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 SURVEY STUD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A SURVEY STUD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臺北地區之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並探討不同背景 個人變項的國中教師及家長,對於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看法上的差異,進 一步比較分析本研究發現與林清江研究結果,藉以觀察我國教師職業聲望之演 變。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者主要參考林清江 1991 年「教 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地位調查問卷」,配合社會發展酌以增修,編製「大臺北地區 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問卷」。研究對象以臺北市、臺北縣公立國民 中學教師及家長為母群體,分層隨機抽樣 31 所公立國中之 251 位教師、620 家 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所得資料,經過「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分析」「平均數與 標準差分析」「Spearman 等級相關考驗」「Kendall 和諧係數考驗」等進行資料 分析與處理,獲致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大臺北地區教師依然擁有崇高職業聲望。

二、 教師職業聲望之不同居住地區評比結果一致予高層次肯定。

三、 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各類教師職業聲望的評定均高居第一、第二層次。

四、 「工作性質是否符合專業標準」是評比一般職業聲望之最具影響力因素,

這是有別於歷屆研究之重要發現。

五、 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於影響一般職業聲望評比因素看法大致相同。

六、 「教師工作意義與價值」是評比教師職業聲望最有影響力因素,證明教育 是神聖的事業。

七、 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於影響教師職業聲望評比因素看法一致。

八、 與林清江研究結果比較,發現教育人員職業聲望歷久不衰,證明「尊師重 道」深植人心。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及教育工作者,制 訂、執行教育政策或後續教育研究之重要參考。

關鍵詞:教師、職業聲望、教師職業聲望

(2)

II 

(3)

III 

A SURVEY STUD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Abstract 

The research was aimed at continuing that of Qing-Jiang Lin to realize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and to explore differences of views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of personal variables of background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By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and Lin’s studie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mainly referring to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occupational status, 1991”

designed by Qing-Jiang Lin, and made mod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included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re were 251 teachers and 620 parents of 31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survey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 results were acquired throug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Analysis”,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Analysis”, “Spearman’s Coefficient of Rank Correlation Test”, ”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Test”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eachers in Taipei area still possess lofty prestige.

2.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in different living places were high rank consistent.

3.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by different background people were consisten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rank.

4. “If occupational quality is accordant with professional criterion.”

was the most influencing factor of assess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average professions, which was an important finding differ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5.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by average profession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were consistent.

6. “Working significance and value” was the most influencing factor of

(4)

IV 

assess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which, improves the fact that educational career was sacred.

7. The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were consistent in attitudes.

8.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Qing-Jiang Lin’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educators was always high, improving that the belief of “To honor one’s teachers, to adhere to ethic rules”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is study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education and educator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policy drawn up, implementing or sequential educat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Teacher, Occupational Prestig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5)

謝 辭

從 2008 年 1 月確定題目,到當年 12 月通過第二階段碩士學位論 文口試,整整 12 個月的「孕育」,產出這一本「智慧的結晶」 ,它刻 畫了我在學習上的成長,紀錄許多師長在不同位置上對我的支持與愛 護,如果論文有一點貢獻,都要感謝大家的指導。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簡茂發博士的用心教導與啟發,依著老師的 睿智與啟迪,指引我在研究過程中,跨越渾沌、挫折、低潮,得以茅 塞頓開、愈挫愈勇、撥雲見日,終得在教育研究領域裡有所精進,衷 心感謝老師。

感謝口試委員吳明清教授、梁恆正教授,在論文計畫與碩士學位 論文口試時,就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概念模糊等論文疏漏處,細心 剴切指正與指導,學生每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暢快;以及,就學 期間系上所有教授的循循善誘、殷殷啟發,春風化雨、終身不忘。

此外,感謝信義國中關心我的師長與教務處同仁,您們在業務上 的協助,讓我有無後顧之憂的研究時間與空間,李玉梅主任在相關內 容與文字上,提供建言及協助。

最後,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在研究過程中給予我無盡的包容與祝 福,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妻子秋雯一肩扛起所有家事,您們無怨 無悔地付出,永遠是我最重要的支柱,我願意將本篇論文的榮耀與您 們分享,希望您們能以此為榮。

再一次向所有鼓勵我、支持我、指導我的師長與朋友們說: 「謝 謝您們!」

劉志賢 謹誌

2008 年 12 月

(6)

VI 

(7)

VII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

內容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過程………5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的角色與功能………9

第二節 職業聲望的意涵與理論基礎………13

第三節 影響職業聲望的因素………17

第四節 職業聲望的相關實證研究………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4

第四節 實施程序………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5

第一節 填答者基本資料分析………55

第二節 教師職業聲望調查結果分析………57

第三節 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調查結果分析………85

(8)

VIII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之綜述………103

第二節 結論………108

第三節 建議………111

參考文獻………115

附錄………119

附錄一 專家效度用問卷………119

附錄二 預試用問卷………129

附錄三 正式問卷………133

附錄四 專家效度用問卷請託函………137

附錄五 預試問卷請託函………138

附錄六 正式問卷請託函………139

附錄七 正式問卷請託學校………140

(9)

IX 

表 目 錄

表 2-1 職業聲望與職業內在本質之相關性………15

表 2-2 中小學教師及家長評量之職業聲望等級(1971)………21

表 2-3 各種職業類別聲望之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1980)………23

表 2-4 各種職業類別聲望之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評定表(1991)………25

表 2-5 林清江三次職業聲望調查結果之比較………26

表 2-6 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27

表 2-7 林清江與林晟鑑之各類樣本對影響職業聲望因素之評定結果…………28

表 2-8 林清江與林晟鑑研究結果第一層級影響因素項目………30

表 3-1 臺北市東西南北四區行政區學校數及應抽取學校數………33

表 3-2 臺北縣各行政區學校數及應抽取學校數………33

表 3-3 專家學者對問卷「基本資料」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36

表 3-4 專家學者對問卷「職業聲望評量表」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37

表 3-5 專家學者對問卷「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表」之修訂意見及 修正情形………39

表 3-6 專家學者對問卷「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表」之修訂意見及 修正情形………40

表 3-7 專家學者對問卷「問卷填答者基本資料」之意見統計………41

表 3-8 專家學者對問卷「職業聲望評量表」之意見統計………42

表 3-9 專家學者對問卷「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之意見統計……44

表 3-10 專家學者對問卷「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之意見統計…45 表 3-11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項目分析摘要 表………47

表 3-12 A 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0

表 3-13 B 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1

表 3-14 C 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1

表 4-1 本調查問卷之寄出及回收可用份數統計………55

表 4-2 有效問卷填答者之背景資料分佈………56

表 4-3 職業聲望層次區分標準………57

表 4-4 各類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 層次………59

表 4-5 全體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0

表 4-6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 聲望層次………61

表 4-7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之等級相關(rs)考驗結果……62

表 4-8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3

(10)

表 4-9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

層次………64

表 4-10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65

表 4-11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6

表 4-12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之等級相關(rs)考驗結 果………67

表 4-13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各類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8

表 4-14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 聲望層次………70

表 4-15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72 表 4-16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類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73

表 4 -17 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 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74

表 4-18 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 結果………76

表 4-19 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層次之評定結果 77 表 4-20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 聲望層次………78

表 4-21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 80 表 4-22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81

表 4-23 本研究與林清江研究全體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 比較………81

表 4-24 不同地區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比較…………82

表 4-25 不同職業類別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比較………83

表 4-26 全體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統計………86

表 4-27 全體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統計………86

表 4-28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7

表 4-29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8

表 4-30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9

表 4-31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0

表 4-32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1

表 4-33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1

表 4-34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2

表 4-35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3

表 4-36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4

表 4-37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5

表 4-38 各類填答者對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比較………96

表 4-39 各類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具影響力因素分析………98

(11)

XI 

表 4-40 各類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不具影響力因素分析……99 表 4-41 各類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具影響力因素分析………100 表 4-42 各類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不具影響力因素分析……101

(12)

XII 

圖 目 錄

圖 1-1 本研究之流程………6

圖 3-1 本研究之概念架構………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