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655
全文
(2) 論文名稱: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考量因素 及發展方向 總 頁 數 : 164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研 究 生:謝再智 指導教授:林文郎 博士. 摘要 本研究在探討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考量因素與 現況及發展方向,並探討不同規模學校辦理運動社團時考量 因素的差異性。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並佐以訪談進行資料蒐 集,問 卷 採 普 查 方 式 , 針 對 南 投 縣 內 147所 國 民 小 學,校 長 、 現 任 或 曾 任 運 動 社 團 業 務 承 辦 人 為 對 象, 有 效 問 卷 共 2 9 0 份 , 有 效 回 收 率 為 91.48% 。 訪 談 對 象 以 學 校 規 模 及 所 在 區 域 區 分 比 例 , 選 擇 不 同 校 數 , 共 10所 學 校 校 長 ;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之 次數分配、百分比及推論性統計之卡方考驗進行百分比同質 性考驗、訪談資料歸納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辦理運動社團時的考量因素: 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各項主要考量因素分別為晨光時 間、校內教師、教師專長、公部門專案申請、校內適當 活動場地、社區人力資源、每學期定額收費、行政的密 切配合度,影響發展主要因素為缺乏指導教師。 二、不同規模學校辦理運動社團之考量因素,在「公部門專 案 申 請 」、「 各 界 捐 助 」、「 學 生 自 費 」「 社 區 器 材 設 備 」 等 因子於不同規模學校間有顯著差異。 三、南投縣辦理運動社團最大的阻礙因素是活動時間、師 資、經費。. I.
(3) 四、南投縣辦理運動社團的發展方向為辦理普遍性之運動 項目、結合社會資源辦理專業運動社團、辦理各種運 動營隊、學校運動社團行銷、提高教師指導運動社團 能力。. 關鍵詞:國民小學、運動社團、健康與體育領域、學校規模. II.
(4) Title of Thesis: A Study on Sport Club Hosting Consid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Nontou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Name of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Management Graduate date: June 2010. D e g r e e C o n f e r r e d : M . P. E .. N a m e o f s t u d e n t : H s i e h , Ts a i - C h i h A d v i s o r : L i n , We n - L a n g P h . 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aspects, and consideration factors of establishment of sport clubs in elementary school. It also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of consideration factors for setting up sport clubs for schools in different scales. The conclusion was made upon the analysis of collected data, and hopefully, to be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when promoting the policy regarding sport clubs in schools. Survey and interview were manged. To collected data, the census sampling was conducted by which 147 principals, incumbent or former sport clubs administrators within elementary schools located in Nantou.were included. A total of 290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and collected were valid with a valid rate of 91.48%.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a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of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cales of schools, there were 10 principals from 10 different elementary schools being interviewed. The collected data was. III.
(5) analyzed by adopt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ferenc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and test of h o m o g e n e i t y.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w e r e a s follows:. 1.Consideration factors when establishing sport clubs at school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actors of establishing sport club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cludes morning study preparation, school teach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s, application in public sectors, activity sites at schoo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quota tuition charged for each semester, and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e main cause that affected development was lack of instructors. 2.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uld be found between factors of “application in public sectors”, “ overall donations”, “students’ own expenses”, and “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 of the community” for schools of different scales. 3.The difficulty in hosting sport club in Nontou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included: instructors, categories of sport clubs, school development, activity budget, activity schedule. 4.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club in Nontou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included: hosting general sport club, community resources, promotion of school sport club,. IV.
(6) promotion the teacher ability.. Keywords: sport clubs, elementary schools,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ield, scales of schools. V.
(7) 謝. 誌. 許久未曾如此努力埋首書堆與終日於學術網路蒐尋相 關資料,換來的是日益嚴重的老花眼,以及專業知識的累 積轉化,當然,最重要的是本論文的完成和學位的取得。 首要感謝指導老師-教務長林文郎教授,雖在兼任行政職 務的百忙之中,仍就研究課業、論文寫作指導,不時給予 鼓勵與教導,謝謝您! 感謝在碩專班兩年期間,許多師長的協助與指導,教 務長林文郎博士及系主任黃彥翔博士於論文結構、方法、 程序,都能給予寶貴見解,使論文更趨嚴謹。林房儹教授 的統計學課程,深入淺出,給予完整詳細的知識。感謝王 慶堂博士啟發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以及如兄弟般的提攜 照顧,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洪嘉文處長的教誨指導,也感謝 碩 專 班 另 14 位 同 學 們 , 在 每 週 六 日 滿 堂 的 辛 勤 課 程 中 , 給 予課業的協助及生活的關懷與勉勵。也記得在中午的便當 時間,大家苦中作樂說說笑話,讓彼此有了堅持下去的勇 氣。 感 謝 彰 化 縣 95 位 校 長 主 任 的 協 助 預 試 問 卷 , 本 縣 311 位 校 長 主 任 老 師 正 式 問 卷 填 答 及 提 供 意 見 、 10 位 校 長 接 受 訪談,讓論文的樣本更具代表性。 最後要感謝家人的精神支持與體諒。家事及小孩的照 顧都由辛苦的老婆大人一肩扛下,讓我有信心勇氣與時間 完成研究所的課程及論文。另外,給家裡的三隻小豬-老 爸年紀一大把,還這麼努力,希望給你們一個好的模範。 謝謝大家! 謝再智. VI. 謹誌. 2010 年 6 月.
(8) 目錄 中英文摘要……………………………………………………Ⅰ 謝誌……………………………………………………………Ⅵ 目錄……………………………………………………………Ⅶ 表目錄…………………………………………………………Ⅹ 圖目錄………………………………………………………Ⅹ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研究假設……………………………………………8. 第五節. 研究範圍……………………………………………9. 第六節. 研究限制……………………………………………9.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9. 笫八節. 研 究 貢 獻 … … … … … … … … … … … … … … … …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團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12. 第二節. 學生社團及運動社團的概念. … … … … … … … … 31. 第三節. 國民小學運動社團實施現況. … … … … … … … … 55. 第四節. 學校辦理運動社團相關研究與考量因素探討.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58. … … … … … … … … … … … … … … … … 62. VII.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ㄧ節. 研 究 架 構 與 流 程 … … … … … … … … … … … … … 64. 第二節. 研 究 工 具 … … … … … … … … … … … … … … … … 66. 第三節. 研 究 對 象 … … … … … … … … … … … … … … … … 70. 第四節. 資 料 處 理 … … … … … … … … … … … … … … … … 7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ㄧ節. 受 訪 者 及 學 校 基 本 資 料 之 說 明 … … … … … … … 75. 第二節. 國 民 小 學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考 量 因 素 之 說 明 … … … 80. 第三節.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考 量 因 素 分 析 … … 94. 第四節.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 … … … … … … … … … … … … … 112. 第五節. 校 長 訪 談 結 果 彙 整 … … … … … … … … … … … … 113. 第六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阻礙因素、解決策 略 及 發 展 方 向 … … … … … … … … … … … … … …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ㄧ節. 結 論 … … … … … … … … … … … … … … … … … … 123. 第二節. 建 議 … … … … … … … … … … … … … … … … … … 129. 參考文獻 一 、 中 文 部 份 … … … … … … … … … … … … … … … … … … 132 二 、 英 文 部 份 … … … … … … … … … … … … … … … … … … 142. VIII.
(10) 附錄 附錄一. 問 卷 專 家 效 度 審 查 委 員 名 錄 … … … … … … … … … 144. 附錄二. 問 卷 專 家 效 度 審 查 邀 請 函 … … … … … … … … … … 145. 附錄三. 預 試 問 卷 … … … … … … … … … … … … … … … … … 150. 附錄四. 正 式 問 卷 … … … … … … … … … … … … … … … … … 154. 附錄五. 校 長 訪 談 大 綱 … … … … … … … … … … … … … … … 158. 附錄六. 校 長 訪 談 受 訪 者 背 景 資 料 … … … … … … … … … … 159. 附錄七. 校 長 訪 談 結 果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160. IX.
(11) 表目錄 表 1~1. 各級學校及縣市學生參與運動社團情況彙整表…6. 表 2~1. 學 生 社 團 定 義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14. 表 2~2. 社 團 活 動 目 的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19.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25. 表 2~4. 團 體 活 動 課 程 演 進 摘 要 表 … … … … … … … … … … 34. 表 2~5. 社 團 性 質 分 類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39. 表 2~6. 運 動 社 團 定 義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48. 表 2~7. 運 動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52. 表 2~8. 2008 年 各 級 學 校 運 動 社 團 項 目 排 序 表. 表 3~1. 南 投 縣 公 立 國 民 小 學 學 校 班 級 數 分 析 表 … … … … 70. 表 3~2. 問 卷 施 測 與 回 收 統 計 表 … … … … … … … … … … … 72. 表 3~3. 訪 談 過 程 及 注 意 事 項 … … … … … … … … … … … … 73. 表 4~1. 運 動 社 團 業 務 年 資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74. 表 4~2. 擔 任 職 務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 76. 表 4~3. 學 歷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 … … 77. 表 4~4. 運 動 背 景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 77. 表 4~5. 學 校 班 級 數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78. 表 4~6. 學 校 運 動 社 團 數 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78. 表 4~7. 活 動 時 間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1. 表 4~8. 指 導 教 師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2. 表 4~9. 運 動 社 團 項 目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83. … … … … 56. 表 4~10 活 動 經 費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5 表 4~11 場 地 器 材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7 表 4~12 社 區 資 源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8 表 4~13 重 點 發 展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89. X.
(12) 表 4~14 行 政 支 援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90 表 4~15 額 外 收 費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92 表 4~16 考 量 因 素 排 序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92 表 4~17 學 校 規 模 對 「 活 動 時 間 」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95 表 4~18 學 校 規 模 對 「 活 動 時 間 」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95 表 4~19 學 校 規 模 對 「 指 導 教 師 」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97 表 4~20 學 校 規 模 對 「 指 導 教 師 」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97 表 4~21 學 校 規 模 對 「 社 團 項 目 」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98 表 4~22 學 校 規 模 對 「 社 團 項 目 」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99 表 4~23 學 校 規 模 對「 活 動 經 費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0 表 4~24 學 校 規 模 對「 活 動 經 費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1 表 4~25 學 校 規 模 對「 場 地 器 材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2 表 4~26 學 校 規 模 對「 場 地 器 材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2 表 4~27 學 校 規 模 對「 社 區 資 源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3 表 4~28 學 校 規 模 對「 社 區 資 源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4 表 4~29 學 校 規 模 對「 重 點 發 展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5 表 4~30 學 校 規 模 對「 重 點 發 展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5 表 4~31 學 校 規 模 對「 行 政 支 援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6 表 4~32 學 校 規 模 對「 行 政 支 援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7 表 4~33 學 校 規 模 對「 額 外 收 費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108 表 4~34 學 校 規 模 對「 額 外 收 費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109 表 4~35 學 校 規 模 對「 考 量 因 素 」排 序 統 計 表 … … … … … 110 表 4~36 學 校 規 模 對「 考 量 因 素 」差 異 統 計 表 … … … … … 111 表 4~37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結 果 之 彙 整. … … … … … … … … … 112. 表 4~38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SWOT 分 析 表 … … … … … … … 118 表 4~39 南 投 縣 運 動 社 團 阻 礙 因 素 及 解 決 策 略 分 析 表. XI. … 120.
(13) 圖目錄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 … … … … … … … … … … … … … … … 64. 圖 3~2. 研 究 流 程 圖 … … … … … … … … … … … … … … … … 65. 圖 3~3. 問 卷 量 表 編 製 流 程 圖 … … … … … … … … … … … … 66.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新世紀的來臨,伴隨而來的是高科技、自動化、網路化 的趨勢,因而改變人類的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行政院衛生 署 國 民 健 康 局 民 國 91 年 的 調 查 指 出 , 我 國 3 至 16 歲 的 青 少 年 缺 乏 戶 外 活 動 , 每 天 有 3 至 5 小 時 之 靜 態 活 動 , 12 至 19 歲青少年每天坐著不動的時間更長達 9 小時,其主要的活動 以看電視、打電腦、看書為主的靜態活動,相對的缺乏動態 時 間 (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國 民 健 康 局 , 2 0 0 2 )。 這 種 運 動 不 足 的 坐 式 生 活 型 態 , 引 發 許 多 慢 性 疾 病 ( 方 進 隆 , 1 9 9 3 ), 如 下 背 痛、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症、冠狀動脈心臟 病、潰瘍、壓力過大、焦慮、沮喪、失眠等。許多研究證實 定期運動可使血壓降低,降低高血壓發生率,減少心血管疾 病 之 發 生 ( Reaven,. B a r r e t t - C o n n o r , & E d e l s t e i n , 1 9 9 1 )。. Kelder,Perry,Klepp,and Lytle(1994)的 研 究 結 果 也 指 出 , 許多與缺乏身體活動有關的疾病雖然發生於成年期,但是其 行為型態卻是養成在兒童期,因此在兒童期建立良好的運動 習慣是相當重要的。 教 育 部 在 民 國 9 2 年 針 對 中 小 學 學 生 體 適 能 檢 測 發 現,我 國青少年學生健康體適能有衰退的現象,其中男生在高中前 身 體 質 量 指 數 ( Bady Mass Indx,BMI) 有 增 加 的 趨 勢 , 坐 姿 體 前 彎 及 女 生 800 公 尺 (男 生 1600 公 尺 )跑 走 等 均 有 明 顯 退 步 , 其 主 要 原 因 與 缺 乏 運 動 有 關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3 a )。 根 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所有國家的體適能表現均不盡理想,. 1.
(15) 但我國學童的體適能表現更是不如其他國家。國中男生在 1600M 跑 走 成 績 , 平 均 多 了 日 本 國 中 生 120 秒 的 時 間 , 而 高 中 生 部 分 則 多 了 100 秒 的 時 間;女 生 800M 跑 走 成 績 方 面,國 中 部 分, 我 國 平 均 多 出 日 本 及 中 國 50 秒 的 時 間 ; 高 中 部 分 , 我 國 平 均 多 出 4 0 秒 的 時 間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7 )。 顯 示 我 國 學 生 體 適 能 狀 況 更 需 要 加 強。 「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體適 能 常 模 研 究 」 結 果 也 指 出 , 台 灣 大 學 生 中 , 平 均 只 有 17﹪ 有 規律運動習慣,三分之二以上運動不足,普遍呈現運動不佳 狀 況 ( 方 進 隆 , 1 9 9 9 )。 美 國 大 約 有 70﹪ 的 死 亡 是 由 於 心 臟 血 管 疾 病 和 癌 症 所 引 起 , 這 些 死 亡 近 80﹪ 可 透 過 健 康 生 活 型 態 計 畫 加 以 預 防 , 健 康 生 活 是 預 防 慢 性 疾 病 的 主 要 方 法 ( Hoeger& We r n e r , 1 9 9 2 )。 運 動 可 增 加 心 血 管 的 血 液 流 量 、 心 輸 出 量 、 最大攝氧量與增加肌肉張力、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壓力、使 人自信快樂、情緒穩定、提高生活品質與效率;對整個社會 而言,運動可減少罹病率、縮短病程、延緩老化速度、促進 人際關係、減少照護時間,對降低社會成本支出具有相當重 要 的 地 位 與 功 能 ( 蕭 淑 芬 , 2 0 0 2 )。 卓 俊 辰 ( 2 0 0 0 ) 指 出 健 康 的追求與維護,已從過去的疾病治療轉而積極的預防與健康 促 進 ( h e a l t h p r o m o t i o n ), 而 健 康 促 進 則 強 調 當 人 們 還 是 相 當健康的時候,應設法尋求採行有助於維護與增進健康的生 活方式。所以藉由規律的運動改善或保持好的健康體適能有 益於個人整體健康的維護。 各國對體育活動的推展,也可由各國所提出的計畫看出 端 倪 , 如 美 國 健 康 2 0 0 0 年 (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2 0 0 0 ); 加 拿 大 的「動態生活. Active living」 計 劃 ; 義 大 利 的 「 邁 向 兩 千 年. 2.
(16) 運 動 願 景 」; 中 國 的 「 一 二 一 全 民 健 身 工 程 」 及 香 港 與 新 加 坡 的 二 千 年 運 動 振 興 計 畫 等 ( 鄭 光 慶 , 2 0 0 2 )。 前 教 育 部 部 長 黃 榮村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教育把重心擺在學業上,希 望大家能把重心轉換到運動方面,讓不愛運動的人動起來, 讓有運動的人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強調愛運動的小孩不 會 變 壞,而 且 在 態 度 上 會 更 加 積 極 進 取。無 論 是 籃 球、棒 球 、 體適能、啦啦隊等各方面,全部包含在此政策的內涵中,讓 大 家 從 小 就 養 成 運 動 的 習 慣 ( 教 育 部 , 2 0 0 3 )。 教 育 部 提 出 的 「學校體育新願景、一二三希望工程」中,包括:一人一運 動 , 一 校 一 團 隊 ; 每 年 提 昇 學 生 體 適 能 2% 及 每 年 提 昇 學 生 規 律 運 動 人 口 3 % 之 具 體 願 景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2 a )。 政 府 在 挑 戰 2008 年 國 家 發 展 重 點 計 劃 -E 世 代 人 才 培 育 計 劃 之 「活力青少年養成」之子計劃,推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 團 隊 」, 希 望 透 過 學 校 規 劃 創 新 的 體 育 活 動 , 創 造 有 利 於 學 生 參與運動的環境與機會,以期望每位學生從小建立運動能力 及技術,在其成長過程中參與團隊體育活動,並從中學習人 際互動、溝通及團結合作,培養正確休閒知識,達成鍛鍊學 生 體 能,調 劑 其 身 心 健 康,並 為 全 民 運 動 及 終 身 運 動 紮 根 (王 同 茂 , 2002)。 青少年正處於人格成長與生活適應的關鍵期,如何妥善 規劃安排青少年從事體育活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能 夠做適當的調適,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與身體健康將是裨益 匪 淺 ( 李 世 邦 , 1 9 9 2 )。 劉 照 金 ( 1 9 9 8 ) 也 提 出 人 類 某 些 基 本 運動機能,若能在相關生理構造成熟之前,隨時予以適當刺 激,就會加速其發展,若能在有關生理構造達於成熟之際加 以訓練,打下良好基礎,日後則運用自如。. 3.
(17) 為提升青少年體能狀況,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透過學 校實施有關學生之體適能活動是最為徹底且直接而有效的做 法 ( 吳 仁 宇 , 1 9 9 9 )。 因 此 , 教 育 部 近 年 來 展 開 一 系 列 的 健 康 體 適 能 政 策 , 包 括 陽 光 健 身 計 畫 及 體 適 能 333 向 前 走 , 同 時 衛生署也積極推動國民保健 6 年計畫等,普及全民運動的政 策;另外針對國民中小學學生則訂頒「增加學生運動時間方 案 」及「 一 人 一 運 動 、 一 校 一 團 隊 」等 計 畫 , 並 積 極 草 擬「 培 養活力青少年白皮書」及「推動中小學學生健康體位」計畫 草案,推展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在增進國民對體適能的認 知,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以提升體適能。但目前國人自 行運動觀念並不普及,要達此目標並不容易。 教 育 部 自 9 3 學 年 度 全 面 實 施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後,將 健 康 教 育 和 體 育 合 併 為 健 康 與 體 育 領 域 , 課 程 時 間 分 配 以 1:2 為 原 則,一般學校在各領域節數排擠之下,健康與體育領域每週 最 多 排 3 節 課 , 其 中 健 康 課 一 節 , 體 育 課 2 節 。 根 據 97 年 教 育 部 學 校 體 育 統 計 年 報 調 查 , 國 小 低 年 級 每 週 約 1.5 節 , 中 高 年 級 週 約 2 節 體 育 課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8 a ), 相 對 於 民 國 85 年 實 施 的 國 民 小 學 新 課 程 標 準 , 低 年 級 每 週 兩 節 體 育 課,中、高年級每週三節體育課,學生每學期上體育課的總 節數反而減少。就各國體育課實施時數來看,美國中小學每 天 平 均 安 排 體 育 課;法 國 小 學 每 週 2 0 0 分 鐘,中 學 2 5 0 分 鐘 ; 中 國 大 陸 小 學 每 週 150-250 分 鐘 , 中 學 150 分 鐘 ; 日 本 小 學 每 週 90-135 分 鐘,中 學 100 分 鐘,而 我 國 中 小 學 實 施 七 大 領 域 , 其 中 健 體 領 域 課 程 平 均 為 2.76 節 , 實 施 體 育 教 學 平 均 為 1.85 節 , 約 為 80 分 鐘 。 因 此 , 若 單 就 體 育 課 授 課 時 數 而 言 , 我 國 明 顯 不 如 上 述 國 家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7 )。. 4.
(18) 國小體育課程是依法實施,青少年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和 參與動機較無彈性,但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活動項目與內容 就可能較為豐富,青少年對於運動的選擇較為多元,也顯示 較 強 烈 的 參 與 動 機 和 意 願 ( 陳 皆 榮 , 2 0 0 2 )。 為 彌 補 體 育 課 時 數之不足,推動學生運動社團增加學生運動時間實有其必要 性。根 據 研 究 指 出,運 動 社 團 除 了 提 供 學 生 學 習 運 動 技 能 外 , 在 課 業 方 面、群 體 生 活 方 面、自 我 成 長 方 面、人 際 關 係 方 面 、 領 導 能 力 方 面 等 更 具 備 正 面 的 價 值 ( 宋 美 妹 , 2 0 0 1 )。 學 校 應 提供多元體育活動,創造利於參與運動之環境及機會,由學 生依其興趣、需求、性向及特質等因素,採自主性、意願性 參 加 體 育 活 動 ( 吳 仁 宇 , 2 0 0 3 )。 所 以 學 校 體 育 的 發 展 , 除 落 實多元化的體育教學,實踐運動教育理念外,更需推展校園 體育活動,使學生透過相同興趣與需要的結合,形成一全面 具有開放性、建設性及教育性的活動,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及 彌補課程上的不足。且我國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第十四 條,規定各校應輔導成立各種運動社團,並提供學生課後參 與 運 動 之 機 會,在 政 府 挑 戰 2008 年 國 家 發 展 重 點 計 畫 中,期 望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技能,並養成終身運動之習 慣。在實施的策略上,以推展遊戲性、趣味性、班際性、團 體性的體育課程及體育活動,提倡普及化的班際運動競賽, 改善運動參與環境,促進學生參與班際體育活動及運動社 團,增進學生運動參與機會,提高規律運動人口。 根 據「 教 育 部 9 7 年 度 運 動 參 與 報 告 書 」發 現 各 級 學 校 學 生參與運動社團的百分比、各級學校運動代表隊、運動社團 開 辦 數 量 情 形 均 為 偏 低 情 況 , 如 表 1~1. 5.
(19) 表 1~1 各 級 學 校 及 縣 市 學 生 參 與 運 動 社 團 情 況 彙 整 表 各級學校學生參與運動社團的百分比. 項目 學校 百分比. 大學院校. 高中. 國中. 國小. 平均. 22.5%. 29.4%. 27.5%. 41.7%. 32.5%. 各級學校運動代表隊數量. 項目 學校. 大學院校. 高中職. 國中. 國小. 平均隊數. 12.12. 5.62. 5.06. 5.22. 學校運動社團開辦平均數量. 項目 學校. 大學院校. 高中職. 國中. 國小. 平均數量. 8.17. 7.17. 4.41. 3.93. 最多縣市. 金門縣. 台北市. 台北市. 數量. 15.5. 7.42. 8.24. 註 : 資 料 來 源 : 教 育 部 97年 度 運 動 參 與 報 告 書(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008b). 在學生從事運動的比率偏低、體育課時數不足及學生健 康體適能衰退的情況下,各級學校應更積極推動學校運動社 團,提供學生運動的機會與環境,以增進健康體適能。國小 體育係國小教育之重要課程,也是奠定終身從事休閒活動最 重 要 的 階 段 ( 林 貴 福 , 1 9 9 3 ), 其 目 的 在 鍛 鍊 強 健 的 體 魄 、 增 進身心健康、培養運動技術、運動道德及善良的社會行為, 而透過體育課程教學與體育活動推展,必能達成此一目標。 因此,學校應有效結合組織、教師、家長,從行政上、人員 上、硬體上、活動上,來營造校園成為一個能滿足學生多元 需 求 及 適 合 學 生 運 動 的 環 境 ( 方 進 隆 , 2 0 0 2 )。 據 教 育 部 計 畫 目標,期待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每校至少成立 5 個 運 動 社 團 ( 行 政 院 , 2 0 0 2 ), 但 在 國 民 小 學 階 段 成 立 運 動 社 團 的數量及學生參與運動的比例與期待仍有差距。根據學者針. 6.
(20) 對各級學校發展運動社團的研究認為:人力、物力及財力是 推展運動社團的必要條件,而影響學生社團發展的因素包 含:活 動 時 間、指 導 教 師、社 團 類 別、經 費 來 源、場 地 器 材 、 社 區 資 源 、 學 生 課 業 、 學 校 重 點 發 展 、 行 政 支 援 等( 翁 志 成 , 1 9 9 0; 呂 銀 益 、 紀 明 德 , 1 9 9 7; 鄭 志 富 , 1 9 9 5; 廖 運 榮 , 2 0 0 1 ) 本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例,旨在瞭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 社團的考量因素、不同規模學校在辦理運動社團的考量因素 是否有差異以及適合辦理運動社團的項目,將研究結果提供 教育主管機關推動政策及各校推動運動社團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 的考量因素及發展方向,以提供教育及體育行政單位制定相 關政策及學校社團發展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目的,擬定研究問題如下: 一、南投縣學校及辦理運動社團人員人口特性為何? 二、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的考量因素為何? 三、南投縣不同規模學校辦理運動社團考量因素是否有差 異? 四、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的阻礙因素、解決策略及 未來發展方向為何?. 7.
(21)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三,擬定研究假設如下: H1: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活 動 時 間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2: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指 導 教 師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3: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社 團 類 別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4: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經 費 來 源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5: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場 地 器 材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6: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社 區 資 源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7: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重 點 發 展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8: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行 政 支 援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9: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 額 外 收 費 」 的 考 量 因 素無顯著差異。 H10: 不 同 規 模 學 校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 在 考 量 因 素 的 優 先 順 序 無顯著差異。. 8.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 研 究 是 以 南 投 縣 內 147 所 公 立 國 民 小 學 為 研 究 範 圍 , 研究對象為各校校長及現任、曾任經辦學校運動社團之學校 主管或承辦人。.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由於本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及推動體育活動之承 辦人為受試對象,因此結果的推論僅針對研究對象呈 現,對於不同縣市、各級學校的差異性,無法進行推論 或比較。 二、本研究係以問卷及校長訪談作為研究工具,問卷以郵寄 方式寄達由受訪者根據事實親自填答,校長訪談則以親 自訪問方式進行,對於受訪者的精神、身體狀況以及回 答的真實性無法掌控,僅能假設所有受試者均是親自並 且真實作答。.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國民小學:本研究對國民小學之定義為南投縣境內之公 立國民小學,並不包括分校、分班及私立學 校。 二、運動社團:在學校內,由學校規劃成立,利用彈性課程 或課餘時間進行,在本校教師或外聘體育教 練 擔 任,依 學 生 興 趣、志 願 自 由 參 加 之 社 團 。. 9.
(23) 活動內容以運動為主軸,以提升學生運動技 術及培養終身運動技能為目標。 三、課餘時間:國民小學學生在學期間,除了上課以外之時 間,包含晨間、午休時間、放學後時間、夜 間及星期例假日等時間。 四、彈性課程時間:由學校規畫,在正式課程時間內,以學 校本位課程或彈性課程實施之學生社團活動 時間。 五、學校規模:本研究所謂不同學校規模,係依各國民小學 學生人數,將學校規模區分為 4 個變項,分 別 為 6 班 ( 約 1 0 0 人 以 下 ), 7 ~ 1 2 班 ( 約 1 0 1 ~ 2 5 0 人 ), 1 3 ~ 1 8 班 ( 約 2 5 1 ~ 5 0 0 人 ), 1 9 班 以 上 ( 約 5 0 1 人 以 上 )。 六、外聘師資:由學校主動或家長會主導,以支薪聘請或義 務指導方式,進入校園,協助運動社團指導 或訓練之專業人士。 七、額外收費:學校不支付,由學生家長針對運動社團繳交 之器材費或外聘教練鐘點費。. 第八節 研究貢獻. 因 現 代 生 活 模 式 導 致 運 動 量 不 足 的 學 生,自 民 國 9 3 年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全 面 實 施 之 後,正 式 體 育 課 程 更 少,使 學 生 體 適 能 狀 況 更 加 惡 化,在 運 動 社 團 多 樣 化、 趣 味 化、自 主 性 高 的 情 境 中 , 讓 學 生 從 小 喜 歡 運 動、培 養 運 動 習 慣 與 技 能,是 國 民 小 學 開 辦 運 動 社 團 的 目 標 。 南 投 縣 學 校 類 型 特 殊 , 在 全 縣 147所 公 立 小. 10.
(24) 學 中 , 有 近 三 分 之 二 屬 於 六 班 ( 約 100人 以 下 ) 之 小 型 學 校 , 且 大 部 份 居 於 幅 員 遼 闊 之 鄉 間 或 山 區,辦 理 運 動 社 團 時,在 師 資、器材設備、經費、學生人數等,更有其不同的困境存在, 透 過 本 研 究,希 冀 歸 納 分 析 出 國 民 小 學 辦 理 運 動 社 團 之 有 利 及 不 利 條 件,讓 學 校 在 開 辦 社 團 時,或 政 府 相 關 單 位 在 規 畫 或 經 費補助時,有所參考依據。. 11.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對本研究相關文獻進行資料探討,第一節說明社團 的概念;第二節說明學生社團及運動社團的概念;第三節說 明國民小學運動社團實施現況;第四節學校辦理運動社團的 考 量 因 素 探 討 及 學 校 運 動 社 團 的 相 關 研 究;第 五 節 本 章 總 結。. 第一節 社團的概念 本節依次闡述社團定義與意義、社團的本質與內涵、社 團活動的目的、社團的功能。 一、社團定義與意義 社會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群體所組成的,各個群體都有 各自的目的和作用,在社會中分擔不同的責任,為改善大家 的生活而努力。近年來,人民透過社會團體參與社會工作的 意識逐漸增強,為了顧及社會的需要,各類不同形式的社會 團體逐漸成立,其中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 社 會 交 際 和 遊 樂 的 社 團,這 些 團 體 都 是 促 成 社 會 進 步 的 動 力。 在人群社會中,以共同目的相互結合,具有共同志趣的 一群,每個人以自由方式加入或退出,在所屬環境中有一定 領域,經由組織的自治及組織文化,而能以民主方式自我傳 承,並依法定程序向政府立案,擁有法人資格。在大專院校 校園裏,社團是一種同儕團體,由一群年齡相仿的學生組織 而成,同儕影響基於平等地位,因此同儕的觀念較容易被接 受,且個人在校和友伴相處的時間長,同儕間的影響自是不 容 忽 視 (陳 杏 枝 , 1999)。. 12.
(26) 社團是指ㄧ群人有共同的興趣嗜好,遵守共同的規則, 追求某些目標而自願結合在一起,從事達成目標的活動,這 個 團 體 就 可 稱 為「 社 團 」 ,而 構 成 社 團 的 組 織 要 素 可 分 為:( 一 ) 物 質 的 要 素 : 人 員 、 經 費 、 設 備 、 器 材 、 活 動 空 間 等 ; (二 ) 精神的要素:社團的組織章程,包括宗旨、任務、使命、制 度、規 範、組 織 及 職 掌、認 同、權 利 與 義 務 (張 良 漢、蘇 士 博 , 2000)。 本 研 究 所 稱 學 生 社 團,為 學 校 內 具 有 共 同 志 趣 的 同 學,形 成組織,擁有共同的宗旨、規範,成員可以自由方式加入或退 出。何 進 財 ( 2 0 0 0 ) 認 為 學 生 社 團 係 一 群 基 於 共 同 志 趣 與 意 願 的 同學,自動籌組,並 經由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學生透過活動 的參與走出教室,結 識志同道合的 朋友,在社團一展所長,學 習 領 導 合 作 互 助 。 鄧 崇 淡 (2007)則 指 出 , 學 生 社 團 是 以 學 生 為 主 體、自 願 參 加 的 活 動,並 依 學 生 的 興 趣、性 向、能 力 及 要 求 , 進 而 選 擇 決 定 參 加 社 團 類 型,並 在 學 校 有 妥 善 計 畫 與 安 排,健 全 的 組 織,按 部 就 班 的 輔 導 學 生 社 團 運 作 下,幫 助 學 生 取 得 社 會資源,協助學生和社團領導,管理經營。 廖 松 圳 (2006)以 學 生 為 中 心 、 學 生 興 趣 能 力 為 起 點 行 為,並在學生自由意願的情況下以活動的方式獲得適應實際 生活的基本能力之學校活動課程。前述之能力包括:活動組 織 能 力、群 性 的 開 展、健 全 人 格 的 養 成、自 我 概 念 的 提 昇 等 。 學生社團的定義相當多樣,以下是專家學者對學生社團的所 下 定 義 如 表 2~1。. 13.
(27) 表 2~1 學 生 社 團 定 義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羅月鳳. 1988. 研究結果 學 生 社 團 是 以 大 學 院 校 在 校 的 學 生 為 主 體,由 學 生 自 願 選 擇 參 加,並 以 學 生 的 興 趣、能 力 和 需 要 為 活 動 內 容 取 捨 的 依 據,在 學 校 有 關 人 員 輔 導 之 下 組 成 的 學 生 同 儕 團 體,所 進 行 的 各 種 促進學生教育目標,符合國家教育宗旨的活 動。. 張火木. 1992. 學 生 社 團 為 校 內 學 生 依 學 校 規 定 申 請 成 立,以 同 儕 團 體 為 基 礎,依 個 人 興 趣 自 由 參 加 之 組 合。利 用 學 生 正 式 課 程 以 外 的 時 間,實 施 休 閒 教 育,使 學 生 在 課 餘 時 間 有 正 當 消 遣 , 並 發 展 學 生 個 性、群 性 和 知 能、特 長 與 助 長 學 生 適 應 現實社會生活環境的一種活動。. 教育部. 1993. 課程標. 趣,跨 越 班 級 界 線,目 的 在 促 進 學 生 身 心 發 展. 準 陳杏枝. 國小學童社團活動是國小學童基於個人興. 與人際的互動。 1999. 社 團 是 一 種 同 儕 團 體,由 一 群 年 齡 相 仿 的 學 生 組織而成,同儕影響基於平等地位,因此 同 儕 的 觀 念 較 容 易 被 接 受,且 個 人 在 校 和 友 伴 相 處 的 時 間 長,同 儕 間 的 影 響 自 是 不 容 忽 視 。. 14.
(28) (續 )表 2~1 學 生 社 團 定 義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張良漢. 2000. 社 團 是 指 ㄧ 群 人 有 共 同 的 興 趣 嗜 好,遵 守 共 同 的 規 則,追 求 某 些 目 標 而 自 願 結 合 在 一 起,從. 蘇士博. 事達成目標的活動,這個團體就可稱為「社 團 」。. 林至善. 2000. 學 生 社 團 是 一 群 志 同 道 合 的 人 為了 共 同 目 標 與 理想,經學校一定之程序,所組成的 學生團體。. 何進財. 2000. 學生社團係一群基於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同 學,自動籌組,並經由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 學 生 透 過 活 動 的 參 與 走 出 教 室,結 識 志 同 道 合 的朋友,在社團一展所長,學習領導合作互 助。. 楊昌陸. 2000. 學 生 社 團 是 校 園 內 學 生 在 課 後 之 餘,因 志 趣 相 同而結合的團體,藉組織群體之力量一同研 討、推動與學習特定知能、技藝或活動。. 宋美妹. 2001. 學生社團是知識青年基於興趣與需要共同的 結 合,是 學 校 內 部 學 生 活 動 的 組 織 , 也 是 超 越 班 級 科 系 界 線 的 團 體,為 了 共 同 目 標 與 理 想 , 在 學 校 的 輔 導 下,依 照 學 校 規 定,申 請 成 立 的 學生組織。. 15.
(29) (續 )表 2~1 學 生 社 團 定 義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陳美現. 2004. 一 群 志 趣 相 同 的 同 學 所 形 成 之 組 織,有 共 同 的 宗 旨 與 規 範,運 用 課 餘 時 間 共 同 研 討 知 識 、 技 能,並 依 程 序 向 課 外 活 動 指 導 組 正 式 登 記 之 團 體。. 劉唯玉. 2003. 認 為 社 團 是 指 一 群 人 有 共 同 的 興 趣 嗜 好,遵 守 共 同 的 規 則,追 求 某 些 目 標 而 自 願 結 合 在 一 起,從 事 達 成 目 標 的 活 動 。. 廖松圳. 2006. 以 學 生 為 中 心、學 生 興 趣 能 力 為 起 點 行 為,並 在學生自由意願的情況下以活動的方式獲得 適應實際生活的基本能力之學校活動課程。」 前述之能力包括:活動組織能力、群性的開 展、健全人格的養成、自我概念的提昇等。. 鄧崇淡. 2007. 學 生 社 團 是 以 學 生 為 主 體、自 願 參 加 的 活 動 , 並 依 學 生 的 興 趣、性 向、能 力 及 要 求,進 而 選 擇 決 定 參 加 社 團 類 型。並 在 學 校 有 妥 善 計 畫 與 安 排,健 全 的 組 織,按 部 就 班 的 輔 導 學 生 社 團 運 作 下,幫 助 學 生 取 得 社 會 資 源,協 助 學 生 和 社團領導,管理經營。.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 合 上 述 論 點,學 生 社 團 的 組 成 是 屬 於 自 由 意 願,消 除 班 級界線,因共同興趣與目的,結合而成的民主組織。. 16.
(30) 二、社團的本質與內涵 學生社團係指一群志趣相同的同學,運用課餘之暇在學 校師長的輔導之下,一同研討專門知識、技藝或休閒活動, 以自由參加、自治方式所組成的團體。社團的本質在課堂上 正式課程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培養學生如何為人處事、待人 接 物 的 潛 在 課 程 (Hidden Curriculum)更 不 可 或 缺 , 而 社 團 活 動 在 這 方 面 正 扮 演 了 這 個 積 極 、 正 面 的 角 色 ( 李 郁 文 , 2 0 0 0 )。 學生社團是學校內部學生活動的組織,也是超越班級、科系 界 線 的 團 體 。 何 進 財 (2000)認 為 學 生 社 團 係 一 群 基 於 共 同 志 趣與意願的同學,自動籌組,並經由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 學生透過活動的參與走出教室,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社 團一展所長,學習領導合作互助。一般說來,學生社團是學 生依個人興趣而發起成立的組織,學生參與的目的各有不 同,如興趣、學習、交友、增廣見聞等,都可能是踏入社團 時所持的動機,動機與目的的不同,也表示參與的同學對社 團擁有不同的期望。 高 德 瑞 (2000)指 出 , 社 團 活 動 為 學 生 利 用 課 堂 社 團 活 動 時間或課餘時間,依個人興趣,並在學校教師輔導下參與的 一種教育組織。社團活動是學生依個人興趣與需求,在教師 的專業指導下,參與活動並從中學習與人相處經驗及社交技 巧,增 進 個 人 生 活 經 驗,提 昇 自 我 自 信 心,滿 足 學 生 成 就 感 , 提供自我實現的教育活動。 社團活動是教育的ㄧ環,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學習領域和管道,學生是未成熟的個體,透過社團活動的安 排 與 參 與 , 可 以 促 進 學 生 身 心 成 長 (傅 木 龍 , 2000)。 學 校 社 團 活 動 是 學 生 社 會 化 的 主 要 媒 介 (劉 欽 敏 , 1991)。 學 校 實 施. 17.
(31) 社 團 活 動 主 要 是 啟 發 學 生 民 主 思 想 和 生 活 理 念 (王 建 華 , 1 9 9 1 )。 學 校 社 團 活 動 可 達 成 學 生 自 我 實 現 、 情 感 的 聯 誼 、 體 適能的提升、增進領導規劃的能力、增加生活經驗提昇生活 品 質 ( 田 瑞 良 , 2 0 0 4 )。 社 團 活 動 是 以 學 生 的 生 活 經 驗 為 中 心 , 提供學生探索知識、瞭解自我、發展潛能,拓展學習視野的 機 會,進 而 培 養 獨 立 思 考、團 隊 合 作、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 (江 姮 姬 , 2003)。 社團活動包含了教育性、發展性、適應性、可評性,並 能達到認識自我、適性發展、適才適用,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目 標 (鄧 崇 淡 , 2007)。 學生社團的本質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餘時間在專業人 士指導下,依其興趣展開學習活動,透過活動內容與歷程, 增進其專業知能與人際互動。. 三、社團活動的目的 社團活動事實上是一種實施教育的組織,學生利用課餘 時間或學校安排之社團活動時間,依個人興趣與需要,在學 校或學生社團的輔導之下,共同參與各種不同性質的社團組 織。社團活動提供了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在與 同儕的互助合作過程中,得以享受正式課程以外的學習樂 趣,學習生活能夠充滿創意與樂趣,並透過活動的歷程與實 際的生活體驗,使學生身心可以獲得正常的發展。綜合國內 外 學 者 之 相 關 研 究 , 說 明 如 表 2~2。. 18.
(32) 表 2~2 社 團 活 動 目 的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Mckown. 1952. 研究結果 1.善 用 學 生 的 心 理 衝 動 , 使 其 合 乎 教 育 利 益 2. 為 實 踐 積 極 的 民 主 生 活 作 準 備 3.增 進 學 生 自 導 能 力 4.發 展 群 性 、 互 助 合 作 的 精 神 5.加 學 生 在 學 校 的 興 趣 6.促 進 對 法 律 和 秩 序 的 認 識 7. 發現特殊的才能。. 周甘逢. 1988. 社 團 活 動 主 要 目 的 在 於 啟 發 學 生 思 想,培 養 愛 國 意 識,增 進 領 導 才 能,而 達 到 教 育 的 整 體 性. 蔡武志. 目 的,是 一 種 以 群 育 為 主,德、智、體 為 輔, 而以美育為其總成的活動。. 羅志明 廖燦輝. 1991. 吸 收 正 規 課 程 以 外 的 技 能同 時 藉 著 活 動 的 策 劃 與 實 踐,逐 漸 明 瞭 團 體 群 性 特 質,從 摸 索、接 觸、認 識 、 體 驗 中 端 正 儀 容 、 變 化 氣 質 、 學 習 做 人 處 事、應 對 進 退 之 道 , 培 育 高 尚 人 格 , 以 臻美化人生之境界。. 張火木. 1992. 為 加 強 民 主 法 治 教 育、提 高 學 術 研 究 風 氣、陶 冶 學 生 智 慧、充 實 休 閒 育 樂 生 活、強 化 日 常 生 活 教 育,培 養 學 生 自 治 能 力 和 服 務 合 作 的 精 神。. 楊極東. 1992. 透 過 學 生 自 發、自主、自 治 的 活 動,養 成 自 立 與 社 會 性 參 與、與 人 合 作 的 態 度,並 透 過 活 動. 林淑玲. 發展個性和群性。. 19.
(33) (續 )表 2~2 社 團 活 動 目 的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李世元. 2001. 研究結果 1.聯 繫 不 同 學 科 課 程 與 生 活 學 習 , 統 整 課 內 外 、 理 論 、 實 際 與 生 活 學 習 2.啟 發 潛 能 、 培 養 興 趣 、 擴 展 經 驗 、 充 實 生 活 內 容 3.培 養 適 應 社 會 群 體 生 活 , 發 揮 團 隊 精 神 , 創 造 各 種 才 能 4. 提 倡 休 閒 生 活 和 促 進 身 心 健 康,養 成 民 主 生 活 素養。. 陳美現. 2004. 統 整 學 科 學 習,啟 發 思 想,增 進 技 能,提 倡 休 閒 娛 樂。培 養 興 趣、陶 冶 身 心、發 展 健 全 人 格 , 發 揮 團 隊 互 助 合 作 精 神,學 習 待 人 接 物 之 道 。.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專家的觀點,本文將學生社團活動的目的 歸 納 為 : 1.依 興 趣 充 實 學 習 內 容 2.啟 發 潛 能 , 擴 展 生 活 經 驗 3.增 進 人 際 互 動 機 會 , 學 習 團 隊 合 作 態 度 4.培 養 正 當 休 閒 生 活的能力及習慣。. 四、社團的功能 社團活動參與在現今學校發展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九 年一貫教育改革旨在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啟發多元智慧讓學 生都能擁有適應未來環境的十大基本能力。社團活動可以作 為知識的實驗室,人格養成的試煉場所,並擁有多元發展的 功 能 , 所 以 學 校 主 管 機 關 應 大 力 支 持 學 校 社 團 的 發 展 (廖 松 圳 , 2 0 0 6 )。 江 姮 姬 ( 2 0 0 3 ) 亦 指 出 社 團 活 動 是 以 學 生 為 中 心 ,. 20.
(34) 提供生活能力的訓練和探索知識,並在社團活動中提供學生 表 現 的 機 會 , 並 從 中 獲 得 成 就 感 和 自 信 心 。 鄧 崇 淡 (2007)則 認為,社團活動包含了教育性、發展性、適應性、可評性, 並能達到認識自我、適性發展、適才適用,最終達到自我實 現 目 標 。 張 沂 浴 (2005)指 出 社 團 活 動 具 有 增 進 休 閒 生 活 理 念、訓練辦事能力滿足自我需求、完成社會化、培育民主法 治精神、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 衡 發 展 要 項 。 在 學 業 方 面 , 劉 惠 琴 (1994)指 出 「 同 學 參 與 社 團 活 動 深 度 愈 強,學 習 的 效 果 也 愈 好,參 與 社 團 活 動 的 經 驗 , 有助於自我了解與肯定自我、人際關係、知識整合及問題解 決 能 力 」。 羅 麗 雲 ( 2 0 0 0 ) 也 發 現「 大 多 數 學 生 對 社 團 參 與 與 評 價持正向肯定態度,有社團經驗及曾擔任社團負責人和幹部 的 大 學 生 , 其 課 業 呈 現 進 步 現 象 」。「 參 與 社 團 學 生 的 人 際 關 係 比 未 參 與 社 團 的 人 際 關 係 為 佳 」 (許 龍 君 , 2002) 傅 木 龍 (2000)指 出 , 參 與 社 團 對 學 生 身 心 各 方 面 的 發 展,都具有正面的影響。以生物學的觀點而言,社團活動是 協助學生完成自我成長的重要機制;以心理學的觀點而言, 參與社團活動,能滿足學生個人的心理需求;以教育學的觀 點而言,透過社團活動的培育,可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 展;而以經濟學的觀點而言,透過社團財物的管理及活動的 設計等社團經營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習得效能、效用的 觀念;以政治學的觀點而言,藉由社團的領導與運作,可以 塑造良好公民應備的素養;以社會學的觀點而言,社團成員 的互動及社團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人際關係的良 性發展;以文化學的觀點而言,社團活動的蓬勃發展及品質 的提昇,有助文化內涵的提昇;以哲學的觀點而言,社團對. 21.
(35) 大專青年具有修身、益智、強身、合群等方面的積極價值, 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樂觀、服務人群的正確人生觀。康自立 (1985)以 教 育 價 值 觀 點 歸 納 出 以 下 : 1.培 養 並 發 展 合 作 精 神 2.理 解 與 欣 賞「 公 平 競 爭 」的 意 義 3.對 社 會 團 體 意 識 與 價 值 的 理 解 4.培 養 表 達 及 溝 通 能 力 5.理 解 領 導 與 被 領 導 的 責 任 與 角 色 6.個 體 在 群 體 中 之 榮 譽 感 的 培 養 7.加 強 學 習 經 驗 的 統整。 廖 燦 輝 (1991)對 參 與 社 團 活 動 則 有 以 下 功 能 : 1.充 實 生 活 情 趣 2.訓 練 思 辨 方 式 3.增 進 應 變 能 力 4.自 我 成 長 機 會 5. 結 交 同 好 友 人 6.促 進 人 際 關 係。楊 國 賜 (1992)提 出 參 與 社 團 有 諸 多 的 功 能 : 1.提 供 學 生 發 展 多 方 的 興 趣 與 多 元 才 能 的 機 會 2.培 養 領 導 與 被 領 導 的 能 力 與 胸 襟 3.幫 助 學 生 認 知 自 我 與 肯 定 自 我 4.培 養 人 際 關 係 與 人 際 交 往 的 能 力 5.促 進 參 與 社 會 之 正 向 經 驗,有 助 於 學 生 培 養 服 務 社 會 之 熱 忱 6.藉 由 社 團內正確、健康的情感交流,培養健全的人格。 蔡 添 順 (1995)認 為 學 校 社 團 是 學 校 教 育 的 一 環 , 至 少 具 有 下 列 功 能 : 1.培 養 學 生 建 立 良 好 的 人 際 關 係 , 促 進 群 性 發 展 , 以 適 應 社 會 生 活 2.發 掘 學 生 的 特 殊 才 能 , 充 分 發 揮 學 生 潛 能 , 以 適 應 個 性 發 展 3.統 整 各 種 教 學 活 動 , 補 救 正 課 教 學 之 不 足 4 . 發 展 學 校 特 色,建 立 優 良 學 校 傳 統 5 . 促 進 社 區 與 學 校 交 流 , 以 建 立 良 好 的 互 動 關 係 6.提 昇 師 生 士 氣 , 並 增 進 學 校 向 心 力 與 榮 譽 感 7.培 養 學 生 刻 苦 勞 動 的 習 慣,激 發 學 生 創 造 思 考 的 能 力 8.透 過 各 項 校 際 競 賽 的 參 加,可 提 昇 學 校 的 知 名 度 , 並 增 強 師 生 愛 校 的 情 感 9.凝 聚 校 友 感 情 , 增 進 對 母 校 的 向 心 力 1 0 . 肯 定 學 校 的 教 育 功 能,提 升 家 長 對 學 校 的 信 心 。 而藉由參與不同性質的社團活動,可以培養不同的能. 22.
(36) 力 。 這 些 能 力 包 括 : 1.能 夠 深 切 體 察 自 己 的 興 趣 與 正 確 自 我 認 知 的 能 力 2 . 組 織、企 劃 能 力 以 及 工 作 方 法 的 學 習 3 . 人 際 關 係 與 溝 通 協 調 能 力 4.團 隊 合 作 與 領 導 能 力 5.個 人 理 念 的 調 適 與 重 建 (黃 鳳 嬌 , 1996)。 高 德 瑞 (2000)指 出 社 團 的 教 育 功 能 包 括:1.社 團 活 動 以 發 揚 人 性 為 中 心 2.協 助 學 生 適 應 學 校 生 活 環 境 3.結 合 社 團 與 成 員 的 願 望 4.激 勵 自 主 與 民 主 領 導 並 行 5.增 進 參 與 社 會 的 正 向 經 驗 6.重 視 成 員 參 與 計 劃 與 決 策 的 過 程 7.同 心 協 力 達 成 共 同 目 標 8.促 使 個 人 社 會 化 9.影 響 學 校 正 式 組 織 10.提 供 發 展 多 方 面 興 趣 和 才 能 的 機 會 。 曾 建 元 (2000)對 學 生 參 與 社 團 的 功 能 提 出 三 項 主 要 功 能 : 1.群 育 教 育 2.強 化 或 補 充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功 能 3.大 學 文 化 的 創 造 活 動 。 何 進 財 (2000)認 為 學 生 社 團 活 動 的 功 能 為 : 1.在 參 與 服 務 的 學 習 活 動 中 成 長 、 成 熟 2.學 會 求 知 、 學 會 作 事 、 學 會 相 處 、 學 會 成 長 , 進 而 學 習 如 何 走 上 人 生 的 康 莊 大 道 3.可 紓 解 課 業 壓 力 , 可 增 進 自 我 瞭 解 、 自 我 發 展 、 自 我 實 現 4.在 群體生活中學習寬容、尊重、合作、友愛、守紀律的公民素 養 5.在 領 導 與 被 領 導 的 歷 程 中 磨 練 領 導 才 能,訓 練 膽 識 與 口 才 6.培 育 通 識 能 力 , 遠 大 的 眼 光 , 恢 宏 的 氣 度 , 規 劃 與 執 行 的 能 力 , 服 務 的 熱 誠 7.凝 聚 學 生 愛 校 、 愛 鄉 、 愛 國 的 情 操 , 同 時 對 安 定 校 園 亦 有 裨 益 。 莊 富 源 (2002)提 出 社 團 所 產 生 的 教 育 功 能 則 為 : 1.敦 勉 修 身 2.增 益 智 慧 3.強 健 身 心 4.克 己 善群。 此 外 , 大 陸 學 者 顧 明 遠 (1999)提 出 課 外 活 動 的 目 的 有 : 1.培 養 學 生 興 趣 、 愛 好 與 特 長 , 以 適 應 個 體 發 展 的 需 要 2.發 展 智 力 、 能 力 和 創 造 才 能 , 擴 大 知 識 領 域 3.提 高 思 想 、 品 德 修 養 和 審 美 能 力 , 陶 冶 情 操 , 豐 富 精 神 生 活 4.愉 悅 身 心 、 增. 23.
(37) 加健康。 Kinder(1981)提 出 學 生 社 團 活 動 的 功 能 有 : 1.個 人 方 面 : (1)提 供 建 立 和 發 展 興 趣 的 機 會 (2)透 過 經 驗 與 瞭解,強調領導、互助合作、自主能力,以養成公民教育 與 責 任 感 (3)發 展 學 校 精 神 和 團 隊 士 氣 (4)提 供 青 年 社 交 活 動 與 交 往 機 會 (5)促 進 身 心 健 康 (6)養 成 美 好 的 社 會 發 展 (7) 延 展 學 校 間 的 互 動 (8)提 供 更 多 潛 能 發 揮 的 機 會 。 2.學 校 方 面 : (1)增 進 學 生 、 教 師 、 行 政 人 員 和 主 管 之 間 的 團 隊 精 神 (2)學 校 制 度 得 整 合 (3)提 供 青 年 充 分 應 用 休 閒 時 間 (4)協 助 老 師 如 何 在 學 生 逆 境 中 輔 導 、 激 勵 學 生 做 適 當 反 應。 3.課 程 方 面 : (1)補 強 教 學 經 驗 (2)從 新 的 學 習 中 以 配 合 正 課 (3)提 供 個 人 或 團 體 輔 導 機 會 (4)促 進 教 室 教 學 動 機 。 4.社 區 方 面 : (1)促 進 學 校 和 社 區 良 好 互 動 (2)促 成 社 區 人 士 對學校有興趣進而支援。 錢 家 慧 (2007)整 理 諸 多 學 者 看 法 , 彙 整 出 以 下 功 能 : 1.保 有 舊 興 趣 並 發 展 新 興 趣 。 2.培 養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 。 3.提 高 創 造 與 領 導 能 力 。 4.發 展 自 我 能 力 、 展 現 才 能 而 獲 得 滿 足 感 。 5.培 養 生 活 與 行 為 規 範 , 具 有 民 主 素 養 。 6.促 進 身 尚 和 諧 與 健 康 。 7.增 進 人 際 間 交 互 溝 通 以 及 分 工 合 作 的 精 神 。 8.滿 足 社 交 衝 動 , 擴 大 生 活 範 疇 。 9.增 進 與 人 相 處 經 驗 , 學 習 社 會 適 應 。 廖 松 圳 (2006)歸 納 出 :. 24.
(38) 1.社 會 的 功 能 : 在 民 主 社 會 中 學 習 民 主 生 活 所 必 需 的 素 養 , 並且創造出個人的社會地位及價值。 2.學 校 功 能 : 提 昇 學 校 教 學 效 能 , 學 生 在 社 團 活 動 的 參 與 過 程使得教學內涵更加生動活潑,因而提昇教學 效果。另一方面,學校發展社團活動能夠塑造 活潑的校園文化使學生更有興趣到校學習。 3 . 家 庭 功 能:家 庭 為 最 基 本 的 社 會 組 織,學 生 參 與 社 團 活 動 , 能將社團群性的功效轉移至家庭生活中,使家 庭的功能得以更進一步的發展。 4.個 人 功 能 : 學 校 社 團 活 動 的 參 與 對 個 人 而 言 , 有 身 體 和 心 理兩方面的功能。在身體上,因參與動態的社 團活動使得個人身體得到適度的發展;心理方 面,因與他人在活動過程的人際互動,使得自 我概念得到全面性的發展。 另 有 學 者 提 出 相 關 之 社 團 功 能 , 歸 納 於 表 2~3。 表 2~3 社 團 的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井敏珠. 1982. 研究結果 1.社 會 角 色 的 需 求 2.德 、 智 、 體 、 群 四 育 發 展 3.民 主 訓 練 4.自 我 充 分 發 展 5.領 導 能 力的養成。. Riahinejad & Hood. 1984. 參 與 課 外 活 動 之 學 生 在 親 密 關 係 能 力 上 的 發 展 較好。. 25.
(39) (續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Hood,. 1986. 研究結果 探討參與和沒有參與社團學生之自信心. Riahinejad&. 差 異,在 大 ㄧ 時 兩 組 學 生 沒 有 差 異,到 大. White. 四時參與學校社團的學生,在自信心上的 分數顯著的高於平均分數,尤其是參與娛 樂活動方面的社團,得分尤為顯著。. 劉欽敏. 1991. 學校社團活動是學生社會化的主要媒介。. 王萬清. 1991. 跨 班 際 的 活 動 課 程,建 構 跨 班 際 的 學 習 組 織,使不同班級和年級的學生在一起學 習,使 次 級 團 體 之 間 獲 得 交 流 改 善。. 王建華. 1991. 學 校 社 團 活 動 具 有 多 面 性 的 教 育 功 能,世 界 先 進 國 家 如 日 本 、 英 、法 、 美 等 國 家 均 將 社 團 正 式 編 列 為 學 校 課 程 之 一。其 中 共 產國家以社團活動為輸入政治思想的工 具;民 主 國 家 則 強 調 實 施 社 團 活 動 主 要 精 神是啟發學生的民主思想和生活理念。. 楊國賜. 1992. 教 育 的 目 的 除 了 研 究 學 問,更 要 培 養 學 生 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國家社會所需的領導 人 才。學 生 除 了 上 課 以 外 還 要 配 合 社 團 的 參與才能更易達成這些具體目標。. 26.
(40) (續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張火木. 1992. 可 滿 足 個 人 的 心 理 需 求、整 合 學 科 學 習 經 驗、訓 練 社 會 生 活 能 力、培 養 適 當 的 休 閒 觀念與習慣及涵育民主素養等五大功能。. 劉維群. 1992. 社 團 活 動 具 有 充 實 休 閒 生 活、提 高 研 究 興 趣、陶冶合群德性、培育領導人才、涵育 服務情操。. Kuh. 1993. 學 生 的 課 外 活 動 經 驗,對 學 生 的 學 習 及 個 人的發展有實質且明顯的關係。. C o o p e r, H e a l y. 1994. & Simpson. 參 與 社 團 比 沒 有 參 與 社 團 的 學 生,表 現 出 更 多 的 教 育 參 與、更 成 熟 的 生 涯 計 畫 及 生 活型態計畫、更良好的生活管理及更高的 文 化 參 與,而 在 學 士 自 主 性 發 展 上 也 顯 著 高於未參加社團的學生。. 邱皓政. 1996. 1.建 立 認 知 社 會 與 服 務 社 會 的 管 道 2.人 際 互 動 的 廣 泛 經 驗 與 學 習 3.提 供 學 生 多 元 化 學 習 及 探 尋 自 我 潛 能 的 機 會 4.提 供 學生試探性向和發展興趣的機會。. 劉惠琴. 1994. 同 學 參 與 社 團 活 動 深 度 愈 強,學 習 的 效 果 也 愈 好,參 與 社 團 活 動 的 經 驗,有 助 於 自 我 了 解 與 肯 定 自 我、人 際 關 係、知 識 整 合 及問題解決能力。. 27.
(41) (續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林至善. 2000. 綜 合 國 內 外 學 者 對 社 團 功 能 的 觀 點,認 為 學 生 參 與 社 團 有 以 下 的 功 能:發 展 多 元 的 興趣、培育學生服務熱誠、領導力培養、 人 際 關 係 建 立、訓 練 自 治 自 律 能 力、自 我 瞭解與成長、組織經營與領導。. 羅麗雲. 2000. 大多數學生對社團參與與評價持正向肯 定 態 度,有 社 團 經 驗 及 曾 擔 任 社 團 負 責 人 和 幹 部 的 大 學 生,其 課 業 呈 現 進 步 現 象 。. 羅中展. 2001. 學 生 透 過 活 動 的 參 與,走 出 教 室 結 識 志 同 道合的朋友,體會、領悟、學習並吸收新 知與經驗並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 面對壓力和挫折也能儘早培養自己去面 對挑戰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顏妙桂. 2001. 學校活動課程具有多元化和活潑化的特 色 , 有 助 於「 全 人 教 育 」、「 休 閒 教 育 」、 「價值教育」、「終身教育」的 推展, 因此社團活動是當前國民中小學教育中 所 強 調 學 生 本 位 (s t u d e n t - o r i e n t e d )、 學 校 本 位課程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重要課程之 一。. 張翠珠. 2001. 社團活動是學校正式課程外所推動的的 課外活動,屬於通識教育的一環,主要. 28.
(42) (續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張翠珠. 2001. 運 用 生 活 來 推 展 休 閒 教 育 及 休 閒 活 動,並 幫助學生充實知能、培養興趣、增加經 歷、發 展 群 性、互 助 合 作 及 增 進 人 際 溝 通 的技巧,以適應社會的變化。. 許龍君. 2002. 參與社團學生的人際關係比未參與社團 的人際關係為佳。. 江姮姬. 2003. 社 團 活 動 是 以 學 生 為 中 心,提 供 生 活 能 力 的 訓 練 和 探 索 知 識,並 在 社 團 活 動 中 提 供 學 生 表 現 的 機 會,並 從 中 獲 得 成 就 感 和 自 信心。. 陳美現. 2004. 社 團 提 供 了 學 生 追 尋 理 想、肯 定 自 我 的 情 境,透 過 活 動 設 計 與 執 行,得 以 激 發 學 生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領 導 的 能 力 與 財 物 管 理 的能力。在與人互動過程中,學習、培養 人 際 關 係 技 能 與 健 康 的 身 心。社 團 不 但 能 提 供 學 生 調 劑 緊 張 的 生 活 環 境,更 可 以 整 合 學 生 的 學 習 經 驗,延 伸 學 校 的 教 育,對 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更具正面的影響。. 29.
(43) (續 )表 2~3 社 團 功 能 摘 要 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張沂浴. 2005. 社 團 活 動 具 有 增 進 休 閒 生 活 理 念、訓 練 辦 事 能 力 滿 足 自 我 需 求、完 成 社 會 化、培 育 民主法治精神、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德、 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要項。. 廖松圳. 2006. 社 團 活 動 可 以 作 為 知 識 的 實 驗 室,人 格 養 成 的 試 煉 場 所,並 擁 有 多 元 發 展 的 功 能 , 所以學校主管機構應大力支持學校社團 的發展。. 鄧崇淡. 2007. 社團活動包含了教育性、發展性、適應 性、可評性,並能達到認識自我、適性發 展、適才適用,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目標。.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0.
(44) 第二節 學生社團與運動社團的概念 本節依次闡述學生社團的意義與內涵、學生社團活動的 起源和發展、學生社團活動的種類、學校體育運動之目標與 價值、運 動 社 團 活 動 的 意 義 與 分 類 、 運動社團的功能。 一、學生社團的意義與內涵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改 造 」, 學 生 的 各 種 學 習 活 動 , 必 須 透 過 親 身 的 體 驗 才 能 促 進 成 長,社團活動是學生整體教育之一環,指導學生課外活動, 以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培養個人才藝、陶冶合群德性、增 進同學情感與團隊精神和榮譽,發掘優秀人才促進學生人格 之健全發展,以符合九年一貫的教育理念。有關社團活動的 意義相關研究固然很多,絕大多數都以探討大學社團為主, 針對國民小學的部分仍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乃綜合國民小 學社團活動的課程標準及學者對於學校社團活動之相關研究 加以定義。 民 國 8 2 年 9 月 教 育 部 新 頒 課 程 標 準 提 到,團 體 活 動 課 程 之目標著重在培養學生性向、興趣、增進人際關係、學習自 治自愛、促進社會適應、建立法治觀念並充實生活內容等, 使 學 生 成 為 合 群 、 守 法 的 好 學 生 (教 育 部 , 1993)。 社團是由同學所組成的ㄧ個校內次級團體,具有志願性 組 織 的 特 質 。 楊 永 森 (2002)指 出 是 由 ㄧ 群 基 於 共 同 志 趣 與 意 願的同學,自動籌組並經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學生透過活 動的參與,走出教室,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社團一展所 長 , 體 驗 多 采 多 姿 的 學 校 生 活 ( 何 進 財 , 2 0 0 0 )。 高 德 瑞 ( 2 0 0 0 ) 定義為:社團活動的時間是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或學校安排社. 31.
(45) 團活動時間,依據個人興趣,並在學校輔導下參與的一種教 育組織。 社團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個性、培養群性,滿足學生需求 的教育活動,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社會化,增進人際關係,促 進學生社會適應的活動,同時社團活動是學生在完全自由意 願與心態中熱烈參與,進行學習活動,最能發展學生潛能, 滿 足 心 理 需 求 , 維 護 心 理 健 康 的 活 動 (羅 月 鳳 , 1988)。 學 生 社團同時協助個體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組織、不斷自我表現 自 我 體 驗 , 進 而 瞭 解 人 與 環 境 適 應 (周 甘 逢 , 1985)。 王 誕 生 與 林 伯 章 (2000)指 出 學 生 社 團 的 立 基 是 以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效 為 主,各類型的社團需要在學校規範下,在制度、規章、管理 辦法上與學校相互配合,才能經營一個健全且完善的學生社 團。 綜合上述文獻,學生社團可以藉由非營利組織的本質明 顯的呈現其公共服務、非營利、自主性高的特性,更兼具社 會 團 體 的 互 動、認 同、歸 屬、目 標、價 值 與 共 同 規 範 的 特 徵 。. 二、學生社團活動的起源和發展 學校教育中的「社團活動」課程因具有多面向的教育功 能,世界先進國家如日本、英、法、美等國,都將其正式編 列為學校課程之一,其中共產國家以社團活動作為輸入政治 思想的工具;民主國家則強調實施社團活動的主要精神是啟 發 學 生 的 民 主 思 想 和 生 活 理 念 (王 建 華 , 1991)。 學生社團活動隨著不同年代的教育改革而有不同名稱。國民 小 學 之「 社 團 活 動 」課 程 是 經 由「 團 體 活 動 」課 程 發 展 而 來 , 而 「 團 體 活 動 」 課 程 的 前 身 , 最 早 稱 之 為 「 課 外 活 動 」。 教 育. 32.
(46) 部 於 民 國 1 8 年 頒 行 「 課 程 暫 行 標 準 」 中 明 訂 ,「 課 外 活 動 」 課程項目,其內容包括:各種集會、課外活動及各種「團體 活 動 」; 民 國 5 1 年 更 將 「 團 體 活 動 」 課 程 列 為 正 式 課 程 , 並 詳細訂定課程綱要及課程實施時間,以作為學校發展「團體 活 動 」 課 程 之 依 據 ( 陳 江 松 , 1 9 9 4 )。 民 國 7 7 年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課 程 標 準 修 訂 後 , 全 面 性 的 推 動 「 社 團 活 動 」。 民 國 7 8 年 頒 布「 台 灣 省 國 民 中 小 學 發 展 社 團 活 動 實 施 方 案 」, 重 點 性 的 推 動 「 社 團 活 動 」。 社 團 活 動 推 行 方 式 依 教 師 專 長 開 課 , 學 生 依 興趣自由選組參加,課程安排在星期六上午實施社團活動。 民 國 8 2 年 教 育 部 頒 布「 國 民 小 學 課 程 標 準 」中 明 訂 , 社 團 活 動實施,對象為三至六年級,每週固定兩節課,學生依興趣 自 由 選 組 參 加 。 教 育 部 於 民 國 8 2 年 9 月 修 正 發 布 之「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課 程 標 準 」, 其 目 標 重 視 學 童 能 主 動 積 極 參 與 各 種 遊 戲、運 動,享 受 運 動 的 樂 趣,養 成 運 動 習 慣,進 而 愛 好 運 動 , 建立終身運動生活的基礎;同時也揭示應以中、高年級學童 為對象,依其興趣選擇為原則,與「團體活動」配合實施課 外 運 動 ( 教 育 部 , 1 9 9 3 )。 8 6 學 年 度 起 教 育 部 積 極 推 動 大 專 院 校社團走出校園、走入社區,鼓勵國民中小學校與大專院校 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建立合作關係,希望藉由大專院校舉辦社 團的成功經驗帶動國民中小學的社團活動,主要目的有二: (一 )鼓 勵 大 專 院 校 社 團 青 年 本 於 服 務 社 會 的 精 神 , 進 入 國 民 中小學及社區,幫助兒童與青少年從事正當休閒活動。 (二 )配 合 週 休 二 日 學 校 所 安 排 的 團 體 、 聯 課 活 動 課 程 , 由 大 專院校社團青年協助中小學規劃辦理社團活動,希望營造校 園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群育、興趣及多元能力的 發 展 (顏 妙 桂 , 2001)。. 33.
數據
Outline
相關文件
New topics in Wave 3 included positive education (2 principals). There were 2 principals reporting in Wave 3 that they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an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levant topic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Document Represent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e.g., text representation, document structure, linguistic analysis, non-English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Eliciting you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lay, work and learning using the activity apperception story procedure.. Work and play in
In this study, we took some elementary schools located in Taichung city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properties of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o unify the implementation schedule of the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hrough adopting “Road Safety Education Week” in the school
Secondly, in Chapter 3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iated soft recreational activity marketing strategies used by firms on the prices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prof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