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社會學到美學的個體:齊美爾的印象觀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社會學到美學的個體:齊美爾的印象觀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從社會學到美學的個體:齊美爾的印象觀. 治 政 大Individuals: From Sociological to Aesthetic 立 ‧. ‧ 國. 學. Georg Simmel's Impressionist View.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玫儒 撰 指導教授:高國魁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五年六月.

(2) 謝辭 在每個撰寫論文的漫漫長夜,周遭環境總讓我覺得靜的太過,彷彿世界都已 停止。因此我總是習慣開著音樂,想藉由音符的跳躍以證明時間的流逝。最常見 的曲目播放順序,多半是從蕭邦練習曲作品 25 第 1 號作為開端,緊接著 21 首夜 曲作為主軸,再伴隨著一些隨機音樂作為寫作時的彩蛋,細節往往不會太過在意。 只是最後,我總是習慣讓這樣的夜晚結束在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對 我而言,這些音樂不知不覺都成為寫作的養分,以文字的形式再現我的真實感受。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一直很痛苦的想要擺脫這篇論文,但是真正完成的時候,我 更深刻感受到的是論文頭也不回的,與我內在的感性與衝動,從此刻起永恆的脫 節。即便我內心交雜著許多的感動與不捨。 對於這篇論文的完成,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高國魁老師。老師對於研究的 熱情以及對於指導學生論文寫作的不遺餘力,是我在接受指導期間最深刻的印象。 老師絕對是我學習社會學的這條路上,最重要的提燈人。若沒有老師的引導,我 無法看清與認知到那些未曾發現的缺陷與不足。對於老師的感謝著實難以言說, 我曾嘗試著找尋一些字句,卻都無法把那感激的結晶體具象的描繪出來,僅能一 再的以看似平淡的謝謝老師,來堆疊我最深的謝意。此外,特別感謝擔任口試委 員的石易平老師與劉育成老師。謝謝您們在論文上給予我的指教,和您們的討論 使我有了滿滿的學習與收穫,因為有您們的建議才得以使整篇論文的層次與內涵 更加的完整與豐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我也要感謝東吳社會系的蔡錦昌老師與裴元領老師。兩位老師都是我在社會 學的學習道路上之重要啟蒙,和老師們在課堂上的那些互動與畫面,會一直深刻 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成為最美好的回憶。大學的 angenehm 姊妹們,謝謝你們, 我的大學生活因為有你們而歡樂。意含,謝謝你總是在我最關鍵最需要的時刻接 起電話,以你的溫暖包容我的喜怒哀樂,陪我一路聊天回家。戴比,希望我們以 後到老,都還能像現在一樣,隨便一個地方,只要一張紙一隻筆,就能以我們專 屬的語言,一起幽默的看待這個世界,享受著純粹的快樂。. Ch. engchi. i n U. v. 在研究所的期間,和許多不同的人相遇,也有了不同的火花。鳳珠助教,謝 謝您給予我許多擔任課程助教機會讓我從中獲得學習與成長,更謝謝您總是用最 體貼的方式關心與鼓勵著我,這一切對我而言是如此的珍貴與重要。枝燦學長, 擔任您國科會計畫助理的日子裡,謝謝您這麼的照顧我,和您聊天的午後時光總 是愉快且充滿啟發。 MEPA 的麗娥助教、竹攸助教以及一起值班的大家,研究所的苦悶日子因為 有你們而有了笑聲,也因為你們的關心而感覺溫馨。兩位助教總像大姐姐般給予 i.

(3) 我在生活上許多的建議與關懷,和你們值班的時候總是如此愉悅。世佳,謝謝你 總是義氣的提供許多協助。芳吟,謝謝你一直以甜甜的笑容幫我加油打氣。 外交所 98 級的哥哥姐姐們,謝謝你們。你們真的是我見過最才華洋溢的一 群,和你們一起在 HQ 度過的點點滴滴,絕對是我研究所生活裡最美妙的相遇。 社會所的同班同學們,和你們一起寫統計作業看日出的那些日子,雖然痛苦卻如 此難忘。宜珊,和你聊天的時候,整個世界總會被我們兩個的笑聲拋到遙遠的腦 後。中文系的文藝學妹婉瑩,謝謝你從世界各地寄來的每一張明信片,更謝謝你 以我的名字做為設計所畫的每一張專屬卡片,它們輪流在我的電腦螢幕前面站崗, 陪伴我每個唸書寫作的夜晚。謝謝你卡片上娟秀的字跡裡總帶著暖暖的祝福,給 予我滿滿的支持與鼓勵。 在維也納的日子是我研究所期間最珍惜的記憶,獨自一人盡情漫步在奧地利 藝術史博物館畫作間的感動,促成了這篇論文主題的發想。謝謝國發所彭立忠教 授串聯了交流的兩端,使中華文化得以傳遞出去。維也納聖心中學的連智慧老師, 和您一起聊天的夜晚總讓我對於生活有更深的感觸與反思,深深的感謝您和先生 Georg Prinz 以及女兒 Elsa Prinz 對我在維也納期間如同家人般的照顧。另外,也 要特別感謝維也納聖心中學的校長 Mag. Reinhard Hallwirth 對我的招待與關心, 和您與夫人 Christina Hallwirth 散步在多瑙河畔的午後,就像一幅金色圖畫般的 美好。Mag. Reinhard Hallwirth, herzlichen Dank für alles was Sie für mich geta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haben.. n. al. er. io. 最後,感謝我生命裡最重要的家人,你們永遠是我最深愛的依靠。爸爸爐標, 謝謝您為了這個家辛勤的工作,在我眼裡您是一個巨人,幫我們擋住外面的風風 雨雨,只為了給予我一個無憂無慮的求學與成長環境,您真的辛苦了。媽媽麗華, 您把母親這個角色作為一個志業,完全的奉獻自身,悉心的照顧著我和哥哥。從 小每到週末您就牽著我和哥哥走遍台北的書店、圖書館、博物館與美術館等文教 場所,只為了豐富我們的知識與視野。從您身上獲得的愛太多,而我回報的總是 不夠,因此如果可以,我想把這篇論文獻給您,以表達我對您至深的感謝。哥哥 柏叡,謝謝你從小到大都如此的寵愛與包容著我,你絕對是我最棒也最值得驕傲 的哥哥,能當你的妹妹真的是最最幸福的一件事。. Ch. engchi. i n U. v. 我很珍惜和每個你們的相遇,和你們互動的碎片集結成我生活裡的每個篇章。 是因為有了這些篇章作為我生命的養分,才得以使我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因此, 我深深的感謝著你們。 玫儒 謹誌於景美溪畔家中,蟲鳴破曉之時 2015 年 7 月 ii.

(4) 摘要 本文試圖藉由齊美爾(Georg Simmel)的社會學觀點指出現代個體的困境, 並且參照齊美爾的美學觀點作為個體的出路。假若在大都會生活的社會互動中所 面臨的冷漠和物化是個體能動性的宿命,那麼社會衝突和分化的機制就是個體能 動性的機會。本文首先藉由「應然」的倫理學前提理解齊美爾個體生命的能動特 性。然後,本文將此倫理置入理性社會與感性藝術的雙元環境中考察應然個體的 可能。最後,本文將要以十九世紀印象派畫作為理論闡釋的實踐案例,意即從印 象派的繪畫風格中經驗證成並且反身思考個體性的概念。. 政 治 大 這一方面是由於當時的西歐社會在政治面經歷了激烈的轉變 (例如法國大革命促 立. 本論文的理論概念和經驗案例一致指向十九世紀作為我們討論的關鍵時期。. ‧ 國. 學. 進了自由與平等的價值),此外經濟面也有了重大的改變(比如工業革命帶動了 科技和藝術的發明)。但是,若我們僅是把政治經濟的理性史作為研究焦點,則. ‧. 將會陷入階級、國族或是群眾等集體現實的客觀陷阱,更別說已預設了革命的世. sit. y. Nat. 俗神學。相對而言,藝術作品經常以非人事物的潛在形象當作客體追求,因而有. al. er. io. 別於政治事件總是以人群的顯著意義激化主體思辨。再者,此時社會的經濟面已. v. n. 明顯地趨向理性化發展,也使得人們倍感個體性喪失的威脅。因而,深入考察藝. Ch. engchi. i n U. 術創作與工業技術的奮戰或許反而較有助於發現個體性的潛能。 工業發展造就了攝影技術的產生,並使得傳統的繪畫藝術遭受挑戰。在擬 真程度上,繪畫雖然永遠比不上攝影精準,然而印象派注重光與影的效果卻為藝 術創作找到了新路。畫作上感性的自我表露反而得以創造攝影技術難以觸及的生 命層次。莫內(Claude Monet)的自然紀錄與與卡莎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 的社會觀察儼然都是印象派藝術家以獨特的藝術作品具體實踐個體性的豐碩成 果。. 關鍵字:個體性、印象主義、齊美爾、美學、應然、大都會 iii.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predicament of the modern individual from the sociological viewpoint of Georg Simmel. We assume that the aesthetical viewpoint of Georg Simmel could be the way out for the individual. Given the indifference and objectifica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metropolis is the fate of individual agency,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conflict and differentiation is the opportunity for individual agency. This study begins with Georg Simmel’s theory that we utilize the ethics of ‘sollen’ (ought) to interpret the agency of the individual’s life.. 政 治 大 dual condition set by rational 立society and affective ar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fter depicting the outline of the Georg Simmel’s ethics, we place the theory into the. ‧ 國. 學. ‘sollen’ individual. In the final part, we take some paintings from the 19th century impressionism as practical examples of explication. We verify and think reflexively. ‧. on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ty by means of the painting style of impressionism.. sit. y. Nat.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empirical examples of this thesis. al. er. io. consistently point to the crucial period of the 19th century as our primal object for. v. n. discussion. On the one hand, European society at the time had undergone radical. Ch. engchi. i n U. changes on the political front (such as French Revolution which exalted the value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In addition, there was great structural shifts on the economic front (such as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drove the inventions of technology and art). Nevertheless, if we take only the ration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as the focus of research, we would fall into a trap of objectivity interwoven in the collective realities of the classes, nations, or masses, not to mention the presumption of a secular theology of the Revolution.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potential image of inhuman things is frequently the objective pursuit of the artwork. Therefor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litical state of affairs which always inspires and intensifies subjective v.

(7) speculation with those obvious meanings inherent in the human collectivity. Moreover, the economic aspect of society has now apparently developed towards rationalization, which makes people feel the doubling threat of individual deprivation. In light of these concerns, we look elsewhere into the creativity of the artwork and the struggle of industrial techniqu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s of individ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brought forward the photographic apparatus, which posed in turn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art of painting. On the scale of verisimilitude, photography will always be much more accurate than painting.. 政 治 大 on the canvases opens a new way for artistic creation. The affective disclosure of 立. However, the fact that impression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light and shadow. individual selves represented by the impressionist style of painting can create a vital. ‧ 國. 學. dimension that beyond the photographic technique. Claude Monet’s documentations. ‧. of nature and Mary Stevenson Cassatt’s observations of society are both fruitful. y. Nat. results from which these impressionist artists practice their concrete individualities. er. io. sit. through their singular artworks.. al. n. v i n Ch Key Words: Individuality, Impressionism, Georg Simmel, Aesthetic, engchi U Sollen(Ought), Metropolis. vi.

(8) 目錄 第一章 導論:應然的個體 ......................................................................................... 1 一、破碎的鎖鍊 ....................................................................................................................1 二、法則的社會 ....................................................................................................................4 (一)社會分化 ................................................................................................................ 5  (二)先驗社會 ................................................................................................................ 6  (三)社交形式 ................................................................................................................ 9  三、「應然」的個體 ..........................................................................................................11 (一)現實與應然 .......................................................................................................... 12 . 政 治 大. (二)「應然」不是法則 .............................................................................................. 12 . 立. (三)「應然」的整體性 .............................................................................................. 14 . ‧ 國. 學. 四、以藝術呈現生命 ..........................................................................................................16.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19. ‧. 第三章 社會學的個體:現代性的視界 ................................................................... 22. sit. y. Nat. 一、社會結構的條件 ........................................................................................................22. io. er. (一)大都會刺激:強化心智計算 .............................................................................. 22  (二)勞動的分工:擴大互動距離 .............................................................................. 24 . n. al. Ch. i n U. v. (三)貨幣的中介:概化交換價值 .............................................................................. 29 . engchi. (四)時尚的流行:吸引階級模仿 .............................................................................. 33  小結 ......................................................................................................................................37 二、個體能動的抵抗 ..........................................................................................................38 (一)維持距離的個體:陌生和保存 .......................................................................... 38  (二)潛在衝突的關係:防禦和競爭 .......................................................................... 42  小結 ......................................................................................................................................46 附記:如橋與門的能動個體 .......................................................................................... 48 . 第四章 美學的個體:印象派的眼光 ....................................................................... 50 一、. 齊美爾的藝術與社會 .............................................................................................50 vii.

(9) (一)量與質的個人主義 .............................................................................................. 50  (二)從審美看個體 ...................................................................................................... 55  (三)美學的距離 .......................................................................................................... 58  (四)文化的衝突 .......................................................................................................... 61  小結 ......................................................................................................................................64 二、印象派的藝術與社會 ..................................................................................................65 (一)資產階級與攝影技術 .......................................................................................... 65  (二)莫內以光影穿越距離 .......................................................................................... 71  (三)卡莎特以視線製造空間 ...................................................................................... 73 . 治 政 附記:藝術感性的非凡冒險 ..........................................................................................  78  大 立 第五章 結論 ............................................................................................................. 81 小結 ....................................................................................................................................76. ‧ 國. 學. (一)個體性的先驗條件:倫理學視域 ..........................................................................81 (二)個體性的經驗限制:社會學診斷 ..........................................................................82. ‧. (三)個體性的可能機會:美學的救贖 ..........................................................................83. y. Nat. n. al. er. io.  . sit. 參考文獻 ..................................................................................................................... 86.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導論:應然的個體 一、破碎的鎖鍊 這是觸摸的感覺,穿梭在城市之間,你和人們擦肩而過,邂逅 相遇。在洛杉磯沒人觸摸,我們總是躲在冰冷的建築物後面。我想我 們很懷念那種觸摸的感覺。我們彼此碰撞,只是為了感覺到彼此的存 在。《衝擊效應(Crash)》1 電影《衝擊效應(Crash)》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洛杉磯這個擁有多種文化與. 政 治 大. 種族交會的國際性大城市。在這人口密集的大都會,人們藉由互動產生影響,並. 立. 且不斷衝撞出新的火花。一切都從一場車禍的發生做為開端。不同族裔的兩方人. ‧ 國. 學. 馬產生爭執,然而由於爭執當中夾帶著針對彼此種族的歧視,從而進一步引發一 連串衝突。在電影裡,導演不僅刻畫種族歧視引發的問題,更試圖透過影片闡釋. ‧. 看似獨立的衝突事件,背後卻有著緊密關連的整體。所有的事件既是大都會的片. Nat. sit. y. 段,也是拼湊出都會整體的重要拼圖。此外,導演也透過故事表達事情絕非只有. n. al. er. io. 一面的觀看視野。個體可能因為偶然事情的發生,撼動到既有認知基模,進而改. i n U. v. 變刻板印象。例如,劇中的白人警察湯米與萊恩執勤時,看到萊恩在臨檢時性騷. Ch. engchi. 擾黑人導演卡姆隆的妻子。雖然湯米不滿萊恩對黑人的歧視,可是只躲在後面沒 有出聲阻止。回到警局的湯米決定申請和萊恩分開執勤,卻又遭到黑人主管勸阻, 不得寫出分開執勤的原因,以免影響主管自身的升遷。另一方面,萊恩的父親正 受到病痛所折磨,而醫保管理處的黑人主管卻一直不願發给他的父親轉院單,使 得父親無法獲得較好的醫療照顧。更加諷刺地,萊恩的父親在早年社會普遍歧視 黑人時,卻已經讓自己經營工廠裡的黑人勞工享有平等的待遇。而如今,這位在 美國社會地位向上流動的黑人主管卻不願給予他貧病交加父親提供援助。這樣的. 1. 《衝擊效應 Crash》2004 年上映,Lions Gate Films 發行,Paul Edward Haggis 執導。 1.

(11) 經驗的對比,自然使萊恩在面對黑人時特別容易憤怒。 湯米和萊恩分開執勤之後,某日與新的組員上街巡邏時,又看見卡姆隆的 車經過。此時,卡姆隆因為性騷擾事件正在和妻子處於冷戰之中。當他情緒低落 的在路上閒晃時,卻遇到同為黑人的彼得想要來偷車。兩人在車上一陣打鬥中無 視於一旁警察的呼喊,引發警方追捕並要求停車攔檢。當兩人被警方攔下,彼得 害怕的躲進車座椅下方因此沒被警方看到。單獨下車的卡姆隆情緒非常激動,所 以不願意好好配合臨檢,畢竟前次經驗讓他認定白人警察只會歧視與侮辱他。此 時湯米認出了卡姆隆,並以自身人格擔保,請同事釋放卡姆隆,想以此彌補之前. 治 政 大 巡邏時遇到車禍案件。萊恩出手營救困在車內的女子,突然發現她正是被他性騷 立. 沒有挺身而出阻止萊恩性騷擾卡姆隆妻子一事。另一方面,正在執勤的萊恩也在. 擾過的卡姆隆妻子。她因此十分排斥萊恩的救助,直到萊恩真誠道歉以後才答應. ‧ 國. 學. 被他救出,進而化解恩怨。回過頭來,湯米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要搭便車的彼. ‧. 得。彼得上車後卻與湯米一言不合,再加上湯米自己對於黑人的防衛心理,誤以. y. sit. io. er. 棄屍逃逸。. Nat. 為彼得即將要從口袋掏槍,結果竟然先發制人地誤殺了彼得,甚至還出於害怕而. 在電影裡,萊恩起先讓觀眾覺得他僅僅是一個歧視黑人的白人,後來揭露. al. n. v i n 背後存在許多複雜因素才形塑出他對黑人的反應。對照之下,湯米看似是個追求 Ch engchi U 公平正義以及同情黑人的人,但是他卻由於誤解甚至是偏見而槍殺黑人,畏罪潛. 逃。萊恩與湯米的故事也許只是電影裡的主要環節之一,然而劇中的其他人物之 所以會發生衝突,亦來自於彼此之間的多重差異。語言、膚色、種族、信仰等等 都是畫出彼此距離的客觀條件,更是產生衝突的背景因素。在整部電影的敘事發 展中,衝突一個接著一個發生。每個個體如同身處在撞球池裡,一旦雙方產生衝 撞,個體即會被帶往新的方向。電影藉由衝突的傳播過程揭露出事物並非只有一 個觀看視角。個體在連結衝撞的過程中,可能打開新面向的個體性質。 這部電影最後結束在一連串衝突陸續地塵埃落定。但正在告一段落之時, 2.

(12) 另一場車禍事故又發生了……。我們在大都市裡的生活不也是隨時和他人在差異 的碰撞當中相遇嗎?對於齊美爾(Georg Simmel)而言,這樣的碰撞即是社會互 動。他認為,我們可以藉由理解碎片化的日常互動情境,拼湊出更接近個體的真 實樣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從成千上萬種關係中隨意選取的樣本,把人們持 續連繫在一起。在每天的時時刻刻,這些紐帶被編織、捨棄,又重新拾起,被新 的紐帶所取代或相互交織在一塊。」 (Simmel 1907a:110)個體之間的互動也許 無法從表面上發現關連,然而背後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在牽引個體前往新的方 向。由於個體所身處的整體世界不斷在流動,所以個體只能掌握到碎片化的片刻。. 政 治 大. 對齊美爾來說,唯有從細微的互動作為討論進路,「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這個問 題才有可能被正確地認識。. 立. 弗里斯比(David Frisby)形容齊美爾的社會學帶有「印象主義式」風格,. ‧ 國. 學. 因為他習慣關照瑣碎的生活經驗,所以與描繪日常物件的印象主義畫家極為類似。. ‧. 比如說, 〈時尚的哲學(Philosophie der Mode) 〉 (1905) 、 〈感覺社會學(Soziologie. y. Nat. der Sinne)〉 (1907a) 、 〈裝飾的心理(Psychologie der Schmuckes)〉 (1908b)等都. er. io. sit. 是齊美爾透過生活題材觀察文化對於個體在社會互動中的影響。同時,也有人認 為這種討論模式是象徵主義手法,因為他「賦予事實象徵意義,以類比的方式與. al. n. v i n 另一個事實在相對應的基礎上談及一個事實,與印象主義的思想基礎非常相似」 Ch engchi U (Frisby 2013:79)。此外,又有人批評齊美爾的社會學總是從微觀視角深入探. 討,導致他的分析總是欠缺一致性的輪廓,後果則使其理論立場和現代性一起化 為碎片。弗里斯比對這樣的批評提出緩頰: 「將碎片看做一個更廣泛整體的象徵, 確實將他從孤立狀態中解救出來,並且將它置於一個更寬廣的場景中。」 (Frisby 2013:79)從碎片的觀點開啟理解並不會破壞個體性的完整,更不會淪為瞎子摸 象的困境。反而,我們更能掌握到個體性的真實樣貌,因為社會就是在這些細小 互動中產生轉變與發展的。又以類比的方式進行討論,透過兩方事物的客觀對照, 可以擦撞出新的思考與想像。本文主張,齊美爾正是以碎片化進入個體性的探討 3.

(13) 進路,意即只有把每個碎片視為統一體才能真正地理解個體。「只有把觀察到的 瞬間說成是整體生命,才能表示自己的連續性。」(Simmel 2003:181)齊美爾 獨特的取徑有別於同代社會學家多從集體結構解釋個人行動。他的微觀社會學往 往關注在日常生活的細節快照上,聚焦於偶然互動中「飛逝的片刻」,因為他認 為每次互動都暗示整體社會,每個瞬間都代表全部世界。 齊美爾認為,現代文化以情感的心理角度去理解個體是如何身在大都會中 開展個體性。尤其受到生命哲學影響,齊美爾是以審美風格去理解現代社會的碎 片化,並且透過這些碎片探索可能的連結與碰撞。由於現代社會生活越加清楚地. 治 政 大 面卻又被現代的文化產物所反制,後果造成主客觀文化之間的裂縫加深。換句話 立. 顯示瞬間即逝的碎裂經驗,使得個體在一方面從傳統的教條價值下解放,另一方. 說,新技術的發明一方面給予我們更便利的生活,另一方面卻又帶給個體主客觀. ‧ 國. 學. 文化的分離,造成客觀文化凌駕主觀文化,個體所能認識與掌握的僅止為片段。. ‧. 面對此複雜情境,齊美爾以社會互動作為認識前提,關心互動過程下的個體可能. y. Nat. 產生的分化與整合。在此,作為本論文研究對象的個體並非指涉單獨個人的行為,. er. io. sit. 反而是指人與人互動所產生的樣態。也就是說,我們試圖從微觀視角創造可與自 然科學相類比的社會科學觀。. al. n. v i n 對於齊美爾而言,個體間的互動是動態且持續的,而社會的樣態則在反覆 Ch engchi U. 互動中逐漸成形。這種「一粒沙一世界」的情境使得每個個體都可以視為整體認 識之。個體並不會完全只投入在一種社會關係中,而是會在各種互動形式中不停 地穿梭,透過互動的過程被創造與再創造,進而形塑出更接近理想個體的樣貌。. 二、法則的社會 齊美爾研究社會學的理論工具深受他的學術背景知識所影響。青年的齊美 爾在撰寫《社會分化論(Über soziale Differenzierung)》 (1890)以及《道德學導 論(Einleitung in die Moralwissenschaft)》 (1892-93)時,多少隱藏著史賓賽(Herbert 4.

(14) Spencer)進化論的影子,特別認為個體會從歷史變遷中吸取經驗,適應社會分 化帶來的問題。但是,齊美爾的著作更多地受到康德(Immanuel Kant)的認識 論所感染。康德批判哲學的認識論認為物自身不可知,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象界, 因此認識現象是認識真實的前提。康德以「自然界中的觀察者」作為其認識論進 路,提出了自然是如何可能的解釋。齊美爾則延伸此分析,發表了〈社會是如何 可能(Exkurs über das Problem: Wie ist Gesellsachaft möglich?)〉 (1908a)一文當 作回應。對於康德來說,想要認識自然必須透過先驗主體的理解範疇,而齊美爾 在《歷史哲學的問題(Die Probleme der Geschictephilsophie)》(1892)中也拋棄. 治 政 大 以一般的互動形式作為社會學分析的對象。在形式社會學的前提下,他又輔以歷 立 休謨(David Hume)的經驗主義式歸納,選擇了(準)先驗社會的認識方法,. 史認識,形塑其歷史哲學的觀點。「社會學的問題要求對社會化的純粹形式進行. ‧ 國. 學. 確定、系統整理、心理學的闡述和歷史發展的論證。」 (Simmel 2002b:6)簡而. ‧. 言之,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是援引幾何學觀點串連社會經驗的內容,從雜多的日. sit. n. al. er. io (一)社會分化. y. Nat. 常生活中抽絲剝繭,提煉出純粹的互動形式,藉此解釋社會是如何可能的。. Ch. engchi. i n U. v. 在《社會分化論》中,齊美爾藉由「相互作用」的概念理解現代社會。他 認為現代社會正在持續製造差異的個體,因此社會化程度影響了差異化程度。個 體在社會網絡中和其他個體互動而產生差異化後果。也因為走向現代社會,個體 之間的關連早已不侷限於部分團體。人們透過選擇加入不同的團體而產生出不同 的互動,進而就造了群體的質變。 齊美爾觀察現代社會的發展指出,社會分化的過程是從有機的走向理性的 團體。團體的連帶不再是情感依附,而是讓個體透過理性選擇他的存在模式。雖 然團體理性可以讓效率提高,但是社會分工也因此趨向於功能化,進而吞噬個體 5.

(15) 的獨特性。社會分化下所產生的是一種「大眾社會」的面貌:「大眾之為整體是 當前文化低階成分所組成的,而這不過是當前文化階段的特色。」 (魏書娥 2002: 408)大眾社會作為最低程度的生存基礎,個體在此享有共同的世界觀以維持整 體社會的倫理。 然而,齊美爾並不認為社會將走向完全的集體性。社會持續分化的結果反 倒是個體將會擁有多重的社會圈。「社會分化程度越明顯,社會圈之間的重疊程 度越低,個體越是多重社會圈交錯的輻輳點,那麼個體性開展的可能形式就越多 樣,個體本身的分化就越顯著。」(魏書娥 2002:412-413)接著,因為這些交. 政 治 大 開。這意味了在群體中的個體性的確是透過社會分化下最低程度的共同點來結合 立. 會的社會圈,個體的經驗也會趨於多樣化,意即屬於個體本身的分化將會同步展. ‧ 國. 學. 的,但較高形式的知識與道德觀念形成則是透過個體分化作為開展。 在另一方面,社會圈內的集體對於個體的影響力也因而加深,壓縮了個體. ‧. 性的空間。但是這樣的衝突反而造就了集體性與個體性共同昇華的可能,進一步. y. Nat. sit. 帶動社會整體的變遷。社會分化導致人們加入的團體數目增加,使得社會團體產. n. al. er. io. 生量變與質變,其中個人角色也會因為社會分化的情況而變得更加多元。從一方. i n U. v. 面看,齊美爾早期的社會分化理論是主客觀文化衝突觀的重要基礎。但另方面看,. Ch. engchi. 他此時也在為晚期的獨特個體性立場埋下伏筆。換句話說,當齊美爾在晚期從生 命的層面再回頭探討社會形式時,社會分化的早期概念也許已經在個體與社會之 間建立好聯繫的橋樑。. (二)先驗社會 「社會化的個人和社會總是保持著一種雙重的關係──他被結合在社會裡 面,又和社會相對立;他是社會裡的人,而同時又是社會外的人;他為社會而存 在,也為了自己而存在。 『社會人』不是『社會的』和『個人』兩者簡單的相加。 6.

(16) 『社會人』的形成是由一個基本的統一體所決定的。我們只能認為它是由兩個在 邏輯上相互矛盾的決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Coser 1990:203)個人看似存在 社會之中,行動被社會所約束,但其實個人的內心總是自由的。這也是說,個體 在與社會互動、融入社會的實在之外,始終保有自我實現的潛在成分。個人的獨 特性往往是客觀認識社會時的理解障礙。 康德在自然是如何可能的提問中指出世界就是我的觀念。也就是說,透過認 識的主體,自然被觀察為一個可理解、有規則的統一體。這樣的概念大幅影響了 齊美爾在社會是如何可能的提問中,提出以「先驗」作為社會認識的條件,意即. 政 治 大 能〉一文中,又指出自然統一體與社會統一體的差異: 「自然的統一體──對於 立. 把混亂的事物質料結合成有組織的現實感知。進一步,齊美爾在〈社會是如何可. ‧ 國. 學. 這裡賴以為前提的康德立場來說──僅僅在進行觀察的主體身上實現,僅僅由觀 察的主體開始,並且由本身並不結合在一起的感官要素所產生。與此相反,社會. ‧. 的統一體是由它的要素直接實現的,因為它們是有意識的和綜合性的-能動性的,. sit. y. Nat. 社會的統一體不需有觀察者。」 (Simmel 1908a:359)相較於自然的認識是建立. al. er. io. 在觀察者主體的分析理性上,社會的認識則是建立在能動者社會的綜合要素之上。. v. n. 這些要素被人們所知曉,或者說被「意識到」其存在。人們每天和其他人互動即. Ch. engchi. i n U. 是被社會化的事實。進行社會化的意識或是被社會化的意識即是一個知曉的過 程。 然而問題在於,先驗作為互動的前提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首先,齊美爾 指出個體透過自身經驗,認識的永遠都只是部分的殘缺碎塊。這種認識就像是隔 層紗一樣,因此我們往往從自己最熟悉,也最普遍的範疇去想像。我們無法直接 認識它,僅能透過預設的立場去對這個人的形象,畫出一個普遍理想人格的輪廓。 這種先驗的預設維持了人與人之間交際所需的品質與形式,意即有了這些先驗的 社會認識,互動關係才能成為可能。 7.

(17) 其次,「一個群體裡的每一個要素不僅僅是社會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是 某種東西。」 (Simmel 1908a:366)若是被社會所包圍的本身還擁有沒有完全由 它所包圍的一些本質,那麼這便是某種「社會之外」的存在。社會化的事實使人 處於一種雙重地位:在社會的脈絡裡是社會有機體的部分;而與社會相對峙又是 一個個體有機體的整體。我們同時作為社會的存在,也作為自為的存在──「生 存並非完全是社會的」(Simmel 1908a:366)。 「倘若人們把社會想像為純粹客觀的模式,那麼社會就表現為一種內容和奉 獻的秩序……人們可以撇開人格不談,可以撇開承載著它們動力的自我形式不. 政 治 大 可以說是普遍性的社會),我們才能擁有完善的社會概念。社會的生存必須透過 立. 談。」 (Simmel 1908a:373)只有透過先驗作為一種社會秩序建立的可能基礎(也. ‧ 國. 學. 個人與整體之間原則上的和諧為前提,而這樣的前提又需要人們在社會職業的參 與上有所作為地奉獻(Simmel 1908a:375) 。在這裡,職業的奉獻幾乎是與先驗. ‧. 社會產生了目的論的關係。. y. Nat. sit. 康德在其倫理學裡提到,透過行動的內容與概念的吻合與否,可以建立概念. n. al. er. io. 整體中優點或缺點的倫理法則。他以直觀心象(Eidetic Image, Anschauungsbild). i n U. v. 為例,把所見視為是一個整體來看待, 「認識到其為一種事物」 。這也是把研究的. Ch. engchi. 對象視為一種「物」的概念,保持其限定性(Simmel 2003:145)。不同於此, 齊美爾試圖擺脫康德倫理與概念之間的枷鎖,傾向主張人們「有一種對自身內在 的客體統一性,他們通過自身的特質圓滿實現,以找到自己正在形成的限制。他 們自己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會除去他們那種整體、把萬事萬物都總括在這連續 統一體中的流動。」(Simmel 2003:146)這種從生命內部確定自身的特質,將 可使得行為仍然是行為,不會被概念預先限制或者束縛。 齊美爾和涂爾幹(Émile Durkheim)都認為,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一定存 在著一個有自身明顯特徵,並且有別於其他自然科學的現象群。」 (Durkheim 1995: 8.

(18) 23)涂爾幹曾經提出「社會事實(Social fact) 」的社會學方法:「社會事實是一 切不論固定或者非固定的行為方式,凡是能夠從外部約束人的,普遍存在於該社 會各處並且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它在個人身上的表現為何皆可稱謂之。」 (Durkheim 1995:34)社會事實裡所指的「外部性」主要是在時間之前、個體 之外。較具體說,許多規則都是在個人還沒出生以前訂定好的,不會是個體的合 意。「約束力」則是加諸於個體行為的強制力,無論個體接受與否。如果個人想 測試這股力量有多大,那麼只要對其做出反抗即會強烈感受到社會的壓力。甚至 若想逃脫這種必然性(不依照社會規範來做事),那麼必定會遍體鱗傷,而且結. 政 治 大 涂爾幹主張在時間之前與個人之外,始終存在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社會事實。 立. 果經常慘敗。. ‧ 國. 學. 這一立場明顯不同於齊美爾先藉由康德強調「先驗」社會的道德秩序,再超越康 德強調「一切來自個體自身」的生命動力。在此,我們雖然有了「先驗」作為認. ‧. 識社會的前提,然而個體的互動關係又交織而成錯綜複雜的經驗之網。若想要從. n. al. er. io. sit. y. Nat. 中抽絲剝繭,則需要輔以「形式╱內容(form/content)」的社會學方法。. (三)社交形式. Ch. engchi. i n U. v. 齊美爾指出,個體之間透過相互作用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相 互作用意味著從那些促成本能慾望和目的個人的載體之中變成一個統一體,正是 變成一個『社會』。」(Simmel 2002b:4)如果我們想要研究社會必須透過「形 式╱內容」作為認識的具體進路:「人們可以把對社會概念的分析稱之為對社會 形式和內容之間的區分。」(Simmel 2002b:4) 在互動操作中,「社交性(Sociability)」是形式的具體指涉。 〈社交性── 純粹或是形式社會學的例子(Die Geselligkeit―Beispiel der reinen oder formalen Soziologie) 〉 (1917a)中所提及的「社交性」概念是一種純粹形式,是與他人連 9.

(19) 結的趨力而行動的。個體趨於和他人連結的需求而產生社交性。個體透過社交過 程本身獲得滿足,並沒有外在的行動目的,只強調一種共同感的純粹愉悅。個體 藉由互動關係把社交形式從現實中提煉出來。 「我們把社交性的原則制訂為公理, 此即每個個體應提供最大的社交價值(如歡樂、消遣、充滿活力的等等),而這 是以符合他自己所接收價值的最大社交能力為原則。」(Simmel 1917a:47)社 會的形式化來自於個體的原動力:「藝術的推動力從可知覺事物的複雜性中提取 自身形式,然後塑造成與之相對應的特殊結構;與此同理,社交性衝動是把交往 與交往過程的純粹本質,做為一種價值和滿足從社會現實中提煉出來。」 (Simmel. 治 政 大 力,應該擁有一致與和諧的滿足感。」 (Simmel 1911a:123)社交性成形的原則 立 1911a:121)然而,個體的驅動力中仍有限制的條件:「每個人與他者的內在趨. 正是自我與他人如何在社交性的範圍中展現各自的最大化價值。雖然快樂與滿足. ‧ 國. 學. 無法傳達給他者,然而在社交形式中的個體卻共享相似的滿足與歡樂。只有人性. ‧. 的單純魅力和興趣才有可能參與、加入社交形式中,因為社交性本身並不具有更. y. Nat. 高目的、外在結果,更沒有所謂內容,只是純粹的互動本身。若是客觀性、目的. er. io. sit. 性或是物質性等因素加入其中,那麼社交性就會淪為一種工具化的存在。 齊美爾以用餐為例說明社交形式的運作。以社交性來看,用餐不只有解除. al. n. v i n 飢餓的實用功能:「當用餐變成一種『社會學』的場合,它就轉變成某種受到更 Ch engchi U. 多規範和更『超個體』的東西。」 (Gronow 1997:137) 〈用餐社會學(Soziologie der Mahlzeit)〉 (1910a)中提到: 「用餐的美學絕對不能忘記它應當加以風格化的 究竟是什麼東西:是對一種座落於有機生命的深處,因此有著絕對普遍性的需求 之滿足。」(Simmel 1910a:133)在共同進餐時,用餐的客觀事實減到最低點, 進而抬升了用餐的社交形式面。又以賣弄風騷為例,它本身代表一種巧妙的暗示, 其中女性吸引了男性的目光,卻無法擁有更深入的關係。賣弄風騷本身提供了一 種距離感,使得個體在此社交形式中,性慾衝動的原始慾望被拉到最低點。「賣 弄風騷只是一場想讓人發笑的或諷刺劇,伴隨性慾衝動從大量的個體化內容中提 10.

(20) 煉出互動的純粹本質。正如同社交遊戲總是參與社會形式,而賣弄風騷的遊戲則 拋棄了性慾衝動的形式。」(Simmel 1911a:126) 由上可知,首先,個體身在社交性過程當中必須放棄獨我性才能進入交往 形式。進而,齊美爾提到:「社交性的性質就是從人們的互動關係中排除了現實 性,只根據內部自行運作,而且承認由不為外在目的的形式法則所建造的空中樓 閣。」 (Simmel 1911a:128)這樣的性質彷彿是虛無的存在,其形式也不過是空 洞的象徵。然而,當此社交形式加入了個體本質後卻又能更加完整:「這個空中 樓閣所需的能量來源不在這些自律的形式之中,而是在真實個體的活力、敏感度. 治 政 大 這意味著社會形式依然需要仰賴個體本能的衝動或驅力才能持續。因此,齊美爾 立. 和吸引力,以及在他們完全衝動和信念的深處中尋找。」(Simmel 1911a:128). 最終將會以「應然」作為獨特個體的倫理學基礎,試圖超越康德倫理學的普遍個. ‧ 國. 學. 體。綜合上述,齊美爾雖然承認社會互動的形式存在於先驗的基礎上,但是他更. n. al. er. io. sit. y. Nat 三、「應然」的個體. ‧. 強調在社會圈交錯中的個人,另有能動性可被獨立理解。. Ch. i n U. v. 晚年的齊美爾藉由生命哲學突破康德哲學中形式認識的限制。「改造康德的. engchi. 首要目的在於消除康德哲學中一切資產階級革命性的因素,並把這些因素斥之為 過時的東西。」(Lukács 1988:403)此時的齊美爾已吸收了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以及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思想,於是在《生命 直觀:先驗論四章(Lebensanschauung: Vier metaphysische Kapitel)》 (2003[1918]) 中一方面延續相互作用的概念,另方面轉向關注個體生命的能動性。「齊美爾相 信生命終將衝破形式的堤岸,創造出『更多的生命和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東西』 。」 (Coser 1990:224)齊美爾認為,生命的本質在於自我超越,因此逐漸把個體的 生命當作發展的統一體來理解。在個體法則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集中關注 11.

(21) 精神生活,提出個體意識自有內在的生命動力,甚至將是社會轉變的重要條件。. (一)現實與應然 齊美爾認為「現實(Wirklichkeit)」是一種有機且牢固的形式表現,但它又 經常無法擺脫「主體為自己生命」的範疇。「應然(sollen)」往往被理解為社會 道德的應然;但不僅於此,它也能被理解為生命意識的集合。齊美爾所謂的「應 然」並不凌駕於生命之上或是站在生命的對面,反而是生命意識到自身的一種方 式。反言之,生命即是貫徹「應然」的動態過程(Simmel 2003:129-131)。在. 政 治 大. 此新的前提下,「應然」與「現實」各自面臨到生命二元論問題:「『應然』存在. 立. 客觀規定與主觀過程之間的二元論, 『現實』則是自我意識與形式先驗的二元論。」. ‧ 國. 學. (Simmel 2003:132)兩個觀點各自都面臨主客觀之間的二元對立。. ‧. 在生命與形式的兩大原則下,生命被自身的產物所束縛,陷入「在諸形式中. y. Nat. 的形式」 。這如同基督教教義是以一種形式化的法則束縛了生命,於是對於生命. er. io. sit. 來說,教義變成一種折磨。齊美爾認為:「生命雖然製造各種形體,然而隨著形 體的製造,生命本身也就脫離本體,作為獨立的形體出現在自己面前。因此形體. al. n. v i n 的普遍命運如今就繫於創造性生命這一『應然』藉以得到增強的標準、原則和要 Ch engchi U. 求。」 (Simmel 2003:136)生命作為一個不斷發生的東西從來沒有跳躍或暫停, 反而它不停地產生另一種狀況,並且在下一秒還沒發生以前總是無法預知。據此 言,生命是作為「應然」的狀態趨向完整持續發展的,而對照於應然生命的形體, 「道德法則是次要的形體。」(Simmel 2003:141). (二)「應然」不是法則 承上述,在談論應然的意義之前,有必要先釐清它與法則之間的差異。對齊 12.

(22) 美爾而言,法則其實是無法束縛住生命的,反倒是「應然」才和生命相依存。因 為道德法則並不同於自然法則,所以一旦應用到個體身上時總有解釋的侷限,從 而缺乏自然法那樣的絕對效力(Simmel 2003:167)。 從康德倫理學的觀點說, 「道德法則的普遍性就是倫理學的本質。」 (Simmel 2003:147)此外, 「法則需要透過普遍通用才能如其概念所要求的那樣對付個體。」 (Simmel 2003:148)康德之所以認為法則可以決定個體,那是因為有普遍性為 其前提:「非現實的事物、需要的事物和理想的事物絕不能成為個別事物,而必 須成為一種普遍事物。」(Simmel 2003:148)對於康德來說,現實的事物屬於. 政 治 大 經驗的個人,而是求助於「純粹自我」的人性。因此康德表示:「儘管人低賤之 立 個別的領域,而非現實的法則存在於超個別的範圍。普遍的法則並非衍生自日常. ‧ 國. 學. 至,但人性卻是神聖的。」(Simmel 2003:149)換言之,如果所有人都能實現 人性的崇高目的,那麼每個人就會和其他人完全相同,共同變化成普遍唯一的主. ‧. 體。總之,康德以為,經驗事物是個別的,而純粹自我是普遍的,意即由一般概. sit. y. Nat. 念構成。. n. al. er. io. 齊美爾有別於康德的觀點。齊美爾認為「正是作為經驗的人,我們才受到上. i n U. v. 千種同樣涉及別人的、受到各種社會機構和階層拉平的影響所支配,才染上歷史. Ch. engchi. 一般狀況的色彩。」(Simmel 2003:149)對齊美爾來說,因為我們享有共同的 歷史背景,所以對經驗事物的認識是相似的。純粹自我則是作為先驗的要素存在 於經驗發展之中:「在質的方面絕無僅有,就隱喻而言是唯一的,對所有其他事 物都漠不關心。」(Simmel 2003:149)於是,在齊美爾看來,經驗事物是一般 的,而純粹自我是個別的,意即尚未與社會接觸。 簡言之,關於個別性和普遍性的領域,齊美爾和康德的看法正相對反。若將 此 歧 異 見 解 放 進 倫 理 事 務 上 考 察 , 則 康 德 的 觀 點 更 相 近 托 爾 斯 泰 ( Leo Nikolayevich Tolstoy)的話: 「幸福的人因為幸福,所以彼此相似,而不幸的人則 13.

(23) 是各自不同。」(Simmel 2003:152)然而,齊美爾卻表示,幸福人有很多種, 而不幸只有一種,意即走向絕望的深淵。再進一步推演到生命狀態中觀察,這情 形正如同一般人會認為健康只有一種,但是疾病有很多種;事實上,健康是指有 機體擴展、分殊化到最細微的證明,反而疾病只有普遍性可言,它走向較少選擇 與差異的死亡一途(Simmel 2003:151-152)。 普遍法則若要獲得落實則必須透過個別行為呈現出來。只有當行為實現了與 法則的結合,才使得個體之間產生道德的統一性。但齊美爾指出: 「這樣的行為 只能作為個體生命的瞬間。」(Simmel 2003:153)這樣說來,普遍法則和個體. 政 治 大 科學原則性,決定著精神事件流行的表達方式。」(Simmel 2003:154)此外, 立 生命之間僅僅是一堆行為的總和。於是, 「這些內容不過是『一種表象』 ,放棄了. ‧ 國. 學. 這種道德主義僅限於克盡義務的行為,對於其他在義務之外的事物一無所知。對 反於此,齊美爾強調,唯有處在義務之外的「應然」才能開啟生命的動態發展,. ‧. 因為只有在「應然」之中才能揚棄先前片段的行為堆積,重新把握完整的生命之. sit. y. Nat. 流。在此,關鍵重點是「應然」本身完全不具有目的性:「應然」存在生命的本. io. n. al. er. 性中,也保障生命的綿延(Simmel 2003:147-156)。. (三)「應然」的整體性. Ch. engchi. i n U. v. 「應然」和法則一樣存在於普遍性之中,因此則有兩種普遍性可言。齊美爾 提到,法則的普遍性建立在所有人之上,「應然」的普遍性存在於「個體的普遍 性」之中: 「個體的普遍性並不作為概念凌駕於行為之上,而是作為根源存在於 這些行為之下。」(Simmel 2003:168)也就是說,個體的每部分持續動態地身 處在生命的整體性之中:「這個統一體不來自聯合在一起的各個部分,而這些部 分卻來自於統一體。」 (Simmel 2003:168)這樣說來, 「應然」甚至也不再把個 體作先行概念去證成普遍性,反而是把個體理解為乘載生命經驗的容器或通道, 14.

(24) 包含片刻所匯流出的獨特統一體。相較於「應然」的普遍性,道德法則的表面理 解並無法觸及行為背後的個體生命,以及某個行為之後下個行為的可能性。換言 之,道德法則只能解釋單一行為,無法理解創造性的生命之流。齊美爾強調, 「每 一生命瞬間、每一舉止行為都等於全部生命。這種生命並不是個別行為在與世隔 絕的想像情況下所面臨的整體本身,而是生命特有的、使用任何機械論比喻都無 法闡明的形式。」(Simmel 2003:173)生命的每分每秒確實存在,並且每次只 有一種呈現、不停變動,因為如果生命充滿可預測性將會變得單調貧乏。在現實 事物與潛在事物對話的變動過程中,生命經歷浮沉,一方面實際呈現個別體,另. 政 治 大 在齊美爾觀點中,生命片斷和整體是密不可分的。若僅止於片斷的個體理解 立. 方面不會脫離統一體。. ‧ 國. 學. 將是危險的,因為從整體的生命來看,這種切割沒有客觀性可言。從生命的現實 面說, 「『應然』是以責任感為其心理因素,而不是受普遍法則所控制。」 (Simmel. ‧. 2003:182)普遍法則只是形式法則,而為了讓法則獲得實踐,就必須轉換成物. sit. y. Nat. 質法則,並且僅從孤立的內容作客觀的理解,沒有經過個體內在的「消化過程」。. io. er. 在此理解之下,「人們只想要擁有勇敢,不希望有小氣或吝嗇等分類概念。」. al. (Simmel 2003:182)這種表面甚至可謂虛偽的客觀性就好像是醫生在看病時,. n. v i n Ch 只有看到疾病,卻看不見病人。或者說,西醫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中醫 engchi U 卻要從整個身體狀況作診斷。總言之,另類普遍的「應然」試圖理解行為背後的 整體意義,而普遍法則僅只關注行為表面的孤立價值。. 齊美爾的整體生命觀可以糾正只從部分去理解個體的錯誤,因為後一理解僅 適用在非生命的事物上。而對於人類個體來說, 「生命並非單純的『部分』 ,不享 有例外法權的某處,使得行為在該處解套。情形反而是生命統一體在這些時刻達 到縮小的階段、自我陌生的階段,意即同慣常事物保持距離的階段。然而,就是 這種被稱為是他者存在的東西,不是從某個地方吹來的偶然事務,而是生命的樣 態本身。這裡所謂的在外面也是在裡面的一種形式。」(Simmel 2003:179)舉 15.

(25) 個實例,當我們說一個人小氣時,是指這個人的個性整體裡面具有小氣的特質, 但這不代表他沒有勇敢、聰明等其他特質的可能。與此同時,小氣的特質並不會 因為有其他特質的同時存在而逃走。雖然小氣有可能會在其他特質展現的另些時 刻較為縮小,但是整體來說,小氣還是屬於這個人的個性特質。循此理解,生命 為每個當下行動自為地負責。作為連續不斷的生命,它所表現出來的每種內容都 是當下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本身並不帶任何目的。在普遍「應然」的個體生命 之中,整體不等於部分之總和,但部分存在於整體之中。 社會的可能是透過先驗形式作為存在前提,使得個體之間的互動有個一般的. 政 治 大 面雖然受到社會的制約,另方面仍然保有生命的獨特。這些獨特的個體生命使得 立 輪廓。但是,社會的現實仍須透過個體自身的行動才得以生產和複製。個體一方. ‧ 國. 學. 社會可以產生不同樣貌,使得社會總不至於一成不變。 「個體作為完整的人,雖 然在質的獨特性上無可否認,特別因為我們主張每個獨特的『應然』作為一種完. ‧. 整性格的呈現。作為一個總體生命,它和其他生命有眾多共同之處,但仍然實在. sit. y. Nat. 地經驗到一個無法比較的自身。」(Simmel 2003:194)由於個體既隸屬於社會. io.  . al. n. 體精神。. er. 之中,又獨立於社會之外;於是乎,個體也同時透過「應然」展現個體生命的整. Ch. engchi. i n U. v. 四、以藝術呈現生命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形式趨向理性的貨幣交換。理性化成為現代個體必備 的「外在防衛機制」 。不過,這對個體的內在層面來說並非如此: 「個體及個體之 間的情感,它不是理性可以理解或涵蓋的。」(劉曉風 1996:314)因此,要理 解個體的內在運作,從感性觀點切入尤其關鍵。齊美爾在〈羅丹(Rodin─mit einer Vorbemerkung ueber Meunier)〉 (1911b)即指出: 「現代的本質根本上是心理主義 的,是根據我們內在生活的反應(甚至作為一個內心世界)來體驗和解釋這個世 16.

(26) 界。」 (Simmel 1911b:184)現代人透過理性擺脫宗教的束縛,但是其內在仍然 需要感性的支持。因此,藝術取代宗教不僅發揮了感性的人性,甚至彷彿成為世 俗的宗教。藝術作品表現感性內容與生活價值的交織,使得個體從中獲得整體性, 進而呈現時代精神。本論文試圖以審美的心理主義切入,從個體推至社會,使碎 片化的情境重新取得統一體的樣態。 除了現代社會的條件使然,齊美爾選擇以藝術理解生活的原因更來自於現 代藝術的特質:「藝術本質上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從一個現實的偶然碎片出發,構 築出一個獨立自主的統一體,一個從現實的偶然碎片中產生自足的微觀世界,它. 治 政 大 明顯和社會的形式分享相同的背景:每一個碎片與一幕幕快照,每個閃爍的瞬間 立 和該現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Simmel 2002a:404)這種藝術的進路很. 都在象徵整體意義的變化與發展。齊美爾關心個體面對生活的感受,故以感覺層. ‧ 國. 學. 次來理解個體的存在,進而這感覺層次必須從「審美」觀點理解之。弗里斯比就. ‧. 指出,齊美爾對於社會現實是採取審美觀察,因此凸顯現代生活中關係的距離化。. y. Nat. 「現代藝術感受在基礎上強調的是距離造成的吸引而不是接近的吸引。」 (Frisby. er. io. sit. 1992:138)人事物之間的吸引力不是出自鄰近、而是遠離,於是拉開距離能使 得藝術作品和社會個體表現獨特的內在靈魂。除此之外,保持距離還能讓「被欣. al. n. v i n 賞個體對象成為一種沈思的客體。透過保留或拉開距離,而不是接近的方式去面 Ch engchi U 對客體,我們從中獲得了愉快的感受。」 (Frisby 1991:88)這如同達利(Salvador Dali)的藝術作品〈解構的林肯(Lincoln in Dalivision)〉 ,即是透過距離的遠近 (近看是裸女背影,遠看是馬賽克畫像的林肯),讓作品在不同距離下,呈現出 作品不同的樣貌,也給予觀者不同的感受。 弗里斯比提到,齊美爾在〈社會學美學(Soziologische Ästhetik)〉(1896) 裡主張「那些『現代人們對於碎片、單一印象、警告、象徵和粗劣的藝術風格的. 生動體驗與欣賞』都是透過與客體保持一定距離的結果。」(Frisby 1992:138) 距離使得個體保存自我、帶給心理安全。「齊美爾的距離概念既是社會學的,又 17.

(27) 是美學的:因為只有通過背離文化對象,主體才能把握現實。……齊美爾的審美 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概念取決於距離和透視。那是基於一種確保文化對象還 持有審美價值的對象化過程。」(Swingewood 1986:53) 對齊美爾來說,個體是透過生命與形式的辯證建立文化。換言之,個體生 命在社會形式中發展會不斷突破現有的形式。說到底, 「生命渴望擺脫所有形式, 直接且赤裸的形成與表露自己。」 (Simmel 1918:90)然而,一方面個體無法擺 脫形式的束縛,因為只有藉由形式,個體才能展現自身。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又 製造了主客觀文化的衝突,結果使得個體的內在動力受到限制。本文以齊美爾的. 治 政 大 現代個體無法完全擺脫社會形式,因此轉而透過感性的藝術揭露靈魂的存在。齊 立. 美學重新理解個體,主要是因為藝術作品能直接呈現個體靈魂。畢竟從現實面看,. 美爾提到:「藝術向我們揭示隱藏在外部世界的冰冷陌生背後存在的靈魂性,並. ‧ 國. 學. 通過這種靈魂性使存在與人相關,為人所理解。」(Simmel 2002b:384). ‧. 進一步說, 「齊美爾將社會學想像成對社會交往形式的研究。但是任何一個. y. Nat. 談論形式的人都是在涉足美學這一領域。社會在最終的分析中就是一件藝術品。」. er. io. sit. (Salz 1959:236)齊美爾之所以把藝術作為可理解的對象,來自於他認為藝術 作品會隱約透露出個體的內在。他相信把藝術品作為一個整體可以獲得一個更為. al. n. v i n 完整的形式,而不會像現實情境的討論中往往被薄紗所遮蔽。齊美爾在有關藝術 Ch engchi U. 的文章中,往往出現許多針對藝術風格的評論,或是沿著現代藝術的特質進行描 述與比較。現代藝術採用不同於古典藝術的手法和現實拉開距離,透露出從古典 到現代社會的個體已經產生轉變。又個體面對文明變遷最多只能透過對社會的冷 漠以保存自身的完整,然而前衛藝術家有時可能要比一般常民做出更為快速和敏 銳的反應。我們在現代藝術創作中已可隱約發現這一點。因此,想要掌握現代社 會中的個體樣貌,在寫實主義的社會學描述以外,增補印象主義的美學刻劃也許 是值得探索的進路。. 18.

(28)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George Orwell 在《1984》中提到: 「誰掌握了過去,就掌握未來;誰掌握了 現在,就掌握過去。」 (Orwell 1983:308)我們另類地理解過去,可以反身地借 鏡現在,進而深刻地轉變未來。因此,本文將從齊美爾的理論文本,並且輔以十 九世紀的藝術脈絡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較具體說,為了考察個體性的運作環境 及生成機制,研究將首先釐清齊美爾式社會學和美學的相關論述,然後闡釋藝術 史觀當中印象派的特定作品。Norman Fairclough 列舉出四大理由申述文本分析 為何在今日值得被社會科學界運用: 「1. 理論上的理由:社會結構與社會行動之. 政 治 大. 間的辯證關係一向是為社會學家所關心探討的焦點。文本其實就是構成社會行動. 立. 的重要形式。2. 方法論上的理由:文本是提供證據的一大來源。文本分析能將. ‧ 國. 學. 研究的宣稱紮根於文本的詳盡特質中。3. 歷史的理由:文本可以很敏銳地感應 到社會的變動過程和多樣性,所以文本分析可以提供一些很好的社會變遷指標。. ‧. 4. 政治的理由:社會科學研究具有批判性的目標,愈來愈多的文本有社會控制. Nat. sit. y. 與支配運作其中。文本分析,作為批判論述分析的一部份可以成為一種政治資. n. al. er. io. 源,有助於批判語言的覺曉能力。」(轉引自游美惠 2000:19-20)基於上述,. i n U. v. 本文試圖以古鑑今,在西方現代性個體的結構限制下證成個體的能動抵抗。本文. Ch. engchi. 又試圖將前述受齊美爾啟發的社會學理路反身地印證在印象派藝術創作的社會 過程,以及藝術作品的美學風格中。藝術作品雖然和社會現實的邏輯兩者看似毫 不相關,但是對齊美爾而言,西方現代性的發展卻使得兩者巧合相遇在本文所謂 印象派的個體美學裡。 事實上,齊美爾的生命史本身座落在印象派的興起軌跡中。齊美爾所居住的 柏林在當時大致被定位為工藝技術之都,因而有別於印象派文化重鎮的巴黎。但 是,若再從齊美爾的理論方法、經驗對象和寫作風格等面向來看,他的後代如曼 海姆(Karl Mannheim)與盧卡奇(György Lukács)等人卻又經常稱呼齊美爾是 19.

(29) 個「社會學的印象主義者」。這種與客觀社會現實有別的美學方法也正是自從弗 里斯比的經典詮釋以降在齊美爾研究中的主導觀點。「印象主義適合作為一種闡 述日常生活不連續性的表現形式,以及一種關注(特別是)現代的經驗形式。而 當我們在定位齊美爾的『印象主義』取徑時,上述的適當性便可以看成是一個相 關的脈絡。」 (Highmore 2009:59)不只是方法而且在內涵上,齊美爾對於日常 生活片斷與瑣碎事物的關注的確和印象派畫作風格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 (Highmore 2009:54) 。據此,本論文將以印象派藝術為例應用性探討個體生命 的應然動力,藉此希望能夠為齊美爾的個體法則提供更加具體的脈絡和內涵:藝. 治 政 大 分割的關係。從應然的角度看,個體法則和藝術作品可以互相闡明,更何況兩者 立 術品作為一個整體一方面保有自身內在的獨特性,另一面又和外在世界維繫不可. 還分享相似的歷史背景和認識取徑。齊美爾的社會學認為,十九世紀的大都會社. ‧ 國. 學. 會導致客觀文化強勢凌駕於主觀文化之上,結果使得個體不但失去了能動性、更. ‧. 加面臨碎片化的危機。反過來看,在大都會生活中的個體也會選擇拉開距離藉以. y. Nat. 自我保存,或是直接衝突產生自我轉變。進一步說,大都會社會是以理性為主導. 感性經驗,並有機會重獲獨特且完整的個體性。. al. er. io. sit. 原則所以才會導致個體感性的剝奪;對此,個體至終只有轉向文化改革才能發現. n. v i n Ch 承上脈絡,本論文將繼續考察齊美爾的美學,並且透過與審美風格相關的距 engchi U. 離與衝突等問題討論推演出印象主義為何較適合被稱為是齊美爾的社會學方 法。接著,我將再分述莫內(Claude Monet)與卡莎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 這兩位印象派藝術家及其作品當作藝術史的個案和齊美爾的美學個體觀進行對 話。莫內的創作題材是以大自然為主體。他擅長從光影和色彩揭露現實與個體交 雜的獨特真實,甚至在眼疾的現實障礙下更進一步呈現個體靈魂的感性作品。卡 莎特的創作題材則是偏重社會為主體。她善於透過女性視線揭露性別化空間,尤 其是能在不自由感受下描繪出女性冷漠的理性形象。從有限的印象派作品中,我 們將會發現藝術家的創作可謂是表現應然個體的原鄉,而這大抵是因為藝術之於 20.

(30) 現實有種相對自主性,所以特別能在作品當中呈現獨特個體的生命之流。 不過,研究者並非藝術專業,而且本研究也不是藝術批評。因此,本論文當 中有關藝術作品的分析目標並無意產生詳細的藝術(學)評論,而是意在著重社 會(學)脈絡的意義揭露。直言之,文中的藝術流派和作品分析乃是試圖闡明齊 美爾的社會學方法及其理論之中隱含的美學個體觀。據此,我將凸顯藝術創作背 後的社會結構和歷史,從而藝術家又是如何運用距離和衝突等美學技法把獨特的 個體反映在整體的作品上。承此目的,在藝術相關資料的選取和運用上,我仍將 仰賴藝術史家普遍肯認、不具爭議的內容為主。此外, 「藝術作品的社會性構成. 政 治 大 的社會學考察時,提供了進入歷史脈絡的配備社會性敏感度思維架構與檢視判准 立. 要件分析,並不意味著藝術作品考察的去歷史脈絡化;反而作為在進行藝術作品. ‧ 國. 學. 之參考。」 (鄭志成 2014:28)因此,在進行藝術作品的考察之前,也會帶入歷 史背景作為分析的參考,進而和藝術家當下的社會處境做對話,以便理解作品是. ‧. 如何可能的構成要素。. Nat. sit. y.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包括本章總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導言。本章已大致勾勒齊. n. al. er. io. 美爾的思想發展和基本問題,其中特別要從形式社會學到生命哲學的轉折指向應. i n U. v. 然個體的倫理學是齊美爾的最終關懷,連同其中隱含的美學精神。第三章闡明齊. Ch. engchi. 美爾社會學的個體性。本章以齊美爾觀點考察個體性的現代處境,實際上即在大 都會、分工、貨幣與時尚等四大社會結構條件中觀察個體如何面臨能動性的限 制。然而,個體在理性社會中仍然可以訴諸感性生命,具體透過與現實拉開距離 或者產生衝突來進行自我保存甚而轉變。第四章探討齊美爾美學的個體性。本章 將首先梳理齊美爾的美學論述,藉由審美風格重新認識完整個體性的可能。有了 認識進路後,其次考察十九世紀藝術史中不同美學風格對於距離與衝突所採取的 立場,藉此與齊美爾社會學中的個體生成機制遙相呼應。最後,我將概述印象派 藝術家莫內與卡莎特的創作過程和相關作品,彰顯個體重現的可能性。第五章為 結論。本章將指出論文研究發現的核心意涵。  21.  .

(31) 第三章 社會學的個體:現代性的視界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對人類來說不僅促成社會生產的技術突破,也引 發了個體心智的內在轉變。首先,居住形式的轉變表現在個體生活圈從機械連 帶走向有機連帶的社群連結。交換形式的轉變表現在標準化的貨幣機制,這是 說貨幣以理性客觀的權力中介了人際互惠的關係。此外,技術分工的出現起初 是為了促進生產效率,後來卻造成與他人的溝通關係變得淡薄,並且和自我的 勞動產品疏離,轉而從時尚場域找尋認同的歸屬感。時尚的二元性在此使個體. 治 政 大 然而這些現代化的環境只能生成高度制約的個體。面對結構化的社會, 立. 既能追求同一性,也能擁有獨特性。. 齊美爾試圖從衝突與距離的可能性中重新找回個體的能動性,給予個體性發展. ‧ 國. 學. 的空間。從衝突的脈絡理解,個體試圖從破壞宣告主權,藉此重估關係人兩端. ‧. 的價值。從距離的視角觀察,個體試圖以疏離保存自我,甚至引進陌生人的判. sit. n. al. er. io 一、社會結構的條件. y. Nat. 決,引發互動圈的質變。. Ch. engchi. (一)大都會刺激:強化心智計算. i n U. v. 工業革命的興起使得傳統社會的生活形態走向瓦解。大都會做為工業革 命的外顯象徵尤其形塑出不同於傳統社會的個體性氣質。齊美爾在〈大都會與 精神生活(Die Großstädte und das Geistesleben)〉 (1903)一文中,生動地描繪 出這種個體文化的精神轉向。傳統社會的互動強調共同體的緊密結合。國家與 宗教的行為規範大幅約束了個體生活的發展。近現代的個體雖然不乏以倫理的 家庭關係加深小團體聯繫,卻也同時限制了個體身心的自由。對照於此,在大 都會裡,人與人之間雖然摩肩擦踵地生活著,彼此卻僅止於基本的互動,缺乏 22.

(32) 深入的聯繫。大都會裡的人際關係是鬆綁的,但與此同時個體也從宗教與國家 的束縛中獲得解放。結果是個體一方面感受孤單,另一面也享受自由。更有甚 者,身處大都會的個體不但擁有物質環境給予的外在自由,也開始追求精神生 活的內在差異。齊美爾說到: 「人是有賴於差異而存在的生物。」 (Simmel 1903: 11)現代個體尤其必須透過差異才能證明自身的不可取代性,而型態複雜的大 都會生活正好是獨特性的心理特質得以發揮的場域。 但是,自由與差異的代價是大都會的個體意識必須高度自覺地應付多變 的生活。有別於於傳統社會緩慢且穩定的步調,大都會時常處於發展建設的過. 治 政 大 齊美爾提及:「都市人的典型主要以理性而不是感性的方式來反應,個體透過 立. 程中,因此個體每天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刺激,致使其意識也必須不斷有所應對。. 意識的強化造就一種精神上的優勢。」 (Simmel 1903:12)只有以理性當道才. ‧ 國. 學. 能使得個體有效率地處理變動的情況,再加上大都會個體間的互動形式多變,. y. Nat. 保護色,使得內在生活不會被外在刺激給完全左右。. ‧. 感性的個體在此只能退居後位。不過對於個體來說,理性只是在大都會生存的. er. io. sit. 理性至上的大都會追求效率、講求利益,生活上全面轉變成計算的場域。 從時間的發明、懷錶的出現,以及準時美德的連串現象,都不難發現大都會強. al. n. v i n 調精確性的價值(Simmel 1903:13) C h 。社會對時間的精確性掌握度越高,個體 engchi U. 偏非理性的表達就越受到壓抑。時間表的產生即是個體性存在被客觀性領域吞 噬的證明。時間表把整體生活的綿延之流碎裂化,使得一切都成為轉瞬即逝的 片刻。在大都會中,人們變成一個個物件,被精準地算計與控制。 理性發展的大都會,客觀情境不斷被壯大,生活如同快照,不停的刺激 著個體,這些外在環境過度的刺激使個體產生厭倦(blasé)。這種對刺激厭倦. 的反應如同身體的生理機制一般:身體對一開始的刺激會有強烈的反應,然而 當刺激不斷重複來襲,初期的反應便會逐漸麻木以確保個體生活的正常運作 (Simmel 1903:14) 。換句話說,倘若個體回應過多的刺激,那將會對其心理 23.

(33) 造成耗損,甚至導致精神崩潰。此時個體為了自我保存勢必要達成某種妥協。 人們對於鄰居漠不關心,或是保持冷淡的態度,都可以說是試圖由對外界冷漠 以保持內在寧靜的自由,不被刺激折磨。但是,完全的冷漠對人類個體而言總 是不自然的。雖然大都會提供個體以疏離作為防護的環境,進而避免衝突的可 能,但這樣的自我保存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壓抑。齊美爾指出:「有種反感把我 們從都市生活的這兩種典型危險中獲得解放。這種反感是種潛在的徵兆,預言 著實際的衝突。因為它帶來一種疏離和偏向,否則生活無法持續。」(Simmel 1903:15)承上述,個體雖然可以在大都會中追求自身的獨特性,但是又會面. 治 政 大 。」(Simmel 1903: 隘的知識個性化,城市和其規模成正比地引發了這樣的情況 立 臨被侷限的弔詭後果。齊美爾提及:「所有的這些將導致精神品質一種更加狹. 18)個體試圖透過專業化證明自身的獨特性,然而專業化的後果是每個人只能. ‧ 國. 學. 侷限於自身領域,各司其職。. ‧. 在大都會的場域裡,心理層面的轉向與外在環境的需求,兩者之間的選. y. Nat. 擇性親近造就了大都會特有的個體性樣貌。此時個體的內在與外在環境正同時. er. io. sit. 經歷著不同於傳統社會的變動,擁有不同於傳統社會的氣質。大都會的理性勝 於感性、動態自由相對於穩定保守、追求刺激甚至追求獨特等特質,都將提供. al. n. v i n 以下將分節敘述的勞動、貨幣以及時尚的發展條件 。 「現代生活最深層的問題, Ch engchi U. 來源於個人試圖面對社會強勢力量,面對歷史傳統的重負、生活中的物質文化 和技術,保持獨立和個性。」 (Simmel 1903:11)準此,只有透過理解個體如 何建立起外在生活與內在心靈的連結,我們方能從中找到個體在大都會生活的 平衡點。. (二)勞動的分工:擴大互動距離 在傳統社會中,個體間以機械連帶維持著社會關係。當時社會成員多可自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使該主義學者相信 科學成果 是反映事實的真相 孔德和斯賓賽把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那些圖形大部分都從「美國數學協會」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 MAA) 所 出版的 Mathematics Magazine 所摘錄出來的。MAA 與

• 體驗到的學習內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從學生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在去年的時候,偶爾會聽到師兄宣傳有關學生大使的活動,那時已對此計

學校收到有非華語幼兒的在家進 行這個活動的片段分享。學校適 時提供個別支援,從中以多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