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星雲大師「行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星雲大師「行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星雲大師「行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

林朝成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聖俊

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與運動,是在既有的「佛行」

(十八不共法)含攝了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行」,

乃至將人間佛教極力推廣的「三好」、「四給」等佛教新 運動視為「行佛」理念的外延與開展。為釐清星雲大師「行 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本文聚焦於其「行佛」、「行 佛所行」的論述語境,探討三面向:一、考察「行佛」與 佛經中「行佛行」、「行佛所行」的思想連繫,揭示星雲 大師「行佛」主要看重「菩薩行」的「覺他」。二、考察 星雲大師「行佛」理念是以「我是佛」的佛性思想為依據,

須在「自覺」與「行佛」中印證「我是佛」。三、剖析 星雲大師倡導「行佛」的現實因素及其對佛教徒、佛光會 員的正向作用。要言之,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根源 於「我是佛」的佛性思想,內容則融和了直下承擔、用於 生活的禪修精神與自覺覺他的菩薩願行,期許在現實生活 中,修正部分佛教徒的修持盲點,提升佛教信仰層次,進 而彰顯人間佛教菩薩道的積極形象與普濟性格。

關鍵詞: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 菩薩道 行佛 我是佛

(2)

一、前言

星雲大師長年推行人間佛教,發願淨化娑婆世界、建設人間淨 土,以慈悲濟眾的大乘菩薩道為主要性格,1且「善巧將五戒十善 等人天善法總結為『三好』,將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大乘菩薩願 行轉化為『四給』」。2人間佛教推廣的「三好」、「四給」等佛 教新運動可視為「行佛」理念的外延3與開展。

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早在 1991 年 4 月 6 日的日記便已 萌芽:「修行要從佛心去修,與佛接心,與佛共願,行佛之所行,

做佛之所做,要將自我的修行意義放大。」4不久,在 1994 年 10 月 1 日的日記中,將「行佛所行」視為建設「人間淨土」的方法:「佛 並不只是供著膜拜,而是在我們心中,心中有佛,則眼視、耳聞、

手做皆是佛的風儀,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則人間就是淨 土佛國。」5後於 1999 年 2 月的〈我是佛〉表示:「我豈止想做菩 薩,為什麼不直下承擔我是佛呢?我應該行佛所行,為佛所為才對 啊!」6綜觀這些論述,著重提升佛法修持的層次與淨化國土的菩

1. 「有出世的思想,又能做入世的事業,是為菩薩道,菩薩道就是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星雲大師全集 115:隨堂開示錄 1:

教育講習 1》,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283。

2. 參見李聖俊:《在娑婆建設淨土―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淨土觀》,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0 年,頁 364;相關論證,詳見該書頁 330- 360。

3. 參見馬俊:〈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收入《2017 人間佛教青年寫作論 文集》,高雄:佛光文化,2020 年,頁 8。

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0:勤耕心田》,長沙:岳麓書社,2012 年,頁 120。

5.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1:守心轉境》,長沙:岳麓書社,2013 年,頁 146- 147。

6. 佛光星雲:〈我是佛〉,《往事百語 3:皆大歡喜》,台北:佛光文化,1999 年,

頁 189。

(3)

薩願行,誠為「行佛」理念之嚆矢。

星雲大師不僅自我要求「行佛」,隨著弘法利生而增長的菩提 願心,期許大眾同行菩薩道,開始讓漸趨成熟的「行佛」理念躍上 檯面,如在 2004 年 9 月 3 日國際佛光會第十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上,發表主題演說「自覺與行佛」,倡導「用自覺心昇華自我、用 本土化發展佛教、用新事業增廣淨財、用大願力行佛所行」等四大 目標,並訂定該年為佛光會的「行佛年」;7又於 2008 年 10 月 4 日的國際佛光會第十二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說「菩 薩與義工」,標舉「國際佛光會就是一個行菩薩道、行佛的組織」,8 顯示「行佛」於人間佛教菩薩道推展過程中的標誌性意義。

實際上,星雲大師早期所提「行佛所行」、「行佛」多散見於 諸論述而沒有專文,在 2000 年至今的 20 多年間,開始出現專題式 論述,如「自覺與行佛」的主題演說與收入《佛法真義》的〈行佛〉,

乃至《百年佛緣》的第 11 冊、第 12 冊亦以「行佛篇」為副標題,

尤見他對「行佛」的重視。而星雲大師論述「行佛」之際,往往與

「自覺覺他」、「我是佛」有密切關聯,而且將「行佛」訂為所有 佛光會員努力奉行、推廣的目標,故其思想依據與推廣目標咸有探 討之必要。

學界近年對星雲大師「行佛」思想已有些相關研究,9但「行佛」

7. 詳見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 思潮》,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81-209。

8. 星雲大師:〈菩薩與義工〉,《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

頁 246。

9. 詳見馬俊:〈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收入《2017 人間佛教青年寫作論 文集》,頁 2-43;謝志斌:〈星雲「行佛」理念的理論內涵與實踐途徑〉,發 表於「『2020 佛法真義―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 佛教研究中心,2020 年 1 月 17-18 日。

(4)

實則涵蓋了人間佛教菩薩道的整體實踐,本文聚焦於星雲大師「行 佛」、「行佛所行」的論述語境,探討三面向:一、考察「行佛」

與佛經中「行佛行」、「行佛所行」的思想連繫,揭示「行佛」既 是「佛行」,亦是「菩薩行」中的「覺他」。二、考察星雲大師「行 佛」理念是以「我是佛」的佛性思想為依據。三、剖析星雲大師倡 導「行佛」的現實因素及其對佛教徒、佛光會員的正向作用。

二、從「行佛所行」到菩薩道「自覺覺他」

關於「行佛」,經典中往往譯作「行佛所行」、「行佛行處」,

如《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指出「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其 中第 7 項「一切諸佛於諸佛所修學三業,唯行佛行,非二乘行,皆 為迴向一切智性,成於無上正等菩提」;10第 10 項「一切諸佛愍諸 眾生受種種苦,守護佛種,行佛境界,出離生死,逮十力地」。11 昭示諸佛因地修行時,除了植諸福德,更精進「行佛行」、「行佛 境界」,不共於二乘,方能究竟出離分段生死、變異生死,12成就

10.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6,《大正藏》第 10 冊,頁 244 上。

11. 同註 10,頁 244 中。

12.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 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 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 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唐.玄奘譯,護法等菩薩造:《成 唯識論》卷 8,《大正藏》第 31 冊,頁 45 上。「分段生死」指眾生由於每一 世所召感的果報不同,而有形貌、壽命等區別,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後,

必有一期生命的結束。「變異生死」,指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薩等三 乘聖者,因悲願心而來世間所受的生死。三乘聖者已跳出三界,結束分段生 死,由於修行的結果,煩惱迷惑漸除,智慧聖果漸增,此種迷悟的遷移,感 得意境的昇華,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轉入後期的變易,恰好一度生死,

故稱不思議變易生死。參見佛光星雲:《佛光教科書 9:佛教問題探討》,台 北:佛光文化,1999 年,頁 133。

(5)

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諸 佛 在 因 地「 菩 薩 行 」 之 際, 必 須 依 止「供養一切諸佛」、

「 調 伏 一 切 眾 生 」、

「 親 近 一 切 善 友 」、

「 積 集 一 切 善 根 」、

「 嚴 淨 一 切 佛 土 」、

「 不 捨 一 切 眾 生 」、

「深入一切波羅蜜」、

「滿足一切菩薩願」、

「無量菩提心」、「一 切佛菩提」,13方能證 成 佛 果。 可 見,「 佛 行 」 不 單 是 證 得 佛 果 後 的 行 門, 而 是 行 菩 薩道時即須精進行持,

如《大寶積經》明示「諸菩薩最勝利益所謂出家」,而「樂出家者 則能攝取十種功德」,第三項即「行佛所行」。14位階高的菩薩更 能相應地「行佛行」、「行佛所行」,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所示:

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常為諸佛之所 護念,速能圓滿一切功德,是菩薩摩訶薩當知行佛所應行

13. 參見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4,《大正藏》第 10 冊,頁 284 下。

14.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 59,《大正藏》第 11 冊,頁 341 中。

菩薩道行者須精進修持佛行,行佛所行。

(6)

處,速證無上正等菩提。15

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常為如來、應、

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共所護念,速能圓滿一切功德,

是菩薩摩訶薩當知行佛所應行處,亦正修行佛所行行故,

此菩薩如佛世尊。16

諸菩薩摩訶薩親近般若波羅蜜多為法王子,相好嚴身,諸 根無缺,行佛行處,覺佛所覺,救護一切苦惱有情,善能 通達佛所說教,常修梵行,遠離染濁,守護諸佛一切智城,

是諸菩薩為法王子,釋、梵、護世皆共尊重。何以故?行 菩薩道已得不退,一切惡魔不能傾動,安住佛法,通達一 切空平等理,不信外緣。如是安住佛法智慧,不與聲聞、

獨覺等共,超過世間,住無生忍。17

綜合上文可知,已證七地、入聖位的菩薩摩訶薩「行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即能「行佛所應行處」、「行佛行處」,不僅「如佛世尊」,

更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足見,「行佛」雖是佛陀不共於聲聞、

緣覺的勝德,亦是大菩薩的行門。

在《華嚴經.淨行品》中,文殊師利菩薩示導智首菩薩的 141 個願行中,即有「發趾向道,當願眾生:趣佛所行,入無依處」與

「若在於道,當願眾生:能行佛道,向無餘法」,18而發願「趣佛 所行」、「能行佛道」,即是倡導大眾「行佛所行」。在星雲大師

15.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346,《大正藏》第 6 冊,頁 776 下。

16.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457,《大正藏》第 7 冊,頁 308 上。

17.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569,《大正藏》第 7 冊,頁 940 中 - 下。

18.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大正藏》第 10 冊,頁 70 下。

菩薩道行者須精進修持佛行,行佛所行。

(7)

看來,〈淨行品〉對人間佛教修行深具啟發意義,19即「在日常生 活中落實佛法的修持,舉手投足,行住坐臥,都能夠以成就、護念 一切眾生為前提,時時、日日作意『當願眾生』,發出廣大淨善心 意,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莊嚴世間」。20

「行佛行」原是佛陀不共二乘的正行,亦是「菩薩行」,恰如 星雲大師所說:「行佛原是佛陀的教義,行佛更是人間佛教的主旨,

是圓滿菩薩道的必經之路。」21因此,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標舉「出 世」融和「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提倡「人間佛教」,就是以菩提心為起步,以菩薩道為 目標,自度度人,自覺覺他,把人我的關係看成是分不 開,是一致的,因此把五乘佛法調合起來,就是「人間佛 教」。22

何謂菩薩道?就是「自度度他、自覺覺人」。菩薩道不僅 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聲聞、緣覺的出世思想;以 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兩者融和為一,就是「菩提

19. 鎌田茂雄指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實踐有根據《華嚴經》思想之處,特別 是〈淨行品〉。參見氏著:〈太虛大師の人間佛教〉,收入財團法人佛光山 文教基金會主編:《2001 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山 文教基金會,2001 年,頁 25。因此,星雲大師舉《華嚴經.淨行品》所云「於 諸佛法,心無所礙」、「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揭示大乘菩薩之行誼。參 見氏著:《佛光教科書 3:菩薩行證》,台北:佛光文化,1999 年,頁 151- 152。

20.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7 年,頁 47-48。

21. 星雲大師:〈行佛是成佛之路〉,《星雲大師全集 187:如是說 2》,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32。

22. 星雲大師:〈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冊,台北:香 海文化,2008 年,頁 489-490。

(8)

心」。菩提心就是所謂「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是菩薩 的發心。23

星雲大師以聲聞乘、緣覺乘所對應的出離三界、清淨解脫,昭示菩 薩的「自覺」、「上弘佛道」;以人乘、天乘所對應的入世關懷、

慈悲普濟,彰顯菩薩的「覺他」、「下化眾生」,故而人間佛教菩 薩道融和了「出世」與「入世」。而大乘菩薩須長時不斷在「自覺」

與「覺他」中成就「覺行圓滿」,24是以慈悲「覺他」不僅是菩薩 有別於聲聞、緣覺的顯著標誌,更是成佛之道必要因行。

在星雲大師的論述語境中,「行佛」不單指原本的「佛行」,

更多的是指「菩薩行」,除了「覺他」,亦包含「自覺」的範疇,

如他所說: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 臥中,任何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淨,

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25

佛是覺悟的人,所謂「行佛」就是以自覺的心,做一切清 淨的行為,不管行住坐臥,什麼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

23. 星雲大師:〈佛教面面談(二)〉,《星雲大師全集 130:隨堂開示錄 16:

對談專訪 3》,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53。

24. 「自覺復能覺他,是名菩薩。」姚秦 • 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造:《大智度 論》卷 4,《大正藏》第 25 冊,頁 86 下。又「菩薩成佛所名為覺處,自覺名 正覺,成就眾生名正遍覺。」陳.月婆首那譯:《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藏》第 8 冊,頁 692 下。因此,「覺有三義:一、自覺,勝凡夫,

凡夫不自覺故。二、覺他,勝二乘,彼不覺他故。三、覺行圓滿,勝諸菩薩,

菩薩雖復修於二覺,行未滿故。」唐 •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 1,《大 正藏》第 34 冊,頁 664 下。

25. 星雲大師:〈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7 年,頁 11。

(9)

現前所行是否清淨;把自己內心的寶藏開發出來,就是自 覺行佛。26

綜觀上文,可見「覺他」、「行佛」之前,須依佛所說信受奉行而 有「自覺」、「學佛」的修持工夫,並時常依循佛陀教法,檢視自 身見聞覺知能否如理作意、觀照身語意三業是否清淨。

在星雲大師「行佛」的語境中,更多時候是著重「菩薩行」之

「覺他」,如其所言:

解是信佛、行就是行佛。有了慧解,才能自覺;透過行佛,

才能覺他。27

自覺是自我開法,覺他是行佛之行;能夠「自覺」與「行 佛」,必然「心中有佛」,而時時與佛同在。28

人間佛教,重在落實「行佛」;「行佛」就是「菩薩道」

的實踐。因為學佛最終的目標雖然是成佛,但是「佛果」

在「眾生」身上求,學佛唯有發「上弘佛道,下化眾生」

的菩提心,通過「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修行,

才有可能完成「覺行圓滿」的佛果,所以從「人道」到「佛 道」,中間少不得「菩薩道」的實踐。2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推崇菩薩道、行佛,並非不主張「成佛」,而是

26. 星雲大師:〈四種學習〉,《星雲大師全集 166:星雲法語 6》,高雄:佛光 出版社,2017 年,頁 44。

27.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

頁 208。

28. 同註 27,頁 209。

2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頁 45-46。

(10)

「成佛」不是一蹴可幾的功夫,須多生累劫發願、精進行持菩薩道,

在漸次「慧解/自覺」與「行佛/覺他」的雙向增上中方能成就「覺 行圓滿」的「佛道」,故而菩薩道的「自覺」與「行佛」是人間佛 教的核心價值與終極目標。30

三、「行佛」以承擔「我是佛」為前方便

星雲大師推崇「行佛」之際,常見「我是佛」的思想相輔相成,

如 1992 年 2 月的〈我是佛〉與 2007 年 9 月的〈向佛陀訴說〉中提到:

回想我這一生受益於「我是佛」這三個字的地方非常之多。

記得我初入佛門的時候,想到自己應該做好一個佛教徒的 樣子,所以我認真課誦,嚴守淨戒;後來想想這樣還不夠,

我應該還要擔當佛陀的使者、佛教的法師,將真理的法音 傳播給別人,所以認真研究經教,隨喜說法結緣;後來再 過一些時候,我覺得做法師也是不夠的,我應該進一步做 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我要努力行人之所不能 行,忍人之所不能忍。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豈止想做 菩薩,為什麼不直下承擔我是佛呢?我應該行佛所行,為 佛所為才對啊!」這樣一想,忽然間,心裡就豁然開朗 了。31

學佛,就是要「自覺」;行佛,就是要「覺他」。能「學 佛之所學」、「行佛之所行」,才能「成佛」;能「自覺

30. 參見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5 年,頁 99。

31. 佛光星雲:〈我是佛〉,《往事百語 3:皆大歡喜》,頁 189。

(11)

覺他」、「自度度人」,就能直 下承擔,就會發現,原來「我是 佛」!32

上文反映,星雲大師披剃以來,對於 身分定位歷經了「佛教徒」、「佛使」、

「法師」的轉變,後更發願信受奉行

「佛」之所行,故有「行佛」之願力。

在星雲大師看來,「行佛」之前,應 體認眾生皆有成佛的性能,進而承擔

「我是佛」,發心立願,勇猛精進,

行持佛法,廣作佛事。「我是佛」融 和了「自覺/學佛」的慧解門與「覺 他/行佛」的行持門。足見,承擔「我 是佛」的真義既是認識自我、反觀自 性,33更須從「行佛」中印證「我是 佛」。

星雲大師既以「我是佛」作為「行佛」的前方便,可透過積極 憶念、觀想「我是佛」而成就「心中有佛」,繼而建立「心中的淨土」

(唯心淨土),如其倡導:

32. 星雲大師:〈向佛陀訴說〉,《合掌人生 3:一筆字的因緣》,台北:香海文 化,2010 年,頁 81。

33. 「皈依三寶之後,一旦發現自己原來『我是佛』,我與佛一樣的有智慧、慈悲,

一樣有無限的潛能;我也和佛陀一樣,有真如、自性,我藉著皈依三寶的信仰,

而能提昇到與佛同在、與佛同等,那不是無比美妙的事嗎?」星雲大師:〈三 皈五戒的人間意義〉,《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冊,頁 533。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我是佛》

(12)

能以「我是佛」,自我尊重,自我要求,當下即是無有濁 惡的莊嚴佛國淨土。34

如果一個人「心中有佛」,眼裡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

耳朵聽到的必定都是佛的音聲,鼻中嗅到的必定都是佛的 氣息,口裡所說的必定都是佛的語言,身體所做的事必定 都是佛的事情,……所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從今天開始,

都自我期許「我是佛」吧!35

今日倡導人間佛教的有心人士,能推動「我是佛」的運動,

「我是佛」的講說,「我是佛」的承擔,讓當今世界上更 多人肯承認「我是佛」,那人間即成為佛國。36

如《維摩詰經》所示,完整意義的佛國淨土是「心淨」、「眾生淨」、

「國土淨」同時成立。37基於淨土由淨心所感,星雲大師期盼,大 眾體認、承擔「我是佛」,繼而「行佛」,必能漸次淨化世間,成 就淨土。

必須辨明,星雲大師所倡「我是佛」思想,並非未證言證的妄 言慢語,而是禪宗所重視的「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思想,38屬於

34. 佛光星雲:《佛光教科書 10:宗教概說》,台北:佛光文化,1999 年,頁 14。

35. 佛光星雲:〈我是佛〉,《往事百語 3:皆大歡喜》,頁 203。

36. 星雲大師:〈佛法新解―讓真理還原〉,《百年佛緣 11:行佛篇 1》,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3 年,頁 150。

37. 參見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卷 1,《大正藏》第 14 冊,頁 538 中 - 下。

38. 禪宗重視「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思想,實本於傅大士(傅翕,497-569)

之〈心王銘〉。詳見唐.樓穎:《善慧大士語錄》卷 3,《卍續藏經》第 69 冊,

頁 115 中;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 30,《大正藏》第 51 冊,頁 457 上。

(13)

一種「我心是佛,佛心是我」的「佛心禪」,39能直下承擔「我是佛」

的皆是「大勇者」、「大修行者」,40故稱:「所謂禪者,是大勇猛、

大堅定、大忍耐。禪,就是我們的心。」41

按「事相」論,凡夫眾生之福報、功德、智慧距佛甚遠,而星 雲大師的「我是佛」是從「理性」論,頗似天台宗「理即佛」42之義。

實際上,「我是佛」如同如來藏(佛性)思想,強調眾生具有成佛 的性能,所以眾生心性與諸佛菩薩法性相同。60 卷本《華嚴經》中 提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43而 40 卷本《華嚴經》指出:「當知 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則能淨一切剎,入一 切劫。」44凡此,強調眾生心性與佛性相同相即,無有差別,卻能 依性起修,廣行佛事,成就如來勝果。如此,頗似承擔「我是佛」

而「行佛」的旨趣。

另一方面,星雲大師所倡「我是佛」,可能受到平生極為推崇 的《六祖壇經》中「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真如自性是真佛」45之啟發,故而大師表示:「六祖大師的『頓教』

禪法,從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們不要忘 失自己,教我們要自己肯定自己。誰是佛?原來不是別人,只要你

39. 參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167。

40. 參見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3:有願必成》,長沙:岳麓書社,2013 年,頁 213。

41. 星雲大師:《六祖壇經講話》,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年,頁 385。

42. 詳見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卷 1,《大正藏》第 37 冊,頁 187 上。

43.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0,《大正藏》第 9 冊,頁 465 下、

466 上。

44.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6,《大正藏》第 10 冊,頁 688 上。

45. 元.宗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 1,《大正藏》第 48 冊,頁 347 下、362 上。

(14)

能『直下承擔』,我們自己就是佛!」46

眾生既具佛性,因無明迷昧而覆蓋真如佛性,星雲大師認為:

「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因為不肯承擔『我是佛』;能勇於承 擔,不僅一切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自己也會成為住持正法的一尊

『佛』。」47因此,應從自我肯認、勇於承擔「我是佛」中體現「皈 依佛」的真義,即是依性起修,如他所述:

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性能……須知我們與佛無異;凡夫和佛 只是迷悟不同,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佛是已覺悟的 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因 此我經常在主持皈依三寶典禮時,勉勵大家要承認「我是 佛」,只要我們有「我是佛」的認知與承擔,就能頂天立 地,就能與佛同在。48

信仰自性三寶:肯定自己的清淨本性,認識自己的本具佛 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己是最好的 依靠。解脫生死苦患,不是諸佛菩薩所能替代。相信自己 是佛,自然會愛護一切眾生,不會有侵犯眾生的言行舉止。

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說的都是柔 軟的佛語,所思的都是清淨的佛性。49

佛教講「皈依」,皈依是皈依自己,相信自己是佛,我要

46. 同註 41,頁 436。

47.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頁 213。

48. 星雲大師:〈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

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151。

49. 佛光星雲:《佛光教科書 9:佛教問題探討》,頁 7。

(15)

找回自己的佛性,我要做自己的貴人。我找到了自己,我 想這是「皈依」最重要的意思。50

星雲大師認為,皈依三寶不僅是皈依「常住三寶」,更須皈依

「自性三寶」。51承擔「我是佛」之所以是皈依自性三寶,源於「追 隨善知識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己。佛就是我,我就是佛,自己 能勇於承擔嗎?我們整天向外追逐,忘了自己也是佛,忘了自己也 應該做自己的善知識」,52因此,大眾不宜攀緣五欲六塵、心外求 法,當修心為上,皈依自性佛,可見「我是佛」透顯的深義,即在 自覺教育、53自我淨化。

質言之,星雲大師認為,在體認、承擔「我是佛」的當下,已 預植菩提道種,54能在現實生活中發揮「改過遷善」、「見賢思齊」、

「包容雅量」、「隨緣放曠」、「無私無我」、「自覺行佛」的大 利益,55從而端正行住坐臥之威儀,增益待人處事之智慧。56

50. 星雲大師:〈皈依自心的佛性〉,《星雲大師全集 189:如是說 4》,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59。

51. 參見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4:集會共修》,高雄:佛光文化,2012 年,頁 10。

52.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頁 243。

53. 星雲大師表示,佛教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重視自覺、自悟,佛陀不但善於 教化眾生,而且提倡「自我教育」、「自覺教育」。因此,佛教是「覺」的 教育,但是先要「自覺」,而後「覺他」,將來才能「覺行圓滿」。參見氏 著:〈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冊,頁 103;《佛光 教科書 8:佛教與世學》,高雄:佛光文化,1999 年,頁 48;〈教育觀〉,《人 間佛教語錄》中冊,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153;《百年佛緣 11:行 佛篇 1》,頁 234。

54. 「『我是佛!』只要你敢如此自承,當下已然走上成佛之道,還怕沒有成佛 的一天嗎?」星雲大師:〈我是佛〉,《人間萬事 11:生命的擁有》,台北:

香海文化,2009 年,頁 165。

55. 詳見星雲大師:〈我是佛〉,《人間萬事 11:生命的擁有》,頁 162-165。

56. 詳見佛光星雲:〈我是佛〉,《往事百語 3:皆大歡喜》,頁 192-194。

(16)

對星雲大師而言,不僅要了悟「我是佛」,後續的行持、實踐 更為重要,如他所說:「所謂『悟後起修』,雖然開悟了,不去實 踐,也不能成佛。……悟道後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間『行 佛』,從生活裡服務大眾,培養福慧資糧,等到因緣具足,自能開 悟『成佛』」。57因此,星雲大師從如來藏(佛性)思想與禪宗「即 心即佛」思想抉發出直下承擔「我是佛」的禪修精神,卻未止步於 修定、開悟的階段,反而結合大乘菩薩道「自覺覺他」的行持,倡 導勇猛精進「行佛」,最終必能感受佛果莊嚴:

平常我們信佛、拜佛,其實更重要的,佛是要我們信自己,

相信自己有佛的能量、有佛的願力,能可以行佛所行,作 佛所作。佛慈悲,我就待人慈悲;佛給人歡喜,我就給人 歡喜;佛有大忍耐、大勇敢的力量,我也能有忍耐、勇敢 的力量。我心中有佛,佛所有一切,我都能奉行,我不就 是佛了嗎?58

人總是忘記了自己的自心佛、本性佛,只在外境上求佛、

拜佛、念佛,光只是信佛,但卻不信自己是佛。假如肯承 認、承擔「我是佛」,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不起貪 瞋,與世無求,將慈悲布施人間,將歡喜布滿人間,那當 下不就是佛了嗎?59

星雲大師認為,「我是佛」是「行佛」的依據,當大眾承擔「我是

5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頁 144。

58. 同註 52,頁 61-62。

59. 星雲大師:〈真佛在哪裡?〉,《星雲大師全集 155:星雲禪話 1》,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41。

(17)

佛」,能激勵大眾「行佛」,起菩薩行、廣行佛事,感受「心中有 佛」,照見自性佛,必能相續在「自覺」與「行佛」中最終印證「我 是佛」。

四、以「行佛」提升佛教信仰層次

星雲大師多年弘法,總結修學智慧與觀察心得,將佛教信仰層 次分為「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學佛」、「行 佛」。60在星雲大師看來,「過去一般的佛教徒『信佛』,信了以 後就『求佛』,求佛要『拜佛』、『學佛』,我認為這是不夠的,

重要的是要『行佛』」。61他之所以倡導「行佛」,除了本於大乘 菩薩道的慈悲心,亦欲展現佛教在日常生活中對普羅大眾的積極作 用與實質力量:

有感於佛教在歷史長河 中 的 傳 播, 多 以「 信 佛」、「求佛」為口標,

失去了「行佛」的力量,

佛教對人間就減少了參 與的動力。所以希望吾 等佛教徒,都能「與時 俱進」,大家帶著慈悲 的心、懷著慈悲的精神,

60. 參見星雲大師:〈信佛的層次〉,《人間萬事 12:悟者的心境》,台北:香 海文化,2009 年,頁 225-227。

61. 星雲大師:〈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101。

尼泊爾 2015 年 4 月發生大地震,佛光救護 隊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進入被忽略的重 災區發放物資,協助災民度過困境。

陳昱臻 / 攝)

(18)

抱著廣大的慈悲願,以「行佛」為志,那麼佛教未來的興 隆,將指日可待。62

一般佛教徒的信仰始終停頓在「信佛」、「拜佛」、「求佛」

的階段,不免想到過去佛教之所以衰微、沒有力量,就是 因為佛教徒沒有在生活中落實佛法。63

最近佛光會倡導「行佛」,因為過去學佛的人,信佛、拜 佛、求佛、念佛,這是佛教在中國民間兩千年來發展的成 果,但是它讓佛教愈來愈退縮,愈來愈和社會隔離,更讓 佛教的菩提道愈來愈沒有力量。64

綜上可知,佛教徒若未積極「行佛」、行菩薩道,將使佛教的社會 參與程度日漸降低,便容易在複雜多元而追求實效的時代風尚中,

漸被其他新穎的學派知識或宗教信仰所取代。在星雲大師看來,若 不積極「行佛」,佛教對社會各界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將逐漸消減。

除了因應社會變化,星雲大師亦觀察到佛教內部的兩極化現 象,「『上智』的人研究佛學,但可能不信仰佛教;『下愚』的人 拜佛求佛,但又不了解佛教」。65因此,他提倡「行佛」,是為了 解決部分佛教徒的修學盲點,如其所述:

62. 星雲大師:〈二○○四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五十年如雲水〉,《人間佛 教書信選》,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388。

63.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

頁 181-182。

64. 星雲大師:〈十項修鍊(上)〉,《星雲大師全集 116:隨堂開示錄 2:教育 講習 2》,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51。

65. 星雲大師、劉長樂:〈信仰可改變一國之精神格局〉,《包容的智慧》,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年,頁 98。

(19)

信佛,不是求佛、拜佛而已,行佛才能獲益;信佛,不是 佛能給我們什麼,而是透過信佛因緣,自己能行佛,就能 圓滿人生。66

過去的佛教,信徒都只是信佛、念佛、拜佛,只想求佛,

大多養成一種貪心,等於兒女向父母要求:要求這樣,要 求那樣。但現在不是了,現在的信徒要行佛。67

佛陀是人不是神,靠神、求神、拜神是迷信,自己的什麼 都給神操縱了;而佛是人,我們要行佛,自我承擔,身體 要做好事,口要說好話,心要存好念,身口意做好,就是 好人。68

上文反映部分民眾或佛教徒不具正知正見的情況,誤解「求佛」、

「拜佛」的深意而衍生貪求、迷信的流弊。星雲大師認為,大眾「一 旦遇到生病、貧窮、失意、失敗、失業等人生困境時,就想到求佛 幫忙。姑且不管佛祖有無幫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會 在心中增加力量」,69顯示他並不反對在人生困頓迍邅之際「求佛」

加持度脫難關,而是破斥不如理如法的貪求名利權勢。若將佛教視 為如「一些民間宗教一樣,只是供人膜拜,求平安,求福報,求升

66. 星雲大師:〈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頁 126。

67. 星雲大師:〈添油香〉,《星雲大師全集 40:人間系列 1》,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7 年,頁 170。

68. 星雲大師:〈弘法人生〉,《星雲大師全集 132:隨堂開示錄 18:對談專訪 5》,

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138-139。

69. 星雲大師:〈信佛的層次〉,《人間萬事 12:悟者的心境》,頁 226。

(20)

官發財」,70將無法彰顯佛教的理智性格。因此,如理如法「求佛」

未嘗不可,但是「行佛」才能彰顯佛教普濟蒼生、震古鑠今的價值,

誠如星雲大師所言:

對於信仰,當然信佛、拜佛、念佛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 的,是要「行佛」。你沒有行佛,光是靠祈求,沒有播種,

田裡面的稻苗怎麼會成長呢?……因此,我們提倡人間佛 教的行者,要把信佛、求佛的觀念,提昇為行佛,必定能 有所感應。71

佛經裡面,佛菩薩講說那麼多的道理,都是叫我們自己做 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業力、善惡、好壞,都要自己承受;

佛菩薩只是指示我們、告訴我們,我們聽了以後要能信受 奉行,但是不可以要求佛菩薩,不能什麼事都要依靠他來 賞賜我們,那世間就沒有善惡因果了。72

諸佛菩薩是依法修行而覺悟證果的聖者,即便具足神通道力能滿足 眾生合理如法的希求與願望,但僅作為慈悲饒益、攝受眾生的善巧 方便,無法違背因果律而憑空增減眾生業報。同理可證,眾生是自 業自得,須有實際的行為、業力,才能感獲相應的果報,若僅向佛 神祈願而不培植因緣、毫無作為,既定的業報亦不會任意轉化。因 此,「行佛」不僅杜絕迷信、貪求,亦能激勵行者諸惡莫作、眾善

70. 星雲大師:〈我的信仰歷程〉,《星雲大師全集 41:人間系列 2》,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90。

71. 星雲大師:〈我與禪淨共修―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百年佛 緣 12:行佛篇 2》,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 年,頁 178-179。

72. 星雲大師:〈加持和救護〉,《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高雄:佛 光出版社,2017 年,頁 314。

(21)

奉行,增長福德資糧。

至於一部分勇猛精進修持的佛教徒,他們可能為了護念菩提心 而鮮少接觸紅塵俗事或關心社會脈動,在修持上往往維持「自覺」

而不「覺他」的模式,星雲大師鼓勵這類行者,能在「學佛」的堅 實根柢上開展慈悲利他的「行佛」:

學佛之後,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捨,要行四攝法,要 有六度萬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夠如佛 所說的去實踐,到了最後即「我是佛」,這就是學佛的最 高層次。73

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

想要有所成就,是要時時刻刻,每日地在生活中實踐,而 不應是知道了訣竅卻束之高閣。74

信佛人,不能誦經拜佛一輩子,卻沒有佛的慈悲喜捨;學 佛人要能學佛德行,行佛之所行,與諸佛一鼻孔出氣。信 仰宗教,不是燒香拜佛便是,應深觀真理法義,進而實踐。

具足正信,奉行佛法,才能窺見佛陀真貌。75

綜觀上文,星雲大師並非批判或反對讀誦經典、精勤禮拜等修持行 為,而是鼓勵精進「學佛」的佛教徒,應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在

「自覺」、「學佛」中嘗試「覺他」、「行佛」,才是大乘佛教殊 勝之處。職是之故,星雲大師表示:「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

73. 星雲大師:〈信佛的層次〉,《人間萬事 12:悟者的心境》,頁 227。

74. 星雲大師:〈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頁 11。

75. 星雲大師:〈見法即是見佛〉,《星雲大師全集 179:星雲說喻 3》,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232。

(22)

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所以真 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76印順法 師也觀察到類似的情況:「有人專以拜經、誦經為事,以為這功德 夠大了!佛說是不錯的,學者是多少誤會的。學佛的目的,在乎悟 佛所悟,行佛所行。」77不論是星雲大師或印順法師,都並非從本 質上批判「學佛」,只是建議不應將「學佛」的格局局限於口誦大 乘經典而僅自求安樂解脫,如此難以完全彰顯菩薩道的修持精神。

因此,星雲大師感於「看不到弘法利生的情況,不禁發願:我不只 是拜佛、念佛,我將來要行佛」。78

在一定程度的「自覺」、「學佛」後才能「覺他」、「行佛」,

星雲大師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而提倡「行佛」,希望大眾在 日常生活中確切實踐佛法,79特別是「佛光會員應當從禮佛、念佛、

行佛中,探索內心的寶藏,追尋無限的人生,為自己留下永恆的信 仰」,80故而呼籲:「信佛、求佛、拜佛、學佛都過時了,都不夠了,

現在要『行佛』。……行佛就是人間佛教,行佛就是佛光山的佛教,

行佛就是未來佛教的前途,唯有行佛,我們才能做佛。」81

據星雲大師指出,「行佛」的準則與方向大抵有「慈悲喜捨」、

76.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

頁 207。

77. 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收入《妙雲集》上編,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 年,

頁 82。

78. 星雲大師:〈我的信仰歷程〉,《星雲大師全集 41:人間系列 2》,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90。

79. 同註 74,頁 13。

80. 星雲大師:《佛教叢書 7:儀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 年,頁 513。

81. 星雲大師:〈信仰正道〉,《星雲大師全集 121:隨堂開示錄 7:青年勉勵 2》,

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67。

(23)

「救苦救難」、「奉獻服務」、「義行仁道」、「端正身心」、「生 活密行」、「尊重包容」、「與人為善」、「慚愧感恩」、「吃虧 委屈」、「忍耐接受」、「四不壞信」、「與時俱進」、「胸懷法 界」、「同體共生」、「佛化人間」等。82

在弘法實務方面,星雲大師認為,「人間化的行佛運動包括:

短期出家、五戒、菩薩戒戒會、佛學夏令營、童子軍、青年團、青 年會、婦女會、國際佛光會等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利他的實際行 動」。83對於星雲大師種種「行佛」運動,滿義法師闡釋:「推動 各項佛化世間的行佛運動,都是為了把佛法帶到社會上,走進家庭

82. 參見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 思潮》,頁 207-208。

83. 星雲大師:〈傳承與開展―佛光山未來的方向與思想準則〉,《星雲大師 全集 116:隨堂開示錄 2:教育講習 2》,頁 71。

佛光山馬來西亞東禪寺青年夏令營獻燈祈願,青年期勉為佛教承擔奉獻。

楊冠霖 / 攝)

(24)

裡,讓每個人的心靈中都能得到佛光的照耀與啟迪,繼而把自己內 在的佛性開發出來,如此才能在生活中享受法喜安樂。」84

五、結語

佛經中所示「行佛行」、「行佛所行」,原是佛陀之正行(十八 不共法)與菩薩摩訶薩(七地以上菩薩)的「行佛行」、「行佛所 行」。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是在既有的「佛行」上含攝了六 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行」,恰如其說:「人間佛教就是行佛 的慈悲,具有佛的智慧,跟佛一樣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乃至廣行 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具備『無我』的風度、寬宏大量等。能夠 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如此信佛、學佛,才能有所受用!」85 而星雲大師有時將「自覺覺他」的詞彙改換為「自覺行佛」,內容 上仍是「菩薩行」的「自覺」與「覺他」,旨在闡明「成佛」、「作 佛」的格局並非僅是自求安樂解脫,須透過「自覺」與「行佛」的 菩薩行而成就佛道。

不僅如此,星雲大師還將五戒十善所轉換的「三好」,視為「行 佛」,故稱:「人間佛教的行者,我們信仰佛陀的慈悲,從求佛、

信佛、拜佛、學佛,還要進一步行佛,用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讓自己身口意三業清淨。『三好』即是行佛的表現。」86爾後,在 滿義法師的補充下,明確將「四給」納入「行佛」運動的行列。87

84. 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頁 244-245。

85. 星雲大師:〈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頁 85。

86. 星雲大師:〈禪淨共修與佛接心〉,《星雲大師全集 187:如是說 2》,頁 27。

87. 「學佛除了要『自覺』自悟,同時要『行佛』利人,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三 好四給』。」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頁 298。

(25)

可見,星雲大師「行佛」的理念與「三好」、「四給」等佛教運動 產生聯動,冀望佛法契應現代的大眾根機與社會情境而落實於生活 中,88如大師所說:「唯有真正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 化』,二六時中不論行住坐臥,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 所行』,我們才能獲得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於人間。」89

探究星雲大師「行佛」理念之際,必須連帶考察其「我是佛」

的思想,方能釐清眾生之所以能「行佛」的內在根源,如大師所說:

「修行就是要效法佛的風範,行佛之所行,承認自己是佛,將自 己的佛性表現出來,在待人處事上,發揮佛的精神」。90由此可見 二事:一者,體認「我是佛」能成就「自覺行佛」的利益,而眾 生能「行佛」的根源,在於自性與佛性相同相即,故「我是佛」

即是運用現代語境演繹佛性思想。二者,眾生能從「行佛」(修)

的歷程中,逐漸印證「我是佛」(性),具有識性起修、全修在性 的深蘊。

星雲大師除了基於信仰與修持的緣故而提倡「行佛」,91更從 現實面觀照到「過去的佛教因為只重視念佛、拜佛,失去了許多信 徒」,92於是強調「佛教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在念佛、求佛、拜佛

88. 「星雲大師言所行、行所言,言行一致、解行並重:他的生活即修行、修行 即生活,生活與行佛一體。」學愚:〈自序〉,《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

如是行》,香港:中華書局,2011 年,頁 XV。

89. 星雲大師:〈行佛〉,《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頁 13。

90. 星雲大師:〈自課偈〉,《星雲大師全集 162:星雲法語 2》,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7 年,頁 37-38。

91. 「信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

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星雲大師:〈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人 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頁 265。

92. 星雲大師:〈我推動人間佛教〉,《百年佛緣 12:行佛篇 2》,頁 308。

(26)

而已,應該是在行佛」。93星雲大師雖為了提升佛教信仰層次而提 倡「行佛」,但實則點明了佛教內部長期累積的問題而欲修正之,

如部分佛教徒將如理如法「求佛」扭曲為滿足私欲的貪求,或將「學 佛」窄化為讀誦經典、自求安樂而不發心度眾,這些心態與行為既 不利於佛教的弘傳,亦非「學佛」的全貌。必須辨明,星雲大師對

「行佛」理念之闡述,並非批判「求佛」、「學佛」的修持行為,

而是強調:「從信佛、學佛的過程,進而還要提昇到行佛的層次,

對自、他的人生才能有所受用。」94

綜觀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並非源於單一的思想或法門,

而是融和了直下承擔、用於生活的禪修精神95與自覺覺他的菩薩願 行,欲掃蕩明清以來佛教於社會中的頹勢而令其重復生機,進而彰 顯人間佛教的積極形象與普濟性格。

93. 星雲大師:〈第一章 總說〉,《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頁 45。

94. 星雲大師:〈行解並重〉,《星雲大師全集 172:星雲說偈 2》,高雄:佛光 出版社,2017 年,頁 70。

95. 「行佛即是參禪,因為禪法是體現在行住坐臥、在人我相處之間。」星雲大師:

〈行佛即是參禪〉,《星雲大師全集 189:如是說 4》,頁 2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菩薩不從佛受。能行此契無有是處。若有金剛不從佛受。能得此契亦無是處。盡於世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佛無等等如虛空  十力自在無邊眾   於釋師子妙法中  天人最上今加汝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能令一切調伏其心。若諸菩薩修智慧行。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若諸菩薩修說法行。即

 智慧方便到涅盤  是故我禮大覺尊   成就六通四神足  諸根十力解脫門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