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号:EDB(CD)PSHE/CURR/HI/1(1)
教 育 局 通 函 第 152 / 2016 号
分发名单:各 中 学 校 长 副本送:各 组 主 管 – 备 考
(英基学校协会属下学校及 国际学校除外)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
修订历史科课程﹝中一至中三﹞咨询
摘要
本通函旨在通知各中学校长有关修订上述课程的建议,以及相关的咨询程 序。
详情
2. 课程发展议会于2013年12月通过成立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讨现行历史科课 程(中一至中三)。专责委员会自2014年5月以来,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提出修 订初中历史科课程方案。议会期望修订课程能够让学生接受均衡全面的历史教 育,并且配合新的活化学与教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本局将搜集持份者的意见,以对课程作出更完善的修订。请参阅随附的咨 询文件《历史科(中一至中三)- 修订课程第一次咨询稿》(附录一)和咨询问 卷《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第一次 咨询》(附录二)。咨询文件已上载至教育局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网页。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whats-new.html)
4. 请各校长或他们的代表(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历史科科主任更 为合适)就上述课程提出意见或建议,并于2016年10月31日或以前,把填妥的 咨询问卷,亲自送达或邮寄至湾仔皇后大道东213号胡忠大厦13楼1319室教育局 课程发展处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
查询
5. 如有任何查询,请致电 2892 5867 与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吴庆红女士 联络。
教 育 局 局 长 李 沙 仑 代 行
二○一六年九月廿八日
附录一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 学习领域
历史
(中一至中三)
修订课程
第一次咨询稿
课程发展议会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委员会
二零一六年九月
背景
现行的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于 1996 年由课程发展议会编订,至 今已实施了近二十年。
鉴于课程发展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多 年来透过不同途径,搜集各界对历史课程及教学等方面的意见,课程发展议会于 2013 年 12 月通过成立修订初中中国历史及历史课程专责委员会(下称专责委员 会),全面检讨现行历史科课程(中一至中三)。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大专院校的 历史学者、负责师资培训的学者、具不同教学年资的中学教师、以及香港考试及 评核局和课程发展处的人员,冀能全面和整体地检视现行课程,并作出具建设性 的修订。
是次课程检讨与修订分两个阶段进行咨询。第一阶段的咨询集中在建议的课 程理念、宗旨和目标、初拟课程组织、时间分配、支援措施和课程实施。历史
(中一至中三)第一次咨询稿 提供课程的初步构思,从而搜集意见和建议。修 订稿和课程的其他详细部分将于第二次咨询文件中发表,以搜集更多意见。
有关本文件的意见和建议,可亲自送达或邮寄至: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 高级课程发展主任 5 收 湾仔皇后大道东 213 号 胡忠大厦 13 楼 1319 室
课程修订的原因和理念
1. 作为「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历史科肩负 起建立学生对本地和世界历史发展、以及世界不同文化的基本认识;及帮助 学生建构国际视野,并且提升他们分析和思辨能力的重任。由于并非所有的 初中学生升读高中时均会选修历史,初中历史很大机会是部分学生唯一学习 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机会。因此,学校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包含整全世 界历史学习内容的历史课程是相当重要的。
2. 鉴于现行的初中历史课程已推行近二十年,为配合历史教育以及学校课程的 最新发展,初中历史课程之修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让他们拥 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应付不断转变的社会和世界所带来的挑战。此外,修订 课程亦为学生提供必须的世界历史和香港史的知识,并为他们日后修读高中 通识教育科、历史科或其他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目奠定基础。
3. 在课程内容方面,为了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他们对世界其他主要文明 的认识,修订课程中加入其他地区的文明和国家的历史,包括:伊斯兰文明 的兴起、美国的成立及发展等课题。
4. 为了切合不同学校的需要,特别是照顾选取不同课程规划模式实施初中个人、
社会和人文教育课程(例如综合和混合模式)的学校,修订课程采用灵活的架 构,让不同学校因应其校本情况及学生在能力和兴趣上的多样性对课程作调 适。
课程宗旨与学习目标
课程宗旨
5. 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 宗旨是:
i. 提高和培养学生对过去的兴趣;
ii. 帮助学生鉴古知今;
iii. 加强学生对社区及本地文化,以及对世界其他主要文化之认识;
iv. 建立学生历史技能和共通能力,以供日后升学和生活之用;
v. 培养学生成为具世界视野、有识见和责任感的公民。
学习目标
6. 因应上述的宗旨,学生应能:
a. 知识和理解方面
i. 从不同的角度(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宗教、艺术) 认识和理解世界各 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
ii. 认识和理解香港历史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iii. 掌握研习历史的基本概念和辞汇;
iv. 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v. 掌握主要历史事件和发展的演变及延续;
vi. 明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解释历史;
b. 技能方面
i. 明了及正确地使用历史辞汇;
ii. 掌握历史事件的次序;
iii. 描述历史地图、模型、图形、图表、图画、表格和漫画的特征;
iv. 从历史资料中作出归纳和推论;
v. 找出对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同的解释;
vi. 分辨历史事实与见解之间的不同;
vii. 掌握资料的含义,对资料的准确性及可信性进行合理的质疑与探究,从而建 立和审视观点;
viii. 运用想象力重组往事;
ix. 选取、组织和运用资料,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c. 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i. 提高对过去的人和事之兴趣及欣赏人类的成就和理想;
ii. 掌握历史研习与现今生活的密切关系;
iii. 了解、尊重和接纳不同社会及不同时代所持的观点、信念和价值观;
iv. 愿意为古物与古迹的保护、文化承传的保育,以及历史文化的推广尽一己之 力。
课程组织
7. 本课程是建基于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 续(小一至小六)》(2014)、《小学常识科课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11)、
以及现正修订中的《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
(2016),其设计原则为:
提供一个三年一贯的历史课程,重点介绍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现今世 界影响;
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对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历史有基本认识,以 及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如何建构今日的世界;
重视发展学生掌握和应用不同的历史概念和技能;
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配合;
提供一个灵活的架构,让学校因应不同校情及学生在能力和兴趣上的多样性 对课程作调适;
方便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8. 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 以时序为轴,每学年以一个主题为重心,三年一贯的 设计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今日的影响,以及掌握研习历史 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中一:古代世界 (史前时期至 14 世纪):区域文明的诞生与交流;
中二:近代世界 (15 至 19 世纪):西力的形成与外延;
中三:现代世界 (20 世纪至今):迈向多极与相互依存。
9. 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由 12 个涵盖学生必须学习的世界史和香港史的课题组 成,即每学年研习 4 个课题。
图 1 初中历史科课程组织
10. 每个课题包含基础部分及延伸部分。基础部分为研习该课题时学生必须掌握 的知识,而延伸部分则为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作进一步深化和延展学习。
图 2 各课题的组成
11. 各个课题均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和数个建议导入问题。探究问题是研习有关课 题的方向,而建议导入问题则为教师提供意念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以 探究方式学习历史。
图 3 以探究式学习研习历史
12. 内容大纲
以下为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内 12 个建议的课题的课程大纲。每个课题之大纲均附有引言,主要交待该课题的背景、理念、以及基础 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延伸部分的处理。此外,附件一、二、三 (页 29 至 33 )为课题 3、5 和 7 的「预期学习内容」的示例,进一步阐明 该课题的深度和焦点。
中一级 古代世界 (史前时期至 14 世纪):区域文明的诞生与交流
课题 1:人类的需要:古与今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活动源于人的不同基本需要,而该等活动则累积成文明。本课题希望让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起源,以 及古代主要文明有概括认识。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和分期,以及历史资料的分类,并运用该等概念理 解:
a) 人类如何从石器时代演进至古文明,从运用火以及制作简单石器、从捕猎野兽和采摘野果,进而学会生产粮食,懂得农耕和饲养牲 畜;
b) 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学生可透过研习四个主要古文明其中一个,并根据五方面(文字 / 政府与管治 / 城市 / 宗教信仰 / 建筑与 科学)进行个案研习。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研习多于一个古文明,及进一步比较不同地区古文明的异同。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1. 人类的需要:古与今
— 人类早期文明的出 现是源于满足哪些 基本需要?早期文 明的主要特征是什 么?
石器时代的演进:从游牧走向农耕
古文明的兴起及世界主要文明的分布和特点
个案研习:新月沃土/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以上个案四选一,延伸部分多选一 项*)
石器时代始于何时?
我们如何得知当时的人类是怎样 求生的?
甚么是文明?满足了衣食住行就 代表有文明吗?
甚么因素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不同地区的古文明有什么共通 点?
对照古代人类的需要,今天我们 的需要有何相似与不同?
掌握历史分期 的方法(史前时 期/信史)
识别历史资料 的种类(原始资 料、二手资料/
考古发现、非文 字资料、文字资 料)
归纳特征
连系古今、
比较异同
14
* 延伸部分
课题 2:欧洲文明的发展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追本溯源,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例如人名、建筑、神话故事等,很多都与欧洲古典及中古文明有 关。本课题希望让学生认识欧洲文明的发展及了解其对现今社会的影响。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基本掌握历史的分期 (如古代/中古时 代/近代/现代等),并明白:
a) 欧洲古典文明的概况及其对今日的意义,包括古希腊/罗马的管治方式 (如雅典式的民主与斯巴达式的集权/罗马共和与罗马帝国的 管治) 及文化的创造 (如古代法律与罗马法治观念/神话与思想/法律、艺术、建筑成就) 如何影响我们今日的社会与生活;
b) 中古时期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以及基督宗教及教会在欧洲的角色。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研习欧洲中古时代不同阶级的生活特色。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2. 欧洲文明的发展
a. 古典文明: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的概览
— 欧洲古典文明留下 了什么给我们?
b. 中古时期的欧洲与 基督宗教世界的形 成
— 欧洲中古时代有什 么特色?
古典文明的介绍
古典文明的遗产:对今日的意义
封建社会的特征
基督宗教世界的形成与中古时期的教会
封建社会下的生活*
如何划分古代及中古时代?欧洲 古典文明在何时及怎样出现?
古希腊及古罗马为何会出现不同 的政治体制?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有什么东西 一直流传至今?
封建社会有何特征?
基督宗教和教会在中古时期的欧 洲发挥什么作用?
城堡、庄园、教堂和市集如何反 映欧洲中古时代不同阶级的生活 特色?*
掌握历史分 期的方法(古 代/中古时代/
近代/现代)
连系古今、
比较异同
分析转变与 延续
归纳特征
18
* 延伸部分
课题 3: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中古时期欧亚的文化交流
除了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同样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此外,虽然昔日的通讯和交通不如今日先进,但古代以至中古世界 不同区域文明之间交往相当频繁。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够:
a) 明白伊斯兰教创立、基本信仰和传播的经过;
b) 了解中古时代欧亚不同形式的接触,包括战争(例如:伊斯兰帝国扩展、十字军东征)和商业贸易(例如:阿拉伯商人的商业活动及其 中介角色、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该等接触如何促进中古时代欧亚文化的交流;
c) 认识伊斯兰文明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范畴的成就,及分析欧亚文化交流的结果及影响,例如: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广泛传播、
阿拉伯文明扩阔中古后期欧洲人的视野等。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追溯中古时代以前欧亚的文化交流状况,包括:希罗文明如何藉武力扩张 (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罗马帝国的领土扩张) 以及商业贸易 (如古代的丝绸之路) 将其文化广泛传播。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3. 伊 斯 兰 文 明 的 兴 起 与 中 古 时 期 欧 亚 的 文 化 交流
— 伊斯兰文明的成就 与中古时代欧亚文 化交流有何关系?
伊斯兰教的起源、教义及发展
中古时代欧亚的接触及伊斯兰教的传播
欧亚文化交流的结果及影响
中古时代以前的欧亚文化交流*
伊斯兰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
昔日不同地区的民族因何接触?
不同形式的接触如何促进欧亚之 间的文化交流?
伊斯兰文明有何成就?
欧亚文化交流带来什么结果和影 响?
希罗文明如何透过战争和商业贸 易广泛传播?*
追溯历史背景
分析原因、结果 与影响
掌握历史趋势 与发展
10
* 延伸部分
课题 4:从古到今:早期香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承传
透过考古发现,香港地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香港地区的早期居民拥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 衍生出不同的风俗和信仰,形成香港多元的文化传统。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对曾于课题 1 研习过的概念(史前与信史时期、史料分类:
原始史料如考古发现、古迹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
a) 透过香港重要的考古发现和古迹,认识早期香港地区的人类活动;
b) 香港早期居民(包括新界五大氏族及其他族群如蜑家、鹤佬、客家)的不同生活模式;
c) 透过个案研习,从四个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取一个,了解本地族群的传统,并培养对本地文化承传的关心和爱护。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研习多于一个个案,并比较它们之间有何相似和不同。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4. 从古到今:早期香港地
区的历史、文化与承传
— 我们如何寻找香港 历史的印记?
从本地重要考古发现及古迹认识香港地区的早 期历史
本地氏族与其他族群
个案研习︰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和 节日)认识本地族群的生活 (以下个案四选一,
延伸部分多选一项*)
- 潮人盂兰胜会/长洲太平清醮/
大坑舞火龙/大澳游涌
香港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何时?
我们可以透过什么途径认识香港 的早期历史?
早期在香港地区生活和定居的人 口由什么人组成?他们如何在香 港生活?
香港有什么传统节庆?这些传统 节庆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掌握历史分 期的方法(古 代/中古时代/
近代/现代)
识别历史资 料的种类(原 始资料、二手 资料/考古发 现、非文字资 料、文字资 料)
进行口述历 史
分析转变与 延续
连系历史与 日常生活
8
* 延伸部分
中二 近代世界 (15 至 19 世纪):西力的形成与外延
课题 5:近代欧洲的崛起
近代欧洲的崛起及其后的西力形成与外延,对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15 至 18 世纪期间欧洲经历了不同的变革运动,出现了新 思想,以及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这些均奠定了西方优势的基础。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够了解:
a)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令西方从神本走向人本,促使人文主义的出现,并对当时的思想产生重大改变;
b) 新航路的发现驱使欧洲人走出欧洲,探索世界;
c) 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高举理性,除了确立近代科学之外,亦产生了革新政治的思想;
d)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突破,亦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
e) 法国大革命对旧有政治制度的冲击,以及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改变了欧洲以至世界的面貌。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在西方崛起之际,作为亚洲地区重要文明之一的印度蒙兀儿帝国和土耳其鄂图曼帝国的发展情 况,包括:
i) 印度蒙兀儿帝国时期,融合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新印度文化 」的形成,以及其在绘画、建筑、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ii) 作为横跨欧亚非的伊斯兰帝国,土耳其鄂图曼帝国多元的文化特质;
iii) 以上两国自 18 世纪后期起所面对的种种难题(例如:人口问题、技术樽颈及官僚腐败)。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5. 近代欧洲的崛起
— 新思想、科学和技 术上的进步如何促 成 西 方 巨 大 的 发 展?
从神本走向人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走出欧洲:新航路的发现
高举理性: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
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法国大革命及其历史意 义
15 至 18 世纪亚洲文明的状况 (以印度蒙兀儿 帝国和土耳其鄂图曼帝国为例)*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当时 的思想产生什么改变?
甚么驱使欧洲人开拓新航 路?
科学革命及启蒙运动如何改 变欧洲人对世界的理解?
甚么是革命?工业革命、法国 大革命如何改变欧洲、以至世 界的面貌?
正当西方崛起之际,作为亚洲 地区重要文明之一的印度蒙 兀儿帝国和土耳其鄂图曼帝 国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为何 在 18 世纪后逐渐衰落?*
分析原因、结 果与影响
分析历史的转 捩点
分析历史人物 的重要性
(如达文西、哥 伦布等)或理 解对历史人物 的不同诠释 (如拿破仑)
22
* 延伸部分
课题 6: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从 16 至 19 世纪,欧洲国家利用其经济、政治及技术上的优势,向美洲、非洲及亚洲等地区拓展其势力,为那些地区带来巨大的转变。
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够:
a) 简述美洲、非洲及亚洲在经历殖民统治前的概况;
b) 分析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原因,包括: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对市场和资源的渴求、以及欧洲民族主义的 兴起等;
c) 明了欧洲国家为何及如何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并指出当中的主要特征,包括:侵占土地、垄断资源等,以及所带来 的影响。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研习东亚地区(以中国及日本为例)如何回应以上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并指出他们的回应有何相 似及不同。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6.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 张为美洲、非洲及 亚洲等地的人民带 来什么影响?
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前的美洲、非洲与亚洲
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原因
欧洲国家在美洲、非洲及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 及其影响
欧洲扩张时期的东亚 (以中国和日本为例)*
为何美洲、非洲与亚洲成为欧 洲国家殖民扩张的目标?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有何目 的?
欧洲国家如何在美洲、非洲及 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扩张?
东亚国家如何面对欧洲国家 的扩张?*
归纳和推论
分析原因、结 果与影响
理解对历史事 件的不同诠释
10
* 延伸部分
课题 7:美国的成立及发展
美国革命受欧洲的启蒙思想启迪,其独立亦对欧洲、以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影响。本课题希望透过研习美国独立的进程和立国后的 发展,让学生掌握︰
a) 促成美国革命的内外因素,包括来自欧洲的启蒙思想以及英国的税收政策如何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革命如何影响欧 洲、以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包括它如何促成法国大革命及 19 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等;
b) 19 世纪美国的经历如何奠定日后美国发展的基础,包括领土扩张与西进运动、门罗主义,以及美国内战带来的影响等。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认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历史:包括 19 世纪欧洲人和华人移民美国,以及他们在美国的经历。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7. 美国的成立及发展
— 美 国 是 怎 样 诞 生 的?美国独立后有 什么对内及对外的 重要发展?
美国革命的内外因素及影响
19 世纪美国的领土扩张、西进运动与「门罗主 义」
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
19 世纪不同移民社群的形成*
从欧洲传来的各种思想如何 促成美国革命?
在 19 世纪,美国在北美大陆 扩张领土?
什么因素促使南北战争爆 发?南北战争带来了什么影 响?
自 19 世纪初,欧洲人和华人 为何移民美国?他们在美国 有何经历?*
追溯历史背景 及发展
分析历史的转 捩点
分析原因及影 响
8
* 延伸部分
课题 8:直至 19 世纪末香港的成长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并实施殖民管治,在香港逐渐建立西方管治模式,香港亦发展成为重要商港。在这个华洋共处的社会中,
出现了不同的民间组织,而来自欧美和亚洲各地的不同族裔人士亦建立起他们的社群。他们均对香港的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完成 本课题后,学生能够:
a) 概括地认识直至 19 世纪末英国在香港的管治措施,包括自由港政策、法治及典章制度的确立,以及当时香港的经济(如自由港与早 期转口贸易的发展)、社会(如社会结构、华人冒起与种族政策)、以及治安及卫生状况等;
b) 分析不同民间团体,包括本地华人团体(以东华三院、保良局为例)和外籍传教士与基督宗教教会对香港的贡献。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认识欧美人士及其他少数族裔(例如:犹太人、巴斯人、亚美尼亚人、欧亚混血儿)对香港作出贡献,
从而了解昔日香港的多元和国际性。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8. 直至 19 世纪末香港的
成长与发展:
— 英国殖民统治与不 同民间团体对香港 的发展有何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
经济与社会民生状况
不同民间团体对香港的贡献
欧美人士与其他少数族裔人士对香港的贡献*
英国如何在香港建立管治?
他们所确立的制度和政策如 何为香港日后的发展奠下基 础?
至 19 世纪末,香港社会与经 济的发展已具备什么规模?
与此同时,在治安与卫生方面 出现了什么问题?
19 世纪中后期不同民间团体 对当时的香港作出什么贡 献?
欧美及不同族裔的人士对香 港作出什么贡献?*
追溯历史的发 展
分析原因、结 果与影响
分析历史人物 或团体组织的 重要性
10
* 延伸部分
中三级 现代世界 (20 世纪至今):迈向多极与相互依存
课题 9: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危机 (I) — 两次世界大战
在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对现今世界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本课题集中讨论两次世界大战的缘由及所带来的影响。完成本课 题后,学生能分析:
a) 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原因,包括:20 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不景、极权主义的兴起及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b) 两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世界的形势,例如:战后亚洲及非洲的非殖民地化的情况,以及「第三世界」的冒起;
c) 透过个案研习(二选一):i)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带来战争模式的改变和军备的改良,以及其他军用发明如何在战后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或 ii) 认识种族灭绝是 20 世纪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并以二战时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为例,了解当中的背景、期间犹太人的悲惨遭 遇、以及战后德国人的反省。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研习多于一个个案。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9. 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
危机 (I) — 两次世界 大战
— 人类可以从两次世 界大战中吸取什么 经验和教训?
两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亚洲等国家的关系和冲 突的原因
战后亚洲及非洲的非殖民地化与「第三世界」
的冒起
个案研习 (二选一,延伸部分多选一项*) - 战争与发明:总体战、新型军备的出现
与其他发明(例如:医药、日用品等) - 种族灭绝:以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
为例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为 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延续吗?
两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国际形 势?
两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战争的 模式?有什么战时发明成为日 后生活中的日用品?
种族灭绝是什么?纳粹德国为 何屠杀犹太人?战后德国人对 此有何反省?
分析转变与延 续
分析历史的转 捩点
归纳特征
理解对历史事 件的不同诠释
分析历史事件 与现今生活的 连系
15
* 延伸部分
课题 10: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危机 (II) — 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承接课题 9,本课题聚焦讨论冷战及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分析:
a) 冷战的基本原因,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及造成美国和苏联对立的原因;
b) 冷战进行的形式、主要发展经过、及最终如何结束,包括苏联戈巴卓夫的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与冷战结束;
c) 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例如不同区域力量、新兴经济体(如欧盟、中国、印度等)的出现,区域冲突与危机,以及恐怖主 义的威胁等。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透过认识其中一个冷战时期的历史人物,了解领袖的素质。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10. 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 危机 (II) — 冷战及后 冷战时代
— 冷战时期的冲突及 其后的结束如何改 变国际的形势?
冷战的起因
冷战的形式、主要发展与结束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
人物研习*:代表冷战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人 物举隅 (五选一)
- 邱吉尔 (英国) - 甘乃迪 (美国) - 戈巴卓夫 (苏联) - 毛泽东 (中国) - 胡志明 (越南)
甚么因素促使冷战的出现及结 束?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如何?
从冷战期间重要政治人物的表 现可看到领袖的什么素质?*
分析转变与延 续
分析历史的转 捩点
归纳特征
分析历史人物 的重要性或理 解对历史人物 的不同诠释
15
* 延伸部分
课题 11:20 世纪以来的国际合作
20 世纪不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后冷战时期的各种冲突,亦见证了国际社会对促进世界和平及国际合作的决心和努力。完成 本课题后,学生能认识:
a) 20 世纪的国际合作源于人类需面对的共同挑战,包括:冲突与合作、贫穷与发展、环境的利用与破坏、以及疾病与医疗;
b) 追溯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过程,明了和讨论联合国于维持和平以及推动国际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研习其他区域性组织(例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以及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 红十字会、乐施会、绿色和平、无国界医生等)在不同领域上的工作及如何促进国际间的合作。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11. 20 世纪以来的国际合 作
— 20世纪的国际合作 如何为和平作出努 力?
国际合作的背景:20 世纪以来人类共同面对 的挑战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工作
其他区域性组织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工作*
在 20 世纪,联合国如何透过国 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成效如 何?
除了联合国之外,还有哪些区 域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致力推 动国际合作?*
归纳特征
分析不同团体 组织的重要性
8
* 延伸部分
课题 12:20 世纪香港的成长与蜕变
踏入 20 世纪,香港经历了两次大战期间的工业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转变,继而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和占领所带来的冲击。
战后香港因着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了不同的转变,最终发展成为今日的现代化城市。完成本课题后,学生能够掌握:
a) 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情况和变迁,包括战前工业发展及华人阶层(如何启、韦玉、何东家族、周寿臣等)崛起;
b) 日本进侵香港及日占时期的生活;
c) 促成香港战后发展的内外因素,包括有利的国际环境、与内地的连系及香港具备的条件;
d) 战后香港的蜕变,包括经济的转型,例如:从转口港到工业中心(50-70 年代),从工业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70 年代至今),以及港 府在房屋、教育、社会福利与民生、政制发展等方面的措施;
e) 香港回归祖国。
能力较高或具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透过战后香港普及文化(流行曲、漫画、电影与电视等)的发展了解香港本地文化的多元性。
课题与探究问题 学习重点 建议导入问题 建议历史技能 节数 12. 20 世纪香港的成长与
蜕变
— 什么因素促进香港 在20世纪的现代 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香港
日占时期的香港
战后香港的蜕变与回归祖国
战后香港普及文化的发展*
香港早期的工业有哪些类别?
此外,华人在战前香港的政治、
经济、社会等方面扮演了怎样 的角色?
日占时期的生活出现怎样的变 化?
战后世界的发展如何影响香 港?
战后香港在政治、经济、社会 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如何?
战后香港普及文化如何反映本 地文化的多元性?*
追溯与分类
分析原因、结 果与影响
分析历史的转 捩点
追溯历史的发 展
12
* 延伸部分
时间分配
13. 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每年的总课时为 33 小时(即约 50 节、每节 40 分钟的 课)。为配合本课程灵活的架构以便更好地照顾不同学校的校情,教师可将全 部课时分配予课题中的基础部分;亦可按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当中约百分 之二十的时间(即约 7 小时或 10 节)选择教授课题中的延伸部分。
未来重要里程
14. 下表列出在 2016 年至 2019 年间,发展及推行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的重要 里程:
主要范畴 时间
1. 第一阶段咨询 2016 年 9 月
2. 第二阶段咨询 2017 年 4–5 月 3. 教师专业发展 由 2017 年 9 月起 4. 课程定稿并上载到教育局网页 2017 年 10 月 5. 学校可选择采用部分的课题(教育局将提供支援) 2017 – 2019 年 6. 预期中的教科书出版时间 2019 年年中 7. 课程实施(由中一级开始逐级实施) 2019 年 9 月
课题 课时分配
选择一 选择二 基础部分 100% 80%
延伸部分 0% 20%
支援措施
15. 教育局计划为学校提供相关的学与教资源,以及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培训,当 中包括知识增益和学与教策略等。
教育局因应课程修订的需要,将会提供教师培训及相关教材以支援新课 程的实施。在学与教资源方面,教育局预期出版社将于 2019 年年中出版 教科书。另外,我们亦会透过课堂计划示例提供教学意念和指引,来促 进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的学与教。此外,教育局亦会着力发展不同的 教材,特别是电子教材,供教师参考和应用,提高教学成效。
教育局将会在 2017 年 9 月开始举办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培训课程,当中包 括照顾不同教师需要的培训课程,例如:以科主任为对象的学校课程领 导培训课程、为一般教师及兼教教师而设的知识增润课程(特别是与新增 课题相关的知识)、促进学习的评估工作坊、户外参观和考察活动等。当 全面实施历史课程(中一至中三)后,我们会组织学校网络活动,让教师 分享在学与教方面的经验,并推广良好的课堂实践
附件一
初中历史科修订课程
有关课题 3: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中古时期欧亚的文化交流的预期学习内容
课题 3 (共 10 节)
预期学习内容 (聚焦于伊斯兰文明的成就,以及昔日各民族之间所进行的交流)
伊斯兰教的起 源、教义及发展 (最多 3 节)
伊斯兰教的创立,包括先知穆罕默德的传教生平、教义及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城的缘由。(1-2 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 (如阿拉伯帝国的成立及日后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出现) (1-2 节)
着重伊斯兰教的创立及发展概况。
中古时代欧亚的 接触及伊斯兰教 的传播 (最多 2 节)
中古时代欧亚透过不同途径接触对方,例如战争(如阿拉伯帝国的扩展及十字军东征)和商业贸易(如阿拉伯商人的商 业活动及其中介角色、海上丝绸之路)。(1-2 节)
不同形式的接触如何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1-2 节)
着重中古时代欧亚接触的不同形式和目的及其与伊斯兰教传播的关系。
欧亚文化交流的 结果及影响 (最 多 5 节)
伊斯兰文明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范畴的成就 (1-2 节)。例如:
文字方面:阿拉伯字母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书写系统之一;
建筑艺术方面:穆斯林用作朝圣的清真寺呈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如阿拉伯式花纹);
医学方面:外科手术得到改良;
数学方面:代数及几何理论在伊斯兰文明下得以发展,为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下稳固基础。
欧亚文化交流促进希腊和罗马文明在亚洲的传播 (1-2 节)。例如:
宗教方面:基督宗教向东方传播,例如景教在七世纪(即唐代)传入中国;
天文方面: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启发阿拉伯天文学家观测天象,并找出新的观察和天文记录去填补地心说的 漏洞。
*延伸部分
阿拉伯文明传入欧洲,扩阔中古时代欧洲人的视野 (1-2 节)。例如:
地理方面:阿拉伯人所发明的三角帆改善了船只的灵活度,为中古后期的欧洲航海家所广泛采用及改良;阿拉伯地理学 家所绘画的世界地图使欧洲人开始思考地球是否圆的;
医学方面: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所著的《医典》在十七世纪前仍为欧洲医学的主要教科书。
着重伊斯兰文明的成就与欧亚文化交流的关系。
中古時代以前的 歐亞文化交流*
中古時代以前歐亞的文化交流狀況,包括希羅文明如何藉武力擴張(如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領土擴張)以 及商業貿易(如古代的絲綢之路)將其文化廣泛傳播。
文化交流的結果。例如:透過古代的絲綢之路,中國出口絲綢至羅馬帝國,而羅馬則出口玻璃器皿至中國。
著重古代世界不同區域文明間如何接觸及透過貿易進行交流。
附件二
初中历史科修订课程
有关课题 5: 近代欧洲的崛起的预期学习内容
课题 5 (共 22 节)
预期学习内容 (聚焦于以下各项运动/革命如何导致近代欧洲的崛起)
从神本走向人 本: 文艺复兴与 宗教改革 (最多 5 节)
文艺复兴出现于 14 至 15 世纪的意大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1 节)
重视人的价值;并体现在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1 节)
促使日后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发现、以及启蒙运动的出现。(1-2 节)
16 世纪马丁路德抨击罗马教廷,标示宗教改革的开始,导致基督宗教分裂。(1 节)
只需介绍1-2位代表人物,避免学生强记人名及作品名称
走出欧洲:新航 路的发现 (最多 4 节)
15 世纪开始欧洲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例如经济方面(对香料、茶叶等商品的需求)和宗教方面(罗马教廷急欲到 其他地区传教)。(1-2 节)
新航路促进了天主教在各地传播,增加东西方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欧洲人的影响力延伸世界各地(1-2 节)
只需简介新航路的分布,避免学生强记航海家名称和路线,以及铺陈学生难以联系的地名
高举理性:科学 革命与启蒙运动 (最多 3 节)
科学革命始于 16、17 世纪,强调透过观察和实验理性地认识自然世界。(1 节)
18 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如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促使日后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2 节)
只着重革命和运动的特征,学生不须强记定义及各思想家的主张
技术的革新:工 业革命
(最多 4 节)
工业革命又称机器时代,自 18 世纪中在英国开始。(1 节)
能源的转变(蒸汽的运用),带动了日后纺织、交通、运输和通讯等方面的显著变化。(1 节)
工业革命的影响 (1-2 节):(1) 加速欧洲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促成 19 世纪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
(2) 衍生不同的问题,包括童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及工人受剥削等。
只着重新能源的出现带来的变化。避免要求学生强记发明家名字、以及其各项发明的名称和实际操作
对自由和民主的 追求:法国大革 命及其历史意义 (最多 6 节)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法国统治阶层的贪污腐败、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启蒙运动的启发和美国革命 带来的影响。
(1-2 节)
主要经过:由巴斯底监狱的沦陷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路易十六被杀、共和国动荡时期、拿破仑执政称帝及其后 与欧洲列强的战争,然后至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时代结束。(1-2 节)
影响包括:《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颁布竖立平等和法治的基础,及拿破仑战争导致自由主义和民族主 义在欧洲各地兴起。(1-2 节)
只需表述主要经过的次序,不要求学生背诵事件的详细经过
附件三
初中历史科修订课程
有关课题 7: 美国的成立及发展的预期学习内容
*延伸部分
课题 7 (共 8 节)
预期学习内容 (聚焦于美国的建国过程及独立后的主要发展)
美国革命的内外因素 及影响 (最多 3 节)
引致美国革命的外在因素,例如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以及导致在美州英国殖民者不满英国的内在因素,
例如税收政策。(1-2 节)
美国革命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包括独立宣言的发表及共和政体的创建,美国革命对日后法国大革命及 19 世纪拉丁 美洲独立运动的影响。(1-2 节)
着重引发美国革命的因素及它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影响。
19 世纪美国的领土扩 张、西进运动与「门 罗主义」 (最多 2 节)
美国领土的拓展与西进运动,包括美国透过不同方式(如武力和金钱)取得土地,政府鼓励国民向「西部领地」开发,
「门罗主义」以及其对美国发展的重要性等。(1-2 节)
着重美国在 19 世纪拓展领土的进程。
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 (最多 3 节)
南北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美国独立以来联邦政府与州份之间的权力斗争、南北州份在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西 进运动后关于新领土的争议、以及对奴隶制度的不同立场所产生的矛盾。(1-2 节)
南北战争的影响,如解放奴隶宣言、南方的重建,以及战后美国的高速工业化。(1-2 节)
着重南北战争前后美国的变化和战后的发展。
19 世纪不同移民社群 的形成*
欧洲人和华人移民至美国的理由,例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原因。
早期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及所受到的待遇。
着重不同移民社群之间在生活和经历上的不同。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
「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 第一次咨询问卷
目的
本问卷旨在搜集学校对在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历史科」(中一至中三)
推行修订课程的意见,而这次咨询集中在修订课程的原因和理念、课程的宗旨和目标、课程架构、时 间分配、支援措施及课程实施。
背景
现行历史科课程(中一至中三)于 1996 年编订,实施至今近二十年。有见及此,课程发展议会于 2013 年 12 月通过成立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讨现行历史科课程(中一至中三)。专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
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提出修订课程建议。议会期望修订的课程能够装备学生面向不断转变的社会和世 界,并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咨询会
教育局已举办咨询会介绍修订课程建议,举行日期是 2016 年 9 月 28 日。
问卷及咨询文件
本问卷及随附的「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 第一次咨询」(文件)亦可在教育局个人、社会
及人文教育组网页下载。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whats-new.html 有关填写问卷的事项
请每间学校填写一份问卷。
请校长或校长的代表(历史科科主任等)回答问卷。回答问卷时,请参考随附的文件。
截止日期
请学校在 2016 年 10 月 31 日或之前以亲自送达或邮寄方式,把填妥的问卷交回以下地址:
高级课程发展主任(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5 教育局 课程发展处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 湾仔皇后大道东 213 号 胡忠大厦 13 楼 1319 室
附录二
历史科 (中一至中三) 问卷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
「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 第一次咨询
填写问卷前,请先阅读咨询稿。请涂黑适当的圆圈「」及/或在相关的空白位置上提 供资料。
(SA =非常同意 A =同意 D =不同意 SD =非常不同意 NC=没有意见)
修订课程的原因和理念 (见文件第 2 页)
以下是修订「历史科」课程(中一至中三)(下称修订课程)的原因和理念。请按你对以下每一 项同意的程度,涂黑适当的圆圈「」。
SA A D SD NC
1. 现行的初中历史课程已推行近二十年,有需要作检视和修订。
2. 学校应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整全的历史课程,让他们对现今世
界过去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概略的认识。
3. 修订课程应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 修订课程应加入主要地区的文明和历史的发展,以扩阔学生的
国际视野。
5. 修订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必须的世界史和香港史知识,为他们升
读高中或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6. 修订课程应采用灵活的架构,让学校照顾学生在能力和兴趣上
的多样性。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你对修订课程的原因和理念的其他意见。
修订课程的宗旨和学习目标(见文件第 2 至 3 页)
SA A D SD NC
7. 修订课程的建议课程宗旨是合适的。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建议宗旨。
SA A D SD NC
8. 修订课程的建议学习目标是合适的。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建议学习目标。
修订课程的组织(见文件第 4 至 26 页)
SA A D SD NC
9. 修订课程应以时序为轴,从中一至中三,每一学年研习一个
历史时期,让学生全面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及其与今日 的关联:
(i) 中一 古代世界(史前时期至 14 世纪) :区域文明的诞生 与交流
(ii) 中二 近代世界(15 至 19 世纪) : 西力的形成与外延 (iii) 中三 现代世界(20 世纪至今) : 迈向多极与相互依存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对上述建议历史时期的意见。
SA A D SD NC
10. 修订课程由 12 个涵盖学生必须学习的世界史和香港史课题组 成,即每学年研习 4 个课题。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
SA A D SD NC
11. 为提高修订课程的灵活性及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各个课题应包
括基础部分和延伸部分。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
SA A D SD NC
12. 修订课程各个课题以探究问题作为研习该课题的方向,并提
供「建议导入问题」,以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
13. 以下列出修订课程 12 个课题,包括基础部分和延伸部分 (以*标示)的建议学习重点:
SA A D SD NC
课题 1 人类的需要:古与今
石器时代的演进:从游牧走向农耕
古文明的兴起及世界主要文明的分布和特点
个案研习:新月沃土/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 (四选一, 延伸部分多选一项*)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2 欧洲文明的发展
古典文明的介绍
古典文明的遗产:对今日的意义
封建社会的特征
基督宗教世界的形成与中古时期的教会
封建社会下的生活*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3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中古时期欧亚的文化交流
伊斯兰教的起源、教义及发展
中古时代欧亚的接触及伊斯兰教的传播
欧亚文化交流的结果及影响
中古时代以前的欧亚文化交流*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4 从古到今:早期香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承传
从本地重要考古发现及古迹认识香港地区的早期历史
本地氏族与其他族群
个案研习︰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潮人盂兰胜会/长洲太 平清醮/大坑舞火龙/大澳游涌)认识本地族群的生活 (四 选一, 延伸部分多选一项*)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5 近代欧洲的崛起
从神本走向人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走出欧洲:新航路的发现
高举理性: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
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法国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15 至 18 世纪亚洲文明的状况 (以印度蒙兀儿帝国和土耳 其鄂图曼帝国为例)*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6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前的美洲、非洲与亚洲
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原因
欧洲国家在美洲、非洲及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欧洲扩张时期的东亚 (以中国和日本为例)*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7 美国的成立及发展
美国革命的内外因素及影响
19 世纪美国的领土扩张、西进运动 与「门罗主义」
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
19 世纪不同移民社群的形成*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8 直至 19 世纪末香港的成长与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
经济与社会民生状况
不同民间团体对香港的贡献
欧美人士与其他少数族裔人士对香港的贡献*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9 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危机(I) — 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亚洲等国家的关系和冲突的原因
战后亚洲及非洲的非殖民地化与「第三世界」的冒起
个案研习:战争与发明:总体战、新型军备的出现与其他 发明(例如:医药、日用品等) / 种族灭绝:以二战期间的
「犹太大屠杀」为例 (二选一,延伸部分多选一项*)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10 20 世纪的国际纷争及危机 (II) — 冷战及后冷战 时代
冷战的起因
冷战的形式、主要发展与结束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
人物研习:代表冷战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举隅 (五选一)*
- 邱吉尔 (英国) - 甘乃迪 (美国) - 戈巴卓夫 (苏联) - 毛泽东 (中国) - 胡志明 (越南)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11 20 世纪以来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的背景:20 世纪以来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工作
其他区域性组织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工作*
其他意见或建议 :
SA A D SD NC
课题 12 20 世纪香港的成长与蜕变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香港
日占时期的香港
战后香港的蜕变与回归祖国
战后香港普及文化的发展*
其他意见或建议 :
14. 为了让教师清楚各课题所要求的深度,专责委员会就课题三、
五及七草拟了有关预期学习内容的示例(见文件附件第 29 至 33 页),供教师参考。这些示例:
SA A D SD NC
(i) 有助教师掌握课题的深度和焦点。
(ii) 能在建议课节内完成。
请在下面的位置写下意见/建议。
SA A D SD NC
15. 修订课程中的其余 9 个课题应提供预期学习内容。
时间分配(见文件第 27 页)
16. 修订课程的每年建议课时为 33 小时(即约 50 节 40 分钟的课堂)。
合适 应分配多一点时间 应分配少一点时间
其他建议:
17. 为配合修订课程灵活的架构,学校可按校情和学生学习的需 要,分配各课题中基础部分和延伸部分的课时:
课题 课时分配
选择一 选择二 基础部分 100% 80%
延伸部分 0% 20%
SA A D SD NC
其他建议:
支援措施(见文件第 28 页)
18. 教育局将会组织多个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以支援修订课程的实施。请建议合适的课程支援 措施。
(i) 专业发展课程
(a) 课程诠释及规划 (例如:学校课程领导培训):
(b) 学与教策略 (例如:以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电子学习为策略的教学分享):
(c) 评估策略 (例如:运用不同的评估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d) 知识增益 (例如:伊斯兰文明、美国史、后冷战时代):
(e) 本地参观考察 (例如:古物古迹/文化承传的考察):
(f) 内地参观考察 (例如:华南地区、一带一路):
(ii) 教材及范例(请建议教材的课题及设计方向)
(iii) 校本支援服务及经验分享网络
(iv) 善用其他资源(如优质教育基金)
(v) 其他建议
课程实施 19.
20.
修订课程于 2019-2020 学年在中一级开始实施是合适时间。
合适 不合适 (建议:_______________)
你的学校现时以哪种学科模式在初中阶段实施历史课程?请在下表以()号标示。
学科模式
开设级别
中一 中二 中三
独立历史科模式 两史连结模式 综合学科模式 其 他 ( 请 注 明 _______________
_____)
21. 你的学校将会以哪种学科模式在初中阶段实施修订历史课程?
22.
独立历史科模式 两史连结模式
综合学科模式 尚未决定
你的学校现时学习历史的课时安排:
星期制 _____天循环制
1 节 2 节 3 节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其他意见或建议
学校名称 :
问卷填写人姓名及职位
(如果问卷填写人不是校长)
:
问卷填写人曾否出席咨询会 : 曾出席 没有出席
校长姓名 :
校长签署 :
- 完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