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的頻率以 2 次居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5.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的頻率以 2 次居多"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了解成人學習風格與網路學習成就之相關性。所使用 的工具包括「Kolb 學習風格量表」、「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量表」及

「網路學習態度量表」等,並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93 學年第 1 學期 選修網路課程的成人學習者,為對象進行研究。所得資料除計算平均 數、標準差外,並以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逐步 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考驗各項假設。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供數項建 議,以做為國內空中大學規劃和推動網路課程及後續研究者從事類似 研究之參考。

茲分成三節敘述:(一)研究發現;(二)結論;(三)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本研究是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93 學年度第 1 學期,選修網路課 程的成人學習者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

一、成人學習者概況 1.女性多於男性。

2.年齡以 40-49 歲居多。

3.居住地區以高雄市為主。

4.使用電腦的經驗,以 5 年以上居多。

5.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的頻率以 2 次居多。

6.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的時間,以 2 小時以下居多。

7.最常上網的地點為學習者家中。

二、成人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與網路學習態度傾向

(2)

1.成人學習風格-傾向「邏輯思考」層面

成人教育強調學習者是自我導向的學習,選擇網路課程是經過事 前詳細評估,理性思考的結果。

2.成人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傾向「偏好動手做」層面

網路課程的施行,學習者可以依照自我的學習情況,調整課程進 度, 並透過留言板及討論區與教學者、同儕進行雙向互動,參與課 程的討論。

3.成人網路學習態度-傾向「增加學習成效」層面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的學習者選擇網路課程,背後的動機是希望能 夠提升學習成效。以致雖是新興的學習型態,學習者仍然願意選擇網 路課程,改變以往單向接收廣播、電視教學節目的學習方式。

三、成人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與網路學習態度的差異性

(一)成人學習風格的差異性

1.「邏輯思考」層面-會因成人學習者居住地區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居住在「屏東縣」的學習者與居住在「台北市」「高雄縣」「高 雄市」「其他縣市」「屏東市」的成人學習者,在「邏輯思考」層面,

有顯著差異。

2.「行動實做」層面-會因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

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五小時以上」的成人學習者,

與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四小時以上至五小時」「三小時 以上至四小時」「二小時以上至三小時」「一小時以上至二小時」「一 小時以下」的成人學習者,在「行動實做」層面,有顯著差異。

3.「邏輯思考」「投入觀察」等層面-會因最常上網地點不同,有顯 著差異。

(3)

在「家中」上網的成人學習者與在「其他」「工作地點」「學校」

等場所上網的成人學習者,在「邏輯思考」「投入觀察」等層面,有 顯著差異。

(二)成人學習者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的差異性

「偏好聽覺」層面-會因成人學習者年齡和居住地區不同,有顯 著差異。年齡在「50 歲以上」的成人學習者與「40-49 歲」、「30-39 歲」「20-29 歲」的成人學習者,在「偏好聽覺」層面,有顯著差異。

居住地區在「屏東縣」的成人學習者與居住地區在「高雄縣」「其 他縣市」「屏東市」「高雄市」「台北市」的成人學習者,在「偏好 聽覺」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成人網路學習態度的差異性

「增加學習成效」層面-會因成人學習者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 系統時間和最 常 上 網 地 點 的 不 同 , 有顯著差異。每週平均使用網 路學習系統時間在「四小時以上至五小時」的成人學習者,與每週平 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在「三小時以上至四小時」「二小時以上至 三小時」「一小時以上至二小時」「五小時以上」「一小時以下」的 成人學習者,在「行動實做」層面,有顯著差異。

四、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網路學習態度的相關性

(一)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相關性

成人學習風格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呈現正相關。

1.「邏輯思考」層面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偏好動手做」「偏好 視覺」、「偏好聽覺」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2.「行動實做」層面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偏好動手做」「偏好 視覺」、「偏好聽覺」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4)

3.「投入觀察」層面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偏好動手做」「偏好 視覺」、「偏好聽覺」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4.「依賴直覺」各層面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偏好動手做」「偏 好視覺」、「偏好聽覺」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與網路學習態度相關性

1.「偏好動手做」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 工具易得」、「學習內容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2.「偏好視覺」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內 容統整」層面,呈現正相關。

3.「偏好聽覺」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工 具易得」、「學習內容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三)學習風格與網路學習態度相關性

1.「邏輯思考」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工具 易得」「學習內容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2.「行動實做」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內容 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3.「投入觀察」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工具 易得」「學習內容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4.「依賴直覺」層面與網路學習態度--「增加學習成效」「學習內容 統整」各層面,呈現正相關

五、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和網路學習態度在預測網路學習 成就方面

1.學習風格中的「邏輯思考」層面,可顯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風格中的「邏輯思考」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

(5)

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31.9%。

2.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中的「偏好聽覺」、「偏好動手做」二個層面,

可顯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者媒介與資訊處理中的「偏好聽覺」、「偏好動手做」

二個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25.7%。

3.網路學習態度中的「學習內容統整」、「學習工具易得」二個層面,

可顯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態度中「學習內容統整」「學習工具易得」

二個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37.9%。

(6)

第二節 結 論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歸納出下列幾點結論:

一、成人學習者人口變項與學習風格的差異

(一)學習者因居住地區和最常上網地點的不同,在「邏輯思考」層 面會有顯著差異。

--居住地區的部份:在「邏輯思考」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居 住在「高雄市」「台北市」「高雄縣」「屏東市」「屏東縣」 「其他縣市」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最常上網的地點部份:在「邏輯思考」層面,成人學習者會

因最常上網的地點在「家中」「工作地點」「學校」「其他 場所」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二)學習者因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不同,在「行動實做」

層面會有顯著差異。

在「行動實做」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 系統時間在「一小時以下」「一小時以上至二小時」「二小時 以上至三小時」「三小時以上至四小時」「四小時以上至五小 時」、「五小時以上」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三)學習者因最常上網地點不同,在「投入觀察」層面,會有顯著 差異。

在「投入觀察」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最常上網的地點在「家

中」「工作地點」「學校」「其他場所」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二、成人學習者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的差異

(7)

學習者因年齡和居住地區不同,在「偏好聽覺」層面會有顯著差 異。

--年齡的部份:在「偏好聽覺」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年齡在 「20-29 歲」「30-39 歲」「40-49 歲」「50 歲以上」的不同,

有顯著差異。

--居住地區的部份:在「偏好聽覺」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居住 在「高雄市」、「台北市」、「高雄縣」、「屏東市」、「屏東縣」 「其他縣市」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三、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態度的差異

學習者因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和最常上網地點不 同,在「增加學習成效」層面會有顯著差異。

--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的部份:在「增加學習成效」

層面,成人學習者會因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時間在「一

小時以下」「一小時以上至二小時」「二小時以上至三小時」 「三小時以上至四小時」「四小時以上至五小時」「五小時以 上」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最常上網的地點部份:在「增加學習成效」層面,成人學習者

會因最常上網的地點在「家中」「工作地點」「學校」「其他

場所」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四、學習風格、網路學習態度對網路學習成就的聯合預測力

(一)學習風格中的「邏輯思考」層面,可顯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風格中的「邏輯思考」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 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31.9%。

(8)

(二)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中的「偏好聽覺」「偏好動手做」二個層 面,可顯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者媒介與資訊處理中的「偏好聽覺」、「偏好動手做」

二個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25.7%。

(三)網路學習態度中的「內容統整」「工具易得」二個層面,可顯 著預測網路學習成就。

從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態度中「學習內容統整」「學習工具易得」二 個層面,可預測成人學習者網路學習成就,總變異量的 37.9%。

(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擬針對遠距教育之網路課程規 劃、實施及學術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幾點建議,以做為空中大學推動網 路課程及後續研究者從事類似研究之參考。

一、對空中大學規劃網路課程、教學者經營網路環境、學習者選擇 網路課程的建議

(一)對空中大學規劃網路課程的建議 1.課程規劃應著重學習者反思辨證的能力

本研究發現,成人學習風格傾向「邏輯思考」層面,足見成人學 習者選擇網路課程,是經過審慎思考。空中大學的學習者來自全國各 地,涵蓋各行各業的人士,學習時會將課程內容與自己過去的經驗相 互應證。空中大學是繼續教育的性質,學習者基於本身強烈的學習動 機重新投入學習行列,課程規劃時應著重於學習者反思辨證的部份,

充分尊重其「邏輯思考」的部份。

2.課程設計應加強學習回饋的比重

依據本研究發現,選擇網路課程的學習者,在媒介與資訊處理偏 好中,傾向「偏好動手做」的層面。亦即學習者認為學習活動的進行,

是教學者與學習者二者互動的過程,教學者在課程設計時,應增加學 習者學習回饋的單元,了解學習者的感受及掌握學習動態。

3.課程設計應培養學習者善用網路的能力

空中大學的成人學習者,在網路學習態度中,傾向「增加學習成 效」的層面,學習者認為透過網路學習可以增加自己的學習成效。研 究中發現,成人學習者雖然有超過四成以上的學習者,在工作上使用 電腦的經驗超過五年以上,對電腦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但如果要透

(10)

過網路進行學習活動,僅有基本的操作技能是無法充分增加學習成 效。空中大學在設計網路課程時,應將如何提升學習成效列為優先考 量的重點之ㄧ。

(二)對教學者經營教學環境的建議 1.將網路媒介的特性融入教學設計之中

教學者為引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及提升學習成效,使用網路進行 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電腦多媒體的特性,將所有視覺及聽覺的教學 素材數位化。除在課程進行中呈現外,並提供學習者隨時下載的功 能。教學者在設計網路課程的過程中,除了事前完成的數位學習內容 外,需在課程進行中善用全球資訊網,蒐集最新及最多的相關學習內 容,提供學習者學習。充分將網路學習的即時、多媒體影音呈現的特 性,融入教學設計之中,激起學習者持續學習的動機。

2.重視虛擬學習環境的經營及規劃

雙向互動、異步化是網路媒介的特性之一,教學者在規劃網路課 程時,應該重視虛擬實境的教學環境,將它視為師生間雙向互動的重 要管道,讓學習者樂於進入虛擬教室中學習,並與教學者及同儕進行 學習互動。教學者應設置並善用討論區、學習評量區、佈告欄、線上 聊天室等方式,蒐集學習者的動態學習資料,做為日後學習評量的依 據及參考。網路教學者與學習者雖身處異地、異時,但透過虛擬教學 環境的經營,仍可充分達到面對面及同步溝通的效果。

(三)對學習者使用網路課程的建議 1.學習者應該嘗試並接受新式的學習科技

(11)

網路課程的規劃是充分利用學習科技進行的學習行為,是一個充 滿挑戰的過程,學習者隨時會面臨硬體設備操作及軟體課程隨選的問 題,網路學習者應該調整學習心態,逐步接受學習新科技,改變自我 學習型態及學習策略。

2.隨時隨地都能學習

網路課程的實施對學習者而言,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活動,

學習者只要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並選擇需要及喜愛的學習科目、領 域,即可立即開始各項學習活動,學習者應做好隨時開始學習的準備。

二、針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

1.宜採用小樣本連續調查法

本研究係以調查法為主,由學習者自行上網填答問卷,除無法充 分掌握填答情況外,研究結果以量化的成績與數字為主,以致統計分 析結果只能顯示全體或各分組間的差異性,很難明白當中所存在的個 別差異行為或現象。建議將來可以採用小樣本連續調查法,更深入探 究學習者學習風格與網路學習成就間的關係。

2.宜加入行動研究

由於成人學習風格傾向「邏輯思考」的層面,可以顯著預測成人 網路學習成就,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進行「行動研究」,實地觀察學習 者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學習風格改變的整體歷程。

(二)在研究工具方面:

1.宜在原有的理論架構下發展及編製學習風格新的量表

網路學習與傳統學習彼此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且 Kolb 量表 提出迄今已有一段時間。本研究係以 Kolb 學習風格為自變項,進行

(12)

網路學習成就預測。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與 Kolb 取得聯繫,在其同意下,在既有的理 論架構中重新發展及編製量表,達到反應現況的功能。

2.宜採用與網路學習行為直接有關的量表以增加解釋力

相較於以往研究僅以學習風格預測網路學習成就,本研究增加

「網路學習態度」量表,從認知、態度、行為等層面預測網路學習成 就。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採用其他與網路學習有關的量表,包括認知 層面的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行為的量表做為研究工具,繼續增加解 釋力。

(三)在研究對象方面:

1.宜比較不同學期選修網路課程學習者之間的差異性

本研究係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的學習者為研究對象,從研究發現 與結論得知,選修網路課程的學習者僅佔全校總人數的 5%,雖然已 採用普查方式進行調查,但樣本人數仍偏低。建議後續研究者在樣本 人數無法增加的情況下,範圍可擴及不同學期選修網路課程的學習 者,藉此考驗其彼此間差異的存在。

2.宜針對高齡網路學習者的學習特性進行研究

此外,可加強對選修網路課程的高齡學習者進行研究。根據高雄 空大的統計,高齡學習者入學人數逐年增加。理由一,學習環境的近 便性是高齡學習者選擇學習環境的重要考量;理由二,近年來國人退 休年齡提前,終身學習蔚為風氣進而選擇就讀空中大學;理由三年滿 65 歲以上設籍高雄市的學習者學費全免。見此,可針對高齡學習者 接受及使用網路課程實際情況加以研究。

(四)在研究變項方面:

(13)

1.宜加入探究不同人格特質、智力、人際行為等個人變項

本研究僅就成人學習者性別、年齡、居住地區、工作上使用電腦 的經驗、每週平均使用網路學習系統的頻率、時間及最常上網地點、

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處理偏好、網路學習態度、網路學習成就進行 調查。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考慮加入人格特質、智力、人際行為等個人 背景變項後,再加以考驗其對網路學習成就是否具有顯著預測力。

2.宜加入學習成效及自我評量等部份

本研究僅從學習風格、媒介與資訊組理偏好、網路學習態度預測 成人學習者的網路學習成就,由於網路學習成就是由教學者將學習者 平時作業、期中、期末考試加總而得,是教學者評定的學習成就。建 議後續研究者可考慮加入由學習者自評的網路學習成效及自我成就 評量部分。

(14)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丁導民(1996)。空中大學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電腦態度與電 腦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

王全得(2002)。成人教育的學習型態、動機和滿意度相關性研究。

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 的關係。大業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宗斌(1999)。訓練方式、電腦自我效能及學習型態對學習績效的 影響—網頁設計實地實驗。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桃園。

王裕方(1998)。電腦態度與學習績效的影響因素探討—中學生網頁 製作教學的實地實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桃園。

方炳林(2000)。教學原理。台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

伍賢龍(2001)。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及相關教學現況之研 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編) (1995)。成人教育辭典。台北市:中華 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 word 2000 之教學為例。台北: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百薰(1998)。國小學學習風格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文琴(2001)。成人概念學習的媒體運用—以視覺圖像為例。隔空 教育論叢,13,129-151。

吳幸宜(編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明隆(1993)。國民小學學生學習電腦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斯畏(1999)。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學習環境、學習型式、師 生互動、教學內容的探討。中華管理評論,3,89-96。

李雅慧(2000)。成人網路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

成人學習革命(頁 1)。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金泉(2000)。非同步網路附註教學之研究—以技職校院工業安全 課程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

(15)

李宗薇(2000)。教學設計理論與模式的評析及應用—以師院社會科 教材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邱天助(1995)。成人教學方法與技巧。成人教育,19,8-13。

施冠慨(1989)。有效教學途徑之探討。教育叢書,30。台北,水牛。

施瀛欽(2002)。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科學本質觀與對 科學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

林生傳(1985)。國中學生學習式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

學習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6,41-94。

林毓娟(1985)。學習評量的新趨勢—專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務長 簡茂發教授。教育研究雙月刊,45,9-13。

林錦雪(1985)。CAI 與傳統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學生學習自 然科學成就和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南。

林麗琳(1985)。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 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南。

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

資訊與教育,58,2-9。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 34-50。

林曉妮(1997)。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 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錫昭(2004)。非同步網路合作學習對家電實習與電儀表實驗學習 成效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

宗靜萍(2001)。傳播科技對成人教育的衝擊。高雄:復文。

胡夢鯨(1997)。終身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師院教育叢書,189。

台北:師大書苑。

岳修平(編譯) (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

施朱美(2000)。國中生電腦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侯雅齡(1994)。促進教學成效的新教學策略—了解學生的「學習式 態」並予以設計相合的教學活動。國教天地,103,69-75。

侯雅齡(2000)。如何有效運用多元評量結果。測驗與輔導,159, 3339-3341。

許如欽(2000)。知識與資訊領航的 e 世紀。民國 93 年 3 月 12 日,

(16)

取自 http://www.cycu.edu.tw/~alumni/16/2-1htm.

許瀚濃(1996)。國中生電腦多媒體輔助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薰芳(1994)。以統整的觀念看科技創新在教育上的實施。教學科 技與媒體,9,39-44。

洪明洲(2001)。網際網路不應該只是科技。數位週刊,67,8。

莊雅婷(2000)。虛擬社群之經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游光昭、李大偉(2003)。網路化教育訓練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霄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玉燕(1996)。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瓊瑩(1993)。從成人參與學習理論觀點兼述隔空教學的涵義。教 學科技與媒體,9,23-30。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1),1。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倩(1998)。應用全球資訊網發展成人自學式教材之研究。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成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雅芳(2001)。資訊科技榮入國中英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 資訊雙月刊,9(5),129-148。

郭重吉(1987)。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3,7-16。

郭重吉(1987)。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 刊,22,2-8。

郭麗玲(1991)。教學媒體在教學上的重要性。社會教育學刊,20,

61-88。

鄒景平(2000)。全球電子學習市場蓄勢待發。管理雜誌,312,87-89。

徐新逸、廖珮如(2004)。數位訊息知識類型與訊息設計之探討。教 育研究月刊,125,5-26。

梁朝雲(1997)。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的遠距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 媒體,34,28-41。

黃政傑(1995)。成人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級學校適應之比較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明月(1997)。隔空教學媒體選擇與組合之規畫。隔空教育論叢,9,

1-16。

蕃薯藤(2004)。2003 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民國 94 年 4 月 8 日,

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3/index.html.

趙美聲(1999)。教學媒體在成人教育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

(17)

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 323-342)。台北:師大書苑。

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 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

鄭晉昌(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 資料與圖書館學,31(1),55-66

鍾宜智(2001)。非同步遠距教學中影響互動的因素與改進之道。

陳國恩(1997)。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關 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陳素貞(1998)。We made it—教學媒體在建構學習環境的應用。班 級經營,3,24-29。

陳惠貞(1995)。電腦輔助音樂教學與傳統音樂教學對不同學習式態 的國小學音樂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慧真(1993)。教學媒體之研究。竹北學粹,1,141-177。

陳年興、石岳峻(2000)。網路大學教學管理系統之探討。虛擬大學 之組織與管理國際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陳姚真(2000)。網路大學與成人學習。成人學習革命,中華民國成 人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陳育民(2003)。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 響。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鯨太(2002)。在智慧型教學習系統中建立符合教學需求的動態化 適性課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家興(2000)。航向新世界的願景:網路上的開放教育環境。遠距 教育 15.16,75-84。

楊昭儀、徐新逸(1997)。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學設計模式。視聽 教育雙月刊,39(3),15-27.

蔡淑娥(1985)。高中生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麗菁(1994)。認知特質與訓練型態對資訊系統使用者學習績效之 影響─以文書處理系統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劉新白(1994)。如何運用教學媒體提升學習成效。復興崗學報,51,

287-314。

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通國(2003)。學習風格與電腦自我效能對非同步遠距學習成效及

(18)

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

賴苑玲(2001)。學習風格與資訊素養教育。中師圖書館資訊,36,

國 立 台 中 師 範 學 院 。 民 國 94 年 7 月 22 日 , 取 自 http : //lib.ntctc.edu.tw/info/info36/info36-1.htm.

簡茂發(1984)。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集刊,28,81-90。

簡茂發(1999)。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黃光學(主編),教學原 理(頁 393-423)。台北市:師大書苑。

簡綜男(1998)。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 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二、外文部分

Allinson, C.W., & Hayes, J. (1988).The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 :A alternative to Kolb’s invent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5(3), 269-281.

Andriole, S.J. (1995). Asynchron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etwork:

Lesson learned well and progress, Oct 9.

Atkinson, G. (1989). Kolb's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1985: Test-ret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64, pp.991-995

Bitner, N. & Bitner, J. (2002).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Eight keys to succes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10(1), 95-100.

Bostrom, R. P., Olfman, L. & Sein, M. K. (1990).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 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 101-119.

Briggs, L, J. & Wager, W. W. (1981).Handbook of procedures for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 Technology Publication.

Brunner, J. S. (1966).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

Belknap.

Buchanan, E.A. (1999). Articulating a web-based pedagogya qualitative

(19)

examinatio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Cahoon, B. (2001). Adult learn and the internet: Themes and things to come. from http://www.gactr.uga.edu/~cahoob/

Case, J. M.& Fraser, D. M.(1999).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emical

enginerr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 and the use concrete Activities to promote conceptual ch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Science

Education,21(12),1237-1249.

Chacon, F. (1992). A taxonomy of computer media in distance education.

Open Learning, 7(1), 12-27.

Chou, H. W., &Wang, T. B. (2000).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style and training method of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WWW homepage desig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 455-472.

Clarina, R.B., & Smith, L. (1988). Learning style shifts i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setting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5796).

Clark, D. (1995).Retrieved,Oct.21,2004,fromhttp://www.nwlink.com/

~donclark/hrd/sat.html

Clark, R., & Mayer, R.(2003).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dy, C. (1983). Learning styles, including hemispheric domina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verage, gifted and highly gifted students in grades five through twelv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Coggins, C.C. (1988).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s and their impact on completion of external degree program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1), 25-37.

(20)

Curry, L. (1987). Integrating concepts of cognitive learning style: A review with attention to psychometric standards. Ontario, Canada:

Canadian College of Health Service Executives.

Dale, E. (1946).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ale, E.A. (1969). Audiovisual method in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avies, I. L. (1970). Competency based learn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design. New York: Mcgraw-Hill.

Descy, D.E. (1991).Media Educators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Attitude towards Advisors: The Descy Attitude towards Advisors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18 (1), 55-63.

Dillon, A. (2000). Design a better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web: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3(1), 97-102.

Dillon, A., & Gabbard, R.(1998).Hypermedia as 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review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earner comprehension, control, and styl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3): 332-349.

Dwyer, D. C. (1996).The imperative to change our school. In C. Fidher, D.

C. Dwyer, & K.Yocam (Ed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on computing in classroom, 15-33.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Dunn, R. & Dunn, K. (1992).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grades 3-6.

Boston:Simon & Schuster.

Dunn, R. & Griggs, S. A. (1984). Selected case studies of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8 (3), 115-119.

Dunn, R. & DeBello, T.(1981). Learning Style Researchers Define Differences Differentl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8 (5), 272-276.

Dunn, R. & Griggs, S.A.(1978). In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 in study

(21)

process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 266-279.

Dwyer, D. C.(1996).The imperative to change our school. In C. Fidher, D.

C. Dwyer, & K.Yocam (Ed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on computing in classroom, 15-33.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Eastmond, D.V. & Granger,D.(1997).Reaching distance students through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istance Education Report,1, 4-6.

Entwistle, N. J. (1981). Sty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arr, G. (1971). Measuring subskills of reading: intercorrelations between standardized reading tests, teachers' ratings, and reading specialists' rating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8(1), 27-32

Fischer, B., & Fischer, L. (1979). Styl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45-254.

Gabel, D., Scherwood, R. & Enochs, L. (1984). Problem-solving skills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ud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1(2),221-233.

Gagne, R. M., Briggs, L. J. & Wager, W. W.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arrison, D., & Kanuka, H. (2004). Blended learning:Uncovering it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 7, 95-105.

Garanav, T.N. & McCracken, C.(1993).Intoducing End-user—The Computing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Part 2.

Industrial and Commecial Training,25(9),8-16.

Grabowski, B.L. (1991). Instruction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Gregorc, A. F. (1979).Learning/teaching styles: Potent forces behind them.

Education Leadership, 36 (4), 234-236.

Ground, N, E., & Linn (1990).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3rded.).N.Y.: Macmillan.

(22)

Heinich, R., Molenda, M., & Russell, J. (199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Macmillan

Hieneman, P. L. (1995). Cognitive versus learning style. Retrieved July 21, 2005, from

http://www.edu.drake.edu/dissertations/TMPR/home.htm

Hein, R., Molenda, M. & Russell, J. D.(1993).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 (4th ed.).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Hill, W. C. (1981).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dvanced studies: A research to date summa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 505)

Hiltz, S. R., & Barry, W. (1994).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as a virtual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40, 14-19.

Hiltz, S. R. (1995). The virtual classroom: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Hodgson, B. (1993). Key terms and issues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Honey, P., & Mumford, A.(1989). Learning style questionnaire-trainer guide. PA: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nc.

Joy, D.(2004).Instructors Transitioning to online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Kaye, A. R. ,& Rumble, G. (Eds.).(1981). Distance teaching for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Keefe, J. W. (1988). Profiling and utilizing learning style. Reston, VA:

Keegan, D.(1986).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Keegan, D.(1990).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Kemp, J. E., & Smellie, D. C. (1989).Planning, producing, and using

(23)

Instructional Media.(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Khan, B. H. (1989).Web based instruction (WBI): A introduction Education Media International, 35(2), 63-71.

Kolb, D. A. (1976).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A: McBer.

Kolb, D. A., & Wolfe, D. M. (1981).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adaptive competencies in experimental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09493).

Kolb, D. 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olb, D, A.(1985).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Kozma, R. B.(1991). Learning with medi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 61(2), 179-211.

Kozma, R. B.(1994).Will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Reframing the deb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2(2), 7-19.

Knowles, M. S.(1989). The making of an adult educator: An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tteri, C.A. (1980). Cognitive Profile: Basic determina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3, pp.195-199.

Luehrmann,A.(1981).Computer literacy-what should it be?Mathematics Teacher,74(9),682-286.

Marquardt, M.J.(1996). Build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Mayer, R. E.1999).Multimedia aids to problem-solving transfer.

Intera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1, 611-623.

Mazur, J. E.(1986).Learning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 NJ:

(24)

Prentice-Hall.

McCarthy, B.(1987). The 4MAT system: Teaching to learning styles with right/left modetechniques. Barington, IL: Excel.

Moldstad, J. A.(1974). Selective review of research studies showing Media Effectivness: A primer for media directors. AV Communication Review, 22 (4), 387-408.

Negroponte, N., Resnick, M. & Cassell, J.(1966). Creating a Learning Revolution. Retrieved May 12, 2003, from

http://www.media.mit.edu/groups/el/elpapers.html.

Niederhauser, D. S. & Stoddart, T.(2001).Teachers’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s and use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 15-31.

Osguthorpe, T., & Graham, C. R.(2003).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4(3), 227-233.

Overbaugh R. C.(1994). Research-based guidelines for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7 (1), 29-47.

Papanikolaou, K. A.,Grigoriadou, M., Magoulas, G. D.,& Kornilakis, H.

(2002). Towards new form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the

Adaptive dimension of a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

& Education, 39 (4),333-360.

Paivio, A.(1986). Mental represent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E.(2000). Learning Style, Academic Belief Systems, Self-report Student Proficienc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Psychology, 20 (3), 307-323.

Pizzo, J.(1981).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cted

(25)

acoustic environments and sound as they affect sixth grade student’

reading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 John’s University.

Rafe, G. & Manley, J.H.(1997).Learning style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in graduate level engineering program delivered by video

teleconferencing technology. IEEE 1997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1607-1612.

Rana, E.(1999).E-learning will fail it is focused on users. People Management,5 (24), 54-57.

Ramirez, M., & Price, W.D.(1974). Cognitive styles of children of three 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2), 14-74.

Reay, J.(2002). Blended Learning- a fusion for the fu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4 (3), 6.

Reinert, H.(1976).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Not necessarily.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60, 160-168.

Ruble, T.L. & Stout, D. E.(1993). Learning Style and End-User Training:

An Unwarranted Leap of Faith, MIS Quarterly, 115-118.

Rosenberg, J. M.(2001).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Digital Age.

Rossett, A.(2000). Confessions of an e-dropout. Training, 37(8), 99-100.

Russell, T. L.(1999).Th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henomenon.

Retrieved June 12, 2004, from http://teleeducation.nb.ca/

nosignificantdifference/.

Salomon, G. (1976).A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dia.Educational Technology, 16(5), 25-28.

Salomon, G.(1985). Television is “easy” and print is “tough”:The differential investment of mental effort in learning as a function of perceptions and attribu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 at Psychology, 76

(26)

(4), 647-658.

Smith, D.M., & Kolb, D.A.(1986).Users’ guide for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Boston: McBer.

Tenbrink, T.D.(1990).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In Cooper, J. M. (Ed.).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 Lexington, MA: D.C. Heath and Education Company.

Triantafillou, E., Pomortsis, A., & Demetriads, S.(2003).The design and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nd adaptive educational system based on cognitive style. Compute & Education, 41(1), 87-103.

UNESCO.(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an Vliet, P. J. A., & Specht, P.(1998).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effects of distinct multimedia levels: A comparison.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Summer, 14-18.

Watt, D.H.(1980). Computer literacy: What should schools be doing about

it?Classroom Computer News, November/December, 1-26.

Wells, J. B., Layne, B. H., & Allen, D.(1991)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aining and learning styles,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15(4), 415-428.

Wesley, S. R.(1989).Effectiveness of level-one laserdisc instruction On learning fractions.(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olumbia,1989)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U.M.I.document No:AAC8913133.

Wessel, J., Loomis, J., Rennie, S., Brook, P. Hoddixzonott, J. & Aherne, M. (1999). Learning styles and perceive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a baccalaureate physiotherapy programme. Physi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15 (1), 17-25.

(27)

Wilkinson, G. L.(1980).Media in instruction: 60 years of research.

Washington, DC. ERIC: ED221159.

Zielinski, D.(2000). Can you keep learners online. Training 37 (3), 64-75.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debate between Neo-Confucianists and Buddhists during the Song-Ming dynasties, in particular, the Buddhist counter-argument in retaliation of Neo-Confucianist criticism, is

In Case 1, we first deflate the zero eigenvalues to infinity and then apply the JD method to the deflated system to locate a small group of positive eigenvalues (15-20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even learning goals should continue to focus on promoting the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 to assist in the executive functions of financial resource management (such as procureme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handling school trading operations, acceptance of donations,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genre Language access strategies.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Reading in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 use Chapter 4 to: a) develop ideas of how to differentiate the classroom elements based on student readiness, interest and learning profile; b) use the exemplars as guiding map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