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441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4419"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 N a t i o n a l Ta i w a n S p o r t U n i v e r s i t y. 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意象訓練對國小學童羽毛球反手發短球 技能表現之影響—以台中市南屯區南屯 國民小學為例 T H E E F F E C T O F I M A G E RY T R A I N I N G O N S E RV I N G S H O RT B A L L O F B A D M I N T O N BACKHAND FOR GRADE SCHOOL S T U D E N T S – N A N T U E N E L E M E N TA RY S C H O O L I N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S A N EXAMPLE. 研 究 生:洪進興 撰 指導教授:蔡俊傑 教授. 中. 華. 民. 國. 97 年 6 月.

(2) 論文名稱:意象訓練對國小學童羽毛球反手發短球技能表現 之影響—以台中市南屯區南屯國民小學為例 總 頁 數 : 92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體育組 畢業時間: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 研. 究. 生:洪進興. 指導教授:蔡俊傑教授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意象練習對羽球初學者羽毛球反手發 短球的學習效果與保留效果的影響,以臺中市市立南屯區南 屯 國 民 小 學 六 年 級 11-12 歲 男 女 學 生 共 56 人 為 實 驗 對 象 , 以男女平均分配原則,隨機分派的方法,分成身體練習組、 意 象 練 習 組 、 綜 合 練 習 組 與 控 制 組 等 4 組 , 每 組 14 人 , 經 過 7 週 14 次 的 實 驗 介 入 後 , 在 施 以 後 測 與 後 測 一 週 之 後 的 保 留 測 驗 , 所 得 各 項 成 績 以 SPSS 12.0 中 文 版 統 計 軟 體 , 進 行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各組的學習效果與保留效果及獨立樣 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四組的學習效果與保留效果之差 異。實驗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組與綜合練習組的技能學習效果 均達到顯著進步水準,而控制組則未達到顯著水準,其中以 身體練習組學習效果最好,成績優於綜合練習組、意象練習 組與控制組,綜合練習組則又優於意象練習組與控制組,意 象練習組又優於控制組。 二、四組參與者對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的保留效果,身 體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組均達到顯著水準,而意象練 習組則未達到顯著水準。其中以控制組保留效果最好,保留 效果優於綜合練習組與意象練習組,綜合練習組則又優於意 象練習組,但是身體練習組就沒有保留效果。 關鍵詞:羽球反手發短球、學習效果、保留效果。. I.

(3) Hung, Jin-Shing (2008) The effect of imagery training on serving short ball of badminton backhand for grade school students –Nan Tue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s a n e x a m p l e . U n p u b l i s h e d m a s t e r t h e s i s , N a t i o n a l Ta i w a n S p o r t U n i v e r s i t y , Ta i c h u n g Abstract It is discussed that imagery training has an impact on those beginners about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retaining effect of their short ball of badminton backhand. Take students of grade six in Nan Tue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s an exampl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are 11 or 12 years old amounts to 56. Based on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of men and women, students a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four groups: Physical training、 imagery train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 Through 7-week-long 14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s,14 embers in each group are post-tested, and after one week, they are tested above retainging effect. Then we use SPSS 12.0 Chinese version to calculate dependent t-test and I n d e p e n d e n t s a m p l e s A N O VA o n i n d i v i d u a l l e a r n i n g a n d memory in each group.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1. Learning effects for those groups (physical training、 imagery train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chieve significant standards, but not for control group. Among four groups’ performance, the physical training group is best, the second good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g r o u p,t h e t h i r d g o o d i s t h e i m a g e r y t r a i n i n g g r o u p , a n d t h e worst one is the control group. 2. Retaining effects on skills of serving short ball of badminton backhand are different in four groups. Those g r o u p s ( p h y s i c a l t r a i n i n g、c o n t r o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i n i n g ) achieve significant standards, but the imagery training group is excluded. The score of retaining effects comes best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cond good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group, but the physical training group does not have any retaining effect. Key word: serving short ball of badminton backhand、 learning effect、 retaining effect.. II.

(4) 第一章. 緒. 論. 目. 錄.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5. 第七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意象練習的理論基礎探討………………8. 第二節. 視覺意象、放鬆、認知在技能運動學習 的 意 義 … … … … … … … … … … … … … 18. 第三節. 運 動 意 象 能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 … … … … 24. 第四節. 有關意象練習對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 研 究 … … … … … … … … … … … … … … 28. 第五節. 第三章. 文 獻 探 討 對 本 研 究 的 啟 示 … … … … … 36.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 究 架 構 … … … … … … … … … … … … 42. 第二節. 實 驗 信 度 與 效 度 … … … … … … … … … 43. 第三節. 研 究 對 象 … … … … … … … … … … … … 44. 第四節. 實 驗 時 間 … … … … … … … … … … … … 44. 第五節. 實 驗 地 點 … … … … … … … … … … … … 44. III.

(5) 第六節. 研 究 工 具 … … … … … … … … … … … … 45. 第七節. 實 驗 流 程 … … … … … … … … … … … … 46. 第八節. 研 究 設 計 … … … … … … … … … … … … 48. 第九節. 實 驗 控 制 … … … … … … … … … … … … 51. 第十節. 資 料 分 析 與 處 理 … … … … … … … … … 52. 第肆章. 結果分析. 第一節. 各 實 驗 組 之 前 測 成 績 同 質 性 考 驗 … … 53. 第二節. 各實驗組羽球反手發短球學習效果與保 留 效 果 … … … … … … … … … … … … … 55. 第三節. 各實驗組學習效果與保留效果之差異比 較 … … … … … … … … … … … … … … … 61. 第五章 第一節. 綜合討論 各實驗組的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效 果 分 析 … … … … … … … … … … … … … 64. 第二節. 各實驗組的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保 留 效 果 分 析 … … … … … … … … … … … 68. 第三節. 各實驗組的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效 果 差 異 與 保 留 效 果 差 異 分 析 … … … … 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 … … … … … … … … … … … … … 74. 第二節. 建 議 … … … … … … … … … … … … … … 75. IV.

(6) 參考文獻 一. 中 文 部 份 … … … … … … … … … … … … … 78. 二. 英 文 部 分 … … … … … … … … … … … … … 81. 附錄 附 錄 一 : 受 試 者 同 意 書 … … … … … … … … … … 86 附 錄 二 : 放 鬆 意 象 錄 音 帶 指 導 語 … … … … … … 87 附 錄 三 :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得 分 紀 錄 表 … … … … 89 附 錄 四 : 個 人 基 本 資 料 表 … … … … … … … … … 92. V.

(7) 表. 目. 錄. 表 3-1 練 習 計 劃 表 … … … … … … … … … … … … … 49 表 4-1 各 實 驗 組 在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之 前 測 成 績 描 述 性 統 計 … … … … … … … … … … … … … … … 54 表 4-2 各 實 驗 組 在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之 前 測 成 績 變 異 數 分 析 … … … … … … … … … … … … … … … 54 表 4-3 各 實 驗 組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學 習 效 果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 … 56 表 4-4 各 實 驗 組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保 留 效 果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 … 58 表 4-5 各 實 驗 組 前 測 、 後 測 與 保 留 測 驗 成 績 描 述 性 統 計 表 … … … … … … … … … … … … … … … 59 表 4-6 各 實 驗 組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後 測 成 績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 … … … … … … … … … … … … 61 表 4-7 各 實 驗 組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保 留 測 驗 成 績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 … … … … … … … … … … 62 表 4-8 各 實 驗 組 後 測 成 績 學 習 效 果 差 異 事 後 比 較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 62 表 4-9 各 實 驗 組 保 留 成 績 效 果 差 異 事 後 比 較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 … … 63. VI.

(8) 圖. 目. 錄.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 … … … … … … … … … … … … 42 圖 3-2 羽 球 測 驗 場 地 … … … … … … … … … … … … 45 圖 3-3 羽 球 練 習 場 地 … … … … … … … … … … … … 45 圖 3-4 實 驗 流 程 圖 … … … … … … … … … … … … … 47 圖 3-5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得 分 示 意 圖 … … … … … … 50. VII.

(9) 第一章. 緒論. 國內外有關於意象訓練與動作學習的相關研究,其主要 研究的對象,多數以成年人、大專青年或青少年為主,以國 民小學學童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相對比較少,但是,對處於快 速成長發育中的國民小學學生而言,身體的動作學習卻是一 個重要的階段,也是建立日後動作學習的基礎,由於研究者 擔任國小羽球教練工作多年,本身對羽球教學工作亦有濃厚 興趣,所以選擇羽球反手發短球為動作學習項目,主要是本 项運動技巧自成一個封閉系統且易於觀察,加上一般學童也 沒有接觸該項運動的機會,所以,想透過這一群六年級學童 的協助,藉以探討意象訓練對羽毛球反手發短球技能表現之 影響,並在羽球教學工作上獲得更多的學術經驗,提供更好 的教學方法以嘉惠學子。本章主要的陳述有:第一節、問題 背景;第二節、研究動機;第三節、研究目的;第四節、研 究假設;第五節、研究範圍;第六節、研究限制;第七節、 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所有的體育活動中,運動技能教學是體育教學相當重 要的一環,而練習又是運動技能學習的必要條件。要如何幫 助運動員提高運動表現以及動作技能的學習,一直是所有運 動 指 導 者 所 追 求 的 目 標 。 G r o u i o s( 1 9 9 2 ) 認 為 身 體 練 習 會 產 生外在與內在知覺結果,對於學習行為是相當重要的程序。 影響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因素包涵了體能、技術、環境、. 1.

(10) 心 理 等 各 因 素 ( 廖 主 民 , 1 9 9 3 )。 體 能 、 技 術 、 環 境 是 外 在 可以察覺的,但是心理因素則是內在且不容易察覺的。早 期,身體訓練被視為主要幫助運動員改善運動表現的主要方 式 (Grouios, 1992), 卻 忽 略 了 心 理 因 素 在 運 動 表 現 與 學 習 上 所佔有的重要地位。在運動訓練的課程裡,雖然身體練習是 主要的訓練方式,但是也有許多文獻證實利用意象練習有助 於 幫 助 技 能 學 習 與 運 動 表 現 ( Feltz & Landers, 1983; Hall, 2 0 0 1 ; G r o u i o s , 1 9 9 2 ; R i c h a r d s o n , 1 9 6 7 )。 羽球運動是很適合亞洲國家發展的競技運動項目,像鄰 近國家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及中國大陸在國際羽壇都佔有 相當重要的地位,歷屆奧運、湯姆士杯、優霸盃、世界羽球 大獎賽及各項世界羽球公開賽,上述亞洲國家都曾打下很好 成績,尤其是中國大陸女子隊選手實力,更是執世界羽壇之 牛耳,連歐美國家都難望其項背,無法與之抗衡。 我國在羽球運動方面的推動,也已經開始蓬勃發展,從 事羽球運動人口亦不斷的增加,.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羽球做. 為終身的休閒活動,近年來我國女子羽球好手,像鄭韶婕、 程文欣、簡毓瑾等都曾在國際比賽、世界公開賽、世界盃、 亞運、奧運等比賽獲得優異的成績。其中鄭韶婕還曾經擊敗 過奧運女子單打冠軍,展望未來奧運之路,羽球運動的發 展,仍被各界看好為深具奪牌潛力的運動項目,期待羽球運 動界同好的繼續努力,為我國未來在國際體壇地位爭取更高 的榮譽。.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11) 羽球運動是屬於高技巧性的競技運動,尤其是發球技巧 的好壞更是決定比賽勝負重要關鍵因素,所以發球技術可說 是羽球運動勝負的先決條件,在比賽開始進行,決定每一個 球的優、劣勢,大多是由發球而起,在每一局比賽中,每人 各有一半的發球機會,發球時可以完全不受對方的限制,可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圖,預判對手企圖,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位置,應用發長、短球的變化、球路方向的改變、球速的快 慢、以及左右的不同落點等來結合戰術應用以取得優勢。因 此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羽球運動選手,有效的學習發球技能 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有 關 意 象 練 習 對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影 響 的 研 究 , Feltz 與 Landers 曾 對 過 去 1930 年 至 1981 年 所 有 意 象 練 習 的 實 驗 , 共九十八篇研究做一系統化的評論,均認為意象練習優於不 練習,其中有一篇探討有關羽球發短球的意象練習,此外, 國內部份,國立師範大學孫宜芬教授曾以大學男生為實驗對 象,做過相關羽球發短球意象練習研究。陳貞秀則以國中一 年級女生為實驗對象,探討視動行為複演法對羽球正手發短 球學習效果的影響和受試者的生理變化情形。 就運動技能分類來說,羽毛球運動是屬於外在配速的運 動 技 能 ( e x t e r n a l l y - p a c e d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開 放 式 運 動 , 它 是透過雙方球員相互對打而產生交互作用的一種運動,因 此,運動員的表現常因對手的技能表現而改變,但就羽球的 基本動作而言,不管是使用正手或反手發長球或發短球,則 是 屬 於 自 我 配 速 的 運 動 技 能 ( s e l f - p a c e d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閉 鎖式運動,它是以自我意志控制為主的運動,不會受對手干 擾因素而影響其技能表現,發長球動作過程為身體重心由後. 3.

(12) 腳轉移至前腳,帶動手臂揮拍,到腰部轉動揮拍擊出球。動 作較複雜且需要較好的手眼協調能力,而反手發短球動作僅 使用手腕輕揮拍擊出球的動作,過程簡單,而且容易於觀察 學習效果,且對本研究初學者而言,反手發短球是一種全新 的動作經驗,適合做為意象練習動作題材,加上筆者多年參 與羽球運動,而且擔任羽球基層教練指導工作,接觸的都是 天真無邪的小學生,而國內相關意象練習與動作學習研究報 告中,其對象大多以中學生、大專生為主,很少以國小學童 為研究對象,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小學生羽球反手發短球作 為研究項目,來探討意象訓練對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效果。.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比較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 組對羽球反手發短球的學習效果。 二、比較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 組對羽球反手發短球學習的保留效果。.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組對 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皆具有效果。 二、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組對 羽球反手發短球技能學習效果有差異。 三、經過後測之後一週的時間,身體練習組、意象練習. 4.

(13) 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組的學習保留效果有差異。.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以台中市南屯區南屯國民小學九十六學年度 六年級學生共計五十六名(男生二十八名、女生二十八名) 做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在羽球運動的反手發短球與意象練 習經驗都是沒有受過專門教學與訓練的初學者,經過七週, 共十四次的練習,以羽球之反手發短球作為技能學習項目, 藉以探討意象練習組、身體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組對 羽球反手發短球的學習效果。以受試者在實驗練習前的技能 前測和實驗練習結束後的技能後測成績作為比較。後測之後 再經過一週將意象練習組、身體練習組、綜合練習組與控制 組進行保留效果測驗為研究範圍。.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本實驗期間,除了預定的實驗時間以外,其他時間 研究者無法掌握每位受試者的生活作息,只能鼓勵要求受試 者在實驗時間之外,不要做任何相關的練習。 二、由於意象練習時,沒有明顯外在動作表現,因此, 在實驗過程中,除了鼓勵受試者專心注意施做本研究要求 外,並 無 法 強 制 要 求 其 施 做 意 象 練 習。為 此,在 意 象 練 習 前 , 以羽球反手發短球擊球動作之影片,作為意象練習者比較明 確的視覺意象資料,以加強受試者意象效果。 三、本研究受試者為十一至十二歲之六年級學童,每位. 5.

(14) 受試者的智力、體能、運動知覺能力與運動經驗都可能影響 運動技能學習效果,但這幾個變項未包含在本次研究範圍之 內。. 第七節. 名詞解釋. 一、意象 意 象 ( imagery) 又 稱 為 心 象 ,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的 意 象 是 指「在大腦中創造或再創造一個經驗,其過程包括回想因經 驗而儲存在記憶中的訊息,修改這些片段的記憶,變成有意 義 的 影 像 」( 簡 曜 輝 等 人 譯 , 2 0 0 2 ), 也 就 是 個 體 不 憑 感 官 , 在沒有身體實際的動作情況下,透過心智的想像,只憑記 憶,而使經驗過的事物在想像中重現的一種現象。 二、意象練習 意 象 練 習( i m a g e r y p r a c t i c e )指 在 沒 有 外 顯 的 動 作 情 形 下,以內隱的認知方式,對所要學習的特定技能動作項目, 作反覆的練習。本研究係指受試者在安靜的室內,先靜坐五 分鐘,然後閉目聆聽放鬆意象錄音帶五分鐘,再觀看聆聽羽 球反手發短球擊球之影片動作示範二分三十秒,再閉目靜 坐,以相同時間來意象該動作之實作過程共三回合,每次意 象練習之前,實驗主持者都要提醒受試者,仔細體會意象動 作的動覺和感覺。 三、羽球反手發短球擊球動作影片 為了讓本研究受試者對該項動作技能有統一化及標準 化的認知而拍攝羽球反手發短球擊球動作示範影片,特別邀 請國內羽球甲組選手洪繹勝擔任動作要領講解與示範,片長. 6.

(15) 時間二分三十秒。 四、羽球反手發短球測驗 本 研 究 測 驗 方 法 乃 引 用 自 孫 宜 芬 ( 1988) 以 French 之 羽球發短球測驗方法為主再加以修改發球次數由原來四十 次 改 為 二 十 次 ( 左 右 半 場 各 十 次 ), 網 高 過 球 空 間 高 度 為 五 十一公分。 五、保留 本 研 究 的 保 留 ( retention) 係 指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在 練 習 結束及後測結束之後,經過一週完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再 測 驗 一 次 所 得 到 的 成 績 表 現 。 Singer 認 為 影 響 保 留 情 形 的 因 素 有 五 種 ; 1、 動 作 技 能 的 本 質 , 2、 該 動 作 對 學 習 者 的 意 義 , 3、 時 間 間 隔 的 長 短 , 4、 間 隔 時 間 中 從 事 的 中 介 活 動 內 容 , 5、 練 習 時 的 環 境 因 素 。 技 能 動 作 學 習 ,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不 再 練習後,其所學到的經驗就會產生遺忘的現象,而且,時間 過得越久遺忘的量也越多。. 7.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 章 主 要 探 討 有 關 意 象 訓 練 對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的 相 關 文 獻,進 而 了 解 心 意 象 練 習 對 技 能 學 習 的 影 響,以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理 論 基 礎。本 章 共 分 五 節,內 容 分 別 為;第 一 節 意 象 練 習 的 理 論 基 礎 探 討;第 二 節 視 覺 意 象、放 鬆、認 知 等 在 技 能 運 動 學 習 的 意 義;第 三 節 運 動 意 象 能 力 之 相 關 研 究;第 四 節 有 關 意 象 練 習對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研究;第五節本章結語。. 第一節. 意象練習的理論基礎探討. 什 麼 是 意 象 練 習 ( imagery practice) 呢 ? 有 人 將 意 象 練 習 又 稱 之 為 「 意 象 複 演 」 (imagery rehearsal) 。 Richardson ( 1967)把 意 象 定 義 為「 在 缺 乏 外 在 情 境 的 刺 激 下 , 個 體 以 自 我 意 識 去 察 覺 或 感 受 相 似 於 真 實 的 感 覺 或 知 覺 經 驗 」。 簡 單 來 說 , 意 象 係 指 心 中 的 影 片 , 心 理 的 眼 睛 所 看 見 的 視 覺 化 ( visualization) 現 象 , 對 於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來 說 , 是 指 運 動 技 能 之 想 像 。 Mahoney 與. Av e n e r ( 1 9 7 7 ) 指 出 個 體 在 進 行 意 象 複. 演 時 , 個 體 會 透 過 外 在 或 內 在 的 角 度 來 想 像 , 內 在 意 象 ( Internal imagery) 是 指 以 自 己 內 在 的 角 度 來 想 像 自 己 執 行 一 項 技 能,感 受 自 己 動 作 表 演 時 對 於 週 遭 事 物 與 身 體 接 收 改 變 的 知 覺 想 法 ; 外 在 意 象 ( External imagery) 則 是 以 旁 觀 者 的 角 度 來 觀 察 自 己,猶 如 觀 賞 自 己 飾 演 主 角 的 電 影。對 於 內 在 意 象 與 外 在 意 象 對 幫 助 運 動 技 能 表 現 的 看 法 , Grouios(1992) 認 為 運 用 內 在 意 象 的 效 果 比 運 用 外 在 意 象 的 效 果 來 得 好,但 是 也 有學者認為個體在從事意象練習時無法從客觀的角度去判斷. 8.

(17) 運 用 意 象 的 方 式 , 所 以 對 於 Grouios的 說 法 , 採 保 留 懷 疑 的 態 度。 運動心理學理論對提昇運動員運動技能成績已被大多 數運動員和教練們所肯定與應用,早年許多國家即應用意象 訓練的方法來使運動員提昇運動成績,近年來我們國內也逐 漸 重 視 運 動 員 心 智 訓 練 (蔡 秋 豪 、 蔡 崇 智 , 1993; 蔡 秋 豪 , 1 9 9 4 )。 心 理 訓 練 是 深 入 內 心 活 動 的 教 育 過 程 , 關 於 教 育 學 中 的自覺性、積極性、全面性、循序漸進性、重複性、個別對 待等原則也適用於意象訓練,只要結合技術、戰術、身體訓 練及比賽的情境,合理、全面地運用這些原則,就會取得預 期 的 訓 練 效 果 (周 紹 忠 、 岑 漢 康 , 2000)。 意 象 訓 練 是 造 成 運 動員成績優劣的決定要素,當運動員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 後,參加競爭激烈的比賽時,影響運動成績的好壞不是體能 或技術方面,而是取決於運動員的心智狀態。意象訓練對於 一般運動選手在技能學習及比賽場上的表現皆有正面的效 益,尤其對高競技水準的項目和高技術水準的選手幫助更 大,當二位實力條件相當的對手,最後的結果往往決定於心 理 因 素 , 由 此 可 見 心 智 訓 練 的 重 要 (廖 主 民 , 1993)。 運 動 員 在生理上的訓練有其一定的極限,技術的發展也會達到穩定 的水準狀態,因此,要提高運動表現,最大的關鍵因素即是 心. 智. 訓. 練. (. 陳. 鴻. ,. 1. 9. 8. 8. ). 。. 基 於 前 述 幾 個 立 論 , 可 歸 納 出 一 個 人 的 運 動 技 能 ( p e r f o r m a n c e ), 是 由 於 個 人 的 獨 特 遺 傳 性 格 、 結 合 特 殊 情 境 (練 習 的 時 機 、 激 勵 和 教 學 )的 綜 合 表 現 (許 義 雄 譯 , 1997)。 換言之,身體動作的發展,是透過個人與環境,及工作的交 互 作 用 而 逐 步 改 變,也 就 是 說 運 動 技 能 結 合 個 人 遺 傳 性 格 ( 先. 9.

(18) 天 的 遺 傳 是 屬 於 主 觀 條 件 )以 及 後 天 情 境 (後 天 的 學 習 和 練 習 是 屬 於 客 觀 條 件 )。 然 而 遺 傳 的 性 格 是 與 生 俱 來 , 已 成 事 實 無 法掌控;情境是人為因素,一切掌握在我們的手裡,一個完 善適當的訓練計劃與執行將可使運動員的天賦能力充分發 揮 。「 訓 練 、 練 習 」 是 獲 得 運 動 技 能 的 重 要 條 件 , 採 用 怎 樣 的訓練和練習方法可以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之下達到最佳的 訓練效果也就格外的受到重視,因此不同的訓練和練習方法 對 運 動 技 能 的 學 習 也 就 扮 演 了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吳 百 彩 , 1997)。 另 外 造 成 不 同 學 習 效 果 的 影 響 因 素 有 : 不 同 指 導 方 式、動作難度、該動作對學習者的意義,以及學習者本身的 焦慮、興趣、動機與專注力等多方位因子,因此發展出許多 意. 象. 練. 習. 的. 理. 論. 基. 礎. ,. 茲. 詳. 述. 如. 後. :. 一、心理神經肌肉理論: 有 關 於 心 理 神 經 肌 肉 理 論 (The. psychoneuromuscular. theory), 學 者 Carpenter於 1894年 曾 提 出 的 意 象 念 動 原 則 , 根 據 這 個 原 則 指 出,在 動 作 學 習 意 象 的 過 程 中,會 伴 隨 神 經 肌 肉 活 動 的 產 生,此 神 經 肌 肉 活 動 與 類 似 於 真 實 動 作 的 神 經 肌 肉 活 動 , 而 此 神 經 肌 肉 活 動 亦 可 促 進 表 現 。 J a c o b s o n( 1 9 3 1 ) 首 先 以 科 學 方 法 對 此 論 點 做 驗 證 , 他 用「 想 像 」的 方 式 把 手 臂 向 內 彎曲,透過儀器偵測,發現手臂肌肉產生輕微的收縮活動。 Hale(1982)以 肱 二 頭 肌 捲 曲 的 動 作 做 實 驗 , 受 試 者 從 事 意 象 練 習 時 , 從 肌 電 圖 表 發 現 該 肌 群( 肱 二 頭 肌 )有 微 弱 的 肌 肉 活 動 反 應 。 Suinn( 1986) 以 肌 電 圖 ( EMG) 來 測 試 滑 雪 選 手 , 在 意 象 下 坡 動 作 的 腿 部 肌 肉 電 位 活 動 情 形,發 現 在 意 象 期 間 確 實 與 實 際 動 作 間 有 類 似 的 肌 肉 活 動 情 形 。 Harris 與 ( 1986) 以. Robinson. EMG 來 測 量 不 同 技 術 水 準 者 意 象 空 手 道 動 作 時. 10.

(19) 的 手 部 肌 肉 電 位 活 動 情 形,結 果 發 現 不 同 技 術 水 準 者 的 意 象 所 徵 召 的 肌 肉 有 所 不 同 。 S c h m i d t( 1 9 8 8 ) 指 出 在 意 象 時 所 產 生 的 神 經 衝 動 太 小,因 此 無 法 產 生 真 正 的 動 作,但 可 能 是 高 基 氏 體有所感應,並回饋到運動前區而強化或修正現有的動作課 程,因 而 促 進 表 現。雖 然 有 很 多 的 研 究 支 持 此 論 點,但 其 被 質 疑 的 地 方 為 無 法 證 實 肌 肉 活 動 和 後 續 表 現 的 關 係。實 驗 心 理 學 家 的 研 究 認 為 , 意 象 的 效 果 來 自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 效 果 多 於 肌 肉 活 動 。 二、符號學習理論: 有 關 於 符 號 學 習 理 論 ( S y m b o l i c l e a r n i n g t h e o r y ), 學 者 Sackett( 1934) 認 為 意 象 之 功 能 就 像 認 知 編 碼 系 統 , 當 人 們 在 學 習 一 項 新 動 作 技 能 時,他 會 先 在 其 腦 內 將 動 作 技 能 所 需 之 片 段 技 巧 擬 好,透 過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內 建 立 的 動 作 程 式,將 此 些 片 段 的 技 巧 在 腦 中 加 以 組 織,以 形 成 要 成 功 完 成 此 動 作 技 能 所 需 的 心 理 藍 圖。換 句 話 說,實 施 者 會 將 複 演 動 作 的 順 序 當 作 是 一 種 符 號,並 對 此 動 作 表 現 的 符 號 加 以 認 知。意 象 的 功 能 是 幫 助 運 動 員 發 展 意 象 藍 圖 (mental blueprint), 以 指 引 外 在 的 動 作 表 現 ( We i n b e r g & G o u l d , 1 9 9 9 ) 。 藉 著 意 象 學 習 , 實 施 者 可 以 思 考 何 種 的 動 作 可 以 嘗 試。而 每 一 個 動 作 的 結 果,可 以 經 由 先 前 類 似 動 作 的 經 驗 去 做 某 種 程 度 的 預 測,而 實 施 者 也 許 可 以 藉 此 除 去 不 適 當 的 動 作 (Schmidt, 1988)。 Feltz and Landers ( 1983)研 究 發 現 , 意 象 訓 練 或 其 他 方 式 之 心 智 訓 練 , 對 於 屬 認知性之動作技能,其學習效果比純動作性之動作技能來得 好。 三、激發理論 激 發 理 論 又 稱 為 覺 醒 理 論 或 促 動 理 論,該 理 論 認 為 運 動 員. 11.

(20) 從 事 意 象 訓 練 時 , 會 有 微 弱 的 的 肌 肉 神 經 反 應 產 生 Schmidt ( 1 9 8 8 ), 此 反 應 主 要 是 藉 由 運 動 員 之 激 發 水 準 所 引 起 。 當 運 動 員 準 備 做 出 想 要 表 現 的 動 作 時,運 動 員 身 體 內 部 會 自 動 引 起 一 定 程 度 的 激 發 水 準 來 幫 助 他 表 現 動 作。所 以 運 用 意 象 練 習 可 以 提 供 適 當 的 激 發 水 準 來 幫 助 運 動 員 技 能 表 現。S c h m i d t 同 時 指 出,意 象 練 習 具 有 一 般 性 並 不 具 有 特 殊 效 果,而 此 一 般 性 效 果 乃 在 運 動 員 為 技 能 表 現 做 準 備 時 才 有 效 果 顯 現,因 此,透 過 意 象 訓 練 可 提 供 此 技 能 動 作 之 激 發 或 促 動 作 用,使 之 更 接 近 理 想之技能動作水準。 Murphy, Woolfolk 與. Budney ( 1988 ) 等 人 使 用 生 氣. ( Angry) 、 恐 懼 ( Fear) 、 放 鬆 ( Relax) 三 種 不 同 的 激 發 水 準 方 式,對 24名 男 性 受 試 者 做 最 大 握 力 的 實 驗 研 究,研 究 結 果 發 現:無 法 以 情 緒 意 象 來 增 加 力 量 表 現,但 是,透 過 意 象 訓 練 可 以 有 效 的 提 高 激 發 水 準 。 根 據 倒 U字 型 理 論 , 技 能 表 現 隨 著 激 發 水 準 之 增 加 而 提 升,但 當 激 發 水 準 高 過 最 適 水 準 時,表 現 水 準 將 隨 激 發 水 準 之 提 升 而 降 低,因 此,激 發 水 準 不 論 過 低 或過高都不好,唯有在最佳水準時才有最佳表現產生。 四、生物訊息理論: 有 關 於 生 物 訊 息 理 論 ( B i o -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o r y ), 心 理 學 家 Williams(1983)指 出 , 經 由 視 覺 、 聽 覺 、 觸 覺 、 和 肌 肉 運動知覺一連串的協調運作而產生個體的運動技能,知覺運 動 (perceptual-motor) 的 過 程 是 獲 得 增 進 技 能 和 促 進 能 力 的 作用過程,它包含了感覺輸入,經由感覺接受器,接受各種 視覺、聽覺和肌肉運動知覺等不同形式的刺激,及以神經能 的形式將這一刺激輸入腦部,再利用過去的或所儲存的訊息 (記 憶 ), 以 組 織 及 統 合 輸 入 腦 的 感 覺 刺 激 進 行 感 覺 統 合 。 然. 12.

(21) 後 在 感 覺 統 合 (現 在 的 )和 長 期 記 憶 (過 去 的 )訊 息 基 礎 下 , 進 行 內 化 的 運 動 決 定 的 運 動 解 讀,最 後 執 行 正 確 的 動 作 活 動 ( 可 觀 察 的 行 為 )。 如 此 , 透 過 使 用 多 樣 的 感 覺 形 式 評 量 動 作 行 為 , 回 饋 訊 息 進 入 感 覺 輸 入 的 過 程 狀 態 , 不 斷 反 覆 循 環 (knowledge. of. result , 知 識 的 結 果 ; knowledge. of. performance, 知 識 的 表 現 )。 形 成 一 連 串 的 動 作 回 饋 作 用 。 此理論是假設影像是經過功能性組織而儲存至大腦的陳 述 組 合 。 一 個 影 像 包 含 了「 反 應 陳 述 」與「 刺 激 陳 述 」以 及「 意 義 陳 述 」 三 種 敘 述 。 刺 激 陳 述 ( stimulus propositions) 敘 述 要 想 像 的 場 景 中 的 特 定 刺 激。例 如 羽 球 選 手 在 比 賽 中,意 象 到 觀 戰 的 群 眾,將 要 舉 起 球 拍 扣 殺,對 手 的 反 應 情 況 及 教 練 的 眼 神 。 反 應 陳 述 ( response propositions) 則 是 意 象 練 習 者 對 特 定 情 境 的 反 應。例 如 羽 球 選 手 意 象 他 將 要 舉 起 球 拍 扣 球 時,感 覺 到 手 中 球 拍 的 重 量,心 跳 及 肌 肉 的 一 些 緊 張,這 些 就 是 反 應 陳 述 。 而 意 義 陳 述 ( menaing propositions) 是 指 意 象 本 身 對 個 體 的 意 義,其 中 會 牽 涉 到 反 應 陳 述。例 如 一 場 羽 球 比 賽 同 樣 是 打 到 加 分 才 分 出 勝 負,但 是 那 場 意 象 比 賽 對 甲 而 言 是 場 冠 亞 軍 爭 奪 賽,而 且 是 五 星 級 國 際 公 開 賽,而 對 乙 而 言 雖 然 也 意 象 相 同 的 比 賽 過 程,但 是 對 他 來 說 那 是 場 小 型 比 賽 熱 身 賽 而 已 , 那他們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反應程度亦不相同。 德 國 學 者 Schonborn, R.(1993)的 研 究 分 析, 影 響 網 球 選 手 技 能 和 發 展 的 因 素 有 : 技 術 (technique)、 心 智 (mentality) 和 體 能 ( c o n d i t i o n )。他 認 為 在 1 3 歲 以 前 選 手 比 賽 成 功 的 因 素 排 列 次 序 為 1、 技 術 2、 心 智 能 力 3 、 體 能 , 但 是 大 約 在 1 3 、 14 歲 以 後 心 智 能 力 則 成 為 首 要 因 素 , 技 術 次 之 , 體 能 第 三 , 到 了 16 歲 以 後 心 智 能 力 還 是 佔 第 一 要 素 , 體 能 已 成 為 第 二. 13.

(22) 重 要 的 因 素 技 術 已 排 在 第 三 位 。 Noel (1980)對 於 網 球 技 能 表 現的研究,也發現一般網球選手技能的提昇,採身體訓練和 綜合訓練多有效果,在不同技術層次的選手又有不同的效 果,高層次的選手以綜合訓練最具效果,較低層級的選手以 身體訓練效果較佳由此可看出成熟的選手其心智條件與心 理素質的重要性。 五、三碼模式理論: 有 關 於 三 碼 模 式 理 論 ( Triple-Code Theory) , 這 個 理 論 是 由 學 者 Ahsen(1984)提 出 , 他 認 為 在 意 象 的 過 程 中 必 需 包 含 三 個 重 要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是 意 象 (Imagery) 本 身 ; 意 象 被 定 義 為 一 種 主 要 的 激 發 感 覺( A r o u s e d s e n s a t i o n ), 它 具 有 所 有感覺的特質且發生於內在,意象必需使主體本身與外在世 界 產 生 真 正 的 互 動 , 對 客 體 ( object) 在 感 覺 上 具 有 一 定 程 度的真實性,使得我們與意象互動的方式如同真實的世界。 第 二 部 分 是 身 體 反 應 (Somatic esponse);關 於 這 個 觀 點 ,它 強 調意象扮演的角色是生理與心理的改變,而生理與心理測 量 , 除 了 包 含 刺 激 的 陳 述 ( St i m u l u s p ro p o s i t i o n ) , 還 必 需 包 含 反 應 的 陳 述 (Response proposition)。 第 三 部 是 意 象 本 身 的 意 義 ( Meaning) ;每 一 個 意 象 對 每 一 個 個 體 有 其 獨 立 的 重 要 性和意義,意象的過程和每個過去的經驗有關,因此每個意 象課程的指導,無法對每一個體產生相同的意象經驗,因此 每一個體必須了解意象對自己的意義。 六、自信心理論: 有 關 於 自 信 心 理 論 ( C o n f i d e n c e a s M e d i a t o r ), 有 部 分 學 者 稱 為 自 我 效 能 理 論 ( Self-Efficacy. Theory ) ,. Bandura(l977) 認 為 表 現 達 成 各 類 經 驗 及 口 頭 誘 導 等 自 我 效. 14.

(23) 能的經歷,可與意象連結,增強受試者的自信心。自信心是 影響技能表現的重要因素,受試者對於技能學習感到有信 心,一般認為能增進技能學習表現,而意象訓練可提供受試 者對技能的認知與複演,而加強了自信心,但若是受試者經 意象訓練後,在技能表現沒有進步,可能會帶給受試者挫折 感,應是我們必須注意與研究的課題。 由 此 可 見,意 象 練 習 提 供 受 試 者 對 技 能 從 事 心 理 層 面 的 認 知 及 複 演 , 進 而 提 昇 受 試 者 的 自 信 心 與 表 現 。 Hardy 與 C a l l o w( 1 9 9 9 ) 更 進 一 步 發 現 : 動 覺 的 意 象 可 能 會 影 響 受 試 者 的自信心。 七、心理技能假說 近年來也有運動心理學家主張運動員可透過意象來發展 及 修 正 心 理 技 能,其 功 能 包 括 改 善 專 注 力、減 低 焦 慮、建 立 自 信 心、控 制 情 緒 反 應、運 動 技 能 之 獲 得 與 學 習、疼 痛 和 受 傷 之 因 應 等 而 意 象 是 學 習 各 種 心 理 技 能 方 便 而 有 效 的 工 具。例 如 羽 球 選 手 意 象 自 己 站 在 網 前 準 備 搓 出 致 勝 之 關 鍵 搓 球,迫 使 對 手 無 法 挑 出 漂 亮 的 高 遠 球,而 製 造 自 己 攻 擊 的 機 會,在 過 去,或 許 他 會 因 為 緊 張 而 產 生 失 誤,但 現 在,他 可 透 過 不 斷 的 意 象 訓 練,將 他 在 面 臨 此 一 緊 張 情 境 下,緊 繃 的 肌 肉 可 用 放 鬆 訓 練 來 加以鬆弛. 急促的呼吸可用呼吸控制法來緩和,專注力分散之. 情 形 可 透 過 自 我 對 話 來 改 善 等 等,因 此,可 藉 由 意 象 訓 練 來 增 強運動員之心理技能。 八、訊息處理理論: 學 者 Schmidt(1988)認 為 , 在 刺 激 (輸 入 )和 動 作 (輸 出 )之 間,包含三個階段;認明刺激、反應選擇和反應程式等三個 階段。. 15.

(24) ( 一 ) 認 明 刺 激 階 段 ( St i m u l u s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係 指 利 用 視 覺 、 聽 覺 、 觸 覺 、 運 動 知 覺 …等 感 官 系 統 接 收環境中各種不同來源的訊息,來分析刺激的線索,並分辨 其重要性。本階段又可細分為兩個步驟: 1 、 刺 激 偵 測 ( St i m u l u s d e t e c t i o n ) : 即 環 境 中 的 刺 激 傳 入個體後,必須由感官刺激轉換成神經衝動,傳至大腦形成 知覺的認知歷程。例如羽球接發球,判斷來球的左右方向、 長短落點與速度快慢的感覺。 2、 型 態 辨 認 (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 : 經 過 刺 激 偵 測 確 認 刺 激出現之後,個體便利用外界某些型態的刺激,以及有關此 型態的過去知識與經驗等兩個條件來辨認訊息的型態。例如 羽球接發球,此階段可能已判斷出來球是網前短球或是後場 快速平高球或是高遠球。 (二 )反 應 選 擇 階 段 (Response selection) 此階段根據認明刺激階段,. 所提供的外在環境刺激本. 質,以及長期記憶所儲存的過去經驗做為參考,再決定發起 何種反應較可能會產生最有效的表現。例如羽球接發球,此 階段判斷來球後,決定選擇要正手撲球搶攻或回放網前短球 或挑高遠球。反應選擇階段可能是人體知覺系統中,由刺激 (輸 入 )和 動 作 (輸 出 )之 間 的 中 繼 站 。 (三 )反 應 程 式 階 段 ( Response programming) 當某個刺激被確認並做出適當的反應之後,中樞神經先 在腦幹和脊椎組成一個運動系統,轉換成實際的執行動作指 令,也就是從長期記憶庫中提取並組織一個運動程式,該程 式就會透過大腦產生系列式的動作控制,引導肌肉做適當收 縮,進而在最適當的時機完成動作技能表現。. 16.

(25) 九、選擇性注意理論: 選 擇 性 注 意 在 技 能 學 習 中 非 常 重 要 , Bruner( 1960) 認 為 它 是 一 種 教 育 的 過 程,學 習 者 必 須 能 掌 握 運 動 技 術 要 點,選 擇 注 意 在 所 要 表 現 的 技 巧 上,練 習 最 重 要 關 鍵 的 動 作,不 重 要 的 動 作 與 以 除 去;心 智 練 習 中,學 習 者 常 反 覆 注 意 那 些 重 要 而 有 意 義 的 動 作,有 利 於 學 習 和 表 現。許 多 心 理 學 家 認 為 人 類 腦 部 對 於 初 次 接 觸 或 不 熟 悉 之 資 訊 在 分 析 處 理 方 面 的 容 量 有 限,意 即 個 體 的 注 意 力 容 量 有 限,因 而 對 於 初 學 者 在 學 習 一 項 新 的 運 動 技 能 時,選 擇 性 注 意 力 是 相 當 重 要 的;若 於 學 習 過 程 中,初 學 者 能 盡 量 將 其 注 意 力 放 在 最 正 確 的 動 作 上,並 於 意 象 過 程 中,反 覆 複 演 此 正 確 動 作,而 錯 誤 之 動 作 則 盡 量 不 出 現 , 如此才能學好紮實的動作技巧。 十、動作分期說: 有 關 於 動 作 分 期 說 ( S t a g e s o f M o t o r L e a r n i n g ), 主 要 是 由 學 者 Fitts 與. P o s n e r( 1 9 6 7 ) 所 提 出 , 內 容 是 將 學 習 的. 過程依目的所要達成的學習成效分成下列三個時期: ( 一 ) 認 知 期 ( Cognitive phase) 就是想要了解所欲學習之動作的本質與目的、動作要求 與如何達成等,學生應得到適當的口頭指導,同時對動作內 容,按順序排列的動作過程逐漸完成學習。 ( 二 ) 聯 結 期 ( Associative phase) 初學者對動作技能有概念的認知,並了解執行計劃之後 開始練習,經嘗試不同方式找出最佳的策略以便在人的大腦 過程中,調整動作順序,因此也稱為修正期。在動作學習的 過程或修正期,提供適當的回饋是必要的,只憑不斷的練 習,並不能保證會使成績進步。在這個階段錯誤動作會越來. 17.

(26) 越少,開始有穩定的動作表現,學生已開始了解動作與修正 動作,動作表現類似半自動化。 ( 三 ) 自 動 期 ( Autonomous phase) 在這個時期,學習者的動作表現較為順暢,自信而從 容,焦慮與緊張程度大為降低,執行動作會選擇較省力或有 效率的方式,因此,很少出現錯誤動作,動作的時間性與準 確性越來越正確。. 第二節. 視 覺 意 象、放 鬆、認 知 在 技 能 運 動 學 習 的 意 義. 視覺意象練習運用在運動技能學習的領域中其功效早已 獲 得 科 學 證 據 的 支 持,美 籍 華 裔 運 動 心 理 學 家 孫 金 昌 博 士 曾 提 出 一 種 結 合 放 鬆 與 意 象 的 一 項 意 象 訓 練 方 式,稱 為 視 動 行 為 複 演 法 ( v i s u a l - m o t o r b e h a v i o r r e h e a r s a l V M B R ), 心 理 學 家 ( F i t t s & P o s n o r, 1 9 6 7 ) 也 認 為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從 技 能 的 生 疏 到 非 常 熟 練 可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 一 ) 認 知 階 段 ( T h e c o g n i t i v e p h a s e ): 透 過 感 官 系 統 接 收 環 境 中 各 種 不 同 來 源 的 訊 息 , 來 分 析 刺 激 的 線 索 ( 二 ) 聯 結 階 段 (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v e p h a s e ): 嘗 試 不 同 方 式 找 出 最 佳 的 策 略,以 便 在 人 的 大 腦 過 程 中,調 整 動 作 順 序 , 因 此 也 稱 為 修 正 期 。( 三 ) 自 動 階 段 ( T h e a u t o n o m o u s p h a s e ): 也 就 是 從 長 期 記 憶 庫 中 提 取 並 組 織 一 個 運 動 程 式 , 引 導 肌 肉 做 適 當 收 縮,進 而 在 最 適 當 的 時 機 完 成 動 作 技 能 表 現 。 Bernstein 與. Borkovec( 1973) 曾 提 出 一 個 論 點 : 在 放. 鬆 的 情 況 下,對 於 改 善 運 動 表 現 有 顯 著 的 效 果,也 較 易 產 生 清 晰 和 可 控 制 的 意 象。因 此 運 用 在 意 象 練 習 對 於 運 動 表 現 與 技 能 學 習 的 實 驗 設 計 上,研 究 者 會 在 受 試 者 意 象 時 加 上 某 些「 提 示 」. 18.

(27) 來 幫 助 意 象 練 習,比 較 常 被 運 用 的 有 眼 神、動 作、指 導 語 或 是 放 鬆 技 巧 等。而 放 鬆 訓 練 和 意 象 的 結 合 實 施,則 有 利 於 動 作 的 表現。 H a l l 與 E f f m e y e r( 1 9 8 3 ) 曾 以 1 0 位 大 學 女 子 籃 球 隊 員 為 對 象 , 探 討 視 覺 動 作 行 為 複 演 法 ( VMBR) 配 合 錄 影 帶 的 意 象 練 習,以 大 學 女 子 籃 球 隊 員 罰 球 動 作 為 技 能 學 習 項 目,他 們 把 受 試 者 分 成 V M B R( 放 鬆 + 意 象 ) + 錄 影 帶 模 仿 組 , 及 V M B R 組 等 二 組 , 進 行 為 期 二 週 之 訓 練 , 結 果 顯 示 : VMBR+錄 影 帶 模 仿 組 在 籃 球 罰 球 動 作 技 能 表 現 上 顯 著 優 於 僅 作 放 鬆 +意 象 之 VMBR組 。 Buckles( 1985) 以 十 名 國 家 女 子 籃 球 代 表 隊 隊 員 為 受 試 對 象 , 分 別 為 VMBR組 及 控 制 組 , 以 探 討 視 動 行 為 複 演 法 對 優 秀女子籃球運動員比賽時成績表現、焦慮及注意力型態的影 響 。 VMBR組 進 行 五 個 月 的 訓 練 , 每 週 四 次 、 每 次 15-25分 鐘 , 先 進 行 放 鬆 技 巧 、 意 像 技 巧 的 練 習 , 最 後 才 進 行 正 式 的 VMBR 練 習。控 制 組 只 進 行 一 般 身 體 練 習 的 課 程。其 測 量 的 項 目 分 為 閉 鎖 性 動 作( 罰 球 命 中 率 )與 開 放 性 動 作( 三 分 線 命 中 率 、 每 分 鐘 得 分 率 、 籃 板 球 獲 得 率 、 失 誤 率 與 犯 規 律 等 )。 結 果 顯 示 和 H a l l a n d E f f m e y e r( 1 9 8 3 ) 的 實 驗 研 究 一 樣 , V M B R 組 對 於 罰球命中率的成績有顯著進步,其他項目未達顯著水準。 Kendall, Hrycaiko, Martin, 與. K e n d a l l( 1 9 9 0 ) 也 曾 以 4. 位 大 學 女 子 籃 球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探 討 意 象、放 鬆 及 自 我 對 話 的 綜 合 練 習 對 籃 球 防 守 技 能 表 現 的 影 響。以 大 學 籃 球 教 練 挑 選 受 試 者 在 比 賽 中 正 確 與 錯 誤 防 守 技 能 表 現 的 次 數 做 統 計 分 析,針對切斷進攻者進攻路線、阻絕傳球、搶得未中籃的球、 增 加 對 手 失 誤、到 達 錯 誤 的 防 守 位 置、朝 向 底 線 防 守 進 攻 者 、. 19.

(28) 讓 進 攻 者 運 球 切 入 得 分、讓 進 攻 者 運 球 切 入 造 成 防 守 犯 規 等 項 目 做 次 數 統 計 , 採 單 一 受 試 者 設 計 ( single-subject design) 的 方 式 進 行 實 驗。結 果 顯 示:意 象、放 鬆 及 自 我 對 話 的 綜 合 練 習能增進籃球防守技能表現。 Singer(1980)研 究 認 為 影 響 保 留 情 形 因 素 有 : (一 )動 作 技 能 的 本 質 ; (二 )該 動 作 對 學 習 的 意 義 ; (三 )間 隔 時 間 ; (四 )間 隔 時 間 的 中 介 活 動 ; (五 )練 習 時 的 情 境 。 根 據 Singer之 論 說 , 來 分 析 發 球 的 保 留 效 果 有 差 異 的 原 因 這 或 許 是 因 為 : (一 )在 技 能 的 本 質 上 發 球 對 青 少 年 選 手 尤 其 是 女 生,算 是 負 荷 較 為 吃 重 的 技 能 , 技 術 也 較 難 掌 握 、 (二 )發 球 對 青 少 年 選 手 的 競 技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不 如 底 線 抽 球 , 所 以 學 習 的 意 義 並 不 深 遠 、 (三 )一 般 青 少 年 選 手 在 做 發 球 練 習 時 都 比 較 鬆 散,指 導 者 也 不 會 嚴 格 要 求 和 指 正,所 以 學 習 情 境 也 就 較 為 鬆 散,所 以 學 習 效 果 不 夠 紮 實 、 或 是 (四 )由 於 發 球 技 術 較 為 複 雜 , 同 時 實 驗 訓 練 時 間 不 足,所 以 受 試 者 沒 有 穩 定 成 熟 發 球 技 術 表 現,如 果 加 長 訓 練 時 間或許就能顯示保留效果。 Winter 與. Martin(1991) 在 其 所 著 網 球 的 運 動 心 理 基 本. 訓 練 工 作 手 冊 中,指 出 放 鬆 可 以 控 制 賽 前 的 焦 慮 和 緊 張 與 在 球 場 上 的 緊 張 並 協 助 處 理 每 天 接 踵 而 來 的 壓 力,它 是 使 用 視 覺 化 意 象 技 巧 必 備 的 條 件,而 且 能 幫 助 運 動 員 在 訓 練 期、比 賽、比 賽 期 之 間 的 休 息 效 果 和 恢 復 速 度。可 見 對 一 個 運 動 員 而 言,放 鬆 是 多 麼 重 要 的 一 件 事,目 前 世 界 上 流 行 的 放 鬆 方 法 有:神 經 肌肉漸進放鬆法、行為放鬆法、生物回饋放鬆法、沉思技術、 自 生 訓 練、自 我 催 眠、放 鬆 表 象 法、三 線 放 鬆 式 的 氣 功、瑜 伽 、 禪 宗 等 的 呼 吸 法 等,整 體 來 說,上 述 幾 種 放 鬆 訓 練 不 外 乎 希 望 能 透 過 心 智 的 自 我 控 制 , 藉 以 改 變 或 降 低 身 體 肌 肉 的 亢 奮. 20.

(29) (arousal)狀 態 , 使 得 個 體 體 能 調 節 其 生 理 狀 態 , 達 到 肌 肉 不 用 力 的 狀 態,因 為 人 體 機 能 作 用 皆 由 肌 肉 收 縮 來 完 成,只 有 肌 肉 完 全 放 鬆,才 能 真 正 做 到 身 心 完 全 放 鬆。在 多 年 以 前,東 歐 國 家 就 把 放 鬆 訓 練,融 入 他 們 的 訓 練 計 畫 中,也 因 為 如 此,這 些 國家在運動場上的表現,總是令人讚嘆。 Unierzyski( 1994) 指 出 , 學 習 過 程 必 須 透 過 心 理 與 生 理的活動,單一的身體練習是無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尤 其是充滿壓力的競技運動,沒有良好的心理能力即不可能有 優異的技能表現。因此運動技能的學習應包含身體練習和心 理認知訓練等多方位的運用,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在運 動技能學習過程中,正確動作一直在加強,但同時也常出現 不良或錯誤的動作,學習者除了外顯的身體練習之外,也要 結合心智方面的練習,配合不斷的行為修正與回饋,來增進 技能學習的效果,當然也包括認知訓練的層面。 國 內 學 者 張 惠 如 與 林 清 和 ( 1994) 將 100名 國 中 學 生 隨 機 分 成 五 組 , 身 體 練 習 、 意 象 練 習 、 意 象 / 身 無 KR(knowledge result)、 意 象 /身 KR、 控 制 組 , 做 飛 鏢 投 擲 實 驗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1.身 體 練 習 組 的 表 現 優 於 其 他 四 組 。 2.意 象 練 習 組 和 意 象 /身 無 KR組 的 表 現 沒 有 差 異 , 也 沒 有 優 於 控 制 組 。 3.身 體 練 習 組 投 擲 表 現 比 意 象 /身 有 KR組 好 , 顯 示 視 覺 回 饋 比 第 三 者 給 予 的 口 頭 KR, 對 動 作 表 現 的 影 響 較 快 , 效 果 也 較 好 。 研 究 者 因 此 建 議 在 學 習 技 能 中,如 果 提 供 學 習 者 視 覺 方 面 的 回 饋 比 提 供 口頭的回饋,更有助於技能的學習,且效果較好。 有 關 於 放 鬆 練 習 在 意 象 練 習 上 的 運 用 , 盧 俊 宏( 1994)的 著作中也提出意象訓練應在放鬆練習後實施,直接的強調了 VMBR應 用 上 的 價 值 所 在 。 周 文 祥 (1994)與 劉 永 和 ( 2003) 的. 21.

(30) 論文中也提到放鬆訓練其主要目的在於避免運動員身心長期 處 於 焦 慮、緊 張 的 狀 態,並 使 運 動 員 應 用 放 鬆 技 巧 增 加 自 我 調 整 及 場 面 控 制 的 能 力,同 時 讓 運 動 員 在 重 要 比 賽 前 充 分 休 息 , 以便能將平時訓練績效表現出來。 連 玉 輝( 1 9 9 5 )研 究 壓 力 處 置 策 略 對 我 國 青 少 年 網 球 選 手 運 動 表 現 之 影 響 , 也 探 討 以 放 鬆 、 GSR生 物 回 饋 及 視 覺 化 意 象 訓 練 來 為 14名 國 中 網 球 選 手 做 心 理 訓 練,結 果 發 現:受 試 者 在 技 能 表 現 有 顯 著 地 進 步。在 生 理 指 標:心 跳 率 有 明 顯 下 降 的 趨 勢,血 壓 則 沒 有 顯 著 差 異。心 理 競 技 能 力 整 體 表 現 顯 著 提 昇 。 論 文 中 提 到,放 鬆 即 指 作 用 肌 肉 的 適 度 緊 張 性,超 過 此 緊 張 度 則 為 不 放 鬆,發 生 緊 張 現 象 時 不 放 鬆,不 放 鬆 的 結 果 會 影 響 神 經 中 樞 的 命 令 發 佈 與 傳 導,為 此 軀 體 知 覺 受 到 阻 礙,運 動 也 會 不協調,使人體的機械功率降低。 放 鬆 訓 練 可 以 增 加 自 我 控 制 的 感 覺,以 及 鎮 靜 自 己,以 便 做 意 象 練 習 , 另 一 方 面 是 將 喚 醒 水 準 調 到 適 宜 狀 態 (王 惠 民 、 劉 淑 慧 , 1995)。 盧 俊 宏 ( 1994) 與 林 清 和 ( 1996) 的 著 作 與 吳 百 彩( 1997)的 論 文 中 也 都 提 到 , 一 般 運 動 員 的 心 理 技 巧 訓 練 也 都 包 括 放 鬆 訓 練,操 作 心 智 訓 練 的 首 要 條 件,必 須 在 放 鬆 和 專 注 的 心 理 狀 態 下、了 解 心 智 意 像 的 方 法、了 解 正 確 的 動 作 要 領 及 對 意 象 的 方 式 有 興 趣 之 外,操 作 者 是 否 具 有 足 夠 的 意 象 能力對心智意象的效果也具相當大的影響。 陳 淑 滿 與 季 力 康( 1 9 9 7 )探 討 心 智 訓 練 對 大 學 棒 球 選 手 心 理 競 爭 能 力 之 影 響,以 心 靈 駕 馭 肌 肉 及 肌 肉 漸 進 放 鬆、意 象 訓 練、生物回饋、專注計畫、賽前準備計畫等訓練內容,以輔仁 大 學 棒 球 隊 20名 選 手 為 受 試 對 象,經 二 個 月 20次 的 訓 練,結 果 發 現:心 智 訓 練 對 選 手 心 理 競 技 能 力,在 抗 焦 慮 及 自 信 心 方 面. 22.

(31) 達 顯 著 差 異;另 外 在 專 注、賽 前 準 備 計 畫 及 動 機 方 面 並 未 達 顯 著差異。 有關認知的研究,運動技能學習是經由個體的自我練習 與先備經驗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內在歷程轉換,這個轉換歷程 是指在動作技巧的行為能力上產生一些相對地永久性的改 變 ( 廖 主 民 , 2 0 0 2 ), 運 動 技 能 的 學 習 係 來 自 於 對 動 作 技 能 的認知,透過各種方式的練習,才能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 羽球反手發短球運動是高技巧的閉鎖性運動,對於羽球 初學者的技能學習在第一期認知階段的學習特別重要,透過 指導者運用視、聽、知覺的指導與示範,用影像、語言、文 字去思考動作的正確技能認知,使學習者對動作技能充分的 瞭解,有良好的認知基礎後,學習者才能弄清楚學習技能的 意義與要領,再進入第二期聯結階段,最後達到第三期自動 化 階 段 。 所 以 , 在 美 國 奧 運 訓 練 中 心 的 一 項 研 究 發 現 , 100% 的運動心理諮商員及 意象,其中. 90%的 奧 運 選 手 均 使 用 過 各 種 形 式 的. 97%的 奧 運 選 手 認 為 意 象 練 習 有 助 於 運 動 表 現. ( 簡 曜 輝 等 譯 , 2 0 0 2 )。 可 見 認 知 在 意 象 練 習 過 程 中 佔 有 相 當的重要性。 小結: 一、身體練習對運動技能學習具有絕對的效果。 二、初學者對較簡單、難度較低的動作意象練習具有效 果。 三、意象練習與身體練習對運動技能學習皆具有效果, 身體練習加上意象練習對運動技能學習,其效果最為顯著。 四、只做意象練習,對於較複雜或難度較高的技巧,學 習效果不顯著,甚至與不做練習的控制組一樣。如果沒有相. 23.

(32) 關的動作經驗,太難的動作技能只採用意象練習是得不到好 效果的。 五 、 VMBR 法 和 錄 影 帶 同 時 使 用 , 有 助 於 動 作 和 技 能 的 學 習 ; VMBR 法 可 以 促 使 成 績 進 步 的 表 現 , 對 較 高 技 術 水 準 者的影響效果較大。 六 、 在 實 驗 設 計 的 比 較 上 ,( 一 ) 受 試 者 : 大 部 分 的 研 究 都 以 大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二 ) 實 驗 時 間 的 設 計 並 沒 有 一 致性,短則 1 週,多則整個球季(三)在每次意象練習時間 上 , 大 多 數 研 究 在 5 分 鐘 至 30 分 鐘 之 間 。 七、幾乎所有研究以錄音帶導引的方式實施放鬆練習, 部分研究結合錄影帶觀賞與錄音帶導引進行意象練習。另有 學者發現有錄影帶觀賞的意象練習的成績顯著優於無錄影 帶觀摩組。. 第三節. 運動意象能力之相關研究. 意 象 練 習 屬 於 心 理 技 能 ( Mental skill) 的 一 種 方 式 , 既 然是一種技能,那經過練習之後,不論是在意象的清晰度或 是控制感上,常會因某種程度的練習而達到熟練的程度。楊 適 豪 ( 2006) 論 文 中 也 提 到 在 進 行 運 動 意 象 練 習 之 前 , 如 果 能 先 了 解 個 體 的 意 象 能 力 ( I m a g e r y a b i l i t y ), 並 加 強 意 象 能 力的課程,就能提高影像的清晰度與控制感。對當在進行運 動意象練習時,自然擁有較好的意象能力,也會獲得較好的 效果。 White, Ashton, 與. Lewis(1979)以 探 討 心 智 練 習 、 身 體. 練 習 和 心 象 能 力 對 游 泳 出 發 動 作 技 能 學 習 的 影 響 。 將 24 位. 24.

(33) 13 至 27 歲 的 高 中 生 與 大 學 生 分 派 到 心 象 練 習 組 、 身 體 練 習 組、心 象 加 身 體 練 習 組、控 制 組 等 四 組。並 在 實 驗 期 開 始 前 , 讓 所 有 的 受 試 者 填 寫 心 象 量 表( Q M I )與 視 覺 心 象 控 制 測 驗 。 在. 8 天的實驗期中,心象練習組每天心象練習游泳出發動. 作 , 每 次 5 分 鐘 、 共 40 分 鐘 。 身 體 練 習 組 每 天 練 習 游 泳 出 發 動 作 , 每 次 10 分 鐘 、 共 40 分 鐘 。 心 象 加 身 體 練 習 組 綜 合 交替以上兩組的練習內容。結果發現在技能上,心象加身體 練習組表現優於其他三組,其他三組之間則沒有顯著不同。 在心象能力上,各組心象能力沒有顯著不同。 Housner 與. Hoffman(1981) 以 探 討 使 用 不 同 心 象 能 力. 對 記 錄 距 離 和 位 置 資 訊 的 影 響 。 以 ( Differential Aptitude Te s t , D AT ) 測 驗 挑 選 出. 40 位 不 同 資 質 的 大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其 中 20 位 為 高 心 象 能 力 組 、 另 20 位 為 低 心 象 能 力 組 , 高、低 心 象 組 分 別 以 6 種 距 離、6 種 位 置,在 立 即 的、休 息 、 心象練習、心象混亂四種情境下進行操作,每種情境有. 12. 次練習。結果顯示:高心象者會採用心象策略於練習過程 中,而低心象者則較少使用,而且高心象者再次產生標準位 置也比低心象者正確,在立即再生和心象練習情況中,高心 象者在產生的最後位置也比低心象者較少錯誤。由此印證, 視覺心象能力是受試者保留位置資訊的重要因素。 Goss, Hall, Buckolz 與. Fishburne ( 1986) 依 據 動 作 意. 象 量 表 ( Movement Imagery Questionnaire, MIQ) 得 分 將 受 試 者 區 分 為 三 組 : 低 視 覺 低 動 覺 意 象 組 ( LL) 、 高 視 覺 低 動 覺 意 象 組 ( HL) 及 高 視 覺 高 動 覺 意 象 組 ( HH) , 研 究 不 同 意 象 能 力 選 手 在 動 作 學 習、保 留 及 習 得 的 比 較,受 試 者 學 習 一 套 簡 易 之 動 作 表 演,保 留 測 試 及 學 習 測 試 於 一 週 後 進 行;研 究 結. 25.

(34) 果 顯 示 : LL組 需 經 過 最 多 回 合 數 以 學 會 此 套 動 作 , HL組 學 會 動 作 所 需 之 回 合 數 居 三 組 之 中 , HH組 所 需 之 回 合 數 最 少 ; 結 果顯示意象能力的高低與動作學習是有相關的。 Housner(1984)以 探 討 視 覺 心 象 記 錄 運 動 神 經 刺 激 型 式 為 研 究 主 題 , 以 20位 ( 男 、 女 生 各 10位 ) 大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受 試 者 被 隨 機 分 派 到 一 次 觀 察 組、二 次 觀 察 組。實 驗 進 行 前,所 有 受 試 者 填 寫 視 覺 心 象 問 卷( V V I Q ), 以 二 分 法 將 兩 組 內 又 分 成 高 視 覺 心 象 與 低 視 覺 心 象。受 試 者 以 觀 察 舞 蹈 技 能 一 次 或 二 次 後,實 際 表 現 該 動 作 並 由 研 究 者 計 算 其 正 確 動 作 百 分 比,以 做 為 實 驗 成 績 比 較。結 果 指 出:觀 察 二 次 組 優 於 觀 察 一 次 組 的 技 能 表 現,高 視 覺 心 象 能 力 者 技 能 表 現 的 正 確 性 較 高。研 究 者 發 現 心 象 能 力 和 技 能 表 現 具 有 交 互 作 用 關 係 存 在。因 此 研 究 者 下 了 以 下 結 論 :「 視 覺 心 象 在 記 錄 運 動 神 經 刺 激 中 佔 重 要 的 角 色 , 它 可 保 留 技 能 的 形 式 」。 Hall, Buckolz 與. Fishburne ( 1989)依 據 MIQ量 表 得 分. 情 形 ( Movement Imageery Questionnaire) , 將 受 試 者 區 分 為 高 意 象 能 力 組 及 低 意 象 能 力 組,測 驗 受 試 者 對 簡 易 動 作 之 回 想及認知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在動作執行上二組別間沒有差 異,但 在 動 作 準 確 性 方 面,則 有 明 顯 差 異,低 意 象 能 力 組 在 動 作 準 確 性 上 表 現 沒 有 高 意 象 能 力 組 選 手 來 的 精 確。研 究 者 認 為 個人意象能力之差異,對動作執行的準確度會有所影響。 R o g e r s , H a l l 與 B u c k o l z( 1 9 9 1 ) 研 究 當 運 動 員 透 過 大 量 的 時 間 及 精 力 的 訓 練,是 否 可 改 善 其 意 象 能 力,他 們 以 花 式 溜 冰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經 過 16週 的 意 象 訓 練 後,受 試 者 在 動 作 意 象 問 卷 上 的 得 分 有 顯 著 的 得 到 改 善;因 此,研 究 者 下 了 一 個 結 論;意 象 既 可 視 為 一 種 能 力,也 可 視 為 一 種 技 能,且 就 像 其 他. 26.

(35) 技 能 一 樣,透 過 規 律 及 有 計 畫 的 訓 練,意 象 能 力 可 獲 得 明 顯 的 改善。 Isaac( 1992) 以 跳 躍 床 選 手 做 為 研 究 對 象 , 他 將 初 學 選 手 及 精 熟 選 手 隨 機 分 配 到 實 驗 組 及 控 制 組,二 組 別 中,再 將 選 手 以 VMIQ量 表 ( 動 作 意 象 清 晰 度 量 表 ) 得 分 區 分 為 高 意 象 能 力 及 低 意 象 能 力 選 手 , 實 驗 組 施 以 6週 的 意 象 訓 練 介 入 , 而 控 制 組 則 無 訓 練 介 入。研 究 結 果 發 現,實 驗 組 不 論 是 初 學 選 手 或 精 熟 選 手,都 比 控 制 組 選 手 有 重 大 進 步;而 高 意 象 能 力 選 手 進 步 情 形 比 低 意 象 能 力 選 手 來 得 顯 著 。 Isaac認 為 高 意 象 能 力 加 上心智意象訓練是影響動作技能進步的重要因素。 張 惠 如( 1994)以 手 控 走 迷 宮 測 驗 , 探 討 運 動 員 與 非 運 動 員 的 心 象 能 力 在 認 知 技 能 表 現 的 差 異 為 研 究 題 目 。 他 以 235位 大 學 一 般 與 運 動 相 關 科 系 的 女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先 以 運 動 心 象 量 表( MIQ)對 每 位 受 試 者 進 行 運 動 心 象 能 力 測 量 , 再 以 平 均 數 上 下 0.3個 標 準 差 將 運 動 心 象 量 表 之 視 覺 心 象 與 動 覺 心 象 兩 個分量表分數,區分成高、低視覺心象與高、低動覺心象組, 最 後 將 運 動 員 與 非 運 動 員 受 試 者 各 分 成 高 視 覺 高 動 覺 組、高 視 覺 低 動 覺 組、低 視 覺 高 動 覺 組、低 視 覺 低 動 覺 組 等 四 組 進 行 手 控 迷 宮 的 測 驗,以 完 成 時 間 為 測 驗 成 績。結 果 發 現:在 認 知 技 能 表 現 上,運 動 員 在 動 覺 心 象 能 力 高 者 優 於 非 運 動 員 在 動 覺 心 象 能 力 高 者,在 運 動 心 象 能 力 上,運 動 員 無 論 在 視 覺 心 象 能 力 或動覺心象能力都優於非運動員。此外,研究者提出一個結 論:只 要 心 象 能 力 高 則 技 能 表 現 就 會 比 較 好,如 果 能 夠 提 升 學 習 者 的 心 象 能 力,對 動 作 技 能 的 學 習 與 表 現 將 可 預 期 非 常 有 幫 助。 小結:. 27.

(36) 由上述有關意象能力對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文獻探 討顯示: 一、多 數 研 究 並 沒 有 事 先 評 估 受 試 者 的 意 象 能 力,或 是 研 究中的樣本數太少,使得研究結果受到影響。 二、運 動 員 與 非 運 動 員 的 意 象 能 力 是 有 差 異 的,即 運 動 員 比非運動員有更高的意象能力。 三、具 有 較 高 運 動 技 能 的 學 習 者 採 用 意 象 練 習,其 效 果 比 運動技能低的學習者好。 四、意 象 能 力 是 一 項 可 經 由 學 習 過 程 而 進 步 的 技 能,而 意 象 能 力 的 學 習 課 程 大 多 以 意 象 的 清 晰 度 與 控 制 性 為 主 要 內 容。 五、在研究結果上,意象練習對技能表現與保留有其部 分效益,在技能的項目上較傾向閉鎖性的項目。如罰球命中 率、發球準確率、正確的動作表現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運用 在開放式的比賽動作,有許多研究是比較實驗操弄前、後比 賽的攻防記錄變化,雖然在研究結果上,意象練習對技能學 習與表現有正面的結果,但是研究者並無法確定該進步的效 果是否來自受試者從比賽中獲得的進步、比賽對手的差異、 受試者比賽時的情緒、動機及其他因素。 六、以意象練習組而言,意象能力與運動技能學習、表 現是有關聯的。即高意象能力者會有較好的運動學習與表 現,低意象能力者會有較差的運動學習與表現。. 第四節. 有關意象練習對運動技能學習與表現的研究. 意象練習是一種缺少外顯身體動作的運動技術知覺排 練活動,也有人稱為心智複演,即學習者思索有關所要學習. 28.

(37) 的技能,在連續性技能中預演其實施步驟,想像成功的完成 動作。但是在做意象練習時,因為沒有實際的動作,因此動 作者身心的發展成熟度、認知能力、動作學習經驗、符號邏 輯能力、注意力都可能會影響到意象練習的效果,尤其是兒 童到青少年這個階段身心都屬於快速發育期,這個時期的學 童進行意象練習的效果是否和成年人或大專青年的意象練 習具有相同的學習效果呢?由於研究者本次研究的主題是 「 意 象 訓 練 對 國 小 學 童 羽 毛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技 能 表 現 之 影 響 」, 因 此 , 在 本 節 探 討 有 關 意 象 練 習 對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與 表 現的研究文獻,主要是以探討意象練習對青少年運動技能學 習與表現為主,再輔以一些成人意象練習與動作技能學習研 究文獻,以期能在兒意象練習的研究上獲得更多寶貴的知識 與經驗。 Badri(1986) 探 討 不 同 長 短 訓 練 期 的 視 動 行 為 複 演 法 對 游 泳 選 手 成 績 表 現 的 影 響 。 以 100 公 尺 自 由 式 為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項 目 , 他 選 擇 57 位 10 至 18 歲 的 游 泳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 , 依性別、年齡和能力均質分派到視動行為複演練習組及肌肉 放 鬆 練 習 組 , 分 別 接 受 一 週 、 二 週 、 三 週 、 四 週 的 100 公 尺 自由式訓練。實驗期間,各組每天於接受身體練習完後,聆 聽 10 分 鐘 錄 音 帶 。 視 動 行 為 複 演 練 習 組 所 聽 錄 音 帶 內 容 為 肌肉漸進放鬆法及對游泳的心象練習。肌肉漸進放鬆組所聽 錄音帶內容為各種型式的肌肉放鬆練習。結果發現:在成績 表現上,不同訓練期的視動行為複演練習組比肌肉放鬆練習 組有所進步,但未達顯著差異。游泳選手年齡愈小、能力愈 低、心智練習經驗愈少比起游泳選手年齡愈大、能力愈高、 心智練習經驗愈多的在成績表現的改善上,愈具功效。. 29.

(38) Wrisberg 與. A n s h e l( 1 9 8 9 )以 4 0 位 1 0 至 1 2 歲 由 參 加. 運動夏令營中挑選出有籃球技能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平均 年 齡 為 1 1 . 6 歲 ), 以 探 討 不 同 的 認 知 策 略 對 青 少 年 在 罰 球 表 現 的 影 響 。 前 、 後 測 皆 為 籃 球 罰 球 20 次 , 完 成 前 測 後 , 受 試者隨機分派到以下四組:心象練習組、激發調整組、激發 調整加心象練習組、控制組。為期 2 天的實驗期,心象練習 組 從 事 心 象 自 己 罰 球 1 5 分 鐘。激 發 調 整 組 從 事 B e n s o n 的 肌 肉 放 鬆 反 應 訓 練 15 分 鐘 。 激 發 調 整 加 心 象 練 習 組 則 從 事 以 上 二 組 的 活 動 。 控 制 組 則 不 從 事 任 何 活 動 15 分 鐘 。 結 果 顯 示:在罰球準確性上,激發調整加心象練習組較其他三組有 顯著性的進步。 1992 年 Zhang 等 學 者 以 探 討 意 象 練 習 在 桌 球 擊 球 準 確 性 和 擊 球 技 術 的 差 異 表 現 為 研 究 主 題 , 他 們 以 40 名 7-10 歲 (平均. 8.3 歲 ) 的 北 京 體 育 學 校 的 桌 球 選 手 做 心 理 意 象 研. 究 , 其 測 驗 方 法 採 前 、 後 測 皆 為 50 球 的 正 拍 下 旋 球 擊 球 與 50 球 的 正 拍 上 旋 球 擊 球 , 以 回 擊 球 的 落 點 位 置 評 定 擊 球 分 數,並聘請 4 位資深教練評定技術品質。前測之後,受試者 依其性別、年齡均質地分派到以下三組:心象練習組、錄影 帶 觀 賞 組 、 控 制 組 。 實 驗 時 間 共 22 週 , 每 週 3 次 的 練 習 。 心象練習組在第一週先介紹心理訓練計畫。第二至三週學習 肌肉放鬆法。第四週起觀看世界級桌球選手正、反拍擊球動 作。第五週起開始對錄影帶的擊球動作實施心象練習。錄影 帶觀賞組從實驗開始至結束,每次都觀看世界級桌球選手 正、反拍擊球動作。控制組則每次時機練習正反拍擊球動作 30 分 鐘 。 結 果 顯 示 : 心 象 練 習 組 , 在 正 手 拍 ( 上 、 下 旋 球 ) 擊球的準確性和擊球技術的品質上顯著優於其他二組,研究. 30.

(39) 者同時亦建議在對兒童實施意象訓練時,最好能結合錄影帶 和放鬆訓練,如此更能增加意象的效果。 Grouios 在 1992 年 以 30 位 跳 水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 ( 平 均 年 齡 為 1 6 . 4 歲 ), 受 試 者 至 少 都 具 有 3 . 2 年 的 跳 水 經 驗 , 以 探討心象練習對跳水表現的影響。受試者依其年齡、經驗、 性別和技能水準均質地分派到以下三組:心象練習組、身體 練習組、控制組。實驗前,所有的受試者先學習新的跳水動 作 並 練 習 10 次 , 然 後 參 加 前 測 , 實 驗 期 為 21 天 。 在 實 驗 期 間 , 心 象 練 習 組 從 事 心 象 練 習 跳 水 動 作 10 次 。 身 體 練 習 組 從 事 實 際 跳 水 10 次 。 控 制 組 從 事 30 分 鐘 的 填 字 遊 戲 。 再 經 後測後,結果發現:在跳水表現上,身體練習組優於心象練 習組和控制組,而心象練習組優於控制組。 針對上述研究所做的文獻探討,其中主要發現意象與身 體交互練習效果最好,特別的是,身體練習優於意象練習, 意象練習無法取代身體練習,而是對於技能學習與表現有附 加 的 價 值 與 輔 助 的 功 能 。 Grouios 提 出 幾 個 結 論 : 意 象 練 習 對於學習初期與後期的效果較為顯著;意象的時間每次以集 中注意力五分鐘效果最佳,超過則會導致效果打折;對於真 實情境下做動作所需收縮的肌肉纖維,意象練習能夠提供微 小 的 神 經 - 肌 肉 連 結 反 應 練 習;進 行 意 象 練 習 時 指 導 者 應 要 提 供 練 習 者 簡 單 與 清 楚 的 訊 息 提 示 。( 如 指 導 語 、 錄 影 帶 等 ); 當個體正進行意像自己表現運動技能時,應鼓勵個體採用內 在透視並去感受真實情境下的動作感覺,當然,意像的清晰 度、色彩、控制感都會影響其效果;個體在嘗試身體動作的 時期,應要集中注意力在整個動作,而不是其他的回饋型 態。特別是閉鎖性動作技能如羽球發球動作,所以動態意象. 31.

數據

表     目     錄 表 3 - 1   練 習 計 劃 表 … … … … … … … … … … … … … 4 9 表 4 - 1   各 實 驗 組 在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之 前 測 成 績 描 述   性 統 計 … … … … … … … … … … … … … … … 5 4 表 4 - 2   各 實 驗 組 在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之 前 測 成 績 變 異   數 分 析 … … … … … … … … … … … … … … … 5 4 表 4 - 3   各
圖     目     錄   圖 3 - 1   研 究 架 構 圖 … … … … … … … … … … … … … 4 2   圖 3 - 2   羽 球 測 驗 場 地 … … … … … … … … … … … … 4 5   圖 3 - 3   羽 球 練 習 場 地 … … … … … … … … … … … … 4 5   圖 3 - 4   實 驗 流 程 圖 … … … … … … … … … … … … … 4 7   圖 3 - 5   羽 球 反 手 發 短 球 得 分 示 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inkedIn, 2019 & 2020, The skills that employers most looking f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orway 2010, Action Plan – Entrepreneurship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rough training in coaching, and integrating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exercise and fitness training activity, this course not only

PEERS for young adults :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

If land resource for private housing increases, the trading price in private housing market will decrease but there may not be any effects on public housing market 54 ; if we

If land resource for private housing increases, the trading price in private housing market will decrease but there may not be any effects on public housing market 54 ; if

Special effects (make-up) Special effects (physical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miniature) Special e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