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3.1 能量方程式的推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5.3.1 能量方程式的推導"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E XAMPLE 例觢 5.11

圖 E 5.11 a 所示聆葉片轉子外徑為 12 in.、內徑為 10 in. 的風扇。每一轉子葉片從 入口到出口的高度為 l in. 且為定值。以平均時間觀之聆流率為穩定且為 230 ft3min 聆同時聆空氣在葉片入口的絕對速度為 V1且為徑向。葉片排放角度與切線方向呈 30

夾角。若轉子以 1725 rpm 的定速率旋轉聆試求驅動風扇所需的功率。

觢答

選取固定、不變形並且包含旋轉葉片及在葉片列中瞬間的流體作為控制容積聆如圖 E 5.1l a 的虛線部份。在控制容積中的流動雖為週期性聆但平均而言可視為穩定流 動。唯一被考慮的扭矩為驅動袂扭矩 T軸聆這扭矩係由馬達所提供。我們並假設進出 控制容積的流動具有均勻的速度分布與流動性質。由於本例在於計算袂功率聆故將應 用 5.32 式。應用 5.32 式於圖 E 5.11 之控制容積成份得

從 l 式可得聆若想算風扇功率聆則要先算出質量流率 、轉子出口處葉片速度 U2在葉片出口處的流體切線速度 V2.。運用 5.6 式計算質量流率為

圖 E 5.11

(1)

V

1為徑向)

(2)

則轉子出口的葉片速度 U2

欲求 V2.聆我們應用 5.22 式聆即

利用圖 E 5.11b 的「速度三角形」解 4 式中的向量加法聆由圖 E 5.11b 得

想要解 5 式的 V2.聆必須先計算 W2聆雖然在 3 式中已算出 U2值。由下式可得 W2

其中 Vr2為 W2或 V2的徑向分量。同時聆由 5.6 式得

或由於

h 為葉片高度。合併 7 式與 8 式得

結合 6 和 9 式聆可得

將已知的數據代入 10 式中聆得到

再將 W2值代入 5 式中得

再由 l 式得

(2)

(3)

(4)

(5)

(6)

(7)

(8)

(9)

(10)

(Ans)

(3)

5.3.1 能量方程式的推導

一個系統的熱力學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以文字敘述如下

若以數學符號表示則為

在繼續本章節之介紹前聆該式中的一些變數必須先作簡要的說明。系統中每一 質點的單位質量總貯能 e聆是單位質量的內能 、單位質量的動能 V22 及單位 質量的位能 gz 的總和聆亦即

因此聆sysep d V 為系統之總貯能。

傳入系統的淨熱傳率(heat trasfer rate)記之為 淨輸入聆傳入系統功的淨率記為

淨輸入;當熱與功傳入系統時為正聆傳出或離開系統時為負。

在任意時間控制容積若與系統重合聆則

此外聆對系統和與系統重合之控制容積成份而言-控制容積固定且不變形者聆 應用雷諾轉換定理(將 4.14 式中的參數 B 設為總貯能聆參數 b 設為 e)可得 因為 U2 與 V2同方向聆故對 U2

V

2乘積取正號。所得結果 0.0972 hp 為在題意的條件 下聆經由風扇袂所必須轉輸的功率值。在理想情況下聆所有功率將傳輸至流體中聆然 而由於流體的摩擦效應聆僅有部份的功率會有效地被傳到空氣中。至於真正有多少功 率被有效地傳輸全空氣中聆則端看風扇葉片及流體間能量傳遞效率來決定。

5.3 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The Energy Equation

(5.34)

(5.35)

(5.36)

淨輸入 淨輸入

淨輸入 淨輸入 sys 淨輸入 淨輸入 重合控制容積

(4)

換言之

將 5.34、5.36 及 5.37 式加以合併聆我們得到控制容積之熱力學第一定律襩

熱傳率 代表控制容積成份及外界基於溫度差所造成兩者之能量交換的各種方 式;輻射、傳導及對流都是可能的熱傳方式。傳入系統的熱為正值聆傳出系統 的熱為負值。在多數工程應用中聆如果過程為絕熱時聆熱傳率 即為零聆而如 果 in  0 時聆淨熱傳遞率 淨輸入亦為零。

當功由外界作用於控制容積成份時聆功傳遞率  也稱為功率聆其為正值;

相反的聆為負值。

在許多場合中聆功的傳遞乃藉由轉袂進而穿越控制表面聆對一些如輪機、

風扇及螺旋槳等轉動設備而言聆轉袂將功經由控制表面傳入聆而被穿越過的控 制表面也切割了轉袂。由於功為力與相關位移的純量積聆故功的時間變率(或 功率)為力與單位時間內相關位移的純量積。對轉袂來說聆功率傳遞 與造 成旋轉的袂扭矩 T及袂的角速度 之間的關係為

當控制表面切割轉袂材料時聆轉袂材料也同時將扭矩作用在控制表面。我們使 用下式來考慮含有多數轉袂的問題

(5.37)

(5.38)

圖 5.6 流進和流出之壓力作用力。

控制容積

p

in

A

in

V

out

p

out

A

out

(流進;in)

V

in

(5.39)

淨輸入 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輸入 由軸輸出

(5)

當流體壓力(正向應力)的作用力在控制表面作用一段距離時聆在控制表 面也將發生功的傳遞。例如聆如圖 5.6 所示聆由均勻分布壓力對一個跨過進口 之控制容積的作用力為 F向內正向應力  pin Ain。該作用力指向控制容積並與進口處 流動方向相同聆因此這種進入流動的功率傳遞(作用力乘以速度)為

上式中 向內正向應力  0 表示進口處壓力之作用力將功率傳至控制容積內部。再

由圖 5.6 看出聆雖然在控制容積出口處壓力作用亦指向控制容積聆但是壓力乃 是正向壓應力與速度方向無關聆且在出口處速度流向為朝向控制容積外部聆亦 即壓力作用力與速度互為反向聆因此出口處流動的功率傳遞為負且其數學式為

在出口處壓力作用力將功率由控制容積向外部傳遞。總結上述聆由流體之正向 應力所產生之功率傳遞 正向應力聆為

由於切線應力之作用力聆亦可能在控制表面發生功傳遞聆例如藉由轉袂的切線 應力可將袂功加以傳遞。對於流體質點而言聆剪應力功率 剪應力 為剪切應力作 用力 F剪切應力與質點速度切線分量的乘積。在控制容積之進、出口處聆剪切應力 作用力與進、出口截面平行處聆亦即與垂直於流速方向聆因而在該處之剪應力 功率傳遞為零。而在可能具有剪切力之控制表面上聆由於黏滯效應流體質點在 表面之流速為零聆因此我們將流體剪切應力功率傳遞忽略不計。

由以上對功率的敘述聆並將 5.38、5.39、5.40 式合併聆則熱力學第一定律 可表示成

當將總貯能方程式(5.35式)及 5.41 式同時考慮便得到能量方程式(energy equation)襩

(5.40)

F

剪切應力

V

 0

(5.41)

(5.42)

向內正向應力 向內正向應力

向外正向應力 向外正向應力

正向應力

淨輸入 對軸

淨輸入

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6)

5.42 式僅限用於流體流過固定、不變形、介於進出口間具有均勻性質之控制體 積且流速垂直於進出口截面。至於針對一般流況之能量方程通式聆讀者可參閱 附錄 D 所示。

5.3.2 能量方程式的應用

許多應用上聆5.42 式可先加以簡化。例如該式中之  tcve dV 表示控制 容積成份之總貯能 e 隨著時間改變的變率。當流動穩定時則該項數值為零聆同 時若流體以平均觀點為穩態(具週期性)聆則該項以平均觀點也為零。此外聆在 許多應用上聆僅考慮單一流動進、出控制容積且假設在所有被考慮的截面上流 體性質為均勻分布。針對這種流動情形聆如圖 5.7 所示聆5.10 式的連續方程式 變成

5.42 式可被簡化為

5.44 式被稱為穩定流動之一維能量方程式並適用於不可壓縮及可壓縮流動。通 常聆我們將流體性質焓 聆其定義為

應用於 5.44 式得

不可壓縮流動問題經常使用 5.46 式來解題。

(5.43)

(5.44)

5.7 單 一 進 、 出 口 之 流

(5.45)

(5.46)

輸入 對軸 淨輸入

淨輸入 對軸 淨輸入

(7)

E XAMPLE 例觢 5.12

泵以穩定流率 300 galmin 輸送水聆如圖 E 5.12 所示。在泵上游處〔截面 1〕的 管徑為 3.5 in.、壓力為 18 psi聆而在下游處〔截面 2〕的管徑為 l in.、壓力為 60 psi。流經泵的水位高度變化為零。由於流經泵的溫度上升聆水的內能增量 2  1聆 為 3000 ft.lbslug 。如果泵吸過程為絕熱聆試求泵所需的功率為多少 hp絀

觢答

將介於泵之出入口間的水選為控制容積。並以平均時間觀點應用 5.44 式於該控制容積 成分得

在求出質量流率 、進口流速 V1及出口流速 V2之後聆我們便可利用 1 式求出泵所需

的功率 對軸淨輸入;1 式中的其它項可由題意得知。由 5.6 式得

又由 5.6 式得

因此

以及

(1)

(2)

圖 E 5.12

(3)

(4)

(無高度變化)

(絕熱流動)

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8)

由 2 、 3 及 4 式所求之值及題意已知代入 1 式得

泵需要的總功率為 32.2 hp聆內能改變所需佔 7.09 hp 聆壓力升高則佔 7.37 hp聆另外動 能增加的部分則為 17.8 hp。

(Ans)

E XAMPLE 例觢 5.13

蒸汽以 30ms 的速度、焓 1為 3348 kJkg 進入渦輪機(見圖 E 5.13)。蒸汽離開 渦輪機時為液、汽混合物聆速度為 60 ms、焓 為 2550 kJkg。倘若流經渦輪機為絕 熱過程並且高度改變不計聆試求流經渦輪機每單位質量蒸汽的輸出功。

觢答

將介於渦輪機出入口間的蒸汽選為控制容積聆如圖 E 5.13 所示。並對該控制容積中的 蒸汽應用 5.46 式得

將 1 式除以質量流率 聆便可得每單位質量蒸汽的輸出功 w對軸淨輸入聆亦即

圖 E 5.13

(1)

(2)

對軸淨輸入

(高度變化可忽略)

對軸淨輸入

(絕熱流動)

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9)

5.3.3 能量方程式與柏努利方程式的比較

若流動為穩定、不可壓縮且袂功為零時聆則能量方程式之 5.44 式變為

將 5.47 式除以質量流率 聆並重新整理得

其中

為單位質量流率的熱傳遞率聆或每單位質量的熱傳量。5.48 式含有每單位質量 的能量聆而且適用於在兩截面間單一流體之一維流動聆也適用於兩截面間沿流 線之流動。

若所考慮之穩定、不可壓縮流動同時具有可忽略之黏性效應(無摩擦流 動)聆則我們可由 3.6 式之柏努利方程式描述兩截面間流動的變化聆亦即

由於 w由軸淨輸出 w對軸淨輸入聆故

或者

故得

在本例中聆比起焓的變化動能的變化量相當小聆在蒸汽渦輪機的實際運用上聆這是確 實的。同時欲決定輸出功率 聆必須先知道質量流率 。

(Ans)

(5.47)

由軸淨輸出 由軸淨輸出

由軸淨輸出

(5.48)

(5.49)

淨輸入

淨輸入

淨輸入 淨輸入

(10)

方程式中聆流體的比重量為  g。為便於與 5.48 式直接比較聆必須將 5.49 式以每單位質量所含能量來表示聆因此將 5. 49 式除以 得到

將 5.48 及 5.50 式作比較聆得

上式的條件是流動為穩定、不可壓縮且無摩擦。而當流動為穩定、不可壓縮但 具有摩擦時聆由經驗得知如下

在公式 5.48 與 5.50 中聆我們將下列三項之組合

將其定為有用能(useful energy)或可用能(available energy)。因此聆檢查 5.48 與 5.50 式聆我們稱 out in q淨輸入為由於摩擦效應發生於不可壓縮流之有用 能或可用能的損失(loss)。而由方程式表示為

對沒有摩擦的流動而言聆由 5.48 式及 5.50 得知其損失為零。

5.48 式通常以損失表示

例題 5.54 為應用之範例。

(5.50)

(5.51)

(5.52)

(5.53)

(5.54)

E XAMPLE 例觢 5.14

試針對圖 E 5.14 所示兩種不同的通風口聆比較其體積流率。通風口均在牆面開 鑿聆其中之一通風口為直徑 120 mm 之圓柱形孔聆另一通風口有相同直徑並有圓角入 口。已知室內之壓力為定值且為 l.0 kPa 錶壓力聆通風口的出口處均為大氣狀態。空 氣由室內經由無圓角圓柱孔至出口之可用能損失可表示為 0.5V222聆而空氣由室內經 由有圓角圓柱孔至出口之可用能損失可表示為 0.05V222聆其中 V2 為空氣在出口之均 勻流速。

觢答

淨輸入

淨輸入

淨輸入 損失

損失

(11)

選取如圖 E 5.14 所示之控制容積。欲求之體積流率為 Q  A2

V

2聆方程式中 A2為通風 口出口截面積聆V2為出口的均勻流速。由 5.54 式得

其中1損失2為介於截面1 與截面 2 間的損失。解 1 式得 V2為

由於

方程式中聆KL 表示損失係數(對本題之不同通風口結構聆KL 分別為 0.5 及 0.05)。將 2 及 3 式合併變成

解 4 式得 V2

故得體積流率 Q 為

圖 E 5.14

(1)

(2)

(3)

(4)

(5)

(無高度變化)

1損失2

1損失2

1損失2

(12)

在流體力學中聆有一類考慮到一維、不可壓縮、穩態、具有摩擦及袂功的 重要流動問題。這類問題包括流經泵、衵風機、風扇及渦輪機之的常密度流 動。對於這些問題 5.44 式可變成

將 5.55 式除以質量流率聆同時「損失 out in q淨輸入」聆而且由單位質量的 功 w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得

上式常用於不可壓縮流動問題的穩態流動能量方程式聆又稱為機械能方程式 或延伸的柏努利方程式聆同時聆5.56 式亦可表示單位質量的能量(其單位為 ft.1bslug  ft2s2或 N.mkg = m2s2)。

如果將 5.56 式除以重力加速度 g 可得

(5.55)

對有圓角的圓柱形通風口而言聆由6 式得

對不具圓角的圓柱形通風口而言聆由 6 式得

注意聆由於具圓角的圓柱形通風口損失較小聆所以通過的空氣流量比不具圓角的圓柱 形通風口大。

(Ans)

(Ans)

(6)

(5.56)

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損失

(13)

E XAMPLE 例觢 5.15

一部袂流式通風機的馬達以功率 0.4 kW 驅動葉片聆並產生速度為 12 ms、葉片 直徑為 0.6 m 的袂向空氣流動。令風扇上游的空氣流速可忽略。試求輸入空氣的功實 際上產生多少有用效應聆也就是可用能的增加量會有多少絀並計算風扇的流體機械效 率為何絀

觢答

選取如圖 E 5.15 所示之固定且不變形的控制容積。對此控制容積成份應用 5.56

圖 E 5.15

(1)

其中

式中 hL  損失g。5.57 式為每單位重量所含的能量(ft.1b1b  ft 或 N.mN

 m)。3.7 節曾介紹「水頭」的記號聆即單位重量所含的能量。水頭的單位亦 為長度單位(例如 ft 或 m)。若選定之控制容積為渦輪機聆則 5.58 式中有時使 用 hs  hT (其中 hT  0)且為水力場常使用的記號。若選定之控制容積為 泵聆則使用 hs  hP。hT 稱為輪機水頭(turbine head)聆而 hP 則稱為泵水頭

(pump head)聆而 hL稱為水頭損失(head loss)。

(5.57)

(5.58)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損失

(大氣壓力相互抵銷)

(無高度變化)

(14)

其中「w對軸淨輸入 損失」為輸入空氣以產生的有用效應之功。由 1 式得

效率的合理預估值應為由 2 式所計算的功與風扇葉片所傳遞的功的比值聆為

欲計算效率聆必須先算出 w對軸淨輸入 之值聆該值與傳入葉片之功率 對軸淨輸入 有關聆亦 即

其中質量流率  為(由 5.6 式得)

流體密度 為標準空氣之 1.23 kgm3聆再由 4 與 5 式得

從 2 、 3 與 6 式得

要注意的是聆由結果得傳輸到空氣的功率中僅有 75% 的部分產生有用效應聆而其 25%

的功率則因摩擦而損失。

(3)

(4)

(5)

(6)

(Ans)

E XAMPLE 例觢 5.16

如圖 E 5.16 所示之泵以 10 hp 之功率將水以 2 ft3s 之流率由低位勢湖泊引至高位 勢湖泊。兩地的湖泊高度差為 30 ft聆試求完成此種流動所造成的水頭損失與功率損 失。

(2) (Ans)

對軸淨輸入 損失

對軸淨輸入 損失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15)

5.3.4 能量方程式於非均勻流動中的應用

在 5.3.1、5.3.2 與 5.3.3 節中討論的能量方程式適用於一維流動聆且在控制 表面具有近似均勻的速度分布。

若流體在穿越控制表面的速度曲線並非均勻聆則能量方程式的動能項必須

觢答

依題意之流動聆考慮 5.57 式之能量方程式

式中點 A 與點 B(相對於 5.57 式的「出口」及「進口」)各位在上、下湖泊的表面。

由於 pA pB 0 且 VA VB 0聆故 1 式變為

其中 zB 0 以及 zA 30 ft。由 5.58 式計算泵頭損失為

故由 2 式得

本例題中聆泵的主要目的是要將湖水舉升(30 ft 之水頭)並克服水頭損失(14.1 ft 之 水頭)聆總的來說聆泵絕非為了改變水的壓力或速度。

而摩擦所導致的功率損失可由 5.58 式計算而得

剩下的功率 10 hp  3.20 hp  6.80 hp聆是用來將水從低處傳送至高處湖泊且該能量並 非「損失」聆而是貯存成為勢能。

(2)

圖 E 5.16

(Ans)

(1)

(Ans)

損失

對軸淨輸入

(16)

加以修正聆例如聆當速度分布非均勻時聆5.56 式之能量方程式則變為

方程式中 為動能係數(kinetic energy coefficient)聆V 則為平均速度(見 5.7 式

)。同時對任何速度曲線

 1.0。

E XAMPLE 例觢 5.17

一部小型風扇如圖 E 5.17 以 0.1 kgmin 的質量流率驅使空氣流動。風扇上游的管 徑是 60 mm聆流動為層流聆速度分布呈現拋物線形聆且動能係數1 2.0 。在風扇下 游的管徑為 30 mm聆流動為紊流聆動能係數 2  1.08。若流經風扇的靜壓升為 0.1 kPa聆風扇的驅動功率為 0.14 W聆試估算並比較下列情況的損失值襩a 假設的速度分 布聆b 考慮真實的速度分布。

觢答

將 5.59 式應用於圖 E 5.17 所示之控制容積成分得

同時解 1 式得損失為

圖 E 5.17

(1)

(5.59)

對軸淨輸入 損失

損失 0(gz 的變化可忽略)

對軸淨輸入

(17)

我們必須計算出 w對軸淨輸入、V

1及 V

2以便作進一步之計算。考慮袂功得

故得

由 5.10 式計算在截面1 之平均速度 V

1聆得

考慮截面2 的平均速度 V

2

a 若速度分布為均勻(12 1.0)聆則 2 式變成

由 3 、 4 、 5 式及題意已知的壓力升聆則 6 式為

(3)

(6)

(2)

(4)

(5)

損失 對軸淨輸入

傳至風扇馬達的功率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對軸淨輸入

(Ans)

損失 對軸淨輸入

損失

損失

(18)

在本章中聆我們將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定理應用在控制體積 以分析流體的流動聆並利用雷諾換理論將系統導向的基本守恆定理轉換成對應 的控制容積公式。

我們導出了敘述質量守恆事實的連續方程式聆並使之適用於穩定、非穩 定、不可壓縮及可壓縮的流動分析。同時聆也利用連續方程式的簡式處理質量 及體積流率的問題。

我們也導出了線性動量方程式-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一種表達形式可藉由 控制體積適用於流體分析-並用來處理牽涉到作用於流體及其週遭之表面力與 體積力的流體問題。通過控制表面之淨動量通量與作用在控制體積之淨力有直 接的關係。

動量矩方程式在於表達扭力和角動量流率的關係。在本章中聆我們導出動 量矩方程式並將之用來處理渦輪(將能量自流體移除)及泵(將能量加諸於流 體)的流動問題。

最後聆我們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導出穩態能量方程式並以不同形式加以表 達。第一種形式(5.44 式)包含有質量流率、單位質量之內能、熱傳率及袂功 率等。第二種形式(5.56 或 5.57 式)又稱為機械能方程式或延伸柏努利方程

b 考慮真實速度分布時(1 2、2 1.08)聆由 1 式可得

由 3 、 4 、 5 式及題意已知的壓力升聆則 7 式成為

故不論速度分布為均勻曲線或真實曲線聆與 w對軸淨輸入比較聆損失的差異相當微小。

(Ans)

5.4 總結與學習指南

Chapter Summary and Study Guide

質量守恆 連續方程式 質量流率 線性動量方程式 動量矩方程式 軸功率 軸扭矩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傳率 能量方程式 損失 輪機及泵水頭 水頭損失 動能係數

(7)

損失

損失 對軸淨輸入

損失

(19)

式。它包含了柏努利方程式及額外的項目以說明流體之摩擦損失或流體中是否 存有渦輪或泵。

下列核對清單提供本章之學習指南聆當你完成整章內容及章末習題將能襩 1. 寫出在上頁左側邊欄所列出的名詞之意義聆並了解每個相關觀念聆這些名詞

是非常重要而在本書中以粗體字型註明。

2. 針對問題選定適當的控制體積及繪出準確標示之控制體積圖。

3. 利用連續性方程式及控制體積解決質量流率或體積流率的問題。

4. 利用線性動量方程式及控制體積聆必要時並結合必要連續性方程式聆解決作 用力或動量流率的問題。

5. 利用動量矩方程式解決扭力或角動量流率的問題。

6. 利用能量方程式之適當形式以解決因摩擦(頭損)、泵加諸能量或渦輪排除 能量的損失問題。

7. 在能量方程式應用運動能係數以解析非均勻的問題。

■ 蜤觢

註: 除非在題目敘述中有給予流體性質的大小,

否則可在封面內表格查出。有註明(*)的 題目是以方程式計算機或電腦協助來解決。

有( )符號之題目是「開放式」的題目,必 須特別思考並作各種假設和提供必要數據才 能進行。這類型題目沒有唯一的答案。

5.1 一大型水洞測試段的截面積為 100 ft2。當測 試速度為時 50 fts聆所需之體積流率(加侖

分鐘)為何絀

5.2 一 水 力 電 氣 輪 機 驅 使 流 率 為 2,000,000 galmin 的水通過葉片聆如果在輪機於圓形 截面通道內的平均水流速不超過 30 fts聆試 求通道的最小允許的直徑為何絀

5.3 空氣在一個平直且內徑為 0.25 m 的長管中的 兩個截面間穩定地流動。在各截面處之穩態 溫度及壓力如圖 P 5.3 所示。若空氣在截面

2 的平均速度為 320 ms聆則空氣在截面

1 的平均速度應為何絀

5.4 一陣風以 2 fts 的速率吹過 7 ft 10 ft 的車

庫大門聆就如同圖 P 5.4 所示。試求空氣流 經兩扇 3 ft 4 ft 窗戶的平均速率 V。

5.5 如圖 P 5.5 所示聆水經由一組薄而且互相緊 鄰之葉片向外流出聆且在圓周出口之流速為

圖 P 5.3

P

(20)

V

 10 fts。試求水在管狀進口之質量流 率。

5.6 如圖 P 5.6 所示聆水以 2 galmin 的速率流入 水槽。今將排水孔封閉並使水槽內的水位保 持固定聆試求水流經三個直徑皆為 0.4 in. 溢 流孔的速度。

5.7 一般吸塵器的附件有不同形式。圖 P 5.7 所 示為其中常見的兩種襩噴嘴式及毛刷式。已 知空氣流率為 1 ft3s聆a求通過噴嘴式附件 的空氣之平均流速;b 若空氣進入毛刷式 附件的路徑為如圖示之徑向式且其流速沿鬃 毛長度由 0 至 Vb呈線性分布聆試求 Vb。 5.8 空氣在標準狀況之下以 10 ft3s 的速率流入

如圖 P 5.8 的壓縮機聆並經由直徑 1.2 in. 的 管子聆在密度是 0.0035 slugsft3和均勻速度 700 fts 狀態下聆離開貯氣槽。a 試問槽內 的質量變化(以 slugss 為單位)是增加亦 或減少絀b 請計算在槽內的平均空氣密度 時間變率。

5.9 流體以均勻速度 V 由左端進入寬 3 ft 的渠 道聆而在渠道下游流動速度曲線為 u  4y  2y2聆如圖 P 5.9 所示聆其中 u 的單位為 fts

、y 的單位為 ft。試求速度 V。

5.10 已知在洩洪道下游處(如圖 P 5.10 所示)產 生水躍。在水躍上游處水深 0.6 ft、平均流 速為 18 fts聆而在水躍下游處平均流速為 3.4 fts。試求在水躍下游處水深 h 為多少 ft

5.11 胡佛水壩攔下科羅拉多河而形成長約 115 哩、湖面面積約為 225 平方哩的米德湖。在 洪氾時期聆科羅拉多河以流率 45,000 cfs 流

圖 P 5.8

圖 P 5.9

P

入口

0.1 ft 葉片

60

V

 10 fts

0.6 ft

圖 P 5.6

圖 P 5.7

(21)

入 米 德 湖 聆 而 由 水 壩 流 出 的 流 率 為 8000 cfs。試問湖面水位每天(以 24 小時計)上 升之高度為多少 ft絀

5.12 在標準大氣壓之情況下聆空氣以穩定的流率 30 m3m 被吸入壓縮機。壓縮機的壓力比

(p出口p入口)為 10 比 1 聆而且 ppn壓縮機之 保持常數(n  1.4)。如果壓縮機之出氣管 中空氣流速不得超過 30 ms聆則出氣管之最 小值徑應為何絀

5.13 將 8.8 gal 的汽油入汽車油缸需時 1 分鐘聆試 問汽油在油槍噴嘴口(直徑為 0.60 in.)的平 均流速為何絀

5.14 兩條河匯流成一條大河聆如圖 P 5.14 所示聆 在 交 會 下 游 的 某 處 ( 二 渠 流 完 全 匯 流 之 前)聆河流流速如圖所示為非勻的形式聆並 且河流深度是為 6 ft聆試求 V 值為何絀

5.15 具有標準性質之廢氣以 6 fts 的速度聆由直 徑為 4 ft 的煙囪排出聆如圖 P 5.15 所示。由 於風吹的緣故聆廢氣在距煙囪口下游數個直 徑距離處變成以與風速相同的速度 15 fts 呈 水平流動。試求出風作用在廢氣的水平分 力。

5.16 水流入如圖 P 5.16 所示之水平、圓形截面、

驟縮噴嘴聆並在截面 1 具有均勻速度 25 fts 及 75 psi 的壓力。水在截面 2 由噴嘴流 出並進入大氣中聆其速度呈均勻分布且為 100 fts聆試求欲將驟縮噴嘴固定所需支撐力 的袂向分力。

5.17 水在管路之 T 形接頭處形成二股自由噴流聆 如圖 P 5.17 所示。噴流流速為 15 ms。若黏 滯效應及重力皆可忽略不計聆則水管作用在

T 形接頭作用力之 x、y 分量分別為何絀

5.18 如圖 P 5.18 所示聆欲使 180 彎管及噴嘴組 件保持在水平位置聆求所施支撐力在 x 和 y 方向的大小各為何絀假設不考慮重力。

5.19 一位於直立平面的肘節縮管(見圖 P 5.19 所 示)將水作 135 的轉向。導管在截面 1 之 進口處的直徑為 400 mm聆而在截面2 之出 口處的直徑為 200 mm。在截面 1、截面

圖 P 5.10

圖 P 5.14

圖 P 5.15

P

圖 P 5.17

(22)

2 之間的流體體積為 0.2 m3聆水的體積流率 為 0.4 m3s且在進、出口的壓力分別為 150 kPa 及 90 kPa聆肘節縮管的質量為 12 kg。試 求欲使肘節縮管固定所需支撐力在水平(x)

及垂直(z)方向的分力。

5.20 水以輻射狀、於 180 範圍向外噴散出且噴為 一水平面聆如圖 P 5.20 所示。如果出口處的 噴束速度為 30 fts聆試求將此裝置固定所需 支撐力的大小和方向為何絀

5.21 直徑 300 mm 的垂直平板被一袂對稱的水平 空氣噴束所衝擊聆如圖 P 5.21 所示。該水平 空氣噴束之直徑 80 mm 、速度 40 ms。空

氣噴束聆並經由直徑為20 mm 之同心圓孔以 速度 40 ms 被排出。試求支撐平板於圖示 位置所需的水平分力。

5.22 具均勻厚度(h  0.01 m)一層水由圖 P 5.22 中之裝置流出。水由圖中之直立管流入 並由出口水平流出聆且其速度分布為襩於 0.2 m 的長度內速度由零線性變化至 10 ms

。試計算欲維持裝置如圖中所示之位置所需 知支撐力的 y 分量。

5.23 圖 P 5.23 所示之挖泥船將泥砂自河底疏浚。

試預估使挖泥船保持靜止時聆螺旋槳的推力 應為何絀假設砂/水混合物之比重為 SG  1.2。

5.24 水穩定地流進並流出如圖 P 5.24 所示之水 槽;水槽立於無摩擦之輪子上。若 F  0 時 欲使水槽不動聆試求 D。

5.25 水上摩托車(圖 P 5.25)得以被推進的原理 試將水吸入車體內並以高速噴流噴出以產生

P

P

截面

1

截面2

D

1 400 mm 135

D

1 200 mm

x z

P

P

P

(23)

推力。根據圖中之條件聆欲得到 300 lb 的推 力所需之流率為何絀假設在進出口處的水為 自由噴流。

5.26 完全發展層流管流中聆袂向的速度分佈成拋 物線聆亦即

如圖 P 5.26 所示聆請用平均速度 u 所計算出 的袂向動量率聆並比較上式之非均勻速度分 布計算之袂向動量流率有何不同。

5.27 圖 P 5.27 所示為一洩洪道閘門。欲使該洩洪 道閘門保持在圖示之位置所需每單位寬度之 支撐力的水平分力為何絀試比較使該洩洪道 閘門保持關閉而上由水深為 6 ft 所需每單位 寬度之水平支撐力

5.28 水經二維明渠經斜板的導引而向下流動聆如 圖 P 5.28 所示。當水在截面1 時的流速為 10 ft s 時聆試問要將平板支撐在圖示位置聆 需要之單位寬度水平力為何絀令在截面 1

的壓力分布為靜液壓聆水在截面 2 為自由 噴束聆同時忽略摩擦效應。

5.29 圖 P 5.29 所示為垂直圓柱形之空氣噴流衝擊 一圓錐形變流裝置。欲使該圓錐形變流裝置 保持在圖示位置所施之支撐力為 0.1 N。試 求該圓錐形變流裝置之質量。令空氣噴流之 流速為定值。

5.30 直徑 10 mm 的水噴束衝擊至一均質且重量為 6 N 之矩形塊(尺寸為 15 mm 200 mm 100 mm)而形成分流聆如圖 P 5.30 所示。

試求可將矩形塊所推倒需之最小體積流率。

5.31 空氣自噴嘴流到大氣中聆並衝擊一直立平

圖 P 5.23

P

圖 P 5.25

圖 P 5.26

圖 P 5.27 4 fts 6 ft

4 ft 30

圖 P 5.28

(24)

板聆如圖 P 5.31 所示。欲使該平板保持在圖 示位置需施加 9 N 的水平支撐力聆試求氣壓 錶上的讀數。令流動為不可壓縮及無摩擦。

5.32 尺寸與速率相同的兩水噴束互相沖擊聆如圖 P 5.32 所示。試求合成噴束的速率 V 與方向

。令重力不計。

5.33 圖 P 5.33 所示之沼澤船的推進器可產生直徑 3 ft 之空氣噴流。已知環境之空氣溫度為 8 0F聆噴流相對於沼澤船的相對速度為 85 fts。當船體保持不動時聆推進器所產生 之推進力為何絀當船體以 20 fts 等速前進

時聆推進器所產生之推進力又為何絀

5.34 水以 5 ls(公升秒)的流率沿著旋轉之袂 向流入具有三個噴嘴之轉子聆如圖 P 5.34 所 示。每一噴嘴垂直於相對速度之出口截面積 為 18 mm2。試分別考慮 a  0聆b  30聆c  60 時聆求欲將轉子固定不動所 需之扭力。

5.35 水以 5 ls(公升秒)的流率沿著旋轉之袂 向流入具有三個噴嘴之轉子聆如圖 P 5.35 所 示。每一噴嘴垂直於相對速度之出口截面積 為 18 mm2。當抵抗扭力降至零時聆試分別考

P

P

圖 P 5.29

圖 P 5.30

圖 P 5.31

P

(25)

慮a  0聆b   30聆c   60聆求 轉子穩定旋轉之轉速。

5.36 圖 P 5.36 所示為徑向內流式渦輪機聆其噴嘴 角度1為 60聆且轉子進口端緣速率 U1為 6 ms。轉子進口端與出口端之直徑比為 2.0。

流體在截面 2 處離開轉子之絕對速度為徑 向且速度大小為 12 ms。求流經該渦輪機每 單位流體質量所傳遞之能量聆假設a 流體 為空氣聆b 流體為水。

5.37 50 rpm 轉速的水輪機轉子聆以圖 P 5.37 所示 之方向旋轉聆葉片組的內半徑 r2為 2 ft 而外 半徑 r1為 4 ft。進入輪機轉子的絕對速度向 量及切線方向呈 20 夾角。葉片入口相對於 切線方向的角度則為 60聆而葉片出口的角 度為120。已知水流率為 20 ft3s聆且在入口 與出口處的流動皆和轉子葉片的表面相切。

試計算適當的葉片高度 b(令為常數值)及

轉袂所形成的功率為何絀

5.38 水離開離心泵的徑向速度分量是 30 fts聆如 圖 P 5.38 所示聆而在泵出口處的絕對速度大 小是 60 fts。若水以徑向方式進入泵聆試求 流經泵時每單位質量所需的袂功。

5.39 如圖 P 5.39 所示聆風扇的葉片轉子外徑為 12 in. 而內徑為 5 in.聆同時轉速為 1725 rpm聆且每一葉片從進口端到出口端之寬度 為 1 in. 。已知空氣體積流率為 230 ft3min聆 空氣在葉片進口端之絕對速度 V1 為完全徑 向聆相對於外徑之切線方向而言聆葉片排流 角度為 30。a 相對於內徑之切線方向而 言聆葉片進口之合理角度為何絀b 試求驅 動風扇所需之功率。

垂直於相對速度之噴嘴 出口平面 18 mm2

Q

 5 1s 0.5 m



圖 P 5.35

圖 P 5.36 截面2

截面1

r

1

r

2

1

V

2 12 ms

P

P

(26)

5.40 一袂流式汽油泵(見圖 P 5.40)由轉子葉片 及其下游之定子葉片所組成。汽油以 3 ms 之絕對速度且不具任何角動量之流動依袂向 流入轉子聆轉子之進、出口角度相對於袂向 分別為 60 及 45聆汽油泵環狀通道之截面 積為常數。令流體和葉片相切流動聆試畫出 流體在轉子葉片上游及下游之速度三角形圖 及流體在定子葉片下游之速度三角形圖聆令 流動為袂向。施加在每一公斤汽油之能量為 何絀

5.41 單級、袂流式渦輪機聆如圖 P 5.41 所示。當 轉子轉速為 1000 rpm 時聆a 試針對流進、

流出輪葉組織流動繪出及標示速度三角形 圖。令 V 為絕對速度、W 為相對速度、U 為葉片速度聆並假設流體由圖示之角度進入 並流出輪葉阻。b 試求袂傳遞每單位質量 的功。

5.42 試利用流體流過渦輪轉子上游1 及下游 2

的速度三角形圖聆證明每單位質量所輸入的 袂功為

w

對軸淨輸入

其中為 V 流體絕對速度聆W 為流體相對速 度聆U 為葉片速率。

5.43 圖 P 5.43 所示為位於袂流式輪機機械轉子上 游1 及下游 2 之速度三角形圖。試求該輪 機機械屬渦輪機或是風扇絀試畫出合理的扇 葉截面並求每單位質量流體所傳遞的能量為 何絀

5.44 水以絕對速度切線分量 V 15 fts 進入袂 流式輪機轉子聆葉片速度乃 U  50 fts聆水 在離開轉子葉片組時無角動量。假使流經輪 機的停滯壓降為12 psi聆試求輪機的水力效 率值。

1 V1 40 fts

W1 U1 60 fts

60

 W1    W2 

U2 60 fts

圖 P 5.43 圖 P 5.39

圖 P 5.40

圖 P 5.41

W2

(27)

5.45 圖 P 5.45 所示為渦輪式流量錶。試分別畫出 流入及流出該流量錶內轉子的速度三角形 圖聆並說明轉子角速度與平均流速成正比。

5.46 寬為 100 ft 的河流聆體積流率為 2400 ft3s 聆流過如圖 P 5.46 所示之石堆。試求流動方 向以及流過石堆所造成之水頭損失。

5.47 在直徑為 2 m 的管子中聆空氣通過一物體而 成自由流束聆如圖 P 5.47 所示。在上游部 份聆氣流的速度及壓力均呈如圖之平均分布 且其值分別為 10 ms 及 50 Nm2聆而在出口 處速度分布如圖所示。令沿著管壁之剪應力 可予以忽略聆a 試求空氣粒子由上游運動 至物體正後方出口處的頭損聆並b 求空氣 施於物體的作用力。

5.48 機油(SG  0.9)向下垂直流過如圖 P 5.48 所示的縮管。若水銀壓力計的差壓讀數 h 為 120 mm聆試求無摩擦流動之體積流率。實際 之流率較摩擦之流率大或小絀試解釋之。

5.49 虹吸管之內徑為 3 in.聆如圖 P 5.49 所示。若

A、B 點間之摩擦損失為 0.6V

22聆其中 V 為 虹吸管中水的流速。試求流動之流率。

5.50 流率 1000 lbs 水流經閥門(見圖 P 5.50)聆 壓力在閥門上游為 90 psi聆經過閥門之壓力 降為 5 psi。如果在閥門入口與出口導管的內 徑各為 12 及 24 in.。若水流過閥門時係處於 水平平面的流動聆決定流經閥門的可用能損 失為何絀

5.51 圖 P 5.51 所示為一不可壓縮液體在管中流 動。試決定在圖中所示 6 m 長度間液體流動 的方向及水頭損失。

5.52 如果圖 P 5.52 所示聆水在直立管中流動聆試

圖 P 5.45 (感謝 EG&G Flow Technology 公司提供)

圖 P 5.46

圖 P 5.47

P

圖 P 5.49

(28)

求流動方向為向上或向下絀試解釋之。

5.53 水在圖 P 5.53 中的傾斜管中流動。試計算

a 壓力差 p1 p2聆b 截面 1 與截面 2之 損失為何絀c 截面 1 及截面 2 之間因管 壁作用在流水之袂向淨力為何絀

5.54 如在圖 P 5.54 所示在水力發電輪機中聆可能 的最大功率輸出值。

5.55 一水力發電輪機以每分鐘將 4,000,000 加侖 的流體傳輸過 100 ft 的水頭。試問最大可能 輸出功率為何絀何以實際之輸出功率比較 少絀

5.56 水 力 渦 輪 機 在 415 kPa 的 情 況 下 具 有 4.25m3s 的流率聆位在入口中心線下方 3 m 處之渦輪機出口其真空壓力計讀數為 250

mm Hg(真空)。假設輪機的輸出袂功率為 l100 kW聆試求經由輪機的功率損失。供應 及排放管路的內徑均為 800 mm 。

5.57 水以流率 150 ft3s 及壓力 60 psi 的條件經由 內徑 3 ft 的水管輸入一水渦輪機。渦輪出水 管內徑為 4 ft聆如圖 P 5.57 所示。已知管線 之截面 2 低於截面 1 10 ft聆且在截面 2

的淨壓為 10 in. Hg 真空度。已知渦輪機產生 2500 hp 的功率聆試決定截面 1 與截面 2

間的能量損失率絀

5.58 水由點1 的水槽以 3.0 ft3s 的流率被抽送 至點 2 的水廠排風柱聆如圖 P 5.58 所示。

a 若由點 1 至點 2 的頭損為 4 ft 且在點

2 處之 V2 0 時聆求泵加諸於水的功率為 何絀b 假設在排風柱底部點 3 的平均速度

圖 P 5.54 圖 P 5.50

12 in.

24 in.

P

圖 P 5.52

圖 P 5.53

(29)

為 V3 2 fts聆求點 2 至點 3 的頭損。

5.59 水自水槽中由泵抽出聆如圖 P 5.59 a 所示。

已知水頭損失為 1.2V22g聆其中為管中水的 平均流速。根據泵的製造商聲稱聆泵的水頭 及流率關係如圖 P 5.59 b 所示聆即 hp 20  2000Q2聆其中 hp 的單位為 m聆Q 的單位為 m3s。試計算流率 Q 。

5.60 如圖 P 5.60 a 所示聆運用泵將水從上方貯水 槽傳送到下方貯水槽。貯水槽的高度差為

100 ft。如果管線的摩擦損失為 KL

V

22g聆其 中 V 為管中平均流速聆KL為損失係數並可 視為定值。流經泵的總水頭增量和流率 Q 之 間的關係聆如圖 P 5.60 b 所示。若 KL  20、管直徑為 4 in.聆試求流經泵的流率。

5.61 水由圖 P 5.61 所示由一座湖以穩定流率流 100 gpm 到另一座湖。試問由這種流動所形 成的能損為何絀若將此能損用來將湖水以泵 將水由較低處的湖抽至較高的湖聆則泵的功 率應為何絀

5.62 輪機在流率為 20 ft3s 的情況下產生 100 hp 的功率聆如圖 P5.62 所示聆如果所有的損失 都忽略不計聆試求 (a) 水位高 h聆(b) 流經輪 機的壓力差聆及 (c) 將輪機移除後的水流率 為何絀

圖 P 5.57

P

P

P

100 ft

a

b

泵水頭,ft 水柱

300

200

100

0 1 2 3

Q, ft

3s

P

(30)

5.63 圖 P 5.63 所示為一大型水洞。水洞的水由一 個主泵驅動。該水洞的設計條件之一為當水 的流率為 4900 ft3s 時聆水頭損失為 14 ft。

試問驅動所需的功率為多少馬力絀

5.64 5 ft3s 流速的機油(SG  0.88)流經傾斜管 如圖 P5.64 所示。倘若水銀壓力計的差壓為 3 ft聆忽略不計頭損的情況下聆試求泵輸入 機油的功率值為何絀

5.65 在低處大型水槽的水將被輸送至高處的水 槽聆如圖 P 5.65 所示。已知利用泵將水由截 面 1 以流率 2.5 ft3st 抽送至截面 2 的能 量損失為 61 V22 ft2s2聆其中 V 為水在內徑

8 in. 水管內的平均速度。試求所需泵的袂 功。

5.66 圖 P 5.66 中的抽水卡車可將 1.5 ft3s 的水抽 送至給水栓上方之最大高度為 60 ft。給水栓 出口直徑為 4 in. 且壓力為 10 psi。若水頭損 失可忽略不計聆試求泵施加於水的功率。

5.67 圖 P 5.67 所示為水平置放之 T 形連接管聆在 管中流動的水可被假設為一維、無摩擦、不 可壓縮流動。試求 T 形連接管對水的作用力 的 x、y 分量。已知水管內徑(直徑)為 1 m。

P

P

圖 P 5.67 圖 P 5.62

P

P

(31)

5.68 圖 P 5.68 所示為具有圓弧且為水平置放之彎 管聆直徑為 2 ft。假設管中水之穩定流率為 3000 ft3min聆且在截面1 與 2 之間因流體 摩擦所致的壓力損失為 25 psi聆同時令水被 排放至大氣中(p  14.7 psia)。今欲使彎管 在截面 1、2 間維持不動聆試分別求出所 需支撐合力之 x、y 分力絀

5.69 當流體流經如圖 5.69 所示之瞬擴管時聆跨越 擴管兩端之可用能損失(損失ex)聆通常為如 下之公式

試導出該式。其中 A1 為擴管上游之管截面 積聆A2為擴管下游之管截面積聆V1 為流體 在擴管上游之流速。

5.70 直徑為 20 mm 的垂直水流噴束以 10 ms 的 流速離開噴嘴聆若水噴束能將質量為 1.5 kg 的平板保持在如圖 P 5.70 中的懸空位置聆請 問垂直距離 h 是多少絀

5.71 如圖 P 5.71 所示之乒乓球在空氣噴流中呈平 衡狀態。試解釋為何乒乓球可以保持在圖中 的高度聆並解釋乒乓球不會滾離該氣流。

5.72 如圖 P 5.72 所示聆兩股水噴束合流後聆形成

一股均勻噴束。a 試求合流後的速率 V 與 方向角度聆b 如果忽略重力聆試決定流體 質點從1 流到 3 以及由 2 流到 3 形成 的損失為何絀

5.73 空氣由直徑為 2 in. 的噴嘴噴向一彎曲的固定 葉 片 ( 葉 片 位 於 垂 直 平 面 上 如 圖 5.73 所 示)。在自由空氣噴束中設有一個連接 U 形 液壓計的停滯管。試求空氣噴流作用於葉片 的水平作用力。忽略空氣的重量及所有摩擦 力。

P

圖 P 5.73

P

圖 P 5.69 損失

圖 P 5.70

圖 P 5.7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鋼結構產生變形主要係由於承受反覆應力 作用、局部應力集中或承受過大荷重,引

1.大專以上學歷(不限特定科系) 2.行政文書處理與文字表達能力 3.外語能力(國際書信往來與客戶接待) 4.資訊應用能力(excel、ppt 等軟體操作)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閲讀能力 寫作能力 聆聽能力 説話能力.. 4 16

(2)在土壤動力學中,地震或地表振動產生之振動波,可分為實 體波(Body wave) 與表面波(Surface wave) 。實體波(Body wave)分為壓力波 P 波(Compressional wave)(又稱縱波)與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