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慢下來,多想一點吧:評介《沒時間思考: 媒體速度與24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慢下來,多想一點吧:評介《沒時間思考: 媒體速度與24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慢下來,多想一點吧:評介《沒時間思考:

媒體速度與

24 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

鄭作彧

*

書 名:No time to think: The menace of media speed and the 24-hour news cycle.

作 者:Rosenberg, H. & Feldman, C. S. 出版日期:2008 年

出 版 社:New York: Continuum.

* 作者鄭作彧現為德國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社會學博士候選 人,e-mail: ehepaar.tw@googlemail.com。

(2)

I.

長久以來,新聞學一直面臨與探討著不斷新興的各種社會現象對 新聞界的滲透,以及其所造成的各種問題。例如資本主義的滲透帶來新 聞的商業化,讓被視作「公共領域」的新聞面臨了「再封建化」的問 題。或是傳媒科技的發展,讓新聞從平面媒體擴展為電子媒體,並接著 是數位媒體吞噬所有可能的新聞媒體類型,帶來新聞呈現形式的變革, 讓新聞界面臨到產製技術的改變,以及不同類型的新聞媒體,彼此可能 的競爭與替換問題。標示出新聞界在整體社會環境當中面臨的挑戰與改 變,似乎也成為新聞學相當重要的任務之一。

在此一任務範疇當中,Howard Rosenberg 和 Charles S. Feldman 兩

人,便透過在 2008 年合著出版的英文著作《沒時間思考:媒體速度與

24 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No time to think: The menace of media speed and the 24-hour news cycle)一書,企圖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新貢獻。

《沒時間思考》是一本透過對許多新聞從業人員(特別是新聞管 理階層人員,或是曾得過特殊新聞榮譽獎項的資深記者)、專家學者的 採訪與談為素材,所架構而成的報導作品。雖然不是嚴謹的理論論證、 或經驗研究的學術著作,但該書兩位作者卻都有相當紮實的新聞專業。 Rosenberg 是長期為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撰稿的資 深的電視評論人,也曾是普立茲獎得主。Feldman 則是在美國報業與電

視新聞業工作近 20 年的調查記者。兩人在大學新聞系都有開授實務課

程,且至今皆仍是定期的新聞媒體撰稿人。作為資深的新聞專業人員, 兩位作者對於新聞界當然有相當深刻的體驗。這也使得兩人的《沒時間 思考》這本新著作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他們在論及新聞界於當今最

(3)

重要的現象時,並沒有聚焦在一般人們關心的「商業化」、「媒體形 式」等問題,而是提出了一個相對令人感到陌生、卻又無疑地相當有趣 的主題:「速度」。Rosenberg 和 Feldman 指出,今天「媒體速度」已 然對新聞界產生了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影響;「速度」也因此成為新聞 學而今不應再忽視的議題。 《沒時間思考》全書分做十個章節,第一、二章介紹「速度」如 何席捲了新聞界,成為今天最顯著而重要的現象。接著透過七個章節, 豐富地從各種角度與主題來探討速度如何在新聞界的哪些層面,造成了 什麼特殊的問題。在最後的第十章,兩位作者則沒有免俗地對速度所造 成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建議。透過這十個章節,兩位作者用 詼諧的筆觸提出許多有趣生動的論點,以試圖讓「速度」浮上檯面,呈 現出它如何是新聞界面臨到的新興現象、以及當中值得深思的問題。

II.

《沒時間思考》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地舉出許多引起爭議的小故 事作為例子指出,「速度」此一特徵當今在新聞界的方方面面都已相當 顯而易見:24 小時電視新聞台,讓人們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間都能最 快地得知新聞消息;現場連線新聞,則將新聞現場直接以快至「即時」 的速度傳送到所有閱聽人的眼前;網路新聞更是無遠弗屆,只要有網 路,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立即散佈、得知各種新聞事件。這些特殊的 新 聞 現 象 , 雖 然 是 近 年 來 人 們 才 普 遍 體 驗 到 的 , 但 Rosenberg 和 Feldman 卻認為它們最早應往回追溯兩個新聞界的重要轉折點:法國大 革命與墨西哥革命。 這裡所謂的「法國大革命」並非是十八世紀,以巴士底監獄的攻

(4)

陷為開端的大革命,「墨西哥革命」也不是十九世紀初的墨西哥獨立戰 爭。「法國大革命」意指一對法國兄弟,Auguste Lumière 與 Louis Lumière,為媒體速度帶來的第一個重要開端:事件影像化。1895 年, Lumière 兄弟使用他們自己發明的攝影與投影機,公開播放了一段工人 下班的影片。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工人下班相當平凡無聊,但這段 影片不但被視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公開放映的電影(Lumière 兄弟也因此 被視作是電影發明人);Rosenberg 和 Feldman 甚至認為,此一創舉也 堪為人類史上第一個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並播放真實事件的「新聞影 片」。在這個「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用「影片」來呈現新聞事件的 方式漸漸受到歡迎,並開始普及。到了 1930、1940 年,新聞事件已發 展成可以在短短幾週製作成電影膠卷,並且歐洲和美國也開始出現不少 以播放新聞事件為主的新聞電影院。 而「墨西哥革命」則是另一個速度滲透進新聞界的轉折點:24 小 時新聞頻道的出現。1961 年,美國廣播企業家 Gordon McLendon 在墨 西哥境內與美國的邊界區設置廣播電台,當中有一個頻道專門播放新聞 報導。雖然這個頻道並沒有全天播放,但卻開創了第一個專門新聞頻 道。這也影響了Ted Turner 之後在 1970 年代建立最著名、影響甚大的 CNN 此一 24 小時全天候新聞電視頻道。 「法國大革命」和「墨西哥革命」,以及堪為兩者具體結晶的 CNN(與之後相繼而來的各種全天候電視新聞頻道),之所以對新聞 產生重大影響,便是在於當(特別是電視)新聞被撐開全天 24 小時的 播放時段時,也就意味著記者們必須要不斷快速地生產出一則則的新 聞,以填塞如此廣闊的新聞時段。不論有沒有新聞,甚至不論是不是新 聞,一切的重點都只在於「速度」能足夠快速地讓事件影像填塞進時段 當中。這也開始讓新聞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質變。

(5)

例如,讓新聞事件可以在當下直接立即播放的現場連線新聞,對 於填充新聞時段無疑是相當有幫助的新聞製播方式。因為人們不再需要 慢慢地等著事件發生結束、調查因果、採訪剪接後才產製出一則新聞, 而是可以讓整個新聞事件持續的過程直接快速地播放。甚至在新聞事件 尚未發生時,記者就可以守在事件現場等待發生,而等待過程便可以透 過即時連線播出,以填充時段。於是,媒體速度讓新聞產製的速度,甚 至可以快到超前新聞事件的發生本身,讓新聞事件還沒發生,就播報出 來。 然而媒體速度也因此為新聞帶來不少問題。其中最重要的速度問 題,即是書名所指出的:缺乏足以思考的時間。新聞應是一個查證、釐 清事件因果關係的資訊,但在為了填充 24 小時新聞時段而來的速度要 求之下,記者們不被容許慢條斯理地進行這麼多的資訊處理工作。因此 新聞就只能是缺乏思考地不斷被丟出的訊息。這勢必讓新聞因為缺乏思 考的時間而充滿錯誤。但這卻沒有為新聞界帶來麻煩,因為反正下一個 更正的資訊可以再快速地遞補上,即便下一個資訊也可能又是錯的。或 是「超前新聞」的報導,由於新聞事件根本尚未發生,因此記者們常常 只能毫無意義地描述現場的環境,跟棚內主播閒聊,或是用各種根本稱 不上是「新聞」的猜測假想,來填充事件尚未發生的畫面。於是,就像 麥當勞的速食產品「大麥克漢堡」一樣,24 小時新聞台也似乎鎮日都 在生產著有如垃圾食品般的「大麥克新聞」(McNews)。兩位作者甚至 在該書第197 頁,幽默地列出這個顯然相當不營養的「新聞食品」的內 含成分:

(6)

表一:新聞營養成份表 總容量 8 小時 新聞 26 分鐘 (6 %) 新聞分析 18 分鐘 (4%) 夾敘夾議 128 分鐘 (30%) 謠傳和諷語 28 分鐘 (7%) 亂猜 84 分鐘 (20%) 瞎扯亂聊 16 分鐘 (4%) 自我吹捧 20 分鐘 (5%) 完全的廢話 100 分鐘 (24%)

資料來源:Rosenberg & Feldman(2008: 197)

比起電視新聞,報紙乍看之下似乎較能免於速度漩渦的侵襲,因為 報紙畢竟最快還是得隔上一天才能出刊一次;但事實上卻不然。由於傳 播媒體科技的進步,以及為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因此平面媒體開始與 網路數位媒體匯流結合。「電子報」或「部落格」,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新平面新聞形式,也是報紙被「速度」深刻滲透的象徵。平面新聞記者 再也不能像過往那樣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好好進行新聞採寫的工作,而 是也需要像電視新聞記者那樣,不斷將所見所聞所知立即張貼在電子報 網頁、或是部落格上,透過網路的即時性來展現平面新聞的速度能力。 平面新聞也因此照樣淪落入「沒時間思考」的窘境。除此之外,由於網 際網路的近用性,因此除了專業新聞記者,網路上也開始出現許多在部 落 格 上 , 以 新 聞 的 形 式 書 寫 、 張 貼 文 章 的 「 素 人 記 者 」 (citizen journalist)。1這些「素人記者」是一般的網路部落格使用者,但他們 常也相當有熱情地張貼自稱為「新聞」的資訊。不過這些素人記者時常 是匿名的,沒有受過正式的新聞工作訓練,且他們的部落格上也並非全

(7)

是「新聞」訊息,而是常充斥著自己的生活、情感與想法抒發。這使得 網路雖然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立即地知道許多資訊,但這些資訊究竟 是新聞、娛樂、宣傳,還是僅僅是素人記者們自己的心情抒發,已經都 混亂得讓人難以分清楚了。 對於「速度滲透進新聞界」此一現象,Rosenberg 和 Feldman 認為 其實並不一定是壞事,但記者們若始終因為太快而「沒時間思考」,卻 會讓新聞可能因為充滿錯誤、冗贅的訊息而是危險的。因此 Rosenberg 和Feldman 在最後從兩個方向給出了建議。在新聞產製端,記者們無論 如何,都應堅守著「正確的報導」此一底線。一則事件也許可以不知道 前因後果,可以閒聊猜測,但不可以給出錯誤的訊息。在閱聽人端, 「媒體識讀」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新聞似乎必不可免的會 因速度而出現錯誤、廢話,那麼如何透過媒體識讀教育,培養閱聽人媒 體識讀的能力,以過濾掉新聞當中不營養的成分,就將會是一個非常重 要的社會責任與個人能力了。

III.

《沒時間思考》某種程度上不只是報導作品。兩位作者的論述有著 相當清楚的批判性反思立場,也透過採訪作為論證基礎,堅定地提出許 多概念。而全書用詞通俗,行文淺顯易懂,加上在書寫上不乏創意(例 如在探討「素人記者」的章節當中,兩位作者還特意模仿部落格文章張 貼的形式行文),讓這本書相當有趣好讀。以此而言,這本書也可以稱 得上是一本通俗理論著作。雖然書中的背景是美國的新聞業,但實際上 提出的例子與理論,在台灣也都相當令人感到熟悉,因此對於一般大 眾、甚至是新聞從業人員來說,應該可以激發不少有啟發性的討論。例 如:如果速度如此深刻地滲透進新聞界當中,讓新聞的產製與閱聽都不

(8)

再有足夠的時間好好靜下來思考,那麼,人們是不是應該要試著反思這 種貪求速度的慾望,慢下來,對新聞的製播、或是新聞的閱聽多一點思 考的時間?而如果慢下來顯然可以帶來一些好處,那麼人們又該如何慢 下來?又或者是,如果速度剝奪了人們思考的時間,那麼究竟速度要多 快、新聞才會相當危險?且又需要多慢、要有多少時間,才足夠於思 考?從這些問題出發,對新聞多點批判性的思考,想必是這本著作為一 般大眾帶來的可期待的貢獻。 然而,正是因為這本書是僅透過採訪而寫就的通俗理論,因此新聞 學若要用更嚴謹的學術態度看待,可能就不適合僅就「多快、或多慢才 能好好思考」等通俗問題來探討了。因為,整本書其實諸多重要概念缺 乏嚴謹的論證與定義,因此相當含混不清。此外,全書雖然透過新聞報 導式的採訪以鋪陳出一些反思性的觀點,但由於新聞報導式的採訪既沒 有清楚的概念界定作為基礎,以及由有著嚴謹的邏輯結構的研究問題, 所引領出來有層次的訪談架構;也沒有將訪談結果就研究架構下抽繹與 整理出分析結果(而只是如實地重複受訪者的話以陳述特定表面經 驗),因此單純的新聞報導式採訪並稱不上是正式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這也讓本書所提出的觀點不見得符合邏輯、貼合現實。 例如,此書強調「速度」讓新聞因為缺乏時間思考,而相當危險; 然而,究竟所謂的「速度」意指為何?又是在新聞製、播、閱聽的哪個 層面產生作用?可以簡單想見的是,記者們需要匆匆忙忙趕出一則新聞 的 「 採 訪 步 調 的 速 度 」 ,SNG 衛星連線即時傳播的「科技傳遞速 度」,或是讓閱聽人整天泡在網路上的當代社會情境,都是相當截然不 同的事,需要更詳細的釐清、而不能一概而論。速度的定義,或是不同 速度的差異與特徵,近年來有一些理論研究已經給予了相當值得參考的 成果。例如台灣國內社會學家黃厚銘(2009)就人與科技物之間的關 係,對科技速度提出了相當抽象、卻也相當縝密的概念闡釋。而德國社

(9)

會學家Hartmut Rosa(2005;參見鄭作彧,2008)則對各種不同類型的 社會速度進行了詳細的分類與探討。比起《沒時間思考》,這些研究都 是更值得新聞學參考的學術文獻。 書中的可議之處又例如,如果新聞在今天產生質變了,真的是因為 速度嗎?或是書中舉例的各種不同媒體的新聞現象,都真的與速度有關 嗎?書中提到,現場即時連線新聞,因為即時傳輸的科技速度,常讓記 者缺乏反應時間,使新聞因而產生「淺薄」、「錯誤」等危險。然而, 早有經驗研究指出,現場即時連線報導並不一定真的是即時傳輸的新聞 報導,而也可能是記者與棚內主播透過擬似互動的技巧,將根本是預先 錄好的新聞畫面假裝是「即時連線」的方式呈現出來。換言之,不是科 技速度影響新聞,反而是新聞形式建構出科技傳遞的速度感(例如溫淑 梅,2004;鄭作彧,2005)。如此一來,「速度」反而不是造成新聞質 變的原因,而是新聞質變的結果之一。 另外,書中也時常提及,速度讓今天的新聞充斥著「猜測」此種可 爭議的報導內容。對此,筆者的一個親身經驗也許可以提供一個參考: 2009 年 3 月 11 日早上約九點半左右,德國的一個小鎮 Winnenden 發生 校園學生持槍掃射事件。人在德國的筆者於早上十點左右打開電視,正 好轉到CNN。當時 CNN 透過越洋電話,以即時連線的方式,對仍在進 行的該事件報導說道:「目前猜測,在這場掃射慘案當中,約有十多人 喪生。」筆者接者隨即轉到德國 24 小時新聞頻道 n-TV,n-TV 同樣以 現場連線的方式進行報導。然而 n-TV 的連線記者卻報導說:「根據警 方的消息,目前在這場掃射案當中,已確定有兩名學生已經死亡。」遠 在大西洋彼岸的 CNN,透過即時連線,以高度猜測的方式報導該事 件,顯然是《沒時間思考》提到的新聞產製因速度而產生的現象。然 而,同樣是24 小時新聞頻道,同樣是現場即時連線,德國當地的 n-TV 卻反而相當保守,僅據已確定的訊息進行報導。由於奠基在市民社會(

(10)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思想傳統之上所發展出來的德國新聞學,使得 德國絕大部分的新聞相較於英美的新聞,報導方式長久以來都相當保守 (Esser, 1997)。德國不具猜測性的新聞報導方式也許無法斷言究竟是 較好還是較壞;但是這個例子卻很清楚地突顯出來,美國的即時連線新 聞之所以充滿猜測性,或甚至是《沒時間思考》當中提及的許多新聞現 象,可能與背後的新聞學理念,以及美國新聞學所奠基的其特有的政 治、經濟、法律、文化脈絡,有著更密切的關係,不能簡單地歸咎於 「速度」此一因素(更何況「速度」這個因素的概念還相當含混)。

IV.

雖然缺乏嚴謹的概念釐清與貼合現實的經驗研究,但這絕不代表 《沒時間思考》對新聞學研究一點幫助都沒有。不過筆者建議,《沒時 間思考》對新聞學的貢獻也許從另一個角度來進行思考會更好些:不是 直接去思索《沒時間思考》的兩位作者所陳述的新聞現象,而是要退一 步去觀察他們怎麼觀察、描述新聞現象。由於是貼合著一般大眾閱讀習 慣的通俗理論,因此此書的論述也是當今一般大眾所熟悉、慣用的論述 方式。換言之,它的確反映了一般大眾實際體會到的、當今新聞界不同 於以往的特徵,這個特徵,是用「速度」這個已普遍為人所接受的詞彙 進行描述;而《沒時間思考》則是當代大眾體驗表述的代表。其實,不 論是新聞產製的步調速度壓力,或是傳播媒體科技的即時性,都並不是 近年來才出現的特有現象。若將「新聞」視作是以報紙的形式首先於十 七、十八世紀出現,而「報紙」則被定義為「定期出版的刊物」( McQuail, 2000: 20),那麼新聞的產製早在一開始就必須要定期地在固 定時間點,亦即以一定的步調速度進行。而自電報於 1844 年發明以 來,人們也早已出現即時資訊傳輸科技。但儘管如此,人們卻遲至近年

(11)

來才開始漸漸用「速度」此一詞彙去描述各種體驗到的社會現象,並注 意到「速度」作為新聞學探討議題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沒 時間思考》就至少可以為新聞學帶出幾個值得進一步(不論是理論的、 或是經驗的)研究問題: 第一,讓「新聞」在各方各面都可以像《沒時間思考》的兩位作者 那樣,用「速度」加以指陳的特徵現象,如果不只是採訪的步調,不只 是科技的傳輸,那麼其貫穿其中、更根本的元素概念究竟是什麼?人們 是不是也許可以超脫物理學的想像,思索出一個屬於新聞學自身的速度 理論概念? 第二,究竟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與新聞發展脈絡下,「速度」 在當今會如《沒時間思考》一書所反映的,被普遍闡述為當今新聞的主 要特徵? 唯有在前兩個問題得到釐清之後,人們才可以有足夠的根基,謹慎 而精準地提出第三個問題:被指陳的滲透進新聞界的速度,究竟為新聞 帶來什麼樣的負面結果?人們又如何為這些負面結果提出可能的解決之 道? 這三個問題都是相當大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三言兩語可以交 代,而是需要長期與廣泛的研究累積,才能有適當的理解;甚至要提出 一個精確的相關研究問題,都還需要許多釐清與探討。但又何妨呢?新 聞學當然不能是一門鬆散的通俗學科,也不能跟著通俗理論隨波逐流。 而任何嚴謹的學術研究,包括閱讀《沒時間思考》這本書,都應該慢下 來,多想一點。如此,才能提出更深刻、更有貢獻的知識。

註釋

1 “citizen journalist"一般翻譯為「公民記者」。此一概念當今在學界多半強調其

(12)

「全民皆為新聞報導者」的民主性,且因此一方面被視作是一種「由下往上發 聲」的公民新聞報導者(參見Hooffacker & Lokk, 2009),另一方面則被認為是 一種足以擴展(或是改寫)「新聞」此一概念的新興重要現象(參見 Gant, 2007)。不過在《沒時間思考》一書當中,兩位作者並沒有對 “citizen journal-ist"抱著太多具有開創性的美好民主懷想,而更多是擔憂這些報導者因為即 時、匿名、無文章篩濾門檻、非專職工作者、未受專業訓練等特質,對新聞報 導產生可能的弊端。以此而言,在本書當中 “citizen journalist"此一詞彙以 「素人記者」思考之,可能會更為貼切一些。

參考書目

黃厚銘(2009)。〈邁向速度存有論—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新聞學研 究》,101: 139-175。 溫淑梅(2004)。《電視新聞「假連線」現象及對記者專業性認知的衝擊》。台灣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作彧(2006)。《SNG 新聞的速度意涵及其連線記者新聞實踐之研究》。世新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作彧(2008)。〈駕馭速度(?)的理論:評哈穆特‧羅沙《加速:現代時間結 構的改變》〉,《文化研究》,7: 244-257。

Esser, F. (1997). Journalistische Kultur in Großbritannien und Deutschland: Eine Analyse aus vergleichender Perspektive. In M. Machill (Ed.), Journalistische Kultur:

Rah-menbedingungen im internationalen Vergleich (pp. 111-136). Opladen:

West-deutscher Verlag,.

Gant, S. (2007). We're all journalists n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ss and reshaping

of the law in the internet age. New York: Fress Press.

Hooffacker, G., & Lokk, P. (2009). Kurze Geschichte der “Presse von unten". In G. Hooffacker (Ed.), Bürgermedien, neue medien, medienalternativen (pp.9-32). München: Dr. Gabriele Hooffacker Verlag..

McQuail, D. (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London: Sage. Rosa, H. (2005). Beschleunigung: Die veränderung der zeitstrukturen in der modern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可以直接參與系學會的時間是每個學期舉辦的 期初⼤會 與 期末⼤會 。所有系學會重要的事情都會在這時候公佈,這是系學會最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比較(可與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對同類型/主題創 作的處理進行比較。例:Donatello的《David》)、分

美好時刻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活動及貿易展覽會作統籌的公司,其中婚禮 派對佔業務的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 „ 利用電腦來安排與整合多種媒體,可產生 利用電腦來 更多樣化的作品。如某一段背景配樂在影 片中的哪個時間點開始播放、新聞播報中 子母畫面的相對位置、文字字幕出現在畫

一、工業革命與19世紀社會背景 二、工業革命對設計環境的影響 三、平面設計的新形式與新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