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新竹縣鄉鎮市城鄉發展與競爭力之研究

系 所 別: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號姓名:M09119031 徐柑妹

指導教授:蔡 明 春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

(2)
(3)
(4)
(5)

誌 謝

提起此筆,我告訴自己二年研究所的生活轉眼即將過去,內心感 受錯綜複雜,碩士班之生活也將成為我最美好的回憶。本論文得以順 利完成,首先要感謝蔡明春博士在擔任所長、系主任的繁忙公務下,

仍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悉心指導,在本論文研究觀念的啟發、研 究方向的引導、研究架構的擬定以及論文內容的修訂,諸多費心之處,

在此謹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感謝。在論文的口試階段感謝林淑萍博士以 及黃昭貴博士鉅細靡遺的提出指正,使得本論文更臻週延、完備,在 此也致上誠摯的謝意。

同時也要感謝新竹縣政府提供在職進修的機會,感謝縣長與主任 秘書的支持鼓勵,以及同事們在公務繁忙之際能協助處理公事;讓我 有更多之時間研習,本論文方得以順利完成。

當然,還要感謝二年共同學習的同窗,紹斌、陞灴、賢昌、芯瑀、

芳毅、翠玲、淑貞、忻穎、彥蓉以及曉佩等同學的多方協助。

最後要感謝我的先生在我忙於公務與學業之際,協助處理家務,

讓我無後顧之憂,備極辛苦,在此亦表達誠摯的感謝。

徐柑妹謹誌於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2004.06.10

(6)

摘 要

新竹縣位於台灣北部,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純樸勤儉的民風,

二十五年前雖與新竹科學園區擦肩而過,但如今成為了高科技產業聚 落發展的惟一腹地,也是政府現今頃力投注下一波科技、規劃建設之 重要地區。而除了科技產業之投入建設外,新竹縣政府亦積極進行城 鄉特色之塑造,規劃前瞻的城鄉建設,維護永續發展的環境、建構便 捷安全的交通、推動完善的社會福利、發展精緻文化觀光、活絡地方 產業文化等,來彰顯新竹縣之特色。

而基於不同的建設發展,往往造就不同特色之鄉鎮市,因此本研 究便期望以各個不同之城鄉發展指標,來探討新竹縣十三個鄉鎮市之 城鄉發展特色,以了解新竹縣城鄉發展之差異性。再依城鄉發展程度 的不同,探討民眾對所屬地區競爭力指標滿意程度之差異性,以瞭解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之競爭力。

在研究中,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探討,歸納出可表現城鄉發展特 性之地方發展指標,包括都市土地比率、耕地面積比率、人口密度、

高等教育人口比、工商家數及地方財政等地方發展指標。與包括治安 狀況、交通狀況、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及觀光休閒等五項競爭力指標。

建立指標後,本研究以新竹縣九十一年統計要覽、新竹縣十三鄉鎮市 九十一年度總決算資料,利用集群分析針對新竹縣十三個鄉鎮市進行 分群。分群後,再利用變異數分析來分析比較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各 指標之差異性。並運用分群後之城鄉發展程度的不同探討民眾對於所 屬地區之五項競爭力指標滿意度,以九十二年新竹縣為民服務調查報

(7)

告之資料分析,利用卡方檢定,分析比較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競爭力 指標之差異性。

經由資料分析,本研究得到新竹縣十三個鄉鎮市依上述城鄉發展 指標分類,共可分成都市工商發展型、 農業發展型與發展停滯型三種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其中都市工商發展型地區包含竹北與竹東二個地 區;農業發展型地區包含關西、新埔、湖口、新豐、橫山、芎林、寶 山、北埔、峨嵋等九個鄉鎮;發展停滯型地區包含尖石與五峰二個鄉。

而在競爭力方面:不同發展地區在「治安狀況」、「交通狀況」及

「環境保護」等指標之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地差異,但在「社會福利」

與「觀光休閒」有顯著地差異。且「發展停滯型地區」在「社會福利」

與「觀光休閒」等兩項競爭力指標之滿意程度最高,可見政府在這些 地區推動「社會福利」與「觀光休閒」政策已具成效。

關鍵詞:新竹縣、城鄉發展、競爭力。

(8)

Abstract

Situ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Hsinchu County has rich natural resources;

its people are simple, thrifty, and hardworking folks – the “salt of the earth.” Although it had a brush with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twenty-five years ago, today it has become the only hinterland in the face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major area for government’s efforts to invest the next wave of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Aside from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the Hsinchu County government is aggressively recreating its towns and villages,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schemes,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environment, building more convenient and accessi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moting more comprehensive social welfare, developing better cultural and tourism spots, and highlighting local industries and cultures, to push Hsinchu County onto center stage.

Differen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s create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with diverse features.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hope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owns and villag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index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sinchu County’s towns and villages. Then, again using the level of differenc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satisfaction people have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rea they live, to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levels of the various rural and urban areas.

During the research, the study categorized the local development indexes that show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its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These indexes included urban land ratio, percentage of arable land area, population density, higher education population, number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ities, and local financial policies. There were also five competitive indexes: peace and order situation,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social welfa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urism and leisure. After established the indexes, the study used Hsinchu County’s 2002 statistics, the 2002 budget summaries of the thirteen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as basis and conducted group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thirteen areas to get different groupings. After grouping, the study used the variable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each index in terms of rural and urban

(9)

development. Then the study us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of the citizens regard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rea they live in. Chi squar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2003 survey report of the services rendered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 for the peopl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competitiveness in the various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eas.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has obtained the abovementioned rural-urban development index categorization from Hsinchu County’s thirteen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These indexes can be divided into urba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yp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ype, and stalled development type. The urba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reas include Chupei and Chutu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as include Kuanhsi, Hsinpu, Hukou, Hsinfeng, Hengshan, Chunglin, Paoshan, Peipu, and Omei; stalled development areas include Chienshih and Wufeng.

In the area of competitiveness, the levels of satisfaction of “peace and order situation,”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indexes didn’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owe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welfare” and “tourism and leisure.” For stalled development areas, the levels of satisfaction in two competitiveness indexes, namely “social welfare” and “tourism and leisure” are the highest. From this fact,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successfully promoted “social welfare” and “tourism and travel” policies in these areas.

Key words: Hsinchu County,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10)

目 錄

誌 謝 ...i

目 錄 ...v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4

1.3 研究流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鄉鎮市現況分析 ... 6

2.2 台灣區域發展類型之探討 ... 35

2.3 城鄉發展類型之研究 ... 39

2.4 城鄉發展指標之探討 ... 42

2.5 生活品質與競爭力指標之探討 ...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0

3.1 研究範圍與對象 ... 60

3.2 研究架構 ... 60

3.3 研究假設 ... 62

3.4 研究方法 ... 63

3.5 資料來源 ... 6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64

4.1 集群分析–城鄉發展類型 ... 64

4.2 新竹縣各鄉鎮市競爭力指標之分析 ... 68

4.3 市、鎮、鄉在競爭力指標滿意程度之差異性分析 ... 71

4.4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各競爭力指標滿意程度之差異性分析 ...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5.1 結論... 78

5.2 建議... 80

參考文獻 ... 83

一、中文部分 ... 83

二、英文部分 ... 86

(11)

表目錄

表 2-1 新竹縣各鎮鄉市現況彙整表 ... 32

表 2-2 區域發展相關文獻彙整表 ... 37

表 2-3 指標建立研究相關文獻彙整表 ... 44

表 2-4 區域發展指標系統 ... 46

表 2-5 鄉鎮發展之衡量指標體系 ... 48

表 2-6 生活品質評估指標體系彙整表 ... 52

表 2-7 永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彙整表 ... 55

表 2-8 縣市競爭力指標系統構面整理表 ... 58

表 4-1 新竹縣鄉鎮市發展類型集群分析表 ... 65

表 4-2 鄉鎮市集群命名表 ... 66

表 4-3 新竹縣十三鄉鎮市在各競爭力指標之滿意程度 ... 70

表 4-4 市、鎮、鄉在治安狀況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1

表 4-5 市、鎮、鄉在交通狀況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2

表 4-6 市、鎮、鄉在社會福利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2

表 4-7 市、鎮、鄉在環境保護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3

表 4-8 市、鎮、鄉在觀光休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3

表 4-9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治安狀況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4

表 4-10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交通狀況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5

表 4-11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社會福利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6

表 4-12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環境保護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6

表 4-13 不同城鄉發展地區在觀光休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7

(12)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 5

圖 2-1 新竹縣行政區域圖 ... 34

圖 3-1 研究架構... 61

圖 4-1 城鄉發展地區分佈圖 ... 67

(13)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新竹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純樸勤儉的民風,二十五年前 雖然與新竹科學園區擦肩而過,但如今新竹縣卻成為這個產業聚 落發展的唯一腹地,政府正頃全力投注下一波科技、建設資源,

如規劃中的新竹生醫園區將聚集全台頂尖的生醫科技之菁英,就 是看中新竹既有之科技、人才優勢。在這競爭的時代,政府除了 維持既有優勢,持續建設,同時積極進行城鄉特色之塑造,規劃 前瞻的城鄉建設,維護永續發展的環境、建構便捷安全的交通、

推動完善的社會福利、發展精緻文化觀光、活絡地方產業文化 等、來彰顯新竹縣之特色。

近年來由於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縮短了全球化 的距離,新竹縣位居於北台灣發展軸的戰略位置上,在面對高度 競爭的區域發展態勢,不僅要和島內其他城市建立良性的地方發 展聯盟關係,更要在環境永續經營的基礎上,逐漸實踐安全城市 之理想,並透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順利地與全球化趨勢結合。

因此政府正積極計畫推動之建設包括高鐵特定區內的「產業 專區」,產業新星「生物醫學園區」、IC 產業的知識經濟「矽導計 畫」,繼而利用與交通大學共同規劃中的璞玉計畫「台灣知識經 濟旗艦園區」,作為擴充的基地。

(14)

另外在第二階段計畫整合分屬各部會的相關計畫,則包括農 委會的「一鄉鎮一休閒農園計畫」、「一鄉一休閒漁園計畫」、「一 鄉鎮一特產計畫」;文建會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一鄉鎮 一特色館計畫」;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計畫」;原民會的「部落 新風貌計畫」及商業司的「形象商圈計畫」等,讓資源集中、計 畫相互支援,產生效益加乘之功能。

新竹縣屬傳統農業縣,面積一四二七餘平方公里、人口四十 五萬九千餘人,民風淳樸、充滿客家人憨厚的本質。近年來科技 相關產業的影響,使得新竹縣社會環境、產業型態,乃至生活條 件都隨之改變,因此傳統與發展、保存與更新,便成了施政者思 考的問題。

而為了因應傳統與發展、保存與更新之並存,考量週休二日 所帶來的觀光休閒需求,及減低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對農業所造成的衝擊,縣府必須帶領農民做傳統農業的轉型。除 了鼓勵轉種高經濟價值農作物外,配合文化、觀光、宗教等活動 之整體包裝行銷,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現在北埔和新埔的柿餅;

峨眉的東方美人茶;尖石、五峰的水蜜桃、高冷蔬菜、山藥;橫 山的高接梨;關西的仙草、火龍果、草莓;湖口、新豐的西瓜、

香瓜;竹北蔬菜、花卉、烏魚加工;竹東、寶山綠竹筍、橄欖及 芎林的柑橘等,在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尖石鄉的那羅灣休 閒農業區、新埔鎮全鎮性的休閒農業區、峨眉鄉湖光村十二寮休

(15)

閒農業區及橫山大山背休閒農業區,每逢假日更是遊客如織,為 農村經濟注入十足新的活力。其他如竹北、關西、竹東、湖口、

新豐、北埔、寶山、五峰等鄉鎮市,利用當地生產之農特產品及 產期之特色,結合農村文化資源及田園自然景觀,而輔導設置休 閒觀光農園(場),更充分營造出農村新風貌,同時也建構了兼 具人文、景觀、觀光休閒及產業生態的新農村,是傳統農業轉型 成功的前瞻成果。

新竹縣轄區共有竹北市、竹東鎮、新埔鎮、關西鎮、湖口鄉、

新豐鄉、芎林鄉、橫山鄉、北埔鄉、寶山鄉、峨嵋鄉、尖石鄉、

五峰鄉等十三個行政區域,近二十年來,隨著地方經濟的持續的 成長,經濟結構已由完全農業為主之型態,轉變為工業與農業不 同發展型態之鄉鎮市,產業發展與資源使用的分工與專業,導致 不平衡之都市結構與區域發展,形成各鄉鎮不同之發展類型。然 而在政府公共行政上鄉鎮類型之歸類是以行政機能或人口規模 為主,將各鄉鎮區分為縣轄市、鎮、鄉三種類型,而這種歸類方 式實難看出城鄉發展之差異、因此本研究為更客觀之探討新竹縣 各鄉鎮城鄉發展之不同,期望由文獻探討來彙整多項城鄉發展之 指標,然後再以此指標來分析新竹縣十三鄉鎮市城鄉發展及其競 爭力指標之差異性,以作為研擬各鄉鎮均衡發展策略之參考為本 研究之主要動機。

(16)

1.2 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依都市土地面積比率、耕地面積比率、人口密度、高等 教育人口比、工商家數及地方財政等六項指標,對新竹 縣十三鄉鎮市進行集群分析,將其分類成不同城鄉發展 之地區。

二、依城鄉發展程度的不同及鄉、鎮、市之不同,分別探討 民眾對所屬地區治安狀況、交通狀況、環境保護狀況、

社會福利狀況及觀光休閒狀況等五項競爭力指標滿意程 度之差異性。

三、根據新竹縣十三鄉鎮市城鄉發展之差異性。及不同城鄉 發展地區的競爭力之結果,提供縣政府相關單位施政之 參考依據。

1.3 研究流程

本研究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訂定研究目的,然後參考相關 理論與文獻資料,發展出鄉鎮市城鄉發展指標與競爭力指標,接 著在以新竹縣政府相關之次級資料為依據,運用適當之統計分析 方法,進行資料整理分析,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然後再以此 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而此詳細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17)

圖 1-1 研究流程

確 認 主 題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相關文獻探討

研究設計

‧ 研究範圍與對象

‧ 研究架構

‧ 資料蒐集整理

‧ 選定統計方法

統計分析

結論與建議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首先探討新竹縣十三鄉鎮市發展之現況,再參考國內外 相關區域發展、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理論,彙整分析城鄉發展指 標及競爭力指標,並闡述鄉鎮市分類與發展指標及競爭力指標之 選取。

2.1 鄉鎮市現況分析

新竹縣十三鄉鎮市現況探討,依據新竹縣統計要覽及新竹縣 綜合發展計畫之相關資料分析如下:

2.1.1 竹北市現況

竹北市為新竹縣的縣治所在,境內有西濱快速道路、省道台

15 線、台 一線、臺 鐵縱貫線、中山高、高鐵經過,是新竹地區最 重要的交通節點。境內仍有大面積的農業用地,以種植稻米和蔬 菜為主,提供鄰近市鎮所需,但農業重要性漸漸不如從前,工業 和商業發展成為竹北市最重要的產業。近年來縣治區的發展相當 顯著,儼然成為另一個新興發展區。

在人口分析方面;閩南人和客家人是竹北市的主要族群,民 國九十一年的人口數 95896 人,佔新竹縣全縣人口約兩成,竹北 市的人口年增率最近十年來遠大於全縣的人口年增率,最近這五 年更以每年 3%以上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 2 千至 3 千不等的人 口。而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也是集中在竹北市中心幾個較為繁榮 的村里,這個人口快速成長的區域與現今竹北市的都市計畫區範

(19)

圍相去不遠。除此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新竹縣縣治所在地的斗 崙里最近這幾年的發展,可說是新竹縣境內,人口增加最為驚人 的村里。而這些新增加的戶數平均每戶人口約為 3 人,極有可能 是新增的小家庭住戶。

從人口的年齡結構分析,竹北市 15-64 歲的人口佔全市人口 的 67.77%,比全縣的平均水準 66.46﹪高,因此扶養率比全縣來 的低,亦是全縣最低,年齡結構較為年輕。以教育結構方面分析,

大專佔 33.46﹪;高中(職)佔 33.32﹪,教育水平相當高。

在產業結構方面;初級產業發展,竹北市耕地面積自民國 65 年以來一直持續的減少,耕地指數由 56 年之 71.6﹪下降至 91 年 的 41.87﹪,主要以生產水稻和蔬菜,而蔬菜生產逐漸成為竹北 市農業生產的發展型態。漁業的發展因產量與產值不好,發展受 限很多。工業發展,目前竹北市工廠家數共有 392 家,佔全縣家 數之 23.42﹪,以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家數最 多,與全縣比較相對重要性較高。在工業發展上,竹北市位於新 竹地區兩個重要的工業區之間,分別為新竹工業區與新竹科學園 區,腹地寬敞、交通便利,未來在工業上之發展有很大之空間。

在土地使用方面;竹北市 46.83 平方公里的行政面積中,已 開發都市計劃有竹北、竹北斗崙地區及高速鐵路新竹車站特定 區,面積有 14.08 平方公里,為竹北市工商業主要地區。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藉由中山高速公路、省道台一線、西 濱快速道路、台鐵縱貫縣與未來的高鐵,竹北市對外交通便捷,

(20)

成為新竹地區最重要之交通門戶。

竹北市是新竹縣的縣治區,對外交通便捷,產業發展和縣治 區開發所引進的人潮,帶動本區持續發展。透過區段徵收所劃設 之大規模的都市計劃區,提供較好的公共設施和交通品質,以及 工部門提供的就業機會和工業區勞動人力,吸引為數不少的住宅 興建,形成竹北之新興發展區。

2.1.2 竹東鎮現況

竹東早期的木柴砍伐,礦石採取到後來的水泥、玻璃及其他 非金屬製造業,經濟的發展成為國家主導的工業發展。竹東過早 的發展其原已狹隘的河谷地形更難以空出土地容納新工業,而早 期的交通由於林礦為主的產業型態,以軌道系統為運輸工具,沒 有依賴道路交通,造成今日交通承載量嚴重不足,影響廠商設廠 區位決策。近年來竹東已由內山經濟中心轉為眾多都會區衛星市 鎮的一個,與其他鄉鎮分享高科技產業的經濟基礎,也逐漸由工 作地點轉為居住地點,資本的流入的形式也由過去的農業與傳統 工業資本轉為不動產資本與高科技製造業資本。

在人口分析方面;竹東近二十年來的人口一直都是正成長,

雖然在民國八十年前有減緩之趨勢,但近年來成長率又有加速的 現象,與其他鄉鎮相較,竹東的人口成長率則屬於穩定增加。竹 東有 90﹪以上是客家人,近年來原住民定居於竹東的人口有增加 之趨勢,使竹東成為新竹縣內除五峰與尖石鄉外,原住民主要的

(21)

居住地。

竹東鎮人口民國九十一年人口數有 91272 人,其中 15-64 歲 勞動力人口佔 66.38﹪,與全縣平均相當。以教育結構方面分析,

大專以上佔 27.10﹪;高中(職)佔 33.54﹪,教育水平相當高。

在產業結構方面;在農業發展方面,近年來由於耕地逐漸減 少,發現農業逐年萎縮。竹東鎮現有農作物以水稻、蔬果、柑橘、

綠竹筍、香菇及林木之經營與種植為主,少部份則為家畜家禽及 淡水魚之養殖。其中以作物所佔種植面積來看,稻米所佔面積最 廣,蔬菜次之。這些農產品收穫中,普通作物包括甘藷與食用玉 蜀黍,其中甘藷為主要作物;特用作物包括茶葉、生食用甘蔗、

落花生;果品主要為柑橘。歷年來各類作物產量各有起伏,只發 現稻米與特用作物有一定趨勢,其收穫面積與產量均逐年下滑,

至於普通作物、蔬菜與果品每年收穫面積與產量均起伏不定。

工商業發展;竹東鎮目前工廠家數有 232 家,商業家數有 4091 家,竹東的製造業工廠總數歷年來呈現下降的趨勢。減少的 製造業工廠主要為食品業、木竹製品、化學材料、與機械設備製 造 修 配 業 。 食 品 加 工 工 廠 的 減 少 可 能 與 竹 東 的 農 業 逐 漸 衰 微 有 關,木竹製品曾因為竹東林場的存在而是竹東的重要產業,如今 林場關閉,僅存幾家的木竹製品工廠為依賴國外進口的木料進行 加工生產。

近年明顯崛起的製造業則是電子及電力機械製造修配,而顯 然與新竹科學園區的繁榮有密切的關係。

(22)

在土地使用方面;竹東鎮的兩個都市計畫均已超過目標年。

二、三重地區通盤檢討目前正在進行中,而竹東地區則即將展開 第四次通盤檢討。在原都市計畫下,除公設用地外,面積最大者 為住宅區,面積 39.6 公頃,而工業區也有 16.46 公頃。二三重地 區則以農業區為最大面積,佔都市計畫區之 34%。在今日來自新 竹市的強大發展壓力下,此一配置確有檢討之必要。

竹 東 鎮 土 地 總 面 積 為 5351.33 公 頃 , 其 中 已 登 記 土 地 為 4405.4703 公頃,私有土地為 3686.1025 公頃,佔有登記土地之 89.01%。為 了配合農地釋出方案,加速農地釋出,內政部正研擬

『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為住宅區審議規範』草案。因此在審議規 範實施之後,除了原來透過政府所主導的區段徵收方式進行變更 使用分區外,符合審議規範條件的農地,尚可透過開發許可至由 民間提出變更申請。由於農業用地在竹東二三重地區都市計畫區 內佔有 34.1%的面積,因此此一規範實施後將對二三重都市計畫 區的土地使用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台鐵內灣支線(榮華富貴線)沿頭前 溪谷伸展,與竹東都市發展平行,在鎮內共設竹中、竹東、上員、

榮華四個車站,主要為貨運功能,客運功能在近年來私人小客車 盛行下而顯得更為不重要。

公路主要為北二高、台三線、縣 122 線公路、南寮竹東東西 向快速道路、與縱向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共同組成。現在交通較為 方便。

(23)

從 歷 史 上 來 看 竹 東 鎮 發 展 是 因 為 過 去 有 相 當 多 產 業 集 中 於 此地,但由於社會進步與產業轉型,使得過去竹東鎮賴以維生的 各項傳統產業已不復存在,相較週邊其他鄉鎮,竹東較無具有特 色的產業,因此竹東未來若要持續發展,應與新竹市做一緊密連 結,透過高科技產業與全球掛勾,持續成為新竹都會區的次區域 核心地位,同時提供就業機會與消費性服務。

2.3.1.新埔鎮現況

新埔鎮由於客家人的早期定居,地形上的封閉性,仍然保有 濃厚的客家傳統,著名的客家粄條、柿餅仍廣為傳頌。而枋寮的 義民廟更是新埔及鄰近地區客家人信仰的中心。

雖然目前新埔的發展仍以農業為主,但是農業的發展型態已 經有了很大的轉變,稻米、茶、柑橘、柿子、水梨雖然仍是新埔 重要的生產作物,但是隨著觀光果園、休閒農場、富麗農村等計 畫,農業發展未來將結合地方文化走向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並重 的方向。

中山高和北二高的交通因為縣道 118 號和 115 號的拓寬,對 外的聯繫更加的便捷,帶動了週休二日的觀光人潮。

在人口分析方面;新埔鎮人口自民國 86 年起有逐年減少之 趨勢,整體人口結構上青壯年人口佔 66.93﹪,但老年人口佔 13.27

﹪ , 顯 示 新 埔 整 個 年 齡 結 構 有 老 化 趨 勢 。 以 受 教 育 之 程 度 來 分 析,國(初)中以下佔 15 歲以上人口之 48.29﹪,鎮民之教育方

(24)

面有待加強。

在產業結構方面;仍以農業為主,耕地面積有 4290.68 公頃,

佔總土地面積的 59.44%,稻米、茶、柑橘、柿子、水梨為主要 農產物,因此二、三級產業的就業人數不多,二級產業以食品製 造業為主,九十一年底工廠家數僅 90 家,集中在少數的工業區。

商業家數 1170 家,約佔全縣之 5﹪。

在土地使用方面;新埔鎮的土地有高達 99.1%屬於私有地,

公有土地的面積較少,許多公共設施的推動,面臨較為困難的土 地取得問題。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土地使用分類,新埔鎮目前可分為一般 農業區、特定農業區、森林區、鄉村區、山坡地保育區、都市計 畫區、工業區。因為新埔的地形關係,有 76.17%屬於山坡地地 區,包含都市計畫區、農業區、工業區在內的平地地區只有 23.83%,更 形成了新埔發展上的限制。目前新埔鎮實施都市計畫 的地區有一處,面積 2.60 平方公里。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新埔鎮的交通運輸系統主要是兩條重 要的交通動脈所構成,南北向的是縣道 115 線由楊梅經新埔連接 芎林,東西向的縣道 118 連接關西和竹北,這條道路因為連接中 山 高 竹 北 交 流 道 和 北 二 高 關 西 交 流 道 , 因 此 也 是 新 埔 對 外 交 通 中,最為重要的聯絡道路。總體而言道路品質並不是很好,加上 部份地區富麗農村、觀光果園的發展,假日常吸引大批的觀光人 潮,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問題。

(25)

新埔的天然條件多山、少平原,受限於地形的限制,在產業 的發展上,新埔鎮仍以農業發展為地方最為重要的產業,但是農 業的發展由於面對市場自由化的趨勢,及農村農業勞力的老化,

競爭條件已大不如前。而新埔鎮是少數鄉鎮可以明顯看到轉型成 功的鄉鎮,配合政府所推動的富麗農村計畫、水土保持計畫幾乎 儼然成為全省各地農村觀摩參觀的模範,也成為假日大新竹地區 和桃園等地觀光休閒的景點。與農業轉型有關的觀光果園、有機 農業、休閒農場,在新埔已獲得相當成效。

2.1.4 關西鎮現況

關 西 鎮 主 要 的 發 展 聚 落 位 於 牛 欄 河 與 鳳 山 溪 交 會 的 河 階 地,是新竹地區東北山區,南北交通和東西交通的匯集點,過去 是山地經濟重要的交換中心,曾與新竹市、竹東鎮並列新竹地區 三大城鎮。

隨著北二高的通車,對外交通更為便捷,帶動了觀光休閒產 業的進步發展。包括高爾夫球場、主題遊樂區、休閒度假中心在 關西鎮幅員遼闊的山坡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計畫,使得關西鎮成 為全國高爾夫球場密度最高的鄉鎮。隨著週休二日旅遊市場的擴 張,關西鎮的遊客人數急遽增加,假日時通往各風景區的道路嚴 重塞車。

在人口分析方面;從人口的年齡結構來看,關西鎮六十五歲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口 佔 14.83%, 素 有 長 壽 之 鄉 的 美 稱 , 而 幼 年 人 口

(26)

只 有 20.94%, 在 比 例 上 與 全 縣 相 比 , 年 齡 結 構 有 老 化 的 趨 勢 , 在全縣 13 個鄉鎮中,僅次於峨眉、橫山、北埔,老年人口比例 偏高。關西鎮扶養率為 55.69﹪,與全縣水準 50.46﹪相差 5.29﹪。

負擔較為沉重。

在人口的教育程度上,15 歲以上的人口中,國(初)中以下 的人口佔 50.10%,比全縣的 43.39%來的高,顯見關西鎮的教育 水平,總體來說較低。

在產業結構方面;農業仍是關西鎮主要的經濟結構,在土地 面積 12551.93 公頃的關西鎮中;耕地面積就有 5781.23 公頃約佔 總面積之 46.06﹪,關西鎮多為丘陵和山地,所以大多為旱田,

佔全部耕地面積的 74.03%。並且在耕地面積上從民國 65 年的 7108 公頃,下降至民國 90 年的 5781.23 公頃,顯見有大面積的 耕地移轉至其他使用。茶葉的生產是關西鎮最為重要的農產,海 梨和柑橘則是關西地區坡地最常見的果品作物,甕菜和仙草則因 為是傳統的客家食物,因此是有特色的地方作物。

工商業的發展,關西鎮的工廠家數截至民國九十一年止共有 57 家,商業家數有 1038 家,佔全縣工廠與商業家數的 5.16%,

顯見關西鎮工業與商業發展在全縣的平均發展比較,重要性相對 較低。但近年來,隨著高爾夫球場、主題遊樂園、休閒度假中心 等 休 閒 遊 憩 區 在 關 西 鎮 的 發 展 , 已 經 帶 動 了 關 西 鎮 新 的 發 展 型 態。這些新形式的服務業帶來了工作機會和稅收,但大規模開發 的山坡地和不勝負荷的地方基礎設施,也帶來了環境污染、交通

(27)

阻塞、坡地災害、廢棄物處理等問題。

在土地使用方面;關西鎮土地總面積 12551.93 公頃,實施都 市計畫的區域有一處,面積有 4320.85 公頃,關西鎮擁有廣大面 積的山坡地,這些山坡地往往做高爾夫球場、主題遊樂場、休閒 度假中心、近年來,隨著北二高的通車和觀光旅遊風氣的日益興 盛,以觀光遊憩為主的土地使用型態在關西鎮的山坡地迅速的蔓 延,更因為關西鎮擁有數量最多的高爾夫球場而贏得高爾夫球場 之鎮的稱呼,同時以六福村遊樂世界為主的主題樂園也是全國業 績頂尖的遊樂園。另外像是統一健康世界的經營型態,也帶動了 另一種結合工作、休閒、會議的休閒度假中心場所。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北二高的通車,成為關西鎮對外交通 最主要的道路,省道台三線則是早期新竹縣南北向聯絡的重要道 路,也可說是內山經濟的動脈,在東西向的對外交通上,竹 118 線是最主要的道路,關西鎮最主要的發展聚落,即位於竹 118 線 和省道台三線的交通節點上。

關西鎮的產業目前仍以農業為主,大面積山坡地的觀光發展 帶,也成為了最具競爭力的休閒娛樂帶。有以山地天然景致為主 的森林遊樂園,以機械遊樂設施為主的主題遊樂園,鎖定休閒會 議和度假娛樂的健康中心,和為數眾多的高爾夫球場,使得關西 鎮成為全省休閒遊樂設施最豐富的鄉鎮。這些設施每年提供地方 可觀的稅收和工作機會,但也付出了交通、環保、生態等社會資 源。

(28)

2.1.4 湖口鄉現況

湖口鄉位於新竹縣的北部,由於新竹工業園區位於湖口鄉,

因此帶動了周圍的工商業發展,湖口老街則是湖口鄉廣為人知的 文化古蹟觀光據點,縱貫鐵路經過的湖口,以及與竹北市隔鳳山 溪相望的新竹工業區,是目前湖口鄉較為發達的聚落。

在人口分析方面;湖口鄉人口從民國 65 年的 43486 人,成 長到民國 91 年的 69728 人,近三十年來人口始終保持正成長,

尤其是民國八十年以後,人口成長的比例有加大的趨勢。目前湖 口鄉的人口數在新竹縣 13 個鄉鎮中僅次於竹東鎮和竹北市,民 國 91 年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1193 人。人口年增加率大於新 竹縣的人口年增加率,尤其在民國 82-84 年增加的幅度更是驚 人,顯見湖口鄉在新竹縣的 13 個鄉鎮中是屬於人口相對增加的 鄉鎮。

在人口年齡結構中,0-14 歲人口佔全鄉人口 24.33%,65 歲 以上的老年人口則佔 9.17%,扶養率為 50.37﹪,在教育程度方 面 15 歲以上的人口中,專科及以上的畢肄業人數佔 23%,與全 縣之 23.14﹪相當,可見湖口鄉的總體人口教育程度除略低於竹 北市以外、與其他鄉鎮比較為高。

在產業結構方面;湖口鄉的農業由於湖口台地的紅土並不是 好的生產條件,耕地面積 2239.09 公頃約佔湖口鄉總面積之 38.32

﹪,稻米、瓜果和茶葉是主要的農產品,此外最值得一提的則是 內陸養殖漁業,在產量和總價值上都遙遙領先新竹縣其他各鄉鎮

(29)

市 。 湖口鄉的工業,在全新竹縣的工業統計中,所佔的比例,

比起其他十三個鄉鎮來得高,依據民國九十一年的新竹縣統計要 覽資料中,湖口鄉工廠登記家數有 518 家,佔新竹縣工廠總家數 的 30%,商業家數為 3158 家,新竹工業區的設立,可視為湖口 工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近年來因為新竹科學園區的用地不足問 題,使的越來越多的電子資訊等高科技廠商,遷移到新竹工業區 或是鄰近的湖口地區,或者是以下游廠商的方式與湖口地區保持 密 切 的 聯 繫 , 顯 見 新 竹 科 學 園 區 和 新 竹 工 業 區 的 關 係 越 來 越 密 切。

在土地使用方面;湖口鄉現有的都市計畫區有兩處,分別是 湖口地區和老湖口地區,前者的都市計畫面積 3.7 平方公里,後 者都市計畫面積 1.5 平方公里, 117 縣道是這兩個都市計畫區主 要的聯絡道路。目前軍事用地佔湖口鄉總面積的 1/20。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重要的陸運交通為縱貫鐵路,經新湖 口通過湖口鄉西界,中山高和台一省道兩線幾乎平行由東北向西 南貫穿該鄉東部,經過老湖口後分別往竹北和新豐。縣道 117 線 是聯絡老湖口和新湖口的重要道路。

湖口鄉天然的紅土地質與埤圳灌溉並不具農業競爭力,近年 來農業生產大幅降低,由於台地地形和丘陵地上的茶園,和面向 鳳山溪下游沖積平原的良好視野,提供了觀光茶園發展的優勢。

觀光發展已是湖口鄉另一項重要的產業,教育程度,高中以上畢 肄 業 人 力 佔 37.17%, 是 新 竹 縣 所 有 鄉 鎮 中 最 高 的 , 即 使 是 大 專

(30)

以上人力也僅次於竹北市,為湖口鄉的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充沛和 有素質的人力資源。

2.1.6 新豐鄉現況

新豐鄉面積 46.35 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 50 公尺 以下,為海濱沖積平原。新豐鄉地形雖然平坦,但土質屬於紅土 層,故酸性較強且貧瘠。新豐鄉是新竹縣兩個濱海的鄉鎮之一,

西面沿海長達八公里,依天然地理環境形成復興、坡頭、新豐、

鳳坑四個港。出海口的濕地生態和沿岸的紅樹原生林,是珍貴的 生態資源。

在人口分析方面;新豐鄉以閩南人和客家人為主,民國 91 年底人口有 47364 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021.89。自民國 77 年以來新豐鄉的人口即呈現每年成長穩定趨勢。從 80 年之增加 率為 2.30﹪到 85 年年增加率 3.25﹪,新豐鄉是屬於人口增加較 為迅速的地區,近幾年人口成長較為緩慢,民國 91 年增加率為 0.83﹪。

從年齡的分配來看,新豐鄉 0-14 歲的人數佔 24.94%,15-64 歲的佔 66.80%,65 歲以上的則佔 8.26%,老人人口數所佔比例 並不高,扶養率為 49.70﹪,與新竹縣總體的扶養率相比稍微低 一點,顯見新豐地區的年齡結構,青壯年比例較高。

在教育程度上,新豐鄉大專以上的人口數佔全鄉人口的比例 為 18.61%,這個比例不但低於新竹縣全縣的 23.14%水準,也遠

(31)

低於產業結構近似的湖口鄉 23%,竹北市 30.46%,顯見新豐鄉 的高等教育人力較為不足。

在產業結構方面;新豐鄉之耕地面積 2512.87 公頃,水田面 積 2269.83 公頃,旱田 243.04 公頃。水田面積在新竹縣是最大,

顯示仍有大面積土地作為農業使用。在農作物的生產上仍以稻米 為主。近年來推廣西瓜、洋香瓜之栽種。新豐鄉是新竹縣兩個濱 海的鄉鎮之一,沿岸漁業遠不如養殖漁業。新豐鄉的工廠家數,

至民國九十一年底為止已達到 167 家,在新竹縣僅次於湖口、竹 北、竹東名列第四。主要的工廠類別為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 屬製品製造業。除此之外,商業家數也有 1790 家。

在土地使用方面;新豐鄉 46.350 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中,都 市計畫面積有 3.38 平方公里,分別在新庄子與山崎地區,新庄子 都市計畫區是新豐鄉的縣治所在地,也是新豐鄉早期發展的地 區,都市計畫區面積為 1.10 平方公里,而山崎地區的都市計畫區 則是新發展的聚落,鄰近省道台一線,與新竹工業區關係密切。

另外新豐鄉海岸有紅樹林及濕地環境,是重要的生態資源。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新豐鄉對外的交通有鐵路、公路主要 有省道台一線和台十五線與西濱快速道路。台一線為新豐鄉山崎 和湖口新竹工業區的主要發展地區,因此交通流量較大,而台十 五線因較遠離新豐鄉的主要發展聚落,主要車流屬於穿越性。快 速道路的通車也使新豐鄉成為大型車輛進出的節點。

新 豐 鄉 已 經 轉 換 為 以 工 業 和 農 業 發 展 為 主 的 產 業 經 濟 結

(32)

構,在農業的發展上,稻米和果品的生產是新豐鄉的大宗。而在 新豐鄰近海岸,有較為豐富的漁業文化傳統和海岸資源,成為該 鄉發展觀光業的資本。

2.1.7 芎林鄉現況

芎林鄉位於新竹縣中心地帶,芎林鄉在地形上背倚飛鳳山丘 陵,前臨頭前溪。接近頭前溪的耕作方式以水田為主,接近丘陵 則為旱田或山林。芎林過去一直是單純的農業鄉,為新竹縣的主 要稻米以及最重要的柑橘產地。

在 人 口 分 析 方 面 ; 芎 林 鄉 的 人 口 民 國 九 十 一 年 共 有 20795 人,由於地形阻隔、交通不便、以及工商業落後等因素,使得芎 林之人口的成長十分緩慢、呈現負成長之情形,以九十、九十一 年為例即屬於人口外流的情況。

年齡分配;0-14 歲占 22.11%、15-64 歲占 65.74%、65 歲以 上占 12.15%,扶養比 52.12%。而十五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大專 以上者佔 24.41%,與全縣平均數之 23.14 為高。

在產業結構方面;芎林鄉土地面積有 4078.58 公頃,耕地面 積 2247.66 公頃約佔全鄉之 55.11%,因此芎林鄉一直是單純的農 業鄉,主要農作物以稻米、柑橘及蕃茄為主。由於政府大力推廣 高經濟作物之生產,蕃茄的生產逐漸取代其他蔬果,成為芎林鄉 農產轉型的一大特色。由於芎林鄉向來以農業為主,其工廠家數 相較於其他鄉鎮則十分稀少,目前全鄉工商業總計有工廠家數 42

(33)

家,商業家數 697 家。

芎林鄉工廠總數雖然相對不多,但近年來卻呈現上升的趨 勢,民國八十五到九十一年間,工廠總數從 47 家增加為 60 家,

主要為食品製造業。芎林也有全縣最集中的七家瀝青混凝土廠 商,且都位於五龍工業區內。

在土地使用方面;芎林鄉全鄉土地總面積為 4078.58 公頃,

耕地面積占全鄉土地的 55.11%,都市土地(已登記)佔 2.69%,

都市化發展較低。另外芎林鄉限制發展用地均被劃為頭前溪水系 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影響該鄉之發展甚大。目前芎林鄉於中正 橋至北二高部分被編入璞玉計劃之中,面積共計約 820 公頃。未 來如開發完成,對芎林之發展助益很大。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芎林鄉境內有國道北二高貫穿,並設 有竹林交流道,使芎林成為新竹縣對外主要門戶之一且近年來對 於促進鄉內整體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

芎林由於區位緊鄰新竹都會區發展核心,且有許多平坦的農 地可供開發,在水質水量水源保護區評估的前提下,劃設一新發 展區域,主要提供新竹都會區高科技勞動人口的住宅需求,同時 與其他鄉鎮協調後引入適當產業,滿足地方居民就業需求。由於 重大交通工程的興建,改變了他在整個新竹都會區的空間區位,

在北二高完工後,芎林成為連接北部區域其他主要都市的重要節 點,未來高鐵完工後,其所帶動的六家高鐵特定區,及璞玉計劃 規劃完成,將更進一步提升芎林的區位優勢。

(34)

2.1.8 橫山鄉現況

橫山鄉境內處處為高山、丘陵、河谷等地形,全鄉東西寬約 13.8 公里,南北長約 14.2 公里,總 面積 6635.02 公頃。民國九十 一年鄉民共有 3849 戶,14952 人,其中大部分為客家人,僅有少 數之原住民。

橫山鄉早期為內山經濟發展模式,以輸出林材作為其產業基 礎,隨著山地蘊藏豐富的石灰礦資源,順利轉型為工礦、林業混 合聚落,直到林業政策改變,才變為以工礦為主的聚落發展型態。

長久以來橫山鄉經濟型態皆以農林為主,主要農作物為水 稻、柑桔、蔬果,以柑桔為大宗,以「橫山梨」小有名氣,為最 具發展潛力的農作物。林業因近年環境保育、市場競爭等因素停 採。

在人口分析方面;近二十年來橫山鄉人口長期處於外流的狀 況,顯示了橫山鄉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導致原本居住於此 的鄉民不得不到外鄉鎮甚至外縣市尋找工作。因此雖然人口的自 然增加仍為正,不過由於遷出人口太多,造成橫山鄉人口持續下 降。

橫山鄉人口之年齡分配;0-14 歲占 19.80%、15-64 歲占 63.99

%、65 歲以上占 16.21%,扶養比 56.21%、與全縣之平均值 50.45

%高,負擔沉重,尤其老年人口數佔 16.2﹪居全縣第二。而十五 歲 以 上 人 口 教 育 程 度 大 專 以 上 者 佔 16.66% , 與 全 縣 平 均 數 之 23.14%相對為低。

(35)

在 產 業 結 構 方 面 ; 橫 山 鄉 之 耕 地 面 從 民 國 八 十 五 年 之 2158.26 公頃逐年減少,至九十一年為 2124.23 公頃,可 發現其農 業逐年萎縮。工廠家數從八十五年之 55 家逐年減少至九十一年 的 53 家,商業家數 479 家,只佔全縣總家數之 2.5﹪,實無法提 供就業機會,也因而造成年輕人才外流,人口逐年老化問題。

在 土 地 使 用 方 面 ; 橫 山 鄉 全 鄉 都 市 計 畫 用 地 面 積 為 100 公 頃,耕地面積為 2148.71 公頃,林地面積為 29655 公頃,另有原 住民保留地 21.171 公頃。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軌道系統—台鐵內灣支線從新竹市出 發,穿過橫山鄉的主要村落而終止於內灣村,全長 29.9 公里。道 路系統—目前橫山鄉的交通系統主要依賴公路,貫穿橫山鄉與外 地聯繫者有省道台三線與縣道竹 120 線。另有鄉道竹 26、33、

34、35、35-1 等線分佈於橫山鄉各村與各村農路結合構成橫山鄉 之交通網。

橫山鄉最知名的特色就是台鐵內灣線,而整條內灣線景緻最 佳,車站數目及型態最豐富的就在橫山鄉,與內灣形象商圈形成 極具潛力的觀光資源。橫山鄉應以內灣線為主軸,串連其他景點 形成一帶狀旅遊區域,成為都會區的主要旅遊基地之一,同時可 藉發展觀光以刺激投資,提供就業,減少人口外流,並增加財稅 收入。此外內灣亦為通往尖石風景區的必經之路,往往成為遊客 的中途休息站,具有發展旅遊資訊及其相關服務的潛力。

(36)

2.1.9 北埔鄉現況

北埔鄉之地形以山地及丘陵為主,受溪流深度切割形成北 埔、南埔為中心之二大盆地,中心盆地區由於土質較肥沃灌溉水 源豐沛,早被開發成梯田。由於地處偏遠且地理形勢較為封閉且 孤立,使得本區成為竹塹地區最後開發的區域。

在人口分析方面:北埔鄉居民 98%為以上為粵漢族客家系,

民國五十八年以前,由於農、礦業的發展,人口為成長狀態,後 因為社會型態之變遷及傳統產業沒落,人口逐年遞減,民國七十 七年底,人口從 15000 人降至 10642 人,人口外流嚴重;新竹科 學園區成立,不但提供就業機會也吸引外地移民,帶動地方經濟 建設與發展。近年來人口外流遲緩且有回流現象,但人口結構卻 有老齡化之趨勢,北埔鄉共有人口 10,554 人,人口密度為每平 方公里 208 人。65 歲以上之老齡人口佔全鄉 15.35﹪。

在產業結構方面:北埔鄉是屬於農業鄉,耕地面積有 1291.75 公頃,由於山坡地多,可耕水田有限,因此以種植茶、水稻為主。

北埔鄉工商業較不發達,民國九十一年工廠總家數僅 22 家,較 民國八十五年之 63 家減少許多,商業家數也只有 293 家。

在土地使用方面:北埔鄉土地總面積為 5066.76 公頃,已登 錄土地 4705.6098 公頃。其中,已登錄土地部份,包括北埔(含 鄉公所地區)都市計畫 151 公頃、非都市土地 4565.5702 公頃。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台三線與寶山路為北埔鄉聯繫區域路 網的重要道路。鄉境內的道路系統因地形的區隔,自成一封閉的

(37)

體系,鄉內道路以北埔為中心,成放射狀分佈,各地形單元之內 則自成一小型封閉網路。

在北二高竹東芎林交流道開通及台三省道拓寬之後,已經改 變北埔的空間角色與機能,未來與新竹市區、新竹科學園區的主 要聯外道路竹市三等道路開通後,距離科學園區的路程將大幅縮 短,進而引進週休二日觀光人潮及居住需求。預估,此種空間結 構的轉變,將加速北埔之轉型,若未能未雨綢繆,地方的歷史文 化特色,可能在城鄉不均衡發展之下,逐漸消失。

2.1.10 寶山鄉現況

寶山鄉位於新竹縣之西南隅,最早的地民稱為「草山」,是 雜草叢生、洪荒未開闢的處女地,全鄉面積 64.8433 平方公里。.

平均坡度約在 30 度以下,屬丘陵區。寶山鄉傳統產業向來以農 業為主,農產品以柑橘、綠竹筍、楊桃為大宗。寶山鄉農業長久 以來即面臨農村勞動力老化問題,在台灣加入 WTO 的衝擊下,

如何帶動農業轉型是亟需面對課題。

在人口分析方面;寶山鄉人口從民國 80 年起,人口呈現正 成長率,以民國 79 年到民國 82 年人口增加最快,平均增加率為 1.73%,民國九十一年人口為 13099 人,人口增加率 0.27﹪。探 究其成因,推測應是因為新竹科學園區所引進的大量人口所致。

人口結構;勞動力人口有 8454 人佔全鄉 64.54﹪,教育程度大專 以上者佔全鄉之 22.72﹪,顯示教育水平相當高。

(38)

在產業發展方面;寶山鄉傳統產業向來以農業為主,農產品 以柑橘、綠竹筍、楊桃為大宗。工廠家數只有 9 家,工商家數 139 家,工商發展有限。由於寶山鄉鄰近「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高科 技人才與眷屬從全省各地移住寶山鄉,加上中山高速公路及北二 高速公路的系統交流道也設於寶山鄉,全省遊客迅速抵達,「寶 山」從純樸的鄉間小鎮,變成全省高科技重鎮。

在土地使用方面;受到「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影響,及加 入 WTO 後所產生對農業的衝擊,近年農地使用面積逐漸萎縮,

民國九十一年寶山鄉耕地面積總數為 2167.56 公頃,約佔 33.42

﹪ 。 都 市 土 地 ; 寶 山 都 市 計 劃 設 在 雙 溪 及 大 崎 村 , 佔 地 109.42 公頃,以鄉公所所在地為中心。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國道一號與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皆通過 寶山,在雙溪村交會並設有新竹系統交流道,國道三號並設有寶 山交流道,能夠提供遊客進入寶山快速便捷的交通。台一縣及台 三縣雖沒有直接通過寶山鄉,但仍然能夠藉由銜接的鄉道進入寶 山鄉各個遊憩據點。

寶山鄉由於緊鄰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核心,可直接感受 到園區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而帶動的開發衝擊,同時,中山高、

北二高及未來的高鐵與東南山區外環道等主要動線,也都是寶山 鄉空間再結構的重要因子。在此種園區科技產業牽動及地方空間 重構的雙重衝擊下,地方已經明顯呈現空間不均衡發展,總之,

地方發展計畫必須儘速加以重整,才能巧妙地搭上新竹高科技發

(39)

展的便車,成功地脫胎換骨,否則只會逐漸地被發展的洪流吞 沒,成為另一個失去地方自明性的模糊城市而已。

2.1.11 峨嵋鄉現況

峨嵋鄉全境皆為丘陵地帶,為新竹縣轄內幾個以丘陵為主要 地形的鄉鎮之一。土地總面積 4680.10 公頃,佔新竹縣土地面積 3.20﹪。

在人口分析方面;峨眉鄉的總人口有 6363 人,全鄉土地總 面積為 46.8010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公里 135.96 人,

僅高於新竹縣尖石、五峰兩個原住民鄉,是以漢人為主要族群以 及非山地地區的鄉鎮中,最為地廣人稀者,其人口密度尚不及新 竹縣平均每平方公里人數(317.09)之半。

人口年齡結構上因峨嵋鄉大量青壯人口外流就業,更形成聚 落年齡結構高齡化的極端現象,而且高齡老人亦因家中青壯及幼 年成員的持續移出,獨居的現象愈來愈普遍。

在產業結構方面;峨嵋鄉產業向來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以水 稻、茶及柑橘為大宗,其中尤以東方美人茶最富盛名;長久以來,

峨嵋鄉傳統產業即面臨勞動力老化、青壯人口外流、人口逐年減 少等問題,在台灣加入 WTO 的強大衝擊下,發展有待觀察。因 此如何提昇東方美人茶之知名度,開創峨嵋鄉茶葉產銷的新契 機。工商業的發展;工廠家數有 9 家,商業家數 139 家。

在土地使用方面;峨嵋鄉土地面積 4680.10 公頃,概分為特

(40)

定農業區 75.68 公頃(1.62﹪),鄉村區 9.18 公頃(0.20﹪),原 山坡地保育區 4114.13 公頃(87.91﹪),其他使用分區 480.91 公 頃(10.27﹪)。由此可見峨嵋鄉近九成用地,均被劃作限制開發 的大埔水庫集水保護區,實為影響該鄉發展的重大因素。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峨嵋鄉因受地形限制,境內交通概以 公路為主,峨嵋鄉交通網路可區分為主要道路與產業道路,台三 線及其支線為主軸,外加四條鄉道、八條產業道路及若干農路所 構成。對外地往返的鄉民及觀光遊客交通甚為不便。

該鄉由於交通不便,且地方發展長久以來受到大埔水庫集水 保護區的限制,卻因而保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敦厚的客 家傳統文化,以及具有轉型潛力的農業、遊憩資源,可作為未來 區域競爭的基礎。隨著科技核心-地方之空間關係重構,將峨眉 鄉發展為兼具休閒農業及具客家文化,為該鄉創造新的地方發展 利基,並順利接合新世紀的新竹都會區發展趨勢。

2.1.12 尖石鄉現況

尖石鄉位於新竹縣東南隅,為新竹縣二個山地鄉之一,總面 積 527.5795 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強,為新竹縣最 大的鄉鎮,為泰雅原住民的原鄉。泰雅族特有的狩獵文化、祖靈 祭以及織布為尖石鄉重要的文化資產。而在自然資源方面,秀巒 溫泉、司馬庫司及鎮西堡神木、大霸尖山及桃山、鐵嶺等雪霸風 景線,都吸引不少遊客進入觀光旅遊。

(41)

在人口分析方面;尖石鄉的總人口有 8,351 人,全鄉的總面 積有 527.5795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公里 15.83 人,為 地廣人稀,為新竹縣人口密度最低的鄉。十五歲以上人口教育程 度結構大專以上之教育程度只有 7.19﹪,鄉民之教育有待加強。

在產業結構方面;農業一直是尖石鄉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不 論是以前的傳統農業到現今流行的有機蔬菜,都佔有一席之地。

在工商業發展現況,尖石鄉由於位處偏僻,交通不便,因此在新 竹縣算是落後地區。自然的工商業在此處並不發達,頂多只是幾 家零星的小餐廳與商店。比較特殊之處,乃當地以泰雅人居多,

所以手工藝品相當發達。

在土地使用方面;尖石鄉土地面積有 52757.95 公頃,農業用 地 1050.32 公頃、原住民造林用地 6511 公頃、公有造林地 45 公 頃、公共造產地 176 公頃、民有造林地 266 公頃,其餘係國有林 地及原住民保留地之天然林地及其他用地。尖石鄉已登錄土地僅 佔全鄉總面積之 22.39%,而原住民保留地則佔 21.33%:原住民 保留地占本縣山地保留地總面積的 60.33%。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尖石鄉因地理環境限制,對外交通概 以公路為主,境內無鐵路線通過,交通網路可區分為主要道路與 村里道路,以鄉公所所在地尖石為樞紐,對外交通均須由此經過。

尖石鄉為新竹縣兩個山地鄉之一,也是台灣北部重要的泰雅 文化生活圈,未來透過新闡北橫支線的開通,可與北橫的風景線 連成一線,再配合原來大霸尖山、桃山以及李崠山風景線的串

(42)

連,極具觀光發展潛力。尖石鄉由於交通不便,各個風景點開發 較遲,也因而保有原始的自然風貌,免於人為開發的破壞。尖石 鄉具有秀巒溫泉、司馬庫司及鎮西堡神木及大霸尖山等自然資,

其中司馬庫司與鎮西堡因為新近道路的完工,逐漸成為觀光新景 點,尤其夏日上山避暑的民眾日益增多。

近年來原住民大力種植蔬菜,發展出多元的蔬菜種植,並發 展二十世紀梨、水蜜桃等溫帶水果,形成極具地方風味的農特產 區,結合農特產品的加工研發,提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並配合 偏遠地區上網計畫,未來有助於建立網路超市,暢通農產品中間 行銷管道。

2.1.13 五峰鄉現況

五峰鄉為新竹縣二個山地鄉之一,總面積 227.7388 平方公 里,占全縣總面積的 15%,為新竹縣第二大鄉,同時具有泰雅與 賽夏兩個族群文化。五峰鄉山多平原少,境內土地肥沃,水源充 沛,適宜種植高品質之農作物與水果。

在人口分析方面;五峰鄉的總人口有 4865 人,全鄉的總面 積有 27.728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1.36 人,為地廣 人稀的山地鄉。勞動力人口佔全鄉 72.31﹪,教育程度方面;大 專以上之教育程度只有 7.19﹪,鄉民之教育實有待加強。

在產業結構方面;五峰鄉原住民大部分以務農為業,以果物 為主,近年來水蜜桃已成為新的明星特產,逐漸有取代梨的趨

(43)

勢,並結合觀光發展,成為山地新的經濟動力。由於位處偏僻,

交通不便,因此在新竹縣算是落後地區。自然地工商業在此處並 不發達。

在土地使用方面;五峰鄉總面積 227.7280 平方公里,其中劃 為原住民保留地 6575.31 公頃,其中原住民利用者有 5683.8 公 頃,平地人民租用者有 12.6 公頃,由於地處高山且多為山岳森林 地帶,土地利用皆以務農造林為主。

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五峰鄉交通在全省其他原住民鄉尚稱 順暢,主要道路有:南清公路,由新竹南寮至清泉,全長 50.4 公里,羅山道路,由舊五峰檢查哨至羅山,全長 11.8 公里,天湖 道路,由花園至天湖,全長約7公里。

五峰鄉為新竹縣兩個山地鄉之一,也是台灣北部進入雪霸國 家公園觀光遊憩區的必經入口。境內有雪霸國家公園、清泉風景 特定區等風景區,五峰鄉同時也是新竹縣最有原住民特色的鄉鎮 之一,同時保有泰雅與賽夏兩個原住民族的聚落特色,結合原住 民民宿計畫,更具深度文化旅遊發展潛力;近年來原住民大力種 植高冷蔬菜以及梨、水蜜桃等溫帶水果,白蘭蔬菜專業區,更形 成極具地方風味的農特產區。

綜合上述,彙整各鄉鎮市之現況如表 2-1:

(44)

表 2-1 新竹縣各鎮鄉市現況彙整表

鄉鎮市 人口分析 產業結構 土地使用 交 通 運 輸 系 統 竹 北 市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7.77﹪

扶 養 率 47.60﹪

人 口 增 加 率 3.32﹪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30.46﹪

農 業 耕 地 逐 年 減 少 以 種 植 水 稻 、 蔬 果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6500 家

土 地 4683.41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14.08 平 方 公 里 新 竹 縣 治 區

鐵 路、公 路,中 山 高 、 台 一 線 、 快 速 路、未 來 高 鐵 交 通 便 捷

竹東鎮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6.38﹪

扶 養 率 50.66﹪

人 口 增 加 率 2.15﹪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27.10﹪

農 業 耕 地 逐 年 減 少 以 種 植 水 稻 、 蔬 菜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4323 家

土 地 5351.33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7.38 平 方 公 里 。

鐵 路 內 灣 線,公 路 台 三 線、北 二 高、東 西 向 快 速 道 經 過 。

新埔鎮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6.93﹪

扶 養 率 49.42﹪

人 口 增 加 率 -0.23﹪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8.41﹪

農 業 耕 地 逐 年 減 少 、 以 種 植 柑 橘 、 水 梨 為 主 工 商 家 數 1260。

土 地 7219.11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2.60 平 方 公 里

以 公 路 為 主,以 縣 道 11 線 與 118 線 為 最 重 要 對 外 聯 絡 道 路

關西鎮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4.23﹪

扶 養 率 55.68﹪

人 口 增 加 率 0.44﹪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6.89﹪

農 業 主 要 經 濟 結 構 以 種 植 、 甕 菜 仙 草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1095 家

土 地 12551.93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4.33 平 方 公 里

鐵 路 未 通 過,北 二 高 為 對 外 主 要 交 通,台 三 線 為 南 北 聯 絡 道

湖口鄉 勞 動 力 人 口 66.5﹪

扶 養 率 50.38﹪

人 口 增 加 率 1.91﹪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23.00﹪

農 業 耕 地 逐 年 減 少 以 種 植 稻 米 瓜 果 、 茶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3676 家

土 地 5843.03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5.2 平 方 公 里

主 要 交 通 以 鐵 公 路 為 主,台 一 線 省 道 聯 絡 新 豐 、 與 桃 園 縣 。

新豐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6.80﹪

扶 養 率 49.70﹪

人 口 增 加 率 0.83﹪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8.61﹪

主 要 作 物 稻 、 西 瓜 、 洋 香 瓜 。 養 殖 漁 業 、 工 商 家 數 1959 家

土 地 4634.96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3.38 平 方 公 里

主 要 交 通 以 鐵 公 路 為 主,公 路 有 台 一 線 和 西 濱 快 速 道 。

芎林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5.74﹪

扶 養 率 52.12﹪

人 口 增 加 率 -0.48﹪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24.41﹪

農 地 逐 年 減 少 農 作 物 以 稻 米 蕃 茄 柑 橘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757 家

土 地 4078.58 公 頃 , 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1.11 平 方 公 里

以 公 路 為 主,北 二 高 貫 穿,設 竹 林 交 流 道 為 新 竹 縣 主 要 對 外 門 戶 之 一

(45)

表 2–1 新竹縣各鎮鄉市現況彙整表(續一)

橫山鄉 勞 動 力 人 口 63.99﹪

扶 養 率 56.29﹪

人 口 增 加 率 -0.89﹪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6.66﹪

農 業 逐 年 萎,以 水 稻、柑 橘、橫 山 梨 為 主,工 商 家 數 532 家

土 地 6635.02 公 頃,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1.00 平 方 公 里

鐵 路 內 灣 線 從 新 竹 市 到 橫 山 內 灣,公 路 以 台 三 線 及 120 縣 道 為 主 。

北埔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4.01﹪

扶 養 率 56.21﹪

人 口 增 加 率 -0.51﹪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6.43﹪

農 業 以 茶 與 水 稻 為 主,東 方 美 人 茶 頗 富 盛 名 , 工 商 家 數 315 家

土 地 5066.76 公 頃,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1.51 平 方 公 里

以 公 路 為 主,台 三 線 與 寶 山 路 為 聯 絡 區 域 路 網 的 重 要 道 路 。

寶山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4.54﹪

扶 養 率 54.94﹪

人 口 增 加 率 0.27﹪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22.72﹪

以 傳 統 產 業 為 主 農 產 品 以 柑 橘 竹 筍 楊 桃 為 主 , 工 商 家 數 369 家

土 地 6484.33 公 頃,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1.09 平 方 公 里

以 公 路 為 主,國 道 一 號 與 三 號 高 速 公 路 均 經 過 此 地 設 寶 山 交 流 道

峨嵋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3.13﹪

扶 養 率 58.40﹪

人 口 增 加 率 -0.67﹪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14.13﹪

以 種 植 水 稻、柑 橘 茶、東 方 美 人 茶 最 富 盛 名,工 商 家 數 148 家。

土 地 4680.10 公 頃 , 特 定 農 業 區 75.68 公 頃 山 坡 地 保 育 區 4114 公 頃

因 受 地 形 限 制 交 通 不 變,以 公 路 為 主,以 台 三 線 為 主 軸

尖石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68.45﹪

扶 養 率 46.10﹪

人 口 增 加 率 0.11﹪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7.19﹪

以 種 植 有 機 高 冷 蔬 菜 及 水 密 桃 為 主,工 商 不 發 達 有 200 家。

土 地 52757.95 公 頃,原 住 民 造 林 用 地 6511 公 頃

因 受 地 理 環 境 限 制,對 外 交 通 以 公 路 為 主

五峰鄉 勞 動 力 人 口 佔 72.31﹪

扶 養 率 38.29﹪

人 口 增 加 率 -1.82﹪

高 等 教 育 人 口 6.19﹪

以 種 植 有 機 高 冷 蔬 菜 及 水 密 桃 為 主,工 商 不 發 達 僅 95 家

土 地 22772.80 公 頃,已 開 發 都 市 計 畫 面 積 0.82 平 方 公 里

以 公 路 為 主,南 清 公 路 由 新 竹 南 寮 到 清 泉。對 外 交 通 在 原 住 民 鄉 尚 稱 順 暢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6)

圖 2-1 新竹縣行政區域圖

(47)

2.2 台灣區域發展類型之探討

在 1990 年馮正民【16】指出「區域發展」在都市與區域計畫 領域中,一般指人口、產業、土地使用、空間結構、交通運輸、

公共設施、社會結構等社經環境改變。

王蘭生則認為區域均衡發展的思惟向度應有下列幾項:實質 規劃體系的建立與運作;人口成長與分佈、區域人口與經濟發 展、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環境保育與資源管理;生活品質的改 善等。

綜合「區域發展」可說是空間結構之改變,泛指區域中人口、

社會、文化、產業經濟、環境資源等向度之改變。

近 年 來 對 台 灣 區 域 發 展 差 異 研 究 文 獻 中 , 1989 年 陳 威 仁

【10】的博士論文「台灣區域發展差距及均衡策略之研究」,該 文已主觀判定選取人口、產業、公共設施等三層面作為區域發展 差距研究的研究向度。其中所研究的三個向度,人口面以組成、

規模、成長、遷移;產業面以區位商數;公共設施面以學校、醫 師數量來探討區域間之發展差異。

1987 年黃有志【18】在「台灣地區人口特性與區域發展之差 距」,該文則從經濟與社會兩方面衡量區域發展不均度,以主觀 判定方式 選取發展指標:經濟面以個人平均所得,社會面以教 育文化、公共設施、醫療衛生、社會安全等五個指標為區域發展 指標。

而 1985 年「蔡勳雄」【27】以「台灣地區都市與區域發展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