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香港高中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初探 / 10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香港高中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初探 / 107"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香港高中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初探

吳善揮 香港五育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

一、 引言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 局(2007)指出中國文學科的其中一 個學習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創 作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他 們)文學創作的能力」,而學生在修畢 本科的三年課程後,其應該能夠「創 作不同文類(詩歌、散文、小說、戲 劇)的作品,表達思想感情,呈現個 性」。這就是說中國文學科主要的學與 教目標,就是在於提升學生創作文學 作品的能力,當中包括創新、思維、 文筆章法等。另一方面,本科的「文 學創作」部分和「文學賞析與評論」 部分是具有緊密的共通性,而兩者的 關係在於學生「有了創作經驗,學生 更容易感受、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判 別作品的優劣與品評高下。」(課程發 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 可見,兩部分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然 而,細察本科的中學文憑考試的公開 考試報告,學生的創作能力仍與本科 的學習目標存有一定的距離,即仍然 未能夠達至本科的設置目標。由是觀 之,本研究旨在介紹中國文學科課程 文學創作部分的學習內容及其公開考 試的設置情況,然後再以中國文學科 的公開考試報告(2012 練習卷、2012、 2013)為基礎,探討高中學生在文學 創作上所存在的問題,並嘗試提出改 善學與教的因應建議。

二、 中國文學科課程(文學創作

部分)及其公開考試的設置

所謂的「文學創作」,就是「人們 對生活或外界事物有了獨特的感受, 激發起表達意欲,運用語言文字表現 出來的藝術形式。」(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由是之故, 本科的文學創作部分的學與教目標, 在於希望學生能夠對日常生活、以及 周遭發生的事情作出深入的觀察,然 後再基於這個基礎上,「把日常的體驗 感受、思考,利用文學手法和刻劃經 營,轉化成動人的文字世界。」(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2012a)而本部分的教 學則建構如下: 圖 1 文學創作教學的建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本科的文學創作部分考試分設文 章寫作、片段寫作兩大部分。整個部 分的作答時限為三小時,共佔全科考

(2)

試總分百分之三十四。而其考核內容 如下: 表 1 文學創作部分的公開考試設置 部分 考核內容 文章 寫作 本部分共設兩題,考生可以 選擇其中一道題目進行寫 作,當中主要測驗考生的構 思與一般寫作能力;試題舉 隅:「我和我的書桌」(2013 題一)、「過關了」(2013 題 二)。 片段 寫作 本部分共設一至三道題目, 集中測試學生文學創作之基 本能力,例如:人物描寫能 力、聯想比擬等;試題舉隅: 「試描寫老師派發成績表 時,班上學生的表情。(字數 不多於 200,標點符號計算在 內。)」(2012 題一)。 資料來源:2013 香港中學文憑科目評核大綱(中國文學)。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b。香港:作者。 表 2 文學創作部分的評分準則 部分 評分準則 文章 寫作 (1) 題目和內容:能否以 題目為創作主線、是否符 合題旨; (2) 表達方式:能否按照 文章的鋪排而運用合適 的表達手法; (3) 組織結構:能否做到 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起 承轉合自然; (4) 創意:如考生對題目 的發揮、內容的選取、想 像的運用等; (5) 語言技巧:語意是否 準確、修辭是否合度等; (6) 書法標點:字體是否 端正、美觀;標點是否準 確、清晰; (7) 字數:文章的內容是 否豐富。 片段 寫作 (1) 內容:能否完成寫作 任務; (2) 技巧:能否選擇合適 的寫作技巧來完成寫作。 資料來源:2013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考試報告及 試題專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香港:作者。

三、 研究方法

為了清楚而具體地掌握高中學生 的文學創作能力現況,本研究採用了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即是通 過所獲得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王文 科、王智弘,2011)。當中所指的文獻 資料就是香港中學文憑中國文學科的 公開考試報告(2012 練習卷、2012、 2013);事實上,歷屆的考試報告皆在 本科試卷主席參考了閱卷員的意見、 考生的表現後,才進行評語撰寫的工 作;因此,對於了解高中學生的文學 創作表現、以及如何調整學與教的策 略,均具有極高的研究及參考價值。

四、 中國文學科公開考試報告分

析(文學創作部分)

本部分將會以 2012 練習卷(由於 2012 年為首屆中學文憑考試,故此香 港考試及評核局特別發放了練習卷, 以讓全港的考生可以藉此熟習本科的 公開考試模式;同時,抽取了全港部 分考生的答卷作分析)、2012、2013 的

(3)

公開考試報告為基礎,分析學生在文 學創作部分的問題,如下: (一) 文章寫作部分 1. 文章內容欠創意 學生的文學創作主題千篇一律, 了無新意。例如:「考生寫的大同小異」 (2013 Q.1);「無論敍事或議論均十分 呆板」(2013 Q.2);「陳腔濫調」(2013 總評)。由是可見,學生的創意能力乃 是源自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可是 部分學生欠缺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對 周遭所發生的事情毫不關心,致使他 們視野過於狹窄,最終使到他們不能 從總結經驗之中開拓新的創作路向, 只能寫出主題較普遍、單一的文章。 2. 欠缺生活的觀察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的文章未能從 生活之中吸收靈感。例如:「(考生) 未能以小見大,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可 供描寫的細節,並加以提煉寫作,以 豐富文章的質感」(2013 Q.1);「所舉 例子過於平常和粗略」、「未深入人情 世故」(2013 Q.2)。由是觀之,一篇好 文章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引起讀者 的共鳴感,而要達到這個效果,學生 就 必 須要 深刻 地觀 察 生活 的一 點 一 滴,以從中發掘或儲積寫作材料,那 麼 便 能夠 拉近 文章 與 讀者 之間 的 距 離,使讀者從中產生親切感,乃至因 而受到感動。然而,學生缺乏對生活 的觀察,更遑論對生活的品味,因此 文章的內容自然會因為作者不諳世情 而脫離現實,難以使讀者產生觸動的 感覺。 3. 情感抒發較薄弱 試卷主席認為學生所抒發的感情 有欠深刻。例如:「文章的感染力仍有 不足」(2012 練習卷 總評);「能別出 心裁,描寫細緻感人的作品較為少見」 (2013 Q.1);「抒發之感嘆也難令人信 服」(2013 Q.2);「觀察感受不足」(2013 總評)。簡言之,學生是具有情感的血 肉之軀,不可能對身邊的人或事毫無 感情,因此筆者認為學生只是未能夠 掌握抒發感情的方法,例如:間接抒 情、直接抒情等,導致文章多有沙石, 未能夠將箇中的感情貫穿全文,最終 未能夠以文字打動讀者的內心深處。 4. 析述不足或空泛 考試報告批評學生創作的文章寫 來較空泛、以及空洞無物。例如:「缺 乏較深入細緻的描寫」(2012 練習卷 總評);「粗枝大葉,語焉不詳」(2012 總評);「見解也欠深刻」(2013 Q.1); 「流於老生常談」、「考生的描寫欠細 緻,大多粗枝大葉」(2013 Q.2)。括言 之,學生在撰寫敍事性文章的時候, 未有注重當中的情節發展過程;又或 在撰寫議論性的文章時,沒有作出適 當的推論;又或在創作描寫類文章的 時候,沒有深刻地刻劃當中的人物或 景物;從中可見學生在各方面的寫作 能力仍 然未達到本 科 要求的 基本水 平,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寫作練習 不多,未能夠完全掌握寫作技巧的運 用。 5. 構思能力不足

(4)

學生的思維能力仍然有所不足。 例如:「不少考生寫自己對於遊樂場的 拆卸依依不捨,卻未能令人感動,在 於一個理性的問題」(2012 練習卷 總 評);「構思往往流於俗套」(2012 練 習卷 Q.1);「部分考生構思的情節誇 張……自難從我和書桌的關係寫出人 生的真切感受」(2013 Q.1)。由此可 見,學生在構思寫作內容的時候,思 慮有欠周密,致使內容出現偏頗、以 及不合理的情況;部分同學則由於思 維僵化,欠缺靈感,導致構思的角度 受到侷限,只能人云亦云,未能寫出 具有獨創性的文章。 6. 文學技巧之掌握未夠穩固 考評局認為學生未能夠完全恰當 地掌握文學創作的寫作技巧。例如: 「未能以不同技巧豐富文章的質感」 (2013 Q.1);「部分考生雖有意識使用 不同的技巧寫作,惜欠圓足,未能提 升意象和感染力」(2013 Q.2)。由此可 見,雖然文學技巧並不是文學作品的 唯一價值,可是倘若學生能夠純熟地 運用多樣化而恰當的寫作技巧,的確 有助文章主題的深化;然而,學生雖 有意識運用不同的文學創作技巧,可 是卻未能借之來豐富文章的文學性、 藝術性,蓋因學生的創作練習不足, 所累積的寫作經驗並不多,致使他們 未 能 夠在 寫作 技巧 方 面做 到熟 能 生 巧。 7. 遣詞造句欠理想 學生的語文能力基礎頗為薄弱。 例如:「語病嚴重,詞不達意」(2012 總 評);「文字功夫不足」(2013 Q.1)。由 是觀之,文學創作貴乎能夠觸動讀者 的心靈,而至少也要讓人明白當中的 來龍去脈,可是由於學生的基礎語文 能力並不穩固,導致他們發揮不了文 字的傳意功能,最終降低了文章的可 閱讀性,即讀者無從理解文章的思想 內容。 8. 文章結構欠完備 學生不善於鋪排文章的內容。例 如:「結構鬆散」(2013 Q.1);「結構冗 長重複」(2013 Q.2)。一言以蔽之,文 章的起承轉合是否恰到好處,實在影 響到讀者能否掌握文章當中的主線及 發展,因此學生宜在下筆之前,先擬 寫文章的寫作大綱,然後才作下筆; 然而,學生大多是「隨寫隨想」,根本 沒有深思當中的鋪排是否自然、是否 合理、是否有利讀者閱讀,結果就是 未能夠寫出主線清晰、脈絡明晰的文 章,大大影響到閱卷員的閱讀理解。 9. 審題功夫欠佳 學生未能抓緊題旨發揮。例如: 「題目另一關鍵字是『中』……試卷 所 見 , 部 分 考 生 忽 略 這 一 關 鍵 字 」 (2012 練習卷 Q.1);「一般考生容易 忽略題中的『再』字」(2012 Q.2);「不 少考生未能恰當回應題目中『和』字 的意涵寫作」(2013 Q.1)、「少數考生 只寫『過關』而未有刻劃『了』所表 露的感喟」(2013 Q.2)。由是觀之,學 生未能夠抓緊題目的關鍵字眼發揮, 乃至未能完全掌握題目的要求,致使 文章的內容偏離了寫作任務,結果文

(5)

章的得分自然低下。 (二) 片段寫作部分 1. 描寫能力較弱 考評局屢屢批評學生的基礎描寫 能力並不穩固。例如:「考生普遍具備 基本的描寫能力,但是能夠採用不同 的文學手法以加深讀者印象的文章不 多」(2012 練習卷 Q.1);「缺乏細緻 具體的描寫技巧」(2012 Q.1);「描寫 手法獨特深刻的甚少……少有具體細 緻的刻劃」(2013 Q.1);「缺乏複雜多 變的手法」(2013 總評)。由是可知, 描寫能力作為文學創作的最基本技巧 之一,學生理應有所掌握,可是他們 卻未能掌握描寫為何物,而教師亦較 少注意到基礎寫作訓練的重要性,最 終導致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不足。 2. 聯想能力不足 學生的聯想能力較弱。例如:「聯 想力不足」(2012 總評);「考生聯想 力相當不足」(2013 總評)。這就是說 學生的創意思維並不足夠,未能夠觸 類旁通,即從客觀的事物或事件中進 行聯想,繼而創造新的東西或元素, 蓋因學生欠缺足夠的創新思維訓練。 3. 比喻欠精準或深刻 學生創作比喻的能力並未能夠達 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有不少考生嘗 試運用比喻,雖例子不太恰當」(2012 練習卷 Q.1);「比喻未能結合喻體與 本體的共同特徵,以致不能達到應有 的效果」(2012 練習卷 總評);「少見 具體深刻的比喻」(2012 總評、2013 總評)。簡言之,創作一個完備、精闢 及貼切的比喻之首要前提,就是須要 多進行創作的練習,可是礙於課時有 限,教師往往利用大部分的課堂時間 來進行讀本教學,而忽視了文學創作 的基礎能力培養,最終使到學生創作 比喻的能力不足。

五、 文學創作的學與教建議

(一)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能夠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發 展。莊雅智(2012)指出「孩子在能 充足閱讀的環境中成長,語文表達確 實較為流暢,不僅較能選取掌握寫作 題材,遣詞用字的拿捏和精準度也比 較好;涉獵的知識愈多,自然能拿來 運用的字彙和舉例也會愈多。」這就 是說閱 讀是能夠豐 富 學生的 寫作素 養,而且更能夠使學生從中學習到別 人的佳句巧詞,並參考別人的佈局方 法,以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達 到改善寫作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師 應設置多元化的閱讀計劃,以提升學 生的閱讀量;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班 際問答比賽,測試學生對指定課外書 籍的理解,以驅使學生閱讀更多的課 外的文學作品;教師亦可以設置講故 事比賽,讓學生自行選取一本感興趣 的文學書籍參賽,以鼓勵學生閱讀更 多不同的文學作品。 (二) 寫作教學配合讀本教學 周漢光(1998)指出「教師講解 課文時,除經常指示學生摘錄新詞佳

(6)

句,以供寫作資料外,同時分析每篇 文章的結構、句法和修辭特色。這些 寫作技巧,學生都可以模仿。」這就 是說教師在完成文學讀本教學後,可 以設置數道作文題目,而作文的命題 是能夠配合文學讀本教學的進展,即 製造一個文學創作的機會,讓學生可 以把從範文讀本之中學習得來的詞語 佳句,應用在寫作文章之中,進而磨 練他們的文筆,提升他們遣詞造句的 能力。例如:教師在完成教授梁實秋 先生的〈書〉後,教師可以設置一道 寫作題目,如「閱讀與我」、「閱讀的 苦與樂」等,讓學生可以把從範文中 學習得來的東西及重點,盡量應用在 寫作之中,以加強實踐的功夫。 (三) 增加寫作練習的機會 廖秀珍(2012)認為要解決語法、 病句等寫作問題,就只有多讀多寫一 途,並選擇佳作範文的精華段落供學 生誦讀及學習,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所謂十年磨一劍,寫作能力是須要投 入長期而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得以提 升;因此,教師宜設置不同類型的寫 作練習,例如隨筆、週記、短文寫作、 看圖作文、文章續寫等,讓學生可以 有機會接觸不同種類的寫作模式。當 然,為了不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教師 可以以「略改」的方式來批改他們的 寫作練習,而較長篇的文章才以「詳 改」的方式進行批改,以增加教師提 升學生寫作量的意欲。 (四)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吳善揮(2013)指出「學習興趣 對學習的自發性有着極大的影響及啟 發,乃至產生長久而穩定的自發性學 習行為。」因此,教師宜以多元化的 寫作活 動來帶動學 生 的文學 創作興 趣,以讓他們熱愛中國文學創作,例 如:教師可以設置同儕互評活動,讓 學生互相批改同學的文章;這不但能 讓他們可以取他山之石,以及提升他 們的寫作興趣,而且更可以提升他們 的評鑑能力;教師亦可以利用互聯網 作為平臺,如 facebook、微博等,讓學 生可以分享自己所寫作的文章,並且 讓其他群組內的同學即時作出點評, 讓文學創作變得更有趣味,並且不受 時、地的限制。

六、 總結

徐怡詩、鄭潔慧(2013)認為「學 生的學習動機也將影響寫作課程之進 行,因此,也需適度加入增強物,以 強化學生之寫作動機。」這就是說學 習興趣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有着莫大的 關係。事實上,香港學生的文學創作 能力不高,蓋因他們對文學創作的投 入度不高,乃至未能夠對文學創作產 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改變香港 高中學生的文學創作水平,除了需要 從教學方法及策略著手外,我們還需 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以興趣帶 動他們寫作的動機,那麼假以時日, 學生的文學創作水平定必能夠有所提 升。 參考文獻  吳善揮(2013年5月15日)。淺談 學生自發性學習的首要關鍵-激發學生

(7)

對學習的興趣。2013年『學生自發性 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 家教育研究院。 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 究法。臺北:五南。  周漢光(1998)。中學中國語文教 學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1)。2012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學生表現 報告(練習卷),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a)。2012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中國文學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b)。2013 香港中學文憑科目評核大綱(中國語 文)。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c)。2012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2013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莊雅智(2012)。從寫作談語文表 達能力的培養。師友月刊,546,85-89。  廖秀珍(2012)。「寫作病句」探 析-以大一技職生寫作為例。明新學 報,38(2),49-67。 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 局(2007)。中國文學課程及評估指引 (中四至中六)。香港:作者。  徐怡詩、鄭潔慧(2013年7月19 日)。運用範文結構提升低成就學生 寫作能力之個案研究。2013年南臺灣 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中山大 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編訂本資源是為教師提供分層課業例子以作參考,資源的內容並不包括所有

Subject/Topic: English Language/Endangered Animals 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More Able students in class:. 8 students displaying high creativity and English abilities

• 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生 興趣及懂得有創意地運用科 技,並能綜合和應用科學與 科技的知識與能力,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相信閱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透過閱讀 能達到培養學生樂善勇敢,有自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