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何金樑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一、前言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下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 園區(以下簡稱六堆園區)兩個園區,其中六堆園區位於屏東縣的內埔 鄉,自1997 年選址、2007 年試營運到 2011 年正式開園,前後歷時 14 年完成約20 公頃的場域建置;又於 2016 年增設客庄水圳生態區,全區 總計30 公頃,兼具自然生態及文化展演場域規劃。在定位上,六堆園 區朝向「生態博物館」,強調園區與六堆客庄及社區的連結,形成南臺 灣客家文化網絡,以保存及體驗高屏六堆在地客庄深厚的常民文化資產 為營運目標,並活化在地聚落、體現常民生活,以發展、體驗及探索客 庄文化,認識和推廣在地客家特色,並以活絡六堆客家產業。 * E-mail: thcc00001@mail.hakka.gov.tw 投稿日期:2018 年 1 月 2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18 年 3 月 8 日 Date of Submission: January 2, 2018 Accepted Date: March 8, 2018

(2)

Global Hakka Studies, November 2018, 11: 213-226

214

二、設置理念與空間配置

(一)設置理念

1. 生態博物館的規劃概念 六堆園區採行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以核心 - 地方互 動連結,積極保存營造既有的客家聚落風貌,落實營造在地化和社區化 的客家生活環境。六堆園區也透過與在地客家社群互動合作,結合六堆 地區的人、文、地、產、景,以成為六堆客家藝文、語言、產業的交流 平臺,賦予存在於歷史涓流中的客家建築與器物在新時代傳承的任務與 生命力。 2. 自然生態納入規劃 六堆園區原為臺灣糖業公司隘寮溪農場所在,過去種植甘蔗,地勢 平坦,土壤多為沖積土,多種植與環境相結合之原生樹種及花卉,結合 本地的生態,提供鳥類及昆蟲的棲息環境。為容納並調節洪峰期的暴雨 水量而設置沉沙滯洪池,配合園區整體設計,並結合六堆地區交流的水 圳景觀,規劃親水空間,並作為水生植物及動物之棲地,而名為生態池。 3. 在地客庄文化融入園區 六堆園區的展示場域空間除了常設展及客家特展室外,也包含有中 軸廣場、客家食堂、工藝產業館、菸樓、礱間、水頭廣場、溼地公園、 演藝廳、多媒體展示館、九香花園、六堆園區開基伯公、水域生態生活 圈、生態景觀池等空間配置,並將六堆客家在地特色及生活融入其中, 例如為展現在地客家重要的伯公信仰及祭儀,於園區內設立開基伯公

(3)

碑、種植伯公樹(榕樹)並於周圍搭配種植祭儀中常見「疊盤花」所用 的植物 ( 九香花園區 ),而客庄特色建築及常民生活印記則展現於田園 地景區的菸樓、礱間及伙房,並於建築周圍農地依不同時節栽植稻作、 菸葉、蔬果及綠肥,並配合作物栽種時間,辦理農事學堂體驗活動。 再者,園區內整體空間的設計結合自然生態與在地生活空間,以六 堆在地居民渡海來臺在平原及山林間進行拓墾,進而到庄園地景的建立 及客家聚落的形成,後因保衛庄園而團結互助,藉由新時代的客家文化 與科技人文表現著「客家」朝向新的紀元與傳承。 而最後展現傳統建築地景與客家意象建築的對話,透過園區內設置 的菸樓及礱間等實體典藏物件,並以「為大地打傘遮蔭」的傘架設計概 念,形成現代客庄意象與傳統建築空間的相互呼應。 六堆園區為了保存並傳承六堆客家文化,也為營造客家文化發展的 空間與場所,扶持並延續客庄文化產業,引領民眾瞭解園區內規劃之客 家文化及自然地景,以永續發展經營理念,將其根本精神展示於場域 內,包括六堆在地的發展及常民生活的變遷,透過園區整體景觀規劃設 計來呈現,如演繹客家人渡海來台開墾的發展脈絡,透過各個特展、表 演及活動展現「六堆區域形成及歷史事件、客家信仰及祭儀、社會結構 及人際關係、民居生活與實踐,及文化創新與傳承」等內容,呈現六堆 在地常民生活、情感及認同,深度詮釋聚落、社區、生態、生活情境的 議題與關係。

(二)空間配置概念說明

六堆園區的整體景觀規劃,在設計上結合「人文地景」及「自然地

(4)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216 景」的詮釋,從客家族群渡海來臺到在地化的過程,從「自然草原區」 開始詮釋,象徵當時客家人渡海來臺,孑然一身開墾一片山林與原野; 而後逐步建立農耕生產,形成田園景觀及建立家園,發展成「田園地景 區」;而後客家人團結一致,組織保衛社群,形成「傘架客家聚落區」, 禍福與共、抵禦外侮;到結合新世代客家文化與科技人文的「多媒體展 示館及演藝廳」,演繹出「客家新紀元」傳承與思維,園區自然與人文 特色說明及環境教育設施。 六堆園區考量周邊環境及在地客家人遷徙歷史而設置,所以在園區 的地景佈置、環境營造、風水軸線的配置上,皆具客家生活與文藝的氣 息、內涵及巧思,依主要的資源特色將園區區分為(1)自然草原區、 (2)田園地景區、(3)傘架客家聚落區、(4)九香花園與(5)客庄 水圳生態區等五區,各區特色說明如下: 1. 自然草原區 自然草原區象徵著六堆的起點,也是六堆客家人最豐富的寶庫。六 堆先民渡海來臺在屏東平原一帶開山闢地,在物資貧乏的時期,大自然 所孕育的多樣化生態環境,是供應六堆先民日常生活中,各種需求的最 大來源。再者,透過各種植物與生活的連結,展現客家先民樸實的生活 智慧。而園區為重現豐富的原生植物群,於環園景觀自行車道旁配置不 同的喬木植栽,植栽顏色、花色隨著季節與氣候的轉變,呈現不同的景 觀變化;並於園區中央設置生態池,在環湖的木棧道周圍,栽植多種水 生植物,其環境可使紅冠水雞等水鳥有躲藏棲身之處,展現其尊重生命 之環境教育意義;六堆之丘植有喬木林,於面湖背山之竹涼亭周圍種植 了唐竹,重現早期集村式聚落的防禦竹圍地景,不但提供遊客一個舒適

(5)

的歇腳空間,也提供給自然訪客佇足停留的空間,充分地展現在地的原 始生命力及自然環境資源價值。 圖1 園區自然草原區及生態池 資料來源:客發中心提供。 2. 田園地景區 早期客家人來台開墾後,多以農耕為生,更是重要的主食,發展出 客家米食文化。而六堆地區的農地使用,也隨著菸草、甘蔗、香蕉及鳳 梨等經濟作物的相繼加入,讓田園景觀更加豐富。客家人崇尚自然,樂 天知命,以田園與自然景觀搭配,營造客家人取之自然的生活環境,所 以自然及田園景觀區在山林與平原間開拓可以說是先民的生活史。

(6)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218 圖2 六堆園區菸葉採收活動 資料來源:客發中心提供。 園區劃設了0.56 公頃區景觀機能區等等公頃的農田,配合周邊的 灌溉水圳、水頭廣場、果樹區、菸樓、礱米間、農具間及田園餐廳形成 完整的田園地景,配合季節種植水稻、雜作、蔬果、菸葉等農作,並透 過園區舉辦的田園體驗活動,豐富該區的客家產業文化,可達到體驗學 習、環境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功能。另設置菸樓及礱間等傳統建物,保存 與教育展示客家傳統建築與文物。戶外空間亦可作為文化體驗與音樂演 出之戶外場地。 3. 傘架聚落建築區 傘架客家聚落下,以多種藤蔓植栽遮蔽原有鋼索結構,呈現熱帶雨 林風情的景觀風貌,猶如行進於熱帶樹林中,體會早期樹林蔭遮天的氛 圍,呼應舊時熱帶森林的南國意象,並表現客家文化意象中,尊重自然

(7)

與保護生態的精神。 該區具重建原始樹冠層的遮蔭作用,避免過度曝曬,讓各式熱帶植 物生長,園區以「紙傘」與「客家笠嫲」為概念,設計六座傘架,象徵 為大地遮蔭,打造適合人類活動的宜居生活環境。建築物設計盡量保持 彈性調整的空間,設計為可拆卸式、重複組裝或更替,亦可隨著空間營 運的需要,調整使用型態、配置與面積。傘架建築除結合節能設置的太 陽能光電板,全區建築物亦規劃以可回收環保建材進行設置,達到節能 減碳的效果。傘下規劃客庄產業與文化聚落作為營運主軸,深具環境教 育場域意涵特色。 圖3 六堆園區傘下聚落區 資料來源:邱秀英拍攝。 4. 九香花園區 九香花園以開基伯公為中心,取自六堆客家人特有的伯公形式與供 花習俗,以盤花拜伯公的生活習慣,當然還有生男的拜新丁習俗等,以 帶狀配置之景觀區域編織有如客家花布地景,搭配戶外演出空間,讓文

(8)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220 化演藝與周邊地景產生關連。 圖4 六堆園區開基伯公 資料來源:邱秀英拍攝。 多媒體館後方設有六堆園區開基伯公碑,外觀承襲六堆特有伯公形 式,在園區尚未建設完成前即設立,象徵著六堆客家文化在此落地生 根,伯公不僅是信仰,更是客家常民生活的一部份。此處規劃是參考在 地客家人以「疊盤花」作為祭祀用香花,將客家聚落裡頭居民每日至伯 公上香的路程裡可隨手摘取的花卉,包含:野薑花、仙丹花、芙蓉、山 馬茶、夜合、含笑、桂花、樹蘭、緬槴等依不同的植物生長屬性配置在 開基伯公附近,因略有九種常用盤花祭祀的花卉在其中,並取其客家文 化常常久久,盤花美麗芬芳之意,取名為九香公園,使來園遊客體驗傳 承客家人的祭祀風俗,及崇天敬地的精神,更豐富了園區的整體景觀。 5. 客庄水圳生態區 為使六堆園區展現客家聚落中自然生態保護的理念,在2014 年以

(9)

目標為強化園區休憩環境及落實傳統客庄水域生態環境為主軸,並增加 林地植栽綠美化。這一區除了停車空間的增加外,也串連園區基地內外 的自行車道及提升屏東縣政府於園區內興建之生態淨化池生態環境,並 將園區內的田園地景、濕地生態環境、導覽路線及指示標識和自行車路 網設施,朝向平原水圳生物資源場域的規劃,以達到低汙染的休閒遊憩 活動為目標,逐步與田園生態地景區串聯,活化並利用園區既有田園生 態環境空間,透過各動植物的棲地營造、在地物種計畫性撫育、與六堆 社區及機關學校進行廣域的跨域合作及資源連結等模式,串接人文及自 然生態場域。此外,在六堆園區基地外圍包含臺糖造林區、麟洛溼地公 園等,劃定並串連廣達100 餘公頃生態區域,提供民眾完整體驗六堆客 庄田園生態及水圳生活的休憩空間場域,以作為環境教育及區域多元主 題性套裝體驗遊程規劃素材。 圖5 六堆園區空間配置圖 資料來源:客發中心提供。

(10)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222

三、六堆園區整體特色

(一)以發展「生態博物館」為基底,結合客庄聚落

前述提到六堆園區採行「生態博物館」模式,希冀成為臺灣南部客 家文化之窗口,透過各項藝文展演、教育推廣及主題展示活動之辦理, 展現與活化客家文化,以保存及延續客家民族文化。而張譽騰在《生態 博物館- 一個文化的興起》一書中提到: 「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是將地域本身自然及文化資源視為博物 館主體,而以地域內居民參與其中而形成的博物館。」(張譽 騰2003:163) 六堆園區作為認識六堆客庄的入口平臺,以展現客家文化樣貌、活 化客庄生活為目標。除了持續規劃辦理各類展示主題及節慶等客家文化 系列活動外,為建構園區活力、年輕及多元藝文展演空間,積極邀請各 級學校參與園區相關活動,並逐步規劃與更新六堆常設展場,匯集在地 資源,共同行銷、推動在地發展。再者,擴充及整合園區周邊環境, 建構傳統客庄水圳聚落生態場域,運用豐富自然景觀與文化展演資源, 以客家文化素材結合生態體驗,將在地客家傳統產業與環境教育課程結 合,以體驗客庄生活型態進而認識及認同客家文化,以親近客庄水圳生 態進而培養對環境的尊重及責任,吸引更多親子及多元遊客參訪。而最 重要的是,持續辦理六堆地區客家相關的調查研究及兒童讀本的開發,

(11)

深化及運用於六堆園區各項活動的辦理及推廣。 除了與在地客庄聚落及社區結合,以帶動發展外,六堆園區更思考 連結行政機關的資源共享,已達政府部門更大效益的提升,於是在2016 年開始與屏東縣十大機關學校共同簽署「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合作 備忘錄,共同發展在地觀光,並與在地社團等辦理小農市集、野餐趣及 稻田裡的饗宴等活動。

(二)以客家文化保存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生態博物館發展概念結合人文與自然生態,六堆園區推辦客家文 化與環境教育課程,在105 年 2 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持續透 過辦理親子農事學堂體驗課程,如從稻作栽植的過程,體會在地農夫於 作物長成時期給予稻作的照護,並廣泛運用周圍的水圳,適時調節水量; 從種植菸葉的過程,了解菸葉的長成到販售過程,及體會傳統農村交換 工的模式達到人力運用的最佳值;而種植在地蔬果,讓民眾了解食材從 田畦到餐桌的過程,了解客家人的生活哲學,食物可立即煮食外,多的 食材則進入醃漬及保存,於食材不足時適時補充。此外透過辦理六堆在 地生態體驗活動、環境教育相關的認證課程、培訓研習及參訪交流學 習、單車遊學趣及客家夏令營課程,在園區內將客家文化產業融入環境 教育課程推廣如辦理稻作農事體驗,也帶領學員走出園區進入客庄,進 一步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並推廣在地生態教育。

(三)盤點及蒐羅在地文化資源,落實文化保存

六堆園區作為認識六堆客庄的平台,也連結在地館舍如屏東縣客家

(12)

文物館、美濃客家文物館等,也積極盤點及蒐羅六堆在地有形及無形文 化資源,初步透過文化資產中的元素,以還原六堆地區的傳統空間及周 遭環境,透過空間內不同時期所展現的客家文化元素的層層盤點、分期 及建檔,進行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常民生活景象的深入研究,期能 藉由從傳統客庄文化的詮釋和文化重要意涵,進一步推動及規劃文化保 存運動,並喚起六堆遊子返鄉,以對自身生活的認識及深入了解自身環 境,並串起對於情感的連結,進而對自己的家鄉及文化產生愛護及承 襲。

四、結論

六堆園區作為生態博物館,展現出客家族群和自然環境交互下的一 種生活形式,反映在園區傳統客庄的建築及空間配置上。而從六堆整體 區域而言,園區的角色在於作為認識六堆在地生活動平台,真正的客庄 生活及環境、常民慣習的體驗及深入了解,端賴於進入客庄聚落。也因 此,六堆園區的發展則朝向在地論述及對話,從參與式的展演活動、 溶入參與在地社群之教育體驗活動及在地典藏以展現物件在地特色等內 容,以為六堆園區作為永續發展經營之動力。

參考文獻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綜合規劃報告書》。臺 北: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 未出版 )

(13)

周佳樺,2014,(「生態博物館」概念於法國源起之探源〉。《博物館 學季刊》28(1):31-49。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8,《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2017 年報》。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14)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簡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時間 108/9/24 10:00-13:00 地點 林業文化園區 低年級音樂教室 講師簡介 外聘徐佳伶老師. 參與人員

209 景美女中-安東市場 定時發車 是傳說中的路線 欣欣客運 237 動物園-台北車站 定時發車 步入傳說中的路線 欣欣客運 294 動物園-仁愛國中 定時發車 傳說中的路線之一

並以中科園區核准進駐事業單位中已建廠完成且投入實際生產的廠 商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園區協調小組 公布資料指出,統計至 96 年 6

使用校園環境及設施 (發光簾)..

校園環境品質除是永續校園 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優劣與否更 是攸關教職員生的身體安全與健

城市面貌 社交生活 創科發展 交通運輸 鄉鎮發展 飲食文化 文物保護 環保建設 區域發展 消費模式 教育發展 國際事務 家庭生活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是香港首間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分為中 醫展覽廳及中藥標本中心。展覽廳內共有六個區域,如「歷代中醫藥展區」 、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