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 論

(2)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賴明弘,生於 1915 年,卒於 1958 年,1台中縣豐原鎮人,本名賴銘煌,雅 號幼君,筆名賴煌、明弘等。最早對賴明弘其人加以介紹的,是同時代作家廖漢 臣 1936 年以「毓文」發表在《臺灣新文學》的文章〈同好者的面影〉2,以風趣 的筆調寫出臺灣作家的面影,為早逝且資料不多的賴明弘,提供珍貴的訊息。後 來先有宋宜靜做出賴明弘作品目錄與相關資料表,3後由研究者陳淑容根據宋宜 靜整理資料,加上賴明弘家人的口述與影像資料,完成單篇論文〈跨語、跨境、

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4,更正臺灣文學史書寫對賴明弘生卒年的基 本錯誤,並作出〈賴明弘先生略年譜〉,才讓後人對賴明弘有了初步的認識。

翻閱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研究,總是可見賴明弘乍隱乍現的光影,對於這位 躲在帷幕後謎樣的左翼知識人,究竟可以串起怎樣的殖民地故事?目前學界的研 究,以1930 年代的語言論爭研究、1934 年全島文藝大會及臺灣文藝聯盟的成立、

東京福爾摩沙集團的文化活動研究,最常提到賴明弘,在臺灣新文學運動展開的 三個重要時間點,賴明弘都參與其中,對於這樣的文化人,雖已有宋宜靜、陳淑 容先後注意到賴明弘的重要性,但學界僅出現陳淑容一篇單篇論文,因為賴明弘 早逝,留下資料有限,戰後雖然短暫參與文化工作,卻沒有留下訪談的紀錄,唯 有 1954 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的《台北文物》,計畫出刊「新文學、新劇運動 專號」5應王詩琅、郭水潭之邀,賴明弘才提筆寫作〈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 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6,後來學界即使有注意到賴明弘,礙於資料的限制,

一直與賴明弘研究擦肩而過。

賴明弘,帶有民族與階級意識的烏托邦左翼論者,也是具備政治性與社會

1

研究者陳淑容曾經追究鄉土文學論爭,中國話文派豐原代表林越峰與賴明弘的祖籍,追究豐原 的族群系譜,指出豐原為近代因伐木而發達的新興都市,在 1907 年以前屬於客家區,質疑林越 峰與賴明弘可能是客家後裔。後來陳淑容曾當面就教林越峰先生,林越峰明確指稱其與賴明弘皆 為福佬人。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頁 114-115)

2

毓文〈同好者的面影(一)〉(《臺灣新文學》1:2,昭和 11(1936)年 3 月 3 日,頁 90-92)

3

宋宜靜《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修士論 文,2000 年 2 月,頁 99-104)

4

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發表於「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 術研討會,2002 年 11 月 22 日~24 日)

5

【編後記】(《台北文物》3:2,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4 年 8 月 20 日,頁 142)

6

賴明弘〈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 (《台北文物》 3:3,1954 年 12 月,

頁 57)

(3)

性的左翼作家。「左翼」作為一個時代的關鍵詞,泛指當代帶有進步思想的知識 分子,成長於殖民地啟蒙運動到政治運動的1920 年代,成熟於普羅文化運動抬 頭的1930 年代的殖民地知識青年,除了文化母國的情感牽扯,接收的共產主義 思維也與日共有別,臺灣的社會革命既是反資本主義,也是反帝國主義,因此台 共必須進行民族與階級的革命,7隨 1927 年臺灣文化啟蒙運動向政治運動轉化,

1930 年臺灣文化界出現不少「帶有民族與階級意識的左翼論者」,賴明弘亦是其 中一員。

1920 年代後期,隨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赤化思想受到政治無情彈壓,為 延續社會主義的思想與理念,以蘇俄第三國際為首,領導世界普羅文化運動風 潮,影響波及殖民地臺灣,直接帶動1930 年代以後媒體的勃興。殖民地的文化、

政治啟蒙運動乃至抗爭,戰場由社會運動開始轉向大眾媒體的讀者搶奪戰,透過 媒體宣傳主義思想的普羅文化•文學運動,主要有兩條路徑,現象一:1929 年 先有臺灣農組大取締,1930 年連續兩次共黨大檢舉,隨政治社會運動的沒落,

左翼殘黨紛紛轉進帶有批判立場的週刊報。8現象二:普羅文化•文學運動繼之 抬頭,1928 年「納普」機關誌《戰旗》流入臺灣,91929 年有增加的趨勢,在台 灣引發迴響,10為搶奪發言權,1930 年臺灣各思想團體紛紛成立機關誌,最後由 黃石輝在《伍人報》提出殖民地「言文不一致」的問題,為啟蒙無產大眾,提出 思索適用無產大眾之語言文字與文學形式,11點燃1930 年代初期臺灣文化界的鄉 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

1931 年 12 月,17 歲的賴明弘在《臺灣新聞》發表〈作個鄉土人的感想〉,

以讀者投書方式參與「鄉土文學•臺灣話文」之討論,主張中國白話文與普羅文 學。1932 年賴明弘眼見日刊報紙的商業競爭讓《臺灣新民報》失卻運動性,除 了對《臺灣新民報》大加韃伐,也在《新高新報》投書呼籲讀者支持普羅文學刊 物《台灣文學》12。面對布爾喬亞文藝之盛行,意識到活動舞台之重要性,賴明

7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前揭書,頁 221。

8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和文化研 究科博士論文,2004 年 5 月,頁 203-206)

9

〈(一)「戰旗」配付綱を繞る諸運動〉(《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94)

10

〈(二)國際書局派の戰旗配付網〉(《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95)

11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原刊於《伍人報》第 9 號∼第 11 號,昭和 5(1930)年 8 月 16∼9 月 1 日。筆者引用中島利郎編《1930 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春暉出版社, 2003 年 3 月初版,頁 1-6)

12

昭和 6(1931)年 3 月印發招募會員創立旨趣書,分發後募得會員 39 人,同年 6 月 30 日由日

本人、臺灣人雙方所組成的文藝團體「臺灣文藝作家協會」告成立。翌日 6 月 31 日於台北市西

門町高砂食堂召開成立大會,同時通過「規約」和「活動方針」,同年 8 月,決定刊行機關誌《台

(4)

弘在 1933 年 7 月加入《新高新報》陣營,任記者工作13,歷任編輯擔當者14與漢 文編輯主任15,為建設漢文欄不遺餘力,作為左翼殘黨繼續實踐其運動論的重要 場域,為極端國語中心的殖民地語境,固守一個漢文創作的園地。筆者以為,作 為一個世代青年典型,賴明弘除了受到 1920 年代文化、政治啟蒙運動之影響,

是位具備民族與階級意識的左翼論者,同時也是走在普羅文化運動路徑上的實踐 者,注意到媒體的社會功能,將其有效利用以作為宣傳乃至啟蒙大眾的工具,隨 著社會運動的沒落,和多數左翼殘黨得有志青年一樣,在 1930 年代將印刷資本 主義作為武器反制帝國。本論文擬循此脈落,第二章首先論述時代影響社會世代 生成的因果關係,第三章進一步分析作為世代青年縮影的賴明弘,其言論、思想 及作為。第四章將以文本分析為主,看楊逵評價中帶有「社會性」的作家賴明弘,

16如何將殖民地的歷史與社會情境寫進文本,如何呈現小說人物的階級性,並耙 梳戰爭期留下的有限文本,看賴明弘選擇如何面對巨大的日本帝國身影。

以下筆者主要就幾點問題意識,歸納說明研究動機。

賴明弘以讀者投書方式參與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主張中國白話文與 普羅文學。文學主張以帶有社會性的普羅文學相始終,透過台共、日共,可直接 串連到共產國際的文學•文化運動方針,足見時代風潮對社會世代的影響;語言 主張不變,強調帶有聯絡性的語言工具價值,前期站在民族立場支持中國白話 文,是雜誌《臺灣青年》創刊以來揭櫫的殖民地文化啟蒙之語言路線;後期因應 日漸坐大的日本帝國主義,賴明弘似乎想藉日文與殖民地文學的串聯,和帝國統 領的其他殖民地展開連合闘爭,以楊逵主辦的《臺灣新文學》為據點,透過「文 學案內社」中介,和滿州國、朝鮮等民族作家,以「殖民地文學」行跨域交流,

筆者擬從賴明弘的文學及語言觀點切入,論述賴明弘如何避開語言意識形態的內 在糾葛,進而反向操作殖民主語言與帝國的媒體網絡,轉化成帶有政治解放意涵 的工具。

另外,1932 年賴明弘眼見布爾喬亞文藝的盛行,已經意識到活動舞台之重 要,1933 年 7 月賴明弘加入帶有批判立場的週刊報,從記者、編輯擔當者到漢

灣文學》,這是第一個由日、台合作的全島性文藝組織,主導權握在日本人手裡。〈臺灣文藝作 家協會〉(《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頁 296)

13

【編輯余錄】(《新高新報》第 383 號,昭和 8(1933)年 7 月 21 日,頁 13)

14

【編輯余墨】(《新高新報》第 410 號,昭和 9(1934)年 2 月 2 日,頁 19)

15

【編輯余墨】(《新高新報》第 412 號,昭和 9(1934)年 9 月 15 日,頁 13)

16

楊逵〈臺灣文壇の明日を擔ふ人々〉(原刊《文學案內》2:6,昭和 11(1936)年,後收錄在

《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前揭書,頁 455、459)

(5)

文編輯主任,為該報漢文欄投注不少心力。1931 年左翼大檢舉後民眾黨結社禁 止,不少臺灣左翼殘黨變身為新聞記者,相繼轉進《南瀛新報》《新高新報》《昭 和新報》三報社,當時週刊報以「漢文欄」訴求臺灣人讀者,與日刊對立且具備

「批判立場」,是左翼殘黨繼續實踐其運動論的重要場域,17此風潮並造成1930 年代以後,為數不少的左翼新聞人盛況,賴明弘亦在此列之中。隨讀書市場的逐 漸成熟,賴明弘也注意到媒體與讀者之間的有效連結,隨這波左翼政治運動轉向 週刊報,巧妙運用報紙雜誌以作為提供社會見證的宣傳工具,適逢1930 年代帝 國•資本主義在台的漸次成熟,作為一種傳播意識型態的手段,延續普羅文化運 動浪潮,擴大媒體的宣傳力量。據此,筆者欲以賴明弘作為引子,論述社會運動 沒落後,帶有政治性的左翼知識分子轉向新聞戰場的現象。

善用媒體的與論力量,賴明弘以媒體工作者身份,在《新高新報》引爆第 二次臺灣話文論爭,此外也極力韃伐《南音》與日刊《臺灣新民報》。對《南音》

的批判可視為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的延續,而批判自稱「台灣人唯一喉舌」

的《臺灣新民報》,卻是當代不少台灣知識人共同的聲音。1932 年變成日刊的《臺 灣新民報》因喪失「運動性」18受到臺灣知識界普遍的批評,《南音》雜誌還直 接點名批判「我們唯一的言論機關,已是斷然時代尖端的摩登男了,也許是週刊 新民報時代最後的一日才變成的」。對於《臺灣新民報》的改變,在論者許俊雅

〈鳥瞰日治時期臺灣報紙副刊──以《臺灣新民報》系統為分析場域〉19一文可 覓得蛛絲馬跡,該論文指出《臺灣新民報》文藝欄在1932 年變成日刊後,發表 作品開始有偏重通俗趣味的選稿傾向;另外,論者李承機在其博論《臺灣近代メ 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20也談到日刊《臺灣新民報》受到資 本主義讀書市場影響,投入日刊媒體的商業競爭,因而褪去做為台灣人民唯一喉 舌的「運動性」色彩。21筆者認為,透過賴明弘對《臺灣新民報》的嚴詞批判,

可知為因應消費文化時代,文學品味轉為資本主義式的經營調配,中產階級在經 濟、政治、文化上的晉升,解釋了這種調配關係,為求銷售量的增加,讀者品味

17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前揭書,頁 203-206。

18

詳細論述請參考李承機博論第七章第 2 節〈新聞戰線に異狀あり〉。 (《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 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前揭書,頁 230-237)

19

許俊雅〈鳥瞰日治時期臺灣報紙副刊──以《臺灣新民報》系統為分析場域〉(《島嶼容顏─

─臺灣文學評論集》 ,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年 12 月,頁 47-54)

20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 (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和文化研 究科博士論文,2004 年 5 月)

21

詳細論述請參考李承機博論第七章第 2 節〈新聞戰線に異狀あり〉。 (《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

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前揭書,頁 230-237)

(6)

逆向影響各報文藝欄的選稿方向,各報則在不斷複製文學形式的過程中,將讀者 的閱讀品味定調,形成一種循環不斷的關係。本論文擬以此分析 1930 年代之後 台灣走向消費型態的資本主義社會體制,以及面臨轉向時代的殖民地知識人之困 境以及可能的突圍。

再者,賴明弘曾在〈絕對反對建設臺灣話文推翻一切邪說〉第一回連載標 榜「為期問題之討論到底、與微盡臺灣文學之工作」而提供紙面,卻在1934 年 4 月 29 日刊出最終回後終止討論,臺灣話文論爭遂告嘎然中斷。22賴明弘欲另闢 紙面續登討論卻突然中止,筆者認為此一矛盾應與1934 年 3 月 26 日的臺共大審 判開庭審理有關。因應臺共大審判開庭,總督府擬發傍聽卷六十張部分開放,23 事受到媒體關注,尤其是帶有自由主義色彩的週刊報,為此,賴明弘所屬《新高 新報》除了刊出相關報導,也刊載一系列被審判人的相關介紹,賴氏當時正在連 載的文章〈絕對反對建設臺灣話文推翻一切邪說〉亦隨之中斷,臺共大審判開庭 後一個月後,才再刊出該連載文章之最終回,文末並總結式地寫道「我們對於臺 灣話文的反駁工作完了,我們須再為我們主張的文學工作更一層的前進了」24 同時《新高新報》還刊出〈吾島空前未有之全島文藝大會〉25之消息,訂 1934 年 5 月 6 日召開的「全島文藝者大會」,是第一次由臺灣人之手主導的文化盛會。

大會召開之前,賴明弘便利用記者工作之便奔走南北,與相識或未相識的 文學同路者接頭,結果獲得極多回應,後由張深切、賴慶、林越峰、賴明弘等人 總籌與運作,26推動殖民地文藝戰線的整合工作。張深切戰後回憶道「賴明弘和 幾位朋友勸我組織一個文藝團體來代替政治活動」27,足見當時賴明弘的主動性,

力勸在文學藝術領域都有影響力的張深切組織文藝團體,動機是為了接續沒落的 政治活動,以文化戰線再突圍。大會之後,賴明弘又發表〈敬呈全島文藝同志書〉

22

研究 1930 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的論者陳淑容,曾在碩論指出賴明弘此一矛盾。陳淑 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 年 6 月,頁 123)

23

〈共產黨被告の護送其他を打合せ──廿六日の一回公判當日は正私服巡查で嚴重警戒〉(「臺 灣日日新報」昭和 9(1934)年 3 月 21 日,頁 2);〈領臺以來の大思想犯 臺共公判開始──果し て全被告がマルキスト? 辯護人の意見を聽く〉( 《新高新報》418 號,昭和 9(1934)年 3 月 30 日,頁 3) ; 【新高新報評論】〈臺灣共產黨之公判〉 (《新高新報》418 號,昭和 9(1934)年 3 月 30 日,頁 13)

24

賴明弘〈絕對反對建設臺灣話文摧翻一切邪說【完】〉(《新高新報》422 號,昭和 9(1934)年 4 月 29 日,頁 28)

25

〈吾島空前未有之全島文藝大會──訂來五月六日之佳日,各地文星將集於臺中〉(《新高新 報》422 號,昭和 9(1934)年 4 月 29 日,頁 29)

26

賴明弘〈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 (《台北文物》 3:3,1954 年 12 月,

頁 57-58)

27

《張深切全集卷二──里程碑(下)》)(台北市:文經社,1998 年 1 月出版,頁 609-610)

(7)

28,重申團結之重要性,認為眼前的實際工作為「成立機關誌與確立新文學路線」 文聯的活動,透過張深切等人的積極運作,9 月獲得張星建經濟援助後,9 月中 旬《新高新報》突然刊出賴明弘因身體不適辭新高新報編輯主任一職,並以「療 養」為由前進東京之消息,2910 月 5 日《新高新報》再刊出賴氏下榻東京張文環 的住所,3011 月 5 日創刊機關誌《臺灣文藝》。以此推斷由張深切等人在島內著 手成立機關誌,賴明弘前進東京則與確立新文學路線有關,事實上,透過戰後「巫 永福致下村作次郎」書簡,31直接證實賴明弘曾向「臺灣藝術研究會」同人提出 合流,在此,筆者將以研究者柳書琴、下村作次郎之相關研究為基礎,論述賴明 弘肩負文聯重任前進東京的相關作為及影響,並分析賴明弘選擇向帝都取經的可 能經緯。

臺灣文藝聯盟(簡稱「文聯」)於大會當日決議結成,在普羅文化運動的風 潮下,由帶有政治立場的左翼文藝青年揭竿而起,意圖以文化方式作為政治運動 的延伸,為低迷的政治活動另尋出路,是臺灣新文學運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文聯使者賴明弘前進東京,取得島內外文藝統一陣線,後由「東京支部」推動中 國、朝鮮方面的跨域交流,為臺灣新文學寫下美麗的一頁,可惜後來文聯指導部 爆發選稿紛爭,成員楊逵另組「臺灣新文學社」,創刊《臺灣新文學》,此舉於當 時得到不少成員支持,其中也包括為文聯投注極大心力的賴明弘。目前學界的研 究多將楊逵的出走另組「臺灣新文學社」視為文聯的分裂,戰後研究者亦認為戰 後賴明弘在〈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32提到「楊逵以 提議擴大組織為藉口,高唱異調幾趨分裂」,指的正是楊逵另組「臺灣新文學社」

一事;研究者趙勳達重新解讀這一段歷史,則點名賴明弘戰後聲稱「全島的文學 同路者,深感團結力量與鞏固組織之必要,均摒棄偏見不予重視才不致分裂」的 說法並不正確,33不過筆者以為,1934 年 5 月由惡龍之助挑起的派系化問題,到

28

〈敬呈全島文藝同志書〉全文內容見於賴明弘〈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 回憶〉 (《台北文物》3:3,1954 年 12 月,頁 62)

29

【編輯餘墨】(《新高新報》442 號,昭和 9(1934)年 9 月 15 日,頁 13)

30

【編輯餘墨】刊登內容「本社前漢水編輯主任賴明弘因健康上辭退後上京靜養,現住在東京 市本鄉區本鄉一丁目十三之二、定兼方。」 (《新高新報》444 號,昭和 9(1934)年 10 月 5 日,

頁 18)

31

〈一九九八年四月三日付け巫永福氏の書簡〉,收錄在下村作次郎《臺灣近代文學の諸相─1920 年から 1949 年─》(關西大學博士論文,2005 年 9 月,頁 104-105)

32

「文藝聯盟成立後不久,雖有楊逵先生等少數人以提議擴大組織為藉口,高唱異調幾趨分裂,

但全島的文學同路者,深感團結力量與鞏固組織之必要,均摒棄偏見不予重視才不致分裂,仍能 一直支持下去。」賴明弘〈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前揭文,頁 63。

33

趙勳達《《臺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

所碩論文,2003 年 4 月,頁 11)

(8)

6 月 SP 氏黑函帶來的效應險些造成文聯分裂,才是賴明弘對《臺灣文藝》這段 時期的回憶,因為此次論爭後召開第二回全島文藝者大會,由惡龍之助的促成,

由楊逵與劉捷握手後和解,正是回應賴明弘所說「全島的文學同路者,深感團結 力量與鞏固組織之必要,均摒棄偏見不予重視才不致分裂」的大團結指標。筆者 認為,賴明弘身為文聯結成的重要關係人,先以文聯使者身份前進東京,設立東 京支部並尋求文藝指導,在楊逵與文聯指導部交惡後,又作為台灣新文學社代 表,出席參加台南第一次文藝座談會,34賴明弘居中協調,同時作為文聯重要推 手與臺灣新文學社的協力者,始終固守文聯成立以來團結之統一陣線原則,由此 切入,筆者將以賴明弘為座標軸,佐以當代參與兩陣營的成員說法,重新解讀成 員多數重疊的「臺灣文藝聯盟」與「臺灣新文學社」兩陣營之關係。

最後,《臺灣新文學》時期立志要當一個世界性臺灣作家的賴明弘,進入戰 爭期卻選擇作為一個流浪者,以記者工作沈默地觀察時局。當時殖民地全數被動 員,文藝工作之外,還大量舉用任職週刊報的臺灣人記者,將其派往中國戰區,

進行日本帝國的大東亞思想戰的協力工作,廣東戰區由《新高新報》的唐澤信夫 主持,分別成立《廣東迅報》與《南支日報》兩家報社,賴明弘、王詩琅等人都 在前進廣東之列,雖是帶有民族與階級意識的左翼論者,面對強大的帝國身影,

也被迫選擇沈默,並在中國行的相片扉頁上題以「流浪の旅」35為自己的戰爭期 活動下註解,雖然戰爭期賴明弘留下的論述不多,但是1940 年 1 月賴明弘以筆 名「賴煌」在《臺灣新聞》發表小說〈或旅行者の手記〉,以第一人稱的筆調寫

「有個旅人的手記」,筆者認為值得由文本分析進一步探索戰爭期被迫前進中國 戰區的賴明弘,及其心境的改變。戰後初期,光復的雀躍曾讓賴明弘在第一時間 於上海發表〈重見祖國之日──臺灣文學今後的前進目標〉36,以臺灣人身份向 祖國發聲,希望上海文化界能站在平等的立場和臺灣展開對話,肯定范泉在〈論 臺灣文學〉引述亞夫對臺灣文學的分期,強調新文學運動中臺灣人之主體性,似 乎意圖為臺人爭取臺灣的歷史表述權,回國後眼見社會動盪不安,文章的語調從 期待到失望,賴明弘甚至兩次強調臺灣人光復的意義是「政治的解放」,暗諷國

34

「主催者是楊景雲(東亞新報台南支局長)、莊茂林(臺灣新文學社台南代表者)兩君,來賓 我們鹽分地帶一黨之外,有張星建(臺灣文聯本部) 、賴明弘(臺灣新文學社) 、葉紫都(未完成 藝術社代表) 、趙櫪馬、許君五、張慶堂諸君及其他」 《吳新榮選集 2》,前揭書,頁 134。

35

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前揭文,頁 11。

36

賴明弘〈重見祖國之日──臺灣文學今後的前進目標〉,《新文學》第 2 號,上海市:權威出

版社,1946 年 2 月,頁 105-106。 (筆者承蒙陳建忠老師提供此文,陳建忠老師則由曾建民醫生提

供,特此致謝)

(9)

府統治的壓迫。對政治失望,賴明弘開始轉入無聲的文化建構工作,1948 年 8 月 1 日與廖毓文任臺灣省通志館協纂,協助文獻整理的工作。37

時間點從1930 年代到戰後初期,一個無可避免接受社會主義洗禮的時代青 年,從早期對社會主義掌握並不成熟卻採猛烈批判鄉土文學的記者,到參與文聯 與《台灣文藝》的臺灣文化盛會,作為整合島內外文化團體的推手,以及維繫文 聯與新文學社的重要關係人,《臺灣新文學》時期更以文學創作的實踐加入文化 建構的機制中,時間所歷是台灣新文學運動最重要的時刻,本身的「和、漢文」

寫作能力,讓他在戰爭期與戰後初期沒有被政治剝奪發言權,留下台灣文化人對 於當代的看法,克盡在亂世為台灣人發言的責無旁貸。1948 年與廖毓文任台灣 省通志館協纂,1955 年更為其故鄉撰寫〈豐原志初稿〉,1958 年以劇本〈西來庵 事件〉改拍電影〈血戰噍吧年〉,為台灣文化的保留不遺餘力。在賴明弘為數不 長的人生旅途中,從記者、文化人、作家到電影文化人的身份置換,賴明弘留下 的文化種子值得後人研究。

二、研究課題與研究現況

隨著臺灣文學研究的開展,透過蒐集整理,更多的史料、作家日記出土,最 早注意到賴明弘,要屬研究鄉土文學論爭的宋宜靜,補及賴明弘個人於1934 年 之後的文藝活動。以下筆者主要針對幾篇觸及賴明弘研究的重要相關論文,大致 回顧如下。

2000 年 2 月,宋宜靜碩論《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38,立基於 鄉土文學論爭,進一步考察賴明弘的語言與文學觀點,強調賴明弘的政治主張,

與他推動文聯對臺灣文學運動的貢獻,開創性析論賴明弘1934 年以後的文藝活 動,並整理賴明弘作品附錄與相關資料年表,最後對研究賴明弘提出幾個研究課 題,只可惜宋宜靜日後並未進一步解答這些問題。

2001 年 7 月,柳書琴博士論文《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 抗爭》39,指出文聯使者賴明弘的東京行,目的是為文聯尋求指導與統一文化戰 線,並進一步論述《臺灣文藝》與《フォルモサ(福爾摩沙)》集團的合流經緯,

37

「1948 年 8 月 1 日,張文環擔任台灣省通志館編纂,廖漢臣賴明弘擔任協纂。」林瑞明編「台 灣文學史年表」 ,收錄在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市:春暉,2000 年 10 月再版,頁 283)

38

宋宜靜《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 (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修士論 文,2000 年 2 月,頁 99-104)

39

柳書琴《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1 年

7 月)

(10)

提供許多重要研究成果,筆者將在此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論述賴明弘東京行對台 灣新文學運動的意義。

2001 年 6 月,陳淑容碩士論文《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 其餘波》40,在碩論期間與賴明弘家族取得聯繫,提供許多研究賴明弘的重要訊 息;後將訪談內容與家屬提供影像資料寫成〈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 漂泊與追尋〉,並做出「賴明弘先生略年譜」,於2002 年 11 月發表,是第一篇對 賴明弘生命史與文化活動進行專論的單篇論文,為筆者研究賴明弘的重要基石。

2002 年 11 月,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41 宋宜靜碩論為基礎加以延伸,歷史文獻輔以賴明弘影像資料及家人訪談,企圖重 建賴明弘的生命史,修正先前的錯誤資料,為我們建立了一個較清晰的賴明弘圖 像,讓後人對賴明弘有一個全面的關照,是筆者詮釋賴明弘的重要參考依據。不 過本篇論文對賴明弘及其文化活動僅止於初步介紹,如果能再進一步討論隨普羅 文化運動抬頭,帶動1930 年代媒體勃興的歷史背景,並以此論述賴明弘借媒體 成功將沒落的政治運動帶入文化統一陣線的時代意義,此論文將更能突顯賴明弘 的左翼文化人形象。1930 年代普羅文化抬頭後,由政治轉向文化運動後,臺灣 人思考文藝大眾化的第一個難題,即討論「語言」的臺灣話文•鄉土文學論戰,

先行研究中,多將賴明弘定位在這場語言論爭的最左派,只是意識型態的左右分 法,不足以完全解釋語言論爭當時的眾聲喧嘩,反而容易忽略臺灣青年共有的被 殖民情境,簡化各派臺灣知識人存在語言背後的深層看法。對於賴明弘的考察,

包括作為文聯使者前進東京的目的,以及統一臺灣文化陣線後,化筆為劍實際投 入創作戰線,政治性未曾從賴明弘身上篩落,如何在帶有左翼立場的文化啟蒙論 述中,看待1930 年代新文學運動的意義,筆者以為陳淑容雖然提出觀點,但其 論述重點不在此,而其滑過不論的部分,正是筆者欲進一步研探的重點。

最後,必須提到2005 年 9 月,下村作次郎《台灣近代文學の諸相─1920 年 から1949 年─》42,該論文附註「巫永福致下村作次郎」書簡,是證實賴明弘作 為文聯使者上京尋求合流的證明,另外,下村對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與吳坤煌文 化活動之研究,也是解讀賴明弘東京文化活動的重要參考。

40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頁 114-115)

41

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發表於「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 術研討會,2002 年 11 月 22 日~24 日)

42

下村作次郎《臺灣近代文學の諸相─1920 年から 1949 年─》(關西大學博士論文,2005 年 9

月)

(11)

三、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針對賴明弘在臺灣新文學運動中的位置,就他當時的論述進行 分析,以實證研究為主,用「史的」觀照方式,從原始文獻如當時的報刊雜誌進 行取材,對比所能收錄的賴明弘發表文章一併觀察,除了有限的史料,賴明弘常 接觸的同時代人也是筆者欲關注之對象。在先行研究的基石上,將有限的文獻資 料、同時代作家日記及其他,都納入作為詮釋的依據,在日治時期多元、甚至眾 聲喧嘩的年代,嘗試勾勒賴明弘其人的文化及文學語境,期能更突顯臺灣新文學 運動中,賴明弘所帶出的思考意涵。

四、章節概要

除本章緒論外,章節概要如下:

第二章 介紹時代對個人的影響,從 1920 年代《臺灣青年》揭開殖民地啟 蒙運動序幕,歷經1920 年代中期之後隨左翼風潮而起的政治運動,到 1930 年代 換手前進普羅文化運動,走過這一段殖民地啟蒙之旅,十年生成一個世代,正好 反映在賴明弘身上,以此突出青年賴明弘的時代青年形象。

第三章 從讀者身份到加入「語言」論爭,到加入帶有自由主義進步立場 的週刊報陣營,體現普羅文化運動在臺灣的兩條發展路徑。作為臺灣文藝聯盟重 要推手,前進東京尋求島內外文藝合流,為確立新文學前進方向,積極與中國左 翼文人、日本左翼陣線等取得對話,最後得到吳坤煌幫助,成功設立東京支部;

回台後以推動文化統一戰線為目標,並化筆為劍投入創作戰場;戰爭期前進中 國,自詡流浪之旅;戰後雖取得短暫的發言權,卻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前輟筆不再 發表文章,開始投入文史建設工作。本章主要論述賴明弘日治時期重要的文化、

文學活動,並從中解讀賴明弘及其思想。

第四章 本章為賴明弘文學研究,筆者嘗試在有限的文本中,看作家賴明 弘如何將「社會性」寫進文學,透過對社會的觀察與殖民地人物的描寫,將殖民 地的問題寫進文學之中,強化文學與社會的關係。最後,再以文本分析進一步探 索戰爭期被迫前進中國戰區的賴明弘,論述當時協力日本的莫可奈何,及其後心 境的改變。

第五章 結論,總結賴明弘其人與文化活動的時代意義。

(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福 1 字第 0980136398 號令訂定發布全文 18 條 2.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勞動部勞動發創字第 1039800598 號令修正發布全文

• 最早敘事理論: 1920 年代卜羅普 (Vladimir Propp, 蘇聯 民俗學者 ) 、蘇俄的形式主義批評學者。..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魚油 + 運動 魚油 紅花油 豬油 對生理的影響 左心室收縮壓、.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不寄發口試通知)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5月11日(星期三) 口試日期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