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293  Download (0)

Full text

(1)

2006 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RESULTADOS GLOBAIS DOS INTERCENSOS 2006

GLOBAL RESULTS OF BY-CENSUS 2006

如欲索取進一步資料,可聯絡 統計暨普查局文件暨資料傳播中心 Para efeitos de informação contacte o

Centro de Documentação e Difusão de Informação da DSEC 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re of the Statistics and Census Service 澳門宋玉生廣場 411- 417 號皇朝廣場 17 樓

電話:3995311 圖文傳真:28307825

Alameda Dr. Carlos d´ Assumpção, nº. 411 - 417, Edf. “Dynasty Plaza”, 17º andar, Macau

Telefone: 3995311 Fax: 28307825

17

th

floor, "Dynasty Plaza" Bldg.,

411- 417 Alameda Dr. Carlos d´Assumpção, Macao Telephone : 3995311

Fax: 28307825

電子郵件地址:info@dsec.gov.mo E-mail: info@dsec.gov.mo 網頁地址:http:// www.dsec.gov.mo Homepage: http:// www.dsec.gov.mo

官方統計 Estatística Oficial

Official Statistics

倘刊登此等統計資料,須指出資料來源

A reprodução destes dados só é permitida com indicação da fonte

Reproduction of these data is allowed provided the source is quoted

(2)

編輯:統計暨普查局 二零零七年五月於澳門 圖表設計:統計暨普查局 印刷:統計暨普查局 Editor: DSEC

Macau, Maio de 2007

Design Gráfico: DSEC

Impressão: DSEC

Published by: DSEC

Macao, May 2007

Design : DSEC

Printed by: DSEC

(3)

इ ݎ

ࢺ׵ᔐࣂშᘠय़᢭ۈ෤༙ૈ˦ࢉၠ˧չօ׌ԃੑ֟ᖱལौ෤ᤴӡ˦঳ᑰଆט

҃ᄰบၗࢃᔐࣂߌق҅ңၩ࡛˦ൿਲሖມউگड़႕ౡጐᇿݡ˦יݱ؍҅ңມউӂ

࿆˦י 2006 ׵ 8 Ԇر 9 Ԇຬ࿆Ԣࠎ᎞ۀ׶ྰػ҃ 2006 Ӎ຺ғұඍੀ˦ෟ؍ҧऒ ൿਲতు˦ॴᡛ 1996 ׵ਗ਼؍ྰػԢݢࢃ൵҄؍ҿຬ҅ңൿਲ˨

2006Ӎ຺ғұඍੀࢃࢵ۳༺࠲˦ҴࠟՂ׵׵ߟӘٛ˦ൎӘٛࢃᙦ᥁༺࠲Է०

؈:ճᔐ҅ңԞਰ୏፭өᤴӡࢃሆਰӛ࠽˦Ԣөᄳ඄ࢃൿਲࢶ˨

2006Ӎ຺ғұඍੀಥԢ࿛٥ྰػ˦ֶᖊ፨ҧգչࢃҧҌӿय़˦׌Әַөܡ҅

ᔄሞ˧ࢉၠᇊ᥁˧࿬᎐๐ӑࢃᔺၧ఍׏˦Ԣөࢺҡ׎ҧಃᓔօࢃᏉᄺైከ˦ᇫ؎

ൿਲሖມউگ਒Ԣ௣Ӻဴᚦ˦ݒᣱࢸ׌ৌ҅ҥᇫճگࢃҲٔຎݠᠼ྘ဲܲ˨

Ԩگࣁ ටਤ഍

(4)

Página vazia

Blank page

(5)

֪ ᗁ

! ੤!

ඍੀԑࡤ

//////////////////////////////////////////////////////////////////////////////////////////////7

!

ᙴ᥏཈ࡀၷਾ

I! ߚِғұ

/////////////////////////////////////////////////////////////////////////////////////19!

II! ِԊӷِू

//////////////////////////////////////////////////////////////////////////////////43

! III! ғұຯগΏӍ຺ғұඍੀԬਾ॰Ꮁ

////////////////////////////////////////////////53

!

ᑦ࿆ྑٗ॰Ꮁ

//////////////////////////////////////////////////////////////////////////////////////55

!

ඍੀࣄ

////////////////////////////////////////////////////////////////////////////////////////////////57

!

!

Ցຜݮඍੀࣄ

//////////////////////////////////////////////////////////////////////////////////////61

!

(6)

ಛ ॎ П ݲ

1. ֞࢑...7

2. ౖصଔޅ ӷᅗ଑ ؏࿣ ຺...7

3. ඍੀᐄ๎...7

4. ᅗ଑࢑؏ ࿣...7

5. ࠜᎬԑࡤ...8

6. ཈ࡀೢ኉...8

7. ᑦ࿆೓ދ...8

8. ྒြᄾᢉ...9

9. ඄ᄦྏᢉӷށԴ...12

10. өᠪࣄ...13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7)

ඍ ੀ ԑ ࡤ !

1. ֞࢑

2006 中期人口統計,是本 澳自 1996 年首 次開展中期人口統計 後第二次同類 的統計活動。按照國際 慣例,在兩次 普查 中間進行一次大型的 住戶抽樣統計,以 了解最新的澳門人口 情況,包括社會 及經 濟特徵等資料。有關數 據除用以調整 過 去及未來五年人口估 計的主要依據 外,亦 有助特區政府在規劃 及制訂有關教 育、

房屋、交通、醫療、 社會服務等政 策方面 的重要參考數據;同 時,為工商企 業、

社團組織、學術機構 等提供極具參 考價值 的資料。

2. ౖصଔޅӷᅗ଑؏࿣຺

2006 中期人口統計 的資料收集工 作於 2006 年 8 月 19 日至 31 日期間進行;

參考時刻則為 2006 年 8 月 19 日凌晨 3 時,所收集的資料皆以此時刻作為參考標 準。在水上居 民方面,因應其生活特 性,於 2006 年農曆新年前(1 月 23 日至 27 日)進行了水上居民 人口普查。

3. ඍੀᐄ๎

2006 中期人口統計是一抽樣 統計活動,以 隨機抽樣的方式從澳 門特別行政區 的居住單位中,選出約 五分之一的居 住單 位作為樣本,有關居住 單位內的所有 住 戶皆為是次中期人口 統計的訪問對 象;對於 路環及其他居住單位 數目相對較少 的 區域,則以全面覆蓋 的方式進行資 料收集 。

4. ᅗ଑࢑؏࿣

中期人口統計動員近 千名大專學生 及約 100 名統計暨普查局工作人員參與,

在全澳設立 5 個工作分站,向被選中的居住單位內的住戶進行資料收集。

是次調查以問卷形式 收集住戶成員 詳細資 料;問卷除收集基本人口特 徵,如:

成員數目、性別、出 生地、出生年 月等資 料外,亦進一步收集 如:族裔、國 籍、

前居地、教育程度、就業狀 況、工作收入、上班時間及使用之交通 工具、閒暇活 動、外出旅遊、使用 電腦及互聯網 等較詳 盡的社會經濟資料。

(8)

5. ࠜᎬԑࡤ

中期人口統計是採用等距抽樣法抽選澳門半島和部分氹仔地區五分之一的居 住單位。為減低抽樣距離和空間的循環變動吻合所帶來的偏差,使用 5 個隨機起 點,亦即 5 個子樣本。有關的抽樣方法可同時簡化中期人口統計參數估計值標準 誤差的計算工作。

6. ཈ࡀೢ኉

統計結果的推算是採用下列公式進行推算:

總體結果推算值 = 抽樣部分的推算值 + 全查部分的普查值 抽樣部分的推算值 = 抽樣部分觀察值 ⅹ 抽樣比例的倒數

7. ᑦ࿆೓ދ

參與 2006 中期人口統計的大專學生,是透過履歷分析、筆試及面試,從 4,343 名申請者中挑選合適人員接受培訓;經評估上課表現及考試,表現優秀者才可執 行有關工作,以保證所有工作人員皆能按既定的程序向住戶收集資料。

為確保資料質量,所有填寫了資料的問卷均會首先在工作分站內由外勤工作 人員互相審核,再以電腦程序作邏輯性的覆核,以保證沒有遺漏或錯誤。另一方 面,在 8 月 24 日至 9 月 5 日進行了為期十三天的“普查後質量抽查”,選取了 5%

的曾 被 訪 的住 戶 再 進 行重 訪 , 通過 比 較 來 評估 中 期 人口 統 計 資 料的 質 量 。“普查 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是次中期人口統計工作的質量符合國際標準。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9)

ඍ ੀ ԑ ࡤ !

8. ྒြᄾᢉ

˘ۡд፫ܝ Ĉ д፫ܝ΍Ϡͷଂֽ՟ѣᗓฟ፫ܝాᜈ̱ٕ࣎͡ͽ˯Ą

̍үќˢ Ĉ ၆ဌࣶ҃֏Ă̍үќˢ޽̍үᓟ࿌ć၆ဌ͹̈́ҋྤགྷᒉ۰҃֏Ă̍үќˢߏ ϠயᓁࣃᄃϠயฟ͚̈́ྤயԶᖞม̝मᗝĄ

͗͹ Ĉ జ׎΁ҝ͗јࣶٚᄮࠎҝ͗΃ܑĂͷѐ႕ 16 ໐̝ˠ̀Ą

͟૱ϡᄬ֏ Ĉ ࣎ˠдछٙ̚ᄲٕ౵૱ֹϡ̝ᄬ֏Ą

΍Ϡг Ĉ ѣᙯˠ̀΍Ϡॡٙ఍۞઼छٕгડĄ

εຽˠ˾ Ĉ дણ҂ഇมĂТॡ௑Ъ˭Е୧І۞ 14 ໐ٕͽ˯ˠ̀Ą

Β߁Ĉ - ՟ѣ̍үٕᄃဌ͹՟ѣϒё̍үᓑᘭć

- Ξତצѣ࿌̍үٕҋ̎ઇϠຍć - д࿅Ν 30 ͟അವԱᖚຽĄ

ϒఢିֈ Ĉ ޽ѣր௚۞Ăͷ͹ࢋࠎ׊ආ̈́ܦ͌ѐฟᏱ۞ĂϤጯ݈ିֈҌ̂ጯିֈ̝ኝ඀Ą д፫ˠ˾ Ĉ ણ҂ॡג֗఍፫ܝاҝಏҜ۞ˠ̀Ă̙ኢ׎ߏӎͽ፫ܝࠎ૱اгĄ

ѐ᛬ Ĉ ѣᙯˠ̀ҋ΍Ϡ͟ഇҌણ҂͟ഇٙޘ࿅۞Ԇፋ̳ፌѐᇴĄ

Җຽ Ĉ дણ҂ഇมĂ࣎ˠăಞٕٙЋຽଂְ۞གྷᑻ߿જĄѣᙯ̶ᙷߏણ໰Į፫ܝҖ ຽ̶ᙷį Ą

ҝ͗ Ĉ ВТϠ߿ăซࢴֳٕѣϠ߿ٙᅮˠ̀۞ᓁЪĄҝ͗јࣶ̝ม̙˘ؠѣᏐᛳᙯ

ܼĂҭົВТҫϡొ̶ٕፋ࣎اҝಏҜć፾اϠ߿۞ˠ̀Ϻజෛࠎ˘ҝ͗Ą

ҝ͗ඕၹ Ĉ ޷ҝ͗۞छल८͕ᇴϫ̈́ҝ͗јࣶ̝ม۞ᙯܼ҃ү΍۞̶ᙷĄ

Ξ̶ࠎĈ - ಏˠ͗

- ѣ८͕ҝ͗

- ൑८͕ҝ͗

ҝшಏҜ Ĉ үࠎ˘ٕ࣎к࣎ҝ͗اҝ۞ܧะវاҝಏҜĄ

Β߁Ĉ - ˘ਠّҝшಏҜ (ּтĈ੼ăҲᆸҝш̂ງಏҜĂ̍થሁц̰Бүاҝϡ౉

۞ಏҜඈĄ)

- ᓜॡّҝшಏҜ (ּтĈ͢ޏă׽ؠ̝௺੸Ą)

- ϒёሁц̰ܧБүاҝϡ౉̝ಏҜ (ּтĈѣˠϡүاٙ۞֘ٗăგந

఍ăఱࣗăᏱ̳ވă̍ᇄඈĄ)

- ߹જّҝшಏҜ (ּтĈ௺੸ă߹જ֘ޏĄ) - ׎΁ϏЕځҝшಏҜ

ا ҝ ˠ ˾ Ĉ ૱ ҝ ا ϔ̈́ ߹ જا ϔ ̝׶Ą

(10)

اҝಏҜ Ĉ дޙ᎝ԛё͞ࢬߏ̶࿣׶ѣ፾ϲˢ˾۞Ăͷϡүˠᙷاҝ۞г͞Ą

̶࿣ߏ޽ᄃ׎΁ˠཏ̶ฟĄ

፾ϲߏ޽̙ᅮࢋགྷ࿅׎΁اҝಏҜĂ҃ѣ፾ϲˢ˾ۡତଂ̳Вг͞ซˢྍಏ ҜĄ

اҝಏҜ̶ࠎĈ - ҝшಏҜ - ะវاҝಏҜ

Ĉ ޽ҫϡاҝಏҜ۞щଵ/ԛёĄ اҝಏҜ̝ҫ

ϡԛё

Ξ̶ࠎĈ - ҋཉ

- ဌ͹೩ֻ

- ১ҝ - ׎΁

ا፫ᓁѐഇ Ĉ ͽώ፫ࠎ૱اг̝͟੓ࢍҌણ҂ഇ۞ॡมĂͽፋѐࢍზĄഇมтഅᗓฟ፫ܝ

ాᜈ̱ٕ࣎͡ͽ˯Ă݋ഴΝᓁᗓ፫ॡมĄ

ܧ౻જˠ˾ Ĉ дણ҂ഇม̙జෛࠎ౻જˠ˾Ăӈֱ֤̙௑Ъಶຽٕεຽ୧І۞ˠ̀Ą Β߁Ĉ14 ໐ͽ˭ˠ̀ăጯϠăफ़நछચ۰ăϖ˳ಉε̍үਕ˧̝ˠ̀ăੜԝ

ٕੜЃˠ̀ăያќৈ࿅߿̝ˠ̀̈́ཌྷચ̍ү۰Ą

݈اг Ĉ ޽ѣᙯˠ̀ͽώ፫ࠎ૱اг݈Ă౵ܕ˘ѨഅاҝҌ̱͌࣎͡۞፫ܝͽγ઼छ

ٕгડĄ

߹ જ ا ϔ Ĉ д ણ ҂ ഇ̝ ݈ ٕ̝ ޢ ̱࣎͡Ăا ፫ ॡม ̙ ͌ٺ ˘ ࣎͡Ăҭ ̙ ֖ˬ ࣎ ͡

۞ ˠ ̀ Ą

छल८͕ Ĉ ׌Щٕͽ˯ҝ͗јࣶ۞௡ЪĂ΁ࣇЯҕቡă૓ބٕќዳඈቡ߇Ă࠹̢มхд

඾পؠᙯܼĄ

১ܛ Ĉ ҝ͗Я১ҝاٙ҃Տ͡ᅮᘳ;̝෱ϡĄ

઼ᚱ Ĉ үࠎߙ˘઼࣎छЪڱ̳ϔ۞֗ЊĄ

૓ބېڶ Ĉ ಶ઼छ/гડ۞૓ބڱఢٕг͞௫ܸд૓ބ̝ࡗؠܸј͞ࢬ۞࣎ˠېڶĄ

૱ ҝ ا ϔ Ĉ д ણ ҂ ഇ̝ ݈ ٕ̝ ޢ ̱࣎͡ Ăا፫ॡม̙͌ٺˬ࣎͡۞ˠ̀Ą

૱اг Ĉ ѣᙯˠ̀дણ҂ഇม఼૱اҝ۞г͞Ąࡶѣᙯˠ̀дણ҂ഇ̝݈ٕ̝ޢ̱࣎

̂͡ొ̶ॡมاҝд፫ܝĂ׎૱اгࠎ፫ܝćӎ݋Ă૱اг޽ѣᙯˠ̀ٺણ

҂ഇ݈̱࣎̂͡ొ̶ॡมاҝ۞г͞Ą

୉ཱྀ Ĉ ޽ˠᙷЯϠֈ҃ҋ൒ԛј۞ҕቡᙯܼĄ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11)

ඍ ੀ ԑ ࡤ !

୎มڿ֘гᕇ Ĉ ޽ҝ͗јࣶٺ୎มઃڿռछ֘۞г͞Ą

Ξ̶ࠎĈ ̳ிઃ֘ಞ - ќ෱ٕ̙ќ෱۞Ă՟ѣֹϡྤॾࢨט۞ઃ֘ಞ

ռˠઃ֘ಞ - ߙᙷ޽ؠˠ̀Ğтҝш̂ງઃ֘ಞ֘Ҝ۞ຽ͹ٕ১މğ̖Ξֹ

ϡ׎֘̚Ҝ۞ઃ֘ಞ

ූ྽֘Ҝ - д྽ྮय़ќ෱ٕ̙ќ෱۞֘ҜĄ

౻જˠ˾ Ĉ дણ҂ഇมĂΞણᄃϠயથݡٕ೩ֻڇચ̝ 14 ໐ٕͽ˯ˠ̀ĄΒ߁ಶຽˠ

˾̈́εຽˠ˾Ą

ಶຽˠ˾ Ĉ дણ҂ഇมĂࠎ˞ܛ᏿ٕۏኳ۞ಡ࿌ăӀማٕछलќˢ҃̍үҌ͌˘࣎̈ॡ

۞ 14 ໐ٕͽ˯ˠ̀Ą

ಶጯ Ĉ ѐ᛬д 3 ໐ٕͽ˯̝ˠ̀Ăࠎ඾ѣր௚гତצϒఢିֈ҃дିֈ፟ၹซҖጯ ௫̝࿅඀Ą

ണᅪ Ĉ ЯА͇ٕޢ͇ࣧЯᇆᜩΒ߁֗វăം˧ăჟৠ͞ࢬ̝ઉ૵ېڶĂͽ࡭ӈֹᑕ ϡ˞ᅃӄጡ׍ޢĂдซҖϠ߿ᅳા۞߿જॡ̪΍னӧᙱĂᅮࢋҾˠםӄĄ ะវاҝಏҜ Ĉ Ҝٺ˘ᆼٕкᆼሁц̰ĂϤ˘পؠ၁វүاҝٕ׎΁͞ࢬ۞щଵ̈́გநĂү

ࠎ˘ཏˠاҝϡ۞اҝಏҜĄ

Β߁Ĉ - ੧ظ̈́Тᙷݭಞٙ

- ፟ၹ/ੰ۽

- ࣶ̍૛۽

- ᒉг

- ׎΁ะវاҝಏҜ

གྷᑻ߿જېڶ Ĉ ޽࣎ˠણᄃགྷᑻ߿જ۞পᇈĂΞ̶ࠎ౻જˠ˾׶ܧ౻જˠ˾׌჌Ą

Ⴢٗ Ĉ اҝಏҜ̰ࢬ᎕̙͌ٺ 4 π̳͎͞

(43 π͞ࡻ͎)

Ăͷ˘ਠଐڶ˭Ϥ౵͌ 2 ̳

͎੼̝ᒒጨ̶ٕ࿣ۏϲࠧၹј۞۩มĂ͹ࢋΑਕߏֻҝ͗јࣶүჂ্ăЃि

̝ϡĄ

ᄃ͗͹̝ᙯܼ Ĉ ҝ͗јࣶᄃ͗͹̝มЯҕቡă૓ބٕќዳඈࣧЯ͔҃࡭۞࠹̢ᙯܼĄ ሁцֻഠ Ĉ ҝ͗јࣶЯٯ٪ҋཉاҝಏҜ͔҃࡭۞Տ͡ШᅙҖඈ፟ၹᐺᔘ̝ሁц޷೬

෷ഠĄ

ጯ። Ĉ дણ҂ഇ࣎ˠ̏јΑԆј۞౵੼ϒఢିֈ඀ޘĄϏԆјጯ݈ିֈ۞ˠ̀Ă૟

ᕩᙷٺଂϏˢጯĄ

ᖚຽ Ĉ дણ҂ഇมĂ࣎ˠٙፉЇ̝̍үٕᖚચĄѣᙯ̶ᙷߏણ໰Į፫ܝᖚຽ̶ᙷįĄ ᖚຽ֗Њ Ĉ дણ҂ഇมĂߙಶຽˠ̀дଂְ˘ีᖚຽॡ̝֗ЊĄ

Ξ̶ࠎĈဌ͹ăҋྤགྷᒉ۰ăဌࣶ̈́൑࿌छᛳᑒ̍Ą

(12)

9. ඄ᄦྏᢉӷށԴ

-!!! ྷቦᐔૣਮሌ

!!!

..!!! Թᓫ؁

!!!

…!!! ׯవ༉ߛ

!!!

MOP!!! ᖋߞՎ

!!!

o ྵࢭᐔ٤լ࢚ࡹ൓؁ຯڼַᐔ

!!!

r!!! ݠײᇄ୾

ᐔ٤ࣾ൚Ԃ ؄࢚ါڼଇُ͡෺ભቆ/ऱՐ૮۞ၕ؋ࣾᐔ٤ᛡࠖ־వጣ

ᛡᐔැڃ֭Ԃͣ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13)

ඍ ੀ ԑ ࡤ !

10. өᠪࣄ

Ϸ᜸ߒΙ!

՗ཾϷ᜸!

!

ඃҋൢၰ ඃҒൢၰ ඃҟൢၰ

A ၻཾȃ੺ޏཾȃ

ࣛᘸЅݓཾ

B ਐധཾ

C ௴ᝪώཾ

D ᇧഅཾ

E ႫΨȃ੉ᡝЅЫ ޟҡ౰ЅϷ଩

F ࡚ᑞ

G ׳ีЅႭ୵ཾȇᐠଢ଼ٙȃኞԜ

ٙȃএΡЅড়৳ސࠢޟᆰও H ՞ஜȃᓡᢈȃନዂЅӣ᜸ൟܚ

I ၼᒯȃອᙠЅ೽ଉ

J ߜᒊཾ୛

K Ϛଢ଼౰ཾ୛ȃનၩЅөӌཾඪ ټޟཾ୛

L ϴӓ՗ࢇȃ٩ፏЅ஼ڙܒޥོ

߳ራ M ఀى

N ᚂᕛፏҡЅޥོᆋց

O ღᡝȃޥོЅএΡޟڏт݈୛

P ჍҢ༅Ρޟড়৳

Q ୽ሬಢᙑЅڏтሴπоѴޟᐠ

註:2006 中期人口統計的行業分類以《澳門行業分類》(第一修訂版)作參考。

(14)

Ϸ᜸ߒΠ!

ᙛཾϷ᜸ !

ᝍၰөᠪ ᝍၰ

಑Ισ᜸! ҳݲᐠᜰԙষȃϴӓ՗ࢇଽ઻ۢষȃޥ

ღሴᏲΡষȃӌཾሴᏲΡষЅင౩!

಑Πσ᜸! டཾΡষ!

಑έσ᜸! ׬೚ষЅሄօடཾΡষ!

಑Ѳσ᜸! Мষ!

಑Ϥσ᜸! ݈୛ȃ᎛୵Ѕӣ᜸ώհΡষ!

಑ϲσ᜸! ᅣၻཾዣጛώհޱ!

಑Μσ᜸! ώཾώӞЅЙώ᛺ώΡ!

಑Τσ᜸! ᐠѮȃᐠᏢᐇհষȃѧᐠЅ၆଩ষ!

಑Ξσ᜸! ߨ׬೚ώΡ!

註:2006 中期人口統計的職業分類以《澳門職業分類》作參考。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15)

ඍ ੀ ԑ ࡤ !

Ϸ᜸ߒέ!

ᏰऋϷ᜸

ᓢ৽

!

ᐄ๎

!

ఀى! ఀৱଋጛЅఀىऋᏰ!

ΡМᏰЅ᛺೚! ᇭِȃᐣѬȃ঱Ᏸȃ۠ఀЅડᏰȃछ೚ȃߒᅋ᛺೚ȃҁ

७᛺೚Ѕຜ᠙᛺೚ȃ೩ॎ!

ޥོऋᏰȃ୦୛!!!!!

Ѕݲࡡ!

ငᔼȃޥོᏰȃЖ౩Ᏸȃ՗࣏ऋᏰȃཱིᆸЅၥଉȃ՗ࢇ

ᆓ౩Ѕ୦୛ȃݲࡡ!

ऋᏰ! ҡސᏰȃේސᏰȃЈМᏰȃސ౩ᏰȃϽᏰȃኵᏰЅಛॎ

ᏰȃႫသ!

ώแȃώཾЅ࡚ᑞ! ௴ᝪȃႫυȃႫଉώแȃᇧഅȃ࡚ᑞЅᕊഅȃᐠడȃ૖

ྛȃϽᏰ้ώแ!

ᚂᕛፏҡ! ၌ডᏰȃࢺ՗੾ᏰȃಠफᏰȃᚂऋȃ᛾౩ᏰȃᕊᎴᏰ!

ڏт! ၻȃݓЅᅣཾȃᛚᚂȃޥོ݈୛ȃএΡ݈୛ȃၼᒯ݈୛ȃ

ᕗც߳៖ȃ߳Ԋ݈୛!

(16)

Página vazia

Blank page

(17)

ᛡ ᦼ ྵ ࢭ ფ ફ !

Ҭ! ᓃ

I.! ߚِғұ!

1. ғұ౷ցଢ଼፻

1.1 ҭӋᏁָ... 19

1.2 ࠞڋԑ؝ᢹརቆ ... 20

1.3 ՚֭؀... 23

1.4 ಒ౮ԃڃ ... 23

1.5 ҭӋ಩॥ ... 25

1.6 ԷҼߴ֡ ... 26

2. ށԴғұ˵ࢗၮଢ଼፻ 2.1 ಠ॑࢝ࢃ ... 27

2.2 ಉ᡾... 29

2.3 ഖᅎ... 29

2.4 ߴᔸᚎ؝໔ ... 30

2.5 ҭӋᒜ඗ ... 30

2.6 Ԭಾ֮ዹݜ ... 31

2.7 ഌݕ୷᎕ z

ᓼᔯ

... 32

z

Նટਗָ

... 33

z

᠗ؑೝࢃ

... 34

z

຃ᓼೝ

... 34

3. ჶᘮଢ଼፻ 3.1 ᄐᙈৌ౩࢝ࢃ ... 35

3.2 ຃ႊҭӋ ... 36

z

٣ႊ̏ᝧႊԃڃ

... 37

z

Ӛټةү

... 38

z

ߴ٪ಒ౮

... 38

z

Ҽ୾ମ࿮/׆ฉӚޚ

... 39

3.3 ւႊҭӋ... 39

4.

໖ጝғұ... 40

(18)

II.! ِԊӷِू!

5. ِԊ

5.1 ٪Ԥ෯Ꮝ ... 43

5.2 ٪Ԥརቆ ... 43

5.3 ᔋذԑކ֮ᆷᄪೝࢃ ... 44

5.4 ࿯ႂମ࿮ࢫৌ౩ ... 46

5.5 ᔋذᔬ౩ݥᒐೝࢃ ... 49

6. ِू 6.1 ߴ٪๜٩ٸ֮ۨ؞ ... 51

6.2 ழࣨԑ঄ູވ໭ ... 52

III.!ғұຯগΏӍ຺ғұඍੀԬਾ॰Ꮁ

... 53

!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19)

ᛡ ᦼ ྵ ࢭ ფ ફ !

I. ۨ՞Ρο

1 ! ҅ң౩ճ୏፭!

1.1 ΡοኵҬ

2006 中期 人口統 計資 料顯示, 當年 8 月下旬澳門的 居住人口數目為 502,113 人,其中常住居民 491,482 人,流動居民 10,631 人。

居住人口數目與九六中期人口統計比較增加了 21.2%,過去十年澳門人口的 年平均增長率為 1.95%;較二零零一人口普查則增加 15.4%,近五年人口的年平 均增長率為 2.90%,由此顯示近年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ᇙҋ˺ߚِғұᎧ֞

̐ 1991-2006̑ !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澳門的流動人口數量相當大。根據行政資料 顯示,2006 年 8 月 19 日澳門的流動人口(流動人口不包括於居住人口內)為 6.5

萬人。而此"ᛡᦼྵࢭფફ"將集中分析居住人口。

355 693

414 128 435 235

502 113

0 100 000 200 000 300 000 400 000 500 000 600 000

九一人口普查 九六中期人口統計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2006中期人口統計

(20)

1.2 ܒտЅԑ ឭ๖ᄺ

在居住人口中,男性有 245,167 人,佔 48.8%;而女性有 256,946 人,佔 51.2%。

女性人口較男性多,主 要原因是移入 本澳 人士當中,如:持單程 通行證來澳的 中 國大陸移民、獲准居 澳人士等,皆 以女性 佔多數。

ऱ 1ͧࡇڽԀԞࡱ۞ྵኙ̐1996-2006̑

1996 2001 2006

ٰتa

ࡱ۞ Ԁᐔ ևߜ(%) Ԁᐔ ևߜ(%) Ԁᐔ ևߜ(%)

ᛡᐔ 414 128 100.0 435 235 100.0 502 113 100.0 ޗ 199 257 48.1 208 865 48.0 245 167 48.8 ԣ 214 871 51.9 226 370 52.0 256 946 51.2

在居住人口的年齡結 構方面,由於近五年出 生數目較之前下降,故 0-14 歲的 少年兒童人口數目( 76,406 人)較 2001 年大幅下降近兩成,而佔總體人口的比 例則由 2001 年 21.6%下降至 2006 年的 15.2%;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目(35,355 人)在五年間雖增加三 千多人,但升 幅仍 低於總體人口的增長 水平,因此老年 人 口佔總體人口的比例由 2001 年的 7.3%稍微下降至 2006 年的 7.0%。

ᇙҒ˺ߚِғұ؃ᢟө٩̐1996-2006̑

a 有關年份的資料,分別是指該年的大型統計項目,即九六中期人口統計、二零零一人口普查及 2006 中期人口統計

的結果資料;此表述方式會應用於 “ᛡᦼྵࢭფફ” 全文。

25.8

21.6 15.2

67.4 71.1

77.7

6.9 7.3 7.0

0 20 40 60 80

1.25ྑ 26.75ྑ 76ྑ Ѕ оΰ

%

Ξϲϛ෈Ροಛॎ ΠႭႭΙΡοලࢥ 2006 ϛ෈Ροಛॎ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21)

ᛡ ᦼ ྵ ࢭ ფ ફ !

過去十年 0-14 歲的少年兒童人口比例持續下降,而 15-64 歲的人口比例則上 升,令每百名 15-64 歲人口對應的少年兒童人口比例(少年兒童人口依賴指數),

由 1996 年的 38.2%下降至 2001 年的 30.5%,而 2006 年則進一步下降至 19.6%。

另一方面,每百名 15-64 歲人口對應的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依 賴指數),則由 1996 年的 10.2%下降至 2006 年的 9.1%。

ऱ 2ͧߖᘅঢ়ᐔ̐1996-2006̑

%

ٰت ߖᘅঢ়ᐔ!

1996 2001 2006

լٰߪྦԀԞߖᘅঢ়ᐔ! 38.2 30.5 19.6

ڡٰԀԞߖᘅঢ়ᐔ! 10.2 10.2 9.1

ᕫᦼߖᘅঢ়ᐔ! 48.4 40.7 28.6

ڡ՜ঢ়ᐔ 26.7 33.6 46.3

少 年 兒 童人 口 依賴 指 數 : 0-14 歲人口數目與 15-64 歲人口數目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老 年 人 口 依 賴 指 數 :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目與 15-64 歲人口數目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整 體 依 賴 指 數 : 0-14 歲和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目與 15-64 歲人口數目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老 化 指 數 :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目與 0-14 歲人口數目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外來人口(包括外地 僱員)的湧入 ,令 15-64 歲人口數量增加,相對地帶動 老 年 人 口 佔 總 體 人 口 的 比 例 稍 微 回 落 , 老 年 人 口 依 賴 指 數 亦 較 前 下 降 ; 與 此 同 時,2006 中期人口統計所得的居住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3 歲,較五年前增加 2.0 歲。

隨著人們壽命的 延長,而 出生人數相 對較 少,出現人口老 化的現象 。這可從 量度人口老化的另一 指標,即老化指數(老 年人口與 0-14 歲的少年兒童人口之比 例)得到反映;老化 指數由 1996 年的 26.7%增至 2001 年的 33.6%,現再進一步 攀升至 2006 年的 46.3%。顯示出澳門亦如世界很多國家/地區一樣,步入老齡化 社會。

(22)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 0 0 0 0 2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0 - 4

5 - 9 1 0 - 1 4 1 5 - 1 9 2 0 - 2 4 2 5 - 2 9 3 0 - 3 4 3 5 - 3 9 4 0 - 4 4 4 5 - 4 9 5 0 - 5 4 5 5 - 5 9 6 0 - 6 4 6 5 - 6 9 7 0 - 7 4 7 5 - 7 9 8 0 - 8 4

≧ 8 5 歲 組

Ρ ኵ

3 0 0 0 0 2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0 - 4 5 - 9 1 0 - 1 4 1 5 - 1 9 2 0 - 2 4 2 5 - 2 9 3 0 - 3 4 3 5 - 3 9 4 0 - 4 4 4 5 - 4 9 5 0 - 5 4 5 5 - 5 9 6 0 - 6 4 6 5 - 6 9 7 0 - 7 4 7 5 - 7 9 8 0 - 8 4

≧ 8 5

歲 組

Ρ ኵ

3 0 0 0 0 2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0 - 4 5 - 9 1 0 - 1 4 1 5 - 1 9 2 0 - 2 4 2 5 - 2 9 3 0 - 3 4 3 5 - 3 9 4 0 - 4 4 4 5 - 4 9 5 0 - 5 4 5 5 - 5 9 6 0 - 6 4 6 5 - 6 9 7 0 - 7 4 7 5 - 7 9 8 0 - 8 4

≧ 8 5 歲 組

Ρ ኵ

女 ᇙҟ˺ғұ؃ᢟ࣎׷ဣ!

九六中期 人口統計

二零零一 人口普查

2006 中期

人口統計

(23)

ᛡ ᦼ ྵ ࢭ ფ ફ !

1.3 юҡӴ

按居住人口的出生地分析,於中國大陸出生的佔 47.1%,達 236,624 人(當 中廣東省出生的佔 74.1%,福建省出生的佔 15.2%);有 42.5%在澳門出生;於香 港、菲律賓及葡萄牙出生的居住人口則分別佔 3.7%、2.0%及 0.3%。與 1996 年及 2001 年比 較,在 澳門 及葡萄牙 出生的居住人口所佔 比例持 續下 降,於香 港、菲律 賓及其他地方出生的人口比例則有所上升。

ऱ 3ͧࡇڽԀԞ֭؀ٓՖۖ

̐1996-2006̑

%

ٰت!

֭؀ٓ

1996 2001 2006

ᖋߞ!

44.1 43.9 42.5

Ժ೜Ԣ๹!

47.1 47.4 47.1

૖ཊ!

3.0 3.3 3.7

ᆌ࿨֐!

0.9 0.4 0.3

࿤ী፜!

1.2 1.2 2.0

߮֡!

3.6 3.8 4.5

1.4 ஆୢϷշ

居住人口 在各堂 區的 分佈,繼 續以花 地瑪 堂區的人 口數目 最多 ,達 201,028 人,但佔總體居住人口的比例較 2001 年稍降 1.5 個百分點,為 40.0%;其次是聖 安多尼堂區,佔 22.5%。氹仔人口增長速度最快,其居住人口數目較五年前大幅 增加 51.5%,而佔總體人口的比例則由 2001 年的 9.6% 上升至 12.6%,在堂區的 排序中已超越風順堂區而晉身第三位;若與 1996 年比較,氹仔的居住人口升幅 更為顯著,達 2.6 倍。

(24)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ᇙդ˺ך౸౔ߚِғұᎧ֞̐1996-2006̑

110 104 104 21

7 112 877

32 149 26 914

30 924 49 140 42 841

48 292 30 108

34 176 40 609

169 427 180 49

9 201 028

17 736 41 78

6 63 293

2 469 2 90

4 3 29

2 2 995

1 89 8

1 79 8

0 50 000 100 000 150 000 200 000 250 000

聖安多尼堂 望德堂 風順堂 大堂 花地瑪堂 氹仔 路環 水域

九六中期人口統計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2006中期人口統計

各堂區居住人口的年齡結構有一定差異,花地瑪堂區 0-14 歲人口的比例在各 區中最高,佔該區人口的 16.7%;而氹仔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最低,僅佔 4.4%; 與氹仔 的情況 相反,路 環及望德堂區的老年 人口的 比例 均高達 10.0%。

ᇙӖ˺ך౸౔ߚِғұ؃ᢟө٩̐

2006

̑

0-14 ྑġ 15-64 ྑ 65 ྑЅоΰġ

%

9 . 3 1 5 . 4

1 6 . 7 1 2 . 3

1 4 . 4 1 3 . 5 1 4 . 7

8 0 . 7 8 0 . 1 7 7 . 8 7 8 . 4

7 6 . 3 7 6 . 5

7 6 . 6

2 . 8 9 6 . 4 0 . 8

1 0 . 0 4 . 4 5 . 5 9 . 3 9 . 4 1 0 . 0 8 . 7

水 域 路 環

? 仔 花 地 瑪 堂 大 堂 風 順 堂 望 德 堂 聖 安 多 尼 堂

氹 仔

(25)

ᛡ ᦼ ྵ ࢭ ფ ફ !

1.5 Ρο஝࡙

2006 中期 人口統 計的 結果顯示 ,澳門 人口 密度為每 平方公 里 17,556 人。

由於填海工程不斷進行,澳門土地面積由 1996 年的 21.4 平方公里增至 2001 年的 25.8 平方公里,其後再進一步增加至 2006 年的 28.6 平方公里,十年間的年 平均增幅為 2.9%,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而令人口密度下降。2006 年的人口密 度較 1996 年的每平方公里 19,352 人減少了 9.3%;而近五年人口快速增長,令人 口密度輕微回升,較 2001 年的每平方公里 16,870 人增加 4.1%。

人口密度最高的仍是聖安多尼堂區,達每平方公里 102,615 人,較 2001 年每 平方公里增加 7,872 人;其次是花地瑪堂區,每平方公里有 62,821 人;氹仔則為 9,737 人 ;而路 環的 人口密度 最低, 每平 方公里只 有 433 人。

ऱ 4ͧه೥ುԀԞ೼স b

̐1996-2006̑

Ԁ 0נ վ Փ ߇ !

ٰت!

೥ು!

1996 2001 2006

رᖋ!

19 352 16 870 17 556

ᖋߞַୋ!

50 119 45 723 46 638

ᅰ٩ٚך೥!

100 095 94 743 102 615

൵Ꮷ೥!

53 582 44 857 51 540

૒ၖ೥!

54 600 47 601 48 292

Ԣ೥!

14 337 11 785 11 944

थٓዓ೥!

54 654 60 166 62 821

氹֟!

3 058 6 740 9 737

ᇎᚶ!

317 382 433

註 : 氹 仔 及 路 環 的 人 口 密 度 未 包 括 路 氹 城 。

b 不 適 用 於 水 域 。

(26)

1.6 Ыΰۨҕ

2006 中 期 人 口 統 計 向 停 泊 於 本 澳 習 慣 水 域 管 理 範 圍 內 的 船 隻 進 行 資 料 收 集,在 256 艘船隻中共點算了 1,798 名水上居住人口。與 1996 年比較,水上居住 人口減少 1,197 人,減幅為 40.0%;與 2001 年比較下降速度放緩,減幅為 5.3%。

水上居民以男性佔多數,達 83.4%,而女性佔 16.6%。男性所佔比例較 1996 年的 75.9%及 2001 年的 77.1%均有進一步上升。

有 96.4%的水上居民年齡介乎 15-64 歲之間。

水上居民大部分於中國大陸出生,佔總數 70.5%;而在澳門出生的僅佔 21.4%。

!

ऱ 5ͧ֊ԏࡇڽԀԞ

̐1996-2006̑

Ԁ !

ٰت!

1996 2001 2006

ᛡᐔ!

2 995 1 898 1 798

ޗ!

2 273 1 463 1 500

ԣ!

722 435 298

ჰก!

0-14

247 92 50

15-64

2 713 1 791 1 734

≧65

35 15 14

֭؀ٓ!

ᖋߞ!

1 063 628 384

Ժ೜Ԣ๹!

1 480 1 033 1 268

߮֡!

452 237 146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27)

ᛡ ᦼ ྵ ࢭ ფ ફ !

2!

ݳԦ҅ң˧ࢉၠ୏፭!

2.1 ஔࡅޑݷ c

居住人口當中,未婚比例為 42.7%,較 1996 年及 2001 年分別上升 3.0 及 0.7 個百分點;已婚 的比例為 51.1%,較十年前及五年前分別減少 3.7 及 1.2 個百分點;

而分居/離婚和鰥/寡的比例分別是 2.4%及 3.8%。

ᇙӤ˺ߚِғұಆषࢃࡩө٩1996-2006

按性別分析,未婚及已 婚的男性數目 都多於 女性,而婚姻狀況屬分 居/離婚或 鰥/寡的女性人數則多於男性。在 15-29 歲,以及 60 歲及以上的居住人口中,男 性未婚人數比女性分 別多 1,413 人(多 2.6%)及 164 人(多 22.6%);而在 30-44 歲以及 45-59 歲中,男性未婚人數分別較女性少 393 人(少 3.7%)及 1,090 人(少 28.2%)。

按歲組分析,可發現相 對年輕的歲組(15-29 歲、30-44 歲)之居住人口的未 婚比例在過去十年持 續上升;已婚 比例最 高(86.5%)的是 45-59 歲人口,但有 關比例於 2001 年及 2006 年均較 1996 年為低;而分居/離婚比例在 29 歲以上歲組 則呈上升趨勢;在 鰥寡比例方面,60 歲及以上的鰥/寡人士佔該歲組 29.0%,其下 降趨勢持續。

c 為排除在不同年份中居住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之差異對在比較各年份婚姻狀況分佈帶來的影響,現以 2006 中期 人口統計的男女性人口年齡結構作標準,計算九六中期人口統計及二零零一人口普查的總體已婚、未婚等比例。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已婚

52.3%

未婚 42.0%

鰥/寡 4.0%

分居/

離婚 1.7%

2006中期人口統計

已婚

51.1%

未婚 42.7%

鰥/寡 3.8%

分居/

離婚 2.4%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已婚

54.8%

未婚 39.7%

鰥/寡 4.4%

分居/

離婚 1.1%

九六中期人口統計

(28)

ऱ 6ͧৗჰกࣾࡇڽԀԞೳতࣰࣖՖۖ(

1996-2006

%

ٰ ت !

ჰ ก ! 1996 2001 2006

! !

ׯೳ!

74.0 82.3 84.7

ԯೳ!

25.7 17.3 14.9

15

| 29!

ჰ! Ֆࡇ0៳ೳ!

0.3 0.4 0.3

! !

! !

ׯೳ!

11.6 13.5 15.9

ԯೳ!

86.2 82.9 79.7

Ֆࡇ0៳ೳ!

1.6 2.9 3.7

30

| 44!

!

ᥕ0቟!

0.6 0.7 0.6

! !

! !

ׯೳ!

4.3 5.2 5.8

ԯೳ!

89.4 88.4 86.5

Ֆࡇ0៳ೳ!

2.2 3.1 4.7

45

| 59!

!

ᥕ0቟!

4.1 3.2 3.0

! !

! !

ׯೳ!

2.4 3.8 3.2

ԯೳ!

64.5 64.2 65.0

Ֆࡇ0៳ೳ!

1.3 1.8 2.8

60 ჰ!

դ!

֝!

ԏ

!

ᥕ0቟!

31.8 30.3 29.0

!

!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29)

ᛡ ᦼ ྵ ࢭ ფ ફ !

2.2 ୽ᝲ d

居住人口中 93.9%屬中國籍,2.0%為菲律賓籍,1.7%屬葡萄牙籍,其他包括 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國籍。與 2001 年比較,中國籍的居住人口所佔比例下降 1.3 個百分點,葡萄牙籍的則下降 0.3 個百分點;而菲律賓籍的居住人口較五年前增 加 92.8%,所佔比重增加了 0.8 個百分點。

ᇙҎ˺ߚِғұ࢑౯ᡤө٩

2001-2006

2.3 ఊ၂

大部分居住人口屬單一華裔,佔總人口 94.3%,較 2001 年下降 1.4 個百分點;

而單一葡裔及有葡萄牙血統的居住人口所佔比例合共為 1.6%,較五年前微減 0.2 個百分點。

ऱ 7ͧࡇڽԀԞࣾ൩ᆡՖۖ

̐2001-2006̑

%

ٰت ൩ᆡ

!

2001 2006

࿛ᆡ!

95.7 94.3

࿛ᆡդᆌᆡ!

1.0 0.8

࿛ᆡ͢ᆌᆡդ߮֡!

0.1 0.1

ᆌᆡ!

0.6 0.6

߮֡!

2.6 4.2

ᄪ Ժ ͧ ᆌᆡ դ ߮֡ !

0.1 0.1

註 : 九 六 中 期 人 口 統 計 沒 有 收 集 族 裔 方 面 的 資 料 。

d

二 零 零 一 人 口 普 查 及 2006 中 期 人 口 統 計 中,有 關 “國 籍 ”的 歸 類 是 根 據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常 務 委 員 會 關 於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籍 法 》 在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實 施 的 幾 個 問 題 的 解 釋 ”而 作 出 的 。 有 關 國 籍 資 料 不 能 直 接 與 九 六 中 期 人 口 統 計 的 作 比 較 。

另 一 方 面,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居 民 中 具 有 中 國 血 統 但 又 具 有 葡 萄 牙 血 統 的 人 士,可 申 請 選 擇 中 國 國 籍 ; 在 選 擇 中 國 國 籍 後 , 仍 可 保 留 其 葡 萄 牙 護 照 作 為 旅 行 證 件 。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葡萄牙 2.0%

菲律賓 1.2%

其他 1.6%

中國 95.2%

2006中期人口統計

葡萄牙 1.7%

菲律賓 2.0%

其他 2.4%

中國

93.9%

(30)

2.4 ۨᐬᖂԑ෈ e

陸上居住人口中,在澳門出生且從未離開澳門超過六個月的佔 37.7%,較 2001 年減少 1.3 個百分點。而非澳門出生的陸上居住人口佔 57.5%,以居澳少於五年 者佔多數,達 27.3%,;而居澳 25-29 年者則佔 22.6%。與 2001 年比較,居澳少於 五年的人口大幅增加,與近年來澳外地僱員及獲准居澳人士數目顯著上升有關。

ऱ 8ͧेٔᖋ֭؀ࡇڽԀԞࣾࡇᖋᛡٰ༧

̐2001-2006̑

2001 2006

ࡇᖋᛡٰ༧!

Ԁ ᐔ ! և ߜ ͽ %; ! Ԁ ᐔ ! և ߜ ͽ %; !

= 5ٰ ! 40 528

16.7

78 566

27.3

5-9ٰ ! 21 220

8.7

25 346

8.8

10-14ٰ ! 32 869

13.5

16 587

5.8

15-19ٰ ! 36 701

15.1

29 971

10.4

20-24ٰ ! 70 000

28.8

35 713

12.4

25-29ٰ ! 8 468

3.5

64 900

22.6

≧30ٰ ! 33 040

13.6

36 382

12.7

按出生地分析,有 81.9%非澳門出生的陸上居住人口於中國大陸出生,較 2001 年下降 2.7 個百分點。於香港及菲律賓出生的分別佔 6.4%及 3.5%,與 2001 年比 較,分別增加 0.6 及 1.3 個百分點。於中國大陸出生的人士當中,有 25.7%居澳 25-29 年,於葡 萄牙 出生的有 23.9%居澳 10-14 年;另一 方面,在香港、中 國台灣 及菲律賓出生人士居澳少於五年者,分別佔 39.6%、59.7%、64.7%。

2.5 Ρο᎐ಋ

在 2001 年 8 月至 2006 年 8 月的五年間,有 38.2%的居住人口(不包括水上 居民 及這 五年 內 出生 人士 )曾 遷移 居 所( 包括 移入 澳門 或 於澳 門內 部遷 移),其 中以氹仔最顯著。現居於氹仔的 5 歲及以上居住人口中,有 50.9%是在近五年遷 入該區的,同期亦有 10.1%人口曾在氹仔作內部遷移。

e 不適用於水域。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1)

ᛡ ᦼ ྵ ࢭ ფ ફ !

70.6 66.1 68.7

53.9

63.4

39.0 42.7

17.8 22.8 19.0

18.6

18.7

27.6 26.9

11.5 11.1 12.3

27.4

17.9

33.4 30.5

0 20 40 60 80 100

聖 安多尼 堂 望 德堂 風順 堂 大 堂 花地瑪 堂 ? 仔 路 環

五年前居住地: 同一居住單位 澳門其他居住單位 澳門以外地方

氹仔

按堂區分析,五年內 沒有遷居之人 口比例 以聖安多尼堂最高,達 70.6%;其 次是風順堂(68.7%);在澳門半島各堂區中有關比例最低的是大堂區(53.9%);

而路環及氹仔則分別有 42.7%及 39.0%的居住人口於五年來沒有搬遷過居所。

ᇙҖ˺ך౸౔ߚِғұӖ؃ࣻ̐2001 ԑ 8 Т̑ߚِצө٩!

!

!

!

!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根據 2006 中期人口統計資料所得,五年前於澳門以外地方居住的 人士 中, 有 64.7%當時居於中國大陸,13.0%居於香港,而居於菲律賓及中國台 灣的分佔 6.5%及 3.2%。

2.6 РலҢᇭ ِ

3 歲及以上的居住人口中,85.7%以廣州話 為家中常用語言,而 普通話及其他 中國方言分別佔 3.2% 及 6.7%;以葡語為家中常用語言的居住人口佔 0.6%。

按堂區分析,除廣州話最 為普遍外,8.4%居於花地瑪堂區的人口以福建話為 常用語言,氹 仔區及大堂區 則分別有 9.2% 及 6.9%的居住人口使用普通話為常用 語言,而路環以英語 為常用語言的 佔該區 人口比例 11.9%。

% 100

80

60

40

20

0

(32)

ऱ 9ͧࡇڽԀԞ଻Ժ഑؁ፌޯՖۖ

̐1996-2006̑

ٰت

഑؁ፌޯ!

1996 2001 2006

Ꮳ٭ᆶ!

87.1 87.9 85.7

༜๜ᆶ!

1.2 1.6 3.2

߮֡Ժ೜վޯͽֲৡዪহᆶ;!

7.8 7.6 6.7

ᆌፌ!

1.8 0.7 0.6

છፌ!

0.8 0.7 1.5

߮֡!

1.3 1.7 2.3

除家中常用語言外,有 54.0%的居住人口表示可流利使用另一種/多種語言與 人溝通。當中以懂普通話的比例最高,佔上述人口 65.3%;其次是英語,佔 27.9%。

按常用語言及其他可使用語言合計,發現 3 歲及以上居住人口中,91.9%懂 廣州話,38.5%能使用普通話,而懂英語及葡語的則分別佔 16.6%及 2.4%。

2.7 ఀى੫኉

z ᓼᔯ

3 歲及以上 的居住 人 口中,從未入學至未完成小學 的人口 比例 為 20.9%,完 成小學者佔 22.1%,完成初中及高中者分別佔 24.5%及 21.2%,而具高等教育學 歷的比例為 11.2%。

與 2001 年比較,具有小學或以下學歷的人口比例減少 11.6 個百分點,而完 成初中、高中及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則分別增加 2.2、5.6 及 3.8 個百分點。若與 1996 年比 較,澳門居 住人口的 學歷提升則更為明顯,具有高等 教育學歷的比例 增 加超過一倍。

!

!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3)

ᛡ ᦼ ྵ ࢭ ფ ફ !

9.0

12.4

39.2

9.6

13.9

8.5 7.4

0 10 20 30 40

ఀ ى Ρ М Ᏸ

Ѕ ᛺ ೚

ޥ ོ ऋ Ᏸ ȃ ୦ ୛ Ѕ ݲ ࡡ

ऋ Ᏸ ώ แ ȃ ώ ཾ Ѕ ࡚ ᑞ

ᚂ ᕛ ፏ ҡ ڏ т

%

ऱ 10ͧ4 ჰդ֝ԏࡇڽԀԞᕏᖂՖۖ

̐1996-2006̑

ٰت

ᕏᖂ!

1996 2001 2006

ഢׯԂᕏϼᕏ२ൟި!

13.9 9.9 7.0

ׯܦٸԨᕏ!

20.4 18.9 13.9

ܦٸԨᕏ!

25.4 25.8 22.1

ܦٸरԺ!

22.5 22.3 24.5

ܦٸಜԺ!

12.2 15.6 21.2

ܦٸಜྨൟި!

5.5 7.4 11.2

ொ஥ൟި!

0.1 0.1 0.1

z Նટਗָ

具 有 高 等 教 育 學 歷 人 士 中 , 88.4% 擁 有 學 位 課 程 , 擁 有 非 學 位 課 程 者 佔

11.6%。主修科目方面,以“社會科學、商務及法律"佔多數,達 39.2%;其次

是“工程、工業及建築",佔 13.9%;而͒人文學及藝術͓則佔 12.4%。與 2001 年比較,主修科目的分佈情況相若。

按性別分析,主修科目為“工程、工業及建築"及“科學"的居住人口中

男性佔多數,分別達 87.2%及 71.6%;而在“教育"、“醫療衛生"及“人文

學及藝術"的科目中,女性比例分別為 79.4%、64.5%及 64.9%。

ᇙҐ˺ހؖయ༻ೲܻᓢᔕߚِғұԬઅ৽֞ө٩(

2006

(34)

具 有 高 等 教 育 學 歷 的 人 士 中 ,35.8%是在 本地高等教育機構獲得有關學歷,

較 2001 年上升 1.1 個百分點,而在中國大陸之高等教育機構獲得的則減少 3.3 個 百分點,佔 29.8%。

z ᠗ؑೝࢃ

能理解地閱讀,以及書寫有關日常生活之簡單說明的人士,被視為識字者。

15 歲及 以上的 居住 人 口中,識 字者所佔比率(即識 字率) 為 93.5%,較 2001 年 增加 2.2 個百分點。

按歲組分析,15-19 歲人士的識字率達 99.7%,而 65 歲及以上居住人口則為 60.1%。不符 合識字 者定義的 居住人 口中,近八成 的年齡為 50 歲及以上。按性 別 分析,女性佔 73.8%,男性佔 26.2%。

z ຃ᓼೝࢃ

根據 2006 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3 歲及以上居住人口中,有 26.9%表示將 於未來學年就讀正規教育課程。按歲組分析,幾乎所有 5-9 歲的居住人口將就學,

10-14 歲及 3-4 歲的 有關比率 分別是 99.8%及 98.8%,而 15-19 歲的為 84.7%;另 外,在 20-24 歲組中,有關比例則下降至 33.7%。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5)

ᛡ ᦼ ྵ ࢭ ფ ફ !

3! შᘠ୏፭

3.1 ငᔼࣀଢ଼ޑݷ

2006 中期 人口統 計結 果顯示,2006 年 8 月 下旬的勞動人口 為 303,552 人,男 性佔 52.9%。與 1996 年比較,十年間勞動人口增加 39.1%,較 2001 年亦增加 31.3%。非勞動人口共 130,085 人,當中女性佔 62.1%。

ᇙϺ!;!ฮ౏ғұᎧ֞ ̐1996-2006̑

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引致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增,勞動力參與率亦顯著上升,

由 2001 年的 66.1%上升至 2006 年的 70.0%。勞動人口中以 40-44 及 45-49 歲的人 士較多,分別佔 14.3%及 14.1%。過去五年間,勞動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由 2001 年 的 37.8 歲上升至 2006 年的 38.8 歲,有關升幅(1 歲)較 1996 年至 2001 年五年 間的 2.6 歲幅度為低,相信此情況與大批外地僱員進入澳門有關。

ᇙϺҋ!;!ฮ౏Қౖ኶ൗ ̐1996-2006̑

7 0 . 0 6 6 . 1

6 9 . 7

6 0 7 0 8 0

Ξ ϲ ϛ ෈ Ρ ο ಛ ॎ

Π Ⴍ Ⴍ Ι Ρ ο ල ࢥ

3 1 1 7 ϛ ෈ Ρ ο ಛ ॎ

%

3 0 3 5 5 2

2 3 1 2 6 6

2 1 8 2 2 1

1 5 0 0 0 0 2 0 0 0 0 0 2 5 0 0 0 0 3 0 0 0 0 0 3 5 0 0 0 0

Ξ ϲ ϛ ෈ Ρ ο ಛ ॎ

Π Ⴍ Ⴍ Ι Ρ ο ල ࢥ

3 1 1 7 ϛ ෈ Ρ ο ಛ ॎ Ρ

(36)

按勞動人口的學歷分析,從未入學至未完成小學程度的佔 8.8%,較 2001 年 下降 3.1 個百分點,完成小學(20.1%)及初中程度(28.4%)的比例亦分別下降 5.3 及 0.3 個百 分點 ;具有高 中(26.3%)或高等 教育學 歷( 16.4%)的勞動人口 比例則分別上升 4.4 及 4.3 個百分點。與 1996 年比較,可進一步顯示本澳勞動人 口的學歷持續提升。

ऱ 11ͧປ಼ԀԞࣾᕏᖂՖۖ̐1996-2006̑!

%

!!!!!!!!!!!!!!!!!!!!!ٰت!

ᕏᖂ! 1996 2001 2006

ഢׯԂᕏ0ᕏ२ൟި! 3.5 2.2 1.6

ׯܦٸԨᕏ! 10.8 9.7 7.2

ܦٸԨᕏ! 28.0 25.4 20.1

ܦٸरԺ! 31.0 28.7 28.4

ܦٸಜԺ! 17.8 21.9 26.3

ܦٸಜྨൟި! 8.9 12.1 16.4

3.2 ൷ཾΡο

2006 年 8 月下旬 就業 人口為 290,316 人,其中男性 佔 53.2%,女性佔 46.8%。

就業人口中僱員佔 90.6%,較 2001 年上升 1.9 個百分點;而僱主及自資經營 者分別佔 3.8%及 4.6%,比 2001 年減少 0.3 及 1.5 個百分點。按性別分析,僱員 中男性 比例(51.6%)略高於女性,而僱主及自資經營者亦皆以男性為主,均佔 七成以上。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7)

ᛡ ᦼ ྵ ࢭ ფ ફ !

1.4 1.1 0.8

27.4 27.6 22.2

71.1 71.3 77.0

0 20 40 60 80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

z ٣ႊ̏ᝧႊԃڃ

按行業分析,有 19.8%就業人口從事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從事批發及零 售業佔 13.6%,而從事酒店及飲食業的佔 12.8%̐

若按產業劃分̎第一產 業̪漁、農業̫的 就 業人口僅佔總體 0.8%,第二產業

̪工業、建築 業等̫佔 22.2%,而第三產業̪批發、零售、餐飲、旅遊/運輸、博 彩、金融等服務業 ̫佔 77.0%。與 2001 年比較,第一̏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比例分 別下降 0.3 及 5.4 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所佔比例持續上升,反映出澳門以服務 業為主體的經濟格局 。

ᇙϺҒ˺๩ၰғұࠌವݣൢၰ࢑ө٩̐1996-2006̑

按職業統計,就 業人口中 以文員(包 括賭 場荷官、巡場、 投注員等 )佔多數

(22.9%),其次為服務̏銷售 及同類工作人 員̪19.7%ِ̫̎非技術工人佔 17.5%̐

九六中期 人口統計

二零零一 人口普查

2006 中期 人口統計

(38)

ऱ 12Ȉ໖ოԀԞឺოՖۖ

1996-2006

%

ٰت!

ឺო! 1996 2001 2006

෰ӸԢᢗ!࣑ؒᕿᢏٸଖ͢Փزڶ০ಜచࡁଖ͢ऄቅ

᎓ᕑԀଖ͢ثო᎓ᕑԀଖդᅣ෈! 7.3 6.5 6.4

෰ӿԢᢗ! ೾ოԀଖ! 2.7 3.3 3.5

෰ԌԢᢗ! ݋ูଖդ፣ۤ೾ოԀଖ! 8.7 9.6 10.4

෰בԢᢗ! ջଖ! 17.3 18.5 22.9

෰ՃԢᢗ! ࢧ಺͢ᓺ೔դقᢗԭۏԀଖ! 18.6 19.8 19.7

෰ՑԢᢗ! ዂᇚოᑂᑺԭۏऐ! 1.5 1.2 0.9

෰ӻԢᢗ! ԭოԭؽդոԭᡙԭԀ! 14.6 12.1 10.6

෰ԃԢᢗ! ᕿ׍͢ᕿᕁᕦۏଖ͢׆ᕿդᆥಈଖ! 13.6 12.5 8.0

෰ӽԢᢗ! े݋ูԭԀ! 15.6 16.5 17.5

z Ӛټةү

2006 年 7 月份就 業 人口的工 作收入 中位 數為 6,809 元(澳 門 元,下同),較

2001 年增 加 33.1%。 按行業分 析,最多就業人口從 事的文娛博彩及其他 服務業 , 其工作收入中位數(9,507 元)較 2001 年上升 43.7%。按職業分析,最多人從事 的文員(包括賭場荷官、巡場、投注員等)之工作收入中位數(8,637 元)亦較 五年前增加 36.8%。

z ߴ٪ಒ౮

就業人口中以居於花地瑪堂區為最多,佔 39.5%,其次是聖安多尼堂區,佔 22.2%, 而居 於氹仔 的則佔 13.3%;就業人口所居 住的堂 區分 佈與 2001 年的 情況 相若。按就業人口居住堂區統計的收入中位數以氹仔區(11,310 元)最高,其次 是路環區(10,301 元),而居於花地瑪堂區的就業人口之工作收入中位數為 5,697 元。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39)

ᛡ ᦼ ྵ ࢭ ფ ફ !

ᇙϺҟ˺४౸౔ඍੀ࢑๩ၰғұ؏ҕӍُᎧ

̐

2006

̑

z Ҽ୾ମ࿮/׆ฉӚޚ f

有 31.2%就業人口於上午八時至九時離家上班,而在上午九時至十時及七時 至八時這兩個時段出門的分別佔 18.0%及 15.5%;另一方面,於晚上八時至清晨 七時前的時段上班的就業人口有 12.5%。

在 使 用 交 通 工 具 前 往 工 作 地 點 方 面 , 有 31.2%就 業 人 口 是 乘 搭 公 共 汽 車 上 班、步行上班的佔 27.9%,而駕駛電單車及私家車上班的分別佔 21.6%及 13.7%;

另 外 , 有 3.7%就 業 人 口 利 用 僱 主 提 供 的 交 通 工 具 上 班 , 乘 搭 的 士 上 班 的 只 佔 1.4%。

3.3 ѶཾΡο

2006 年 8 月下旬澳 門的失業 人口為 13,236 人,當中 男性佔 46.1%, 女性佔 53.9%。失 業人口當 中,具有初中及以 下 學歷的佔 63.6%,而 具有高中或高等 教 育程度的分別佔 25.1%及 11.3%。

f 不適用於水域。

6 420

9 093

6 805

9 137

5 697

11 310

10 301

0 4 000 8 000 12 000

聖安多尼堂 望德堂 風順堂 大堂 花地瑪堂 氹仔 路環

氹仔

(40)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4!

່ጏ҅ң

繼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首次向住戶收 集有關 殘障人口資料後,2006 中期人口統 計再次進行相關的資 料收集。由於二 零零 一人口普查時,是由被 訪者自行界定 住 戶內是否有身體、智力 或精神殘障的 成員;在總結被訪者對有關 問題之接受/理解 程度,以及參 考國際組織建議 後,2006 中期人口統計改用“受身體、精神或情緒 方面的健康 狀況影 響,以 致即使應 用了輔 助器具,在 行走活 動/生活自理/與人溝 通 /進 行 其 他活 動 時 仍有 困 難 而需 要 其 他 人協 助 " 為 準 則, 用 以 界定 那 些 出 現 上 述情況(不少於 6 個月)的人士為殘障人口。因此,如將上述兩個參考期的殘障 人口數據作比較時, 須留意有關的 界定準 則不完全相同。

根據 2006 中期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澳共有 8,298 名殘障居住人口,佔總體 居住人口 1.7%,當中男性佔 42.8%,女性佔 57.2%。按歲組分析,0-14 歲的少年 兒童人口中殘障人口 之比例為 0.4%,15-64 歲為 0.8%,在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中,有關比例達 13.4%。

屬先天殘障的人口佔 7.8%。按殘障類別統計,38.1% 的殘障人口有“長期病 患",23.3%有“肢體不遂",12.3%有“弱視",而“弱聽"及“智力障礙"者 分別有 11.9%及 10.1%。殘障人口中屬單一殘障的佔 65.8%,同時有兩種殘障的 佔 23.2%,而有三種或以上殘障的佔 9.4%。

大部分(85.0%)的殘障人口居於住宅單位,當中 13.7%為獨居人士;而居於 院舍等集體居位單位 的佔 15.0%。

在接受由政府 或其他社會 服務機構 提供如 :醫療康復、 特殊教育、 經濟援助 等服務方面,有 69.7%的殘障人口表示正接受或曾經接受相關服務。

(41)

ᛡ ᦼ ྵ ࢭ ფ ફ !

ऱ 13ͧهᢗ۞ࡇڽຯڼԽགྷᎊԀԞᐔ؋դൄࠆࢧ಺രࣖ

̐

2001-2006

̑

!

གྷ ᎊ Ԁ Ԟ !

2001 2006

ڃ ൄ ࠆ ࢧ ಺ ࣾ གྷ ᎊ Ԁ Ԟ Խ և ߜ (%)!

ࡇڽຯڼ!

ҭ Ꮑ Դ މ

(%)

ҭ Ꮑ Դ މ

(%) 2001 2006

ᛡᐔ! 5 713 100.0 8 298 100.0 63.7 69.7

ڽ٨ຯڼ! 4 771 83.5 7 052 85.0 44.5 66.8

!!!߮Ժ;ᤓຯԀշ! 678 (14.2)r 963 (13.7) .. ..

ၐᦼࡇڽຯڼ! 942 16.5 1 246 15.0 81.8 86.0

在接受有關服務的殘障人口中,以“自閉"者接受服務的比例最高,佔有此 種類別殘障人士的 90.6%,而有“智力障礙"及“弱視"者的比例均為 78.3%。

按接受的服務統計,使用醫療康復服務的佔 80.7%,獲得經濟/實物援助的有 30.1%,而接受住宿 照顧服務及特殊教育 的則分別 佔 14.0%及 8.0%。

按 沒 有 接 受 殘 障 服 務 的 原 因 統 計 ,35.8%從未使用有關服務的殘障人士表示

“不知道有這些服務",有 35.6%則因為“家人/私人機構已提供需要之服務"̎

而 8.7%稱“沒有他們所需之服務"̐

(42)
(43)

ᛡ ᦼ ྵ ࢭ ფ ફ !

II . ՞ИЅ՞ࡐ

5! قӼ

g

5.1 ՞Иೣ዁

2006 中期 人口 統計 結果 顯示 ,全 澳住 戶 共有 159,412 戶 , 較 2001 年 增 加 18.1%。按 住戶成 員 數目統計,4 人以 下的住戶佔 總數 59.3%,較 2001 年增加 3.7 個百分點。住戶平均成員數目為 3.00 人,比 2001 年之平均每戶 3.14 人減少 0.14 人,較 1996 年的 3.38 人更大幅減少 0.38 人,反映住戶規模持續減小的趨勢。

按堂區分析,花地瑪堂區、風順堂區及聖安多尼堂區均以有四名成員的住戶 較多,分別佔 28.5%、26.9%及 26.4%;而路環、氹仔及大堂則以有兩名成員的住 戶 居 多 , 這 類 住 戶 佔 相 應 堂 區 住 戶 總 數 的 比 例 , 前 者 為 26.6%, 而 後 兩 者 均 為 23.9%。

另一方面,居住單位的平均住戶數目亦呈下滑趨勢,由 1996 年的每單位 1.05 戶下降至 2006 年的 1.02 戶。一屋多戶的情況已較為少見,而每居住單位一戶的 情況達 96.8%。

5.2 ՞И๖ᄺ

根據住戶成員之間的關係,可將住戶分類為下列三種不同的住戶結構,分別

是:“單人戶"、“有核心住戶"及“無核心住戶"。

g 住戶內至少有一名居住人口;不適用於集體居住單位。

(44)

z ๜ҭԤ

全澳有 18.4%是屬於一人獨居的“單人戶",較 2001 年上升 1.3 個百分點。

“單人戶"比例的增加與住戶規模縮小的趨勢一致。

z ذ଻Ԣ٪Ԥ!

一對夫婦,或一名單親人士與其未婚子女,均可構成一家庭核心。當住戶內

有一個或以上的家庭核心時,該住戶屬“有核心住戶";全澳 74.2%住戶是“有

核心住戶",較 2001 年下降 2.0 個百分點。

z ༞଻Ԣ٪Ԥ!

當住戶有兩名或以上成員而他們不構成家庭核心時,該住戶是屬於“無核心

住戶";全澳 7.4%的住戶是“無核心住戶",較 2001 年增加 0.8 個百分點。

與 2001 年比較,陸上各堂區中,路環的“單人戶"比例最高,佔 26.6%;

花地瑪堂則取代望德堂,成為“有核心住戶"比例最高的堂區,達 76.8%,而此 比例最低的是大堂區,只有 62.7%,較五年前下降 9.2 個百分點。

5.3 ᏿ԤЅٺҢႫသ௑ݷ h

擁有電腦的住戶比例由 2001 年的 44.9%上升至 2006 年的 68.1%,增幅達 23.2 個百分點。按電腦 設 備類別統計,有 92.7%住戶擁有桌面電腦,19.5%擁有手提 電腦。

3 歲及以 上居住 人口ӧ̎54.1%(252,320 人)在 2006 中期 人口 統計參考期前 3 個月內曾 使用電 腦 ,與 2001 年比較,增幅達 1.4 倍 ;其中 85.2%在家中使用電 腦,而 28.6% 則在工作地點使用電腦。

使用電腦的居住人口以 15-24 歲的人士最多,佔 30.4%,而 14 歲或以下的佔 20.2%。與 2001 年比較,3-24 歲使用電腦的人口比例減少 9.7 個百分點,而 45 歲及以上的比例則上升 6.5 個百分點,顯示使用電腦的情況已普及不同歲組的人 口。

h 使用電腦指在 參 考 期 前 三 個 月 內 曾 使 用 電 腦 ; 不適用於集體居住單位及水域。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45)

ᛡ ᦼ ྵ ࢭ ფ ફ !

ᇙϺդ˺ݬ֔ᆝᄐғұ࢑؃ᢟө٩̐2001-2006̑

使用電腦的人口中,具 有初中教育的佔 23.7%,較 2001 年減少 1.7 個百分點,

而具有高中及高等教 育學歷的比例 則分別 增加 5.5 及 2.3 個百分點,達 25.6%及 19.3%。

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方 面,於參考期 前 3 個月內曾上網的人士達 216,555 人,

佔 3 歲及以上居住人口總數 46.4%;當中以 15-24 歲的佔 33.5%。按學歷統計,

有 26.7%具有高中教育者較多,而具有初中教育的佔 23.7%。

!

ᇙϺӖ˺४ႃඔӷᓢᔕඍੀӐҢኛғұ̐2006̑

按歲組統計 按學歷統計

25-34歲 18.9%

55-64歲 1.4%

65歲及以上 0.3%

15-24歲 34.0%

3-14歲 26.2%

45-54歲 5.4%

35-44歲 13.6%

二零零一人口普查 2006 中期人口統計

25-34歲 19.2%

55-64歲 3.0%

65歲及以上 0.6%

15-24歲 30.4%

3-14歲 20.2%

45-54歲 10.2%

35-44歲 16.6%

25-34歲 20.5%

55-64歲 2.6%

65歲及以上

0.5% 15-24歲

33.5%

3-14歲 17.8%

45-54歲 9.1%

35-44歲 16.0%

完成小學 17.5%

完成高等教育 21.6%

未完成小學 9.5%

從未入學/

學前教育 1.0%

完成高中 26.7%

完成初中 23.7%

(46)

按較詳細的歲組分析,使用電腦比率最高的是 10-14 歲的居住人口,曾使用 電腦者佔該歲組總人口的 92.9%,其次是 15-19 歲,有關比例為 94.3%,而 20-24 歲組則為 84.8%,由圖十六可見,隨著年齡增加,使用電腦之比率有所下降。

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方面,以 15-19 歲人士所佔比率最高。與使用電腦情況相 同,各歲組居住人口的上網比率隨年齡上升而下降。

ᇙϺӤ˺४ႃඔඍੀӐݬ֔ᆝᄐ0ҢኛԚൗ

̐

2006

̑

!

0 20 40 60 80 100

3-9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

%

歲組

使用電腦 上網

按 上 網 地 點 統 計 , 在 曾 使 用 互 聯 網 服 務 的 居 住 人 口 中 ,85.7%在家中使用互 聯網,25.9%在工作地點上網,而在上課地點上網的則有 11.6%。另外,使用互聯

網之目的包括尋找資訊(66.8%),收發電子郵件(51.6%),閱讀報章雜誌(45.1%)、

在聊天室交談(40.4%)等。

另 一 方 面 , 41.0%使 用互聯網的人士稱在過去三個月曾瀏覽澳門特區政府網 頁。

5.4 ໣ྲྀਢ໢ޟࣀଢ଼ i

為了解澳門居住人口在工餘(包括做家務)、課餘時間的閒暇活動安排,以及

外遊情況,2006 中期人口統計首次向 14 歲及以上的非集體居住單位內的居住人 口收集有關資料。

i 不適用於集體居住單位。

二零零六中期人口統計總體結果

(47)

ᛡ ᦼ ྵ ࢭ ფ ફ !

這些人士之中,有 98.0%表示曾在參考期前一週,在工餘、課餘,或做家務 之餘參與娛樂消閒ȃ使用互聯網等閒暇活動。

按閒暇活動類別統計,96.5%參與娛樂消閒如:看電影/電視、打麻雀、閱讀 報刊雜誌、聽音樂等活動;有使用互聯網尋找資訊,收發電郵等的佔 40.9%;參 與體育活動的佔 40.2%;利用閒暇時間修讀課程,作自我進修的有 24.9%;為有 需要人士參與義務工作的佔 3.6%。

按性別分析,作自我進修̏娛樂消閒及義務工作方面,女性的參與比例較男 性高;而男性在體育活動及使用互聯網的參與程度則高於女性。

ऱ 14ͧهᢗ၂ვਟ಼ԽޗԣԀԞೃጣևߜ

̐

2006

̑

!

%

ਟ಼ᢗ۞!

ޗԣ! ޗ! ԣ!

ګ݇ါ૲! 24.9 23.9 25.8

ᦼިਟ಼! 40.2 44.2 36.7

ߙ؁Ղᛱገ! 40.9 45.2 37.1

ମᐤர၂! 96.5 96.0 97.0

ᅭ಺ԭۏ! 3.6 3.2 4.0

按歲組分析,14-24 歲的居住人口較積極參與各類閒暇活動,其中使用互聯 網的佔該歲組人口 80.9%,參與體育活動的佔 45.1%,作自我進修的佔 36.5%;

另一方面,在所有參與義務工作的人士中,亦以屬該歲組的人數最多,佔 35.0%。

除娛樂消閒活動外,55 歲及以上人口最多參與的是體育活動,佔該歲組人口 44.2%。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