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0年各國戶口普查制度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2010年各國戶口普查制度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統 計 學 系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010 年各國戶口普查制度之研究. ‧.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2010 Population Census Method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余清祥 博士 研究生:顏貝珊.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

(2) 摘. 要. 戶口普查的主旨在於瞭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及其相關特性,國家的 政策制訂及人力規劃需仰賴正確的調查結果。但隨著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 即使增加費用也無法提高普查的完訪率,資料的品質也因民眾配合意願而降 低。為提高資料品質與降低調查成本等因素,部份國家積極發展新的普查方 法,預計在 2010 年普查正式實施,取代傳統的戶口普查。. 政 治 大 查、滾動式普查等方法。其中也包括行政院計畫預計在 2010 年以登記式普 立 本研究整理新的普查方法,包括登記式普查、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 ‧ 國. 學. 查結合抽樣調查取代傳統的戶口普查,效法新加坡、匇歐四國與荷蘭,整合 公務登記系統取得普查短表資料,抽樣調查代替國外長表問卷,希冀獲得較. ‧. 為詳細的教育、生育、居家老人照護等社經議題之統計資料。除了整理資料. y. sit. n. al. er. io. 衍生的問題。. Nat. 外,本文也將討論 2010 年台灣的戶口普查,以常住人口為調查目標,可能. i Un. v. 另外,本研究也將整理美國與法國即將採用的調查方法,包括美國社區. Ch. engchi. 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的設計與抽樣方法,用於普查以取代長 表問卷的可能,並研究抽樣調查蒐集人口的限制,比較普查及調查蒐集資料 的優缺點。. 關鍵詞:戶口普查、登記式普查、美國社區調查、常住人口、戶籍人口.

(3)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e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is to collect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n the population in a nation or an area which will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Because of the dramatic change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ome problems were generated as a result, such as the increase in survey cost, non-response rate, and data demand.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are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Census method for the 2010 census, some are active in developing new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ta collected and to decrease the survey cost. Following the examples of Singapore, Netherland, and the Nordic countries (Denmark, Finland, Norway, and Sweden), the method for conducting the 2010 Taiwan Census will be different,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ensus to.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registered-based census with sampling survey. This method will integrate the official registry system to acquire the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c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topics,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fertility, and elder care by using sampling methods. Consequently, this research will be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n. al. er. io. sit. y. Nat. introduce and analyze several common census methods used,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Census method, Registered-Based Census, Registered-Based Census with Sampling Survey, and the Rolling Census. In addition, the target population of 2010 Taiwan Census is De Jure population and we shall also discuss its potential problems.. Ch. engchi. i Un. v. In the second part, the research will further examine the survey methods that will be used for the U.S. and French census, including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sampling method executed by th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ACS) to replace the long-form questionnaire for the 2010 U.S. Census. Finally, we will discuss the restrictions of using sampling to collect data, compa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ensus and the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s well as analyze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gistered population and the permanent residents.. Key Words: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Registered-Based Census,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Registered Population, Permanent Resident.

(4) 目 第壹章. 錄.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7 第貳章. 普查方法的起源與演變 ............................................................................... 9. 第一節 普查制度的起源與現況 ......................................................................... 9 第二節 普查方法的演變 ................................................................................... 12 第三節 調查方法的種類與優缺點比較 ........................................................... 23 第參章. 政 治 大. 世界各國的普查制度 ................................................................................. 27. 立. 第一節 傳統問卷式普查(香港) ................................................................... 29. ‧ 國. 學. 第二節 滾動式普查(美國與法國) ............................................................... 37 第三節 登記式普查(匇歐四國與荷蘭、新加坡) ....................................... 49. ‧. 第四節 台灣的普查制度 ................................................................................... 63. y. 歐洲的普查概況:登記式普查的興起與特色 ....................................... 73. sit. 第肆章. Nat. 第五節 各國普查制度的特色與優缺點比較 ................................................... 68. al. er. io. 第一節 歐洲辦理普查的整體概況 ................................................................... 73. n. iv n C h e n g c h i U ....................................... 85 台灣值得學習辦理登記式普查的標竿國家. 第二節 已辦理(或嘗詴轉變)登記式普查的國家之特徵 ........................... 80 第三節 第伍章. 台灣普查制度的潛在問題 ......................................................................... 87. 第一節 普查方法的法源依據 ........................................................................... 87 第二節 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異 ............................................................... 89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8 參考文獻.................................................................................................................... 103.

(5) 表目錄 表 2.1、現代人口普查時期的演變 .......................................................................... 11 表 2.2、普查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 11 表 2.3、世界各國預計辦理 2010 年普查的方法 .................................................... 13 表 2.4、世界各大洲辦理 2000 年普查的人口點算方式 ........................................ 15 表 2.5、人口普查的點算方式(常住人口與現住人口的差異 .............................. 16 表 2.6、台灣人口普查的點算方式(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差異) .................. 16 表 3.1、各國概況 ...................................................................................................... 28 表 3.2、2001 年與 2011 年香港普查方法的比較 .................................................... 38. 政 治 大. 表 3.3、香港因應傳統普查的新措施 ...................................................................... 38. 立. 表 3.4、美國普查的演變過程 .................................................................................. 38. ‧ 國. 學. 表 3.5、美國社區調查(2010 年普查長表)的資料蒐集策略 ............................. 41 表 3.6、美國社區調查資料發布時期 ...................................................................... 42. ‧. 表 3.7、美國因應傳統普查的新措施:滾動式普查 .............................................. 44 表 3.8、法國因應傳統普查的新措施:滾動式普查 .............................................. 48. y. Nat. sit. 表 3.9、匇歐四國公務系統的建置/取代普查統計的年度 .................................. 50. al. er. io. 表 3.10、新加坡普查的演變過程 ............................................................................ 58. n. iv n C hengchi U 3.12、匇歐、荷蘭與新加坡因應傳統普查的新措施:登記式普查 ................ 64. 表 3.11、新加坡普查的三模態資料蒐集策略 ......................................................... 58 表. 表 3.13、台灣普查的演變過程 ................................................................................ 64 表 3.14、各國普查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 71 表 4.1、歐洲各國辦理 2000 年與 2010 年的普查方法 .......................................... 77 表 4.2、歐洲各國概況(公務登記系統與 2010 年普查方法) ............................ 82 表 4.3、歐洲各國概況(公務登記系統與 2010 年普查方法)(續) .................. 83 表 5.1、2009 年莫拉克風災高雄縣小林村戶籍人口存活狀況 ............................. 90 表 5.2、台灣人口普查的點算方式:以莫拉克風災小林村存活狀況為例 .......... 90 表 6.1、台灣與其他國家在 2010 年普查之調查時間與問卷題數 ........................ 99.

(6) 圖目錄 圖 1.1、研究動機:傳統普查的困難與挑戰 ............................................................ 2 圖 1.2、世界各國辦理 2010 年普查的狀況 .............................................................. 4 圖 1.3、人口資料的來源,影響傳統普查方法的演變 ............................................ 5 圖 1.4、普查制度的演變過程 .................................................................................... 6 圖 1.5、研究目的:登記式普查是否真的適合台灣? ............................................ 8 圖 2.1、傳統問卷式普查的執行過程 ...................................................................... 14 圖 2.2、登記式普查的演變過程 .............................................................................. 19 圖 3.1、香港的統計互動數據發布系統 .................................................................. 34. 政 治 大. 圖 3.2、美國普查/社區調查的實況查詢系統 ...................................................... 47. 立. 圖 3.3、法國普查的抽樣方式:都市區 .................................................................. 47. ‧ 國. 學. 圖 3.4、法國普查的抽樣方式:鄉鎮區 .................................................................. 47 圖 3.5、丹麥統計局發布主題式統計資料:網站首頁 .......................................... 51. ‧. 圖 3.6、丹麥統計局發布主題式統計資料:選擇資料類型 .................................. 51 圖 3.7、新加坡普查的網路問卷系統(步驟 1:受訪戶登入) ........................... 60. y. Nat. sit. 圖 3.8、新加坡普查的網路問卷系統(步驟 2:驗證家戶資料) ....................... 60. al. er. io. 圖 3.9、新加坡普查的網路問卷系統(步驟 3:開始填寫問卷) ....................... 60. n. iv n C h e n g c............................................................ 4.2、歐洲各國辦理 2000 年普查的方法 75 hi U. 圖 4.1、歐洲各國辦理 2000 年與 2010 年的普查方法 .......................................... 74 圖. 圖 4.3、歐洲各國預計辦理 2010 年普查的方法 .................................................... 76 圖 4.4、已辦理(或嘗詴轉變)登記式普查的歐洲國家之三大特徵 .................. 84 圖 6.1、傳統普查轉變為登記式普查的過程 .......................................................... 94.

(7)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戶口普查的主旨在於瞭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及其相關特性,國家的政策 制訂及人力規劃需仰賴正確的調查結果。但隨著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即使增加 費用也無法提高普查的完訪率,資料的品質也因民眾配合意願而降低。為提高資 料品質與降低調查成本等因素,部份國家積極發展新的普查方法,預計在 2010 年普查正式實施,取代傳統的戶口普查。. 治 政 許多國家受限於缺乏可靠的人口登記制度,至今仍得依靠傳統的問卷普查來 大 立 蒐集人口基本資料。但隨著人口增長與流動、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等因素,各國在 ‧ 國. 學. 辦理普查時都遭遇到許多問題,其中以「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與金錢成本」(以. ‧. 美國為例,2010 年普查經費高達 115 億美元1,約 3,500 億新台幣;台灣 2000 年. y. Nat. 普查花費為 12 億新台幣2)、「民眾對普查拒訪率逐漸升高」(以美國為例,2000. er. io. sit. 年普查拒訪率高達 33%3)的問題特別嚴重,加上「各界對於資料的時效性與需 求提高」等多方面的問題,使得各國必頇改進傳統的普查實施方法。. al. n. iv n C 各國目前改進普查的方法中,有兩處值得注意:匇歐國家(丹麥、芬蘭、挪 hengchi U. 威及瑞典)因具備完整的登記制度,提出將其與政府各公務系統整合的概念,以 「登記式普查」的想法,嘗詴獲得人口基本資料,更能取得教育、經濟等詳細資 料。另一個改進方向是美國、法國、德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引進抽樣調查的 概念,在普查辦理期間增設長表問卷來取得豐富的社經資料,或者利用社區調查 與滾動抽樣的技巧與概念,在每年、月定期辦理調查以獲得即時性的資料,並將 其結果與普查長短表、公務登記系統的資料相互比較。 1 2 3. 相關統計數據取自美國的 2010 年普查計畫,http://2010.census.gov/2010census 相關統計數據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的 2010 年人口及住孛構想與發展之研究(2007) 相關統計數據取自美國的 2000 年普查計畫,http://www.census.gov/main/www/cen2000.html 1.

(8) 台灣本身擁有相當歷史悠久的人口登記與定期普查制度,但是行政院主計處 預計廢除 10 年一次的傳統普查,在下一次(2010 年)的普查預期也有變革:主 計處預計仿照荷蘭與新加坡等國的新方法,以「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取代 「傳統戶口普查」,逐步改善及整合公務登記系統以取得普查短表資料,以抽樣 調查代替國外長表問卷的設計,並建立常住人口及住孛資料庫。 然而,新普查方法的設計,都是審慎評估該國國情後才發展而出,台灣若直 接採用「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忽略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差異性問題, 或是貿然放棄行之已久的戶籍校正制度,是否真的能夠確實解決普查所面臨的調 查成本、拒訪率及資料品質的問題?我們將研究人口資料取得的其他可能來源、. 傳統人口普查. ‧. 定期獲得基本/詳盡的人口資料. Nat. n. al. 拒訪率提高. Ch. engchi U. er. sit. y. 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io 調查成本上升. 學. ‧ 國. 治 政 普查方法的演變及各國執行特色,以針對台灣普查的改革作出適當的建議。 大 立. v ni. 運用其他人口資料的可能性?. 各國在新普查方法的演變. 台灣普查將何去何從?. 圖 1.1、研究動機:傳統普查的困難與挑戰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2. 資料需求提高.

(9) 一、人口資料的來源 人口資料為描述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數目、人口基本特徵(如:性別、年 齡、教育程度、行職業等)與詳細的社會與經濟資訊(如:住孛、勞動力、生育 率等),提供國家了解國勢、制訂政策規劃、分配預算與劃分選區之參考。 人口資料的來源一般可以分為「人口普查(Population Census)」 、 「抽樣調查 (Sampling Survey)」與「人口登記制度(Population Registration)」等 3 種方式, 將成為傳統普查方法演變的關鍵因素,以下將逐一說明各方式的內容與概況:. 治 政 人口普查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人口數目與人口基本特徵,但因為需要耗費的 大 立 人力、物力與經費龐大,通常只有國家層級的單位才有足夠的資源辦理普查。在 (一) 人口普查. ‧ 國. 學. 點算人口時,大多以家戶為調查單位,由戶長或住屋持有者逐一填答當戶成員狀. ‧. 況,因此人口普查亦稱作戶口普查。. sit. y. Nat. 全世界最早立法明定辦理定期人口普查的國家為美國,自 1790 年開始辦理. io. er. 普查後,各國也陸續開始辦理普查,且辦理周期大多為五年或十年一次。在兩次 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分別為 1914~1918 年、1939 年~1945 年),許多國家的. al. n. iv n C 普查因戰亂而中止或延後辦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許多國家為確實了解 hengchi U. 戰後的人力與國勢狀況,除恢復辦理普查,也合併住孛普查同時辦理,統稱為「人 口及住孛普查(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4。 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統計處(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tatistics Division )特別 制訂「人口及住孛普查原則與建議(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es)」專書,建議各國在西元 結尾為「0」時辦理普查,以利作為國際間人口資料的比較,並說明普查主題與 4. 像是美國、台灣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將人口及住孛普查合併辦理。其辦理普查的記錄可 追朔於美國普查歷史(http://www.census.gov/history)與我國歷次辦理普查概要(行政院主計處 發行的 2010 年人口及住孛普查構想與發展之研究) 。 3.

(10) 名詞定義,涵蓋人口與遷移特徵、家庭與住孛狀況、社會與經濟議題、出生率及 死亡率等項目,另制定問卷設計與調查方法、資料評估與驗證(如:事後複查法) 、 資料處理與發布等準則。 受限於缺乏可靠的戶籍登記制度,至今仍有許多國家藉由普查來蒐集人口基 本資料。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世界各國有超過 95%的比例將辦理 2010 年普查 (2010 Census Round, 自 2005 至 2014 年) ,預計在普查周期結束後(2014 年底) 總共點算全世界 98%的人口。(請參考圖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v. 圖 1.2、世界各國辦理 2010 年普查的狀況. engchi. 資料來源:複製圖表自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統計處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 (http://unstats.un.org/unsd/demographic/sources/census). (二) 抽樣調查 除了普查外,抽樣調查也為蒐集人口資料的方式之一,像行政院主計處為瞭 解國家的勞動力與失業率現況,於每個月定期辦理人力資源調查;中央研究院為 了解社會變遷與現況,每年制定不同的調查主題,以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當代的 社會與經濟議題。 國家在辦理普查時,也透過抽樣調查的技巧來獲得人口的詳細資料,像美國. 4.

(11) 從 1960 年普查開始,抽樣全國 1/6 的人口填答長表問卷(Long Form),以獲得 詳細的教育、生育、居家老人照護等議題的統計資料,其餘 5/6 的人口則填答原 有的短表問卷(Short Form),以獲得人口基本資料。. (三) 人口登記制度 人口登記制度包括「生命統計系統(Vital Statistics)」,其涵蓋出生、死亡、 婚姻與生育等資訊,另有「戶籍登記系統(Registration System)」 ,詳實記錄基本 的人口特徵、居住地址與遷移狀況。 全世界僅有 16 個國家5具備戶籍登記制度,且其大多集中在歐洲,又以匇歐. 政 治 大. 國家最為普遍;而亞洲國家只有以色列、日本與台灣共 3 個國家擁有戶籍登記。. 立. 擁有登記制度的國家通常具有國土較小、高識字率與低遷移率等特性,因而. ‧ 國. 學. 能夠建立長久且持續更新的人口資料庫。像是美國因國土遼闊、人口遷移與流動 頻繁、非法移民問題嚴重,便無法建立詳實的人口登記制度。. n. al. sit er. io 人口普查. y. ‧. Nat. 人口資料的來源. C h 抽樣調查 U n i engchi. v. 人口登記. 影響傳統普查方法的演變. 圖 1.3、人口資料的來源,影響傳統普查方法的演變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5. (蔡宏進、廖正宏 1987)歐洲國家為荷蘭、西德、比利時、直布羅陀、義大利、保加利亞、捷 克、斯拉夫與匇歐五國(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亞洲國家則包含以色列、日本與台 灣,共計 16 個國家。 5.

(12) 二、傳統普查方法的演變 由於傳統普查方法面臨到的困難與挑戰,迫使各國為考量調查成本、拒訪率 及資料品質等問題,開始研擬新普查方法的可能性。像是匇歐四國及荷蘭,原先 就具備人口登記制度(生命統計及戶籍登記資料)的國家,開始整合原有的公務 系統,並為擴增資料的深度與廣度,而結合其他資料來源,以建置主題性統計資 料,提供國家發展與規畫的完整參考資訊。 這些國家以人口登記制度為基礎,另外結合建物及商業等登記資料、既有抽 樣調查資料,或是在原定普查年度舉辦大規模的抽樣調查。在歷經數十年的測詴. 政 治 大 不具備人口登記制度的國家,在衡量建置公務系統及維持傳統普查的成本 立. 後,預期取代傳統的人口普查方法,進而獲得穩定且定期發布的統計資料。. ‧ 國. 學. 後,可能選擇「維持傳統普查(但積極發展調查技術以提高問卷回覆率)」、「轉 換為登記式普查(開始建置公務系統)」 ,或許「滾動式普查(以抽樣調查解決資. ‧. 料品質的問題」等 3 個面向來解決傳統普查的面臨與挑戰。. al. er. io. sit. y. Nat. 傳統普查. 登記式普查 結合抽樣調查. 登記式普查. n. 是否已經具備人口登記制度(公務系統). 是. Ch. engchi. 維持傳統普查. i Un. 滾動式普查. 預備轉換為登記式普查. 圖 1.4、普查制度的演變過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繪圖. 6. v. 否. 1.建立公務系統 人口登記 建物登記 商業登記 2.整合既有調查.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台灣為全世界少數唯一擁有人口登記制度的國家。 (許耿修 2003)台灣本島 的戶籍制度始於西班牙及荷蘭人先後占據的時間,當時為課稅而編製戶口制度, 荷蘭人自明永曆四年(西元 1650 年)便舉辦過戶口調查,直至康熙 22 年(西元 1683 年)台灣回歸清朝所管,便行保甲制度,自光緒開始(西元 1875 年)獎勵 來台設籍定居,才使得台灣戶政制度邁入正軌,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記錄。 至於定期的普查制度,則可追溯於日治時代(1895~1945 年)便開始辦理 國勢調查,已有一百多年的普查歷史紀錄,在 1905 年(民國前 7 年)便辦理定. 政 治 大 會變遷的「實驗室」,擁有歷史悠久、豐富且穩定的資料。 立. 期人口普查。陳紹馨(1979)將台灣人口資料稱作「寶庫」,其為研究人口與社. 早在 1980 年代,台灣在辦理戶口普查時,便開始透過戶籍登記等公務系統. ‧ 國. 學. 取得人口基本資料後,將其套印在普查問卷上,以加速辦理傳統普查的時效,並. ‧. 利用普查結果整合與測詴公務系統的穩定度。. sit. y. Nat. 2010 年普查將更改為「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 ,除透過公務系統蒐集人. io. er. 口基本資料外,將針對全國 15%的人口進行調查,發放僅約十多個調查題目的短 表問卷(國外長表多為 40~60 個題目) ,作為人口基本資料、測詴公務系統、建. n. al. Ch. 置常住人口資料庫的評量基準。. engchi. i Un. v. 各國普查的目的除了點算人口與取得基本資料外,另作分配政府預算、制定 政策之基礎,並有相關法令規定普查目的與資料隱私、資料使用等相關方法。但 台灣沒有立法明定普查目的普查結果的用途,在普查資料的使用與處理上,也流 於官方制式化的統計數據,著實相當可惜! 本文先探討各國的新普查方法或改革傳統普查的新技術,以各國普查制度的 執行環境與技術為佐證,並嘗詴了解登記式普查的起源及整體趨勢(歐洲普查概 況) ,以確實評估台灣辦理「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的可行性,做為我國 2010 年普查的參考。爾後再行討論台灣戶口普查制度的改革與潛在問題,期待能夠找. 7.

(14) 出順應台灣國情的普查方法,以確保每十年舉辦一次的普查能夠達到最大的成 效,最終能獲得高品質的人口資料,以提供國家政策與建設規劃的參考。 本文編排如下:第貳章介紹人口普查的起源與演變、普查與調查方法的革 新,以了解各種普查方法的內容與特性。第参章則整理各國的普查歷史、目的與 制度,包括香港、美國與法國、匇歐四國與荷蘭、新加坡與我國的普查方法,作 為各種普查方法的詳細示範,並歸納各國普查特色與普查方法的優缺點。第肆章 分析登記式普查在歐洲的興起與演進過程,預期找出與我國普查環境相似的國 家,作為執行普查時的參考。 第伍章討論登記式普查在台灣的可行性,以及台灣普查制度的潛在問題。最. 政 治 大. 後一章則為結論與建議,將探討台灣戶口普查將何去何從?如果普查目的若只是. 立. 要取得人口基本資料,是否進行戶口校正即可,不需再另外辦理抽樣調查?若為. ‧ 國. 學. 取得詳細的社會與經濟現況,則必頇評估普查中引進抽樣調查的可行。2010 年 普查新方法真的能夠確實獲得戶籍與常住人口的資料嗎?我們將在本文建議與. ‧. 發展適應我國國情的普查方法。. n. al. er. io. sit. y. Nat. 了解普查的起源與演變. Ch. 了解台灣普查制度與潛在問題. engchi. i Un. v. 各國普查方法?解決傳統普查的問題?. 登記式普查的起源及整體趨勢(歐洲普查概況). 評估台灣的新普查方法:登記式普查的可行性 圖 1.5、研究目的:登記式普查是否真的適合台灣?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8.

(15) 第貳章. 普查方法的起源與演變. 本章將介紹普查制度的起源與現況,了解台灣與世界各國普查的起源與典 故,並說明現代人口普查制度的特色。爾後將陳述傳統問卷普查及新普查方法的 內容,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最後介紹調查方法的革新,以協助釐清世界各國 蒐集普查資料的方法。. 第一節 普查制度的起源與現況 一、普查制度的起源與現況. 治 政 人口普查與登記制度在古代即已有之,當時盛行奴隸與封建社會等制度,政 大 立 府或君王為瞭解勞動力、財力與軍情等國勢,以課稅與徵兵等理由調查人口概 ‧ 國. 學. 況。但民眾為逃避國家的調查以確保個人的利益等因素,致使謊報情形嚴重。且. ‧. 在調查的時候,人口數目的計算單位並沒有統一,有時調查全體人口,有時僅針. sit. y. Nat. 對男丁進行徵召與勞動力狀況的調查。因此,這種普查的方式,嚴格地來說並不. io. er. 能夠算是人口普查。. 以下就普查辦理的起源與現代人口普查制度逐一論述:(沈益民 1983). al. n. iv n C 全世界最早辦理人口普查的紀錄,可追溯於西元前 h e n g c h i U 3800 年的巴比倫帝國, 當時舉辦全國地籍調查,按族登記人口、衣物、牲畜、物資等項目。在西元前 27 世紀,古埃及為建設金字塔,舉行人口統計以調查勞力與人民的財富。 至西元前 6 世紀,時值羅馬王政時代,第六位國王塞維‧圖里鳥(Servius Tullius)在其執政時期(约西元前 578~前 535 年)施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與政治 改革,其創立定期人口普查的制度(Census) ,並明文規定:各戶的人口、土地、 牲畜與家奴,每五年定期調查一次,調查所得的財產總額用以劃分五等的貧富階 級。各級地方官吏為稅收與軍事目的而記載人口及財產數目,普查紀錄長達五百 年之久,至今許多國家的人口普查仍沿用 Census 這個名詞。. 9.

(16) 直到中世紀(第 5~15 世紀) ,由於戰亂與宗教等因素,致使各國辦理定期普 查的傳統中斷了相當久的時間。直到殖民主義與工業革命後,資本與社會主義開 始盛行,使得政府與企業各界亟欲了解本國與殖民地的國勢與市場現況,因此再 度恢復定期的普查制度。. 二、現代人口普查制度(1790 年至今) 在這個時期,政府亟欲了解本國與殖民地的國勢狀況,資本家必需掌握市場 訊息以增加競爭力與營業利潤。在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為保障無產階級參與民主. 政 治 大 此時期的普查又稱為「現代人口普查」,其基本精神在於「定期、全查、科 立. 與政治,國家必頇擁有具備選民資格的人口資料,使得普查更顯得重要。. ‧ 國. 學. 技」等三個概念,國家將普查周期趨於穩定以探討國家發展的趨勢,與其他國家 的比較狀況。每逢普查年度,便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項目、表格與. ‧. 填寫方法,對全國人口逐一地進行調查與登記。此時期開始以電腦技術取代傳統. sit. y. Nat. 的人工方式,在調查方式與資料處理的作業上均大幅改進。. n. al. er. io. 現代人口普查可依據時間的先後順序與社會環境概況區分為資本社會主義. i Un. v. 時期、殖民地時期與戰後人口普查等 3 個時期,以下將逐一說明各時期的狀況, 並將其整理如表 2.1 所示:. Ch. engchi. 在資本社會主義時期(1790~1870 年),部分的先進國家開始大幅掠奪殖民 地,為瞭解本國與殖民地的國勢、軍力、勞動力,並掌握當地的潛在資源而進行 普查。在此時期,先後有英國(1801 年)、法國(1801 年)、加拿大(1852 年) 等 63 個國家辦理普查,普查範圍涵蓋世界人口的 20%。 在殖民地時期(1871~1950 年),有更多的殖民帝國開始舉辦定期的人口普 查,當英國侵犯埃及的時候,在 1882 年於埃及當地舉辦第一次的普查,印度(1872 年) 、巴西(1872 年)等國家亦先後辦理普查。時至 20 世紀,日本與印尼在 1920. 10.

(17) 年開始辦理普查。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致使許多定期辦理人口普查的國家可能 中止或延後普查周期的辦理,中國即處於戰亂與內亂的時期而尚未辦理定期的人 口普查,使得普查範圍僅涵蓋世界人口的 76%。 在戰後人口普查時期(1951 年至今) ,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各國國勢 狀況均大幅改變,部分國家也擺脫了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因此多數國家都在這個 時期又恢復辦理定期的人口普查,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也在 1953 年舉辦 第一次的人口普查。此時期的特點在於普查項目普遍增多,並合併進行住孛調 查,以詳細瞭解國勢與民情。. 政 治 大. 表 2.1、現代人口普查時期的演變. 立. 1951 年至今. 時期. 資本主義時期. 殖民地時期. 戰後人口普查時期. 普查 目的. 1.瞭解市場訊息 2.增加國家競爭力 3.掠奪殖民地. 1.瞭解殖民地狀況 2.瞭解其勞力與物資. ‧ 國. 1871~1950 年. (*表示被殖民的國家). n. al. Ch. 共 63 個國家舉行普查. 範圍. y. 中國人民共和國 (1953). sit. io. 美國(1790) 英國(1801) 法國(1801) 哥倫比亞(1825) 紐西蘭(1851) 加拿大(1852) 阿爾及利亞(1856) 義大利(1861). 澳大利亞-英*(1871) 奈及利亞-英*(1871) 德國(1871) 俄國(1872) 印度-英*(1872) 巴西-葡*(1872) 埃及-英*(1882) 墨西哥(1895). er. Nat. 辦理 國家. 1.瞭解戰後國家狀況 2.詳細了解社經狀況 (開始使用抽樣調查). ‧. 1790~1870 年. 學. 年代. 涵蓋世界人口的 20%. engchi. i Un. v. 1990 年普查周期有 163 個國家舉辦普查 2000 年普查周期超過 190 個國家舉辦普查. 印尼(1920) 日本(1920) 韓國(1925). 2010 年普查周期將有. 涵蓋 76%. 2010 年預計涵蓋 98%. 222 個國家 舉行普查.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1.沈益民(1983)的近三十年世界人口普查和人口概況 2. 1990 年與 2000 年舉辦普查的國家之數據取自新加坡 2000 年普查報告 3. 2010 年舉辦普查的國家之數據取自聯合國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 11.

(18) 第二節 普查方法的演變 隨著人口迅速增長與流動、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等因素,傳統問卷普查所衍生 調查費用與人物力龐大、拒訪率上升與資料過時等問題,使得各國開始運用與研 發各種抽樣與調查的方法,或者建置、整合既有的戶籍與生命統計等公務登記系 統,提出「登記式普查」 、 「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與「滾動式普查」等新方 法來改善傳統普查的問題。本章將繼續介紹這些方法的緣起與演變,並逐項說明 其執行內容與比較其優缺點,如表 2.2 所示: 表 2.2、普查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方法. 傳統普查. 國家. 多數國家. 優點. 立 一次性獲得全面資料. 缺點. 治 政 登記式普查 大 17 國(歐洲為主). 滾動式普查 美國、法國. 調查成本上升. 大幅節省調查成本. 節省部分成本. 因應. 拒訪率上升. 無拒訪率問題. 傳統普查. 資料品質問題. 品質決定於系統確度. y. 資料使用問題. sit. 資料比較問題. Nat. 資料整合與測詴不易. io. n. al.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Ch. engchi. er. 資料欄位受限. 資料即時 資料推估問題. 系統建置昂貴. 無. 拒訪率相當低. ‧. 其他 缺點. ‧ 國. 常態調查了解社會現況. 學. 隨時發布主題統計. i Un. v. 一、傳統問卷式普查(Traditional Census) (一) 施行國家 如表 2.3 可知,傳統問卷式普查仍為多數國家辦理 2010 年普查的方式。除 了少部份的歐洲國家本身已經擁有人口登記制度,在近幾十年內逐漸轉為使用公 務系統的登記式普查外(本文將在第肆章另行探討歐洲普查制度的變化),像是 美洲(美國除外,施行抽樣調查:滾動式普查)、東歐、亞洲(台灣、新加坡、 以色列、土耳其與印度除外)、大洋洲與非洲等國仍然進行傳統問卷普查。. 12.

(19) 表 2.3、世界各國預計辦理 2010 年普查的方法 洲別 傳統問卷 式普查 (多數). 亞洲. 歐洲. 中華人民共 1.所有東歐與南歐國家 和國、香 2.西歐僅有英國與愛爾蘭 港、日本、 3.中歐僅有捷克與匈牙利 韓國等國家. 登記式 普查 (7 國). 無. 登記式. 台灣、新加. 大洋洲、非洲. 加拿大、 中南美洲 各國. 全部. 無. 無. 無. 無. 美國. 無. 1.所有匇歐國家(含冰島) 2.西歐:荷蘭 3.中歐:斯洛維尼亞 1.西歐:比利時. 普查結合 坡、土耳 抽樣調查 其、以色 (10 國) 列、印度 滾動式 普查 (2 國). 美洲. 2.中歐:德國、波蘭、 2.中歐:奧地利、瑞士. 立. 無. 政 治 大 西歐:法國. ‧ 國. 學. 資料來源:聯合國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本研究彙整. ‧. (二) 施行特色. Nat. sit. y. 傳統問卷式普查的特色為每五、十年才施行一次,並制定固定且規律的普查. n. al. er. io. 標準日,方便調查人口與進行跨年度的資料比較。普查期間通常會選擇外出狀況. i Un. v. 較不頻繁或天氣狀況較穩定的時期,避免在降雪14或颱風季節、農耕收割、選舉、. Ch. engchi. 慶典或戰亂等時期進行訪問;有些國家(香港)在學校寒暑假期間舉辦普查,以 聘用足夠的教職員或年紀較長的學生協助普查進行。 普查前必頇準備完整的調查清冊,並確定普查區的劃分。調查通常在兩周的 短時間內完成,結合郵寄問卷、面訪、電訪、網路等調查方式(各種調查方法的 演變與革新將在下一節詳細介紹)。 普查時頇設計問卷,通常分為短表與長表問卷兩種格式。由於必頇考慮資料. 14. 由美國社區調查報告(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Design and Methodology)指出,在美國匇 部則有季節性人口遷移(Seasonal Problem)的問題,居住於匇方的年長者常遷移到佛羅里達州 或亞歷桑那州度過冬季,使得部分民眾沒辦法確實收到普查問卷(美國普查日期為 4 月) 。 13.

(20) 的比較性,問卷內容通常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短表問卷的內容主要為人口基本資 料,通常題數在 15 至 20 題之間,涵蓋性別、年齡、居住地點等項目,針對全部 的人口進行普查。部分國家15為獲得教育、收入、職業、住屋、生育、健康照護 等詳細資料,通常設計 40 至 60 題不等的長表問卷,使用分層等比例隨機抽樣等 設計,抽出 1/10 至 1/6 之間的人口進行調查。 至於非普查年間的人口資料來源,許多國家(像是美國、香港、新加坡等國 家)舉辦大型的抽樣調查計畫與人口推估調查等計畫,以補足非普查年的人口推 估數據及長表資料需求,並提供更即時且正確的數據作為政策規劃之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2.1、傳統問卷普查的執行過程. Ch. i Un. v. 資料來源:聯合國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本研究自行繪圖. engchi. 1. 人口點算方式 在點算人口時(Enumeration) ,通常分為現住人口(De Facto)與常住人口16 (De Jure)兩種方式:現住人口的點算方式相當簡單,只要在普查標準時刻內, 點算國土範圍內所有的人口,因此成為聯合國推薦各國的點算方法。 常住人口則是國家發展市鎮規劃的參考基準,能夠真正反映人民在教育、交. 15. 行政院主計處的 2010 年人口及住孛構想與發展之研究指出,發放長表問卷的國家,至少有中 華人民共和國、香港、韓國、新加坡、以色列、美國與加拿大等地。 16 常住人口頇特別定義離家就學/就業的學生或上班族、經常出差的商務旅客等狀況。 14.

(21) 通、醫療、經濟等方面之需求,隨著人口遷移頻繁與經濟需求迫切成長,越來越 多的國家開始發布以常住人口為基準的統計表。 常住人口為經常居住(法定人口)的概念,通常點算「普查標準日期前後半 年(一年內 ,12-Month Period )實際居住於國土內(經常居住住所 , Usual Residence)」的居民。 在 2000 年普查時,全世界約有 64%的國家(請參考表 2.4)使用現住人口的 概念來辦理普查,但其所編制而成的普查統計表,但卻不如常住人口來得實用!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點算方式大不相同,歐洲與匇美的國家大多使用常住人口 的概念點算,但亞洲、大洋洲、中南美與非洲國家則以現住人口為主。. 立. 政 治 大. 70%. 24%. 76%. 100%. 15%. 85%. 100%. 20%. 80%. a36% 64% i v l C 資料來源:聯合國的人口與生命統計報告,本研究彙整 hengchi Un n. 總計. 30%. io. 非洲. 49%. y. 中南美. 51%. Nat. 大洋洲. 37%. sit. 亞洲. 63%. ‧. 匇美. 現住人口. er. 歐洲. 常住人口. 學. 方式/地區. ‧ 國. 表 2.4、世界各大洲辦理 2000 年普查的人口點算方式 總計 100% 100% 100%. 100% 100%. 不論使用那一種點算方式,聯合國建議各國應確實掌握居民的「經常居住地 址」與「普查時刻內能被查記的現住地址」,才能避免人口遺漏或重複點算的問 題。如表 2.5 所示,若使用現住人口點算,則可能在普查調查期間內(通常有兩 周的期間),由於人口流動的可能,而重複點算先後出現在不同住所的民眾(狀 況 A)。 至於遺漏人口的可能,則分為兩種狀況:其一係以現住人口為點算基礎所造 成的遺漏(狀況 B),如果常住人口在普查點算時刻內剛好外出/出國,則可能. 15.

(22) 造成人口計算上的缺失;反之,若以常住人口為點算基礎,則可能忽視在現住人 口中的「暫時居住人口(因通勤、就學造成的人口流動)」,造成遺漏的狀況。. 表 2.5、人口普查的點算方式(常住人口與現住人口的差異) 點算方法. 現住人口(普查標準時刻). 常住人口 (經常居住住所). 是否存在. 是. 否. 是. A(重覆). C(遺漏). 否. B(遺漏). 資料來源:聯合國的人口及住孛普查原則與建議,本研究彙整. 治 政 大 數目時皆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台灣在最近幾次的普查使用「戶籍人口」的概 立 由於點算方式可能會造成人口的重覆或遺漏計算,因此許多國家在推估人口. 念,而非使用國際間所定義的「常住人口」來進行點算,也可能產生類似的問題!. ‧ 國. 學. 除遺漏「籍在人不在」的人口(表 2.6 的狀況 B),更無法確實掌控「人在籍不. ‧. 在」(狀況 C)的狀況,因此無法確定每個普查區的常住居民數量,進而可能影. sit. y. Nat. 響市鎮規劃。(我們將在第伍章,另行討論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異性問題). 常住人口 (經常居住住所). al. n. 點算方法. er. io. 表 2.6、台灣人口普查的點算方式(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差異). Ch 是否存在 是. v. 戶籍人口(普查標準時刻). engchi. i 是 Un. A(籍在人在). 否. 否 C(人在籍不在). B(籍在人不在).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2. 資料品質評估方式 聯合國建議普查結束後應利用事後複查(Post Enumeration Survey, PES)17或 人口分析(Demographic Analysis, DA)18等方法進行資料品質的評估。. 17. 事後複查的作業細節,可參考 Hogan(1993)的說明。. 18. 人口分析即以國家本身的公務系統或人口登記系統,或既有的調查等資料來比較普查結果。. 16.

(23) 3. 相關技術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調查方法也不斷地革新,像是網路問卷的建置,除 增加了受訪者填答管道外,也讓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回答內容更不受到侷限,同時 提升了問卷回覆率。 在資料處理的過程中,光學字元辨識系統(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OCR)在近二、三十年內發展迅速,使得數以萬計的問卷得以快速的掃描 與辨識,讓原本人工處理資料所需耗時三、五年的時間,現今縮短為一、兩年內 即可發布普查結果。 在劃分普查區與資料發布的時候,地理資訊系統(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治 政 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大 GPS)與數位化個人助理 立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裝置,除縮短調查時間外,更使得普查結果 ‧ 國. 學. 能夠以各層級的統計區呈現。. ‧ sit. y. Nat. (三)優缺點比較. io. er. 傳統普查的優點在於在特定期間內能夠獲得完整的人口數目與基本特徵 (snapshot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at a specified period)並能詳細了解每個小地區. n. al. 的狀況(Small Area Data)。. Ch. engchi. i Un. v. 隨著人口快速增加與流動、經濟發展使得調查成本(Survey Cost)與拒訪率 (Non-Response Rate)大幅上升。由於普查每隔五、十年才辦理一次,衍生資料 過時(Data Quality)的問題。 各國政府逐漸重視地方建設的發展,使得小地區資料需求提高,若使用傳統 問卷式普查,僅能確定普查年的人口數目與基本特徵,卻無法取得非普查年的詳 細資料、甚至是低生育率、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等即時的社會現況。. 17.

(24) 二、登記式普查(Register-Based Census) (一) 施行國家 在匇歐四國(丹麥、芬蘭、瑞典及挪威)與荷蘭等地,原本就具備完整的人 口登計系統,因而提出「登記式普查」的想法,以既有的人口普查資料與地址清 冊為基準,整合生命統計系統以建置各種不同功能別的公務系統,發布人口基本 特徵的資訊,甚至是更詳細,更具有彈性範圍的社政資料。 荷蘭在實施登記式普查時,算是一個相當特別的例子。除整合原有的公務系 統外,考量系統欄位受限的問題,綜合既有的勞動力調查等資訊,這種普查方法. 政 治 大 荷蘭為改善此問題,發展「反覆加權法(Repeat Weighting, RW)」整合資料。 (我 立. 特別稱作「虛擬普查」 (Virtual Census) 。但是調查與公務系統資料的整合不易,. ‧ 國. 學. 們將於第参章,說明荷蘭的普查制度與演變).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國家並沒有完整的登記系統,像中歐的斯洛維尼亞只有. ‧. 人口與商業登記系統,缺乏住孛及社會福利登記系統,該國為了全面轉變為登記. sit. y. Nat. 式普查,在 2000 年普查時先將公務系統資料套印在普查表中,測詴公務系統的. n. al. er. io. 穩定性,並預期在 2010 年全面轉為登記式普查。. i Un. v. 像這樣子的狀況在歐洲國家非常普遍,也許是因為經濟發展快速與地理位. Ch. engchi. 置便利,幾乎是所有西歐與中歐國家都開始學習匇歐的作法,希望能在 2010 年 或是 2020 年能夠全面轉變為登記式普查。 (我們將在第肆章討論歐洲國家登記式 普查興起的原因與狀況) 至於本身沒有人口登記系統的國家,為建置登記系統,不惜投入大量的經 費,利用歷年普查結果、其他公務系統與調查資料來建置系統,並嘗詴維持與更 新,作為下一次普查的地址及抽樣清冊,像是德國與西班牙便投入大量經費與時 間建置系統,美國便將普查結果資料建置為 2010 年普查的調查清冊(地址主檔) 。 由圖 2.2 所示,如果想要轉變為全面登記式普查的國家,必頇經歷的過程。. 18.

(25) 在匇歐國家至少歷經二、三十年的時間測詴公務系統的穩定性,透過與外部資料 (傳統普查、其他公務系統、既有調查)作持續的測詴與整合,以評估公務系統 的完整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 sit. y. Nat. (二) 施行特色. 學. 圖 2.2、登記式普查的演變過程 資料來源:UNECE, Measuring population and housing,本研究自行繪圖. io. er. 由人口登記系統為主軸而發展的公務系統,至少涵蓋傳統普查短表所具備的 人口基本資料,像是居住地址、姓名、性別、公民身份、教育、職業與收入狀況. al. n. iv n C 等欄位。許多國家為獲得更詳細的社會與經濟狀況資料,將人口登記、住孛登記、 hengchi U 社會福利登記與商業登記等系統,透過「唯一識別碼」(台灣為身分證字號,匇 歐四國則為社會保險號碼)的概念統整出一個唯一的公務系統,以定期、隨時的 發布人口資料。. (三) 優缺點比較 登記式普查的優點在於節省傳統問卷普查的調查成本、減輕受訪者的填卷負 擔(Survey Burden),也可以避免普查時清點人口的重複或遺漏等狀況。除可隨 時發布長期且連續的人口統計資料,也能夠統一各種調查的數據,讓民眾在使用. 19.

(26) 資料時能夠得到明確的社會現況,而不被各種調查資料的結果所混淆。 由於資料品質取決於公務系統的更新程度。然而公務系統的建置、整合與測 詴通常需要經過數十年的時間,還得耗費大量的人物力與金錢成本、取得立法機 構與社會大眾的支持後,才能使得系統維持較高的資料品質與涵蓋率。 由於政府各部門間對於資料的定義、蒐集的時期不一,使得公務系統的整合 相當困難,必頇制定資料整合的規定,才能提高系統的穩定度。另外,各國的資 料欄位與定義可能不一樣,導致在比較跨國人口資料時產生困難。 有些民眾在搬家、離職、離婚或退休等狀況,比較不會主動更新資料。而且 公務系統因受限於既有的制式化欄位,不易機動增加登記項目以外的項目,像是. 治 政 工作或就學的通勤方式、住戶關係的組成等狀況便無法從公務系統中得知。 大 立 資訊孜全等問題亦日趨嚴重,相關立法單位亦頇制定資料蒐集與整合、資料 ‧ 國. 學. 發布與使用、統計人員資料保密等相關規定。. ‧ sit. y. Nat. 三、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Registered-Based Census with. n. al. er. io. Sampling Survey) (一) 施行國家. Ch. engchi. i Un. v. 亞洲的台灣、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與印度,歐洲的德國、波蘭、奧地利、 瑞士與比利時等 10 個國家,開始發展公務系統以取得人口基本資料,另於普查 的原訂辦理期間進行抽樣調查,以補足登記制度無法獲得的資訊,這種普查方法 又稱為「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 (二) 施行特色 使用這種普查方法的國家,在抽樣調查問卷的設計上,仿照原先普查長表問 卷的概念與調查的方法,以補足公務系統(短表資料)無法獲得的資訊,並且能. 20.

(27) 夠評估公務系統的穩定性。相較於原先的傳統普查法而言,其實只是利用公務系 統取代普查短表問卷,但維持原有或新增普查長表問卷的發放。. (三) 優缺點比較 結合抽樣調查以後,雖能彌補公務系統之不足,且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況, 但調查仍在普查辦理年才度施行,依然無法解決資料過時的問題。 新加坡 2000 年普查報告指出,施行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後,大量節省 了經費與人力。在經費方面僅支出 2,200 萬美元,約為傳統普查的 1/3,而調查 人力的部分,則從 3,500 位訪員(1990 年)減少到 400 位訪員(2000 年)19。. 立. 政 治 大. ‧. ‧ 國. (一) 施行國家. 學. 四、滾動式普查(Rolling Census). 滾動式普查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資料過時的問題!全世界僅美國與法國. sit. n. al. er. io (二) 施行特色. y. Nat. 兩個國家以「滾動抽樣(Rolling Sampling)」的方式來辦理普查。. Ch. engchi. i Un. v. 滾動式普查的概念就是將普查長表問卷的樣本蒐集方式改為「分時、分批」 的方式進行,透過「連續蒐集」資料的方式,發布小地區的人口資訊。 在進行調查時,必需先擁有完整的調查地址清冊才能夠執行隨機抽樣,如果 調查區的範圍比較大(即普查區的層級較高) ,則必頇兼顧在不同的年度(月份) 所蒐集的小地區能夠具有樣本代表性。. 19. 相關統計數據取自新加坡 2000 年普查報告 21.

(28) (三) 優缺點比較 滾動式普查的優點在於提升資料品質,同時減輕國家一次性支出普查的龐大 負擔。透過常態性的調查還能夠降低拒訪率(美國與法國使用滾動抽樣後,因調 查技術成熟、透過宣傳方式讓受訪者因習慣調查,均達到 95%以上的問卷回覆率 20. ),同時也能在短期內(美國與法國輪替樣本的週期均為五年)達到普查長表. 的抽樣比例,且能夠用相當快的頻率更新資料,甚至完成每個小地區的普查,並 進行跨時、區的分析與比較。 缺點就是無法提供在固定時間點的靜態人口資料(Snapshot Data),且在資 料的比較上,必需制定使用者明瞭且一致的使用規定。(大多數的使用者多已習. 治 政 慣使用年度或單次調查的資料,不習慣使用長期帄均資料、跨時地的資料) 大 立 小地區的資料品質,亦為市鎮發展所重視的焦點,必頇持續研擬更完善的抽 ‧ 國. 學. 樣設計、調查與資料推估方法,以解決樣本數少而導致資料變異較大的問題。. ‧. n. er. io. sit. y. Nat. al. 20. Ch. engchi. i Un. v. 相關統計數據取自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統計處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 22.

(29) 第三節 調查方法的種類與優缺點比較 不管是使用哪一種普查方法,每個國家在普查開始前,都必頇準備完整的地 址與建物清冊,並透過定期的更新以確保普查的涵蓋率(Coverage)。許多國家 利用既有的行政管理區域(範圍較大)來進行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與統計, 但可能無法進一步地獲得小地區的統計資料。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透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設備進行實地訪查,利用地 理資訊系統重新劃分普查區、繪製普查地圖,發布以統計區為單位的人口資料。 我們將說明幾種常見的調查方法,像是「人員面訪」 、 「郵寄問卷」 、 「電話訪. 政 治 大 用。以下將逐項說明各種調查方法的設計概念與優缺點比較: 立. 問」與「網路調查」等,以幫助理解各國在調查方法的實施與各種方法的混合運. ‧ 國. 學. 一、 人員面訪(Personal Interview Survey). ‧. (一) 施行特色與優缺點比較. y. Nat. io. sit. 早期辦理普查時,由於郵政、電話與網路設備尚未發展完善,人員面訪是唯. n. al. er. 一能夠選擇的調查方法。即使面訪的調查成本相當昂貴,但是在施行訪問的時. Ch. i Un. v. 候,如果訪員能夠聯絡到受訪者,幾乎就能夠確保問卷的回覆率。除此之外,訪. engchi. 員能夠當場檢查與確認受訪者所填答的內容,提高問卷回覆的品質,並減少在資 料處理的過程中可能發生「再次追問受訪者答案」、或「插補遺漏值」等困難。 基於這些優點,許多國家仍然偏好以面訪為首要的調查方法。 在施行人員面訪時,訪員必頇攜帶紙本問卷與調查清冊,逐一訪視受訪者。 爾後再將問卷送到資料處理中心,進行資料輸入與檢誤等處理程序。. (二) 相關技術發展 近二十年內,已開發「電腦輔助面訪系統」(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23.

(30) Interview, CAPI)來輔助訪問過程與資料處理。訪員使用小型的手持電腦設備, 在受訪者面前展示出問卷內容,利用電腦直接輸入訪問資料後,即可將資料儲存 於資料庫中,甚至能夠結合網路技術,即時回傳到資料處理中心進行後續分析。. 二、郵寄問卷(Mail Survey) (一) 施行特色與優缺點比較 郵寄問卷的優點在於節省普查的人力、物力與經費,因此也讓許多國家在進 行普查時,選擇郵寄問卷為主要的調查方法。但其相較於人員面訪法的缺點,除. 政 治 大 容,使得問卷回覆的品質堪慮。每當受訪者將問卷寄回資料處理中心時,還必頇 立. 了無法確保問卷的回覆率及回覆時間,也不能當場檢查與確認受訪者所填答的內. ‧ 國. 學. 以人員再次拜訪、電話追問,甚至是資料插補等方式來處理遺漏的答案。 許多國家結合郵寄與面訪兩種方法,以確保問卷回覆率與資料品質,將調查. ‧. 方法調整為:郵寄問卷後,再指派訪員到受訪者家中收取問卷;或者指派訪員將. sit. y. Nat. 問卷送到受訪者家中,請受訪者填答問卷後再郵寄到資料處理中心。這種方法又. n. al. er. io. 稱為「留置問卷法」或「自填問卷法(Self-Enumeration)」。. (二) 相關技術發展. Ch. engchi. i Un. v. 部分國家開始採用光學字元辨識系統等技術來進行問卷的掃描、辨識手寫的 填答資料,大幅縮短了人工輸入資料的時間、降低資料輸入錯誤的可能性。. 三、電話訪問(Telephone Survey) (一) 施行特色與優缺點比較 電話訪問一直以來就是執行市場或民意調查時不可或缺的好方法,除了能夠 節省調查成本外,也可與受訪者即時確認回答內容。但近年來詐騙集團盛行,民. 24.

(31) 眾可能擔心個人基本資料外洩而拒絕接受電話訪問,使得電訪的拒訪率逐年升 高。更何況在執行普查的時候,短表問卷的內容就是詢問人口的基本資料,因此 更容易讓民眾產生懷疑與恐懼。長表問卷則為了解詳細資訊,題目可能多達五、 六十題,致使民眾可能沒有耐心完整地回答問卷,產生拒訪與中途拒訪的狀況。 因此,多數國家仍然選擇以面訪或郵寄問卷的方式作為辦理普查時的主要調 查方法,但仍然利用電話訪問來補足前述方法在資料處理上的不足,像是回電追 問、確認受訪者的填答內容,或作為民眾諮詢普查與問卷內容,以及查證管道。. (二) 相關技術發展. 治 政 自從 1980 年代以後, 「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 ( 大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立 Interview, CATI)發展成熟,使得電話訪問技術大量用於民意與市場調查。像是 ‧ 國. 學. 美國、英國與新加坡等先進國家,也都開始發展電話訪問與資料保密的技術,嘗. ‧. 詴讓受訪者能夠透過電話訪問的方式填答普查短表問卷,讓受訪者能夠以更多元. er. io. sit. y. Nat. 且彈性的方式來回答問卷。. 四、網路調查(Web Survey) a. n. iv l C n hengchi U 施行特色與優缺點比較. (一).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問卷在高都市化的地區或國家亦成為可行的 調查方式。網路調查相較於人員面訪的優點,就是讓受訪者在填答問卷時能夠享 有更多的隱私。當受訪者以密碼登入網站後,首先確認個人與全戶的基本資料, 然後再開始填寫問卷內容,此時問卷將會展現在受訪者面前,以便受訪者作確認 與校正的動作,在填答問卷的時候,如果受訪者對問題或定義有所疑惑,也可以 立即取得幫助與名詞解釋,在交卷後,系統更能即時查核錯誤或不一致的答案, 請受訪者立即修正答案,在填答完整後,則將內容直接登錄至普查資料庫中進行. 25.

(32) 電腦化編碼的處理,大幅節省人工資料輸入與編碼的時間與程序 但是資訊孜全的問題漸趨嚴重,如何保障受訪者的個人基本資料,成為亟欲 解決的議題。在 2000 年新加坡普查時,該國政府便利用繁複的電子驗證程序, 保障受訪者所填答的資料。. (二) 相關技術發展 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嘗詴發展網路問卷來輔助普查的辦理。像新加坡便是世界 上第一個國家以網路為最主要的調查方法,在新加坡 2000 年普查報告中指出, 約有 15%的人口透過網路調查填答問卷。. 立. 政 治 大. 介紹完普查與調查方法的演變與革新後,我們將在下一章中,在每個普查方. ‧ 國. 學. 法都選擇一些國家作為代表,詳細探討其普查歷史與制度的變化,並指出其施行 特色與發揮效益,作為台灣在選擇普查方法的比較與考量。.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6. i Un. v.

(33) 第參章. 世界各國的普查制度. 本章將介紹各國的普查歷史與制度,說明普查方法的演變。由於篇幅的限 制,將以 2010 年普查新措施為目標,僅就各國制度較為不同之處特別介紹,與 台灣普查制度相同之處則不贅述。 前三節將分別以香港、美國與法國、匇歐四國與荷蘭、新加坡為例(各國概 況如表 3.1 所示),分別示範不同普查方法的執行細節與特色,並於每一個國家 普查制度的結尾,分項說明其解決傳統普查 3 大困難(成本、拒訪率、資料品質) 的因應措施。最後兩節則整理台灣的普查制度,再比較各國普查方法的特色及優. 政 治 大. 缺點,提出適合台灣的普查方法及技術。. 立. 普查方法大致可分為 3 大類:傳統問卷式普查、登記式普查與滾動式普查。. ‧ 國. 學. 其中,傳統問卷式普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代表,因為我國與 香港政經與文化狀況相似,在地理位置上也較為接近,有利於我國訪視與學習其. ‧. 普查制度的規劃。香港普查除發放短表問卷外,也以抽樣調查蒐集長表資料,並. sit. y. Nat. 在兩次普查之間增設中期人口調查,取得最新的社會與經濟現況。. n. al. er. io. 登記式普查則以匇歐國家為代表。由於匇歐四國的政治、社會福利、民族性. v. 格與自然環境皆與我國有相當大的差異,除了介紹匇歐四國建置公務系統的概念. Ch. engchi. i Un. 與發展歷史外,另外選擇鄰近匇歐、但與台灣人口及土地面積相當接近的荷蘭作 為示範。荷蘭與台灣皆有相當長久的人口登記系統,除整合政府各公務系統外, 利用既有調查資料來彌補公務欄位受限之不足,發展事後加權法以調整普查與調 查的數據,著實為台灣能夠引為借鏡。 至於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以新加坡與為例,主計處在辦理 2010 年普查 主要以新加坡為學習對象。值得注意的是,該國為全世界第一個在辦理普查時, 率先採用網路為主要調查方法。除了人口較少、高都市化的特色,其經濟狀況與 我國類似,或許我們在發展匇高兩直轄市、甚至是縣市合併後的五大都會區,都 能夠參考新加坡的普查來蒐集資料。. 27.

(34) 美國與法國將於 2010 年採用不同以往傳統普查的滾動式普查。有趣的是, 這兩國的地理位置、人口與政治制度、民俗風情差異相當大,我們將仔細研究兩 國採行新制度的原委,並評估台灣施行滾動普查的可能性。. 表 3.1、各國概況 國家. 人口數目(比例). 土地面積(比例). GDP(比例). 台灣. 22,958,360. 35,980. 17,941. 6,977,700. 0.31. 1,104. 0.03. 30,872. 1.72. 美國. 301,621,157. 13.14. 9,826,630. 273.11. 45,230. 2.52. 法國. 62,266,000. 2.71. 551,500. 15.33. 44,675. 2.49. 匇歐:丹麥. 5,489,022. 0.24. 43,093. 1.20. 62,520. 3.48. 匇歐:芬蘭. 5,312,000. 0.23. 51,409. 2.87. 匇歐:挪威. 4,769,073. 94,791. 5.28. 匇歐:瑞典. 9,215,021. 0.21 立 0.40. 52,035. 2.90. 荷蘭. 16,428,360. 新加坡. 4,839,400. 治 9.39 政338,000 大 384,802 10.69 449,964. 12.51. 0.72. 41,526. 1.15. 52,699. 2.94. 0.21. 683. 0.02. 39,423. 2.20. 學. ‧ 國. 香港. ‧.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土地面積(單位為帄方公里):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 2.. 人口數目為 2007 年中人口推估資料:UN, Population and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Series A. 3.. 土地面積與人口數目均計算出與台灣比較後之比例: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4.. Per Capita GDP 為 2008 年各國資料, (單位為美元) :UN, 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 n. al. 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selquick.asp. Ch. engchi. 28. er. io. sit. y. Nat. 1.. i Un. v.

(35) 第一節 傳統問卷式普查(香港) 一、普查的歷史背景 香港自 1961 年起,每隔 10 年由統計處(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辦理一次傳統問卷式普查,至今已經舉辦過 5 次普查,預計在 2011 年辦理第 6 次普查。為提供更即時的社會現況,在兩次普查的中間進行一次中期人口調查, 最近一次調查已在 2006 年辦理。中期人口調查的目的在於取得人口特徵的詳細 資料,並不針對全面人口進行點算,僅透過統計方法推估人口數目。 普查與中期人口調查的結果作為政府編制人口統計的基礎,並利用出入境登. 政 治 大. 記、出生與死亡記錄等公務系統的記錄,整合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等持續性調查資. 立. 料,建立人口統計數據庫,藉以編制人口數目、提供小地區的人口資料,作為政. ‧ 國. 學. 府制定地區發展和社會福利計畫的基礎。. 普查與中期人口調查的法令,皆按照《普查及統計條例》第 316 章第 9 條規. ‧. 定,指定人士必頇提供資料以填寫普查(及中期人口調查)的表格,如拒絕訪問,. y. Nat. io. sit. 可罰款港幣 500 元,有意提供假造資料者,可罰款港幣 5000 元及監禁六個月。. n. al. er. 統計處必頇對可識別個別住戶或個別人士的資料予以嚴加保密,不得向外洩. Ch. i Un. v. 漏。所有填有個人資料的表格,亦必頇於 2002 年 3 月 5 日或之前銷毀(2001 年 普查資料)。. engchi. 二、普查方法 統計處自 2000 年 8 月起,以「常住人口」取代以往「現住人口」的概念來 編制人口統計資料,以配合近年來香港人口與流動頻繁的模式。 2001 年普查在點算「居住人口(Resident Population)」時,將所有居港人口 分為「常住居民(Usual Residents)」21與「流動居民(Mobile Residents)」22,以 21. 根據香港二零零一年人口普查主要報告(第二冊)內容指出, 「常住居民」分為兩類,其一為 29.

(36) 配合近年來香港人口居住與流動的模式。. (一) 調查方法 香港第 1 次(1961 年)與第 2 次(1971 年)的普查,蒐集全體人口的基本 特徵與社經資訊。最近 3 次(1981 年、1991 年與 2001 年)的普查,則引入抽樣 調查的概念,抽取全國 1/7 的人口,發放長表問卷以面訪的方式(仍寄送住戶通 知信)蒐集較詳細的社經資訊。另對於 6/7 的人口發放短表問卷,以自填問卷法 調查23進行簡單的人口點算,蒐集年齡與性別等基本資料。 在進行點算工作時,所有的訪問員將拜訪住戶至少四次,並嘗詴在不同的日. 治 政 期、時間拜訪以增加與住戶接觸的機會。每次拜訪時,若未能接觸住戶,則留下 大 立 通知信函,請求住戶致電預約拜訪。在普查的最後一天,訪員會留下自填問卷給 ‧ 國. 學. 所有未能接觸住戶。如此反覆接觸的程序,使得香港在 2000 年普查的拒訪率僅. ‧. 有 8%,而 2006 年中期人口調查則為 5%(有人居住但未能接觸,且沒有寄回自. sit. y. Nat. 填問卷的住戶比例)。. io. er. 在 2006 年中期人口調查時,增加網路問卷的管道以提供民眾回答資料,當 地稱為「電子問卷(Electronic Questionnaires, e-Q)」。受訪者若想利用電子問卷. al. n. iv n C 回覆問卷,可在調查工作開始前,致電於「電話查詢中心」登記,住戶成員資料 hengchi U 將會被記錄並製成密碼保護的電子問卷,再由統計員將密碼信送遞給受訪者,受 訪者持用密碼於互聯網中下載問卷,填妥後再透過網路傳回。2006 年的中期人 口調查,約有 2%的住戶使用此法完成問卷。. 在普查時刻前(2001 年 3 月 14 日凌晨 3 時)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三個月,又或在普查時刻 後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三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普查時刻是否身在香港,其二為在 普查時刻內,在香港的「非永久性居住居民」 。 22 「流動居民」則定義為在普查時刻前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又或在普 查時刻後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普查時刻是否 身在香港。 23 普查標準日開始一周前,郵寄住戶通知信與問卷,由訪員簡單核對資料後收回問卷,大約 64% 的住戶能夠自行填妥問卷;未填答問卷者,由訪員當場進行訪問。 30.

(37)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訪員大部分都是由中學四年級或六年級學生、專上學 生與學校教師所組成,教育署亦建議學校將 2001 年 3 月 15 日至 27 日定為人口 普查假期24。教師擔任的職位多為外勤統計組的組長,學生則為訪員(統計員), 統計處採取了「培訓導師」的方法訓練教師後,再由教師訓練學生。. (二) 問卷設計 香港在進行普查前,統計處會廣泛徵詢政府各部門、學術機構、社會與經濟 研究組織的意見,舉辦多次的普查討論會議後,決定普查問卷的內容。2000 年 普查期間建議的新增項目高達 80 個題目,其決定納入普查問卷根據以下 8 個準. 治 政 則作為標準:「數據是否有用」、「受訪者能否或是否願意作答」 、「題目容易為統 大 立 計員了解」 、 「是否有其他數據來源及資料蒐集管道」 、 「數據必頇容易整理」 、 「與 ‧ 國. 學. 以往普查及中期人口統計數據比較的可能性」、「訪問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 ‧. 與「聯合國建議及國際標準」。最後比較熱門且可行的建議項目,收錄於普查的. sit. y. Nat. 問卷內容。最後新增 3 個項目,分別為「住戶每月繳交貸款金額」 、 「前赴工作地. io. 查之建議。. er. 點的交通方式」、「前赴上課地點的交通方式」,其餘項目則作為政府執行相關調. al. n. iv n C 統計局也新增「最高教育程度」 、「種族」(民政事務局建議) h e(教育局建議) ngchi U. 與「居所內的廳房數目」(聯合國普查的建議原則),與 1991 年普查相比,總共 新增 6 個項目。短表問卷的題目總共 13 題,長表則為 54 題。. (三) 普查諮詢管道 至於普查的諮詢管道,統計處辦理 2001 年普查時,便於統計處的網站中, 設置普查網頁,提供大眾查詢及取得普查資訊。2006 年中期人口調查設置「2006. 24. 為考慮天氣狀況、避免學校特別孜排假期等因素,自 2006 年中期人口調查開始,調查日期已 調整為 7 月份實施。 31.

(38) 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網站」,以便受訪者取得相關資訊與統計資料。在調查期間 成立「電話查詢中心」 ,每天早上 9 時至晚上 11 時處理市民對於調查計畫的諮詢, 包括核實調查員身份、處理訪問預約等事項。另在網站設置「網上要求預約服務 (Online Appointment Request Service)」 ,以便受訪者新增、更改、取消或查詢預 約訪問的要求。. (四) 調查清冊 統計處將香港人口居分為「陸上人口(Land Population)」 、 「水上人口(Marine Population)」及「特殊人口(Special Class Enumeration)25」三部分。. 治 政 在點算陸上人口時,所使用的抽樣底冊依照建設程度區分為「已建設地區 大 立 (Built-Up Areas)」及「未建設地區(Non-Built-Up Areas)」 ,分別建置「屋孙單 ‧ 國. 學. 位檔案庫(Register of Quarters)26」與「小區檔案庫(Register of Segments)27」。. ‧. 至於水上人口的部分,則將水道及海岸目標物的方位,把避風塘及船隻停泊. sit. y. Nat. 處劃分為水上小區,每個小區包括約 60 艘船艇,於普查或中期人口調查進行前,. io. er. 對水域內所有停泊處皆拍攝空照圖以進行小區資料的更新與劃分。 值得注意的是,統計處以面訪方式進行水上人口的點算,每艘船艇在點算完. al. n. iv n C 畢後貼上紅色的普查標籤作為識別,以確保不會重覆或遺漏。 hengchi U. 統計處在辦理 2001 年普查時,建置「數碼化地圖系統(Digital Mapping System)」 ,首次以數碼化地圖來支援普查的外勤工作,除提供更準確的地理資訊 外以提高資料品質,大幅節省製作普查地圖的時間與人力。. 25. 特殊人口係指孜養院、監獄、露宿者(Street-Sleepers)、遠洋輪船上與飯店等留宿的旅客。 統計處於 1984 至 1985 年間建立屋孙單位檔案庫,詳列各單位的地址、門牌、街道與大廈名 稱等資料,依據房屋署(Housing Department)與屋孙署(Building Department)根據拆卸舊樓與 興建新樓的資料進行定期更新。 27 小區檔案庫將每個小區劃分為 8~15 個屋孙單位,按照自然或容易辨識的分界來劃分,於每次 普查或中期人口調查進行前,經過實地考察進行檔案更新,將小區分界重新劃分,確保每個新劃 定的小區能包括數目相當的屋孙單位。 26. 32.

(39) (五) 抽樣方法 普查與中期人口調查在抽樣底冊、抽樣方法、問卷設計、調查方法與資料處 理的過程中均相同,僅在抽樣比例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普查時將發放長、短 表問卷,但中期人口調查僅發放長表問卷,並不發放短表問卷與點算人口。 抽樣方法為「非比例分層等距抽樣(Dis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Systematic Sample)」,陸上人口部分抽出 1/7(中期人口調查則為 1/10)的人口填寫長表問 卷,較偏遠的離島區、水上人口與特殊人口則抽出 2/7(1/5)的比例。非比例分 層等距抽樣能夠確保較小的分層,抽出較大的比例,使得各區的資料變異盡量一 致。陸上人口依據建設狀況與區議會等因素進行分層,已建設與未建設地區分別 以屋孙、小區為抽樣單位。. 立. 政 治 大. 至於特殊人口的點算,則自所屬的管理單位行政紀錄中,取得抽樣資料進行. ‧ 國. 學. 全面點算(如:社會福利署則協助全面點算露宿者)或抽樣調查(長期留宿飯店. ‧. 的旅客則以 2/7 的系統抽樣進行調查),或直接以行政紀錄作為人口數據(如:. sit er. io. (六) 資料品質的評估. y. Nat. 留宿遠洋輪船的旅客)。. al. n. iv n C 統計處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減少誤差,包括準備完整且最新的抽樣清冊、充 hengchi U. 分的臨時外勤人員訓練、覆查與審核問卷等方式。另外進行事後複查,在成功訪 問的住戶中,隨機抽出 0.5%的住戶,在普查結束後儘速進行再次訪查(2001 年 普查時間為 3 月 15 日至 27 日,複查時間為 4 月 9 日至 5 月 4 日) ,僅詢問關於 人口數目的問題,並將其複查結果與普查結果互相比對,以評估人口點算結果的 準確性。 普查或中期人口調查時,可能會漏報嬰兒或是兒童,因此針對五歲以下的兒 童進行獨立人口的估計(Independent of Population Estimation of Children),利用 行政管理系統的資料,將普查結果該年齡組的人口點算數目,與普查前五年的出. 33.

數據

圖  3.2、美國普查/社區調查的實況查詢系統
圖  3.4、法國普查的抽樣方式:鄉鎮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Quanto ao outro factor - movimento migratório em 2002, as estimativas apontam para 4 282 imigrantes, incluindo os vindos da China Continental (legais e ilegais), bem como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圖三 104 年度數學學門研究單位計畫件數分佈.. 民國 104 年 11 月 自然科學簡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統計. 統計學門 104 年度大批申請專題研究計畫 共核定通過 118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利用 Web Survey 來蒐集資料有許多的好處。許多研究者利用 Web Survey 進行研究的主要原因在於可以降低成本、即時的回覆。然而,Web Survey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 and villag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章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