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力就是存在的 明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實力就是存在的 明證"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投 稿 須 知

注 意 事 項

業 務 單 位 編 輯 委 員 會 主 任 委 員 編 輯 委 員

副 總 編 輯 執 行 編 輯

財團法人中技社

106台北市敦化南路2978 (02)2704-9805~723 (02)2705-5044 http://www.ctci.org.tw 巨門演繹有限公司 信可印刷有限公司 局版北市誌字第372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5504

1.歡迎本社同仁及中技社歷屆獎學金得主投稿。

2.綠色科技、環保、能資源節能減碳相關文稿2,200字。

3.來稿請附照片(含圖說)或圖表。

1.本刊編輯對來稿有刪改權。

2.來稿請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服務單位、聯絡電話 E-mail,一經刊登即致稿酬。

3.請勿抄襲或一稿數投。

能 源 技 術 發 展 中 心 電話 (02)2704-9805~7 傳真 (02)2709-8825 環 境 技 術 發 展 中 心 電話 (02)2704-9805~7 傳真 (02)2705-9184

企劃室

電話 (02)2704-9805~7 傳真 (02)2754-5799 潘文炎

(依姓氏筆劃排列) 余騰耀

王釿鋊 馬金玲 黃朝仁 鄭清宗 張兆平

余俊英

許湘琴潘惠萍劉惠君薄懷照 1995101日創刊

1996101日第一次改版 2000021日第二次改版 2013021日第三次改版

傳播站

2 中技社104年度「科技獎學金」得獎名單揭曉

20 「具競爭力之石化專區研討會」紀要

10 2015中技社舉辦台灣青年學子赴大陸參訪活動報導

3 中技社104年度「科技獎學金」得獎研究及創意概述

藝文村

24 實力就是存在的明證

專訪畫家 簡忠威

(3)

本社今(104) 年度「科技獎學金」評選出科技研究獎 15 名、科技創意獎 15 名 / 隊 ( 個 人9 名;團體 6 隊 /17 名 )、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 10 名;每名 / 隊獲頒獎金新台幣 15 萬元。

獎學金頒獎典禮暨座談會預訂於104 年 12 月 19 日 ( 星期六 ) 上午 10 時,假公務人力發展 中心14 樓貴賓廳舉行,本社潘董事長將親自主持,並邀請貴賓、獲獎學生師長及親友觀禮。

此外,本社於社團法人中國化學會設置「中技社化學獎」,表彰國內化學學術傑出研究者一 名,獎勵金30 萬元。

兩岸青年學子交流活動今年以「環境及水資源」為主題,徵選16 位台灣優秀研究生,

於9 月 3 ~ 12 日與重慶大學、湖北科技大學,以「建築與城市發展」、「水利工程對環境 的影響」進行交流,並參觀三峽大壩、葛洲壩發電站及丹江口水庫,了解重大工程對國家社 會帶來的發展與效益。此外亦參訪東風汽車、中科院武漢分院病毒所及武漢高新區創業園區,

藉由與新創公司創辦人的直接互動,體認創業的挑戰與突破。行程中亦實境體驗「輕舟已過 萬重山」、「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 )」等名勝,從中省思自己在浩瀚世界的定位。

有感於石化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歷經高雄氣爆後,基於安全考量,實應規劃設 置專區;因而本社針對提升能效、節能節水,將環境友善概念融入產業生產等內容,於今年 10 月 8 日舉辦「具競爭力石化專區研討會」。本社潘董事長主持開幕式,經濟部楊偉甫常務 次長擔任貴賓致詞,另邀請新加坡盛邦裕廊公司陳維隆副總裁、德國巴斯夫大中華區營運與 基地管理莫立森資深副總裁、大陸盤錦市人民政府王永威副市長等具石化專區規畫營運專家,

分享實務經驗與國際發展趨勢,台綜院吳再益院長亦於會中提出台灣建構具競爭力石化專區 之研析。

臉書澈底翻轉個人的侷限,人已無法閉關自守,面對百家爭鳴、強者恆強的21 世紀,

必須是經由分享而更加精進。對抗激烈的競爭,唯有累積實力,朝世界級水準努力,才足以 印證「實力就是存在的明證」。

(4)

本社104 年度「科技獎學金」於 9 月 20 日 截止受理,共接獲科技研究獎:6 校 / 23 系所 / 23 位同學;科技創意獎:個人組8 校 / 16 位同學,

團隊組6 校 / 9 隊 / 25 位同學;外籍研究生科技 研究獎:7 校 / 24 系所 / 24 位(8 國家)同學提 出申請。本年度特邀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陳力俊博 士擔任評審委員會召集人,並邀請具電機、機械、

環工及化工相關背景之產、學界賢達與本社主管 擔任評審委員,經初審後,分別於10 月 1 日、

18 日進行複審,評選出科技研究獎 15 名、科技 創意獎15 名 / 隊 ( 個人 9 名;團體 6 隊 / 17 名 )、

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10 名。「科技獎學金」

座談會暨頒獎典禮,預訂於104年12月19日(星

◤企劃室向玉琴組長

科技研究獎(15 名 )

王士弘( 成大化工所 )、何柏勳 ( 臺大材料科學與工程所 )、呂濬洋 ( 臺大電子所 )、李君婷 ( 臺大化工所 )、

卓俊佑( 交大電子物理所 )、周柏成 ( 成大微電子所 )、林柏諺 ( 清大化工系 )、張庭豪 ( 清大材料系 )、

梁威威( 交大應化所 )、 陳智強 ( 交大電控工程所 ) 、曾紹凱 ( 臺科大電機系 ) 、黃永翰 ( 北科大材料學 與工程所) 、黃珍語 ( 清大動力機械系 ) 、楊政祐 ( 北科大化工與生物科技所 ) 、賴奕丞 ( 清大化學系 )

科技創意獎( 個人組 / 9 名 )

白凱仁( 臺中科大資工系 )、何俊傑 ( 成大微電子所 )、吳俊廷 ( 清大化工系 )、林佳怡 ( 成大環工系 )、

侯志泉( 臺大機械所 )、常中嶺 ( 臺科大資工系 )、黃泓傑 ( 臺北城市科大機電整合所 )、黃斯郁 ( 成大電機系 )、

塗軒豪( 交大顯示科技所 )

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 (10 名 )

牛禧 ( 成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中國 );白達磊 Dan Berco ( 交大電子所 / 以色列 ) 曼尼Manikandan Arumugam ( 清大材料系 / 印度 ) ;許立 ( 臺大化學系 / 中國 )

黃思衡Ng Si Herng ( 成大電機系 / 馬來西亞 );潘國興 Phan Quoc Hung ( 成大機械系 / 越南 ) 鄭春興Trinh Xuan Hung ( 北科大光電系 / 越南 );Adhimoorthy Saravanan ( 臺科大電子所 / 印度 ) Alfin Kurniawan ( 臺科大化工系 / 印尼 );Rajesh Madhu ( 北科大能源與光電材料系 / 印度 )

科技創意獎( 團隊組 / 6 隊 )

江明智、黃永全、邱德晟( 虎尾科大資工所 )

林歲安、林子傑、江品瑩、張芸婷( 臺北城市科大電腦與通訊系 )

許家豪、林禹文、蘇于倫( 交大電機資訊 / 電機工程系 ) 楊巽閎、黃潔倫( 臺大土木工系結構工程組 )

楊勝凱、張凱閔、黃盛煒( 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所 )

詹逸群、陳省逸( 成大奈米積體電路碩士班學位學程 / 微電子所 )

得獎名單

期六) 上午 10 時,假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14 樓貴 賓廳舉行,本社潘董事長親自主持,並邀請貴賓、

獲獎學生師長及親友觀禮。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5)

◤企劃室向玉琴組長 科技研究獎 (15 名 )

王士弘/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研究所 博五 研究主題:膠態高分子電解質應用於鋰離子電池

研究概述:研究重心分別在發展聚氧乙烯高分子及聚丙烯 高分子為基材並應用於膠 態高分子電解質,發展出高導離子度且防止液漏以提升長效性的膠態高分子電解質,

並精確分析其鋰離子傳遞機制。改善過去商用品隔離膜容易溢漏及與電解液浸潤性 不佳的問題,並且搭配不同抗凍或耐燃溶劑,有效提升此膠態高分子電解質於鋰離 子電池的安全性。

何柏勳/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博三 研究主題:光敏化石墨烯於光電元件之應用

研究概述:以光敏化材料TiOx 與石墨烯形成的異質接面,利用光來調變石墨烯的 摻雜特性,甚至調整雙層石墨烯的能隙。探討光敏化摻雜的機制,然後利用此特性 應用在以石墨烯為基底的光電元件包含:phototransistor、photoactive cathode、

photovoltaic cell,並發展新式光偵測器(photodetector),亦將此技術應用在石墨 烯以外的molybdenum disulfide, black phosphorus,成功的發展以其他二維材料為 基底的高效能光電元件。

呂濬洋/ 國立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 博三 研究主題:高導電性透明導電高分子之開發與光電元件應用

研究概述:藉由研究設計高導電性/高透明度/低折射率/自發性奈米結構的導電 高分子作為透明導體,並以適用於各式光電元件為目標,應用於高效率低成本的染 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有機太陽能電池(OPV)與高效率的有機發光二極 體(OLED),有效整合設計透明導體實現於光電元件中。

李君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研究所 博四

研究主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無白金對電極與無碘電解質之研究

研究概述:針對無白金對電極,開發低成本之電催化觸媒材料,以取代昂貴的白金 材料。透過分子結構設計,開發新型之無碘系統離子液體電解質(ITSeCN)以咪唑 修飾之2,2,6,6- 四甲基 啶 -1- 氧化物作為陽離子氧化還原對,並以硒氰酸根作為陰 離子氧化還原對。最終結合此兩大類新穎材料應用於低成本、高效率之染料敏化太 陽能電池,超越傳統染敏電池。

卓俊佑/ 國立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系研究所 博四

研究主題:高功率高光束品質摻釹晶體固態雷射在室溫及低溫下的特性

研究概述:討論二極體激發式摻釹(Neodymium)晶體固態雷射在室溫(約 290K)

及極低溫(約90K)下的輸出狀態比較。為得到穩定、高品質、高功率的固態雷射 光源,本研究中詳細描述雷射的物理特性隨溫度的改變以及最佳化的實驗參數,以 期許研究中對於溫度特性的探討能夠在固態雷射光源的發展中被有效的利用。

(6)

周柏成/ 國立成功大學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博四 研究主題:高性能半導體式化學感測器之研製

研究概述:利用高性能三- 五氮族與半導體性金屬氧化物製備化學感測器,包含蕭特 基二極體、電阻式元件及延伸式閘極場效電晶體。三- 五氮族化合物半導體具有比 矽材料較寬之能隙,其製成元件適於高溫環境之應用。氧化鎳對酸鹼值及特定氣體 具良好感測反應,極具化學穩定性及抗腐蝕性,適作為酸鹼值及氣體之感測薄膜;

氧化鋅則對二氧化氮氣體具極佳感測特性,適用於特殊氣體感測。

林柏諺/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博三

研究主題:自我組裝氣泡式奈米載體用於口服蛋白質藥物傳遞的研發

研究概述:本團隊研發了一在接觸到水的環境後,即能自我組裝形成一奈米氣泡之 口服蛋白質藥物傳遞系統。其材料組成包含了在接觸水後即能產生酸性環境之DTPA dianhydride、在酸性環境下能產生 CO2氣泡之碳酸氫鈉、以及構成氣泡膜結構的界 面活性劑,而蛋白質藥物在氣泡形成的過程中將會自動夾在界面活性劑的夾層中。

此一膠囊在口服後,通過食道、胃,到了小腸後膠囊外的腸溶衣在小腸偏中性的環 境下開始溶解,其內的材料遇水後隨即自我組裝形成氣泡蛋白質藥物傳遞系統。

張庭豪/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博四

研究主題:以天然聚合電解質應用在有機場效電晶體與摩擦發電機之特性探討 研究概述:利用蛋白質材料應用於有OTFT 及 TENG 兩種電子元件,製作可撓式元 件。蛋白質是天然聚合電解質,在大氣環境下容易反應產生離子,讓元件表現更佳 出色;OTFT 對於真空的載子遷移率可提升 30-40 倍,操作電壓可降低 10-20 倍;

TENG 對於氮氣環境下的短路電流密度輸出可提升 1-2mA / m2,開路電壓輸出可 提升40-50V,誘導電荷密度可提升 20-30μC / m2,此輸出能順利點亮60 顆低功 率的LEDs。

梁威威/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所 博四

研究主題:功能性碳六十衍生物其合成以及有機光電元件之應用

研究概述:合成新型交聯性碳六十衍生化合物bis(2 -(trichlorosilyl) propyl) - malonate C60TSMC),並於富勒烯分子上修飾雙取代之三氯矽烷,憑藉著三氯矽 烷的高度反應性,TSMC 分子能夠藉由旋轉塗佈輕易地在氧化鈦表面進行水解並形 成自組裝交聯薄層。此新一代以三氯矽烷為主要官能基之碳六十衍生物,為製作高 效率且符合經濟成本之反式太陽能電池提供一項既簡便又快速的技術。

陳智強/ 國立交通大學 電控工程研究所 博五 研究主題:非線性容錯控制設計及其應用

研究概述:本研究著重於非線性系統之容錯控制設計與其應用。以近代數學理論為 基礎,針對非線性系統進行了控制方法(演算法)之設計與分析,使其能夠容忍部 分系統元件發生功能失效或損壞,並同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雜訊干擾能力,以便達 到安全容錯與穩定控制的目的。本研究所獲得的理論成果不僅提供了控制工程師於 實際應用上強而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提供了工程師一套有系統的容錯控制設計 方法論。

曾紹凱/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博三 研究主題:雙電動機驅動及再生煞車的控制方法研製

研究概述:針對電動車的動力來源- 電動機的驅控系統進行研製,透過適當的電動機 配置及控制法則應用,使電動車在行駛時可操作在最佳效率降低損失,煞車時亦可 將能量回收回充至電池。

(7)

黃永翰/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博五 研究主題:金屬- 氧化物複合觸媒之製備及其特性研究

研究概述:利用固態反應法合成尖晶石氧化物形成銅或鎳金屬觸媒應用於甲醇蒸氣 重組反應;另針對金屬間化合物或非晶質合金所製備之金、鉑觸媒進行一氧化碳氧 化反應。根據熱力學Ellingham 自由能平衡圖概念,了解不同金屬於不同溫度之氧 化還原能力;前驅物經過氧化還原處理後形成穩定金屬- 氧化物複合觸媒,並探討 其複合觸媒對表面形貌演變及觸媒特性之影響。

黃珍語/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博三

研究主題:圖案化磁性微薄膜結構之仿生/生醫應用與磁泳技術進行單細胞分析 研究概述:設計製備高形狀異相性之微米軟鐵磁性薄膜,藉控制薄膜磁化後磁區分 布調節局部散逸場用於循環癌細胞偵測與細胞排列後培養之行為與型態變化;發現 磁液滴鑄模製備之仿生導向式超疏水微米結構與葉子表面毛狀體傾斜角度於水份收 集之關聯,應用汽車擋風玻璃自潔或是減少船舶潛艇流阻。另以單細胞磁泳技術分 析細胞內磁熱治療之標定磁性奈米顆粒進行優化磁熱療劑量、分析奈米毒性以及細 胞膜特性變化。

楊政祐/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所 博五

研究主題:利用奈米碳材料結合奈米金屬應用於生物感測器與綠色能源技術

研究概述:利用不同奈米金屬材料結合導電高分子與奈米碳材料,並以電化學或電 漿濺鍍方式修飾於電極上,對各種不同修飾電極進行其特性研究,並應用於生物感 測器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與生物燃料電池。

賴奕丞/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系 博四

研究主題:利用ESR 技術研究聚合胜 在奈米通道以及玻璃態水中的表面水合層 研究概述:利用進階脈衝ESR 技術以及奈米侷限的方式來了解生物分子表面水的特 性;準備兩種不同二級結構的胜 並將其分別在玻璃態水中以及不同大小的奈米通 道中進行研究,使用進階脈衝ESR 技術,ESEEM 直接量測生物分子表面的第一層 水。另利用ESE 的技術了解長距離水的密度,顯示在奈米侷限下,胜 周圍的水會 產生密度不均勻。

白凱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碩一 創意作品:雲端軟體定義儲存系統商業智慧行動儀表板

創意概述:以「雲端軟體定義儲存系統商業智慧行動儀表板」系統結合 OpenStack 雲端開源軟體與 Ceph 分散式儲存系統整合,提供雲端軟體定義儲存系統隨時即時 監控與管理解決方案。利用Ceph 分散式儲存與 OpenStack 儲存模組的各項套件服 務結合智慧手持裝置監控管理行動應用軟體,發揮巨量資料的商業效益。

科技創意獎 ( 個人組 / 9 名 )

何俊傑/ 國立成功大學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金屬氧化物式酸鹼值與氣體感測器之研製

創意概述:利用具半導體性質之金屬氧化物- 二氧化鈦及氧化鎳分別作為酸鹼值與氫 氣感測薄膜之材料,藉由感測元件具有高感測靈敏度且兼具操作簡易、價格低廉、

可微型化等優點,未來更可朝拋棄型感測器方向發展,於感測器市場上相當具有發 展潛力。

(8)

吳俊廷/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碩一

創意作品:十萬伏特~皮卡!(靜電手環- 主動式抓握之高電壓差輸出裝置)

創意概述:摩擦起電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不同濕度與環境下,各類物體 都可能因摩擦而產生靜電。靜電具有高電壓並能瞬間放電的特性,期望能應用此現 象,達成不用電池產電方式,並能儲存靜電,進而能夠在適當時機放電,利用於防 身等特殊功能。

林佳怡/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大四

創意作品:溫室氣體(CO2)與有機廢水之綠色石化資源化技術開發

創意概述:在反應器內,利用有機廢水與二氧化碳為反應基質,於藻體內累積大量 碳水化合物,將藻體回收進行水解,產生的醣類可被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菌株用來進行醱酵生產琥珀酸。主要目的在於利用環境污染物,經由生物精煉方式 將其轉化成有經濟價值的產品,達到零碳低汙染生產製程與永續經營之目的。

侯志泉/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綠色科技於生醫製藥領域之應用—新世代個人化藥物檢測系統

創意概述:利用固定式液珠生成技術,將包含細胞之液珠生成陣列型式,再利用簡 易濃度擴散原理,快速生成藥物濃度梯度,即可得到特定細胞與特定藥物間的半抑 制濃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做為後續給藥之基準。藉此 快速簡便的檢測晶片,達到節省檢測人力及成本與降低醫療試劑及器材消耗等功效。

常中嶺/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大四 創意作品:LED 智能引導方向移動地板逃生系統

創意概述:因應火災發生時採取低姿勢爬行需求,設計一套LED 智能引導方向移動 地板逃生系統,在濃煙瀰漫的環境中找到逃生路線,結合災害感應器,即時反應火 災或停電的狀況,並規劃出最安全且最迅速的路線,且逃生時以LED 智能引導方向 指示燈,如果有新的狀況發生,則系統會即時再重新規劃新的逃生路線。

黃泓傑/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機械系機電整合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顛覆傳統- 大氣壓力式強力掛勾

創意概述:大氣壓力式強力掛勾具良好的空氣密封性、並可與平滑牆體緊密貼合,

可以很容易將空氣徹底排出,不殘留任何氣泡,而固體層可阻止空氣進入貼膜和牆 體之間。本創作具超強吸附力、不需黏膠、貼著後可以防水、防油及防塵,並可用 於非光滑表面。

黃斯郁/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碩三

創意作品:可容忍大範圍輸出電容變異且最小化暫態抖動之前景式校正電容電流控 制直流至直流轉換器

創意概述:眾PMIC 架構中,輸出端皆具一外部穩壓電容,當後端系統運作時會對 PMIC 抽取所需電流使輸出電壓抖動;瞬間大量電流需求會率先由此電容提供,首創 電容電流偵測器自動校正技術,可克服電容元件在各種製程/偏壓/寄生效應下之 變異,使PMIC 偵測到準確電容電流以預測輸出電壓變動來極小化電壓抖動。

塗軒豪/ 國立交通大學 顯示科技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可撓式治禿頭套

創意概述:現已有許多研究證明紅光具有能刺激毛囊生長的特性;當特定波長的光 子被目標組織的分子吸收,而過剩能量進行適應性變化,並對目標組織產生效應而 對人體造成影響,對人體有益的影響稱為光療。針對掉髮嚴重的族群搭配可撓式面 光源之技術,製作一些可撓式紅光面光源,最後組成頭罩,由於輕便,因此在生活 中隨時可穿戴。

(9)

科技創意獎 ( 團 隊 組 / 6 隊 17 名 )

江明智 黃永全 邱德晟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地球同步定位自動追星望遠鏡及無線控制系統

創意概述:藉由Android 行動裝置使用 WiFi 與望遠鏡控制器連接,望遠鏡控制器與天文望遠鏡連接。控 制天文望遠鏡時只要使用Android 行動裝置的使用者介面即以 WiFi 傳輸指令至望遠鏡控制器,當望遠鏡 控制器接收到指令時,開始解析指令並控制天文望遠鏡做出相對應的動作。

林歲安 林子傑 江品瑩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大四 創意作品:藍芽智慧嬰兒浴缸

創意概述改良浴缸功能:1.浴缸會發出柔和紅綠藍三種顏色燈光,分別表示洗澡水為高溫、適中及低溫。

2. 當浴缸放水時,水位過高,浴缸會自動關閉水閥,以節省水資源。3. 浴缸水溫及水位高低都可透過智 慧型手機監控,並以手機聲音及震動提示。4. 嬰兒洗澡哭鬧時,藍芽智慧嬰兒浴缸可撥放兒歌或輕柔音 樂及說故事,安撫兒童情緒或學習。

張芸婷

許家豪 林禹文 蘇于倫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資訊學士班 / 電機工程學系 大四 創意作品:FaceKey - 3D 臉部辨識之雲端門禁系統

創意概述:利用「人本感測+ 雲端架構」的系統模型,針對使用者進行資料蒐集,並利用雲端計算資源 擷取出關鍵的資訊,作為門禁控制的依據。本系統利用「感測+ 雲端」模型,將體感裝置、機器學習演 算法、手機App 及雲端運算做整合,使用者能夠即時掌握住家、校園及公司的門禁狀況,提供使用者高 可靠度及使用方便的門禁系統服務。

楊巽閎 黃潔倫

國立台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結構工程組 碩二

創意作品:新建含挫屈束制支撐之實尺寸兩層樓鋼筋混凝土構架耐震設 計、實驗與分析研究

創意概述:探討如何以預埋之工字型鐵件作為RC 構件與 BRB 之連接介 面之耐震設計與分析方法,為驗證構架整體之耐震性能。設計一座雙層實 尺寸高約6 米、寬 5 米含 BRB 之 RC 構架,梁柱構件滿足 ACI318 耐震設 計規範,並對試體進行四次擬動態試驗與反覆載重試驗,亦對雙層BRB- RCF 試體建立數值分析模型,預測與模擬試驗反應。

(10)

國立成功大學 奈米積體電路工程碩士班學位學程/ 微電子工程研究所 碩二 創意作品:改良型氮化鎵系發光二極體之研究

創意概述: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促進綠色能源蓬勃發展,為氮化鎵系發光 二極體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但氮化鎵與空氣間折射率之巨大差異以及電 流擁擠效應使得降低發光效率大為降低。結合三種不同製程的概念,成功 提升氮化鎵系發光二極體光電轉換效率,並且運用於實際電路上,以達成 節能減碳之訴求。

詹逸群 陳省逸

許立 ( 中國 )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系化學生物學組 博一 研究主題:新型標靶二氧化矽奈米載體於腫瘤治療之應用

研究概述:目前腫瘤治療主要以手術、化療、放療為主,因治療過程對非腫瘤細胞造成傷害,

導致病患治療過程中需忍受副作用並承擔身體免疫力下降所帶來之風險。發展可有效與標靶 分子結合之奈米材料,如孔洞型二氧化矽奈米材料,可將其應用于攜帶抗癌藥物,並使之特 異性與腫瘤細胞結合,而藉此消滅癌細胞並降低對正常細胞之毒性。

國立台灣大學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 創意作品:智慧型機械魚

創意概述:利用軟性尾鰭擺動進行水平方向移動,自主調整浮力在水中做垂直運動,成本較螺槳推進的 無人水下載具低廉。在民生上,可在水域巡游提供安全警戒、水下導航導引、知識加值等服務;在科學上,

可提供即時不同地區水層溫度資料,對於颱風的路徑預測可提供更準確的參考資料;國防上則可成為港 口航道安全的最佳監測利器。

黃盛煒/博五 張凱閔/碩三

楊勝凱/碩二

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 10 名 )

Dan Berco(白達磊 / 以色列) 國立交通大學 電子研究所 博五

研究主題: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Model of Conducting Filament Properties in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 Devices

研究概述:Starting from an initial distribu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defect states to a formed conduction filament we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nduction filament properties in an oxide forming layer. The rupture and formation of the oxygen vacancies consisting conduction filament are simulated to demonstrate a complete cycle of operation. By implementing our method based on the Gibbs free energy criteria, we have both reliability in simula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牛禧 ( 中國 ) 國立成功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博三 研究主題:高溫無鉛焊錫開發

研究概述:目前在高溫無鉛焊錫這一塊進展很不理想,還沒研發出能替代傳統的Pb- 5Sn,Pb-10Sn 的高溫無鉛焊錫。Zn-25Sn 具有應用的前景,但是 Zn 很容易氧化,導致 該系列合金潤濕性能很差。本研究通過添加微量元素Al、Pr 抑制了該焊錫的氧化,改 善潤濕性能。另在潤濕機制上也獲得新的發現,拓展對dipping process 的理論認知。

Manikandan Arumugam(曼尼 / 印度)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博三 研究主題:1D Nanostructures as transparent conducting electrodes for high efficient optoelectronic devices

研究概述:

W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ltra-long Cu nanowir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length of 100 µm and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50 to 80 nm). Electrodes were fabricated by vacuum filtration and direct coating of graphene using low temperature nickel assisted CVD at 400ºC. Such electrode reveals high sheet resistance and after graphene coating we achieved low sheet resistance (40 Ω / sq at 91% transmittance). Graphene coated nanowires shows excellent resistance against oxidation.

(11)

Ng Si Hemg ( 黃思衡 / 馬來西亞 )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碩二 研究主題:具可降低寄生電容影響之讀取電路與適用於風噪抑制之三角積分調變器 的 68dB 信噪比數位微機電麥克風積體電路

研究概述:本研究具高通濾波信號轉移函數的連續時間三角積分調變器以濾除低頻風噪,並

提出電路技術實現所需的極大且可調控電阻,降低晶片成本。本設計實現於TSMC 0.18μm

製程,為現有文獻中具最高信噪比且第一個於數位微機電麥克風中實現適應性風噪消除技術 的晶片。

Phan Quoc Hung(潘國興 / 越南)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博四

研究主題:Stokes-Mueller polarimetry for characterizing the properties of thin film, biological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s in bio-sensing

研究概述:The development of Stokes-Mueller matrix polarimetry provide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properties of thin film as well as other turbid media. Its application is extended to optical sensing, biological sensing and medical treatment. Our research is developing a high accuracy Stokes-Mueller matrix polarimetr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the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logical sensing.

Trinh Xuan Hung(鄭春興 / 越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 博四 研究主題:Shearing interference microscope with phase-shifting and phase-scanning measurement modes

研 究 概 述:By using two Savart prisms, one separates the incident beam into two parallel beams with a small lateral distance and the other recombines these two beams to generate interfering patterns. Such a technique needs to use a narrow-band light source in order to measure step height less than a quarter of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larger step height if a broadband source is used.

Adhimoorthy Saravanan Indian(印度)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所 博三 研究主題:Bias enhanced growth of Highly conducting Ultra-nano 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lateral electron field emitter, Microplasma devices and Photodetectors

研究概述:Carbon-based field emitters provides sufficient current densities for displays applications.

However, long-term stability and low emission are the major issues for carbon-based devices.

Nevertheless fabrication of conducting cathode materials using diamond films, which are robust, reproducible, yield sufficient and uniform electronic properties. The bias enhanced growth can achieve flexible and long life time cathode materials compete with CNTs, ZnO, graphene and other carbon materials.

Alfin Kurniawan Indonesia(印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碩二 研究主題:Electrospun Polymer Fibers Surface-Decorated with Silver / Gold Nanostructures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

Applications

研 究 概 述:Nanotechnology has put a strong position in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this regard, nanofibers, a one-dimensional (1D) nanostructure featuring high surface-to-volume ratio, tunable porosity and good interconnectivity, have fou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fields. Toward such applications, surface decoration with Ag or Au nanostructures is conducted to achieve required performance. Herein, novel Ag / Au-decorated polymer nanofibrous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highlight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nanoarchitectures.

Rajesh Madhu Indian(印度)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光電材料學系 博三 研究主題:Eco-friendly Syntheses of Advanced Porous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as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研究概述:Preparation of CNT has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due to its complicated instrument setup. Fascinatingly,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ACs) from biomass is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Herein, several bio-wastes are identified, and used as efficient precursor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s and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physicochemical techniques. The AC nanomaterials / nanocomposites used in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viz. biosensors, supercapacitors, ORR, fuel cells and solar cell devices.

(12)

◤環境技術發展中心 鄒倫主任.楊智凱副工程師

◤吳仕凱 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 博士生 2015 年兩岸青年學子交流活動徵選 16

位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優秀碩博士生參與,在 9 月 3 日至 12 日期間赴重慶及湖北地區進 行學術交流、企業參訪、創業觀摩及歷史文 化體驗。特別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簡稱 中國科協)、重慶市、重慶大學、湖北省 ( 宜 昌市、十堰市及丹江口) 等地方科協領導的 大力支持,同時對於10 位全程參與的地方 科協代表及大陸研究生致上最高的謝意,除 了協助本活動的順利進行外,也透過持續的 文化及生活交流,讓本次參訪的學生更全面 感受到中國的社會、人文、發展及特性,從 中進一步觀察及思考自己在中國崛起的機會 及挑戰,讓本活動收穫滿滿。

本年度活動以「環境及水資源」為主 題串聯重點行程,學術交流方面在重慶大學 及湖北科技大學分別以「建築與城市發展」

及「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為交流主題,

並且透過三峽博物館、三峽大壩、葛洲壩發 電站及丹江口水庫等「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 程」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相關設施的實 地參觀與解說,除了讓同學感受到世界頂尖 工程的雄偉,讓同學進一步了解國家在面對 總體長期發展議題所需的考量及挑戰,並回 歸到實務面,檢視上述工程對國家及社會所 帶來的效益及衝擊。尤其是通過長江大壩五 級船閘的行程,雖為午夜時分,但面對壯觀

的壩體工程,並親身體驗輪船如走樓梯般跨 越超過100 公尺的水位落差,讓學生們讚嘆 不已。為加深學生對於技術面的了解,拜訪 長江水利委員會,與實際參與及主導三峽大 壩及南水北調工程的專家做面對面的互動,

掌握建造兩項重大工程背後的規劃及技術細 節。透過單一主題下不同類型參訪的組合,

協助學生在理論面與實務面的相互結合。

除主題式的參訪外,本次活動為拓展學 生的視野,也納入不同面向的參訪行程,包 括東風汽車、中科院武漢分院病毒所及武漢 高新區創業園區。其中武漢高新區創業園區 為考量目前兩岸積極推動青年創業而特別納 入。參訪活動介紹中國大陸推動地方科技發 展的現況及發展,讓參訪同學感受到中國大 陸面對發展的積極度及高度投入,並安排參 訪新創園區,讓同學在了解中國大陸推動青 年創業的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外,也有機會 與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進行交流,從實務面去 體會創業面臨的挑戰。

感謝中技社提供這次機會能夠參加兩岸 青年學子交流活動,這是第一次到大陸,首 先到達重慶就讓我大開眼界,在山坡地蓋高 樓,在台灣是看不到的景象。接著的長江三 峽景觀果然名不虛傳,崎峻、雄偉與秀麗,

(13)

並體驗令多少文人騷客留下駐筆的“輕舟已 過萬重山”。後續長江三峽大壩、葛洲壩與 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堪稱是近代工程的奇 蹟,最後在武漢的一連串參訪也都非常的精 采,展現大陸在科學發展的能量。

本次活動的參訪重點是環境與水利工 程,重慶是個著名的山城,對於山坡地開發 有其獨到之處,而近年來台灣土石流頻傳,

針對土地的過度開發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在重慶大學的交流中,有許多方法值得我們 借鏡。長江三峽大壩從提出概念到完工歷經 百年,由此可見對人文地理歷史的衝擊有多 大,然而從工程的角度出發,大壩工程不啻 締造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透過長江水委會 的介紹,了解全盤完善的長江水利工程建 設,才將長江化為一條惠澤民眾的母親河。

整個行程中,最令我感到佩服的是在武 漢光谷的高新技術創業區,除了重點產業項 目的前端科技發展外,對於青年學生的創新 想法與產品,無論相關的經費、人才與法規 等,在這邊都可以得到支持與配套措施。相 對於目前台灣對青年創業的推廣力道有相當 大的差別,期許兩岸的青年都能持續,創新 改變,夢想成真。

◤吳尚璟 中山大學 機械與電機工程 碩士生 在這趟旅程中,學術科技發展上的交 流,澈底顛覆我們對紅色力量的認知;在傳 統工程開發中,乘坐長江郵輪,親臨本世紀 最浩瀚之水利工程,穿梭在新三大名峽,瞿 塘峽、巫峽、西陵峽之風貌中,見證水文生 態和居住環境的改變。新縣城的誕生,夜間 經由五級船閘穿越三峽大壩時之景象更為壯

觀,「大船爬樓梯」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下船後聽取重慶博物館和長江水利會的報 告,考察南水北調工程施作前後,所需模擬 場所與實驗室規模之浩大,兩岸間專家與學 子的授業解惑,也使我們獲益良多。

重慶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之學術機構交 流,互相分享家鄉建築、水利、環境特色工 程,彷彿一場國際研討會,互相討論,發表 看法,也激盪出各自的反思,實地考察中國 211 工程高校,更能理解兩岸研究方向差異。

在新穎科技革命中,中國角色已不再只是一 般的代工位階,參訪武漢光谷高新科技園區 過程中,得知國家不只推行有利大型企業 的各式方案,也配合創投孵化器公司全力扶 植新創產業,甚至普及至各大專院校科研成 果,使學界與業界能有效銜接,對於「創客」

的推行不遺餘力,此點也是台灣較為需要學 習的方面。紅色供應鏈已不像以往,只位處 於水平式的發展,而是開始垂直整合,且速 度之快,如何改變對中國原有的印象,以其 應對方式,不只是台灣而是全世界必須面對 的課題。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此趟隨行的大 陸學生,他們的熱情使我們受寵若驚,相處 下來完全沒有生澀的感覺。曾經有一晚,在 飯店大廳遇到,聊著聊著突然就有人搬著一 整箱啤酒走進來,之後我們就被拖到他們房 間開始大喝起來,大家就像兄弟一樣毫無間 隙,10 天後的離別時刻很快就到來,兩岸 學生依依不捨道別,雖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 席,但也希望彼此的友誼可以這樣持續下 去。

(14)

如此流暢地團隊合作,讓我難以忘懷,也讓 彼此體認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李東祐 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 碩畢 這次中技社大陸參訪的主軸圍繞在水利 工程上面,我們參觀了世界著名的長江三峽 水利工程、五級船閘、葛洲壩水電站、丹江 口水庫,很興奮能一探世界上知名水利工程 的緣起與興建過程,沒到現場看過整個工程 興建的尺度,說實話根本無法想像其工程之 複雜與浩大。當我們到現場不管是乘坐遊輪 過船閘或是乘遊艇近距離觀賞水庫,當下根 本無法止住內心的激動與讚嘆,還記得在長 江上輪船準備過船閘時正值午夜時分,再經 過整天行程的奔波後早已睡眼惺忪精疲力盡 的我,聽到廣播後一走上甲板看到船閘的主 體時,整個被眼前的景象震懾住,呆滯數秒 後才回過神來,整個船閘的運作方式與建築 規模真的是太讓人驚艷不已。

除了這些工程參訪,我們也拜訪重慶大 學與武漢理工大學,聽取這兩所學校的研究 重點,也參觀他們的硬體設施和研究成果。

我覺得最有收穫的是與這兩所學校的師生進 行交流座談,在不同教育制度與研究環境下 所培養出來的研究想法與做事風格都是不一 樣的,藉由交流與認識當地學生讓我能知道 他們的想法與做事態度,對我都是有很好的 激勵效果與有所省思。

此趟行程中大陸學生的同行,讓我們更 容易打破沉默且無話不談,在這10 天的相 處中我們時常討論到兩個不同環境下的差異 與觀點,不管是教育方面或是日常生活、就 業機會等,這些當下交流的資訊與實際走訪

◤吳鉉智 台灣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 博士生 來自台灣9 所大學素昧平生的 16 名青 年學子於2015 年 7 月在中技社會議室裡初 次見面,吹起此次重慶—湖北科技交流的 號角。在李國鼎基金會萬秘書長、中技社鄒 主任及智凱哥與中國科協岳處長辛苦的安排 與帶領,本次行程以水利工程為主軸,參訪 長江三峽大壩及五級船閘、葛洲壩水電站、

丹江口水庫與長江水利會等。面對長江三峽 大壩及五級船閘時的衝擊與震撼,深刻體會 到被稱為人類史上向大自然挑戰的最大代表 作—長江三峽大壩的雄偉。長江水利會則針 對長江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等工程對後續環 境、生態與長江下游調洪等問題進一步探 討,並以數值模擬與河道建模實驗來進行探 討改善方法。

在重慶大學、長江水利會、中科院武漢 分院病毒所、武漢理工大學與武漢高新區創 業園等交流中,讓我深刻體會到兩岸科技發 展的差異。台灣學生廣泛學習各領域的科技 原理,思考多元;而大陸學生針對自身研究 領域具有相當的深度,因此基本功的訓練相 當紮實。同時大陸為鼓勵創業發展出創業園 區,訂定整體區域發展目標,進行規劃與管 理。

10 天的科技交流中,讓我回味無窮的是 小組團隊合作,感謝辰諭組長將7 月才第一 次見面的我們8 人迅速的整合,並針對議題 依同規劃、資料彙整及歸納,且順利的完成 重慶大學的報告。更重要的是我們與大陸學 生竟然在資源、設備與時間不足的狀態下,

快速有效率地完成了在武漢理工大學的報 告。從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直到完成簡報,

(15)

◤邱信瑋 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 博士生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非三峽大壩莫屬,我 本身讀電機工程,對浩大的工程極感興趣,

尤其當郵輪行經五級船閘時,更是讓我讚嘆 不已,一艘17,000 噸的郵輪,透過連通管 原理,如走樓梯般的跨越高達113 公尺落差 的高度(40 層樓左右 )。另一項我崇拜的浩 大工程是水力發電,以台灣而言,最大的水 力機組裝置容量為267 MW,最大的明潭水 力發電廠裝機容量為1,602 MW,而三峽水 電站單部機組就高達700 MW,共安裝了 32 部,總裝置容量高達22,400 MW,遠遠領先 排名全世界第二的水力電廠,不僅如此,大 陸也透過此次工程,藉由技術合作,目前已 能自己生產此型號的水力機組。然而,長江 流域時常發生大洪水,早在1919 年國父孫 中山先生就提出「水閘」此想法,而在三峽 大壩開工前的90 年間,中國大陸邀請許多 國外學者和知名專家,不斷評估大壩的效益 與可行性還有生態環境影響,最後才執行,

由此可看出大陸謹慎行事和全盤考量的做事 風格。

參訪光谷創業街時,了解此地區優渥的 創業福利和完善的制度是其他地方無可匹配 的,因而吸引大陸各地區的人才前往此地創 業。當我進入一間外表樸實的大樓,裡面卻

充滿許多滿懷壯志的年輕人,努力為自己夢 想奮鬥著,很難想像在高樓林立的光谷街,

臥虎藏龍的人才究竟有多少。

在此次交流活動中,我想以「組織」二 字來描述此次最大的收穫。從每個工程的歷 史與地區特色產業的籌劃,都非常有組織在 進行,每個工作都可以細分給各個專業人才 負責,以發揮專業人士的潛能,使團體可以 一起邁向最成功的道路。

◤邵功賢 台灣大學 環境工程 博士生 很幸運能夠參加本次的海峽兩岸青年學 子科技交流活動,這次是我個人第四次與大 陸的青年學子交流,但也是令我十分難忘的 一次。

因為本身的專業是土木與環境工程,對 於都市的整體規劃及發展特別有興趣,本次 的考察參訪重慶市,其都市規劃的成果最令 我感到驚訝。從過去的一座古城,翻轉成為 現代化都市,雖位於山區,然其高樓林立,

交通四通八達,立體化且寬廣的道路系統 使得交通號誌大為簡化,路上幾乎沒有紅綠 燈,路面十分平順,人行空間亦十分寬闊,

地下管線安排及規劃井然有序。當要刻意的 去尋找一棟矮房或路面補丁時,竟一無所 獲,而且市民守法守規矩,街道乾淨整齊,

與臺灣的首善之都臺北市相比,是有過之而 無不及,其中許多的優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與反思。

參訪長江三峽、三峽大壩、丹江口與 南水北調工程、長江水利會等水利工程部 分,工程之規模及成果令人十分讚嘆,相形 這些城市跟研究機構的經驗,其實跟我當初

對大陸既有的想法與想像都是多少有些許出 入與差異。可見不管是台灣或是大陸,在這 幾年都有明顯的改變與成長,在這個國際化 與全球化趨勢浪潮日趨興盛的當下,能多認 識不同環境與建立人脈,都是這趟旅程很大 的收穫與成長。

(16)

很榮幸參加中技社舉辦為期10 天的學 術交流活動,今將以三個主題分享這趟參 訪。

學術交流:本人擔任重慶大學報告的負 責人,第一天報告中可感受到對岸莘莘學子 在內容方面有深入地探討;舉例而言,湯同 學所論述的城市發展中有關「自然而然」即 是以重慶市為基礎的一份研究報告,讓我們 得知打造一座山城會遇到的問題。重慶市是 一座很標準山城,坐擁四山,由兩江環繞,

◤洪辰諭 台灣大學 化學所 博畢 說人員敘述著當地的風土民情,歌唱著當地 流傳已久的民謠,以及看到課本中提到的懸 棺葬,在那當下恍若走進歷史中,感受中國 幾千年博大的歲月軌跡。到達武漢時也去造 訪當地非常知名的景點「黃鶴樓」,此處是 大陸5A 級的旅遊景區,享有”天下江山第 一樓”之稱,當我到這裡時,馬上就想起從 小到大國文課本中詩人李白的詩< 黃鶴樓送 孟浩然之廣陵>。

長江大壩位於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它確 實達到防洪、發電及航運的功能,但也帶來 移民問題與生態環境的影響。記得當遊船經 過三峽大壩的五級船閘時,永遠無法忘記那 刻的震撼,那時真的感受到這工程的浩大,

「大船走樓梯,小船坐電梯」當真形容的十 分貼切。在企業參訪的部分,在十堰市參觀 東風汽車公司,實際進入工廠參觀汽車組裝 的產線現場,也參觀武漢高新創業園中國光 谷,了解中國孵化器是如何去扶植年輕人創 業。

重慶市這座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山城裡,

我了解到何謂1 樓即 11 樓,11 樓即 1 樓、

重慶人頭上多根草;以及被高樓大廈包圍的 解放碑、壯觀的人民大禮堂等,讓我對重慶 這特殊的城鎮情有獨鍾。遊長江三峽途中,

造訪許多古蹟名勝,如體現中國鬼神文化的

「酆都鬼城」,在這裡我進入閻王殿、看 盡十八層地獄、喝下孟婆湯、走過奈河橋,

體驗人們死後傳說的世界。又如「忠縣石寶 寨」,此寨木質結構依山而建,沒有用到任 何的鋼筋水泥,即蓋出56 米高的高塔,實 在令人佩服。最讓人興奮的莫過於「奉節縣 白帝城」,身為三國迷的我,能夠目睹當年

「劉備托孤」的場景,感受當年劉備的不甘 與對孔明的寄望,真是讓人非常感動。

搭小舟穿梭在巴東縣神農溪中,聽著解

◤ 宗逸 交通大學 光電工程 碩士生 之下,臺灣的水利工程,活像個現地實驗的 設施模型。然而其決策及論證過程中仍有些 憂慮,主流的中心思想仍是以人定勝天為基 調,對於未來數十年後在環境上或社會上可 能或必然會發生的問題論述較少,問題已慢 慢浮現,與臺灣近年多以環境與人共生共存 的發展脈絡不盡相同,不禁令人倍感擔憂,

仍值得持續關注三峽大壩與南水北調工程之 後續影響及發展。

另因安排參訪許多結合當地自然、人 文、生活、文化之特色地點,除了專業的知 識外,更可以與大陸學子瞭解及交流彼此的 生活態度、價值觀、對自然環境及未來等看 法的差異,我想這也是為何本次交流能夠如 此成功順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17)

重慶市選擇保留自己的特色,建築以山水為 本底依嘉陵江而建,隨意賦形塑造城市空 間,完成後的重慶市也成為著名觀光都市。

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及南水北調工程為 近代人類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經歷三 峽大壩案例讓中國在建築工法、防洪發電上 達到世界領先的地位,南水北調也解決了長 期南方水災北方旱災的缺失,附帶增加具有 經濟價值的航運,及在有關配套計畫中促進 學術發展,無疑地在學術、就業及經濟上得 到良好的平衡。

市場機制:以實際參訪東風汽車公司為 例,可以推測外資是拿著部分技術來交換市 場的。東風汽車公司旗下有代工生產知名的 汽車公司如Volkswagen, Nissan, Honda, KIA 等的產線,車輛類型又分為軍用車、商用車 及家庭用車,分工非常細膩;這樣的好處除 了可以建造一座有靈活生產線的工廠外,亦 可同時包攬及詳細了解各家汽車母公司在自 己產品的設計靈魂,東風汽車公司從中學習 並將自家產品定位在不同的程次與客層,這 在世界上是少見的模式。

Thomas Friedman 曾 云「The world is flat」,每當我去一個地方就會更肯定這句 話。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全球化 也讓我發現大都市越來越像了,有一樣的超 市、服飾店、咖啡店等。這次參訪讓我體會 到人類的偉大工程、山川壯麗外,如何在都 市化的同時讓每個地方保有特色,及當你背 負重大責任時如何下決定,是我們值得省思 的地方。

◤袁美華 台灣大學 環境工程 博士生 參觀三峽大壩工程之後,產生如下感想。

工程面向:大壩是長江整治工程的亮點,

構想的起點被認為始自孫中山的建國方略,

於1988 年完工運作,工程成功的將長江中 上游水攔截留置,作為蓄水及調節水量之 用,以人為力量減少中下游的洪氾或減少枯 水的影響。此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營運 是另一個關鍵性工程,總長1 千餘公里,橫 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一期 工程平均調水量95 億噸。自水多的南方引 水至水少的北方,向北京及天津等大城市提 供水源的服務,受水端的大城市也相應提供 經濟上的援助及基金,南北互濟的配置使得 城市間能夠依其特性互惠。

社會面向:三峽大壩興建工程的利益 關係人,主要同時包括上游遷村的住民及下 游受益的居民,二者間的權衡足見長江三 峽大壩工程社會面的複雜性,同時包含拆遷 的合理性、淹沒文化遺產及土地的妥適性等 議題。在進行三峽大壩興建前後物種數量及 分布的調查,包括生物多樣性及魚類經濟價 值,發現捕獲量逐年減少,印證水利工程對 生態棲息地的影響,而提示在工程經濟下水 生生物保育的重要性。

此次交流,見識泱泱大國在經濟面及技 術面的治水宏觀規模及經濟實力,及由實作 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汲取經驗反饋及 修正下階段的規劃工作的效率性。然而,在 中國大陸做中學的適應性優勢之外,同時也 看見其於生態面及社會面向的不足,如利益 關係人間的權衡未有充分討論、河川生態及

(18)

10 天的兩岸交流活動其實不長,但已 讓我們熟悉一些當地的名詞,接受當地飲食 習慣及融入當地生活。首先感謝中技社給予 我們機會參加,以及中國科協的接待與安 排,也感謝重慶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給予我 們交流的時間與接待我們參觀校園,讓我們 可以透過深入的交流參訪活動,體驗不同於 以往的走馬看花,而是很紮實的走進中國重 點大學與地方產業,並讓我們彼此互相交流 與學習。

雖然我的專業是化學,但在這次的參觀 過程,主要是以學習交流並了解建設水利工 程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並如何維修與 克服,看到葛洲壩水電廠,丹江口水庫以及 三峽大壩工程,並應用於發電,其中三峽水 電站總裝機容量 1,820 萬千瓦,年平均發電 量 846.8 億千瓦。前往中科院武漢分院病 毒所參與交流討論,了解一些簡單快速的檢 驗方式,並針對新的病毒製造抗體,對於細 菌,病毒的保存,讓中科院病毒所得到病毒 博物館之稱。在業界方面,我們參觀位於武 漢的高新創業園區,這真的讓我讚嘆不已,

許多青年剛畢業就即將面臨就業的問題,而 在這邊遇到一群自己創業的夥伴分享心得。

此次的活動中,也認識許多各地來的朋 友,我們也很快的適應當地的生活,包括說 話的方式、口音,以及彼此分享各自的生活 方式以及周遭的趣事,回到台灣我們還是依 舊聯繫。在這次的旅程中,還體驗坐了接近 7 小時的火車,並且睡硬舖,真的是非常難 得的經驗。

◤張廷光 清華大學 化學所 博士生

身為水利人,一直嚮往到中國參訪水利 工程,曾到訪都江堰見證古人治水智慧,這 次觀摩三峽水利工程,深入理解工程帶來防 洪、發電、航運及供水等綜合效益;長委會 觀摩水工模擬設施,看見最新實驗模型設備 與技術,與台灣水利工程尺度差異令我大開 眼界。武漢高新創業園以裸視3D 技術播放 園區影片,效果非常逼真震撼,也顯示科技 進步成果。在重慶大學及武漢理工大學的學 術交流,對岸學生流暢及穩健台風,讓我初 步認識大陸學生報告模式,可惜會後時間稍 嫌短促,如有較長的時間交流,必能激發更 多精彩火花。曾讀到黃鶴樓,如今能親臨登 高並眺望大武漢,遙想古人吟詩的情懷。

此參訪結交許多對岸好友,與同行夥伴 更為熟識,彼此建立深厚友誼。交流過程文 化差異造成有趣文字解讀,如重慶的11 樓 是1 樓、十堰市不是實驗室、李市長不是理 事長、14 級博士不是十四級博士,美好有趣 的回憶讓人雋永難忘。旅程結束代表另一段 故事開始,未來仍有許多機會等著去突破。

百聞不如一見,實際走訪才能真正體會,增 進對大陸現況發展認識,台灣不能再故步自 封,需接受對岸正在快速發展事實。非常感 謝中技社、李國鼎基金會及中國科協舉辦這 次交流參訪,隨著活動結束,旅程帶來的衝 擊讓我有更深一層省思。

◤崔雅婷 成功大學 水利所 碩士生 生物面向的忽略、江河淤積量的控制及管理 等。反思台灣治水政策,宜以整體的思維規 劃水質及水量的策略,達成水資源永續發展 及利用的願景。

(19)

◤莊漢鵬 交通大學 機械所 碩畢 ◤曾奕萍 長庚大學 醫療電機研究所 碩士生 本次交流主要以科技發展及水利工程為 主軸,除了很紮實的帶領我們走進中國重要 景點與地方產業參訪,也促進學子間彼此互 相討論的機會,在這短短數日的交流活動,

已讓團員的感情緊密聯繫,共同完成報告、

體驗及融入當地生活及品嘗各種飲食。很榮 幸學生能來到中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重慶 參訪,此次安排的行程,從四川重慶到湖北 宜昌至武漢,一下飛機進入眼前的便是繁 華、藝術、又深具歷史文化及現代的都市,

並參觀以最具巴蜀傳統建築特色,俗稱『吊 腳樓』風貌為主體的洪崖洞,依山河就勢而 建,不禁佩服前人的建築智慧,在美感與精 密的雕工技巧下,又為這個城市增添一絲神 秘感。

行程前四天主要體驗長江三峽沿途風 景,除了郵輪上豐盛的美食及舒服的床鋪讓 我流連忘返外,更看到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混 凝土重力壩、也是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 雄偉壯觀,令在場每個人讚嘆聲不絕於耳。

最特別的經驗便是從十堰火車站搭乘臥鋪前 往武漢,在六個多小時的車途中,讓我體驗 什麼叫『火車上睡覺』的感覺。行程後四天 來到古稱荊州現為湖北省境內,除了參觀武 漢理工大學、中科院及博物館等,讓我最感 興趣的是在『光谷創業園區』,開場的3D 立體投射景象仿佛歷歷在目、讚嘆不已,參 訪後也不禁讓我深思現今許多的青年剛畢業 就即將面臨就業及失業的問題,然而在這次 的交流活動中也發現台灣學生的用功程度、

企圖心,比擬起來真的較缺乏了『狼』的 野性,這也是令我感到憂心的地方。此次活 動,不僅壯大我的視野,也讓我體會到讀萬 原來早在國父孫中山先生< 建國方略 >

中以「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

而又可資其水利」提到三峽大壩的初步構 想,之後中共中央領導毛澤東主席在< 水 調歌頭 ‧ 游泳> 再次強調大壩的重要性。

經過半世紀的地質及工程探勘,終於選定具 有花崗岩地質的三斗坪一帶,並考量發電、

航運交通等附加價值,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結合五級船閘制的工程設計,在2009 年完 成了總庫容393 億立方米、年發電量 1,000 億度的三峽大壩。

從重慶市沿長江三峽( 瞿塘峽、巫峽、

西陵峽) 至湖北省宜昌市,總長 660 公里 ( 三 峽段為192 公里 ) 的旅程中,沿途飽覽如白 帝城、神農溪的名勝古蹟,在對比大壩建立 前後自然景觀的損害與新興船運及水力發電 的發展之後,到底人們如何在科技發展與自 然生態中進行選擇、取得平衡,正應當是我 輩青年應當思考的重大課題。

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之後,讓人感 嘆中國浩瀚的工程。有機會參訪武漢高新園 區,這對未來希望創業的我提供莫大的幫 助,在與園區內的領導人員、企業主管討論 後,才知這個名為「中國光谷」的創業園區,

開拓著光電領域、生物醫學、節能環保、

高端製造技術、文創軟體等項目,以垂直 整合、開枝落葉的發展策略,在2013 年該 園區內企業的總營收已高達人民幣6,517 億 元,約五倍南部科學園區2014 年的總產值,

是值得台灣目前倡導< 產業聚落 >,作為學 習與借鏡的好地方。

(20)

◤劉紓涵 台灣科大 營建工程 碩士生 若說台灣的發展是自強號,那麼中國 大陸必定是磁浮列車吧! 每年到大陸無論是 旅遊或交流,總能察覺到這份瞬息萬變的氛 圍。初到重慶即感受到「山中有城、城中露 山;上下爬坡、道路蜿蜒」的特殊地理環境,

而「大江、大湖、大武漢」則是武漢的最佳 寫照。沿長江三峽從重慶至武漢,進行多次 學術交流、企業參訪、體驗長江浩瀚以及中 外古今歷史人文之美,讓我們增廣見聞。在 一次次的互動中,每個人可能因地理環境、

歷史人文背景的差異而衍生不同的想法及價 值觀,相互交流、分享、討論來自不同領域 的觀點及看法,我認為是整個活動中最迷人 之處。大陸學子思路清晰、口齒伶俐,對事 情有獨到見解及剖析,尤其在如此競爭環境 下,更能體現出大陸學子對資源的珍惜及運 用。

三峽工程採取「一級開發,一次建成,

分期蓄水,連續移民」耗時17 年完工,是 世界上水利樞紐工程之最。當船隻行經三峽 大壩五級船閘,即刻被眼前這偉大的工程所 震懾,即便只是船隻降水位簡單的動作,整 體設計團隊必定是殫精竭慮才得以達成預期 目標。至今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在人們心中依 舊是個謎,究竟是希望工程? 還是歷史浩 劫? 在尚未親眼見證三峽水利工程,就歷史 人文而言也許我會帶著惋惜的角度來看待;

當雙腳踏上這塊土地、看著這用無可計量混 凝土所澆灌而成的作品時,我想它帶給人們 的價值是遠遠超過於此地。

◤黃泓維 台北科大 環境工程與管理所 博士生 感謝財團法人中技社提供如此寶貴機 會予學生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學子交流之活 動,此次主要以重慶與武漢之水利工程為主 軸,透過三峽大壩、丹江口水利設施與南北 水調工程等實體水利設施參訪,除了實際工 程設施參訪外,亦前往負責整體長工流域所 有水利工程的官方單位—長江水利委員會;

瞭解大陸水利工程發展現況。中國水利等大 型工程技術發展迅速,光是長江流域水利建 設已超過千餘座,造就水利人才具豐富實務 經驗。

重慶大學的學術交流由建築與城市規 畫研究所與光電研究所的兩位博士生進行簡 報,除了介紹目前智慧城市在中國的發展現 況外,最有印象的是城市與鄉村過度區間的 規劃。由於城市所提供的就業環境,吸引為 數眾多的農村人口移民進入城市,使得城市 發展迅速,對於迅速發展且貧富差異日益懸 殊的中國,這樣的區域是「北上廣深」等大 規模都市皆存在的普遍現象。中國城市規劃 也納入近年來國際趨勢-生態城市的概念,

透過非人為破壞的方式建設與自然共存的都 市環境。武漢理工大學交流中,我們分享台 灣整體水資源利用的水利工程經驗,而武漢 理工大學也以該校最著名的材料工程與汽車 工程進行相關知識交流,大家有志一同關注 環境議題,不僅是綠能產業與技術的發展與 研究,同時也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共同解決 氣候變遷等全球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大趨勢。

由於10 天的同團相處,使得我們之間 卷書更要行萬里路,這才是真實、有趣的 人生。

感情更加深厚,對我而言能夠在世界各地不 同區域認識不同的朋友,讓我增添視野與擴 展交友圈,是本團交流後所留下的重要資產。

(21)

當初報名是因為受到長江三峽的吸引 而準備相關資料,獲知錄取的同時,雀躍不 已;我本身是水利背景,能夠參訪世界最大 的水利工程,無疑對我的眼界是有極大的幫 助。本次活動實能體會中技社與中國科協的 用心,短短10 天的時間裡,排滿與各研究 機構交流的機會,我也實際歸納出三個面向 的交流心得。

專業交流:赴重慶大學簡報關於台北 101 與現代化建築的概念,並且聽取湯西子 與段瑩同學分別對於環境保育與智能城市的 專業意見。我非常榮幸能在如此正式的場合 做簡報;例如參訪長江水利規劃設計院,聽 取關於三峽大壩設計的始末,瞭解其規劃一 個水利工程所需注意的環節。這是在網路上 難以搜尋得知,並且與設計院的高層領導進 行座談,藉由第一線工程人員的分享,讓我 對於三峽水利工程有更深的認知。

人際交流:本次參訪團的成員背景、年 齡各有不同,從土木、環工、機械、化學到 護理,與每個人交談都能獲得不同的人生經 驗,印象深刻的是在郵輪甲板與功賢哥、美 華姐的對話,他們跟我分享其工作歷程。大 陸夥伴給我極深的印象,北方男子的氣慨一

覽無遺,我們以酒會友,建立兄弟情誼;最 後是諸多的領導與長官,一路上對我們無微 不至的照顧,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如何在社 交場合應對、如何主持一場討論以及如何管 理好一個團隊。

社會交流:重慶是一座山城,市中心相 當繁華,到處都有大樓興建,發展蓬勃,但 是諸多高樓聳立於山坡地,對於其安全性值 得探討。我們也造訪由萬達集團一手打造的 楚河漢街,規模龐大宛如造鎮,其內包含百 貨、影視、美食與旅社,徹底為武昌地區帶 來繁榮,然而台灣是否也能有此規模經濟產 生,又是一個令我感興趣的問題。文化保存 方面,歷史悠久的建築能帶來觀光人潮,但 是為了因應人潮而做更多的開發卻是值得省 思,例如洪崖洞,雄偉外觀的內部竟是現代 商店的林立。

◤蕭輔誠 台灣大學 土木所水利組 碩士生 中國大陸近二十年來快速崛起,對於科 技、人文、醫學等各方面人才培養及設備研 發不遺餘力。此次交流活動讓我重新思考台 灣學生在國際上的定位究竟為何? 也或許 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跳脫既有的框架 以及擺脫自身的束縛,才能更敞開自己來面 對更多未來的挑戰,讓自己在舞台上發光發 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ur model system is written in quasi-conservative form with spatially varying fluxes in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Our grid system is a time-varying grid. Extension of the model to

One of the main results is the bound on the vanishing order of a nontrivial solution to the Stokes system, which is a quantitative version of the strong unique continuation prop-

The existence 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same ratio points for given n and k.. The properties about geometric measurement for given n

One of the main results is the bound on the vanishing order of a nontrivial solution u satisfying the Stokes system, which is a quantitative version of the strong unique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Normalizable moduli (sets of on‐shell vacua in string theory) Scale

For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e establish its convergence properties, and also present a dual application to the SCLP, leading to an exponential multiplier method which is shown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