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航測及遙測學刊 第十三卷 第三期 第 169-182 頁 民國 97 年 9 月 169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Volume 13, No.3, Sepetmber 2008, pp. 169-182

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趙鍵哲

1

莊子毅

2

摘 要

本研究針對地面光達點雲資料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進行特徵萃取、特徵匹配及空間相似轉換,以 完成連續測站之點雲資料套合。研究工作內容可分為三個主要發展核心: 三維直線特徵萃取器、三維直 線特徵匹配機制與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的點雲套合數學模式。特徵萃取採用影像處理技術由光達點雲 提取三維直線特徵,並以三維直線特徵匹配機制透過幾何約制找尋共軛直線配對,做為點雲資料套合元 件;而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的點雲套合模式則以線性模式提供轉換參數之近似解作為非線性嚴密模式 之參數起始值,可避免參數起始值給予問題且減少人為介入;在套合轉換計算上為避免套合轉換誤差累 積,本研究採用同時平差解算(Simultaneous Adjustment)模式。由實驗成果顯示本文所提出以三維直線特 徵為基礎之方法對於具結構物場景確實可有效率地完成地面光達點雲資料套合,而對於其它場景則應可 做為點雲資料套合處理的可能選項。

關鍵詞:地面光達、三維直線特徵、套合、同時平差解算

1. 前言

考量地面光達系統掃描施測範圍與掃描物件 的面向問題,施測時常需進行多測站掃描來完成場 景描述,同時由於點雲三維坐標是架構在各自的測 站坐標系統,必須藉助套合作業將各測站點雲三維 坐標轉換至共同基準。除了利用佈標點位做為套合 控制點的作法之外(Acka,2003),以點群最近距離條 件發展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演算法為目前 較為廣用的點雲資料自動套合轉換工具(Besl and McKay,1992; Chen and Medioni,1992; Zhang,1994),

其解算必須經由迭代方式求取測站間轉換參數;

Masuda and Yokoya (1995)以及 Bergevin et al.(1996) 提出以ICP 為基礎之多測站同時解算模式,能讓套 合 誤 差 分 散 於 各 測 站 間 ; 近 期 則 由 Bae and Lichti(2008)提出 Geometric Primitive ICP with the RANSAC (GP-ICPR)對於轉換參數估計精度能有 顯著提升。另外其它改良部份有Mitra et al.(2004) 提出快速收斂的演算法;Makadia et al.(2006)以穩

健度估計(Robust Estimate)增強重疊區域不足之套 合效果。Barnea and Filin(2008)利用偵測及匹配角 點(在該文章中以關鍵點(Keypoint)稱之)以共軛配 對角點的距離為條件進行點雲資料套合。除了以點 特徵進行套合工作之外,以其它幾何特徵為套合處 理對象者如Rabbani et al.(2007)以圓柱、圓環、球 體、平面特徵為基礎解算轉換關係,Matabosch et al.(2008)、Yamany and Farag(2002)、Wyngaerd and Van Gool(2002)、Dold and Brenner(2006)、Gruen and Akca(2005)以及 von Hansen(2006)則利用曲面或平 面特徵為基礎計算套合轉換關係。

相對而言,文獻中以直線特徵為基礎之套合工 作相關研究則屬少數。Stamos and Allen(2002)以人 工匹配所萃取三維共軛直線特徵以計算不同測站 點雲資料轉換參數;Habib et al.(2005)利用直線線 段進行光達點雲與航測影像資料套合工作;von Hansen et al.(2008)由地面與空載光達點雲萃取三 維直線特徵,並以兩兩測站為基礎利用兩階段方式 分別求取平移與旋轉參數。

1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2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

收到日期:民國 97 年 09 月 20 日 修改日期:民國 97 年 11 月 03 日 接受日期:民國 97 年 11 月 29 日

(2)

架構於三維直線特徵,較諸於前述相關研究,

本研究工作特色包含三個處理核心,以三維直線特 徵為基礎進行萃取、匹配與坐標轉換完成多測站點 雲套合,其工作處理流程如圖1 所示。

本研究工作所發展的三維直線特徵萃取器具 有自動萃取模式與人工輔助模式之彈性,除此之外,

在 掃 描 物 件 外 觀 幾 何 條 件 許 可 下 可 執 行 精 煉 (Refinement)萃取模式獲得較高精度三維直線特徵。

而三維直線特徵匹配機制是以空間幾何特性與最 小二乘平差法擬合結果做為判斷條件。本文視由光 達點雲萃取之空間三維直線特徵間的相互關係為 剛體(Rigid body),不產生扭曲及形變,因此透過 空間角度、最短距離約制,最小二乘平差解算中的 最佳擬合解以及尺度參數值域約制等條件完成三 維直線特徵匹配,並將共軛配對做為三維直線特徵 空間相似轉換之觀測量。三維直線特徵匹配機制可 由兩測站模式延展成多測站匹配模式,多測站匹配 模式則以三個測站為基本處理單元,並考量三測站 中首尾測站之關聯性,可偵測部分直線特徵遮蔽並 增強共軛特徵匹配效果。三維直線特徵空間相似轉 換定義為七參數正形轉換模式,包含尺度參數、三 軸旋轉角度參數及三個平移參數。在此轉換模式中 可由非線性數學模式推演出線性求解模式,結合線 性及非線性兩模式以兩階段解算方式可達到轉換

參數起始值的自動授予及獲致嚴密求解轉換參數 之功效。對於連續多測站之套合轉換,為減少兩測 站為基礎的套合所產生的累積性誤差,本研究採用 同時平差(Simultaneous Adjustment)模式解算各測 站間的轉換參數。

2. 研究方法

本文針對地面光達點雲套合作業提出以三維 直線特徵為基礎的完整作業程序,由離散點雲進行 直線特徵萃取、匹配與坐標轉換關係的計算,完成 不同測站間的點雲資料套合,各程序之方法與策略 分述如後。

2.1 三維直線特徵萃取

本研究以線段兩端點三維坐標來描述三維直 線特徵,三維直線特徵萃取包含自動、人工及精煉 萃取模式。萃取工作以自動模式為主,若萃取成果 不佳或特徵分佈不均勻時則輔以人工萃取模式,且 當被掃描物件外觀幾何條件許可時(具有兩個面可 相交一直線),可透過精煉模式以平面交會獲取較 高精度之三維直線特徵。三維直線特徵萃取程序如 圖2 所示,其中包含兩個判斷程序,第一為是否採 用人工萃取模式,第二為是否具有相鄰平面。

圖1 點雲資料套合處理流程

圖 2 三維直線特徵萃取流程

(3)

為便 徵,萃取工 為規則網 轉換成距 Canny Ed 與Hough 取二維直 求得三維 受到內插 精度難以 以及內插 取精度,

萃取之三 涵蓋點雲 模式輔助 可再利用 最小二乘 段。依此 過原始點 播獲致(J 所示。

(a)原始

(c)小視窗

便利以影像處 工作起於將離 網格資料,經過 距離影像(Rang dge Operator h Transform ( 直線特徵,再依 維直線特徵端點 插平滑影響,自 以界定,欲評估 插效應等,較難 目前需依靠經 三維直線特徵 雲重疊區域,在 助。而對於擁有 用擷取直線特徵 乘法擬合相鄰 此,精煉後的三

點位、平面擬合 Jaw and Chua

始點雲資料

窗切割原始點

圖3 三維直

趙鍵哲、

處理技術自動 離散的地面光 過坐標平移與 ge Image),在 (Canny,1986) (Hough,1962) 依坐標平移及 點坐標。但由 自動萃取的三 估其精度需考 難經由客觀的 經驗法則予以 徵在數量及分

在此情況下,

有顯著相鄰平 徵附近原始離 鄰平面並求算

三維直線特徵 合及直線交會 ang,2008),其

(b)由距 似三

點雲 (d)以精煉 特徵 直線特徵精煉

莊子毅:以三

偵測三維直線 光達點雲資料內 與縮放將網格資 在距離影像上藉 )偵測邊緣線位 )鏈結共線像元 及尺度縮放反轉 由於距離影像資 三維直線特徵端 考量原始點雲資 的數學模式量化 以評定。經由自 佈上未必能有 必須以人工萃 平面的直線特徵 離散點雲資料

交會之三維直 徵位置及精度乃 會的計算與誤差 其處理程序如

距離影像萃取近 三維直線特徵

煉模式萃取直

煉圖示

三維直線特徵進

線特 內插 資料 藉由 位置 元萃 轉換 資料 端點 資料 化萃 自動 有效 萃取 徵則 料,以 直線 乃透 差傳 如圖3

近 徵

直線

會產 三維 位置 平面 或降 響範 調整

相鄰 角度 限。

2.

具有 夾角 直線 匹配 站或

2.2

階段 其相 間線 角度 或一 基礎 小二 應之 二階 由一 軛三 線特 判定 離計 而兩

進行地面光達點

由於光達點 產生外擴或內 維坐標顯示貼 置資訊並不可 面擬合及直線 降低其影響性 範圍及影響量 整點雲資料的 精煉萃取模 鄰可視平面的 度影響,可進行

2 三維直

在剛體假設 有不變的(Inv 角不會因不同 線特性且直線 配策略由此“不 或多測站方式

2.1 兩測站

兩測站間的 段,首先由計算 相鄰直線特徵 線段間所夾的 度約制的可能 一對多的配對 礎的空間相似 二乘平差計算 之轉換參數為 階段藉由近似 一測站坐標系 三維直線特徵 特徵間的空間 定為共軛三維 計算及門檻值 兩測站三維直

點雲套合

點雲在描述實 內縮現象(Brie 貼近邊緣線兩 可靠,為減少這 線交會的影響 性,本研究採用 量的權函式(Jaw 的隨機誤差量

模式必須建構 的前提下,但實

行精煉的三維

直線特徵

設下,物空間中 ariant)幾何關 同基準而產生扭 線段之間的相對 不變特性”切入 式。

站三維直線

的三維直線特 算各測站中每 徵的空間角度開 的各角度做初步 能共軛配對,而 對情形,因此透 似轉換近似模式 算,並選取最佳 為此階段之參數

似轉換參數將 系轉換至另一測 徵具有相同坐標 間距離,若能符 維直線特徵。前 值設定可參照 直線匹配流程如

實際物件邊緣線 se,2004),因 兩側的相關點位

這些精度較差

,可採取點位 用以考量外縮 w and Chuan

構在掃描場景呈 實作中由於掃 維直線特徵往

徵匹配

中的三維直線 關係,直線段 扭曲形變,直 對距離關係不 入,處理對象

線特徵匹配

特徵匹配策略可 每一條三維直

開始,並以兩 步匹配,保留 而其中可能具 透過以三維直 式(詳於 2.3 節 佳擬合結果的

數解並視為近 將配對的三維直

測站坐標系上 標系統,並計 符合空間距離 前述空間角度

Jaw and Chua 如圖4 所示。

171

線位置處 因此由點雲 位其幾何 差的點位對 位去除方式 縮或內擴影 g,2008)來

呈現清晰 掃描位置及 往往相當有

線特徵之間 間形成的 直線段保持 不會改變,

象可採兩測

配模式

可分為兩 直線特徵與 兩測站中空 留符合空間 具有一對一 直線特徵為 節)進行最 的配對組對 近似解。第 直線特徵 上,使得共 計算三維直 離約制,則 度及空間距

ang(2008),

(4)

2.2.2 多測站三維直線特徵匹配

多測站匹配模式是以兩測站匹配策略為基礎,

考量各測站間的重疊區域範圍,多測站三維直線特 徵匹配以三個測站(Triplet-wise)為基本單元進行延 伸,如圖5 所表示。

其中基本單元中的中間測站被視為左右測站 之參考站,且左右測站分別與中間測站以兩測站匹 配模式進行匹配,每個三測站基本單元與相鄰的基 本單元有兩個測站相重疊,以三個測站為基本單元 可使存在於左右測站間的共軛三維直線特徵互相 關聯,因此在通過空間角度約制與最小二乘解算後,

可將所有三維直線特徵(並非只有候選的共軛三維 直線特徵)轉換至中間參考站坐標系,如此於中間 測站未顯現但存在於左右測站的共軛三維直線特 徵將有機會在此階段被檢視。每個基本單元匹配後 之匹配成果可進行整合,當各測站間的共軛三維直 線特徵皆對應後,可以透過任選一測站(做為基準 站,進行多測站點雲套合;然而依據 Jaw and

Chunag(2008),針對非閉合型態的測站組則應選擇 最中間測站做為基準站才能有最佳套合效果。

2.3 三維直線特徵空間相似轉換

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之空間相似轉換數學 模式包括非線性的嚴密轉換模式、線性的近似轉換 模式及同時平差解算模式。

2.3.1 嚴密轉換模式

三維直線特徵經坐標轉換至共同基準後應具 有共線(Collinearity)特性,即線段端點經轉換至基 準坐標系後應落於其對應的共軛線段軌跡上(參照 圖6 及式(1)),其方式與利用控制點施行點對點的 對應方式截然不同。空間中直線的一個端點透過七 參數的空間相似轉換式(2)後可以列出兩個方程式 (式(3)),即一條三維直線特徵線段可以建立四個方 程式(每端點建立兩個)。以兩測站套合為例,至少 需要空間中兩對非共面三維直線特徵才能進行轉 換參數解算。

圖4 兩測站三維直線特徵匹配流程圖

圖5 多測站匹配策略

(5)

趙鍵哲、莊子毅: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173

圖6 共軛直線軌跡示意圖

i i ai c i

i ai c i

i ai c

n Z Z m

Y Y l

X

X

− =

− =

(1)

其中: ; ; 為第i 條直線方向向量分量

⎥ ⎥

⎢ ⎢

⎥ ⎥

⎢ ⎢

⎡ +

⎥ ⎥

⎢ ⎢

=

⎥ ⎥

⎢ ⎢

ci ci

ci

Z Y X

i c

i c

i c

Z Y X m m m

m m m

m m m S T T T Z

Y X

33 32 31

23 22 21

13 12 11

(2)

其中:S 為尺度參數, ~ 為三軸旋轉矩陣元素, , , 為平移參數;( , , )為坐標系 1(對照 圖6)之直線端點坐標,( , , )為轉換(從坐標系 1 轉至坐標系 2)後之直線端點坐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0 )]

)(

) )(

( [

) (

) (

23 22

21

33 32

31

13 12

11

23 22

21

) T Z Sm Y

Sm X

)(Sm -Z (Z

T Z Sm Y

Sm X

Sm Y Y

Z Z Y Y Y Z

T Z Sm Y

Sm X

Sm Y (Y

T Z Sm Y

Sm X

Sm X

X

Y Y X X X Y

Y ci ci

ci ai

bi

Z ci ci

ci ai

bi

ai bi ai ai bi ai

X ci ci

ci ai

bi

Y ci ci

ci ai

bi

ai bi ai ai

bi ai

(3)

.

33 32 31

23 22 21

13 12 11

⎥ ⎥

⎢ ⎢

⎥ ⎥

⎢ ⎢

⎡ +

⎥ ⎥

⎢ ⎢

=

⎥ ⎥

⎢ ⎢

ci ci

ci

Z Y X

i c

i c

i c

Z Y X P P P

P P P

P P P T

T T Z

Y X

(4)

其中

P

ij

= Sm

ij

, i = 1 , 2 , 3 ; j = 1 , 2 , 3

, ~ , ∑ (5) 其中 ∑ 4 1 ; 7 1 ; 6 ∑ ;

A:直線特徵套合轉換方程式(式(3))針對七個轉換參數偏微分之係數矩陣 B:直線特徵套合轉換方程式(式(3))針對直線端點坐標偏微分係數矩陣 P:權矩陣; :先驗方差; ∑:觀測量協方差矩陣; :為不符值向量

:直線端點坐標觀測值誤差向量; :空間相似轉換參數增量向量 :直線端點坐標觀測值向量; : 總配對個數; : 測站個數 :第 i 個共軛配對,

i = 1 ~ n

(6)

2.3.3 同時平差解算模式

本研究針對所有測站的點雲資料利用所匹配 的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同時平差解算轉換參數,式(5) 為其數學模式。平差解算基於選擇一基準站,利用 共軛三維直線特徵套合條件同時求算各測站相對 於基準站之轉換參數。

3. 實驗與分析

為測試本研究工作所擬方法之適用性及成效,

設計以下兩組實驗:

(1)第一組實驗目的為了解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 的套合模式與通用之 ICP 法套合方式之成果差 異,並以模擬方式利用檢核點來量化品質。

(2)以本文方法進行實測地面點雲資料套合,並利 用內部精度及視覺檢查評估成果。

3.1 三維直線特徵 versus ICP 套合

3.1.1 實驗資料描述

本部份之實驗以成功大學圖書館某測站(視為 基準站)掃描實際點雲資料搭配模擬之轉換參數及 點雲誤差(產生模擬之測站)建置實驗場,並透過八 個均勻分佈之檢核點之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 做 為 套 合 之 外 部 精 度 (External Accuracy, EA)指標。除此之外,本文亦提 出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的精度評估指標,其概念 為將所有共軛三維直線特徵轉換至相同基準後,計 算共軛直線配對間的平均空間距離做為點雲套合 成果的內部精度(Internal Accuracy, IA)指標,如式 (6) 所 示 。 基 準 測 站 之 點 雲 資 料 是 以 Optech ILRIS-3D 進行掃描,儀器宣稱之定位精度(Nominal Accuracy)在掃描距離 10~100 公尺約為 3~30 公厘 (賴志凱,2004)。為製作模擬測站,乃將基準站之 點雲資料分割成具重疊之五組資料,以四組模擬轉 換參數將四組資料進行轉換計算,以此模擬從四個 測站所掃描點雲真值,並加上 0.03 公尺隨機誤差 於各點位的三軸分量。各測站的點雲幾何與資訊如 圖7 與表 1 所示。

n D

n i

Li

= =1

Accuracy

Internal (6) 其中 DLi:共軛直線配對間之空間距離(定義為線段 中點至共軛線段垂距的平均值);n:共軛直線配對 個數。

(a)測站 A (b)測站 B

(c)測站 C (d)測站 D

(e)測站 E 圖 7 測站點雲資料

表1 模擬實驗場測站資訊

測站編號 A B C D E

光達點數 128518 183405 217508 310909 176540 掃描距離

(公尺) 39 39 39 39 39

點間距

(公厘) 31 31 31 31 31

3.1.2 實驗成果

圖8 中,(a)~(e)展示以自動直線特徵階段之成 果,(f)紅色線條為經匹配後做為轉換計算的直線特 徵,而藍色點位為檢核點分佈示意圖。表2 呈現直

(7)

趙鍵哲、莊子毅: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175 線特徵萃取匹配成果,其中a、m 及 r 分別代表自

動萃取、人工輔助及精煉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透過 多測站匹配模式中以三個測站為基準的策略,可成 功匹配非相鄰兩測站之三維直線特徵共軛對應。

在此實驗場中,雖然自動直線特徵萃取成果即 可滿足點雲套合解算條件,但為求最佳套合成果,

除了進行精煉萃取(七條直線特徵)之外,尚以人工 方式量測三條直線特徵。由於受到雜訊影響,自動 直線特徵模式亦會萃取到非實際結構線特徵,例如 圖8(b)右下角樹木遮蔽區域之偵測結果。這些假直

線特徵經由近似轉換模式以最小二乘平差之最佳 擬合結果與幾何約制條件做為配對判斷後被濾 除。

表3 呈現 ICP 法與本研究發展之點雲套合精度 指標,其中RMSD(Root Mean Squared Distance)為 ICP 演算法的計算結果內部精度指標,為套合後最 鄰近點位間的均方根距離值。另以視覺化展現點雲 套合成果如圖9 所示,不同顏色點群代表來自不同 測站點雲。

(a) 測站 A (b) 測站 B (c) 測站 C

(d) 測站 D (e) 測站 E (f) 套合後點雲 圖8 (a)-(e)自動化直線特徵萃取成果、(f)點雲套合後直線特徵及檢核點分佈

表2 三維直線特徵匹配成果

線編號 測站(模式) 線編號 測站(模式)

線 1 A-C-E( a) 線 10 A-B-C( a) 線 2 A-C( a) 線 11 A-B-D( a) 線 3 A-B( a) 線 12 C-E( r) 線 4 A-B( a) 線 13 C-E( r) 線 5 A-B( a) 線 14 C-D-E( r) 線 6 A-B-C( a) 線 15 C-D-E( r) 線 7 A-B-C( m) 線 16 C-D-E( r) 線 8 A-B-C( m) 線 17 A-B-C-D( r) 線 9 A-B-D( m) 線 18 A-B-D-E( r)

表3 精度指標 (單位:公尺)

套合方法 RMSD IA RMSE_X RMSE_Y RMSE_Z RMSE_Total 三維直線特徵模式 - 0.015 0.010 0.012 0.008 0.018

ICP 法 0.003 0.017 0.015 0.009 0.012 0.021 註: IA: Internal Accuracy; RMSE_Total RMSE_X RMSE_Y RMSE_Z

(8)

(a) 五測站套合成果 (b) J 區放大圖 (c) K 區放大圖

(d) M 區放大圖 (e) N 區放大圖 圖9 三維直線特徵模式點雲套合成果

3.1.3 實驗分析比較

須特別注意者為本實驗為求觀察轉換參數誤 差,在利用已算出之轉換參數計算內、外精度指標 時皆採用無誤差的點位坐標。經測試後由表3 精度 指標發現,在原始點雲中授予三軸各分量 0.03 公 尺的隨機誤差下,所解算兩模式檢核點上的誤差量 皆小於點雲的誤差偏移量0.03 3(≈ 0.05) 尺;且本文所提出之內部精度指標雖然較實際精度 樂觀但卻也十分貼近。反觀 ICP 法之 RMSD 精度指 標與實際套合精度相去甚遠,若單憑此指標評估點 雲套合精度並不可靠。由圖 9(b)與(c)中可見建物 結構邊緣在各測站套合後仍可保持其連續性,而圖 9(d)與(e)之成果放大圖可看出離散點雲之套合情 形,其目視套合誤差似乎與內、外部精度指標吻 合。

三維直線特徵萃取程序中的精煉模式透過相 鄰平面擬合並交會出較高精度之直線特徵,對於套 合解算有正面效果;而 ICP 法雖是針對原始離散點 雲進行計算,但其套合成果並未優於本文方法。以 下針對這兩種點雲套合模式作比較:

z 參數起始近似值

ICP 法對轉換參數起始值具有較嚴格的要求,

一般需透過人工給予近似值,較差的參數起始值有 可 能 造 成 局 部 收 斂 而 獲 致 錯 誤 解(Rabbani et al.,2007);三維直線特徵套合模式則可透過近似轉 換模式自動獲得參數起始近似值,再以嚴密轉換模 式獲得收斂解,能掌握較佳的轉換參數以及深具自 動化演算的潛力。

z 應用彈性

本文所提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套合模式若受 制於場景條件幾何,可能面臨直線特徵分佈不均或 是觀測量數目稀少之問題而影響套合品質;ICP 法 可針對由點群組成的各類特徵,如採用參數化的曲 面、球面、曲線、平面、直線特徵等,針對離散資 料進行處理亦具有相當的應用彈性,但其演算法在 資料處理時侷限於某資料需為其對應資料的子集,

且資料套合模式受隨機離散點的影響顯著,較不利 於具有遮蔽或過多雜訊的點雲資料套合工作。

z 計算量與執行效率

三維直線特徵模式是採用萃取後的直線特徵 物做計算,在計算量與執行效率有其優勢;反觀 J

K

M N

(9)

ICP 在判 個數i及 做i × j 次 長的計算 z 多測站

本文 雲資料套 料為處理 易造成各 研究文獻 惟其套合 進一步測 z 影響套

針對 到資料掃

測站編號 光達點數 掃瞄距離 點間距(

判斷對應點時需 及對應點資料個 次之計算,當 算時間。

站解算精度 文發展以三維 套合;ICP法在 理單元依次完成 各測站間的誤差 獻中亦有拓展 合解算之精度 測試。

套合何精度因 對三維直線特徵 掃描的品質(點

(a) 測

(d) 測

(g) 測

數 60

離(公尺) (公厘)

趙鍵哲、

需做全域搜尋 個數j的情況 當點雲資料龐

維直線特徵進 在商用軟體中 成多測站間的 差量累積,影 ICP法於多測 度增益(Gain o

因素

徵模式而言,

點密度、雜訊量

測站A

測站D

測站G

A B

02482 4084 285 32

48 75

莊子毅:以三

尋,在參考點資 況下,全域搜尋 龐大時將會需要

行同時多測站 中大多仍以兩組 的套合程序,如 影響套合精度 測站的解算應用

f efficiency)需

套合精度主要 量等)、特徵萃

圖10 國父 表4 國父 B C

424 816087 20 119

5 61

三維直線特徵進

資料 尋需 要冗

站點 組資 如此

。雖 用,

需做

要受 萃取

精度 套合 點群 影響

3.

3.

點雲 Opt 述建 實驗

(b) 測站 B

(e) 測站 E

(h) 測站 H 父紀念館實驗場

父紀念館測站 D 7 521378 4

120 70

進行地面光達點

度、特徵分佈 合精度主要受 群(雜訊量、遮 響。

2 以三維 點雲資

2.1 實驗資

本研究利用 雲資料進行實 tech ILRIS-3D 建物四面外牆 驗場各測站資

場點雲資料 站點雲資訊

E F 418787 650

124 1 76 6

點雲套合

佈與數量的影響 受到離散點雲的 遮蔽物等)、參

維直線特 資料套合

資料描述

用台北市國父 實際套合測試 D 掃描獲取,

牆的連續閉合九 資訊列於表4。

(c) 測

(f)

(i) 測

F G 0353 815724

13 181 64 43

響較為顯著;

的分佈幾何、

參數起始近似

特徵進行 合

父紀念館外牆地 試。實驗中點雲

,實驗場包含 九測站如圖1

測站C

測站F

測站I

H 4 1544759

139 45

177 ICP 法的 非對應的 似值的品質

行實際

地面光達 雲資料由 含可完整描 10 所示,

I 153660

375 82

(10)

3.2.2 實驗成果

本實驗場地由於場景幾何條件(參見圖 10)特 殊,點雲資料並無任何顯著相鄰平面可供精煉萃取。

經由三維直線特徵萃取與匹配機制後之成果如表 5 所示,圖 11 紅色線條代表相應之直線特徵。

3.2.3 實驗分析

透過三維直線特徵萃取、匹配以及多測站同時 套合平差,套合成果內部精度指標為0.044 公尺,

相較於前述模擬實驗,本實驗場之掃描距離達 110~375 公尺之遠,距離因素造成點位精度下降以 及較稀疏的點雲恐為套合誤差主要影響因子。另以 目視法檢視套合成果如圖12 示,由於點雲密度影 響,(d)~(f)之視覺效果已難以判斷出類如 0.044 公 尺等級的套合誤差。

(a) 測站 A (b) 測站 B (c) 測站 C

(d) 測站 D (e) 測站 E (f) 測站 F

(g) 測站 G (h) 測站 H (i) 測站 I 圖11 經匹配後之三維直線特徵分佈

(11)

線 線 線 線 線 線 線 線 線 線

(a) 套合後點

(d) P 區放 P

Q

趙鍵哲、

線編號 線 1 線 2 線 3 線 4 線 5 線 6 線 7 線 8 線 9 線 10 線 11 線 12 線 13 線 14 線 15 線 16 線 17 線 18 線 19

點雲

放大圖 圖 R

莊子毅:以三

表5 三 測站(模式 A-B-C-D-I

A-B-C-D-I A-B-C-D(

A-B-C( a A-B( a) B-C( m A-B-C( a A-B-C( a A-B-D( m

D-E-I( a D-E-I( m

D-E-I( a D-E( a) D-E( m D-E-I( a D-I( a) A-B-F( a A-B-F( m

A-B-F( a

(b) 側

(e 圖12 三維直

三維直線特徵進

三維直線特徵匹 式)

I( m) I( a) ( m)

a) ) m) a) a) m) a) m)

a) ) m) a) a) m)

a)

側視套合後點

e) Q 區放大圖 直線特徵模式點

進行地面光達點

匹配成果 線編號

線 20 線 21 線 22 線 23 線 24 線 25 線 26 線 27 線 28 線 29 線 30 線 31 線 32 線 33 線 34 線 35 線 36 線 37 線 38

點雲

圖 點雲套合成果

點雲套合

測站(模式 B-F( m) B-F( m) B-F( a) B-F( a) A-F-H( a

F-H( a) F-H( m)

F-H( a) F-H( m) A-F-H( a G-H( a) G-H ( m G-H( a) G-H( a) G-H ( m G-H ( m A-H( a) C-I( a) C-I( a)

(c) 俯視

(f) R 果

式) ) ) ) ) a) )

) ) ) a) ) m)

) ) m) m) )

視套合後點雲

R 區放大圖

179

(12)

4. 結論與展望

1. 本研究提出之三維直線特徵萃取、三維直線 特徵匹配與多測站三維直線特徵空間相似轉 換模式,經測試後顯示其用於光達點雲資料 套合之可行性。

2. 在場景許可下,特別是具備人工構造物場景,

本研究所採用之以三維直線特徵為基礎的點 雲套合模式可提供點雲套合作業上的另一種 選擇,或可與其他套合方法合併運用。

3. 就目前研擬之程序而言,雖然在三維直線特 徵匹配及三維直線特徵空間相似轉換能以完 全自動化方式進行,但在三維直線特徵萃取 的部份,考慮場景的複雜性及自動化偵測的 成效,往往仍需輔以人工量測,因此一套半 自動化的量測作業模式為可靠且可行之作 法。

4. 後續目標將朝向整合其它特徵物如點、線、

面、曲線、曲面完成點雲套合工作。

致謝

本研究感謝成功大學曾義星教授以及中興測 量有限公司提供地面光達點雲資料,並承蒙行政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支 持 之 研 究 計 劃 (NSC95-2221-E-002-318)經費支援,得以順利完成。

另外,本文若干重要修正得力於兩位審查者所提出 的具體建議,在此深表謝忱。

參考文獻

賴志凱,2004。地面雷射掃瞄儀的精度分析與檢定,

國立成功大學測量與空間學系碩士論文,101 頁。

Akca, D., 2003, “Full Automatic Registration of Laser Scanner Point Clouds,” Optical 3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VI, pp. 330-337.

Bae, K., and Lichti, D. D., 2008, “A Method for Automated Registration of Unorganised Point Cloud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63(1):36-54.

Barnea, S. and Filin, S., 2008, “Keypoint Based Autonomous Registration of Terrestrial Laser Point-cloud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63(1):19-35.

Bergevin, R., Soucy, M., Gagnon, H., and Laurendeau, D., 1996, “Towards a GeneralMulti-View Registration Technique,”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8(5):540-547.

Besl, P.J., and McKay, N.D., 1992, “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4(2):239-256.

Briese, C., 2004, “Breakline Modelling from Airborne Laser Scanner Data,” Ph.D.

Dissertation, Institute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ia, 67p.

Canny, J., 1986,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Edge Detection,”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8(6):679-698.

Chen, Y., and Medioni, G.., 1992, “Object Modeling by Registration of Multiple Range Image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10(3):145-155.

Dold, C., and Brenner, C., 2006. “Registration of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Data using Planar Patches and Image Data,” ISPRS Comm. V, IAPRS, 36(5):78-83.

Gruen, A., and Akca, D., 2005, “Least squares 3D surface and curve matching,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59(3):151-174.

Habib, A., Mwafag, G., Michel, M., and Al-Ruzouq, R., 2005, “Photogrammetric and LiDAR Data Registration Using Linear Features,”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 71(6):699–707.

(13)

趙鍵哲、莊子毅:以三維直線特徵進行地面光達點雲套合 181 Hough, P.V.C., 1962, “Methods and Means for

Recognizing Complex Patterns,” U.S. patent No.3069654.

Jaw, J.J., and Chuang, T.Y., 2008, “Registration of Ground-based LIDAR Point Clouds by Means of 3D Line Feature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31(6):1031-1045.

Makadia, A., Patterson, A., and Daniilidis, K., 2006,

“Fully Automatic Registration of 3D Point Clouds,” Proceedings in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pp. 1297-1304.

Masuda, T., and Yokoya, N., 1995, “A Robust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Multiple Range Images,”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61(3):295-307.

Matabosch, C., Fofi, D., Salvi, J., and Batlle, E., 2008,

“Registration of Surfaces Minimizing Error Propagation for A One-shot Multi-slit Hand-held Acanner,” Pattern Recognition, 41(6):2055-2067.

Mitra, N.J., Gelfand, N., Pottmann, H., and Guibas, L., 2004, “Registration of Point Cloud Data from a Geometric Optimization Perspective,”

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Geometry Processing, pp. 22 - 31.

Rabbani T., Dijkman, S., Heuvel, F., and Vosselman, G., 2007,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Modelling and Global Registration of Point Cloud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61(6):355-370.

Stamos, I., and Allen, P.K., 2002, “Geometry and Texture Recovery of Scenes of Large Scale,”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88(2):94-118.

von Hansen,W., 2006, “Robust Automatic Marker-free Registration of Terrestrial Scan Data,” In: W. F¨orstner and R. Steffen (eds), Photogrammetric Computer Vision, IAPRS, 36(3):105-110.

von Hansen, W., Gross, H., and Thoennessen, U., 2008, “Line-based Registration of Terrestrial and Aerial LIDAR Data,” ISPRS Proceeding, 37(B3a):161-166.

Wyngaerd, J.V., and Van Gool, L., 2002, “Automatic Crude. Patch Registration: Toward Automatic 3D Model Building,”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87 (1–3): 8–26.

Yamany, S.M., and Farag, A.A., 2002, “Surfacing Signatures: An Orientation Independent Free-form Surface Representation Scheme for the Purpose of Objects Registration and Match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4(8):1105 -1120.

Zhang, Z., 1994, “Iterative Point Matching for Registration of Freeform Curves and Surf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13(2):119-152.

(14)

Registration of Terrestrial LidAR Point Clouds by Means of 3D Line Features

Jen-Jer Jaw

1

Tzu-Yi Chuang

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elaborate on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registering terrestrial LiDAR point clouds of overlapping scans based on 3D line features. The proposed working scheme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kernels: a 3D line feature extractor, a 3D line feature matching mechanism,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imultaneously registering LiDAR point clouds of multi-scans on a 3D line feature basis. The combination of approximate and rigorous transformation models makes fully automatic transformation possible. Besides, the simultaneous adjustment prevents errors from being accumulative among scans. Experiments conducted show the proposed method of employing 3D line features to be a useful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 to point, surface and other features for LiDAR point clouds registration. It is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areas rich in man-made structures.

Keywords:

Terrestrial LiDAR; 3D Line Feature; Registration; Simultaneous Adjustment

1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Received Date: Sep. 20, 2008 Revised Date: Nov. 03, 2008 Accepted Date: Nov. 29, 20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clude domain knowledge by specific kernel design (e.g. train a generative model for feature extraction, and use the extracted feature in SVM to get discriminative power).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Large data: if solving linear systems is needed, use iterative (e.g., CG) instead of direct methods Feature correlation: methods working on some variables at a time (e.g.,

Tekalp, “Frontal-View Face Detection and Facial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Color, Shape and Symmetry Based Cost Functions,”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vol.. Fujibayashi,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3D differentiated WSN deployment problem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verage of sensors, satisfaction of detection

The angle descriptor is proposed as the exterior feature of 3D model by using the angle in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3D model.. First, a 3D model is represented

(A) For deceleration systems which have a connection link or lanyard, the test weight should free fall a distance equal to the connection distance (measured between the center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