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科會科教處與教育部合作目標導向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科會科教處與教育部合作目標導向計畫"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我國高職學校學生專業能力標準之建構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89-2511-S-003-154-X03

執行期間: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

0

田振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共同主持人:

1

李基常、

2

康鳳梅、

3

楊紹裘、

4

饒達欽、

5

吳明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計畫參與人員:

0

黃茂夫、

0

李宜臻、

0

廖政暉、

1

黃雅萍、

1

翁榮銅、

1

蘇芳正、

2

廖信銳、

2

溫瑞烘、

2

蔡榮吉、

3

張自健、

3

王麗娟、

3

林世惠、

4

胡茹萍、

4

施吉安、

4

林振盈、

4

陳世雄、

5

周碩樑、

5

吳文全、

5

蔡宜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註:0 綜合規劃、1 工藝群、2 機械群、3 土木建築群、4 電子電機群、5 化工群)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90

7

31

V V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我國高職學校學生專業能力標準之建構

Pr epar ation of NSC Pr oject Repor ts

計畫編號:NSC 89-2511-S-003-154-X03

執行期限: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主持人:

0

田振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共同主持人:

1

李基常、

2

康鳳梅、

3

楊紹裘、

4

饒達欽、

5

吳明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計畫參與人員:

0

黃茂夫、

0

李宜臻、

0

廖政暉、

1

黃雅萍、

1

翁榮

銅、

1

蘇芳正、

2

廖信銳、

2

溫瑞烘、

2

蔡榮吉、

3

張自健、

3

王麗

娟、

3

林世惠、

4

胡茹萍、

4

施吉安、

4

林振盈、

4

陳世雄、

5

周碩

樑、

5

吳文全、

5

蔡宜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註:0 綜合規劃、1 工藝群、2 機械群、3 土木建築群、4 電子電機群、5 化工群) 一、中文摘要 為因應科技變遷及業界的需求,我國 技職教育將實施一貫課程,如何提供適切 的課程是重要的議題。而「能力標準」是 技職教育與勞力市場的界面,本研究爰從 技職學校學生能力標準建構與課程設計之 觀點進行基礎研究。 預定進度為第一期探討技職學校學生 之專業標準及其模式建構,第二期探討技 職學校學生之能力集內涵建構及專業能力 工作-工作者導向之表現規準與其匹配,第 三期探討能力分佈圖(能力集)之整合,發 展一套適合我國技職教育環境、企業及國 家所需能力標準,提供人才培育之參考。 本年度係第一階段,旨在探究我國技 職學校學生應備之專業能力標準建構。本 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職業能力分析、焦點 團體、訪談、專家會議等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分成工藝、機械、土木建築、 電子電機、及化工等五個子計畫,分別以 「功能分析法」進行實證研究,均獲得相 當成果。 關鍵詞:技職學校、專業能力、能力標準、 功能分析法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change of technology and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s, the techn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implement the linking curriculum in different levels. Offering suitable curriculum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nowadays. The

competence standards are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labor market. This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curriculum design, aims to construct the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irst stag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build the analytical model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five selected occupation fields. The second stage is to develop the worker-oriented competence standards to match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developed in the first stage. The third stage is to integrate the

competence standards mentioned above. This research,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ccupational analysis, focus group, interview, expert meeting, has completed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mod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very success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standards in five different occupational fields namely fine arts, mechanic, civil & architecture, electronic & electr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Keywor d: the techn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etence standards, functional analysis model

(3)

二、緣由與目的 隨著政經社會與科技發展,職業結構 的調整與改變,對於專業能力的定義與內 涵,將因不同時空背景,社會文化特性與 經濟發展力等因素條件,而產生不同的定 義;專業能力標準之認定範圍與指標,亦 將隨之而改變。雖然專業能力的內涵或有 不同,但對能力發展的目標卻有共識,即 專業能力標準將隨著新科技與工作的重新 整合,而成為學校教育與職業訓練的依據。 展望廿一世紀新科技的趨勢與創新研 發工作的需求,未來技職學生專業能力必 須朝向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 的培 養與解決問題的整合性方向發展。同時, 為因應全球化、自由化趨勢,技職教育與 職業訓練之發展應與世界接軌,以培養具 競爭力的下一代,允宜參考先進國家趨勢 與時代潮流,研擬本土性專業能力標準, 作為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之依據。 本研究是屬探索性的基礎研究,首先 歸納各國能力標準(competence standards)與能力分析之實施方法,並分析 上述方法之優缺利弊與限制,進而提出我 國技職院校未來發展能力標準作法上之具 體建議。此外,探討高工工藝、機械、土 木建築、電子電機、及化工等,分別以「功 能分析法」(functional analysis )進行實證 研究,做為我國未來建構能力標準之參考。 本階段研究目的如下: (一)歸納各主要國家能力標準與能力分析 之實施方法。 (二)分析上述方法之優缺點與限制。 (三)提出我國技職校院學生能力分析方法 與建立能力標準之具體建議。 (四)選擇職業進行實證研究,做為能力分 析範例。 二、方法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1)文獻 分析、(2)職業能力分析、(3)焦點團體、 (4)訪談、(5)專家會議等方法,進行研究。 研究小組利用文獻分析法,首先蒐集 並整理國內外有關專業能力建構之相關資 料,進行研究分析,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 基礎。其次蒐集與職業分析之相關文獻, 並分析、比較各種職業分析之方法,選擇 適合本研究之專業能力分析方法。進而分 析從事該職業,所應具備技能、知識之能 力。 本研究經比較各種分析方法後,選定 「功能分析法」做為專業能力分析的方 法。其分析程序先由焦點團體討論建構出 職業「功能圖」(functional map)草案,再 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焦點討論,確定分析內 涵。完成「功能圖」後,再研究小組再發 展出能力標準草案,最後再邀請專家學者 討論,確定其內涵。 功能分析法是一結構化的分析方法, 由上而下採用分解規則,依次演繹出完整 的功能;由下而上則是利用重複規則,持 續檢查分析的適切性。 功能分析可經由文獻探討、訪問、團 體法等技巧,蒐集全盤的資訊,而非經由 經驗或觀察,只能獲得片段的資訊。 根據所分析的職業領域的寬廣程度, 決定以四段式或三段進行分析。分析的程 序是動態的,如在某一個階段的分析中, 發覺前一階段的功能不完全,無法涵蓋這 一階段的功能時,可以回到前一階段,進 行更嚴謹的分析。 功能分 析描 述工 作活 動的結 果或產 出,而非工作活動的過程。分析的結果以 功能圖來描述功能架構與連結關係,所有 後續的能力標準、工作描述、學習與訓練 需求、評量規準等,都可以由功能圖再行 分析而得。 功能分析結果的陳述方式如下:「動詞 +受詞+條件」。其中受詞表示成果或輸出; 動詞表示完成此成果或輸出所應採取的活 動;條件則是指相關的環境,如果沒有條 件則可以省略。固定的陳述方式,對於後 續的分析有所幫助。

(4)

三、成果 本研究分成(1)工藝、(2)電子電機、 (3)機械、(4)土木建築、及(5)化工等五個 子計畫,每個子計畫根據母計畫之研究目 的進行研究。 研究進行有其共同性及各類群個別性 議題。(1)共同性部份,由綜合組負責協調 各組規畫研究,(2)個別性部份,由各類群 研究小組負責執行研究。 研究過程分為(1)前置準備;(2)組成 研究小組;(3)探討各主要國家、地區職業 教育與訓練標準發展經驗;(4)探討職業能 力分析方法;(5)確定輸出格式;(6)各小 組進行功能分析;(7)彙整研究成果、綜合 研討,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8)提出研究 成果等步驟。 各小組進行功能分析,經由確定研究 範圍,草擬功能圖,完成功能圖,草擬能 力分析架構表,提出小組研究成果等步 驟。各分組的研究成果簡述如下: (一)工藝群以「排版工」作為實證研究之 標的,發展出功能圖及能力標準。該 職業其主要是依據客戶設計原稿之需 求,將文字與圖像作編排與處理,使 其能符合印刷品輸出之要求。主要功 能有(1)輸入圖像及文字;(2)處理圖 像 及 文 字 ;(3) 組 合 圖 像 與 文 字 版 面;(4)輸出版面。 (二)機械群以「機械製圖員」作為研究之 標的。發展出功能圖及能力標準。該 職業主要為判讀及繪製一般機械製圖 及專業機械製圖。主要功能有(1)選用 繪圖用具;(2)認識圖面基本要素;(3) 判讀及繪製一般製圖;(4)判讀及繪製 專業製圖;(5)選用圖面複製工具。 (三)土木建築群以「一般木工」作為研究 之標的。發展出功能圖及能力標準。 該職業是依據設計之需求,從事一般 木工及木工裝潢製作、組裝木構材料 成品。主要功能有(1)識圖與繪製大樣 圖;(2)加工材料的認識與運用;(3) 木材構造的認識與運用;(4)表面塗裝 處理;(5)遵守裝潢相關法規;(6)測 量與放樣;(7)操作木工機具;(8)管 理材料與機具;(9)管理施工作業流 程;(10)安全與衛生;(11)資源回收 與廢棄物。 (四)電機電子群以「電機裝修工」作為研 究之標的。發展出功能圖及能力標 準。該職業為安裝、調整、檢測、維 修電器及電機設備。主要功能有(1)安 裝、調整、修理各種電機、電動控制 設備、電儀表等電機設備;(2)安裝、 調整、修理家用電器;(3)安裝、調整、 修理飛機、船舶、車輛等之電器設備; (4)檢驗電器產品。 (五)化工群以「一般化學實驗室操作人員」 為研究之標的。該職業主要工作是依 據實驗設計、原理、步驟之需求,進 行一般實驗室化學物品之分析、檢 驗、處理等工作,使其能符合實驗目 的的要求。主要功能有(1)安全與衛 生;(2)葯品與器材管理;(3)基本操作 (實驗準備);(4)物性測定;(5)化學分 析;(6)儀器分析。 四、結論 本研究廣泛蒐集世界先進國家發展能 力標準、發展的方法與程序等的相關文 獻,並經實證研究獲得結論如下: (一)專業能力標準具有多向度的功能,對於 僱主、學生及求職者、教育家及訓練提 供者、家長、及政府等,均有顯著的效 益。 (二)建構能力標準是全球先進國家一致的 趨勢。作為育才、選才、用才的依據, 以提升其人力素質,使符合就業市場的 需要,提高生產力與產品品質,更進而 掌握國際競優勢。 (三)能力標準的名稱雖然名稱各異,如美國

(5)

的技能標準(skill standards)、英國的職 業標準(occupational standards)、澳洲與 紐 西 蘭 的 能 力 標 準 (competence standards)、歐盟的職業教育與訓練標 準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ndards) 、 本 研 究 的 專 業 能 力 標 準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andards),但 其內涵確是一致,均是以建立「學」與 「用」之間的界面;是提升人力素質的 催 化 劑 , 包 括 僱 用 規 範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 教 育 與 訓 練 規 範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及評量規範(assessment requirements)。 (四)在專業能力標準發展的方法上,本研究 探討各種工作分析的方法,發現大多是 以「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這些 方法適合用來描述固定職業或工作的 操作性活動,也就是注重「做什麼」及 「如何做」,由於偏重過程的描述,對 於變化較大的職業內涵或範圍較廣泛 的職業領域而言,就不適合。 最後本研究選用「功能分析法」進 行能力分析,「功能分析」是以產出或 結果為主,注重功能而非過程,可以改 進任務分析的缺點。此方法也被先進國 家(如英國、澳洲、歐盟、新加坡及國 際勞工組織等)所應用。 (五)在專業能力標準的架構方面,本研究之 專業能力標準架構,為樹狀結構(如圖 所示)。 標準之表現方式,則以表格呈現。充 分包含專業能力標準的要素,其中「職業 標題」說明專業能力標準的範疇;「主要功 能」則是該項職業的重要功能、服務、或 產出;「關鍵活動」則是要完成主要功能所 需進行的活動;「相關知能」則是要進行關 鍵活動的知識、技能、設備、環境、材料 等;「表現規準」則是要達成主要功能的標 準;「評量敘述」則是說明如何進行評價是 否達到表現標準。 (六)在專業能力標準的發展程序方面,其程 序為(1)蒐集職業領域之相關文獻,(2) 利用個別諮商、訪談、焦點團體等技 巧,演繹出功能圖初稿,(3)再用個別 諮商、訪談、焦點團體等技巧,反復修 正功能圖(4)功能圖完稿,(5)發展能力 標準或設計課程。 (七)在 發展 專 業能 力標 準 的 職業 選定 方 面 , 本研 究 參考 高 職目前 的 課 程 標 準、職業分類典、技術士技能檢定規 範,並諮詢業界與專家的意見,再配 合產業變動與發展趨勢,使專業能力 標準的應用生命週期延長。本研究依 現行高職工業類群分成五個群,每一 群擇該行業一個職業,利用功能分析 法,進行實證研究,發展出該職業之 功能圖及能力標準。 四、建議 根據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分別對行 政機關、教育訓練界、僱主、與學生等提 出建議: (一)對行政機關的建議 教育行政機關在制定高職的課程標準 時,宜以各科相關的專業能力標準為藍 本,據以發展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材料, 方能使學生具備合乎業界需求的專業能力 標準。 行政機關在建置職業訓練系統時,宜 參考各職類的專業能力標準,進行設備採 購、課程規劃、訓練教材發展,才能使訓 練者獲得合乎職場需求的能力。 行政機關宜全面檢討我國行之有年的 技術士技能檢定標準規範,或重新規劃較 為廣泛的能力標準,使得學生可以具備較 寬廣的能力,也具備橫向轉業的基礎。 行政機關宜進行我國國家職業技能證 照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全國通用且具有效 力的國家職業技能證照制度,並應以各項 專業能力標準作為評量依據。 主要功能 職業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關鍵活動 關鍵活動 關鍵活動 相關知能 表現規準 評量指引

(6)

行政機關宜寬編預算,進行國家能力 標準的發展,除了造福產業界外,亦對教 育界與訓練界有督促作用,共同造就合乎 標準的專業人才,提升人力素質的水準。 (二)對於教育界與訓練界的建議 教育家及訓練提供者宜明白,專業能 力標準是人才培育與人力應用之間的界 面,必須以專業能力標準為依據,以便設 計合適的教育與訓練課程。 教育家及訓練提供者宜設計合宜的評 量標竿,以便評量學生的專業能力表現。 教育家及訓練提供者可利用專業能力 標準,作為學生或受訓學員之生涯規劃教 育。 教育界宜和產業界共同合作,發展有 迫切需要的專業能力標準。 (三)對於僱主的建議 僱主宜以專業能力標準清楚的定義工 作的需求,並且可以改善品質、生產力、 及整體的顧客滿意度。 僱主宜以專業能力標準來評量求職者 及僱用者的專業能力,作為僱用的基礎、 與核薪的參考。 僱主宜以專業能力標準來設計訓練課 程,以精進職工的能力。 (四)對於高職學生的建議 學生宜明白業界的需求是反應在專業 能力標準上,因此可以作為進一步精進專 業能力,或作為就業的依據。 學生宜讓自己的能力達到專業能力標 準,以便被僱用,並獲得較高的就業保障, 更進一步擴展其生涯機會。 四、成果自評 (一)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 本研究預定進度為第一階段探討技職 學校學生之專業標準及其模式建構;第二 階段探討技職學校學生之能力集內涵建構 及專業能力工作-工作者導向之表現規準 與其匹配,第三階段探討能力分佈圖(能力 集)之整合,發展一套適合我國技職教育環 境、企業及國家所需能力標準,提供人才 培育之參考。 本年係第一階段研究,完成了研究目 的(1)歸納各主要國家能力標準與能力分 析之實施方法;(2)分析、比較各種主要能 力分析方法;(3)確定我國高職學生能力分 析方法;(4)進行實證研究,完成高職工業 類五群相關職業能力分析範例。 此階段除符合原計畫外,進一步針對 相關職業進行實證研究,獲得初步成果。 (二)達成預期目標情況 本研究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有: 1. 彙整完整之國內外有專技職學校專 業能力標準之相關文獻。 2. 歸納各主要國家建構專業能力標準 之方法。 3. 探討我國技職學校學生專業能力標 準。 4. 建構我國技職學校學生專業能力之 架構及模式。 5. 規劃我國技職學校專業人才分類方 式與傳統學制之銜接及轉型架構。 6. 綜合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提供 教育主管機關與學校及業界,作為 未來課程實施及學制改革的參考。 本研究以「我國高職學校工業類科」 為研究範圍,第一階段達成預定目標題 1-4 項,第 5、6 項將在第二、三階段完成。 (三)研究成果的學術或應用價值 本研究係一基礎研究,就能力分析的 方法、程序、適用時機、選用原則等方面 均有相當成果,可做學術上進一步探討之 基礎;在實際應用上,教育界與產業界之 間的界面,培育適切的專業人力。亦可作 為國家職業技能證照的評量依據。 (四)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 「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是以職業 的最小單元「任務」來分析,適合用來描 述固定職業或工作的操作性活動,也就是 注重「做什麼」及「如何做」,由於偏重過 程的描述,對於變化較大的職業內涵或範 圍較廣泛的職業領域而言,就不適合,而 「功能分析」則以產出或結果為主,注重

(7)

功能而非過程,因此,可以改進任務分析 的缺點。 本研究主要是在發展我國高級職業學 校學生的能力標準,經過周密的文獻探討 與專業會議之後,決定採用普遍被世界先 進國家所採用的能力分析方法「功能分析 法」(Functional Analysis)。經過實證研究發 現:雖然高職工業類科繁多,但能力分析 方法仍然適合引用,同時,它能兼顧科技 與經濟的變遷,與未來可能產生的職業變 化,也是世界各先進國家能力標準的發展 與所使用的能力分析方法。 為使國內研究者,能更深入熟稔此方 法,建議在國內舉辦國際研討會。 (五)是否適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 本研究成果適合在學術期刊發表。在 研究進行中,研究成員針對相關議題撰文 在國內期刊陸續發表,如: 1. 溫瑞烘、田振榮(民 90),美國技能 標準的發展現況。就業與訓綀,19, 4,54-62。 2. 周碩樑、田振榮(民 90),歐盟訓練 基金會發展職業教育與訓綀標準之 經驗。就業與訓綀,19,4,31-37。 五、參考文獻

1. ANTA(1999), National training package development handbook, 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 Melboune:Australia. 2. Barnes, S., & Nobles, D. (1999),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and Skill Standards in Texas, Austin: Texas

3. Blackmore, P. (1999), A categorisation of approachs to occup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1(1), 61-76. 4. Brown, B. L. (1997), Skill standards:job analysis profiles are just the beginning,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ERIC (查)…….

5. Bulter, F.(1978.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8, 7-18.

6. CAOT(1996), Profile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ce in Canada,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63(2), 79-95. 7. Casey.D.(1999)Method and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Competency Standards, Regency Institute of TAFE.

8. Christal, R. E.(1974),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occup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JSA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ations in psychology, 4,61(Ms. No. 651).

9. CODAP(2001),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CODAP, http://www.codap.com (2001/5/7).

10. Dempsey, S. D.(1987).Issu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 58(7),15. 11.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1998).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Volume 1. Qualifications and training methods,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2.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1999).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Specification, Experience,

Examples – Volume 2. Qualifications and training methods,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3. Finch, C. R., & Crunkilton, J. R. (198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3 rd ed.),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14. Flanagan, J. C. (1954),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1, 327-358. 15. Hall, G.E.,&Jones,H.J.(1976).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Process for improment of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6. Hermann Schmidt(2001)An International Manual, Link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ndards and Employment Requirements;Prepared for the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by Bob Mansfield PRIM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17. Hutchins & Sage(1996), Job analysis validity &

workability, 1996 Academy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18. ILO(2001), Competencia laboral,

http://www.ilo.org/public/spanish/region/ampro/cint erfor/temas/complab/xxxx/ing/xxxx/index.htm 19. Jessup, J. (1991), Outcomes:NVQs and the

emerging mode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almer Press:London.

20. Mansfield, B. (1990), Knowledge, evidence and assessment, in H. Black & A. Wolf. (Ed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current issues in training and education, London:Employment Department.

21. Mansfield, B., & Mitchel, L. (1996), Towards a competent workforce, Gower Publishing: UK. 22. Mansfield, B. (2001), Link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ndards and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An international manual,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8)

23. McCormick, E. J., Jeannerret, P. R., & Mecham, R. C. (1972), A study of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dimensions as based on the 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 (PAQ),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347-368.

24. Mertens, L. (1999), Labour competence: emergence, analytical frameworks and institution models,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Cinterfor

25. Nadler, L.,& Nadler , Z.(1990).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L. Nadler & Z. Nadler

(Eds.),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pp.1.2-1.47).New York, NY: JohnWiley & Sons.

26. National WRAPS(1999), Scoping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ining package in the wholesale industry.

27. Nielsen, F.E.(1991).A competency analysis of NCAA athletic administrators(Doctoral

Dissertat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1990).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mational,51,785A.

28. Productivity Digest(2000), Skills

Standards,http://www.psb.gov.sg/news/pd/2000_09/ na02.html(2001/06/02).

29. Qualifications and training methods, Volume 1: Manual,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gret kunzmann, Ute Laur-Ernst unter Mitarbeit von Bernd Honene;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Turin,1998.ISBN 92-828-4427-7

30. Qualifications and training methods, Volume 1: Manual,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Specification, Experience, Examples, Margret kunzmann ,Ute Laur-Ernst unter Mitarbeit von Bernd Hoene;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Turin,1999 .ISBM 92-828-4428-5 31. U. S. DEPARTMENT OF LABOR(1991).WHAT

WORK PEQUIRES OF SCHOOLS.(PP3-58). 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2000.(PP3-58) 32. Willett, J., & Hermann, G. (1989), Which

occupational analysis technique: Critical incident, DACUM, and/ or information search?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79-89.

33. Work-based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2001), How do we gather data through DACUM analysis?, http://www.wa-wbl.com/resources_educators/skill_ standards/sectioniv.htm(2001/06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linical Supervision Practices and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Public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of a Training Program to Enhance Clinical Supervision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2003a).Advanced Subsidiary and Advanced Voc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2005 Advanced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LinkedIn, 2019 & 2020, The skills that employers most looking f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orway 2010, Action Plan – Entrepreneurship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