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维特根斯坦传》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维特根斯坦传》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维特根斯坦传>>

13位ISBN编号:9787308086141 10位ISBN编号:7308086143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时间: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瑞・蒙克

页数:674 译者:王宇光

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2)

前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形象散发着一种很特殊的魅力,他对20世纪哲学发展的巨大影响并未能完全 解释这种魅力。

即便很不关心分析哲学的人也觉得他惹人瞩目。

有写他的诗,有受他之感而画出的画,有为他的著作谱的曲,还有一本以他为主角的小说——几乎就 是一本文学化的传记[布鲁斯・达菲的《我见到的世界》(The World as I Foundit by Bruce Duffy)]。

此外,至少有五种关于他的电视片,无数写他的回忆录,而写回忆录的人经常只是略微认识他。

(例如,只见过他四五次的F.R.里维斯写了一篇十六页的文章,谈自己“对维特根斯坦的记忆”。

)出版过回忆维特根斯坦文章的,有教他俄语的女士,有为他的爱尔兰小屋运送煤炭的人,还有虽不 太认识他、但碰巧为他拍了最后一次照片的人。

这一切都像是跟产出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评论的现行产业各行其事。

但这一产业也在飞速进展。

一个最近的二手文献资源列出了不少于5868种谈他工作的文章和书籍。

这里头能使学术圈外人产生兴趣的很少,而且也同样少地谈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面——正是 那一方面引出了上一段提到的那些作品。

看上去,对维特根斯坦的兴趣虽然很大,却不幸地分化为两极:独立于他的生活而研究他的工作的人

;受到他的生活的吸引,却理解不了他的工作的人。

我认为这种经验是普遍的:读了(例如)诺尔曼・马尔康姆的《回忆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A Memoir),着迷于其中的那个形象,于是生出兴趣自己去读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结果却发现一个词也 读不懂。

必须说,有许多出色的介绍维特根斯坦工作的书籍解释他的主要哲学论题是什么、他是如何处理的。

它们未解释的是他的工作与他如何相关——主导他生活的精神上和伦理上的关切与主导他工作的貌似 很冷僻的哲学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本书的目标就是为这条沟壑架上桥梁。

我希望同时描述他的生活和工作,从而说清这个人是怎样做出这种工作的,并显现出——许多读维特 根斯坦著作的人本能地感觉到的——他的哲学关切与他的感情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3)

内容概要

瑞・蒙克所著的《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完整的讲述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思想 和学术成就。

本书真实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不仅使读者了解其人

,还有助于读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学思想。

(4)

作者简介 瑞・蒙克(Ray

Monk),南安普顿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并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 写作。

1991年蒙克因《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获得达夫・库珀奖(Duff Cooper Prize)。

(5)

书籍目录 致谢 序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第二章 曼彻斯特

第三章 罗素的爱徒 第四章 罗素的导师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线之后 第七章 在前线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个纯农村的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来

第十二章 “证实主义阶段”

第十三章 迷雾散去 第十四章 一个新的开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语言游戏:《蓝皮书和棕皮书》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忏悔

第十九章 奥地利终结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教授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战时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这个时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种面相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爱尔兰

第二十六章 无所归属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终

附录: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记 引注

书目选 索引 译者后记

(6)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考,最早的记录就是以此为题。

大约八九岁时,他在一个门口停下来想这问题。

他没找到满意的答案,下结论说:在那种情况下撒谎说到底没任何错。

后来他如此描述这件事:“这一经历,就算不是对我未来的生活方式有决定意义,至少也典型地体现 了我那时的本性。

”这件事在一个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整个一生。

他之所以转向哲学,与(比如说)伯特兰・罗素不同;罗素转向哲学,是希望在之前只有怀疑的地方 找到确定性,而维特根斯坦,则是上述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

可以说,是哲学找的他,而非他找的哲学。

在他的体验里,那个问题的两难是讨厌的侵扰和费解的谜,强加于他、俘虏了他,令他不能好好过日 常生活,除非哪天能用一个满意的解答将其驱除。

但在另一意义上,回答这一具体问题的那个少年是极不典型的维特根斯坦。

这回答轻易地接受了不诚实,根本上不容于成年维特根斯坦身上的令人既钦佩又敬畏之处:不留情面 的诚实。

恐怕也不容于他对哲学家之为哲学家的理解。

“称我为真之寻求者”,他曾写信对姐姐说(她在一封信里称他为大哲学家),“我就满意了”。

这件事意味着性格的变化、而非观点的变化——他一生许多次变化中的第一次;他的一生以一系列这 样的转变为界标,它们发生在危机的时刻,而维特根斯坦企求转变时抱着这样的信念:危机的根源是 他自己。

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场与他自己本性进行的战斗。

他成就了的事情,通常都带着“不顾他的本性”的意味。

就此意味而言,终极的成就是对他自己的彻底克服——一种让哲学本身不再必要的转变。

后来,有人对他说G.E.摩尔孩子般的单纯值得赞扬时,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异议。

“我不能理解,”他说,“除非一个孩子也值得为之得到赞扬。

因为你谈的单纯不是一个人为之拼争的单纯,而是出自天然的免于诱惑。

”这评论暗藏着一种自我评价。

维特根斯坦自己的性格——他的朋友和学生在许多回忆录里都提到的那种强势、不妥协、支配性的个 性——曾是他为之拼争的东西。

年幼时,他的性情讨人喜欢和顺从——容易取悦、听话,以及(如我们已看到的)愿意牺牲真相。

他一生前十八年的故事,首先就是这个斗争的故事,是驱动这一转变的内部和外部力量的故事。

他——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于1889年4月26日,是哈布斯堡时期维也纳一个 最富有家庭里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最小的。

家庭的姓氏和财富引得一些人以为他是德国贵族“塞恩-维特根斯坦”的族人。

并非如此。

这一家姓维特根斯坦不过三代。

路德维希的曾祖父摩西・迈尔取了这个姓,摩西是那个王族的土地经理商,1808年拿破仑法令规定犹 太人要有姓氏,于是他用了自己雇主的姓。

家庭内部有一种传言,说摩西・迈尔的儿子赫尔曼・克里斯蒂安・维特根斯坦是某王子的私生子(那 位王子是维特根斯坦的瓦尔德克一族的,还是埃斯特黑兹一族的,则取决于传说的版本),但并无牢 靠的根据使这传说可信。

若考虑到以下情况,这故事的真假就更显可疑了:它的最早出现,似乎是家族面临纽伦堡法案努力为 自身重新归类之时(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努力是成功的)。

这故事对赫尔曼・维特根斯坦本人倒真挺相宜;他取“克里斯蒂安”为自己的中名,是刻意切割自己 的犹太背景。

(7)

他完全脱离了自己出生于其间的犹太团体,离开了出生地科尔巴赫到莱比锡生活;在那儿成功地做着 羊毛商生意,从匈牙利和波兰买进,向英格兰和荷兰卖出。

他选的妻子是一个显赫的维也纳犹太家庭的女儿,名叫芬妮.费格多尔,但1838年他俩结婚之前她也皈 依了新教。

19世纪50年代他们搬到了维也纳,那时维特根斯坦家大概已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

赫尔曼・克里斯蒂安甚至有了点反犹名声,他坚决禁止子女跟犹太人通婚。

这是个大家庭——八个女儿和三个儿子,他们大体听从了父亲的意见,而且与维也纳新教专业阶层婚 配。

于是一个法官、律师、教授和牧师的网络建立了起来,若维特根斯坦家需要任何传统的专业服务,就 能以之为依靠。

这个家庭的同化如此彻底:赫尔曼的女儿竟问兄弟路易斯,她听到的他们有犹太血统的流言是不是真 的。

“纯种,米莉,”他回答,“纯种。

”他们的情况与许多其他有名的维也纳家族并无不同:无论怎样同维也纳中产阶级融合,无论怎样脱 离自己的出身,他们仍然——在某种神秘的意义上——是“彻头彻尾的”犹太人。

维特根斯坦家(不像比如弗洛伊德家)完全不属于任何犹太社群——除了在一个难以捉摸但很重要的 意义上,而在那个意义上整个维也纳亦如是;他们的教养与犹太教也毫无瓜葛。

他们的文化是全然日耳曼的。

芬妮・维特根斯坦来自于一个跟奥地利文化生活联系密切的商人家庭。

他们是诗人弗朗茨・格里尔帕策的朋友,是奥地利艺术家眼里热心而有鉴赏力的收藏者。

芬妮的族弟约瑟夫・约阿希姆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她和赫尔曼在其成长历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8)

后记

翻译此书,最初动念于张玲雅女士的无果提议,她也提供了至今有用的原书复印本。

此事之真有可能,则始终有赖于陈嘉映教授的教诲和支持。

原文中有极少数德文词,原作者未译,而以英文解说,中译保留德文词,译出英文解说,或也另加注 解。

翻译《逻辑哲学论》中的引文时,参考了韩林合教授的《〈逻辑哲学论〉研究》;《哲学研究》中的 引文照录陈嘉映教授的译文。

许许多多朋友给了我帮助、指点和鼓励,无法尽述。

特别是我的朋友曾健,他帮忙译出了几乎全部德语人名和地名。

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我请教了作者蒙克,蒙克教授很友好地逐条答复,而且回信神速。

当然,遗留下的错误都由我负责。

我必须感谢受够了我的编辑朱岳、罗丹。

王宇光2011年4月

(9)

媒体关注与评论

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丰富、深入、好读,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最佳传记,在我看,实是思想家传 记中少见的佳作,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深刻的灵魂生活,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哲 学思想。

译者王宇光中英文俱佳,不辜负原著。

  ——陈嘉映蒙克的这本传记运笔深透,对普通读者也丰盛可口……一个美妙生命的一幅美妙肖像

  ——《卫报》

(10)

编辑推荐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传记。

与其他相关传记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较多的设计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 面,因而不只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深入的阅读体验

(11)

版权说明

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

USACO 是我认为最适合初学者的题库。他的特色是题目质量高,循序渐进,还 配有不错的课文和题目分析。做完了

有人做過--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步行到十公里以外的三個 村子。

 安瑟莫給出的答案是:天主的慈悲不是與 我們的行為對應,而是與他自身和他的仁

【20150302】今天是 2016 年度第一次交读书报告,第一次拿到书单时,感

有个人出名之前,穿得很随便。朋友对他说,应该买件漂亮的大衣。他 笑着回答:

Eclipse 是開放原始碼的專案,你可以到 www.Eclipse.org 去免費下載 Eclipse 的最新版本,一般 Eclipse 提供幾個下載版本:Release,Stable Build,Integration Build

笛卡儿企图通过坐标系给几何引进新方 法, 他的成就远远超出他的期望. 坐标系是数 学中的双刃剑, 使得几何的目的可以通过代 数达到, 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