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房仲業務與行動商務技術適配情形之探討

-以 TAM 及 TTF 之整合模式為主

The fit between task of estate agent and the mobile commerce - in terms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TAM and TTF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

學號姓名:M09510022 陳紀元 指導教授:施雅月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七 月

(2)

房仲業務與行動商務技術適配情形之探討 – 以 TAM 及 TTF 之整合模式為主

學生:陳紀元 指導教授:施雅月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摘要

在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因此 企業為了提升自我競爭力、因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將善加運用資訊科技,使企業 可以快速反應市場的變化。而且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普及,形成行動網路的發 達,再加上行動設備價格的日漸低廉,使得行動商務技術發展更加成熟,這些因 素驅使許多企業紛紛採用行動商務技術來協助企業的業務。

因此,本研究採用科技接受模式、任務科技適配度以及整合科技接受與任務 科技適配度的模式來探討行動商務技術對於使用者的採用意願。本研究並針對使 用過行動商務技術的不動產經紀業來做研究對象,利用結構方程模式來進行分 析,其分析內容包含用測量模式來衡量模式的信度與效度,以及用結構模式來衡 量模式與資料間的適配度。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知覺有用性在科技接受模式中的解釋能力為 58%,然而 在整合模式中則為 87%;使用態度在科技接受模式中的的解釋能力為 61%,然而 在整合模式中則為 80%;行為意圖在科技接受模式中的的解釋能力為 67%,然而 在整合模式中則為 80%。因此,行動商務技術不僅要考慮到使用者的認知與行為 意圖相關的心理因素,也應該顧及使用者使用行動商務技術的經驗以及科技特 性。

關鍵字:行動商務、科技接受模式、任務科技適配度、科技接受與任務科技適配 度的整合模式

(3)

The fit between task of estate agent and the mobile commerce – in terms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TAM and TTF

Student:Chen, Chi-Yuan Advisor: Dr. Shih, Ya-Yueh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ung Hua University

Abstract

Mobile commerce creates a new mobile business model and change e-commerce paradigms, having an especially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medical and insurance industries. Furthermore, estate agent is increasing when prosperity, but the growth gradually results in the industry becoming white hot. And thus, some innovative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to enhance competitive, such as mobile commerce.

Furthermore,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focuses on attitudes regarding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IT which users develop based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 of use; 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 (TTF) focuses on the match between user task needs and available functionality. Thus, this study examine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AM and TTF to provide further explanatory power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integrated model (87%) is higher than the TAM model (58%);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attitude of integrated model (80%) is higher than the TAM model (61%);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of integrated model (80%) is higher than the TAM model (67%). Therefore, the tool experience of users and tasks characte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were influence adoption behavior in mobile commerce.

Keywords: Mobile commerc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AM and TTF.

(4)

致謝

在研究所的生涯中,最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施雅月教授,對於論文指導及撰 寫技巧上,耐心的教導並且啟發,並在適切的時間提供解惑與協助,將論文架構 慢慢的完成。此外,也感謝小閑學姊,對於論文給予精闢的建議與導引,讓我能 夠順利完成畢業論文。而在口詴期間,更承蒙邱筱雅教授、吳玫瑩教授於百忙中 對於論文的審閱,並給予指導,使得本論文更加詳實嚴謹,特於此衷心的致謝。

其次也要感謝同窗好友建邦、仁豪、姿秀、瑞璿、俊偉、小閑學姐與政翰學 長對於課業與研究上的幫忙;以及感謝學弟昭毅、世泓、陳陽、博賢、逸仲與宗 民,讓研究所的生活增添了些許的樂趣。另外,也感謝好友琮峻,對於研究問卷 的協助與發放。

再者,也感謝協助本研究的房屋仲介業務員、店長、經理等。對於本研究提 供良好的建議與研究數據,使得本研究能夠順利完成研究。在此謹向各位先生女 士表示誠摯的敬意與謝忱。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及家人對我的支持與鼓勵,一路上有你們的關心與包容,

讓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而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在此謹以本文獻上由衷的感謝。

陳紀元 謹識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5)

目錄

摘要 ... I 致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5

第四節 研究貢獻 ... 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行動商務 ... 10

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 ... 19

第三節 任務科技適配度 ... 24

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的整合 ... 28

第五節 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的相關研究 ... 29

第六節 結構方程模式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45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45

第二節 研究問卷之帄均數與標準差 ... 46

第三節 測量模式 ... 48

第四節 結構模式 ... 5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5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5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5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 58

附錄一 行動商務相關文獻整理 ... 66

附錄二 紙本問卷 ... 70

(6)

表目錄

表 1:行動商務定義 ... 10

表 2:行動商務相關文獻整理 ... 13

表 3:行動商務應用文獻整理 ... 16

表 4:影響行動商務的變數... 17

表 5:房屋仲介業者重要事項 ... 18

表 6: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之相關研究整理 ... 29

表 7:SEM 相關的名稱、程式碼與矩陣型態 ... 31

表 8:各種契合度指標比較... 34

表 9:研究問項設計 ... 42

表 10:基本資料統計 ... 45

表 11:問項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 46

表 12:萃取變異量與組合信度 ... 48

表 13:測量模式分析(收斂效度) ... 49

表 14:科技接受模式之直接、間接與總效果 ... 51

表 15:任務科技適配度之直接、間接與總效果 ... 52

表 16: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之直接、間接與總效果 ... 54

表 17:路徑假設之顯著性 ... 55

表 18:三個模式的比較 ... 56

(7)

圖目錄

圖 1:美國各族群消費者對行動商務內容的偏好 ... 2

圖 2:研究流程 ... 9

圖 3:行動商務文獻的分類架構圖 ... 12

圖 4:科技接受模式架構 ... 19

圖 5:理性行為理論 ... 20

圖 6:科技接受模式的四個修正類別 ... 22

圖 7:科技接受模式的時間程序 ... 23

圖 8:使用焦點研究 ... 24

圖 9:適配焦點理論 ... 25

圖 10:科技-績效鏈理論 ... 26

圖 11: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 ...27

圖 12:整合 TAM/TTF 模式 ... 28

圖 13:典型的 SEM 模式圖示 ... 30

圖 14:測量模式概念流程圖 ... 32

圖 15:結構模式概念流程圖 ... 33

圖 16:科技接受模式 ... 35

圖 17:任務科技適配度假設模式 ... 37

圖 18:研究模式 ... 40

圖 19:科技接受模式的路徑分析 ... 50

圖 20:任務科技適配度的路徑分析 ... 51

圖 21: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的路徑分析 ... 53

(8)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內容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則敘述研 究之目的,第三節為研究範圍,第四節為研究貢獻,第五節為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因此 企業為了提升自我競爭力、因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將善加運用資訊科技,使企業 可以快速反應市場的變化。而且,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普及,而形成行動網路的 發達,再加上行動設備價格的日漸低廉,使得行動商務技術發展更加成熟,這些 因素驅使許多企業紛紛採用行動商務技術來協助企業的業務。根據國際調查機構 IDC (2005)在「2005 至 2009 年全球行動工作者人口預測分析」研究報告顯示,

全球行動工作者從 2004 年的 6.5 億人,到 2009 年已經成長到 8.5 億人,占據全 球總工作人口的四分之一,這表示行動商務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並且驅 使企業由 e 化轉型至 M 化企業。而行動商務技術是指使用者能從任何地方,透 過行動裝置隨時連接網際網路,並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瀏覽訊息。因此,許 多企業可藉由行動商務技術來連結公司重要資訊、企業分公司的電腦系統和其他 資訊。Ovum Research (2003)研究報告也指出,全球無線網際網路的收入在 2007 年將會超過 800 億美金,比 2002 年多出四倍的成長,顯示未來無線網路在商業 上或是娛樂上都會有創新性的發展。

由於,傳統辦公需要整天都在辦公室的位置上,但隨者行動商務技術的發 展,使得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與地點的分配更富彈性,可從自家公司的辦公室,變 成在客戶的辦公室,甚至是把工作帶回工作者自己的家中。然而,不論在何處,

不管是何種行業,有越來越多的行動工作者,可以透過無線通訊網路,連接公司 資料庫裡,取得報價、訂單及排程等即時資訊查詢,並且給予客戶更即時、正確 的回應,提升工作效率。經由上述,企業M化過程會依其業務內容種類,以及行 動工作者的多寡,顯示出M化程度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到企業M化的決策。

(IThome Online, 2005)。

Forrester 針對美國民眾進行了一項行動商務使用現況調查(如圖 1所示),結 果發現,即使手機的多媒體功能與網路通訊功能已普及,但目前美國民眾透過手 機進行商務行為的比例仍偏低,僅有7%。其中以18~34歲的年經男女對行動商務 的接受度較高(男性使用比例為12%、女性使用比例為9%),且使用比例隨年齡 層上升而下降。

(9)

調查中也發現,消費者對行動商務的消費內容主要仍偏好行動電話相關的內 容服務(如:遊戲、鈴聲),其次則是如速食採購、旅遊服務、票卷訂購等網路 服務項目,這顯示未來行動商務的推廣仍不偏離消費者的網路使用行為,所以線 上零售業者想要將市場拓展至行動商務上也將無不可能(資策會,2006)。

圖 1:美國各族群消費者對行動商務內容的偏好 (2006)

根據 Juniper Research 的調查,全球行動商務市場,除了行動娛樂之外,到 2009 年預計有 4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莊順斌,2004)。再者,由於行動設備的特 色是輕薄短小且攜帶方便,因此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取得所需要的 資料,所以行動商務非常適合應用於業務員移動性較高的產業,例如保險業、保 全業、房屋仲介業以及物流倉儲業等。企業更可藉由導入行動商務技術來整合企 業流程,經由此流程協助企業的經營,並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讓使用者不論在 何處,不管是何種行業,都可以透過無線網路技術,連結公司資料庫,取得報價、

訂單及排程等即時資訊查詢,給予客戶更即時、正確的回應,以提升工作的效率 (IThome Online, 2005)。由於行動商務可以隨時隨地的連線,並且提供消費者更 多的服務、多樣化的產品等服務,使得目前許多產業也注意到行動商務的優勢,

也都開始規劃與導入行動商務。

綜合以上得知,許多企業與消費者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

再加上行動通訊網路的發達,使得行動商務技術影響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層 面,例如:電話、行動簡訊等。再者,因為行動商務技術帶來不受時空限制的便 利生活,驅使了企業從 e 化轉型至 M 化企業,對於未來行動裝置還可以導入整 合電子郵件,以及企業內部控管流程等 M 化流程作業。

(10)

另外,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 Davis 於 1989 年以 Ajzen and Fishbein 所提出的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為基礎,用於探討資訊科技使用行為的解釋,並了解使用者對於新資訊科技的接 受態度。由於科技接受模式(TAM),是針對「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及「使 用的意願」等進行研究,並且探討使用者對於新資訊技術的接受程度,以及新資 訊技術是否容易使用、是否有用等。在過去相關研究也以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新 資訊科技的採用意願,例如:Wu and Wang (2005)修正科技接受模式進而評估影 響行動商務採用的因素,作者透過創新擴散理論、成本與知覺風險等因素,來探 討這些因素與行動商務採用之間的關係。另外,Wu et al., (2007)以修正科技接受 模式來探討醫療產業採用行動商務的因素作評估,並以結構方程式模式進行檢 驗。

任務科技適配度(Task-Technology Fit;TTF)是由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所提出的,為近年來廣泛被大家所接受與採用的理論之一,任務科技適配 度理論主要是探討資訊科技所提供的特性與任務能否達適配,即資訊科技的特性 對其所要支援的任務有正面的影響,但前提是此項科技必頇要被使用者接受而且 自願使用;而任務科技適配度(TTF)主要是探討「任務的特性」、「科技的特性」

及「任務-科技適配度」研究構念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Lee et al., (2007)以任 務科技適配度(TTF)探討行動商務與保險業業務績效是否有適配,其結果發現行 動商務技術對於保險業的是幫助的。

除此之外,由於科技接受模式(TAM)主要強調使用者對行動商務技術的採用 意願,並沒有討論到任務的特性以及所使用輔助工具之間的適配度;而任務科技 適配度(TTF),主要是強調在任務的特性與所使用的工具之間的適配度,卻沒有 提資訊科技使用的因素,與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態度。因此,Dishaw and Strong (1999)為了結合科技接受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的優點,乃將科技接 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兩個模式給予整合並驗證。Dishaw and Strong (1999)從 Fortune 的 50 間公司挑選出 3 間程式設計工程師以問卷方式來做研究調查。在整 合模式中,包含了任務特性對於 TTF、科技特性對 TTF、特技特性對知覺易用性、

TTF 對知覺易用性、工具經驗對知覺有用性、工具經驗對知覺易用性、知覺易用 性對知覺有用性、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態度以及態度對行為意圖皆有顯著性的影 響,其結果發現,兩個模式整合可以提升整體解釋能力。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目的:

一、利用科技接受模式(TAM)探討使用者對於使用行動商務的採用意願

當企業導入行動商務時,員工對於行動商務會存在著不信任感、恐懼使 用或不會操作等因素的影響,進而造成員工採用行動商務的意願。因此,本 研究將以科技接受模式(TAM)來探討使用者對於行動商務的採用意願。

二、利用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TTF)探討使用者利用行動商務與任務間適配度

當企業導入行動商務後,員工使用行動商務技術與其所要支援的任務是 否有影響,並且行動裝置對於任務是否相符合,以及是否可以提升工作的效 率等,這些都是本研究要來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藉由任務科技適配度 (TTF),來探討行動商務技術與其所支援的任務是否有正面的影響。

三、結合科技接受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的優點

由於行動商務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不僅僅是企業,從個人使用者到企 業與企業之間的供應鏈都有可能受到影響。而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是探討使用 者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接受意願,並沒有探討到資訊科技是否影響到工作任 務所需使用工具之間的配適度;然而任務適配度模式則沒有提到使用者對於 資訊科技的接受程度。因此,本研究將以 Dishaw and Strong 在 1999 年所提 出的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結合模式的優點,來探討使用者對 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接受程度以及行動商務對於所支援的任務之間能否達適 配程度來進行探討,而研究對象是針對已採用行動商務技術的企業來進行研 究分析,並探討使用者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採用意願,以及對於行動商務技 術與所支援的任務是否呈現正面影響。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透過相關文獻整理得知,目前行動商務的應用包含:醫療產業(例如:Chao et al., 2007)、保險產業(例如:Lee et al., 2007)等。然而,較少文獻針對於房屋仲介 業的研究。就傳統房屋仲介業者而言,房屋仲介業務員的行銷手法是透過郵寄資 料或是發傳單給顧客,並以個人銷售經驗來進行推銷房屋物件。但往往會有資料 不足,或資料不同步等問題,因此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隨著無線網路連結的普 及,行銷手法也紛紛採用無線網路做基礎。再者,也隨者房市景氣的復甦,為了 提供更好的服務,房仲業者也都紛紛採用行動商務技術,來提供即時資訊給購屋 者。對消費者而言,當購屋者到房屋仲介門市時,業務員將輸入顧客想了解的房 屋資訊,並透過無線網路與資料庫來做搜尋以提供顧客相關房仲物件資訊,而該 行動商務技術也可以在不受時間與地點的影響,於戶外提供給顧客即時的影音看 屋服務,讓房仲業業務員不需要再依賴厚重的房屋物件資料本、大量的廣告單,

只需要行動裝置透過無線網路,即可不受時間地點的拘束依客戶需求,來提供顧 客即時的資訊。

因此,本研究應用的範圍將以房屋仲介業為主,探討員工對於行動商務技術 的採用意願以及行動商務技術對於房屋仲介業的員工在任務上是否有幫助,例 如:行動商務技術能否提供顧客稅務計算服務、行動商務技術能否提供顧客線上 房屋物間資訊的介紹、行動商務技術能否提供線上搜尋房屋物件資訊、提供顧客 售後服務、提供顧客實體看屋服務與尋找新房屋物件來探討。

(13)

第四節 研究貢獻

行動商務的發展打破了上、下班時間的藩籬,行動辦公室不再只是理想,而 且可以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透過行動商務,使得企業可以更有效率、提供更 好的服務給消費者。因此本節將行動商務的貢獻,整理如下所示:

一、學術方面:

在目前相關文獻中,Lee et al., (2007)以任務適配度(TTF)來探討保險業的應 用,了解行動商務技術對於保險業務是否有幫助。而目前較少文獻以整合科技接 受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來探討房屋仲介業的應用。因此,本研究 將以房屋仲介業為研究主題,並以 Dishaw and Strong (1999)所提出整合科技接受 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來探討行動商務技術對於員工的採用意願以 及行動商務技術的特性對與行動商務技術所要支援的任務是否能呈現正面的影 響,以提供給後續學者作為參考依據。

二、實務方面:

行動商務技術的特點是能隨時隨地且不受拘束的連結存取資料。而就實務方 面而言,行動商務技術對於相關產業提供許多好處。以下是本研究針對不同的理 論架構面來探討行動商務技術的貢獻:

1.以科技接受模式(TAM)來探討使用者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接受程度。在科技接 受模式(TAM)主要是以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此兩者變數來衡量使用者對 於新資訊技術的使用觀點。因此,本研究利用科技接受模式來瞭解使用者對於 行動商務的操作上是否覺得容易使用以及員工對於行動商務的應用是否覺得 行動商務是有用的,進而了解行動商務的實際使用狀況。期望此研究結果可以 提供房屋仲介產業,來瞭解員工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採用意願。

2.以任務科技適配度(TTF)來探討使用者使用行動商務技術與其所要支援的任務 是否有呈現正面的影響。在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中,主要是探討資訊科技必頇 與其所支援的任務要有相當好的配合,也就是行動商務必頇能提供有利的條件 來支援使用者的任務。因此,利用此模式的研究,可以提供房屋仲介產業,來 瞭解行動商務技術的特性對於其所想要的任務支援是否有呈現正面的影響。

(14)

3.以整合科技接受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來探討企業導入行動商務 技術後,使用者對於行動商務技術的採用意願以及行動商務技術特性對與其所 支援的任務進而願意使用資訊科技。本研究以移動性較高的業務員的產業來探 討,當企業實施行動商務技術後,業務員對行動商務的接受程度與行動商務與 對所支援的任務,是否呈現正面的影響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因此,透 過整合模式研究以提供房屋仲介產業,來瞭解行動商務技術對於員工採用的意 願以及行動商務技術的特性對於其所要支援的任務,並且將研究結果提供給房 屋仲介業者作為參考依據。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根據研究背景所衍生出研究動機,並依據相關文獻的收集與彙整,探 討行動商務技術對於企業採用的因素以及對於其所支援的任務是否有影響,其次 本研究並以相關文獻的整理與修改來設計問卷,最後依據問卷的回收來進行資料 分析,再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來做具體的結論與建議,並且提供給相關產業或未 來研究之參考。而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下圖 2 所示:

一、確立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本研究首先依據相關文獻的收集整理,瞭解行動商務技術的應用以及企業 採用的概況,並且針對尚未探討過的議題來加以探討,進而形成本研究之研究背 景與動機。此部分將於第一章中作詳細的介紹。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是在於探討行動商務技術對於員工的採用因素以及行動 商務技術對於所支援的任務與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是否呈現正面的影響。此部分將 於第一章作詳細的介紹。

三、確定研究範圍與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議題為行動商務技術,而該項技術比較適用於移動性較高的產 業。而在相關文獻中,少數文獻探討房屋仲介業者採用行動商務技術的因素,因 此本研究的對象將針對於房屋仲介業者。此部份將於第一章作詳細的介紹。

(15)

四、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相關學者所提出的文獻加以彙整與歸納,並整理相關理論 架構與行動商務技術相關的文獻給予彙整。此部份將於第二章作詳細的介紹。

五、發展研究架構與假設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引用 Dishaw and Strong (1999)所提出的整合科技接受模 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建立的本研究模式,並依據相關文獻的整理以及房屋仲介 業的特性所形成的假設,進而透過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加以驗證。此部份將於第三 章中作詳細的介紹。

六、問卷設計與修改

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的整理,將行動商務技術採用因素與行動商務技術的特 性以及相關因素整理而形成本研究之問卷。正式問卷發放前,先經過問卷的前測 分析,最後將對於房屋仲介業者業務員或管理階層人員進行施測問卷。此部份將 於第三章中作詳細的介紹。

七、資料整理與資料分析

本研究在問卷施測後,將問卷資料進行彙整與分析,以瞭解房屋仲介業者對 於行動商務技術應用。首先針對於敘述性統計部份,來瞭解受測者的基本特性以 及使用行動商務技術的概況;其次,將以結構方程模式(SEM)的驗證來研究之理 論架構,並且對於採用因素以及行動商務技術對於所支援的任務是否有呈現正面 的影響。此部份將於第四章中作詳細的介紹。

八、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將資料分析後的研究結果加以歸納整理分析,以提供業界參考並提供 後續研究之建議。此部份將於第五章中作詳細的介紹。

(16)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圍 四、研究貢獻

文獻探討

一、行動商務 二、科技接受模式 三、任務科技適配度

四、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的整合 五、整合模式之相關研究

六、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與假設 二、研究設計

資料分析

一、基本資料分析

二、研究問卷之帄均數與標準差 三、測量模式

四、結構模式

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二、研究建議

三、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圖 2:研究流程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行動商務

根據 IDC 2004 年的調查,全球行動商務使用人口為 6.5 億人,至 2009 年將 增加到 8.5 億,已超過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代表行動商務越來越受到企業重 視與採用。而「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在最近幾年的研究中有許多定義,

本文乃依照所服務的對象以及內容的不同,將定義彙整如表 1。

表 1:行動商務定義

研究學者 定義

Clarke III (2001) 任何商業貨幣交易行為皆透過行動網路來 執行。

Watson et al. (2002) 由於行動商務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因 此,使用者可以無所不在的進行商業交易行 為。

Balasubramanian et al. (2002) 賣家使用無線通訊裝置與消費者交換相關 資訊,並提供消費者購買產品。

(C2B 行動商務)

Barnes (2002) 任何交易行為皆透過無線通訊網路,來直接

或間接的使用貨幣的交易行為。

Tarasewich et al. (2002) 所有透過通訊網路之商業交易或潛在商業 交易的活動中,與其連結介面為採用無線 (或行動)裝置。

Wen and Mahatanankoon (2004) 將行動商務的操作分為兩大類:(1)內容傳遞 模式:透過行動裝置能夠及時的通知或回覆 重要的訊息給消費者; (2)交易活動模式:透 過無線網路執行商業交易的行為。

Song (2006) 使用行動設備執行部分或全部的電子交易

行為,從商業服務供應商對於物品交換服務 或服務獲得利潤。

Lee et al., (2007) 透過行動裝置經由無線通訊網路來執行資 訊搜尋或商業交易行為。

(18)

一、 行動商務目前使用現況

隨著行動通訊發展漸成熟,台灣業者亦加緊腳步推動 M 企業,當中更以金 融、保險業,或移動性較高的業務員為主要對象。例如:遠傳電信早在 2003 年 便推出業務自動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如保險業務員連網)、行動資產(車 隊管理)、場區服務自動化(Field Service Automation,如維修服務)等業務。

而中國人壽亦採用行動資料庫搭配 PDA,為業務員提供 M 化系統。

於過去 GPRS 窄頻年代,企業 M 化的範圍受到限制,通常只能用在物流業 的工單派遣或計程車的車輛定位。以派遣應用為例,企業在貨車上加裝具備 GPRS 功能的通訊設備,若有客戶指定送貨,由企業的中央派遣中心,透過 GPRS 網路即可將客戶的地址、聯絡方式等資料,傳遞至貨車 GPRS 通訊並通知司機。

因此,縮短資料處理及路線規劃的時間。另外,如保險業、房仲業等企業也會要 求員工在外使用加裝 GPRS 網卡的 PDA,以連回公司內部網路存取產品報價或 客戶資料。不過,由於 GPRS 的傳輸速度慢,不利於員工連線至公司內部系統「下 載」資訊。因此,企業如要下載資訊除了要透過公司的 e 化應用系統之外,還得 為使用者的 PDA 再安裝額外的應用程式。因此,當外勤人員需要查詢產品報價 時,只是透過 GPRS 網路向公司的伺服器「要求」(request)資訊,即可取得相 關資訊。

當 3G 技術出現後,頻寬的限制即解除,企業不必再另建 M 化系統,只需 透過 3G 手機就可以與 3G 通訊網路直接連上企業內部的 E 化系統。因此,外勤 人員能直接從企業內部網站下載資料。另外,「就系統建置而言,經由 GPRS、

3G 的企業在推行 M 化過程不但簡單,也節省了許多成本。企業 MIS 只要將 e 化系統的應用表單,以 xHTML 語言改寫成符合 3G 手機螢幕規格的瀏覽網頁即 可」,林文智指出從 e 化到 3G 的 M 化,只是從電腦上的操作換成透過手機瀏覽 方式,屬於終端使用界面的改變,並不需經由不同系統的轉換 (IThome Online, 2005)。

目前臺灣正在推行的 M 臺灣計畫,首先是以臺北市宣布建置完成的「臺北 無線新都」,目前該計畫建置的 Wi-Fi 網路已涵蓋臺北市 90%的人口區域,戶外 擁有 8300 個 AP、室內也建置了 1000 個 AP,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涵蓋率如此高 的無線網路城市建置計畫。其他如莫斯科、舊金山、巴黎、加拿大滑鐵盧等城市,

也都有計劃建置類似的無線城市。IThome Online 指出如果 M 化只是將 E 化系統 延伸,那麼 M 化的應用範疇就不像現在只限定物流、貨運業的車隊管理,而是 與各行各業都有關係,企業只要完成 e 化,就能將系統搬移至 M 化。因此,企 業 M 化的時代是指日可待。

(19)

二、 行動商務文章分類架構

Ngai and Gunasekaran (2007)經由相關文獻整理,提出四層行動商務的架構整 合(如圖 3 所示),分別為:行動商務的應用、無線使用者基礎建設、中介軟體以 及無線網路的基礎建設。而行動商務的應用需要從無線使用者基礎建設、中介軟 體與無線網路基礎建設技術的支援。另外,所對應的行動商務理論和研究則是提 供對於行動商務的發展、應用的指導(Varshney and Vetter, 2002)。架構中各個類 型的研究問題及文獻整理如表 2 所示:

圖 3:行動商務文獻的分類架構圖 (Ngai and Gunasekaran, 2007) 事件與應用

基本區域服務、行動廣告、

行動娛樂與遊戲、行動金融應用、

產品尋找與搜尋、無線再造、 行動商務 在個別公司或產業或國家

行動商務

‧行動界面

‧行動手持裝置

‧代理技術

‧資料庫管理

‧安全問題

‧無線與行動 通訊系統

‧無線與行動 的通訊協議

‧網路設施需求

‧無線跟行動 網路

無線網路 基礎建設

無線使用者 的基礎建設 無線中介軟體

行動商務理論和研究

行動商務應用發展和指導方針 行動商務行為問題 行動商務經濟,策略,和 商業模式 合法的與道德的問題 行動商務背景,內容,用法

事件與應用

基本區域服務、行動廣告、

行動娛樂與遊戲、行動金融應用、

產品尋找與搜尋、無線再造、行動商務 在個別公司或產業或國家

(20)

表 2:行動商務相關文獻整理

類型 研究問題 參考文獻

行動商務應用與 事例

基本區域服務 [13] [96]

行動廣告 [107]

行動娛樂服務與遊戲 [41] [97] [123]

行動金融應用 [01] [02] [43] [64] [65] [66] [75] [95]

[98] [99]

產品搜尋和尋找 [91]

無線再造 [76] [83]

行動商務在個別公司或 產業或國家

[23] [24] [67] [84] [85] [90] [100]

[101] [119] [129] [138] [139] [140]

無線使用者基礎 建設

行動使用介面 [03] [16] [120] [130]

行動手持裝置 [102]

中介軟體 代理技術 [04] [17] [44] [68] [103] [133]

資料庫管理 [18] [136]

安全問題 [05] [19] [28] [33] [45] [46] [57] [58]

[69] [86] [104] [105] [106] [126]

無線和行動通訊系統 [20] [25] [34] [35] [44][47] [48] [49]

[87] [121]

無線和行動協議 [70] [77] [95]

無線網路基礎建 設

網路設施需求 [06] [40] [117] [118] [127] [135]

無線和行動網路 [36] [78] [88] [108] [118]

行動商務理論和 研究

行動商務應用和指導手 冊的發展

[07] [71] [81] [141]

行動商務行為問題 [08] [09] [10] [14] [15] [27] [50] [56]

[61] [72] [73] [79] [89] [109] [110]

[111] [115] [124] [112] [131] [140]

[142]

行動商務經濟、策略與 商業模式

[11] [31] [42] [51] [52] [53] [59] [60]

[80] [92] [93] [94] [95] [113] [122]

[125] [128] [137] [132][143]

行動商務法律與道德問 題

[12] [22][30] [37] [38] [54] [82]

行動商務背景、內容和 用法

[21] [29] [32] [39] [49] [55] [62] [63]

[74] [114] [116] [117] [118] [134]

**相關作者請參照附錄一

(21)

關於行動商務的分類架構將分別介紹如下:

(一) 行動商務理論和研究:為架構的最低層次,包含行動商務的發展、指導方針、

行為問題(消費者的行為、科技的接受與行動商務的應用與服務的擴散發展) 的發展。此架構屬於經濟上與策略上的商業模式,同時探討在合法的環境下 使用行動商務的合法性與道德性(隱私、使用規範),屬於行動商務的介紹並 且建立行動商務的概念。

(二) 無線網路基礎建設:屬於行動商務技術的一部分,並支援行動商務應用的發 展。而無線網路基礎建設是扮演在行動商務技術的核心部分,提供無線網路 與網路的標準,例如: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泛歐數位式 行動電話系統、Blue-tooth,藍芽、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無線射頻辨 識系統或無線射頻識別系統與 Third-generation, 3G 等。

(1)相關文獻中有關無線網路或是網路的標準的敘述,將歸類在“無線與行動 網路”之下。另外,為了確保行動商務應用的可靠性與有效性,並且確保 可以在行動服務環境上使用,所以在無線和行動網路中必頇對於不同的網 路協定需求予以實行與應用。

(2)網路設施需求的文獻包含行動商務的無線基礎建設的必要條件,像是區 域管理、多重播送支援、網路可靠性、服務品質與國際漫遊連結多樣的網 路等。

(三) 中介軟體:是指定介於無線網路和行動裝置之間的軟體層,並且運用於連結 溝通硬體的行動商務裝置。其中,有五個研究問題被定義在此:

(1)代理技術指的是有關使用軟體代理或行動代理支援行動商務活動,例 如:傳送出資料和搜尋產品。

(2)在行動環境、資料庫位置與行動資料庫系統的資料復原能力,是不能使 用傳統的方法去連結資訊。因此,資料庫管理包含在行動資料庫管理的文 獻。

(3)安全問題主要探討行動商務的應用,在公開金鑰基礎建設或其他技術的 使用,屬於行動商務上的安全問題。其中包含實例案例、設計安全的無線 網路。

(22)

(4)無線和行動通訊系統指的是參考一些技術、演算法、方法和組成、連結 和管理行動商務應用。

(5)無線和行動的通訊協 定目前有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和 i-Mode。

(四) 無線使用者基礎建設由兩大部分構成,分為軟體與硬體部分。軟體包含作業 系統和操作介面的設計或關於行動應用程式;硬體指的是行動設備去連結行 動商務應用,例如:PDA 和行動電話等設備。

(五) 行動商務應用與事例是指行動商務包含一個廣泛的應用範圍,其中 Varshney and Vetter (2002)定義數個重要的行動商務應用等級,包含行動金融應用、行 動廣告、行動目錄管理、尋找地點和購買產品、無線再造工程、行動拍賣、

行動娛樂服務和遊戲、行動辦公室、行動遠距離教育與無線資料中心。

(23)

三、 行動商務應用與事例相關文獻整理

由於本研究乃屬於 Ngai and Gunasekaran (2007)所提出的分類架構之行動商 務應用的類型。因此本節另外將與行動商務應用有關的文獻整理如表 3 所示:

表 3:行動商務應用文獻整理

作者與年份 研究對象 衡量之 IT 變數 研究結果

Tsang et al.

(2004)

台灣地區 380 位使 用過行動廣告的使 用者。

以理性行為理論為主,

另 加 入 創 新 性 、 娛 樂 性、可靠性等變數來探 討。

創新性、娛樂性為主 要影響使用者接受 行動廣告的重要因 素。

Bauer et al.

(2005)

1028 位 使 用 過 網 路行銷的使用者。

以理性行為理論為研究 基 礎 , 另 外 加 入 娛 樂 性、資訊性與風險性等 變數進行探討。

結果發現,娛樂性與 資訊性會影響行動 行銷接受度。

Wu and Wang (2005)

以台灣四間無線通 訊 網 路 服 務 供 應 商、兩間國內銀行 與兩間眾所皆知的 證 券 商 為 研 究 對 象。

科技接受模式為主要研 究模式,並加入認知風 險、成本與創信擴散理 論之相容性等變數。

研究結果指出認知 風險、成本、相容性 與知覺有用性對行 為意圖皆有顯著性 影響。

Pavlou and Lie (2006)

美 國 220 位學生 與 大 陸 291 位 學 生。

透過理性行為理論作為 理論基礎,並另外加入 19 個外部變數探討行 動商務的三種行為(傳 遞、取得與購買) 。

大部份的外部變數 皆有顯著性的影響。

Wu et al. (2007) 台灣醫療產業採用 行動商務技術的醫 生、護士與醫療技 術 人 員 為 研 究 對 象。

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 模式,另加入相容性、

行動醫療系統自我效能 與技術支援與訓練變數 之變動進行探討。

研究結果指出相容 性、認知有用性與認 知易用性有顯著性 影響醫護人員採用 的意圖。

Lee et al. (2007) 以保險業務員為研 究對象。

利用任務科技適配度為 主要研究模式,另加入 保險業務員個人特質進 行探討。

研究結果指出 PDA 行動商務適合應用 在保險業,並且不同 的個人特質會影響 採用的意願。

(24)

四、 影響行動商務的外部變數

在採用行動商務技術上,有些外部因素將會影響使用者採用行動商務技術的 意願。因此,本章節將影響使用者採用行動商務的外部因素整理如下表 4 所示:

表 4:影響行動商務的變數

影響變數 定義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為個人擁有能力去完成一項行為的看法 (Bandura, 1986)。主要 是使用者相信他們有必要的知識、技能或能力去使用。因此,

自我效能被定義為一個人的使用判斷能力。

螢幕品質 (Screen Quality)

無線裝置的螢幕品質,主要是讓使用者使用行動商務技術,從 行動賣家得到資訊,但也是限制行動商務的發展之一。因此,

行動裝置有高品質螢幕將使得使用者更容易從賣家得到資訊。

下載延遲 (Download

Delay)

下載延遲定義為行動裝置需花費時間的長短來顯示所需要的 資訊(Rose et al., 1999)。而下載延遲也是有關於無線裝置的回 覆時間,將會影響到行為意圖去使用系統(Ives et al., 1984)。連 結速度緩慢的將會阻止行動商務的採用意願(Schultz, 2001)。

裝置適航性 (Device Navigability)

裝置的適航性將會促進商業行為與銷售 (Lohse and Spiller, 1998)。設備適航性能使消費者能夠找到正確的產品和比較產 以的選擇。為了使資訊能夠更容易連結到使用者的行動裝置 上,裝置的適航性將是重要的因素,使得得到完整的資訊。

消費者技能 (Consumer Skill)

使用者必頇要有足夠技能與知識所進行的交易行為 (Koufaris, 2002)。但自我功效不等同於個人的技能,自我功效是主觀的 判斷力,而不是使用技能才去完成的行為 (Bandura, 1986)。購 買技能是指消費者的知識能力,使用無線裝置從賣方購買產 品。

資訊保護 (Information

Protection)

資訊安全和隱私問題將會使得使用者在線上交易的不安感 (George, 2002)。資訊保護定義為使用者認為行動賣家有能力去 保護個人資訊。當資訊安全和隱私與其他不同的概念,所以提 議資訊保護的單一觀點 (Pavlou and Fygenson, 2006)

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

行動商務的重要觀點之一,提供個人化服務 (Kalakota and Robinson, 2001)。個人化服務可以提供使用者看到許多與自己 有關且適合的資訊 (Kim et al., 2001)。個人化可以提供對於賣 家的感覺 (Xu, 2003)。個人化也不僅提供消費者即時的資訊,

也會依照消費者的喜好,提供相關優惠、折價訊息給消費者。

(25)

五、 行動商務技術對於房屋仲介業的影響

目前房屋仲介的 e 化,就是指將各門市的房屋資訊統一建置資料庫系統,並 透過網際網路的查詢。目前台灣許多不動產經紀業者也都建置專屬網站,提供給 客戶查詢。然而,隨著無線網路連結的普及,行銷手法也紛紛採用無線網路做行 銷,房仲經紀人也可以透過行動裝置連結更新房屋仲介資訊。下表將各家房仲業 者導入 e 化與實施 M 化的服務整理如表 5 所示:

表 5:房屋仲介業者重要事項 民國/年 重大事項記要

80 北區房屋開始配置筆記型電腦給經紀人員。

88 信義房屋進行 e 化專案,全面導入寬頻網路。

89 永慶房屋與中華電信合作,首創房仲業第一家結合 ADSL 寬頻網路科 技,全面走向 e 化服務。

90 信義房屋開始配置筆記型電腦給經紀人員。

91 永慶房屋開發完成「宅速配」系統,經紀人可透過 PDA 快速搜尋。

91 信義房屋推出「理想家代尋系統」。

91 信義房屋推出「線上影音環場看屋」服務,提供客戶 24 小時全天候線 上看屋服務。

92 永慶房屋推出「影音宅速配」系統,客戶可透過網路直接上網看房子。

94 信義房屋推出「手機看屋」服務,方便顧客房屋資訊隨身查,走到哪 查到哪的服務。

94 信義房屋推出「網路互動看屋」服務,提供超強互動功能,讓客戶隨 時隨地看屋服屋。

95 信義房屋推出門示「e 台通數位接待」服務,結合數位與人性功能的 設計,並由專人導覽詳細解說。

95 太帄洋房屋推出「衛星定位以圖找屋、3G 影音馬上看、電腦 720 度立 體看屋」三大創新服務機制。

(26)

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 (TAM)

Venkatesh 與 Davis(2000)指出軟體與硬體的能力雖然已經很成熟了,但是資 訊系統沒有被持續使用的問題卻一直存在,這是由於使用者抗拒資訊系統,使得 資訊系統無法帶來效益(Davis et al., 1989)。另外,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使用行為 研究,已經進行超過十年以上了(Venkatesh and Davis, 2000),常被用來研究使用 者對資訊系統的使用行為研究有科技接受模式、理性行為理論與計劃行為理論 等。

其中,科技接受模式已經被運用於很多有關資訊科技與資訊系統的接受度調 查,例如,線上教學系統、電子購物、行動健康照護、政府單位以及企業的資訊 系統等(Ngai, Poon and Chen, 2007; Shih, 2004; Wu, Wang and Lin, 2007;Yu, Ha and Rho, 2005; Venkatesh and Davis, 2000; B.-Jones and Hubona, 2006)。而科技接受模 式包含了多構面的架構,分別為: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使用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using)、使用的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與實際使用(actual system use),其架構如圖 4 所示(Davis et al., 1989)。科技接受模式為 Davis 於 1986 所提出的理論架構,主要是提供明確的解釋,解釋使用者對資訊科技或資訊系統 的接受度。科技接受模式以資訊系統的終端使用者為母體,並調查終端使用者的 對資訊系統的行為態度,來驗證與說明所提出的理論架構,科技接受模式不僅有 效的預測使用者的行為,也說明了使用者不想使用資訊系統的原因(Davis et al., 1989)。

科技接受模式提出了兩個主要的構面,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假設這兩 個構面與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接受行為是有相關的。認知有用性的定義為使用者 主觀的認為使用資訊系統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的績效;認知易用性的定義為學習 使用新的資訊系統是很容易且不用花費太多時間的(Davis, 1989)。

態度 行為

意圖

實際 使用 知覺

有用性

知覺 易用性 外部

變數

圖 4:科技接受模式架構 (Davis et al., 1989)

(27)

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與說明

科技接受模式是由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延伸而來,

理性行為理論是由 Fishbein 與 Ajzen(1975)所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的架構如圖 5 所示。就社會心理學而言,理性行為理論是一個廣泛被應用的理論,透過不同的 維度來預測與說明人類的行為意圖模式(Ajzen and Fishbein, 1980; Fishbein and Ajzen, 1975)。理性行為理論假設了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BI)會直接的影 響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態度(attitude, A)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會 直接影響意圖(Bagozzi, 1992),其迴歸方程式如下所示:

SN A

BI  

(1)

行為意圖為衡量,個人執行某特定行為的意圖強度 (Fishbein and Ajzen, 1975);態度的定義為,個人對於執行某目標行為的正向或負向的感覺(Fishbein and Ajzen, 1975);主觀規範的定義為,人們會詢問對身邊重要的人(例如:親人、

朋友、同事等)相關意見(Fishbein and Ajzen, 1975)。

Σ b

i

e

i

Σ nb

i

mc

i

態度對行為 的關係

(A)

主觀規範 (SN)

行為意圖

(BI) 實際行為

圖 5:理性行為理論 (Davis et al., 1989)

態度對行為的關係,是取決於自己的信念(beliefs)(關於執行行為的推論),並 且乘上對推論的評估(evaluation),方程式如下公式(2)所示。信念(bi)即為,個人 對執行目標行為將產生推論i的主觀認知機率。評估(ei)即為,對於推論的潛在反 應的評估(Fishbein and Ajzen, 1975)。根據方程式(2),意味著態度觀點的組成與改 變其資訊處理程序;並且證明了,外部的刺激會經由個人的信念結構改變而見間 接影響態度(Fishbein and Ajzen, 1975)。

biei

A (2)

(28)

主觀規範是取決於規範的信念(

nb )(例如:人們會參考特定人士或團體的認

i 知期望),並且乘以這些特定人士期望的順從動機(

nc )(Fishbein and Ajzen, 1975)。

i

nbimci

SN (3)

理性行為理論是一個普遍性的理論,因此,並未對信念特別界定其詳細的行 為,所以研究者要採用使用者理性行為理論時,需先定義信念的行為相關主題。

另外,科技接受模式為理性行為理論的延伸,是因為科技接受模式明確的將信念 給定義出來,即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而形成科技接受模式用於衡量資訊系 統的接受行為(Davis et al., 1989)。而科技接受模式沒有包含理性行為理論的主觀 規範對影響行為意圖,因為 Fishbein 與 Ajzen(1975)指出主觀規範在理性行為理 論中是最不重要的觀點,而且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直接影響是很難證明的,相 反的主觀規範會經由態度而間接影響行為意圖。

二、 科技接受模式的延伸與模式修正研究

King 與 He(2006)指出科技接受模式已經廣泛的被應用在資訊系統的研究,

他們收集了 88 個有關科技接受模式的實證研究,結果發現這個領域的研究很 多,在 1998-2001 時每年增加四倍,在 2002-2003 時每年則增加十倍。以科技接 受模式為核心的延伸修正架構總共分為四類(King and He, 2006),如圖 6 所示:

1. 前導變數:為外部變數的延伸,在 Davis(1989)的 TAM 修正模式就已經 提出來了,而前導變數主要是直接的影響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較 為常見的影響變數分別有:情境涉入(系統開發週期,參與情形)、事前 的使用或經驗、個人電腦的自我效能、技術支援、系統品質、恐懼電腦 等(Jackson et al., 1997; Oh et al., 2003; Venkatesh and Morris, 2000; Davis and Venkatesh, 1996; Ngai et al., 2007 ; Igbaria et al., 1995b; Chau, 1996;

Lee, Kozar and Larsen, 2003)。

2. 其他理論的變數結合:結合其他理論的變數,以增加科技接受模式的預 測能力,包含:主觀規範、任務科技適配度、風險、任務等(Dishaw and Strong, 1999; Featherman and Pavlou, 2003; Gefen, 2004; Gefen et al., 2003;

Hardgrave et al., 2003; Pavlou, 2003)。

(29)

3. 脈絡變數:脈絡變數一般為類別變數,例如:性別、文化、技術類別等 (Huang et al., 2003; Plouffe et al., 2001; Straub et al., 1997),這些變數可能 含有調節效果。

4. 後項變數:包含態度、認知的使用、實際的使用等(Szajna, 1996; Davis et al., 1989; Davis and Venkatesh, 2004; Moon and Kim, 2003; Horton et al., 2001)。

態度 Attitude 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使用 Usage

後項變數 Consequent

Factors 前導變數

Prior Factors

脈絡變數 Contextual

Factors

其他理論的變數結合 Factors suggested Form other theories

TAM

1

3

2 4

圖 6:科技接受模式的四個修正類別 (King and He, 2006)

Lee,Kozar 與 Larsen(2003)經由過去的研究探討,發現科技接受模式應用於 資訊系統的調查研究,總共有 30 種不同的資訊系統,概約分為四大類:(1)通訊 系統(communication systems): E-mail(Karahanna and Straub,1999; Straub, 1994);

(2)一般用途的系統(general-purpose systems) :如 PC(or Microcomputer) ( Igbaris et al., 1995; Agarwal and Prasad, 1999) ; (3) 辦 公 支 援 系 統 (office systems) : Spreadsheet (Mathieson, 1991; Venkatesh and Davis, 1996);(4)企業內部專業化的系 統(specialized business systems) :MRP (Gefen, 2000)。

科技接受模式並沒有限定維持原始架構,許多的研究會以科技接受模式基本 的架構開始,持續的演進科技接受模式。Lee,Kozar 與 Larsen(2003)調查了過去 18 年的研究,將科技接受 模式的研究分成了四個階段時期,分別為:介紹 (introduction)、確認(validation)、延伸(extension)與詳細闡述(elaboration),如圖 7 所示:

(30)

模型介紹

模型確認

模型延伸

模型詳細闡述

1986 1990 1995 2000 2003

Davis (1986)

Taylor and Todd (1995) Adams et al.

(1992)

Davis & Venkatesh (1996) Straub (1994)

Gafen et al.

(2003) Venkatesh et al.

(2003) Venkatesh & Davis

(2000)

圖 7:科技接受模式的時間程序 (Lee et al., 2003)

1. 模式介紹(model introduction):在這個階段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1) 研究者嘗詴著將科技接受模式運用於各種技術、縱斷面研究及一些研究 的設定,為了證明科技接受模式的架構過於簡單,需要其他變數來強 化,提升整體解釋能力;(2)以科技接受模式與理性行為理論進行比較,

證明科技接受模式與理性行為理論是有差異的,並且證明科技接受模式 是優於理性行為理論的。

2. 模式確認(model validation):這個階段的研究科技接受模式被運作於調 查研究,透過不同的背景經由每次的驗證,證實科技接受模式是一個強 而有力、可靠的及有效的工具。

3. 模式延伸(model extension):在模式確認階段之後,確定了科技接受模 式是個優良的測量工具。於是研究者就開始大量的提出新變數的假設,

假設各種變數與架構及外部變數之間的關係,嘗詴著確認新的變數與科 技接受模式、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的關係。

4. 模 式 詳 細 闡 述 (model elaboration) : 這 個 階 段 可 以 分 成 兩 個類 別 , (1)Venkatesh 與 Davis(2000)提出了一個原始科技接受模式的變型架構 (TAM2),TAM2 綜合了先前的研究結果,並且依先前研究的反應而提 出新的解釋模式。TAM2 清楚的定義了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的外部 變數,並且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將科技接受模式優化,讓科技接受模式成 了多層級的模式;(2)為科技接受模式的各種問題提出解答。例如:

Venkatesh 與 Davis(2000)透過自發性的行為與強制行的行為,來驗證使 用者對資訊系統的使用情形。

(31)

第三節 任務科技適配度 (TTF)

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主要是源自於Vessey (1991)的認知成本理論,在認知成 本理論的觀點中提到有關認知適配理論。而認知適配理論主要是在瞭解科技特性 對於與其所要支援的任務特性的適配度。當認知適配模式可以滿足適配度時,將 會對於績效有所幫助。也就是在於解決問題的輔助工具與所需解決任務的問題上 的適配,當有達到適配時將減輕任務的複雜度。因此,能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認為,使用者對於任務、科技與的觀感將會影響對資訊 科技的採用(Goodhue, 1998;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而當使用者認為資訊 科技能夠支援任務時,觀感將會提升,使用者即會習慣去使用資訊科技。另外,

若資訊科技的功用對任務有所幫助,這意味著為資訊科技的功能性將能夠協助任 務的執行,並且減少在任務執行的花費或執行任務更容易的完成。因此,Goodhue 與Thompson提出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主要是以使用者的態度與任務和科技的 適配理論為基礎所提出來的理論,而以這兩個研究也具有互補的功能,以下分別 介紹如下:

一、使用焦點研究 (Utilization focus research)

在科技-績效鏈(TPC)中,有二個具互補性的研究,第一個以“使用為焦 點”(Utilization focus),應用於使用者的態度與信念去預測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 (Cheney, et al., 1986; Davis, 1989; Davis, et al., 1989; Doll and Torkzadeh, 1991;

Lucas, 1975; 1981; Robey, 1979; Swanson, 1987; Thompson et al., 1991)。圖 8 為使 用焦點研究的概要模式,並指出科技的特性將會影響到績效。

科技特性 使用前提:信念、

外在影響等 使用 影響績效

圖 8:使用焦點研究

(32)

許多研究中指出「使用」是基於態度與行為理論(Bagozzi, 1982; Fishbein and Ajzen, 1975; Triandis, 1980),相關研究議題如:科技的採用(例如:高品質系統 (Lucas, 1975)、計費政策(Olson and lves, 1982)等。態度與行為理論將會衡量使用 者對於系統的態度(信念、外在的影響),例如:有用性(Davis, 1989)或使用者資 訊滿意度(Baroudi, et al., 1986)。而在社會規範之中的使用態度(Hartwick and Barki, 1994; Moore and Benbasat, 1992)與其他情況因素,將會導致使用系統的意圖以及 最後將會影響到使用。而使用焦點模式的限制是使用者不是出自於自願使用資訊 系統,若使用者不是自願去使用資訊系統,績效影響將相依於任務科技適配度而 不是使用。除此之外,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也指出使用系統的頻率將會 影響績效,因為使用頻率越高即會越熟悉資訊科技,進而提升員工績效。

二、任務科技適配度焦點研究 (Task-technology fit focus research)

有少數的研究焦點是從任務科技適配度中,假設資訊科技的使用與其所支援 任務特性是有影響的,也就是當資訊科技所提供的特性和支援任務的需求時,可 達到適配的程度,換言之,當適配度成立時將會影響到績效的程度。如下圖 9 所示。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

使用 影響績效

圖 9:適配焦點理論

「適配」焦點是以圖形與表格方式來呈現,探討適配度是否影響到個人決策 的績效。此外,也有兩份研究報告也指出,在績效的資料上看起來是相依於任務 的適配度。(Benbasat, et al., 1986; Dickson, et al., 1986)。另外,其他研究也指出當 資料的呈現為科技的特性與任務不適配時,決策績效將會下降(Vessey, 1991)。這 意味著適配模式與績效之間的連結關係有強烈的支持(Jarvenpaa, 1989; Vessey, 1991)。而任務科技適配度焦點模式的重點在於適配度上,其限制是沒有考慮到 使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使用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除了適配之外,可能還有其他 因素的影響,如習慣、社會規範與其他情況因素之下的影響。

(33)

三、科技-績效鏈(Technology-to-Performance Chain)

因為使用焦點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皆有不足的地方,因此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提出了新的理論,科技-績效鏈(Technology-to-Performance Chain),此模式也是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的概念,如下圖 10所示。在此模式分 為兩個部分,分別為適配理論與態度行為理論。在適配理論模式中包含了任務特 性、科技特性個人特性與任務科技適配度,若任務特性、科技特性與個人特性三 者之間的互相適配時就會影響到績效。而另一部份,即為態度與行為理論,在此 部分包含使用之前因素,即信念、態度、社會規範與習慣等因素,將會影響到使 用者是否要使用特定的資訊系統。而適配理論和態度行為理論結合起來即為任務 科技適配度理論。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

使用

績效產生 個人特性

使用前因素:

信念, 態度, 社會規範, 習慣, 輔助條件

態度與行為理論 適配理論

回饋

回饋

圖 10:科技-績效鏈理論

此外,Goodhue and Thompson將此模式中的各個構面定義加以解釋如下所 示:

1. 科技特性 (Tool):是指一種工具,可藉由此工具來協助使用者完成任 務。而在資訊領域研究中,科技特性包含電腦系統(如硬體、軟體與資料) 和使用者支援服務(如教育訓練、服務熱線等)來協助使用者完成任務。

(34)

2. 任務特性 (Task):定義為個人的想法輸入轉成輸出行為,包含了使用者 更依靠資訊科技採用的改變。例如:使用者的任務是需要回答許多有關 於公司營運的不同或不可預料的問題。此外,使用者還可以依靠資訊系 統,來處理相關問題。

3. 個人 (Individuals):是指使用者使用科技去協助任務。個人的特性(例 如:訓練、電腦經驗)會影響到使用者去更容易的去使用科技。

4. 任務-科技適配度 (TTF):定義為「科技協助個人完成自己的任務」。任 務-科技適配度是指任務特性、個人能力與科技的功能性三者要相符合。

而Goodhue and Thompson主要是針對適配理論構面作研究,並沒有對於態度 與行為理論做研究分析,僅對於適配理論作驗證。而本研究焦點在於唯一的輸出 變數「實際使用」。因此,在本研究將以Dishaw and Strong (1999)所提出的任務- 科技適配理論(Task-Technology Fit, TTF)為研究主體(如圖 11所示),在此理論中 主要是認為資訊科技對於績效表現有正面的影響,也就是資訊科技能滿足工作需 求並且提升績效,但前提是採用此科技的使用者必頇接受且願意使用。在此模式 中,任務特性會對任務科技適配度有影響,而科技特性對任務科技適配度有影 響,任務科技對個人成效與實際使用有影響,工具經驗(包含個人能力)對實際使 用有影響。

Dishaw and Strong (1999)也指出理性的、有經驗的使用者會選擇與他的任務 需求相符合的工具或方法,來使得他們可以用最大的效益來完成任務。因此,本 研究將利用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來探討房屋仲介業務員使用行動商務技術與對 於行動商務技術所支援的任務能否達適配。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

工具經驗 實際使用

圖 11: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

(35)

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的整合

從資訊系統的觀點而言,科技接受模式(TAM)與任務科技適配度(TTF)是可 以整合的(如圖 12所示)。因此,Dishaw and Strong (1999)提出了整合科技接受模 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的模式,探討使用者對IT的使用行為,因為在科技接受 模式中比較弱的地方在於沒有提到任務的特性以及所使用輔助工具之間的適配 度,然而任務科技適理論中則沒有提到科技使用的因素與人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 態度。因此,結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的核心,提出一個整合性的模 式,以強化模式的解釋能力。

態度 行為

意圖

實際 使用

知覺 有用性 知覺

易用性

工具 經驗

科技 特徵

任務 特徵 任務與科技

適配度 (4)

(3) (5) (6) (2) (1)

TAM TTF

圖 12:整合 TAM/TTF 模式

Goodhue將TTF模式與Bagozzi (1982)所提出的科技使用模式整合,科技使用 就如同是科技接受模式是從理性行為理論所發展出來的,並且去解釋科技的使用 情況,在整合模式的觀點是從兩個不同的概念(包含TAM、TTF)的組合去選擇使 用資訊系統。其中,科技接受模式包含態度/行為模式,為使用者對於資訊系統 的態度,因此假設使用者的信念與態度有助於特定的資訊科技的使用,來決定使 用者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另外,相關學者也指出使用者會使用資訊科技,是因 為資訊科技可以改善工作效能,而TTF模式運用明確的且合理的方法,了解使用 者選擇資訊科技的使用所提供好處而對資訊科技的使用。

(36)

因此不管使用者的態度,是否有助於資訊科技的採用與影響使用者的選擇使 用資訊科技,在整合此兩個模式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以提供更好的解釋,而不 是個別的態度或適配模式。在TTF構面模式內,有三個假設影響科技接受模式,

分別為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實際使用的整合。在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內,

TTF構面是預期要直接影響使用,以及影響科技接受模式的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 用性。因為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是有關於使用者的信念,用來評估資訊科技 與任務的特性。另外,科技的使用在於任務特性與技術特性,將會間接的影響科 技接受模式的兩個變數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

第五節 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的相關研究

Dishaw and Strong (1999)提出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式後,

而該模式應用範圍也相當廣泛,從各種不同的使用者、組織、應用等相關實證研 究,其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6 所示:

表 6: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之相關研究整理

研究者 研究議題

李文雅 (2003) 以科技接受模式及任務-科技配適度理論為研究模式,來 瞭解乙級電腦應用軟體技術士對 Office 系統使用的因 素,任務特性、科技功能及個人特質是否可預測解釋任務

-科技適配度及工作績效。

劉蔚廷 (2004) 以整合科技接受模型與任務科技配適模型為理論基礎,從

「學習」的角度提出電腦先前經驗、學習動機、組織溝通 及同儕鼓勵為科技接受模型的外生變數,來分析甲壽險公 司之員工使用 e 化系統之影響因素。

謝素娟 (2004) 採用科技接受模式及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並外加「電腦 自我效能」、「主管」「同儕」影響、「自願程度」、「工作任 務特性」、內部網路系統「科技特性」配適度高低程度等相 關變數對使用行為意圖的影響。

曾郁雅 (2005) 以科技接受模型及任務與科技配適度之整合模型探討影響 物流業者採用 RFID 系統之因素為何。

黃于紋 (2005) 以科技接受模式與任務科技適配度之整合模式,來探討企 業員工對於使用行動商務的接受度。

吳明和 (2007) 以科技接受模式及任務科技配適理論之整合理論作為基礎 來發展研究架構,並加入電腦自我效能及主觀規範等影響 最終使用行為意圖的外在變數,來探討影響使用者對 ERP 系統之意向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curriculum aims and objectives, schools should feel free to vary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sequence of learning elements. In practice, most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its research foundation, added with dimension of perceived value as

Key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edia Richness Theory, User

Keywords : Mobile Digital Devices,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Sales Force Automa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rsonal digital mobile device upgrade, RFID technology is also increasingly common use of the situation, but for

“Examining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6(2),p91-112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