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 探討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

系 所 別:應 用 數 學 學 系 碩 士 班 學 號 姓 名: M09709002 江玥蘋 指 導 教 授: 楊 錦 章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三 月

(2)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本研究在於探討ㄧ般大學生對學校校園學習環境的學習成效,研 究中採取問卷調查,以中華大學學生大ㄧ到大四的學生為母體抽樣,

進行研究所需的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並試圖去了解大學生對於學校 校園環境的滿意度因素以及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而研究結果發現,

學生對於學校校園學習環境的滿意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大因素:

(1)學習機制因素,(2)軟硬設施要素,(3)服務滿足要素;而心目中 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因素,一共分析出六個因素:(1)刺激學習 動機因素,(2)活動層面影響因素,(3)學習程序進行因素,(4)減低 學習困擾因素,(5)增進學習成效因素,(6)班級組合狀況因素。

關鍵詞:學習成效,因素分析,滿意度分析

(3)

致 致 致

致 謝 謝 謝 謝

首先在此要感謝我的碩士指導教授楊錦章老師,在碩士論文發 表之前用心的指導、教導、討論,不厭其煩的指正我的錯誤以及校 閱我的文章,非常感謝!同時我也要感謝在就讀碩士期間每位老師 用心教導,讓我在這段期間以來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使我有充分的 知識以撰寫一篇論文,同時我也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跟鼓勵,讓我順 利唸完碩士,最後也要感謝學長姐的幫忙跟指教。

江 玥 蘋 九十八年二月

(4)

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摘要... I 致謝... Ⅱ 目錄... Ⅲ

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動機 ... 2

1.3 研究目的 ... 3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1.5 研究方法 ... 4

1.6 研究流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2.1 學習成效的定義 ... 7

2.2 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之相關文獻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3.1 問卷設計 ... 24

3.2 抽樣樣本 ... 26

3.3 因素分析簡介 ... 27

3.4 因素分析模式架構 ... 29

3.5 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 34

第四章 統計初步統計初步統計初步統計初步分析分析分析 分析 4.1 敘述統計分析 ... 36

第五章 學校園學習環境之滿意程度學校園學習環境之滿意程度學校園學習環境之滿意程度學校園學習環境之滿意程度之研究結果分析之研究結果分析之研究結果分析 之研究結果分析 5.1 項目分析 ... 68

5.2 因素分析 ... 68

5.3 信度分析 ... 75

5.4 滿意度分析 ... 76

5.5Pearson 積差相關系數分析 ... 78

(5)

第六章 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之結果分析之結果分析之結果分析之結果分析

6.1 項目分析 ... 79

6.2 因素分析 ... 79

6.3 信度分析 ... 87

6.4 滿意度分析 ... 88

6.5Pearson 積差相關系數分析 ... 9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7.1 結論 ... 92

7.2 建議 ... 93

7.3 未來研究方向 ... 93

參考文獻... 95

問卷... 99

(6)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限 制提出說明、研究方法以及流程圖說明研究步驟。

1.1 1.1

1.1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隨著台灣社會從早期的農業社會進步到工業社會到至今的商業社 會,幾十年來社會的變遷之下,人們從早期的只求溫飽的需求到至今人 們對於教育日漸的重視,以及高等教育的日漸普及,因此人們對於教育 以及學習的重視度相對提升許多,都希望自己擁有高學歷,同時也希望 在學校能學習到一技之長將來在社會更具有競爭力,但是在大學及技術 學院的如雨後春筍不斷設立的今日,獲得高學歷已經不是件難事,於是 在學校是否真正學習到有用的知識似乎是比較刻不容緩的議題。

教育日漸普及的今日,人人都可ㄧ圓大學夢,但是在這眾多的大學 之中到底有多少間學校會注重學生心目中究竟須要什麼樣的學習環 境,或者是能重視學生心目中想達到的學習成效,相信已有不少大學關 注這塊區域,但也一定有許多,大學仍偏重於校園美化環境以及教學評 鑑議題,這些因素固然也是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但並非 是絕對因素,因此本研究想要針對此部份進行探討,全方位去探討學生

心 目 中 影 響 學 習 成 效 的 重 要 成 份 ,

(7)

情形、學習的相關變相、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學習的方式與參與程度 之情形,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的關係及校方所提供 的各項資源之相關性。並希望能提供學校未來作為課程規劃、教師的聘 僱以及學術網路建構之參考。

1.2 1.2

1.2 1.2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學生的學習不是跟課程多寡有關,太多元的課程不ㄧ定會學習到比 較多的知識,比較少的課程也不見得學習到較少的知識,但是太多元的 課程可能會使學生在學習方面無法真正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效,此外學校 設施資源及教師如何安排教學活動也都會影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本 研究先從校園環境的滿意度開始探討起,進而探討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 成效的重要度分析,畢竟學生的學習成效是未來學生所能實質獲得的寶 藏,希望藉由這份研究能讓學校有參考的依據,在課程規劃及建構設施 上更符合學生的須求。

(8)

1.3 1.3

1.3 1.3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有下列三個項目,敘述如下:

(1) 探討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

(2) 分析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排名。

(3) 分析不同背景的大學生對於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 份有何不同。

希望透過本研究,能提供讀者能對於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 要成份有所了解以及提供從事教育的學者們一些參考依據和未來研究 的想法。

1.4 1.4

1.4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論文研究對象以中華大學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大一~大四的 大學生。因此總共寄發出的問卷總數量350份,回收問卷320份,有效問 卷294份,無效問卷26份,回收率91.4%。

由於本研究問卷只有針對中華大學在校學生為考量設計的問卷,如 果將此研究問卷用於其他不同學校以及不同學程的研究結果可能有所 出入,因此研究調查結果僅提供資料作為參考。

(9)

1.5 1.5

1.5 1.5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式為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來進行,問卷設計主要是 依據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相關論文、期刊、研討會論文 和指導教授的意見看法。而本論文主要採用的統計套裝軟體為 SPSS 11.0和 S-PLUS 6.2以及輔助軟體為 Excel 2003、windows 2003軟體來 進行敘述統計、項目分析、信度效度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 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1.6 1.6

1.6 1.6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圖如下圖1-1所示,其研究流程各個細節分別列出並介紹 如下:

1. 選定研究主題與動機:

首先制定研究主題,並且擬定研究動機。

2. 選定研究目的及對象與範圍:

研究主題以及研究動機制定完成之後,接著選定研究目的以及想要 研究的對象以及想要研究的範圍。

3. 文獻探討:

針對研究主題,收集並整理國內外有關於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 的重要成份相關論文和期刊。

(10)

4. 研究架構與假設:

將整個論文的研究架構畫出以及針對個各的研究架構做初步的規 劃跟假設,以方便未來撰寫論文的依據。

5. 問卷設計:

針對要研究的主題以及根據國內外的論文和期刊為依據設計出問 卷。

6. 問卷回收與資料分析與統計:

將發出的問卷回收,並根據問卷的資料進行輸入的工作,同時利用 SPSS 統計軟體進行相關研究分析。

7. 分析結果與討論:

根據分析出的統計資料結果,加以彙整與撰寫相關的論點,再依調 查所得結果與探討文獻相對照,從事現象的了解和意義之推演並將結果 和指導教授互相討論。

8. 結論與建議:

整理分析結果,並根據分析結果做統整歸納,並在最後做出具體可 行性的建議。

(11)

選定研究主題與動機

選定研究目的及對象與範圍

結論與建議

問卷回收與資料分析與統計 問卷設計

分析結果與討論 研究架構與假設

文獻探討

圖圖圖

圖 1-1 研究流程圖研究流程圖研究流程圖研究流程圖

(12)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 文 文 文 獻 獻 獻 獻 探 探 探 探 討 討 討 討

前一章已將本研究論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研究 範圍與限制說明清楚,因此在本章節想要收集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 的重要成份相關論文、期刊或研討會文章做深入的研究跟探討。

2.1 2.1

2.1 2.1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成效的定義 成效的定義 成效的定義 成效的定義::::

成效:係一種行動於運作過程中的效果展現,不盡然會導引至最終的結 果完備,然投入的要素於此過程中展現了其組合效應出來,並有效地對 於組織體產生正向作用。

有 有 有

有成成成成效學習的條件因素效學習的條件因素效學習的條件因素效學習的條件因素((((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邱錦昌邱錦昌邱錦昌邱錦昌,,,,2008)2008)2008)2008)::: : (一)、就學習內容面向而言:

1.對學習者個人具意義性。

2.讓學習者具挑戰意願。

3.符合學習者發展程度及發展模式。

(二)、就學習安排面向而言:

1.讓學習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並且在自己掌控下進行學習。

2.讓學習者能運用自己已知知識去建構新知識。

3.讓學習者能有社會互動的機會。

(13)

4.讓學習者能有學習回饋的機會。

5.讓學習者能有運用學習策略的機會。

(三)、學習環境:

1.讓學習者經驗到積極的氣氛。

2.支持有目的的學習。

學習的定義 學習的定義 學習的定義 學習的定義::::

學習:是一種經由練習而使個體在行為上產生較持久改變的歷程(張春 興,1986);根據心理學對學習的定義,個人從其所獲得的資訊及經驗 中,經其獨特的認知、思想及情感過濾後,所建構出來具有意義行為改 變的過程(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邱錦昌,2008)。

學習理論概念 學習理論概念 學習理論概念 學習理論概念::::

而學習行為的成立,主要有下列理論支持:(一)制約學習理論;

(二)認知學習理論;(三)建構學習理論。

(一)制約學習理論

制約學習理論有兩大類型,第一類型為古典制約學習;第二類型 為操作制約學習。而操作制約學習之研究,則是以美國學者桑代克之 效果律的理論與方法為基礎(現代心理學,張春興, 1991)。在操 作制約學習過程中,增強作用與個體反應的後效強化是產生學習的主 因,而在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中,刺激代替與刺激反應之間時間的接

(14)

近是構成學習的要件。

(二)認知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源於本世紀初的完形心理學,完形心理學重視知覺 的整體性,重視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張春興,

林清山,1983)。而個體面對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習狀況,端視 兩個條件而定,第一,新情境與舊經驗符合的程度;第二,新舊經驗 的結合並重組。

(三)建構學習理論

建構學習理論是認為知識是經由經驗建構起來的,學習是一種主 動建構過程,而不是個體被動的接受知識,同時學習者會建立一內在 知識表徵(Merrill,1991)。由於建構學習論者視個體為「主動」且具 有調適性的認知功能,可以用來組織學習的經驗而變成知識,而不是 只有發現事實真相,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儘量提供或輔助學習者能力 的培養與協助,同時在建構主義的理論架構下,教學設計應注意建構 學習論者認為學習是一種認知建構的過程,新的資訊必須與學習者既 有的知識相關連,並由此建立或重造學習者個人的認知

(Woolfolk,1993)。

(15)

2.2 2.2 2.2

2.2 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 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 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 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之相關文獻 之相關文獻 之相關文獻 之相關文獻: : : :

19921992

19921992,,,,張惠國張惠國張惠國張惠國,,,,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對非智力因素影響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對非智力因素影響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對非智力因素影響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對非智力因素影響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研究學習成效研究研究研究::: :

在電腦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人與電腦的交互關 係,因此近年來研究者發現對於人類特性與軟體的開發要比硬體的發展 重要許多;電腦輔助教學即是一種個別化教學或補救教學,不同的受教 者所需的課程設計自然不同,因此,要使課程設計能充分發揮其功能,

對於有關電腦輔助教學中人類之特性及其它應考慮的因素的瞭解是很 重要的,電腦輔助教學實施的同時,即因為學生在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上 有其不同之條件與狀況,而成為有很多變因的控制對象,因此,本研究 即利用模糊控制理論之優點,以建立一種能充分處理非智力因素影響學 生學習成就的教學模式,依學生不同的情境變化,給予適當的教學內容 與評量。經由實驗設計,以國中工藝第四冊第一篇第三章為教材,並由 研究者自行開發課程軟體,實驗組學生接受電腦輔助教學,而控制組接 收傳統講述教學,為期三週共六節課,兩組皆同時施以前測與後測,實 驗組另施以態度調查表,研究結果顯示:

一、兩組學生在學習成效上皆有顯著進步,且實驗組學生之學習成效高 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的學生對於電腦輔助教學有正向的態度,即學生相當能接受 此種教學方法。

(16)

1998 1998 1998

1998,,,,鄭明韋鄭明韋鄭明韋鄭明韋,,,,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參與程度與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之研究之研究之研究之研究::::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都市化、資訊化及社會化的社會,終身學習已 成為每一個現代人應有的認識。由於隔空學習方式的發展,其彈性化、

多元化與獨立化,正可以滿足成人學習的需要性,提供成人進行終身學 習的機會與管道。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型態 與學習成效間之相關。所欲達到之具體目的在於:瞭解國立空中大學嘉 義地區學生的學習情形、學習的相關變相,學生學習的方式與參與程度 之情形,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的關係及國立空中大 學嘉義指導中心所扮演之角色,並提供國立空中大學及隔空教學機構作 為規劃課程與採用媒體之參考,針對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選修十五門 課的學生七百七十二人為研究對象,編製「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 學習方式與參與程度問卷」進行施測。然後以 t 考驗及典型相關探討課 程、性別、年齡及學業成效之關係。

本研究主要研究結論:

一、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會隨著某些社會人口背景的不 同而有差異

二、隨著學生所採用的學習方式不同,在其學習成效的表現上有不同 三、學生因學習參與程度的較高,在學習成效上的表現亦較好

(17)

四、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中斷學習狀況相當多 五、國立空中大學嘉義指導中心所扮演的角色無法發揮 六、本研究結果另外顯示:

(一)年齡,31 歲至 44 歲的學生成績較好。

(二)專科學歷的學生成績較好。

(三)收視率達 75%以上的學生成績較好。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國立空中大學改進之建議:

一、在課程安排上應依學生社會背景的不同,設計更彈性化的課程 二、增加學生與學生、面授老師的雙向溝通機會

三、協助學生採用適當的學習方式,以增進其學習成效 四、增進學生在學習上的參與程度,以增進學習成效 五、增進指導中心的功能

六、應用電腦教學增進互動效用

七、培養空中大學學生具自我導向的學習方式

19981998

19981998,,,,簡綜男簡綜男簡綜男簡綜男,,,, 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影響研影響研影響研影響研 究

究 究 究::::

隨著我國對資訊教育日益的重視,以電腦教學為主的多媒體教學軟 體也隨之蓬勃發展,相關的產品不斷推出成為多媒體 CAI 市場上最主要

(18)

的產品,而且教學內容也深入各種電腦教學課題;然而目前國內外對電 腦課程進行電腦輔助教學的相關研究很少,尤其在探討電腦教學在使用 多媒體對影響學生學習成就方面更是缺乏,而因此本研究想要探究互動 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之動機。本研究並進一步 在探討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在接受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後,其學習成就的 影響。

本研究針對大學、高中及國中三個年齡層的學生從事實地實驗,實驗組 採用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控制組則使用講義式輔助教材,並測量學 生之學習成效;而學習成效之衡量本研究分為問題解決能力、理解能力 及記憶能力三個部分。本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以電腦教學為主之互動式 多媒體輔助教材對三組不同年齡層次學生之問題解決能力及理解能力 的成效有顯著的助益,但在記憶能力卻與講義式輔助教材沒有統計上顯 著的差異。可見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的確可以對學生之問題解決及理 解能力之提升。此外,本研究亦發現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在使用互動式多 媒體輔助教材後,學習型態對學習成效的差異因此變得不具顯著性,可 見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能消弱學習型態對學習成效的影響,能夠適應 學生個別的差異。

(19)

19981998

19981998,,,,賴良助賴良助賴良助,賴良助,,,認知型態與邏輯思考能力及其相關因素對技職校院學生認知型態與邏輯思考能力及其相關因素對技職校院學生認知型態與邏輯思考能力及其相關因素對技職校院學生認知型態與邏輯思考能力及其相關因素對技職校院學生 程式設計程式設計

程式設計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之研究之研究之研究之研究::::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認知型態與邏輯思考能力及其相關因素對技 職校院學生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之研究。研究對象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 業教育學系電機工程組與電子工程組於八十七學年度下學期修習程式 設計課程的兩班學生。共計 72 人。本研究採用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 析、多變項共變數分析與典型相關分析考驗研究假設。

本研究結果為:

一、 學生背景變項部分:

1. 每週平均使用電腦時間較長學生在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上顯著高於每 週平均使用電腦時數較少學生。

2. 學習程式設計經驗較長學生,在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上顯著高於學習 程式設計經驗較短的學生。

3. 有撰寫程式經驗學生在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上顯著高於沒有撰寫程式 經驗的學生。

二、 電腦態度傾向正向態度的學生在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上顯著高於持 負向態度的學生。

三、 學生認知型態、空間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及電腦態度與程式設計 學習成效具顯著典型相關。

(20)

20002000

20002000,,,,黃淑敏黃淑敏黃淑敏黃淑敏,,,,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之後設分析學習成效之後設分析之後設分析:之後設分析:: :

本研究資料主要源自五大類。在認知學習方面,共蒐集 22 篇研究 案;情意方面,有 7 篇研究案。各篇研究案之量化數據皆轉化為效果大 小(Effect Size),各變項則進一步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各研究案 數據資料經統計分析後,結果歸納如下:

壹、整體成效:

一、認知學習方面:網路教學應用於學生認知學習上可帶來中等的學習 成效,顯示電腦網路學習確實優於傳統教學(ES=0.4857)。

二、情意學習方面:學習成效微弱,但是網路學習運用於情意學習上仍 然優於傳統教學的學習成效(ES=0.3448)。

貳、各變項之分析:

一、認知部分僅有『學校位置』一項變項達顯著性差異;網路教學在南 部與東部地區有較佳的學習成效,愈靠近北部,網路學習效果愈不明顯。

二、情意方面也僅有『教學者』變項有顯著分別;不同的教學者所造成 的學習成效顯著高於相同的教學者。

參、學習者對網路教學的態度:

認知與情意兩方面的研究案,均肯定資訊融入教學確實能增進學生的學 習成效,並增進學生透過網路學習的信心,產生正向的學習態度。

(21)

2000 2000 2000

2000,,,黃詩娟,黃詩娟黃詩娟,黃詩娟,,,知識輔助系統各組成要素對組織知識輔助系統各組成要素對組織知識輔助系統各組成要素對組織知識輔助系統各組成要素對組織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影響之研究影響之研究影響之研究 ::::

近來,網際網路及其工具蓬勃的發展,企業所憂慮的不是資訊的不 足,而是不能有效的管理資訊,有效的運用資訊所形成的知識,進而使 知識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做為完成組織目標的運用資源,並針對 時事變化適時的調整策略制定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本研究欲了解能 夠影響組織學習成效之知識輔助系統包含那些因素。同時,組織情境對 知識輔助系統的學習成效是否有所影響,以供欲建立知識輔助系統來達 到組織學習之企業有遵循的方向,以發揮企業建置知識輔助系統的效 用。

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有效的知識輔助系統除了應具備資訊系統所應 有的功能外,學習社群的加入、個人的知識創造意願與組織學習都會影 響學習成效。在這之中,組織文化及組織結構會影響知識輔助系統的效 能,這些因素即是企業在建立知識輔助系統時必需加以注意的地方。

本研究找出企業建置知識輔助系統所應注意的因素,並建議企業在 建置知識輔助系統時,除了要考量資訊系統的功能外,學習社群的存在 能更加快知識的儲存與分享。而企業在引進知識輔助系統時,應注意其 它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善,例如獎勵機制、績效衡量機制。

2001 2001 2001

2001,,,,汪宗賢汪宗賢汪宗賢汪宗賢,,,, 不同學習模式下不同學習模式下不同學習模式下學習成效不同學習模式下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實證研究與學習滿意度實證研究與學習滿意度實證研究與學習滿意度實證研究:::: 資訊科技的進步促使學生及教師能更有效、方便的溝通,課程教材

(22)

得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提供給學生;此一電子化學習環境不僅可應 用在全民終身學習、企業內的在職訓練,更可延伸應用在國內的高等教 育上。例如:研究所、在職研究所或研究所學分班、乃至於國際性的校 際教學合作。

本論文的目的首先廣泛探討 e-Learning 相關的架構,期望透過架 構的建立可提供實務界應用的參考。其次將針對目前國內教育界所採用 的各種教學方式(傳統面對面教學、電子化學習及隔空學習)其對學生學 習成效及滿意度的影響進行深入的探討。

研究結果發現:

一、傳統面對面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對教材了解程度高於 e-Learning 及隔空學習模式。

二、另在認知技能因素方面,三種學習模式間的差異不顯著。教材內容 傳遞因素方面,面對面學習及 e-Learning 高於遠距學習模式。

三、最後在學力提昇因素上,面對面學習模式高於其他模式。

四、在學習興趣因素方面,三種學習模式下的結果是不顯著,在教材呈 現因素中,學生在面對面的學習滿意度高於遠距學習模式。

五、最後在同儕間、師生互動係上,面對面學習模式下,學生所能獲得 的滿意度顯著高於其餘兩者。

(23)

2001 2001 2001

2001,,,,徐龍凱徐龍凱徐龍凱徐龍凱,,,,改善學生自知能力並提升改善學生自知能力並提升改善學生自知能力並提升改善學生自知能力並提升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之行動式學習系統學習成效之行動式學習系統之行動式學習系統:之行動式學習系統:: :

隨著無線通訊科技的技術進步,使得手機的功能不再只是語音通話 用途,更可以應用在數位資料傳輸與行動輔助應用等領域。因此,在這 不可避免的趨勢中,行動式載具(Wireless Device)將成為人們不可缺少 的好幫手。同時我們也開始規劃,將行動式載具(Wireless Device)加入 我們原有的教學系統中。

在本篇論文中,嘗試將原有的網路教學系統與行動式載具(Wireless Device)結合,並提出一個整合的方式,最後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學生模組 (Student Model);並且利用行動式載具(Wireless Device)作為輔助的 工具,利用其即時性、可攜帶性、無線上網等的優點,作為一個提供資 訊的媒介,而訊息再經由適性化(Adaptive)的過程之後,進而可以改善 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學生的成績;同時也把行動式載具(Wireless Device)定位成一個提醒的工具,會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狀況給予不同的 提醒,進而提升學生的自知能力(Awareness),使學生可以朝自己的目標 前進,並且能在期限內完成工作;最後我們也嘗試探討學生在多了行動 式載具(Wireless Device)之後,在同儕之間的會多增加什麼樣的互動。

20012001

20012001,,,,劉國英劉國英劉國英劉國英,,,,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因素之研究因素之研究:因素之研究::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學習成效之因素,瞭 解不同變項在各學習層面之影響與預測力,以作為改善高商學生技能學

(24)

習成效之參考。為達此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進行研 究。首先,經由文獻探討,確定影響技能學習因素的理論基礎,再以實 證研究資料進行假設考驗。本研究所稱影響因素,係指自我效能、學習 動機、家庭環境、班級環境、教學品質、社團活動與休閒、上課專心度、

及課後練習時間等。

在實徵調查方面,本研究於 2002 年 2 月採隨機系統取樣方式,選 取台灣地區高商二、三年級共 1,160 人為研究樣本進行調查。共回收問 卷 1,089 份,回收率 93.88%,其中有效問卷 1,009 份,實際有效回收 率為 86.98%。

本研究經由統計分析獲致下列重要的結論:

一、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學習狀況為:專心上課的學生接近七成(66%);

全體高商學生的會計檢定合格率接近七成(68.6%)。

二、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學習成效較為理想的人口特性變項為:女學生、

公立學校學生、三年級學生,自我效能感較高者、學習動機較高者、學 校教學品質高者。

三、技能檢定結果與各影響變項間之相關為:上課專心度(r=.297)、自 我效能(r=.274),學習動機(r=.154)。

四、如以參加技能檢定合格率為指標,一個可以有效評估高商學生會計

(25)

技能學習成效之預測公式如下:

檢定合格率= 0.576 ×上課專心度

+0.460 ×自我效能 +0.405 ×課後練習時間

依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對高商會計技能學習之建議如下:

一、主管機關宜重視公私立高商差異,應即著手規劃開設技能檢定選修 課程,以適合不同性向學生之會計學習。

二、高商會計教學宜參酌學生學習的動機影響因素,採正常化教學,並 藉鼓勵學生報檢會計乙、丙級技能檢定及格,以加強會計技能教學。

三、高職教師在會計教學重視品質之餘,宜同時重視學生的自我效能、

學習動機,及照顧弱勢學生的學習。

四、高職教師在會計技能學習上,應輔導學生專心上課,善用課後練習 時間,以提昇其會計效能水平。

2001 2001 2001

2001,,,,梁佳玲梁佳玲梁佳玲梁佳玲,,,,影響網路影響網路影響網路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之因素研究之因素研究之因素研究之因素研究::: :

在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的時代,網路學習已成為新趨勢,並受到國 內外教育單位的重視與推廣,提昇網路學習成效為一重要的研究議題。

本研究目的為評估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以提供後續發展網路教學之教 師、系統開發者與系統管理者參考。本研究以非同步網路教學之學員為

(26)

對象,主要研究內容與問卷調查分析結果為:

一、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典型相關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結果一 致,影響因素為教材設計豐富性、課程互動策略、學員管理、學員資訊 素養、系統與網路品質。

二、各影響因素在人口統計變項上是否有顯著差異-各影響因素在年齡 與地理位置上無顯著差異,但教材設計豐富性及學員資訊素養在性別上 有顯著差異,系統與網路品質在參與次數上有顯著差異,課程互動策略 在職業與上網時數上有顯著差異。

三、各評估網路學習成效之指標在人口統計變項上是否有顯著差異-評 估指標之學員滿意度在地理位置與上網時數上有顯著差異,學習績效在 年齡、職業及上網時數上有顯著差異,使用頻率在年齡、職業、參與次 數與上網時數上有顯著差異,其餘均無顯著差異。

四、學員最常使用之網路教學系統功能為最新消息、課程討論與群組討 論。

五、網路教學主要的問題及困難為網路的頻寬及速度、網路品質的不穩 定性與系統運作的穩定性。研究結果期可供參與網路教學者能於最短時 間,花最少成本,建構出符合理想的網路教學環境,以達到最高的學習 成效。

(27)

20012001

20012001,,,,劉文葵劉文葵劉文葵,劉文葵,,,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學生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學生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學生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學習成效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學生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學習成效學習成效學習成效 ---

--- ---

---以實踐大學為例以實踐大學為例以實踐大學為例:以實踐大學為例:::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發展,使得網際網路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不 僅影響日常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教學的型態,但對學習者而言是否能 接受如此學習環境的改變呢?本研究即以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來比較不 同電腦素養的學習者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學習成效的差異。因此在研究 對象的選擇上,將學習者依不同的電腦素養分為兩組,分別是實踐大學 修習「知識管理」課程的資管系學生以及「兒童發展」課程的非資管系 學生,該課程皆是採網路教學的方式授課,為一學期的課程,在此觀察 期間就學生的學習型態、學習動機、個人使用電腦的習慣與特質、網站 平台內容的需求、學習成果、學習滿意度和期末成績,來作分析與比較。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科系的學生在學習型態、學習動機、對網站平 台內容的需求度、進入教學網站的次數及使用電腦上網的便利性上,有 明顯的差異。而有如此差異之原因是:課程選擇的自由,造成學習動機 的不同;電腦素養的差異,造成對網站平台內容需求的不同;使用電腦 的環境與資源的不同,造成利用電腦上網之便利性有差異的存在;而使 用電腦上網之便利性不同,造成進入教學網站次數的差異。因此提出三 點建議:

(一)網路教學應以選修的課程為宜。

(28)

(二)增強網站平台內容的親和性與操作性。

(三)增加使用電腦上網的便利性及學生進入網站累計時間的功能。

(29)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首先採用文獻收集相關資料,並與以整 理分析,作為本研究的學理基礎,因此本章節是探討本研究所採用的研 究方法。

3.1 3.1

3.1 3.1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本研究論文的問卷設計是學生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而 問卷的設計方面分為三個部份來進行:

第一部份:受訪者的基本資料,一共有十三個問項,包括:

1. 受測者的性別:分為男、女共兩類。

2. 受測者的年級: 分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其它共六 類。

3. 受測者的就讀學院: 分為工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建築 與規劃學院、資訊學院、觀光學院共六類。

4. 受測者的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 分為北部、中部、南部、柬部、離 島共五類。

5. 受測者的家庭之年收入約為: 分為30萬以下、30~50萬、50~80萬、

80~120萬、120~180萬、180~250萬、250萬以上共七類。

6. 受測者的每周之上課時數: 分為9小時以內、10~15小時、16~20小

(30)

時、21~25小時、26小時以上共五類。

7. 受測者的目前住宿地點: 分為家中、學校宿舍、在外租屋、親友家 共四類。

8. 受 測 者 的 平 均 每 月 花 費 : 分 為 5000 元 以 下 、 5001~8000 元 、 8001~12000元、12001~16000元、16001~20000元、20001元以上共六 類。

9. 受測者的血型為:分為 A 型、B 型、AB 型、O 型、其他共五類。

10. 受測者的畢業後打算:分為唸研究所、就業、服兵役、考公職、其 他共五類。

11. 受測者的是否打工:分為是、否共二類。

12. 受測者的是否交男(女)朋友:分為是、否共二類。

13. 受測者的是否有參加社團:分為有、沒有共二類。

第二部份:對中華大學校學習園環境之滿意程度為主,而問項的內 容有我對學校的選課系統感到、我對系上的教師專業感到、我對系上的 教學硬體(如教室教學設備)設備感到、我對系上的教學軟體(如輔助教 學工具)設備感到、我對系上的課程輔導機制感到、我對學校的所推行 的教學 e 化感到、我對學校的圖書視聽設備感到、我對畢業學分數之規 定感到、我對學校的通識課程感到……等,共有二十二個問項,本部份

(31)

問卷的測量指標設計為五種程度之同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無意見、

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希望藉由此五種不同的尺度來衡量學生對中華大 學校學習園環境之滿意程度。

第三部份: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為主,而問項的內容有 我認為必修課會比較認真去學習、補救教學會增進我的學習成效、我認 為 e-compus 有助於學習、老師上課的方式會影響學習的成效、老師給 分的公平與否對學習有影響、教材的選用是否得宜會影響學習之成效、

考試的多寡會影響學習的成效、打工會影響學習、交男(女)朋友會影響 學習、學校的退學制度會影響我的學習態度、作業的要求會影響學習的 成果、我會因玩網路遊戲而影響到學習、班上的讀書風氣會影響到學習 的意願……等,共有三十六個問項,本部份問卷的測量指標設計為五種 程度之同意度: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希望 藉由此五種不同的尺度來衡量學生對中華大學校學習園環境之滿意程 度。

3.2 3.2

3.2 3.2 抽樣樣本 抽樣樣本 抽樣樣本 抽樣樣本

本研究的抽樣對象為中華大學再學學生(大學 1 年級~大學 4 年級) 為研究母群體,因此本研究想從中華大學之學生(人)隨機抽取出約 350

(32)

位同學。而寄發問卷總數量共為 350 份,回收問卷共 320 份,回收率達 91.4%,在回收的問卷 320 份當中,有效問卷 294 份,而有 26 份問卷 因多處填寫不完整,為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率 91.87%,調查期間為 2009 年 2 月~4 月之間。

3.3 3.3 3.3

3.3 因素分析簡介 因素分析簡介 因素分析簡介 因素分析簡介

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起源於心理學(約在 1904 年),因為在 心理學研究領域中常遇到一些如智力、道德、操守等不能直接測量的因 素,我們對這些觀念無法精準的掌握,所以希望經由可測量的變數訂出 因素分析的具體概念。即因素分析的初始構想是對無法直接量測但對結 果行為有影響的變項來進行綜合性評量,並藉以歸納出重要的指標。

因素分析的主要用意是找到資料矩陣的結構,在一群內部的相關變 數中(如:測驗成績、測驗項目、問卷題目)找出一組共同的因素。也 就是說,因素分析主要想以少數幾個因素來解釋一群相互有關係存在的 變數,每個變數除了受共同因素(Common Factor)的影響外,也受獨 特因素(Specific Factor)影響。

在因素分析中,分析人員首先決定資料結構的維度(即因素的個 數),然後對每個因素指出哪些變數被此因素解釋,並就因素包含變項 的內涵來對因素命名,一旦維度與每個因素所對應的變數決定後,就能

(33)

達到因素分析的兩個目標;資料簡化與摘要。資料簡化是以計算因子得 點來達成,而摘要則是以少數重要因素來說明一群原有變數的重要內 涵。

因素分析分成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簡稱為 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探索性 因素分析是“給您一組資料,在因素個數與路徑參數均在沒有任何限制 下,找出因素的結構”,對大部分的研究及應用,通常採用此種方式是 較合適的。但在某些情況下,當分析人員由理論的支持或先前的研究,

已知可能的真正資料結構(例如哪些變數應集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因素,

或者已知因素個數等),而分析人員想進一步檢驗先前的假設是否仍適 用,則採以驗證性因素分析較為恰當。

驗證性因素分析在近 20 年來變得愈來愈盛行,主因是它對因素結 構已提出架構,並對因素負荷做某種程度的限制,允許因素間具有關聯 性,研究者可以利用資料檢定此架構(或限制)是否合理。

對因素分析結果作驗證(Validation)是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想對變 數驗證其結構(或構面),雖然可以利用線性結構方程式作驗證性因素 分析,但此種分析方式不一定都可行,此時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作驗證,

如將樣本分成兩組,各作因素分析觀察其結果是否相似,或在找一組全 新的資料作分析,比較兩次結果的相似程度。

(34)

資料經因素分析後,就簡化後的因素對樣本進一步作分群(群集分 析),或進行其他的統計分析,如 ANOVA、MDS(多元尺度分析),或經 由畫因素得點(Score)的散佈圖來找出異常點,或作為 LISREL 的構面 中測量變數指標。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構面測量指標可以是因素得點,也 可以用因素負荷中最高的一個變數值為代表,還可以是幾個因素負荷較 高的平均值(但如有不同號時則採對比)。

3.4 3.4

3.4 3.4 因素分析模式架構 因素分析模式架構 因素分析模式架構 因素分析模式架構

因素分析是討論如何將 p 個變數

X X

1, 2,L,

X

p中的每一個變數

X

i分 成少數幾個共同因素(Common Factor)

F F

1, 2,L,

F

m(m<p,且通常比 p 小很多),與獨特因素(Specific Factor)

ε

i的線性組合。即

1- =1 11 1 12 2 1m m 1

X µ l F

+

l F

+L+

l F

+

ε

2- 2= 21 1 22 2 2m m 2

X µ l F

+

l F

+L+

l F

+

ε

M

1 1 2 2

- =

p p p p pm m p

X µ l F

+

l F

+L+

l F

+

ε

其中

F F

1, 2,L,

F

m是共同因素(簡稱因素),包含在變數

X 中,而

i

ε

i是獨 特因素,只在第 i 個變數

X 才有。

i

l (

ij

i

= L1, ,

pj

= L1, ,

m

)為第 i 個 變數

X 在第 j 個共同因素

i

F 的權重或因素負荷(或簡稱為負荷,Factor

j

(35)

1.

因素分析模式基本假設

因素分析的基本假設有下列三項:

(1) 獨特因素

ε

1,...,

ε

p是互相獨立且具常態分配,且

ε

i的平均數為 0,

而變異數為

ψ

i,即

1

p

ε ε

ε

=  

M

%

1

2

0 0

0

0 0

0 , =

0 0

0 p

N

ψ ψ ψ

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L M M O M M

L

其中

ψ

是對角矩陣,表示獨特因素

ε

i之間是獨立的。

(2) 共同因素

F

1,L,

F

m間的共變量矩陣為Φ,即

1

m

F F

F

 

 

=  

 

  M

% ,則

11 12 1

21 22 2

1 2

( ) ( ')

m

m

m m mm

Cov F E FF

Φ Φ Φ

 

 

Φ Φ Φ

 

= = Φ = 

 

Φ Φ Φ

 

L L

% % % M M O M L

一般要求Φ對角線上的元素Φ =ii 1,而當時

i

j

(即對角線外)時則

ij 0

Φ = ,也就是Φ為單位矩陣,表示共同因素間是獨立的,且變異 數皆為 1,此為最常遇到的要求。

(3) 共同因素與獨特因素間也是獨立的,即

( j, )i 0

Cov F ε

= ,對所有 i, j

因素分析模式也可寫成矩陣表示法

(36)

X

µ

=

LF

+

ε

% % % % 其中

11 1 1

1 1 1

21 2 2

1

X

, , , ,

X

m m

p p m

p pm p

l l

l l F

X L F

l l F

µ ε

µ ε ε

µ 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M M M

M M M

% % % %

L

而 ( ) 0,

E F =

% %

Cov F = Φ

( ) ,

%

E

( )

ε

=0,

% %

Cov

( )

ε

=

ψ

,

%

Cov

( , )

ε F

=0

%

%

2.

因素模式中因素之決定

因素分析要達到簡化的目標,選取因素愈少愈好,但選取的因素少 表示其解釋能力相對較低,代表性相對不足,因此如何在簡化與代表性 之間取得平衡乃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看法亦見仁見智,以下提出一些常 用來決定選取因素個數的參考標準。

(i) 凱莎(Kaiser)準則

保留特徵值大於 1(或大於所有變數的平均變異數)的因素,亦即除 非選取的因素解釋度多於原始變數平均,否則不選取,由凱莎在 1960 年所提出的,選取因素個數時,最常使用的準則之一。

(ii) 陡坡圖(Scree plot)檢驗

陡坡圖是 Cattell(1966)所提出的一種圖形判斷方法,原理與主成分 分析相同,根據因素之解釋比例作成一個折線圖,當折線開始不陡時,

(37)

(iii) 累積解釋能力

由研究者所設定一個累積解釋之比例(如 60%以上),再從所有因素 中由解釋能力較大者開始選取,直至所選取的因素累積能力總和達到要 求之門檻為止。

(iv) 特徵值

所選取的特徵值其值要大於所有特徵值的平均,即若以相關矩陣來 做分析,則選出特徵值大於 1 之因素,針對因素個數選取的問題,通常 還需符合下列幾項原則:

I. 一般而言,凱莎法偏向選取較多的因素,而相對的陡坡圖則會選 取較少的因素。

II. 實務上,選取的因素需以「解釋」或「說明意義」的程度為主要 考量。

III. 一般由 p 個變數選取 m 個因素時常需滿足1 ( 1) ( 1) 0

2p p+ −p m+ ≥ 及 2

p

>

m

(v) KMO 值

在因素項目的挑選,除參考凱莎(Kaiser)準則、陡坡圖(Scree plot) 檢驗兩大主要判斷標準外,還需考量樣本數、題項數、變項共同性 的 大 小 等 。 除 此 之 外 , 題 項 間 是 否 適 合 進 行 因 素 分 析 , 依 據

(38)

Kaiser(1974)的觀點,可從取樣適切性量數值(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KMO)的大小來判別,其判斷的準則 如下表 3-3:

表 表 表

表 3-3 KMO 統計量值統計量值統計量值統計量值

KMO 統計量值 因素分析適合性 0.9 以上 極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8 以上 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7 以上 尚可進行因素分析

0.6 以上 勉強可進行因素分析

0.5 以上 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5 以下 非常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進行因素分析前,需先檢查變項間的相關矩陣,因為在因素分析時 變項間需具有一定的相關程度,相關性太高或太低的變項,皆會造成因 素分析的困難,相關性太低則很難篩選出穩定的共同因素,也不適於進 行因素分析,通常相關係數絕對值低於 0.3 時,題項間便不適合進行因 素分析,而題項間的相關性太高,便會發生如迴歸分析之多重共線性 (multicollinearity)問題、區別效度有待檢驗或獲得的因素價值性不高(邱

(39)

皓政,2000)……等問題,可透過 KMO 來檢驗。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常用李克特式之多選項量表(multiple-item scale),嚴格說起來,量表之變項特性是一種次序(ordinal)變項,但次序 變項與名義(nominal)變項均屬「間斷變項」(discrete variable),間斷變 項無法求其平均數、或進行相關、迴歸等統計分析,因而無法驗證相關 的研究假設,所以多數研究者在編制多選項量表時,會把量表視為等距 的連續變項來設計,如此才能進行有意義的資料統計分析與歸納出合理 的結論(Bryman & Cramer ,1997)。

3.5 3.5 3.5

3.5 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

問卷之信度(Reliability)係指個別題目之可信度,即衡量結果 之一致性或穩定性。信度量測工具雖多,但最常以Cronbach’s α來衡 量(吳明隆,民90),本研究採即Cronbach’s α值來衡量信度。

Cronbach’s α值如小於0.35 代表低信度;大於0.35、小於0.7 代表 中信度;大於0.7 代表高信度,在0.35~0.7之間為可接受信度,即代表 問卷題目之信度可接受(周文賢,民91)。

2. 效度分析

問卷之效度(Validity)係指問卷之有效程度,亦即能夠真正測得

(40)

變數性質之程度,一般分為內容效度、效標相關效度、建構效度(周文 賢,民91)。

(41)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統計初步分析 統計初步分析 統計初步分析 統計初步分析

本章節主要的目的是將本問卷的基本資料、對學校學習環境之滿 意程度以及心目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成份,的統計圖表基本分析,因 此問卷的每部分都會畫圖並解釋。

4.1 敘述統計分析 敘述統計分析 敘述統計分析 敘述統計分析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1.

1. 1. 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

在所有選取的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男學生共有 170 位(57.8%),女學生一共有 124 位(42.2%),因此根據所選取的樣本男 生所抽取的樣本數比女生的樣本數多一些。

表表

表表 4444----1111 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aaaa1111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170 57.8 57.8 57.8

124 42.2 42.2 100.0

294 100.0 100.0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1性別

a1性別

Frequency

200

100

0

圖圖

圖圖 4444----1111 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42)

2. 2.

2. 2. 年級年級年級:年級:: :

在所有選取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大ㄧ學生共有 67 位 (22.8%),大二學生共有 86 位(29.3%),大三學生共有 75 位(25.5%),

大四學生共有 66 位(22.4%),因此對於年級的抽樣比例大約各 1/4。

表表

表表 4444----2222 就讀年級就讀年級就讀年級 就讀年級

aaaa2222年級年級年級年級

67 22.8 22.8 22.8

86 29.3 29.3 52.0

75 25.5 25.5 77.6

66 22.4 22.4 100.0

294 100.0 100.0 大ㄧ

大二 大三 大四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2年級

a2年級

大四 大三

大二 大ㄧ

Frequency

100

80

60

40

20

0

圖圖

圖圖 4444----2222 就讀年級就讀年級就讀年級 就讀年級

(43)

3. 3.

3. 3. 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

在所有選取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工學院共有 40 位 (13.6%),人文社會學院共有 47 位(16%),管理學院共有 58 位(19.7

%),建築與規劃學院共有 51 位(17.3%),觀光學院共有 47 位(16%),

資訊學院共有 51 位(17.3%),在此抽樣當中各個學院所佔的比例大約 都是 1/6 左右。

表表

表表 4444----3333 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 就讀學院

aaaa3333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

40 13.6 13.6 13.6

47 16.0 16.0 29.6

58 19.7 19.7 49.3

51 17.3 17.3 66.7

51 17.3 17.3 84.0

47 16.0 16.0 100.0

294 100.0 100.0 工學院

人文社會學院 管理學院 建築與規劃學院 資訊學院 觀光學院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3就讀學院

a3就讀學院

觀光學院 資訊學院

建築與規劃學院 管理學院

人文社會學院 工學院

Frequency

60

50

40

30

20

10 0

圖圖

圖圖 4444----3333 就讀學院就讀學院就讀學院 就讀學院

(44)

4. 4.

4. 4. 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 :

在所有選取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戶籍為北部的共有 164 位(55.8%),戶籍為中部的共有 86 位(29.3%),戶籍為南部的共有 31 位(10.5%),戶籍為東部的共有 13 位(4.4%),由分析顯示出大部分 學生的戶籍為北部的學生為主。

表表表

表 4444----4444 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

aaaa4444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

164 55.8 55.8 55.8

86 29.3 29.3 85.0

31 10.5 10.5 95.6

13 4.4 4.4 100.0

294 100.0 100.0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4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

a4戶籍所在地為台灣之

東部 南部

中部 北部

Frequency

200

100

0

圖圖圖

圖4444----4444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

(45)

5. 5.

5. 5. 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

初步分析出年收入為 30 萬以下的學生共有 66 位(22.4%),年收入 為 30~50 萬的學生共有 54 位(18.4%),年收入為 50~80 萬的學生共有 71 位(24.1%),年收入為 80~120 萬的學生共有 71 位(24.1%),年收入 為 120~180 萬的學生共有 25 位(8.5%),年收入為 180~250 萬的學生共 有 4 位(1.4%),年收入為 250 萬以上的學生共有 3 位(1%),顯示一班 家庭年收入所得大約是在 50 萬~180 萬之間。

表表表

表 4444----5555 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

aaaa5555家庭之年收入約為家庭之年收入約為家庭之年收入約為家庭之年收入約為

66 22.4 22.4 22.4

54 18.4 18.4 40.8

71 24.1 24.1 65.0

71 24.1 24.1 89.1

25 8.5 8.5 97.6

4 1.4 1.4 99.0

3 1.0 1.0 100.0

294 100.0 100.0 30萬以下

30~50萬 50~80萬 80~120萬 120~180萬 180~250萬 250萬以上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5家庭之年收入約為

a5家庭之年收入約為

250萬以上 180~250萬

120~180萬 80~120萬

50~80萬 30~50萬

30萬以下

Frequency

80

60

40

20

0

圖圖

圖圖4444----5555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家庭之年收入為

(46)

6. 6.

6. 6. 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

在所有選取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上課時數為 9 小時以 內共有 13 位(4.4%),上課時數為 10~15 小時共有 45 位(15.3%),上 課時數為 16~20 小時共有 60 位(20.4%),上課時數為 21~25 小時共有 136 位(46.3%),上課時數為 26 小時以上共有 40 位(13.6%),顯示一 班學生的上課時數為 21~25 小時為最多。

表表表

表 4444----6666 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

aaaa6666每周之上課時數每周之上課時數每周之上課時數每周之上課時數

13 4.4 4.4 4.4

45 15.3 15.3 19.7

60 20.4 20.4 40.1

136 46.3 46.3 86.4

40 13.6 13.6 100.0

294 100.0 100.0 9小時以內

10~15小時 16~20小時 21~25小時 26小時以上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6每周之上課時數

a6每周之上課時數

26小時以上 21~25小時

16~20小時 10~15小時

9小時以內

Frequency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圖圖

圖圖4444----6666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每週之上課時數

(47)

7. 7.

7. 7. 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 :

在所有選取 294 份問卷樣本中,經初步分析出住在家中的學生共有 64 位(21.8%),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共有 66 位(22.4%),在外租屋的 學生共有 164 位(55.8%),因此大多數的學生喜歡在外租屋,而住在家 中以及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都只有在外租屋的學生人數 1/2 而已。

表表

表表 4444----7777 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

aaaa7777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

64 21.8 21.8 21.8

66 22.4 22.4 44.2

164 55.8 55.8 100.0

294 100.0 100.0 家中

學校宿舍 在外租屋 Total Valid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a7目前住宿地點

a7目前住宿地點

在外租屋 學校宿舍

家中

Frequency

200

100

0

圖圖

圖圖 4444----7777 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目前住宿地點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擁有很強的內在動機 (探索自己和世界) 擁有內在和外在的動機,並能自我調控(提升能力、升 職準備). 喜歡與生活連繫

自我完善學與教 提升兒童自主學習的興趣 《Implementation &amp;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及發揮其性格強項 展現學生長處,增強 學生歸屬感,提升社

加強「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

提升 提升 提升 提升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 : : : Super Super Super Super Duper Story Maker Duper Story Maker Duper Story Maker Duper Story

• 提升 提升 提升學生獨立自主的 提升 學生獨立自主的 學生獨立自主的 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 閱讀 閱讀 閱讀 能力.. 能力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