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

之原始義蘊

清華大學中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蕭玫

提要

如來藏思想於其發展過程中,展現了依階段而異的各種不同風 貌,而《如來藏經》作為如來藏學最原初的經典,建立了「如來藏」

最原始而核心的義涵,並有所別於後起的教義。本文從四個角度析 論如來藏之原始義涵;復由三種層面辨析其與後起教義的區隔,從 而一探「如來藏」義之原初樣貌,並凸顯《如來藏經》不共其他經 論的風格與內容。

目次 一.前言

(一) 如來藏義的紛歧

(二) 如來藏學的分期

(三) 《如來藏經》的版本及研究成果 二.如來藏義的建立

(一) 一切眾生平等共具;無邊煩惱之所纏縛

(二) 證悟之潛能;而非證得之境界

(三) 以如來智為根本原質

(四) 眾生不自覺知;如來之所教示 三.與後起教義的區隔

(一)未有形上學的建構

(二)未見唯識學的影響

(三)梵化色彩之「我」論雖有而甚稀 四.結論

關鍵詞:如來藏經、如來藏

(2)

一、前言

縱然印度與西藏學界在論及大乘佛教之學派時,通常僅指出中 觀 派 (Madhyamika ) 與 瑜 伽 行 派 ( Yogacara , 又 名 唯 識 論 者 / Vijñanavadin)這兩大流派,但漢傳佛教自古以來即將如來藏學獨立 於中觀、唯識之外,如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將佛教分作四宗:

隨相法執宗、真空無相宗、唯識法相宗,與如來藏緣起宗1。就中,

隨相法執宗係指部派佛教的諸多流派;而後三者則分別代表中觀、

唯識、如來藏等三股大乘思潮。近代太虛大師、現代印順導師「大 乘三系」2之判攝,也同樣承認如來藏學作為獨立思想而有別於中 觀、唯識的學術定位。

尤有甚者,在後期大乘佛教的發展過程中,如來藏學尤其發揮 了彌天蓋地的滲透力。舉凡印度的後期唯識學派、藏傳的密教聖典,

無不沾染如來藏學的濃厚氣息;至於中國佛教史上規模宏大、影響 深遠的幾支重要流派,諸如天台、華嚴、禪宗等等,也莫不以如來 藏義為其義理的磐石、立教的宗本。可以說,對如來藏義倘未能有 一定程度的掌握,則對於晚期大乘佛學的爛然大觀也就難有一定程 度的契解。

(一)如來藏義的紛歧

如來藏學的重要性有如是者,而如來藏義的多元性與紛歧性則

1詳《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T.)Vol.44, p.243b

2 在印順的諸多著作之中,「大乘三系」始終是貫徹其中的判攝思想,厥為:

強調諸法空性的「性空唯名」、強調唯識所現的「虛妄唯識」,以及宣揚 清淨常住的「真常唯心」。

殊難一語道盡。姑不論華文學術圈對如來藏學的諸多論辯3,以下試 比較日本學界兩位知名佛教學者對「如來藏」迥然不同的見解,以 凸顯如來藏義內蘊的複雜度。

首先,山口益在《般若思想史》一書的第六章當中,藉由分析

《究竟一乘寶性論》的如來藏說,歸結出「緣起即如來藏」4的結論。

山口益進而明確地指出:「經由龍樹、提婆以般若空開顯了其本意的 緣起,在《寶性論》中以“如來藏”一詞表述出來。」5、「如來藏 原本就是緣起,就是般若,然而它是作為超越了緣起般若歷史發展 型態而形成的。」6易言之,根據山口益對於《寶性論》這部代表如 來藏學主流的重要論書的理解,原始佛法的「緣起」論、初期大乘 的「般若」學,以迄《寶性論》中的「如來藏」,此三者雖有歷史發 展的先後次第,而其義理則係一脈相承,可謂異名而同實。在山口 益的學思架構當中,如來藏學無疑是紹繼佛法的後起學說,而穩立 於正統佛教之列。

3 如所週知,作為華人世界佛學研究巨擘的印順導師,在其既深且廣的歷 史耙梳、宗派論述當中,對原始佛法的緣起無我及初期大乘的般若性空,

隱然別有會心而多所認同;相形之下,對於真常唯心一系的如來藏學,

則約略表示了混融外道而稀釋佛法的隱憂。這樣的學思立場在學術界與 宗教界所引發的討論,歷來似乎無時或歇。而諸多共鳴、批駁,與折衷 之論,事實上,正反應了如來藏學的複雜性與如來藏義的多元性。正是 如來藏義本身的多元性格,提供了學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 之智」的廣大詮釋空間。

4 此即該書第六章〈如來藏思想〉第二節的標題。

5 《般若思想史》,山口益著,蕭平、楊金萍譯,頁 37,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6 年 7 月第 1 版。

6 同上註,頁 39。

(3)

另一方面,松本史朗在其「批判佛教」7的力作《緣起與空──

如來藏思想批判》一書當中,則提出與山口益對比鮮明的強烈主張。

在該書所收錄的第一篇,亦即題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的宣示 性文章當中,松本史朗達成了三點結論:「(1)如來藏思想就是

“dhatu-vada”。(2)“dhatu-vada”是釋尊批評的對象。佛教(緣 起論)正是因為否定“dhatu-vada”才得以成立。(3)今天的日本 佛教,只有徹底否定如來藏思想,才可成為佛教。」8易言之,根據 松本史朗對如來藏學的概括性的理解,如來藏思想非但不是佛教,

而且恰恰站在原始佛教或正統佛教的對立面,作為佛教「緣起」論 所破斥的對象。

比較上述兩種相映成趣的主張,吾人不禁要追問:造成這種鮮 明對比的原因,難道只是學者之間的才情、質性、及主觀認知判然 有別?或者被研究的學術本身,就含藏著豐富而多元的義涵,可待 不同面向的發掘與詮釋?

7 批判佛教,係指日本學者松本史朗、袴谷憲昭自八0年代開始,對「如 來藏思想」和「本覺思想」的一系列批判。有關批判佛教的起源、影響,

其重要的論述及引發的後續討論等等,素來不乏專書專文予以介紹,諸 如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雜誌》第十期,1999 年 9 月 25 日)、杜正民〈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課題〉(《佛學研究中心學 報》第 3 期,1998 年 7 月)之〈批判佛教〉一節,都提供了清楚扼要的 說明。

8 見《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松本史朗著,蕭平、楊金萍譯,頁 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1 版。“dhatu-vada”是 松本史朗為解析如來藏說而自鑄的新詞。松本對該詞的說明是:「它是一 種主張“由單一實在基體(dhatu)生出多元 dharma”的論說。簡曰為“發 生論性質的一元論”或“根源實在論”亦可。」見同書,頁 6。

如來藏學是否具有豐富而多元的義涵?這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大 哉問!表面上看來,這個似乎可以「一切有情悉具如來藏」一語概 括的學派,委實不似般若中觀之學的玄奧深徹,更不似瑜伽唯識之 學的體大思精。然而,只要稍加檢視如來藏學在歷史長流中的遞嬗 演變,以及在各部經論當中的義理特質,即不難想像這門大乘之學 所承載的豐富思潮與多樣元素,更不難理解在不同時期、不同經論 中各自出現的義理元素,時而相互補充、時而相互衝擊,各自展現 出同中有異、各領風騷的理論風貌。誠然因為如來藏學內蘊著豐富 的義涵,正如一顆切面繁複的彩色球體,所以人人皆可採取不同的 視角,從而觀覽到不盡相同,甚且相反的光與色,一如松本史朗所 見之大異於山口益。同時,也正因為如來藏義的豐富與紛歧,使得 任何針對「如來藏義」的概括性說明,都或多或少帶著主觀與片面 之虞。所以,在分析與詮釋「如來藏義」之前,最好先明確地分辨 某一時期、界定某一經論,從而探究箇中的如來藏義;而不宜時空 錯置地夾纏不清,造成義理上的張冠李戴或治絲益棼。

(二)如來藏學的分期

本文旨在探究《如來藏經》之如來藏義,而為了說明《如來藏 經》在如來藏思想史上的歷史定位,從而彰顯見諸該經的「如來藏 義」具有哪些義蘊及呈現何許特質,首先,吾人有必要針對如來藏 系的諸經論作一歷史性的回顧。

如來藏學,一如其他偉大的思潮,莫不是源於一個相對而言較 為簡單、素樸的濫觴,其後經歷滙聚眾流、廣納百川的過程,最終 形成波瀾壯濶、既深且廣的學術瀚海。這種由簡而繁的如來藏思想 史,歷來學者不乏論述。試舉其犖犖大者:高崎直道根據如來藏系

(4)

諸多經論的內容、譯成年代……等等線索,推定其成書的先後序列。

根據高崎直道的研究,幾部如來藏系重要經典的先後次序是:

1) 《如來藏經》(Tath

a

gatagarbha s

u

tra)

2) 《不增不減經》(An

u

natv

a

p

u

r

n

atvanirde

w

aparivartas

u

tra)

3) 《 勝 鬘 經 》(

W

r

i

mala-devi-s

u

tra ) 與 《 寶 性 論 》

(Ratna-gotra-vibhaga)

4) 《入楞伽經》(La

v

kavataras

u

tra)9

小川弘貫承此餘緒,進而將如來藏系經論歸類為以下三個時期:

1) 以如來藏為核心的經典群,如《如來藏經》與《不增不減 經》,

2) 整理歸納前一類經典的論典群,如《佛性論》與《寶性論》, 3) 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諸經論,如《入楞伽經》與《大

乘起信論》。10

復次,菅沼晃根據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關係,將如來藏系經論 區分為三類:

1)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無涉的經典群,

2)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皆被言及,唯兩者並未結合的經典群,

3)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已然結合者,如《入楞伽經》與《大乘 起信論》。11

9 詳見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p.769, 東京:春秋社,1974 (1978 年三版)

10 詳見小川弘貫〈楞伽経に於ける如來藏思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2:2, 1974

11 詳見菅沼晃〈楞伽経の如來藏說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2:2, 1974

有類於上述菅沼晃的意見,恆清認為如來藏系的經論依據思想 的演進,可分為三個時期:

1)《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大法鼓經》、《勝鬘經》、《寶 性論》等,指出眾生悉具如來藏,如來藏被視為染淨所依,厭 縛求脫的動力。此時如來藏與阿賴耶未有明顯交流;

2)如來藏思想漸與瑜伽思想有所交流,如《大乘莊嚴經論》、

《佛性論》;

3)如來藏思想及阿賴耶思想完全會通,如《楞伽經》與《大 乘起信論》。12

周貴華在相對拉長的時間軸裡,亦將如來藏思想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的如來藏思想,如《如來藏經》、《央掘摩羅經》、《勝 鬘經》、《不增不減經》等等,是從如來藏說、本體說,及纏解 說的角度來立論;

2)第二階段的如來藏思想,如《楞伽經》、《密嚴經》等等,

則受有唯識思想的決定性影響;

3)大乘佛教進入密宗時期,進一步發揮眾生本來覺悟的本覺 思想,亦即強調本具智慧的本覺說這一層面。這是印度如來藏 思想發展的終結。13

最後回顧印順導師的意見,厥以為:《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

前分、《央掘摩羅經》等,是如來藏系集出較早的經典,相對而言,

諸如《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等條理分明而近似論典的經典,是

12 詳見釋恆清《佛性思想》,頁 73,台北:東大,1997 年初版。

13 詳參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頁 107~109,北京:宗教文化出版 社,2006 年 3 月第 1 版。

(5)

如來藏系集出較晚而思想更趨成熟的作品。14

綜觀上述中日學者的各種意見,至少可以歸結出以下共識:

1) 如來藏學的發展及其經論之集成,有時代先後之 脈絡可循;

2) 《如來藏經》為如來藏學相當初期,甚至成立最 早的經典,彼時如來藏與阿賴耶仍未有交涉;

3) 後期的如來藏系經論受有瑜伽唯識學的影響,如

《入楞伽經》。

既然如來藏學的發展係依循一定的歷史脈絡,而作為如來藏學 原始經典的《如來藏經》,理當呈現「如來藏」之原始義蘊,亦即代 表如來藏學最初期的原始教義,而有別於匯聚旁流之後的晚期樣 貌。準此,吾人探究如來藏學最原初的關懷、如來藏義最原始的底 蘊究竟為何?終須回到成立最早的《如來藏經》來索解。

(三)《如來藏經》的版本及研究成果

《如來藏經》現存兩種漢譯15:東晉.佛陀跋陀羅

(Buddhabhadra,359-429)譯本名為《大方等如來藏經》(以下簡 稱「晉本」),唐.不空(Amoghavajra,704-773)譯本名為《大方

14 詳參印順《如來藏之研究》第五章:如來藏說之初期聖典,台北:正聞,

1992

15 根據僧祐《出三藏記集》(T.55, pp.9c~10a),尚有一更早的版本,題為

《大方等如來藏經》(經名之下有雙行小註:「舊錄云《佛藏方等經》」),

係法炬於西晉惠帝、懷帝時(A.D. 290-312)譯出。這個譯本今已不傳,

唯譯出的時代可用以說明該經成立的時間下限。

廣如來藏經》(以下簡稱「唐本」)。兩本之譯筆詳略不同,而以後者 較詳16。例如,在翻譯偈頌時,晉本採取五言的形式,而唐本則採 用七言詩偈。此外,晉本和唐本對於部分專有名詞的譯語,亦存在 著些許出入。17即便風格的詳略與譯語的偏好小有差別,但兩本的 內容則大致無異。以下的研究係比對兩本,而主要基於唐本,因其 較為詳贍,且較能吻合藏譯本18,很可能與藏譯本同出於一種梵文 原本。《如來藏經》的梵文原本今已不傳,唯尚有可能藉由《寶性論》

所引,復原一小部分的梵文片段。

至於《如來藏經》的研究,中、日與西方學界業已累積了一定 的成果。作為如來藏學的重要經典19,舉凡如來藏思想、佛性思想 的研究論著,莫不於《如來藏經》有所著墨,例如高崎直道.《如來 藏思想の形成》、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恆清.《佛性思想》等,

皆為《如來藏經》別立章節,提出扼要的介紹與獨到的論述。至於 研究或介紹《如來藏經》的專書,在日文方面,仏教文化研究所編

16 「譯筆詳略不同」云者,蓋假定兩種譯本所依據之梵文原本大致相同。

當然,「詳略不同」者,亦可能是譯者所據的「梵文原本」原有詳略之分,

而不只決定於譯者之筆風。

17 例如唐本之「佛法體」(p. 461c),晉本作「如來身」(p.457c);唐本之「如 來法藏」(p.461c),晉本作「如來藏」(p.457c)…….等等。

18 藏譯本《如來藏經》題為《

h

Phags pa De bshin gwegs pai

h

sñi

v

po s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

h

i mdo》,譯者 Wakyaprabha, Ye wes sde. 見北京版《西 藏大藏經》, No. 924.

19 《如來藏經》、《勝鬘經》、《不增不減經》與《究竟一乘寶性論》,並稱 為「三經一論」,而被視為被如來藏學最重要的典據。

(6)

纂的《漢蔵三訳对照.如來蔵経》20,以精審的文獻比對為後續的 研究提供了方便而可靠的文獻基礎;中文方面,釋聖嚴的《自家寶 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21為該經提供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自序 與緒論兩篇短文尤其是精簡扼要的研究心得。而,成書最晚,資料 最豐富,研究最詳贍的專書,則首推2002 年面世的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agatagarbhas

u

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22,該書作者Michael Zimmermann 基於各本的比對,完成了詳加註解的英譯《如來藏經》,同時,書中 對於《如來藏經》之版本及內容也作了相當程度的論述。

前哲的研究誠可謂成果斐然,惟《如來藏經》,作為一部以譬喻 來說理的經典,既然並非以精準的哲學語言出之,而蘊含著譬喻語 言的模糊性,則研究的空間與討論的餘地,也就無垠無涯地鋪展開 來。《如來藏經》雖然不是長篇鉅製,但潛藏的問題卻可深可廣。本 文的撰作,正是嘗試就經文本身傳達的訊息,一探如來藏學最原初 的關懷,以及「如來藏」一詞最原始的義蘊。在一系列的討論之中,

並隨文回顧與檢討學界的相關意見。

二.如來藏義的建立

「如來藏/tath

a

gatagarbha/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一

20 1959 年出版,書中附有藤堂恭俊的解題,介紹《如來藏經》的成立及其 思想背景。

21 台北:法鼓文化,2001 年初版。

22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詞,首見於如來藏說最早期的經典,亦即《如來藏經》23。因之,見 諸《如來藏經》的「如來藏」義,理當代表如來藏學建立伊始,最 核心,並且最基本的義涵。

值得注意的是,《如來藏經》當中,「如來藏」一詞出現十數次,

而在上下文脈當中,「如來藏」又常被代以其他詞語,如「佛法體」、

「如來法藏」、「佛真實體」「如來實體」24……等等。這種用語的浮 動現象,應可視為學說草創之初,專有術語猶未固定化的過渡現象。

而這些「如來藏」的同義語群,也自不同角度補充或暗示了「如來 藏」可能的義蘊。

除了用語的不確定性,《如來藏經》用以建立如來藏義的說理模 式,也同樣值得關注。本經透過「如來藏九喻」25來說明如來藏,而 這九種譬喻,除了第一喻「萎花中有佛」是佛陀所示現的神變,其 餘的八喻,盡是世俗層次可知而習見的尋常事物。這種借事說理的

23 在更早的佛典《增壹阿含經》中有云:「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 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淨三眼除三垢。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 如來藏。」(T.2, p.550c)偈中有「如來藏」一詞,然而就上下文脈觀之,

此「如來藏」應泛指一切佛經或佛陀的教法,無關乎今所云「如來藏」。

此外,印順法師指出:在稍早於《如來藏經》之晉譯〈華嚴經.如來性 起品〉中,有偈云:「如是微密法,無量劫難聞,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 藏。」此中雖明確說到「如來藏」,但比對唐譯,可知其為「如來祕密藏」,

亦即如來的奧祕義,並非今云tath

a

gatagarbha。詳參印順《如來藏之研 究》頁99,台北:正聞,1992

24 以上四例,俱見於《大正》Vol. 16, p.461c。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 成》pp. 48~53 當中,詳細整理了本經當中「如來藏」的同義語群,可供 參酌。

25 下文將臚列之。

(7)

模式,因為徹底貼近民生日用,又沒有艱澀難解的思辯內容,所以 格外容易達到「老嫗能解」的廣大宣傳效用。再觀乎九種譬喻所傳 達的訊息,也同樣地平淺易曉。蓋原始如來藏說的建立,乃針對普 羅大眾,提出一種強調平等、激發自信的素樸的解脫論,而迥非針 對宗教貴族或知識菁英,提供某種學院式的思辯主題。

(一)一切眾生平等共具,無邊煩惱之所纏縛

作為如來藏學最初期的教典,《如來藏經》建立了如來藏學傳統 最重要的基本論點:一切眾生縱然在煩惱垢穢的纏裹之中,悉皆具 有畢竟清淨之如來藏。為了揭示此一教義,《如來藏經》開宗明義地 敘述了佛陀示現的神變,曰:

爾時世尊於旃檀藏大樓閣中,食時後,入佛神力故, 從旃檀藏 忽然涌出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一一蓮花有俱胝那庾多百千 葉,量如車輪,色香具足。是諸蓮花上昇虛空,遍覆一切諸佛 剎土,共相合成,如寶宮殿,安住虛空。彼一切俱胝那庾多百 千蓮花皆悉開敷,於一一花中皆有如來結跏趺坐,具三十二大 丈夫相,放百千光。是時以佛威神力故,諸蓮花葉忽然痿瘁,

形色臭穢而可厭惡,皆不悅意。於花胎中諸如來等,各放無量 百千光明,普現一切諸佛剎土,皆悉端嚴。26

此一神變,正是《如來藏經》九喻當中的第一喻。誠如印順導師所 指出:蓮花當中端坐著如來,這種神變的靈感,很可能來自《華嚴

26 見 T.16, p.461a

經》「華藏莊嚴世界海」的啟發27。然而,《如來藏經》在此一神變 當中,將《華嚴經》裡的「華藏」形象作了一個移花接木的巧妙轉 變,以便說明清淨「如來藏」被無邊「煩惱」覆藏的道理。蓮花,

在佛教乃至婆羅門教傳統當中,素來呈現著優雅、潔淨、光明、碩 大……等等純然正面的宗教意象,從而作為梵天或諸佛的殊勝寶 座。28如此這般作為傳統宗教圖騰的殊勝蓮花,在上引經文的前半 部,所云「一一蓮花有俱胝那庾多百千葉,量如車輪,色香具足」

的描繪當中,被忠實地承繼下來。然而,在引文的下半段,向來形 色莊嚴的蓮花卻因為如來示現的神變,轉為一種截然相反的形象─

─「諸蓮花葉忽然痿瘁,形色臭穢而可厭惡」29!這般痿瘁而臭穢 的蓮花意象,可謂《如來藏經》有異於傳統的創造性的發想。在此,

不復光潔,甚且穢惡的蓮花,乃用以比況纏裹眾生的憂悲苦惱。

痿瘁臭穢的蓮花之中端坐著清淨光明的如來,一旦移除可厭的 萎花,如來的莊嚴與光明自能顯現。這個譬喻旨在說明:一切眾生 煩惱匯聚的五蘊身心之中亦有清淨光明的如來藏,一旦脫卻了煩惱 雜染,那光潔明淨的如來藏即得彰顯。為了強調此一教義,《如來藏

27 詳參《如來藏之研究》,頁 111 與頁 101,台北:正聞,1992 年修訂一 版。

28 據 Devi Pura

n

a, Skandha,從毘溼奴(Vis

n

u)的臍眼生出一朵耀眼如日 的千葉金蓮,而作為造物主的梵天(Brahm

a

)正是由此金蓮而生。佛教 亦珍視蓮花的宗教意象,如諸佛及菩薩多以蓮花為座。

29 類似的表述又幾見於下文,如「是諸蓮花,忽然之間,形色可惡,而令 生厭」(T.16, p.461b)、「如是惡色惡香,諸蓮花葉,纏裹逼迫」(T.16, p.461c)、「如彼蓮花可厭惡,并其胎葉及鬚蘂……若能除去萎花葉,於 中即見如來身」(pp.461c~462b)等。

(8)

經》繼續舉出九喻中的另外八個譬喻:

第二喻:蜂群圍繞著純蜜,一旦移除群蜂,即可得純蜜。

第三喻:糠皮之中有穀實,一旦移除皮糩,穀實即可供食用。

第四喻:金磚被棄於穢處,一旦洗除穢物,金磚即可供大用。

第五喻:地底藏有金礦而主人不知,一旦掘發,則有大用。

第六喻:果殼中有子芽,一旦獲得地緣之便,即得長成大樹。

第七喻:如來寶像纏裹於穢布之中,一旦移除穢布,寶像即可供禮 拜。

第八喻:卑賤女懷妊聖王胎而渾然不知。

第九喻:黃金佛像在焦黑的鑄模中。一旦移除鑄模,黃金佛像即得 顯現。30

所有的上述九個譬喻,皆在反覆申說同一個簡單的教義,亦即,

清淨如來藏內藏於一切眾生身生,縱然眾生被貪、瞋、癡等無盡煩 惱所纏覆。

清淨如來藏被無邊煩惱纏覆,誠然是《如來藏經》九喻的核心 義理。而伴隨此一核心要義的,則是究竟「平等」的宗教精神。所 云「平等」,至少見諸兩個層面:(一)諸佛與眾生的本質「平等」;

以及(二)一切眾生的悉皆「平等」。

有關第一個層面的平等,佛言:「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

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31是故,眾生五蘊身

30 詳《大方廣如來藏經》T.16, pp.461c~464a。

31 見 T.16, p.457c。 又唐本云:「於一切煩惱染污之中,如來法藏本無動搖,

諸有趣見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言:彼等一切如來,如我無異。」

(T.16, pl.461c)此云「如我無異」之一切「如來」,蓋即上文之「如來 法藏」,亦即晉本所稱之「如來藏」。

心之內所纏裹的清淨「如來藏」,比之脫卻纏縛的清淨「如來」,本 質上是一樣的「常無染污,德相備足」。易言之,諸佛與眾生的差異,

並不在「常無染污,德相備足」的本質,而在於是否掙脫了「諸趣 煩惱」。必須留意的是:《如來藏經》從未指出眾生「已然是佛」,從 而否定修行的必要。事實上,《如來藏經》只強調「本質」的平等,

從而在「本質平等」的基礎之上,提出成佛的保證、激起修行的信 心。經典明白地宣示:

一切有情具法性,胎中世利有光明。應生恭敬勿欺誑,發堅精 進以修持,不久自身成作佛,不久當坐菩提場,解脫無量俱胝 眾。32

在此,銳意精進、重視修行的實踐立場受到強調。總之,《如來藏經》

之以諸佛眾生為「平等」,並非罔顧現實地一體同視,更不是主張眾 生本來覺悟而不待修行。反之,這是一種透視本質、尊重潛能、喚 起自尊、激勵修持的「平等」教義。

至於第二個層面的「平等」,可由經中屢屢出現的標準句式──

「一切有情如來藏/sarvasattv

a

s tath

a

gatagarbh

ah/

sems can thams cad 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33一語見出端倪。檢視梵文 sarvasattvas tathagatagarbha

h

,性數格相同的兩個字,應是以前者「一

32 《大方廣如來藏經》,T.16,p.464a。晉本作:「汝身如來藏,常有濟世明,

若勤修精進,不久坐道場,成最正覺道,度脫無量眾。」(T.16, p.459a)

33 「sarvasattvas tathagatagarbhah」取自梵本《寶性論》第一章第二七頌。

「一切有情如來藏」,三見於T.16, p.461c ;一見於 T.16, p.464a。類似 的表述,又如「一切有情具如來藏」(T.16, p.463a)、「一一有情,有如來 界,具如來藏」(T.16,p.463c)……等等。

(9)

切眾生/sarvasattvas」修飾後者「如來藏」,意謂「一切眾生」是「如 來藏」。中譯逕作「一切有情如來藏」,既是逐字的直譯,也忠實地 反映出「一切有情是如來藏」的原意。另一方面,經文當中又有「一 切有情具如來藏/sems can thams cad 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 can」的表述,加上「具/can」這一表示「擁有」之意的單詞,「一 切眾生/sarvasattvas」即可視為「如來藏/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的擁有者。然而,無論「一切眾生(是)如來藏」或「一 切眾生具如來藏」,「一切/sarva

thams cad」,這個強烈表示平等 概念的用語均不曾告缺。可以說,收納出身首陀羅種的優波離為弟 子,以行動宣示四姓平等教化的釋尊,其崇尚平等的立場和精神,

在《如來藏經》當中得到充分的強調與徹底的發揮。

有關於此,松本史朗在〈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一文中,提出 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相反意見,彼云:「認為如來藏思想是平等思想也 是錯誤的,我認為還不如說是差別思想。」此說的理由是:根據《涅 槃經》,一闡提雖然也具有佛性,卻因無量罪垢所纏而不能成佛。34對 此,愚以為《涅槃經》主張一闡提有佛性,與《如來藏經》主張「一 切眾生如來藏」的平等立場固無二致;而即便《涅槃經》主張一闡 提不能成佛,此亦無違《如來藏經》一貫的平等立場。如前所述,《如 來藏經》主張的平等,是本質的平等、基礎的平等、潛力的平等,

而非結果的平等。結果的成凡成聖、是縛是脫,還須取決於過程,

所以經文開示如來藏義之後,又緊跟著指出:「若有菩薩信樂此法,

專心修學,便得解脫。」35因此,解脫成佛有其前提:「信樂此法」

34 詳見《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頁 3~4。

35 《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p.457c。

之餘還要「專心修學」。雖然《如來藏經》並未明確地說明「專心修 學」的內容,但可想而知,解脫成佛之道,恐非「本覺」或「已覺」

這般一蹴可及。總之,「本質或潛力的平等」,似乎比「結果或歸趨 的平等」更能體現平等的深義。否則,無論過程的勤惰、用力的淺 深,最終一起達陣、一併功成,這樣的「平等」,或恐更帶著幾許不 公。如果吾人認同「本質、潛力乃至機會的平等」是真正的,或有 意義的平等,那麼《如來藏經》的基本教義,乃至《涅槃經》的一 闡提有佛性說,理當是「平等」精神的充分體現。

(二)證悟之潛能;而非證得之境界

如來藏作為有情眾生內蘊的本質,正是一切眾生可成佛道的保 證。然而,如來藏的本質究竟為何?它是潛力的起點、修行的根基?

或者藉由修行所得的成就,亦即究竟圓滿的境界?簡言之,「如來藏」

是「可資證悟的潛能」?抑或「已然證悟的境界」?答案的線索,

便隱含在「如來藏」一語的詞義,以及「如來藏」義的相關譬喻之 中。

1.「如來藏」的詞義分析

如來藏此一複合詞tath

a

gatagarbha 係由 tath

a

gata 與 garbha 兩 字所組成,文法結構可析解為依主釋的屬格關係,意謂「如來之藏」。 分而言之,Tath

a

gata,亦即「如來」,是佛陀(buddha)的別名,而 garbha 之意則較為紛歧。Garbha 作為名詞,乃由動詞語根√grabh 或 √grah 衍生而出。動詞的√grabh 或 √grah 意指懷妊,衍生而 出的名詞garbha 則意指子宮。再進一步延申,garbha 可指子宮之內

(10)

懷藏之物,亦即胚胎或胎兒。36既然garbha 具有子宮和胎兒這雙重 涵義,那麼等同於「一切眾生」的「如來藏」這一複合詞,也就同 時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亦即「(懷妊)如來的子宮」與「如來(自 體)的胚胎」。

再 者 , 基 於 上 述 兩 種 不 同 的 解 釋 ,「 一 切 眾 生 是 如 來 藏 / sarvasattv

a

s tath

a

gatagarbh

ah

」此一表述,亦有兩種不同角度的詮 釋。其一,一切眾生是如來的子宮。易言之,完美的如來內藏在染 污的眾生身中。其二,一切眾生是如來的胚胎。易言之,眾生是尚 處於胚胎狀態的如來。就教理而言,上述兩種詮釋皆不無可能。首 先,若以眾生為懷妊如來的子宮,意指眾生的現狀雖然呈現染污與 困迫,其內在卻含藏著如來的純淨、無限的本質。也就是說,眾生 是圓滿而常住的如來所暫處的容器,是個尚有染污的子宮。據此,

「garbha/子宮」的本質是不淨與無常的,正如必須被掙脫的蛹,

這就呼應了眾生染污與缺憾的層面。其次,若以眾生為如來本身的 胚胎,意指眾生在現階段雖然尚未圓滿,但終究是如來的初始狀態。

成佛所需的基因與潛力已然具足在此胚胎之中。據此,「garbha/胚 胎」的本質是清淨與常住的。這胚胎是如來究竟圓成的根源,這就 呼應了眾生畢淨清淨與真實的本質。除此,由於「胚胎」是發展過 程的初始階段,則作為「如來胚胎」的「如來藏」,也就暗指眾生成 佛的潛力或起點。

「如來藏」究竟是「如來的子宮」或「如來的胚胎」?在首先 提出這一語詞的《如來藏經》當中並未明言,從而留下很大的詮釋

36 根據 M. M. Williams A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p.349。

空間。Michael Zimmermann 根據藏譯而推定《如來藏經》的 garbha 意指「子宮/womb」或「眾生的內在/inside of living beings」。

37Zimmermann 更進一步指出:在《如來藏經》當中,除了第八喻的

「如來界/tathagatadhatu」以外,所有用以指涉眾生之佛性的字群,

亦即「如來藏」的同義語群,幾乎都有關乎「完美的精神實現(perfect spiritual realization)」,而不具有「種子/germ (gotra)」、「胚胎/embryo (garbha)」 等 術 語 所 暗 示 的 「 潛 能 ( potentiality)」 意 味 。38顯 然 , Zimmermann 認為「胚胎/embryo (garbha)」一詞具有「潛能」的意 味,而既然「如來藏」是「如來的子宮」,而非「如來的胚胎」,則 見諸《如來藏經》之「如來藏」,宜乎傾向於指涉一種圓滿的佛境,

而非成佛的潛能。

然而,《如來藏經》之如來藏,果真意指「孕育如來的子宮」嗎?

為了追本溯源,首先須就《如來藏經》中的「藏/garbha」字,作 一字義上的梳理。「藏/garbha」,如前所述,主要有子宮(womb, 以 及連帶的inside, middle, interior of anything, calyx 等義)與胚胎(fetus, embryo, 以及連帶的 child, brood 等義)二義。而藏譯本如取「子宮」

義,則作mngal gnas;如取「胚胎」義,則作 snying po。見諸《如 來藏經》之「藏」字,乃兩義兼而有之。首先,「藏/garbha」作「子 宮」等義來解,例如:

見佛百千億,坐彼蓮花藏‧

39

37 詳參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

a

gatagarbhas

u

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pp.59~60。

38 同上註,詳參 pp.61~64。

39 見 T.16, p.457b。唐本:「現佛無量千俱胝,住蓮花胎寂不動。」(T.16,

(11)

一切有情……為於煩惱之所凌沒,於胎藏‧

中有俱胝百千諸佛。

40

由以上二例可知,當「藏/garbha」在上下文脈當中,用以指涉某 一可容納對象的空間或地點時,則傾向於「子宮」之義。相對於此,

當「藏/garbha」字在上下文脈當中,用以當作主語,或指涉某種被 擁有的對象時,則傾向於「胚胎」之義,例如:

一切眾生身,佛藏‧

安隱住。41 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

在身,眾相具足。42

以上二例當中的「佛藏」,姑不論其具體意義為何,總之必是安住於 眾生身中,一如胚胎安住於子宮之中,的某一主體。

接著,從「佛藏」到「如來藏」,除了字面意義雷同,其所屬的 上下文脈也幾無二致。經中說道:

一切煩惱染污之中,如來法藏‧

本無動搖。(T.16, p.461c)

p.461b)顯然晉本的「藏」字,在唐本則譯為與懷妊有關的「胎」字。

此「蓮花藏」的「藏」字,藏本作dbus,意謂 center, core, middle 等,

因此Zimmermann 將「蓮花藏」英譯為 center of the lotuses (見氏著,

p.100)。

40 見 T.16, p.461c。此「胎藏」一詞,Zimmermann 英譯為 wombs(見氏著,

p.104)。

41 此句見於晉本(T.16, p.457c);唐本作「一切有情住佛位」(T.16, p.462a);

藏譯本則晦澀難解。。

42 此句見於晉本(T.16, p.459a);唐本行文較為繁縟(T.16, p.464a),對應於

「佛藏」的詞語是「佛法無漏智寶」;藏譯本則大同於唐本。

一切有情,具如來藏‧

。(T.16, p.463a)

「如來藏」本無動搖地安住在一切染污之中,而且是一切有情共同 具有的對象,那麼,它本身應是某種「實存的主體」;而非一種「中 空的容器」。

這樣的假設,在慮及「如來藏」的性質之際,又可得到進一步 的佐證。亦即,《如來藏經》在提及如來藏時,皆著墨於它清淨無染、

常住不變的特質,如云:「是如來藏無所染」(T.16, p.462a),或「一 切有情如來藏常恆不變」(T.16, p.461c)。能夠擁有清淨、常恆這些 特質者,當然是「如來的胚胎」這具體而微的清淨如來;而非「(懷 妊)如來的子宮」這暫時而有漏的容器。

再者,藏譯「如來藏」為「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以 具有「胚胎」和「本質」之義的「snying po」來翻譯「garbha/藏」,

足見藏傳佛教對「如來藏」一詞,亦從因性、核心的層面來理解。

最後,《如來藏經》的經文本身也隱微地透露了「如來藏是如來 因性」的訊息,經云:「一一有情,有如來界,具如來藏。」43在此

「如來藏」與「如來界」並稱,兩者應當異名而同實。然而,「如來 界/tathagatadhatu」之「界/dhatu」義何所指?印順指出:

在如來藏說成立以前,「初期大乘」經中,已有如來界一詞;

而「原始佛教」中,「界」是極重要的術語……界(dhatu)從 dha 而來,有「根基」、「成素」的意義。構成事物的元素,

對成果說,是「因義」;約自體說,是「不失自性」的本質、

43 見唐本,T.16, p.463c,但此句不見於晉本。

(12)

質素(性)……44

Zimmermann 更直截地點出:既然「藏」等同於「界」;「界」又被 定義為證得佛果的「因/cause」,那麼「藏」在此便只可能意謂「胚 胎」或「起源/germ」,而指涉眾生成佛的「因」。45準此,在「如 來界」的旁證之下,「如來藏」作為「如來的胚胎」或「成佛的潛能」,

便有了更充分的理論基礎。

2.「如來藏」義的相關譬喻

以「如來藏」為「證成佛道的潛能」,又可於《如來藏經》九喻 當中覓得線索。

誠然,以「如來藏」為「現成圓滿的境界」,也可能在九喻當中 找到支持。例如,現成具足、只待發現的金礦、黃金佛像等等,亦 即第四、第五、第七、第九喻,暗示了金、寶之原自存在、本自具 足。儘管磨洗的歷程不可或缺,但黃金的本質乃至佛像的造型卻早 已存在。同樣地,第二喻中被蜂群圍繞的純蜜乃早已釀就;第三喻 中糠皮內的穀實也早已成熟。從以上的六個譬喻看來,如來藏依稀 是個已然成熟或成就的境界,處於已經實現而只待彰顯的狀態。類

44 詳見《如來藏之研究》,頁 28~30,台北:正聞,1992 修訂一版。

45 見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

a

gatagarbhas

u

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pp.59~60。然而,Zimmerrnann 旋 即在下文說道:至少就garbhagata 這一字而言,藏譯《如來藏經》傾向 於將garbha 一字解釋為 womb,而非 embryo。竊以為:即便 garbhagata 中的garbha 一字其義為 womb,也不能藉以證成 tath

a

gatagarbha 中的 garbha 同樣是 womb。一字多義,本是習見的語言現象,因此《如來藏 經》的「藏」字也可能不只一解。

似而生動的描摹,又見於第一喻當中如來所宣說的一段經文:

彼善男子、善女人,為於煩惱之所凌沒,於胎藏中有俱胝百千 諸佛,悉皆如我。如來智眼觀察彼等有佛法體,結跏趺坐,寂 不動搖。於一切煩惱染污之中,如來法藏本無搖動,諸有趣見 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言:「彼等一切如來,如我無異。」

46

據此,如來藏作為眾生內在最深層的本質,厥與諸佛的圓滿境界其 實殊無二致。如來藏的形象,甚至充分地具象化,而被比擬為結跏 趺坐的如來。然而,所云「彼等一切如來(「如來藏」或「眾生」),

如我無異」者,固然在「佛與眾生悉皆平等」的基調之上給予眾生 最大的鼓舞,卻也暗藏了另一種義理詮釋的灰色地帶──「如來藏」

不受染污,甚至結跏趺坐宛若「如來」,易言之,眾生如來藏即是證 得正等正覺的如來,這豈不意味著眾生本來覺悟、本來是佛?而既 然本已覺悟、本來是佛,那麼一切修行又豈非多餘?

《如來藏經》倡言精進,鼓勵修行的宗教立場,既如前述;而 諸佛與眾生的平等,是潛力與起點的平等,而非過程與結果的相同,

此亦論述於前文。然則,上引經文中,著力將如來藏具象化,甚至 描摹成相好莊嚴的如來,其行文說法的重點,應當不是「理論的建

46 見《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p. 461c。這段文字當中的某些措詞,諸本略 有差異。首先,「胎藏」一詞,字面上意謂子宮,而類似意指胎盤的「胞」

字。它可被權宜地譯作「最深處」,然而在唐本及藏譯之中,並不見與之 對應的譯語。其次,「佛法體」一詞,字面上可直譯為「佛法身」,唐譯 為「如來身」,藏譯為「如來」。其三,「如來法藏」一詞相應於唐本之「如 來藏」,但藏譯則作「法性/chos nyid」。

(13)

立」,而在於「信心的深化」。試想,不諳教理的普羅大眾,一旦被 告知自己的煩惱身中端坐著一尊相好莊嚴的真實如來,其自尊的建 立與自信的啟發,該蒙受何其正向而有力的鼓舞!如果將這樣一段 鼓勵性質甚是鮮明的文字解讀為「本覺思想」,或許將有幾分不妥 吧!

再者,即便前述的七個譬喻依稀彷彿將如來藏視為圓滿成就的 佛果狀態,然而反觀第六與第八喻,亦即果殼內有種芽喻與貧女懷 妊輪王喻,如來藏似乎不具有如此成熟和圓足的形象,而是佛果的 初始因素或潛在能力,正如種子或萌糵蟄藏在種殼之中;又如聖王 的胚胎懷妊於貧女身內。種子和萌孽,縱然有著長成大樹的潛力,

終究有待於外在環境提供適當的機緣。同理,聖王的胚胎,縱然擁 有偉大成就的基因和潛能,依然有待於外緣因素與日後的修行。

就「如來藏」一語觀之,鑄造此一術語之初,既然採用了與懷 妊有關的「garbha」一字,那麼「如來藏」這個帶有隱喻色彩的術 語,便很可能與《如來藏經》九喻中的第八喻──貧如懷妊輪王喻

──密切相關。為了更清楚地掌握「如來藏」一詞在其上下文脈中 之所指涉,有必要詳加檢視此第八喻:

有孤獨女人,惡形臭穢,容貌醜陋,如畢舍支,人所見者,厭 惡恐怖,止於下劣弊惡之家。偶然交通,腹中懷妊,決定是為 轉輪王胎。然彼女人雖復懷妊,亦曾無有如是思念,唯懷貧匱 下劣之心,由心羸劣,常作是念:「我形醜陋,寄於下劣弊惡 之家而過時日,亦不足知是何人類生於我腹。」如是如是,善 男子!一切有情,無主無依,生三有中,寄於下劣弊惡之舍,

為生死苦之所逼迫。然一一有情,有如來界,具如來藏,是彼 有情不覺不知。(T.16, p.463c)

顯而易見地,這醜陋卑微的女人譬喻輪迴中的一切眾生;而「轉輪 王胎」47即意指「如來藏」。眾生即便染污與卑微,依然內藏著如來 藏,而如來藏,譬若處於胚胎時期的轉輪聖王,正是偉大成就的潛 能或起點。總之,就與「如來藏」一詞密切相關的第八喻觀之,「如 來藏」較宜於被理解為「如來的胚胎」,一種純淨的初始狀態;而非

「(懷妊)如來的子宮」,一個暫時而有漏的容器。

總之,從《如來藏經》的九種譬喻看來,如來藏既可能是圓滿 和成就的境界;亦復可能是起點或潛能的階段。然而細味其意,後 者,亦即以如來藏為佛果的起點或潛能,似乎較前者更佔優勢且更 具說服力。

縱然,《如來藏經》對如來藏的部分表述,不免令人乍見之下誤 以為眾生「如來藏」等同於諸佛「如來」,如云:

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T.16, p.457c)

彼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為如來應供等 正覺。(T.16, p.458c)

47 「轉輪王胎」的「胎」字不見於晉本(「……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 四天下」,T.16, p.459a);藏譯 rgyal srid byed pa,其義為統治者、王者,

亦無「胎」義。筆者揣測:唐譯多一「胎」字不外兩種可能,其一,譯 者根據上下文脈逕行加字翻譯,以求句意更加明曉;其二,譯者所據之 梵文原本原有與之對應之字,而此字可能即是表示胚胎之意的garbha。

在唐譯中,garbha 多譯為「藏」,偶譯為「胎」,有時則合為「胎藏」,

如「我見一切諸有情,無主受於窮迫苦,在於三界中耽樂,身中法藏如 胎藏。」(T.16, p.463c),在末句當中,被喻為「法藏」的「胎藏」,殆即 貧女懷妊的「轉輪王胎」。

(14)

如果一逕地按照字面解讀,經文似乎認定「如來藏」即是德相備足 的「如來應供等正覺」,事實上,在如來藏學的發展過程中,這種解 讀方式也確乎具有一定的影響力。48然而,如果眾生「如來藏」逕 等於諸佛「如來」,《如來藏經》又何須加一「藏」字以為區隔?再 者,設若眾生「如來藏」已與諸佛「如來」無異,《如來藏經》又何 須殷殷期勉眾生精進修行?然而,既然《如來藏經》將「如來藏」

與「如來」分別劃歸於眾生與諸佛,亦即以「如來藏」為修行的起 點;以「如來」為證悟的終點,那麼對這兩種判然有別的範疇,又 為何以上引文句作出等同的表述呢?筆者以為,這類文句,應當被 理解為一種激發自信、鼓勵修行的權宜之筆。大凡,為了提振策勵 之功,直接脫略努力的過程而將甜美的成果示現在眼前,這是不難 理解的苦心。宋真宗為鼓勵天下士子勤學苦讀,就曾說道「書中自 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49,然而財富與美眷,當然並非現 成圓滿地存在於字裡行間。若非經歷一番「五經勤向窗前讀」的努 力,則五經依猶是五經,寒士依舊是寒士,黃金屋與顏如玉則遙不 可及。同樣地,雖說「如來藏……名為如來應供等正覺」,須知如來 藏終究不等於現成圓滿的如來應供等正覺。若不經過一番勤苦精進 的修行,則如來藏仍是如來藏,無從脫卻煩惱而證成如來。總之,

只要有識於《如來藏經》激勵自信的苦心,便不致於膠著字句,曲 解「如來藏」作為證悟潛能的原初義涵。

總結來說,無論基於「如來藏」一語的詞義解析,或基於對《如

48 強調眾生本來覺悟的「本覺說」即是一例。

49宋真宗〈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 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 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來藏經》九喻的理解,「如來藏」的原始義涵,皆宜視為證悟的潛能。

作為證成佛道的保證,如來藏所保證的是起點而非終點;是可堪成 就而非已然成就。

(三)以如來智為根本原質

承上文所論,「如來藏」是「如來的胚胎」,然則,是怎樣的「基 因」內藏於此胚胎之內?根據《如來藏經》,正是「如來之智」被強 調為如來藏的主要內容。事實上,在《如來藏經》所見之「如來藏」

的同義語群當中,「如來智/tath

a

gatajñ

a

na/de bzhin gshegs pa’i ye shes」與「如來知見/tath

a

gatajñ

a

nadar

w

ana/de bzhin gshegs pa’i ye shes mthong ba」這一類專指如來超越智慧的語詞,即佔有一定比 例。這種極其圓滿超越的智慧,亦即如來藏,須在證成如來果位之 後始能充分彰顯。至於苦海沈淪中的芸芸眾生,由於煩惱業力的牽 絆,即便有這與生俱來的如來之智,亦苦於無從實現。這個基本教 義──如來之智被煩惱所覆──在《如來藏經》當中一再被申述,

如云:

諸有情以煩惱裹如來智‧‧‧。(T.16, p.462b)

煩惱於外而覆蓋, 如來之智‧‧‧‧處於內。(T.16, p.464a.)

一切有情住於執取、作意舍中, 而有如來智慧‧‧‧‧

、力、無所畏諸 佛法藏。(T.16, p.462c)

一切有情如金像模, 外為煩惱泥所覆裹; 於內虛沖, 滿有佛‧ 法無漏知‧‧‧‧

(智‧

)寶‧。(T.16, p.464a)

(15)

既然如來藏作為「如來智慧」、「佛法無漏智」而被無明煩惱所 覆,那麼「斷除煩惱, 開佛知見」(T.16, p.457c)的義理結論,也就 可以順勢推知。《如來藏經》屢屢強調一旦淨除無明煩惱,則如來藏,

亦即如來智慧即得顯露,如云:

煩惱糠糩覆蔽如來無量知見‧‧‧‧‧‧

,故以方便如應說法,令除煩惱,

淨一切智‧‧‧。(T.16, p.458a)

諸有情可厭煩惱藏50纏,為彼除害煩惱藏故,淨如來智‧‧‧

故,如 來應正等覺為於菩薩而說法要。(T.16, p.461c)

煩惱眾惡業,覆弊(蔽)最勝身,當勤淨除斷,顯出如來智‧‧‧

。(T.16, p.459a)

在上引的任何文段當中,如來藏的主要內容,俱是藉由斷除煩惱而 彰顯的如來智慧。儘管如來的智慧、慈悲、功德,及其他一切方面 悉皆圓滿,而如來藏處於因地的初始階段,仍特別側重其智慧的層 面。在《如來藏經》當中,如來藏最重要的內容、最核心的元素,

無疑地必屬如來智慧。吾人也據此可知,在如來藏學始倡之時,確 然是以如來智慧作為如來藏的根本原質。

《如來藏經》之以「如來藏」為「如來智」,可謂前有所本。印 順指出:早在「如來藏」此一專有名詞成形之前,如來藏思想已然

50 或許基於文詞對稱的考量,不空的譯本當中,「如來藏」與「煩惱藏」

兩固相對的詞語經常相偕而出現,如「如來以佛眼觀察一切有情如來藏, 令彼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藏悉除遣故, 而為說法。」《大方廣 如來藏經》

以隱約而含蓄的方式表現於《華嚴經》51,如〈如來性起品〉所云:

無有眾生,無眾生身如來智慧‧‧‧‧

不具足者,但眾生顛倒,不知如‧ 來智‧‧……如來智慧‧‧‧‧

、無相智慧‧‧‧‧

、無礙智慧‧‧‧‧

,具足在於眾生身中,

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云何如來具足‧‧‧‧

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如來智慧‧‧‧‧

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52

這段其後見引於《究竟一乘寶性論》的經文,向來被視為如來藏說 的雛型,而具足在眾生身中的如來藏,則顯然是如來智慧。循此以 往,便無怪乎如來藏學成立伊始之《如來藏經》將如來藏界定為「如 來智」了。

有趣的是,晉本《如來藏經》有云:

彼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T.16, p.458c)

此句經文乍見之下,似可解讀為:「那清涼無熱的如來藏,既是(能 證的)大智慧聚,又是(所證的)妙寂泥洹。」如此,則《如來藏 經》所言之如來藏,便一體兼括「能證的智慧」與「所證的境界」。

然而,試比對唐本《如來藏經》相對應的經文:

彼欲瞋癡無明煩惱藏中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為有性,若能止 息,名為清涼,則名涅槃。若能淨除無明煩惱,是有情界,是

51 詳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 98~103。

52 T. 9, pp. 623c~624a。

(16)

則名為大智聚體,彼之有情,名大智聚。53

這段經文當中有個晦澀的疑點,即「有性」一詞。一個合理的猜測 是:「性」原作「情」,因形近而訛。此一假設在藏譯本中可找到旁 證。藏譯本對應於「有性」一詞者即作「sems can/有情」54。如果 此一假設屬實,則上述經文即可譯為:

凡貪、瞋、痴煩惱藏當中,存在著如來藏者,即名為「有情眾 生」。當〔貪、瞋、癡煩惱藏〕止息,即名為「清涼」,亦名

「涅槃」。若能淨除無明煩惱,這樣的有情界,即名為「大智 聚體」,而如此淨除煩惱的眾生,即可名為「大智慧聚」。

基於不空此譯,再回顧佛陀跋陀羅譯本《大方等如來藏經》相對應 的文句,似宜理解為:

「彼如來藏」被無明煩惱所覆。一旦煩惱止息,即是「清涼無 熱」、「妙寂泥洹」的境界。凡離卻無明煩惱的有情眾生,即 成為「大智慧聚」。

準此,則「涅槃」固是煩惱止息的境界;而淨除煩惱之後所透顯的

53 T.16, p.463a。

54 高崎直道在《如來藏思想之形成》一書中指出:不空刻意翻譯為「有性」,

亦即 sat-tva,以暗示眾生與菩薩之間的共通點,詳參 p.63。這誠然是個 引人深思的見解。然而,「有性」與其說是個別有用意的譯語,毋寧說是 古書版本中常見的「形近而訛」。理由有二:其一,在「有性」的下文旋 即出現「有情」一詞,而這也正是不空譯師習用的譯語。其二,中文「有 性」一詞,常用以翻譯astitva、astit

a

、bh

a

va、sat、satt

a

、sad-bh

a

va 等 等,而非sattva(眾生)。

眾生本體,亦即如來藏,終究是如來的「大智慧聚」。

總之,根據《如來藏經》,如來藏最重要的質素,最基本的內涵,

即是如來智慧,此所以如來藏又可名為「大智藏」55或「智寶藏」56

(四)眾生不自覺知;如來之所教示

《如來藏經》藉由九喻反覆申說「一切眾生煩惱身中有如來藏」

的道理。與此同時,經文也藉由幾則譬喻,指出眾苦交迫的眾生在 現階段的自憐自怨和盲昧無知──無知於自己掙脫苦迫、淨化生命 的巨大潛能。

在第四、第五、第七這三則與黃金、寶物有關的譬喻當中,俗 世之人不知糞穢中藏有金磚;貧窮男子不知宅內地中有大金礦;行 路之人不知弊帛之中有如來寶像。「不知」,特別是「不知」近在咫 尺唾手可得的人間至寶,是芸芸眾生共同的盲點。同樣地,在第八 喻當中,那位醜陋卑微的婦人逕顧著悲歎,也全然「不知」自己懷 妊的是轉輪聖王。

當眾生憑一己之智,並不足以覺知自身之內的如來藏時,這項 宗教真理的發現與教示者,便只能歸諸如來,這具足一切智的超越 存在。如來之所以能知眾生之所不能知;見眾生之所不能見,是因 為如來的知見,並不經由尋常的「世俗智」與「肉眼」;而是經由殊 勝的「一切智」與「佛眼」。另一方面,如來知已見已,又為眾生開 示此義,其動機,無非出於對眾生的悲憫;其目的,無非為了引導

55 經云:「汝等穿斯大智藏,獲得離貧作世尊」,見 T.16, p.463a。

56 經云:「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易。如是觀察已,而為眾生說,令得智 寶藏,大富兼廣利。」見 T.16, p.458b。

(17)

眾生遣除煩惱證悟佛道。經云:

如來以佛眼觀察一切有情如來藏,令彼有情欲瞋癡無明煩惱 藏,悉除遣故,而為說法,由聞法故,則正修行,即得清淨如 來實禮(筆者按:「禮」應為「體」,形近而訛)。(T.16, p.461c)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我以佛眼如實觀之,以善方便隨應說 法,滅除煩惱,開佛知見,普為世間施作佛事。(T.16, p.457c)

在不一而足的類似表述當中57,「一切眾生具如來藏」這個隱而 不顯的真理,都是由如來以「佛眼」、「如來眼」、「清淨眼」觀見,

從而教示眾生。易言之,正如多數「真理」之從發現到宣揚,可謂 一段「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歷程;如來觀見眾生如來藏,

從而教示眾生的歷程,亦幾近於是。

所異者,至少就《如來藏經》這部如來藏學的起源經典觀之,

這個幾乎能以「一切眾生具如來藏」一語概括的真理,若相較於原 始佛法的緣起、無我、四諦、八正道……等等教義,誠然少了些細 膩的分析,也較毋須訴諸「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的思辯之力。

當然,如果從修行的角度來理解「一切眾生具如來藏」,吾人大可舉 出禪宗路數,強調某種「頓悟自心是佛」的「直觀」式的「修行證 悟」。然而,這種將「如來藏說」直接接繫到「修行解脫論」的模式,

57 諸如「如來應供正遍知,以如來眼,觀見一切有情具如來體。」(T.16, p.462b)、「如來以清淨眼,見一切有情具如來藏。」(T.16, p.463a)、「如 來以如來眼,見一切有情……煩惱臭穢故弊帛中,有如來體,如我無異。

如來為解煩惱穢帛所纏裹故,為諸菩薩而說妙法。」(T.16, p.463b)……

等等。

其實是如來藏學比較後期的發展結果。至於在如來藏學始倡之時,

尤其從代表如來藏原始教義的《如來藏經》看來,「一切眾生具如來 藏」,作為如來所觀見而揭示的真理,其所期待於廣大追隨者的,與 其說是「解」,毋寧說是「信」,因為它原非有賴深入思辯始能契解 的「四諦」之類的教理;而毋寧是帶有「精神喊話」性質的激勵之 辭。言者諄諄,不外乎期待大眾因「信」而入,此即經文所云:「若 信我所說:一切有寶藏,信勤方便行,疾成無上道。」58

當然,「一切眾生具如來藏」的主張,其本身雖然不是修行的方 式,卻無疑是策進修行的鼓勵之辭。在相信「一切眾生具如來藏」

之後,隨之而來的應是怎樣的修行內容?《如來藏經》並未明言。

但是,與《如來藏經》密切相關,甚至很可能是《如來藏經》所據 所本的〈華嚴經.如來性起品〉,倒有一段足資參考的經文:

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眾生,觀已作如是言:「奇 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 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 內,與佛無異。」如來即時教彼眾生修八聖道,捨離虛妄顛倒,

離顛倒已具如來智,與如來等饒益眾生。(T.9, p.624a)

如前文既已指出,這段〈性起品〉的文字,可謂如來藏學的原型

(prototype)。這段經文的前半,亦即如來觀見眾生在妄想纏縛的有 漏身心中,具備了與佛無異的殊勝特質,正是《如來藏經》一再強

58 T.16, p.458b。又唐本作:「我皆所說而勝解,一切有情有伏藏,若能勝 解而棈勤,速疾證於最勝覺。」(T.16, p.463a)表面上看來,雖然沒有「信」

的字樣,然而比對藏譯,與「勝解」相對應的字「mos」,其義有:resolute faith、esteem、belief……等等,「信仰」、「信心」之義自在其中。

(18)

調的主張。十分雷同的內容與行文方式,《如來藏經》並不乏其例。

59然而,這段經文的後半又補充說明:如來觀見眾生的巨大潛能,亦 即確認眾生的可塑性之後,旋即教給眾生,使之證悟的修行內容,

即是傳統佛教奉行不渝的「八正道」。在此,大乘如來藏學與原始佛 教的修行主張可謂順理成章的接軌。

事實上,《如來藏經》作為如來藏系最早期的經典,其與原始佛 教「心性本淨」的主張,本有著前呼後應的傳承關係。印順早已指 出:見於《雜阿含經》的鍊金喻,大有引發「心性本淨」說的可能。

60而巴利藏的《增支部》中,更明確地說到「此心極光淨,而客隨煩 惱雜染」。印順據而推論:「心清淨而與客塵煩惱發生關係,是如來 藏說的重要理論,不能不說是淵源於阿含經的!」61儘管印順隨即論 證:《雜阿含經》的鍊金喻屬於「如來記說」;《增支部》是「個個為 人悉檀」,兩者在原始聖典當中都屬於「不了義說」62。然而,無論 了義與否,原始阿含聖典當中的鍊金喻和心性本淨說,確實給予《如 來藏經》直接的啟發和影響。而後者對解脫的密切關注與強烈訴求,

確實也和原始佛法的初衷殊無二致。《如來藏經》與《原始佛教》的 密切關係,終究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總之,作為證悟潛能之「如來藏」,眾生雖然平等共具,卻因妄 想執著而不自覺知,必有待於如來以其超越的「佛眼」觀見,進而

59 例如:如來應正等覺,以佛自己智慧光明,眼見一切有情……於一切煩 惱染污之中,如來法藏本無動搖,諸有趣見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 言:「彼等一切如來(筆者按:指如來藏),如我無異。」(T.16, p.461c)

60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 67~69,台北:正聞,1992

61 同上註,頁 69。

62 同上註,頁 72~73。

教示眾生。而芸芸眾生作為受教化的對象,若能「信受」此義,自 能在無邊泥淖之中重拾信心,基於昂揚的自信而精進修行。

三.與後起教義的區隔

《如來藏經》所建立之如來藏義既如上述,而上揭的重點,也 正是「如來藏」最核心和原始的義涵。隨著踵事增華的發展步履,「如 來藏」的理論層層加深,義界層層加廣,然而後起的衍生之義,誠 不能與其原始義蘊混為一談。下文試析論之。

(一)未有形上學的建構

聖嚴法師在其《自家寶藏》一書的序言中說道:「如來藏思想,

既可滿足哲學思辨的要求,也可滿足信仰的要求。」63信哉斯言!綜 觀如來藏學的發展史,其建立之初原有濃厚的信仰意味;其後隨著 學說自身的不斷發展以及與其他學派的交流互動,諸多以「如來藏」

為本的形上理論也逐漸地建構起來。

再回到如來藏學最初期的《如來藏經》,並不令人訝異地,形上 思辯的趣味可謂付之闕如,因為這些原非《如來藏經》的旨趣所在。

就如恆清法師所云:「它不作形而上的辯證,沒有認識論上的解說,

有的是解脫論的保證。」64極有可能,如來藏說的提出,最初乃針對 廣泛而貧苦的一般大眾,以貧人具有寶藏、貧女懷妊輪王的譬喻,

期勉他們不須受限於種姓的束縛,不應沈淪在生死的苦海,而要自

63 見頁 7,台北:法鼓文化,2001 年初版。

64 見《佛性思想》,頁 88,台北:東大,1997 年初版。

(19)

信自立,並勤於修行。既然傳道的對象並不是知識菁英,形上的辯 證自然可免。

《如來藏經》之如來藏說,固然原始、素樸而未有形上學的建 構,然而後人多從形上角度來理解或批判如來藏義。在沸沸揚揚的 討論聲中,其欬唾又不免及於《如來藏經》。

且回溯前言中業已提及的山口益與松本史朗的意見。

山口益認為,如來藏即緣起,即般若空性。65如來藏為何是緣起?

山口益的論據是:《如來藏經》有云:「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 法界,一切有情如來藏常恆不變。」66而在原始佛教經典《雜阿含經》

論述緣起法則的經文裡,也出現了這樣的表述。67因此,《雜阿含經》

的「緣起」到了《如來藏經》,乃以「如來藏」一詞來承接。然而愚 謂:即便《如來藏經》沿用了阿含的語句,是否就能據以論證《如 來藏經》之「如來藏」即《雜阿含經》之「緣起」,或至少和「緣起」

法則有所關聯?對此,Michael Zimmermann 就明顯持反對意見。68事 實上,自阿含以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界」,已成為諸

65 此主張及相關論證,見於山口益《般若思想史》,蕭平、楊金萍譯,頁 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7 月第 1 版。

66 T.16, p.461c。晉本作:「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 來之藏常住不變。」(T.16, p.457c)

67 例如:「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T.2, p.84b)

68 Zimmermann 認為在這段常用以說明緣起法的慣用語式當中,《如來藏 經》並無意於提出「緣起法」,而旨在說明「一切眾生如來藏」之作為究 極真理。詳見A Buddha Within: The Tath

a

gatagarbhas

u

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p.55。

多文獻在揭示究極真理時的慣用語式,意謂「如此如此的真理,無 論如來出世與否,都一樣顛撲不破」。至於如此如此的真理為何?自 然由各部文獻自行認定,例如:《善見律毘婆沙》云:「五戒十戒是 學,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於世間中此戒常有。」(T.24, p.719a);《大 般若波羅蜜多經》云:「諸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若佛出世,若不 出世,法相常爾。」(T.6, p.1038b);《大乘寶雲經》曰:「第一義者,

無言無說,本性清淨,一切聖人內自證得,若佛出世,若不出世,

法性常爾,不減不增。」(T.16, p.272c)以上被宣稱為「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法相常爾」的重點或真理,可以是「五戒十戒」、「諸法 空性」、不可詮辯的「第一義」等不盡相同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正 如阿含的「緣起」,也未必與《如來藏經》之「如來藏」有任何關聯,

儘管它們都出現在相類的慣用語式當中。

至於如來藏為何是般若空性?山口益認為《如來藏經》所云「一 切眾生有如來藏」,其中「一切眾生」是能所對立的世間法;而「如 來藏」則是勝義空、法性,亦即般若。那麼,山口益對於「一切眾 生有如來藏」的理解,應當類同於「一切能所對立的世間法具有泯 絕對待的般若空性」。這是很有趣的詮釋,而且是不違背佛學教理的 聯想,可惜的是,綜觀《如來藏經》,不但不見任何緣起法則的教義,

也嗅不出任何般若空性的氣息,原因是:《如來藏經》的旨趣原本不 在哲學理論的建構。

其次,松本史朗將如來藏學批判為「基體說/dhatu-vada」,從 而否認如來藏說在佛教傳統當中的合理地位。松本史朗對「基體說」

的定義是:「它是一種主張“由單一實在基體(dhatu)生出多元 dharma”的論說。簡曰為“發生論性質的一元論”或“根源實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第 36 號(1959 年),頁 53-56;高崎直道, 〈如來藏思想の歷史と文獻〉 ,收入平川彰等編, 《講 座大乘佛教 6: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1982 年),頁

From the context of “paying homage to the Buddha as if the Buddha were present” mentioned in the Liturgy, Master Huisi has developed a repentance system of “single-mindedly

參見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by Bhikkhu Bodhi, The Book of the Eights, 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 2012,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