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應文化現象的科技教育新思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回應文化現象的科技教育新思維"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回應文化現象的科技教育新思維

*曾國鴻、**魏炎順 *美和技術學院教授兼副校長 **台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副教授兼圖書館參考組組長 壹、 前言 任何一個社會系統的運作乃透過三個互動的次系統達成的:一個是意識型 態次系統;也就是價值意識的心理次系統,如道德、宗教、文化等。一個是制度 次系統;也就是有關整個社會資源控制規範的政治次系統;如管理、分配、政治。 一個是物質次系統,也就是包含物質、技術、經濟等層面的次系統,如通訊、交 通、科技等。整個社會的運作,事實上也就是這三個次系統彼此交互作用,消減 與繁衍的過程。本文亦可表述為文化、管理與科技的相互演化,即其中一個次系 統的內容改變了,一定會影響到另外兩個次系統。在理論的探討,透過對各個次 系統的解構可以建構彼此之間的互動瞭解與發展趨勢,亦可提供我們掌控未來世 界變動的方向,及對科技教育就文化的內涵與社會運作的系統作理解,建立理論 依據,以演繹與發展出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文化意涵。對照科技教育課程擬定與發 展時所需關注的意涵為何? 貳、 文化的意涵 文化之英文名稱 Culture 一詞原本含有神明拜祭、土地耕作、動植物培養以 及精神修養等意義。此詞原有人類在自然界中勞作,從中取得收獲物的意思,可 引申為人類改進自然狀態而特有的創造思想和活動歷程。一般而言,文化可說明 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總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藝術、科學等各方面。 一、由外而內三層面的文化意義 所謂文化,本就是個複雜的概念,由外而內分為三個層面如下: (一)文化現象(最外層):主要標誌是種種器物,考古學者常以此界定不同文化, 如舊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青銅器文化,而幾近現代有石油文化,機械文 化等。 (二)文化體(中間層):主要標誌是----統整各種文化、生活現象的方式,包括各 種制度、風俗,這也是一般文化學者所關注的層面,以界定不同文化,如

(2)

農業時代、母系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等等。 (三)文化心靈(最內層):主要指的是創建制度、主導風俗、通貫種種現象的究 極理念。文化哲學學者最喜愛探究此一層次的文化,如以「個體」、「洞穴」、 「平面」與「道」來作為古典希臘文化、近代西方文化、中國文化的基本 象徵。 以上三種區分中,相對於社會系統互動中運作三個次系統,似乎可相對應 為,最外層文化現象可採取對應物質次系統,包括可理解的事實現況如物質、技 術、經濟等層面的問題;而中間層的文化體有如制度次系統所指涉的社會資源的 控制的制度、風俗等管理系統;而最內層的文化主體(心靈)可對應於意識型態 的價值觀的態度與建構。 若依此相對關係的定義,再探討中西文化的不同本質,大可發現其間的連 帶關係。中西文化之根本不同點,可說明如下: 二、中國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所關注而致力人生意義、價值或自我實現的需求,其發現的 不是客觀的大自然而是主體的生命,也就是狹義的人性如何得以舒暢實現,而非 食衣住行,也因此開展一套成己成物,己立立人之學與心性修養之道,開啟了中 國文化的大傳統,此核心當然就是心靈的自覺、價值根源的疏通、道德創造力的 啟動,由此開闢了一個以意義價值的維繫、愛的通疏為主題的道德世界或禮樂文 明或所謂「禮治」。因此,過往的數年中,中國文化體中,人的關注重心在上層(文 化的最內層領域),文化心靈的建構,意識型態次系統的探究,而忽略了基層(文 化的最外層領域)的建設。雖也知道生存的優先性,例如「民以食為天」等,在 文化頃向以一種實用心態去解決眼前食衣住行難題,而無法如西方文化謀求一解 決的根本努力制度與管理方式。 三、西洋文化意義 西方文化所關注的卻是致力謀求解決的是人生基層或初級(文化的最外層領 域)的問題,亦即生存或衣食的需求。所謂生存的需求,即「免於匱乏」、「免於 恐懼」的自由,所謂基本人權也是其中。其具體內容,是生存所需的各種資源(吃 的、穿的、用的)的生產消費問題與分配管理問題,資源的大量生產,充足消費 使人免於匱乏,其公平分配、有效管理則使人對未來可以預測而免於恐懼。就因 對物質、制度的需求,西方近代文化的兩項主要元素:科學與民生,即有效解決 物質與制度的困境。因此,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了機械,動力的革命,其主 題在科技,從此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本質是為了解決生產不足的問題。第二次 工業革命發明了電腦,雖是科技的範疇,但主要卻在資源管理,或切要地說根本

(3)

改變了政治或體制運作的方式與意涵。換言之使資訊公開透明、交通便捷,威權 獨裁的統治就無法維持,必須採民主政治的方式為管理眾人之事,使全民的生存 與生活獲得公開、公平、正義的保障與競爭。 四、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以上的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即是心靈的自覺、價值根源的疏通、道德 創造力的啟動,重視生命價值形上的開發;所以開創了以意義價值之維繫為主題 的道德世界或禮樂文明形而上的文化運作,而有別於生存的保障、資源的管理之 民主與科學思考典範之西方法治觀念,以此相對應於社會運作的三系統發現,中 國社會的運作以意識型態的價值心理系統居首位,相反的西方的科學與民主的法 治觀則偏重制度次系統與物質次系統的運作,發現台灣的社會文化以嚴重傾斜於 西方的科學與民主制度系統與物質系統的運作,在學校科技教育的內涵亦明顯感 受西方的文化殖民(改寫自曾昭旭(民 89),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之道----關 於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幾點釐清)。 參、氾濫的科技文明 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是科技發達一大分水嶺,至今為世人追求現代化的代 表典範,亦是改寫人類文明的分水嶺,其主要的現代名詞即是「動力」的革命轉 變,才使人類的物質文明大為增進。雖然工業化使產業發展一日千里,人類的「物 質生活」也大為增進,但不可否認地,負面的看法一直存在,特別在大文豪著名 的文學作品中,更時常出現思古之幽情,大好的自然環境快速地蒙塵,童工被資 本家剝削的慘狀一幕幕生動地躍然紙上。不過,儘管憂慮此起彼落,但工業化的 巨輪卻愈轉愈快,在能源、動力的不斷改良、發現下,科技的面貌日新月異,為 了求取生產的增加,技術進步終而成為一項主要泉源,於是「創新、發明」一躍 而居主角。 一、何謂科技? 儘管創新發明的利弊得失爭議連連,但其進展卻極為神速,到二十世紀更 達到高峰,已達「高科技」的新境界。而二十世紀中葉出現的「電腦」就是一個 里程碑,用瞬息萬變來形容電腦的創新恐怕都還不夠。高科技一方面被人類熱切 追求,另一方面卻也受到高度疑慮,人類對它簡直就是愛恨交織,不管是愛是恨, 高科技與現代人常相左右,已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既然如此,必須認命的無數渺 小「個人」,與其消極怨嘆,不如積極地設法了解高科技,面對科技資訊的年代, 首先當需了解科技是什麼,什麼是科技的「文明世界」?可以指為桌面、公事包、

(4)

檔案夾、文件、記事本、程式語言、捲軸、叢集、連結、存取、垃圾、回收、記 憶體。還是一個科技網站(www.technology.com.)、高畫質電視、超文件傳輸通 訊協定、CD、DVD、人工智慧、磁共振影像、心電圖。亦是具體的器物如輪子, 織布機、印刷機、室內水管、電、火爐、冰箱、空氣調節、洗衣機與乾衣機、行 動電話、傳真機、掌上型電腦、汽車、高速火車、水上飛機、橋樑、隧道、摩天 大樓、超級油輪。也可能是虛擬與抽象的名詞如零與一、更小、更便宜、虛擬、 數位神經、互動、數位、網路化、連結、硬體、軟體、科技配件。上述體現文化 現象最外層主要標誌就是種種器物,可以宣稱為高科技文化。 什麼是科技文化或文明?綜歸即是物質世界未來進展,發明創造,進步與 控制及其傷害。綜觀科技名詞的定義就一直改變,頗堪玩味。科技的定義是一樣 東西、一件物體,物質的、實體的,它與生活、社會及環境的有密切交互關係, 科技不再存在於虛空之中,或僅是器物工具之類的定義,而與我們生活週遭的 人、事、物緊緊相扣在一起。耐人尋味的是一九九八年線上科技百科(Tech Encyclopedia online)給科技所下的定義,把科技的力量擴大到包括其造成的後 果。從一件東西到交互關係到後果。我們現在知道力量強大的科技會造成影響深 遠的後果。 二、科技文化的迷惑 以下科技上癮症狀引述尹萍譯(民 88)的「高科技•高思維」書中所提到 現今科技的社會中,人們已被科技制約而渾然不知,在科技與對人生意義的追尋 之間,有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們稱為高科技上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 (一)從心靈宗教到生理營養,寧取簡易方案,速戰速決 新科技文明我們盲目尋找能填充的東西,含糊稱之為「意義」。集體想尋虛 幻的東西,好把自己與更偉大的什麼連結起來,即使多方尋求,我們仍覺精神空 虛。好像有什麼事不對勁,我們想迅速解決。 而核心家庭成員、教會及社區不再傳承價值觀與實用智慧,卻被通俗文化 所取代。我們集體轉向資訊科技如電視、錄影帶、雜誌與實用書籍,尋求一些基 本問題的答案。 如精神的「補給品」可能只是虛擬形式的書、鬆懈精神的錄音帶、電視宗 教節目、磁性治療等等。據說能讓我們集中心力、放鬆心情、不再孤獨,同時給 我們靈感、快樂、活力、以及均衡的生活。 我們已經變成一個無物不可隨手買到的社會,存有什麼都可以補充的心

(5)

態,從宗教到營養皆如此。這種 OK 繃式的快速解決法,或許只是心情的包裝, 到頭來是一場空。我們不知道是怎麼了,就隨手抓一個什麼來一貼了事。在被科 技宰制的文明,很容易被科技的甜言蜜語所誘惑。 (二)莫名恐懼科技、莫名崇拜科技 科技會拯救人類還是毀滅人類?自人類開始創造發明以來便有此論爭。有人 擔心電腦科技出差錯,會為人類帶來大難,飛機會從天上掉下來,飛彈會失去控 制胡亂發射,全球經濟崩潰等。有人則相信科技能治療社會病態,對科技處方抱 持極大信心,以為每間教室都有可以上網的電腦,學生功課就會進步;改造人體 基因,可以消除疾病;作物經基因改造,可以餵飽全世界。 對大多數人,認為科技擺盪在兩個極端之間:有時候害怕科技,有時候又樂 於使用。它限定我們可行的途徑,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與科技的關係大體尚待 檢視,不過其中恐懼與崇拜兼而有之。 (三)在真實與虛擬之間遊蕩 今日科技改變自然的能力遠非往昔可比,難怪我們常問:「這是真的嗎?」 「這是假的嗎?」是正宗的還是仿冒的?是真實的還是模擬的?是原作還是抄 襲?在這個科技能製造代理、代用、虛擬、假象的時代,我們越來越弄不清楚何 者為真、何者為假。 此等困惑莫過於與「螢幕」的關係。各種螢幕充塞我們的生活:如電影、 電視、電腦、遊樂器、電子筆記本、呼叫器、行動電話、顯示型電話、微波爐、 心臟監視器都有螢幕。娛樂我們的螢幕----電視、電影、網站、電子遊戲----被說 成「虛擬」,輕輕帶過,於是不把它當真。輕易略過特異的內容,認為這是投射 在螢幕上的幻想,理想化的故事,像五○年代的情境喜劇一樣,不是真的。但其 結果卻非常真實。 (四)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晶兵總動員〉(Small Soldiers)的兩位設計師中有一人問道:「您不覺得那 樣太暴力嗎?」總裁冷酷地答道:「確實是。所以我們不稱之為暴力,我們稱之 為動作。小孩子喜歡動作片,會賣座。」,〈晶兵〉的場景不是「動作不斷」,而 是「暴力不斷」。暴力也充斥在隨電影和電視節目附帶促銷的商品中,這些電影、 電視,不管分級如何,都是以兒童為推銷對象。有些電影或電子遊戲雖是限定成 人觀賞或使用,附帶推銷的商品卻仍以兒童為對象。

(6)

聽起來恰像一個十五歲男孩的名字,而這個男孩,在電影上映前兩個月,殺了他 的雙親,又到學校去射殺了兩個同班同學,傷了二十四個。像校園槍擊案這類悲 劇,只是暫時彰顯美國漸漸習以為常的暴力。暴力流竄橫溢,暴力以污染未來公 民幼稚的心靈,此科技上癮將影響深遠。 (五)把科技當玩具玩 當今美國,休閒偏重消遣,是消磨時間的方法,例如看很多電影。但是在 美國想要放輕鬆、放緩步調,就像想要在電視牆邊打盹兒。在這個消費科技主宰 的文化裡,休閒不請自來,我們被動地接受。我們玩各種電子遊戲,彷彿沒別的 事好做。在科技上癮區,我們以為看電視是休息。 電子玩具能讓人上癮,但我們卻不能從其中得到本應與玩樂相關的休閒。 十年前,英國哲學教授巴列特(Cyril Barrett)寫道:「休閒不是細瑣的追求、不 是與工作毫不相干、不是混亂的生活中需要設法填補的鴻溝或真空。休閒是以最 完滿、最豐富的方式生活。」就最深遠的意義而言,有休閒,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這類問題才能浮現。休閒需要寧靜、耐心、傾聽,以及一顆開放的心。休閒不是 建立在消費的慾望上,也不是消極的放鬆或娛樂。 靜而後能思,思而後能慮,聽而後通人情。不能靜,便沒有思的空間。我 們已習慣於噪音,久而不聞其聲。在這個嗶嗶聲、鈴鈴聲以及閃光不斷的世界上, 難怪七千七百萬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全在尋找意義。科技的意義為何? (六)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空虛疏離 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我們可以聯絡全世界。獨坐一室,藉網路上「聊天 室」與人「談話」是新的社會現象。辦公室裡使用電子郵件,可以聯絡員工,但 是很多人連與隔壁同事聯絡都用電子郵件,渡假時有筆記型電腦隨身,你可以與 工作保持聯絡,但你就不能專心渡假。用電腦與銀行往來,你永遠不需要與行員 對話。利用網路購物,你也永遠不必與銷售員講話。科技真的會使人疏離人,疏 離自然,疏離自我。科技會造成實質與情感上的距離,把人抽離自己的實質生活。 科技給我們的回饋難道就是孤獨? 以上的科技文化現象,說明科技魔力是無遠弗屆的,亦如吸毒者長期浸霪 的科技工具文明的世界中,而成為毒癮者而不自知,人類從事工具的新發明以 來,就以今日的科技產品對生活、社會及個人產生巨大的變動,奈思比提及的高 科技,卻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人類。十年前的奈思比似乎以樂觀心情期待,但 在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高科技淫威的此刻,他已不諱言是傾向悲觀的。除了對生 活在「科技文化」內的人們迷惘、疏離、喪失自我本能之憂心外,暴力電子遊戲

(7)

讓小孩、青少年視活生生的人為玩物、甚至敵人,以及基因科技朝向複製人進展, 更讓關心科技與社會發展的西方學者憂心忡忡。 三 、 科 技 文 化 的 隱 意 人類一方面對科技能協助人們解決許多困境而讚嘆科技的神奇,一方面又 被科技的魔力迷失,而喪失人性的尊嚴與面目,如何省思及面對人性是科技的主 人,不僅是科技發明創造的製造菁英需審慎評估,一般社會公民更需精神內涵的 文化素養與判斷能力,以取捨科技與人性的分野,求得生活的舒適與生命的安 定。我們歡迎保留人性的科技,拒斥侵犯人性的科技。承認科技是文化進展不可 或缺的一部份,是人類創意的產物,我們的夢想與靈感的結晶----承認創造新科 技的慾望是人類的基本天性;但是也認為藝術、故事、戲劇、宗教、自然與時間, 都是科技進化中的對等夥伴,因為這些東西滋養靈魂,滿足渴望。想要表達身為 人類的意義,並且是充分運用科技來表達。享受人生、接受死亡。知道在工作與 生活中,何時該阻科技於門外,以免喪失人情人性。了解科技狂與反科技者是同 樣的短視。是為生活舖設康莊大道,既無須恐懼科技,也無須恐懼落後於科技。 知道如何善用科技,可以支援及改善人類生活,否則會疏離、孤立、扭曲、毀滅 人類。質疑科技在我們生活中應有的地位,在社會上應有的地位。有意識地選擇 使用科技,以增進人生價值。學習在科技主宰的時代如何過人的生活。知道什麼 時候模擬經驗能增進人生價值。知道如何避免科技造成的分心和疏遠。知道科技 不是中性的。知道何時該用電腦,何時該拔掉插頭。它是調整適當的人性尺度。 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讓科技與上帝、教會等精神信仰相調和,是透過玩樂、時 間、宗教與藝術等人類的觀世鏡了解科技。 肆 、 科 技 教 育 的 舊 弔 詭 一 、 工 藝 / 科 技 教 育 的 演 進 我國生活科技相關科目的演變過程如表一說明,知悉台灣的科技教育一直 延襲美國工藝教育、科技教育的發展,欲了解生活科技的演變是受哪些因素影 響,必須回歸美國工藝/科技教育的發展過程來說明,並輔以台灣當時的社經背 景的條件作背景的輔證不難窺知一二。

(8)

表一 中小學勞作/工藝/生活科技課程名稱與內涵演變 國小 國中/高中 課程內涵導向因 素 民國四 0 年代 勞作 勞作 民國五 0 年代 勞作 工藝 職業目標導向 民國六 0 年代 美勞 工藝 民國七 0 年代 美勞 工藝 工業科技目標導 向 民國八 0 年代 美勞 生活科技 科技目標導向 民國九 0 年代 自然與生活科技 自然與生活科技 ? (一)職業目標導向:此時的工藝教育在美國已是如火如荼的展開,當時正值國民 政府轉進台灣,一切的工作百廢待舉,所以在教育的實施上均呈襲在大陸 的教育改革的會議,所以勞作的名稱為當初引用的名稱,也因國民政府將 台灣作為反攻基地,亦賣力的實施建設,當初將進行民生工業的建設,所 以小學、中學的勞作課程以職業覺知、職業試探為主,當時又有美援的關 係,所以就參照美國的教育實施方式,作為工藝/科技教育的借鏡,配合國 家基礎民生建設,加強職業地導向,建立基礎的職業勞動人力。 (二)工業科技目標導向:美國成為西方世界的強權國家,美國的科技進步迅速, 所以在學校原以探討職業試探地手工藝、勞作課程將無法滿足美國本土工業 科技的蓬勃發展與教育所需,認知以外外在環境強調工業文明的勢力抬頭, 工藝/科技教育界的人士也開始思索如何將工業文明與科技的進步納入學校 的教育中,以培養學生具備工業科技時代的基本知能,當然除了,工業技術 能力的培養亦是此學科重要內容,以工業文明的學習、培養技術力、大量生 產的方式、消費的功能、休閒的功能、工業審美的功能,均是此時工業科技 導向之工藝教育的目標。對台灣而言,因戰後的生養教訓,生氣漸漸復原, 亦在工業方面漸漸起步,但是當時的工業進展並不如美國的快速,所以工藝教 育的名稱依舊,課程的內容以金工、木工、電工等單位行業的技術培養為大 宗,以建立工業生活的基本條件和職業試探為主。到了民國七 0 年代時,台 灣的工業快速進展,人民的生活條件大幅提昇,台灣不論是工業發展或是高 科技產業的移植與生產,均在這時期展現出來,並被喻為經濟奇蹟的國家。 此刻,國內的工藝教育的課程並做進一步的修定,除科目名稱沒變外,課程 的內容將過去單元式的教學修訂為 13 個職業類別,高中部分則配合國家經 建發展將美國工業科技的製造、營建、運輸、傳播系統科技觀融入教學中。

(9)

(三)科技目標導向:早在美國學者 Olson 提出工藝與科技一書時,就提出反映科 技作為工藝教育的內涵,直至近民國 60 年代,才被提出,並透過傑克森坊工 藝計劃會議做為科技教育的起始,決定以:營建系統、傳播系統、運輸系統、 製造系統系統觀列為反映科技的課程內容,科技的概念架構會議中,提出問 題解決的科技系統觀,以輸入─處理─輸出─回饋的科技作模式。科技寰宇 的科技教育理想內容被提出,顯示以科技為導向如圖一說明,科技教育概念 在美國已呈現出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及社群共同接受的樣態(魏炎順,民 89)。 圖 一 科 技 教 育 導 向 因 素 民國八 0 年代時期,國內的工藝/科技教育也反映美國科技教育的實施,及 國內的現狀,將工藝教育的名稱改為生活科技(其實科技教育應當屬最完美的名 稱,後因教育部的更改,才用生活科技的課程名稱),課程的內容以科技的四大 系統為主軸,呈現在國、高中上,但在小學的部分,因師資培育分工之故,由師 大著重國高中師資的培養,國小的師資則由師院負責,也因當初國小在推行勞作 /工藝/科技教育的學科專家太少,且少數勞作老師又無法立於發言的地位。所以 國小的勞作一直成為弱勢,且不能與國中的科技課程作縱向的連接,在小學的科 技教育當視為一片空白。所以國小部分的課程名稱一直引用美勞 40 年來未修 訂,堪稱奇蹟。 二、科技教育與後殖民主義現象 東方主義這本書作者薩伊德,就以西方殖民主義的論點來看待、反省、批判 他自己原先所處的國家,發現所處的環境、生活狀態,文化、價值多源起於 19 世紀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對東方國家的殖民時期,其在殖民國家所遺留在政 治、經濟、軍事等的影響似乎依舊存在,經由薩伊德等人的思索與發現,原來他 傑克森坊工藝計劃 科技的概念架構 科技寰宇 科技教育導向

(10)

們生處的東方國家的祖國已經不再是原先的風貌,而已被殖民國家的世界觀及價 值觀所內化及深化,這批精英於是開始尋求真正的祖國的內涵是哪些?尋求真正 一個國家的自我人格。以此觀點來說,台灣的工藝/科技教育實有歐美國家的殖 民樣態,尤其是美國的影響最鉅。過去四十年來的工藝/科技教育的教育目標、 課程研究、教學方式、師資培育等等相關的內容幾與美國的發展相去不遠,只是 我們的時間因素比美國的腳步慢一些而已。從後殖民主義的論點可以發現台灣在 民國 70 年的工藝教育階段,當屬「參照」美國 1950、1960 年代的 Industrial Arts Education 的思潮,再配合台灣工業發展的進程,所提出的工藝教育的發展內涵, 到了 1970、1980 年代,美國的科技教育這個名稱開始在美國的各州風湧雲起, 台灣也跟上這個腳步,開始修正工藝教育的路線,以引薦美國科技教育的思潮, 也因此科技教育或生活科技教育的內涵相繼在台灣被探討,國內的工藝/科技教 育就是美國的科技教育的殖民化。 不論工藝教育或是科技教育其知識體的架構是否隱藏著美國工藝\科技教育 知識建構的威權運作,在運作的過程中代表著權威的後面是否潛藏者不可自知的 黑箱(blackbox)運作與機制而渾然不知,或是無法去反省與解構。緣此,我們同 是引用美國的科技教育的思潮,但是不論國內或國外的學術論文或是重要議題常 被提到的是工藝教育或是科技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其學科的知識體為何?國內 外的學術研究亦指出此項關鍵性的發現,但是卻也沒有真正去深究工藝/科技教 育的知識體的建構與內涵為何?而仍沿用美國的所展出來的架構為其國內的架 構,以前的科技四大系統(製造系統、傳播系統、運輸系統、營建系統)的概念, 後又隨科技寰宇三大科技系絡的公佈而轉變,2001 年四月美國 ITEA 有發展並公 佈科技教育的課程內容標準,包括科技的本質、科技與社會、設計、設計的世界 等範疇。其實,台灣各階段的科技變革與文化背景難道與美國當時的科技變遷或 文化背景,是並駕齊驅或相互一致嗎?假如台灣的科技進步沒有像美國那麼快 速,而文化背景又不完全相同,怎麼會在台灣產生與美國幾乎雷同的中學科技教 育課程內涵呢?故台灣的科技教育在美國的科技知識權力的運作下,似乎找不到 台灣科技教育的本質與主動性,而存有美國科技教育的意識型態,反觀國內的思 想轉變並不是內在的質化變異,而是移轉美國的科技教育思潮,透過在學術研究 機構的大力「宣導」,使工藝教育「蛻變」為科技教育,這種蛻變以外在知識權 力的因素佔大宗,所以我們的轉變並非本土需求因素更動,而是因美國的關係而 移轉,此為後殖民主義現象典型的文化輸入。 後殖民主義的科技教育相對於社會系統互動中運作的三個次系統,似乎可 相對應為最外層文化現象可採取對應物質次系統,包括可理解的科技世界現況如 物質、技術、經濟等層面的問題的教與學;即而產生中間層的文化體有如制度次

(11)

系統所指涉的社會資源的控制及其制度、風俗等管理與影響,耐人尋味的是把科 技的力量擴大到包括其造成的後果到交互關係。我們現在知道力量強大的科技會 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和中間層的文化體的建構,人們似乎已被科技文化所宰制而 不知,在科技教育的建立卻只在與對科技物質的追求,和科技文化的二次殖民意 義的追尋之間,有錯綜複雜的關係,感受科技教育在美國的科技文化知識權威之 下,如果科技教育的實施不能站在「人」的角度上反躬自省。不能對科技的產品 有所選擇和科技文化的取捨,不能回復人的文化心靈的價值觀與詮釋,未來似乎 亦迷失在科技大海中,最內層的文化主體(心靈)可對應於意識型態的價值觀的 態度與建構,沉淪為創新發明的「工具」和偏離人性「管理」,重要的價值意識 反倒沉沒於科技世界裡。 伍 、 科 技 教 育 的 新 思 維 一、創造具有文化觀的科技教育 科技是人類的透視。科技教育它是教導一種意識態度:歡迎保留人性的科 技,拒斥侵犯人性的科技。事實上,科技的一項主要特徵是代表工具理性的成果, 而由於現代化追逐資本累積的效率,科技的這一項主要特徵早已滲透進人文社會 的各個領域,以至於幾乎可以稱呼社會制度是種社會科技,媒體是種人文科技等 等。如此則當代人幾乎就生活在一整套各層面相互競爭又分工合作的科技大環境 裏,既與自然分離,也與人文社會的各種價值逐漸分離。這或許可稱之為科技的 霸權。我們的確有正視這一霸權所可能造成的嚴重疏離後果的必要,如此我們方 才有可能進一步去研究知道如何避免科技造成的分心和疏遠;也惟有如此,才可 使現代化的科技能兼顧由外而內三層面(文化現象、文化體、文化心靈)的文化真 諦。 若以社會系統的運作來看,文化觀的科技教育乃透過三個互動的次系統運 作達成的(意識型態次系統、制度次系統、物質次系統),西方整個社會資源控制 規範的政治次系統;如管理、分配、政治及含物質次系統,也就是包含物質、技 術、經濟等層面的次系統,如通訊、交通、科技等有其強大的運作背景,然在兩 個次系統的過度膨脹以後,卻發現類屬文化價值意識的心理次系統,受到富裕與 電視科技的戕害而漸被侵蝕,如工作觀、道德等日漸式微,如此的前車之鑑提供 了我國在科技教育熱衷於物質與管理系統的建設與強調科技文明世界的學習之 餘,有必要反觀審慎規劃價值次系統的建設與平衡發展的教育內容,才有助於未 來公民與整體社會的健全價值和體質。 五十年來台灣在科技與產業上已有顯著成果,科技人才在質和量都有相當 大的成長,經濟生產力及國民生活水準亦隨之大幅改善,政治亦趨民主化,如以

(12)

社會運作系統觀而言,近幾十年來台灣在物質次系統與管理次系統的確有長足的 進步,相對於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與科學而言,台灣的進步與學習的成果亦是大家 與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非凡成就,然這樣的努力成果是否因為經濟的發展使國民 在生存與生活之物質系統得到了滿足,但就科技的發展與中小學科技教育的實施 的目的中求平安與快樂的生活目標可能就與現實有幾許的落差,也就是說,我們 的努力以西方文化的民主與科學為圭臬,但是卻犧牲了中國文化價值次系統的推 行與用心,故台灣的環保生態負擔為世界排名的第二位,是全體國民不能承受的 重,我們富裕了,但相對的生活環境,道德觀念,守法精神,生命意義,心靈豐 富卻是薄弱且無所依歸的,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長久以來人文社會的文化 發展並未能與科技發展同步進行,以致國民生活雖有改善,生態環境品質與生活 治安卻日益惡化,精神生活亦未能提昇有相當大的關聯。 長期以來,台灣的科學技術,民主管理制度,物質次系統與制度次系統發 展較快,相對的,人文社會學術的演進則較為緩慢,亦即意識型態次系統發展出 現落差,這種社會系統互動運作的三大系統產生不均衡的偏態發展當然即存在可 怕的失衡,而發生社會病變,進而影響社會國家發展,亟待及時糾正。所以如何 正視中國傳統文化心靈主體的建設,調和以西方文化為主軸的制度管理與物質發 展;更是今後科技發展與中小學科技教育的重要課題。 然而在科技白皮書(劉兆玄等,民 86)公佈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自然與生活 科技學習領域的內涵發現,我們相當的憂心,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的內容與措施 中,幾乎仍偏重物質次系統的努力,就整個社會系統互動運作我們仍看不出來未 來的十年仍有什麼健全均衡的發展。尹萍(民 88)譯的「高科技、高思維」中 提出十年前他以樂觀的心情在 2000 年大趨勢一書中傳播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全 世界在科技的推動與幫助之下,蓬勃發展;但是十年後卻以憂心忡忡地認為在感 受高科技洗禮之下,他不諱言地提出人類在「科技文化」內的迷惘、疏離、喪失 自我、暴力及人為科技的玩物,基因科技的進展,人、宗教、藝術的價值是否從 此解構,令他心情悲觀起來。如果科技的發明與使用、中小學科技教育不能站在 「人」的角度上反躬自省,不能對科技的產品有所選擇和管理,不能回復人的文 化心靈的價值觀與詮釋,未來高科技的惡性競爭終將摧毀我們的努力成果。中小 學科技教育的新思維應回顧前述談到文化三層次:文化現象(器物)、文化體(制 度、生活方式)和文化心靈(根本理念、基本象徵),台灣的中國泛儒家思想的文化 特種文化心靈、根本理念的文化,而對西方文化偏重器物與制度,輔以植基心性 價值的根本、建立根本自信、開啟創造動力,以創闢優美的道德世界,助人實現 自我,亦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相愛與信任及團體的合作與倫常架構,傳統文化很 珍貴的建樹。亦在科技大海中,勇於接受創新發明的「工具」和輔以豐富的人性

(13)

管理,提昇重要的價值意識和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二、面對具有未來觀的科技教育 根據以上的論述,我國目前廣義的科技教育仍著重科技水準的提昇、改善 產業結構及加速現代化為目標,大部分的人多認為科技的價值是中立,忽略了科 技運用有其正負面的結果,社會大眾只享受科技成果,宜認清人類的人性在科技 世界中的地位是否正在沉淪?由於從社會系統運作觀瞭解,我們仍舊缺乏價值型 態次系統的開發與研究及普及芸芸眾生,相對的只一昧地追求西方文化的民主與 科學的器物世界,而忘記了文化人性主體的重要性。由以上分析發現,以中小學 的基礎科技教育的發展有以下的看法頗值得重視: (一) 宜強調科技文化的人文思維教育 台灣近五十年的科技教育的發展,多以先進西方美國為學習取向,追求國 際化,但科技教育的發展卻與人文精神之間缺乏密切的互動,人文界所探究的理 念和制度,與科技教育界所建構的知識體系和器物發展多未能相互關聯、整合發 展。尤其人被物化,科技迷失的現象愈顯嚴重,「人心」的空虛,甚至腐化在在 的存於科技的「發明工具」中,如何調和一方面熱切追求高科技的便利,另一方 面又能取捨高科技的疑慮,設法適用與生存於科技的世界中,筆者認為應是九年 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應需強調中小學科技教育人文思維的重要性。 而在大學及社區學院中更需加強科技的人文思維之通識課程,以建立全民的科技 素養,作為調適與辨別科技,進而建立平安、快樂的科技發展的終極目標,讓西 方文化與中國文化能融合為一新的文化發展。 (二) 宜研究本土科技發展對科技教育的教學啟示 「強國之路」這本書內容分析中提出泛「儒家文化區」對一個國家的建設 有其正面的意義及其助力(黃葳葳譯,民 83),不可否認的近年來許多研究與報告 亦強調人文與科技的整合研究計劃,評估人文角度研究對科技、社會的長期影 響,並且研究中華文化的內涵,釐清傳統文化的優質與劣性,及其有利與不利科 技發展之因素等等,但是反觀以台灣本土為思考角度的文化內涵則著墨甚少,畢 竟台灣歷經原住民、荷蘭人、中原來臺墾荒人士、日本式統治精神 50 年及國民 政府的治理文化,種種因素,台灣近四百來年是否有其獨特的台灣文化之社會價 值與倫理角度或民族性格,其對這個地方的科技發展或科技教育的需求與反應如 何?似乎應加強此方面的探討,探究台灣近四百來年是其獨特的台灣科技文化的 內涵以值得做為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教學的取材內容,增進未來公民對這塊土地科

(14)

技發展豐富的認識及對本土科技文化的深刻人文體驗與深化其價值觀。 (三)宜積極探究生命科技對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 從第一個試管嬰兒到複製桃莉羊及柯林頓所說即將公佈人類基因密碼等 等,生命科技對其動物、人類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創生過程的直接干預,已對人 類文明價值、社會秩序、倫理觀念、法律體制、宗教信仰等產生重大的挑戰,生 命科技已不再只是單一學科,而是跨學科的研究與對話,生命科技的發展如沒有 人文倫裡作前導,將帶來人類的浩劫,試想基因本是「主人」,生物、人種是基 因的發展工具,如果現在人這種「工具」反過來製造改變「主人」,那將會產生 什麼結果呢?一切的宗教信仰將改寫吧?多少人的心靈如何安頓,平安、快樂的 科技發展宗旨將如何實現?這其中的哲理、法理、倫理等議題之研究迫在眉梢, 亦是學校中科技教育急需面對的教學議題,這中間當然隱藏了文化的消滅或突變 的危機。 (四) 宜加強培養設計歷程的問題解決與創意思考能力 科技是文化進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人類創意的產物,我們的夢想與靈感 的結晶----創新與發明的慾望是人類的基本天性;科技的進步與藝術、故事、戲 劇、宗教、自然與時間,都是問題解決與創意思考的對等夥伴。「創意思考」無 疑是上天賦予人類一項珍貴的能力,如何運用得當則取決於人。「創意思考」也 是人類賴以維生的一種能力,如果運用得當,不單是對上天的一種報答,也是對 我們生活的一種保障。 創意思考方法就是設計歷程問題解決的指引,也許是一個觀念的突破,一項 作業流程的改善,或者對事情另一角度的看法。單向的直線思考方式不足應付資 訊快速的變動,應該引領學生走進空間、時間多面思考的世界,讓學生勇於表達 自己的想法,透過老師、學生、同儕之間三向的思考激盪,以培養學生具有較強 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的激勵創新,能夠激發自我隨時 以新的思維、新的觀點、新的作為來挑戰自我突破傳統思考模式,並思考問題、 策劃戰略、解決問題。 多年來台灣的科技教育也一直扮演提倡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的教學內容,然 因在填鴨、僵化、升學、形式、孤立主義的大環境聯考領導教學陰影下,成效實 不彰。教出的學生則是被動學習、較不著重思考、缺乏主動求知的精神,長大後 則是創造力不足、只會模仿不會研發的老二主義心態。然李遠哲先生認為 21 世 紀是民主、多元、科技、國際化的時代,需要的公民是具有創造力、解決問題能 力、不斷學習與團隊精神的人。英、美兩大先進國家在科技教育強調設計─創意

(15)

思考與問題解決歷程的教學與學習卻是不爭事實,確實為我們借鏡之處。

陸、結語

西方著名社會思想家哈伯馬斯(Habermas)等人認為,科技並不是一種價值中 立的知識領域,而帶有權力、支配、工具、理性、社會、文化等重大意涵與潛在 不可知的力量,以此考量發現科技發展之人文意涵絕不可能僅限於器物、裝置之 對社會、文化的應用與影響來考察而已,而必須反思將其提升為對人類生活在科 技發展世界中,其重塑與調適過程之文化的理解。而社會系統的運作,包含意識 型態次系統(也就是價值意識的心理次系統)、制度次系統(也就是有關整個社會資 源控制規範的政治次系統)及物質次系統(也就是涵概物質、技術、經濟等層面的 次系統)的運作,事實上社會系統的運作,也就是這三個次系統彼此交互作用, 消減與繁演的過程,而今科技的發展與科技教育的推行似乎仍以工具理性取向的 思考模式,只是對整體而言可能徒增資源浪費;對個人而言,增進玩物喪志的誘 惑,且沉浸於物質的人,心靈的活動容易停滯,人文的氣息亦趨向短小輕薄看齊 的風尚。

參考文獻

愛德華•薩依德(民 88)。東方主義。(王淑燕譯)。台北:立緒文化。 沈清松(民 89),資訊:一個新的文化整合動力。90 年 3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nccu.edu.tw/CC/announce/9703/VSEN1.HTM 約翰•奈思比;娜娜•奈思比;道格拉斯•菲利普斯(民 88)。高科技、高思維。 (尹萍譯)。台北:時報文化。 曾昭旭(民 89),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之道----關於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幾點 釐清。現代化研究,22,36-46。 哈瑞森.勞倫斯著(民 82)。強國之路。(黃葳葳譯)。台北:正中書局。 劉兆玄等(民 86),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科技化國家宏圖。台北: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 魏炎順(民 89),台灣國小勞作教育科技課程趨勢研究。台北:文景書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中東地區衝突不斷,無情的炮火肆虐,除了國破家碎、民不聊生,也讓在這塊土地上珍貴

國際非政府組織「Girls Not Brides(女孩非新娘)」宣布統計資料,印尼已 經被列為世界上 10 個兒童新娘最多的國家之一,也就是在女孩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