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312
全文
(2) 論文名稱:增強式訓練介入對女子體操 選手實施垂直分腿跳之影響. 總 頁 數 : 70 頁. 院校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蔡惠凰. 指導教授:高明峰博士.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增強式訓練介入對女子體操選 手 實 施 垂 直 分 腿 跳 能 力 之 影 響 。 本 研 究 係 以 12 位 女 子 體 操 選 手 為 實 驗 對 象 ,( 平 均 年 齡 1 4 . 2 ± 2 . 3 歲 , 身 高 1 4 8 . 4 ± 5 . 6 公 分 , 體 重 35.8±3.5 公 斤 ) 。 每 週 二 次 、 每 次 三 十 分 鐘 共 為 期 六 週 的 增 強 式 訓 練 , 並 每 二 週 共 四 次 以 K I S T L E R 測 力 板( 1 2 0 0 H Z ) 進 行 垂 直 分 腿 跳 能 力 的 測 量 , 測 驗 內 容 包 括 直 立 蹲 踞 跳 (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 垂 直 蹲 踞 跳 ( squat jump, SJ) 、 深 跳 ( drop jump, DJ) 。 收 集 後 的 運 動 學 參 數 經 重 複 量 數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與 杜 凱 法 進 行 統 計 分 析,統 計 的 顯 著 水 準 定 為 α = . 0 5。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一 、 直 立 蹲 踞 跳 ( C M J ) 部 分 的 騰 空 高 度、最 大 爆 發 力、最 大 蹬 地 速 度、平 均 爆 發 力 方 面 均 有 明 顯 改 變 ( p < . 0 5 ), 尤 其 是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的 4 6 . 3 8 ± 2 . 7 8 c m 進 步 到 5 0 . 0 4 ± 2 . 8 4 c m; 二 、 在 垂 直 蹲 跳 ( S J ) 部 分 的 騰 空 高 度 、 最 大 爆 發 力、最 大 蹬 地 力 量、最 大 蹬 地 速 度、平 均 爆 發 力 方 面 均 有 明 顯 改 變 ( p < . 0 5 ), 尤 其 是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的 38.23±3.20cm 進 步 到 43.46±4.03 cm; 三 、 在 深 跳 ( DJ) 部 分 的 騰 空 高 度 及 伸 展 縮 短 循 環 時 間 均 有 明 顯 改 變 ( p < . 0 5 ), 騰 空 高 度 從 3 3 . 3 3 ± 1 . 9 7 c m 進 步 到 3 6 . 4 9 ± 2 . 6 9 c m; 四 、 在 不 同 年 齡 組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增 強 式 訓 練 對 於 不 同 年 齡 的 選 手 訓 練 成 果 均 有 明 顯 改 善 , 本 實 驗 14 至 16 歲 選 手 在 實 施 直 立 蹲 踞 跳 (CMJ) 的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的 44.77± 2.74cm 進 步 到 48.18±2.29cm; 垂 直 蹲 跳 ( SJ) 由 前 測 的 38.42±3.57cm 進 步 到 4 1 . 7 2 ± 4 . 3 3 c m;深 跳 ( D J ) 的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的 3 3 . 2 0 ± 2 . 1 1 c m 進 步 到 3 5 . 2 7 ± 1 . 7 5 c m。1 2 至 1 4 歲 選 手 在 實 施 直 立 蹲 踞 跳 ( C M J ) 的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4 8 . 0 0 ± 1 . 8 0 c m 進 步 到 5 1 . 9 0 ± 2 . 0 4 c m; 垂 直 蹲 跳 ( SJ ) 的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的 38.05±3.12cm 進 步 為 45.20±3.12cm; 深 跳 (DJ)的 騰 空 高 度 由 前 測 33.45±2.20 cm 進 步 為 37.72±2.21 cm。 因 此 增 強 式 訓 練 對 於 12 至 16 歲 的 女 子 體操選手均有其訓練效果。 關鍵詞:增強式訓練、垂直分腿跳、體操系動作. I.
(3)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Vertical Jump to Straddle Performance in Female Gymnastic Playe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yometric. performance gymnastic. in. training female. players. on. vertical. gymnastic. jump. players.. (Age:14.2±2.3years;. to. straddle. Twelve. female. High:148.4±5.6cm;. Weight:35.8±3.5kg) were intervened the plyometric training for. six. weeks(30. minutes,. twice. a. week),. tested. by. the. KISTLER(1200 HZ) force platform to measure their jumping to straddle performance. It consisted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squat jump (SJ) and drop jump(DJ). After treatment, the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and related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by repeated measures one-way ANOV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1)After train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MJ jump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 i n H F、 P m a x、 V m a x、 P a v g ( p < . 0 5 )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H F a d v a n c e from 46.38±2.78cm to 50.04±2.84cm. (2) After train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J jump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 were HF 、 Pmax 、 Fmax 、 Vmax 、 Pavg (p < .05), especially. the. HF. advance. from. 38.23±3.20cm. to. 43.46±4.03cm. (3) After training,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 h e D J j u m p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p a r a m e t e r w e r e H F、 S S C ( p < . 0 5 ) , especially. the. HF. advance. from. 33.33±1.97. cm. to. 36.49±2.69cm. (4) After training,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lyometric. training. on. 12-16. year-old. female. gymnastic. players made the effect improved obviously, either on CMJ、 SJ and DJ. It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training. Keywords: plyometric training, vertical jump to straddle, series of Gymnastics. II.
(4) 謝. 誌. 本 論 文 能 順 利 完 成 , 非 常 感 謝 惠 凰 的 指 導 教 授 --高明峰博士這些日子來的指導,讓我受益良多,此份 情誼永銘於心。感謝許所長壬榮不時給予勉勵及對於 人生哲理的獨特剖析,讓我感受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 與成長。感謝口試委員陳嘉遠老師對於本論文研究方 法所提供的寶貴建議、蔡亨老師對於文句格式的修飾 及數據呈現上的建議。同時感謝在兩年的學習過程導 師陳重佑老師對我們的關愛與豐富經驗的傳予。 實驗期間特別感謝榮全學長在論文內容方面所提 供的專業建議,讓本論文更能達到理論與實務相互結 合,另外在兩年的學習中班長少東及班上同學不斷給 予惠凰鼓勵與扶持,此份情誼永生難忘,再此一併致 謝。 最 後 僅 將 本 論 文 獻 給 摯 愛 -無 怨 無 悔 在 背 後 支 持 我 的先生梅宗與我的孩子梁毅、梁恩,以及好友慧珠感 謝你們在我的人生的成長歲月中給予的關懷與鼓勵, 相信有你們的相伴人生的道路上會走的更踏實,有你 們的肯定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蔡惠凰. 謹誌. 2006 年 6 月. III.
(5) 目次 中 文 摘 要 ……………………………………………………..…….. Ⅰ 英 文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謝 誌 …………………………………………………………………… Ⅲ 目 次 ……………………………………………………………..……. Ⅳ 表 次 …………………………………………………………….…..… Ⅵ 圖 次 …………………………………………………………….…..… Ⅶ 第 壹 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 究 背 景 …………….………………………………. 1. 第二節. 研 究 動 機 ……………………………………….……. 3. 第三節. 研 究 目 的 ………………………………………….…. 4. 第四節. 研 究 假 設 ……………………………………….……. 4. 第五節. 名 詞 解 釋 與 操 作 性 定 義 …………………….……. 5. 第六節. 研 究 限 制 ……………………………………….……. 6. 第 貳 章 文 獻 探 討 ………………………………………..……….. 7. 第一節. 下 肢 肌 力 訓 練 理 論 之 相 關 研 究 …………………. 7. 第二節. 垂 直 跳 能 力 與 運 動 表 現 之 相 關 研 究 ….………. 15. 第三節. 文 獻 總 結 ……………………………………..….... 18. 第 參 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 19 第一節. 實 驗 參 加 者 ………………….…...….…..……….. 19. 第二節. 實 驗 時 間 與 地 點 ……………………………..…… 19. 第三節. 實 驗 儀 器 與 設 備 ………………….………………. 20. 第四節. 場 地 佈 置 ……………………………………………. 21. 第五節. 實 驗 步 驟 ……………………………………….….. 22. 第六節. 資 料 處 理 …………………………..………..…….. 24. IV.
(6) 第 肆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 25 第一節. 直 立 蹲 踞 跳( C M J )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 … … … … 2 5. 第二節. 垂 直 蹲 跳( S J )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 … … … … … … 3 7. 第三節. 深 跳( D J )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 … … … … … . . … … 4 9. 第四節. 增強式訓練對不同年齡女子體操選手實施垂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影 響 ……………………………….. 54. 第五節. 綜 合 討 論 …………………………………..….…… 56. 第 伍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58 第一節. 結 論 ……………………………………….………... 58. 第二節. 建 議 ……………………………….………….…….. 59. 參 考 文 獻 ……………...………………………………………….… 60 中 文 部 分 …………………………………………….……….… 60 外 文 部 分 …………………………………………….……….… 62. 附. 錄. 附錄一. 受 試 者 須 知 及 同 意 書 ………………………….........… 65. 附錄二. 健 康 狀 況 調 查 表 …………….……………………..….… 66. 附錄三. 六 週 增 強 式 訓 練 計 劃 表 ……………….…….……….… 67. 附錄四.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表 ………..……... 68. 附錄五.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表 …………..……….… 69. 附錄六. 深 跳 ( DJ) 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表 ..………………..……. 70. V.
(7) 表次 表 1 實 驗 參 加 者 基 本 資 料 ………………..……………….……… 19 表 2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分 析 …….….... 28 表 3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跳 最 大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 29 表 4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之 分 析 ….… 31 表 5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之 分 析 ….… 33 表 6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跳 平 均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 35 表 7 垂 直 蹲 跳 ( SJ) 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分 析 …………….…. 39 表 8 垂 直 蹲 跳 ( SJ) 垂 直 跳 最 大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 41 表 9 垂 直 蹲 踞 跳 ( SJ) 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之 分 析 ………. 43 表 10 垂 直 蹲 跳 ( SJ) 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之 分 析 ……..…. 45. 表 11 垂 直 蹲 跳 ( SJ) 垂 直 跳 平 均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 47 表 12 深 跳 ( DJ) 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分 ……………….……... 50 表 13 深 跳 ( DJ) 垂 直 跳 伸 展 縮 短 循 環 ( SSC) 時 間 之 分 析 …………………………………………………………….….. 52 表 14 14-16 歲 組 分 腿 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 54 表 15 12-14 歲 組 分 腿 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 55. VI.
(8) 圖次 圖 10 Kistler 單 軸 測 力 板 …………………………………………. 20 圖 20 實 驗 場 地 佈 置 圖 …………………………..….…………….. 21 圖 30 實 驗 流 程 圖 …………………………….…………………..… 23 圖 4 0CMJ 垂 直 跳 動 作 的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 26 圖 5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28 圖 6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最 大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30 圖 7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32 圖 8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34 圖 9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平 均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36 圖 100 SJ 垂 直 跳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 動 作 速 度 、 重 心 位 移 、 爆 發 力 曲 線 圖 ……………………………………..……………... 38 圖 11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垂 直 蹲 跳 ( SJ ) 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40 圖 12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垂 直 蹲 跳 ( SJ) 最 大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42. 圖 13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垂 直 蹲 跳 ( SJ)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44 圖 14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垂 直 蹲 跳 ( SJ)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46 圖 15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垂 直 蹲 跳 ( SJ) 平 均. VII.
(9)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48 圖 16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深 跳 ( DJ) 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51 圖 170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深 跳 ( DJ) 垂 直 跳 伸 0 展 縮 短 循 環( S S C )時 間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 . 5 3.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目前國際女子體操發展趨勢已走向難度高、體勢美、具 創意的動作發展結構,因而造成各國科學化的訓練理論,薄 云 霄 、 邵 斌 ( 2000) 認 為 競 技 體 操 的 訓 練 理 論 是 有 關 概 念 、 理論體系的精闢講述,是對其系統化的理性認識。只有在訓 練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並且經過訓練實踐檢驗和證明是 正確可行的規律才可稱之為理論,因此他是對訓練實踐本質 及規律性的正確反映。.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女子體操運動發展概況 在 1928年 第 9屆 奧 運 會 和 1934年 第 11屆 世 界 體 操 錦 標 賽 才 開 始 有 女 子 體 操 選 手 參 賽 。 直 到 50年 代 以 後 才 逐 步 形 成 現 代女子跳馬、高低槓、平衡木、地板四個項目,並發展出較 有 系 統 的 女 子 規 則 。 蘇 聯 女 子 體 操 隊 從 1952∼ 1992年 的 40年 中 , 一 直 保 有 比 賽 成 績 的 絕 對 優 勢 僅 在 1966年 第 16屆 世 界 體 操 錦 標 賽 以 0.5分 之 差 輸 給 斯 洛 伐 克 隊,另 在 1979年 第 20屆 世 界 體 操 錦 標 和 1987年 第 24屆 世 界 體 操 錦 標 賽 以 微 小 差 距 輸 給 羅 馬 尼 亞 隊 。 1993年 以 後 由 於 蘇 聯 解 體 , 前 蘇 聯 各 共 和 國 以 獨立國家參賽,更增加世界女子體操競賽的白熱化。 目前國際當中羅馬尼亞、美國、俄羅斯、中國四隊的水 準 相 當 接 近 , 美 國 女 子 體 操 隊 在 本 屆 2005年 世 界 體 操 錦 標 賽 中奪得團體冠軍,而烏克蘭、法國、白俄羅斯也表現相當的. 1.
(11) 實力。. 二、女子體操運動訓練的重點方向 李 誠 志 (1994)認 為 體 操 訓 練 的 發 展 重 點 應 該 (一 )更 加 重 視單項技術的提高與發展因為規則的修改與實施,使那些只 要 進 入 單 項 前 八 名 決 賽 的 選 手,就 有 爭 冠 的 可 能,從 而 培 養 、 訓練全能選手的同時更加重視培養訓練一些單項水準更高, 更 頂 尖 的 選 手 , 以 便 在 單 項 決 賽 中 爭 冠 。 (二 )教 練 的 主 導 作 用更為突出,沒有高水準的教練,就難以培養出世界冠軍。 各不同層次的教練,雖然承擔的具體任務不盡相同,但都要 很好地發揮在訓練中的主導作用,不斷提高自身的水準,提 高觀察、分析、保護幫助、現場指揮等多方面的能力。否則 難 以 勝 任 體 操 訓 練 工 作 。 (三 )科 學 訓 練 進 一 步 加 強 , 目 前 競 技體操正在從過去單純經驗型,發展為科學型。這是競技體 操訓練的重大變革。訓練方法的改革、更新,器材、器械的 改進,都是要求科學研究的有力支持。除了微觀的動作技術 應用研究外,多科學、綜合性、宏觀的系統研究,探討訓練 規 律 , 將 會 進 一 步 引 導 、 推 動 競 技 體 操 發 展 。 (四 )堅 持 大 負 荷訓練,提高訓練成效,根據選手的年齡、訓練水準所要完 成的任務,在科學技術指導下,從事大負荷訓練是其發展趨 勢。現 在 年 訓 練 日 有 的 已 達 350天,幾 乎 每 週 七 天 都 按 計 畫 訓 練。每日早操也要進行一次完整的訓練計畫,針對性地解決 訓練中的某個問題。 而 自 從 1994年 國 際 體 聯 69次 技 術 代 表 會 議 決 議 取 消 規 定 動 作 比 賽 和 女 子 選 手 參 加 世 界 運 動 會 由 年 齡 15歲 提 高 至 16歲 才 能 參 賽 的 規 定 , 這 樣 的 規 定 使 得 女 子 體 操 技 術 朝 著 ”高 難. 2.
(12) 度 、 多 變 化 、 重 質 感 ”的 方 向 發 展 。 因此,目前整體國際女子體操發展趨勢中,必須具備高 起評分才能獲取高分,而在女子體操四個項目中就有地板、 跳馬、平衡木等三個項目需要運用下肢來表演動作編排,而 且動作內容中地板及平衡木就必須編配體操系的跳躍動作, 尤其地板項目中體操系跳躍動作連接加分是獲取高起評分的 要素之一。因此,彈跳能力較佳的選手會充分運用這類動作 來獲取較高的起評分,而身為體操教練或選手應該透過科學 化的訓練方式將跳躍動作列為訓練項目之一。.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競技體操是一個典型非週期性項目,訓練中的動作即有 大 量 動 力 性,也 有 相 當 數 量 靜 力 性。而 隨 著 運 動 技 術 的 提 高 , 完成動作日益驚險、複雜、多變,動作之間前後連貫地編成 整 套 動 作。選 手 的 級 別、層 次 越 高,動 作 難 度 驚 險 也 就 越 大 , 編排越來越巧妙,對質量要求越高。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如 何把握有效的訓練成效,訓練方法的適用性極為重要,目前 國內教練利用增強性訓練來加強女子體操選手的下肢彈跳能 力並不普遍,因此引發本研究的研究動機。這是值得探討的 課題。. 3.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 研 究 主 要 探 討 以 增 強 式 訓 練 介 入 女 子 體 操 運 動 訓 練,對 女子體操選手在地板及平衡木項目上實施體操系動作所產生 的影響,希望藉由此研究的成果傳達從事女子體操訓練時較 有效的訓練方式,以利往後教練及選手運動訓練時的參考。 因此本研究具體研究目的為: 一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能力分析表現上的差異。 二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能 力分析表現上的差異。 三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深 跳 (D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表現上的差異。 四、比較增強式訓練對不同年齡女子體操選手實施垂直跳騰 空高度上的差異。.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研究假設如下: 一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能力分析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 二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能 力分析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 三 、 比 較 施 行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 在 深 跳 (D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4.
(14) 析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比較增強式訓練對不同年齡女子體操選手實施垂直跳騰 空高度上並無顯著差異。. 第五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 一 、 增 強 式 訓 練 (plyometric training) 增強式訓練是一些肌肉在快速、動性負荷或伸展後的各 種瞬發性收縮運動,是一種發展瞬發力的肌肉鍛鍊法, 其 理 論 基 礎 為 「 伸 展 縮 短 循 環 SSC」 (林 正 常 , 1 9 9 3)。 而歐洲是最早將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應 用 於 訓 練. 中 的 地 方 ; 當 時 教 練 與 選 手 稱 之 為 跳 躍 訓 練 (jump training)。 Costello(1986)提 出 增 強 式 訓 練 的 設 計 是 用 來 刺激快縮肌的活動,所以對於跳躍能力、敏捷性與速度 有著正面的效果。 二、體 操 系 動 作:女 子 體 操 評 分 中 特 殊 要 求 的 動 作 內 容 之 一 。 例如:垂直分腿跳。 三、直立蹲踞跳. (Counter Move ment Jump: CM J): 於 測 力 板. 上雙手插腰由站立位置開始向下屈膝後往上垂直彈跳。 四、垂直蹲跳. (Squat Jump: SJ): 於 測 力 板 上 雙 手 插 腰 直 接. 由屈膝動作開始往上垂直彈跳。 五、深跳. (Drop Jump: DJ): 於 24公 分 高 的 踏 墊 雙 手 插 腰 往. 測力板垂直跳下後直接往上彈跳。 六 、 垂 直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在 垂直跳過程中由測力板測得的縱軸地面反作用力, 為正。. 5. 向上.
(1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本 研 究 只 針 對 增 強 式 訓 練 後 進 行 垂 直 跳 施 測 的 結 果 討 論, 所以不探討參與者從事該項專長運動項目訓練之時間。 二、參 與 者 進 行 測 驗 時,研 究 者 僅 以 口 頭 鼓 勵 方 式, 激 勵 參 與 者 盡 最 大 努 力 完 成 該 項 動 作 測 試, 而 不 探 討 參 與 者 心 理、意志、技術等因素。. 6.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Tudor(2001, 林 正 常 等 編 譯 )指 出 不 論 出 自 經 驗 或 研 究 , 許多運動科學知識,都是用來瞭解和增進運動對於人體的影 響,因此,運動訓練成為現今運動科學得研究焦點,許多科 學 研 究,充 實 了 運 動 訓 練 的 理 論 與 方 法,使 之 成 為 一 門 科 學 , 而目前針對下肢肌力訓練的相關理論相當多。因此,本章將 針對相關的研究分為三個部份來進行探討:一、下肢肌力訓 練 理 論 之 相 關 研 究 ;二 、 垂 直 跳 能 力 與 運 動 表 現 之 相 關 研 究 ; 三、文獻總結。. 第一節 下肢肌力訓練理論之相關研究 一、跳躍訓練理論之相關研究 跳躍訓練的內容包含伸展運動、增強式跳躍訓練、重量 訓 練 等 的 訓 練 計 畫 (Hewett,1996), 而 其 中 增 強 式 跳 躍 訓 練 是 利用屈膝伸張反射的原理提高神經系統與肌肉間的興奮性, 做 快 速 的 跳 躍 訓 練 , 以 達 到 增 加 神 經 -肌 肉 系 統 的 反 射 能 力 。 (一)跳躍訓練的研究理論 跳 躍 訓 練 是 由 Plyometric Jump Training 這 個 單 字 翻 譯 而 來 , Plyometrics 的 實 用 意 義 為 一 個 快 速 且 力 量 大 的 動 作 , 其訓練的原理包含了收縮前的伸展或以反向動作來激發伸 展 –收 縮 循 環,這 樣 跳 躍 訓 練 的 過 程,我 們 可 以 簡 易 的 分 成 三 個 階 段 (陳 敦 禮 , 1996): 1、 離 心 收 縮 階 段 (eccentric phase): 肌 肉 收 縮 前 , 肌 肉 纖 維. 7.
(17) 因伸展而感受到負荷。 2、 償 債 階 段 (amortization phase): 從 離 心 收 縮 階 段 至 肌 肉 向 心收縮前,有及短暫的時間稱為償債階段。 3、 向 心 收 縮 階 段 (concentric phase): 做 有 力 且 強 的 收 縮 。 Plyometircs 的 訓 練 是 要 降 低 amortization 的 時 間 , 這 階 段是介於離心收縮及後來向心收縮之間,也就是落地的緩衝 時間與起跳的準備時間。簡而言之,任何運動的動作中,有 先 利 用 離 心 伸 展 (eccentric prestretch) , 然 後 再 做 爆 發 性 的 向 心 收 縮 (concentric contraction) ,則 便 可 稱 "Plyometrics"。 其主要目的是將神經的興奮性提高,來增加神經肌肉系統的 反應能力,也就是說當肌肉被瞬間拉長時,肌梭會感受到拉 扯的刺激,進而產生反射性的收縮反應,徵召更多的運動單 位參與收縮活動。在需要大量及快速力量的運動中,爆發力 對選手的勝負佔很大的關鍵。過去多年中,教練、學者們都 希望找出一個可以加強訓練肌力的訓練法。有藉由練習動作 技巧以增加速度及效率,即力量產生所花的時間,這對爆發 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影響。 (二)跳躍訓練的課程設計 跳 躍 訓 練 的 方 法 有 許 多 , 像 利 用 J u m p s、 B o u n d s、 H o p s 、 Leaps、 Skips 等 應 用 原 理. (陳 敦 禮 , 1996; James,1999), 來. 設 計 跳 躍 訓 練 的 內 容 , 像 是 深 跳 訓 練 (Drop Jump), 是 跳 躍 訓 練最常使用的方式,其方式是從一座數十公分高的平台上往 下跳,落地後立即向上或向前做最大的跳躍,不斷反複進行 這項動作,使膝關節彎曲造成股四頭肌被迫伸展,在瞬間利 用肌梭反射的原理,讓肌肉產生更有力的收縮以增進爆發. 8.
(18) 力。這種訓練爆發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進運動的表現。 陳 敦 禮 (1996)與 James(1999)提 出 常 見 的 增 強 式 跳 躍 訓 練 方 法 有以下幾種: 1、 Bounds 此 方 法 是 要 獲 得 最 大 的 水 平 距 離 與 垂 直 高 度 。 2、 Hops 使 腿 部 的 跳 躍 運 動 達 到 最 快 。 3、 Jumps 此 種 跳 法 要 訓 練 最 大 垂 直 跳 的 能 力 。 4、 Leaps 強 調 在 一 次 跳 躍 中 得 到 最 大 的 水 平 與 垂 直 距 離 。 5、 S k i p s 以 左 右 腳 輪 流 單 足 跳 躍 , 並 強 調 最 大 的 水 平 與 垂 直 距離。 6、 Ricochets 強 調 下 肢 快 速 的 彈 跳 動 作 。 跳躍訓練是需要相當高的柔軟度與敏捷性,訓練時並要 強調動作的準確性,採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動作簡單、低強 度 與 低 負 荷 來 逐 漸 增 加 訓 練 的 質 與 量 (陳 敦 禮 , 1996; James, 1 9 9 9 ), 所 以 訓 練 前 一 定 要 有 足 夠 的 熱 身 , 之 後 依 序 完 成 伸 展 運 動、增 強 式 跳 躍 訓 課 程 與 重 量 訓 練 課 程,為 了 訓 練 的 效 果 , 訓 練 的 頻 率 以 每 週 3 次 為 佳,並 且 須 休 息 1 日 以 上 才 可 以 再 接 受 下 一 回 的 訓 練,以 及 維 持 6 週 以 上 的 訓 練 期 (James,1999)。 Newton(2000)等 人 藉 由 彈 震 式 訓 練 (ballistic training), 增加優秀排球選手的垂直跳能力,研究的結果顯示訓練組在 跳躍力量的輸出、接觸時間、速度、力量的進步比率都是成 長 的 , 並 且 皆 優 於 對 照 組 ; Juka(1998)比 較 運 動 選 手 與 非 運 動 選 手 在 0.4 與 0.8 公 尺 的 平 台 上 跳 落 的 情 形 , 結 果 在 Drop Jump. 的 垂 直 高 度 成 績 上 , 選 手 組 明 顯 地 大 於 非 選 手 組. ( 32%in DJ40 ; 34%in DJ80 ), 此 外 , 落 地 的 接 觸 時 間 , 非 選 手組的緩衝時間與總時間皆大於選手組。 林 正 常 (1999)等 人 , 以 17名 中 年 男 性 Cybex 6000在 等 速. 9.
(19) 測 力 儀 從 事 每 秒 6 0 度 及 1 2 0 度 的 等 速 膝 伸 展 最 大 肌 力 測 試,並 配 合 蹲 踞 跳 及 下 蹲 跳 兩 種 跳 法 於 Kistler測 力 板 取 最 佳 表 現 一 次,研究發現下蹲跳能較快達到最大力量,提高垂直跳躍高 度。 現 今 美 國 多 數 的 高 中 與 大 學 的 運 動 隊 伍,以 及 奧 運 選 手 都 已經採用這樣的訓練方式。. 二、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 增強式訓練在各運動項目的訓練上應用地相當廣泛,許 多研究也針對增強式訓練在各方面的影響進行探討。 (一 )增 強 式 訓 練 的 理 論 : Plyometrics 這 個 名 詞 最 早 是 由 美 國 田 徑 教 練 Fred Wilt 在 1975 年 所 提 出 , 源 自 於 希 臘 字 「 pleythyein」 , 意 即 增 加 或 增 大 的 意 思 , 它 是 由 希 臘 字 根「 p l i o 」與「 m e t r i c 」所 構 成 , 分 別 指 「 更 加 」 與 「 測 量 」 的 意 義 ( 林 正 常 , 1993) 。 增 強 式 訓 練 (plyometrics)是 指 肌 肉 透 過 預 先 伸 展 的 離 心 收縮方式,隨後藉由彈性能的儲存與釋放,立即產生快而強 力 的 向 心 收 縮 的 運 動 表 現 (Baechle等 人 , 2000)。 Baechle(2000)等 人 採 用 定 點 跳 躍 (Jumps in place)起 跳 與 落地於同一點上。強調連續且快速垂直跳的能力。組合式訓 練 (Multiple jumps)定 點 跳 躍 與 立 姿 跳 躍 的 結 合 。 木 箱 訓 練 (Box drills ) 利 用 木 箱 高 度 變 化 , 來 增 加 組 合 式 跳 躍 的 強 度。使 用 的 方 式 包 括 跳 上 或 跳 下 木 箱。木 箱 訓 練 亦 包 含 單 腳 、 雙 腳 或 交 換 腳 步 等 應 用 。 深 跳 訓 練 (Depth jumps)利 用 重 力 與 選 手 的 體 重 來 增 加 訓 練 強 度。選 手 由 木 箱 上 跳 落 地 面, 於 著. 10.
(20) 地瞬間隨即用力躍起的訓練。木箱高度主要是依據選手的身 材、地面材質及訓練計畫的目標而決定。深跳訓練亦包含單 腳與雙腳的實施。 增強式訓練是藉由肌肉的離心收縮所造成的急速伸展, 使 肌 纖 維、肌 腱 等 結 締 組 織 拉 長,因 為 肌 肉 具 有 彈 性 的 特 質 , 而產生彈性能的儲存。隨後的立即向心收縮,使得這些彈性 能得以釋放,並產生增強肌肉力量的表現。這種藉由肌肉先 離心收縮再結合向心收縮的肌肉收縮過程,又稱為牽張縮短 循 環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 簡 稱 SSC(Norman和 Komi, 1979)。 Chu(1992) 指 出 增 強 式 訓 練 與 牽 張 縮 短 循 環 的 功 能 最 主 要 是 來 自 兩 個 因 素 : 肌 肉 彈 性 能 的 利 用 與 伸 展 反 射 (stretch reflex)。 肌 肉 的 彈 性 是 造 成 力 量 增 大 的 重 要 因 素 , 好 比 我 們 將一條橡皮筋拉長,當一手放開時,橡皮筋所具有的彈性特 質,會快速的使橡皮筋回到原來的長度。而伸展反射是牽張 縮 短 循 環 的 另 一 個 重 要 機 制 。 藉 由 肌 纖 維 中 肌 梭 (muscle spindle)對 肌 肉 長 度 的 敏 感 性 ,當 肌 肉 被 急 速 伸 展 時 , 會 使 肌 梭產生神經衝動,此神經衝動經由傳入神經元,向心傳導至 脊 髓 背 根,再 藉 由 α運 動 神 經 元 將 神 經 衝 動 傳 至 作 用 肌 群 上 , 使 作 用 肌 群 的 肌 肉 產 生 肌 肉 收 縮 , 稱 為 伸 展 反 射 (林 正 常 , 1 9 9 7 )。 此 種 反 射 動 作 主 要 在 保 護 肌 肉 , 避 免 因 快 速 伸 展 而 造 成傷害,所產生的反射性收縮動作。這種伸展反射,可以使 肌 肉 收 縮 力 量 增 加 。 增 強 式 訓 練 是 藉 由 深 跳 (depth j u m p i n g )、 跳 躍 ( h o p p i n g )、 彈 跳 ( b o u n d i n g ) 所 預 先 產 生 的 離 心 收縮動作,而產生強力的向心收縮,以達到鍛鍊爆發力的功 效 (Brown等 人 , 1986)。. 11.
(21) 李 伯 倫 ( 2 0 0 5 ) 以 1 6 位 高 中 籃 球 選 手 為 受 試 對 象,以 隨 機 分配的方式,分為增強式訓練組與重量訓練組。擷取參數為 連 續 二 次 垂 直 跳 中 第 一 跳 、 第 二 跳 高 度 、 牽 張 縮 短 循 環 (SSC) 及 木 箱 落 下 牽 張 縮 短 循 環 (SSC)、 木 箱 落 下 垂 直 跳 高 度 之 參 數,共施予5 次的測驗,所得參數皆取樣本之平均值。結果 發現:增強式訓練組在第一跳彈跳高度、第二跳彈跳高度、 牽 張 縮 短 循 環 (SSC)時 間、 木 箱 落 下 垂 直 跳 之 檢 測 、木 箱 落 下 牽 張 縮 短 循 環 (SSC)時 間 等 方 面 皆 達 顯 著 差 異 (p< .05), 而 重 量 訓 練 組 僅 在 第 一 跳 彈 跳 高 度 方 面 達 顯 著 差 異 (p< .05), 其 他 部 分 皆 未 達 顯 著 差 異 (p> .05)。 連 續 二 次 垂 直 跳 能 力 在 籃 球運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結果顯示經五週增強 式 訓 練 與 重 量 訓 練 後, 除 連 續 二 次 垂 直 跳 中 第 一 跳 能 力 兩 組 皆達顯著進步外,其它能力經訓練後,增強式訓練組皆顯著 優於重量訓練組。 在 Robeter 與 William(2000)等 人 的 研 究 中 , 找 來 16 名 NCAA成 績 優 異 的 男 性 排 球 選 手 並 隨 機 分 為 訓 練 組 與 對 照 組,這 16 名 選 手 除 了 須 接 受 相 同 的 重 量 訓 練 外,訓 練 組 須 再 接受增強式跳躍訓練,而對照組則須再接受下肢的阻力訓 練,經 過 了 8週 的 訓 練 之 後,研 究 的 結 果 顯 示 訓 練 組 在 跳 躍 力 量的輸出、接觸時間、速度、力量的進步比率都是成長的, 並且皆優於對照組,這樣的結果表示增強式跳躍訓練比較阻 力訓練更適合排球的運動特殊性,更能夠增加排球的運動表 現。 近年來,國內外推出許多有關爆發力的訓練方法,如有 負荷的一般槓鈴蹲舉之重量訓練及無負荷的增強式訓練等, 都證明了可以有效提升肌力及爆發力與改善肌間協調,所以. 12.
(22) 都 廣 泛 的 被 使 用 。 所 以 學 者 Wilson(1997) 比 較 傳 統 的 重 量 訓 練 與 跳 躍 訓 練 在 跳 躍 能 力 的 改 善 情 形 , 以 30名 參 與 者 分 組 進 行重量訓練與跳躍訓練,結果發現進行傳統重量訓練的受試 者訓練後在垂直跳的成績與滑步跳遠表現都有顯著的進步, 但是跳躍訓練則否,這樣的原因可能是跳躍訓練強度設計的 問 題, 所 以 學 者 認 為 只 要 適 當 的 跳 躍 訓 練 是 可 以 有 效 提 升 跳 躍的表現。 (二 )實 施 增 強 式 訓 練 的 方 法 1、 實 施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的 準 備 : Chu(1992)認 為 在 增 強 式 訓 練 中,下 肢 的 訓 練 是 最 被 廣 泛 應 用 的,而 實 施 增 強 式 訓 練 前,應 具 備 適 當 水 準 的 肌 力 基 礎 , 並 且 在 實 施 下 肢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 必 須 具 備 蹲 舉 1RM自 身 體 重 的 1.5倍 至 2.5倍 。 或 是 能 在 5秒 內 蹲 舉 自 身 體 重 的 60﹪ 達 到 五 次。這些都是為了使骨骼肌系統對即將接受高強度負荷的訓 練做準備,避免因增強式訓練而造成運動傷害。實施訓練前 應 做 適 當 地 熱 身 (warm-up), 5-10 分 鐘 的 熱 身 活 動 是 必 要 的 , 而 熱 身 動 作 應 包 括 慢 跑 、 快 跑 與 伸 展 ( L o m b a r d i, 1 9 8 9 ) 。 2、 適 當 的 休 息 時 間 : Chu(1992)建 議 實 施 增 強 式 訓 練 後 , 適 當 地 休 息 是 必 須 的 , 每 次 訓 練 後 需 至 少 休 息 48小 時 至 72小 時 , 所 以 每 週 的 訓 練 量 為 1 至 3 次 ; Von Duvillard(1990)建 議 初 期 每 週 訓 練 1 次 , 逐 漸 增 加 至 每 週 2次 。 組 間 休 息 (set)1至 4分 鐘 , 次 數 間 休 息 5至 10秒 (Chu, 1992)。 Baechle等 人 (2000)建 議 增 強 式 訓 練. 13.
(23) 計 劃 需 持 續 6至 10週 , 其 中 組 間 休 息 為 2至 3分 鐘 。 3、 適 當 的 訓 練 量 : 實 施 增 強 式 訓 練 , 每 次 應 包 括 3到 5種 訓 練 動 作 , 每 種 動 作 3 到 1 0 組 ( s e t ), 每 組 4 至 1 0 反 覆 次 數 ( r e p s )。 而 增 強 式 訓 練 的訓練量是以腳與地面接觸的次數作為評量標準,所以在下 肢 訓 練 時 , 每 次 大 約 有 100至 200次 接 觸 地 面 的 總 數 , 並 依 照 訓 練 的 強 度 而 有 所 改 變 (Von Duvillard, 1990)。 4、 其 他 應 注 意 事 項 : 增強式訓練應該是高強度地訓練,所以實施時,選手需 盡最大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訓練動作,藉以利用增加 肌梭的敏感性,使產生更大肌肉彈性能的儲存與釋放,而達 到 強 力 向 心 收 縮 的 目 的 (Lundin, 1989)。 此 外 , 在 增 強 式 訓 練初期,選手應在草地或墊子上進行訓練,特別是在進行深 跳 訓 練 (depth jumping)時 , 以 預 防 著 地 時 的 衝 擊 所 造 成 的 運 動 傷 害 (Klinzing, 1991)。. 三、結語 增強式訓練對爆發力的增強是有幫助的,跳躍的高度可 作 為 預 測 肌 肉 力 量 (爆 發 力 )的 標 準 測 驗 之 一 , 而 增 強 式 訓 練 對垂直跳能力的影響效果仍值得研究,以幫助國內體操教練 與選手們了解增強式訓練的效果。. 14.
(24) 第二節 垂直跳能力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立定垂直跳躍動作其難度在於充分的推蹬肌力與建構身 體姿勢的能力,故常被用來作為測驗腿部爆發肌力的指標 (Elvira,Rodriguez, Rier a, & Jodar, 2001) 。 立 定 垂 直 跳 動 作 的目標是期望身體能產生最多的能量且有效的運用在垂直方 向的推蹬上,讓跳躍高度達最高。因此,如何讓下肢以最有 效的動作產生最大能量的釋放便是增進跳躍表現的重要關 鍵。人體下肢是由髖、膝、踝三個關節所組成,其貢獻於垂 直 跳 躍 動 作 之 總 能 量 的 百 分 比 率 分 別 約 為 28~33%、 38~49% 與 2 3 ~ 2 9 % ( H u b l e y & We l l s , 1 9 8 3 ) , 由 此 發 現 , 肢 末 端 的 踝 關 節 對 於 跳 躍 表 現 的 貢 獻 不 容 忽 視,因 此,過 去 研 究 便 指 出 , 肢 末 端 充 分 的 蹬 伸 是 提 升 跳 躍 表 現 的 重 要 技 能 (Bobbert & Va n I n g e n S c h e n a u , 1 9 8 8 ) 。 由 動 量 定 理 : F △ t = m v 1 - m v 0 。 可 以瞭解當蹬地衝量值越大時就可以得到更大的離地初速度, 而使得人體上昇高度越高,因此針對如何加大蹬地時的衝量 是各領域積極研究的方向。. 15.
(25) 一、垂直跳運動測量方法之相關研究 垂直跳的成績好壞是取決於腿部的爆發力,所以垂直跳 也 就 成 了 測 量 下 肢 爆 發 力 的 方 式;James(1999)的 書 中 給 了 爆 發 力 ( P O W E R ) 解 釋 : P = ( F x D ) / T, 也 就 是 爆 發 力 等 於 力 量 乘 上 速度,換句話說,爆發力與力量、速度和敏捷性成正比的關 係;跳躍的表現裡,決定爆發力優劣的因素如下簡單的來說 為:神經運動單位因素、肌肉肥大因素,以及機械力學因素 等 三 者 間 相 互 作 用 的 關 係 (陳 俊 忠 譯 , 1991), 神 經 運 動 單 位 因素包含了更快募集運動單位數目、增加運動單位的活化速 度,與運動神經元的釋放更接近同步。 鍾 寶 弘 (1999)認 為 垂 直 蹲 跳 的 動 作 在 起 跳 前 是 屬 於 封 閉 式 運 動 鍊 的 型 式 , 深 跳 (Drop Jump)的 動 作 型 態 與 垂 直 蹲 跳 類 似,但是在肌肉能量的儲存上較垂直蹲跳大,因此造成不同 跳躍運動產生不同高度表現的重要影響因素是肌肉彈性位能 的儲存與使用,也就是增強式跳躍訓練的基礎理論;另外學 者 洪 彰 岑 、 莊 榮 仁 、 劉 宇 (1997)研 究 發 現 透 過 肌 肉 本 身 的 牽 張 反 射 作 用 及 彈 性 能 的 儲 存 , 使 得 直 膝 垂 直 跳 (CMJ)能 夠 獲 得 一 個 比 屈 膝 垂 直 跳 (SJ)更 大 的 衝 量 , 而 使 其 跳 得 更 高 。 由 此看來,跳躍運動的過程是繁複的,除了肌肉與身體槓桿的 作用之外,還包括起跳與落地時的肌肉結抗與本體反應等多 種因素控制著。 在 垂 直 蹲 跳 與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的 相 關 研 究 中 , 早 期 Miller 與 Nelson(1973)研 究 垂 直 跳 時 身 體 質 心 高 度 的 變 化 與 地 面 反 作用力的關係,結果發現起跳時地面的衝量與身體質心的上 昇 有 明 顯 的 正 比 關 係 ; Hunebelle(1973)比 較 跳 躍 對 地 面 反 作. 16.
(26) 用力的變化發現,起跳後的飛行時間亦可以推論出身體質心 的 上 昇 高 度 。 翁 梓 林 、 蔡 葉 榮 (2002)針 對 體 育 系 學 生 所 做 的 實驗結果發現,單腳直膝垂直跳在支撐階段之地面反作用 力,由負加速度階段轉至正加速度階段。. 二、垂直跳能力與增強式訓練之相關研究 爆發力被定義為在最短時間內釋放最大力量的能力。一 些研究顯示增強式訓練對爆發力的增強是有幫助的 (Allerheligan, 1994)。 學 者 廣 泛 地 認 為 , 跳 躍 的 高 度 可 作 為 預 測 肌 肉 力 量 (爆 發 力 )的 標 準 測 驗 之 一 (Driss, Vandewalle & Monod, 1998)。 因 此 , 大 多 數 的 研 究 都 針 對 增 強 式 訓 練 對 跳 躍能力的影響作探討。 Gledile & Marshall(1996)的 研 究 發 現 , 大 學 男 子 籃 球 選 手 在 經 過 14週 的 增 強 式 訓 練 , 在 垂 直 跳 能 力 方 面 平 均 增 加 2.14公 分 , 有 的 還 甚 至 增 加 5公 分 ; 而 在 40公 尺 衝 刺 跑 中 , 平 均 減 少 0.047至 0.115秒 , 最 多 為 0.33秒 。 Adams, O'Shea, O'Shea & Climstein(1992)以 48位 非 選 手 為 受 試 者 的 研 究 中 發 現 , 在 進 行 每 週 2次 , 共 6週 的 增 強 式 訓 練 後 ( 三 種 訓 練 動 作 ) , 垂 直 跳 能 力 平 均 增 加 3.81公 分 。 Brown, Mayhew & Boleach(1986)的 研 究 發 現 , 以 26位 高 一 與 高 二 的 籃 球 選 手 進 行 38週 的 增 強 式 訓 練 , 在 用 手 擺 動 做 輔 助 的 垂 直 跳 中 , 有 12.5﹪ 的 力 量 增 幅 , 而 在 沒 有 以 手 擺 動 做 輔 助 的 垂 直 跳 中 , 也 有 11.2﹪ 的 增 幅 。 Matavulj, Kukolj, Tihanyi, & Jaric( 2001) 以 33位 年 齡 為 1 5 至 1 6 歲 的 優 秀 籃 球 選 手,其 中 7 位 為 青 少 年 國 家 代 表 隊 成 員 , 在 進 行 6週 的 深 跳 訓 練 後 (箱 子 高 度 分 別 為 50與 100公. 17.
(27) 分 ), 平 均 分 別 增 加 4.8公 分 與 5.6公 分 , 但 兩 者 增 加 的 高 度 並 無顯著差異,即指箱子高度增加並不代表效果就較好。其他 大部分的研究則在探討深跳訓練時箱子高度的不同對增加垂 直 跳 能 力 有 無 影 響 (Adams, 1984)。 箱 子 的 高 度 約 在 40至 50 公 分 的 訓 練 效 果 較 佳 ( M a t a v u l j 等 人 , 2 0 0 1 ), 木 箱 太 高 時 , 則 容易增加跟腱傷害的危險性。但也有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增強 式 訓 練 對 跳 躍 能 力 並 沒 有 顯 著 的 效 果 (Morrissey, Harman & J o h n s o n, 1 9 9 0 ), 所 以 增 強 式 訓 練 對 垂 直 跳 能 力 的 影 響 效 果 仍值得研究。. 第三節 文獻總結 透過相關的文獻可瞭解到,下肢的增強式訓練對大部分 的運動項目是一種有效的下肢肌力訓練的方法,但是如何正 確有效的達到訓練效果卻是目前各項研究所亟欲探討的課 題,不論是安排的實施次數、負荷量及動作的正確性都將影 響訓練成效。因此本研究特別針對增強式的介入女子體操選 手的訓練,是否會對於下肢肌力的增強達到有效的幫助來加 以探討,希望對於未來體操教練及選手能有所助益。. 18.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實驗參加者. 本 研 究 的 實 驗 參 加 者 為 10 至 16 歲 的 青 少 年 女 子 體 操 選 手,但是目前國內女子體操選手是分散於各訓練站進行訓 練,因 此 本 次 參 與 實 驗 的 選 手 是 以 在 國 訓 中 心 練 習 的 1 2 位 女 子體操選手為研究對象,進行維持六週的增強式訓練。 表 1 實驗參加者基本資料. 平均數. 標準差. 14.2. 2.3. 高 (cm). 148.4. 5.6. 重 (kg). 35.8. 3.5. 學習體操年齡. 6.2. 2.1. 年. 齡 (year). 身 體.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 、 實 驗 時 間:民 國 94 年 12 月 25 日 至 2 月 5 日,共 六 週 。 二、 實驗地點:左營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 19.
(29)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本實驗使用的相關儀器設備包括: 1、 Kistler 單 軸 測 力 板 。. 圖 1 Kistler 單 軸 測 力 板. 2、 筆 記 型 電 腦 一 台 。 3、 SPSS 8.01 for Windows 分 析 軟 體 。 4、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軟 體 。 5、 Origin 6.0 版. 專業科學繪圖與數值分析系統。. 20.
(30) 第四節. 場地佈置. 本實驗的相關設備佈置如下:. 圖 2 實驗場地佈置圖 ( 取 自 h t t p : / / w w w. y o u - s h o n g . c o m . t w / c a m a l s / k i s t l e r. h t m ). 21.
(31) 第五節. 實驗步驟. 針 對 1 2 名 實 驗 參 與 者 實 施 為 期 六 週 的 增 強 式,每 週 訓 練 星期一、三、五,除增強式訓練外,不另外接受任何下肢訓 練。正 式 實 驗 時 先 向 實 驗 參 與 者 ( P a r t i c i p a t e ) 說 明 整 個 實 驗 架 構及功能,並親自講解與示範所需垂直跳之動作,以及讓參 與者練習數次後操作其動作。本實驗所用之儀器是以測力板 取得動力學資料後加以資料處理。. 22.
(32) 填寫實驗同意書. 說明實驗流程. 前測. 介入增強式訓練. 訓練二週後測驗. 訓練四週後測驗. 訓練六週後測驗. 資料分析. 圖 3 實驗流程圖. 23.
(3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在 測 力 板 系 統 設 定 採 樣 頻 率 為 1 2 0 0 H Z,經 過 B i o W a r e 2 . 0 軟 體 將 原 始 資 料 進 行 低 通 濾 波 (low pass)之 濾 波,且 截 取 頻 率 (cut-of frequency)設 定 為 300HZ, 經 處 理 後 取 得 地 面 反 作 用 力資料。本研究所收集的前後測數據在選取整理後,使用軟 體 SPSS 中 文 版. for Windows 進 行 統 計 分 析 , 統 計 的 主 要 方. 法 如 下 : (一 ) 以 敘 述 統 計 分 析 的 方 式 呈 現 受 試 者 的 資 料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以 及 使 用 進 步 百 分 率 顯 示 運 動 表 現 的 成 績 比 較 ; (二 ) 以 重 複 量 數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 瞭 解 依 變 項 差 異 性 ; (三 ) 事 後 比 較 的 方 式 是 採 杜 凱 法 來 考 驗 其 顯 著 性 , 所 有 差 異 考 驗 的 顯 著 水 準 設 為 α =.05。 每 次 受 試 者 測 量 3 次 取 最 佳數據加以分析每次選取的相關數據如下: 一 、 騰 空 高 度 (HF): 指 的 是 跳 躍 過 程 的 最 大 質 心 高 度 , 而 質 心 高 度 是 本 研 究 測 量 數 據 依 據 ; 單 位 為 cm。 二 、 最 大 爆 發 力 (Pmax): Power=w/kg, 指 的 是 下 肢 作 用 於 地 面產生的功率除以體重。 三 、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Fmax): 指 的 是 離 地 瞬 間 與 測 力 板 所 產 生 的 最 大 反 作 用 力 ; 單 位 為 牛 頓 (N)。 四 、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Vmax): 指 的 是 離 地 瞬 間 最 大 速 度 。 五 、 平 均 爆 發 力 (Pavg): 從 推 蹬 到 離 地 時 平 均 爆 發 力 。 六 、 伸 展 縮 短 循 環 (SSC)時 間 : 從 下 蹲 至 推 升 離 地 時 間 。. 24.
(3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經過增強式訓練後,對於女 子 體 操 選 手 分 腿 垂 直 跳 (體 操 系 )的 動 作 能 力 是 否 產 生 改 變 。 將實驗取得數據經數位化處理及統計分析後將所得結果分為 五 個 部 分 來 加 以 闡 述 : 一 、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 二 、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 三 、 深 跳 (DJ)垂 直 跳能力分析;四、增強式訓練對不同年齡女子體操選手實施 垂直跳騰空高度之影響;五、綜合討論。. 第 一 節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本節主要針對增強式訓練前後,以選手進行直立蹲踞跳 (CMJ)垂 直 跳 能 力 相 關 數 據 進 行 分 析 , 實 驗 數 據 以 重 複 量 數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實驗參與者六週的訓練過程中,進行四 次數據測驗包含:前測及第二、四、六週共四次,實驗要求 選 手 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CMJ) 垂 直 跳 測 驗 , 實 驗 過 程 當 中 主 要 擷 取 的 相 關 參 數 為 : 騰 空 高 度 (HF)、 最 大 爆 發 力 (Pmax)、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Fmax)、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Vmax)、 平 均 爆 發 力 (Pavg); 當 統 計 顯 著 水 準 達 .05 時 , 進 行 杜 凱 式 事 後 比 較 。 圖 4則 顯 示 直 立 蹲 踞 跳 (CMJ) 垂 直 跳 動 作 的 相 關 參 數 曲線圖。. 25.
(35) %bw 10.0 7.5 5.0 2.5 0 -2.5 m/s 2 1 0 -1 -2 -3 cm 30 20 10 0 -10 -20. Forces F a. -2. -1. d. c. e. 0. a. 1. 2. s. 1. 2. s. 1. 2. s. 1. 2. s. Velocity v. -2. -1. 0. Height of Rise hf. -2. -1. 0. Power P. W/kg 0 -50 -100 -150 -200. b. -2. -1. 0. 圖 4 CMJ 垂 直 跳 動 作 的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 動 作 速 度 、 重 心 位 移 、 爆 發 力 曲 線 , ( a) 靜 止 站 立 期 ; ( b) 下 蹲 預 備 期 ; ( c) 跳 躍 上 升 期 ; ( d) 離 地 騰 空 期 ; ( e) 著 地期。. 26.
(36) 一、騰空高度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瞭解增強式訓練對於女子體操選手 實施體操系動作(例如:分腿垂直跳),是否有所助益? 表 2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 CMJ) 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 每 項 測 驗 跳 三次,實驗數據從四次測驗中取得其中包含:前測及第二、 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騰空高度,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 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均訂為α = .05。 由 表 2 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騰 空 高 度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46.38±2.78cm增 加 到 , 後 測 的 50.04±2.84cm進 步 幅 度 達 7.9%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41.3cm增 加 到 45.6cm, 最 大 值 由 50.8cm增 加 至 54.5cm, 由 此 相 關 的 研 究 數 據 可 發 現 增 強 式 訓 練對於女子體操選手的分腿垂直跳高度有明顯進步,這樣的 結果對於選手在實施其他體操系動作會有連動關係。 騰空高度越佳對於動作的實施,可以獲得較佳的滯空時 間,如此將有助於選手實施空翻及轉體動作,相對有較佳的 騰空高度在實施高難度動作時會有較佳的成功機率及充裕的 時間將動作完成的優雅,因為體操項目所要求是充分表現高 難度的動作並表現人體美及動作美。. 27.
(37) 表 2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46.38±2.78. 48.23±3.33. 49.16±3.36. 50.04±2.84. 最 小 值 (cm). 41.3. 42.1. 43.1. 45.6. 最 大 值 (cm). 50.8. 52.4. 53.4. 54.5. 0. 4. 6. 7.9. 騰 空 高 度 (cm). 進 步 幅 度 (% ). 圖 5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由 圖 5可 看 出,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 M J ) 的 最 佳 騰 空 高 度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 六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佳騰空高度是逐步增加的現象。. CMJ. 騰 空 高 度 ︵.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 *. 4 3 2 1 0. ) m c. 1. 2. 3. 4. 測驗. 圖 5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CMJ)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p<.05, n= 12). 28.
(38) 二、最大爆發力 表 3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爆發力,以重複量數 單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 準 ,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3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最 大 爆 發 力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50.37±2.59增 加 到 後 測 的 53.13±2.21進 步 幅 度 達 5.4%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46.5w/kg增 加 到 50.1w/kg, 最 大 值 由 54.6w/kg增 加 至 56.4w/kg。. 表 3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最 大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最大爆發力 (W/kg) 最 小 值 (W/kg) 最 大 值 (W/kg) 進 步 幅 度( % ).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50.37±2.59. 51.08±2.54. 52.01±2.85. 53.13±2.21. 46.5. 46.2. 47.2. 50.1. 54.6. 54.8. 56.2. 56.4. 0. 1.4. 3.2. 5.4. 圖 6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由 圖 6可 看 出,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 M J ) 的 最 大 爆 發 力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 六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大爆發力是逐步增加的現象。. 29.
(39) CMJ. 最 大 爆 發 力.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 *. g k / w (. ︶. 4 3 2 1 0 1. 2. 3. 4. 測驗 圖6 增強式訓練前後四次測驗區間的直立蹲踞 跳 (CMJ)最 大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p<.05, n= 12). 三、最大蹬地力量 表 4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蹬地力量,以重複量 數單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 準 ,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4 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最 大 蹬 地 力 量,並 無 明 顯 增 加 , 從 前 測 的 1347.71±48.22N增 加 到 後 測 的 1366.41±29.32 N, 進 步 幅 度 只 達 1 . 4 % , 最 小 值 由 1 2 6 2 . 6 5 N 增 加 到 1 2 9 8 . 6 5 N ,. 30.
(40) 最 大 值 亦 僅 由 1423.85N增 加 至 1465.65N。 表 4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1347.71±. 1353.46±. 1354.86±. 1366.41±. 48.22. 56.81. 43.32. 29.32. 最 小 值 (N). 1262.65. 1265.32. 1278.26. 1298.65. 最 大 值 (N). 1423.85. 1445.65. 1454.36. 1465.65. 0. 0.1. 0.1. 1.4. 最大蹬地力量 (N). 進 步 幅 度 (% ). 圖 7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由 圖 7可 看 出,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CMJ)的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P>.05), 且 在 經 過 六 週 增 強 式 訓 練 後,其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並 無 明 顯 增 加 的 現 象。. 31.
(41) CMJ 最 大蹬 地力 量︵ ︶. 1500 1470 1440 1410 1380 1350 1320 1290 1260 1230 1200 1170 1140 1110. N 0 1. 2. 3. 4. 測驗 圖7 增強式訓練前後四次測驗區間的直立蹲 踞 跳 (CMJ)最 大 蹬 地 力 量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p<.05, n= 12). 四、最大蹬地速度 表 5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蹬地速度,以重複量 數單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 準 ,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5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均 明 顯 增 加 , 從 前 測 的 2.49±0.15m/s增 加 到 後 測 的 2.62±0.18m/s進 步 幅 度 達 5.2%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2.12m/s增 加 到 2.21m/s, 最 大 值 由 2.67m/s增 加 至 2.78m/s。. 32.
(42) 表 5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之 分 析. 最大蹬地速度 (m/s) 最 小 值 (m/s) 最 大 值 (m/s) 進 步 幅 度 (% ).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2.49±0.15. 2.52±0.17. 2.65±0.09. 2.62±0.18. 2.12. 2.13. 2.45. 2.21. 2.67. 2.72. 2.79. 2.78. 0. 1.2. 6.4. 5.2. 圖 8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曲 線 圖。由 圖 8可 看 出,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 C M J ) 的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 六 週 增 強 式 訓 練 後,其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是 逐 步 增 加 的 現 象。. 33.
(43) CMJ. 3.0.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 2.9. *. 2.8. *. 2.7 2.6 2.5 2.4 2.3 2.2. s / m. ︶. 0.0 0. 1. 2. 3. 4. 5. 測驗 圖8 增強式訓練前後四次測驗區間的直立蹲踞跳 (CMJ)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 ( p<.05, n= 12). 五、平均爆發力 表 6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平均爆發力,以重複量數 單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 準 ,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6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平 均 爆 發 力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27.99±2.72w/kg增 加 到 第 三 測 的 29.60±2.03w/kg 進 步 幅 度 達 5.3%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24.0w/kg增 加 到 第 三 測 時 的. 34.
(44) 26.5w/kg, 最 大 值 由 32.2w/kg增 加 至 第 三 測 時 的 34.6w/kg。. 表 6 直 立 蹲 踞 跳 (CMJ)垂 直 跳 平 均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平均爆發力 ( W/kg) 最小值 (W/kg) 最大值 (W/kg) 進 步 幅 度( % ).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27.99±2.72. 28.36±3.12. 29.60±2.79. 29.44±2.03. 24.0. 23.5. 26.5. 24.3. 32.2. 33.4. 34.6. 32.9. 0. 1.3. 5.3. 5.1. 圖 9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平 均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曲 線 圖。由 圖 9可 看 出,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直 立 蹲 踞 跳 (CMJ)的 平 均 爆 發 力 , 前 測 與 第 三 測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P < .05), 且 在 經 過 六 週 增 強 式 訓 練 後 , 其 平 均 爆 發 力 是 逐 步 增加的現象。. 35.
(45) 平 均. 40. 爆 發. 34. CMJ. 38 36. *. *. 32 30. 力︵. 28 26 24 22. g k / w. ︶. 20 0 0. 1. 2. 3. 4. 5. 測驗. 圖9 增強式訓練前後四次測驗區間直立蹲踞跳 (CMJ)平 均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直 條 圖 。 (*p<.05, n= 12). 36.
(46) 第 二 節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能 力 分 析 本 節 主 要 針 對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以 選 手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 垂直跳能力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實驗數據以重複量數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實驗參與者六週的訓練過程中,進行四次數據 測驗包含:前測及第二、四、六週共四次,實驗要求選手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 垂 直 跳 測 驗 , 實 驗 過 程 當 中 主 要 擷 取 的 相 關 參 數 為 : 騰 空 高 度 (HF)、 最 大 爆 發 力 (Pmax)、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Fmax)、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Vmax)、 平 均 爆 發 力 (Pavg); 當 統 計 顯 著 水 準 達 .05 時 , 進 行 杜 凱 法 事 後 比 較 。 圖 10 則 顯 示 垂 直 蹲 跳 (SJ) 垂 直 跳 動 作 的 相 關 參 數 曲 線 圖 。. 37.
(47) Force(N). 1 0 9 8 7 6 5 4 3 2 1 0 - 1. - 1. 0. 1. Velocity(m/s). T im. 2. 3. 4. e ( s ). 3 2 1 0 -1 -2 -3 -1. 0. 1. 2. 3. 4. T im e ( s ). Position(cm).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1 0 -1. 0. 1. 2. 3. 4. Power(w/g). T im e ( s ). 5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1. 0. 1. 2. 3. 4. T im e ( s ). 圖 10 SJ垂 直 跳 地 面 反 作 用 力、動 作 速 度、重 心 位 移 、 爆發力曲線圖。. 38.
(48) 一、騰空高度 表 7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 第 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騰空高度,以重複量數單因子 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均訂 為 α= .05。 由 表 7 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騰 空 高 度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38.23±3.20cm增 加 到 , 後 測 的 43.46±4.03cm進 步 幅 度 達 13.7%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33.6cm增 加 到 36.6cm, 最 大 值 由 44.9cm增 加 至 50.1cm。 表 7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騰 空 高 度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38.23±3.20. 40.87±4.28. 42.23±3.89. 43.46±4.03. 最 小 值 (cm). 33.6. 36.7. 36.6. 36.6. 最 大 值 (cm). 44.9. 48.9. 49.2. 50.1. 0. 6.9. 10.4. 13.7. 騰 空 高 度 (cm). 進 步 幅 度 (% ). 圖 11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 。 由 圖 4-8可 看 出 , 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垂 直 蹲 跳 ( S J ) 的 最 佳 騰 空 高 度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 六 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佳騰空高度是逐步增加的現象。. 39.
(49) 騰 空 高 度. SJ. §. 48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 ) m c ( 0. 0. 1. 2. 3. 4. 5. 測驗. 圖 11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垂 直 蹲 跳 (SJ)騰 空 高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p<.05, n= 12). 二、最大爆發力 表 8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 第 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爆發力,以重複量數單因 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8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最 大 爆 發 力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52.93±2.42w/kg增 加 到 第 三 測 的 54.57±2.16w/kg 進 步 幅 度 達 3.0%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48.6w/kg增 加 到 52.2w/kg,. 40.
(50) 最 大 值 由 56.2w/kg增 加 至 第 三 測 時 的 58.3w/kg。. 表 8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最 大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52.93±2.42. 54.23±2.49. 54.57±2.16. 54.48±1.59. 48.6. 51.3. 51.6. 52.2. 最 大 值 (W/kg). 56.2. 58.2. 58.3. 56.8. 進 步 幅 度 (% ). 0. 2.5. 3.0. 2.9. 最大爆發力 (W/kg) 最 小 值 (W/kg). 圖 12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 。 由 圖 4-9可 看 出 , 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垂 直 蹲 跳 ( S J ) 的 最 大 爆 發 力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 六 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大爆發力是逐步增加的現象。. 41.
(51) J S. §. 56. §. 最 大 爆 發 力︵. 57.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8 6 4 2 0. ) g k / w. 1.0. 1.5. 2.0. 2.5. 3.0. 3.5. 4.0. 測驗. 圖 12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垂 直 蹲 跳 (SJ) 最大爆發力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曲線圖。 (§p<.05, n= 12). 三、最大蹬地力量 表 9 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 第 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蹬地力量,以重複量數單 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 均 訂 為 α= .05。 由表 9 中可看訓練前後實驗者的最大蹬地力量,均明顯增 加,從 前 測 的 1 5 1 0 . 0 5 ± 8 3 . 5 2 N 增 加 到 第 三 測 的 1 5 2 7 . 9 2 ± 7 5 . 9 3 N, 進 步 幅 度 達 1 . 4 % , 最 小 值 由 1 3 4 5 . 2 6 N 增 加 到 1 3 8 2 . 3 1 N,. 42.
(52) 最 大 值 由 1675.24N 增 加 至 第 三 測 時 的 1684.12N。. 表 9 垂 直 蹲 踞 跳 (SJ)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1510.05±. 1519.95±76. 1527.92±75. 1523.41±62. 83.52. .71. .93. .23. 最 小 值 (N). 1345.26. 1364.25. 1372.35. 1382.31. 最 大 值 (N). 1675.24. 1682.25. 1684.12. 1610.56. 0. 1. 1.2. 1. 最大蹬地力量 (N). 進 步 幅 度 (% ). 圖 13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直 條 圖 。 由 圖 13可 看 出 , 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垂 直 蹲 踞 跳 (SJ)的 最 大 蹬 地 力 量 達 顯 著 差 異 (p<.05), 且 在 經 過 六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大蹬地力量有逐步增加的現象。. 43.
(53) J S. 最大蹬地力量. §. §. 1620 1600 1580 1560 1540 1520 1500 1480 1460 1440 1420 1400 1380 1360. ) N ( 100. 0. 1. 2. 3. 4. 5. 測驗 圖 13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垂 直 蹲 跳 (SJ) 最大蹬地力量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曲線圖。 (§p<.05, n= 12). 四、最大蹬地速度 表 10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 , 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 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最大蹬地速度,以重複量數 單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 準 ,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10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均 明 顯 增 加 , 從 前 測 的 2.26±0.10m/s增 加 到 第 三 測 的 2.34±0.12m/s進 步. 44.
(54) 幅 度 達 3.5%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2.10m/s增 加 到 2.18m/s, 最 大 值 由 2.43m/s增 加 至 2.48m/s。. 表 10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之 分 析. 最大蹬地速度 (m/s) 最 小 值 (N) 最 大 值 (N) 進 步 幅 度 (% ).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2.26±0.10. 2.30±0.10. 2.34±0.12. 2.33±0.08. 2.10. 2.11. 2.14. 2.18. 2.43. 2.45. 2.48. 2.43. 0. 1.8. 3.5. 3.1. 圖 14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曲 線 圖 。 由 圖 14可 看 出 , 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垂 直 蹲 跳 ( S J ) 的 最 大 蹬 地 速 度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 p < . 0 5 ), 且 在 經 過六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大蹬地速度是逐步增加的現象。. 45.
(55) SJ. §. 2.6. §. 最大 蹬地 速度 ︵. 2.5. 2.4. 2.3. 2.2. s / m. ︶. 2.1. 2.0 0.0 0. 1. 2. 3. 4. 5. 測驗. 圖 14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垂 直 蹲 跳 (SJ)最 大 蹬 地 速 度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 ( p<.05, n= 12). 五、平均爆發力 表 11是 選 手 在 經 過 六 週 訓 練 後 , 在 測 力 板 上 進 行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分 腿 跳 測 驗 , 共 實 施 四 次 測 驗 其 中 包 含 : 前 測 及 第二、四、後測,並擷取最佳的平均爆發力,以重複量數單 因子變異數其進行相關參數分析,其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 均 訂 為 α= .05。 由 表 11中 可 看 訓 練 前 後 實 驗 者 的 平 均 爆 發 力 均 明 顯 增 加,從 前 測 的 19.88±1.45w/kg增 加 到 第 三 測 的 22.36±1.81w/kg 進 步 幅 度 達 12.5% , 而 且 最 小 值 由 17.4w/kg增 加 到 第 三 測 時 的 2 0 . 2 w / k g, 最 大 值 由 2 3 . 7 w / k g 增 加 至 第 三 測 時 的 2 4 . 5 w / k g 。. 46.
(56) 表 11 垂 直 蹲 跳 (SJ)垂 直 跳 平 均 爆 發 力 之 分 析 前測. 第二次. 第三次. 後測. M±SD. M±SD. M±SD. M±SD. 19.88±1.45. 20.85±1.90. 22.36±1.81. 22.16±1.57. 17.4. 18.1. 20.2. 19.5. 最 大 值 (N). 23.7. 23.9. 24.5. 24.2. 進 步 幅 度 (% ). 0. 4.9. 12.5. 11.5. 平均爆發力 (W/kg) 最 小 值 (N). 圖 15為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平 均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的 曲 線 圖 。 由 圖 4-6可 看 出 , 實 驗 參 與 者 訓 練 前 後 的 垂 直 蹲 跳 (SJ) 的 平 均 爆 發 力 , 前 測 與 第 三 測 達 統 計 顯 著 差 異 (P < .05), 且 在 經 過 六 週 增 強 式 訓 練 後 , 其 平 均 爆 發 力 是 逐 步 增加的現象。. 47.
(57) SJ 平. §. 25. 均 爆 發 力︵. 24 23. §. 22 21 20 19 18. g k / w. ︶. 17. 0 0. 1. 2. 3. 4. 5. 測驗. 圖 15 增 強 式 訓 練 前 後 四 次 測 驗 區 間 垂 直 蹲 跳 (SJ)平 均 爆 發 力 的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曲 線 圖 。 §. ( p<.05, n= 12). 48.
數據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erfor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shape-stabilized PCM plates as inner linings o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