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願研究 Study on the willing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系 所 別 : 科 技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學 號 姓 名 : M 1 0 1 0 3 0 3 7 朱 國 銘 指 導 教 授 : 李 友 錚 博 士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2)

中 華 大 學 科 技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國 中 教 師 實 施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 學 之 意 願 研 究

( 101 ) 朱 國 銘

(3)

摘要

由於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與應用,世界各國政府都積極利用資訊科技提升自身的 競爭力。在教育方面,也因為資訊科技的影響而開始有所轉變。國內自 2001 年起,

透過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以及各方面資訊科技的規劃與發展,希望藉由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提升整體教學成效。近幾年來,幾項問卷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出,國中教師使用 資訊科技的意願,是影響資訊科技是否能融入教學的主要關鍵。

故本研究以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DTPB)為基礎,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教師實施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行為意願是否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研究對象以新北市公立國中 教師為主,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並以部分最小帄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進行分析,共發放 28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 212 份,研究結果顯示:

1.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態度對於行為意願有直接正向顯著影響。

2.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認知有用性比認知易用性及相容性,對於態度 有顯著影響,並透過態度中介變項對於行為意願有正向顯著影響。

3.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認知行為控制對於實際行為關係影響不顯著。

4.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同儕影響及上級影響,會影響主觀規範,但對 於行為意願的影響不顯著。

5.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自我效能及便利條件會影響認知行為控制,但 對於行為行為意願影響不顯著。

關鍵詞:資訊科技、行為意願、解構計劃行為理論、偏最小帄方法

(4)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activel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s regards education, it also began to change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ce 2001, we have hoped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b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ine-year curriculum and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veral investigations also showed that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behavior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ability. Sampled on New Taipei City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and analyzed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The effective received questionnaires were 212 out of a total of 280.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The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has a direc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it.

2.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has a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ttitude of it than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compatibility. It also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intention.

3. Subjective Norm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ctual behavior.

4. The peer Influence and superior Influence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ive norms but none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intention.

5. The self efficacy and the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ive norms but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inten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havior intention,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LS.

(5)

誌謝辭

自從大學畢業後,因為時間及職場中的許多因素,研究所這段時期的規劃,遲遲 無法實現。直到最家人及同事的鼓勵下,終於再度跨出這一步,報考碩士班重新進入 校園,繼續充實自我。

回想這一路走來,首先得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李友錚教授,在研究所學習的過程 中,以其無比的細心與專業,在論文的撰寫上,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與想法。也感 謝怡芳學姐,耐心的對於研究方向及論文內容給予許多的意見與指導。研究期間,儘 管有許多的辛苦,但在家族學長姐及工作上同事的多方協助下,各項工作才得已順利 完成。除此之外,還要感謝林少斌老師及各位口詴委員們,以最精湛的專業及最用心 的態度,對於論文計畫、研究方向與內容的建議與指正,使得本論文得以更加完善。

最後要感謝我最摯愛的家人,謝謝他們在這段進修歲月中,給予我最大的支持,

使得個人能順利完成學業。最後謹以此論文獻給恩師李友錚教授及所有關懷我的師長、

朋友與家人。

朱國銘 謹誌于 中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 102 年 07 月

(6)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6

第二節 行為相關理論 ... 12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 21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5

第二節 研究變數與操作型定義 ... 2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28

第四節 問卷設計 ... 29

第五節 研究分析方法及工具 ... 32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38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38

第二節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及研究假設驗證 ... 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5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53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54

(7)

參考文獻 ... 56 附錄 A ... 61

(8)

表目錄

表 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 ... 21

表 2 問卷詴題內容與所屬向度分配 ... 30

表 3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預詴問卷信度分析 ... 34

表 4 預詴問卷之個別問項交叉因素負荷量檢定 ... 35

表 5 研究預詴問卷各構面之因素分析及內部一致性 ... 37

表 6 國中教師背景資料分析表 ... 39

表 7 有效問卷的個人背景變項與是否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分析表 ... 40

表 8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摘要 ... 42

表 9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軟硬體設備分析表 ... 42

表 10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分析表 ... 43

表 11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動機分析表 ... 44

表 12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過程中所遭遇到之困難分析表 ... 44

表 13 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重要影響因素分析 ... 45

表 14 PLS 分析結果 ... 47

表 15 結構模型假設分析結果彙整表 ... 47

(9)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 ... 13

圖 3 科技接受模式 ... 15

圖 4 計劃行為理論架構 ... 17

圖 5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架構 ... 20

圖 6 研究架構 ... 26

圖 7 結構模型分析結果 ... 46

圖 8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入教學之意願結構模型 ... 49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1 世紀是個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世界各國都積極的運用資訊科技的力量

,以大幅提升整體國家的成長或企業的競爭力,因此,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在近 幾年來,更是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傳統的教育也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而開始有了轉變。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資訊科技與教育的相互結合,也將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而 且許多的專家和學者也相信,資訊科技可以促進改革,對傳統教學帶來革新(Dexter, Anderson and Becker, 1999;Dias, 1999;Sprague and Dede, 1999)。故教育部所推動的 重大改革,即是自民國九十年起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不但將「運用科技與資訊

」列為「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領域之中,而且也將「資訊教育」列為六項重大議 題之一(教育部,2003)。除此之外,各積極推動提升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的研習

,希望透過提升教師的資訊素養,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方式,進而激發學生 的學習意願,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的內容,各個學習領域應使用資訊科技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

將它應用在教學活動中,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Sandholtz, Ringstaff and Dwyer(1997)指出,若能將科技有效整合在其教學中,可使學生之學習行為產生改變

,如提昇學習動機、改變學習態度、主動延長學習時間、學習更專注、對自我要求更 高、更願意從事實驗性及冒險性學習等。而陳偉泓與高熏芳(2004)也說明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和傳統的教育科技應用於教學中的最大差異在於傳統科技注重結果的改變,希 望透過科技應用而使教育的產出提昇品質或提高效能,而現代教育科技重視教與學之 歷程。故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單單只是從資訊科技媒體上學習,而 是要跟著媒體一起練習,因此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已經從資訊傳遞,演進變成建 構知識的重要角色。

因此,教育部於 2001 年規劃了「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希望讓資訊隨手得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樂趣。2002 年提出「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建構數 位化學習內容,並積極縮小城鄉數位落差。2007 年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建置各級學校資訊教學計畫,希望建置一個全方位的資訊教學環境。2008 年公布

(11)

「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以善用資訊科技、激發創造思考、共享數位資源、提供 均等的數位學習機會,藉以打造資訊校園的環境。

至於為何要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根據 Roblyer(2003)提出了使用資訊科技融 入學科教學的五點理由:

1. 學習動機的增加(motivation):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 習的主控性。

2. 獨特的教學能力(unique instructional capabilities):可藉由網際網路蒐集學習資源,

也可以記錄與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並視其需要判斷是否需進行補救教學。

3. 支援創新的教學方法(support for new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例如合作學習、線 上遠距教學或問題導向式學習等較高層次的教學策略。

4. 提升教師的生產力(increased teacher productivity):能協助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情 況,製作出適合學生的教材,進行個別化的教學。

5. 具備資訊時代的技能(required skills for an informationage):如科技素養、資訊素養 或基本電腦操作能力。

由上述可知,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議題上,教育部在各方面都有相當的重視與 推動計畫。在「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中也曾提及,希望教師能於 2005 年前在運 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活動時間上,都能達到 20%之目標(教育部,2001);而「中小 學資訊教育白皮書」也期望於 2011 年前促使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之教師數能夠達 到全國中小學教師數的 90%(教育部,2008)。由上述兩項重要的資訊教育重要策略規 範可知,現今教師在教學的現場中,已無法置身於資訊科技之外。(臺灣中等學校資 訊管理人學會,2009)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根據天下雜誌(2000)針對全國二千九百六十五位中、小學教師所作的「教師運用 資訊與網路能力」的問卷調查顯示,只有 19.9%的教師會在課堂上使用電腦或網路輔 助教學。該份調查中發現:(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五名教師中僅一人做到。(二)74%

的教師每週使用電腦輔助教學的時間,少於一個小時。(三)僅有 15%的國中老師將資 訊科技帶入教學活動,比國小老師還少了六個百分點。(四)老師之間的網上教學經驗 分享,以現今的新北市 54%最高。(五)高達 47.6%的教師覺得,要將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很不容易。(六)有 42.2%的教師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會增加教師維護電腦的負

(12)

擔,而 31.4%教師則認為會增加工作上的負擔。雖然此項調查結果距離現在已經有一 段時間,但經過教育部這幾年計畫推動下,研究者想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是 否已有顯著提升,故想藉本研究瞭解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形,此為研 究動機之一。

教育部(2007)對國中小教師所作「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表發展計畫」成 果中顯示: (一)國中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比例較國小教師為低。(二)擁有碩士學位、

曾任行政職、男性、電腦科的老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的比例較高。(三)任教國中升 學主科科目的老師較少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因此想藉本研究瞭解新北市國中教師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情形與教師個人背景變項、使用資訊科技的現況之間是否有相關。以期 能協助國中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有自我檢核的參考依據,並提供教育主管 機關、學校教育領導者作為參考,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利用其多媒體優異的示範效果,以及網路無空間限制的特性,

強化了多感官的學習效果,而且從教學的需求上出發,利用資訊科技的特性作為輔助 的教學工具,可以擴展學生學習經驗及大幅提高學習效果(徐新逸,2003)。但從教育 部(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系統實施計畫」成果報告中顯示,即使 教師週遭的資訊設備環境已有明顯改善,但大多數的教師仍然使用普通教室的教學為 主要方式。所以教師雖然能夠瞭解使用資訊科技的重要性,卻還是有相當大的比例的 教師仍然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相似的文獻中發現(Dorman, 2000;Eisenberg and Johnson, 2002;Johnson, 2007;孫培真、周至宏,2011),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過程時,教師本身使用資訊科技的意願,是影響資訊科技是否能融入教學的重要議題

。因此想藉本研究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教師本身的態度與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 意願之間的相關性,此為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基於上述的動機,本研究以「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願研究」作為 主題,瞭解國中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並探討對於資融入教學的意願、使 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與態度,以期能建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的相關模式,作為相關 教育行政機關及國中教師作為參考,期使研究結果能對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的推動有所幫助。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使用意

(13)

願,並分析影響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接受意願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希望瞭解影響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主要因素為何,並探討 是否可建立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行為意願模式,與其實施意願和教師 本身的認知、態度、主觀規範是否有其相關性。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1. 探討目前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情況。

2. 探討國中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行為模式。

3. 探討國中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意願與自身的認知、態度與主觀規範的相關 性。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首先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蒐集整理目前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學 術研究、文獻及教育相關資料,藉由文獻了解國內外學者的研內方向及重點,進而確 定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及方向,並建立研究架構,依據研究架構進行研究設計,透過 修正問卷後,最後以正式問卷的資料進行相關分析及探討,並且根據結果提出研究結 論及相關建議。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 所示。

(14)

圖 1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與整理

確定研究問題及方向

建立研究架構

問卷設計與修改

正式問卷資料蒐集

資料分析與整理

結論與建議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在進行研究之前,本章主 要先進行相關文件的文獻蒐集與歸納分析,以供研究架構建立所需,共分為三節。第 一節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介紹;第二節為使用行為相關理論之介紹;第三節為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一、資訊科技的意義

資訊科技於1950年代開始萌芽,近幾十年來更隨著電腦軟、硬體不斷推陳出新,

以及電腦與通訊科技的結合及網際網路廣泛應用,使得資訊科技在各方面均造成深遠 的影響。故要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前,必頇先了解何謂資訊科技。而近代學者對於 資訊科技一詞,至今仍然沒有一致的定義,即使有人曾嘗詴加以定義,也因為探討的 主題不同或本身主觀的範圍界定不一而有不同的解釋,故本研究將各個學者專家所提 出的意義整理如下:

謝清俊(1997)認為資訊科技的定義為:利用數位電子媒介所發展出的新系統或新 的傳播方式。

莊智鋒(1998)認為,資訊科技指融合許多科學、工程及其他知識領域的學理與技 術,包含了軟體及硬體範疇,既具有生活實用性,亦保有知識及原理原則層面。

教育部(1998),定義資訊科技是泛指與電腦軟硬體系統之設計、製造、操作、應 用與維護有關的知識與技術。

洪燕竹(1999)認為所謂的資訊科技,就是運用電腦、多媒體、網路媒介,進行收 集、處理、儲存及傳輸文字、圖形、影像、語音之技術,然後傳遞給另一位接收者。

徐新逸與吳佩謹(2002)提及,資訊融入教學是指電腦多媒體或網路科技,這些 媒體科技具有數位化、影音聲光多重刺激,易於存取、快速處理、便於溝通等功能,

黃淑靜(2002)認為資訊科技通常指與傳遞訊息有關的技術領域,尤其指與電腦、

數位電子學和電信有關的技術。

邱志忠(2002)歸納出,資訊科技是運用電子電腦、通訊電信與傳播等硬體與軟體 設備,用來處理文字、符號、圖形、影像、語音聲音與多媒體等資訊,而使資訊能夠 取得、儲存、顯示、使用、交換、傳輸與接收等種種技術。

(16)

謝曜隆(2004)認為資訊科技可視為是結合電子等相關領域科技,處理有關語言、

圖像、文字和數字等信息資料,作有意義的呈現方式。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探討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稱的「資訊科技」,主要是 以電腦與其相關的周邊設備、網路、通訊及數位影音多媒體科技,進行收集、儲存及 傳輸圖像、文字、影音等相關技術。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在全球教育改革潮流中,像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並未將資訊科技單獨設 科,而是採取融入的方式,將各學習領域的學科整合在一起(蕭惠君、邱貴發,1998)。

因此,利用上述的資訊科技,將其融入於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以輔助教學活動的進 行,是未來學習的主要趨勢。而其實施的方式,是利用資訊科技所具有的便利、快速 與生動活潑的特性,以資訊科技為輔助工具,透過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與學生的學習品質(邱志忠,200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這個名詞,學者專家做了許多詮釋,茲將各學者專家對資訊融 入教學的定義整理如下:。

Dias(1999)指出資訊科技應是在在融入、整合與無間隙的方式下,應用資訊科技來延 伸課程的目標,使學生從事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Sprague and Dede(1999)認為,科技整合是將科技視為課程中的一項工具,用來幫學 生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知識領域上有更深入的了解,並培養更高層次的學習效果。

Dockstader(1999)認為科技整合是在一般的課程內容中有效率的使用科技,讓學生在 有意義的方法下學習如何應用電腦技術。

Roblyer and Edwards(2000)對於科技在教育上的運用也指出,教育科技強調提供現行 的工具,也就是電腦和其相關的科技,並融合到到教學的過程,以滿足教學上的需求。

張國恩(1999)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是指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教學和課 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 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王全世(2000) 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目標、教材設計與 教學活動中,讓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 的使用成為在教室中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份,並且延伸至視資訊科技為一個方法或一種 程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尋找問題的解答。

梁珀華、王靖宜與崔峨嵋(2004)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教師將資訊科技運用

(17)

並整合到課程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適時的運用不同的類型的資訊科技工具,並配合學 生的學習需求與教材的特性,在教學過程包含課前教材設計與準備,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進行教學活動,以及學習評量等協助學生學習及解決問題。

王秋錳(2004)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教師將資訊科技運用並整合於學科的教 材與教法的一種教學,可使教學更具意義及多元化,並增加教學的深度及廣度,提升學 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與創新學習的教學方式。

蔡文山(2005)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即意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的藉由資訊科 技的輔助,整合各項學習資源與各學習領域,以營造一個有意義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 的學習動機並開展其潛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蔡欣嘉(2006)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教師以資訊科技融入策略將資訊科技等 相關設備運用於教學活動中。透過融入各領域的教學活動,資訊科技不但與各學習領域 相互整合,並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張霄亭(2009)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狹義的定義是資訊科技為應用資訊科技的技術。

廣義的定義則為應用系統化教學設計的科學方式,達成學習目標並提供學習者有意義的 學習歷程,以增進較佳的教導與學習成效。

黃春滿(2011)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教學者秉持其教學理念,依照學生的特 性、需求、教學目標,以資訊科技融入的策略,整合最適用之資訊科技及其相關設施、

輔助工具運用在各領域教學中,配合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進行有意義且多元的教 學活動及評量,增加教學的廣度及深度,同時運用在其班級經營中,以擴展學習者的資 訊科技素養,提升其學習興趣,加強學習者主動探索與問題解決能力,增進自主學習與 創新機會,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綜合上述,故本研究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在教學前 的資料收集準備,教學中活動課程的實施,及教學後的評量回饋,藉以提升學生學習興 趣與成效,並達成教學目標。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

由於資訊科技的特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也開始產生轉變,教師不能再單一的以粉 筆加黑板的傳統模式來進行教學,而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解,教學活動應 該是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源三者之間的結合與互動(劉世雄,2000)。因此學校單純使 用傳統的講述教學已不符合時代所需,教學過程中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已經是近 幾年的潮流。

(18)

關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原因及目的,王全世(2000)提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 的有:

1. 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利用課程與教學的情境來教導學生所需要的電腦知識與技 能,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2. 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帄常上課時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讓 學生接觸、使用資訊科技來進行學習活動,進而自然且自信地使用資訊科技來解決 問題,培養其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3. 提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得傳統的教學型態產生轉變,提 昇教學品質;另一方面使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可刺激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批判 思考的能力,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

Jonassen(2000)從建構學習的觀點,探討資訊科技應用在教育上的目的有:

1. 支援知識建構: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讓學生能透過已知的知識來表達新學習到 的知識,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將概念與理論重整,讓學習更鞏固,以達到有意義 的學習。

2. 支援知識的探索:科學教育注重學生知識的探索能力,教師可以採用問題探索的 方式來設計主題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透過網路搜尋相關的資料再,經由觀察、假 設、求證的過程,以協助其科學上的學習。

3. 支援做中學:在做中學的學習中,老師的角色就如同教練指導選手一般,重要的 是學生透過不斷的練習與體驗,進而建構其知識所學,並非由老師單純的講述。

4. 支援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同步的合作學習是指兩個以 上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學習,例如,教師可將要學習的主題分成幾個小單元,分派 給各小組,每一個小組的成員在完成其負責的單元學習後,將所學習到的結果和其 他小組分享討論。非同步的合作學習則是指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共同進行學習 活動,例如教師可利用電子布告欄或個人的網頁做為學習活動的帄台,並安排討論 的主題,可讓學生可以在不同時間、地點,針對主題提出個人的看法。

5. 支援反思學習:利用電腦或網路上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基本 知識做自我表達、反省檢視自我學習歷程、進而獲得知識及了解自我求知的歷程。

李志鵬(2004)對於資訊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在教師教學方面包括:可便利教 師課程準備、活化教材呈現方式、豐富教學流程與內容、準確的成果診斷分析、促進

(19)

專業成長與發展、提升教學品質與效能、提供補救教學、有利於實施加深加廣的教學。

在學生習方面則包括:可協助知識建構與探索、促進合作學習的進行、建構作中學及 反思學習的有利環境、提供操作及反覆練習的機會、提供模擬情境學習的環境、提供 豐富的學習資源、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以便利討論、提供系統的紀錄學習歷程與檔 案、提供學習作品的展示及同儕間互評的機會。

沈中偉(2008)則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可激發學習動機並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 材較容易更新,並支援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科技作為學習夥伴,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進而培養學生資訊時代所需要的技能。

由此可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主要是為了創造更優質、更多元且互動性高的學 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在過程中進行知識的探索與建構,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 題的能力,並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增進學習成效。

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是指教師將資訊科技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方法或工具。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沒有絕對的方法,需要從學習理論、教材教法和師生之間的需求 來考量。張國恩(1999)指出電腦融入教學的模式有下列三種:

1. 電腦簡報的展示:使用電腦簡報軟體呈現重新組織過的課程內容,而且為了提高 學習動機與教學成效,簡報的內容應結合多媒體方式呈現。

2.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運用:將課程中較抽象化的概念,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如 此有助於學習觀念的理解。

3. 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網際網路可以用來蒐集資料或即時互動。

溫明正(2000)也指出,教室電腦的教學應用可採取下列的方式來融入:

1. 網路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搜尋引擎或www尋找相關教學資源或相關教材。

2.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多媒體播放器或相關軟體,搭配DVD或VCD的 播放,觀賞圖片或影片。

3. 隨選視訊教學:教師可在各班教室透過電腦選取適合的教學媒體加以播放。

4. 第四台教學節目播放:教師可利用教室中的電視連結學校現有的播放系統,選取 如: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或Disney等頻道,配合各科進行教學活動。

5. 虛擬教室教學:利用電腦教學管理系統,模擬教室上課的情境(如教師授課、測驗 考詴、指派作業或回答問題)。教師及學生皆可在電腦前,透過網際網路和教學管

(20)

理系統,進行授課或學習。

6. 電子郵件:學校由系統管理師設置電子郵件伺服器,管理與提供全校師生的電子 郵件信箱,以方便師生溝通訊息與作業繳交。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大多以工具應用為出發點。劉世雄(2001)則以不同主 體的融入模式分為:

1. 教師教學模式:指教師對於資訊科技的充份了解,並且具有操作能力,能根據學 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應用在教學過程中。

2. 學生學習模式: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運用資訊科技發表、分享、參與、溝通 及互動,藉由資訊科技的環境提高學習成效。

林燕珍(2003)根據國內資訊科技應用發展的現況及成果,歸納出九揰資訊科技應 用於教學上的方式:

1. 教師課前的教學準備:如上網蒐集教材、圖片、影片等,可作為課堂的補充教材 或教學實施策略。

2. 教師課程中的教學展示:課堂上的簡報教學、多媒體教材的呈現。

3. 教師課堂引導或學生課餘自行操作:如課堂上學生依照指示操作多媒體教材或課 餘自行練習。

4. 教師使用資訊科技工具引導學生學習:如透過瀏覽器、數位相機、電顯微鏡等操 作,引導學生探索學習。

5. 建立虛擬學習館:教師可在網站上設計多媒體教材,藉由系統引導學生學習。

6. 非同步師生線上互動:透過網站或其他介面進行意見討論。

7. 同步視訊即時教學:透過網路通訊,進行跨校或跨國的教學或互動討論。

8. 社群式學習:在網站上透過線上教材、互動討論等方式來學習。

9. 專題式合作學習:學生透過分組進行會議式探索、資料蒐集、成果發展等活動。

綜合各文獻、及論文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在軟體方面可區分為:

1. 文書處理軟體:用以編寫教材、流程圖、表格、講義製作。如Word。

2. 詴算表軟體:收集教學相關資料、測驗成績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或繪製統計圖、

計算成績等。

3. 簡報軟體:將教材電子化呈現,藉由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展示發表,如PPT。

4.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CAI:教師自行設計或套裝應用軟體來輔助教學、反複練習或

(21)

課後補教學,可使用的輔助軟體種類繁多,如flash等。

5. 多媒體軟體:結合文字、聲音、影像、圖片、動畫等電子化教材。

6. 超媒體:通常是指透過網際網路,可彼此相互連結的媒體,其中存在各種媒體的 資料可以相互連結來使用。

7. 網際網路資源:透過瀏覽器上網搜尋相關課程的網頁,並可配合學習的需要,設 計成可應用於網際網路的教學活動方式。

8. 電子郵件(E-mail):教師和學生間可利用電子郵件或電子佈告欄,進行主題討論或 作品繳交。

9. 遠距教學:可分為同步與非同步教學兩種。同步教學是指多人同時連上網站進行 合作學習或意見討論。非同步教學如網站的設置,讓學生可隨時於網站上學習。

10. 繪圖軟體:使用繪圖軟體製作圖片、流程圖、幾何圖形等。

11. 影像處理軟體:修改影像或美工圖案。如Photoimpact、Photoshop。

12. 網頁製作軟體:製作網頁建立教師或學習相關網站。

13. 影音編輯軟體:利用影響編輯軟體製作資訊化教材。

第二節 行為相關理論

一、理性行為理論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是Ajzen and Fishbein (1975)根據 社會心理學為基礎所提出的,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及預測個人的行為並對過去有關態 度影響行為的不同理論加以整合。

理性行為理論的基本前提是:人是具有理性的個體,個體的行為表現是由個人意 志完全控制,個體是否進行某項行為,則由其行為意願決定,而行為意願的形成,主 要是再到個體對該行為的態度和主觀規範的影響,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如下圖2所 示。

(22)

圖 2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

Note. From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oreign Products,"by Fishbein, M., and Ajzen, I.,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7, 173-221.

(一)行為態度

Ajzen and Fishbein (1975)認為個人行為的態度是指個人對從事該行為的正面或 負面感受。簡單的說,即個人對此行為的總體評價,可以量化為行為信念(brief)和結 果評價(evaluation)兩者的乘積。行為信念是表示個人主觀預期該行為出現的某種結果,

而結果評價則是對這些結果的評價,公式如下:

Ab=

1 n

i i

i

B E

 =行為信念與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 其中:

Ab=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Bi=個人對執行i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信念(brief)。

Ei=個人對進行i行為的結果評價(evaluation)。

n=行為可能導致結果的個數。

(二)主觀規範

主觀規範則是表示個人在從事某項行為時,所受到的社會壓力影響程度。簡單的 說,它是指個人在從事某項行為時,對認為重要的他人認為其是否該採取此行為的意 見或看法。包含了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和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兩個重 要的信念,規範信念是指個人在採取該行為時所能感受到重要他人或團體的壓力程度;

依從動機則是指個人認為對於重要他人或團體所抱持想法的意願程度,主觀規範可以 量化為兩者的乘積,公式如下:

行為態度(A)

主觀規範(SN)

行為意願(BI) 實際行為(B) 行為信念(Bi)

結果評價(Ei) 規範信念(NB) 依從動機(MC)

(23)

SN=

1 m

j j

j

NB MC

 

=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 其中:

SN=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rom)。

NBj=個人對重要他人j認為其是否該執行該行為的信念(normative belief)。

MCj=個人依從重要他人j的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

m=重要他人的數目。

(三)行為意願

行為意願是指個人欲採取某行為之行動傾向或動機,行為意向的強弱,又決定於 其行為之表現,公式如下:

BI=W2*Ab+W3*SN B=W1*BI 其中:

W1、W2、W3為迴歸加權值,權重則依個人而異。

B=實際行為。

二、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1986)以理性行 為理論為基礎所提出,其目的在探討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接受度和在工作上的使用 預測。TRA強調個人是出於行為意願從事某種行為,而行為意願則受到了態度和主觀 規範兩者的影響。而Davis則強調,當行為指的是對科技方面的接受行為時,態度比 主觀規範具有更強的影響能力,而提出了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與認知易 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他認為這二個信念是個人對於科技接受最要主的決定因 素,並證明了科技接受模式具有更良好的解釋能力。科技接受模式的架構主要如圖3 所示。

(24)

圖 3 科技接受模式

Note. From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of technologies,” by Davis, F.D., MIS Quarterly, 13(3), 319‐339.

(一)行為意願

行為意願是指個體是否願意接受並且使用某種科技系統(Davis, 1989)。而態度則 是影響行為的主要因素。當個體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愈正向時,個體對於使用資 訊科技的行為意願也愈高,進而對於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也就愈高。當個體認為使用資 訊科技是有用的,並且可以增加其在工作上的效能時,則個體的行為意願將會提高。

故將此關係應用在本研究主題中時,可知:若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由於 工作上的需要,即使心裡不想從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即態度是較負面時,但仍會因 為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於工作上是有實質幫助,教師會有比較高的意願去實施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

(二)態度

態度是指個體在使用某種特定的資訊系統時的喜好程度。而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 用性則是影響個體對於使用新科技的態度最重要的兩個信念。當個體對於使用科技系 統的態度愈正向,則個體使用科技系統的行為意願就愈強烈,進而對科技系統的接受 度也就會愈高,提高其使用科技系統的意願。

(三)認知易用性

認知易用性是指個人認知特定系統易於使用的程度。當個體認知易用性愈趨於容 易使用時,則個體愈會愈趨向正面的行為態度;反之,當資訊系統愈不易使用時,則 個體愈會趨向於負面的行為態度。故應用此種關係在本研究主題中時,可知:當教師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認知易用性愈強時,則對於此行為會有愈正面的使用態度,

因此,教師的行為意願也會提高,並且愈有可能去從事此項行為。

認知易用性

態度 實際行為

外部變數

認知有用性

行為意願

(25)

而認知易用性也會直接影響到認知有用性,當個體認為此系統是易於使用的,則 個體會主觀的認為此系統是有用的,即認知有用也會提高。

(四)認知有用性

認知有用性是指個人在認知使用某種特定系統時,可增加其工作效能的程度。當 個體認知有用性愈高時,即表示個體會覺得使用此特定系統對其個人愈有幫助,愈能 提高其自我的工作效能,則個體愈趨向於正面的行為態度;反之,若個體覺得使用此 特定系統對個人沒有幫助,且又不能提高自我的工作效能時,則個體會愈趨向於負面 的行為態度。應用此種關係在本研究主題中時,可知:當教師覺得實施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可提升其工作效能時,即認知有用性愈高時,則教師對於從事此行為的意願也就 會提高,愈有可能從事此項行為。

(五)外部變數

外部變數是指其他潛在可能影響使使用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的外部因素,例 如:個人特質或其他外來變項等,這些外部變數皆會透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來影 響使用者的信念。

三、計劃行為理論

由於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的發生是基於個人的意志控制,但實際上,個人對行 為的意志控制程度,常常會受到例如:金錢、時間、能力和資訊等許多非意志所能控 制的因素影響,特別是個人特點常被忽視。因此理性行為理論對於不完全是個人意志 所控制的行為,在解釋能力上有所不足(余泰魁、李能惠,2001)。故Ajzen(1985)修正 理性行為理論在現實中控制因素的限制,將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加入理性行為理論中,提出了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希望 可以讓預測行為模式更加完善。

認知行為控制是指一個人知覺完成某一行為容易程度的信念,它反應個人過去從 事類似行為的經驗和預期阻礙。當個人認為擁有從事此行為的資源或機會愈多時,則 他對控制該項行為的認知則會愈強,就會有更強烈的意願去從事該行為;反之,當他 缺乏資源或機會可以去從事該項行為,或過去類似的經驗讓他認為從事該項行為是困 難時,則他對控制執行該項行為的認知則會愈弱,就較不可能有強烈的意願去從事該 行為。故在計劃行為理論中,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認知行為控制將會同時影響個人 的行為意願,其主要架構如圖4所示。

(26)

圖4 計劃行為理論架構

Note. From “Prediction of Goal Directed Behavior:Attitudes, Intention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by Ajzen, I. and Madden, T.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一)行為態度

行為態度行為意願的第一個影響因素,是指個人對特定的對象,反應出一種持 續性喜歡或不喜歡的預設立場。換句話說,可以說是個人採取特定行為的正向或負向 評價,Fishbein and Ajzen(1980)認為行為態度的形成,,是個人採取某特定行結果重要 信念與對結果的評價之交乘積和來評量。公式如下:

Ab=

1 n

i i

i

B E

 =行為信念與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 其中:

Ab=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態度。

Bi=個人對執行i行為所導致結果的信念。

Ei=個人對進行i行為的結果評價。

n=行為可能導致結果的個數。

雖然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對於行為態度的定義並不一致,但大部份學者認為行為態度 是對於人、事、物或理念等持續性的評鑑(包含肯定和否定)組合,也就是行為態度必 需要能對於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鑑能維持較長的一段的時間。行為態度是由情感(對 於行為態度對象的情緒反應)、認知(對於行為態度對象的想法和信念)、行為(對於行 為態度對象的做法)等所組合而成。

(二)主觀規範

是行為意願的第二個影響因素,是指由個人在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時,所能感受到 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願 實際行為

認知行為控制

(27)

的社會壓力的認知。主觀規範可以說是個人認知會被重要的他人或團體所影響,而認 為是否該採行某一特定行為的壓力。故主觀規範是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

公式如下:

SN=

1 m

j j

j

NB MC

 

=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 其中:

SN=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主觀規範。

NBj=個人對重要他人j認為其是否該執行該行為的信念。

MCj=個人依從重要他人j的動機。

m=重要他人的數目。

在群居生活中的同伴關係是人類基本需求,因此,為了讓他人能接受自己,個人 通常會順從團體的行為,注意哪些是在團體中所能被接受的行為、信念或價值觀。而 增加行為順從的方法主要有:順從合法權威、獎賞、懲罰和威脅、他人的期待、外在 壓力的限制等。在計劃行為理論中,主觀規範泛指重要他人對於行動之期望,及結合 個人順從期望的之動機。

(三)認知行為控制

是行為意願的第三個影響因素,是指個人預計要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時,自己所感 受與控制的程度。因此,認知行為控制可能促成或阻礙行為表現的因素,故認知行為 控制是個人能力評估信念並和這些因素的重要性考量的催化知覺的交乘積之和,公式 如下。

PBC=

1 n

k k

k

CB PF

 

=控制信念和便利性認知交乘積和 其中:

PBC=認知行為控制。

CBk=控制信念。

PFk=便利性認知。

k=控制信念的數目。

一般來說,認知行為控制是包括了內在控制因素,如個人的缺點、能力或情緒等,

及在外控制因尒,如資訊、機會對他人的依賴性或環境阻礙等。在計劃行為理論中,

個人的實際行為決定於其行為意願。個人對於某一特定行為的意願愈強,代表其愈有

(28)

可能去從事該項行為。

(五)行為意願

行為意願是指個人欲採取某行為之行動傾向或動機,行為意向的強弱,又決定於 其行為之表現,公式如下:

BI=W2*Ab+W3*SN B=W1*BI 其中:

W1、W2、W3為迴歸加權值,權重則依個人而異。

B=實際行為。

相較於理性行為理論,計劃行為論是一個比較新的理論,而且也已受到學者的重 視並認為是較完整的行為意願模式(Mathieson, 1991)。而許多研究也證實計劃行為理 論在預測行為與行為意願的能力上,顯著高於理性行為理論(Madden、Ellen and Ajzen, 1992)。

四、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

由於理性行為理論及計劃行為理論的信念架構皆為單一的構面,受到許多研究的 質疑,認為此種獨一的信念無法與態度及主觀規範達成一致性,並且對信念的形成無 法獲得完整的了解。故Talyor and Todd(1995)依據創新特性的文獻、原始計劃行為理 論和科技接受模式,將計劃行為理論中的態度、主觀規範和認知行為控制將以解構,

提出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解構式計 劃行為理論,其主要架構如圖5所示。

(29)

圖5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架構

Note. From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by Taylor, S. and Todd, 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137-155.

(一)態度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將原有模型中的態度構面加以分解,納入科技接受模式中的 訒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以及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中 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

1. 認知有用性:指使用者認為資訊科技可以增加其個人工作績效的程度 (Davis, 1989)。

2. 認知易用性:指使用者相信運用資訊科技所能省下努力 (effort)的程度(Davis, 1989)。

3. 相容性:指創新符合潛在使用者過去的經驗及目前的價值觀和需求的程度(Rogers, 1983)。

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願 實際行為

認知行為控制 認知易用性

認知有用性 相容性

同儕影響 上級影響

自我效能 資源便利狀態 科技便利狀態

(30)

(二)主觀規範

主觀規範方面,Talyor and Todd指出三大重要的參考族群,分別為同儕、上級與 下屬,在考慮研究樣本的特性後,將主觀觀規範分解為下列兩項變數。

1. 同儕影響:指朋友、同事…等同儕對個人使用某種資訊科技的期望與想法。

2. 上級影響:指上司對個人使用某種資訊科技的期望與想法。

(三)認知行為控制

認知行為控制可分為三項變數:

1. 自我效能:指個人內在的自我判斷從事某行為之能力(Bandura, 1977)。

2. 資源便利狀態:指時間、金錢等資源對於使用者從事某行為的協助(Bhattacherjee, 2000)。

3. 科技便利狀態:指科技對於使用者從事某特定行為的協助(Bhattacherjee, 2000)。

依據Taylor and Todd(1995)的研究中,也針對科技接受模式、計劃行為理論與解 構式計劃行為理論三個模型進行驗證,發現在預測使用者使用資訊科技的預測能力方 面,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高於科技接受模型與原本的計劃行為理論;而解構式計劃行 為理論在行為意向的解釋能力也略高於科技接受模型和計劃行為理論。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在探討國內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研究中,大多以國小為研究對象,而以國中為研 究對象的相對較少,此可能與國中學生仍有升學壓力有關。故以下就國中階段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相關文獻與研究方式及對象,整理如表 1。

表 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形式 研究對象

張郁欣 (2012)

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於遊戲式 音樂教學之研究-以苗栗縣某 國中八年級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國中八年級學生 62 人

黃健泉 (201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學 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 就的影響 -以磁場與電流磁 效應單元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苗栗縣某公立國民中學 三年級學生 52 人

(31)

表 1(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形式 研究對象

傅晨萍 (2012)

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地理科之 教學成效之研究-以「水文」

與「生態特徵與環境問題」單 元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七年級學生 108 人

洪靚恩 (2011)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數 學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意向之研究

問卷調查 新北市國中數學教師

侯秀芳 (201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現況及 其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新北 市板橋區某國中為例

問卷調查 新北市板橋區 某國中教師 陳素玲

(2011)

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國文語法 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 研究

教學實驗研究法 台中市某國中 二年級學生 54 人 張琇琦

(2011)

影響國中英語教師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因素研究—以新竹 地區為例

問卷調查 訪談

新竹地區 311 位 國中英語教師 黃啟順

(2011)

資訊科技融入 ARCS 動機教 學模式對國中數學低成就學 生進行補救教學成效之探討

教學實驗研究法 國中七年級 12 人

陳鳳燕 (2011)

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數學成效 研究-以互動式電子白板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彰化市某國中 二年級 60 人 陳奕任

(2010)

資訊科技融入國文修辭教學 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教學實驗研究法 彰化縣某國中 三年級學生 陳仕龍

(2010)

彰化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運 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與 影響因素之研究

問卷調查 彰化縣國中

特教老師 132 人 詹明原

(2010)

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因素之研究

文獻探討 模糊德爾菲法 ANP 進行優先權

重分析

國中教師

李建國 (2010)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文教 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使用 意願─以台中市國中為例

問卷調查 TAM

台中市公立國中 國文科教師 許暉東

(2010)

資訊科技融入合作學習對國 中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 習成就與態度之影響

教學實驗研究法 國中三年級 64 人

邱羨嘉 (2009)

資訊科技融入藝文領域教學 與教師創新教學表現之研究 ---以桃園縣國中藝術與人文 領域教師為例

問卷調查 桃園縣國中

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 306 人

(32)

表 1(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形式 研究對象

黃柏彰 (2009)

屏東縣國中教師資訊科技素 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問卷調查 屏東縣國中

教師 342 人 侯坤成

(2009)

國中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意願之探討--以臺南市國中 教師推動電子互動白板教學 為例

問卷調查 訪談

台南市國中 教師 11 人

漫安琦 (2009)

台北市國中音樂教師對資訊 科技與視聽媒體認知與運用 之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訪談

臺北市國中 音樂教師 201 人

訪談 5 人 曾賢屹

(2009)

整合資訊科技融入協同教學 以發展國中科學教師 PCK 之 研究

監控模組教學模 式 問卷調查

訪談

國中九年級 學生 36 人

歐世杰 (2008)

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數學教學 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數學 教師為對象

問卷調查 臺北市國中

數學教師 199 位 陳冠仁

(2008)

校園 E 化設備滿意度、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意願及工作投入 關係之研究-以國中教師為例

問卷調查 國中教師 376 人

徐歆沛 (2008)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對國 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

教學實驗研究法 台南市某國中 二年級學生 68 人 曾鴻麟

(2008)

以資訊科技融入「月相與潮 汐」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大社 國中九年級學生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問卷調查

高雄市大社國中 國三學生 廖逸映

(2008)

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的態度與影響因素—以 宜蘭縣為例

問卷調查 宜蘭縣國中學生 516 人 洪國鈞

(2007)

資訊科技數位學習與學生學 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 縣市國中為例

問卷調查 彰化市國中學生 364 人 梁素梅

(2007)

彰化縣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

問卷調查 半結構式訪談

彰化縣國中 教師 527 人 陳惠雪

(2007)

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之態度與影響因素研究---以 國中英語教師為例

問卷調查 訪談

雲林縣與屏東縣 國中英語教師 138 人 林志彥

(2007)

資訊科技融入坡地防災教學 之研究--以台中縣外埔國中 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台中縣外埔國中 二年級學生 64 人

(33)

表 1(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形式 研究對象

楊炘 (2007)

桃園縣國中英語教師個人背 景、電腦素養、學校設備與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經驗及態度 之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桃園縣國中

英語教師 297 人

陳文吉 (2006)

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國中 數學領域之學習成效研究-

以 GSP 輔助帄面直角坐標系 單元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彰化縣某國中 一年級學生 68 人

林世傑 (2006)

影響國中數學教師應用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因素之研究

問卷調查 北北基公立國中 數學教師 184 人 王邦權

(2006)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影響國中 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教學實驗研究法 問卷調查

新北市某國中 八年級六個班學生 林錦勳

(2005)

資訊科技融入國中社會領域 地理科教學研究--以台灣天 氣與氣候單元為例

教學實驗研究法 嘉義縣某國中學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的研究,國中階段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中,研究對象大多 以學生或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學習成效及現況探討。而主題相 類似的研究中:

侯坤成(2009),國中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之探討--以臺南市國中教師推動 電子互動白板教學為例。主要是針對電子互動式白板,以臺南市某國中內十一位國中 教師的意見,作訪談及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探討。

侯秀芳(201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新北市板橋區 某國中為例。主要是以新北市其中一所國中實施現況問卷調查,並以敘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為主。

李建國(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文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使用意願─以 台中市國中為例。主要是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國文科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的現況,並未對其他學科加以探討。

故本研究將研究範圍擴大至新北市多所國中,涵蓋國中各學習領域,並以較新式 之行為模式理論來探討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願及其行為模式。

(34)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本章主要是針對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架構與所採用之研究方法做說明,共分為五 節。第一節依據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第二節說明所探討的研究變數及 針對各研究變數給予操作型定義;第三節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假設;第四節為問卷設計

,包含問卷結構;第五節說明研究資料分析方法及工具,以下將針對各節進行詳細之 說明與介紹。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主要希望以多方面來考量,探討影響國中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時的主要因素為何?教師本身在實施時的真實行為意願為何?在實施中所遇到的主 要阻礙因素也是所希望探討的。因此綜合文獻分析在使用行為相關理論的發展之探討 結果,及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之行為意向,本研究採用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其研究架構如圖 6 所示。本研究採用解構式計劃行 為理論的原因如下:

1. 從年代來看理性行為理論(TRA)於 1967 年形成,並於 1980 年確立,計劃行為理 論(TPB)則於 1985 年建立,而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DTPB)則於 1995 年時有更好 的應用。

2.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乃是由理性行為理論及計劃行為理論演進而來。

3. 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包含科技接受模式之易用性及有用性之架構,較適合作為本 研究之理論架構。

(35)

圖6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變數與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依據參考文獻中各學者所提出的變數定義加以修改,使之成為適合本研究 的操作型定義,其相關說明如下。

一、自變數

本研究模式之自變數包含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

」、「相容性」、「規範信念」、「遵從動機」、「自我效能」與「便利條件」等六 個研究變數,以下分別針對本研究自變數說明其參考文獻與操作型定義。

(一)認知易用性

定義:指使用者相信運用資訊科技所能省下努力(effort)的程度(Davis, 1989)。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時,主觀認定易於實施與融入的 程度。

(二)認知有用性

定義:指使用者認為資訊科技可以增加其個人工作績效的程度(Davis, 1989)。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時,主觀認定可提高自己教學成 效的滿意程度。

認知有用性

相容性 同儕影響 上級影響

自我效能 便利條件

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

認知行為控制 認知易用性

行為意願 實際使

用行為 H 1

H 2

H4

H 5

H6

H7

H 8

H 9

H 10

H 3

H 11

H 12

(36)

(三)相容性

定義:創新符合潛在使用者過的經驗及目前的價值觀和需求的程度(Rogers, 1983)。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時,主觀認定符合過去的教學經 驗、習慣及目前教學需求的程度。

(四)同儕影響

定義:指朋友、同事…等同儕對個人使用某種資訊科技的期望與想法。(Taylor and Todd, 1995)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主觀認知同儕認為其應該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壓力程度。

(五)上級影響

定義:指上司對個人使用某種資訊科技的期望與想法。(Taylor and Todd, 1995)。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主觀認知上級主管認為其應該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壓力程 度。

(六)自我效能

定義:指個人內在的自我判斷從事某行為之能力(Bandura, 1977)。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教師主觀判斷自我科技使用、運 用與融入的能力程度。

(七)便利條件

定義:指個人在從事某項行為時,促進完成該行為的資源可利用性(Bhattacherjee, 2000)。可分為「資源」與「科技」便利條件。

操作型定義: 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教師所擁有資源的可利用與阻 礙程度。資源則包括了時間、金錢、設備、技術與外來的協助等資源。

二、中介變數

本研究模式之中介變數包含「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與「認知行為控制」

等三個研究變數,以下分別對本研究中介變數說明其參考文獻與操作型定義。

(一)行為態度

定義:指個人在使用某特定的資訊科技時的喜好程度(Davis, 1989)。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喜好程度,與教師所抱持正面或 負面的評價。

(37)

(二)主觀規範

定義:指個人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行為時,所受到的社會壓力影響程度(Ajzen,1991)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程度。

(三)認知行為控制

定義:指個人欲從事某種行為時,所需要資源和機會的信念(Ajzen,1991)。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教師「自我預期」資源、機會多 寡與預期阻礙的程度。

三、依變數

本研究之依變數為「行為意願」構面。在理性行為理論(TRA)與科技接受模式 (TAM)中,Fishbein and Ajzen(1975)與 Davis, et al.(1989)對行為意願的定義為:個人對 於從事某種行為的意願強度。

(一)行為意願

定義:指個人是否願意接受與使用某種科技系統(Davis,1989)。

操作型定義:衡量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意願程度。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主要是以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DTPB)為基礎,以多層面考量,探討教師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主要因素為何,並了解目前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的現況與行為意願。本研根據研究架構所提出研究假說如下:

H1: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行為意願」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際 使用行為」呈正相關。

H2: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態度」與「行為意願」呈正相關。

H3: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主觀規範」與「行為意願」呈正相關。

H4: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認知行為控制」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行為意願」呈正相關。

H5: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認知行為控制」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實際使用行為」呈正相關。

H6: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認知易用性」與「態度」呈正相關。

(38)

H7: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認知有用性」與「態度」呈正相關。

H8: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容性」與「態度」呈正相關。

H9: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同儕影響」與「主觀規範」呈正相關。

H10: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上級影響」與「主觀規範」呈正相關。

H11: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自我效能」與「認知行為控制」呈正相關。

H12: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便利條件」與「認知行為控制」呈正相關。

第四節 問卷設計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驗證本研究架構。問卷初步設計是依據 研究模式來設定變數的項目,對於問題的描述及語意,則是參考過去國內外相關文獻 中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題項,加以翻譯並修改描述後,再根據本研究的主題修定而成。

各定量性的變數則是採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法:1 代表「非常不同意」、2 代表「

不同意」、3 代表「沒意見」、4 代表「同意」、5 代表「非常同意」。問卷初步設 計完成之後,先委由學校老師採集體討論的方式,將問卷中題意不清或是容易混淆的 問題予以修正或刪除。

問卷初稿包含「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與想法」、「影響教師實施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之相關因素」與「教師基本資料」三大部份。依照預詴分析的 結果,再適當修改後完成正式問卷,其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與想法

」共 12 題,「影響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之相關因素」共 27 題,「基本 資料」共 11 項,反向題 2 題。

原題目設計時,為了偵測受測者是否隨便勾選,故於詴題中加入第 33、41 兩個 題目作為偵測用的反向題,但考量一般受測者在作答時的心境,對於相差 1 分的選項

(如:「非常不同意」與「不同意」,「同意」與「非常同意」,「不同意」與「沒 意見」或「沒意見」與「同意」)除非有強烈的好惡感覺,否則仍會將其當成一樣的 選項。因此,當反向題得分與該對應正向題得分相差 1 分時,仍將之視為有效問卷,

但是反向題得分與該對應正向題得分相差 2 分以上時,則可明顯偵測出受詴者在作答 時應該是隨意勾選,則將予以剔除。

本研究的抽樣過程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進行問卷預詴,採用紙本問卷發放,基 於時間與便利性考量,本研究之預詴問卷僅針對「新北市石碇高級中學」之教師 做為發放對象,發放 50 份,回收 47 份,再依據反向題得分與該對應正向題得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mechanical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study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the solder ba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lies on probing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stry in Taiwan , using the theory -'structure - the behavior - the performan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irst of all, by observing on 393 Junior High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