上,我都會擔心被來往的車輛撞上。那時,我急切渴望地想去知 道其他和我一樣來自臺灣,並且已在此待上兩、三年的留學生是如何度過他們的「異國青少 年期」(Fremdpubertät)。 形成這個研究的最主要動機,正是根源於我自己的異國經驗。就像是我初期與助教討論 論文綱要時所說的,我所提出來的問題面向,其實都是我個人的議題。這些問題也許是我早 期必須去面對的,也可能是我正在經歷並且需要花上許多力氣去處理的。 可是我相信,對其他已經在德國留學,或者打算出來留學,或者已經學成歸國的人來說,

(3)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11 他們也許也會像我一樣,想知道其他人在留學階段中的經歷。 雖然我的研究興趣在於瞭解在德國求學的臺灣女留學生的經驗,並且也同意基進女性主 義者對於理論與實務間的關係,意即:「理論伴隨實務而來,並且必須在實務中發展」(Stanley & Wise, 1983, p. 46)。可是對我來說,在進行實際探究之前,為求觀察與分析我自己的經驗及 所將研究的現象,適當地帶入某些理論視角仍是重要且必要的。

貳、理論背景

從客觀面向來看,留學是一種學位取得的方式。但若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留學生活中所 要面對的種種挑戰與磨練,以及留學生在其中所得到的收穫與學習,恐怕就非學位取得一事 所能含括。基本上,我選擇從兩個切面來探討留學這一現象。一方面,我將留學看成是一重 大生活事件,試著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女留學生在留學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在其中 所發展出來的因應策略;另一方面,異國的生活則被看成是一種與陌生世界接觸的經驗。在 這樣的經驗中,我想知道她們的感受為何?是否遭受衝擊?是否改變了對自己或對外在世界 的觀點? 以下,即針對此兩個方向的相關文獻做初步的探勘,作為瞭解留學此一事件具體的出發 與參考點。

一、留學是一重大生活事件

Filipp(1981)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出重大生活事件的三個特徵:(一)重大生活事件 指出了發生在個體之內或之外某一事件過程的時空凝縮,它必須在個人的經驗流中給予時空 的定位;(二)在重大生活事件中,人與環境間之前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失去了平衡;(三)這 種失衡對個人來說是很直接的,並且伴隨著情緒的反應與波動。 不過,上述所提的面向,其實只含括了客觀的參數。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定義中,另一個 關鍵的組成成分是: 個體對生活事件的感受與評價過程。這些事件對個人來說是關鍵的,帶來負擔的、 重要的,令人高興或充滿挑戰的。(Filipp, 1981) 由此可見,根據 Filipp(1981)的看法,我們可以將重大生活事件定義為: 重大生活事件指的是那些由於個人(社會)生活情境的改變,對個人帶來調適的要 求,而個人也必須予以回應的生活事件。

(4)

112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留學所意指的,不僅僅只是離開現有的故居而在異鄉展開生活,正如 Fischer 在一個關於 搬家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它還包括了許多認知的、情感的,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改變」 (Fischer, M. & Fischer, U., 1981)。從這個觀點以及我個人的經驗出發,我因此將留學看成是 一重大生活事件。 關於重大生活事件的研究,在心理學中有各種不同的派別,例如:壓力研究,或者關於 生活情境及社會角色改變的研究。所有著重於心理或生理困擾、疾病之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 探究,Filipp(1981)一律將之稱為「臨床心理學的研究觀點」。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研究重大生活事件,很容易只看見其所帶來的負面結果。然 而,如果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那麼, 生活事件則被看成是一種『發展的刺激』,以及既有行為形式開展的挑戰,也因此就 具有促進增長發展的功能。(Braukmann, Ahammer, Angleitner, Filipp, & Olbrich, 1983) 伴隨著此種觀察角度移轉而來的是一種對人的不同理解。在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下,人在 重大生活事件中不再只是痛苦的接受者,而被看成是「其感受與知識組成的主動建構者」 (Fillip, 1981)。在與重大生活事件的面對、周旋與克服中,個人將會產生一新的調適機制來 面對自己與其周遭的環境。

二、留學生活是一種異國陌生經驗

從哲學、神學、文學、文化研究,以至社會、人種學或教育學等,「陌生人」(Fremder) 都在其中留下了許多足跡。由於每個學科的研究旨趣不同,因此也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理 解「陌生人」。 「陌生」(Fremdheit)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就如 Valentin 所說的:「陌生人只有在陌生 之地才是陌生的」(引自 Liegle, 1998)。但也因此,Hettlage(2000)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作 為學校的新生、長大成人、職業新手或變成老人,每個人其實都是個陌生人。」 沿著陌生的這種相對與普遍性,以下透過兩個向度來闡釋關於「陌生」所涉及的層面。

(一)對自己的陌生

人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與世界的互動而逐漸增加其面貌的複雜度。心理學中談「潛意識」, 指出人在意識上未曾觸及,但卻又潛然存在的心理層面。不過,人的複雜度,以及人對自己 未能認識及理解的部分,並不只限於思慮層次。個人的人格、處事、性向、興趣、能力、價 值觀……等,都很可能含藏著未被主體發掘的面向。 大部分的時候,這些讓自身感到陌生的面向,總是在與陌生者或陌生情境遭逢之時被召

(5)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13 喚出來。它也許帶來驚恐、懷疑、不解或欣喜等各種可能的情緒,但同時,若能對這樣的處 境加以反省檢視,則很有可能讓人也因此對自己有更深入與多面的認識。

(二)人與環境間的陌生

在這個面向中,包含了與他人,以及與環境的接觸。 在面對陌生者之時,很容易產生「我者」與「他者」的區分。這也因此成了許多衝突、 對立壓迫的根源。但若從另一個角度出發,陌生者其實為我們帶來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 若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整個與外在世界的接觸其實都是始於一種對陌生人、事、物的認 識。因而,在此重要的則是如何看待彼此間的關係。如果總是不斷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去看待 陌生的人、事、物,那麼很容易陷入一種危險,亦即忽視了其所存在的脈絡與其所具有的歷 史性(Weigel, 1987)。 而就文化層面而言,藉由「陌生的眼光」(Wierlacher, 1993),我們能返身去回省與檢視自 身所由而來的文化,瞭解其中所具有的建構性與改變的可能性。

參、研究問題、方法及步驟

一、研究問題

由以上相關理論的探討中,我試著尋找出兩者間幾個共有的面向,並且從中提出具體的 研究問題:一方面,不管在陌生經驗或重大生活事件中,人都遭逢了一個過去未曾有過的新 情境。為求繼續生存與發展,人必須與之面對、周旋並克服挑戰;另一方面,伴隨情境改變 而來的是人際間,以及人與自己關係的改變。 在這兩個接合面上,我的研究問題即在於: (一)留學生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新情境? (二)有哪些改變伴隨留學而來?她們如何處理其經歷並將之納入自身的發展中?異國 生活為她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她們與自己及新、舊環境間的關係為何? (三)此外,我的研究興趣也在於她們身為外國人所遭遇的經驗、對待與感受,以及她 們如何看待留學對她們所具有的意義。 在過去關於留學生的研究中,其研究方向上主要限於幾個面向:就議題而言,大部分的 研究處理的是留學生在國外所面對的問題;從對象來看,其針對的主要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 留學生;而且性別的差異在這些研究中很少被顧及。 這些研究由於未能考慮個人與新環境周旋的過程,並且不去探問留學對個人的意義,以 及留學生的經驗與感受,所以,所呈現出來的研究成果其實只是單一面向。這樣的感受正如 Fillip(1981)對臨床心理學研究觀點的批評一樣,他認為,如果研究不斷地將眼光關注在生 活事件所帶來的病理影響,那麼,就會忽視它其實亦是發展的一種動力,並且是促成個人成

(6)

114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長的重要機會。 我希望,這個研究能傳達出女留學生的經驗、感受,以及她們對留學所賦予的意義。因 此,為了能夠達到這個預想的目標,這個研究採用質性的傳記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 傳記研究中所曾討論過的幾個面向,可以以一句話來加以總結: 傳記主要是由生活故事所組成,而在這個研究中,這些生活故事是經由敘說所傳達。

二、研究方法

(一)傳記

「傳記」此一文類的興衰背景在 Alheit 的著作中,已被整理出一條清晰的發展路線 (Alheit & Dausien, 1990)。在這條發展線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傳記中的主角在歷史過程中 展現出一種「向下沉降」態勢。說是向下沉降,其所依賴的當然是社會既定的階層排序:王 公、貴族、英雄、聖者、名人、勞工。 當傳記從文學文類進一步往前進入學術的領域,並且雖然曾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沉 寂,但至今仍然維持繁盛的樣貌,自有其學術上的背景。Kohli(1978)、Friebertshäuser(1999) 以及 Baacke(1985)等人,都曾經為這個學術典範的轉移提出解釋。除了因為與社會科學中 原有的詮釋學、現象學傳統相接合之外,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新實證主義權威的喪失 (Kohli, 1978),以及學術界對量化研究的質疑(Friebershäuser, 1999)。 用 Nietehamar(1980)的話來說,這種觀點的轉移正表示出「我們對自己,對自己的生活 條件、行為方式、賦義模式的起源開始感到興趣」(引自 Baacke, 1985)。 在傳記研究中,具有幾個重要的性質與功能。首先,傳記的結構絕然不是一種「既定狀 態」(Schulze, 1979)。因為傳記的完成必須透過回憶的動作,而回憶是「一主動建構的工作, 它將過去與未來相結合,而不只是被動地召喚過去」(Hoerning, 1989)。加上因為所處階段、 時空脈絡的差異,也使得傳者在面對過去與未來時會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在傳記中,想要全 盤掌握整體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其中必然含有傳者個人自我陳述的興趣,而使得「所寫出 來或所訴說的並非生活本身,而是生活的擴張或縮減」(Baacke, 1985)。 然而,這並不影響傳記研究為整個社會科學研究所開啟的一種整體性觀點。這裡所指的 整體性是,一方面,它將個人生活的多重面向納入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在歷史及傳記的脈 絡中來理解個人現在的樣貌(Dausien, 1994)。此外,我認為傳記所具有的另一個整體性還在 於,在傳記中,我們看見了個人與社會的接軌處。除了個人的心理發展之外,傳記亦彰顯了 「外在的生命歷史,以及其歷史社會條件和事件」(Alheit & Dausien, 1990)。因此,在傳記研 究中,尤為重要的是去釐清個人與社會二者間的互動關係。

(二)生活故事

(7)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15 是我們瞭解生活及文化的重要工具」。 Schulze(1979)提醒我們,在理解生活故事時,重要的不是出現在其中的事件,而是去 看見主體「對經驗的組織與重組」。至於生活故事中所處理的主題,不管是 Schulze 或 Straub 與 Sichler(1989)都認為,這些故事主要與個人的認同和發展有關。 在生活故事中,展現的也許是個人對其角色的維持與掌握所付出的努力,但同時也可能 照見出個體在面對規範時的掙扎與反抗。不管何者,生活故事的閱讀都讓我們能去思考主體 在其中對生活的期待、決定、適應與問題解決。我們因而可以去探問意義,並且在生活故事 的敘說描述中,指出個人的「獨特性與主體性」(Schulze, 1991)。

(三)敘說

為了讓個人的生活,以及發生在其中的生活故事得以展現,我們需要將之化諸文字或語 言,這也正是傳記一詞字源上的意義。 在這個有關留學生的研究中,我所要處理的並不是已經文字化的資料文本,而是透過傳 者的敘說來採集她們的傳記。Marotzki(1991)用「傳記化」(Biographisierung)來指稱此種 敘說過程: 傳記化指的是個人在訪談情境中,依據時間、空間、事件前後的銜接等,將所敘說 的內容帶入次序中,使之能透過溝通加以呈現。 對於敘說所具有的功能,Polkinghorne(1998;引自 Schulze, 1999)認為,自我陳述具有 整合人類生活的功能,其所透過的方式是,將對過去事件的記憶、現在的經驗,以及對未來 的想像加以銜接。不過,由於「知」與「說」之間具有一種複雜矛盾的關係,所以「生活故 事的敘說並不是一種過往的反射,而是現在對過去的重新建構」(Fuchs, 1984;引自 Maaßen, 1993)。

三、研究對象與步驟

德國 Otto Benecke 基金會分別於 1982 與 1987 年,針對有關留學此議題的研究進行文獻上 的比較回顧,而認為無論在質、量上,這方面的研究都還有待改進加強(Otto Benecke Stiftung, 1987)。儘管如此,許多留學生在留學期間所面對的情況與問題,在過往的研究中都已大致被 觸及。問題是,在研究對象上,這些研究主要針對的都是所謂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所面臨的 困難;而在方法上,也幾乎全是在量化的基礎上,透過問卷調查所進行的統計分析與討論。 為了能夠對整個留學的動態過程有所掌握,並且能夠去探觸留學此一事件對個人所具有 的意義,因此,本研究採用質化的研究方式,透過與 6 位女留學生的深度傳記訪談,對其生 命故事加以進行詮釋與比較分析。

(8)

116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此研究之所以以女性為對象,則是符應了女性主義中對性別主義的批評。長久以來,性 別主義在許多學科中的廣布早已遭受許多批評。Roberts(1988)將性別主義定義成一種意識 形態,因為 它概化的將男性的經驗用來解釋兩性的經驗,……而這樣的意識形態不但否定了女 性主觀的處境,同時也合理化由性別分化所產生的利益分配。 對於女性在過去研究中遭受忽視所具有的不滿,正表達於女性主義陣營中所提出來的一 句口號:「女人為了女人研究女人」。 我雖然同意 Stanly 和 Wise(1983)的論點,認為任何對於女性受壓迫的分析,必須同時 包括對男性的研究,但是在我的研究中,仍將研究對象限於女性。一方面,我認為去理解與 指稱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經驗是很重要的,而過去對於留學生的研究,雖然在某些時候做出了 族群的區分,例如:Diether(1964)在「德國學術交流協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DAAD)的委託下,研究了非洲和亞洲獲得 DAAD 獎學金留學生的處境。然 而,在性別上幾乎是盲目的;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透過我們之間共同的探究與合作,讓女性 經驗的重要性得以確認並獲得必要的重視。 在這個研究中,有 6 位女留學生接受了我的邀約。她們有的是已熟識的朋友(MEI、 LEGO、X),有的則是朋友的朋友(ANNA、FT、AC)。遇見她們時,她們都各處在不同的留 學階段。受訪時,X 的留學生涯已超過 10 年,而 AC 和 FT 也往 10 年邁進。MEI、LEGO 以 及 ANNA 的留學年限接近,都是 4 至 5 年的時間,約莫已跨越留學初期的青澀階段。就此研 究來說,這樣的留學年限是必要的,因為受訪者將有足夠長的歷程,得以關照自己所經歷的 留學生活。也因此,可以帶出更多的討論面向。 而 6 位留學生中,除了 MEI 已婚,並且在留學後期育有一女外,其餘 5 位留學生都還是 單身。至於留學時所就讀的科系,MEI 和 FT 的學習方向基本上與在臺灣就學時一致,而 ANNA、LEGO、AC 和 X 則皆轉換跑道,開啟新的學習領域。其他有關此 6 位受訪對象的資 料,可參見表 1。 表 1 受訪者的相關資料 受訪者代號 家庭背景 出生 留學開始 留學領域 受訪次數 MEI 中等階級 1967 1997 社會科學 6 LEGO 上等階級 1973 1997 自然科學 4 AC 中等階級 1970 1993 社會科學 5 FT 上等階級 1970 1993 人文科學 3 ANNA 中等階級 1972 1998 人文科學 3 X 上等階級 1969 1991 人文科學 3 在訪談過程中,由於 MEI 和 LEGO 與我同在一個城市就讀,所以,訪談時間通常間隔 1 個星期,持續進行四至六次。而與另外 4 位參與者的訪談,因為居處遙遠,所以密集在 2 至 3

(9)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17 天內完成。 雖然研究主題以留學為主,不過,整個訪談的敘說內容其實將脈絡拉得更長,還都包含 了在臺灣生活時的家庭、成長背景與求學過程,以及留學的決定與留學生活中的經歷。亦即, 透過傳記式的訪談,除了能夠更清楚地回答我的研究問題外,同時,也能將受訪者的留學決 定與留學經驗,放置在更廣的家庭、社會,以及更長的求學歷程之脈絡中來加以詮釋。在這 樣的研究設計下,一方面為了關照到個別受訪對象的獨特性,另一方面也期望從訪談內容中 擷取共通的經驗以進行分析,因此,訪談資料的處理即包括了此二主軸。詳細資料處理過程 見圖 1。 進行訪談與轉譯 訪談稿編碼 相關段落之結合與命名 按主題結合、建構、 整合相關段落 按照主題 架構不同範疇之重點 按照時間與主題 書寫個別傳記 所有傳記之分析 個別傳記之分析 圖1 研究資料之蒐集與處理過程

肆、研究結果的詮釋與分析

扣合著之前所提出的研究問題,此研究的結果一方面針對個人的留學決定做出分析;另 一方面,關心的是個人對於留學所賦予的意義。此外,在兩個理論角度的關照之下,留學一 事除了被當成是一重大生活事件外,在異國所開展的生活也被看成是一種接觸異文化的經驗。 由於採用傳記研究法,因此,在分析詮釋上,這四個主題將被定位於四個交互作用在個 人之上的脈絡中加以深入探討:個人的求學歷程、家庭背景、臺灣以及德國的文化與學習情 境。如之前的資料處理過程所示,研究成果其實包含了兩部分:一方面透過個別傳記的書寫 與分析,以求維持其完整性,並且也能針對個人的特殊性進行分析詮釋;另一方面,透過不 同傳記的比較,除瞭解其差異外,在比較中所呈現出來的共通性,正照見社會文化處境對人 所具有的影響力。不過,由於篇幅所限,以下僅就整體之結果做出分析,而不進行個別受訪 者傳記的描述。

(10)

118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一、留學決定的分析

(一)做決定的條件

借用法國社會學家 Bourdieu(1983)資本的概念來看,留學此一決定就客觀情勢而言,正 是一種文化資本的累積方式。Rabe-Kleberg(1995)曾經指出: 教育作為一種用來結構生命階段的方式,除了使階段之間有所區分外,並且透過證 照資格與之加以結合。 留學對留學生來說,正是允諾了這樣的一個資格,藉此他們可以實現夢想,或者因此在 職業市場上擁有較多較好的就業機會。 在 MEI 的故事中,這樣的事實透過她的一句話所呈現:「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對此事 實的認知,不只是留學生自己的意識,它亦反映在家人對於子女決定出國留學時所顯露出來 的驕傲。例如:LEGO 的媽媽就說,因為 LEGO 決定出國留學,使得她又再度能夠在親戚面 前「把頭高高仰起」。 透過留學所累積的文化資本,在回到臺灣之後,可以經由職業上的晉升而轉化成經濟及 社會資本。但是在累積此種資本之前,個人因為家庭背景的差異,因而就帶有不同的經濟資 本。這些不同的經濟資本,除了影響個人留學前的準備以及先前的異國經驗之外,更重要的 是,它也是個人在留學期間所承受的不同的時間壓力之根源。 以出國前的準備為例,對於來自富有家庭的孩子,例如 LEGO、X 和 FT,留學對她們來 說是一水到渠成的選擇。在經濟上,她們無須擔憂,甚且 LEGO 和 FT 還可以在留學前到德國 旅遊以瞭解環境;而 X 則透過暑期語言課程的參與,先行對留學生活有所接觸。相對於此, 來自中低階層家庭的 MEI、ANNA 必須透過獎學金的考取,而 AC 則是在留學前先行工作 1 年,並且在留學期間透過工讀,才得以有機會出國圓夢。 此外,由於婚姻與年齡兩個因素在臺灣社會對女性所具有的特定意義,使得女性在決定 累積此種資本之前,相對於男性而言,就得先與其家庭經過一番周旋,以克服隨之而來的重 重阻礙。例如:當 ANNA 做出留學的決定時,爸爸的態度就是: 他有沒有反對,極力反對,我不知道,但是他有不太希望我出來,對。因為他擔心 我嫁不出去,女孩子讀太,學位太高,這是他的理由。(ANNA,訪談稿轉譯 1-55) 而 6 位受訪對象中,AC 的留學決定遭遇家裡最大的反對。理由是: 我媽媽她可能會有一種想法,說,女孩子不要太能幹,不然以後在婚姻關係裡面,

(11)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19 就是說,她的學歷太高,或者表現得太過能幹,對她而言,可能會是一種,一種, 反而是一種傷害。(AC,訪談稿轉譯 5-24)

(二)從個人的傳記與臺灣的教育制度來看待留學決定的意義

對於個人留學的決定,除了分析其外在的客觀條件之外,若將此決定長程地放置於個人 的傳記中來觀察,並且同時考量臺灣的教育情境,那麼,這個決定其實是一種個人自主性的 展現。 在臺灣的教育系統中,學生在大學之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為升學做準備。尤其對於那些 已經在所謂好班或明星學校的學生而言,生活中的絕大部分精力幾乎都挹注於此。學生除了 要努力通過升學考試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要進名校,而不管自己有興趣的科系為何。 而由於年齡的因素,使得求學階段的學生之處境正如 Straub(2000)所說的: 由於依賴及權力關係,使得尚未取得地位者,必須依照守門者的標準行事,並且只 能在其所要求的範疇中上演自己的生命故事。 在缺少經濟資源,並且對校外的世界還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學生的發展也因此備受限制。 身處於此種情勢下,大學階段在臺灣對許多人來說像是一個彌補階段。進入大學後,知 識的求取與學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盡情享受生活中的各種新鮮、有趣的事物,以彌補過去 所被剝奪的多采多姿之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理解之下,留學的決定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對生命方向有意識的掌握。因為, 留學科系的選擇,不再取決於分數的分配;而做出留學決定,是個人對於自己興趣及未來職 業發展加以衡量的結果;並且在下決定時,她們還得去克服阻礙,自己擔負起責任。以此 6 位受訪者來說,ANNA、LEGO、AC 和 X 都在學習方向上有了重大的轉換,而在留學階段開 始就讀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科系。

二、留學是一重大生活事件

在對重大生活事件進行研究時,互動論所提出的觀點是: 並沒有一特定的情境,也因此沒有所謂特定的重大生活事件。情境是在人與環境變 數互動過程中建構出來的。(Fillip, 1981) 隨著在異國逐漸開展的生活,留學生在留學中所必須面對的,因而不只是單一的危機, 也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在每個挑戰中,她們都必須努力「重新安排與理解生活,並且重新

(12)

120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定位其傳記」。對重大生活事件的克服,在此意義下,因此指的是為生活帶入新的秩序。如同 Hoerning(2000)所言,此新秩序同時意味的是對舊有熟悉之事務的道別,以及對此道別的超 克。 在本研究中,主要針對的是留學生在三個情況下所面臨的危機與克服方式:語言班的害 怕、伴隨學業而來的困難,以及關係的問題。

(一)語言班的害怕

「如果,連自己的語言都不再存活,……我還能活著嗎?」(Mitgutsch;引自 Baumgärtel, 2000, p. 244) 對 FT、AC、LEGO 和 MEI 來說,在語言班所經歷的害怕與焦慮是她們留學中的第一個 重大挫折。 由於來自不同的語言系統,使得語言學習無法很快進入狀況。相對於其他西方學生在口 語上的易於與勇於表達,她們看起來似乎永遠處於追趕中。即便大學唸的是德文系,但對 AC 來說,「去上德文課也需要勇氣啊!」原因是: 因為妳一開始就是,就是人家聽,就是像世界各國來的人,他們聽跟說德文就是比 我快。(AC,訪談稿轉譯 2-17) 加上來自亞洲的學生原本就比較少,使得處身於大半西方臉孔的同儕之間,其東方面貌 所凸顯的不是她們的優越,而是其能力所顯現出的不足。 一開始去上私人語言班的時候會害怕,因為老師講什麼我都聽不懂。……怕自己講 錯啊,講錯會被笑,我覺得這種對我打擊會很大。……我到現在還記得有兩個蘇俄 的女生,我每次講錯他們都笑我。(LEGO,訪談稿轉譯 2-27) 而此種情況之所以帶來莫大的焦慮與害怕,並且令人特別難堪,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加以 解釋。一方面,雖然並不是每個留學生在臺灣的課業都處於頂尖位置,但也遠遠離開墊底之 處。兩相比較之下,其間所帶來的巨大落差是超乎想像的;另一方面,臺灣的教育系統對於 成績的重視,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主要將焦點集中在眼前的成就,而忽略其在學習之中所達 至的進步。 語言的掌握會隨著時間而慢慢進入狀況。但在這過程中,若有其他相關因素的配合,則 有助於情況的改善。例如:語言班中學生和老師友善、鼓勵的態度;對情勢的正確理解與評

(13)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21 估,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與行動。

(二)學習所帶來的困難

1.自信的毀滅與重建

「其實那個有自信跟沒有自信,事實上一直都在那種,懸宕的這種過程。」(ANNA, 訪談稿轉譯 3-57) 專業學習是留學的一重要目標。但在異國夾處於陌生的人群之間,並且要使用陌生的語 言來進行學習,其所要克服的難題就遠比在家鄉求學要來得多。 一開始的處境約莫如此:在課堂上由於語言的陌生,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她們總是常常處 在狀況之外;坐在教室裡,她們也只能跟著同學的表情,在聽不懂笑話時勉強跟著擠出笑容; 對於德國同學的表現,讓她們感到如此讚嘆,覺得他們看起來是如此善於表達,顯得如此聰 明;她們認識的人不多,從同鄉間也幾乎得不到援助,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她們都待在圖書 館中獨自奮戰。 留學生在學習上之所以無法獲得具體協助,其中一重要的因素在於,臺灣與德國在學習 組織上的差異。在臺灣,大學或研究所中因為有班級的編制,加上必修課程的規定,所以同 學之間彼此認識,而且有同一班的歸屬感。但在德國,除了醫學系之外,其他科系幾乎都處 於一種零散的組織方式,沒有所謂同班同學的概念。學生下課之後各自散去,使得留學生在 其間很容易處於匿名狀態,很難與人建立穩定的關係。 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很多人又再度經歷危機,她們的自信強烈受到搖撼,開始懷疑自 己的能力,也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完成學業。在面對這個危機時,同樣地,社會支持以及對情 境的正確評估都有助於她們從困境中解套。此外,若能透過學習小組的參與,也會使他們的 學習較快進入狀況。 學習小組雖然也有可能因為參與成員的準備不周而帶來阻礙,但大部分時候是具有正面 功能的。一方面,透過共同學習的機會,使得留學生能夠與同學之間建立私下的互動關係, 而在課堂上不會感到萬分疏離與孤單。並且在遇到困難時有求助的對象;另一方面,在規模 小的學習小組中,其所營造出來的熟悉與親密氣氛,也讓留學生能夠較安心的去學習表達意 見。

2.說話的壓力

當她們在課堂上發現德國同學如此流利地表達意見;當她們覺得自己也該說點什麼,但 也許因為對內容還不全然理解而不知該說些什麼;當她們在討論時也有自己的想法,但礙於 語言的障礙,無法將之轉換成德文表達。或者,因為害怕說出來的意見被嘲笑,而最終仍舊

(14)

122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沒能說出口時,她們都在經歷著一種說話的壓力。這種壓力在 AC 身上尤其明顯,甚至阻礙到 她的母語。 那這種說話,基本上就是一種障礙了,就是會在心理上會有一種,一種……一種壓 力,其實這種壓力到後來有一陣子非常得明顯,就是說大概我來,可能到德國 2、3 年之後,明顯到,甚至我有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說話。(AC,訪談稿轉譯 2-17) 德文是否上軌道是造成壓力的一項因素。但有些人即便德語已經很流利,在課堂上卻還 是開不了口,因為她們害怕自己提出愚蠢的問題,或者說出令人訕笑的意見。MEI、X 和 AC 在她們的故事中都提及了這樣的焦慮。 考慮就是說,人家怎麼看我啊!人家怎麼想我啊!我就是,我有一種,我希望我講 的都是對的,都是很,很,就是我希望我呈現出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形象,那,可 能我覺得說,我寧可不講,也不要去講到,比如說錯的這樣子。(X,訪談稿轉譯 2-26) 若撇開個人特有的經驗及人格特質不談,這種說話的壓力還能從臺灣的教育情境中獲得 解釋。亦即,課堂上的發言規則。在臺灣的課堂上,發言的一主要規則是,教師提出有特定 答案的問題。在這種提問下,所要求的是正確性,而不是鼓勵學生多樣、開放、多元及個別 性的思考。學生因此只有在有信心答對問題時,才敢表達意見。否則,當他們答錯,或僅只 是提出問題時,就會被看成是很不聰明的表現。 這種壓力伴隨著語言的改善而逐漸降低,因為她們發現,並不是所有同學的意見都很有 內涵。同時,透過認知上的處理,以及更多的觀察,也讓她們慢慢改變先前的想法。例如: ANNA 體認到學習必須與自己而不是與他人做比較;MEI 認清所提出的問題是否聰明並不重 要,重要的是自己因此所獲得的學習;而 FT 則理解到,任何語言,就算是母語,也需要透過 多加磨練才得以流暢表達。

(三)人己關係的問題

1.愛情問題

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展開生活,親密關係因此變得更是迫切與重要。愛情關係在受訪者做 出留學的決定時,是一重要的考量因素。對於親密關係的重視,除了從個人的傳記背景中加 以理解外,也可以從臺灣的社會觀念中,尋找到解釋的軌跡。 在臺灣,婚姻被看成是女人一重要的生命目標。在這樣的教養中成長,她們或許能透過 反省或經驗加以拒斥,但要全然逃開其影響,亦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於愛情關係在生命中占有重要的份量,使得她們的生活也因此對之依賴更深。微小的

(15)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23 變動,即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這種情形在留學的生活中尤其明顯。因為在國外更容易感 到孤單,而愛情也更是生活中的重要支柱。例如:ANNA 和 X 都在留學過程中,因為經歷了 幾番感情的變異,而對學習進度上帶來影響。以 ANNA 為例,與德國男友的分手,帶給她莫 大的打擊:「失戀對一個人的存在意義,會造成很大的威脅。」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因此過著 極為自閉的生活:「自閉是因為我沒有辦法跟人相處。因為我覺得我很沮喪。……根本沒有興 趣跟人家講話,跟別人相處。」(ANNA,訪談稿轉譯 3-35) 在愛情關係遭逢劇變的時候,ANNA 透過埋首工作,努力試圖將生活維持在一規律中;X 遠離所居住的城市,以避開來自周遭朋友的干涉。這種克服策略也再度指出愛情在其留學生 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為她們在面對分離的打擊與苦楚時,往往沒有其他可以信賴的朋 友,也難能從周遭的環境中獲得安慰。

2.與同鄉之間的關係

基於語言學習的考量,或者為求避免無端的爭執,以及源於性格、興趣上的差異,有些 人一開始即對來自同鄉的留學生保持距離。但無可否認的,在初踏入異國此一新世界時,早 來的同鄉留學生是可以提供莫大的協助,使得異國生活在許多層面上得以快速進入軌道。就 像 FT 的朋友跟她說的:「零跟一的差別很大!」 但是,當她們逐漸適應異國的生活,更有能力獨立去探索環境;當異鄉不再如此陌生, 並且在學習上需要更耗費精神時,對於友誼的需求,以及對於同鄉支持的期待也就跟著降低。 並且隨著時間的拉長,她們也會重新評價彼此的關係與互動形式。 初期時,大部頭的吃喝聚會所提供的某種程度的溫暖,開始讓她們覺得了無意義。因為 在聚會中,除了吃喝玩樂閒聊外,很少有其他的收穫。更令人難堪的是,有些人從同鄉中所 獲得的不是支持,而是評比、歧視與傷害。之所以如此,可以從留學的生活處境脈絡中尋求 解釋。 臺灣留學生圈子具有兩個重要的特徵:彼此間的比較與監控。 可是他們還有分高下等級啊!還是有啊!書唸得比較快的人,比較聰明。或是說, 對啊,存在各式各樣的區分。我在臺灣留學生中所受的歧視並不比德國人給我歧視 還要少。(FT,訪談稿轉譯 3-44) 對在臺灣長大的孩子來說,不管在學校或在家庭中,與他人比較高低優劣,自小就是一 重要的生活議題。這張比較的網絡上,座落了同班同學、親朋鄰居,以及父母同僚的子女; 而在教育系統中,考試及格是不夠的,需要努力的目標是,贏過別人,以求有機會進入較好 的高中,並在之後擠過升學窄門,進入較好的大學就讀。 這樣的競爭關係並不因為遠離家鄉、留學國外而結束。這則可以從兩個因素來試著加以

(16)

124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解釋。一方面,留學的生活中所充滿的不是成就感,相反地,卻常常被挫折所填塞。若把比 較的對象放在德國學生,則往往正是挫折的來源。因而使得一些人在同鄉圈中進行比較,甚 且加以區分、評比,而對某些人帶來歧視;另一方面,若留學科系相同的話,則彼此間因為 未來職場上的競逐,而具有潛在的競爭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學進度往往成為禁忌的話 題,一個小小的探問都有可能帶來未能預期的爭端。 競爭關係與挫折感引發比較,而監控則與在國外的關係處境有關。由於種種因素,使得 留學生與德國人間的互動相對而言並不頻繁,關係也不甚緊密。雖然認識的德國人可能與時 遽增,不過,由於留學生圈子狹小,並且同在大學就讀;加上生活內容除了學習之外,相對 單純許多,使得彼此間的接觸難以全然避免。某個人的生活處境,極可能在學生餐廳的用餐 或路上偶然相遇的對話中,成為閒談的話題之一。X 在一次烤肉會上的經驗,就讓她決定再不 去參加這樣的聚會。 就覺得很,完全沒有什麼意義。然後又一群人聚在那裡,然後講了一些,其他未在 場的臺灣人的八卦。(X,訪談稿轉譯 2-19) 從一個積極的面向來看,這樣的圈子是可以發揮守望相助的功能。但是當守望的程度太 過,甚至帶著批評在其中;當某些人試圖插手別人的生活時,這樣的功能就會變質成為一種 監控。 留學對很多人來說,原本允諾的是一自由的空間,因為她們的生活遠離家人的視線,也 超出他們的控制範圍。但因著與同鄉間的接觸,使她們又陷入另一個新的監控系統。 對於有伴侶或有家室的留學生來說,與同鄉間建立關係並不是一非常必要的選擇,因為 她們相對而言比較可以在自己的天地中自給自足。但對單身留學生而言,由於較多可支配的 時間、較頻繁的接觸,以及較強烈的需求,使得這成為生活中的一個根本議題。她們在經驗 中也許得出結論,認為友誼不應繫於國籍。但也同時學習到,如何在這之中發揮支持而非傷 害的功能。

3.與臺灣家人的關係

雖然留學的生活遠在國外,但與家人間的關係卻仍舊有其影響力。留學的機會對 LEGO、 AC、FT、MEI 來說,是一種對家庭難解問題的暫時逃避;但對 ANNA 和 X 而言,留學則是 給予他們舒緩思考的空間,並且是一種能力焠煉的機會,讓她們能夠以更成熟的態度去面對 家庭的紛擾。或者能有另一種眼光,重新去省視彼此間的關係。FT 與媽媽之間關係的轉變, 就是一個清楚的例子。 用一個遠距離去看她,慢慢才能體會出,她是什麼樣的人,她想什麼。好在哪裡,

(17)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25 然後笨在哪裡。因為人都會有盲點,然後有的時候妳會去瞭解她為什麼會有那樣的 盲點,妳會……,妳會,其實妳會去諒解啦!(FT,訪談稿轉譯 3-23) 留學之所以能促成這種發展的可能性,可以從兩個客觀條件來加以說明。簡言之,留學 生活的遠離與孤立。由於距離的遙遠,使得她們處在家人的控制與協助之外,她們因此必須 學習自己去擔負所有的責任。在缺乏社會支持的情況下,她們大部分的時候都只能靠自己去 度過國外生活的重重挑戰。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們得以磨練自己,使自己也能同樣以成人的 態度來面對父母。而且她們也因此能夠發展出新的能力,來處理過去那些令其困擾的爭端與 問題。

三、國外生活是一異文化經驗

(一)異文化的相對性

與陌生情境的遭逢,是人自出生以來一種學習及認識世界的方式。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 人逐漸發展出其特有的自我及世界參照系統。這套系統,一方面構築了自我認識的基礎,另 一方面也是個人用來指引行為、感受及思考的根基。 由於過去經驗的不同,每個人所建立起來的參照系統自不相同,差異因而是種相對性的 概念。對 ANNA、AC 和 MEI 來說,留學初期是段充滿文化刺激、震撼、驚嚇、恐慌的階段; 但對於從小慣常跟著家庭出國旅遊,或者留學之前已先到留學國遊覽或參加過語言課程的 FT、LEGO 和 X 來說,異國留學就相對而言是一種無所畏懼、自然而平常的新生活開展。

(二)異文化除魅

在臺灣社會中,無論是日常生活或在知識界中,都瀰漫著一股以西方世界為尊的氛圍。 這種對西方文化全然的尊崇,而未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加以批判;以及將某些面向加以概化, 而忽略對其真實狀況的徹底理解,我將之稱為一種「魅惑」。當人對一文化的理解來自於閱讀 或聽聞,而非透過親眼所見或親身經歷,則此文化所具有的魅惑力也就愈大。 但隨著留學生活的開展,隨著對留學國文化的愈多認識,過去所建立起來的魅惑、想像 也將跟著經歷一種除魅化、修正化的過程。個人在其經驗基礎上,重新評價異文化,也對之 有更深入真切的認識。 因為,妳認識外國人之後,ㄟ妳熟悉了之後,這裡已經變成妳的一個常態……之後, 那,……妳就會比較……比較不會用妳的先見去看他們了。妳就會比較真實的去感 受他們。(ANNA,訪談稿轉譯 1-69)

(18)

126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三)自身文化的回省與重新評價

與「異文化除魅」相伴而來的,是對自身文化具有一種新的眼光。正如 Wierlacher(1993) 所言,在跨文化的接觸中,我們帶來一種可能性,使得我們「對自身的文化具有一種批判性 的距離,並且因此能夠有意識地對之加以檢視」。MEI 的經歷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用來說 明這種新角度的發展歷程。 促成這種新眼光滋長的條件,最開始是對各種差異現象的經歷。 我覺得到處都很不一樣就對了。從人啊、事物啊,或天氣,完全都不一樣。(MEI, 訪談稿轉譯 4-7) 在經歷之中,情感隨之波動,而理性也繼之產生比較。 剛開始的感覺都是很興奮,我會想去瞭解為什麼會有差異,對方的想法是什麼。但 是久了,可能要一段時間之後,我才會去評價說,這樣的差異適不適合我?就是說 我要不要把這個差異納進我自己?就是說,要不要去學這個差異?(MEI,訪談稿轉 譯 6-15) 過去習焉不察,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許多自身文化之細節,在異文化的對照之下,長處/ 短處、強處/弱處,逐一歷現,並且被賦予新的意義。 在臺灣,我覺得一直有這樣的氣氛,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什麼都比較好。但是 真的在這裡,妳會發覺,不完全是這樣。就是說,而且,就算是這樣,妳會知道, 在哪一點上,他們是比臺灣好的。但是,妳可以慢慢發現,在哪一些點上,他們是 比不上臺灣,或是說,根本我也不欣賞,那是在這裡才比較實際知道。(MEI,訪談 稿轉譯 6-24)

(四)國家意識的增長

妳會一直被,人家會一直跟妳提這個問題說,妳是臺灣人?還是中國人的這個問 題。……那提這個問題,當妳在回答的時候,妳就會,這種意識就會愈來愈,對我 來講,我是愈來愈明顯。(X,訪談稿轉譯 3-30) 在異國生活中,留學生不斷必須去面對「從何而來」的探問。同時,因為在國外與中國

(19)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27 來的留學生有了親身的接觸,使得對許多人來說,其國家意識在留學生活中逐漸獲得增長。 過去曾經懷抱「大中國意識」的留學生,當發現其與中國留學生之間不只在生活習慣上, 同時在思考模式上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時,那些從教科書上或某些政治宣導上所接收到的一統 意識,很容易就此瀕臨瓦解。就像 AC 所說的: 因為,實際上我根本不認識中國啊!對啊,我為什麼會對它,以前有那種孺慕之情? 對啊,那我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是一種很虛幻的感情。而且那個實體根本不存在。 (AC,訪談稿轉譯 1-9) 不過,在這種接觸過程中,也有可能強化了之前所具有的想像。但差別在於,這種想像 不再是虛幻的,而是以真實的接觸與認識為基礎。

四、留學對個人的意義

我覺得出國留學很棒!可以真的是,開開妳的眼界,體驗不同的生命,我覺得人的 思想也會變得比較開闊。(ANNA,訪談稿轉譯 3-48) 我覺得我整個發展,我是比較傾向,我覺得還是 positiv 的,不是 negativ 這樣子。這 是我自己還蠻肯定我自己的地方。(X,訪談稿轉譯 3-35)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這是另外一個人生的開始,另外一個學習的開始。 (LEGO,訪談稿轉譯 5-19) 6位女學生,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帶著不同的動機,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留學生活。雖然 留學的故事尚未結束,但在經歷過後,當她們回頭省視,都各自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以下從 幾個不同面向來闡釋留學對她們所具有的意義。

(一)視野的開拓

套用一句很普通的話,就是,一句很普通的話,就是,一個語言真的開啟了一個全 新的世界。或是說,真的到國外,真的是整個視野完全不同,好像站在更高的山頂 去看,哇!那整個世界就完全不一樣,視野就完全不一樣。(MEI,轉譯稿 6-13) Maaßen(1993)在其研究中,就旅行對個人的影響有過如下的描述: 旅行使人獲得與世界周旋面對的自由;同時也讓人有機會去擴展其經驗領域。與種

(20)

128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種新奇、他樣、陌生事物及自我的遭逢,為我們知識的擴展奠定了基石。 Maaßen(1993)對旅行想法同樣適用於留學情境。差別在於,相對於旅行,透過留學的 機會,使得留學生能在另一個國度停留更長的時間,有更多面對自己的時間,也有更多與他 國人民與文化接觸的機會。在與這世界多樣性的接觸中,她們因此較能從自己過去的觀點中 解放出來,並且從中獲得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 Brecht(1967)將「陌生化」(Verfremdung)的概念引進文學中,其意指的是,過去認為 理所當然之事物,將在陌生化的過程中被解消其必然性。留學所帶來的視野之擴展,在此意 義下亦具有同樣的解構功能。因為,隨著視野的擴展,留學生將會逐漸看清,「真實只是一種 表象,熟悉之事務只是這世界眾多意義中的一種可能性」(Ohle, 1978)。

(二)濃縮的成長階段

我活了 30 歲,後面這幾年,進展最多,多到,我自己無法想像的地步。嗯。簡直是 壓縮,妳之前,我覺得之前,二十幾年,幾乎都很慢,可是後來這幾年,都壓縮在 一起。嗯!非常重要。(FT,訪談稿轉譯 3-49) 這裡所指的成長或發展,主要指的是與自我有關的改變。透過這些改變,個體「除了轉 化過去所具有的對自我及世界的認識,同時也發展出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Prawda & Kokemohr, 1989)。 隨著 Loch(1999)所提出的「生活歷程」能力之概念,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留學生在留 學階段所發展出來的三種能力:生活能力、獨立及自我負責,以及自我反省與自我認識能力。

1.生活能力

留學之中所包括的不只是專業學習,同時也是在異國開展生活。遠離家庭、家鄉,意味 的是離開舒適且方便的生活情境。生活中的許多基本需求,都需要花心思去打理、注意和學 習。 這裡所指的生活能力是那些能夠處理具體生活事務之能力。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瑣碎, 但絕非無意義之事。為了讓在異國的生活能夠具有較大的安全感,這些能力正是一種重要的 根基。

2.獨立及自我負責

在留學之前,留學生生活中的許多選擇,如學業方向規劃、愛情交往關係等,多半處於 家庭的控制或影響下。在家庭的羽翼下,雖然自由的空間狹小,但也讓許多人對生活少有憂 慮,也因此無須對自己負責。

(21)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29 透過留學的機會,生活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無論是日常生活規律的組織安排、關係的 建立、學業進度的規劃……等,都有待處理和決定。在這過程中,留學生愈來愈意識到自己 是獨立的個體。她們與家人的關係也許緊密,但她們卻逐漸體會到,生命是屬於自己的,生 活中所有的歡喜、悲傷、挫折,她們終得自己去經歷與度過,也因此必須學習去對自己的種 種決定和行為負起責任。

3.自我反省與自我認識

在成人階段中,自我反省與自我認識是人格發展的重要特徵。自我認識對於發展的重要 性,Loch(1978)曾經加以闡釋: 為了使生命歷程中的經驗獲得意義,為了使這些意義繼續在生命歷程中獲取實現, 自我認識扮演一創發性的機制。 而 Irwin(2002)也認為,自我認識是「自我改寫的基礎」,因為,「在我們要獲取真正的 自由之前,必須先瞭解我們被什麼所決定」。 雖然在 Loch(1978)或 Irwin(2002)的想法中,並沒有特別強調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但 從邏輯上的推演來看,自我認識其實是建基在自我反省之上。因為,唯有透過對自我批判性 的檢視,才能對自我獲致深入且全面的認識。 而要能夠對自己進行省視,通常需要藉由一些事件的刺激,並且需要時間與空間,讓人 能夠真正且安靜地面對自己。留學階段正滿足了這樣的條件。留學生活中充滿了各色各樣的 挑戰與刺激,迫使留學生必須加以消化,並且努力在其中求取安身立命的方式。 而在處理這種種事件的經歷中,當他們試圖深入探究其原因,或試著從自己的傳記中去 剖析自己害怕、焦慮、思慮、興趣、價值觀……等面向的形成之緣由,並且透過自身的力量 加以面對、轉化與克服。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們不但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認識,也因此獲得繼 續成長發展的機會。

伍、統整

伴隨著對這 6 位女學生傳記的閱讀,以及其生活情況的分析,在這個研究中對於留學逐 漸凝聚出一清楚的圖像。在這圖像的中心是個人多樣的發展,而留學階段之所以能促成這種 強勁的發展,主要是源於異鄉生活的特殊性。但是,也唯有透過個體對許多困境、經驗的處 理,甚至進而將之著錨於自己的傳記中加以理解,這些克服與處理才能成為促進發展的動力, 並且進一步被整合成為穩定的人格之一部分。因此,在以下的研究統整中,除了指出留學階 段的特徵,及其所富含的教育意義之外,也將討論反省及對過往生活傳記化(Biographisierung)

(22)

130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的重要性。

一、留學階段的特徵

(一)陌生文化

所有事情在一夕之間突然都改變了:陌生的人、陌生的街道、陌生的語言、陌生的生活 飲食習慣、陌生的環境。簡言之,留學生因為留學而生活在異國變成了異鄉人。 不管這個陌生文化帶來的是新奇、歡喜、焦慮、害怕或不安,她們都需要重新調整其認 知、情感和整個行為模式,以在新世界安身立命。 在這個與陌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她們也必須不斷地與過去所建立起來的自我圖像、觀 念和想法周旋,因為,她們在生活中不斷地看到新的面向和可能性,使得她們能藉此擴展對 自我及世界的認識。

(二)重重挑戰

雖然留學是一自我規劃的結果,而學業對許多人來說是留學中最重要的目標。但獨獨要 達成此目標就是件莫大的挑戰,尤其對於那些還沒能掌握德文的人,要克服這個挑戰就愈發 艱辛。 在成人階段要學習一新語言原就是件相對困難的事,對留學生來說,挑戰尤其大的是, 學習異國新語言並不是出於樂趣或只是純粹培養一新嗜好。這個語言的習得和她們現下或未 來的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語言若不能進入狀況,意味的是,整個留學的進程要拖得更長, 而且與當地社會的接觸也愈難且愈少。前者所牽涉到的不只是經濟問題或未來的職業機會, 同時也是自信的焠煉。因為,不管在生活或學習上,不能駕馭此新語言,將使得她們在理解 與自我表達上,不斷深受挫折。因為語言的不足而減少對另一個文化深入瞭解的機會,這其 實對留學來說亦至為可惜。 語言的學習或因為語言能力不足所引發出來的挑戰,不過是生活中重重的挑戰之一。留 學中的許許多多面向,舉凡友誼的維繫、時間的規劃、學習速度的控制、與行政官員的交涉、 作業的修改、指導教授的尋覓、與家庭的溝通、住屋的找尋、親密關係的維持、生活能力的 提升、孩子與學業間的平衡……等等,對當地人來說也許並不特別困難,但對處在異國的留 學生而言,都是一連串需要去克服的挑戰。

(三)孤立遠離舊世界

生活處境的寂寞,使得留學生活中的重重挑戰更是艱難。在登上飛機的那一刻,她們不 管在身體或心理上,就必須與過去熟悉的生活世界告別。沒有家人、朋友在側,她們自此一 切都得靠自己。即便在危急之時,她們還是可以向家庭求援,但就像俗語所言,遠水救不了 近火。

(23)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31 不同的挑戰一個接著一個湧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待處理。在新的人際網路建立 起來之前,她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在缺乏社會支持的狀態下,獨立去解決問題。並且也必 須根據自己的判斷,為生活做出許多決定。 相對於過往,留學的生活單純許多。在較少外界的干擾與干涉中,留學生因而有較多面 對自己的時間,也較能獨立地去思考自己的處境。雖然在遭遇困難、挫折之時,她們無法立 即從他人處得到建議或安慰;在很多時候她們需要獨自去承擔較多的痛苦;並且也需要較長 的時間去消化許多經歷。當她們不能突破一些困境,或者做出錯誤的決定時,很可能為生活 帶來危機。但也正是在這危機中含藏著一重要的轉捩點。亦即,當她們最終能透過自己的力 量解決一個接一個的難題,並且擔負起責任時,她們即能轉化危機為成長的契機。

二、留學的教育意義

在一項傳記研究中,Koller(1997)根據 Leotar 的理論,闡明教育的兩重意義。對他來說, 教育一方面意味的是對矛盾爭執的承認,另一方面則在尋找及發明新的語彙,以表達在過去 論述中未能獲得發聲的經驗。在同一個研究中,他也對 Humbolt 的教育觀點加以說明: 對 Humbolt 來說,教育的意義即在於與外界面對周旋。或者,如他所言,在於人與 世界的互動。此互動的內涵在於,盡可能的去面對這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種不同的觀 點,以使自己在其中盡可能多樣、均衡且穩定地發展自己的力量。 根據 Leotar 和 Humbolt 的教育觀,留學生在留學中所經歷的發展過程,亦可看成是一種 教育過程。留學階段在根本上為留學生打造了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她們所經歷的刺激, 相較於過去的生活世界要強烈且多樣。在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之互動中,她們較有機會去接 觸不同的觀點、想法、生活風格、風俗、習慣……等;也在這樣的接觸中學習將自己的立場 予以相對化,並且學習去尊重差異。 另外,根據教育學的傳統,教育過程被當成是一種自我及世界關係的改變,在此意義下, 留學階段所具有的教育意義也同樣可獲得闡明。Holzkamp(1997)曾指出,應該把發展的意 義理解為世界關係的開展。他說: 當人並沒有改變其生活或行為的可能性,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時,那麼,人是不可 能發展的。亦即,我們不能說「我發展了自己」,而應該說「我發展了我的世界關係」。 Holzkamp(1997)所謂的「與世界的關係」應該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個人與自我的關係, 另一是個人與外界的關係。在這些女留學生的生命故事中,除了顯示她們在留學階段視野獲

(24)

132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得開拓之外,她們對於許多不同的關係,也都有了新的判斷:她們對自己的人格或能力有更 多的認識,並且在此過程中逐漸建立一清楚的自我圖像;對於家人或家庭的衝突,她們更具 包容力,也更有能力去處理;對於家鄉或異國,她們也能從更多不同面向去加以觀察;她們 對愛情、友誼、社會價值系統或國家認同的想法,也在留學過程中經歷改變。

三、反省與傳記化的重要性

對於過往的生活加以反省,或者將之傳記化,具有兩重意義:一方面,那是自我意識及 自我理解的根基;另一方面,藉由此過程,也為自我改變及發展提供重要的可能性。 我們在每日的行動及與外界的互動中,經驗許多事。許多經驗來去迅速,如此輕盈,幾 乎不在生命中留下痕跡。但某些經驗卻會牽動我們的情感,也許讓我們感動、驚恐、痛苦、 失望、歡喜,或者撼動我們的思緒,讓我們對之駐足觀望,這即成了反省之始。 當我們對一事件的反省超脫現在的時間空間,將它更廣闊地放入自己的傳記中加以觀 察、理解,從中對自己獲得更深入的認識,這樣的行動我將之稱為對經驗或事件進行「傳記 化」。 這種傳記化的舉動並不在為經驗或事件尋找因果關係,也不是將所有的原委推向童年, 以求得共通的法則或規律。傳記化的目的在於,期望透過這樣的回省,去看見生命的複雜性, 並且去尋繹出共塑行為的各種可能因素。 我們可能透過敘說、書寫,或僅僅在思慮上,試著從過往的生命中去理解自己。不管使 用的是哪一種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因此獲得一具有前瞻性的自我反省之根本形式。 Loch(1978)將這個根本形式看成是一種藍圖。這個藍圖是我們的決定、決心、生活計畫、 生活目標、未來期待及希望之基礎。 這個對自我及過往生活的理解,使我們能夠去意識到,「自我是一處在變動且具有時間性 的結構」。我們因此能夠有機會「去認識我們過去經驗的意義,並且利用這些經驗來有意識地 改變我們的自我及世界參照系統」(Alheit, 1995)。 對 Loch(1978)來說,個人自傳式的反省,是固有的自我教育手段之一。Mollenhauer 也 賦予反省一重要的角色。他認為,每一個教育的過程「都有可能是使現有的可能性獲得擴展 或使之豐富,但也可能帶來限縮或令之貧瘠」(引自 Marotzki, 2002)。他因而宣稱,教育的基 本任務除了在傳遞知識之外,也需要去教導記憶與反省。 在這個研究中,許多受訪者也試著將她們在國外的經驗或事件著錨於傳記中,尋求可能 的解釋。她們所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未定的,但在傳記的視野下,她們至少找到著力點,以能 夠繼續對之加以付出心力,求得解決或改變。對未來而言,當下的努力亦深具意義。因為「生 活經驗,以及因此而來的傳記知識是一種資源,它們並不是用來掌控未來的行為,而是為個 人的價值系統及未來的傳記計畫提供根基」(Hoerning, 1989)。

(25)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33

陸、建議

由於留學方式的差異,例如:有些人在大學直攻博士,或從碩士唸起;有些人日日在實 驗室埋首工作;有些則在學院進行學業;加上出生年代、家庭背景、先前經驗等的不同,使 得關於留學生的研究因著這種種的變數也會展現出各種殊異的樣貌。但這並不意味著因此放 棄對於一些共享的經驗提出闡釋與說明。Koller(1997)根據 Bude 對個案研究所提出的知識 邏輯之基礎,而對他的研究目標如此加以定位: 對於個案研究進行深入的詮釋,研究終能提出結構性的宣稱。因為,每個個案是一 種「典型」,亦即,其潛藏有社會的結構。「典型」所指的,並不是統計上的代表性, 而是指對此個案所提出的結構性宣稱,具有適用的可能性。而由於此個案根植於社 會整體中,所以是有其社會的可能性,以及因此而來的潛在共通性。這種結構宣稱 的適用性,並不是透過研究的個案之數量之多寡來加以衡量,而是如 Bude 所言,在 於其具有重構的合理性。 這個研究屬於試探性的探究,不管在研究方法上,或相關主題上,都還有許多值得繼續 探勘的地方。根據對此研究的反省,以下將分別針對不同層面,為未來的研究提出其他可能 的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敘說訪談,對女留學生的經驗加以進行詮釋分析。但是,誠如 Helsper 與 Bertram(1999)所言,在敘說的傳記訪談中, 傳記事件的描述經常有所缺漏,因此,在分析特定的發展面向時,同時去考慮其他 參與人員與制度的觀點是有意義的。 以本研究為例,可以將研究的個案縮減到一至三個。而除了留學生本人之外,其家庭及 朋友亦可以納入研究中,以使得分析具有對話及辯證性。除此之外,研究資料若能同時含括 書信、日記等,對於記憶的疏漏或生活的痕跡,亦能提供彌補與見證。

二、研究對象

作為一個探勘式的研究,本研究在許多面向上都缺乏精緻的區分。例如:在地位上,包 括了單身、已婚以及有小孩者;而出生的年代及留學的年限亦各有差異;此外,對其留學的 城市之規模也未能加以考量。未來的研究在對象的選擇上,可以將這些變數加以限定,以期

(26)

134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能有更集中的討論。而對男留學生的研究,亦值得深入探查。

三、研究主題

留學由於牽涉到不同國家間文化、教育制度的接觸,進而引致不同的留學經驗,因此, 三種比較式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其一是比較臺灣與其他國家留學生間的經驗差異;其二是 針對在臺灣的國外留學生進行研究;其三則是比較臺灣留學生在不同留學國的處境。 除此之外,對於留學生返國後的處境,以及先前留學生的經驗,也有待加以研究。前者 的研究旨趣在於瞭解其留學國外的經驗對於返國後的生活有何影響;而後者的重點則在瞭解 歷史及社會變遷的狀況。

(27)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35

參考文獻

Alheit, P. (1995). Biographizität als Lernpotential: Konzeptionelle Überlegungen zum biographischen Ansatz in der Erwachsenenbildung. In H. Krüger (Ed.), Erziehungswissen- 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276-307). Opladen: Leske + Budrich.

Alheit, P., & Dausien, B. (1990). Biographie Eine problemgeschichtliche Skizze. Bremen: Universität Bremen.

Baacke, D. (1985). Biographie: Soziale Handlung, Textstruktur und Geschichten über Identität. In D. Baacke & Th. Schulze (Eds.), Pädagogis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3-28). Weinheim, Basel: Beltz.

Baumgärtel, B. (2000). Das perspektivierte Ich: Ich-Identität und interpersonelle und interkulturelle Wahrnehmung in ausgewählten Romanen der deutschsprachigen Gegenwartsliteratur.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Bourdieu, P. (1983). Öknomisches Kapital, kulturelles Kapital, soziales Kapital. In R. Kreckel (Ed.), Soziale Ungleichheiten. Goettingen: Schwartz.

Braukmann, W., Ahammer, I., Angleitner, A., Filipp, S-H., & Olbrich, E. (1983). Bedeutende Lebensereignisse als subjektive Orientierungspunkte bei der retrospektiven Betrachtung der eigenen Biographie: Ein Forschungsansatz. In H. Löwe, U. Lehr, & H. Birren (Eds.), Psychologische Problem des Erwachsenenalters (pp. 89-103 ). Berlin: Huber.

Brecht, B. (1967). Gesammelte Werke in 20 Bänden. Frankfurt a. M.: Suhrkamp.

Dausien, B. (1994). Biographieforschung als Königinnenweg. In A. Diezinger & H. Kitzer (Eds.), Erfahrung mit Methode (pp. 129-154). Freiburg: Kore.

Diether, B. (1964). Das Afrika-und Asienbild bei deutschen Studenten. Berlin: Dt. Stiftung f. Entwicklungsländer.

Filipp, S-H. (1981). Ein allgemeines Modell für die Analyse kritischer Lebensergebnisse. In S-H. Filipp (Ed.), Kritische Lebensergebnisse (pp. 3-52). München: Urban und Schwarzenberg. Fischer, M., & Fischer, U. (1981). Wohnortswechsel und Verlust der Ortsidentität als

nicht-normative Lebenskrisen. In S-H. Filipp (Ed.), Kritische Lebensergebnisse (pp. 139-155). München: Urban und Schwarzenberg.

Friebertshäuser, B. (1999). StudentInnenforschung-Überblick, Bilanz und Perspektiven. In H-H. Krüger & W. Marotzki (Eds.), 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279-300). Opladen: Leske + Budrich.

(28)

136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余曉雯

Gilligen, C. (1977). Remembering iphigenia: Voice resonance, and the talking kure. In E. Shapiro (Ed.), The inner world in the outer world: Psychoanalytic perspektives (pp. 143-168).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lsper, W., & Bertram, M. (1999).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SchülerInnforschung. In H-H. Krüger & Marotzki, W. (Eds.), 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259-278). Opladen: Leske + Budrich.

Hettlage, R. (Ed.). (2000). Identitäten in der modernen Welt. Wiesbaden : Westdt Verl.

Hoerning, E. M. (1989). Erfahrungen als biographische Ressourcen. In P. Alheit & E. M. Hoerning (Eds.), Biographisches Wissen (pp. 148-163). Frankfurt am Main: Campus-Verl.

Hoerning, E. M. (Ed.). (2000). Biographische Sozialisation. Stuttgart: Lucius & Lucius.

Holzkamp, K. (1997). Kolonisierung der Kindheit? In K. Holzkamp (Ed.), Schriften I (pp. 72-99). Hamburg: Argument.

Irwin, R. (2002).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piritual life.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

Kohli, M. (1978). Erwartungen an eine Soziologie des Lebenslaufs. In M. Kohli (Ed.), Soziologie des Lebenslaufs (pp. 9-32). Darmstadt: Luchterhand.

Koller, H-C. (1997). Bildung und Widerstreit. München: Fink.

Liegle, L. (1998). Das Verstehen und die Achtung des Fremden als Aufgabe von Bildung und Erziehung. Neue Sammlung 38(3), 343-360.

Loch, W. (1978). Lebenslauf und Erziehung. Essen: Neue Deutsche Schule Verlagsges.

Loch, W. (1999). Der Lebenslauf als anthropologischer Grundbegriff einer biographischen Erziehungstheorie. In H-H. Krüger & W. Marotzki (Eds.), Handbuch erziehung- 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69-88). Opladen: Leske + Budrich.

Maaßen, M. (1993). Biographie und Erfahrung von Frauen. Münster: Morgana Frauenbuchverl. Marotzki, M. (2002). Allgemeine Erziehungswissenschaft und Biographieforschung. In M. Kraul &

W. Marotzki (Eds.), Biographische Arbeit (pp. 49-64). Opladen: Leske + Budrich.

Marotzki, W. (1991). Bildungsprozesse in lebensgeschichtlichen Horizont. In E. M. Hoerning (Ed.),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Erwachsenenbildung (pp. 182-205). Bad Heilbrunn/Obb.: Klinkhardt. Morgenthaler, F., Weiss, F., & Mogenzhaler, M. (1984). Gespräche am sterbenden Fluß.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Taschenbuch-Verl

Ohle, K. (1978). Das ich und das Andere. Stuttgart: Fischer.

Otto Benecke Stiftung (Ed.). (1987). Ausländerstudium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aden-Baden: Nomos-Verlagsgesellschaft.

(29)

余曉雯 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37

Plummer, K. (1995). Telling sexual stories: Power, change and social worlds. London: Routledge. Prawda, M., & Kokemohr, R. (1989). Wandlungsprozess und Bildungsgeschichte. In P. Alheit & E.

M. Hoerning (Eds.), Biographisches Wissen (pp. 238-267). Frankfurt am Main: Campus-Verl. Rabe-Kleberg, U. (1995). Auf dem Weg zur Bildungsbiographie? Oder: Warum Frauen immer länger

auf bessere Schulen gehen und doch als „ungelernt“ gelten. In E. M. Hoerning & M. Corsten (Eds.), Institution und Biographie (pp. 26-38). Pfaffenweiler: Centaurus-Verlag.

Roberts, H. (1988). Women and their doctors: Power and powerles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H. Roberts (Ed.), Doing feminist research (pp.7-29 ).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Schulze, Th. (1979). Autobiographie und Lebensgeschichte. In D. Baacke & Th. Schulze (Eds.), Aus Geschichten Lernen (pp. 126-173). München: Juventa-Verlag.

Schulze, Th. (1991). Pädagogische Dimensionen der Biographieforschung. In E. M. Hoerning (Ed.),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Erwachsenenbildung (pp. 135-181). Bad Heilbrunn/Obb.: Klinkhardt. Schulze, Th. (1999).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In H-H. Krüger & W.

Marotzki (Eds.), 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pp. 33-56). Opladen: Leske + Budrich.

Stanley, L., & Wise, S. (1983). Breaking out: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feminist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traub, J., & Sichler, R. (1989). Metaphorische Sprechweisen als Modi der interpretativen Repräsentation biographischer Erfahrungen. In P. Alheit & E. M. Hoerning (Eds.), Biographisches Wissen (pp. 221-237). Frankfurt am Main: Campus-Verlag.

Straub, J. (2000). Biographische Sozialisation und narrative Kompetenz. Implikationen und Voraussetzungen lebensgeschichtlichen Denkens in der Sicht einer narrativen Psychologie. In E. M. Hoerning (Ed.), Biographische Sozialisation (pp.137-164). Stuttgart: Lucius & Lucius. Weigel, S. (1987). Die nahe Fremde-das Territorium des „Weiblichen“ zu Verhältnis von

„Wilden“ und „Frauen “ im Diskurs der Aufklärung. In Th. Koebner & G. Pickerodt (Eds.), Die Andere Welt. Studien zum Exotismus (pp. 171-199). Frankfurt am Mein: Athenäum.

Wierlacher, A. (1993).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Xenologie. In A. Wierlacher (Ed.), Fremdheit Leitbegriff und Problemfelder kulturwissenschaftlicher Fremdheitsforschung (pp. 19-114). München: Iudiciu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project tries to examine the issues of domestic green hotel service design, integrating QFD and VAHP,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green criteria and their

In this study, we took some elementary schools located in Taichung city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properties of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haring to construct the application model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in order to share the

This paper uses learning motivation, educational service quality,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as scheme and uses one pr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as

In estimating silt loading (sL) on paved roads, this research uses the results of visual road classification in the Hsinchu area from recent years, and randomly selected roads on

Therefore, a new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classify driving behavior in multiclass user traffic flow.. In this study, driving behavi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