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複製的權利到文化的權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複製的權利到文化的權利"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複製的權利到文化的權利

蔡如音

*

名:Cultural control and globalization in Asia: Copyright, piracy,

and cinema(文化控制與亞洲的全球化:著作權、盜版、電 影) 作 者:Laikwan Pang(彭麗君) 出版日期:2006 年 出 版 社:Routledge * 蔡如音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副教授,e-mail: etsai@ntnu.edu.tw。

(2)

教育部在 2007 年底受到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 IFPI)施壓下開始約束學術網路的使用,使得部分大學開始規 範 P2P 下載軟體的使用,像是 IP 的監控,上下載異常流量的管 制,教育部針對交換軟體的使用提出了兩點意見,「就經濟層 面言,著作權產業將受到重創,就人文層面言,道德、文化素 養將日趨沈淪」。(教育部,2007)長期以來,雖然並不成 功,著作權在台灣社會以國家道德力量作用著,複雜的資本主 義邏輯(如著作權產業是誰?)與文化近用、文化生產權利間 的矛盾關係,似乎都在「禁」的氛圍中無法討論,只能實踐, 留下的只有抽象的法律原則。今天教育部在特定產業壓力下規 範了盜版音樂下載,明天要規範盜版電影,還是盜版電視劇的 下載?文字、影音的內容種類何其多,交換軟體的禁止形同文 化的檢查制度,如同「重製」本身是複雜的文化作為。本文引 介、評論香港電影研究學者彭麗君的專書,希望藉此機會擴充 盜版與文化之間關係的討論,用更動態的「文化」論述介入僵 化的「國家文化」、「文化素養」、和「文化產業化」的假 設。 本書對於著作權的關懷源自對於全球化過程中多方力量拉扯的關 注,像是國家與超國家組織公約間,還有文化散播與著作權制度之間的 碰撞。其中,作者彭麗君最關切的核心問題是全球化過程中的文化控 制,這部分可分成兩個面向探討,一個是文化領域如何達成某種全球秩 序的幻想,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想像經常是流動的、去疆域的、與異種 同形的,但它並非相對自主的,反而是受到多重決定力,即使今天聚焦 的「控制」是隸屬法律層面的著作權,它同時也是一套文化論述,得經

(3)

由全球化/在地化的強制、收編、說服等過程才能被各國的法律採納, 形成看似普遍的原則。另一個問題是全球控制對於文化的影響,本書探 討著作權對於電影文化的影響,電影的產製、發行到觀賞,無一環節倖 免於著作權論述與拷貝作為(act of copying)間的辯證,作者自始自 終,認為商品的拷貝與概念的拷貝應當一併討論,除了能揭露著作權論 述中以保護文化創意為名的矛盾之外,也因為複製本身是生產差異的重 要來源之一,是文化生產之活水,亞洲新電影的誕生與美國好萊塢電影 霸權維繫皆仰賴商品與概念的拷貝之合法或違法。 很明顯的,著作權不只是法規,它牽涉到不同層次(影音商品、 創意)、不同主體(好萊塢導演、香港製片、盜版商、個體上下載戶) 的拷貝作為。作者將著作權從經濟、法律、政治的領域帶往其實是更多 人可以瞭解,甚至已經實際參與的文化範疇。本書章節的組織反映了作 者如何帶領她的讀者由淺入深,進入「著作權論述」的文化批判,針對 此制度的帝國性,並探究這種全球性的控制如何影響亞洲電影文化的面 貌。第一、二章節 “Expressions, Originality, and Fixation”、“Copyright’s Limits and Ethics” 提供著作權的入門解讀,雖然作者建議對著作權論述 已經熟悉的讀者可以直接從第三章開始閱讀,但這兩章並不是單純描述 性的介紹,而是認識作者從不同批判立場詮釋著作權的重要平台,作者 在這兩章給予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觀點,即是著作權並非外在於文化,而 是鑲嵌在多重文化爭議之中。 舉例來說,著作權仰賴了一個文化中極難定義且不穩定的區隔: 概念與表現的二分(idea vs. expression),譬如不同導演拍殉情的方式 可以風格迥然,著作權保護範圍是殉情的表現形式,而非「殉情」的概 念,但這個觀點假設兩者能夠明確區分。在講究互文、取樣、集體參 與、衍生的文化形式,如嘻哈中的饒舌,kuso 影片的製作,或是同人

(4)

誌,強分概念與表現其實壓抑了著作權論述中原本想要保護的「創 意」。而對於創意必然有人形作者的假設也是著作權論述中的文化矛 盾,它在建構一個合法的、階級化的作者的同時,排除了其他創作者的 想像,更別說文化產業在實際運作當中(如版權的體制化)早已在解構 象徵個人創意的作者。彭麗君在這兩章末帶出一個極具生產性的文化批 判,激勵了人們面對充滿夾槓的著作權條款,簡單來說,我們越認可著 作權的專業化,越認為它不是一般人能夠介入的領域,我們也越助長著 作權論述的真理神話。反之,彭麗君主張,透過拷貝作為來具體化與複 雜化著作權論述,大膽去使用與認識模擬能力(mimetic faculty),我 們才能行使文化作為的權利(彭麗君,2006: 45)。 本書的第三章到第六章收錄了四篇彭麗君 2004、2005 年在幾個重 要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分別以個案的方式探討各種拷貝形式( forms of copying)與電影文化間的互動。拷貝形式的範圍可以涵蓋從概 念的模仿、取經,特殊拍攝手法的致意,取樣,到電影院裡的偷拍,盜 版 VCD 的後製(翻譯、上字幕),數位化種子上傳等。第三章由概念 與表現形式的拷貝打頭陣,探討新亞洲電影的產製與暴力再現的關係, 暴力作為一個跨文化的電影語言,在相互引用的亞洲動作片中風格逐漸 明確,痕跡逐漸亞洲化。譬如由權相佑主演的 2005 年韓國電影【藉著 雨點說愛你】(Once Upon a Time in High School)就充滿了對李小龍雙 截棍的刻意學習與被壓迫的共鳴;2003 年的泰國電影【拳霸】在全球 市場的成功也讓人在熟悉的、可進入的香港動作片語言中看到新的元 素。

模仿、致意在產製與行銷電影來講,其實是創造辨識度,與特定 或大多數的觀眾溝通。Henry Jenkins(2006)的 Convergence Culture 一 書當中有著無數例子說明今天好萊塢的電影製作,猶如【駭客任務】,

(5)

已是跨媒體敘事下的冰山一角,大量且深入的向漫畫、電玩、日本動畫 等領域取經。彭麗君專書中的第四章 “Copying Kill Bill”〈拷貝【追殺 比爾】〉,處理【追殺比爾】這一部明確受惠於香港、日本等亞洲電影 傳統的好萊塢電影,用來探討「拷貝的政治」。所謂拷貝的政治,意指 拷貝如何能夠暴露、改變全球地理中的權力不均,第三章也有類似議題 的探討,特別是指當亞洲電影的身份總是免不了西方的注視與慾望時, 亞洲電影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處理社會或心裡暴力,才能避免過渡渲 染、原始化「東方」。拷貝的政治在第四章獲得更充分的詮釋,不僅 【追殺比爾】充滿拷貝印記的創意神話指向著作權的美國、帝國性,連 港版盜版 DVD 的字幕翻譯(誤翻)也在建構美國性的霸道。 第五章正式將拷貝形式的討論從表現、概念轉向「燒拷」科技, 雖然延續了拷貝政治的評論,譬如說提問盜版電影能否做為國際文化政 治的批判?但整體而言或許是較弱的一章,在亞洲閱聽人如何透過如盜 版 VCD 體驗好萊塢電影的詮釋上,偏向抽象的推論,如因為低畫質的 關係,亞洲閱聽人總是有距離的觀看好萊塢(彭麗君,2006: 94)。近 年來關於影音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有較為深入與經驗性研究( 如吳心惠,2005),好萊塢的外在性或是內在性,在亞洲各地區也得商 榷。作者彭麗君探討盜版 VCD 的用意,應該還是在於拿捏顛覆著作權 帝國的可能,但也因為盜版、翻版流竄的不可捉摸性,可能最恰當的方 式,是透過個案研究掌握盜版的政治,如同書中的第三、四,還有最後 一章的作法。

最後一章 “The Despair of Chinese Cinema” 就相對精彩,因為作者 再次把盜版— 特別是作為盜版王國的中國— 放在國際文化政治中,一方 面主張著作權與文化權利之緊密關係,「著作權涉及的議題不只是複製 的權利,還有文化的權利」(彭麗君,2006: 99),同樣的觀點在印度

(6)

學者 S. V. Srinivas(2003)研究南印度的香港功夫電影迷的實踐多有著 墨;另一方面藉由普遍的盜版解構集體的中國性(Chineseness)和作為 民族電影(national cinema)的中國電影,以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 少】來看,可能電視比電影更具備召喚集體認同之功效。 其實,作者對於盜版、拷貝在全球化中的顛覆性與政治性,一直 不願意賦予簡化的賦權意涵,如反資本性,這是本書的細膩之處。它在 廣泛的層次,說服讀者著作權不能只是法律的論述,拷貝即使沒有生產 出新的創意,沒有讓某種產業獲利,但不可否認的,它開拓了新的空 間,新的文化想像,甚至讓人有意識的行使主張平等的文化權利,不是 獨佔性的文化權力。如果說這本書能鼓勵更多的朋友以多元的方式介入 著作權的全球論述,那應該也有可能是另一種拷貝政治的開始吧。

參考書目

吳心惠(2005)。《流動的影音科技消費與複製:從錄影帶到光碟》。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7 年 9 月 30 日)。〈網友使用網路交換軟體下載音樂之著 作權問題說明〉,《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 年 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 EDU0688001/tanet/tanet-IPR/tanetipr0_003.htm

Jenkins, H. (2007). Convergence culture: How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rinivas, S.V. (2003). Hong Kong action film in the Indian B circui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提到:「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

香港文匯報於 1948年9月9日創刊,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

從物料、媒介和 形式的選擇、技 術掌握、及個別 作品的處理,以 判斷所表現的創. 意及想像力

達、創意及思 維,透過音律 的演繹,具體 地展現. 靈活運用在創 作上,樂曲與

人權教育(Human Rights Education)的目的,是要使人們了解「作為人 與保持作為人的權利」(the rights to be human and remain human),並且依 世界人權宣言第

Lansley,  John  y  Pearson,  Maggie.  Preparación  a  la  jubilación  en  los  países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