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隨處可見 臺灣的機車文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隨處可見 臺灣的機車文化"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喀報第兩百二十三期 社會議題 人物 樂評 書評 影評 文化現象 照片故事 心情故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大事記 交大頻道 記者群 其他刊物▼ 本期熱門排行 媒體歷屆廣告 平凡的故事 不平凡的音樂 趙廣絜╱影評 斷尾求生 陣前拔柱驗民心 胡浣莊╱社會議題 再年輕一次 追尋青春夢想 姚煒哲╱影評 馬頔 孤島上的音樂詩人 唐宜嘉╱樂評 十字架的開端 贖罪的終點 呂安文╱書評

隨處可見 臺灣的機車文化

隨處可見 臺灣的機車文化

2015-10-03 記者蕭泳文 臺灣的特色中,除了夜市琳琅滿目的小吃和熱情好客的個性外,相信一定還有臺灣的機車文化。 臺灣的機車數量很多,根據交通部統計查詢網的資料顯示,民國一○四年一月到八月,臺灣平均 每

100

人就有

91

輛機車,而汽車則是每

100

人只有

31.5

輛。臺灣使用機車頻率高的原因,主要是 因為大眾運輸工具配套不足,汽車的價格又比機車高得多,再加上停泊位置不足等問題,使汽車 無法成為一般市民常用的交通工具。臺灣的馬路彎多路窄,相較於汽車,機車自然成為臺灣人代 步的首選,所以經常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機車停在路旁。機車文化也成為臺灣的特色之一。 臺灣的機車密度很高。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擺脫「機車島」! 綠色交通提案)

歷史久遠 漸成日常必備

歷史久遠 漸成日常必備

臺灣的機車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期昭和年間,當初機車只是腳踏車再加上油箱發動馬達作為動力 ,沒有現代機車的儀表板等裝置,為當時大眾眼中的奢侈品。到底為甚麼機車今天在臺灣會普及 至隨手可得的狀態呢?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

慶豐行,除了進口外國的機車外,民國五 十年還與日本企業合作,發展臺灣自產的機車,但因為主要是依賴與外國企業合作產車,國內技 術、資源等條件還沒到位;國外企業又為了保留技術,人才通通被挖走,使得臺灣的機車製造業 依舊無法獨立出來。但經過企業不斷的努力,終於讓本地車型戰勝國外進口車型,使本土機車漸 漸在臺灣普及起來。不但減低了大眾購買機車的成本,也成就了現在臺灣不同的在地品牌。雖然 曾因為能源不足或不同的經濟政策而影響生產,但企業最後還是克服困難,使企業順利走到今天 ,臺灣也成為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

地區差異 不同文化

地區差異 不同文化

臺灣的地區差異性顯著,也使得不同地區的騎車習慣,有不同的機車在地文化。以南部為例,臺 南的居民給予人充滿人情味的形象,他們的騎車習慣也不例外,常不按照交通燈號駕駛,非常自 由自在。而北部人因為捷運系統便利,容易讓人有「臺北人大多不會駕車」的印象,但事實卻並 非如此。因為不同地區差異所衍生的在地特色,更顯臺灣機車文化的獨特性。

Tweet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印度的女兒 反思性侵暴力印度的女兒 反思性侵暴力

跨界 古典與流行交響跨界 古典與流行交響

刻劃愛情的二十六種面貌刻劃愛情的二十六種面貌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楊淑斐楊淑斐 本期為二二三期,共 三十三篇稿件,其中 以評論類文章及文化 現象居多。本期側欄 廣告以交大網路電臺

goto&Play

為 題,帶大家鎖定即將開播的節目內 容,令人十分期待。 本期頭題王 本期頭題王╱╱胡浣莊胡浣莊 懶惰,卻有深如溪壑 的慾望,我不在意開 心快樂,我只想要抵 達目標,我是胡浣 莊。 本期疾速王 本期疾速王╱╱羅宛君羅宛君 逃不過

3.14

的大臉 躲不過比胸部還大的 肥肚懇求我的眼睛 可以流的不是淚而 是油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廣告業者利用各區騎車特色製作廣告。(影片來源/Youtube) 中部跟南部又有很大的差異。(影片來源/Youtube)

機車密度高 成安全隱憂

機車密度高 成安全隱憂

過高的機車密度也為臺灣帶來安全問題。根據交通部,每年發生的交通事故皆以機車的比重為多 ,促使臺灣政府使用不同的方法改善此況。在機車的考試制度上,除了考慮增加路障,亦希望符 合臺灣現實的路況,增加道路安全教育講座。即使大部分駕駛人遵守道路安全守則,但害群之馬 仍趁著監管漏洞作出違規行為,常有人無視政府的警告以及標語,也無視自身安全,造成酒駕釀 禍的意外發生。 臺灣路上很容易看到機車與大型車輛搶道。 (圖片來源/giga circle .com)

而且凹凸不平的馬路一直是臺灣道路的特徵,由於臺灣天氣潮濕多雨,柏油路透水性又不甚理想 ,使得本來坑坑洞洞的路面容易形成水坑,因此車胎常常打滑,梅雨季時更甚。而且臺灣的機車 分佈密集,加上路上不時有大型車輛,特別是遊覽車等,騎士們穿插其中,令人膽戰心驚。

全球暖化 支持綠色能源

全球暖化 支持綠色能源

隨著全球暖化的問題日益嚴重,機車不但消耗石油這種非再生資源,燃燒石油所排出的廢氣更是 空氣污染的原兇之一。因此,科學家都在研究可以在不影響環境條件下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中電 動車就是現今可以選擇的解決方法之一。電動車的概念主要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再以電力發 動,降低燃燒汽油所對環境的污染。現在也有提出油電混合使用的機車,用以作為機車到電動車 的過渡。但民眾因為習慣機車而少有改變的動力,加上換新型機車成本較高,成為政策推動的一 大阻力,因此也有人支持仿效荷蘭的交通文化。

國際榜樣 荷蘭腳踏車文化

國際榜樣 荷蘭腳踏車文化

荷蘭的交通文化為現代國家的榜樣。荷蘭的交通工具以腳踏車為主,因此有人認為臺灣可以仿效 荷蘭,以腳踏車代替機車的使用。然而有很多資料顯示因為兩地環境差異太大,在臺灣很難達到 一樣的效果,特別是在道路的設計上,荷蘭為了鼓勵腳踏車代步,特意重新鋪設腳踏車專用道路 ,並給予腳踏車在道路上的優先使用權,以及制定相關的法規,確保腳踏車使用者得到與其他交 通工具一樣的待遇,使腳踏車成為正式的交通工具而非一般的休閒運動。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喀報聯絡我們

© 2007-2015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異國內人 熟悉的外人 異國內人 熟悉的外人 夫家對外籍新娘來說是臺灣唯一的依靠。然而 她們卻往往得不到認同,既是內人,也是家裡 的外人。 台灣小確幸 走出自己的路 台灣小確幸 走出自己的路 小確幸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擁戴,對臺灣社會 與文化產生了各種影響,更深深牽引著新世代 的社會氛圍。 荷蘭隨處可見腳踏車使用者。 (圖片來源/syshe n.cc:我看荷蘭自行車) 臺灣環保署也在推行綠色代步工具,例如臺北市的

U-bike

,不只實踐綠色出遊的概念,還可以推 動市民多運動、強身健體的習慣,讓平常生活緊張的大眾可以放鬆投入運動。

U-bike

的成效十分 顯著,成為臺灣各縣市參考的藍本,但畢竟臺灣道路本來的規劃沒有包括腳踏車,難免在使用上 有點不便。所以各地政府可以參考荷蘭的做法,建立一套屬於臺灣人適用的大眾運輸工具系統, 認真落實道路狀況的改革,也許可以使臺灣成為第二個綠色出遊的模範,重新創造另一個獨特的 臺灣文化。但是如果電動車或腳踏車要在臺灣普及,那被淘汰的機車該如何處理?在改革的過程 中要如何使人們接受?最重要的是,最獨特、最充滿臺灣生活精神的機車文化只能成為人們的回 憶嗎?這些都是未來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 ▲

TOP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ift 除了禮物外,還有「天賦、才能」的意 思。影片中的音樂老師運用了聖誕老人送禮物 的故事和 gift 的兩種意思,來形容他的學生 完全沒有天份可言 (he has no gifts)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二十

二十

A2: 「曹沖秤大象」這個故事要解 決的問題,是要怎麼知道大象有多

一項第二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評估鐳-223 二氯 化合物併用諾曼癌素 (exemestane) 及癌伏妥 (everolimus),對 照安慰劑併用諾曼癌素及癌伏妥,用於罹患轉移性

出口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第一類至第三類毒性化學物質,應檢附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之輸出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