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每個樣區中各取 2 個長度為 20 m 的小樣區作為重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每個樣區中各取 2 個長度為 20 m 的小樣區作為重複"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4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材料材料材料材料與與與方法與方法方法 方法

壹、、研究地點研究地點研究地點研究地點

研究地點位於台北縣石碇鄉的烏塗庫溪(24°58’40”N, 121°38’57”E;圖 1),

屬於景美溪上游支流。研究期間月平均溫度最高為 2004 年 7 月和 8 月的 26.1℃,

最低為 2005 年 1 月的 12.6℃;月累積雨量最高為 2004 年 9 月的 1017 mm,最低 為 2005 年 1 月的 43.5 mm(圖 2)。樣區選定溪流緩斜瀨區段,依照不同河岸環 境設立三個樣區,樣區均在距離為 800 m 的河道之內,樣區間距離不超過 200 m。

每個樣區中各取 2 個長度為 20 m 的小樣區作為重複。

無施工樣區:為河岸未受人為干擾,兩岸均有植被,屬於較為自然的河道。

單岸施工樣區:僅一岸有植被,另一岸無植被,為蛇籠工法(Gabion)方 式施做的河道,利用直徑約 20 cm 的卵石,裝填於由鐵絲編織成長、寬、高各為 1 公尺的網籠中,再以網籠堆積成高度為 3-4 m 的河岸

雙岸施工樣區:兩岸均無植被,為全由水泥包被河岸的河道,河岸為垂直 於河面的水泥牆,高度為 5 m 左右,牆面上每間隔 2-3 m 有用於排水的水管出口

貳、、研究研究研究研究方法方法方法 方法

自 2004 年 4 月至 2005 年 8 月,每 2 星期至各樣區 1 次;每次調查時間由 19:00 開始,調查結束時間隨著樣區中蛙類個體數量多寡而有所差異,並於調 查開始前,記錄樣區中的溫度、濕度、水溫及日期。調查時以目視預測法(visual encounter method)記錄青蛙物種、數量及其所停棲的位置,另外限於調查時的 可及性,各樣區均捕捉停棲高度在 2 m 以下的個體。研究方法詳述如下:

一、、樣區環境因子調查樣區環境因子調查樣區環境因子調查樣區環境因子調查

小樣區內以每 2 m 為間距取一穿越線,起點由岸邊植被開始,共 11 條穿越 線。在穿越線上測量河道寬、河岸寬、河面寬、底石組成、水深及護岸上的洞穴 數。河道寬指的是樣區中兩岸之間的寬度,河岸寬代表陸地的寬度,河寬代表水

(2)

5

面的寬度;底石組成依照呂、汪(1987)的分類方法,由小至大分成 1-6 個等級

(附錄一);由穿越線起點向溪流對岸間隔 1 m 觀察記錄經過處之底石種類,估 算樣區中各種底石組成之比例,用以推算樣區中底石組成,以精確度 0.5 cm 的 捲尺測量水深,並於穿越線兩端計算河岸上 1 m2內的洞穴數目,用以計算不同

樣區護岸上洞穴數,作為估算物種可利用的隱蔽場所。

二、、外部形質測量外部形質測量外部形質測量外部形質測量

在樣區內所發現的個體,以準確至 0.05mm 的 Mitutoyo 牌游標尺測量個體 吻肛長(snout-vent length;SVL);並以精確至 0.05g 的 Jadever 牌攜帶式電子秤測 量體重。測量後以剪趾標記法(Toe-clippong method)上標,為避免個體因剪趾 造成傷口感染,於傷口處塗抹金黴素(Aureomycin)後原地釋放。

三、、資源利用的記錄資源利用的記錄資源利用的記錄資源利用的記錄 1、時間資源利用

記錄個體被捕捉的日期,當作時間資源項目的區分。

2、空間資源利用

記錄物種個體所利用的棲地資源,包括

停棲的樣區:依照護岸施做程度的不同,區分為無施工、單岸施工與雙岸施工三 個樣區。

停棲的位置:區分成陸域及水域。

停棲石頭大小:依石頭大小區分成 1-6 個等級(呂、汪,1987)。

停棲高度:個體停棲時垂直地面的高度

停棲距離:個體停棲位置距離水陸交界線的直線距離。

3、食性資源利用

2005 年 4 月至 2005 年 8 月,利用催吐法分析蛙類胃內含物(Hirai and Matsui, 2001a,b),將所得胃含物加以分類,計算食物數量,以 Van-Sluys et al.(2004)

(3)

6

所使用的公式,估算個體胃含物體積,公式如下 V=4/3*π*(L/2)*(W/2)2

V:物體的體積 π:圓周率 L:物體長度 W:物體寬度

四、、資料分析資料分析資料分析資料分析

由於所記錄的物種區分成三個樣區時樣本數不足,因此在探討人為對環境 干擾對溪流蛙類造成的影響時,將以優勢種褐樹蛙進行分析。

利用相對重要性指數(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分析胃含物中所利 用的食物類型對物種的重要性,並利用生態棲位寬度(Niche breadth)與生態棲 位重疊度(Niche overlap),探討物種在不同資源利用項目上的差異。

相對重要性指數(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依據 Bjorndal et al. (1997) 所修正的公式,利用該種食物的出現率(Fi)與佔所有胃含物體積的百分比(Vi 計算,其公式如下

IRI=100*(FiVi)/Σ(FiVi)

Fi:胃含物中含有 i 種食物的個體數/所有有攝食個體數*100%

Vi:第 i 種食物的體積/所有食物總體積*100%

生態棲位寬度(Niche breadth)利用 Levins 在 1968 年所提公式計算,並將 其標準化後,使其值介於 0 至 1.0 之間,方法引用於 Ecological Methodology 2nd Edition(Krebs 1998),其公式如下

B=1/ΣPj2 BA=(B-1)/(n-1)

B:Levins 所測得的生態棲位寬度 Pj:個體利用資源 j 的比例

(4)

7

BA:Levins 標準化的生態棲位寬度 n:資源種類的總和

生態棲位重疊度(Niche overlap)利用 Pianka 在 1975 年修正自種間競爭的 公式計算,數值介於 0 至 1.0 之間,當數值為 1 時,兩物種使用的資源種類完全 重疊且相同,數值為 0 時,兩物種使用的資源種類完全不相同,方法引用於 Ecological Methodology 2nd Edition(Krebs 1998),其公式如下

∑ ∑

=

n

i

n

i ik ij

n

i ij ik

jk

P P

P P O

2 2

Ojk:Pianka 所測得物種 j 與物種 k 的生態棲位重疊度 Pij:物種 j 在所有資源中使用資源 i 的比例

Pik:物種 k 在所有資源中使用資源 i 的比例 n:資源種類的總和

在本研究中,將實驗數據區分為時間因子(出現月份)、棲地因子(停棲物)

與食性因子(食物種類)等三大資源因子來計算生態棲位寬度及重疊度;其中時 間因子量化為 12 項(1-12 月);棲地因子量化為 8 項(石頭 1-6 號、水、洞穴);

食性因子量化為 19 項(食物種類)。

利用t – test 與迴歸分析分析物種出現數量與環境因子間的關係,以 one-way ANOVA 及卡方分析物種間資源利用的差異,若有差異時以 Tukey HSD test 作進 一步檢驗。除了胃含物體積、相對重要性指數、棲位寬度與棲位重疊度以 Microsoft Excel 軟體計算之外,其餘資料均以 JMP 5.0.1 統計軟體分析(Sall et al., 200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多組樣本重複測量分析方法 多組樣本重複測量分析方法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組長:蔡喬安 組員:廖寶鳳 張乃云 吳孟姍 莊筱筑 謝旻憬 詹晴宇 王昱文..

對任意連續函數,每個小區間上的取樣點 x 都選擇在函數最 大值與最小值發生的點。如下圖,淺色方塊的高度都挑選小

亮亮水果行欲將 348 顆芒果分裝成禮盒,若每個禮盒最多裝 12 顆芒果且每盒芒果數一樣多,則 至少需要多少個禮盒?. 一個面積為

一個運動場由長方形 PQRS 及兩個半圓組成,如下圖。若長方形 PQRS 的長度 PQ 為 100 m,運動場的周界為 400 m。求長方形 PQRS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Into Primary Care: A Global Perspective’)的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