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的課程新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的課程新發展:"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為智障兒童提供教育 的課程新發展:

小一至中三課程架構及課時分配

(2)

弱智兒童課程指引(1997)

一. 課程更新及發展

(3)

BECG (2002) / SSCG (2009) (2009)

8 KLA Curriculum Guides (2002)

Various Subject Curriculum Guides Learning to Learn Report (2001)

SECG (2017)

《中學教育課程指引 》

(2017 onwards)

KLA Curriculum Guides 學習領域課程指引

&

Subject curriculum guides/

supplements 科目課程指引/

補充文件

BECG (2014)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 ) 》

持續更新的學校課程

(4)

小一至中三 (智障學生)課程架構及課時分配(2017年12月定稿)

(5)

2001開始 學會學習課程改革

2017開始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2002: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P1-S3)

2004:

新學制諮詢

2009:

新學制介入 2012- 2015:

新學制 檢討

2014: 基礎教育課程 指引(P1-P6)

2007:

課程及評估指引 (S4-6)

2017 持續更新:

中學教育課程 指引(SECG),

小學教育課程 指引(PECG), ,

幼稚園教育課 程指引(KGECG), 等

2001: 學會學習課 程改革

二. 香港課程改革的歷程

(6)

認識課程改革的重要

 了解學校課程發展路向的要點,當中涵蓋課程發展的主導原則、發展策略、

課程宗旨及課程架構

 讓收錄智障學生的特殊學校,在同一課程架構的原則下,對課程發展議會 所制訂的課程架構,有更準確的認識

 在未來實施小一至中三課程架構時,有更清晰的方向,可以為學生提供最 適切的課程組織模式,讓他們可享有寬廣而均衡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發 展個人的潛能

(7)

三. 香港學校課程改革的整體檢視

2000年9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發布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題的香港教 育制度改革建議文件,提出以下主要改革建議:

1. 從強調知識的灌輸轉為著重學生如何「學會學習」

2. 從偏重學術轉為「多元化的全人發展」

3. 從固有的科目框框轉而推行「整合性的學習」

4. 從以課本主導的學習模式轉而採用「多元化的教材」

5. 從課室教學轉為「社會支援」教育,教學「跑出課室」

6. 從學校傳統的上課時間表觀念,轉變為綜合而富「彈性地編排學習時 間」

7. 取消過早分流,為學生提供「多方面探索性向和潛質」的機會 選取了「學會學習」為課程發展路向的主題

(8)

「學會學習」

 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如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能力、溝通能力等)

 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

 能按自己的興趣、需要和才智,發展多元化的學習能力

 能有不同和廣闊的學習空間去學習

學生應 :

(9)

重點工作項目

1. 落實推行四個關鍵項目,以提高學與教的效益:

德育及公民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培養積極的態度;

從閱讀中學習:學生運用適當的策略,廣泛閱讀,從而更有效地 學習;

專題研習:幫助學生培養共通能力及建構知識;

資訊科技: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2. 利用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幫助學生掌握切合其學習階段所需的中、

英、數基本能力,以培育他們的學習技能。

3. 在九種共通能力中,建議先從明辨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及溝通能力 三項做起,因此,在各學習領域,應以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培養學 生這三項共通能力。

(10)

四. 課程發展的主導原則及策略

課程改革的大前提乃是為學生提供 全面而均衡的 學習經歷

除了在課堂裡學習 知識外,他們更需要掌握學會 學習的技能,並養成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從而達到 全人發展,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

(11)

平衡各方面的考慮因素

(12)

主導原則

課程發展議會制訂的中央課程(例如在課程架構、學習目標等)

與因應學生需要而制訂的校本課程,兩者之間的平衡非常重要。

 發展校本課程,絕不表示政府從此不再向學校提供指引。

 政府與課程發展議會將一如以往,繼續透過檢討及制訂課程架 構、訂定基本課時編配的要求、發布課程指引、評審教科書,

以及提供適當的措施,支援有效的學習與教學。

 透過規劃校本課程,以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並無適合所有學

校的劃一模式,故當局會給予學校一定的自由空間,使學校能

靈活自主地發揮教育專業功能,發展切合本身情況的校本課程。

(13)

發展策略

建議學校應按步就班:

 建基於本身的優勢和實際情況,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按 學校本身的步伐,平衡中央課程的要求和校本課程發展的需要,

規劃課程。

 按照課程指引,採用開放式課程架構,制訂最能切合學生能力和 需要,並能配合學校辦學宗旨的校本課程。

 建議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幫助學生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

 把共通能力的培育,融入現行學校科目的學與教中(明辨性思考、

創造力及溝通能力)。

 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根據他們的學習方式、需要及興趣,發展 獨立學習能力及全人的發展。

(14)

課程的意義

學校課程須因應社會需求,界定甚麼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內容,所訂定 的學習內容,也必須配合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能力,和他們學習及 理解事物的方式。

課程可視之為「學習經歷」,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學習經歷由以下各項交織而成:

目標

學習過程

學習內容

社會環境

五. 學校課程 ─ 學生應該學些甚麼?

(15)

小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

(16)

期望學生完成小學教育後,能夠:

1. 懂得分辨是非善惡,能適切地履行自己在家庭、社會和國家所 擔當的責任,並對多元的價值觀,展現接納與寬容;

2. 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並懂得關心社會、國家和世界,成為負 責任的公民;

3. 養成廣泛閱讀的興趣和主動閱讀的習慣;

4. 積極主動地以兩文三語與人溝通;

5. 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自我管理能力及協作能力;

6. 透過八個學習領域的課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為升讀中學 作好準備;

7.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對體藝活動的興趣和基本鑑賞能力。

(17)

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

(18)

中學教育更新的七個學習宗旨,學生能夠:

1.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的多元性;

2. 獲取和建構廣闊而穩固的知識基礎,能夠理解當今影響學生個人、社會、

國家及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3. 掌握兩文三語,有利更好學習和生活;

4. 綜合發展和應用共通能力,成為獨立和自主的學習者,以利未來進修和 工作;

5. 靈活、有效和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和資訊科技;

6. 了解本身的興趣、性向和能力,因應志向,為未來進修和就業,發展和 反思個人目標;以及

7.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體藝活動,並懂得欣賞運動和藝術。

(19)

學校課程︰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

(20)

學校課程︰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

(21)

課程架構

課程架構由三個互有關連的部分組成:

1. 學習領域 2. 共通能力

3. 價值觀和態度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度和深度,以及靈活地採用不同的學習 策略和方式,以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22)

1. 學習領域

 是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把主要知識領域中基本和相關的概念聯繫在一起

 提供讓學生發展及應用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的情境

 作為深層認知及建構新知識的情境

 提供綱領以便檢視學習元素

 把現有科目編入為八個學習領域:

 小學常識科涵蓋的內容,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知識和概 念,特別是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和科技教育方面,以及其他學習 領域的學習元素。

 中國語文教育  科學教育

 英國語文教育  科技教育

 數學教育  藝術教育

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 體育

(23)

2.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不是憑空發展的,應該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學、小學常 識科或其他情境及活動,例如:專題研習、閱讀、網上互動學等,

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主要是幫助學生:

 學會掌握知識

 建構知識

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九種共通能力是:

 基礎能力: 溝通能力、數學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 思考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

 個人及社交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協作能力

(24)

3. 價值觀和態度

價值觀教育(Values Education)於學校課程至為重要,可透 過八個學習領域的有關課題及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和態度。

亦可獨立地透過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教育、生命教 育、性教育、宗教教育、跨學習領域/科目的價值觀教育等 推行。

教育局於2008 年推出《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

建議學校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 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列為七 種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

(25)

六. 學校課程的最新發展

學會學習2+ : 學校課程架構及組成部分

十五年一貫的學校課程架構由課程發展議會建議,架構寬廣而均 衡,有效銜接不同的學習階段,以協助學生建立堅實的知識基礎。

設計開放而靈活,能切合不同學校的情況,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和培養他們終身學習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知識(主要由八個學習領域組成)、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貫 通了不同的學習階段,確保課程縱向和橫向的聯繫。

(26)
(27)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主導原則

 採納課時分配建議

 依據中央課程,按需要進行校本課程調適,以確保在第一學習階段與第二學習 階段,學校都能:

 因應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要提供適切的課程,從而讓各級課程和學與教方面 的銜接,都能順暢漸進

 透過跨學習領域/科目的學習,一方面協助學生從多角度觀察事物,把來自 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知識融會貫通,並把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另一方 面能使各學習領域/科目協調一致,多作有效益的連繫,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 注重閒暇、休息、娛樂與運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 運用適切的學習、教學與評估方式,以達至學習宗旨

 拓寬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空間

學校應

:

(28)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主導原則

就廣度和深度而言,初中及高中的課程是小學教育的延伸。

寬廣而均衡的中學課程涵蓋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 度,並由八個學習領域所組成。學校須按建議分配學習領 域的課時,並因應學生需要和學校情況,靈活運用及整合 課時的安排。

靈活調配資源,以達到學校擬訂的課程發展及方向。

(29)

參考文件︰

2000年11月公布《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諮詢文件

2001年6月編訂《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書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

(2014)

(30)

謝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 學校在收集學生的個人資料前,必須徵得學生的同意,並向所

使用 MapleTA 做作業,是本課程的主要學習活動之一。今年 4—6 月課程進 行期間,NCUx 學習平臺可以和 Windows 伺服機上面的 MapleTA,以 LTI 介面 進行串接。可是,我們在 9

經過小學四年級輔助課程四十多小時密集式的活動,組員有不同程度及層面的學習和參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