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理論之介紹

及其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

(2)

2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

Mosston 的教學光譜理論架構分為六個層次:

1.

原理

2.

教學形式

3.

作決定者

4.

教學光譜形式

5.

群集

6.

發展的功效

(3)

3

教學光譜的原理

教學行為是一連串的決定

BACK

(4)

4

教學形式

教學光譜中任何一種教學形式都存在以下三種決定:

課前影響 (Pre-Impact) :教學前的決定

課中影響 (Impact) :教學中執行相關決定

課後影響 (Post-Impact) :評鑑教學與學 習成果

*所有的決策都將會影響目標…

BACK

(5)

5

做決定者

老師?

學生?

難道是保齡球館的技工??

教師與學習者的決定是互動的

BACK

A~K

老師 決定權 學生

(6)

6

教學光譜

A.

命令式

B.

練習式

C.

互惠式

D.

自測式

E.

包含式

F. 導引式

G. 集中式

H. 擴散式

I. 設計式

J. 創造式

K. 自教式

(7)

7

群集

A.

命令式

B.

練習式

C.

互惠式

D.

自測式

E.

包含式

F. 導引式

G. 集中式

H. 擴散式

I. 設計式

J. 創造式

K. 自教式

再製群集 Reproduction

生產群集 Production

BACK

(8)

A式

發展的功效

認知

道德

情緒

社會的

生理的

(9)

學習者的角色 9

命令式( 命令式( The The Command Style Command Style ) ) A A 式 式

• 目 的:

學習準確地做指定之活動

在短時間內完成

依據指導者的決定而做

• 教師的角色:

決定教材內容

決定上課中所有的事物

如:教材內容、活動的順序、何時開始上課、步態與節 奏、活動停止的時間及間隔的時間、服裝儀容、以及其 他相關問題的釐清等

提供回饋給學習者並擔任評鑑者的角色

(10)

特徵 10

命令式( 命令式( The The Command Style Command Style ) ) A A 式 式

• 學習者的角色:

跟隨指導者的說明來做 對一種刺激立即作出反應 反應與表現是正確與立即的

反應的模式是複製指導者的動作而來的

(11)

適用範疇 11

命令式的特徵

命令式的特徵(即傳統教學)(即傳統教學)

主導權(目標內容、節奏、地點、 活動時間)。

指導者即標準(固定的、單一的、複製的、 模仿的

、準確的)

學習者程度(入門)

教材內容(單一明確)

時效性(立竿見影)

一致性(全體)

立即性(最高)

安全性(相當高)

回 饋(口語及肢體)

評 量(較為容易)

(12)

B式 12

命令式( 命令式( The The Command Style Command Style ) ) A A 式 式

• 命令式適用範疇:

新動作之學習

初學者之指導

具複雜性及危險度高之學習活動

傳統性之活動

紀律性或是防衛性之學習

須加以分割學習之連續快速動作之學習

進行競賽或是比賽活動

(13)

教師的角色 13

練習式 練習式 (The Practice Style) (The Practice Style)

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某些決策關係將有所變 化

兩者的新關係建立…

教師與學習者之間

學習者與學習任務

學習者他們本身自己

(14)

學習者的角色 14

練習式教學策略

練習式教學策略 (The Practice Style) (The Practice Style)

教師角色

提供機會回答學習者的問題…

提供時間給學習者獨立練習機會…

觀察學習者的練習…

提供教學回饋給學習者關於學習主題

內容;教學回饋是給個人的或是單獨

的…

(15)

特徵 15

練習式教學 練習式教學 (The Practice Style) (The Practice Style)

學習者角色

1.獨立練習…

2.練習做九項決策…

運動技術學習之順序 ( 學習過程與步驟 ) 每一項活動時間的開始

每一項活動時間的結束 練習速度與頻率

不同活動項目之間的練習時間 選擇有效的活動範圍內練習 部分運動技術的連結

服裝儀容

清楚了解說明回答問題

(16)

16

練習式( The Practice

Style

) B 式的特

反覆練習(熟能生巧)

有作業表(內容、重複次數或時間長短)

巡視(指導者、學習者)

個別的(私下的)回饋

學習者程度(較高)

最多人使用之教學形式

(Gerney & Dort,1992)

(17)

互惠式 17

A 式與 B 式的比較

A 式 B 式

練習方式 完全聽從指示 獨立練習

作業表

回饋形式 全體一致 個別或私下

時敘說明 一教一學 巡視監督

適用範疇 具危險性或初學 不危險或程度較高

特徵 即傳統教學 最多人使用

(18)

教學關係 18

互惠式( The Reciprocal Style ) C 式

目的:

與另一個同伴一起做所指定的活動

根據教師準備好之標準,提供回饋給自己的同伴

指導者的角色:

督導觀察者

提供回饋給觀察者

回答觀察者的問題

(19)

適用範疇 19

互惠式的教學關係

教師

動作者 觀察者

(20)

學習者的角色 20

( 一 ) 活動內容的安排是進階的,學習者即使是學習新的

作,也需具備基礎的學習能力

( 二 ) 適合於同性質較高或認知程度較高的團體實施,並 能給與適時回饋的最好

( 三 ) 適合個人動作技巧的學習,這些活動需要有精確的

本動作技巧,如體操、羽球、網球、射箭、雙人芭 蕾……等運動項目

( 四 ) 需發揮團隊合作之活動,如籃球、排球、棒球、壘 球……等

( 五 ) 適合學習者個別適應學習的形式,並可用來協助動

學習較為遲緩者

互惠式適用範疇

(21)

特徵 21

互惠式( The Reciprocal Style )

學習者的角色:

C 式

選定操作者與觀察者的角色

操作者做指定的活動(同練習式)

觀察者擔任比較操作者與標準之間是否有不同,

產生結論,並提供回饋給操作者

在完成指定活動後,操作者與觀察者角色互換

建立同伴關係

接受立即回饋

根據指導者所設計之標準來做

發展回饋與社會化之技巧

(22)

22

互惠式具有七項特徵:

( 一 ) 強調教師、觀察者、動作者三元素組成教學 型態,以學習者為主角,教師為配角的 教學 形式

( 二 ) 強調同伴不只是協助,而是共同參與活動。

( 三 ) 教師將回饋的決定轉移至觀察者,讓教師有 充 分的時間彈性運用,可與觀察者相互溝通意

見,並能應付突發狀況。

互惠式 C 式的特徵

(23)

限制 23

( 四 ) 訓練觀察者如何給與動作者有效、適切的回

饋,以及養成動作者接納別人意見的雅量

( 五 ) 強調經由同伴間共同參與活動,彼此溝通意 見,能適當的發展社會技巧,發揮互助合作

的精神

( 六 ) 給學習者較多的機會來獨立完成工作,增進 個人創造力,及激發學習興趣。

( 七 ) 讓學習者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拓展領導的 才能。

互惠式 C 式的特徵

(24)

D式 24

不適用於同質性較低的團體

互惠式 C 式的限制

(25)

特徵 25

自測式 The Self-Check Style ) D 式

簡言之,就是設計一套能夠讓學習者經

由個別或私下的練習後,再加以自我檢

測學習成果的活動。促使學生因達成了

教師所訂的標準,而產生非外在的回饋

至他們本身,間接增加其學習動機及動

作熟練度之一個過程。

(26)

教學角色 26

1. 學生有自我指導與學習經驗的機會

2. 客觀的效標標準評估動作,取代外在酬賞 3. 可進行個別化教學

4. 學生老師有討論活動內容的空間與時間 5. 學生能確認自己的限制、成功和失敗

6. 學生的先備知識與先備技術皆達一定程度

自測式特徵

(27)

課後角色 27

老師所扮演的角色 ( 提供資源者 ) 之功能:

1. 訂定目標

2. 設計活動內容 3. 設計標準卡

4. 指導學生使用標準卡與自我評量

學生的角色 ( 接受資源者 ) :

1. 接受任務並執行之。

2. 接受且完成資源者所設計之標準而產生的自我回 饋 ( 非外在回饋 ) 。

自測式的教學角色

(28)

E

包含 式 28

教師和學習者角色

Post-Impact

:

學習者 - 依據標準卡來評估自己的動作表現

,並給予自己適當的回饋

教師 - 觀察學習者學習的情形,個別地與 學習者溝通意見,並於課程結束,僅對

全班提供一般性回饋,不再針對個人給予回

(29)

29 起點行為

他人期許水準 自我抱負水準

成功成功關鍵

滿足的喜悅 自信、自我實現自信、自我實現 壓力解除的快感

包含式 包含式 ( ( The Inclusion Style

The Inclusion Style

)—E )—E

式 式

(30)

30 因材施教

學習者的起點行為不同

適合個人的教材 (

因材施教

)

同一標準 易感到挫敗

提高學生 提高學生

學習動機

興趣 自我認同

學生自己選擇

(31)

31 目的

包含式 包含式 (The Inclusion Style)—E (The Inclusion Style)—E 式 式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

(

學習者

學習者

自己選擇

自己選擇

)

)

企圖提供

企圖提供

所有的學習者

所有的學習者

能獲得成功的經驗

能獲得成功的經驗

教師提供不同難易 程度的作業標準

學習者自己選擇適 合自己程度組別

教師從旁協助學習 者自我分析的過程

每個學習者完成自己 所選的程度的作業

挑戰下一個難度 一個學習動作

Ex. 排球上手傳球、 籃球投籃動作

不干涉

從中獲得成功的經驗與滿足

(32)

32 指導者的角色

包含式的目的 包含式的目的

指導學習者選定一個能力範圍可以表現的活動 難易度 ( 自我能力認知 )

提供一個挑戰機會檢核學習者自己的活動表現

試圖製造學習成功的經驗,並藉以引發學習的 動機

讓學習者從活動中獲得並享受樂趣

(33)

33 學習者的角色

指導者的角色 指導者的角色

準備指定的活動,及該活動中不同 程度難度之安排

準備該活動不同程度難度之標準

採用多重標準教材

回答學習者的問題

協助學習者自我分析過程的決定 ( 不強求 介入安排 )

(34)

34 特徵與限制

學習者的角色 學習者的角色

做練習式中之做練習式中之九項決定九項決定

測試該項活動適合自己測試該項活動適合自己

表現該項活動表現該項活動

根據指導者所準備的標準,檢查學習者自己的活動根據指導者所準備的標準,檢查學習者自己的活動

請教指導者以釐清問題請教指導者以釐清問題

決策決策自己想要切入程度自己想要切入程度 ( ( 起點行為 起點行為 )) 和難度和難度 ( ( 點的目標

點的目標 ))

(35)

35 結語

特徵與限制 特徵與限制

學習者程度 學習者程度 (( 皆可 ))

樂趣、滿足、自尊、信 心、成功 (( 教學的教學的 ))

多重標準教材多重標準教材 ( ( 大小大小

、高低、長短、寬窄、

、高低、長短、寬窄、

輕重、快慢、角度、方 輕重、快慢、角度、方 ))

挑戰自己、沒有抗衡挑戰自己、沒有抗衡

參與全體的活動參與全體的活動

學生自己做選擇學生

活動同時進行活動同時進行

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場地 ( ( 較大而充足 較大而充足 ))

適合具危險性或高難度適合具危險性或高難度 之運動項目

之運動項目

(36)

F 36 導引 式

結 語 結 語

包含式以包含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協助,尊重,教師從旁協助,尊重 學生學生個別差異個別差異 (( 興趣與能力興趣與能力 )) ,企圖讓,企圖讓所有所有 學生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成功與樂趣。從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成功與樂趣。

包含式的包含式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 習者對於成就和樂趣的需求,藉由對

習者對於成就和樂趣的需求,藉由對人性尊人性尊 的關懷和重視的關懷和重視學習者的自我實現學習者的自我實現來完成體來完成體 育教學的目標。

育教學的目標。

(37)

目的 37

 學習者從事發現活動的第一個教學形式,

就是導引式

 其本質在於教師與學習者的互動關係

 教師藉著詢問一特別、有順序的問題,有 系統的引導學習者來發現一個預定的「答 案」,這「答案」對學習者來說,是其先

前不知的

導引式( The Guided Discovery Style ) F 式

(38)

特質 38

導引式目的

 透過「發現」、「聚合」的過程,增進學 習者認知的發展和邏輯思考的能力

 藉由一連串有系統的問題,使教師與學習 者間(刺激與反應間)發展出明確的互動 關係,並得一正確的觀念

 在學習的過程中,訓練教師(等待回答)

與學習者(回答問題)的耐性

(39)

特質 39

導引式的七項特質

 導引式的問題是教師根據主題的架構,以 合於邏輯的方式來排列設計

 學習者在事先不知的情況下,透過問題的 回答、澄清來發現教學的主題和目標

 教師願意投入時間來設計一系列的問題

 教師要信任學生的認知能力,並有耐心等

待答案;學習者能肯定自己的能力,耐心

的回答問題

(40)

特徵 40

 此式是一種以特殊的方法引導學習者的發 現「匯集於一點」的過程

 當教師提出問題後,必須等待學習者就有 關的線索加以研究了解之後再發現答案;

必要時教師僅能提供中立的回饋

 此式允許學習者依自己的速率做適當的反 應,並對自己所做的反應負責

導引式的七項特質

(41)

適用範疇 41

學習者從事發現活動的第一個教學形式

一連串有順序的問題

指導者心中已備有答案

事前有計畫、有準備

學習者具有相當的程度

指導者預估可能之回答

花費較多時間設計一系列之問題

問答之間的時間需善加掌控

導引式 的特徵

(42)

使用限制 42

導引式適用範疇

 新的主題學習,但先前要有基本概念的經 驗

 動作中包含身體某特定的部位

 影響動作發展的某些特定的因素

 可用來分析社會的情境

 運動項目中認知部分的學習

(43)

G

集中 式 43

導引式使用限制

 實施導引式時,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設計

、結構問題

 時間的運用上較不合經濟效應

 教師常誤認為提問題就是在採用導引式

 學習者個別的差異

(44)

指導者的角色 44

目的:

培養學習者使用合乎邏輯的思考去發 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釐清爭論

養成歸納與整理的能力

訓練學習者的耐心與自信心

培養學習者批判思考、嘗試錯誤等推 理能力

集中式

( The Convergent Discovery Styl

e )

G 式

(45)

學習者的角色 45

指導者的角色:

提出問題或爭論

掌握學習者的思考過程

必要時提供回饋或暗示,但不提供解答

引出學習者個人的程序朝向一個解答或 結論。

在學習者思考發現的過程中,指導者不 提供任何導引的線索

觀察學習者,協助解決其問題

集中式

( The Convergent Discovery Styl

e )

G 式

(46)

特徵 46

學習者的角色:

依自身能力,透過邏輯的思考來測 試問題或爭論

透過自我發問的方式,來發現問題 的答案

追尋一個單一而且正確的答案

集中式

( The Convergent Discovery Styl

e )

G 式

(47)

F G與 式之比較 47

集中式的特徵:

一問一答

唯一的答案

適用於同質性高的團體(如運動校隊)

適用於個別化教學使用

適用於競賽規則與體育常識的講解

常用於數學問題與史學問題的上課方式

集中式

( The Convergent Discovery Styl

e )

G 式

(48)

H

擴散 式 48

導引式與集中式兩者之間的比較

形式

比較 導引式 (F 式 ) 集中式 (G 式 )

不同點

1. 設計問題時是需要有順 序與系統的安排

2. 需要透過教師的誘導 3. 藉由回答一連串有順序

安排的問題,來導引 出最後的答案

1. 問題是可以單一的、個別的、前 後不需要有順序

2. 教師不需要提供任何的導引線索 3. 透過自我發問的方式來得到答案

相同點

1. 同屬生產群集

2. 同是學習者從事發現活動的教學形式

3. 同樣是用提問問題的方式為其體育教學的形式 4. 均強調認知上的發展

5. 同屬於聚斂性思考 ( 歸納法 ) 6. 都是在尋求單一、正確的答案

7. 適用同質性高且具有相當程度的團體和個別化的教學

(49)

49

擴散式

The Divergent Production Styl e

H 式

• 目的:

以一個單獨的問題產生或發現多元的回應與 答案,訓練學習者多元思考的能力

這些回應是由可能的、可行的、想要的程序 所評估的結果

指導者選擇設計問題或是活動,鼓勵學習者 解決問題

鼓勵學習者去創造或發展獨特的解答

養成學習者舉一反三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鼓勵學習者勇於面對問題並具備自信

(50)

特徵 50

擴散式指導者的角色

決定所要問的問題

接受學習者的回應

觀察學習者的解答

提供某些教材內容、指定活動等證實 之資源。

提供學習者各種不同解答的回饋

需具備選擇及設計問題的能力

GOTO

(51)

圖解思維 51

擴散式的特徵

一問多答

可能的

可行的

可想的答案

種類(分類)問題

學習方法問題

適用於運動知識認知程度較深的學習者

不適合封閉式動作(如划船)

不適用於大團體的教學

(52)

FGH比較 52

形 式 圖 解 思 維 方 式

導引式 □ → □ → □

問題一 解答 問題二 解答 最後的答案

集中式

□ → □ □ → □

問題一 答案一 問題二 答案二 答案唯一

擴散式

↗ 答案

□ → 答案 答案多元化 問題一 ↘ 答案

(53)

GH比較 53

導引式、集中式、擴散式的比較

形 式 思維方式 指導者 學習者 導引式 聚斂性 設計一連串的問題

,引導學生發現。 有順序的發現 每一個問題,

並發現答案。

集中式 聚斂性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

朝向一個解答。 尋找一個單一 且正確的解答。

擴散式 擴散性 提出一問題鼓勵學 生創造、發展獨特 的答案。

擴散自己的思

維,發現可能

的答案,並找

出最適合的。

(54)

相異處 54

擴散式與集中式的比較

相 同

集中式 擴散式

群集 再製群集

時間性 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學習

教學形式的內涵 同樣是用提問問題的方式為其體育教學之主要內涵 學習的面向 均強調認知上的發展

教學形式的意義 均是讓學習者有挑戰的機會並體驗到挑戰的快樂

(55)

55

相 異

集中式 擴散式

思維過程 聚斂性 擴散性 指導者的角

提出問題必要時給予 學生暗示與回饋,引 導出一個答案。

提出一問題鼓勵學生創造、發展 獨特的答案。

學習者的思 考能力

思考能力較弱,其所 思考的方向只有單一 的答案。

其思考能力較強,其所思考的方 向是多元的,自己發現可能的答 案並驗證。

教學上的適

用情況 適用於同質性高的團

體和個別化的教學。 除了左列的適應情形外,其適用 對象的更是需要對運動知識、認 知程度較深的學習者 。

過程目的 訓練學習者邏輯思考 與歸納整理的能力及 培養學習者的耐心與 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訓練學生擴散思考的能力,發展 學生為特定目的與證實解答的組 織能力。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問題 的勇氣。

(56)

指導者的角色

指導者的角色 5656

設計式設計式

( (

The Individual Program Learner’s Desig

The Individual Program Learner’s Desig

n

n ) )

II 式式

目的:

目的:

 給學習者設計、發展以及表現一連串之 給學習者設計、發展以及表現一連串之 活動 活動

並與指導者協商進而轉化為個人的 並與指導者協商進而轉化為個人的 計畫 計畫

 培養學習者 培養學習者

獨立自主的能力

獨立自主的能力

 訓練學習者能組織各項資訊 訓練學習者能組織各項資訊 ,進而發展 ,進而發展 出個人的動作計畫

出個人的動作計畫

 從實際的情境中培養 從實際的情境中培養

自動學習

自動學習 的興趣 的興趣

(57)

5757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行為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行為

角色角色 教師教師 學生學生 行為行為 1.1. 設計教材內容範圍設計教材內容範圍

2.2. 當任觀察者當任觀察者 3.3. 擔任資源者擔任資源者

4.4. 擔任顧問角色,擔任顧問角色,

提供學生意見提供學生意見

1.1. 確定目標與主題確定目標與主題 2.2. 設計教材內容設計教材內容

3.3. 找尋並發現問題的找尋並發現問題的 解答解答

4.4. 證明問題及爭論符證明問題及爭論符 合主題合主題

5.5. 統整資訊並將組織統整資訊並將組織 成一架構

成一架構

(58)

5858

設計式時敘的描述 設計式時敘的描述

時敘時敘 教師應做決定 教師應做決定 學生應做決定 學生應做決定 課中課中 1.1.教師以教師以旁觀者身分,觀旁觀者身分,觀

察學生設計情形 察學生設計情形

2.2.對於學生設計上的問題對於學生設計上的問題

,在不干預學生設計,在不干預學生設計 的情況下給予協助 的情況下給予協助

1.1.學生決定自己設計問題的學生決定自己設計問題的 方法,並循求問題的解 方法,並循求問題的解 決途徑決途徑

2.2.學生需學生需整合資訊整合資訊 3.3.學生是學生是行動者行動者

課後課後 1.1.教師對於學生計畫給予教師對於學生計畫給予

鼓勵與建議 鼓勵與建議

2.2.與學生共同討論整體計與學生共同討論整體計 畫的過程,作為下次 畫的過程,作為下次 參考依據參考依據

1.1.探究問題解答的可行性探究問題解答的可行性 2.2.確認計畫內容和問題的關確認計畫內容和問題的關

3.3.將資料做系統的統整將資料做系統的統整

4.4.建立組織建立組織,並維持個人計,並維持個人計 畫的發展

畫的發展

(59)

特徵

特徵 5959

設計式 設計式 - - I I 式 式

學習者的角色:

學習者的角色:

整合所有已知訊息 整合所有已知訊息

選 定 一 主 題選 定 一 主 題 以 符 合 學 習 者 本 身 之 研 究以 符 合 學 習 者 本 身 之 研 究

(擴散式)

(擴散式)

找尋並發現問題的解答找尋並發現問題的解答

證實這些問題與爭論符合該主題證實這些問題與爭論符合該主題

整合這些問題,組成這些活動,設計成一整合這些問題,組成這些活動,設計成一 個人的計畫

個人的計畫

根據手邊的教材內容標準來證實學習者本根據手邊的教材內容標準來證實學習者本 身的行動與解答

身的行動與解答

(60)

特徵

特徵 6060

設計式 設計式 - - I I 式 式

設計式的特徵:

設計式的特徵:

 設計式是有目的的活動 設計式是有目的的活動 ,學習目標明確 ,學習目標明確

 適用於約具選手能力或是已具 適用於約具選手能力或是已具 A-H A-H 教學形 教學形 式能力者者

式能力者者

 學習者個別 學習者個別 、獨立的完成和實施計劃 、獨立的完成和實施計劃

 非常個別化之教學形式 非常個別化之教學形式

能增進學習者的 能增進學習者的 創造力 創造力

 較適合個別的學習活動或是個人運動項目 較適合個別的學習活動或是個人運動項目

(61)

HI相異

HI相異 6161

設計式 設計式 - - I I 式 式

設計式的特徵:

設計式的特徵:

 基於個別差異 基於個別差異

不堅持所有學習者都參與設 不堅持所有學習者都參與設 計的活動 計的活動

 不適用年齡小與認知能力差的學習者 不適用年齡小與認知能力差的學習者

 不適合需要用到大量教學資源的項目 不適合需要用到大量教學資源的項目

 學習者成熟度高者越能參與較高層次的決定 學習者成熟度高者越能參與較高層次的決定

 如何引起學習者的動機與興趣是成敗的關鍵 如何引起學習者的動機與興趣是成敗的關鍵

 設計式又稱超越式( 設計式又稱超越式( Going Beyond Going Beyond ) )

(62)

HI相同

HI相同 6262

H H 式與 式與 I I 式的相異處 式的相異處

H H 式 式 I I 式 式

老師決定問題

老師決定問題 學生決定問題學生決定問題 老師設計學習情境

老師設計學習情境 學生設計學習情境學生設計學習情境 老師誘導學生

老師誘導學生 老師誘發學生動機老師誘發學生動機 鼓勵學習者解答

鼓勵學習者解答 不強迫所有學習者參與設不強迫所有學習者參與設

(63)

HI相同

HI相同 6363

H H 式與 式與 I I 式的相同處 式的相同處

H H 式 式 I I 式 式

設計教材內容範圍 設計教材內容範圍

給學生回饋 給學生回饋

學生找問題解答並證實 學生找問題解答並證實

老師鼓勵學生獨立 老師鼓勵學生獨立

適用認知程度較深的學習者 適用認知程度較深的學習者

適用於小團體或個人 適用於小團體或個人

沒有一對一的答案 沒有一對一的答案 老師提供資源給學生 老師提供資源給學生

(64)

J

創造 式 64

創造式

( The Learner’s Initiated Style )

J 式

創造是一種思考的能力或歷程,應用這種 思考對問題做新穎獨特的解決,便是創造

(方炳林,民 65 )

創造式亦就是提供學習者機會,讓其在學 習過程中,自己去發掘問題、探究問題、

設計問題和解決問題。並藉著創造來引導 教學,使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能盡自己 最大的責任( Mosston & Ashworth, 198 6 )

(65)

使學習者能 65

創造式是學習者在創造一個學習經驗

,能在發現問題後,對於問題加以探 究、設計、表現和評鑑它

大部分的決策過程均由學習者擔綱,

負起最大的責任,教師則完全站在輔 導的立場,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創造式

The Learner’s Initiated Style )

J

(66)

特徵 66

使學習者能:

( 一 ) 養成獨立自主及負責的精神 ( 二 ) 發揮創造學習經驗的潛能 ( 三 ) 激發創造的慾望

( 四 ) 發展創造思考的能力

( 五 ) 強化創造性思考的人格特質

創造式

The Learner’s Initiated Style )

J

(67)

指導者的角色 67

創造式 ( The Learner’s Initiated Style )

J 式

創造式的特徵:

學習者替代教師的角色

完全個人的教學形式

教師不具任何主導作用,僅從旁輔導

提供機會讓學習者的想像空間充分發揮

讓學習者在妥適的環境中,實現自我

僅適用於層次較高的選手尤其是高難度 的學習或是問題更能獲致最大的效益

(68)

學習者的角色 68

創造式 時敘的描述

指導者角色 :

1. 接受學習者的決定以創造他或她本身 的學習經驗。 2. 提供一般的狀況給學 習者來規劃

3. 接受學習者所做的行動與結果

4. 調整學習者在想與做之間的任何差異 5. 觀察學習者的進步

(69)

適用範疇 69

創造式 時敘的描述

學習者角色 :

1. 自行選擇特定的教材,並整合所有訊息 2. 創造這個教學形式

3. 完全由學習者自己來設計、執行她並評價

4. 決定如何運用指導者的資源 5. 需熟悉教學光譜中的各種形式

(70)

70

創造式 適用的範疇

1. 運動器材、設備的活用 2. 屬於較高層次的動作學習

3. 對於個人的運動項目或基本動作的提 昇有較大幫助。如 : 競技體操中自 選動作的創新、冰上舞蹈、雪上運動

、溜冰、滑雪、水上運動等

4. 學習者必須熟悉教學光譜中的每一式

,並在此式參與創造、發現、測試和 解決問題

(71)

IJ相異 71

創造式 使用的限制

( 一 ) 嘗試錯誤的機率大增,且耗時間。

( 二 ) 必須是高層次、高難度的動作學習或問 題解決 (problem-solving) 的精進,方能 獲致最大的教學效益。

( 三 ) 僅適用於層次較高的學習者。

( 四 ) 屬個別化的教學形式。因此,教師不能 要求全體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完成作業。

( 五 ) 實施期間,學習者可能天馬行空提出任 何方法去解決設計的問題。

(72)

IJ相同處 72

I 式與 J 式的相異處

培養創造 激發創造

學生選題目老師給主題 老師學生討論選出 老師給予基本所需,學

生應變學習 完全由學生設計、執行 及評價

培養學生自動學習 學生主動學習 整合學習經驗 創造學習經驗

老師指導學生從做中學 老師調整學生做與想的 差異

(73)

自敎 式K 73

I 式與 J 式的相同處

I 式 J 式

自己選擇題目,整合所有訊息 適用層次高的學習者

學習者個別完成 指導者提供資源 指導者觀察學習者

(74)

目的目的 7474

 Sidentop Sidentop 在 在 1991 1991 年指出,自教式是允許 年指出,自教式是允許 學習者自己一連串的學習活動,而不需要 學習者自己一連串的學習活動,而不需要

教師直接指導或監督。

教師直接指導或監督。

 Mosston and Ashworth Mosston and Ashworth 則認為,自教式是 則認為,自教式是 提供學習者機會,來對於他的學習經驗做 提供學習者機會,來對於他的學習經驗做 最大的決定,不需要老師任何直接的涉入 最大的決定,不需要老師任何直接的涉入

。 。

自教式 自教式 ( ( The Self-Teaching Style The Self-Teaching Style ) ) K K

式 式

(75)

學的角色學的角色

7575

自教式( 自教式( The Self-Teaching Style The Self-Teaching Style ) ) K K 式 式

自教式的目的

自教式的目的

 提供學習者有機會來為其本身的學習經驗 提供學習者有機會來為其本身的學習經驗 做完全的決定,且指導者沒有任何直接的 做完全的決定,且指導者沒有任何直接的

指導或監督 指導或監督

 此式適合資賦優異的學習者或是專長選手 此式適合資賦優異的學習者或是專長選手

 強調完全個別化教學 強調完全個別化教學

 讓學習者有 讓學習者有 「如何學習」的學習機會 「如何學習」的學習機會

 提供學習者整合許多技巧的機會 提供學習者整合許多技巧的機會

 讓學習者能超越教師所給予的資訊 讓學習者能超越教師所給予的資訊

(76)

適用對象適用對象 7676

自 式中教師與學生扮演的角色 敎 自 式中教師與學生扮演的角色 敎

 自我教育學習是高度的學習控制,學習者 自我教育學習是高度的學習控制,學習者 有責任感,教師並不直接介入,學習者在 有責任感,教師並不直接介入,學習者在 學習過程中,是獨立確認目標、獨立發展 學習過程中,是獨立確認目標、獨立發展 主題、獨立評鑑及回饋自己,都是由學習 主題、獨立評鑑及回饋自己,都是由學習

者決定。老師或指導者只需從旁協助

者決定。老師或指導者只需從旁協助

(77)

特徵特徵 7777

自教式的適用對象 自教式的適用對象

具有高認知與技能程度的學習者:像教練、教師具有高認知與技能程度的學習者:像教練、教師

、具有特殊才能、資賦優異或具有專長的運動選

、具有特殊才能、資賦優異或具有專長的運動選 手,依本身需求或學生需要、授課需要或興趣改 手,依本身需求或學生需要、授課需要或興趣改

變,需進一步自我學習 。 變,需進一步自我學習 。

適合某些習慣的或休閒的活動:指一般喜歡從事適合某些習慣的或休閒的活動:指一般喜歡從事 休閒運動者,可藉錄影帶、參考書籍來了解規則 休閒運動者,可藉錄影帶、參考書籍來了解規則 與玩法,自行運動以娛樂自己或增強健康體能。

與玩法,自行運動以娛樂自己或增強健康體能。

例如保齡球、網球…等較休閒的運動項目。

例如保齡球、網球…等較休閒的運動項目。

(78)

7878

自教式( 自教式( The Self-Teaching Style The Self-Teaching Style ) ) K K 式 式

自教式的特徵:自教式的特徵:

此式較少使用,若有,僅限於學校此式較少使用,若有,僅限於學校

此式適合發展一種嗜好或休閒活動此式適合發展一種嗜好或休閒活動

此式真正的選擇來自學習者的決定此式真正的選擇來自學習者的決定

本質上,學習者創造他或她本身的學習經驗本質上,學習者創造他或她本身的學習經驗

,設計它,執行它以及評價它

,設計它,執行它以及評價它

學習者決定指導者之資源有多少可使用學習者決定指導者之資源有多少可使用

如果在學校內實施,指導者可接受學習者的如果在學校內實施,指導者可接受學習者的 決定,且可提供一般狀況給學習者作計畫 決定,且可提供一般狀況給學習者作計畫

(79)

79

創造式 自教式

完全由學習者設計、執行、評價自我的學習經驗 個別化的教學、獨立自主與負責的精神

標準由指導者、學習者共同決定 標準由學習者完全決定 創造「新經驗」的學習機會 提供「如何學習」的學習經驗

發展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發展超越教師給予的資訊 學習者熟悉光譜中各種形式

由學習者決定如何運用指導者資源 教師接受學習者所做的行動與結果

指導者提供一般狀況給學習者規劃 由學習者自己負全責 指導者調整學習者想與做的差異 由學習者決定指導者涉入程度

指導者觀察學習者的進步 學習者自我觀察

學習者替代教師的角色 完全個人的教學形式 適用於層次較高的學習者

不限於學校 僅限於學校

自我實踐、實現自我 自我學習、自我適應與整合 適合創新的或高難度的活動 適合發展習慣的或休閒的活動

目的

相同

相異

指導者與學習 者角色

相同

相異

特徵

相同

相異

(80)

80

體育課室觀察系統的介紹

周禾程

www.esport.idv.tw sports@csu.edu.tw

09319317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古今並重 全面均衡 研習能力 學生興趣. 配合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積極參與體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