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1988-200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1988-2006"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

1988-2006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100-2410-H-004-006- 執 行 期 間 : 100 年 03 月 01 日至 100 年 09 月 30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李浩仲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黃詩芸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翁培真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計畫利用個體資料探討美國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 響。本計畫有以下創新發現:(1)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 是負面的,尤其對平均教育水準較高的非生產勞工;(2)這項 負向影響主要來自於中低所得國家的進口,而高所得國家進口 競爭的影響不顯著;(3)高科技或低科技產業裡進口競爭的影 響均是類似的。這些結果意味著進口競爭對勞工的影響是負 向的,而且即使產業持續創新作為對勞工的助益也仍需存 疑。 中文關鍵詞: 進口競爭,公司訓練 英 文 摘 要 :

(3)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V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

(計畫名稱)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

1988-2006

計畫類別:V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100-2410-H-004-006

執行期間:

2011/03/01 ~ 2011/09/30

執行機構及系所:政治大學經濟學系

計畫主持人:李浩仲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翁培真、黃詩芸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V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須繳交以下出國心得報告: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

V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

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29 日

附件一

(4)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結果報告

計畫編號: 100-2410-H-004-006

一、 前言

美國自 1980 年代之後所得不均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儘管高教育水準的勞工 其薪資仍見提升,但低教育水準的勞工其實質薪資卻停滯不前、甚至有降低 的現象。同一時期,美國人民意識到其製造業逐漸衰退,而市場架上的商品 有愈來愈多是從中低所得國家進口而來,因而漸有人士將惡化的所得不均和 中低收入國家的進口增加進行連結。過去的經濟學研究主要是探討國際貿易 和勞工薪資或就業的關聯,而本計畫建立在我原本博士論文的架構下探討一 個新的議題:進口競爭如何影響公司訓練。公司訓練對於勞工是有長期正面 的影響。一方面它能提高勞工的人力資本,對於勞工長期的薪資所得會有幫 助,而另一方面它代表的是公司對勞工的承諾,所以勞工的工作較有保障。 在本計畫裡,我將我原本的研究延伸到西元 2000 年。1和我原本的結果一致, 我發現進口競爭會降低美國勞工受到公司訓練的機會,而這負面影響主要是 來自於中低所得國家的進口競爭。此外,無論是在高科技產業或傳統產業, 這樣的負向效果都是一樣的。

二、 研究目的

在討論進口競爭如何影響公司訓練員工的意願時,有兩個面向值得我們觀 察。第一、公司可能會為了繼續生存而加強訓練員工,提高其生產力以維 持住其國內市場;第二、如果公司已經預期其最終將會輸給競爭者而失去 市場,其會決定停止訓練員工以減少開支。根據這兩個面向,我提出了兩 個假設:(a)當競爭對手的勞工成本較低廉時,其較可能放棄競爭,及(b)當 所屬產業是較高科技產業時,其較有機會繼續生存所以仍願意投資在勞工 上面。在我原本的文章裡,我發現(a)的假設得到資料證實,但(b)的假設在 資料上並不成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高科技 ITC 產業面對中所得國 家如台灣、南韓競爭時,其公司訓練即下降。然而,原始的分析所橫跨的 年份並沒有包含 90 年代末的 IT 整體產業的榮景,因此利用此計畫的機會 1 我原本期望能將此項研究的時間範圍延伸到 2000 年以後,但由於我所使用的主樣本資料 NLSY79 在 2000 年後將其產業編碼改變,所以之前和之後的結果其實不適合比較。在此報告後面 的部份我會展示一個嘗試延伸到2004 年的結果。儘管其準確性較不令人放心,但我最重要的結 論:進口競爭會導致公司訓練減少的結論仍然不變。

(5)

2 將 2000 年泡沫破滅之前的情形一同納入樣本中進行研究。

三、 文獻探討

本計畫和以下兩類文獻最相近:第一、市場競爭對於技術創新的影響,第 二、國際貿易對於勞動生產力提升的效果。 關於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聯文獻上有許多討論,但實證結果各異。 然而,Aghion et al. (2004)提出當我們在討論市場競爭的影響時,我們應該 注意競爭對手的特色是什麼?而原本廠商和新進對手之間的實力差距到底 是多少?據此,他的理論模型顯示當本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原始生產力接近 時,當外國進入本國市場時本國企業會增加創新;然而,當本國企業及外 國企業原始生產力差距大時,則本國企業會減少創新。本計畫的概念和 Aghion et al. (2004)的概念近似,只是現在美國企業和外國企業比較的是勞 工(經過薪資調整後)的生產力。當美國企業的對手是中低所得國家時, 由於這些國家人力極便宜,所以經過薪資調整後其生產力或可勝過美國勞 工,所以美國企業選擇的方式就是減少訓練以降低損失。 本計畫同時和國際貿易與勞動生產力關聯文獻有關。根據此一研究領域, 一般的研究共識是進口競爭會增加勞動生產力。2

四、 研究方法

然而此勞動生產力增加的 途徑卻不是那麼清楚。一般的看法如Melitz(2003)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較沒效 率的廠商離開,而較有效率的廠商留下來並壯大。然而有另一種可能性: 這是因為廠商透過訓練增加其原本員工的能力。我的結果顯示這不是正確 的途徑-其實廠商反而是減少對其員工的訓練。

本計畫使用的主樣本資料來自於美國 National Survey of Youth 1979 Cohort 的長期追踪資料。從此資料,我除了能得知個人的基本特質外,亦可計算 出個人在過去一年內是否有受到公司支付的訓練。此外,我亦能得知樣本 工作的產業,所以我可以探討個人受到公司訓練的可能性是否和其所在產 業所面對的口競爭有關。 在本計畫中,衡量進口競爭的方式是進口滲透率(import penetration),其定 義為: 此一指標代表了在國內市場中進口產品的比例。其值愈高意味著國內企業 2 如 McDonald (1994)。 t at j industry of orts imports shipment t at j industry of imports impenjt ) exp ( + − =

(6)

3 面對的國際競爭愈大。

在本計畫中我亦使用下列迴歸式對一位在 t 時住在 r 地區在 j 產業工作的樣 本 i 探討進口競爭和公司訓練的關聯:

在此,Yijrt代表樣本過去一年間是否有受到公司訓練,impenjt-1代表 j 產業

過去三年的平均進口滲透率,Xit是個人特的控制變數,包含下列變數:教 育程度,年齡及其平方,婚姻狀態、種族身份、居住在城市與否、是否參 加工會、及是否在大廠工作等;Zjt-1是其他產業的控制變數,包含產業非生 產勞工比、ITC 資本勞動比、非 ITC 資本勞動比等;ηj是產業固定效果,φrt 是地區-時間固定效果。我同時利用θi代表個人隨機效果。 五、

結果與討論

表一為本計畫最主要結果,其顯示在 1988 年至 2000 年進口競爭對公司訓 練的影響。從表中列(1)可看出,當進口滲透率提升一個百分點,勞工受到 公司訓練的機率就會下降 0.0032,也就是 0.33 個百分點。在從 1988 至 2000 年間,勞工受到公司訓練的機會是 9.7 個百分點,而進口滲透率從 12%增 加到 22%,這意味著倘若在 2000 年時進口滲透率仍維持 1988 年水準,控 制所有其他可能變數維持不變,則勞工將會多出 3.3 個百分點的受訓機會 -也就是原本平均機會 9.7%的百分之三十三!比較生產勞工(production worker)及非生產勞工(nonproduction worker)的結果,我們發現以非生產勞工 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非生產勞工相對生產勞工教育程度較高,所以此項 結果其實和文獻中多所強調貿易對低教育水準勞工的影響較大的結果不盡 一致。 表二比較高、中、低所得國家的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在這裡,高 所得國家的定義為每人平均 GDP 佔美國每人 GDP 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 所得國家的定義為每人平均 GDP 佔美國每人 GDP 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 七十;而低所得國家的定義則為每人平均 GDP 佔美國每人 GDP 的百分之 二十以下。我們發現負面關係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中低所得國家的進口,而 高所得國家進口的影響則是不顯著。同樣地,負向影響主要是由非生產勞 工所承受。這項結果印證了我們的假設:當競爭對手的勞工成本較低廉時, 美國企業較可能放棄競爭而停止訓練其勞工。 training no receive if Y training receive if Y Z impen X Y ijrt ijrt ijrt rt j i t j t j it ijrt 0 , 1 1 , 1 , = = + + + + + + = α δ − − β θ η φ ε

(7)

4 表三比較在高科技產業及低科技產業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在這裡, 高科技或低科技產業的定義是根據 OECD 的分類標準。從表中可以發現, 無論是高科技或低科技產業,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幾乎是一模一樣 的。這意味著即使在高科技產業裡,當美國面對外國低價競爭時,其仍會 放棄繼續投資在其員工上。 表四則是比較 1988-2000 年樣本及 1988-2004 年樣本的結果。在這裡,由於 我使用的主樣本 NLSY79 其產業編碼在 2000 年之後和 2000 年以前有極大 不同(從 SIC-based 的 CIC1980 到 NAICS-based 的 CIC2000),所以兩者之 間的連結是有許多疑問的。在 1988-2004 年樣本中,我是根據 CIC2000 產 業最可能代表的 CIC1980 產業的資訊去進行串聯。比較 1988-2000 年樣本 及 1988-2004 年樣本,我們發現在 1988-2004 年樣本其估計值較小,但仍其 顯著性仍達 5%。然而,基於此一較長時間樣本有資料串聯的問題,在此仍 以 1988-2000 年樣本的結果為主。 六、

結論

本計畫有以下創新發現:(1)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是負面的,尤其對 平均教育水準較高的非生產勞工;(2)這項負向影響主要來自於中低所得國 家的進口;(3)高科技或低科技產業裡進口競爭的影響是類似的。上述結果 有以下的意涵:(1)文獻上多認為進口競爭會增加勞動生產力,然而我的結 果顯示這不是因為勞工受到更多的訓練;(2)近年一種常見的說法認為解決 勞工面對進口競爭的問題是透過更多研發來維持產業競爭力。然而美國的 經驗卻顯示無論是多研發的高科技產業或低研發的低科技產業,進口競爭 對勞工訓練的影響都是類似的。

(8)

5 表一、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 1988-2000

Dependent Variable: Company Training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1) All Workers (2) Production Workers (3) Non-Production Workers Industry Import Penetration

(Lagged Moving Average)

-0.0032 (0.0011)*** -0.0002 (0.0014) -0.0069 (0.0018)*** Age 0.0030 (0.0114) 0.0102 (0.0113) -0.0107 (0.0256) Age Square -0.00002 (0.0001) -0.0002 (0.0002) 0.0002 (0.0004) 1-8 years of Schooling -0.0229 (0.0100)** -0.0177 (0.0116) -0.0496 (0.0245)** 9-11 years of Schooling -0.0131 (0.0072)* -0.0135 (0.0084)** -0.0042 (0.0227) 13-15 years of Schooling 0.0183 (0.0093)** 0.0062 (0.0109) 0.0363 (0.0193)** 16 years of Schooling 0.0678 (0.0147)*** 0.0777 (0.0291)*** 0.0602 (0.0198)*** 17+ years of Schooling 0.1286 (0.0221)*** 0.0677 (0.0553) 0.1462 (0.0296)***

Production worker dummy -0.0414

(0.0085)*** - - White Dummy 0.0131 (0.0077)* 0.0122 (0.0075) 0.0443 (0.0169)***

Union Member Dummy 0.0031

(0.0068) 0.0025 (0.0090) 0.0071 (0.0120) IT Capital-Labor Ratio

(Lagged Moving Average)

-0.0007 (0.0008) 0.0001 (0.0001) -0.0023 (0.0019) Non IT Capital-Labor Ratio

(Lagged Moving Average)

-0.0001 (0.0001) -0.0017 (0.0006)*** 0.0025 (0.0013)* Non-Production Worker Wage

Share (Lagged Moving Average)

0.0783 (0.2739) -0.0822 (0.3129) 0.2401 (0.4958) Year Dummies Y Y Y Industry Dummies Y Y Y SMSA Dummies Y Y Y

Marital Status Dummies Y Y Y

Firm Size Dummies Y Y Y

Random Effects Y Y Y

N 8700 5808 2892

(9)

6

表二、高、中、低國家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 1988-2000

Dependent Variable: Company Training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1) All Workers (2) Production Workers (3) Non-Production Workers High Income Country Import

Penetration -0.0002 (0.0028) 0.0022 (0.0032) -0.0018 (0.0051) Middle Income Country

Import Penetration -0.0044 (0.0023)* -0.0030 (0.0028) -0.0078 (0.0039)** Low Income Country Import

Penetration -0.0044 (0.0015)*** 0.0001 (0.0020) -0.0080 (0.0026)*** N 8700 5808 2892

Note: 1. All control variables are as in Table 1 (表一)

表三、高低科技產業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 1988-2000

Dependent Variable: Company Training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1) All Workers (2) Production Workers (3) Non-Production Workers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Import Penetration -0.0035 (0.0015)** 0.0006 (0.0021) -0.0068 (0.0021)*** Low Technology Industry

Import Penetration -0.0027 (0.0011)** -0.0012 (0.0013) -0.0044 (0.0022)** N 8700 5808 2892

Note: 1. All control variables are as in Table 1 (表一)

表四、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 1988-2000 vs. 1988-2004

Dependent Variable: Company Training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Coefficient (standard errors) (1) All Workers 1988-2000 (2) All Workers 1988-2004 Industry Import Penetration

(Lagged Moving Average)

-0.0032 (0.0011)***

-0.0024 (0.0009)**

N 8700 8700

(10)

7

參考文獻

Aghion, P., R. Blundell, R. Griffith, P. Howitt, and S. Prantl. (2004). “Entr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Micro-Level Panel Data,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 265-276.

Aghion, P., R. Blundell, R. Griffith, P. Howitt, and S. Prantl.(2009). “The Effects of Entry on Incumbent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1, 20-32.

McDonald (1994) " Does Import Competition Force Efficient Production?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76, No. 4 (Nov., 1994), pp. 721-727.

Melitz, M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1695-1725.

(11)

1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項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日期: 100 年 12 月 29 日

一、參加會議經過

本會議從六月二十九日進行至七月三日,本人全程參與各項活動。本人實際參與以下場次的 論文發表與研討: 場次名稱 場次發表之論文 本人參與身份 R&D,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Mohammad Ashraf,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embroke

Social Safety Nets and Innovation

Mohammad Ashraf,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embroke, and Khan A. Mohabbat,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R&D Efficiency Convergence among OECD Countries

Justin J. Hick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etworks on Innovation

Yir-Hueih Lu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Fung-Mey Hu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The Case of Genetically-Modified Crop Seeds in Taiwan

聽眾

計畫編號

NSC 100-2410-H-004-006-

計畫名稱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 1988-2006

出國人員

姓名

李浩仲

服務機構

及職稱

政大經濟系助理教授

會議時間

100 年 6 月 29 日至

100 年 7 月 3 日

會議地點

San Diego, CA, USA

會議名稱

(中文)

(英文)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86

th

Annual Meeting

發表論文

題目

(中文)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

(英文)

Import Competition and Company Training: Evidence from the

U.S. Microdata on Individuals

(12)

2

LABOR ECONOMICS: WAGES AND EARNINGS

Tao-Tony Fang, York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Short- and Longer-term Effects of Profit Sharing Plans on Employee Earnings

John G. Sessions, University of Bath, and Nikolaos Theodoropoulos, University of Cyprus

Tenure, Wage Profiles and Monitoring

Scott M. Fuess J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and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How Rigid Are Wages during a Persistent Downtown? 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聽眾

ECONOMICS OF HAPPINESS I

Jacqueline S. Zweig,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ender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Are Women Happier?

Stephen Wu, Hamilton College, and Paul Hagstrom, Hamilton College

Are Pregnant Women Happier? Raci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gnancy and Life Satisfaction

Daniel J. Benjamin, Cornell University, and NBER, Ori Heffetz, Cornell University, and Nichole Szembrot, Cornell University

New Survey Evidence on the Components of a National Well-Being Index

聽眾

ECONOMICS OF HAPPINESS II

Viktoria Dalko, Harvard University, Xin Yan, RICE Institute, Lawrence R. Kle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erenc Gyurcsany, Hungarian Parliament, Michael H. Wang, RICE Institute, and Christine Huang, Harvard University

The Financial Crisis’ Impact on Health-mediated Happiness

Malgorzata Switek,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igration and Happiness: An Analysis of Young Adults in Sweden

Jeff Bookwalter, University of Montana, Douglas Dalenberg, University of Montana, and Benjamin Fitch-Fleischmann, University of Montana

Understanding Happiness Changes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 Using the Oaxaca Decomposition

聽眾

KEYNOTE ADDRESS: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Introduction: Richard A. Easterli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apers: Andrew J. Oswald, University of Warwick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聽眾

OPERATIONS OF MULTINATIONAL FIRMS

Mariana Spatareanu, Rutgers University, Bruno Merlevede, Ghent University, and Koen Schoors, Ghent University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Timing of Foreign Entry

Katheryn Niles Ru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nd NBER

Multinationals and Markups

Deborah L. Swen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e Policies on Automobile Assembly and Parts

聽眾

TOPICS IN LABOR ECONOMICS I

Sylvia A. Allegret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Tipped Workers and Sub-Minimum Wage Effects

Barry T. Hirsch,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and Christopher R. Bollinger, University of Kentucky

Earnings Differences among Proxies and Self-Respondents in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13)

3

Christina A. Houseworth, Litigation Analystics, Inc., and Jonathan Fisher,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Occupation Inflation in Household Survey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Loretta Fung,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Jin Tan Li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Deborah L. Swen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Location Choice of Taiwa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China

Gerald M. Groshek, University of Redlands

Assessing Economic Reform: Insights from Ukraine’s Export Flows

Yiqing Xi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Exporting, Licensing, FDI and Productivity Choice

Jinzhuo Zhao, Hampden-Sydney College

FDI Partners and Bilater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聽眾

LABOR MARKET POLICY AND

ENTREPRENEURSHIP

Robert W. Fairli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The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Donald J. Bruc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John Deskins, Creighton University, and Tami Gurley-Calvez,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Depreciation Rules and Small Business Longevity

Herbert J. Schuetz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

David Powell, RAND Corporation, and Hui Shan,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come Taxes,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and Occupational Choice: How Taxes Distort the Wage-Amenity Decision

聽眾

ISSU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Kristie N. Briggs, Creighton University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of High Technology Trade

Ho-Chyuan Che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Deleg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ntry Mode of Multinationals

Hao-Chung L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mport Competition and Company Training: Evidence from the U.S. Microdata on Individuals

Jayjit Roy,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On the Robustness of the Trade-Inducing Effects of Trade Agreements and Currency Unions 發表人

二、與會心得

首先,感謝國科會補助出國 參加國際研討會,使我能有機會參與這次的國際會議。在會議上, 我看到許多學者所探討的新議題,讓我的視野放寬,對於我未來的研究有極大的助益。我同時利用 會議上與其他國家研究者交流,希望未來有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本人這次參加的論文發表場次主要是在勞動經濟學及國際經濟學這兩領域。在此針對這兩領

(14)

4 域的最新研究發表心得: (1)在勞動經濟學領域方面,近年來 Economics of Happiness 的領域逐漸發展成熟,而英國 也在 2011 年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的調查。相較之下,台灣在這方面發展仍較緩慢,也缺乏 有系統性的調查。近年社會上逐漸出現幸福經濟的呼聲,但在沒有適當調查下,較難提出 有系統的政策建議。 (2)在國際經濟學方面,近年來的重心在廠商行為分析。以這次會議為例,許多論文探討廠商 的跨國投資決策行為。在此次會議中,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美國及中國的廠商為主,這一 方面或許是因為這兩者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另一方面則是這兩國的資料取得較容 易。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是項活動者略)

無。

四、建議

本次研討讓我感受到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在一個國際會議裡,我們得以遇到各種 領域 的知名學者。在聆聽他們演講的過程中,可 了解學界關注的焦點,讓我們掌握最新的研究 趨勢。因此,希望政府未來能多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來台訪問進行學術性演講並舉行短期課 程(workshop)。目前許多國際知名學者均會前往中國大陸講演授課,或許我們可以就近邀 請他們訪台一至二周與我國學者多所交流。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會議的詳細議程。

六、其他

無。

(15)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1/12/20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1988-2006 計畫主持人: 李浩仲 計畫編號: 100-2410-H-004-006- 學門領域: 國際經濟學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16)

100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李浩仲 計畫編號: 100-2410-H-004-006-計畫名稱:進口競爭對公司人力訓練的影響:以美國製造業為例 1988-2006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1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1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17)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無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18)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計畫所討論的主題為文獻上所獨有,並有以下發現:(1)進口競爭對公司訓練的影響是 負面的,尤其對平均教育水準較高的非生產勞工;(2)這項負向影響主要來自於中低所得 國家的進口;(3)高科技或低科技產業裡進口競爭的影響是類似的。上述結果有以下的意 涵:(1)文獻上多認為進口競爭會增加勞動生產力,然而我的結果顯示這不是因為勞工受 到更多的訓練;(2)近年一種常見的說法認為解決勞工面對進口競爭的問題是透過更多研 發來維持產業競爭力。然而美國的經驗卻顯示無論是多研發的高科技產業或低研發的低科 技產業,進口競爭對勞工訓練的影響都是類似的。所以研發若真的對勞工有幫助,或許是 因為研發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外溢效果:對本身產業幫助較小,但可能對其他產業有正向效 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yne Cha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Master of Math Michael We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Bachelor of Math Peter Sun National Kaohsi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We investigate how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