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開啟聾人參與和合作的新世紀—第21屆世界聾教育會議(ICED)倡議的省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開啟聾人參與和合作的新世紀—第21屆世界聾教育會議(ICED)倡議的省思"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聽多障及多重需求者的教育及開發中 國家的特殊議題等,且各類主題也安 排口頭發表及海報張貼。

(3)

各國多元化發展之文化和藝術做出貢 獻的機會。 會議之後,歐洲各國的聾教育紛 紛改用口語教學法。只有美國依然堅 持著無聲的手語教學法,到了十九世 紀,美國受到世界潮流的影響,才踏 上 讀 唇 、 說 話 的 口 語 時 代 ( 林 寶 貴,1986)。 二、ICED 2010 的倡議 這次ICED 2010會議委員會及BC 省聾人社群,提出反對在1880 年米蘭 國際聾教育會議上通過的所有決議, 當次的會議所提出八種決議,否認和 排斥手語在聾教育中的功能。並且承 認米蘭會議所造成的傷害且深深地懺 悔,呼籲世界所有的國家記住歷史的 教訓,確保教育機構接納和尊重各種 語言和各種溝通方式。他們所提出的 新 的 協 議 如 下 ( 摘 錄 自 ICED 2010 statement): 1.呼籲世界所有的國家認可和擁 護聯合國憲章,特別是殘障權利宣言 中提出,教育的措施應當強調語言習 得、學業、實踐和社交知能相結合; 2.呼籲所有的國家承認世界聾盟 會第 15 屆會議(馬德里2007 年)確 認的決議,特別是在公平和適當的環 境中改善及支持接受多語言和多文化

(4)
(5)
(6)

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根據上述,可以發現各國對於聾 教育的口手語之爭隱約存在,且早在 一個世紀前,歐洲的艾培和致力於教 聾 人 說 話 的 「 口 語 大 師 」 裴 里 耶 (Pereire),針鋒相對,水火不容(韓文 正, 2004; P.32)。1880年義大利米蘭召 開的世界聾教育會議,大會宣言強調 聾教育以口語教學為主,之後,北美 洲各地漸以口語教學為主流,因為口 語推展成功,使得口語和手語兩者的 優劣,在聾教育界爭論不休,這樣的 爭論,延續一兩百年。其中最為著名 的就是聾教育史上兩位大師亞歷山大 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和愛德 華哥老得(Edward Miner Gallaudet) 的溝通法大辯論(Winefield,1987)。這 樣的爭辯就像是Winefield(1987)所 寫的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黃玉枝, 2005)。

(二)聾人的社會認同

在米蘭會議之後,世界各國手語 受到打壓,尤其在歐洲各國紛紛改用 口語教學,主流社會對聾人的壓制和 排斥(Vernon & Makowsky,1969), 拒絕年輕的聾人使用手語,大部分的 聾校也不准聾人任教,聾人受到社會 及同領域的專業人員的不平等待遇 ( Andrews & Franklin,1996/1997;

(7)
(8)
(9)
(10)

陳小娟、邢敏華(譯)(2007), J.F. Andrews, I.W. Leigh 和 M. T.

Weiner(著):失聰者—心理、教育及 社會轉變中的觀點。(Deaf People: Evolving perspectives from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sociology)。台北:心理出版社。 梅芙生(2001):對我國聾人語言學法 的沉思。2001 年手語教學與應用研 討會論文集,39-44。 韓文正譯,Oliver Sacks 著(2004):看 見聲音—走入失聰的寂靜世界。時 報出版社。 曾志朗(2009):以「眼和手」代替「耳 和口」的語言世界,科學人雜誌, 8-9。 黃玉枝(2005):聽障兒童早期介入的另 一種聲音—雙語教學,屏師特殊教 育,10,13-20。 黃玉枝(2007):雙語繪本故事教學對學 前聽障兒童語言學習成效之研究。 2007 年全國聾校語言教育研討會,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曹秀美(民 78):聽障兒童之雙語教育。 殊教育季刊,32,40-42。

Andrews, J., & Franklin, T. (1996/1997). Why hire deaf teachers? Texas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22(11),120-131.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Huang , Y. C. (2010).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in Bilingual Teaching. 2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Deaf,18-22 July,2010 Vancouver, Canada.

ICED (2010). ICED 2010 statement. 2010/10/2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lan1880.com/iced2010 statement.html/

Mahshie, S. (1995). Educating deaf

children bilingually. Washington

DC: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 Vernon, M., & Makowsky, B. (1969).

Deafness and minority group dynamics. Deaf American,

21(11),3-6.

Winefiled, R. (1987).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The communication debate.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O 居民瞭解當地文化資產與他們的關係。在 認同這些理念和觀念下,自己能否有足夠

科學怪人一文中,老人說:「只要沒有偏見,人類的心都是

在遊戲中的未來世界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